网络图片范文

时间:2023-03-13 23:23:06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范文第1篇

“微黄”泛滥之风

网络图片颜色只是“微黄”(即格调低下)是近年来部分恶俗网络图片的内容特征,出现这种恶俗之风,除了网络图片的“门槛低”外,另一重要原因是,一些网站为吸引点击量的现实“深深地”刺激了一些人,导致了网络图片张贴盛行,低俗之风泛滥。

当下,随着网摘、博客、播客、手机等个人摄录传输设备的普及而迅速兴起,使网民获得了空前的媒介接近权利。互联网的匿名注册制度。在保护思想和言论表述自由的同时,也为“微黄”网络图片的发育提供了摇篮。大量的“无名氏”放肆地宣泄低级趣味图片,而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如何从技术角度履行网络监管的责任?与其说这是一个技术课题,不如说是一个观念认识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了新闻图片娱乐化现象,而在网络中更是普遍的娱乐化,随着网络视听节目、博客、点对点网络等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网上组织、传播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仍然存在并有发展蔓延之势。其主要原因是:一是网上问题有其一定的社会土壤。现实社会的色情等一些丑恶现象必然会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社会上反映出来,包括现实社会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利用互联网进行招嫖活动、组织都是现实社会色情活动利用互联网的直接表现。二是境外互联网上大量的色情信息传播、渗透到境内互联网上来,有网民讲“境外网上黄源堵不住,境内网上黄风难以得到有效治理”,三是网上黄色、低俗信息迎合了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一些网站迎合少数网民低级趣味,频繁刊登“微黄”图片,打法律、政策“球”。而单靠网站主管和网站编辑的自律来抵制这一恶俗,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说,网络图片恶俗现象的产生有综合原因,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制定相关法律,采取相关措施。

新闻网站应先行社会责任

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受众的素质才是解决网络中低俗信息漫延的根本方法。由于网络产业发展的规范和管理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和传播的速度,以格调低下为特征的网络图片创作和传播愈演愈烈,对整个社会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很大,如何规避这种恶果,成为网络新闻工作者、网络从业人员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和便捷的平台,本身无良莠,关键是网站编辑者的价值导向。网络编辑要把好优秀的网络图片作品上传关,让更多适合网络传播的优秀作品,占领网络空间,让低俗文化没有生存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特别是要发挥好网络主流媒体的引导和审核功能的最大化,把好审核关,要让网络图片在良性的图片环境下自我调整,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

当前大多数网站都会在首页设置排行榜,通常是按点击率的高低自上向下排列的,这种排行本身是想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参考建议,但问题是网站高居榜首的通常都是低俗图片信息,这对网民就是一种误导了,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非常不好。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教育功能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之一,网站作为网络的一部分,在教育功能方面起到的负影响恐怕多于正面的影响,这种网络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增加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不良情绪。

此外,网站的导航式的信息分类和可以定制网络图片信息的针对性和倾向性,在客观上助长了“微黄”图片的泛滥。网民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信息会容易保持兴奋,不易疲劳,但这些内容大都是些快餐文化,刺激感官的娱乐性内容居多,用户在频繁的阅读这类信息时容易对这种刺激带来的愉悦感产生依赖,就像玩网络游戏一样容易上瘾,沉迷其中,从而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排斥和厌倦的心理,这样的话“麻醉作用”便形成了。如果说助长低俗信息的泛滥并非所有网站的本意,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对网民形成“麻醉作用”更非网站所愿,这一负功能也是网站客观上造成的。

提升网民素养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办法,以最小的代价而收获最大的实效?那就是开展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或许是最理想的解决之道。这是因为,提升网民的道德和能力是保证网络图片品质,以维护社会公益,尊重他人权利的基本问题。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卓有成效地开展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是从根源上化解网络图片低俗化可能带来的问题的良策之一;只有在网民包括网络媒介从业者、市民记者和广大受众深厚的媒介素养的滋养下,网络图片才能够永葆草根本色和天真追求,获得健康而长足的进展。

其次,无论是法律规范的制定,还是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把网络文化产业的规范问题提上了日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都对这些做出约束。在运用公权力依法主动干预的同时,还要推动网站依照业内公认的游戏规则,加强自律,自觉抵制和信息的传播。还有网民说,打击很必要,加强正面引导更显得迫切。应加紧打造网上精神文明建设新平台;各地各部门也要积极响应,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形成“人人喊打”的强大声势。网民支持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声音、争相献计献策的行动,正成为推动健康和谐网络环境建设的强大力量。这无不是网络图片“微黄”发展失序、失真下的解决之道。

营造健康新风尚

中国网民人数突破2.53亿,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1位网民。统计显示,青少年学生网民占大半数以上。18岁以下网民占27%,再加上18岁-24岁之间的网民,青少年差不多占了网民人口的一半以上。网络不仅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成为一种影响文化的力量;对成年人来说,网络已经是深入影响生活的文化环境之一;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已经是与家庭、学校并列的第三种成长环境。网络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它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有形无形中影响几代人的成长。

近年来全国建立了一大批高品位、高标准、高水平的网站,开设了众多互动性好、影响力大、深受喜爱的专题栏目,网络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行业互联网发展成为大众的互联网。而网站又是互联网世界的支架和主心骨,大大小小的网站支撑和繁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网站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文明网站”评比活动须长期坚持下去,形成网络文明新风尚。在全国互联网的网站中倡导“讲文明、讲诚信、讲健康”的网络文明新风尚,开辟网上“绿色通道”,为全国网民和广大市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健康、放心”的网络环境。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网站”评比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文明办网为荣、大力形成网络文明新风。为全国网民和广大市青少年提供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场所,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创造一个安全洁净的网络环境。

网络图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 图片传播 失范 对策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有70%来自视觉,也就是由图像图片获得。图片信息以其所具有的直观性、客观性、实用性等特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结合为图片传播提供了新的环境,大量的图片信息在网络宏大宽广的平台上得以展现。但是在网络图片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诸如通过网络传播,涉及个人隐私权、肖像权的图片在网络上的转载,网友PS恶搞的图片以及视觉暴力影像的传播等,这些背离社会道德、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图片传播必然对网络媒体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成长构成威胁,也会对受众产生信息误导,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于网络图片传播失范现象,作为传播者、受众以及管理者都应该从自身出发,维护网络图片传播的良好平台。

网络图片传播失范的表现

网络图片传播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大量艳照门事件,色情图片传播;2.涉及个人隐私权、肖像权的图片在网络空间上肆意传播;3.网友恶意PS恶搞的影像泛滥;4.视觉暴力影像在网络上呈现。

第一,艳照门事件等色情影像传播失范现象屡屡出现。2008年1月,香港艺人陈冠希和若干女星的照片在网上,在香港乃至亚太地区都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网民通过电邮、MSN、QQ等方式私下传阅相关的照片,一传十,十传百,照片迅速传播。在艳照门事件之后,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都对该事件做出了跟进报道,部分门户网站还开设了专题,提供大量背景资料。对于艳照图片本身,一些网站也予以刊登,并且只是做了打格或者是马赛克处理。自陈冠希艳照门之后又相继爆发了兽兽门、闫凤娇艳照门等事件,大量关乎明星隐私的照片泄露出来,网友推波助澜地传播照片,利用这些照片满足自己的窥私欲。同时普通人的个人隐私自拍影像也在网络空间上疯传。在诸如天涯、猫扑等论坛上可以看到很多私人照片,很多是暴露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很多图片流入。一些色情影像通过链接的方式在BBS论坛内大量出现。这些链接以网址的形式出现,网民点击这些链接就会跳转到相关的网站或色情内容。网络色情大量传输,以网络为媒介对无辜者进行性引诱、性骚扰,从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①

第二,涉及个人隐私权、肖像权的图片在网络上肆意传播。隐私权是指私人的生活安宁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人人都可以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贴图、传达信息。随着博客、微博客、SNS网站的兴起,人们有了共同的话语平台,私人影像在这个平台上传播更为容易、方便。而潜在的问题就是未经被拍者许可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这必然会带来隐私权和肖像权的纠纷。热播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女嘉宾闫凤娇的艳照在网络上疯传。台湾“今日新闻”消息称闫凤娇的艳照来自一次私拍活动。活动的组织者讯息,定好时间和价格,并提供场所和基本设备。相关摄影爱好者便相继报名,人到了之后,给了钱就可以开始拍摄,大约3至4小时结束。爆料者解释说,闫凤娇之所以敢尺度如此大胆,是因为参与者跟组织者签署有协议,保证照片不能外传,仅供自我欣赏。但那些所谓的摄影师,拍到照片后往往会互相炫耀,最后导致照片外泄。未经当事人的同意违反协议,随意在网络上当事人的照片,尤其是涉及当事人身体隐私部位,这就严重地侵犯了当事者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肖像权,给当事者造成心理负担,更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三,网络图片PS恶搞现象严重。“恶搞”是一个网络术语,在英语中称spoof,意为哄骗、戏弄,又称为“kuso”,来源于日语,意为“不够善良地开玩笑”。kuso一词由日本传入港台地区后成为网络常用词语,主要指那些对动漫、游戏、照片甚至影视节目进行幽默式搞怪的行为。将kuso意译为恶搞,使得人们可以较容易地从字面上将”恶搞”理解为“恶作剧式地搞笑或者搞怪”。②在汉语的语境中,“恶搞”主要指人们以调侃、幽默、讽刺的心态,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他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物进行具有幽默、讽刺意味的解构。由于一些恶搞的内容低俗,破坏了“恶搞”一词的形象。现在恶搞多数带有贬义。在数码摄影、数码摄像、上网日益家庭化的时代,网络恶搞所需的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的获得越来越容易。而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也被越来越多的网民熟悉并使用,利用软件可以轻松地对图片素材进行移花接木式的处理。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犀利哥”,就是一个普通的流浪汉,因为一组抓拍得生动的照片,在网上掀起滔天巨浪。一个由网友恶搞、追捧同时也带有一些同情的“犀利哥”活跃于舆论中心,人们都关注这个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的乞丐。此外,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网络小胖、千手观音、芙蓉姐姐等网络图片恶搞,都属于恶搞过度之作,手段较为低劣,文化含量偏低。这种以娱乐和反传统为特征的PS行为反映出网民的游戏心理,利用图像构建虚拟的娱乐环境,但也反映出了网民图像素养的缺乏和审美品位的缺失。

第四,网络图片传播中的视觉暴力现象日益增多。在视觉传播过程中,媒介在使用视觉元素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一个“视觉冲击力”(Visual Impact)的概念。恐怖吓人的,让人们感到威胁的照片都具有生理意义上的视觉冲击力,但它冲击的不是人的理智,而是产生一种本能的、原始的冲动。对于大众来说,这种生理反应是普遍的,是理智而无法完全控制的。人类的这种认知特点,被一些一味追求注意力的媒体利用,形成这样一个循环:恐怖图像容易激起注意力――生产者制作恐怖图像――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继续生产更多恐怖图像。观者的“恐怖”成了一些人的财富。最终,这种对视觉冲击力的一味强调便演变成一种视觉暴力,这种视觉暴力在平面媒体中屡见不鲜,在网络上更是甚嚣尘上。近年来灾害性事件在全世界范围发生了多次,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智利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在这些灾难发生之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由于纸媒传播受其版面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大量图片转到网络得以传播,但是这些在网络上的图片很多带有视觉暴力元素。在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一些论坛出现了海啸死难者的图片,有的遇难者被冲到海边的沙滩上,残肢到处都是,鲜血淋淋,惨不忍睹,让人触目惊心。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指出,一张照片并不仅仅是某一事物与摄影者偶然相遇的结果。拍照本身就是一个事件,一个有着越来越多独断权力的事件――要影响、介入或漠视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尽管照相机只不过是一个观察站,但摄影行为绝对不仅仅是被动的观察,是一种共谋,摄影者为了获得有意思的影像,哪怕是别人的痛苦或者不幸也在所不惜。③拍摄者将这些原本已经惨不忍睹的图片再次放大于网络空间,给受众及当事者带来的都是视觉上的痛苦。在这个视觉主导的时代,为了博得眼球,获得更多的点击率,暴力影像泛滥于网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网络图片传播失范的原因分析

网络图片传播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和共享性使得人人都可以上网自由地随意图片信息;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让图片在网络上更通畅地传播,为不健康图片的传播提供了可能;3.网络管理失位,把关不严;4.网络传播主体复杂,内容庞杂。

首先,电脑网络通过网络通信协议,允许不同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相互通信,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能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上互相传递信息,共享所有分散的资源。与网络相连的人们可以分享网络上的所有信息资源。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特性,网民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获得信息。在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中,就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图片疯传,先是一些人从网站上下载然后再利用网络通信工具私下进行传播。

其次,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网站为图片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极大的便利。如今各大网站都提供了图片传播的渠道,网民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影像到网络上。有些网站还支持即拍即传,手机拍摄完后照片就可以发到自己指定的网站空间内。自由的传播带来了图片泛滥和图片质量的问题。网络作为新兴大众媒体,给人们信息与言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伴随着这种传播的自由,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现象。比如在一些论坛上,网民擅自,有些图片不堪入目。这些图片是不可能在传统的纸媒或者电视媒体上的,而利用网络平台,它们有了生存的空间。一些不良网站也利用了这一点为好事网民提供便利,让其任意图片吸引眼球,博得广告收益。然而这类行为却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毒害了人们的思想,败坏了社会风气。那些利用暴力或黄色图片来提高点击率从而吸引广告的不良网站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再次,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管理,网络的管理相对宽松,而且存在较多的漏洞。网络上把关人的缺失,也是图片传播失范的重要原因。自由的网民了不良图片信息后,作为网络把关人的管理员或者版主不能及时对图片进行处理,必然导致图片迅速传播从而产生更恶劣的影响。而且有些网站没有编辑负责制,导致不良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更多的论坛是网民自治,版主本身也是网民,他们没有受过相关纪律的约束,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据《摄影师寻求刺激,任版主被判刑》一文报道,浙江某摄影师李某先后以“督察”、“版主”的身份对网站进行管理,系网站的直接管理者,其明知他人传播的是电子信息,仍允许或放任他人在自己管理的网站上,情节严重,被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以传播物品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作案工具电脑被没收。④这说明在网络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漏洞和疏忽,需要网络管理者明确责任,履行职责。

最后,网络传播主体生态复杂,内容提供者、浏览者和管理者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或者僵化都会引起网络传播生态危机。由于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者大多处于匿名状态,对于所传播的信息无须承担责任,传统的传播规范、传播公德在网络上难以推行,缺乏保障。网络图片传播主体的道德责任感的缺失必然导致图片传播失范。一些传播者为了吸引网民的注意力,进而吸引广告商的资金投放,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点击率,有时会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他们把色情、暴力等图片作为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利用庸俗低级的东西迷惑受众。这种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是网络传播主体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这种行为大大损害了受众的利益,破坏了网络生态。

避免网络图片传播失范的对策

鉴于网络图片传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1.加强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2.加强网络监督和管理,尤其对图片内容的管理,对于恶意传播不良图片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3.设立网络图片分级制,发挥“把关人”作用;4.提高图片传播者的个人素养以及受众的视觉素养。

首先,加强网络信息保护,注意信息安全问题。无数的个案已经表明,个人的信息一旦放到了网上就会立刻被放大,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艳照门的例子警示我们一定要管理好涉及个人隐私的照片。每一个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的公民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影像信息泄露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次,网络监管的力度也要加大,不能为图片传播失范提供可乘之机。网民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传播信息,作为监管者要及时关注信息和舆情的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并对肆意传播不良图片的行为依法处理。防范网络中出现图片的失范可以事前、事中、事后等手段相结合。事前主要是针对网站,网站应该自觉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时还要进行自律,不传播不良图片,发现不良图片及时删除。事中是指监管部门要建立举报机制,发动网民,对不良图片信息及时屏蔽。事后是指公安机关及时发现不良信息源,对传播者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震慑潜在的违法犯罪者。

再次,在网络图片传播中设立分级,有利于防范传播失范现象。分级制是对图片中包含的信息成分进行分类,对含有暴力或者儿童不宜的图片另作处理,对含有血腥、暴力、色情成分的图片要进行后期处理,控制影像所产生的不良传播效果。在一些网站的图片版上,对于暴力血腥的图片网站会对受众做出提示,防止受众阅读之后产生不良反应,这一点也体现了人文关怀和媒体的职业精神。这是防止失范的有效措施。对于图片传播,把关人的作用也应该体现。在Web2.0时代,随着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者和信息传受模式的转变,网络把关人也由单一转向了多元。Web2.0时代网络把关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通过制定一些国家政策法规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通过限制或者禁止某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为社会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言论环境。第二类是各大网络媒体,这些网络媒体是职业“把关人”。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据群体规范和媒体本身的价值标准对众多信息内容做出取舍,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第三类是网民,他们通过敲击键盘和滚动鼠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或者传播某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每一类把关人都应该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图片在网络上的健康传播。

最后,每一个图片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传播者自身的素质对于传播活动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播者应当遵纪守法,提高网络道德素质,主动抵制垃圾图片信息,不传播不健康的图片。根据统计,在上网人群中,青少年网民占的比重很大。对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图像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图像素养在视觉时代备受关注,但是公众对于图像和图片的解读能力依然有待加强。受众的审美能力不高,对于粗俗、暴力等图片的需求助长了品质不高的图片的出现和泛滥。因此,传播者和受众的视觉素养需要在不断欣赏高品质的图片图像中得到提升。只有当品位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才能实现高质量的传播和高质量的解读。

总而言之,网络图片传播中出现的失范现象从根本上反映出的是在网络时代,图片传播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以面对失范现象,一方面图片的传播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念,承担起网络世界中作为传播者的责任,提高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相关的管理部门和机构也应该履行起自身的职责,为图片传播提供渠道的同时,也要为维护网络生态的和谐稳定而努力。

注 释:

①李伦:《网络传播伦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②陈秀丽:《由影像“恶搞”看网民的图像素养》,《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③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④《摄影师寻求刺激 任版主被判刑》,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网络图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移动 图片 多线程 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02-03

1 前言

iOS、Android、Windows Phone及Symbian等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现在均已支持加载jpg、png等常见格式的图片,随着应用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些操作系统也已支持直接从网络直接读取图片。而读取只要给出该图片的http地址(URL)即可。

对用户界面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而言,图片的加载速度不宜过慢。而随着如今终端屏幕分辨率的增加,用户对手机的图片质量也有了很高的要求。就单一服务器模式而言,以前流行的分布式算法显然达不到要求。

2 同步方式

同步方式十分简单。由客户端向服务器提交请求,服务器对此做出应答――应答的结果就是从远程向客户端返回符合要求的图片代码,图片接收完毕后再由客户端作解码、还原。同步方式的算法如下。

客户端:

BEGIN

Activate webservice

Send request to server

Wait for response

Download complete

END

服务器:

BEGIN

Receive reqests

Create response queue

While queue is not empty

dequeue

handle every request

END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缺点也很明显:客户端增多时,服务器压力会陡然增大,而此种方式要求图片必须是连续加载,即客户端需要等待自己的加载要求出服务器队列时才会收到应答。图片一般比较大,所以它们都是在基本框架加载后才逐渐加载上的,整个加载的过程非常不雅观,或者是从模糊逐渐变清晰,或者是从上往下拓展开(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些都是不错的特效)。

3 多线程方式

3.1 统一需求

除了不能满足快速加载网络图片的要求以外,同步方式还存在诸多缺点。多线程方式通过采用不同的机制,不仅保证了快速加载图片的基本要求,更从流量上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3.2 多线程与线程池

由于程序的代码中存在着数据和控制依赖关系,单线程只能很有限地满足当今处理能力的要求。为了增加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而一味地强化指令的执行顺序和细化分支,有时也不见得能事半功倍。因此,现代微处理器多采用硬件多线程技术来发掘线程之间的线程级并行潜力。移动终端所采用的处理器多为ARM架构,很好地满足了多线程的处理要求。

多线程技术主要解决处理器单元内多个线程并行执行的问题,它可以显著减少处理器单元的闲置时间,增加处理器单元的吞吐能力。但如果对多线程应用不当,会增加对单个任务的处理时间。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在一台服务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为T,它包括创建线程T1、执行任务T2、线程同步T3以及线程销毁的时间T4。显然,在理想状况下,T必然是这几部分的时间之和。

可以看出T1,T4是多线程本身的带来的开销,我们渴望减少T1,T4,从而减少T的时间。但是如果在程序中频繁地创建或销毁线程,会导致T1和T4在T中占有相当大比例,从而使整个执行的时间变长。这显然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线程的并发性。

线程池技术正是关注如何缩短或调整T1,T4时间的技术,从而提高服务器程序性能的。它把T1,T4分别安排在服务器程序的启动和结束的时间段或者一些空闲的时间段,这样在服务器程序处理客户请求时,不会有T1,T4的开销了。另外,线程池不仅调整T1,T4产生的时间段,而且它还显著减少了创建线程的数目。

3.3 常见系统的线程类

Java中线程类Thread的继承关系为java.lang.Thread,在C#中是System.Threading.Thread,而iOS 支持NSThread等多个层次的多线程编程,层次越高的抽象程度越高,使用起来也越方便,也是苹果最推荐使用的方法。

这些系统的线程类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它将作为我们快速加载图片的基础。

3.4 多线程模式的算法

为了不失一般性,我们约定,采用一种类似C#(当然也可以是Java)的语言来实现算法。

3.4.1 线程池的构造

class ThreadPool

{

Assume:isClosed,Queue,poolId and wait;

//是否关闭,队列,id,是否等待状态

//构造函数,参数为线程池大小

ThreadPool(size)

Initialize Queue as a queue; //创建新队列

For i:= 0 to size

Create and start a new thread; //启动一个新线程

//是否等待状态

bool isWait return wait

//设置为等待

void setWait(_wait) wait := _wait;

// 向队列里加入一个新的任务,由工作线程去执行任务

synchronized void execute(task)

//如果线程池已关闭,抛出异常,否则

if(task != null) then

While wait=true

Try

wait;

Catch

//Throw an exception

Add task to Queue;

Notify Queue;

synchronized Runnable getTask(threadId)

While Queue is not null

If isClosed then return null;

wait();

return First element in Queue // 返回队列中第一个元素

synchronized void closePool()

If !isClosed then

waitFinish(); // 等待工作线程执行完毕

isClosed := true;

Queue.clear();

interrupt();

//让线程池处于等待状态

synchronized void waitPool() this.wait := true;

//唤醒线程池

synchronized void notifyPool() this.wait := false;

// 等待工作线程把所有任务执行完毕

void waitFinish

synchronized;

isClosed := true;

notifyAll;

threads[] := new Thread[activeCount()]; // activeCount() 返回该线程组中活动线程的估计值

count := number of active threads

for I := 0 to count

if thread[i] is not interrupted then

set thread[i] to interrupted

}

3.4.2 工作线程类

class WorkThread

{

Assume:id;

WorkThread(_id)

Create a thread;

Id := _id;

void run()

While thread is not interrupted

Task := null;

Try

task = getTask(id);

catch

//Throw an exception

// 如果getTask()返回null或者线程执行getTask()时中断,则结束此线程

If task is not null then

try

Run the task;

catch

Throw an exception;

}

3.4.3 加载图片类

class LoadImage

{

Assume size;

void run()

Try

while true

//wait until images come into queue

if size = 0 then

wait for photoqueue;

else

create and initialize an instance;

Create a BitMapLoad instance;

threadPool.execute(bdd);

if Thread is interrupted then break

Catch

// Exit the Thread

}

3.4.4 BitMapLoad 类

// 本类用来支持多线程

class BitmapDownAndDisplay

{

Assume photoToLoad,Activity;

BitmapDownAndDisplay(photoToLoad, activity)

this.photoToLoad := photoToLoad;

this.activity := activity;

oid run()

create a bitmap;

synchronized (this)

bitmap := getBitmap(photoToLoad.url);

if bitmap is not null then

add bitmap to system cache;

if photoToLoad.imageView.getTag() is not null &&

photoToLoad.imageView.getTag() =photoToLoad.url then

set bitmap to UI thread to show

else

if wait=false

// 非阻塞线程则加会队列末尾

Add photoLoad to photoQueue;

}

4多线程与同步方式的比较

我们采用相同的实验平台:Windows Phone 7.5系统的模拟器,运行两段代码,一段为同步加载图片,另一段为多线程方式,在系统内部均没有缓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网络图片来自http://,加载的效果如图2。

很明显,多线程方式的加载时间要大大优于同步方式。

5 多线程方式的优点总结

(1)在加载图片时使UI不至于阻塞太久,缩短了加载时间;

(2)多个图片控件同时加载,速度更快;

(3)实现算法具有通用性,主流平台均受支持;

(4)运用线程池以防止开启过多的线程,从而增大CPU的压力;

(5)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加入内存管理的机制,可以提高终端内存的使用率。

6 总结

在实际的应用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游戏需要从网络获取很多的图片,本文所讨论的多线程加载图片的机制就很好地满足了上述要求。当然,尽管算法是通用的,在具体的项目和开发环境中还需要根据语言和平台的特点灵活编写程序,方能发挥出算法最佳地性能。

参考文献:

[1] 黄天柱,涂时亮.iOS开发UITableView加载图片的内存管理[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09).

[2] 沙博.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 (美)马克,拉马赫.著.iPhone 3开发基础教程(第1版)[M].漆振,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 伏英娜.Windows Phone 7应用开发指南(第1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网络图片范文第4篇

Step01 到http:///download下载Ginipic,点GinipicSetup安装该软件,然后选择软件安装目录和主窗口显示方式,选“DOCK”是靠右边显示软件主窗口(图1),选Float 是在中间显示主窗口,一路按next完成安装,如果电脑中未安装.Net Framework,会自动帮你安装之;

Step02 安装完毕启动Ginipic,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图2),点搜索框左侧的下拉按钮选择“All Sources”从所有的搜索引擎中搜寻图片,然后下面窗口中就会显示找到的图片,以缩略图形式显示出来的;

Step03如果搜索前你选择了某个搜索引擎(例如Flickr,图3),以后就只会从该网站(Flickr)中搜索图片,切换到你想要的搜索引擎,或者选择AllSource 从所有的搜索引擎中搜索图片,或者选择Local Pictures,与Google 桌面搜索或baidu 硬盘功能类似,对本地硬盘中的图片进行搜索,然后下方窗口中就会显示找到的图片,选择某个图片,即可对它进行下载或编辑;

Step04以上搜索到的图片全部以缩略图形式显示出来,将鼠标移到某个缩略图上,下边会出现灯泡和五角星这2个小图标(图4),点击灯泡图标,该图片就被收藏到Lightbox 中,点五角星图标,该图片被加上星号标记,这些图片不会马上被下载,而是把找到的图片资料放在一起,方便你再次进行对图片搜索;

Step05在搜索按钮左边有灯泡和齿轮2 个按钮,以后你点击灯泡按钮就会弹出Lightbox,里面都是之前收藏的图片(图5),点击齿轮按钮可以进行高级搜索,对搜索模式、内容、排序、图片上传日期等进行详细设置;

Step06 点击主窗口最上方的Menu 会展开软件菜单,在菜单中选择Maximize,软件主窗口就会以最大化方式显示( 图6), 点击Options 菜单将弹出一个设置窗口, 让你设置搜索cache 的大小、是否使用服务器上网搜索等, 勾选“Use a proxyserver”输入服务器IP 地址,软件就会通过上网搜索图片;

Step07 搜索完毕,在搜索结果中点击一幅缩略图, 会弹出一个预览窗口显示该图片预览效果,在预览窗口下方有一个工具栏, 点击Sizes 右边的那几个按钮可以改变图片大小(Size), 点击其他按钮(图7)还能将图片分享到网站、复制图片、设定为桌面背景、打开图片原始网页、下载图片和为此图加上星号标记等操作, 如果要把预览窗口中图片设为桌面壁纸,按下“set as desktopbackgroud”按钮即可;

Step08 在预览窗口中你可以用左右方向键切换图片,用鼠标按住图片将之拖到任意图片编辑器中进行编辑制作处理,或者将鼠标移到图片上显示图片的Tittle、文件类型、图片解析度、大小、原始网址、版权等信息(图8),左下方还会显示图片是从哪个搜寻引擎或者网络相册中找到的。

总之Ginipic 是一款搜索下载和浏览“网络图片”的免费工具,它属于聚合图片搜索引擎,整合了各种图片搜索引擎和网络相册,提供一站式图片搜索和管理服务,挑战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你无需打开Web 浏览器,只需在Ginipic 中输入关键字去搜索,就可以从多种搜索引擎和网络相册的图片库中找到你想要的图片!

网络图片范文第5篇

在这一部分里,为了提高整个框架的效率,Volley采取了基于线程池的多线程并发的策略。多线程策略包括线程的创建和线程来源两个维度,线程的创建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一客户一线程、一请求一线程、一对象一线程”,线程的来源主要有“在需要时创建、线程池维护”两种方式。多线程方式创建的多个线程在并发操作的时候就构成了线程池,线程池是用来管理多个线程的,线程池的性能受用户并发数、请求时间以及线程的数目影响[4]。Volley利用这种思想,将线程池分为主线程,缓存线程和网络请求线程。并将各类HTTP请求统一抽象成Request(请求)类,通过队列进行管理。主线程只有一个,用于Volley实体的管理,并负责创建管理请求队列。从整体上来看,主线程是整个框架的管理者。缓存线程也只有一个,用于管理请求结果的缓存。不论是JSON格式,String格式或是图片格式的请求,他们共同点是都有一个请求的地址,而请求结果都是以编码的形式进行返回,这样的信息格式适合于使用Map来进行存储。通过请求地址生成map的key,将请求结果作为value。Volley就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网络请求的缓存。网络请求线程可以有多个,创建Volley实例对象的时候可以设置这个线程的个数。网络请求的线程并行的访问请求队列中的网络请求,完成整个请求的执行过程。对于需要缓存的请求,网络请求及请求结果交由缓存线程进行处理。

2.工具类部分

在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中,JSON格式数据的传输往往会是开发者的首选。JSON易于阅读和编码,且它是JavaScript规范的子集,能被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支持,相比XML减少了解析时带来的性能和兼容问题,这些特性使JSON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5]。所以在工具类部分里,Volley提供了针对JSON格式的请求的扩展,将Request类分别扩展为JsonObjectRequest(JSON对象请求)类,JsonArrayRequest(JSON数组请求)类。另外还将其扩展为StringRequest(字符串请求)和ImageRequest(图像请求)类,这样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使用这些相应的请求类,而Volley自身会承担请求返回结果的格式转换,整个的过程对开发者透明。第二是建立了网络图片的加载管理类——ImageLoader,其使用了ImageRequest作为获取网络图片的基本方法,并将每一个网络图片封装在ImageContainer(图片容器)类中。众所周知,Android系统下图片的存储多采用Bitmap的形式[6]。所以在ImageContainer中包含了图片的请求地址,图片的宽度和高度和包含图片数据的Bitmap。如今的Android应用开发中,Android手机在系统加载多个图片和大图片会耗费大量内存,就位图(bitmap)而言,假如其内存占用超过了一定数值,就会出现OutOfMemory(内存溢出)错误[7]。所以能否对图片的位图(bitmap)进行高效的缓存和管理已经是每一个Android开发者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mageLoader在每成功进行了一次网络图片的请求之后,会将生成的图片容器交由缓存线程,缓存线程将图片的请求地址和图片的宽高信息作为key,将图片的内容的Bitmap作为value存储到缓存的Map里。而在进行每次图片请求之前,将图片地址和宽高信息作为key,通过缓存线程去查询缓存,如果找到则可以直接通过本地进行加载,否则就进行新的网络图片请求。第三是建立了新的Android的视图控件NetworkImageView,其继承于ImageView,但是其主要应用于显示网络图片。其对于ImageView添加了对应的ImageLoader进行管理。这样避免了网络图片的重复获取,尤其在涉及到屏幕旋转的网络图片展示的时候,节省了资源。

3.Volley框架的接入使用

Volley框架要求开发者使用Android2.2以上的开发平台。开发者接入使用的方法也较为简单。首先下载其开源库,并将该库引入到工程中,与自己的工程一同编译。然后对于普通需求的开发者,开发者只需要在自己的网络请求模块中添加Volley的单例管理模式的实体类,并获取其中的Requst队列,将自己的网络请求放入队列中,并扩展请求的Response接口的即可满足需求。如果开发者有着更高的需求,Volley对于重新策略,线程池的大小设置,缓存策略均提供了接口,可以给开发者进行扩展。

4.Volley与其他框架的比较

本文将把Volley网络通信框架和时下比较广泛使用的AsyncHttpClient框架和用于获取网络图片Universal-Image-Loader框架进行了比较。通过下面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比较的结果。

5结论

本文对Android网络通信框架Volley进行了架构和功能上的分析。并将其与其他两种网络通信框架做出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比较。从比较结果不难看出,虽然Volley在空间上占用较大,但其提供了更完善的功能。提高了整个框架下网络请求的并行能力,并且稳定性得到了良好的保障。所以Volley是一个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网络通信框架,值得在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中进行使用。

网络图片范文第6篇

在读图时代,网络新闻在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效率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网络新闻图片的使用使得视觉符号的传递更便捷,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生动性,传播范围也由此更加广泛。因此,了解并掌握网络图片传播的特点,分析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可提升网络图片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读图时代 网络 新闻图片 传播

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出版人阿瑟・苏兹贝格宣称《纽约时报》最终将会被网络版取代,而有140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在2009年停止了纸质版的报纸发行,完全以网络版取而代之。中外新闻媒体都无一例外地意识到,网络必将成为现代媒体的必争之地,而新闻图片在媒体抢占互联网的行动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这缘于图像传播技术的成熟和图像传播的大众化,图片的真实、直观易使产生更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已成为网络媒体传播的主角。近年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图片新闻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报道形式,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文字报道更具传播优势。

一、网络新闻图片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上的新闻图片相比,网络新闻图片有数量繁多、良莠不齐、真假莫辨和可无限自我繁殖等新特点。各大搜索引擎纷纷推出图片搜索功能以及各大门户网站不约而同开辟的“图片新闻频道”等现象证明了新闻图片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独树一帜:

1. 为“全民记者”提供平台。由于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新特点,网民可自由在网络上并转发信息,一改传统新闻的模式。由于网络新闻具有非系统的碎片化特征,甚至一张图片、一行文字都可成为一条重要的信息来源,网民们只要拥有一架数码相机,就可在新闻现场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事件发生的过程,并通过电脑轻松地将图片上传,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与新闻制作的难度,提高了网民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

2. 时效性强。新闻区别于旧闻就在于它的时效性,拍摄和上传图片的便捷性使得网络新闻制作在时效性上远强于传统媒体。因图片可在拍摄之后即刻,而文字则需要构思、润色、排版等流程,且网络新闻的审核不像传统新闻那样层层把关。

3. 生动形象。图片在新闻传播中比文字符号更具视觉冲击性,其不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是文化传播中所有人共通的一种语言,其强烈的视觉语言蕴涵丰富的情感。新闻事件如单纯以文字方式进行表述会显得相对单薄,而附以图片则会生动丰满。行语称“一图胜千言”,这充分说明了图片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图片在唤醒网民视觉神经的同时,也给他们心灵以深深的冲击。

4. 图片可多次传播。随着网络新闻编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新闻资源可以被广泛流传并多次利用。网民在浏览新闻时,其身份不只是一个阅读者,还是一个参与者,在看到富有娱乐性或有价值的新闻图片时,往往会利用QQ、转帖或手机转发等方式,将之传播给亲朋好友或有需要的人,这种高速度和高频度的图片传播手段扩大了图片的受众面。

二、制约网络新闻图片使用的因素

1. 网站管理存在漏洞。由于把关人的数量不足,有些网站采取网民自治的方式,版主既是网民又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一些网民在了不良图片之后,网站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导致图片迅速传播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同时,由于网络传播对新闻图片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加之网站编辑采用图片没有统一的标准等原因,在追求网站的点击率和访问量的压力下,一些虚假的PS图片在网络上蔓延开来。

2. 网速制约网络图片新闻的传播。当前我国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宽带网络,网速情况不太理想,这对网络图片新闻的浏览和传播带来负面影响。在速图时代,网民们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出现打开图片速度较慢甚至提示网页错误的情况,很多人便会放弃对这一新闻的关注转而关注其他的新闻内容甚至去访问其他的网站,这就导致了与图片相关的其他链接的网页浏览也被放弃,使得大量的图片新闻传播中断。

3. 图片的版权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目前国内的网络图片版权保护体制还不是十分健全,因而对网络图片的使用和转载进行行之有效的约束还缺少法律依据。同时,对网民来说,新闻图片的下载和转发等十分容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新闻图片的著作权更易受侵犯。

4. 图片泛滥和图片质量低劣。如今众多网站都提供了图片上传和粘贴的功能,网民可轻松地将自己的摄影图片到网络上,且可轻松使用别人的图片,导致图片的数量泛滥,而且图片的质量也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一些不良的投机网站也利用这一便利,放权让网民随意图片以吸引人气,从中获取广告收益。

三、提升网络图片传播效果的策略

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曾说过,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因此,对图片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应用问题应认真研究。

1. 构建新闻图片监管机制。我国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对新闻图片的监管还需进一步强化,媒体的伦理意识不但取决于自身素质,也取决于全社会的监督和舆论压力。网络上一旦出现涉及个人隐私、过于血腥、暴力以及黄色的图片时,相关部门和网民能够迅速通过某种渠道对媒体施压,这无疑对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媒体的伦理意识十分重要。就整个网络媒体图片领域而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体系,让媒体在处理同伦理相关的图片时不敢懈怠。

2. 提高网络新闻图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决定了虚假和低劣的网络图片的传播范围大小。真实性是网络新闻图片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追求真实、谨慎自律。同时,要加强和完善媒体和网站内部新闻图片监督和审核的力度。网络编辑要仔细审核新闻图片,辨别其是否有合成的痕迹,如果对真假判别犹豫不定,则一定要查验电子底片,争取万无一失。

3. 注重图片在版面上的布置。网络媒体能否体现自己的特色,完成从传统媒体到现代媒体的跨越,标志符就是能否在版面布置上合理准确地体现图片的位置。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新闻图片,实现以图取胜,是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要精心设计网络新闻网页,在版面上要求新图片与众不同,达到浓淡相间、图文并茂的最佳视觉效果,要勇于使用那些有较强新闻吸引力的图片,并将之放在头条位置上。如遇到重大的新闻事件,可组织图片“套餐”,从不同角度报道和追踪新闻事件,以整体优势刺激网民的阅读神经,提高网民的阅读兴趣。

4. 扩大新闻图片的采集来源。网络新闻图片的来源较为广泛,可以是传统媒体摄影记者的新闻图片,也可以是网民自己拍摄并上传于网络空间的各类图片。另外,可同大型的图片社和新闻图片网站合作,直接选购其优秀的新闻图片,还可从一些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手中采购他们从未公开的图片。这些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网络图片同时意味着背后的新闻故事更精彩、更具吸引力。

5.“眼球图片”要做到真实、有节。“眼球图片”带来的吸引力效应是许多网站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点击率的高低代表网站的存亡。因此,为吸引网民的关注,很多网络编辑挖空心思打球,游走在低俗的边缘。作为一家立足长远的网站,如果总是以“标题党”的做派将低俗的图片在网站的显著位置上,是缺乏战略眼光的做法,不但降低了网站在网民心目中的印象,对网站的健康发展也将带来负面影响。

6. 采用专题图片报道,深化网络报道深度。图片报道的优势主要在于生动形象并富于感染力,这种视觉冲击力带来的新闻效果优于单纯的文字报道。比如现在很多大型网站使用的专题图片报道模式就是深化图片报道的一种具体实践,专题新闻图片(下转第96页)(上接第68页)报道又称“组照”,是用多幅滚动的且不断更新的图片多维度、多视角对同一件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透视,使读者能对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社会影响及最终处理结果一目了然。

结 语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新闻的表现形式正在向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转换,网络中以图片为主的新闻传播更加普遍,实践证明,网民们也愿意接受这种充满感官刺激的新闻报道方式。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图片传播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同时为维护网络生态的和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 张英.网络娱乐新闻图片编辑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编辑之友,2010.

网络图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图像检索 用户信息行为 用户实验 检索入口 跳转

[分类号]G354

1 引言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习惯的图像检索入口,它一方面能够反映用户信息行为的倾向和习惯;另一方面又可反映信息来源渠道对用户搜索行为的影响。搜索过程中用户会根据搜索结果而调整检索入口,亦即发生检索路径的跳转。由此要思考的问题是,用户在什么检索情境下会选择跳转,跳转后会带来什么样的信息空间的变化。跳转行为的分析有助于把握用户与检索系统的交互演进和心理状态。因此,本文拟从首次图像检索人口、后续检索人口以及检索入口的跳转三个方面来研究被试的图像检索入口选择与跳转行为。

2 研究设计及过程

研究主要采用了用户实验的方法,使用行为观测技术、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研究普通用户在网络图像检索过程中路径选择与跳转行为的一般特征。具体而言:①在大学校园网络上征集被试,在实验室环境下要求被试借助IE浏览器以自然的搜索方式尽快而准确地依次完成3个网络图像检索任务,不限定完成每个搜索任务的时间,可以随时选择继续或放弃;②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屏幕录像专家7.5)实时录制被试的图像检索行为,每个图像检索任务单独录制,最终每个被试生成3个反映其检索过程的视频文件;③在数据分析阶段,采集行为样本中的关键行为,按时间序列进行编码记录,归纳统计,讨论一般行为特征和规律。

检索任务的选择要与日常生活中图像检索的情境紧密相关。笔者认为基本有三种检索情境:①视觉型图像搜索,用户对图像内容有一定的视觉印象(对象、色调等画面信息),可能曾经看到过,现在想找找看;②事实型图像搜索,即用户需要寻找一些图片来了解某个消息或了解某些事实,对图像内容(对象、事件、地点、情节等)需求明确;③意象型图像搜索,即基于任务而寻找合适的图片素材来帮助知识表达,或创设某种意境,用户对要搜索的图像没有明确的预期,搜索目标是一种基于任务主题的模糊意象。为此,笔者选择了以下3个任务:①搜索一幅卡通漫画,其具有比较明显的视觉特征,如蓝色、放射状线条、卡通形式等,可支持视觉型图像搜索;②搜索一幅动物新闻图片,其内容特征比较明显,如老虎、打架、草丛等物体或事件,可支持事实型图像搜索;③给定一个PPT演示任务的情境,搜索合适图片(可以多幅)作为插图,支持意象型图像搜索。3个任务在开放性上有明显差异:任务1、2属于封闭型任务,任务3为开放性任务,经过预测试3人次,均具有一定的搜索深度。

30位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网络图像搜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了正式实验,最终共采集到有效搜索过程行为样本89个(其中有1个行为过程因操作失误而没能完整记录)。参照类似研究的经验,样本量上基本符合要求。

3 研究结果

3.1 首次图像检索入口

首次检索人口是被试第一次搜索所在页面。在89个有效过程样本中,使用的首次检索入口主要有4种,分别是Google图片(52人次,占59%)、百度图片(34次,占38%)、Google网页(1次)、百度网页(2次)。其中,用户可能出于惯性在Google网页中搜索,看到结果后可能意识到信息空间不对,立马点击进入Coogle图片搜索,这时记录的首次检索人口是Google图片而不是Google网页。

可以看出,我国网络用户在网络搜索图像资源时,97%的情况下会选择专业的图像搜索引擎,很少选择网页检索。实验中观察到3%的行为样本(3次)虽然首先通过网页搜索来搜索相关图像,但随即也很快就转向了专业图像搜索工具。

3.2 后续检索入口

后续检索人口是被试在检索过程调整时所使用到的页面,其中必须有检索提问或分类查找等行为的发生,而不包括通过所获搜索结果而进入图像来源网站浏览的情况。与首次检索人口相比,被试在后续检索人口上停留的时间不长,容易回切到首次检索入口。

实验中观察到的后续检索入口有:百度图片、百度网页、百度贴吧、Google图片、Google网页、昵图网等6种(见表1)。其中,绝大多数时候被试在百度图片和Google图片两者之间互相切换。当用户在专业图像搜索中不能获得满意结果时,有18.1%可能主动转向网页搜索,另有13.7%可能会循着检索结果而进入到百度贴吧、昵图网、素材网等网络社区或网络图像库进行

由此,可以归纳出四种可能的跳转模式:

图像搜索引擎之间的转换,如在Google图片与百度图片之间,占68.2%,比例最高。

图像搜索引擎转向网页搜索(18.1%)。如从百度图片变换为百度网页,Google图片转换为Google网页。在图像搜索引擎中搜索未果,希望在网页浏览中可以获得收获,这类变换多发生在任务3开放型图像搜索任务中,任务具有明确的主题。这表明用户已初步意识到“读图时代”的网页特点,网页中会分布大量主题相关的图片,通过主题网页浏览而获取图片也许是个不错的途径。

网页搜索引擎转向网络图像库系统(7.6%)。一般经由网页搜索结果而进入专业图库网站,如实验观测到被试5人次通过Google或百度网页搜索进入到呢图网,而后在呢图网自有网络数据库系统中通过分类目录检索或者输入关键词检索。

图像搜索引擎转向专业论坛(6.1%)。一般经由网络搜索的结果浏览而进入专业论坛,如百度图片转换至百度贴吧。论坛提供了详细的分类目录和检索界面,用户可以进行二次检索。

可以看出,发生在两种以上检索工具之间的互补性选择是最明显的跳转模式,虽然图像垂直搜索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当前图像检索系统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去尝试不同的图像搜索途径,特别是探索专业图像数据库和专业图像论坛,有助于改善图像检索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

3.3 检索入口的跳转频率

在图像搜索过程中,被试可能会变换图像检索入口,即发生检索界面的跳转,如从Google图片跳转到百度图片,从百度图片进入百度贴吧等。66%的图像检索过程行为样本(59个)自始至终基于一个检索人口来检索,过程中不发生检索入口的跳转。34%的检索过程(30个过程行为样本)中会有检索入口的变换行为;其中变换1次入口的占19%,变换2次的占8%,7%会有3次以上的变换行为。

即使在图像检索过程中发生搜索引擎的变换,变换的次数也不会太频繁。在遇到搜索障碍时,被试总是首先更换搜索关键词,只有在多次更换关键词仍不能获得所需信息时才会考虑更换搜索人口并重复搜索

过程。实验中,每个检索人口上提交查询请求的平均个数为4.38个,最多次数达19次。

3.4 变换检索入口的时机

用户在图像搜索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变换检索人口,有两个潜在的变量:①图像检索需求表达尝试的次数。图像检索需求的表达相对复杂,用户不容易准确表达其真正的图像需求,因此,在图像检索过程中会尝试不同的检索提问式,以期获得满意结果。②检索时间。用户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检索提问和结果浏览之后,如果不能获得满意结果,则倾向于变换检索人口。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考察用户变换检索入口的时机,反映用户在图像搜索过程中对首次检索入口的坚持和容忍程度。研究中仅分析被试离开Google图片或者百度图片这两个典型检索入口的时机,并且排除两个检索入口并行搜索的情况,即被试不停地在两个检索工具之间切换。

首先,统计被试离开某个检索入口之前图像检索提问式的尝试次数。结果表明,用户在图像搜索时,不断调整图像检索提问式平均超过5次,就倾向于考虑变换检索工具了。当然也不乏有比较执着的用户,实验结果中就有3个比较突出的变换行为,在平均尝试19次提问式调整未果之后才变换检索入口。可见用户的个性特征也是影响图像搜索行为的因素之一。

其次,统计被试离开某个检索人口的时间点。结果表明,用户在图像搜索时,当在首次检索入口搜索时间平均超过316秒(大约5分钟)的时侯,倾向于变换检索入口重新展开搜索,亦即用户对首次检索人口的搜索坚持时间在5分钟左右。

用户对Google图片和百度图片这两种主流图像搜索引擎的容忍程度的差异性如表2所示:

总体上图像需求表达尝试次数上差异不大,但是用户对Google图片搜索中的坚持时间似乎更短一些,只有4分多钟,而在百度图片中搜索可以坚持到6分钟。其中原因尚不得而知,这两个图像搜索引擎的可用性测试和比较并不是本研究重点,后续研究可关注。

4 讨论分析

4.1 网络图像检索的途径

首选入口或后续入口数据共同显示,基于关键词的图像搜索引擎是网络图像检索的最主要途径。而当前基于关键词的图像搜索在图像查全率、查准率和图像质量方面仍然不尽人意,需要针对图像检索的个性化特征进行系统优化。而图像分类目录、专业图像数据库等这些优质图像资源因资源整合、检索习惯、图像专业检索技能等方面的障碍尚没有进入用户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网络图像资源建设的浪费和信息孤岛现象。

4.2 图像检索过程中的定势心理

首先,在图像检索过程中用户倾向于一直通过首次检索入口来检索图像,很少更换搜索引擎;其次,与首次检索人口相比,被试在后续检索人口上停留时间不长,容易回切到首次检索入口;再次,定势心理在用户选择图像搜索引擎时起主要作用,大多数用户习惯于长期使用某一两个最初所接触到的搜索引擎。这些结果与Spink等(2002、2004)和朱明泉等(2006)对网页搜索的研究结果一致。

因此,首次检索人口对于图像搜索引擎而言为关乎生存的重要竞争点。CNNIC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也认为,搜索作为互联网重要人口的地位已经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未来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仍将非常激烈,图像搜索引擎的竞争状态同样如此。

4.3 检索思维跳转的心理状态

虽然有定势心理的存在,但用户对某个信息空间或检索策略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当某个检索状态造成较多挫败时,用户倾向于调整其检索思维。检索思维的调整包括检索工具的调整和检索策略的调整等,而检索工具的调整意味着信息空间发生了较大的跳跃。本研究从检索工具的调整这一方面来一窥用户检索思维跳转的心理状态。研究中可观测到用户图像检索人口变换的心理阈值,即用户在图像搜索时,不断调整图像检索提问式平均超过5次,或者搜索时间平均超过316秒(大约5分钟),就倾向于变换检索人口重新搜索。

检索人口变换的心理阈值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了解用户对首次检索入口的坚持和容忍程度,跟踪用户心理状态,把握用户检索思维跳转的时机,在检索工具变换之前提供系统干预措施,提高用户粘连度。

4.4 互补性选择工具的行为倾向

结合表1结果和检索人口的变换模式,可以看出,用户在网络图像检索过程中,选择检索系统具有非此即彼的互补性尝试的行为倾向。被试进入一些后续检索人口后,习惯的影响更大一些,可能有这样的心态:百度图片不行就到Google图片试试吧,Google图片不行,再试试Google网页搜索吧。因此,建议发展多样化的网络图像检索服务,提供互补性的资源服务形式,以符合用户互补性工具选择的行为需求;此外,进行图像检索过程的适应性学习的设计,系统可以记录用户在某个入口的行为序列,当变换入口时进行自动的检索过程复制,提高检索效率,实现智能检索。

4.5 检索情境对检索过程的弱影响

根据检索入口变换模式的分析,前两个模式占据了跳转的绝大多数比例(86.3%),表明检索人口的跳转更多基于用户的搜索经验,是一种主动,与检索过程中情境的变化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检索情境对检索跳转没有形成应有的影响。因此,图像检索入口的跳转更多依赖习惯,而不是检索情境。这与赖茂生等人关于一般网络信息检索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们认为被试进入一些后续检索入口依赖一定的环境,尤其受被试执行当次搜索任务时所获搜索结果的影响,而不是依赖习惯。

研究中观察到,图像检索思维的跳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①一般网页搜索结果会带来关于网络图像数据库的索引,引导用户进入图像数据库,带来较大的信息空间的跳转;②图像搜索引擎的结果情境引导用户转向专业图像论坛。而后者仅发生在百度图片和百度贴吧之间。相反,专业图像搜索引擎本身的搜索情境尚不能很好地引导用户进入新的信息空间,特别是进入网络图像数据库系统。

可能的原因在于:当前主流图像搜索引擎重在对网页图片的索引,自成体系,在与网络图像数据库的互操作上还存在较大问题。这就带来了这样的实际检索障碍:通过Google网页搜索,很容易从结果中进入某个专业图像数据库,而通过Google图像搜索,很少能够进入到专业图像库中去。反之,百度贴吧作为全球最大中文社区,汇集了众多用户智慧和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同属百度旗下,其中的图像资源能够被无缝集成到百度图片中。因此,网络图像资源的整合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网络图像库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需要建设合理的索引机制和机制,寻求与专业图像搜索引擎合作的双赢模式;而专业图像搜索引擎的发展也应该向着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目标而努力。5结论

本文以用户实验的方法针对性考察了网络图像检索的路径选择与跳转行为,研究结果显示:①网络图像检索过程中,用户的检索路径及其跳转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用户的定势心理影响;②用户在检索工具的选择上呈现互补性尝试的行为倾向,这使得检索行为的智能跟踪和检索过程的复制成为可以尝试的智能检索技术设计的方向之一;③从用户检索人口变换的心理阈值可以把握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心理,为系统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时机上的参考;④检索情境对图像检索过程的弱影响,折射出当前网络图像检索资源组织和检索服务中资源整合方面的问题,而优质网络图像资源服务如何进入到用户视野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络图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闻图片;网络传播;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52-02

现代社会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网络新闻是指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新闻[1]。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不受版面与时间的限制,具有无限丰富的信息、极强的时效性、多媒体性与互动性。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花大量的时间对网页中的文字进行阅读,大家习惯快速浏览图片并结合新闻题目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阅读。图片能调动读者的感性思维与视觉经验,激发读者的参与性,使读者对传播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图片无国界,是人类文化传播中最通用的视觉语言,不受区域和民族的限制,任何国家任何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读懂。大众对图片的阅读兴趣远远高于文字,尤其是新闻摄影图片。优秀的新闻图片以强烈的现场感、极强的新闻性、视觉冲击力强等独特的画面语言吸引着广大读者,它在网络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在网络中,到处贴满了新闻图片,但优秀的新闻照片却不多见,而且常暗含着暴力、血腥、低俗与诱惑等不良视觉噪声。

一、新闻图片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量泛滥,质量下降

网络的出现为图片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直接有效的平台,现在网络中,图片盛行,各种各样的图片充斥着读者的眼球。网站为了吸引读者,在新闻中也包含了许多图片。以2012年8月5日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羽毛球决赛选手林丹获得金牌为例,网易围绕“巅峰对决林丹逆转李宗伟夺金 奥运男单实现卫冕”这一新闻主题,用了一组照片,共69张,从选手林丹、对手李宗伟、教练、球迷、双方激战等不同侧面表现整个新闻事件。但在一组图片中,仅林丹与金牌的照片就有7张,这些图片主题基本相同,信息含量一致,动作雷同,瞬间相似,看后让读者感觉拖沓冗长,缺乏精华。这仅是网易的报道,除此以外,新华网、搜狐等网站对这一新闻均有报道,各网站所配图片也有相似雷同之处。

一些娱乐新闻在选用图片时,一味强调规模数量,贪大求多,渲染夸大,图片重复,重点不明。这些图片表面上看数量众多,但质量较差,缺乏内涵,没有深意,使观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心理倦怠,审美疲劳。

(二)移花接木,图片造假

Photoshop、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图像处理软件为图片编辑提供了便利,但也为虚假照片、假新闻的制作提供了捷径途径。不仅图片编辑、摄影师、记者等专业人员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普通网民也对图片进行改头换面。网络的开放性使任何人均可以成为网络记者,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也使虚假照片、假新闻有机可乘。一些网民为娱乐而作的政界人物漫画、明星换脸等在网络中也存在不少。“华南虎”、“刘羚羊”、“广场鸽”等典型的合成照片与假新闻事件,使网民对图片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削弱了网络新闻的权威性。

(三)影像泛黄,媚俗惑人

手机、便携数码相机等可拍摄设备,降低了网络图片的“门槛”,也为少数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的非实名制使传播低级趣味影像,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网上的黄色、媚俗信息满足了部分网民的低级趣味,使泛黄图片有生存的土壤。部分网站钻政策的空子,打法律的“球”,仍然在刊登“微黄”图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色情活动,网站为了追求点击率,以诱惑的题目加以刺激,导致网络图片中低俗之风泛滥。如娱乐新闻中冠以“明星走光”、“美女露点”、“性感瞬间”等刺激题目,配合图片来吸引网民。这些“微黄”图片造成了低俗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暴力血腥,侵犯隐私

在以往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网络媒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汶川地震、伦敦地铁爆炸案等突发性事件都是由拍客通过网络来首先传播的。然而由于拍客们缺乏新闻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部分拍客对灾难现场总是过度追求悲惨效果,有的甚至用特写画面来展现触目惊心、血肉模糊的现场细节,完全没有顾及受害者与亲属的感受。这些图片对观者产生了极强的焦躁恐怖情绪。部分网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用血腥、低俗的画面需求刺激、吸引受众。然而对受众而言,灾难本身已产生了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灾难现场的血腥再现,更加重了受众的痛苦程度。此外,不少网站中有带暴力倾向的图片,这些图片虽然不一定能导致直接的暴力行为,但是增加了潜在的可能性,对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将产生负面影响。

在网络新闻中,很多记者和拍客们忽视了被摄者的肖像权,常有侵犯他人隐私的事件发生。他们为了获得独家图片,常采用隐性拍摄,袭击大众熟悉的国家工作人员、文体明星、商业巨子等公众人物,有时也有普通市民。这些偷拍绝大多数是以满足受众知情权为借口,展现的照片却是涉及他人隐私、泛黄色情的令人费解的照片。

(五)娱乐化倾向明显

现在,新闻报道呈现娱乐化的倾向,在网络媒体中尤为普遍。网站为迎合受众,满足企业、广告商带给自身的经济利益,将新闻内容过分戏剧化、故事化,过度报道明星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在网络新闻中,常有用煽动刺激性的语言配合画面展现的暴力事件、明星绯闻、八卦新闻。这些用幽默调侃、诙谐恶搞传播的新闻,在传达信息的同时,既缓解了受众的心理压力,又满足了受众休闲享乐、游戏的心理需求。一幅普通的街拍,使一位乞丐迅速蹿红网络,并引发时装界的热议,“芙蓉文化”的出现,都得归功于网络图片的传播。然而“犀利哥”、“芙蓉姐姐”等事件虽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人们更多的是把其作为闲暇聊天的娱乐元素。新闻娱乐化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人带来消遣、幽默的同时,也能缓解生活工作的压力,但过分追求娱乐化,就会使新闻滑向低俗、无聊之氛围,甚至成为垃圾文化,使新闻媒体的可信度下降。

二、避免新闻图片在传播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等特点,造成任何人均可以将自己所拍的新闻图片进行传播,一些技术上的限制、管理不严等因素均可能使不良的图片进行传播,如何避免传播失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提升全体网民的媒介素养

网络中存在各种道德失范行为,网络新闻图片中存在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的因素,即网民的道德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各有差异。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是避免新闻图片传播出现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对全体网民,包括网络工作人员、图片传播者及广大受众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文化素养、视觉修养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媚俗之求,化解网络新闻图片的媚俗之风。

(二)传播者的自律

信息传播者自身的修养对传播活动的进行有关键的作用。在网络传播中,信息多数处于匿名状态,传者对所传的信息也不需承担责任,因此每一位信息传播者都应该加强自律意识。在传播活动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主动抵制不良图片信息,自觉提高对图像的视觉素养,不传播有损社会道德的图片信息。

(三)加强网络管理,从严把关

网络属于新型媒体,目前对网络的管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管理相对宽松一些,而且在网络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与疏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媒体时代,网民言论自由,可以随意图片信息。网络管理员作为信息把关人必须及时关注并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不良图片信息的传播。网站应设有专业的图片编辑人员,并实行编辑负责制,对本网站的图片进行编辑监督,从众多新闻图片中选取精华,揭穿虚假图片,剔除泛黄图片,将有违社会公德、涉及他人隐私等不良图片杜绝在网络之外。许多网站的论坛是由网络版主来管理的,而版主大多是本网站的网民推选出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相关的纪律约束,而且版主只是在虚拟的网络中存在,现实生活中与经济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许多版主比较懈怠,没有及时对不良图片或信息进行制止。

(四)建立健全图片监管机制

网络媒体出现以后,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政策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约束不良传播行为,尽力为公众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传播氛围,但这些政策法规还存在一定的执行漏洞,尤其是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图片监管机制,这也是造成新闻图片泛滥的重要原因。例如对涉及侵权隐私、暴力血腥、的图片,受众应能通过正常的渠道反馈到监管部门。监督部门也应切实负责,严格处理,对网络中有违背道德伦理的信息不能视而不见,应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并赏罚分明,促使网络管理者在面对不良图片信息时不敢懈怠,并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 卜新章等.“读图时代”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J].当代传播,2003(3).

[2] 周浒.网络图片传播的失范现象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2).

网络图片范文第9篇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事件的经过: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暴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线路部分区段停运。随后,“新燕京七景”、“水漫故宫”等各种略带调侃意味的图文开始在网上广为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要属一幅“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成瀑布”的照片。

这张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于当天17:04分到微博上,短短几分钟内被转发上千条。第二天,该图片又登上了《中国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传统媒体的头版头条。照片的作者是一名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名叫杨迪,他在回国休假期间遭遇这场暴雨。拍照当天《中国日报》、《新世纪周刊》两家媒体主动联系并要求授权,其中一家在第二天就向他支付了稿费。第二天有100多家媒体转载此图片,但是其他使用了这张图片的媒体,都未跟作者进行任何联系。

6月24日上午,杨迪首先给新华社打电话询问此事,要求自己的署名权和稿费,得到了新华社的诚恳道歉和稿费承诺。不过这时已有太多的媒体使用了这张没有署名和真实来源标注的照片,一方面难以证实有哪些媒体使用了这张图;另一方面一家一家地去要求署名非常耗费精力。

网民用手机拍摄的图片登上传统媒体头版可以说是“网民的胜利”。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便携式的拍摄设备的普及,网民拍摄的照片有时比职业摄影记者拍摄的更有竞争力。但是与此同时,正规、合法地使用网络图片也成为传统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传统媒体直接转发网络中流传的照片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方面在作者不确定的情况下照片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引发版权纠纷。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在网上照片,很可能会导致照片版权不能得到保护,在这方面应该有所警惕。而作为强势的一方,传统媒体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是解决网络照片被滥用和侵权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任悦针对此事发表了看法,她认为,“将普通公民所做的网络直播,纳入职业新闻报道的规范体系,已经成为突发新闻报道的一个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和专业新闻工作者目前仍显现出应对不足。”社交网站的发展更使得网络照片的版权问题变得错综复杂,任悦认为,“传统媒体必须尊重照片作者的版权,在刊发之前要找到照片作者,这一态度不仅避免版权纠纷的出现,也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因为正如新闻报道中对被采访者的引语都有严格规定,对网络来源的照片,也必须确认其作者,这才能保证报道的客观和真实。”

《新京报》摄影部主任陈杰则在几天后的微博中写道:“本报当天使用了多张其中包括这张新华社发的图,新华社没有署名作者,原因不清,这个细节期待新华社能重视。”并表示《新京报》对于微博图片的使用有如下要求:必须联系到作者本人,提供原始图片,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并按作者要求给予署名;如果联系不到作者本人,相关图片必须使用权威媒体(比如新华、中新等)或商业图片库(CFP、人民图片等)签发的图。”

随着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新闻图片的传播方式早已经超出了原有的范畴,而媒体制定新的图片使用规范势在必行。在“路透社报道手册2010版”中,这段话或许可以作为技术上的参考:“使用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时,标题中必须清晰准确地说明。新闻正文要在靠前的位置交代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得的。收集信息的有关事实必须在新闻的显要位置予以突出,因为这也是读者关心的内容之一。”

网络图片范文第10篇

一、认清民族地区纸媒新闻图片的优势

虽然网络媒体对传统的新闻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市场冲击,但在当前的情况下,民族地区纸质媒体的图片报道依然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1.固定的读者群。

相对来说,纸质媒体的读者群更加固定,而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激烈,受众虽多但不固定。从《恩施晚报》最近几年的发行量稳中有升来看,中老年读者比例占50%以上,他们基本养成了通过纸质新闻媒体接受新闻的习惯。此外,这几年《恩施晚报》在新闻本地化上下功夫,本地新闻量(含专副刊)大大超过了时事新闻,这又使得一部分本地读者选择了《恩施晚报》,而不是网络。再加上恩施本身就是交通不便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互联网整体使用水平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传统的纸质媒体可以相对满足民族地区广大受众对图片视觉的需求和文字阅读的需求,这是其他媒体不能替代的。

2.严格的管理办法。

在当下网络图片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图片信息带来了网络图片浅表化、杂乱化、虚假化的困惑。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上传图片信息,人们无法证实的假新闻假消息很多,诚信度很差。特别是网络图片传播的低俗化,已受到多方面的指责与抵制。

网络的这个缺陷反过来增强了纸质媒体图片报道的把握度和公信力。多年来,《恩施晚报》一直坚持严格的把关制度,不论是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均遵循白班值班副总编初审上栏、责任编辑核实、夜班值班副总编二审、晚报总编辑终审的管理办法,保证了图片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证性。

3.专业技能和人才的保障。

纸质媒体具备网络媒体所没有的强大的新闻内容原创能力以及制作这些内容的充裕的人才和良好的职业精神。纸质媒体相对成熟的采编团队、充满激情的职业冲动、视野开阔的知识结构、专业的摄影技能,还有长久以来浓墨重彩地报道重大新闻的历练,都为全景式地深入挖掘新闻摄影报道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改进民族地区纸媒的新闻摄影报道

1.突出民族特点。《恩施晚报》自从2012年7月1日改版以来,在新闻摄影、娱乐图片、艺术摄影、商业摄影上都加大力度,每周四增加了“拍客沙龙”栏目,从炊烟袅袅的土家山寨吊脚楼到街头巷尾的儿童嬉闹,充分调动起全民的摄瘾。每周三的“乐游”周刊,结合网络的信息优势,又加入很多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图片,带来视觉的盛宴。

2.挖掘新闻深度。这方面,纸质媒体很有优势。《恩施晚报》再度改版时,把深度报道作为亮点版面,醒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深度报道的三个主要内容“城事民生”、“ 社会新闻”和“教育周刊”构成当天报纸的“主菜”。通过对新闻事件、热点问题的深入剖析,回应社会受众对社会现象的关注,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渴求,解析了受众的疑惑,理清了受众的思路,汇聚并引导了社会主流舆论。

3.加强报网互动,扩大纸媒影响。恩施日报社下属的恩施新闻网,不仅负责上传《恩施晚报》电子版,还加强了读者与报纸的互动。例如,7月份改版后的“拍客沙龙”一些新闻图片就是恩施新闻网提供的,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

三、与时俱进地打造新闻摄影队伍

面对网络图片资讯的强势挑战,民族地区报纸新闻摄影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地打造一支先进并过硬的新闻摄影队伍,在于提高每一位新闻摄影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

1.提高政治和文化理论水平。只会拍照的照相师成不了真正的摄影记者。摄影记者的功夫不全在于摄影本身。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摄影记者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激情,遇到新闻事件,才能运用储备的知识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能采取相应的举动,取得相应的成果。

2.增强敬业意识和职业操守。在同行、同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党报的摄影记者,更要强调职业道德,坚决摒弃相互封闭、拆台的行为,树立协作、互助的良好风尚,要提高修养,尊重采访、拍摄对象,切实成为客观、公正、无私的媒体人。

3.培养扎实的采访作风。笔者和不少摄影记者都有一个同感:苦恼于没有好的新闻线索。如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走转改”活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摄影记者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社会,贴近民众,经常而主动地使自己处于捕捉新闻信息的良好状态,发现新闻,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才能把鲜活、视觉独特、动感强烈、新闻点突出的新闻摄影作品奉献给读者。错过第一时间,文字记者还可以采访当事人、目击者,而摄影记者就无能为力了。要想不留遗憾,摄影记者就要培养更快更强更扎实更深入的采访作风。

4.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作为摄影记者要不断进取,不仅要会操作各种相机,还要熟练学会图片制作软件,擅长使用各种数码产品,要能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向编辑部传输图文。

5.完善激励机制。为了激励摄影记者深入基层,采拍出更多来自一线生动鲜活的图片新闻,恩施晚报进一步完善了评分考核制度。如新闻图片的打分一般要高于文字新闻;在版面设制上,规定每周有一期摄影报道和一期“拍客沙龙”、每个本地新闻版规定必须有一张主打图片等。这些做法进一步调动了摄影记者的积极性。

总之,在网络的强势挑战面前,民族地区纸媒的图片新闻编辑记者,要在苦练内功的同时,着力挖掘地方新闻,做深做细做足身边的新闻,扬长避短,不断增强图片新闻的感染力,才能留住读者。

上一篇:网络加速范文 下一篇:劳动保障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