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听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16:55:19

网络听课总结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

教研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平台。在新课标理念全面深入课堂的今天,我认为教研工作应当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实施为重点,以网络环境为辅,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学习有关新课标理念,以全新的思维,积极开展特色校本研讨。

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越来越严。因此,大家深深感到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刻不容缓,我们不但要提高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加强自我充电,广揽专业知识。

一位专家曾说过,你再忙,也要留给自己一定空间多读一些书。而 “读一本好书,就是给世界做了一件美丽的事。”我们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要求自己广泛地阅读文学专著,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多阅读专业书籍,及网络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点。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课题研究,是教研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研工作中,要求自己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研讨主题。例如,本校今年确定的课题:《家庭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每位教师都开设了个人小课题的研究,每周在集体备课活动时,老师们准备的材料较为充分,气氛较为活跃!发言的教师能畅所欲言,或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从而解决了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确实提升了我们的数学教学水平。

3.“走出去”加快教学前进的步伐。

让教师们多“走出去”,把名师们“请进来”,这应当是教师们专业水平提高最便捷的一种学习途径。这几年来,本校先后派出的若干名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他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及时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回来后,运用他人教学理念、方法上汇报课,让全体教师都能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受益匪浅!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制定严格规章制度,确保人人参与,讲究培训质量,就能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本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每学期我们都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及真对性的网络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研究方式、研究时间等方面予以规定和落实。

2.继续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活动。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对教案进行二次以上修改,上完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教学后的总结。

3.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评课更能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注重年级合作交流,增强各组员的协作意识。

为改变过去教师习惯于单兵作战的现象,让合作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习惯,让教师的个人智慧与大家共享,让教师的个人智慧间产生碰撞,激发出更大的智慧,我们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开展研讨课活动。

1.集体备课,互动研讨。

集体备课能让教师们通过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将校本培训工作与备课组建设紧密结合,激发大家的智慧,博采众长。各年级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互动研讨,不断完善备课制度,加强集体探讨,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等。形成的教案要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彰显“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求实创新,充分体现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各年级组每单元安排一位主备课教师,每位教师在听取主备教师的设计方案之后,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形成共识,由主备课教师写出教案,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教学需要采取圈点批画、增添删减的方法进行修改。在实际教学后,每位教师还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认真反思,并将反思后的总结放在网站上、博客里共大家评价、研讨,对教案进一步完善。

2.有效开展校内满意课,让满意课的教研效益最大化 。

满意课作为一项常规的教研活动,它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要求各年级组成员必须做到,一位老师授课,同年级的老师一定要全部调课,前去听课。同时,特别对观课、议课提出明确如下要求: ①做好听课准备。要提前了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为了让听课老师更有针对性听课,执教者授课前要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听课老师事先了解。 ②尊重执教者,认真听课,听课必须思想专注,观察全面,既要注意教师的活动,又要注意学生的活动和反应。③记好听课笔记。听课是议课的基础,听课应作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除常规要求外,特别要记录下自己的听课感想。因为听课时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记录,议课时才能有说服力。④议课要及时认真地进行。议课时可先邀请授课教师自评;评课要根据教学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优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教学中的不足,要给予必要的剖析,用例子加以说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议课有利于我们进行二度设计,真正体现议课对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

四、注意年轻教师的培养,注重教育后备人才。

年轻教师有活力,年轻教师有空间,年轻教师更需要我们关爱。学校的教研活动应当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以老带新,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帮助青年教师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有关评优活动,例如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优秀教学反思的评选等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五、运用现代网络知识技术,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大学英语 视听课程

一、混合式学习对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的影响及其必要性

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曾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模式,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其特点,但其共同的特点是需要迫切创设和模拟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而事实上,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室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仅仅靠教师来创设语言环境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以教师主导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就成为了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的重要突破口。

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学生的自学要求,又能满足教室课堂教学,他的教学设计具备学习内容支持(课件、视频等)、学习互动支持、交互支持、导航支持、评价反馈支持等方面。在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已经使大学英语视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视听课程从根本上改善了因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班级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师资力量的不足所带来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降,视听课程教师一人忙、学生主体地位不足、学生语言交际活动几乎为零等问题。大学英语视听课程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十分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综合效率,而且全方位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真正实现信息资源丰富、真实情景再现、语言教学互动、处理手段便捷等优势下的课堂环境,改变了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真正实现英语教学过程所推崇的情景式英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混合式学习”教学实施过程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方式以课堂面授和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采用交际法、情景教学法和语法翻译,其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混合学习其实质上首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哲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多种教学媒体、方法、模式甚至教学理念都可以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在教学模式层面上的混合则主要表现为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结合,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结合,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教学理念上的结合等。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一)前期分析

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就以其中的知识点为例,进行内容分析。比如单词与语法的要求识记和应用,文章阅读理解和写作要求的理解和应用,听说对话能力则需要熟练应用;对于单词与语法的要求识记和应用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来变成,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作文则要面对面地教学来完成,听说对话能力需要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教学计划的设计

设计教学计划是上好课的基础,在开始第一次课之前一定要做到对学习对象、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心中有数。通过开学的摸底练习了解学生的听说基础,充分考虑学校已有的教学条件(信息化环境、教学媒体、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进度,并针对教学内容和进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设计不同活动,采用混合学习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对课程进行设计。主要从宏观教学模式和微观教学模式两个层面进行混合,采用网络和传统课程相混合,以构成一个混合性学习环境。

(三)混合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设计策略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常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基于专题的混合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混合式学习、基于任务的混合式学习、基于案例的混合式学习、基于研究的混合式学习五种。根据教学的实际,大学英语视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专题和问题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学单元大多涉及一个主题,在网络自学中,学生可采用基于专题的混合式学习策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面授中教师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就会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四)修改计划

初步的教学计划和设计维度形成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建议,实时调整了课堂面授、在线学习和课下辅导的比例。

(五)教学计划实施

教学计划实施是英语视听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已制定的教学计划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的听说技巧,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以达到对句法、发音的融会贯通。

主要的学习活动包括:(1)进行面对面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存在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突破。(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专题进行Idea share环节的学习;(3)利用网络平台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疑释惑,如QQ、BBS、博客等方式;(4)完成自测题目,对自己的学习项目、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诊断。

(六)教学效果检验

在实施完混合式教学后,要有一个总结及效果检验的步骤。这是一个产出和收获提高的阶段,教师可以有一个简明的总结,学生则根据一阶段的学习将自身感受反馈给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8-186.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教学 学习方法 提高效率

1、自主预习,做到心中有数。每节课前都养成预习的习惯、知道老师上课要讲什么,自己有什么不懂、模糊不清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心中有数,课堂听课有的放矢,避免盲目的听,盲目的记,只有认真预习才能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2、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如老师讲化学反应方程式,听老师分析反应过程,不能只记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细心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老师讲计算,要听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学会规范解题步骤,一时未听懂的暂时放下接着听,等下课后,再找老师解决遗留问题。化学知识点多而零散,课堂记笔记很重要。书上有的简单记,书上没有的详细记。重点、难点、详细记。兼顾记笔记和听课,不能只听不记笔记,也不能只记笔记而忽略听讲,顾此失彼。

3、及时复习,避免越学学乱。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大脑中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通过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避免出现越学越乱。

4、规范解题,保证作业质量。在写作业时,首先要先看书,整理好笔记,然后再写作业。作业要认真规范,按要求格式去做,不要马虎大意。做完后还要仔细检查有无错误,自觉严格要求,最后总结一下所答题目类型,在解题中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5、适量做题,总结规律。做题是理解消化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选择习题要有针对性,不能陷入题海战术,应以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为目标,注意归纳总结,掌握技巧达到举一反三。例如,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技巧有:特征物理性质切入法、尝试法、计算推理法、逻辑推理法、高频信息切入法。

6、坚持归纳总结,形成习惯。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定期自我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通过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总结的形式有章节知识总结、专题总结等。总结内容有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总结,易错点总结等。总结的方法是知识点网络化、解题方法技巧化、易错点明了化。化学计算总结可以以解题方法为线索归纳解题技巧,常用方法有关系式法、守恒法、差量法、估算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等。这样坚持总结,形成习惯,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

7、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多种能力。化学实验分为四类: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课、实验习题。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的操作,后三类是学生动手进行的。教师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具体地认识物质的外表特征,物质变化条件,现象和规律,帮助学生顺利地形成概念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并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还可以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学生动手实验是学生独立的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能更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对所得物质及其变化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无论哪一种实验,都要重视,在实验中多看、多动手、多思、多想、多问为什么,做到知其然,也知所以然,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8、建立题库,进行学习反思。把老师发的练习题,考试题都放在自备的习题袋中,以便查找方便,同时对做错的习题用红笔改正过来,对每一个错,要认真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记住,还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不会应用,还是马虎,不能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对错误原因也用红笔写在错题旁边以示警告。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如果知识点不准,则要强化记忆,如是马虎,以后要细心,如果不会应用,应多做些题,对做错的题,隔一段时间拿出来重做,经过这样一改一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致在今后的学习中少出甚至不出此类错误。

9、学会巧记、事半功倍。化学要记的东西很多很杂,单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即使暂时记住了,时间长了也会记忆模糊,因此巧妙地记忆显得非常重要,常用的记忆方法有:理解记忆、归纳记忆、口诀记忆,比较记忆等。

阅读教材及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化学知识点多,记忆的内容多,课后必须看书,通过看书掌握概念,熟记性质,另外至少要有一本化学参考书。化学参考书知识归纳规律总结详细,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掌握规律,同时有典例剖析,有助于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应注意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让化学知识在学生的娱乐、玩耍、游戏、生活中进行记忆,这是学生学习好高中化学的先决条件。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07

校本教研强调以校为本,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由之路,目前,在校本教研中仍存在一些题,需要我们借助“互联网+教学研讨”等模式,给予解决,从而搞活校本教研,真正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

一、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被动应付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分析教育案例,叙说教育故事等,教师在叙述教学案例、故事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而实际上,教师自己所想的、所做的往往与教育教学改革不相吻合。

对于这样的教学反思,一线教师大多都能做到;然而有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只是在自己的教学设计案的空白处匆匆写上几句,这样的教学反思被动应付,且只是教师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简单重复,并没有得到提高,

2.同伴互助有形无实

根据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设置了教学管理网络(如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等),并形成了一定的管理秩序,如教研组每学期初制订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公开教学,检查教学常规;随机听课,备课、研讨、命题、考试及成绩分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研组组长成为事务的落实者,而随着青年教师的成长,他们自以为能够驾驭课堂了,同伴互助的热情随之冷却,有些教研组里的讨论、学习、交流、探究、诊断流于形式,收效不大,与此同时,教科室牵头的课题研究,虽有研究内容,却没有活动实体,导致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割裂开来,课题研究针对性也不强,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校同伴互助层面的反思和研讨,实际上没有更好地发挥作用,教研活动也只是依靠制度的保障得以沿袭存在。

3.专家引领令人尴尬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都注重教师培训,每学期都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专家的引领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帮助;但随着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及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对专家引领的要求提高了,并不是每一个专家的学术讲座都能深受教师欢迎,如有些专家讲座的内容,教师已经知晓,加上蜻蜓点水,面虽广但不深入,与学校的发展及教师的教育教学缺少相关性,因此并不受教师欢迎,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这样的专家引领令人尴尬。

二、校本教研的优化对策

1.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网络教研模式

(1)教育叙事,理性反思

教育叙事是指通过师生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事件,以期教育行为和活动得以诠释的意义建构方式,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以日常教育真相为视点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在网络上,教师以“白描”的方式述说自己的教育故事,撰写自己的教育日志,记录自己的教育痕迹,可在线即时得到“志趣相投”者的遥相呼应,形成互动交流。

而同伴间的主题交流和碰撞,引发了大家对教育教学理解的激荡和冲突,促进了每一位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行为的理性反思。

(2)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上传到校园学习平台上,供其他教师下载和阅读,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这样可使新教师借鉴网络上的优秀资源,迅速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而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可以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讨,从中得到新的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入聊天室或网络论坛就相应的教学设计发表评论,进行讨论,发表帖子,从而共同优化教学设计,课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就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交流,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网上教学,在线研讨

在“互联网+教学研讨”“互联网+教学科研”的背景下,学校可以采用“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听课,线下教研室、教学团队集中评课”这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形式,网上听课,不受日常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自己不上课的时候静下心来慢慢“看”课,效果不错,对于网络平台上的优课、好课,教师还可以结合开课展示教师的教案反复看,反复研究。

例如,张老师通过“校园学习平台”上研究课,开展网络教研,他在“校园学习平台”上打开课程表,设定他的第三节课为“网络公开课”,然后他将课堂摄像机与笔记本电脑进行连接,就开始上课了,这样,同教研室的老师点开张老师的课程表,看到张老师正在上公开课,于是他们通过该“网络平台”打开了张老师上课的同步视频,进行远程听课,此时,该平台“听课名单”上会显示听课老师的名单,这些听课老师可在张老师博客的“课堂讨论区”与其他听课老师讨论张老师的课,课后,张老师认真阅读了听课老师的讨论内容,进行课后的总结与反思,并与听课老师进行在线研讨,而同教研室的其他老师因事没有能及时听课的,也可课后补看视频,参与讨论,当然,还可以邀请相关教育教学专家、其他学校相关老师、教研部门领导参与网上听课,共同在线研讨,共同提高。

(4)专家引领,更新理念

网络空间大大缩短了一线教师与教育理论专家的距离,学校可根据需要聘请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方面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和教学名师作为在线专家,并在网络平台上设置专家工作室,这样,教师可将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向专家进行在线咨询,在咨询专家的过程中,沟通双方都有了新的认知,以往的教育教学实验都是专家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由一线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而在新课程推广过程中,一线教师和专家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专家的理论研究在即时的教学检验中不断得到修正,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也能被及时地总结,网络构筑了新型的专家――教师互动模式,在这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合作模式中,受益最大的是一线教师。

2.倡导开放研讨,构建新的校园研讨文化体系

(1)建章立制,有章可循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利于规范校本教研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理论学习经常化,学校制定了《教师理论学习方案》,要求教师阅读指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学期进行两次理论学习交流会,并进行评比奖励,二是教学科研规范化,学校制定了《教学研究管理办法》和《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每学期举行名师示范课、骨干教研究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学校开展一课多上、同课异构等活动,对于一课多上,可由备课组先确定上课的老师及教学的内容,再进行集体备课,确定教学设计方案;然后由任课教师上课,全体教师听评课,进行教学设计改进,再上课,听评课,通过全员参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合作交流制度化,在进行合作交流时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和定内容。

(2)打开校门,开放研讨

每年学校邀请教学名师、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指导,不仅仅是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更重要的是让专家深入课堂,听教学研究课,课后,各位专家与相关教师交流讨论,对课堂教学进行专业的问诊引领,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专家们也深入课堂,亲自开设示范课,专家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开阔的教学视角、独到的教学见解、高超的教学技巧,充分展现了一流的专业水平与示范引领作用,之后,专家们开展主题微讲座,对教学工作进行细致指导,专家们的专业指导让教师们受益匪浅,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迈向新台阶。

除了要与专家探讨交流,与兄弟学校同样需要联合教研,学校每学年面向苏南地区公开教学,邀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等地的教学名师、一线教师来校听课指导,通过构建研讨平台,让青年教师有表演的舞台,听课后一位位“专家”兴趣盎然地讲述自己的听课体会,教师们时而专注倾听,时而发问,进而参与讨论,没有一个教师走神,研讨的效果非常好。

(3)活动引领,任务驱动

校本教研活动应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提高能力,如经常开展说课活动,让教师说大纲、说课程、说教材;开展教研室(组)微讲堂,即就某一主题由教师轮流发表演讲,同组教师参与讨论交流,让思想在交流碰撞中提升,以数学为例,可针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实际情况,开设数学史讲座,开设校本课程: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数学文化选修课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开展计算器应用比赛、趣味数学竞赛、高职数学建模比赛,职业学校专业多,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组织数学教师根据专业特点,编写《财经数学》与《数控数学》等,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使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通过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还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4)同课异构,形成特色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5篇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学历培训,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学习形式。我们作为湖北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自2000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有280多名本、专科学员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严格的考试、考核,学成毕业。2004年暑假,我们在原有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增开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本科专业,七个专业共有在籍学员176人、跟读生12人,实际在读学员188人。工作中,我们按照湖北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们接受校外学习中心的任务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尤其是今年5月,省政府批准在潜江艺术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后,我们更加专注于远程教育。根据上级指示和学院实际,原承担远程教育管理任务的潜江艺师培训部过渡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成教处,并从过去从事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干部培训、学历教育和协助管理教师队伍等多重工作,转变为从事职业技术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两项工作,利用远程教育形式配合湖北教育学院办好本科学历教育成为成教处的主要工作任务。

为此,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李飞同志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小组”,并明确规定了职责和要求。学院投资60万元健全了网络管理中心,与市电信公司建立了长期、高速、大容量的网络连接。学院新购置了100台计算机成套设备,组建了2个高规格的计算机教室。学院规定,学院现有的4个计算机教室和1个多媒体教室在双休日、节假日由成教处独立使用。由于专业增多,成教处还在原有的2间普通教室里安装了大屏幕放映设备,并接通校园网络。这样,即使是全部专业同时集中听课,也能学科相对独立,学员互不干扰。同时,我们还进一步改善了成教处全体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每人配置了联网的计算机,添置了音像刻录机、激光打印机,为组织、管理、备课、辅导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员按照各学科教学计划听课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在统一的时间进行面授。一方面,根据湖北教育学院远程教育的上网课程情况,我们选择了部分重点学科课程进行集中听课面授;另一方面,我们安排那些在家里无法利用计算机听课的学员来学院集中听课。为了防止网络冲突、意外中断等故障,我们将各专业课程全部下载,并刻录成光盘,将课后练习题、复习题下载打印,建立了教学资料库。时间、人员、课件、练习四集中,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二)按统一的计划自主学习。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比较发达的今天,我们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学员遵照教学计划,直接上网学习。为保证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我们举办了上网学习操作技术培训,派人上门为学员安装设备、软件,开设24小时咨询电话。这样,学员既节省了学习费用,又不影响工作,还能自由地反复学习和探讨。

(三)分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对没有计算机联网条件而学员又较为集中的地区,我们将刻录的光盘免费供给学员,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听课。我们要求组长详细做好考勤记录,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我们还与学员所在学校取得联系,请他们在计算机设备、学习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派人下乡巡视和指导。

(四)随时接待学员来院学习。对于因特殊情况缺课、落课,或者有学习困惑的学员,我们热忱欢迎他们来学院补课和交流。对个别学员,就安排在教师办公室听课学习;人数较多时,则开放网络计算机教室。这种形式,很适宜解决学习进度不一致、学习科目繁多、学员个体差异等问题,也是我们各班班主任平时独立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确保远程教学质量。

这一届的学员,虽然都经过了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整体水平较前一届有较大提高,但对于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来说,如果管理跟不上,则可能使学习流于形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我们把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人落实,环环落实。

(一)健全制度。为了规范管理,我们针对新的学习方式的特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辅导教师工作职责》、《班主任跟班指导制度》、《学员自学与面授管理制度》、《学员结业考试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并在开学典礼上由学院领导宣讲,将这些规章印发到每一位教师和学员手中。每次集中听课,班主任都要再次强调。我们还建立了学员学习“三册”:面授考勤册、作业评定册、学科成绩册,实行平时学习情况与学分、考试(考核)成绩挂钩。

(二)狠抓落实。

严格学习考勤记载。每次面授,都安排有领导值班检查,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员的出勤情况严格清点登记。分组集中听课,则由学习小组长详细登记,报班主任载入总册。

严格作业检查评定。辅导教师在认真随堂听课的基础上,提出作业要求,将作业题打印下发到学员手中。各科考前集中辅导时上交作业,辅导教师及时评定,写好评语,做好记载。对于个别学科不便进行作业评定的,则通过抽查听课笔记来作评定。

认真进行学习辅导。根据各专业课程情况,我们聘请学院优秀教师担任学科辅导教师,并发扬跟班听课、辅导的优良传统。听课过程中随时与学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结业考试前,再有针对性地集中进行重点、难点辅导讲座。辅导资料印发到学员手中,人手一份。对于学习小组平时遇到的问题,则采取预约方式,由成教处派辅导教师下乡巡回解答。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主办院校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在对学员分散学习的考勤管理、集中学习时的师生互动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加强。我们决心一如既往地强化管理,不断改善条件、改进方法,密切配合主办院校,使远程教育模式下的学历教育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6篇

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使自己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国家已经开始举办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这就给我们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应该重视这个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服务。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听客”,知识点的记录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是要转变思想,转换观念,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其实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可以以演示+操作+讲解+练习+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与教师一起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结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在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在讨论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自我完善。学生也在这种参与教学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乐趣,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时,就引导学生和笔者一起参与了课堂的教学。我们知道对于《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它包含了很多计算机概念,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伊始,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以短片的形式播放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营造了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接着趁同学们兴致高昂,笔者又结合短片与教学的内容提出来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思考:①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想象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网络的世界什么?②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④你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有多少?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播放的短片,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了问题的答案,他们一定会对这些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这种教学模式下,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的局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有用之才。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积极与同行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对我们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之间互相交换教学心得与经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出现。我们知道,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了,我们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但是这个问题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与其他的同行进行交流,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形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以小组间学生的相互学习为其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总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师生间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合作小组的分配与组合。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各个学生的特点,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别,不同能力,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编排到一起,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组内优势互补,合作小组间达到公平竞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内,要明确各自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任务,不搞个人主义,不搞一言堂,合作学习小组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大家在小组内平等交流,各自发挥聪明才智,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这节课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学习小组。让同学在课下结合网络与相关的书籍,总结出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在下次上课时,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总结情况,最后由我进行综合讲述,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小组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大家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下面是表现较好的学习小组总结的情况。

结束语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7篇

反思对教师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成长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师的反思,可以有多种途径,除了传统方式下的反思,还可通过网络进行反思。并且,相比传统教研下的反思,网络教研中的反思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充足的反思时间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常常会受到时间的制约。典型的传统教研中的反思,通常是在教师上完课或听完课后,在课后进行讨论和交流,上课者需要短时间内迅速梳理教学过程,反思得失。听课者也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局部乃至细节的评析。由于现场教研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学反思和听课反思通常没有很充足的时间供教师酝酿,也没有过多时间供教师发挥,便会出现研讨话题难以深入,参与对象难以全面等现象。而在网络教研中进行的反思,正好弥补了传统教研中时间上的不足。在网络上,时间可以由教师自己支配,不会受到传统教研的时间约束,从而也减少了现场教研中的紧张感。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里,静静地思考、细细地反思,然后发表到网络中。由于反思的时间较充裕,反思的程度可以更深入,并可以使参与活动的所有人员(甚至未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拥有多次发表见解的机会。

二、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充足的反思空间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常常会受到活动环境、气氛的影响,如果环境较舒适、气氛较融洽,教师的反思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如果气氛不佳,教师很难发挥。尤其是一些话语权较少的年青教师或能力较弱的教师,更没有勇气在现场活动中尽情发表见解。而网络教研则不一样,在网络面前,人人机会均等。教师可以不受现场教研对反思空间的限制,也不必考虑发言时别人用怎样的眼光审视,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网络上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网络的延展性有多大,反思的影响空间也可能有多大。教师通过博客日志等方式发表专题性反思文章,还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讨论,形成“热效应”。网络教研,让每一个教师有了充足的发表自己见解和引发他人参与的反思空间。

三、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自主的反思内容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容易受到现场的干扰,教师容易受到主持人或其他人员的影响,或难以按自己的思路表达,或难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例如,当一位教师表达了某个观点后,他人对该观点表示出不赞同时,很有可能令该教师对自己的观点产生动摇,即使该观点是正确的。再如,当甲教师提出与乙教师观点相左的想法后,乙教师在对甲教师的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准备现场辨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其他教师对甲教师的观点表示出较多的认同度时,便会令乙教师缺乏继续辨析的动力,从而放弃了一次深入研讨的机会。当主持人把讨论的话题引向一个新主题时,尚在原来的主题上进行思考的教师也不得不转换思考话题。而在网络教研中,教师在反思内容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教师可以按照某个共同研讨的话题进行反思,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即使针对大家达成共识的话题,也可以在深思熟虑后提出不同意见。借助网络,教师的反思面更广,表达观点的自由度更大。

四、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多样的反思形式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形式,几乎都可以在网络教研中找到替代方式。如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相对于网络就有QQ聊天式的点对点交流;传统的集体讨论方式,相对于网络就有QQ群聊等;传统的笔记式反思,相对于网络便有博客日志式反思等。此外,网络教研还有其他传统教研所不及的反思形式,如传统教研中讨论过的话很难全部记下来,而网络教研中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复制、粘贴、编辑等方式保存反思内容;传统教研中引用到的相关资料很难及时找到,而网络教研中可以方便地在反思中加入链接,快速找到相关的资料;传统教研中必须在现场面对面进行反思,而网络教研中则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自我反思或交互式反思;传统教研中通常采用一人讲、多人听的方式,听的时候不能讲,而网络教研中可以多人同时发言而不会相互干扰……

由上可见,从教师反思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网络教研比起传统教研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依托网络开展教学反思,对传统教研是一种有效的拓展和补充。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传统教研中的反思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现场感,真实感,是虚拟式的网络教研所不及的。否定传统教研中的反思,只进行网络反思,并非明智之举。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将传统与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反思有机地整合起来呢?

1.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边听课边反思”的教研平台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的趋势。不少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室配备了电脑,并且都能上网,这使得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介入教研现场的设想成为可能。

比如可以在听课现场开通无线网络,听课者携带移动终端(如笔记本电脑、IPAD等),登陆互动交流平台(如QQ群等),边听课边在网上进行即时反思式研讨。以下是一组教师边听初一音乐欣赏课《辛德勒的名单》边在QQ群中进行即时反思式研讨的片断:

教师A:(9:01:37)教师边画旋律线,边唱曲谱。

主持人:(9:01:59)在黑板上出示较夸张的旋律线,揭示旋律的起伏。

主持人:(9:02:16)再用手势加唱谱,带学生体会旋律进行。

教师A:(9:02:33)上行旋律的感觉。

教师B:(9:03:48)情绪随旋律线波动起伏。

主持人:(9:04:21)教师对旋律波浪进行产生的细微的情绪变化,作了较清楚的揭示。

教师B:(9:04:39)学生跟钢琴哼唱旋律,并思考用怎样的情绪。

主持人:(9:05:04)这一段,教师的钢琴力度控制较好。

教师A:(9:05:29)始终将情感体验贯穿其中。

教师C:(9:05:36)范唱、范奏都比较好。

主持人:(9:05:41)如果最后一个音“6”的余音再长一些,可能会更有意境。

教师C:(9:05:53)能否再唱一遍?

教师B:(9:05:59)请学生思考音乐应配上怎样的画面。

教师D:(9:06:41)对,教师在范唱和带领学生唱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情绪的延伸。

以上历时5分04秒的边听课边反思的片断中,主持人和四位教师围绕旋律的教学共进行了14次即时听课反思。在主持人抛出的听课关注点的引导下,四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听课体会即时发表见解,并形成互动交流,从而达成对旋律线的形态、范唱范奏的表情问题的共识。反思式研讨的过程,既是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也是听课教师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即时互动交流建构新认知的过程。现场听课与网络评课同步结合的方式,大大激活了参与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教研效率。

2.利用教学论坛构成“从现场到网络再到现场”的反思模式

现场教研中的反思,通常以口头表述为多,带有较多的即兴性。网络教研中的反思,经过了文字的提炼,更趋于理论性,并通过网络互动得到了传播与交流。但这些散见于网络中的反思内容,需要进一步提炼,才能成为对个人和群体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反思。例如,当传统教研结束后,教师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开展网上的教学反思,写博客,参与博客回帖讨论,参与QQ群的即时讨论等。当网络教研有一定积累后,再把教师们集中起来,进行汇总和提炼式的专题交流(如举行教学论坛等)。这样,从现场到网络,再从网络到现场,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教师在多个场合的反思中,获得了更多的教学启示。因此,利用教学论坛,将网络教研中的教学反思汇总、提炼,并通过现场和网络再次传递出去,是一种整合传统与网络环境下教学反思的有效做法。

象山县音乐学科进行的每学期一届的“音乐教学论坛”,便是将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相结合并形成“从现场到网络再到现场”这一循环的反思模式。每一学期的“音乐教学论坛”通常安排在期末,论坛的主题为该学期的音乐教研主题,论坛的发言者为在现场教研和网络教研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以下是第七届音乐教学论坛中关于“人声乐队”主题的一组发言题目:

顾丹波《我和我的人声乐队研教故事》;

马晓燕《让人声像器乐一样歌唱》;

王春《借助人声乐队提高音乐主题旋律的感知力与记忆力》;

黄莹《人声乐队——那么远,这么近》;

励玲素《人声乐队之我见》;

游志坚《人声乐队的新认识》;

朱红曙《音色模拟,通向音乐世界的又一座桥》;

杨永生《模拟演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陈莹莹《从“和”到“合”——“人声乐队”案例分析》;

谢维俊《如何通过“人声乐队”提高同节奏合唱作品表现能力》;

骆琴琴《实践“人声乐队”强化小学音乐教师和声思维的探究》。

以上发言题目,都是每一个发言者一学期的研究总结,并经历了从现场教研到网络教研的实践与反思,最终以研究性观点报告的形式集中呈现在现场教研活动中。因此,这样的研究性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更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些“身边的榜样”,可以激起更多教师参与到反思中来,从而进入又一轮“从现场到网络再到现场”的反思模式中,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反思意识的提升。

传统教研是“根”,网络教研是“枝”,教师的教学反思,既要追求根深蒂固,也要追求枝繁叶茂。我们应该在传统教研的现场反思平台基础上,大力开展反思式网络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反思走向深入。同时,也要正确处理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将两者有机整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8篇

教研活动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在听课评课中,年轻老师往往不敢说。在聆听专家讲座时,常有问题想请教,却因担心不合时宜而咽留不发。许多即时生成的感想和问题因未能及时吐露而时过境迁。一些质疑和相对尖锐的讨论因面面相对的熟识而不便争鸣。

解决方案

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在衢州市实验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中,在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展示课时,现场的大屏幕上动态呈现着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的听课老师的即时提问,和以QQ群的形式组织的现场即时评课。

在这种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之前,我们首先建立了两个交流平台,一个是开通手机短信平台,方便不带手提电脑的教师用短信的方式发送即时感想与提问。另一个是运用QQ群平台,方便带电脑的教师加入QQ群,即时发送自己的感想、提问、对课堂的评价、交流看法等。

在五节教研课中,共收到交流信息近600条,40多条有价值的提问短信,在听课时间内每分钟平均收到3条交流信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结下来,这种基于网络的教研交流有如下特点:

(1) 网络的隐身性。教师敢说了,大家可以为自己取一个诙谐、个性化的用户名登录QQ群,在心理上解放了自己,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于是有问题敢提,有评价敢说,有想法敢写,有意见敢上传。

(2) 网络的及时性。观课和评课中常有一时之悟或一时之疑,这些即时生成的感悟和问题常常是最有价值的。现在通过网络即时呈现到大屏幕上,能及时听到他人的想法,让讨论、交流、感悟更加丰满。

(3) 网络的互动性。教师们面对大屏幕上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及时加入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广泛的交流促进了思想的碰撞。

(4) 参与的广泛性。网络让更多教师便捷地参与其中,也成就了话题生成的多样性。开放的分析视角生成了多元的讨论主题,一些受人关注的小主题,可以形成数十条滚动争论的信息。

不过,我们在这一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即时评课,常是即兴的感言,缺乏深入思考,停留在浅层议论的信息多。大家分析讨论的深度不一,一些有价值的分析混杂于一般信息中滚动过去,而未起到引发深度思考的作用。于是,我们想到一个新的主意:用写字板设立一个“专家窗口”,把大家讨论中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好问题”、“好信息”从一般的滚动讨论中筛选出来,让这些有价值的课堂质疑、关键性的分析语言、有深度的思考感悟等驻留在屏幕上。这样既方便听课者更深入地思考、更充分地交流,又更好地为后续研讨提供了专题和支架。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健康教育; 网络管理; 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3-105-03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1]。此项工作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对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临床症状、而体内代谢或者功能已有变化时就做出早期诊断,结合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我国是从1981年开始提出新生儿疾病筛查概念,1994年立法推广;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完善网络管理,逐渐规范运行模式,使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1 建立并实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

1.1 组织管理

成立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为组长、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部门科室协调、组织督导检查、网络运行状况考评。成立了由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为组长、妇保科、产科、儿保科、检验科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技术小组,负责网络建立、制定健康教育技术规范和流程、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工作。

1.2 科室及部门的职责分工

妇保科负责对孕妇建立围产保健卡,实施孕期健康教育;产科负责住院待产孕妇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儿保科负责对新爸爸一对一健康教育;检验科负责新生儿标本采集和检测;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健康课堂的组织;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价。

1.3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模式图

见图1。

1.4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流程

妇保科为孕妇建立保健卡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信息发放听课证组织孕期健康课堂 产科在孕产妇入院时回收听课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听课证信息进行第一次效果评价孕产妇入院后,产科责任护士再次或重点一对一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发放宣传手册、产后爸爸课堂听课证健康教育中心每周组织一次爸爸课堂儿保科健康教育员每天下午组织爸爸座谈会,再次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意义、具体的采血时间、采血方法知情同意、签字建立新生儿信息档案开具化验单发放高危儿迟缓检测通知单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化验单信息进行第二次效果评价检验科核对新生儿信息填写新生儿采血卡片,在新生儿出生后72h(充分哺乳后)再次核对新生儿信息并采足跟血,制做标本检测结果反馈家属可疑儿的追踪与确诊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追踪与确诊信息进行第三次效果评价确诊儿的治疗与随访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根据治疗与随访信息进行第四次效果评价。

1.5 健康教育形式

社区健康教育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挂图、义诊咨询等。院内健康教育采取电视片播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授课及一对一宣传等措施。

2 建立并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2.1 评价指标

妇保科: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率、听课率;产科:听课证回收率,病房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爸爸课堂听课证发放率;健康教育中心:爸爸课堂听课率;儿保科:知情同意书签字率,高危儿延缓检测通知单发放率。

2.2 评价内容

听课证信息评价;化验单信息评价;追踪与确诊信息和满意度评价;确诊病例治疗效果评价。

2.3 评价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办主任每天上午9点之前病区巡查,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工作情况,并记录;对每次课堂进行听课人数统计;每月对产妇和/或家属进行一次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及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并对各相关科室评价指标进行汇总、通报,纳入医疗保健质量考核;每季度召开一次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的统计均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 结果

3.1 第一次效果评价: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率、听课率分析

2004年至2008年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数、听课率分布均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92.44,P

3.2 第二次效果评价:分娩前后产科、健康教育中心、儿保科立体结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5年来,孕妇入院分娩数由于健康教育的带动,呈明显上升态势,新生儿疾病筛查从2004年的55.80%上升到2008年的98.88%。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24.92,P

3.3 第三次效果评价:5年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踪与确诊信息分析

2004年至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阴性结果反馈与可疑结果追踪与确诊病例的满意度调查也呈上升态势,且阴性结果家属满意度调查反馈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3。

4 讨论

4.1 健康教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先导

目前社会上许多家长还不了解遗传代谢病疾病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我院2004年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后,通过逐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社区健康教育采取网络、电视、报纸、挂图、义诊咨询等,院内健康教育采取电视片播放、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手册、授课及一对一宣传等;使孕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才能提高服务对象的依从性,使新生儿疾病筛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4.2 实行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基础

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网络的建立使各部门各科室之间职责明确、任务明确、重点明确、且相互合作[3]。如产前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概念,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的危害,重点对象是准妈妈;产时因产妇阵痛,丈夫对产妇及孩子的担忧,宣传效果差,这一环节可跳过;产后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采血的时间、方法,重点对象是初为人父的爸爸及其他直系亲属;检验科在采集标本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只有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各个环节配合协调,形成网络合力,才能赢得服务对象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3 建立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保证筛查率的关键措施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执法工作,是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是每一位新生儿应享有的权利,如果不能保证高的筛查率,就存在漏筛可能,必须严格把握每一个工作环节,才能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持续进行。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建立后,必须要有评价与考核,以指标衡量工作质量,从而保证高的筛查率,防止漏筛,有效地避免了因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致残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4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的价值

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建立、运转、评价,尤其是对责任科室与责任人一次、再次或重点一对一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座谈会、知情同意与签字、建立新生儿信息档案,采足跟血、检测和结果反馈、确诊儿的治疗与随访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是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流程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第一次评价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情况,进行听课率分析表明:5年来准妈妈准爸爸听课证发放数、听课率分布均呈上升趋势,也带动了围产保健门诊及产科临床业务。分娩前后产科、健康教育中心、儿保科立体结构健康教育效果的第二次评价,是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从2004年的55.80%上升到2008年的98.88%的有力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阴性结果反馈与可疑结果追踪与确诊的第三次评价,满意度的上升又促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医院的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使两个效益得到了明显增长。

本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评价措施及指标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龙.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5.

[2] 桓中雪,谢明月.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J]. 中国保健,2008,15(增刊):626-627.

[3] 叶文芸,黄莺. 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的实施[J]. 天津护理,2007, 15(1):44-45.

网络听课总结范文第10篇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培训目标:

本年度我校校本培训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⑴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教学法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与小学教育;

⑵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风格: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探索课堂教学“三、一、五”改革的教学新模式;

⑶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教科研方法和教科研课题研究:落实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力争使我校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取得初步成果。

⑷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总结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经验;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建立起校本培训新机制。

三、培训方式

我校校本培训分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三个层次进行。

1、校级培训形式:

(1)学校组织专题报告、讲座或培训班。

(2)组织各项教学评比。

(3)定期对全校教师校本培训情况进行考评。

2、教研组培训形式:

(1)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

(2)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行动研究。各教研组每两周必须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和学习活动。

(3)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3、个人自学主要包括:

(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2)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总结和若干篇教学反思。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在期末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其培训课时。

四、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人人都要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各项培训活动。

五、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校本培训领导协调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每项培训有专人负责并做到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

3.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训前应制定培训计划,上交校本培训办公室审核存档,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具体内容等。

5.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

六、具体安排:

xx年~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日程安排

九月份

各学科教师教材培训、开展教学业务培训、组织“教学能手”比赛活动

十月份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集体培训

十一月份

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集体培训、各学科教学设计评选、教学质量检测

十二月份

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学科教学经验交流会、各教研组组织教研组教师学习经验文章,

元月份

上一篇:自主听课总结范文 下一篇:数学听课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