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学范文

时间:2023-02-26 20:51:53

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1篇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globalculture)。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蕴,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网络伦理学的定义

网络伦理学是一门全新的、以网络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学科,即关于网络道德的学说。而网络道德则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心信念为行为标准。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关系到这门学科的未来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网络伦理学所探讨的对象和范围涉及虚拟社区及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人。这里所探讨的虚拟社会,是指现代信息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免费的信息资源,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凡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发生的道德现象和冲突,都属于网络伦理学研究的范围。

(三)网络伦理学地位

网络伦理学同传统伦理学相比,其特点可以用:新的、应用性的、开放的系统这三个特点来概括。首先,它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产生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客观上给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次,它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围。根据伦理学的划分,它既不是描述性的,也不是元伦理学,它的目的就是建立现代互联网络上的道德规范,因而属于应用伦理学。第三,现代网络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具有新的特点,但是毕竟是最近数年间发生的事情,各种现象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络的认同和对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进行慎密的思考,网络伦理学的内容将会逐渐丰富起来,其主要的规范也会在不断完善之中。因而要想建立一门反映网络社会道德现实的网络伦理,必须采取开放的态度进行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研究。这是为什么说这门学科是开放的系统的原因。

(四)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一般伦理学的道德要素

从纯伦理学的角度看,网络伦理学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要素,即:a.网络道德意识。同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意识相比较,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意识显然更加淡漠,人性也趋于自然,而交往更是较少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摒弃了现实社会强加给人的各种限制。换言之,一进入网络,一切都不同了,心灵得到释放,获得自由,人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己,成为自己。其特点是自律性及其要求增加,凸现个人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b.网络道德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简单性和互动性。这是网络社会在伦理学上提出的新问题。即人们之间可以没有现实中的交往,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拥有友谊、爱情以及信任、帮助等等。当然,这种关系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是应当承认,这种关系更多直接性,更少功利性。它也许克服了人们由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而被迫放弃的各种交往关系。c.网络道德活动。这些新型的道德活动具有其特有的一面:独特性、多样性、随机性、目的性。网络提供的是虚拟的空间,这种新型的空间发展了许多新型的活动。比如聊天(chat)、发贴子(post)、电邮(mail)、上/下载(upload/download)、网络攻击(attack)、等等。而且随机性的交往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人们的交往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例如,交友网站的增多,各种聊天工具的普及等等。网络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和匿名功能使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必考虑空间距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活动又具有直接任意性。这都为网络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正是网络伦理学得以存在的基础。

综上所述,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构建完整体系的基础。本文试图从构建其完整的框架入手,论述与此相关的范畴和意义,为最终建立一门新兴的学科做出尝试。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

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如果超出约定的范围,这一原则就会收到挑战和限制。但是,无论如何,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毕竟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却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的。因而,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二)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

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都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尤其在那些通过网络交往的人中间。双方一般都被理想化成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很显然,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和默认值而先入为主地存在于网络人头脑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只不过同时也是网络伦理学追求的目标罢了。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虽然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都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通常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样就给这一原则增添了许多变数,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三)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

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四、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

(一)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

善、恶

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观念符合传统伦理学的一般特征。善恶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因而也是网络伦理学应该研究的最主要的范畴。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问题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判断善恶的标准更加不明确。按照斯宾诺沙的意见,所谓善是“指一切快乐,和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能够满足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而恶则“指一切痛苦,特别是一切足以阻碍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这种定义具有很大的歧义。在网络社会中,侵权、盗版、黑客攻击等行为无疑给行为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和实际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伤害,显然不能算作善之列。而根据列宁的观点,“‘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亦即那些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规范、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才是善。反之,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带来危害的就是恶。

然而网络行为毕竟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何界定网络行为的性质,确定是否合乎“道德”的,或者是合乎“法律”的;哪些又是“不道德”的,或者是“不合法”的,都需要一种规范。而利用现实社会既有的规范处理这些行为并非十分恰当,这就要求制订新的网络规范来对网络行为进行界定。但是,勿庸置疑,在新的规范形成之前,通过法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填补这种无规范的真空,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应当

即规范网络行为的内容,确定“应当”与“不应当”。“应当”这个范畴属于传统伦理学的内容,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依然具有新的价值。毋宁说在这里“应当”更具争议性,以至于人们只好通过制定“不应当”来界定“应当”的范围。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为计算机伦理规定的“十戒”可以看作试图界定网络伦理学“应当”范围的典型规范:(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价值

这也许是网络伦理学中最赋有争议的范畴。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有没有价值,是否恰当,换句话说,能否对这种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几乎没有什么定论。倒是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完全处在别人的评价当中。虽然“价值范畴最为重要的用途在于赞扬”,但是这里用“毁誉参半”来形容网络行为的价值却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毕竟网络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即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具有网络上的价值。显然,多数人的同意和事情本身是否正确是两回事,但至少表明在这方面网络伦理学所遵循的价值具有其特殊性。

当然,确定网络行为的价值是为了引导它。通过制订规范固然能够主动防范网络违规行为,但是人们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一种新型的道德倾向,以确定有价值的观念和理想,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道德归宿。现代网络伦理自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的计算机协会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中这样规定:(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重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即用规范的名义对网络行为的价值作了区分,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的作为,尽量避免无价值甚至损害他人价值的行为。

平等

意即自由获得资源和服务,这是网络社会的普遍规则。一个人只要注册了ID(即身分或身份identification,identity),拥有自己的密码,就可以“匿名进入”网络畅游、交友、聊天,发表言论、获取信息等等。这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并使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这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平等主义。免费信息资源也具有这种不分民族、种族、文化约束的特点(当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语言,主要是英语,使得网络主要在受教育群体中存在)。进一步,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单为人机交流,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一个人完全可以放开一切禁忌,平等地参与讨论,形成了网络无的现实。换言之,网络给予进入网络社会的人们以道义上的平等权。

网络赋予人们的“平等权”还蕴含着另外一个不易被觉察的意义,即它有助于推动直接参与式民主的讨论和进程。网络毕竟是一个独立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公众的知情权,资源共享原则又从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现实社会中的公平现象,例如电子政务的推广。这也许是网络社会带给网络伦理学的最深刻的影响。

信用

这个范畴的应用集中表现在电子商务中,意即个人信用正逐步增强。在现实社会中,信用的实现由法律等社会规范保障,而在网络社会中,适用的法规、规范并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成为网络消费的唯一保证。虽然网络服务方要求被服务方提供基本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现实依据,甚至必须提供信用帐号,但是这并不表明网络中个人信用的脆弱,恰恰相反,网络正逐步培养起个人的信用。实际上,进入网络消费,已经建立了信用。

信用范畴的另一种应用表现在网络游戏中。在某些游戏的设定中,游戏者通过增加个人信用即可获得较高的分值奖励,从而在游戏角逐中获得优势,乃至于获胜。这是网络游戏对建立网络时代的个人信用的贡献。

服务

这是网络社会产生于消费社会之后的典型特征。其中的含义之一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消费同现实社会中一样,由一对一的形式构成,即有服务方,也有消费方。在这里,服务是传统的,机械的,网络只是一种媒介。含义之二是指:web-service,即网络服务,主要指未来网络提供的智能性的服务。比如,一个人在网络中打入“我想去旅游”的语句,网络会提供出一系列的信息,如去的最佳季节、气候条件、最佳旅游路线,等等,供提问者进行参考。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和互动性,这是网络服务的真正含义。

批判

把批判作为网络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确实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里批判已经异化为批评,而且泛化为道德判断,它总是不停地询问:“这种观点是好的么?”“我(们)应当这样做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虚拟的环境产生了特有的网络语言,而匿名性让真相融入无穷无尽的争论。加之网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没有了管理者,没有了权威(authority),网络成了“自由”的空间,导致每个网络人都是他自己行为的领导者和评价者,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讨论的价值。造成批判的滥用和现实语言的萎缩,深层次的文化思考被肢解,代之而起的是肤浅的、无休止的争吵。BBS就是这种批判滥用的典型。在那里,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批评总是以自我中心,否定就是一切。

五、研究网络伦理学的意义

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社会问题。过分关注网络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和道德冷漠现象。前者是指网络的虚拟性和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对任何事情都拒绝负起责任,后者是指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异化为网络人,其重心转移到虚拟社会中的交往,从而削弱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但是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网络社会导致的人们直接交流的活动减少,必然造成群体意识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还造成了道德失范现象,例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造成实际的损失等等,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其次是文化问题。这里有两层含义:表层问题表现在网络语言上。网络有自己的语言。例如电子邮件所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远距离传输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可以说制定的非常具体和精确,甚至对字母的大小写、信息长短、主题、电子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就不能获得和任何信息。同时,这些规定又具有数字化、符号化倾向。其应用同现实社会中使用的语言产生了冲突,其结果是消解了现代语言。深层问题表现在文化侵略上。即文化的殖民主义现象。由于现代网络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这有利于当代西方文化通过网络这种先进的传媒把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强行推广到全球,使得接触网络的人们容易受到现代殖民主义的隐蚀。侵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文化和宗教的冲突,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然,这种文化的冲突也促进了各种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客观地说,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仅如此,网络还会引发隐性的政治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即未来社会将分为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这必将引起一种新的对抗。这或许正是现代政治学或者社会学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对网络伦理学的深入研究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正确规范网络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正确对待文化阵地扩展的现实。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也无可比拟的、全新的传播方式。如何占领这个新兴的宣传阵地,充分运用其传输信息迅捷、大量的特点,对我们当前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建设至关重要,也是当前宣传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2001年我国公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网络伦理学的建设提供了指南,也为在网络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对传统的宣传手段进行改进。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性。这个特点保证了网络较为公正地传播信息。网络里有巨大的资源,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不一而足。必须改进传统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才能符合网络传播的特征,进而对信息进行甄别、优化,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以德治网”和“依法治网”并举的方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针对网络的立法,运用法律的手段对网络进行监管和疏导;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使广大网民能够辨证地认识和使用这种新的工具;启动网络文明工程,把网络文化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支持对此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争取建立较为客观的网络伦理规范。

最后,还要对网络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正确引导网络的发展方向,是规范网络伦理,保证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必要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所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研究网络文化中的伦理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在研究中严谨、认真、公正、客观,才能正确掌握这一新兴交往工具,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2]路德·宾克莱.二十世纪伦理学.孙彤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5).

[3]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2).

[5]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6]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

[7]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人文杂志.2000(3).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2篇

当人类迈入21世纪,一个由计算机现代高新技术驱动的信息与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一种信息交流与交往的关系。网络时代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相互联系的空间,人们通过网络踏上了世界之路。这是一场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更为巨大,它将影响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给社会伦理、传统道德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深刻认识网络伦理的极端重要性,深入研究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导的伦理道德问题,探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建构有中国特点的网络伦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立网络伦理学的必要性

(一)当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是网络伦理学产生的前提条件

网络技术革命正在以它独有的特点给人类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人们原有的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网络技术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硬件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的设置和运作、个人的应用和创作等广泛领域。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主要的道德问题包括:

1.知识产权与个人隐私问题

信息网络时代遇到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是如何尊重和保护信息网络化的知识产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借用、移植、复制他人的程序和某些信息,这实际上是一种偷窃行为,但由于这种行为既很难发现,又很难判断,使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政府或社会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公开合理利用相互矛盾的难题。

在信息网络时代,个人隐私受到信息技术系统采集、检索、处理、重组、传播等信息处理,使某些人更容易获得他人机密及信息,个人隐私面临空前威胁。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社会基本的伦理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网络时代,如何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网络安全与信息垄断问题

信息是一个重要资源,是需要重点保护的资产,谁盗取了技术或战略机密,谁就会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因而,信息与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道德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因特网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进行破坏。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有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等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要求人们必须用道德和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信息网络的交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出现信息垄断。目前,据有关统计,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据90%左右,其他语种只占10%左右,西方国家毫无疑问地占据着信息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又给其带来高额垄断利润。网络安全与信息垄断涉及社会伦理问题,我们必须有所规范有所研究。

3.网络技术产品对消费和社会的责任伦理问题

如果说近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当代的网络文明也产生着无数的网络污染和网络欺诈。这里涉及参与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技术的设计、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消费者和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责任。如暴力游戏、的设计制作,劣质软件的出售,虚假信息的提供等等,都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约。

以上网络引发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促进了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广泛开展。

(二)网络对传统道德的冲击是网络伦理学产生的巨大动力

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道德问题的同时,也对传统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加剧了道德冲突。网络是另一空间,是一个没有地域、距离的行动场所。网络信息技术的导入,使得信息传播超出了原有地域。对自身而言,信息的传播没有国界,但信息的内容及其影响有国界,最明显的黄毒泛滥已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的背景不同,传统风俗习惯不同,导致了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认定标准的冲突。譬如网上色情刊物和服务,在某些国家可以以合法的形式存在,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则是非法的,而且可能导致犯罪率的上升。

2.网络的虚拟性加剧了道德情感冷漠。网络是一个由图文构成的虚拟世界,网络行为具有“数字化”或“虚拟化”的特点,正是这种虚拟性使网络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随着“虚拟情人、朋友”等虚拟事物的产生,使很多人在网络上寻找到了“精神家园”,并以此缓解压抑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平衡。

网络的出现,无疑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机会减少了,并由此造成了家庭成员、邻里以及同事之间的感情淡漠。加之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理直气壮”地撒谎,以至于人们在网上分不清真假,这就加剧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有人将这种网络虚拟性造成的道德情感冷漠称为“网络飘移症”。由于越来越多的“朋友”出现在网络上,人的情感交往也产生“随网飘移”的现象,这也将间接地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情感交往。

正是基于网络对传统道德所造成的多种冲击,一种致力于营建网络伦理环境的行动已经开始。一个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网络伦理体系正呼之欲出。这将极大地推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发展的现状分析

网络伦理,是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专门领域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网络伦理学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一起,在西方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阶段。西方学者对于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N.维纳(N.Wiecer)在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中就首先提出远在长崎和公众知晓原子弹之前,人们就处在另外一次社会潜在变化之中,而这个变化对于善恶观念都会产生前所未闻的影响。维纳作为第一位研究计算机对人类价值的影响的学者,被西方许多学者尊为“计算机伦理学”的创始人。6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也逐渐明朗化。计算机伦理研究开始兴盛起来。

尽管自60年代中期以来伦理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伦理学”这个术语仍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通认可,计算机伦理学更谈不上作为一门独立应用学科而存在。直到70年代中期,著名应用伦理学家W.迈纳(W.Maner)提出,计算机伦理学应当作为 哲学的一个独立学科而存在。迈纳阐述了建立计算机伦理学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率先将自己的理论用于教学实践,并取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迈纳对计算机伦理学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认为计算机伦理学是运用传统哲学原理研究计算机应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的学科。70年代末期,一门新的应用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在西方最终确立,计算机伦理教育也在西方诸多院校中发展起来。

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计算机伦理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到了这个研究领域中,众多学术研究中心和机构相继建立,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计算机伦理学研究逐步完善、拓展和深化。

计算机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但对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尚未引起专业人员、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大众传媒的高度重视,处在可有可无的冷落境地,与时展要求不相一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有一定规范和国际性影响的专业研究中心,在大多数哲学系中,还没有开设系统、完整的计算机伦理学课程,更谈不上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在我国加强网络伦理学的研究既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关于网络伦理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网络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又要扎扎实实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加快我国网络伦理学的建设。

(一)从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网络伦理学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伦理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提出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网络伦理准则。

走向网络社会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伦理问题。人们必须为网络社会构建合理的伦理空间。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起就全面制定了各种计算机伦理规范。如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92年10月通过并采用了《计算机伦理职业行为准则》。并且还制定了一些简明通晓的道德戒律――“计算机伦理十诫”。这些网络伦理准则,对于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指明道德是非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外合理经验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我国特点的网络伦理行为准则,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和广大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准。

(二)在构建网络伦理准则的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监督机制。网络伦理规范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直面的道德舆论评价难以有效规制网民行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监督机制以保障网络伦理规范效力的充分发挥。

网络伦理监督机制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监督机制。通过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者予以一定的利益制裁,促使其吸取教训,改过向善。二是法律监督机制。法律具有强制性。完备的法律、法规是有效建设和管理网络,积极预防、遏制各种网络不规范行为影响的关键。

(三)加强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性影响的专业研究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在重点院校,增开系统的、完整的网络伦理学课程。推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3篇

主题词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globalculture)。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蕴,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网络伦理学的定义

网络伦理学是一门全新的、以网络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学科,即关于网络道德的学说。而网络道德则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心信念为行为标准。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关系到这门学科的未来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网络伦理学所探讨的对象和范围涉及虚拟社区及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人。这里所探讨的虚拟社会,是指现代信息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免费的信息资源,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凡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发生的道德现象和冲突,都属于网络伦理学研究的范围。

(三)网络伦理学地位

网络伦理学同传统伦理学相比,其特点可以用:新的、应用性的、开放的系统这三个特点来概括。首先,它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产生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客观上给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次,它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围。根据伦理学的划分,它既不是描述性的,也不是元伦理学,它的目的就是建立现代互联网络上的道德规范,因而属于应用伦理学。第三,现代网络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具有新的特点,但是毕竟是最近数年间发生的事情,各种现象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络的认同和对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进行慎密的思考,网络伦理学的内容将会逐渐丰富起来,其主要的规范也会在不断完善之中。因而要想建立一门反映网络社会道德现实的网络伦理,必须采取开放的态度进行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研究。这是为什么说这门学科是开放的系统的原因。

(四)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一般伦理学的道德要素

从纯伦理学的角度看,网络伦理学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要素,即:a.网络道德意识。同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意识相比较,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意识显然更加淡漠,人性也趋于自然,而交往更是较少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摒弃了现实社会强加给人的各种限制。换言之,一进入网络,一切都不同了,心灵得到释放,获得自由,人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己,成为自己。其特点是自律性及其要求增加,凸现个人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b.网络道德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简单性和互动性。这是网络社会在伦理学上提出的新问题。即人们之间可以没有现实中的交往,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拥有友谊、爱情以及信任、帮助等等。当然,这种关系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是应当承认,这种关系更多直接性,更少功利性。它也许克服了人们由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而被迫放弃的各种交往关系。c.网络道德活动。这些新型的道德活动具有其特有的一面:独特性、多样性、随机性、目的性。网络提供的是虚拟的空间,这种新型的空间发展了许多新型的活动。比如聊天(chat)、发贴子(post)、电邮(mail)、上/下载(upload/download)、网络攻击(attack)、等等。而且随机性的交往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人们的交往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例如,交友网站的增多,各种聊天工具的普及等等。网络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和匿名功能使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必考虑空间距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活动又具有直接任意性。这都为网络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正是网络伦理学得以存在的基础。

综上所述,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构建完整体系的基础。本文试图从构建其完整的框架入手,论述与此相关的范畴和意义,为最终建立一门新兴的学科做出尝试。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

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如果超出约定的范围,这一原则就会收到挑战和限制。但是,无论如何,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毕竟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却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的。因而,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二)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

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都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尤其在那些通过网络交往的人中间。双方一般都被理想化成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很显然,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和默认值而先入为主地存在于网络人头脑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只不过同时也是网络伦理学追求的目标罢了。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虽然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都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通常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样就给这一原则增添了许多变数,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三)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

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四、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

(一)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

善、恶

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观念符合传统伦理学的一般特征。善恶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因而也是网络伦理学应该研究的最主要的范畴。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问题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判断善恶的标准更加不明确。按照斯宾诺沙的意见,所谓善是“指一切快乐,和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能够满足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而恶则“指一切痛苦,特别是一切足以阻碍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这种定义具有很大的歧义。在网络社会中,侵权、盗版、黑客攻击等行为无疑给行为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和实际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伤害,显然不能算作善之列。而根据列宁的观点,“‘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亦即那些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规范、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才是善。反之,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带来危害的就是恶。

然而网络行为毕竟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何界定网络行为的性质,确定是否合乎“道德”的,或者是合乎“法律”的;哪些又是“不道德”的,或者是“不合法”的,都需要一种规范。而利用现实社会既有的规范处理这些行为并非十分恰当,这就要求制订新的网络规范来对网络行为进行界定。但是,勿庸置疑,在新的规范形成之前,通过法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填补这种无规范的真空,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应当

即规范网络行为的内容,确定“应当”与“不应当”。“应当”这个范畴属于传统伦理学的内容,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依然具有新的价值。毋宁说在这里“应当”更具争议性,以至于人们只好通过制定“不应当”来界定“应当”的范围。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为计算机伦理规定的“十戒”可以看作试图界定网络伦理学“应当”范围的典型规范:(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价值

这也许是网络伦理学中最赋有争议的范畴。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有没有价值,是否恰当,换句话说,能否对这种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几乎没有什么定论。倒是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完全处在别人的评价当中。虽然“价值范畴最为重要的用途在于赞扬”,但是这里用“毁誉参半”来形容网络行为的价值却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毕竟网络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即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具有网络上的价值。显然,多数人的同意和事情本身是否正确是两回事,但至少表明在这方面网络伦理学所遵循的价值具有其特殊性。

当然,确定网络行为的价值是为了引导它。通过制订规范固然能够主动防范网络违规行为,但是人们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一种新型的道德倾向,以确定有价值的观念和理想,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道德归宿。现代网络伦理自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的计算机协会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中这样规定:(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重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即用规范的名义对网络行为的价值作了区分,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的作为,尽量避免无价值甚至损害他人价值的行为。

平等

意即自由获得资源和服务,这是网络社会的普遍规则。一个人只要注册了ID(即身分或身份identification,identity),拥有自己的密码,就可以“匿名进入”网络畅游、交友、聊天,发表言论、获取信息等等。这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并使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这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平等主义。免费信息资源也具有这种不分民族、种族、文化约束的特点(当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语言,主要是英语,使得网络主要在受教育群体中存在)。进一步,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单为人机交流,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一个人完全可以放开一切禁忌,平等地参与讨论,形成了网络无的现实。换言之,网络给予进入网络社会的人们以道义上的平等权。

网络赋予人们的“平等权”还蕴含着另外一个不易被觉察的意义,即它有助于推动直接参与式民主的讨论和进程。网络毕竟是一个独立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公众的知情权,资源共享原则又从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现实社会中的公平现象,例如电子政务的推广。这也许是网络社会带给网络伦理学的最深刻的影响。

信用

这个范畴的应用集中表现在电子商务中,意即个人信用正逐步增强。在现实社会中,信用的实现由法律等社会规范保障,而在网络社会中,适用的法规、规范并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成为网络消费的唯一保证。虽然网络服务方要求被服务方提供基本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现实依据,甚至必须提供信用帐号,但是这并不表明网络中个人信用的脆弱,恰恰相反,网络正逐步培养起个人的信用。实际上,进入网络消费,已经建立了信用。

信用范畴的另一种应用表现在网络游戏中。在某些游戏的设定中,游戏者通过增加个人信用即可获得较高的分值奖励,从而在游戏角逐中获得优势,乃至于获胜。这是网络游戏对建立网络时代的个人信用的贡献。

服务

这是网络社会产生于消费社会之后的典型特征。其中的含义之一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消费同现实社会中一样,由一对一的形式构成,即有服务方,也有消费方。在这里,服务是传统的,机械的,网络只是一种媒介。含义之二是指:web-service,即网络服务,主要指未来网络提供的智能性的服务。比如,一个人在网络中打入“我想去旅游”的语句,网络会提供出一系列的信息,如去的最佳季节、气候条件、最佳旅游路线,等等,供提问者进行参考。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和互动性,这是网络服务的真正含义。

批判

把批判作为网络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确实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里批判已经异化为批评,而且泛化为道德判断,它总是不停地询问:“这种观点是好的么?”“我(们)应当这样做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虚拟的环境产生了特有的网络语言,而匿名性让真相融入无穷无尽的争论。加之网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没有了管理者,没有了权威(authority),网络成了“自由”的空间,导致每个网络人都是他自己行为的领导者和评价者,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讨论的价值。造成批判的滥用和现实语言的萎缩,深层次的文化思考被肢解,代之而起的是肤浅的、无休止的争吵。BBS就是这种批判滥用的典型。在那里,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批评总是以自我中心,否定就是一切。

五、研究网络伦理学的意义

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社会问题。过分关注网络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和道德冷漠现象。前者是指网络的虚拟性和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对任何事情都拒绝负起责任,后者是指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异化为网络人,其重心转移到虚拟社会中的交往,从而削弱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但是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网络社会导致的人们直接交流的活动减少,必然造成群体意识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还造成了道德失范现象,例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造成实际的损失等等,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其次是文化问题。这里有两层含义:表层问题表现在网络语言上。网络有自己的语言。例如电子邮件所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远距离传输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可以说制定的非常具体和精确,甚至对字母的大小写、信息长短、主题、电子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就不能获得和任何信息。同时,这些规定又具有数字化、符号化倾向。其应用同现实社会中使用的语言产生了冲突,其结果是消解了现代语言。深层问题表现在文化侵略上。即文化的殖民主义现象。由于现代网络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这有利于当代西方文化通过网络这种先进的传媒把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强行推广到全球,使得接触网络的人们容易受到现代殖民主义的隐蚀。侵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文化和宗教的冲突,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然,这种文化的冲突也促进了各种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客观地说,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仅如此,网络还会引发隐性的政治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即未来社会将分为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这必将引起一种新的对抗。这或许正是现代政治学或者社会学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对网络伦理学的深入研究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正确规范网络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正确对待文化阵地扩展的现实。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也无可比拟的、全新的传播方式。如何占领这个新兴的宣传阵地,充分运用其传输信息迅捷、大量的特点,对我们当前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建设至关重要,也是当前宣传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2001年我国公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网络伦理学的建设提供了指南,也为在网络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对传统的宣传手段进行改进。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性。这个特点保证了网络较为公正地传播信息。网络里有巨大的资源,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不一而足。必须改进传统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才能符合网络传播的特征,进而对信息进行甄别、优化,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以德治网”和“依法治网”并举的方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针对网络的立法,运用法律的手段对网络进行监管和疏导;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使广大网民能够辨证地认识和使用这种新的工具;启动网络文明工程,把网络文化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支持对此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争取建立较为客观的网络伦理规范。

最后,还要对网络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正确引导网络的发展方向,是规范网络伦理,保证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必要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所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研究网络文化中的伦理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在研究中严谨、认真、公正、客观,才能正确掌握这一新兴交往工具,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2]路德·宾克莱.二十世纪伦理学.孙彤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5).

[3]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2).

[5]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6]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

[7]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人文杂志.2000(3).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4篇

主题词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globalculture)。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蕴,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网络伦理学的定义

网络伦理学是一门全新的、以网络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学科,即关于网络道德的学说。而网络道德则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心信念为行为标准。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关系到这门学科的未来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网络伦理学所探讨的对象和范围涉及虚拟社区及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人。这里所探讨的虚拟社会,是指现代信息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免费的信息资源,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凡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发生的道德现象和冲突,都属于网络伦理学研究的范围。

(三)网络伦理学地位

网络伦理学同传统伦理学相比,其特点可以用:新的、应用性的、开放的系统这三个特点来概括。首先,它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产生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客观上给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次,它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围。根据伦理学的划分,它既不是描述性的,也不是元伦理学,它的目的就是建立现代互联网络上的道德规范,因而属于应用伦理学。第三,现代网络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具有新的特点,但是毕竟是最近数年间发生的事情,各种现象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络的认同和对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进行慎密的思考,网络伦理学的内容将会逐渐丰富起来,其主要的规范也会在不断完善之中。因而要想建立一门反映网络社会道德现实的网络伦理,必须采取开放的态度进行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研究。这是为什么说这门学科是开放的系统的原因。

(四)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一般伦理学的道德要素

从纯伦理学的角度看,网络伦理学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要素,即:a.网络道德意识。同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意识相比较,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意识显然更加淡漠,人性也趋于自然,而交往更是较少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摒弃了现实社会强加给人的各种限制。换言之,一进入网络,一切都不同了,心灵得到释放,获得自由,人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己,成为自己。其特点是自律性及其要求增加,凸现个人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b.网络道德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简单性和互动性。这是网络社会在伦理学上提出的新问题。即人们之间可以没有现实中的交往,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拥有友谊、爱情以及信任、帮助等等。当然,这种关系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是应当承认,这种关系更多直接性,更少功利性。它也许克服了人们由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而被迫放弃的各种交往关系。c.网络道德活动。这些新型的道德活动具有其特有的一面:独特性、多样性、随机性、目的性。网络提供的是虚拟的空间,这种新型的空间发展了许多新型的活动。比如聊天(chat)、发贴子(post)、电邮(mail)、上/下载(upload/download)、网络攻击(attack)、等等。而且随机性的交往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人们的交往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例如,交友网站的增多,各种聊天工具的普及等等。网络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和匿名功能使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必考虑空间距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活动又具有直接任意性。这都为网络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正是网络伦理学得以存在的基础。

综上所述,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构建完整体系的基础。本文试图从构建其完整的框架入手,论述与此相关的范畴和意义,为最终建立一门新兴的学科做出尝试。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

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如果超出约定的范围,这一原则就会收到挑战和限制。但是,无论如何,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毕竟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却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的。因而,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二)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

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都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尤其在那些通过网络交往的人中间。双方一般都被理想化成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很显然,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和默认值而先入为主地存在于网络人头脑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只不过同时也是网络伦理学追求的目标罢了。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虽然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都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通常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样就给这一原则增添了许多变数,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三)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

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四、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

(一)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

善、恶

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观念符合传统伦理学的一般特征。善恶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因而也是网络伦理学应该研究的最主要的范畴。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问题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判断善恶的标准更加不明确。按照斯宾诺沙的意见,所谓善是“指一切快乐,和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能够满足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而恶则“指一切痛苦,特别是一切足以阻碍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这种定义具有很大的歧义。在网络社会中,侵权、盗版、黑客攻击等行为无疑给行为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和实际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伤害,显然不能算作善之列。而根据列宁的观点,“‘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亦即那些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规范、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才是善。反之,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带来危害的就是恶。

然而网络行为毕竟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何界定网络行为的性质,确定是否合乎“道德”的,或者是合乎“法律”的;哪些又是“不道德”的,或者是“不合法”的,都需要一种规范。而利用现实社会既有的规范处理这些行为并非十分恰当,这就要求制订新的网络规范来对网络行为进行界定。但是,勿庸置疑,在新的规范形成之前,通过法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填补这种无规范的真空,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应当

即规范网络行为的内容,确定“应当”与“不应当”。“应当”这个范畴属于传统伦理学的内容,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依然具有新的价值。毋宁说在这里“应当”更具争议性,以至于人们只好通过制定“不应当”来界定“应当”的范围。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为计算机伦理规定的“十戒”可以看作试图界定网络伦理学“应当”范围的典型规范:(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价值

这也许是网络伦理学中最赋有争议的范畴。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有没有价值,是否恰当,换句话说,能否对这种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几乎没有什么定论。倒是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完全处在别人的评价当中。虽然“价值范畴最为重要的用途在于赞扬”,但是这里用“毁誉参半”来形容网络行为的价值却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毕竟网络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即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具有网络上的价值。显然,多数人的同意和事情本身是否正确是两回事,但至少表明在这方面网络伦理学所遵循的价值具有其特殊性。

当然,确定网络行为的价值是为了引导它。通过制订规范固然能够主动防范网络违规行为,但是人们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一种新型的道德倾向,以确定有价值的观念和理想,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道德归宿。现代网络伦理自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的计算机协会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中这样规定:(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重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即用规范的名义对网络行为的价值作了区分,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的作为,尽量避免无价值甚至损害他人价值的行为。

平等

意即自由获得资源和服务,这是网络社会的普遍规则。一个人只要注册了ID(即身分或身份identification,identity),拥有自己的密码,就可以“匿名进入”网络畅游、交友、聊天,发表言论、获取信息等等。这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并使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这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平等主义。免费信息资源也具有这种不分民族、种族、文化约束的特点(当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语言,主要是英语,使得网络主要在受教育群体中存在)。进一步,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单为人机交流,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一个人完全可以放开一切禁忌,平等地参与讨论,形成了网络无的现实。换言之,网络给予进入网络社会的人们以道义上的平等权。

网络赋予人们的“平等权”还蕴含着另外一个不易被觉察的意义,即它有助于推动直接参与式民主的讨论和进程。网络毕竟是一个独立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公众的知情权,资源共享原则又从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现实社会中的公平现象,例如电子政务的推广。这也许是网络社会带给网络伦理学的最深刻的影响。

信用

这个范畴的应用集中表现在电子商务中,意即个人信用正逐步增强。在现实社会中,信用的实现由法律等社会规范保障,而在网络社会中,适用的法规、规范并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成为网络消费的唯一保证。虽然网络服务方要求被服务方提供基本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现实依据,甚至必须提供信用帐号,但是这并不表明网络中个人信用的脆弱,恰恰相反,网络正逐步培养起个人的信用。实际上,进入网络消费,已经建立了信用。

信用范畴的另一种应用表现在网络游戏中。在某些游戏的设定中,游戏者通过增加个人信用即可获得较高的分值奖励,从而在游戏角逐中获得优势,乃至于获胜。这是网络游戏对建立网络时代的个人信用的贡献。

服务

这是网络社会产生于消费社会之后的典型特征。其中的含义之一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消费同现实社会中一样,由一对一的形式构成,即有服务方,也有消费方。在这里,服务是传统的,机械的,网络只是一种媒介。含义之二是指:web-service,即网络服务,主要指未来网络提供的智能性的服务。比如,一个人在网络中打入“我想去旅游”的语句,网络会提供出一系列的信息,如去的最佳季节、气候条件、最佳旅游路线,等等,供提问者进行参考。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和互动性,这是网络服务的真正含义。

批判

把批判作为网络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确实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里批判已经异化为批评,而且泛化为道德判断,它总是不停地询问:“这种观点是好的么?”“我(们)应当这样做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虚拟的环境产生了特有的网络语言,而匿名性让真相融入无穷无尽的争论。加之网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没有了管理者,没有了权威(authority),网络成了“自由”的空间,导致每个网络人都是他自己行为的领导者和评价者,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讨论的价值。造成批判的滥用和现实语言的萎缩,深层次的文化思考被肢解,代之而起的是肤浅的、无休止的争吵。BBS就是这种批判滥用的典型。在那里,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批评总是以自我中心,否定就是一切。

五、研究网络伦理学的意义

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社会问题。过分关注网络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和道德冷漠现象。前者是指网络的虚拟性和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对任何事情都拒绝负起责任,后者是指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异化为网络人,其重心转移到虚拟社会中的交往,从而削弱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但是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网络社会导致的人们直接交流的活动减少,必然造成群体意识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还造成了道德失范现象,例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造成实际的损失等等,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其次是文化问题。这里有两层含义:表层问题表现在网络语言上。网络有自己的语言。例如电子邮件所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远距离传输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可以说制定的非常具体和精确,甚至对字母的大小写、信息长短、主题、电子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就不能获得和任何信息。同时,这些规定又具有数字化、符号化倾向。其应用同现实社会中使用的语言产生了冲突,其结果是消解了现代语言。深层问题表现在文化侵略上。即文化的殖民主义现象。由于现代网络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这有利于当代西方文化通过网络这种先进的传媒把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强行推广到全球,使得接触网络的人们容易受到现代殖民主义的隐蚀。侵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文化和宗教的冲突,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然,这种文化的冲突也促进了各种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客观地说,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仅如此,网络还会引发隐性的政治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即未来社会将分为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这必将引起一种新的对抗。这或许正是现代政治学或者社会学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对网络伦理学的深入研究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正确规范网络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正确对待文化阵地扩展的现实。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也无可比拟的、全新的传播方式。如何占领这个新兴的宣传阵地,充分运用其传输信息迅捷、大量的特点,对我们当前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建设至关重要,也是当前宣传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2001年我国公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网络伦理学的建设提供了指南,也为在网络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对传统的宣传手段进行改进。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其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性。这个特点保证了网络较为公正地传播信息。网络里有巨大的资源,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不一而足。必须改进传统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才能符合网络传播的特征,进而对信息进行甄别、优化,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以德治网”和“依法治网”并举的方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针对网络的立法,运用法律的手段对网络进行监管和疏导;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使广大网民能够辨证地认识和使用这种新的工具;启动网络文明工程,把网络文化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支持对此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争取建立较为客观的网络伦理规范。

最后,还要对网络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正确引导网络的发展方向,是规范网络伦理,保证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必要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所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研究网络文化中的伦理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在研究中严谨、认真、公正、客观,才能正确掌握这一新兴交往工具,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2]路德·宾克莱.二十世纪伦理学.孙彤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5).

[3]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2).

[5]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6]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

[7]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人文杂志.2000(3).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5篇

首次将翻译伦理发展为学科研究的提出者是我国著名学者吕俊。“翻译伦理学的宗旨是建立跨文化交往活动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以承认文化差异性并尊重异文化为基础,以平等对话为交往原则,以建立良性的文化间互动关系为目的的构想”。由哈贝提出的交往伦理学作为吕俊研究翻译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翻译伦理学的语用原理是普遍语用学。普遍语用学的三个普遍有效性原则:一是断言型的言语行为要求陈述的真实性;二是规制式的言语行为要求恰当性;三是表白式的言语行为要求具有真诚性。普遍语用学的三个有效性原则在翻译活动中的伦理体现分别由三个方面阐述,首先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体现;其次,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第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二、翻译伦理学

对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解析汉语新闻标题与英语新闻标题之间的差异是因为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新闻传统造成的,汉语中注重押韵以及对仗,英语中注重叙述事实,突出主题。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差别在于网络新闻标题为节省空间,方便读者直接点击,标题只有一行,而报纸新闻标题有引题、主题、辅题之分。此外,网络新闻标题要求美观,每行字数一致,字数要求更加严格。翻译伦理学通过三个方面对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进行解析,认为网络英语新闻的翻译事实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意义深远。若要实现合理的交流平台必须要用翻译伦理来规范。在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必须予以考虑。

(一)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

体现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

体现网络新闻标题是要通过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新闻信息,刺激读者阅读,从而积累网络浏览量以及提升网站知名度。所以为了正确通过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应该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要重视译文和读者的沟通。译文之所以能被译文读者接受,是因为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沟通方式。汉语新闻标题要求有背景信息,新闻要素中要求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姓名身份都会注明,但是英语新闻标题都会省略这些信息。如果中文读者直接阅读英文标题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效果,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必须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例如标题“Goregivesstrongsup-porttoObama”,译者遵从言语行为恰当性,将其翻译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宣布支持奥巴马”,对戈尔的身份以及国籍进行补充。有时候为了恰当表达言语行为,使译文跟读者能够交流,会考虑到读者习惯,例如标题“Obamanotclosingracialdivide,poll”,中的“poll”翻译成民意调查,很多翻译就会直接翻译成“民调”。这个标题就可以翻译为“美民调称奥巴马参选总统未能消弭种族隔阂”。这样的网络新闻标题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遵从了言语行为恰当性。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

体现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要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意思,否则不遵从翻译伦理会导致译文事实歪曲理解并表达。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NewYorkermagazineunderfireforObamacover”的译文是“《纽约客》封面恶搞奥巴马夫妇,遭两党同声谴责”。这正好体现了中英新闻标题差别所在,可以看出译文标题增加了“恶搞”,“夫妇”,“两党”,“同声”等词汇,这样可以传递更多信息给译文读者,以防读者歪曲理解事实。而英文标题更加倾向于简单精练来概括要点。这样的中文标题遵从了言语行为的真诚性,正确把握原文思想,同时吸引更多读者前来浏览翻阅进一步的了解纽约客的封面的内容。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护理伦理学;教学效果

1 研究目的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和方法,对一名合格护士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国,护士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甚至比医生还多。但是由于护生对伦理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伦理学就是给她们讲道理、“洗脑”的一门课程。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相比,护生一点也不重视。本教研组探讨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视频播放、开展辩论赛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课堂教学实践有限,案例呈现的数量和视频播放的频率受到限制,而且和老师的沟通、交流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制约了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想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护理伦理学中的应用,期望能在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中取得有益成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以适应临床工作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此模式的教学,能够推动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的54名本科生设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2011级护理学专业的54名本科生设为实验组(网络辅助教学组)。2组学生年龄、性别、入校成绩、文化课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学生均于入校后的第3学期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采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杜慧群主编的《护理伦理学》第2版为教材。

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总学时20,理论课18,实践课2,以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按同样教学计划进行,但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20%学时即8学时用于网络教学,即教师根据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和教学目的,给出一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程度,决定学习方式,教师全程答疑,下课前教师再利用10分钟时间对问题进行回答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另外学生课后还可以随时登陆校园网中的护理伦理学教学网站进行学习。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2种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考试成绩用 表示,两组成绩比较用t检验,百分比之间比较用x2检验,以p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教学法学生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3.2 两种教学法学生闭卷考试结果

由表1可以得知,两组学生两种教学方法学习《护理伦理学》的兴趣无明显差异,和之前本教研组的研究结果印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1]。

通过表2和表3我们可以了解到,实验组在学习《护理伦理学》收获和对教学进度的适应能力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网络辅助教学组学生闭卷考试成绩,由表4可以看出,和传统教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网络辅助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高效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不言而喻。网络教学平台,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2]。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上传大量的临床真实案例、热点新闻链接、视频以及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等资料,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展了教学素材,弥补传统教学信息量传递不足,加大了学生学习的收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师信息、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留言板等,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可以在线递交作业,为师生提供了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互动,提高了学生对教学进度的适应能力,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网络教学平台与精品课程平台不同的是,它所包括的教学资源内容更加广泛、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更频繁,教学管理功能更为强大。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改革实践,师生双方均有收获。学生的学习成绩稳定,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大幅提高。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本教研组将继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许建丰.浅谈如何提高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J].健康必读,2011(9):114-115.

[2] 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历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参与;伦理;规范

引言

网络对于传统传播媒介是一种强有力的补充,以便捷高效的信息传递等独特优势成为普通民众就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传达自身信念、态度和意见的重要载体,使过去一直被遮蔽的民间声音得以张扬。

一、网络参与现状浅析

随着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入,公众参与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环境,催生了一种新的公众参与形式――网络参与。网络参与,即公众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在线获取或信息、进行网上评论、网上讨论等活动,试图影响公共事务和政府政策的行为。网络参与部分弥补了现实表达的“贫困”状态,极大增强了信息的传导和反馈系统,日益影响着社会决策和高层思考。①

具体来说,公众网络参与表现出以下特点:

1、平等、开放、自由

由于网络交互性、实时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广大公民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平等的政治权力、参政机遇、网络权力,公众可以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国家大事社会时事自由发表见解,给政府提供了舆论平台,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利益表达、评价政策的平台。

2、公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匿名、便捷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控制模式,激活了公民的参与热情。公众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途径参与政治,自主性和自觉性大大增强,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①

3、理性、非理织并存

公众网络参与始终伴随着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激情与极端、思考与宣泄、极端与适度的矛盾斗争,如对于民族主义、极端主义、非理性主义等,客观上存在着不成熟以及非理性的行为表现及价值取向。

4、公众网络参与控制困难化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今天,由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法律层面或机构层面的管理控制,再加上网络时代网络参与主体虚拟化特征,使得网络时代的公众网络参与的控制异常困难,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政治参与,社会决策社会舆论讨论和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二、 网络参与过程中出现的伦理失范现象及原因

由于公众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有限,网络事件真假又难以确定,使我们不得不对网络信息反馈活动的参与者伦理道德失范以及网络管理亟待规范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参与者伦理失范的表现

网络事件所引发的参与者反馈方式值得我们关注,当今社会公众在网络参与中出现伦理失范甚至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活动,其具体表现一般为“人肉搜索”侵害他人隐私与名誉,虚假事件污染信息严重,殃及无辜者,给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多干扰和不良影响。

(二)网络参与者伦理失范的原因

参与者伦理规范是指参与者在传播过程中应享有的道德权利和应承担的道义责任。网络文化的失范与当下社会的现实文化氛围不无关系。

1.网络匿名传播特性导致伦理意识淡薄

网络的虚拟性使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微不足道。在线上,与真实姓名挂钩的社会地位、道德、责任都没有了约束能力。虚拟身份使言论能更自由的表达出来,但也使没有制度惩戒的言论经常会出现很大的随意性和盲动性。实名制的实行能一定程度的解决虚拟身份的不利一面,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可能只是一个权宜之计。②

2.群体心理作用导致伦理意识缺失

众多参与者处在集体无意识之中往往会形成“暴力的正义”或“正义的恶”,网民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担当起了法官的角色和正义的使者,对肆意践踏事件当事人正当的人格权毫无知觉,显然,匿名心理和群体心理的“保护”使参与者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公共领域下失去自我控制。

3.网络法律尚未健全

网络媒介只是人们传播和交流的一种载体,现实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同样在网上具有约束力,网络空间尽管是虚拟的空间,但网络上发生的恶意侵权行为是实实在在的,在损害结果上和传统媒体没有任何差别,只是侵权内容的载体改变而已。

三、伦理学视角下网络参与理性化的优选之路

(一)建构参与者伦理规范

1、网站经营者把好关

网站经营者是唯一可以从技术上进行处理的责任者,可以通过IP地址来找到某个责任人的。当发现违背社会基本道德和伦理规范的信息时,应该及时清理,及时移除。

2、建立并维护好网络信息及传媒的公众信任力

新闻真实性是网络媒体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网络媒体肩负着公众信任,要牢记媒体职责,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在网上信息海量、传播快捷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网上信息传播的真实准确,是网络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

3、建设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伦理环境

遵守网络礼仪是网民自我约束的最基本形式,也是维护网络生态最基础的手段。但是,网络环境的净化仅靠柔性的伦理约束是不现实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制定法规和条例来规范网络传播的秩序,以侵犯隐私权为例,应该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律法规,界定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加大培养网民媒介素养的力度,培养网络使用者对媒介消费独立负责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二)培育良好的网络公共话语

要想让公众在网络参与中的讨论不再集中于攻击、申言和问题上,而更多地倾向于妥协、建设性的争论和寻找解决办法,还必须培育充满活力的网络公共话语。

公共话语概念源于公共领域理论,是指在国家政治权力之外,公民参与政治时活动时所运用的话语权。好的公共话语应该是理性与情绪兼备,富于交互性,对困难话题也从不畏缩。③培育良好的网络公共话语,就是要在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前提下,使社会公众可以理性的看待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和时事热点,客观地分析,以大局为重,结合个人利益发表言论,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使网络得以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网络世界和社会一样有界限,并非无法无天,每个网民都须自觉地用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③因此,公民在网络参与问题上要坚持理性参与,自觉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样不仅对网络媒体伦理生态的形成大有裨益,而且可以促使整个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参考文献:

[1] 薛桂波:网络参与理性化发展的伦理观点[N],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第15卷第4期.

[2] 张鸷远:论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前沿,2009(12):41-43.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8篇

一、网络伦理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网络的虚拟性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导致青少年群体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一段时间不上网便产生无所适从的空虚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逃避现实与自我满足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青少年在网络中体验着一种虚拟情感,以此来摆脱孤独、郁闷。使自身沉醉于虚拟的满足中,利用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1]造成了一些青少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冷漠,对近距离沟通的疏远,忽视了学习、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

(二)网络信息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等特点是极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并进行模仿。一些网络游戏大肆渲染暴力气氛和色情信息,使青少年面对繁多的网络信息,盲目地接受不良文化的侵入,导致一些青少年耳濡目染后的无法自拔,为了上网玩游戏、看色情信息,或偷拿亲友的钱、抢劫路人钱财,或行窃、等做违反法律的事情。扰乱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网络信息造成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互联网络的娱乐性、消费性,迫使青少年追求感官刺激,随心所欲地享受虚拟游戏的设定,追求标新立异的个性化感受,排斥和无视道德义务和理想信念,很少考虑其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导致青少年精神空虚、贪图物质享受、不思进取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一些青少年有业不就,好逸恶劳,靠父母生活并认为理所当然。

二、网络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缺失。

部分青少年没能实现由自律向他律的积极转换,出现了自律缺失的现象。造成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矛盾性。[2]青少年在进行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并非总是被动的,有其主观能动的一面。在思维上,他们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性和独立性,但又容易产生片面和偏激,极易怀疑他人,固持己见,甚至产生某些逆反心理;在情感上,他们容易感情冲动,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兴奋、激动,有时又会变得泄气和绝望,情绪不稳定。

(二)家庭伦理教育缺位。

家庭伦理对个人道德人格的塑造、对个人道德心理形成的制约以及对个人道德行为的规范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追求高分数、高名次、高升学率之风盛行,在家庭教育中过分重视智育的现象非常明显。与此相反,许多家长忽视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的灵魂教育,将道德教育弃置一边,不闻不问。

(三)学校伦理教育滞后。

中学的教育内容完全按照高考的要求排定座次,导致学校不能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多数学校偏重于学习成绩与升学率,德育教学停留在知识的传授、灌输,缺乏创新的时代精神。二是部分教师的素质较差。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伦理价值观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师德问题开始成为很多人讨论的焦点,一些教师素质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德育效果。

三、从网络伦理视角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

在网络世界,个体意志比现实世界有更大的自由度,人们可以自由设置、自由选择、自由下载不同的内容,这就要求每一个网民要有道德自律意识,否则,不同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人上网,具有不同的行为结果。如何才能培养道德自律意识?一要有明确的道德认知,要区分清楚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这是培养道德自律意识的前提条件。二要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对自己认为道德的行为能够身体力行,约束自己,这是培养道德自律意识的关键。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信念,不断加强青少年个体的道德修养,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把正确的道德意识内化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

(二)开展家庭伦理教育。

道德教育需要从家长自身做起,从身边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道德教育要注重联系实际,从孩子和家庭日常生活出发,帮助孩子认清善恶美丑,区分是非对错。父母应在家庭、职业、社会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在砥砺品德,言足以为师,行足以为范,才能为子女做出道德表率和榜样。一个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兄友弟恭、邻里关系融洽、社会关系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三)改革教育理念。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9篇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信息伦理产生与演进的历史逻辑。信息技术产生之前,亦即前信息技术时代,学界一般从新闻传播学维度对信息及信息伦理学进行理解和界定。新闻传播学把信息与新闻连用,认为“新闻是信息的一种,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信息”,并认为新闻传播方法与信息获取、加工、处理、传递而实现的有目的、运动的信息方法并无二致。所以,从新闻传播学维度看,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者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及其形成规律的学科,它是介于新闻传播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技术诞生,人类步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亦即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伦理学也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门应用伦理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学界、情报学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等开始注意到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思考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信息伦理学的第一阶段即计算机伦理学。学界大多把计算机伦理学看作是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表现形式。戴博拉•约翰逊在《计算机伦理学》中指出:“计算机伦理学旨在帮助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职业,作出更恰当的道德选择,总之,是能使他们采取更恰当的职业态度。”他还强调计算机伦理学讨论的问题应当与道德规范相联系,以便指导实践。韦克特和爱德尼在《计算机与信息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人们面对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处理的特定场所和情境,必须要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道德选择,他们倡言:“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规则,具有这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学界还指出计算机伦理学应注重研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引起的现实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信息技术产品的销售、服务和应用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发展到网络时代,也就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等融合的时代。信息伦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即网络伦理学阶段。学界对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又进入新的阶段。李伦认为,网络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网络伦理学是以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为己任;广义网络伦理学则不仅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也研究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网络伦理学是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另有学者认为,“网络伦理学就是研究对于电子信息网络活动的道德引导以及调节网络工作者相互之间、网络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学科。”史云峰认为,“网络伦理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进入21世纪后,信息伦理学“扬弃”了计算机伦理学和网络伦理学而达到全新阶段。吕耀怀认为,“信息伦理学是研究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的学科。”沙忠勇认为,“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信息活动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原则、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总和的学科。”谢先江和王华英认为,“研究规范人类信息行为的信息伦理观的学科被称为信息伦理学。”学者们对信息伦理学的初步界定为信息伦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信息伦理学的发展。但从上述信息伦理学的界定中可以发现,学者们多强调信息规范和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虽然有与信息伦理学相契合的地方,但并没有完整把握信息伦理学的内涵。首先,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显然有失偏颇,以职业伦理的一个狭小层面来解读伦理学本身,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把信息伦理学界定为“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同样没有揭示出信息伦理学的真正内涵。信息伦理学不只是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有更多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以这种方式解读应用伦理学容易公式化,并因此而消解应用伦理学本身,如传媒伦理学就是研究传媒活动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再次,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者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原则的学问”也有失偏颇,就信息伦理学的本质而言,它更多的是指对一种高远价值的追求,信息活动的伦理或道德规范只不过是对这种价值追求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2信息伦理学界定的理论进路

要恰当地对信息伦理学进行界定,必须对伦理的特性及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有深入了解。首先,伦理的特性。西方的“伦理”(ethics)源于希腊文“ethos”原意指居留地、住所,后来意义演绎为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品性、气质。西方伦理文化认为,伦理学以研究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与目的,而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既以外在的风俗、习惯为依据,又受个人的品性、气质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主观表现是内在的品性、气质,客观表现是外在的风俗、习惯。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伦,从人,仑声,辈也”,意指“人伦”;“理”本义为“治玉”,意指“事物内部物理、秩序”。伦理二字合用,原指事物之伦类条理,用于人则指为人之理,意含“为人之道,教人致善”。所以,从辞源上看,中西方的“伦理”都有人伦规范和人之品性等方面内容。传统的德性论认为,伦理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如何依据至善要求而规范行为。也就是说,伦理学的任务在于规定人生至善以及达于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包尔生就认为伦理学具有双重职能,一是决定人生目的或至善,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或手段,并且前者比后者要来得重要些。近代伦理学的终极至善观念逐渐消退,行为的原则性和规范性得以突出,规范伦理学得以发展。现代社会里,由于价值多元化以及人们对这种价值多元化的道德认同,伦理学已经逐渐被解读为促进社会成员理性地自我指导或决定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也就是说,现代伦理学不再把至善的终极关怀作为重点,而更多的是关注达到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即行为的原则和规范。这就使伦理学作为一种价值学的整体内涵被割裂,而成为单纯研究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学说。当代伦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人们试图找回曾经存在的,为人们一致认同并共同执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终极善,克服现代伦理学的单面性而重返古典美德伦理传统。麦金太尔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所以,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不能仅局限于信息活动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还必须基于对一种普遍的、终极的善的认同,探讨人类信息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的善和价值。其次,信息伦理学理解和界定的理论进路。

理解和界定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一般可从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进行探究。元伦理学的“元”就是基础的、原初的意思。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的意思。元伦理学首先研究的是关于伦理学的基本术语或概念的道德语言分析,确证其基本意义。如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正义与非正义等。其次,是关于道德判断的确证。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亦即道德推理或价值推理的逻辑,也就是人们对“道德的价值”或“应该”的认识。元伦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价值”或“应该”的来源及其确证,即“价值”或“应该”与“事实”或“是”的关系问题,其根本对象和目的是解决“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探究而达成对“应该”或“道德”的确证。弗兰克纳认为元伦理学具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伦理学术语。如“正当”、“不正当”、“善”、“恶”等的意义或定义是什么,也就是说,使用了以上或类似术语的那些判断的本性、意义或功能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术语和判断的规则是什么?二是此类术语的道德用法与非道德用法以及道德判断与其他规范的区别如何?与“非道德”相对照的“道德”的意义是什么?三是有关术语或概念如“行为”“、良心”“、自由意志”“、意图”“、许诺”、“动机”、“责任”等的分析或意义是什么?四是伦理的和价值的判断能够被证明、合理化或显示其正确性吗?如果能够,那究竟是怎样的和在什么意义上的?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元素,缺少对信息活动中“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等元伦理探讨,这需要以普遍的伦理价值体系为指向来建构信息伦理学的价值体系。

规范伦理学不再回答“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定义及推理标准,而是提出论证“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实质性标准。也就是说,规范伦理学以道德、规范、行为为研究中心,研究制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道德行为的普遍原则和规范要与人们普遍追求的终极善或价值相一致。规范伦理学要在信息社会或信息活动领域中,根据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或终极善,分析信息活动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并论证其道德价值的合理性或合法性。从规范伦理学维度看,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存在一个预设的前提,即人们的信息活动应该是道德的,但这一预设前提及其合理性人们却很少去探究。所以,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大多学者集中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制定,而忽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合法性及现实合理性的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的成分。应用伦理学是元伦理学理论和规范伦理学体系在实际道德生活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实践探究,伦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元”价值的探究和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确证之上,还必须探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实现问题即现实性问题。彼彻姆认为,应用伦理学就是用规范方法,即站在一定的道德立场上对道德信仰或道德哲学的研究。也就是说,应用伦理学是一般规范伦理学所提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具体领域的道德问题中的应用。彼得•辛格也指出,应用伦理学就是把规范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道德问题。当前信息伦理学的应用研究代表首推美国经验实证主义。这种实证主义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从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等出发考察信息活动领域中的道德问题。这种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信息伦理学的这种实证研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许多研究者在进行实证调查与研究时,首先有意无意地预设现在的信息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公正的、合理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进行下去,确保信息活动有序进行,而没有对这种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身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提出质疑。事实上信息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恰恰就在于对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进行探究,寻求解决信息中的道德问题的出路。

3信息伦理学的界定

基于以上的论述可以对信息伦理学进行如是界定。信息伦理学首先是对信息活动行为善恶的价值体系的探究,它系统研究人类普遍的“善”是如何在信息活动中体现的,也就是说信息活动是否符合普遍的“善”或“应当”的要求,它研究信息主体在信息活动中如何认识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如何做出决择等问题。其次,信息伦理学是以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为指向,界定或建构那些与信息活动实践相关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信息伦理学要研究道德上的“善”、“正当”、“应当”等在信息活动中由哪些因素构成,原因是什么,以及道德上的“恶”、“不正当”、“不应该”等本性及其原因是什么。信息伦理学还要探讨如何帮助信息主体进行“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等选择,也就是回答信息主体如何行事的问题。再次,信息伦理学必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等问题。这也是信息伦理学存在的根本之所在。现代信息活动中存在大量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如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信息污染、信息欺诈和信用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信息活动系统的熵值增加,使信息活动系统充满冲突、混乱和无序。信息伦理学必须探究这些问题的根本,尤其是探讨信息活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或方法,探寻促使信息活动系统有序运行的途径。概而言之,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信息活动的善恶价值体系、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其中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的学科。其实,在信息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兴起之前,人们已经开始对现代信息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进行关注,只是这些研究散见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情报科学、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虽然有助于人们认识信息活动的实质和对信息活动进行批判性研究,但这些研究都不能使人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不能认识这些问题的形而上因素,也就不能认识这些问题的真理性,也就很难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哲学-伦理学问题必须用哲学-伦理学的方式对之进行思考和探讨,也只有用哲学-伦理学方式进行研究,才能达到对问题的真理性认识,也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对此作出路分析。

网络伦理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伦理学;网络环境;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技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技术,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更加依赖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故障和计算机滥用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计算机伦理学》这门课程显得至关重要。教学中,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案例教学法更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内容

1、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特点。计算机伦理学是研究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计算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信息生产、储存、交换和传播中的广泛伦理道德问题。随着当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伦理学已引起全球性的关注。这门学科的研究强调它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并把它看成是职业伦理学的一部分。因而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研究走向企业、学校与社会,引起了广大专业人员、企业经理、学生、教师、政府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与积极参与,使计算机伦理学的研究获得社会的支持。

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强调其实用性。它探究的是当人们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时,如何才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实践真理,研究具体行为的规范性指导方针,来解决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具体道德问题。也有人强调计算机伦理学作为职业伦理学的功能,西方学者大多把计算机伦理学划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表现形式。

2、计算机伦理学课程的研究内容。从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关于计算机伦理学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分析,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安全问题;(2)软件盗版和知识产权问题;(3)黑客现象和计算机病毒的制造;(4)计算机的不可靠性和软件质量的关键问题;(5)数据存储和侵犯隐私;(6)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社会意义;(7)计算机化的工作场所所产生的问题。面对这些社会问题,计算机用户都会有种种的伦理困境。那么计算机教育者更有责任帮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产生计算机化的原因,使他们对各种道德困境变得敏感,能有更道德、更负责任的行为方式。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研究一直是激发学生探讨复杂的道德难题和解决困惑的一个普遍使用的工具。案例在特定情况下将某些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令人困惑的、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大量信息中将某种情境中的伦理方面的问题辨别出来。而且,由于这些案例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因此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生涯中对将会遇到的伦理困境有所准备。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伦理分析技能,将会更负责和更有目的地对待这些困境。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计算机伦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成为活跃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任何学生都能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在各个讨论区;(2)学习的灵活性较强。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讨论内容会保留在网上,学生可以反复、深入地讨论学习;(3)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很好的沟通交流,教师可通过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4)教学资源丰富。网络平台上的案例库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经典案例的相关文章、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教学资源。

三、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1、网络平台上计算机伦理学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计算机伦理学课程在网络平台上实施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价反馈阶段。基于网络的计算机伦理学的案例教学过程可总结为以下流程:案例、创设情境、提出伦理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及协作学习、案例小结、评价反馈。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图1)

2、计算机伦理学的案例分析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伦理问题案例进行分析是教学重点,在这里笔者使用伦理学案例分析的“启发式方法”。

预备阶段要做保存“案例分析记录”,就是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创建一个“伦理分析记录”,记录自己的观察、交谈、发现和建议。任何伦理分析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从“伦理观”的视角来考察境况和问题,就是采取平等、公正和尊重的视角判定一个行为或政策在道德上是否可以接受或者道德上是否必要;第二步需要做的是详细描述拟分析的案例,正确理解案情中的关键词和短语,澄清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的术语,注意当事人及其行为、角色和相互关系;第三步在获得了关于案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请使用你的伦理之“眼”识别关键问题,判定现有“指导行为的政策”是否适用,如果适用,你可以直接挑选一个传统的解决方案;第四步,如果情况不平常,你似乎面临政策真空的局面,那么你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伦理分析。调动你自己的伦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该案例和其他案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哪里?该案是否因为与先例不同,因而先前的解决方案不适用?第五步再利用他人的伦理知识和观点,尽力理解他们的观点,把他们的观点与你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

在采取了上述所有伦理分析的五个步骤后,你对案例的伦理背景有了很好的理解,比如对于案例中的当事人及其行为和相互关系、相关伦理问题,做出过的各种的选择、采用过的做出道德判断和决策的政策。最后在经过上述分析之后,可能获得一套深刻的关于伦理问题和备选方案的观点,也是到了可以做出相关结论的时候了。关键的伦理问题是什么?是否有人做了不道德的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如果案例中有些当事人的行为不合乎伦理,那么在未来如何预防和减少类似的行为?如果你发现了需要填补的“政策真空”,那么你建议的新政策是什么?可以论证这些新政策的伦理理由是什么?

四、结语

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计算机伦理学这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伦理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在整个网络环境的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上案例库中提供的丰富的案例资源,帮助学习者理解所遇到的计算机伦理困境问题,掌握伦理分析方法,并在涉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伦理选择时具有一定的伦理学方法基础知识以及伦理决策能力。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孟范香.浅议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0.2.

[2]冯继宣.计算机伦理学的多学科性探讨[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2004.

上一篇:宪法诉讼制度范文 下一篇:通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