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36

网络经济学特征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团购;网络外部性;差异化;锁定;进入壁垒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志码:A

1 我国网络团购发展概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催生出很多新型的商务模式,网络团购就是其中一种。网络团购即一个消费团队通过互联网向商家以折扣价格采购同一种商品,是继B2B、B2C和C2C之后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又称C2B。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在保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获得合理的低价格,还能够参考其他购买者对产品客观公正的评价,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改变了传统消费行为中的信息不对称劣势,买到真正需要的产品。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很容易大规模组织起分散在不同角落、互不相识的消费者对同一品牌的某种产品进行采购。只要市场上存在足够数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网络团购模式就有生命力。

自2010年1月国内首家团购网站“满座”上线以来,网络团购已经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蔓延开来,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求的一种现代、时尚的购物方式。至2011年上半年,国内网络团购的交易规模已经超过62亿元人民币,全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4倍。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数量为5.13亿,团购用户规模6 465万人,年增长率超过240%C21。目前排名在前的团购网站有聚划算、拉手网、美团网、窝窝团、QQ团购、24券、点评网、58团购、嘀答团、糯米网等。

网络团购由于进入门槛低、模式简单易复制,自2010年初引入我国以来,短时间内出现了盲目的爆发式快速增长,团购网站遍地开花,从而引发了所谓的“千团大战”,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国内团购网站由2010年底的2000多家飚升到5 300多家,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1 483家团购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关闭、退出团购市场,其中,仅10月关闭的团购网站数量就高达456家,环比增长8.8%。有人甚至预言,经过一两年的“淘汰赛”后,最终行业内可能只剩下两家大型的团购网站。

无序竞争大大损害了网络团购这个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互联网经济下一种典型的网络产品,与传统产业相比,网络团购有其独特的经济学特征,网络团购企业相应地也有其特有的竞争策略。深入了解网络团购的本质经济学特征,分析其运行规律,并总结出具有一般意义的企业竞争策略,对于促进行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指导相关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网络团购的经济学特征

(1)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由Rohlfs提出,后来的研究者又在此基础上予以补充和明确,指的是每个用户从使用某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与用户的总数量有关。用户人数越多,每个用户得到的效用就越高。用户数量的增长,将会带动用户总所得效用的平方级增长。与网络外部性相提并论的另一个概念是正反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是经济系统的一种自增强机制,在需求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网络外部性可能导致正反馈。

网络外部性并不是网络经济所独有的特征,但在网络经济下,经济以网络的形式组织和运作,信息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交流、分配和消费都与数字化的网络息息相关,从而使得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表现得尤其强烈,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现象。

网络团购具有显著网络外部性。团购网站的用户规模越大,网站本身就越具有价值,对网站的需求就越多。这是由于某个消费者能从团购中获取有价值的产品信息和折扣价格,团购网站对该消费者具有“自有价值”。同时,当越来越多的其他消费者加入时,该消费者还能从中获得额外价值,如更强的议价能力、更多的商品评价供参考、更多的交流机会等,这是团购网站的“协同价值”,这部分“协同价值”就是网络外部性的经济本质。

同时,网络团购的网络外部性特性可能带来正反馈效应。因为消费者往往通过口碑传播来了解团购网站,当团购网站的消费者越多时,传递出该团购网站是值得信赖的信号,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到团购队伍中。于是已加入团购消费者与新加入团购的消费者之间形成相互支持的正反馈调节。

网络团购企业希望出现网络外部性带来的强者恒强的正反馈。然而,从网络外部性到正反馈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正反馈才能发挥作用。这也部分解释了团购网站为什么在前期往往不计成本跑马圈地,积极扩张,由于担心走完全部流程再营业可能让竞争对手抢占先机,有时甚至不注册就开始营业。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在前的拉手团曾在去年6月10日一夜之间,竟宣传新上线近90个城市,总覆盖100座城市,圈地速度之快,令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2)网络团购的市场结构特征网络经济的特性造成了网络团购市场结构的双重性,一方面,由于网络外部性、正反馈将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赢家通吃,输家出局”,从而使网络团购的市场结构趋于垄断化。而实际上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和产品的差异化,加上政府公共政策等外部因素的作用,网络团购的市场结构呈现的是一种绝对集中度高的寡头垄断特征。

在传统经济下,监管部门非常重视减弱甚至消除进入壁垒,以弥补市场势力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但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即使自由进入的条件成立,也会出现不均衡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布,新厂商的进入并不会对市场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2010年底网络团购企业的数量约为2612家,而截止到2011年6月底,已经上升到5300家,2011年4月份以后更是以每天10家的速度快速增长。团购网站通常进入门槛较低,企业极易进入,但这并不能影响行业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大量涌入的竞争者丝毫没有影响到主导企业的地位。团购三巨头垄断了过半的市场份额,一淘网2011年9月的调研报告更是指出,排名前十位的团购网站占据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3)网络团购市场的运行特征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网络团购市场运行呈现出与传统市场不同的鲜明特征。首先就是市场的不稳定性。互联网的存在一方面使得经济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团购的市场范畴迅速扩大,在网络上产品和信息传递的快捷和方便更进一步强化了已有的优势,从而出现强者更强的趋势。另一方面,竞争对手新的产品信息也更容易传播和被接受,消费者的转移成本降低,又抵消了一些优势。网络经济中消费者预期变得更加重要、市场均衡状态不唯一等因素,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不稳定,对于网络团购企业而言,今天的成功不能保证明天的成功。

其次,网络团购市场运行具有规模至上、速度至上及创新至上等网络经济领域特有的规律。对于行业内的企业而言,其最优的竞争策略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快速吸引大量用户,树立自己领头羊的地位。比如,现在各大团购网站投入到广告上的宣传费惊人,约占到其总收入的50%以上,而一个正常的商业运营模式,广告运营成本应该控制在总收入的30%~40%。各团购网站都想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扩大知名度,占领市场;由于团购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持续创新也成为必要,如一些纯网络团购网站开始探索与电子商务、SNS、分类信息网相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4)网络团购的产品特征网络团购是一种网络产品,更准确地,它是一种被数字化后通过网络来传播的数字产品,因而它具备数字产品的一些特性,其中最显著的是其易修改和易复制的特性。正是由于这种产品特性,网络团购的进入门槛非常低,通常一个网站模板,几个员工就能开办一个团购网站。网络团购的商业模式也极易复制,美国的Gmupon模式2008年诞生并大获成功后,“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各地争相模仿的对象。至2010年3月,仅在美国就已经有山寨“Groupon”66家,还不包括英国、德国、巴西和中国的大量模仿者。目前国内行业恶性竞争激烈,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网络团购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讲究竞争策略,走差异化道路,产品创新。

3 团购企业的竞争策略

3.1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是指企业以某种方式改变那些基本相同的产品,以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产品存在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偏好。差异化有效地降低了产品之间的替代性,能够拥有固定的用户群和更多的定价权,从而在竞争中获胜。

网络团购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商业特征”,如果能够正确实施差异化,树立自己的特色,就能有效地避免与其他企业的正面竞争。差异化可以通过横向差异化和纵向差异化两种方式来实施,团购网站实施纵向差异化可以走细分、专业和特色路线。目前,比较有前途的差异化策略包括移动团购、社区团购和本地化生活服务团购等。

(1)移动团购根据CNNIC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规模达到3.56亿人,较2010年底增加5 280余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69%。78%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年龄层在20-34岁之间,超过14%的用户通过手机在网上购物并支付,这一层面的用户正好与团购网站的用户群体相重叠。3G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已成为趋势,201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与互联网用户重叠率将超过70%,到2012年将完成互联网用户向移动互联网的迁徙,联网移动用户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增长量维持在1亿户以上。2011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生了很多热点事件,如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等,这些事件也彰显出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各细分行业的成长。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移动商务呈现出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目前我国的团购平台,大多数还是基于互联网,移动商务大大拓宽了团购产品的平台。所谓移动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开展商务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服务对象的移动性、服务要求的即时性、服务终端的私人性和服务方式的便利性。利用移动平台开展网络团购活动,再加入地图导览、定时提醒、用户交流功能、SNS社区,会有效地避免现有互联网团购平台的不足,增加消费者的便利性和创新性应用,增加用户粘性。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移动团购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380万台POS机中已经有60万成移动支付的改造,预计到2013年底,国内POS机全部都可以使用手机支付。

有实力的团购网站已经开始推出自己的移动客户端,积极拓展基于移动平台的业务。如拉手网领率先推出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Android Pad版四大平台,订单和优惠券还支持离线查看,与微博、短信等应用的整合也比较完善。糯米网宣布与分众传媒在LBS基于地理位置的团购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入的合作等。

(2)社交团购社区聚集着一些兴趣、偏好和价值取向相近的人,他们彼此联系、交流,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群落,对社区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团购与社交结合,得到的就是社交团购。通过社交网络能够保持和提高用户粘性,通过社区、微博可以实现消费者与商家的点对点直接互动,也可以实现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让每一个人团购的人都不再孤独,也不会感觉被商家所忽视。

一些优秀的地方社区尝试推出团购活动或者团购频道,也取得很好的效果。相比纯团购网站和综合性社区,地方社区由于聚集群体的特殊性,用户粘性和信任度较高,订单转化率也相对较高。地缘优势使它们更容易拥有丰富的商家资源,因而也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相比纯团购网站,地方社区更重视其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更有动力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充分的信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遏制商家的欺诈行为。如无锡二泉网联合phpwind推出了“抢鲜”团购以及乐淘淘、淘链接等电子商务频道,凭借社区本身已经建立起来的用户粘度和用户信任度,刚刚上线就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3)本地化生活服务团购本地化生活服务是团购的未来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做生活服务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域性,既要把握消费者的需求,锁定用户群,同时又要开拓优质的商家资源,只有将线上、线下有力结合,才能获取成功,目前团购网站提供的本地生活服务包含餐饮、美容、娱乐等。

基于位置的本地化生活服务团购是一种创新网络团购模式,即LBS+生活服务+团购,也就是专注于生活服务领域的网站根据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通过移动设备将团购信息提供给用户。LBS英文全称为Location Based Service,译为基于位置的服务,可以通过互联网为人提供“吃穿住行玩”的所有生活服务信息,甚至通过地理位置搜索周边好友。美国的Foursquare等提供位置服务的网站相继崛起,谷歌也推出了具有位置服务功能的Latitude,国内更是在短时间内涌现出盛大切客、街旁、嘀咕等30多家LBS企业。2011年第2季度,中国LBS市场环比增长52.7%。用户规模还处于快速增长期。从本质上,团购和LBS有契合之处,随着国内LBS市场的日趋完善,基于位置的本地化生活服务团购发展前景逐渐明朗。

国内团购企业在此领域已有所尝试。2011年初,路客网推出了一款手机团购应用——逛街助手,是国内第一款结合了LBS团购和移动支付服务的电子商务类应用,用户进入客户端页面就能发现身边的团购信息,各种折扣优惠按照距离用户的长短依次排列,用户还可以手机直接完成支付。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本地化生活服务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将自己的产品和对手区分开来,从而成功地实施差异化策略。

3.2锁定策略

当消费者从一种产品转移到另一种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时,就会面临着所谓的锁定。锁定来源于转移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放弃在旧团购网站购物界面、规则和工具的习惯和依赖性,以及学习和适应新系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等。团购网站应竭力提高客户的转移成本,来实现对购买者的锁定。在此基础上实现买卖双方的双赢。锁定策略包括建立用户规模和利用用户规模。

(1)建立用户规模 在网络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无论是用户还是企业都很关心用户规模。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因为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时,现在及将来的用户规模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网络时代,只有那些具有大量锁定顾客的企业才能获利。

团购网站在建立用户规模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大区域推广,通过联合地方网站等方式抢占业务潜力巨大的二三线甚至更小的城市区域,扩大用户基数。同时网上网下媒体整合,开展营销活动,除了常用的传统和网络营销活动,还可借助各种新型营销手段,如注册官方微博,开展宣传网站、信息、用户互动等营销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与电信运营商、应用服务商和厂商等合作,基于位置的团购信息,方便用户的同时,积累客户资源。

争夺用户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参加网络团购的消费者通常对价格比较敏感,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建立和保持一个稳定的用户规模要求网站除了能够提供足够优惠的产品外,还要做好消费者的全程服务,如建立完善客户服务评价系统,使消费者能实时评价商家的服务水平,其他消费者也可从中得到参考,这样可以有效地监督商家的短期投机行为;建立中间人制度,提高网站和商家的可信度;开设退货、投诉、赔付区,使消费者出现问题时能方便地找到沟通和解决的途径等。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如建立客户关系数据库,分析现有客户的个性需求;加强信息沟通,通过邮寄资料、重点客户拜访、开展公关活动等方式维系客户;强化对商家的服务和接待能务的评估,选择优质商家;提供增值的信息或其他形式的服务,增加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等。

(2)利用用户规模销售互补产品是企业利用用户规模的主要形式,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建立用户规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销售它的互补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往往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团购网站可以为会员提供采购和咨询服务,为厂商提品销售、市场调查、市场宣传和市场开拓等服务,通过自己进货直接销售或者代销获取差价、组织网购向商家收取回扣、广告收费、授权加盟费等方式获取更高的利润。这些都是团购网站利用用户规模的常用方法。

3.3构建进入壁垒

当市场存在规模经济时,在位企业为了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常用构建进入壁垒的方式阻止竞争对手进入本行业。构建资本壁垒是网络团购最常用的策略,当行业内竞争对手非常多的时候,这种策略尤其有效。因为如果有几家团购网站融资成功形成规模后,梯队一旦形成,以后的竞争对手就很难再获得投资,融资成功的网站就成功地构建了资本壁垒。

各团购网站纷纷以各种渠道寻求融资,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不完全统计,2010年网络团购企业融资累计达千万美元级别的有拉手网、酷团、阿丫团、满座网等,巨额融资显然给这些企业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提供了资金支持,大大地增强了网站的竞争能力。至2011年10月止,国内团购行业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发生15起,投资案例金额约为4.06亿美元,投资多集中于综合排名较为领先的团购企业及特色团购企业,如拉手网C轮融资达到1.11亿美元,窝窝团A轮融资额达到2亿美元,单项融资金额都超过去年全年融资。

没有融资到钱的中小团购网站会因为没有优势的商家资源和价格竞争优势而面临挑战,甚至被淘汰。如开心网已经开始关掉三四线城市的团购,集中力量经营购买力相对旺盛的一线城市,这与2010年下半年团购网站纷纷开通中小城市团购来“圈地”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了目前团购市场竞争的激烈。

在商业模式、技术甚至类型上创新,也是构建进入壁垒的一种方法。如58同城定位于生活服务搜索,自上线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推出了数十种本地产品和服务,日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8%的速度增长。目前,58同城已在全国376个主要城市开通分站,可以在全国多个城市同步推广。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科定位;逻辑起点;经济内涵;网络特性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72-2426(2009)08-0030-04

网络经济是21世纪兴起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以之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经济学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事实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网络”就被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瑞典学派以经济网络为研究对象开创了“网络经济学”,几乎与此同时又形成了网络产业经济学、Interter经济学和电子商务经济学。至此,网络经济学的发展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于网络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构建上,依然存在很大分歧。尤其在国内,对网络经济学到底应该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的问题,依然没有统一的认识。

一、网络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逻辑起点

(一)网络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在国外,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者是把网络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的,而且偏重微观经济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是遵循西方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框架,所有分析并没有脱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网络产业经济学研究尤为典型。

在国内,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理论基础纷纷对网络经济学进行了探索,阐发不同的观点,得出具有差异性的结论。一些学者对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沿袭了西方的研究范式,以厦门大学张铭洪教授为代表(2005,2008)。我国著名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权威专家乌家培教授则认为,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 Economics),这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同时指出,网络经济可以从经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定位。

随着企业网络研究的兴起,有经济学者认为,网络经济学是企业经济学的一种延伸;也是交易费用理论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如“目前,交易费用理论还进一步扩展到多企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网络经济学”’(杨瑞龙,2008)…。有学者认为网络经济学是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还有学者认为,网络经济学就是网络产业经济学;计算机方面研究网络经济的一些专家则认为网络经济学就是电子商务经济学。除上述观点之外,对网络经济的研究还有着另一种研究视角,即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视角,大尺度、大跨度、前瞻性地看待网络经济的兴起和网络社会的崛起。

阿络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色何在?面对当代的新经济现象,是否需要一门新的学科体系的构建?从理论发展角度看,网络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经济形态的诸多特点和规律,这些新现象、新规律的出现要求从网络经济理论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释。而网络经济学的构建也并非与传统经济学绝缘,恰恰相反,它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践与变化,从基本假设和分析前提方面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修正和拓展,并对其重新分析和论证,从本质上与传统经济学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从经济发展的实践层面看,网络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这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用网络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回答。

目前,网络经济并没有渗透到整个社会经济中,而仅仅存在于带有网络经济特征的部分产业中,如信息产业、传统的自然垄断网络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等,网络经济活动带有不成熟性,是未完成形态。在这种背景下,网络经济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同样也呼唤着网络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和政策性指导。鉴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要,构建网络经济学的任务也势在必行。

笔者在他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认为,网络经济既非企业所能承载的复杂系统,也非产业所能阐明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代表着新的经济形态,是架构从当代经济走向未来经济的桥梁。而以网络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经济学是承载了各种复杂经济现象与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科学。网络经济学作为当代市场经济的新形态,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内容。

(二)构建网络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网络”

构建网络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分析和说明网络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发现和证明网络经济中的一些与传统经济所不同的新的经济法则和规律,并为人们的网络经济实践提供理论的指导。而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的研究视角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那么,对于网络经济学而言,逻辑起点是什么?如同商品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起点一样,作为网络经济学核心范畴的“网络”是研究网络经济、构建网络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自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其著作中使用了“网络”一词后,开启了后人对“网络”一词的使用和研究。英国学者相继提出社会网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化研究,网络分析方法尤其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成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析方法。20世纪60年代,国外的一些学者还从网络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许多经济问题,从而兴起了新经济社会学。几乎与此同时,“网络”这一概念也成为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以及后来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此后,网络方法被迅速扩大到对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分析中,形成了网络产业经济学。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专门以经济网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经济学理论雏形,它把网络理解为经济人之间合作和共担风险的交易结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又出现了互联网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学等等。

网络概念成为现代社会中的定义性范式之一,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被运用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语言学、物理学、生物学、流行病传播和精神疗法等领域,网络成为各个学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角和分析工具并显现出其优势。“通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者可以解释任何个体和单位在其所属的更大的活动空间中的互动。”网络的动态性可以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连接,还可以将定性与定量、图标数据整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在社会网络中,还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性范畴和考量网络性质的具体指标。前者如结构性(结构洞)、嵌入性、网络中心性等,后者如密度、集中度、可达性和

平衡、连接强度、联结的多重性等。

然而,对于网络经济的研究和网络经济学的构架,仅仅把网络当作一种研究视角或者研究方法,而从具体指标的层面来研究网络,显然不能区分和挖掘网络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形态的全部特性。网络经济活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零碎的而是全球化的。网络经济理论作为对网络经济的活动理论抽象,是以研究网络经济活动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和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按照这样的理论确定网络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范畴,那么非“网络”范畴及其相关问题莫属。因此,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网络经济、构建网络经济学,就必须以其核心范畴――“网络”为逻辑出发点。

二、从“经济”的内涵界定网络经济学研究范围

“经济”一词的现代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二是一国国民经济总称或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简称;三是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四是节约,精打细算。根据经济的含义,“经济”一词本身就包含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它既是宏观的整体经济活动的总称,也是社会制度的总称,这里隐含了一种“运动”和“变迁”;同时,它也是经济活动的具体运作部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称,属于中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亦是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准确把握,节约成本、追求收益。这三个层面可以说囊括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无论经济以何种形式和形态出现,它无非是以上几方面内容的一种外化和延续,但其本质和规律性是不会变的。

今天,社会经济变迁到网络经济形态,“网络”的出现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背景发生了变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经济活动必须面对和依赖的外部环境;二是网络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和经济关系的链接方式,即“网络”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质生产方式;三是说明了在网络经济形态中出现了新的规律和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四是说明了对当代经济的研究视角发生了改变。

因此,网络经济依然界定在“经济”的范畴之内,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为物质基础、以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形成的经济网络为社会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承载了技术和经济二重属性。因此,网络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和新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但又是高于市场经济的新质生产方式和新经济形态。它不是一个企业,企业只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网是经济网中的子网;网络经济也不仅仅是产业网络,它是由企业子网互联成产业子网、产业子网再互联集合而成的全球经济阿络,是具有一定空间布局的有层级的“网络的网络”。

以网络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经济学也应该从“经济”这个基本范畴出发,来构建它的体系,应该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对网络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概括和把握,它是研究网络经济本质和规律的抽象理论;中观层面的网络产业理论,研究一些具体的网络产业运行的理论,包括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如电信产业、电力产业、铁路民航等运输产业、公共事业行业以及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微观层面的就是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网络企业的治理、网络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网络企业的运行等等。对于网络产业的研究还涉及到了自然垄断规制的问题,所以政府规制理论也是网络经济学中网络产业理论必须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也涉及到了网络规制等内容。网络经济学研究的范围综合起来如32页图表所示:

三、网络的特性蕴涵网络经济学的规律与内容

笔者在另一篇文章《网络经济学视域中的“网络”》一文中已经详细提出,网络的特性在于网络的整体性与空间虚拟特性;网络具有层级性与互动性;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与网络的融合性;网络的自增长性、先到者优势与后到者适应的特征;以及网络的随机性、复杂性与非线性特征。而网络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具有整体性、交互性、自主性特点并有规律地进行相互作用的复杂集合或动态系统。……是一个具有整体性与交互自主性的复杂集合。”网络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规律。

由网络的互动性与自主性决定了网络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特性:网络外部性。正是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稳定性和自增长特性以及开放性特征,决定了网络外部性、正反馈、锁定、需求方规模经济、边际收益递增、临界容量、用户安装基础、路径依赖、产业融合等等内容的产生;由此也引发了网络经济中组织之间竞争战略的变革,由技术之争到标准之争;由供给方的价格战到吸引消费者的个性化产品设计之战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网络经济的特性,从而也构成了网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经济学的核心特性。网络外部性根源于网络的结构与虚拟空间性,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大小,具体而言取决于网络内要素的多少、要素的组合分布以及要素间互动的速度与限度。网络外部性更强调经济主体之间积极作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个经济主体的决策可能会影响或引导其他经济主体的决策,最终对网络内所有主体的收益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外部性表现为现实经济中的技术与经济外溢、需求方的规模经济,进而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路径依赖、正反馈和锁定。

路径依赖强调了网络经济中初始选择的重要性。网络经济中,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增大,初始选择很可能被锁定,并在循环累积的作用下出现正反馈。在网络外部性和路径依赖的作用下,在网络经济的很多领域都出现了“过大冲力或过大惰性”的现象。劣等产品占领市场、后来者居上、赢家通吃等成为并不罕见的经济现象。

需求方规模经济源于网络外部性,它并没有否定供给方规模经济,而是从另一个视角凸显了消费者的作用和地位,消费者在信息传递与互动中实现自己的效用和利益。在产品丰饶的网络经济中,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以实现对顾客需求的量身打造。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产品定制成为一种生产模式。互联网正在使“传统的商家与用户的关系颠倒,……开放的、互相配合的系统,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设计的产品和自己销售的约定等将会决定商家的生存与成功。”“用户作为设计师”的理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提倡,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在当代经济中产业间的融合性源自网络间的互联与融合,尤其是基础网络在高层业务上的融合会导致经济实践中产业之间的融合,产业间、产业内部行业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化。这对以往的产业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网络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有了新

内涵,竞争的方式转变为网络之间的竞争。要想在网络经济中取胜,竞争主体所拥有的市场容量必须超过一定点,即临界容量,才能在正反馈的作用下把这种优势放大,因此必须通过广泛的合作来达到临界容量,拥有必要的用户安装基础。这样形成了平台网络,平台网络成为利益共同体,网络内的主体更多的是合作。而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成为竞争的主战场。

网络催生了新的收益模式。网络不仅创造了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互联网产业链的形成,对传统企业和产业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因此而不断地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收益模式。以音乐产业为例,“由于网络音乐的免费下载对传统的音乐产业的盈利空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产业必须利用当前的网络经济条件来创新盈利模式和收益模式,与互联网的IsP达成某种契约,通过广告等方式进行收益分成。

最后,网络冲击着传统经济学的核心假设,证实了马克思社会人假设的合理性。网络系统形成的动力在于利益流的实现和分配。网络系统内要素或主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共同的命运,他们所处的商业生态网络已经成为与其他网络竞争的平台,在这个利益共同体内,各个网络节点之间或者微观主体可以保留个人的自由意志,但这种意志要受到它存在的网络环境的约制,任何一个主体的决策都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其价值的实现也受到网络外部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网络内主体为了在网络经济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考虑利他因素,采取共赢战略,这就衍生出了网络经济的核心假设,利他性与共赢性。

四、网络经济学――21世纪的复杂性科学

(一)网络经济学的复杂性表现

对网络特性的挖掘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层面,网络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促进了网络社会的崛起;在理论层面,网络的特性对传统的主流经济学造成了冲击,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均衡论、还原论、可预测性等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网络的复杂性、开放性、非线性以及网络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建立在其上的网络经济学必然是复杂性的科学,是动态非均衡、非线性、偶然性起作用的新经济学。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网络经济学以现实经济为研究对象,现实经济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经济的有序性具有稳定均衡线性的特征,而无序性则具有动态性和非均衡的特征。主流西方经济学用数学模型将经济中的有序部分模型化,形成了线性、可以预测和均衡的理论与模型。在主流经济学建立这个体系时,是遵循物理学的“拆零”方法,把每个细部从其环境中孤立出来,设其他情况都相同,从而建立起还原论,把孤立出来的细部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忽略掉了。

线性稳定有序的关系也使得在主流经济学那里总是小的输入产生小的结果,根据研究问题的重要程度,一些小的初始条件也被忽略不计。而网络经济中的非线性是小的输入产生大的影响,并且更加关注网络元素的链接关系与互动的影响。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初始条件的重要性使得偶然因素的作用在增大,经济过程伴随着更多的不可预测性。由于网络链接,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已经被“六度分离”理论和“小世界实验”证明。世界经济构成了一个整体,网络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蝴蝶效应。

对这些经济中的无序现象的解释需要由网络经济学这门复杂学科来完成。“从基于能量、资本和劳力的巨大输入的工业社会,过渡到以信息和发明作为关键资源的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毫不奇怪,应当出现新的科学的世界模型。”这门科学注定要将偶然性与必然性、线性与非线性、均衡与非均衡、可逆与不可逆等综合和整装,这也注定了网络经济学的复杂性。

研究方法的多学科性。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对网络经济与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与方法。网络研究方法所具有的特征,包括结构性思想、系统的关系数据、图形、数学或计算机模型,使网络分析更具一般性,正是这种一般性使网络“跨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它把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心理学家、传播学家、统计学家、生态学家、流行病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商学院里的组织行为学和市场学学者,以及最近加入的物理学家集合在一起。”而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近50年来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学科兴起的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因此,对于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同样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科学、信息技术、演化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系统科学、社会学、拓扑学、产业组织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作为或指导性或方法性研究。

(二)构建网络经济学内容的设想

网络经济在当代以突飞猛进的势态向前发展,以之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经济学作为当代新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目前也正在探索、创建的阶段。对网络经济学的构建将影响着未来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

可以明确的是,单纯研究网络产业或者企业网络都不能说明网络经济学的实质,它是一门涉及面很广、跨学科的复杂性科学。面对这样一门复杂科学,绝不是短期之内可以建成的。到底应该如何构建呢?这里引用布赖恩・阿瑟(Brian Arthur)通过对报酬递增率、不可预测性以及造成巨大历史结局的一件件小事的研究后,于1979年11月5日写下的“新旧经济学”对比分析,对今天研究和构建网络经济学很有启示意义。

上表是阿瑟对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的宣言。在阿瑟的新经济学中,“经济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它总是雷同的,但又永远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它是流动的、永恒变化的、富有生命的。”阿瑟的这种新经济学构想恰恰与网络系统的内在本质和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契合一致。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3篇

“网络“的概念是网络经济学的核心基础概念,对网络经济中“网络”的界定及特征的研究是网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网络经济学所指的“网络”更多时候是虚拟的网络,即各个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并不存在有物理介质的连接,节点之间的连接体现为节点间的信息交换,或者节点之间相互依赖的特征。虚拟网络能够以物理网络为基础,也能够完全脱离物理网络而独立存在,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的兴起,催生了大量的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网络。

关键词:

虚拟网络;网络经济学;网络外部性

一、引言

网络是网络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网络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经济运行网络化是其与以往传统经济形态最大区别,对网络经济中的“网络”的界定及特征的研究自然成为网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网络是指纵横交错的结构和组织,为了更准确地表达网络的内涵,经济学更倾向于采用网络的数学定义,网络是一种由结和链组成的拓扑关系结构。由于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容易形错觉,将网络经济的“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等同起来。但实际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早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经济学的出现源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一些具有网络基础设施的产业,如电力,煤气,热力供应,自来水,电信,铁路,邮政的发展日渐成熟,这些产业以物质型网络为基础如电信网络、铁路运输网络、电力网络等,必须通过完整统一的网络才能提供社会化的服务,水平网状的结构,使其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自然垄断倾向,早期的网络经济学规制与竞争的平衡对这些具有网络型产业展开研究,此时的网络经济学实质是网络产业经济学。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服务、计算机软件,银行卡服务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研究人员从这些行业观察到了网络外部性的存在,所谓网络外部性,即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变化,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用变化。简而言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的规模成正比,和早期的网络产业经济学相比,此时的网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存在物理连接的实际网络,如电信的通讯网络、城市自来水供水网络,虚拟的网络,即由使用某产品或服务的人群构成的网络成为了网络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使用某产品或服务的用户可以看成构成网络的节点,节点之间信息交换或者相互依赖形成了节点之间的”连接”,从而构成了所谓的虚拟网络。

二、节点之间的连接

无论是物理网络还是虚拟网络,都是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接而构成的网状结构,对于物理网络而言,节点之间的物质连接显得直观且容易理解,但对于虚拟网络,由于不存在物质介质,节点之间的连接显得抽象晦涩。节点连接的性质决定的网络外部性强弱与性质,卡茨和夏皮罗在1985年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分类,将网络外部性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是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用户人数对产品价值的直接影响而产生的,也就是说随着某一产品的用户人数增加,产品的价值会增加,用户人数的增加直接给老的用户带来了好处。而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某一基础产品用户人数增加,使得相应的互补品更丰富、更容易获得从而使得基础产品的价值增大,也就是基础产品的用户人数的增加间接给用户带来了好处。如果从节点间连接角度,在存在直接网络外部性的网络中,节点之间连接体现为节点之间的某种形式的信息交互,对于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而言,信息交互所体现的具体形式会有差别,信息交互是双向的。下表给出一些比较典型的网络产品的节点连接的具体体现。卡茨与夏皮罗从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软件这一对互补产品上观察到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存在,计算机硬件的用户人数增加,使得基于硬件的计算机软件的供给会增加,从而最终使得计算机硬件的老用户得到了好处。因此又将间接网络外部性称为“软硬件范式”。绝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只要是基础产品和互补产品组成的系统产品领域都会有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存在,比如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硬件,互补产品是软件;耐用品与售后服务,耐用品是硬件,售后服务的软件。由于中介平台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是互补的,因此间接网络外部性又被称为“市场中介效应”。和直接网络外部性不同,存在间接网络外部性的网络各个节点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信息交互,节点之间的连接体现为利益的相互依赖。具体而言使用基础产品的用户所构成的节点和使用互补产品的用户所构成的节点相互依赖。以婚姻中介为例,可以认为婚姻中介为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分别提供“寻求女/男性配偶”的婚介服务,这一对服务是高度互补的,因为假设在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只有女性用户或者只有男性用户使用该婚介服务,该婚姻中介提供的婚介服务价值为零。一对互补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会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假定有一女性用户A已经在使用该婚姻中介,突然有大量的女性用户成为该婚姻中介的新用户,女性用户的人数的增加并不会直接给A带来好处,因为A只能与男性用户匹配,但女性用户人数的增加会给A间接带来好处。由于这些大量女性用户的涌入,会带动更多的男性用户加入到婚介,使得A匹配成功的几率增加,A间接的得到了好处,即间接网络外部性。有时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介不如上例中那么明显,以影碟机作为例子,影碟机以及碟片构成了互补的产品,假定市面有多种不同制式的影碟机,不同制式的影碟机所支持的碟片格式是不同的,因此使用某种制式的影碟机的用户越多,基于该制式的碟片就应该越丰富,假定有一用户A选择了某种制式的影碟机,突然有大量新的用户也选择了同种制式的影碟机,新用户人数的增加并不会直接给A带来好处,但新用户人数的增加会使得会有更多碟片供应,给A间接带来好处。因此,对于虚拟网络而言,节点之间不存在物理连接,节点之间的连接体现为节点之间的直接信息交互,或者间接相互依赖。例如对于购买某种水果(比如富士苹果)的用户会是否构成网络经济学上所谓的“虚拟网络”,判断的依据就是吃苹果的用户直接按会不会有信息的交互,显然没有,因此节点和节点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依赖。第二苹果有没有和其他产品构成互补产品,或者说单独购买苹果的价值不大,如果也没有的话,也就找不到间接依赖的存在,因此对于购买苹果的消费者不会构成网络经济学意义上的“虚拟网络”。

三、虚拟网络与互联网

网络经济学所指的网络不完全等同于互联网,网络经济学所指的网络更多时候是虚拟的网络,但很多虚拟网络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比如使用QQ的人群构成一个虚拟网络,使用支付宝的人群构成一个虚拟网络,无论QQ所提供的即时通讯服务或是支付宝所提供的第三方支付服务,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此时虚拟网络以互联网为基础。另一种情况,互联网的出现强化了组成虚拟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使得该虚拟网络的网络外部性更加显著。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软件产品的强网络外部性特征已经显露,比如在早期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WPS的市场竞争中,假定WORD和WPS两者之间彼此互不兼容,则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软件的人数越多,意味着用户在打开其他用户创建的文档时会更方便,即用户的人数越多产品的价值越大,这就是所谓的网络外部性。虽然当时人们并没有使用互联网来进行文档的交流或分享,此时的虚拟网络并没有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只不过当互联网出现以后,文档的交换或者分享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时,文字处理软件的网络外部性会愈发显著。究其原因,由于互联网的使用,人们进行文档交流速度大大提升了,文档交流的范围也大大扩大了。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规模和网络内物质的流动速度,互联网的使用使得使用WORD或者WPS人群进行文档交流更快速、范围更广,强化虚拟网络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因此网络经济学所指的网络虽不能等同于互联网,但互联网的兴起丰富了网络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四、结语

无论是直接网络外部性还是间接网络外部性究其原因都产生于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存在有直接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节点之间是一种直接依赖关系,而存在间接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节点之间具有一种间接依赖关系。如何界定虚拟网络,最重要的依据是通过判断网络节点之间有无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世间万物多多少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样容易使得网络的概念过于泛化,最后在界定是否具有网络外部性时,不仅仅要看有没有,还要看网络外部性的显著程度,只有当网络外部性特征显著到能够因此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及商家营销决策,才会成为网络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作者:付华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韩耀.《经济网络、网络经济与网络经济学》[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聂庆《网络经济学有关虚拟网络的研究综述》[J].科协论坛2007年03期.

[3]付华《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三方支付竞争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2期.

基金项目: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经济特征;商业活动

Abstract:Atpresentthewholeworldisdiscussing“thenetworkeconomy”,mustgraspthisglossarythetrueconnotationtobedifficult,liketheglobaleconomistthedefinitionhasdebatedunceasinglytotheeconomicisthesame.Perhapsmoreoverinthenetworkeconomyformingprocess,itsmanycharacteristicshadnotbeenobtainingmanifestfully.Whichcharacteristicsdoesthenetworkeconomyhave?

keyword:Networkeconomy;Economicalcharacteristic;Tradeactivity

网络经济的四大特征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网络经济发展中,可以把握以下几个特性:

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这表明网络经济正在形成,虽然目前还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

2、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等因素,它是技术诱发的在人类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出现的必然现象,但是又是所有智慧的人类所没有预测到的,无论是从古代圣哲的训导还是宗教中的天堂,抑或是空想主义者的睿智,还是当今预测学家的智慧,都不曾真正预测到网络和技术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3、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很多人将信息产业归于第四产业,但是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行业经济的概念,它不属于工业社会中的经济范畴。

4、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问世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它的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和产品的分配特点等等对于传统的工农业时代的经济学变化很大。

网络经济的爆发性

从形成特点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网络经济从问世以来的短短几年内,就充分体现了它的爆发式特点,这个特点包含六个方面:

1)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今天,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标准光纤,一秒钟可以传输相当于超过九万卷大百科全书的信息。”

2)全球的信息急剧增加和信息流动更为丰富与频繁,全球范围也出现了爆发性的网络潮;

3)使用人数爆发式地增加,这种爆发式增加并引发极大的群体效应,世界上有约4亿人7年前从未听说互联网,到今天已经通过它来查询信息,发电子邮件和进行网上商业活动,不只是如此,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

4)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

5)从事网络经济淘金的企业呈现爆发式增加,上市企业数量和股价的爆发式增长程度。

6)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产生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息快速、低廉的复制能力(CopyAbility),这里包括信息的可无限制复制性、技术的复制、行为的学习与模仿能力等。低成本的复制,是信息技术能力快速发展和迅速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根本因素。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财富增长规律。同时网络上还具一个现象,就是聚集现象。这里面包括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的聚集现象,在网络生产企业中的“规模”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现在网络在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上有一种吸盘动力,将这四个因素都汇聚在一起,诱发了网络企业的财富急剧扩张。

网络经济同时又是一种新生产和新生活的经济形态。笔者认为,网络经济是独立于传统经济学的一种全新的经济体系,只有把它放在与传统经济学相对等的地位来审视它,才能比较清楚而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5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25-02

一、网络背景下网络经济的发展历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旋风就席卷全球,伴随着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现象,网络经济这个名词也逐渐开始进入学术界和理论界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课题的研究当中。

1、出现新的经济现象。一方面,在网络快速发展后,世界经济变得更加紧密,跨国集团变得越来越多,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世界各国间投资和贸易逐年增长,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不可或缺并且充满生命力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其中高风险的企业占到很大的比重,在高风险带来高回报的诱惑下,风险企业的数量激增。在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因而产品的创新化速率也变得越来越快。

2、出现新的经济问题。网络环境下,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现象,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也逐渐吸引了一批学者来研究,并运用一系列的经济模型去得出可供参考的理论,比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

3、出现新的经济理论。投资步入新世纪,网络的影响力可谓空前巨大,经济学界也受到了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始终是随着社会潮流而变化的,当网络出现并发展迅速时,伴随而至产生的新理论也逐渐产生,网络经济学应运而生。虽然网络经济学这门学科目前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但是理论成果却逐步增多,相关的研究学者也对这门学科开始关注,经济学的方向在当下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向网络经济学的学门倾斜,网络经济的研究开始成为当前经济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二、网络经济学相关理论

1、网络经济学的定义。网络经济学是进入新世纪才产生的新型的经济学,在很早之前也有叫做网络经济学的学科,当时它的含义是在通信工程之中,是对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行业进行研究的经济学科。当前网络经济学有了新的定义,网络经济学是随着网络即Internet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麦克奈特的《网络经济学》著作中,明确了网络经济学的英文名称为Internet Economics。

2、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常一门经济学都是研究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范围内的经济矛盾,网络经济学也不例外,网络经济学就是研究在网络经济当中产生的矛盾。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在网络贸易当中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与之前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截然不同,由于这种特别的矛盾,网络经济学才变得重要。

3、网络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网络通常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和公司内网等几种形式,网络是网络经济的媒介,是连接贸易经济体双方的纽带,没有了网络一切都是空谈,在当代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其实就是网络经济学的核心。

(1) 网络资源的特性。一是共享性。在网络中,任何网络资源都是提供给使用者使用,除了机密内容不对外公开之外,在网络经济当中,所有的买家和卖家都可以看到相关的报价信息,不分国界民族。二中垄断性。互联网通常都是由大的公司掌控,一切的交易规则和标准由强者说了算,普通的小的竞争者无法与之抗衡。三是风险性。在网络信息和资源当中,存在许多有用和完全无用的信息,信息量巨大,如何分辨出有用的信息,而排除没有用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判断错误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风险巨大。

(2) 网络经济运行机制。资源如何分配就要看资源的运行机制如何,网络经济发展迅速,资源宝贵,网络经济健康长久的发展就需要网络资源的合理公平公正的进行分配,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网络机制目前有这么几个要求:一是分配要迅速,二是分配要灵活多变,三要具有创新性,网络经济要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也要求不断创新。

(3) 网络经济的一般规律。目前网络经济有这么几个一般规律,一是网络经济很超前,二是网络经济具有扩散的特性,三是网络经济可以整合世界各地信息以及人才等资源,将同一公司的各个分公司联系起来共同经营,化为一个整体。

三、网络经济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相比于国内来说,国外对于网络经济学起步就早得多了,而且到目前来看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外对于网络经济这一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很多,因为是新型的领域,需要探索的未知还很多,下面只介绍一下目前研究网络经济领域并且有自己研究成果的一些学者专家及其研究理论。

夏皮罗和瓦里按都是美国的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两人同时在大学任教,并且经常一起探讨许多经济问题,在网络经济领域内,两人也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提出在网络经济内,工业经济的许多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仍然是切实有效的,这为后来人的研究开了一个先河。

同样是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谢伊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虽然有许多工业经济时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仍然有效,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他提出了相区别的四个特性:互补性、标准型、兼容性和消费外部性。这为后来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此之外还有一位经济学者名叫了维斯,他将20世纪90年代到当前的关于网络经济的相关理论命名为非摩擦经济,也就是网络经济学。在他的观点中,他认为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共同性可言,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媒介是实体经济,人与人之间的谈判协商是贸易的必经之路,而网络经济下完全不一样。第二,他认为在网络经济之中,虚拟经济的产生已经将之前的工业经济带入了历史,成为了过去,开启的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就像工业经济代替农业经济一样,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然经济理论也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了。

2、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国内的学者对网络经济的研究就要滞后许多年了,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进入我国发展本来就比西方国家晚很多年,不过还是研究出不少问题和成果。

我国学者纪玉山就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示,网络经济其实质是一种有关知识信息的经济,并且对网络经济学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表示网络经济学其实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延伸出来的小领域的经济学,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规律定理都是实用的。

还有一位来自厦门大学的经济学学者张铭洪教授,他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建立了一个框架用来解释网络经济下的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后来也有许多像司志刚、孙健等我国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于网络经济学的看法,并且有的还给出了网络经济的概念特征以及基本理论和经济运行规律,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对于在我国新兴起的网络经济来说是可喜可贺的。

四、网络经济学的未来发展展望

当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网络经济之上,都去尽力想将这一新型的经济研究透,以便为经济做出指导性的规划,防止经济出现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教授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将网络经济建立一个完整而有效的理论框架,这一任务还有待后来人去完成。

另外网络经济学这一学科与其他传统的经济学科之间还是一直存在着联系,有时还将网络经济作为独立一章放到传统的经济学内,没有完全将网络经济学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供学者研究探讨。

目前对于网络经济的研究,许多研究人员还是把注意力和重心放到微观方面,只是研究许多目前精力内发生的现象,想用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却没有观察到宏观方面的问题,当然任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定性都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网络经济学会成为一门成熟的理论学科。

参考文献:

[1] Barker R.G.. The market for information—evidence from finance directors, analysts and fund manager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1998, 29(1), 3-21.

[2] Holland J..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with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Private Disclosure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Research Committee of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Scotland, 1997.

[3] Holland J.. Private disclosure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1998a, 24(4), 255-269.

[4] Holland J.. Private voluntary disclosure,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market efficienc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ancy, 1998b, 25(1 and 2), 29-68.

[5] 了维斯.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 天夫.关于网络经济的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1,(02).

[7] 陈蓉.网络经济学发展综述[J].经济学家,2001,(05).

[8] 杨瑞龙.网络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4,(09).

[9] 平新乔.新经济需要新的经济学吗[J].国际商务,2000,(10).

[10] 吴佳培. 关于网络与经济治理的若干问题[J]. 当代财经,2001,(01).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6篇

网络经济的4大特征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网络经济发展中,可以掌控下列几个特性:

一、网络经济是1种趋势经济。这表明网络经济正在构成,尽管目前还不是咱们现实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

二、网络经济不是1种行业经济。良多人将信息产业归于第4产业,然而从网络经济对于人类现在的影响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经超出行业经济的概念,它不属于工业社会中的经济范畴。

三、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经济发展的1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进。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进,技术在各个地区以及经济领域的快速分散等因素,它是技术诱发的在人类以高度信息化以及科技进步的今天,呈现的必然现象,然而又是所有智慧的人类所没有预测到的,不管是从古代圣哲的训导仍是宗教中的天堂,抑或者是幻想主义者的睿智,仍是现今预测学家的智慧,都不曾经真正预测到网络以及技术对于人类的深入影响。

四、网络经济是1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问世对于传统的经济学发生深入的影响,从它的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以及产品的分配特色等等对于于传统的工农业时期的经济学变化很大。

网络经济的暴发性

从构成特色来看,网络经济是1种暴发式经济,网络经济从问世以来的短短几年内,就充沛体现了它的暴发式特色,这个特色包括6个方面:

一)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展,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流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布,“今天,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标准光纤,1秒钟可以传输至关于超过9万卷大百科全书的信息。”

二)全世界的信息急剧增添以及信息活动更加丰厚与频繁,全世界规模也呈现了暴发性的网络潮;

三)使用人数暴发式地增添,这类暴发式增添并引起极大的群体效应,世界上有约四亿人七年前从未据说互联网,到今天已经经通过它来查询信息,发电子邮件以及进行网上商业流动,不只是如斯,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

四)应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流动的交易额出现暴发式特色;

五)从事网络经济淘金的企业出现暴发式增添,上市企业数量以及股价的暴发式增长程度。

六)财富的暴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以及个人迅速蕴蓄起来,从股市上批量出产百万富翁以及亿万富翁。

对于传统经济的冲击

发生这些现象最根本的缘由就是信息快速、低廉的复制能力(Copy Ability),这里包含信息的可无穷制复制性、技术的复制、行动的学习与模仿能力等。低本钱的复制,是信息技术能力快速发展以及迅速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根本因素。它扭转了传统经济学中财富增长规律。同时网络上还具1个现象,就是会萃现象。这里面包含资本、人材以及信息技术的会萃现象,在网络出产企业中的“范围”现象就是1个有力的例证。现在网络在资本、人材以及信息技术上有1种吸盘动力,将这4个因素都汇聚在1起,诱发了网络企业的财富急剧扩张。

网络经济同时又是对于工业经济的超出,并对于工业时期的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组合以及应用。在人类发展以及经济出产中,信息愈来愈首要,因为出产的无序而酿成的经济危机,在必定程度上也能够通过信息的有效处理来缓解或者抑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网络经济的发展,将有益于解除经济流动中的信息不对于称的现象,更加经济资源有效应用以及减少投资风险起到首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重复投资以及大量的资源挥霍,从必定角度来讲,也能够通过信息以及网络经济的发展来解除,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有效信息的采集将为我国的经济更为有序公道以及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马克思;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一、网络经济产生的根源

1999年8月邵易波和谭海音在上海创立了易趣公司,正式拉开中国网上购物的序幕,2002年,易趣与eBay结盟更名为eBay易趣,致力于中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由于电子支付体系及智能物流的缺乏,eBay易趣并没有完成在中国开创新经济形势的使命。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投资创办了淘宝网。通过自建电子支付平台及独立的信用体系结构,真正构建起了网上大规模多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真正催生了网络经济形态。并且这种势头在之后的10年中锐不可当,随后诞生了各种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网上娱乐、网上媒体等等经济形态,最终把中国真正推向了实体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型的新时代。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和互补。

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在研究一段时期的新型经济形态时,就必须抱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已有文明提供的基础上,来研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演进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发现经济形态产生的本质。我们来看看经济社会历史演变的过程。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物质变换活动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利益交换活动。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状况、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水平,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产权关系、企业制度以及利益体系。人类的这种二重交换活动使经济社会具有普遍的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自然、物质、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社会、精神、人文人际关系体系所具有的一切属性。这二重属性,在经济社会演进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关联共同发生作用的。道格拉斯·诺思提出:推进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经济社会形态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成为21世纪的主流,从而带动了网络技术、网络通信、网络市场(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生活、网络社会、网络世界的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制度的变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GDP越来越依赖于以电子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正像工业革命把95%的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一样,现在信息革命也把绝大部分从业者从传统制造业中解放出来。风险资本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青睐,指引了经济社会的取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网络经济就是互联网技术变迁和信息革命的产物。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从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意义上说,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从网络经济中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来说,网络经济又是“知识经济”;从信息网络作为第四代传播媒介,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也可以说是“媒介经济”。分析信息、知识、媒介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同时具备可复制性、规模化、共享性的特征,所以网络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表现在虚拟性、开放性和共享性三个方面。

虚拟性又可理解为二重性,可复制性。体现在其对实体经济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虚拟。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体现生产对象的虚拟性上,也体现在网络经济当中参与主体的虚拟化。目前,生产者与消费者、市场平台、支付机构等的虚拟化已经完成了对现实中对应实体的替代或是部分替代,而这个过程需要投入的成本远远小于现实成本,并且不受现实中一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企业门户网站、虚拟市场、网上银行等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并且增加了经济主体的现实收益,这样就提高了采用电子商务手段企业的实际利润率,这也是21 世纪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动因。网络经济的虚拟性还体现在网络经济中市场过程的虚拟化。在网络经济中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活动被虚拟化为网络在线者之间的电子商务过程。对于传统的实体经济来说,电子商务的引入通过改造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市场效率等方面提高了交易效率,扩大了交易范围,降低了交易成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分析来看,进入壁垒是维护创新利益和延缓投资边际收益下降的有效屏障。网络经济虚拟性的特征极大地消除了各行各业的进入壁垒,进而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经济系统的风险。如何降低这种风险,保证这种经济形态的正常运行?作为生产力的主导者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交换的价值那就是服务,当服务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价值逐步弥补甚至超越这种壁垒衰退带来损失时,一种新的更加稳定的经济形态就会逐步诞生,由此可见网络经济本身的虚拟性特征也决定了这是一种过渡型经济形态。它取代不了实体经济也改变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颠覆不了社会发展规律。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8篇

不可否认,网络的出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代替的积极促进作用。网络在经济、社会生产中随处可见,现在绝大多数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推销产品服务,实行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我们应该因此树立起信心,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相信在未来网络将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变化,为改变我们的现实生活发动不可抗拒,向前快速驰骋的引擎。下面作者从网络经济学角度出发,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网络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有哪些特点,在改变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体现。

网络经济学概述

网络经济学顾名思义,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承载经济学知识理论的一门学科领域。它由网络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运而生,是专门研究各种网络经济运行方式的科学[1]。从广义上来讲,它是指呈现网状运行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狭义上来讲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群体[2]。

网络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网络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从网络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来看,其产生必然与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是其产生的技术基础。从本质上来说,它离不开经济学理论发展,它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产物。在过去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其分配制度体现平均主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时期,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过去经济增长方式是劳动和资金密集型技术,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信息密集型技术。网络承载了高容量的信息数据,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了经济增长速度。

网络经济学的内涵。网络经济学是运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功效,把网络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发挥网络与经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使两者相互促进。它是相同技术的企业行业构筑的一条产业链,经济性财产所有者在经济交易中体现出来的外部性。不同性质的企业通过混合机制作为一种管理结构,实现企业之间的团结合作。利用网络将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社会关系像网状般连接起来,能够使社会合作长期维持下去。网络像一个三维结构的织网,在交易主体在进行两个交易中,具有跨越性,在交易中形成外部性的特征[3]。

网络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

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的改革创新。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较,其交易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是一种无形的营销方式,即可以不需要消费者与销售方直接面对面地进行交易,直接通过网络实现资金的流转,间接通过快递等物流运输方式实现产品服务的转换。

在网络经济学一个鲜明的实例首屈一指先提到淘宝,淘宝是国内著名的电商,是商品销售行业的佼佼者。它通过网络销售实现了销售者与消费者在网络上实现资金的流转,特别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节假日期间淘宝都会采取优惠措施,在网络上优惠信息,通过支付宝实现资金的流转,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边际效用递增规律。网络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与过去传统有着一定的差异,它是产品销量的增加,消费者、销售商的消费行为不断增加。简要理解就是产品的销量与消费行为成正比,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数量越多,产品销售数量就越多,其效用也同步增加。

拿国内的通信行业为例,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信企业在同一天实行了短信定价调整,在过去只有相同用户之间发送短信价格低廉,经过差异定义的调整,三个用户之间相互短信的费用是一条一角钱,从短期来看,会使三家公司利益亏损,但是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相互发送短信的价格较之以前降低了,价格的降低,会使消费者发送短信的行为增加,消费者的增加,发送短信的数量就增加,发送短信的数量越多,通信公司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正反馈起主要作用。正反馈打破了传统经济学里面的市场均衡理论,使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形成适者生存的机制。就好像声音一样,使用工具敲打桌面,振动频率越频繁,其声音强度就越大。

以京东商城,经过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对其并不陌生。它是我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它是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之一。它是如何做到实力如此雄厚,从其公司发展史来看,京东商城只是其网络营销渠道,1998年京东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正式挂牌成立,几年后进军上海,开创了京东产品博客系统,是国内第一家以产品为主体对象的专业博客系统,2007年在改版后京东多媒体网改名为京东商城,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三大物流体系,又开始发展平板电视,开通全国上门取件服务,先后有多家公司合作,建立分公司。

摩尔定律与拥抱标准。摩尔定律的出现,企业通过开发新技术,获取动态竞争优势,加强了提高竞争力的能力,使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位置。Internet与网络电话的出现又为经济贸易提供了一种有利条件。

通过上述对网络经济学的论述可知,网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各种网络经济运行方式的科学。它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主要体现了对传统经济的改革创新,运用了摩尔定律与拥抱标准。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甘肃省临洮县百货公司家属楼 电话17709321422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9篇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另外,作者对网络经济引发的对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挑战,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诠释与回应。面对网络经济,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显得力所不逮,应当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与其它科学的方法;知识、信息商品的出现,是对传统商品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使用价值的补充与拓展;网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种种挑战都未能动摇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智慧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的新“品种”,丰富了资本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机制的形成,已经构成对传统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挑战,所以必须发展原有理论;在分配理论上,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分配的多元化创造了经济基础。本项研究成果,在学术上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是一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当代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予的比较系统、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作者所持立场、观点与方法,具有新意。迄今,尚未见有类似成果发表。第二,文中提出的下列观点应具有新颖性、原创性:“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为第三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的九大显著特征与网络经济本质特征表现的七个方面;轻视、忽视马克思关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理论,可能是导致全世界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损失千万亿计资本的理论原因;等等。第三,在对网络经济的系统分析中,作者十分重视对经济现象中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对自主劳动的历史命运的分析,并且得出网络经济下的社会主义劳动具有自主性与雇佣性二重特征的结论。

网络经济学特征范文第10篇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另外,作者对网络经济引发的对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挑战,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诠释与回应。面对网络经济,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显得力所不逮,应当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与其它科学的方法;知识、信息商品的出现,是对传统商品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使用价值的补充与拓展;网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种种挑战都未能动摇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智慧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的新“品种”,丰富了资本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机制的形成,已经构成对传统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挑战,所以必须发展原有理论;在分配理论上,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分配的多元化创造了经济基础。本项研究成果,在学术上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是一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当代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予的比较系统、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作者所持立场、观点与方法,具有新意。迄今,尚未见有类似成果发表。第二,文中提出的下列观点应具有新颖性、原创性:“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为第三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的九大显著特征与网络经济本质特征表现的七个方面;轻视、忽视马克思关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理论,可能是导致全世界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损失千万亿计资本的理论原因;等等。第三,在对网络经济的系统分析中,作者十分重视对经济现象中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对自主劳动的历史命运的分析,并且得出网络经济下的社会主义劳动具有自主性与雇佣性二重特征的结论。

上一篇:水旱灾害的防治范文 下一篇:矿山灾害防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