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8 22:52:52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 网络教学平台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实践技能,仅仅凭显性知识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顶岗实习来实现。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顶岗实习这门课程又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顶岗实习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场地不在学校,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学生处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使得这项教学工作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效率不高。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按质按量的完成,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有不少高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了有关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但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局限在制度管理的大框架内。

一、顶岗实习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管理主要是制度管理模式。全国每所高职院校都制定了相当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形成了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整体性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书、教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等。这种管理模式在制度上是完善的,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根据调研,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工作难度大

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信息传递困难,同时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在实习单位,管理主要由实习单位负责,学校基本上处于遥控管理状态,这样,往往会出现学校与实习单位脱节现象。例如顶岗实习工作单位变更申请,学生往往是先斩后奏,给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再如实习过程中,需要传递学生的信息和文档,由于受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和文档渠道的限制,传递非常麻烦。尤其是部分学生责任心不强,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相关工作,同时学生容易养成懒惰、依赖的职业工作习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发了专门的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

(二)重视程度不够高

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还是倾向于将课堂传授知识作为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任务,而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学生找到了工作,不需要什么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企业、实习情况及实习效果不闻不问,很少到顶岗实习企业进行现场指导。

(三)考核标准不合理

许多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内容分为实习纪律、实习内容、实习报告等几个方面。程序是首先学生自我评价,然后学校指导教师参考企业指导人员的意见综合打分。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合理,考虑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但实际上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沟通很少甚至不沟通,导致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

二、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专门的顶岗实习网络教学平台。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17个专业均建立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具体功能如下:

(一)总体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平台查看消息、新闻,提交月结,提交更换实习单位申请等资料;可以给教师、同学发信息、在线交流等;指导教师可以查看信息、新闻,监控学生实习情况,批阅月结,发送或者回复学生信息、申请;网络课程管理者可以信息、新闻、管理本班学生的实习、就业资料,监控学生实习情况。

(二)模块功能

1、顶岗实习工作计划提交平台

要求学生在到达顶岗实习单位后,要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照本专业实习指导书要求,在一周内完成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给学校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至少包括各阶段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应该形成的工作效果。教师在一周内必须与学生沟通交流,完善工作计划,形成切实可行工作计划,作为学生实习结束后考核的依据。

2、月结提交平台

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与记录,要求学生每一个月上交一份月结,月结至少包括学生的实习地点、单位与岗位,实习内容,工作经验总结,是否达到实习计划预期目标,下一月的工作计划。

3、实习单位更换申请平台

学生调换实习单位的审批程序,学生在向实习单位提交辞职申请前,需先向学校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向实习单位提出辞职申请。严禁“先斩后奏”,对于不履行手续的学生予以通报处理,通过网络课程使每一个学生明白制度的严肃性。

4、教师与学生交流平台

包括及时通知、公告、自由意见的论坛和方便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的平台。要求教师在一个工作日内必须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5、顶岗实习考核平台

方便校外指导教师查看学生实结报告,保证报告的真实客观性,杜绝学生抄袭,真正参与到学生考核当中,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传统考核方式中校内外指导教师评价考核互相脱节的弊端。

三、顶岗实习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管理方便有效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与学生交流方便及时,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工作状况,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准确掌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单位,杜绝私自更换实习单位的情况。

(二)总结报告客观真实

学生将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经验体会等整理成一份技术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必须与实习月结的内容相一致,使得学生必须认真总结实习期间的工作岗位、体会,从而避免传统顶岗实习考核中月结与总结报告同时上交,造假抄袭严重的现象。

(三)生产实践密切结合

学校教师通过批阅月结以及实习报告能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积累实践教学素材。

虽然我们开发了顶岗实习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他也有自身的缺点。因此我们还要积极配合实习单位工作,加强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情况、工作完成情况等。同时,教师要到学生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巡回检查,与企业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中不足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峰,张岸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04).

[2]罗金梅,罗恩华.高等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3]彭汉庆.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教学化的若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4]祝程义,张纪生,陈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网络技术应用不断深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外包业在迅速兴起,未来5年,我国对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等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100万人,培养和培训服务外包人才120万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目前,我国网络人才缺口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需要配备大量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人才,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第二,企业网络工程的建设、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安全维护等方面都增加了对网络方面的相关人才的需求;第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升级趋势明显,信息技术外包(ITO)人才缺口巨大;第四,现有的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以及我国1000万家中小企业,它们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脚步,急需系统掌握网络技能的专业人才。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力培养定位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由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是培养重心。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在掌握网络系统管理与应用开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上,具有从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以及基于Web的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初步能力,能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 岗位能力构成分析

2.1 职业面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网络集成与工程监理、Web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的高级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国有企业、私有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网络中心、部门机房或设备科做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布线、设备安装、调试、配置与维护工作;从事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从事网页设计与开发及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毕业生也可在商业网络公司、计算机公司从事网络建设与网络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在专业的Internet服务公司从事网站规划、设计、素材采集加工、网页制作、网站运行维护等工作。

2.2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包括基本素质(非专业能力)与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各子项均有其能力构成与知识支撑,构成模型如图1所示。

除了图1列出的具体岗位技术能力,基本素质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品德: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行为能力;(2)学习能力:包括科学思维方式、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语言与文字表达、创造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3)合作能力:包括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4)心理承受能力:包括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能力;(5)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安排工作计划、组织与协调、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3 课程设置与专业能力培养

3.1 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置要与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相适应

从职业岗位能力构成图可以看出,职业岗位能力是由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构成,其中专业能力是以“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通用技能、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和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技能”为基础,以“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及其维护”为核心的能力,包括网络组建能力,网站建设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在这种能力构成基础上,开发构建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课程体系包括三大类: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课程,通用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

(1)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有:“两课”,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外语、市场营销等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课程、国际思维和企业文化训练课程。其目的是培养非专业能力。

(2)通用能力课程。通用能力课程开设,(下转第77页)(上接第75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主要课程有:C/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原理、微机软硬件配置与维修、数据库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等课程。

(3)核心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和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组网能力需要开设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集成与设备管理,网络技术实训等课程,使学生具有硬件及网络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网站建设能力需要开设网页制作技术,Web技术,AJAX,网络数据库开发,动态网站建设与开发等课程。培养学生网络管理能力,需要开设Internet技术,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路由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入侵的检测与防范等课程。在核心能力课程教学完成的基础上,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调研、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能力与企业所需能力的差距。

3.2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

学生专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要求学生素质全面,掌握的技术技能必须适应岗位的要求。从专业技能构成来说,专业能力培养可以分散到各课程技术能力培养上来,通过技术能力积累逐渐形成专业能力。因而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在课程体系中的诸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各有侧重,互相关联又不重复。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基础,桌面操作系统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管理(Linux操作系统管理),网络集成与设备管理,综合布线技术,WEB数据库应用与开发,Internet安全访问技术等内容。

3.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实训环节可以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1)切实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保证。主要措施有:聘请企业网络专家为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进行咨询指导;在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场所与技术支持;与企业开展培训及技术项目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双赢”合作机制。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实训基地,为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良好平台。它将会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下基础,同时还将形成基于实战的专业课程教学案例,最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增强素质的前提下,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和意识,成为一个优秀的高技能网络人才。

(3)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推行“课堂教学-项目实训-岗位实习”交替并举的特色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仲英.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6.

[2] 鲁伦文,李平等.浅谈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职业时空,2007.12.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转眼间,半年的实习工作已成为历史,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通过学习工作,与其他员工的相互沟通,我已逐渐溶入了这个大集体当中。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的专业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房地产开发这个行业,说实话心里没底。领导给我安排到了办公室工作,可能这是出于对我的照顾,起初真有点不适应,不从何处下手。在这里我认识了**和**,他俩给了我很大帮助,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就去请教他俩。办公室的工作是很琐碎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他要领会上级领导的意思,向下传达文件;同时又要汇总其他部门员工的总结和合理化建议,向上级领导反应。在这半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办公室人员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其他员工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房地产理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以充实自己。

现在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这半年来的个人工作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1.公司领导让我发挥计算机的特长,为“****项目分析报告”制作了一个幻灯片,受到了一致好评。

2.加强了公司的计算机管理,日常对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进行升级与维护,对其他员工按不同水平进行了计算机知识辅导,使公司整体计算机水平有所提高。

3.一段时间,在销售部协助**办理合同的备案工作,参加了两次销售部门的周工作总结会议。从中我学到了一些房屋买卖合同、房屋契税的一些知识,并对房屋销售环节有了一定的认识。

4.做了一段时间的周工作计划汇总,在每月例会上向领导作了总结报告,为年底个人总评提供了依据,并为公司做好工作周报、月报提供了相应的资料。新晨

5.在****的帮助下,我学到了一些劳资方面的知识,对计算工资所得税有了一些了解。我同时在公司资质年检工作上,协助****做了些工作。

6.日常为公司添置办公用品,详细记录物品使用收支情况,有效地对公司办公用品进行了管理。

7.地板采暖工程拍摄照片,以记录工程过程中的违纪作业及工程漏洞。从中学到了相关知识。

8.为公司新的办公地点添置了新家具,遇到临时特殊情况加班加点,多次与物业联系,为公司入住新的办公环境提供了条件。

9.对公司部门计算机进行了网络连接,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为财务人员上网报税以及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其它部门也可以共享文件、打印机,使各部门间有了互通性,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

10.为公司组织了几次活动,如:游泳、台球比赛,文体活动,公司聚餐等等,丰富了员工的娱乐生活,使公司充满活力。

11.参加了公司关于“********”,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简单记录,学到了房地产开发及划化设计的一些知识,并认识到公司的未来意向,发展方向。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

1.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背景

网络技术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一些中职学校也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而从事网络服务的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中职毕业生却很少,他们理论水平欠缺,动手能力不尽如人意,不能独立开展“建网、管网、用网”工作。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处于一种窘境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理念未更新,缺乏对网络技术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实用化的认识;二是专业定位不清,很多中职学校未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三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缺乏适合中职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缺乏工作过程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能做到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五是教学模式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未能有效开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怎样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网络技术“准员工”就成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就此问题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中职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策略和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

2.1 专业内涵

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称网络构建(简称网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相对本专科较低。其主要培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信息安全与维护的初、中级网络技术应用型操作人员。

2.2 专业核心能力

我们通过市场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有三个职业方向: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站建设与开发。由此,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培养“准员工”三个职业核心岗位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控能力、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能力),逐步形成胜任企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工作需求的“建网、管网、用网”三项职业技能。

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的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根据企业用人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的“企业引领、项目训练、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企业引领,可以使师生了解技术发展方向,紧跟行业的发展,同时依托本地通信公司和网络集成公司获取市场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得中职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无缝接轨。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我们要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引入企业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构建由课程项目、仿真项目、工学结合项目、企业项目组成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从模仿到应用”的递进式训练,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在“学项目做项目”,全方位锻炼学生“做项目”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

工学交替则是除了国家规定最后一个学期必须要企业实习外,前五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穿插到企业实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这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使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跟企业岗位实现零距离的无缝对接。

4.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教学模式

4.1 课程项目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课程项目(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项目化的配套教材、双师型的师资、社会化的质量评价。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与做一体,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是由一系列工作任务组成。此类项目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任务为驱动,按照“确定任务一制定方案一确定方案一实施方案一检查控制—评估反馈”六个典型的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操作技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4.2 仿真项目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

仿真项目(综合训练项目)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它是通过充分的行业调研,总结提炼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员、网络布线员等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典型知识技能,将实际的工作内容纳入仿真项目教学中,保证学以致用。

仿真项目教学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独立或分组的形式完成资讯、工作计划制订、工作任务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要组织学生分组协作工作,引进团队竞争机制,在协作中树立团队精神,在团队竞争中促进集体思考、发挥个性、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和谐与发展的前提下使提高项目工作质量,提升职业岗位素养。

4.3 演练项目教学采用校外实训教学模式

演练项目(工学结合项目)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是以企业的实战项目为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开放式实战项目。

计算机网络专业与校外企合作,运用企业的硬软件环境,安排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联合企业的项目工程师共同指导实训,按照项目实战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实战实训,时间集中,独立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项目实战技能。这种校外实训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减小学校教学与工作过程的差异,使中职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演练项目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倾向,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投入到工学结合项目学习中,有效地促进个性化的发展。

4.4 真实项目训练采取顶岗实习

真实项目(企业项目)训练是实践教学递进体系中最高形式,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使学生得到一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提升的综合训练。学生在独立解决企业项目工作中,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精神、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提高了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为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递进式的不同阶段的项目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将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从掌握课程转移到对综合岗位能力的培养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学生能逐步胜任更高层级的职业岗位,保证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5.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课程体系的确定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按照“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区域网络应用实际的课程体系。

5.1 岗位能力与应具备的技术分析

我校与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公司以及一些中小规模的网络集成公司合作,了解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明确网络技术专业“准员工”应具备的技术。

5.2 确定本专业职业行动领域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应具备的技术,分析这些技术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行动能力,分析学生基本情况、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设计职业行动领域。

根据分析,上述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有:综合布线、有线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各类服务器、管理与维护用户终端、网络安全管理、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与应用等。

5.3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工作过程和技能训练,设置职业行动领域课程及课程标准,再依据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教学项目(课程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将教学项目按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整合成职业行动领域课程。

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是基于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并以项目、任务等作为课程的实现形式。同样,我们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各门课程以项目化形式呈现。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模块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组成了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准员工”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之后,我们邀请省内外企业技术专家、一线技术人员、相关教师进行论证,对课程体系进行研讨,确认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群的生产实际的吻合情况,提出专业课程标准建议。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5.4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课程实施方案(示意图)

参考文献:

[l]刘昭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l1

[2]伍珍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式初探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2011(3):193-194.

[3]王勇,任兴田,杨建红.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l0(1):102-1O4,108.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空间;资源建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3-0074-03

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职教资源共享、共用,通过应用带动网络学习交流互动平台建设,计划依托世界大学城网络应用平台打造外贸职业学院网上职业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整体推进学院教学、研究、管理水平,我院从2011年起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开展空间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空间教学建设现状

1.空间平台建设情况

(1)领导高度重视,出台了推进措施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将在“十二五”期间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重新规划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院的校园网络环境;依托基于互联网的“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建设优质共享、交互式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提高全院师生信息化水平素养。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学院每年都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有专项工作计划。2010年底,我院向世界大学城申请70级机构平台空间,可满足7000名师生员工在世界大学城网络虚拟社区中建立个人空间,2011年初我院召开了教育教学网络空间建设动员大会,确定了以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各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空间资源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审定学院网络互动空间建设工作方案,全面负责学院网络空间建设的整体推进,及时了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院各网络互动平台空间建设工作小组调整工作方案,改进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等。

(2)规范管理制度,出台了考核办法

根据空间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我院以信息中心牵头,组织教务处、督导处等多部门针对各部门工作特性规范了空间建设及管理制度,制定部门及部门成员空间建设考核标准,设计了详细的考核指标,出台了空间资源建设考核办法,明确了部门及部门成员在空间资源建设中的职责及考核要求。对空间栏目设置、空间资源形式及数量、空间交流互动,空间美化设计提出了具体考核指标。如:要求系主任每周必须到本系成员空间中访问2次,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两次空间作业批改。教务处、督导处修改了教学检查相关制度,将空间作为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将空间建设考核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强化师生培训,加快了建设步伐

学院于2007年设立了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配备了5名专职信息技术及网络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学院南北两校区的网络设备、学院网站、学院各信息化平台软件等技术工作。

学院以信息中心牵头,组织服务外包学院计算机教师、各部门兼职信息化干事成立空间建设技术支持小组,遴选空间建设优秀个人成立空间资源建设培训讲师团队。空间建设技术支持小组制定了详细的空间建设培训计划,明确了培训内容及进程,每个学期面向全院师生员工组织4次空间培训,目前,所有教职员工及2009、2010、2011级学生均接受了4~6课时的空间集中培训;同时,由各部门设置的兼职信息化建设干事,空间建设骨干教师负责各个部门及系(院)的分散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提高了师生空间建设的技术水平,加快了建设的步伐。

(4)努力改善条件,搭建平台

学院已在南北两校区建成了主干1000M、覆盖全院范围的校园网;网络带宽总量为300M,能满足实际需求。南北两校区通过VPN相联,共享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加校园网的容量及上网的灵活性,我们在学院南北两校区各楼宇都安装了无线AP(无线路由器),并和湖南移动长沙分公司、湖南电信长沙分公司合作,启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工程,通过无线网的有效补充,大大扩充了校园网的覆盖面。改善了学生的上网需求,保障了空间建设硬件条件。

(5)组织竞赛活动,调动了师生的积极参与

学院每学期面向全院教职员工及学生组织一次空间资源建设竞赛活动。所有教职员工均按照学院制定的评审指标开展空间展示和陈述活动,学院评审机构将根据每个员工的空间资源建设情况评定等级,每学期组织各(系)院开展学生空间建设竞赛活动,由各班辅导员推荐空间建设优秀个人参加学院评审。空间资源建设评优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师生建设、运用空间的积极性。

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我院主要从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和学院特色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来创建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构筑开放的教学资源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1)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是数学化教学资源的核心,学院主要从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和专业素材教学资源两个方面进行了空间资源建设。

1)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建设

学院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各专业建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各专业根据岗位需求构建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平台,形成了符合专业特点的能力培训体系。学院每个专业启动了5至8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目前已初步完成的课程标准资源主要有课程介绍(课程负责人说课)、课程内容标准、课程考核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视频、项目教学与演示、学习辅导手册与习题、企业案例等。

2)专业素材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训基地;基本特征;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2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he

Ye Weihua

(Hunan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Changsha 410131,China)

Abstract: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x,practic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strengthen the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i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key.Therefore,to discus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basic characteristics,construc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 is an important issue.Based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for example insid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o explore new ways of practical base construction.

Keywords:Training base;Basic features;Construction plan

高等院校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强调生产性、体现教学做一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校外实训基地结合就业岗位,使学生亲历职场,在校期间得到上岗能力训练。校内校外相结合,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差距。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如何获得适合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样,校内实训基地也存在如何建设才能更好地符合教学的要求。下面以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就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及实践提出一些建议供以参考。

一、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特征是“技能型”、“应用性”。培养技能型、应用性技术人才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要根据生产和社会实践一线岗位技能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建设相适应的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立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对学生共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综合实力。实训基地建设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项常规性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发挥个性。缩短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使大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实现“零缝隙”对接。

(三)建立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设一支“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四)建立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发出能够培养学生实际产品工作能力的实训设备,有利于发挥基地效益,增强教师科技开发能力。

二、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特征

(一)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其中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共享性(开放性)。

(二)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生产性实训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实的项目经过提炼加工后作为实训的主要内容,并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三)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生产性实训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可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范例――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实施三位一体“公司+平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使学生在具有职业氛围和仿真环境下进行各种计算机网络类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同时承担司法行业干部职工以及当地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培训工作,并与周边院校实行资源共享。扩大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与规模,建立有稳定和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提供场所。

(二)建设内容:(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根据专业特点,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实施三位一体“公司+平台”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通过合作公司、系办公司和虚拟公司组成“三位一体”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基地通过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信息产业园、江西泰豪软件股份公司、福建星网锐捷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软件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的设备捐赠、师资支持,借助合作公司(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系办公司(律助信息服务中心)的场地和管理平台,再建立一个生产型的虚拟公司(计算机实训中心)。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以“虚拟型”实训为辅,进行岗位技能实训、实习实训及在工程人员和教师的带领下完成项目设计和工程外包,并完成学生的企业认证的培训、考试;实训基地同时还是教师进行项目设计、软件开发、教学研究的基地。学院为合作企业、系办公司和校内虚拟公司提供管理平台,确保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依托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信息产业园合作成立的“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下设:实训部、业务部、技术服务部、培训部。从参与合作的公司引进外包项目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干带领部分优秀学生,组成网络工程设计、施工、售后技术服务小组。通过参与合作公司,源源不断地带来新的项目、最新的网络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教师和学生在公司环境中得到了项目实战的锻炼,教师和公司人员定期进行双向流动。 “律助信息服务中心”是信息工程系自办的一个经济实体。主要从事学院信息化建设及校园网的管理维护,应用软件开发,同时与福建星网锐捷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IT业务;让学生学习岗位型专业核心课程、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并通过企业认证考试。同时还为教师提供一个集产、教、研为一体的生产性平台。通过合作公司、系办公司、虚拟公司与学校的有机结合,构建三位一体“公司+平台”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图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三位一体“公司+平台”建设模式

通过合作企业(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信息产业园、江西泰豪软件股份公司、福建星网锐捷有限公司等)建设一个生产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参照生产型实训基地建立一个虚拟公司(计算机实训中心),加上合作公司(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系办公司(律助信息服务中心)建立一个三位一体“公司+平台”的校内实训基地;学院为合作企业、系办公司和校内虚拟公司提供管理平台,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合作公司、系办公司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环境,虚拟公司为学生提供仿真实训环境,按照(教学、生产、研发、培训、鉴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虚拟型”的三类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技能实习实训中心、基本技能实训场(室)“三级实习实训保障体系”,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3)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信息产业园、江西泰豪软件股份公司等共建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律助信息服务中心的力度,经过两至三年的建设,本专业在原有1个公司、1个中心、6个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增3个实训室,建立一个功能完备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将全面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三)建设措施:(1)建立由教学专家、行业专家等组成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小组。(2)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召开基地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进行论证,形成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表。(3)采用招标方式,购买硬件设备看;根据教学与实训室功能需要,通过购置或企业捐赠配备所需的教学软件。(4)完善校外和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定期交流,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联系。(5)选派具有一定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聘请网络行业具有丰富网络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基地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并开发相应的实验教学教材。(6)为使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后发挥较高的效率,在管理体制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建设产学研三结合的综合型、职业化、开放性实践基地。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组织实践教学的前提,对于经费相对紧张、技术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不但要加大融资力度以改善办学条件,更要从规划、发展和管理的角度,切实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多渠道着手,全方位着力,探索实践教学体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强化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潜力,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薛峰,李伟.浅析应用型高校发展实训基地的策略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

[3]朱建军,信丽华.普通高等院校实训基地设备更新的探索[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

[4]郭桂义,胡孔峰,孙慕芳.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职业技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5]艾剑锋,汤鹏志,蒋志勇.普通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学档案 计算机管理 分类方法 方案

一、教学档案的作用及微机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方法的更新,有关教改文献资料及教学管理文件、教师业务档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成绩单等文件管理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利用是否妥善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助于教学规律的研究;二是有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改革;三是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四是有助于学校工作的发展;五是有助于教育的发展。微机应用,网络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标志。原来那种手工管理教学档案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各高校校园网已经建立并投入使用,在校园网的环境下,开发教学档案管理软件,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组织管理、检索教学档案已成为现实,采用微机管理、查询检索,对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档案微机管理的范围及分类方法

教学档案内容繁杂,它包括国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教育的条例法规和文件,学校的各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期授课计划、图纸、挂图和教学工作总结、学生成绩和各班成绩统计、教师业务档案与有关教学材料。采用微机管理必须对教学档案进行合理地分类,确定微机管理的范围。本人就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从教学档案构成的方式看可分为:文书文件和非文书文件两大类。其中文书文件包括:教育、教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和学生学籍、学生成绩等有关文献资料。非文书文件是指除文书文件以外的资料。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特殊性,我们探讨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教学档案的范围限于文书文件。

1.教育、教改,包括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资料,可以按文件形成的年份、文号、性质进行分类编号。

2.教学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综合性材料,包括上级下达的教学工作方面的规划、指示等;学校制订的教学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有关教学方面的制度、规定、办法、教学检查、评估和各级优秀教师质量评奖材料、学生运动会材料等。

3.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上级有关学科、专业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文件材料;学校有关学科、专业、实验室评估、申报、审批材料;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材料;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计划、总结材料等。

4.招生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校的招生计划、规定、生源计划、新生录取材料及新生名单。

5.学籍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及学生奖惩材料等。

6.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要求及安排,校历表、课程表,各系、部专业课程试题库,优秀教案、重要备课记录、教师情况登记表。

7.教材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自编、主编教材,自编、主编教学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和习题集等。

8.教师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教师教学情况、教师工作量的规定及执行情况,教师业务考核材料,教师进修培训的计划、总结、学习成绩等文件材料。

三、教学档案微机管理方案

以上所述的教学档案资料大多是以文书文件的形式存在,只有部分资料如学生成绩单和学生基本情况以电子文书形式存在。这就要求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收集到的有关文件资料输入到计算机内,使其成为电子产品,方案如图1:将文书文件以A4纸张大小,通过扫描仪扫描成电子图片,然后再根据其内容加以分类、编号,存入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库内,以便进行检索利用。

1.教学档案的检索利用

教学档案的检索需要一个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库的客户端管理程序,通过校园网或Intenet询问信息库,并可以通过终端打印机打印出源文件,该程序应具有如下功能:

A、按年份查找:输入年份可查找到该年份的所有教学档案资料;

B、按分类查找:输入某类文件信息,可找到与该类文件有关的所有资料;

C、按关键字查找:输入某个关键字可找到与关键字有关部门的所有资料;

D、糊查找:通过输入不同关键字进行组合查找。

2.网络连接方案

3.可能性分析

由于现在高校均已建立校园网,基本环境已形成,教学档案的电子信息化收集只需要一个高档或普通的扫描仪即可,不需要增添更多的硬件设备,制作中技术含量不高,一般教学管理人员稍加培训即可上岗。教学档案信息检索软件可采用VB开发工具自行开发或购置现成的成品软件。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的专业是计算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房地产开发这个行业,说实话心里没底。领导给我安排到了办公室工作,可能这是出于对我的照顾,起初真有点不适应,不从何处下手。在这里我认识了**和**,他俩给了我很大帮助,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就去请教他俩。办公室的工作是很琐碎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他要领会上级领导的意思,向下传达文件;同时又要汇总其他部门员工的总结和合理化建议,向上级领导反应。在这半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办公室人员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其他员工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房地产理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以充实自己。

现在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这半年来的个人工作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个人总结:

1.公司领导让我发挥计算机的特长,为“XXX项目分析报告”制作了一个幻灯片,受到了一致好评。

2.加强了公司的计算机管理,日常对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进行升级与维护,对其他员工按不同水平进行了计算机知识辅导,使公司整体计算机水平有所提高。

3.一段时间,在销售部协助**办理合同的备案工作,参加了两次销售部门的周工作总结会议。从中我学到了一些房屋买卖合同、房屋契税的一些知识,并对房屋销售环节有了一定的认识。

4.做了一段时间的周工作计划汇总,在每月例会上向领导作了总结报告,为年底个人总评提供了依据,并为公司做好工作周报、月报提供了相应的资料。

5.在XXX的帮助下,我学到了一些劳资方面的知识,对计算工资所得税有了一些了解。我同时在公司资质年检工作上,协助XXX做了些工作。

6.日常为公司添置办公用品,详细记录物品使用收支情况,有效地对公司办公用品进行了管理。

7.地板采暖工程拍摄照片,以记录工程过程中的违纪作业及工程漏洞。从中学到了相关知识。

8.为公司新的办公地点添置了新家具,遇到临时特殊情况加班加点,多次与物业联系,为公司入住新的办公环境提供了条件。

9.对公司部门计算机进行了网络连接,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为财务人员上网报税以及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其它部门也可以共享文件、打印机,使各部门间有了互通性,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

10.为公司组织了几次活动,如:游泳、台球比赛,文体活动,公司聚餐等等,丰富了员工的娱乐生活,使公司充满活力。

11.参加了公司关于“XXX”,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简单记录,学到了房地产开发及划化设计的一些知识,并认识到公司的未来意向,发展方向。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职业面向及能力结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实训设计和师资配备等方面描述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并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工学结合;企校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一个教育层次,而是一种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类型的作用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是其它教育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重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供需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原先按普通高校方法管理及教学的经验已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2003年国家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强调教师的双师型,提出了企校联合办学的理念。2005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明确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企校合作的培养模式”,即职业教育要彻底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企校合作”之路。

发达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案开发中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促使人们用新的视角、新的理念进行新一轮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

基于这一形势,我院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企校合作”方面进行了探索。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1 职业面向及能力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的基层单位,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管理、技术维护和运行,应用软件研发等技术或管理工作。根据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总结出该专业的能力结构的总体要求如下:

专业能力:计算机维护维修、网络管理、网站建设、软件开发

社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能力

方法能力:项目构思、设计、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力;结局世纪问题能力;学习、创新能力

1.2 教学过程

依托合作企业,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开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在实践“讲一练二考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2+2+1+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建立起与合作企业的长效培养机制:

第1、2学期:学习基本技能(校内实训、教学做一体化),培养专业基本能力。第3、4学期:学习专业技能(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培养专业能力。第5学期:工作室项目实战/顶岗培训,培养面向职业技能(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第6学期: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就业与岗位零距离对接(职业素质培养)。

1.3 实训设计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地位。技术技能的培养需要环境,需要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来保障。本专业实训环节安排如下:

第1学期: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一周

第2学期: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实训一周

第3学期:校内实训基地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发实训两周

第4学期: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两周

第5学期:校企合作进行实训,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各四周

第6学期: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

1.4 师资配备

根据教学设计要求,配备不同工种教师情况如下:

计算机组装维护教师2人,须熟悉主流计算机硬件,熟练DIY计算机,熟练运用各种维护工具

网络管理教师3人,须熟悉当前主流网络技术,熟练掌握各种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的使用

网站建设教师4人,须熟练掌握当前主流网站建设工具,掌握至少一种主流网站开发技术

软件开发教师4人,须熟练掌握当前主流软件开发工具,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技术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2.1 实施准备

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评价与考核办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企校合作实习实训管理细则》等制度,完善企校共建专业模式,为专业建设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以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依托,聘请省内相关专业知名专家,成立系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与监督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并研究专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2 实施过程

(1)首先,专业教研室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本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

(2)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活动进程表所安排的6个学期的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实习与实训活动、考试考查时间与方式等进行具体化,如确定内容、确定老师、确定具体时间和具体要求。

(3)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每个学期的实训环节进行具体安排与落实。

(4)从第一学期开始,由专业委员会对每个学期按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

(5)第五学期,组织学生分别在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工学交替等。

(6)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

(7)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所有环节获得学分,方可毕业。

(8)负责对学生所取得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学分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上报学校教务处。

2.3 实施效果

本方案自实施以来,效果显著。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坚定贯彻“工学结合,企校合作”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就业优势比较明显。

(2)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职业综合素质高。由于学生在校期间能按照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培养锻炼,重视实验课、课程设计、专业实习、项目实训等实践环节的锻炼,我系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强。

3.结语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网络信息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堂课外教学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探索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我院资源为依托,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工学结合、企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我系学生在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山东省计算机技术技能竞赛、齐鲁软件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业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2)多年来我系学生就业效果显著,就业率连年达到90%以上。

综上所述,本专业方案的成功实施,对于各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志春,孔凡菊,蒋卫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 2007.14(66)

[2]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249)

[3]丁孝鹏,林贵城,何灿大,翟小姬. 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安学刊,2010.3(1)

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实境耦合;职业素养;计算机专业建设;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58-02

“实境耦合”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研究和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探索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把教学和实训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之中,通过与社会实际的嵌入式结合和校企合作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深刻的启示。这种办学模式的特点是:①所设专业与社会和企业需求、发展有机藕合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企业藕合。③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企业藕合。④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社会、企业藕合。学校与社会、企业的深度耦合,最终使企业与职业学校实现了双赢。牢固树立职业教育为地区、社区经济服务的理念。

1实境耦合的特征

“实境”与“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四方面的特征:一是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过程;二是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三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引下,发展职业能力,形成职业品格,提高职业素质的过程;四是面向社会职业需求、内外结合的有机整合过程。

2实境耦合的实践探索

2.1现状分析:现代社会各行业广泛使用图文编排、视频处理编辑,对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那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如何与社会需求的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呢?学校要依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情境相吻合的实境训教过程,与职业能力标准相匹配的考核评价办法。

2.2课程体系开发重构: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结合中职人才培养规律,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与专业理论与技能进行整合、提炼,形成训教项目及训教内容。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校企合作编写校本讲义。

2.3实训实习系统设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实训实习,主要有职业岗位见习、课程单项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实训实习内容融入专业学习领域训教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单项技能、基本技能、岗位能力、职业领域能力逐步提升,职业素养逐步养成。

形成实训实习系统;各环节的目标要求与技能和职业能力提升要求相一致;在校内校外实境中,由专兼职教师指导完成训教任务。

2.4校企合作实境训教:以学生为主体,校企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在校内校外实境中实施行动导向训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分三个阶段进行训教:

一是到广告公司、企业跟班见习。了解计算机相关技能、软件在公司企业中的应用,初步了解计算机专业岗位需求;回校后,校企教师进行专业理论训教,提高学生对电脑软件在社会应用的基本认知。

二是在校内实训室实境训教。设计典型项目,学生组成4至5人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师提出的项目要求,完成项目讨论、编制工作计划、分工电脑流程、完成电脑设计、作品实用价值、训教过程评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

三是返回企业实训。掌握设计生产线运行管理知识和调试能力。在一线岗位技能训练过程中,以企业导师为主,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学生的考核评价。

2.5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取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展示演示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法,避免单一教授法带来的单调和学生的惰性。将课程搬到实训室、搬到企业、搬到社会,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采取多种答疑方式,并列为考核和督导内容。

2.6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实行四学期年历和弹性休假制度。将寒假、暑假作为冬季、夏季学期,同时实施教师弹性休假,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研修。学期制改革使训教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协调一致,也为训教计划符合“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提供了保障。

顶岗实习系统管理制度。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校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手册》实施精细化管理,规定相应的学分,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考核,同时签发《学生工作经历证书》。为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工作岗位分散不易管理的问题,采取建立网络管理平台、设立专兼职相结合的职业指导师等措施。

等级制考核评价制度。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训教成绩,提高人才培养评价效度,推行基于等级制的过程考核。等级制考核由校企训教团队制定考核方案,确定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通过目标与过程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他评与自评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校外实训实习以外部评价为主等方式进行考核。

教师团队建设制度。校企共建“双师结构”训教管理团队,将专兼职教师选聘纳入人力资源管理,按恰当的比例配置专兼结合的专业带头人、基地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建立教师(员工)发展学校,实施教师(员工)素质提升计划,校企发挥各自优势接受教师(员工)研修和培训,在实境中提升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2.7建设实境训教基地:课内的实验训练基本是任务式、作业式,训练内容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

在学生入校开始就把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跟学校的文印室、微机室及校外的打字复印店、电脑公司、摄影楼、网络公司等进行挂钩。第一学期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这些挂钩的实验基地实地调查、打杂务,了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各工作岗位职责及岗位工作流程等等。通过观察学习,在对岗位职责和人际关系熟悉后,学生就可以参与具体实务的操作。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零距离”工作岗位锻炼,是课内学习的拓展与扩充,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知识的认识,增强行业知识的渗透,拓宽知识视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态度、服务意识、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乐海,谭斌.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06

上一篇:广电网络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学前教育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