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22 01:45:08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种、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全国广播电视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播出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通过开展献礼建党百年安全播出保障专项行动,进一步铸牢安全播出、安全传输、网络安全和设施安全的基础,确保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项活动直播转播工作万无一失。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成立县文广新旅局安全播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网络安全、设施保护的组织领导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三、安全保障范围

(一)涉及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传输、覆盖等各环节的管理和运行部门,包括各安全播出行政管理部门、广播电视台、有线网络、无线发射台等安全播出责任单位。

(二)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集成播控传输分发服务单位、融媒体中心等网络视听安全播出责任单位。

(三)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政府网站、单位机构网站以及各单位与公网连接的业务系统等。

四、主要工作

(一)开展打击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县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协同市场监督、公安等部门联合检查非法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行为,为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各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大自查,确保检查全覆盖、不留死角,积极排查隐患,建立隐患台账,及时整改。

(三)持续开展打击“黑广播”专项行动,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公安、工信等部门开展打击“黑广播”的专项治理工作,维护广播电视正常传播秩序。

五、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组织开展好安全播出保障专项工作对保障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出传输安全优质稳定、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各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领导,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安全保障各项活动,制定安全播出保障专项工作方案,组织制定和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扎实推进各阶段的安全保障工作。

(二)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要周密部署安全保障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护和安全保障各项工作,要以“安播零事故、传输高质量”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全面落实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出、集成、传输、分发和覆盖等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必须做到“五到位”,即:领导到位、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设备到位和技术到位。要制定各阶段目标,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部门,落实到岗位、个人。

(三)全面检查,突出重点。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认真细致的安全检查,确保不留死角。要对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预案进行重点检查,并加大对重要频率频道、重要传输环节的检查力度,着力做好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安全播出、网络安全和安全传输保障工作的检查,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

以建设幸福为出发点,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监管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统筹协调、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强化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各类政务及公共服务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工作,打造可信、可控、可用的信息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和网络行为文明、信息系统安全的互联网应用环境。

三、组织领导

成立我局网络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执法大队、市场管理科、广电科等组成。

四、工作职责

负责全县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单位进行初审或备案,对互联网文化活动违反国家有关法规的行为实施处罚;依法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审核及管理;督促县广电总台做好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输视听节目(包括影视类音像制品)的管理。

五、整治任务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要求,认真做好重要时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基础信息网络传输安全,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强化对互联网及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内容的监管,严格防范非法有害信息在网络空间的散播。

六、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健全机制阶段(5月)。

第二阶段:评估自评估、自测评,综合整治阶段(6月至9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巩固提高阶段(10月)。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实部门责任,各司其职,常抓不懈。做好本系统、本行业内各类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

2、明确职责,加强配合。要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下,各司其职,分头齐进,相互配合,迅速开展整治工作。同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问题,部署任务,协调行动,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3、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要将整治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结合实际,认真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的整治措施。对重要信息系统落实责任到人,严控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不放过任何小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及人社部、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市委市政府及局党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抓细抓实抓紧各项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二)做好信息支撑。切实保障各类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网站、移动应用、12333等渠道,确保人社各项政策的宣传、落地。加强视频会议的联调测试、技术保障、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紧急任务的有效传达落实。

(三)抓住发展机遇。深入分析疫情防控给信息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及带来的机遇,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经办大厅、网上服务、移动应用、自助终端、12333等服务方式的有序衔接,加快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联动。

二、加快社会保障卡应用建设

(一)完成发行任务。大力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确保完成2020年发卡和电子社保卡签发目标任务。稳步推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制定发行计划和工作方案,做好国产密钥服务系统建设,确保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向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平稳过渡。

(二)提升服务能力。完成省政务服务网、皖事通上社会保障卡服务事项的对接,实现社会保障卡网上申领、邮寄发卡、即时补换、线上启用等服务的一网通办。继续协调合作银行推进“一站式”服务网点建设,快速发卡网点覆盖所有县区和县区全部合作银行,每个县区至少设立2个快速发卡网点。开展“清卡行动”,摸清超期未发、死亡未注销等卡片数量,建立回收处理机制,确保应发尽发、应销尽销。

(三)加大应用拓展。开展人社领域待遇用卡专项提升行动,加大各类就业补贴、农民工工资等待遇进卡覆盖面,拓展社会保障卡在职业培训、人事考试等领域应用。推进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贯通实体卡与电子社保卡应用,依托电子社保卡集成人社各类“线上”应用,推进社会保险“线上”缴费,完善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线上”认证,加大医院门诊和住院电子社保卡扫码支付结算宣传,推进电子社保卡与“安康码”互联互通互认。

三、深入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

(一)做好“省集中”建设。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做好智慧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人事人才、基金财务等“省集中”信息系统推广实施,配合做好社会保险数据整理、数据上报、需求调研、开发测试、数据转换、系统切换、风险防控及使用操作等方面工作,提高信息系统建设成效。

(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拓展网上服务、移动应用、自助终端、12333咨询服务电话等多渠道便捷服务,整合统一全市人社“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及公共服务应用接口标准,加大信息化协同和数据共享,加强与省政务服务网、皖事通、省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等系统对接,积极推进各类业务“网上办”和“掌上办”。

(三)加强软硬件平台运维。继续完善社保核心平台系统,完成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及疫情防控期间各项政策落地系统改造工作。加强数据中心机房规范化管理,做好软硬件设备和环境设备运维,完善信息化固定资产台账,确保各类软硬件基础平台稳定运行。

四、稳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深入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落实2020年“互联网+人社”重点任务计划。着力完善一体化应用服务建设,探索“大数据”信息资源开发,切实增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

(二)提升12333电话服务能力。推进12333电话咨询服务事业发展,举办好2020年“全国12333统一咨询日”活动。推动12333电话咨询业务购买第三方服务建设,确保综合接通率达到80%以上。加快12333电话查询和业务办理功能建设,探索12333智能服务应用。强化业务政策培训,充实完善知识库内容,努力提升12333电话咨询服务水平。

五、不断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一)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站位,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网络信息安全担当。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集中学习。

(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整改,加快推进县区业务专网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加强数据库审计和运维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技术手段,做好业务终端准入控制和操作人员权限管理,提高基础安全防护能力,防范安全事件发生。

(三)完善安全通报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区)两级网络安全通报反馈、应急处置机制,形成“通报、整改、督查、反馈”闭环,上下联动,共同提高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六、继续加强网信基础建设

(一)加强宏观规划。对标“十三五”人社网信目标任务,逐一清点落实。谋划“十四五”期间人社网信工作思路,开展“十四五”人社信息化课题研究。

(二)加强工作宣传。将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实抓好,以社会保障卡宣传工作为重点,把宣传工作贯穿到卡服务的每个环节,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三)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到突出的位置,强化廉洁自律的工作要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抓好社会保障卡、12333等窗口单位作风建设。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海量的地质资料,具有可被重复开发利用、能够长期提供服务的重要功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信息支撑。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质档案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质档案的信息化是以地质资料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以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对应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机构中汇总集成,实现互联互通,并向社会提供资料查询、学习、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新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地质资料信息化的多个文件。2001年,国土资源部在257号文件中,提出了“为推进地质资料数字化,促进地质资料全社会共享”。

2003年,国土资源部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欠交地质资料补交办法》《保护期内国家出资勘查开发形成的地质资料利用办法》和《馆藏地质资料管理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促进了地质资料汇交率的提高,开始网上查询服务。2005年,国土资源部、国家保密局联合《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通过明确地质资料保密范围、利用程序、技术处理、加强服务等方式,使我国绝大多数馆藏地质资料都能被社会利用。2006年,国土资发〔2006〕98号《关于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加快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地质资料目录信息公开范围。各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门户网站主页设立“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栏目,建立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站(栏目)之间的链接,形成部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中心,实现目录信息互通共享,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网络化服务。2006年,国土资发〔2006〕210号,为了进一步完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制度,提高数字化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地质资料汇交人严格按《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汇交纸质地质资料的同时,应按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制作和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档。2010年,国土资发〔2010〕5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地质找矿成果资料共享。

2010年,国土资源部推出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作为重要抓手,促进地质资料管理职能的全面到位。在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老资料的信息化处理阶段,该阶段是对所有形成的原本以纸介质为主的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计算机录入、扫描、复制、数字化摄影拍照等,形成数字化的地质资料;二是提交数字化的新资料阶段,通过明文规定,各种形成的地质资料在汇交纸介质等资料的同时,必须汇交数字化的地质资料,实现了地质资料汇交以后直接可用;三是地质资料信息的综合开放服务,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出台为标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为目标,构建广泛服务社会、灵活多样的服务新机制。通过对地质资料信息进行集群开发,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系列、权威、集群化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促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以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基础,以地质资料增值服务为扩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为建立服务型国土资源部门和提升宏观调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地质资料管理方面长期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不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安全保障现状及易发生的安全事件

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过程中,涉及安全保障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不公开的资料,如国土资发〔2006〕98号中规定“涉及保密的放射性矿产和海域地质资料”,不在公开的信息化服务范围之内,涉及军事、海洋和放射性矿产的地质资料查阅利用,应执行其主管部门保密范围的规定;

二是除《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所列国家秘密目录范围内的地质资料外,其他资料均可公开提供给社会利用。保密范围内的地质资料,如果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单件组成,其中不的单件资料可以单独公开供社会利用。在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化服务过程中,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确保电子文件长期不失真、不失密、不丢失,并且若干年后还能被读取利用,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类问题。

一是规定应保密的,被公开信息的情况。此类问题主要是当事人对相关法律、规范不清楚,无意识之中造成重大影响。如放射性矿产资料,曾有一段时间全国多家报纸、网站大规模公开我国西北地区砂岩型铀矿重大发现的地质成果;又如某地发现火山岩型大型铀矿,在某局会议上公开表扬;又如某单位,发现了钪矿,并与某企业仅仅进行概念性合作,就广泛公开了信息;又如某单位,在某地发现了大型稀土矿床,未经正常程序进行公开。以上等等,都是违反了保密和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处理不当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测绘成果的应用上,如:地理信息数据违法存储、使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中存储测绘成果,计算机违规连接互联网,存储介质在计算机和非计算机间交叉使用,违规擅自复制扫描测绘成果,未按原密级进行管理,擅自非法转让转借测绘成果等。造成地质资料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单位和个人法律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格;资料脱密不倒位,测绘成果保密措施不落实,保密管理领导责任制执行不到位;未依法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存储处理设备未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测绘成果的领用、保存、复制、使用、销毁等环节台帐不完整、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测绘成果存储处理设备管理混乱,缺乏防护措施;没有开展测绘成果保密宣传教育和日常检查工作等等。

三、地质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法制意识,提高人才素质

在法律源头上开展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和开发使用人员的培训学习教育,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土资源业务档案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让管理人员和开发利用人员知法、懂法,扫除信息化利用的安全保障中法律盲点,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保管,合法开发利用。在信息化服务、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单位,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地质调查机构、地勘单位、各矿山企业及调研机构等,组建稳定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和开发利用的信息技术人员,并加大培养和培训,提高管理、维护、服务、开发和利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根本性提高技术人员的信息化利用素质。

2.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标准制度

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利用因其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开发利用复杂,所以安全保障的难度很高。因此,从国土资源部开始,一直到市县基层国土资源局、地质勘查单位和各资料利用企业,建立起资料信息化利用的安全保障领导小组,落实安全保障责任,才能保障地质资料信息化利用的安全可靠。重点在地质资料信息集群集成与深度开发、资料汇交、数据库建设、网络连通、产品开发等关键环节上,做好领导工作,落实好各项责任。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做到每年有计划,年度有考核。由于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难度很高、环节多、牵涉面广,因此必须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技术标准。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制度、成果地质资料管理制度,遵循相关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技术标准规范和地质矿产行业信息化标准,推进与强化基层对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工程勘查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与服务职责,推进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3.统一信息平台,严控网络安全

在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建立起统一共享的服务平台系统,依托互联网,形成以国土资源部门下属信息档案机构的门户网站为基础的网络化统一对外服务系统,进行资料数据目录和公开资料数据的信息化服务利用。对于非公开地质资料数据,则按照有关规定依程序进行开发利用。对于信息化服务利用的数据中心的基础运行环境,最重要考虑的是安全系统,特别是包括主机与服务器系统、存储备份系统、基础软件等应在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基础上,选择国产硬件为主,空间数据管理软件可选择国内外主流产品等。目前地质资料共享服务平台必须依托Internet对外提供服务,因仅限非地质资料传输。地质资料严禁在网络上传输,地质资料严禁与网络相连接的设备上存储与备份。

4.加强脱密研究,信息可用安全

地质资料信息化开发利用,一定要加强脱密研究,以扩大利用地质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并可加快资料信息服务的速度和提高资料的利用率。根据相关要求,对有密级控制的各项地质资料进行复核检查:一是按年限规定,已可解密的地质资料尽快按程序进行解密处理,及时解密,直接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二是地质资料中,非全部密级控制的部份,按相关要求对可直接利用使用的部分进行利用;三是对密级控制的部分,如果符合脱密要求,按照一定的技术处理即可利用的,应进行脱密处理;四是根据当前条件下,仍需保密的地质资料,则按相关要求继续保密,其利用仍按相关规定进行。地质资料信息的安全可用是信息化服务开放利用的基础,必须严格控制,依法依规进行。严格区分地质资料与非地质资料在管理、利用上的区别,确保网上共享的数据都是非的地质资料。

5.层层把关检查,信息万无一失

在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服务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信息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的背景下,稍有不慎,资料就有可能外泄,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件,造成重大的影响。从地质资料的信息源头开始,到计算机等存储设备,到网络建设,到Internet对外提供开放利用服务,以及工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数据网络传输等,必须层层把关检查,做到信息利用万无一失。在地质资料保管、信息化服务单位、各使用单位,应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落实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安全保障的审核检查责任,特别是重点环节的把控上,做到程序到位、资料安全可用。在网络传输利用上,通过各种网络安全的控制手段,严禁地质资料的传输,把控好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和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播出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提高我区广电行业对做好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筑牢安全播出、安全传输、网络安全和设施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创造安全优质、稳定有序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出环境,确保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项重大活动直播转播工作万无一失。

二、工作安排

(一)组织开展安全播出大检查。根据安排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广电行政部门和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包括区融媒体中心、无线发射台和区广电网络公司),要开展安全播出工作自查、检查、抽查和问题整改工作。3月初,召开市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专项动员大会;3月17日前,各级党委政府、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广电网络公司要对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各专业实施细则、《广播电视行业安全大检查自查表》自查整改,并将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区文体广旅局;3月底前将对各镇、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广电网络公司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有关情况进行通报,督促问题整改到位;4月至5月接受市级有关部门检查。6月下旬市局召开建党100周年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动员会。

(二)制定安全播出保障专项工作方案。各级党委政府、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广电网络公司,要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安全可靠、稳定有序,重大活动直播转播安全播出万无一失的工作目标,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特点制定实施安全播出保障专项工作方案,并于2021年3月17日前报区文体广旅局备案。

(三)组织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

1.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广电网络公司在3月底前完成本单位各类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完善。4月-5月各单位要分层级分业务有针对性开展安全播出应急演练,会同当地网信、公安部门对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广电网络公司进行网络攻防实战演习,测试各单位应急预案,应急措施、上下游单位协调联动、网络安全防护的实效性,提升安全播出应急处置能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组织体系由广播电视台内部体系和安全播出协调联动单位构成。本组织系统的运行机制是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为主线,在安全播出调度指挥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应急联动,迅速对突发事件实施应急处置。

2.成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领导小组,安全播出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融媒体中心主任和区广电网络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广播电视的领导、融媒体中心的副主任和区广电网络公司分管安播的副经理任副组长,由局综合股广电工作人员和办公室、融媒体中心办公室、总编室、技播部、采编部、新媒体部、广播节目部、服务部、网络信息工作部、区广电网络传输部等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健全安全播出和网络视听安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即为安全播出指挥部,负责涉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应对,确保各相关部门在播出期间的联络畅通。

(四)加强广电行业管理。区文体广旅局会同当地经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辖区内的“黑广播”“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开展专项打击治理行动;对辖区内播出单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督促立即整改;并协调播出单位加强对广播电视设备设施保护,完善巡护机制,发生盗窃、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影响或危及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案(事)件情况,及时协调区有关部门处置;保护广播电视卫星接收台站免受5G基站干扰,一旦发生干扰,区文体广旅局要及时协调经信部门进行处置解决。

(五)实施安全播出季高等级保障。在开展献礼建党百年安全播出保障专项行动期间,区文体广旅局和安全播出责任单位,要以“安播零事故、传输高质量”为目标,提高保障等级,强化保障措施,加强值班值守、巡视巡护、运行维护,严密防范非法攻击、破坏、干扰、插播等事件,强化指挥调度和监管,严格事件事故调查处理,加强安全播出成绩考核。

三、措施及应急程序

(一)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健全制度。一是进一步树立安全播出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坚决落实执行好各项安全保卫各项制度,由区融媒体中心办公室和区广电网络公司办公室牵头负责;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培训,熟练操作使用机器,熟练掌握防范的步骤和环节,由区融媒体中心技播部牵头负责。

(二)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坚持好每周设备例行检查维护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由区融媒体中心技播部牵头负责。

(三)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出安全日常防范措施。一是严格落实节目审核制度,未经审核的节目坚决不得播出;二是严格落实机房值班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三是严密监视播出节目,如遇有危害安全播出的情况,值机人员要果断采取应急措施或中断播出,并随即报告主管领导;四是不得允许无关人员进入播出机房;五是做好消防安全防范等工作。

(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按照信息系统二级安全保护等级要求,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一是提高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组织有效安全保障队伍;二是对特定职能或责任领域的网络管理功能实施分离、独立审计等实行分权;三是坚持积极防御和综合防范,全面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五)应急程序。

安全播出: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如出现非法人员干扰,欲强行进入播出机房,应视情况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置,例如报警、切断信号源,并报主管领导。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如出现节目异常,影响安全播出的现象,应及时切换信号源或中断播出,并按照处置流程第一时间报告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员根据网络实际情况,每天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处理告警信息,发现潜在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监控内容包括:网络设备的内存、CPU、端口流量、路由表、冲突、碰撞等实时运行状况;网络的吞吐量的检测和应用状况分析;网络的连通性检测;网络传输质量监控;路由器的路由表监控和检查。

四、加强应急保障,务求实效

(一)值班人员必须保障电话畅通。

(二)安全播出领导小组成员、播出技术人员和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在安全播出保障期间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并保障电话畅通。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准备期――夯实保障基础 确保有备无患

运行标准接轨“国际化”。将智慧城管立结案规范提升为“美丽杭州”城市长效管理标准,重点对道路平整度、市容清洁度、街面序化度、立面美观度、绿化完好度、细节精细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监管总类别增加至220类。

重点区域落实“全覆盖”。围绕G20峰会保障重点,对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经济开发区及四县市涉及峰会保障重点区域进行扩面,如奥体博览城、机场快速路沿线、钱江世纪城、高速入城口等,扩面后全市数字城管累计覆盖面积达611.4平方公里。

智慧管理实现“再升级”。贯彻落实《杭州市推进智慧城管建设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杭政办函[2015]144号)文件精神,实施了城市管理综合指挥大厅建设,完成了智能化数字城管系统和流媒体视频界面研发,联合腾讯等企业强化“贴心城管”手机客户端推广应用,确保在峰会期间发挥智慧城管建设实效。

临战期――突出问题导向 不留管理盲区

信息采集抓重点。杭州市智慧城管工作在“提标”和“扩面”的基础上,集中街面信息采集优势力量,对重点保障区域进行高密度、高标准地巡查,8月份以来共发现80条重点保障道路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3000余件。

O钇詹樽ス丶。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街面重点问题普查,先后开展了“僵尸车”、电子显示屏、流浪乞讨、桥下空间、违法广告等关键普查十余次,推进了相关问题的专项整治。

疑难问题抓协调。针对峰会重点保障区域的疑难问题,发挥市、区联动作用,利用市协同平台挂职干部专业优势,开展综合协调,确保大部分问题在峰会召开前顺利解决。

网络安全抓队伍。制定了《杭州市城管委G20杭州峰会网络安全工作方案》,组建了一支集中了系统运维单位、安全测评单位以及等保测评单位等专业技术力量的专家组,进行网络安全自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杜绝了城管系统网络安全隐患。

决战期――加强应急值守 全力保障峰会

制定了决战期智慧城管保障方案。成立智慧城管保障指挥部,明确了采集、立案、交办、处置、核查、结案等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实行24小时不间断运转。

发挥采集队伍连续作战的优势。从2016年8月28日开始,信息采集队伍重点保障核心安保区(部分采集员办理了核心区通行证)和80条重点保障道路;截至保障结束,共发现各类问题达18000余件,其中存在安全隐患或严重影响市容市貌问题198件。

市区联动快速解决问题。针对198件重点问题,智慧城管从峰会保障大局出发,第一时间协调督办相关城区和部门,要求有关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所有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后峰会期――以归零心态 重新起航

当前,峰会保障工作已圆满结束,杭州市智慧城管工作进入“后峰会”和“前亚运”周期,为巩固峰会保障成果,进一步发挥在城市长效管理中的作用,智慧城管将重新起航,在未来各项重大保障工作中再次不辱使命。

将“峰会模式”转化为“长效模式”。认真总结本次G20峰会保障期间智慧(数字)城管运行模式,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各支队伍职责和工作流程,为未来其他重大活动保障提供可参照的蓝本;同时,邀请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城区(县、市),紧紧围绕城市国际化要求,共同研究探讨峰会后智慧城管运行标准,固化峰会中提升的符合运行实际的标准,保留部分超前的标准,将“峰会标准”逐步转化为“长效标准”。

将“应急手段”转化为“常态机制”。建立重点区域保障机制,巩固智慧城管在峰会保障期间的扩面成果,进一步强化智慧城管的全覆盖管理,特别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管理力度;建立疑难问题联调机制,完善市协同平台挂职管理模式,更加突出对挂职干部队伍的专业性和个人能力的要求,致力于逐一攻破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建立考评评价追溯机制,完善智慧城管考核办法,突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重点追溯考核过程,减少考核对象的“自由裁量权”,确保考核结果与管理水平相符。建立网络安全联保机制,完善城管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应急事件处置流程以及重点系统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组建一支常态化的以系统运维单位、安全测评单位以及等保测评单位等专业技术力量为主的专家组队伍。

将“智慧项目”转化为“智慧应用”。按照“一中心四平台”总体框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作用,通过科学的功能区块布置,进一步发挥在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指挥方面的作用;深化日常运行管理平台的政企合作,完善智能化数字城管系统功能,实现智慧停车系统全市停车泊位的数据接入,推动智慧排水系统上线运行和路灯综合利用;构建“平台统一、业务独立”的全市统一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深化与阿里、腾讯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平台便民服务能力;建设“平台共用、数据共享”的全市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完善综合指挥系统,提升指挥效率和水平;拓展政策研究分析平台的功能,构建城市管理数据中心,增强平台决策支撑能力。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一、工作目标

要通过安全保密检查,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重点单位的计算机安全保密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信息安全保密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信息的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加强。

二、工作内容

(一)保密检查: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及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信息安全检查:网络重点单位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包括安全组织成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三)国家安全事项检查:计算机网络涉及国家安全事项。

(四)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包括网络安全和保密技术检测)。

(五)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培训。

(六)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联合检查平台深化本部门的其他重点工作。

三、组织领导

(一)市里成立联合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联合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由五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组成:

叶成富(*市国家保密局副局长)、陈海斌(*市公安局副局长)、揭育辉(*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李永良(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廖国树(*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工作小组由五部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工作的联络和实施检查。办公室设在牵头单位,负责日常工作。本年度工作由*市公安局牵头组织,下一年度工作由轮值单位牵头组织。

(二)各县(市)参照市模式成立相应机构,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有关单位落实人员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工作。

(三)分工情况:市联合安全保密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市直单位的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并组织对各县(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各县(市)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各单位的安全保密检查。

四、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6月中旬—7月上旬。

1、召开市五部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会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2、部署各县(市)开展安全保密检查工作。

3、市保密、公安、国家安全、信息、电信等五部门各自指导下级业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工作小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4、编订安全保密工作检查指引。

5、确定自查对象。

(二)自查阶段:7月上旬—7月中旬。

发出通知和检查指引,要求各相关单位按照通知的要求和指引内容的提示,认真组织开展信息安全保密自查工作。

(三)抽查阶段:7月中旬—8月上旬。

市安全保密联合检查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开展情况,研究确定重点抽查单位,派出工作组全面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抽查工作。并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准备,迎接省联合检查组的检查。

(四)总结阶段:8月中旬—8月下旬。

1、联合检查领导小组对抽查和各单位的自查情况进行总结,10月5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上报省联合检查领导小组。

2、召开五部门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会议,总结本年度的工作,初步议定明年工作计划,并对有关资料进行交接。

五、检查范围

检查的范围主要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重点安全保护单位(简称:“重点单位”),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及其单位。具体包括:

1、县级以上的国家机关、国防单位;

2、财政、金融、税务、海关、审计、工商、社会保障、能源、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单位;

3、国家及省重点科研、教育单位;

4、国有大中型企业;

5、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及重点网站;

6、向公众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

六、检查方式

采取单位自查、汇报,检查小组组织实地检查、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

七、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是全市各计算机信息系统重点安全保护单位的网络管理维护技术人员,参加安全保密培训和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各重点单位在开展自查工作中,须将本单位的自查工作情况总结和本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或网络管理维护的技术人员名单、联系方式7月30日前报送市联合检查领导小组的牵头组织单位(20*年牵头组织单位是*市公安局)。8月底前要分期分批完成对全市重点单位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完成并通过考试后,颁发有五个部门统一发的保密培训证书和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培训的师资为*电视大学及其教学点。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这次检查,是省保密委员会和省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新时期下加强和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工作,对及时掌握本地计算机信息管理重点单位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和管理的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保密隐患和漏洞,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提高信息安全保密防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大局出发,从构建和谐平安网络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切实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加强对安全保密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我市的安全保密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齐抓共管,全面加强合作,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协作机制,全面、深入地开展我市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工作。公安机关作为今年的牵头单位,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组织和部署实施,并加强对重点单位及互联网服务单位信息网络的安全检查工作;保密部门作为保密工作的主管部门,重点检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情况;国家安全部门重点对信息网络涉及国家安全的事项进行检查;信息化主管部门重点加强信息行业的管理和协调监督;通信管理部门重点加强对基础电信企业及互联网行业的管理和协调监督。

(三)编订指引,规范检查。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业务特点和工作情况,认真组织人员编订信息安全保密检查的工作指引,明确检查的项目、条款和详细内容、工作要求等,以便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工作的操作环节。

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开展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培训工作的依据和参考文件、资料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3、《刑法》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发[*]16号)

5、中办、国办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7号)

6、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20*]32号)

7、《〈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保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保委发[20*]7号)

8、《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9、《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10、《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1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试行)》

12、《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

13、《关于加强技术产品使用保密管理的通知》([20*]3号)

14、《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5、《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16、《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规定》

17、《公安部、人事部〈关于开展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526号)

18、《信息安全技术教程》

19、《信息安全管理教程》

20、《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管理教程》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防控;应急管理;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52-07

公共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现今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造成的损失巨大,公共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党和政府对于新时期下的公共安全问题也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规划针对公共安全体系的四个构成部分――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做出了具体、明确的总体性安排。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专门对“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开辟了1小节进行了论述和规定,并在原有四个构成部分的基础上,新提出了“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指出要“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社会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内部环境,河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应对挑战,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在食品药品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保持了社会公共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为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河南省公共安全形势现状分析

(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河南省各级政府注重以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来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和法治化,河南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一是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2013年8月,河南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签署了共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合作协议。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签署的第一份省部合作的协议,为促进河南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起到了合作共建的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12月省政府颁布了《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14―2016年)》,规划提出了未来三年内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九大建设任务和七大重点任务并规范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明确提出了要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和社会综合治理考核体系[1]。2014年3月,河南省政府颁布了《关于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主要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为核心,实施意见的颁布,进一步推进了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改革,河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加大了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2013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颁布了《河南省餐饮类食品摊贩备案办法》,加强了对餐饮摊贩经营的管理。实施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目前已经评选出了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7个,为其他市县的餐饮食品安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2014年,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开发了全省餐饮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制定了《河南省餐饮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运行工作方案》,11月份电子监管系统将在全省正式启动运行,预计在2015年3月份将实现所有监管业务工作网上办理并建立完整的餐饮监管业务数据库,全省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积极整顿食品、药品市场,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市场的各种违法乱纪活动。2013年5―9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食品市场开展了“打四非”专项行动。针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突击检查,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近7万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28家次,经营企业近6万家次,立案791起,查扣违法保健食品11.8万盒,有效遏制了保健食品行业违法违规频发的势头[2]。还对网络上的制造和贩卖假药的行为进行了打击,共查处违规网站13个。同时还主动出击,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假药和假医疗器械的打击工作,2013年全省立案查处案值5万元以上案件140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31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66起,刑拘462人,批捕126人。

(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管,努力创新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为确保河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是基层安全生产执法监管机构不断完善。目前,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安全监管机构全部成立,并全部列入行政编制;全省18个省辖市均成立了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机构。全省158个县(市、区),其中138个县(市、区)设置有执法机构。1 63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安管办,所有行政村和社区都配备了专兼职安全员,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执法队伍达到4 800多人,省、市、县、乡、村、企六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已粗具规模,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3]。

二是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制度建设。2010年10月1日,新修订的《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颁布施行,新条例完善了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强化了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严格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河南还先后出台了《严厉打击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构建起了一个符合河南安全生产实际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为有效开展执法监察提供了法制保障。

近年来,河南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逐年提高,事故数、死亡人数和煤矿死亡率等指标都在逐年递减(见表1)。2014年上半年,全省各类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0.56%和25.36%;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同比下降明显;工矿商贸、道路交通、铁路交通和农业机械四大行业(领域)中,伤亡事故起数同比下降都在30%以上,最多下降66.67%;死亡人数同比下降都在25%以上,最多下降80%[4]。上半年河南大部分地区生产安全形势稳定,有5个省辖市和6个省直管县(市)没有发生工矿商贸伤亡事故[4]。

(三)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稳定

河南省的社会治安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民众的好评,有效维护了全省社会大局稳定和治安形势持续平稳。据最新数据,2014年上半年,河南省公众安全感指数为90.83%。

一是严密防范妥善处理,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整体稳定。逐步完善了平安河南建设体制机制。2011年出台了《平安河南建设(2011―2015 年)》,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平安”工作格局,全省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在全国造成重大影响的。工作方面,时时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积极推广“义马经验”和“渑池模式”,确保河南环节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在全省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建立起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在乡镇、街道一级全部建立了综治工作重心,集中受理和调解矛盾纠纷[5]。真正致力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源头。

二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确保全省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始终坚持以法律为根本的遵循,依法办案,依法审案,贯彻“打防结合、以打开路、筑牢防线、注重实效”的科学打防观,树立“打防犯罪是主业、命案攻坚是龙头”的理念,注重办案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河南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成效显著,刑事立案数量近年来不断下降(见下图),命案侦破综合成绩更是实现“九连冠”,“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成绩、打防刑事犯罪综合成绩连续七年全国领先[6]。

(四)覆盖全省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防范体系初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逐步提高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充分动员协调各部门成功应对了各类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性事件。一是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各地、各部门、行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覆盖全省的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河南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了省级与地方两个层面,上下统一、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分为五个层次,省政府是最高的行政领导机构,省以下各个省辖市都建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县级政府也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的相关责任机构,乡镇和街道办明确应急管理责任到人,居委会和村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也将应急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立章建制。三是建立了一支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急专家队伍在参与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处置指挥、善后工作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决策咨询作用[7]。四是持续进行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防范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法律制度建设。通过平面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深入基层、学校、社区宣讲、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防震救灾、防汛抗旱、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疾病防控等等相关知识,不仅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而且有效提高了民众防灾避险、自救互助的能力。

(五)网络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网络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建立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网民的增速也是惊人的,从2007年的517万人增加到2013年底5 803万人,六年间人数增加了11倍多。随着河南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河南2003年成立了互联网应急中心,有了自己的网络安全应急组织,但由于成立时间较晚,网络安全管理相对滞后。2008年3月,制定了《河南省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之后,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网络安全的日益重视,河南省在网络安全文化建设、技术手段建设和网络安全合作平台方面都逐步有了长足的进步。河南省互联网应急中心从2009年开始,在河南省通信管理局的网站上逐月《河南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情况通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和全面的网络安全监管机制。

从整体上看,河南省网络安全状况长期处于中级或者中下级水平,受到的恶意攻击、新发现的安全漏洞也逐年增多。不过河南对互联网安全的监管和监控也在实践中日益成熟,监管水平稳步提高。从2014年已的1―10月份的《河南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情况通报》来看,河南接收到的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数量都逐步有所减少,省内感染恶意代码的主机绝对数量、被篡改网站数量、新发现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数量、感染飞客蠕虫病毒的主机数量等都有所减少(见表2和表3)[8]。2013年,河南共处理、关闭各类违规网站198个。

二、河南省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监管体系仍需完善

一是食品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食品安全方面,现在很多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都是比较小的企业甚至是小作坊,在制作和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安全隐患很多,违规违法现象也比较严重。在药品安全方面,医疗企业小、散、弱的局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药品流通环节过多,经营费用偏高,导致低价药品无利可图,难以为继,市场的恶性竞争频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药品创新度低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环境比较薄弱。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很多企业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还很淡薄;审评、审批与监督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落实还不到位。三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细化的、有针对性的、具可操作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高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和应急事件处置体系没有建立;科学、客观、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体系没有建立;中立客观具有权威性,能够掌控舆论主动权的信息体系没有建立。

(三)治理社会治安防控问题的对策建议

1.注重搜集情报信息,建设反应灵敏、快速预警的信息和指挥调度系统。要成立高效灵敏的信息处理中心,建立信息资料的分类、整合、分析、比对、串并、反馈等处理程序,为有关办案人员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情报资料,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决策数据和信息。同时,要加大对指挥中心的科技投入,建构110、120、119三合一平台,实现各种警力的统一指挥,形成刑警、派出所、巡警等侦查破案和社会控制警力的联勤互动警务模式,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

2.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社会多元参与水平。在具体做法上,治安管理部门可以积极引入社会化、职业化的组织、管理手段,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业,倡导建立居委会、警务室、流动人口管理站、调委会、物业管理站五位一体的社区治安管理和警民联动工作机制,可以尝试从下岗职工和低保对象中选聘人员组建巡逻队伍,全方位加强社区和街面治安防控能力。

3.重点侦办重特大案件,积极有力地打击刑事犯罪。重特大案件危害大、社会影响打,应该始终作为侦办的重中之重,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首先要积极侦办大案、要案,加大对多发性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案件的打击工作,多破案,努力提高破案率。其次要加强对涉黑涉恶案件的打击力度,防止黑恶势力滋生抬头。

(四)治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1.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相关部门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各预案,在制定预案的时候要注意各类预案之间的衔接,要加强对应急预案进行管理,逐步规范编制、修订和施行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另一方面应更加重视按照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培训与演练,真正达到检验预案效果、锻炼应急队伍、磨合机制和宣传教育的目的,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2.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与引导。深入开展普及相关应急救援、医疗急救等方面的知识的活动。建立健全个人心理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个人心理调节疏导工作,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3.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将非政府组织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非政府组织具有非地域化、专业化与资源化的优势,是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力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能更广泛地发动社会力量,集中专业人士参与调查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提出有效的应急建议,在监督政府行为、宣传教育和信息沟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河南应将非政府组织吸纳到应急管理体系之中,以争取到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支持。

(五)治理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机制。首先,针对网络安全多头管理的问题,要建立跨部门的网络安全管理联动机制。网络安全监管是一项跨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营运企业、互联网增值服务机构、行业组织、普通网民等等各个方面,要做好网络安全的监管,就必须要协调各方资源,建立跨部门的联动机制。其次,要建立一支常规的、专业化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队伍。网络安全监管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专业问题要专业化处理。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多领域的网络安全监管、应急响应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

2.改革网络管理体制,构建符合省情的网络管理模式。网络管理的方式手段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虚拟社会管理应多方参与,法律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缺一不可。要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网络管理模式;更好的规范网络行为,建立理性、规范的网络秩序。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工作,实现虚拟社会管理的高科技化。网络安全管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要科学有效的实施管理就要直面问题,开展深入研究。首先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其次要积极参考和引进外省和外国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装备,借鉴和运用外省和外国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管理手段,以切实提高河南的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犯罪打击能力。要大力推进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技防体系建设,堵塞网络安全漏洞。

参考文献:

[1] 杨晓娜.河南出台食品药品安全规划:2016年建成信息平台[N].郑州晚报.2014-02-12.

[2] 马艳梅.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饮食用药安全[EB/OL].中国新闻网,2014-01-24.

[3] 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河南省安全生产执法监管机构建设和安全生产体制建设情况的报告[EB/OL].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011-05-19.

[4] 谭勇.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转好[N].河南日报,2014-07-31.

[5] 刘俊锋,何永刚,焦艳.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N].河南法制报,2010-11-20.

[6] 郭洪昌.2013年河南年鉴[K].郑州:河南年鉴出版社,2013.

[7] 李伟.河南省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防控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 河南省互联网应急中心.河南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情况通报[EB/OL].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官网,2015-05-14.

[9] 甄贞.流动人口犯罪得重视了[N].检察日报,2012-03-12.

[10] 2013 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12-19.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in Henan Province

ZHANG Kan

(He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The social public security proble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is a test fo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ability to govern.In recent years,positive explorations and reform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Henan Province in food and drug safety,production safety,social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emergency management as well as in network security which maintains a generally stable social public security situation.With the deepening of Henan’s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public security construction in Henan is still facing many new challenges.Pay more attention to public safety,improve th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awarenes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and the rule of law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public security system to safeguard social stability and in this way,a solid guarantee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steady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s economy and society.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一、推行电子政务应用

1、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相连接。逐步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外网开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应用,并将已建的部门公共服务业务专网逐步整合到电子政务外网(市数字办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实施政府网站整合提升工程。依托“龙岩”政府门户网站平台,继续推进政府网站群建设,实现统一托管的政府部门网站数量达到40个以上。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资源的梳理,形成统一的网上信息公开和办事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功能,深化政府门户网站应用。继续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推动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网站建设(市政府办牵头,市数字办、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信息公开办配合)。

3、推进市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市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一期)技术方案的制订、论证、招标和实施,实现与省应急平台、专业应急平台的相互衔接与资源共享,使政府应急指挥与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视频系统资源,进一步完善传输网络及应用系统,扩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应用,发挥系统的综合效益(市政府办牵头,市数字办、水利局、广电局、公安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4、全面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依托政务信息网络,全面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启动建设市直部门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推进业务协同,早日实现“无纸化”办公(市政府办牵头,市数字办负责)。

5、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和深化应用。加快推进县级网上审批系统建设进程,实现省、市、县(市、区)三级联网,逐步实现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龙岩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市数字办配合)。

二、推进便民系统建设

1、推进全市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下,加快推进社保卡系统建设,开展社保卡在城镇医疗等社会保险系统和就业、新农合系统中的应用;推进社保卡作为医疗就诊卡,实现医疗就诊一卡通(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卫生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2、加快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完善市级有线数字电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力争年内完成县(市)城区和主要乡镇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市广电局负责)。

3、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平台和应用系统,推进社保卡在新农合系统中的应用(市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4、完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推进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向基层医疗机构扩展,今年完成省定乡镇中心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接入,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满足农村群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市卫生局负责)。

三、加快城乡信息化进程

1、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级涉农信息资源,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市场、就业等信息进村入户(市数字办牵头,市农办等其他部门配合)。

2、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以第三代通信技术为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龙岩“无线城市”建设进程,进一步拓展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无线宽带网络应用,重点支持和鼓励TD—SCDMA无线网络技术推广应用。年底前完成全市城区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市数字办牵头,龙岩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

3、全面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依托电信龙岩分公司网络资源,整合各单位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全市1916个终端站点的建设,形成功能完备、标准较高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市远程办负责,电信公司等单位配合)。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

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10+3”产业的应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开展节能减排信息化服务,重点研究电力、煤炭、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信息化工作方案。利用信息技术助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工业品牌(市经贸委、科技局、环保局负责)。

2、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构建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龙岩中小企业在线服务系统,为全市企业提供及时、便利的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市经贸委负责)。

3、启动“千企万店”上网工程。启动建设龙岩企业信息化门户网站,并以此为平台分批次免费为龙岩市内的企业商户建立WEB、WAP网站以及企业信息化应用界面,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加强营销宣传与品牌建设(市数字办、经贸委等单位负责)。

五、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开展电子政务总体设计调研,做好与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衔接。在年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探索推进统建共用的集约化建设模式,推进集中式机房、集成式OA、政府网站群建设。试行应用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外包服务(市数字办、效能办负责)。

六、加强基础信息资源开发

1、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市本级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库的共享。建设证照信息服务系统,开展证照电子化申报审核,建立证照验证和服务机制(市数字办、行政服务中心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2、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整合国土、城建、交通、地质等相关单位数据资源,建设基础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市数字办,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勘测设计院等相关单位负责)。

七、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网和政府网站的安全保障措施。建设市政务信息网防病毒中心,为政务信息网络应用提供安全的环境。完善政府网站群信息身份认证系统,确保信息安全(市数字办负责)。

2、积极推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分级保护工作,提高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和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覆盖面(市网安办,市公安局、保密局负责)。

3、建设政务信息内网防护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内网违规外联等信息安全事件。组织开展信息安全保密宣传教育,推动落实安全保密工作(市保密局负责)。

4、扩展CA证书的应用领域,开发个人数字证书的使用功能,为我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提供安全保障(市机要局负责)。

八、积极开展信息化咨询与宣传培训

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本报讯7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办的新闻会上,向各界通报了北京奥运会通信服务与保障的有关情况。

奚国华表示,目前奥运通信保障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奥组委、奥运会场馆、新闻中心、奥运村、协议酒店和医院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覆盖和调测工作,奥运会IT支撑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平台的建设和调试,国际传输网络的优化和扩容等方面工作已经完成;已收到奥运会频率申请8000余份,指配频率两万多个;电信运营企业已能够提供十余类近百项高质量、个性化的电信业务服务奥运会。

奚国华指出,本次北京奥运会通信保障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点多,6个奥运会赛事城市中的30个竞赛场馆、13个非竞赛场馆、22个训练馆,153个奥运会协议酒店和34个奥运会协议医院,仅临时设置和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就有数万台之多;二是面广,不仅直接为涉及奥运会的各类重要活动,包括各国奥运会代表团、组委会、外国元首和政要来华等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和服务,而且必须保证电信网、互联网等公众通信网的正常运行;三是时间长,从奥运会开幕到残奥会闭幕,要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四是影响大,一个小小的工作失误就可能产生大范围的不良影响。

奚国华总结了近几年来在奥运会通信保障和服务方面做的大量扎实细致的准备工作:

第一,建立奥运会通信保障和服务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从原信息产业部到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都成立了以部主要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并与奥组委、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奥运会无线电管理联席会议。各电信企业和有关省区市通信管理、无线电管理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机构。

第二,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同时,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具体的工作方案、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提出了37项重点任务,并分解落实,同时组织了一系列的应急演练。

第三,指导电信企业积极备战奥运会。相关基础和增值电信企业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订服务工作计划。

第四,TD-SCDMA服务奥运会取得积极进展。作为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主要承担者的中国移动目前正抓紧进行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并专门针对奥运会需求推出了系列业务。

奚国华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非常快。固定电话的主线普及率从不足1线/百人提高到了现在大约30线/百人;移动电话从无到有,普及率已经超过40部/百人。目前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在9.5亿户以上,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2.2亿。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物质基础和技术、经验的积累,所以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通信保障和服务。(姜洋)

技术与品牌全面更新英特尔迅驰2平台

本报讯7月15日,在比原计划推迟半月后,英特尔迅驰2移动计算平台(研发代号Montevina)正式登场。该技术专为笔记本电脑产品研发。

在迅驰2移动计算平台中,英特尔推出5款采用新一代制造工艺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以及1款至尊版双核移动处理器,搭配英特尔45高速芯片组和WiFi连接5000系列无线模块(采用802.11n无线草案)。目前该平台已经发货,预计采用该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即将大量上市。英特尔进一步表示,计划在90天内,再推出8款全新的处理器,其中包括首款移动式四核产品和为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开发的第二代产品。

在品牌方面,英特尔则启动了全新标识,此前渠道商已将迅驰顺序排列成数代,但并非官方说法。英特尔此次为新平台采用了迅驰2标识,意在表明迅驰平台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明显区别于之前的平台,并非表明是第二代迅驰。(刘洪宇)

业绩不佳 AMD鲁毅智卸任

本报讯7月18日,鲁毅智(Hector Ruiz)在介绍AMD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宣布了自己将卸任CEO,但仍担任AMD的董事长,Dirk Meye将立即接替CEO的职务。鲁毅智说,现在是把公司交给新领导人的好时机。

AMD的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受新产品推迟上市等因素影响,AMD第二季度净亏损为11.89亿美元(每股亏损1.96美元),比去年同期6亿美元的亏损额高。在营收方面,第二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3.49亿美元,较2007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但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4.5亿美元。

财报显示,AMD第二季度毛利率与上一季度的37%相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达到52%,这一数字也高于去年同期的34%,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AMD新产品出货量的增长、平均售价的提高和公司内部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措施。而在关键性的持续经营项目亏损上,AMD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将这一指标成功降低。(郭莹)

IBM第二季度利润近28亿美元

本报综合消息7月17日,IBM了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利润27.7亿美元,增长22%,每股收益1.98美元,超过了华尔街预期。

根据财报,本季度IBM的营收增长了近13%,为268亿美元,比分析人士的预期高出了约9亿美元。IBM技术服务业务营收增长了15%,为101亿美元;商业咨询业务营收增长了近18%,为51.1亿美元;IBM签订的服务合同金额增长了12%,为147亿美元;软件业务营收增长了17%;硬件业务营收只增长了5%,为52亿美元。

IBM还上调了2008年利润预期,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将至少为8.75美元。(姜洋)

信息化

奥运农产品实施追溯制度

本报讯7月15日,记者从北京市相关部门获悉,奥运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保障各项工作已全面就绪。其中,已有87家生产基地实施了农产品追溯制度,形成了生产有记录、过程有检测、产品有条码,并在40家大型连锁超市内安装了终端触摸查询屏,可实现农产品质量的追溯。(霍娜)

青少年日均上网5.3小时

本报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长为5.3小时,其中每天上网时长为8小时及以上的占37%。而全国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6.2小时,青少年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长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霍娜)

平版制版工职业标准开编

本报讯7月11日,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京签约合作,参与《平版制版工国家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据悉,《平版制版工国家职业标准》将于2008年9月底完成初稿。(郝峥嵘)

产品

航天信息5款新品

本报讯7月11日,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推出了SSX45密码安全芯片、RFID一卡通系统、Aisino A6企业管理软件、Aisino移动加密硬盘以及Aisino航天信息移动电视棒等5款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新产品。(李超)

SAP推 All-in-One快速版

本报讯7月17日,SAP正式面向中国市场了SAP Business All-in-One快速启动版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预先配置了基于SAP最佳业务实践和已被验证的SAP Business All-in-One解决方案。(杨帆)

中移动欲推第二款黑莓

上一篇:会风会纪监督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