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范文

时间:2023-03-13 14:38:31

思维科学

思维科学范文第1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思维是一门科学。钱老说:“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就可能有朝一日我们懂得创造的规律,能教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认识、领会和研究思维科学,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此,本刊从2012年第1期起,将连载刘奎林教授的《思维科学36讲》。意在启迪创新者更新思维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吸收新的思维方法与艺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让我们中国再一次走到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前列!

作者简介:刘奎林教授,1938年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系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灵感思维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省委党校思维科学教授、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荣誉理事长。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二十多篇学术文章。主要著作有《思维科学导论》《创造性思维学概论》《灵感――创新的非逻辑思维艺术》等。

第一讲 恩格斯首提关于思维的科学范畴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等文中都提出关于思维的科学概念,并对研究人类思维问题提出一系列原则性论述。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主要是为了发展自然科学,建立科学的理论。因为自然科学家光用经验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已不中用了,决定其需要的是熟悉思维发展的历史,熟悉人类思维的规律,这对于自然科学家运用理论思维去整理概括感性经验,从而形成自然科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恩格斯关于思维及其思维规律科学,有以下几点具有历史性和科学性意义的论述。

一、以往的全部哲学都不包括思维科学,思维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历史性的科学

为纠正哲学界将哲学与思维科学混为一谈的情形,恩格斯特别提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关于思维科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观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明确提出,思维科学是独立于“以往全部哲学”之外的一门科学。正因为哲学家们将哲学和思维科学混为一谈,致使思维科学发展得很慢,这种情形在今天中国的哲学界仍然没有彻底地改变。

二、哲学和思维科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还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重大的基本问题,自然也是独立于哲学之外的思维科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其实,恩格斯提出思维与存在这个重大原则性问题,当时既针对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灵魂不死的观念”,又是针对当时宗教提出的“世界是神创造的”观念。恩格斯这一观点自然也成为衡量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唯一标尺了。这一原则应是思维科学工作者永久把握的重大原则问题。

三、恩格斯对那时思维科学仅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并不满意

恩格斯说:“思维规律的理论并不像庸人的头脑在想到‘逻辑’一词时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一劳永逸地完成的‘永恒真理’。”不像“逻辑”的思维规律是什么?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并没给出相应的答案。

四、研究思维规律应遵守的原则,是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

思维规律不管怎样改变,新的思维规律不管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现,它们都必然要遵循主观思维与客观规律相统一的原则。因为遵循这个原则是本能的、是无条件的。这个原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两者在其结果中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这个事实是我们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五、思维规律是发展的变化的,而自然科学每一划时代的发现是决定性因素

思维规律的发展取决于自然科学的与时俱进。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同样,按照这一原则,随着自然科学领域每一划时展,思维形式也必然随之改变。可见,同世间任何事物一样,思维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

思维科学范文第2篇

从本期起,本刊将刊发曾杰教授的《社会思维学36讲》,每期1讲。我们相信:掌握社会思维规律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将会用新的视角来解读教育问题,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曾杰,原名曾传杰,1928年生,湖北省建始县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马列教研室(部)副主任、哲学教研室主任,并兼任黑龙江省哲学教研室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出书十余部,其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社会哲学》(第一作者)和《社会思维学》(第一作者),均为我国该学科的“开山之作”。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五十多篇。有七项科研成果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社会思维学》获专著一等奖。其教育和学术方面的业绩,《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人才》杂志等作过专访报道。

第三讲 研究社会思维学的重要意义

多少年来,人们的思维方法多偏重于纵向趋进,而忽略横向发展,习惯于唯上、唯书、闭关自守、集中统一、新旧对比,而不能纵横交错,系统思考。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显得同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四化建设、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社会思维及其规律。关于社会思维,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一方面,研究思维性质,即社会思维的本质;另一方面,研究思维活动,即人作为社会群体思维的规律。

知识是思维把握现实的方式。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决定了人们思维的社会化。人们思维水平的高低和思维质量的好坏,不但要靠社会实践,而且还要靠知识、信息。知识是社会实践不可缺少的补充,也是人类智慧的重要来源。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或者叫“知识革命”“信息革命”。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特别重视社会思维的研究。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知识,而且通过语言交往获得知识。特别是通过文字记载把前人或他人的经验、知识吸收和继承下来,形成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即间接获得的知识。

社会信息化要求思维社会化。新技术革命正促使社会迅速信息化。智力、知识已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现代信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信息的传递不再是以个体之间直接进行为主了,而是大规模的信息交流,整个社会成了知识的海洋、思维信息的海洋。同时,思维的社会记忆能力也极大地增强。人们不仅已把社会记忆扩大到人们头脑之外,而且由于社会记忆的电脑化,现代思维的社会记忆既极度扩大又生动活泼,并且加强了人和周围智能环境的交流。社会进步越是像一棵开了花的树一样丰富多彩,就越是要求人们思维社会化。

现代信息大大缩短了空间尺度,使人们与周围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覆盖率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同一事件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思维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越来越具有全球的性质。

现代科技与信息的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也进一步加深了思维的社会化。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教育、科技、生产、市场出现了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当今许多问题,如交通运输问题、人口问题、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等的研究和解决,不仅需要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协作,而且需要国际间的通力协作。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要求人们思维的全面性。早在古希腊人那里,就开始把客观世界当做一个整体来观察。但这种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还是直观的结果。近代文明把客观世界分解成各个部分,分门别类进行研究,造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忽视重新综合的能力。现代文明由于“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能够“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产生了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信息的社会化,必须要求人们思维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协作化、分散化和联系化、多样化和统一化是成正比例的。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专业化协作不是减弱而是进一步加强。许多地区纷纷建立科研群体、企业群体。社会有机体从宏观来看,整体的社会化趋势正在日益加强,而从微观来看,局部的个性化、专门化的趋势则越来越明显。由于电子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从天上到地下、从社会到家庭各个领域,各种岗位都将用信息处理系统联系成为一个大整体。总之,形式上社会是分散、多样,实质上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了。

思维科学范文第3篇

形象(直感)思维规律是以显意识为主、潜意识为辅的思维规律。它通过感觉和知觉形成表象,然后经由联想和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匹配和整合后再造新形象的认知思维。在创新形象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潜意识形象相辅助,还要有一定的想象之功能。

一、形象思维的特征

1. 形象性

形象思维是由形象来反映和把握对象,通过拟定方案,绘制蓝图,以指导实践的活动的。在形象思维活动中,思维主体把外部世界的色彩、线条、形状等形象类信息摄入大脑,通过想象,在表象中选择能表达特定思维内容的生动且富有细节特征的形象,而这个形象的不是原先的具体形象,而是加工后的形象。形象思维借助感觉、知觉、表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能够表达特定思想内容的、独特而完整的新形象,并用这一创造的形象去揭示生活及周围事物的一般属性、本质特征。纵观形象思维的全过程,它始终借助于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和把握思维对象。不仅注重把握对象的形象的规定,并且主要依托理性形象为思维载体,还借助于形象性语言来表达思想,这样的形象思维最突出的特征为形象性。

2. 多维性

形象思维的多维性主要是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形象思维过程由形象的感受、储存、识别、创造新形象等诸多维环节构成的。由于形象思维是面型的,在一个平面空间里有诸多维环节组成。在这一过程中,有“创造性的想象”“典型化的创新”,并且每一环节中都包含着感觉器官和脑神经系统的联合作用。形象思维也有判断和推理,但形象思维的判断集中表现在识别,识别的核心在于选择,选择之后要推论,推论的核心在于创造新形象,形象思维归根结底是以创造新形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3. 直感性

形象思维是运用具体形象展开思维的,形象思维这种直感性在思维过程中以创新性形象的选择、创造、推论来传达着直感的鲜活的形象;形象思维成果可以直接唤起他人记忆中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通过对感觉、知觉、表象等一系列加工而得来的,也可以转换为被人们的感官所把握的各种丰富的形象。绘画、音乐、舞蹈、小说等形象思维的成果,这些都可以使人们通过形象思维而体现生动鲜活的形象的存在。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形象思维的直感性特征而将它混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是与抽象思维相对应的,虽然抽象思维以概念为载体,形象思维以形象为载体而相互区别,但是二者都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理性加工、改造、升华的产物。正是由于这种加工、改造和升华,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区别于感性认识,因为它们都不是关于对象的个别属性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二、形象思维和右脑开发

成功的教育思想,往往都是从单纯的左脑语言分析能力培养,转向左右脑的共同开发。目前有些学校已试行增加有关艺术课程的比例,即实行一定的美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布赖恩市的米德小学,孩子们用一半时间上各种艺术课程,另一半时间上常规课程。结果,孩子们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成绩都有提高。欧美的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并取得了同样的结果。为发展大脑右半球的功能所花费的额外时间也有助于左半球的开发,因为两半球不是单独的孤立活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也不是单打一的活动,而是互相支持和互相影响,相互补充。

每个人的大脑都潜藏着丰富的智慧才能,既有科学智慧的萌芽,也有艺术思维的萌芽。平时我们之所以出现向单一的科学或艺术方向发展,并非是天生的无能,而只是大脑的一半球没能像另一半球那样得到充分的锻炼而已。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右脑思维是左脑活动的前提,必须把右脑功能潜力挖掘出来,才能充分表现出人的创造才能。具有右脑倾向型和左右脑综合运用型的人,是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因此,当前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开发右半球的思维潜能。

1. 我们必须下工夫研究右脑思维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探讨与右半球紧密相关的形象思维及其内在规律

由于人们对于右脑半球及其思维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为了加快研究进行,我们需要脑科学、思维科学、神经心理学等方面多学科协同攻关,从广度和深度上向沉默的“右半球”进发。

2. 我们必须加强右半球思维的技能训练,在普遍教育中增加音乐、美术和体育课程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力和空间感受力;在各类教育中加强以形象思维材料的综合为特点的学习和教育,经常地激发右脑的有效反应,促进想象、直觉的产生

3. 重视潜能开发,潜能多居右脑或左右脑联结部的额头处,这是潜能最集中、最活跃、最敏感的方位

开展形象思维必须重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关系,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爆发创造、创新成果。

三、形象思维与创新

1. 形象思维与创意、创造、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

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不是单纯地模仿,总要有自己的独创性,总要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有超过前人的地方,他们的创作自然也就离不开抽象思维进行判断和推论,同时离不开灵感思维的突现了。普列汉诺夫曾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谈到了艺术审美过程中“直观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关系,他指出:“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求助于直观能力,而有倾向的创作总是尽力在我们身上引起对普遍利益的考虑,就是说,归根到底是要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如巴尔扎克在一篇小说中指出人体中有某种科学尚未知道的液体在起作用,过了几年,科学才发现了人体内的几种腺体,并创立了“内分泌”学说。这说明,巴尔扎克写小说,不是只凭直观,只凭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很强的,灵感思维也帮了大忙。

2. 形象创造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思维科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维科学 创新 创造性思维培养

2006年7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会上,国内不少著名大学校长就我国目前难以改变的应试教育体制所造成的弊端提出了许多看法,特别是对于学生在应试教育阶段产生的缺失如何通过大学的熏陶给予弥补问题,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在目前难以改变应试教育体制的情况下,大学该怎么办?是否有可能通过大学的熏陶,弥补学生在应试教育阶段产生的缺失?”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秘书长刘奎林教授针对弥补大学生创造能力这一问题,在湖南理工学院政治与法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了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创建的中国思维科学课程。总结湖南理工学院政治与法学系开设思维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于弥补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可能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思维科学的内容很丰厚,刘教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着重讲了马克思恩格斯论思维和思维科学:“1999年BBC举行了一系列民意测验,请人们说出一千年来最伟大的人物。BBC于1999年10月向人们宣布了评选结果,人们评选的‘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分别列第二、三、四位。”“马克思作为一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对思维和思维科学阐述得最科学、最准确、最清楚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学习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知道了“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思维科学的基本问题;明白了“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大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理解了我们的理论思维的本能和无条件的前提是“我们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等等。尤其是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这个学说就是思维科学。

刘奎林教授就钱学森院士创建的思维科学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钱学森院士在创建思维科学的同时就明确指出,虽然以往的全部哲学不包括思维科学,但在研究人的思维及思维科学时,无论如何是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思维规律的理论并不像庸人的头脑在想到‘逻辑’一词时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一劳永逸的完成的‘永恒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284页)钱学森院士创建的思维科学体系,从本质上讲就是遵照着恩格斯的这一教导。钱学森院士认为,人的思维规律除了抽象(逻辑)思维规律,还有形象思维规律、灵感思维规律、社会思维规律。其实,形象思维规律、灵感思维规律等都不仅限于“逻辑”范畴,特别像灵感这样的思维规律就是一种典型的非逻辑、非线性思维规律。

钱学森在建构思维科学体系之初给沈大德的信中说:“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可见,创造性思维不能与抽象思维规律、形象思维规律、灵感思维规律相提并论。创造性思维是综合各种思维规律、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一种综合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受现成常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方法。其实创造性思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只是一般人们都是常规性思维占主导,所以创造力发挥不出来。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时,要设法引导他们打破创新性思维的障碍。学生创新性思维之所以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还与当今的教育体制是分不开的。大学校长论坛涉及“创造与创新问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目前这种应试教育体制,是先把青年学生的创造性扼杀完了,然后又要他们去创新,那怎么创造出来呢?”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说:“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不过是中间的一个阶段,因此基础教育与大学人才培育是怎样的关系,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现状对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我们很好地思考。”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创新性、启发性不够。教师讲课的典型的方法是,第一章第一节,一二三,1 2 3,①②③,abc……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学生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最后掌握的是一本笔记。学生沉湎于背诵标准答案,不擅长标新立异、提出质疑,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缺乏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社会教育,要在创新性思维、创造力发挥方面下工夫。在荷兰,创新性思维是教育的精髓,其教育机构的全球化视野以及学生对其他国家科技文献的熟知确保他们很快适应国外职场,并有出色的表现。

基础教育与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目前我国各大学普遍遇到的问题。湖南理工学院政治与法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按照钱学森院士创建的现代思维科学体系,通过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方式、方法的教育,升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水平,进而普及创新性思维教育。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开拓新思想的人。通过学习思维科学课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关于思维科学方面的知识,而且掌握了科学的创新技巧,其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创新,就必须及早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建立创新型国家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他还多次提出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毕业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正值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时期,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在起确立创新理念,以便投入到火热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将改革开放决策坚持下去,“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我们讲的发展是知识产权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因此就得坚持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复兴。可见,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创新为动力的,没有创新,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其二、创新,就不能没有理论指导。钱学森院士在创建思维科学的同时就明确指出,虽然以往的全部哲学不包括思维科学,但在研究人的思维及思维科学时,无论如何是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实践证明,没有理论指导的创新是盲目的。指导创新的理论,从宏观上来说就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创新实践,就可以将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导创新的理论,从微观上来说就是《创造学》、《思维科学》等,在这些学科中直接关系创新的理论因素就是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思维科学,学生们普遍认识到钱学森院士倡导学习思维科学的远见卓识对于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进行创新、创造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性作用。

其三、创新,须坚持常抓不懈。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心血来潮了就抓一下。学生们也有这样的学习心得:“针对问题抓创新,追踪机遇抓创新,克服困难抓创新。”这一结论是很现实、很实在的。在工作中,矛盾问题是常见的事,这就为我们创新选择目标提供了基础。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客观事物运行过程中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抓住机会就为创新提供了可能。在创新和创造时,出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是正常的,应将困难、挫折、失败视为成功之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则更有利于创新和创造。

其四、创新,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创造技法,通过学家都知道古今中外的一些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各种创造方法和技巧都是与时俱进、相互借鉴、不断更新的。不管是发明创造,还是革旧创新,都需要巧妙的方式和方法,好的成功的方法和技巧是学来的,是体验来的,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党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至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合肥召开的“庐州讲坛”上指出:“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明显觉察到当代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缺乏创新的毅力。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崇尚探索精神与求实精神,与学生一道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延保.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

[2]顾萧.科研自主创新的人文条件[J].学术界,2007,(5).

[3]朱孔军.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07,(9).

思维科学范文第5篇

从人类思维系统的层次结构上来看,思维可以分为个人思维和社会思维两个层次。所谓个人思维,是指人作为个体主体在个人特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与个人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智力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如同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在任何社会中,人们的思维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总会在形式和内容上带有个人的特异性。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以个体之间在思维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前提的。正是因为如此,人的思维活动离不开思维交流和信息交换(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个人思维不能脱离社会思维。

何谓社会思维?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亦即当我从事那种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同别人共同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因为我是作为人而活动的。不仅我进行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借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是作为社会的产物给予我的,而且我自身的存在也是社会的活动。”人的思维归根结底是社会思维,只不过以无数个人思维而存在。社会思维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是讲人的思维活动的具体性。所谓社会思维,是指人作为集体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基础上,无数个人思维之间及其与集体思维之间交互作用、多元复合的观念体系。人的思维不可能完全是一个人的,它必然要受人的集体和集体中思维交流的影响,必然要接受前人或他人的间接经验和思维成果。也可以说,社会思维是人作为社会群体主体的整体思维。但它又不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各种社会群体的思维的简单相加。社会思维主要是指人的思维的集体形式,当然也要联系到思维内容。从社会思维的结构层次上看,可以分为情意思维和认知思维两个基本层次。而从社会思维的主体范围上看,可以分为个人思维、群体思维和人类思维三个不同层次。

社会思维的本质是集体思维。恩格斯指出:“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个人的思维吗?不是。但是,它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在个人思维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思维。因为“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是关于自身的意识,关于一般人的意识,关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社会的意识”。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借助社会语言系统来概括感觉、提炼思想和交流感情。正是在思维交流中,个人思维为他人了解和接受,成为社会思维。钱学森教授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人的思维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提出了社会思维这一概念。他说:“人的思维是不是集体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要认识客观世界,不单靠实践,而且还要利用过去人类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什么知识都不用,那就回到了一百多万年以前我们祖先那里去了。所以,人的思维质量的好坏,一是靠社会实践,二是靠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所以,人的思维是集体的。”社会思维学就是要研究人以一个集体来思维的规律。

第一,从思维的属性看,人类思维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社会性是思维的本质属性。社会环境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许多事例所证实。思维只有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和发展,“五官感觉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第二,从思维进化的历史看,人类的思维一开始就是集体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荀子就指出,人和牛马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原始思维是以集体思维为基本特征的,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从集体思维到个人思维,再到集体思维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第三,从思维主体范畴的角度看,社会思维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个体思维、群体思维和人类思维三个层次。要充分发掘和开发人类思维的潜力,关键不在于探求什么个体思维自控训练的技法,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研究人作为集体来思维的规律上,即加强对社会思维学的研究,提高集体思维质量。这恐怕正是钱学森教授提出建立社会思维学的深远意义所在。

第四,从思维的内容看,人类思维的发展,一靠实践,二靠知识。人的活动是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一切人类活动都以实践为纽带,并受实践活动制约。知识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晶,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对人们的思维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才以学为本”,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思维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占有知识的多少。

第五,社会思维的实质是集体思维,还表现在对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的综合运用上。人类思维是由形象到抽象、由集体到个人逐渐发展的。不仅形象思维具有集体性,而且抽象思维也具有集体性。

思维科学范文第6篇

凡思维过程,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都离不开既要进行分析,又要进行综合。在形象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方面的研究很深入很深刻的当属李传龙先生。

一、形象思维离不开分析

形象思维必须要对感性素材进行概括,这种概括本身就蕴涵着分析,就是说,形象思维的概括性,是和形象思维分析分不开的。有了形象思维分析,才谈得上进行形象思维的概括。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通过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就有它一定的概括性。但这种形象思维的概括性,却不能离开作家的形象思维分析。

形象思维具有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它之所以具有这种能力,就和它的形象思维分析分不开。

作家创造一个艺术形象,就必须对各个原型进行形象思维分析。只有对各个原型的思想、情感、性格、外貌进行了生动的分析,才能将这些分析出来的东西集中起来,创造出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创造阿Q这个形象,并不是单纯描写现实中某一个原型,而是在生活中观察了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阿Q式”的人物,分析了很多人物的精神胜利法,从而才集中起来,创造出一个阿Q这样的典型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的,只要你用形象思维来看待人和事,或者创造新形象,就离不开形象思维分析,就会在进行形象思维过程中展示其分析能力和水平。比如,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农民,在一座荒山上植了树,就想到了几年以后这座荒山变化的情景:山上绿树成荫,金黄色的蜜橘挂满枝头,美丽的小鸟在树梢欢跳,人们的歌声随着山头的彩霞飘荡。这就是青年农民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一幅未来的美丽的景色。在这里,具有时代气息青年农民只有以自己丰富的生活感受为基础,通过形象思维,分析出了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蜜橘满枝、众鸟欢跃、情景迷人等动人的景象,才能构成一幅绿化以后果林丰收的图景。总之,形象思维的分析,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特性之一。

二、形象思维更须综合

形象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互相辅佐的,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形象思维的综合就是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中把某些部分的东西综合成整体的东西。它所综合的部分的东西,是某事物总体范围内的部分要素的东西。它所综合出来的整体,是某种事物总体范围内的整体。它所综合出来的新形象,是总体性的新形象。比如,一个画家在艺术构思中,将一个美人的头部、躯干、四肢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综合过程,也就是对美人进行的整体性的形象思维综合。综合出来的形象,就是美人的整体形象。当然,整体性的形象思维综合,其综合的整体性是相对的。思维主体进行整体性的形象思维综合时,虽然要在头脑中将客体的所有特性或基本特征进行综合,但从性质上看,思维主体运用这种方式所综合出来的东西,只是对客体的反映,并不是客体本身。

作家、画家、艺术家总会运用总体性的形象思维综合构思作品的整体形象,这样综合出来的作品的整体形象,就是比较完整的客体形象。

小说家运用形象思维综合也如此,从人物形象的构思来看,如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形象综合,他不仅有自己的“凤目”“蚕眉”“美髯”的相貌,也不仅有自己的赤兔马、青龙刀的特征,而且还有自己的“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等英雄形象。这可以说是作者在思维上对历史上的关羽所进行的总体性的形象思维综合。而这样综合出来的关羽的形象可看做是历史的英雄、人人尊敬的崇拜者。

从科学史上看,如牛顿想象出月球环绕地球运行,这作为一种形象思维综合,只是根据月球和地球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引力关系的特性来进行综合的。这里牛顿只根据引力关系将月球和地球的所有特性来进行综合。自然,这里所进行的形象思维综合,只是在思维上综合月球和地球这两个客体的部分特性所得出的结论。

诗人作诗也一样,像曹操的《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四句诗,描绘出了当时连年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惨重死亡的凄凉景象。而这一景象,作为形象思维综合的结果,就是诗人把将士生虮虱的铠甲、野地百姓的白骨等不同性质的东西所综合成的当时现实的一个画面,这幅画面,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而且也反映了社会老百姓的凄惨情景。

思维科学范文第7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创设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2]。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一眼看出或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想象性思维等[3]。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主要包括:①流畅性思维,能够出现若干可能的构想和答案;②变通性思维,以不同的分类或方式去思考,能够从某一思想转换到另一思想,或者以另一种不同的新方式去看某一个问题;③独创性思维,即思维的过程、方法或思维的产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④精致性思维,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添加新的观念,增加有趣的细节和组成相关概念群。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出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来做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就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的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的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是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的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去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的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的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的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可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提出问题”过程中,使发现问题的时间尽量缩短;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能根据客观条件迅速而且大胆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这些刻意采取的措施都是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物理学中“电磁感应现象”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电能生磁”的知识基础大胆猜想“磁能生电”的结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四)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或者现象,对实验或者问题的答案进行想象,想象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来做出预测。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在大脑中时刻想象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要想象到相关因素的参与干扰,以便使计划和实验设计更加严密,以及尽量的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分析与论证”中,对造成实验或者活动结果的原因进行想象,以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和更加准确的描述。这些都有利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富忠.思维科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阎金铎,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摘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求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亮点,可喜的是科学探究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在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同时,精心设计了在科学探究组成的诸要素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希望会在教学实践收到满意的效果。

思维科学范文第8篇

爸爸说,我们的大脑,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思考了一点结果,就应该把它写在纸上,这样,就减轻了记忆的压力,腾出空间来进行复杂的思维。猴子掰玉米,右手掰一个,往左夹肢窝夹一个,掰了一天,最后还是一个。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它没有把掰到的玉米放进篓子里。

爸爸说,我们用高压锅生产蒸汽,如果我们把水看作是思维的原料,把蒸汽看作是思维的产品,那么,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蒸汽产品,就必须把已产生的蒸汽引导出来。如果不及时把已经产生的蒸汽引导出来,那么,高压锅里的蒸汽就不会产生得更多。随着高压锅里的蒸汽压力增大,产生蒸汽也就更难。

爸爸说,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对于基础不大好的学生,我是这样告诉他的:拿起你的笔,想一句,就写一句;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关键是写出来!写出来后,再进行修改、补充,就成了一篇作文。

爸爸说,我之所以能够在很多学科领域发表很多的科学研究论文,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得益于我看书就拿铅笔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几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里面却包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很多很简单的话,不是我们一听就能听懂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索,去领悟!

思维科学范文第9篇

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600665)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公司,至2016年6月底持股56.5%,实际控制人是西安高科(集团)公司。作为该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天地源2015年营业收入29.7亿元、净利润2亿元,截至2015年底总资产1734亿元。俞向前身搛西安高科集团副总经理、天地源董事长,是民盟中央委员、西安市政协常委。作为集团的高管,“兼职”可能带来角色>中突,在俞向前看来,兼职有利于上市公司,要理顺兼职问题、集团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需树立理性思维。

《董事会》:我们注意到,你在实际控制人西安高科集团任副总经理、上市公司任董事长,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你如何理解这样的职务设置?

俞向前:我的主要职务是上市公司天地源的董事长。在集团,我不分管其他工作只是担任副总经理。有了这个身份,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集团的运作情况,同时作为集团的高管参加各类经营、决策会议,有相应的话语权。兼任集团和上市公司的职务,有利于集团与上市公司间各种信息的交流、互动。所以,我认为兼职有利于上市公司。

《董事会》:有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长,作为集团(大股东)的高管(如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裁)在集团领薪,如何看待这种职务设置、可能的问题?

俞向前:有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长作为集团高管在集团领取薪酬,其工作重心更加侧重于集团,只要不在上市公司重复领取报酬,也无可厚非。如果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要能够时刻保持自身身份的敏感性,正确权衡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之间的利益即可。

《董事会》:集团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认识上不一,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种模式,极端的是掏空上市公司、输血拯救上市公司。对此你怎么看?

俞向前:上市公司作为集团的一个发展平台,从集团的立场,肯定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做大做强。当然,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想法和做法,比如集团或者股东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等,这仅是个案并不是普遍现象。总的来讲,集团和上市公司的利益在大方向上是―致的。在中国,上市公司平台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上市公司这样的平台来之不易,集团珍惜、支持上市公司,这是正常思维。具体到我们自身,集团很支持天地源的发展。从过往的实践中来看,常常是大股东向我们注入发展动能,而不是大股东占用我们的资金。西安高科集团―直以来具有较高的规范治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董事会》:作为集团副总经理、上市公司董事长,你是否遇到过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两个职位之间比较大的冲突?

俞向前:如果是正常的、理性的思维,集团不该和上市公司有比较大的>中突。上市公司是集团很好的平台,是一个旗帜,你为什么要把这个旗帜弄坏、弄倒?恶意侵占、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那是非理性的,或许民营企业存在这样的风险。事实上,即使集团想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在操作中存在很多限制,诸如股东大会、董事会、总裁办公会议事规则,还有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监管机构、社会媒体等监督,以及个人操守这一关;即便得逞,还可以事后追责。以前制度不完善,大股东的法治意识不强。现在很多规章制度形成的藩篱很好地隔离了上市公司和集团之间的利益输送,保障了上市公司的利益不被侵占。

我一直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公司董事会的结构比较合理,管理层、独立董事、集团代表各占1/3,集团的总会计师是我们的董事。天地源董事会秉承“勤勉,规范,民主,价值”的价值理念,非常注重民主、科学决策。四位独立董事全部按专业门类参加董事会的四个专门委员会,一是当好诸葛亮,二是当好包青天。在为董事会的经营决策行为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保证全体股东和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害。另外,公司设有1名独立监事,这在上市公司不多见。我们同时很重视公司董、监事的培训工作,每年都会组织各类专业培训,提升规范治理意识。作为企业领导者和经营管理层,我认为公司治理越是透明、越是公开,越是一种解脱。你可以心无旁骛地努力工作,尽情发挥自己的企业家才能和管理智慧。

总体来讲,在中国,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支持比较多。当然,也会有个别情况,比如集团、上市公司日子都难过怎么办?集团暂时困难,需要上市公司支持一下,怎么处理?怎样平衡集团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这些年,我们集团、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一直在平稳发展,并没有遇到这些极端情况。

《董事会》:集团兼上市公司高层有时出现左右为难等问题,需要深化国企改革、健全治理来实现。你刘此的建议?

俞向前:天地源是国有控股企业。我觉得目前政府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涉正在明显减少,更多地是履行出资人和监管机构职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政府的职能定位逐步由管理转向服务,对企业决策的具体干预大大减少,上市公司更多地是根据一系列规范治理方面的规则在运营。

今年8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我们在等细则。此外,项目跟投机制在房地产上市公司比较普遍。跟投,民营企业好操作,退出很方便。在国企,跟投的退出很麻烦,比如项目没有结束,你提前退出,是不是存在抽逃资本的问题?退出的时候,要经过一系列比较繁琐的评估、审计等。实践中还存在很多技术性的限制。现在很多的改革,是出台的文件多、落实的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可操作性、掣肘很多。

思维科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医思维科学方法;失眠症;临床效果

中医在失眠症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治疗方式多样、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1],但在部分失眠症的治疗过程中,也会因思维方式的偏差而使治疗效果欠佳。传统的中医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心理和养生治疗等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临床思维方法[2],灵活掌握这些思维方法对于失眠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中医思维科学方法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失眠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患者均有入睡困难、睡眠浅、容易清醒或者醒后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的情况,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多梦、健忘、心悸等主要临床症状,但经实验室检查和系统功能检查未见有异常情况出现,每周至少发生三次,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合并有原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有精神疾病患病史的患者;由外界环境或者手术、病痛等引发失眠的患者;由工作不规律导致失眠的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8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在19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1±3.6)岁。患者的病程在一个月到3年之间。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温胆汤治疗,其处方组成为:茯苓15g、甘草、陈皮、炒枳实各10g、清半夏9g、竹苑6g。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土茯苓30g、麦冬、百合各15g。

每天两次,一日一剂,以水煎服。治疗时间为一个月。

1.3疗效评价标准[4]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改善情况。将患者的夜间睡眠时间达到6h以上,睡眠质量好,入睡快,睡眠深,醒后精力充沛,PSQI减分率超过75%视为痊愈;将患者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睡眠深度增加,PSQI减分率超过50%视为显效;将患者的睡眠时间增加,但不及3h,睡眠质量和深度有所改善,PSQI减分率超过25%视为有效;将患者主要症状无改善的情况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5.5%;观察组痊愈2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4.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

3 讨论

中医思维指的是中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过科学方法的应用对患者的病症及相关事物进行有效分析、判断、探索疾病的本质、实施有效治疗,发现治疗规律的一个过程。中医思维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辩证思维、整体思维、象思维等多种方式。

失眠症是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的常见疾病之一,常出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中青年人群或者老年人群中,造成患者生存质量的降低。在失眠症的治疗过程中,目前仍旧以辨证思维为主。但是在古代和近现代临床医案中,也有通过象思维的应用,在难治性失眠治疗中取得意外效果的案例。

本文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的治疗方式就是运用中医辩证思维和象思维大胆尝试的一次有效探索,利用百合科中药均有昼开夜合的特性,探索出百合、麦冬、土茯苓的组方。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加用中药组方麦冬、土茯苓和百合的患者无论是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效率还是日间功能都显著优于单纯使用温胆汤治疗的效果,证实了基于思维科学方法的临床研究的效果。

总之,基于中医思维科学方法在失眠症的治疗过程中加入中药组方对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改善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对中医思维方法的正确认识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齐向华. 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0(9):18-19.

[2]吴元洁.“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导报,2008,14(9):98-99.

[3]周立美.基于中医思维科学方法的失眠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5(1):1-62.

上一篇:素质工程范文 下一篇:条码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