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02-22 14:29:08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1、着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7-9月是防汛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强化各项措施,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逐一落实度汛措施,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确保全年度汛安全。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切实加强水源工程管理,确保抗旱应急需要。

2、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搞好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口工作。做到人员不减、力度不减、责任不减,帮助贫困户落实好县退出后的各项目扶贫政策落实,加强对脱贫户的后续支持。

3、紧盯农村饮水“一安全”。加大检查、督查力度,督促项目乡镇、监理加大管理力度,强化时间节点,加快2020年工程扫尾和接水入户工作,确保任务按期完成,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积极筹措资金,落实运行维护经费,使农饮工程有人管,管理有报酬,同时加大对水质检测人员培训频次,使其操作熟练,业务精湛,更快更好地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服务。

4、推进新开工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麻河治理工程(三期),年前完成50%的建设任务;实施天堂寨前畈河、吴家店镇杨柳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年底完成90%以上的工程建设任务;启动古碑大竹园、西淠源2座小水库建设,明年汛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8月份实施大石河山洪沟治理项目,年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5、加快中河水库建设进度。年前完成坝基、坝肩开挖,砼浇注和引水隧洞进、出水口开挖。

6、加强水生态保护工作。9月底前完成小水电清理整顿销号工作;完成全县85座水电站合法合规性、取水许可、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改造,生态流量县级平台建设,销号验收。

7、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部门沟通协作配合,补缺补差,完成市2020年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及时上报考评资料,确保我县顺利完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完成36处取水计量在线监测安装工作;九月底前完成节水型机关建设,十月底前申请验收评审。

8、谋划好“十四五”重大水利项目。编制完成《十四五重点水利项目规划》,争取“十四五”期间重大水利项目落地实施。

9、以实效为目标,强化河长制工作。完成50—200km²乡镇级河道划界确权工作和梅山、响洪甸、青山、抽水蓄能、流波、旋网寺6个湖泊的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做好省市河长制考核工作。

10、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夯实党建工作责任。把党建工作纳入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考评,定期听取汇报、定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党组成员联系各支部等,以制度保障党建责任落实;二是强化理论武装。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深化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强化水利干部党性锤炼;三是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干部教育、堵塞风险漏洞。局党组继续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干部职工管理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紧密格局。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党风廉政建设利剑,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违反纪律行为早发现早处理,确保权力在制度笼子里规范运行。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一、争先进位目标完成情况(满分40分,自评40分)

承担上一年度区政府考核市政府目标任务有两项,分别为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争先进位目标完成情况:

1、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教育名区、建设教育名校、培育教育名师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顺利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全区教师良性流动。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师大附幼项目成功签约,深入推动师大附小、附中项目落地北部新城达成合作意向,一中初中部项目顺利推进,为打造北部新城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地,把我区打造成为市乃至皖中教育高地,实现“求学到,成才在北城”的社会共识奠定基础。区作为全省第一阶段28个示范区单位、仅有的两县(区)之一上报国务院接受首批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验收,2020年代表全省10样本县区,市唯一县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应急事件、责任事故,已被省教育厅作为优秀组织单位上报教育部。中高考成绩稳中有升,正取一中学生数近20人,376名学生升入省示范高中学习,高中本科达线率49.6%,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预计全市排名第一。

2、体育工作: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共建共享”完善了县区“五个一”体育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全市第一,乡镇“三个一”体育设施高标实现,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完成率达到300%。2020年7月获“体育强县”达标先进单位。预计全市排名第一。

二、职能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满分10分,自评10分)

依据“三定”方案,内设综合股、教育股、体育股,按其主要职责完成情况:

(1)综合股工作完成情况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和“四送一服”工作成效显著,及时传递校园好声音,传递教育正能量,讲好教育故事,积极做好市民心声、12345政务网络回帖等舆情应对、教体系统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全年未出现社会舆情事故。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组织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长三角跟岗学习,组织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丁家小学校长,服务“三名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三项民生工程任务,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计划和贫困生助学政策,学前促进工程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建设面积1800平方米,新增学前学位360名。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全年完成项目建设10018平方米,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对全区教育系统2020年度财务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落实整改,促进财务规范管理。综合股2020年度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2)教育股工作完成情况

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完成2所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持续开展小区配套园治理。热点学校招生平衡有序,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普惠性园达80%,公办园占比达50%。深入开展“五进”校园活动,举办第三届全区中学生足球比赛,朝阳小学机器人创客比赛在省、市均获一等奖。继续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举办中学生诗词大赛、课外读物讲述比赛等活动。积极参加市第二届青年校园歌手大赛。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完成《区2019-2020学年6-15周岁适龄儿童就学信息核查统计表》,建立控辍保学台账。对省控辍保学平台核定的疑似失学儿童进行排查和核实,制定“一人一案”,确保全区适龄儿童无失学和辍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活动。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消防、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交通校车、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踩踏、扫黑除恶、禁毒等安全检查。教育股2020年度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3)体育股工作完成情况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通过“共建共享”完善了县区“五个一”体育设施,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共建共享”,完善我区“五个一”体育设施。高标实现乡镇“三个一”体育设施建设,全区各行政村、社区实现健身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覆盖。共建成9块社会足球场地,任务完成率达到300%。举(申)办2020年全国重阳登高健身大会主会场、品牌赛事,筹备“皖西南风景线”—省自驾运动游精品线路房车集结赛(站)活动,推动区龙舟赛升级为省龙舟公开赛。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徙步爱好者在皖江公园健身步道开展徒步活动,参加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市第十二届公仆乒乓球赛、《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大赛及分会场活动并获佳绩;成功举办区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配合区总工会、区直工委举办了第四届职工拔河比赛。全区共举行体育赛事活动近百场。竞技体育取得可喜成绩,全区有10余人次在省市各项赛事中获得奖次。稳步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全区各个乡镇(街道)、社区指导员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国民体质监测进学校、进社区、进社区活动,2020年完成800人的测试任务。体育股2020年度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三、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及完成情况

2020年以来在谈项目有3个:共建市STEAM教育产学研示范研学基地项目、北京培文学校分校项目、北斗时空智能科技教育特色区项目。其中共建市STEAM教育产学研示范研学基地项目由大龙山镇、区教体局和创业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三方于今年6月12日在大龙山镇签约,9月份到资开始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投资1000多万元),2021年6月份竣工使用。北京培文学校分校项目是由区政协领导牵头,区教体、招商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共同谋划推进的项目,5月份,培文学校领导来区考察。区招商局认可作为有效线索跟踪推进。北斗时空智能科技教育特色区项目是由创业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引荐,项目主要内容是在我区具备条件的学校建设科技馆,资金由对方公司提供,11月份,北斗时空智能科技公司负责同志来洽谈项目推进工作及合作计划。当前正继续推进上述两个项目,对北京培文学校分校项目,抓紧对接,争取年内形成报告,力争签约。对北斗时空智能科技教育特色区项目,按照双方协商的步骤推进项目合作。

四、区委、区政府年度其他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满分48分,自评48分)

(一)、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就学习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区教体局9月份先后召开教体系统视频学习会议和区教体工委理论学习会,组织全区中小学校、机关及二级机构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学习,对教体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出要求。组织开展五中全会精神进校园活动,局领导班子、各中小学支部书记带头宣讲,思政课教师及时跟进宣讲,宣讲近200余场次;学校按要求制作宣传展板42块,校园广播开设“党的五中全会”宣讲专题,创设浓厚氛围,推进得力。

1、加大与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视察讲话,主要内容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坚持项目引领,先后同南京师大签订提升教育品质方案技术开发协议和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协议,先后组织区内学校同长三角区域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南通市如东县中小学跟岗学习一周,同如东县教体局签订跨区域结对合作协议,促进学习交流。立足教体工作职能,在落实校园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责任制、教育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聚力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地,切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奋力推动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2、常态化防控疫情。统筹做好考试招生、质量监测和暑假安排等工作。注重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动态健康管理,信息“日报”“零报”等健康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形成闭环工作机制。对高考中考学生,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和考试工作有关要求建立健康台账,强化管理措施。

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教育扶贫工作总体要求,把教育扶贫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创新工作思路,夯实脱贫攻坚之基,在落实扶贫政策上做文章,在关爱困境儿童上下功夫,在助力精神脱贫上动真格,全力以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驾护航,确保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在前期引导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因地制宜面向采购区内扶贫农副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局机关工会组织机关全体同志采购红薯粉、火龙果、土鸡蛋等区内扶贫产品,先后累计采购金额达6万多元,大力促进消费扶贫。局机关及中小学校(党支部)制定“单位包村、干部(党员)包户”帮扶年度计划,成立领导小组,以包保村居为单位,下设多个工作组,保障帮扶工作常态化开展。局机关对大枫社区贫困户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帮助实施就业扶贫,成效显著。

4、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冬季防寒采暖条件,制定“一区一案、一校一策”,大力推进中小学采暖保暖民生工程,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温暖过冬。中小学对学生教室及生活用房门窗破损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修缮,所有学校都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开水供应。通过建立区内小规模学校工作台账,对区内7所小规模学校进行全面排查,经自查全部达标并报省教育厅审核通过。今年共安排4名参加2016年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大学师范生到家庭所在乡镇的中心学校顶岗实习。新聘7名中小学教师,全部安排在罗岭、五横偏远农村学校任教。稳步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应用培训常态化,截止2020年底,区共建成白泽湖乡白泽小学,五横乡林峰小学丶杨亭小学丶曰公小学,五横初中5所智慧学校。通过组织常态化培训所有设备均已正常投入使用。

5、高标准推进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深度对接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同南京师范大学签订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协议,深入调研,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成就,比对镇江市、张家港市和南京江宁区教育发展模式,围绕打造全省先进、全市一流教育品质,坚持项目引领,科学编制发展措施,打造教育“三名”工程,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形成规划文本(初稿)编制工作,正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导意见,组织南京师大专家和区教育规划专班进行修改完善。

(二)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的任务完成情况。

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教育部门的任务是:全市优质教育集聚区目标,打造“三名”品牌,完善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完成情况:

与师大合作共建师大附幼项目签约,正式落户北部新城。师大附小、附中和一中初中部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实现明年秋季正式招生,建设教育名校工作有进展。将丁家小学作为培育试点,面向全区乃至全市遴选知名校长,打造本土名校。出台《区教师“县管校聘”方案》,强化政策宣传和制度保障,76名中学教师跨学段交流,有效解决中学教师结构性富余,小学师资不足难题。通过举办交流教师座谈会,认真听取中小学校长和交流教师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改革措施,为高质量完成改革目标创设条件。

(三)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任务完成情况。

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教体局8项任务,分别是:

围绕“四地”目标,坚持高位推进、等高对接、重点跟踪、调度通报、绩效考核“五项”机制,打造产业承接先行区和成果转化示范区;2、完善全区学校布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稳妥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3、深化“五进校园”特色品牌;4、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5、深入推进校地合作,与区内高校共建学前、义务段附属学校;6、加快与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合作,力争引进1所一贯制国际学校;7、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本土名校”;8、建立名师激励机制,建设乡村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工作室,培育全市一流师资队伍。完成情况:

(1)加速建设科教融合创新地,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一是对接南京师范大学就托管、挂牌高品质学校建设模式达成合作意向协议,重点寻求在小学和初中学段有所突破。二是创造条件组织大桥中心学校、大龙山镇中心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到浙江嘉兴实验小学考察学习STEM课程、集团化办学、特色办学及教师队伍建设等。两校与嘉兴实验小学签订了STEM课程共建协议,双方在7月份和11月份分别实现了互访交流。三是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全国基础教育强市南通市跟岗学习,同如东县教体局签订跨区域结对合作协议,推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战略性协作。

(2)着力完善全区学校布局调整。稳妥撤并罗岭镇小龙山小学和大龙山镇桃园小学等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完成校产妥善处置工作。实现朝阳路小学、月形小学扩班,新增学位近300个。正式启动圣埠小学、朝阳路二小建设工作,完成舜天小学建设设计方案和一中初中部选址工作。全区保持中学7所(含一所完中),35所小学适度教育规模,基本适应人口分布及城市发展。

(3)深化“五进校园”特色品牌。举办第三届全区中学生足球比赛,组队参加市级联谊赛,斩获城区学校第六名;朝阳小学机器人创客技能在省、市比赛中均获一等奖。继续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11月和12月分别举办小学生课外读物讲述比赛、中学生诗词大赛等活动。积极参加市第二届师生校园歌手大赛,师生共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

(4)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邀请市督导办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对全区41所中小学教育软硬件设施进行量化登记,全区7所中学均衡系数0.44,35所小学均衡系数0.26,全市最优,已作为全省第一阶段28个示范区单位,仅有的两县(区)之一,上报国务院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验收。9月份组织实施代表全省10样本县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个监测过程规范有序,得到省派驻督学工作组高度肯定,已被省教育厅作为优秀组织单位上报教育部。

(5)推进同师范大学、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与区内高校共建学前、义务段附属学校。成立校地合作专班,积极对接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师大附属幼儿园项目正式落户北部新城,目前进入设计装潢招标阶段,2021年秋季正式招生。经与师大副校长和发展规划处深入交换合作意见,尽快把舜天小学办成师大附小,把大龙山初中挂牌师大附中达成合作意向,有望2021年实现合作项目落地。与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达成合作,共建学前教育资源。

(6)加快与长三角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合作。10月份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交流处专家到区考察,双方就合作办学,提高区基础教育品质达成意向性协议。

(7)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本土名校”。组织开展对白泽湖中学、大龙山初中、白泽湖中心学校、大枫初中的教学视导,强化中小学日常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出丁家小学新任校长。全区中考成绩稳中有增,高考本科达线率近50%;白泽湖中学高中录取分数线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大龙山初中等学校生源实现较大增长,学校吸引力明显增强,“本土名校”建设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8)建立名师激励机制,建设乡村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工作室,培育全市一流师资队伍。组建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13个,突出省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出台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打造“新时代名师”。加大名师培训力度,40余名教师到长三角先发地区考察学习、跟岗研修,德能双修,培育教育名师有起色。

(四)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深化改革、政务公开、林长制、河(湖)长制、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长江禁捕退捕、民生工程、退役军人及双拥工作、文明创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平安建设、工作:均按照牵头职能部门的要求,做好分工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报结有关材料,较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五、执行力目标完成情况(满分2分,自评2分)

(一)、区委交办教体局年内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工作号:):

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常态化排查,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义务阶段学生无一例辍学;完成了扶贫项目调整,形成了2021年扶贫项目计划纳入全区统一安排;中央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整改认领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实行“两案八制”,校园疫情防控下常态长效;编制完成了“十四五”教育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二)、重点工作督查情况:

1、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肺炎疫情发生后,教体系统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工作,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效。全力支持党委政府防疫工作,组织党员教师投身抗疫一线,主动参与卡点值守、人员登记、信息排查等,彰显教育系统的责任担当。组织教体系统党员累计捐款18万元,积极支援疫情防控。后期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师生健康平安、教育教学平稳有序。

2、禁燃禁放开展情况。上半年,区教体局禁限放区域为大桥街道吴嘴小区,年底,包保禁燃禁放区域调整到为大枫社区。局机关办公室统一调度,制定值班表,班子成员带队下沉一线值班值守,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有效劝导,全年实现包保区域内零违燃违放事件。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一、扎实做好会前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一是深化学习研讨,打牢思想基础。召开民主生活会前,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把蕴藏的巨大活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不断开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局面参加代表团审议侧记、在全国抗击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通过深刻学习和研讨,提高了思想认识,加强了政治修养和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从严从实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一了领导班子的思想步调,凝聚上下共识和意志力量,打牢了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思想基础。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突出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并发放征求意见表15份,班子成员认真开展谈心谈话,扎实做好民主生活会各项准备工作,经汇总整理,征集到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共5个方面5条,征集到对领导个人的意见建议共5个方面20条,在此基础上,形成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二、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

在大量周密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2月3日,商务局召开了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会议共有三项议程。一是同志代表班子通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有关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二是同志代表班子进行对照检查、班子成员个人发言并相互提出批评意见、同志总结会议情况并提出整改要求;三是督导组组长于彩林对会议作出点评点评。

会上,领导班子成员对进行批评,批评意见是在具体工作方面,去粮库等基层企业调研及指导服务少、有些重业务工作轻党务工作;对进行批评,批评意见是脾气有点急,个别遇事偶尔不够冷静、脾气比较急躁,遇事有时不够冷静;对进行批评,批评意见是抓党务工作创新意识有待提高、能力很强就是没有完全施展出来,多多少少求稳思想占据头脑。

三、全面系统梳理,形成问题清单

一是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班子查摆问题3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3个,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不强。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论述学得多、思考得多,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内容深学细研不够,消化吸收不充分。二是学用结合还有差距。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成效不够明显。比如,对干部政治素质的考察把关,一般只注重了解考察关键时期和重大事件的具体表现,对日常工作中的政治素质考察,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办法机制,没有真正具体起来、鲜明起来、落得下来。三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做得不够经常。虽然年内举办了不同层面的培训班次,但仍需进一步强化科级干部的集中轮训、广大党员的经常性学习教育,探索和丰富运用新兴媒体强化理论武装的方法手段。学习以记笔记为主,对干部政治素质的考察把关,一般只注重了解平常业务能力,考察关键时期和重大事件的具体表现,对日常工作中的思想状况了解不够,对选人用人的办法不够全面,政治素质考察,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办法机制还有待于更加健全和提升。在学习传统文化方面不够努力,了解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全面,不深入,不能找时间认真加以学习。对一些理论文章和政策文件时只是“泛泛而读”,特别是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些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的认识,与工作结合的不够。

二是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班子查摆问题1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3个,主要内容包括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多以学习为主,缺乏创新。对一些落后的、流动的党员管理办法不多,对其思想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局内一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争先创优的动力不足,党支部的政治能力还有待提升;在工作中,有时行动不够迅速,落实不够全面,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在落实中碰到困难时,积极主动协调、想办法克服的少;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在加强非公企业党支部建设中存在为难情绪,有时不知工作如何开展,需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是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统筹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好脱贫攻坚等工作方面。班子查摆问题1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3个,主要内容包括直接联系服务党员群众不够到位。主动直接面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发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够。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只是走遍了自己分管的领域,调研指导检查的覆盖面还比较窄;主动下基层少、不够扎实深入,调研或督导检查有时达不到预期效果。主动下基层少、有时两周才下去一次。掌握的企业情况比较泛泛流于表面,调研内容单一,掌握包保村情况不够全面、不够扎实深入,调研或督导检查有时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维护党的形象权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思考研究还不深,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鉴别力;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方面还的敏锐性有待提高,不能敏锐地察觉存在的风险,有时会使防范工作处于被动之中。

四是在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对照党中央提出的“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年远景目标,加强科学谋划,查找短板弱项方面。班子查摆问题1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3个,主要内容包括缺乏敢为人先的魄力。存在求稳怕乱思想,有时候对没有文件依据的事情,不敢立足实际大胆求突破;招商引资项目少,总量小,谋划水平需要提升。招商办法不够多,全面招商发动和宣传不够到位,项目落地时间较长,节奏较慢,没有完全跟上市里发展计划和步伐;仍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推进缺乏系统的创新性。有时过于依赖党组去研究推动,表率作用没有发挥的效果不明显;在目标谋划方面存在短版和弱项,在提出谋划意见和建议时,只能从本单位工作范围出发,以本单位工作角度为谋划点,不能从“一谷一城”篇甚至更高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就是在工作中存在认识高度和深度广度的问题。

五是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贯彻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省委、市委和市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相关部署要求,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地批评和纠正违规违纪言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方面。班子查摆问题3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3个,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有待提高。对现实中一些消极负面言论,有时碍于情面并没有强力反驳、严词制止。还需要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斗争本领。二是加强廉政建设的方法手段需要改进优化。虽然注重落实“一岗双责”,但对分管领域、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满足于安排部署了事,后续推动不多,开展廉政教育和督导检查的方法形式还比较单一。三是整治形式主义的招法不多。在如何发挥商务部门作用,整治形式主义方面缺少深入系统思考,没有拿出有效举措;能够完成市里要求进行廉政教育,但多以学习为主。内容单一,有时和业务发生时间上的冲突有的以业务为先;体工作中处理群众不合理诉求的解释工作有时还做的不够。对一些属于工作小节,生活小事的苗头危害性重视程度还不够,思想深处还存有无碍大局的认识,过紧日子的意识不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还需进一步强化;在具体工作中,本人有时安排部署多,但询问结果少,只是把工作安排下去就觉得工作已经完成。

四、明确整改方向,抓好整改落实

1.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持续抓好个人自学,特别是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和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分层次组织开展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的集中轮训、宣讲辅导、专题学习,用好“”、主题党日、新时代e支部、学习强国等形式手段,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

2.持续提高政治能力。持续抓好和《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严格规范落实民主集中制、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不断树牢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同一切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作坚决斗争。督促指导党支部规范落实民主集中制,高标准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3.持续提升工作成效。认真学习党建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从全局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一是着力在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上下功夫。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严把选人用人政治首关,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用好担当作为干部专题调研成果,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聚焦局中心工作,加强科级干部、年轻干部、招商干部的专业化培养锻炼。二是着力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上下功夫。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成果。

4.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着力破解分管工作存在的瓶颈问题。改进抓落实方式,带头为基层减负,以好的作风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突出政治引领作用

1、把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作为全局普法的头等大事,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将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学习。将法治思想列入“八五”普法规划,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贯彻于日常言行中、体现在履职实效上。通过集中培训等形式,充分发挥全区水利系统领导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2、发挥好局属各单位普法阵地作用,推动法治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引导全区水利系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通过微信、QQ、短视频等形式,运用各类多媒体手段和平台,推动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3、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会议精神转化为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路举措,把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推向深入。

二、全面谋划启动“八五”普法

4.科学谋划“八五”普法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区“八五”普法部署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科学谋划“八五”普法工作,为党委(党组)政府“八五”普法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

5.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区水政执法监察大队要召开启动会议,确保“八五”普法开好局、起好步。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宣传“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突出宣传新内涵、新要求、新举措,为推进实施“八五”普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抓好主题宣传,营造全民守法普法氛围

6.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持续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深入开展“江淮普法行”、“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普法活动。

7.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普法骨干作用,结合民法典颁布一周年,开展民法典解读活动、民法典知识大赛、民法典专题普法讲座等系列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8.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以、条例、准则为重点,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党内法规宣传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专项知识竞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遵守者、践行者和捍卫者。

9.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普法。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和“十四五”规划的实施,牢牢把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广泛深入宣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巩固拓展三大攻坚战成果和水工程安全、河湖长制、水旱灾害防御、农饮水安全、节水惜水、水资源优化配置、安全生产、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普法。

四、坚持精准施策,狠抓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10.扎实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认真贯彻实施任前法律考试制度。持续开展“机关法律学习月”,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学法用法考试。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11.加强在建水工程施工企业法治宣传教育。围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法企同行”活动,监督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等相关法治宣传。深入开展依法管理、诚信经营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施工企业树立法治意识,依法生产经营,切实增强施工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

五、积极创新实践,切实提升普法工作质效

12.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区水政监察大队要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和行业特点,按照局属单位和各股室职责做好普法宣传工作。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三单一书”(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制度,强化年度普法重点工作和事项跟踪问效、督导落实。巩固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典型案例宣传解读工作。

六、强化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全面履行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开展好“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新发展阶段水利行业精神,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和工作实效。

七、服务局党组中心工作,更好的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13、做好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依法依规取消变相审批,编制事项清单并明确办理规则和流程。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及时清理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对本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把水利改革向纵深推进。

14、做好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和优化政务服务。完善监管标准和流程,推行水利行业“互联网+监管”,运用重点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深化水利行政许可事项涉企“证照分离”改革。持续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压缩办理时间、材料,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一门一次”办理。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15、加强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持续加强水利领域执法力度,加大水事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严格刑事责任追究。巩固水利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机制成果,加强行业监督,做好河道非法采砂、安全农饮水、河湖长制、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八、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推动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治理体系

16、加强水行政综合执法。按照“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要求,组织梳理水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健全完善区域间、水利与其他部门联动协作执法机制,推进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发挥执法在强监管中的支撑作用。

17、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完善和落实执法案例指导、投诉举报、考核评价以及执法人员岗前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等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18、依法依规办好行政复议与诉讼。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办理能力与质量,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

九、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夯实依法治区群众基础

19、扎实开展水利普法工作。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认真开展2021年水利普法工作。精准确定主题,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省条例》以及《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和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20、有效化解涉水矛盾纠纷。坚持预防为主,落实水事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健全和完善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确保全年全区水事稳定。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防范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持续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安排

(一)强化学习教育,着力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1.加强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学深悟透、真信笃行,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系统学习培训,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内容,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吸取重大事故教训,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为我局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责任部门:局办公室、各二级局)

2.加强技能培训。机关和二级局按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试行)》至少组织2次消防安全的培训和演练。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引导干部职工熟练使用灭火器材等应急用品,掌握“一懂三会”知识,即:懂所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在无火灾情况时,禁止任何人启动消防报警装置和动用灭火器材。将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把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等内容作为安全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切实提升参培人员的全安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责任部门:局办公室、各二级局)

(二)强化安全保障,着力提升安全基础能力

3.常态化开展安全大检查。继续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分级负责、属地监管”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机关各股室、下属各单位每季度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台账。每季度至少要牵头组织开展一次车辆安全检查。定期检修消防设施和监控报警器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机关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机关内部保卫工作,确保全系统安全无事故。(责任部门:局办公室、规划财务股、劳监股、各二级局)

4.抓好保密安全工作管理。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做到专机专网,确保网络在安全保密条件下运行;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确保信息安全,以人员、计算机网络等管理为重点,力求抓出实效,确保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绝对安全,依法加强单位保密工作。(责任部门:局办公室、各二级局)

5.做好值班值守。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国庆”等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会议期间,坚持全员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节日期间机关的安全,保证突发事件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促进本系统安全工作形势保持长期稳定。(责任部门:局办公室、各二级局)

(三)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6.安全宣传进企业。深入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加强职业健康工作,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及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督促企业落实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告知、培训、日常监测、定期报告、劳动保障和职业健康体检等制度措施。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业务培训,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等制度。(责任部门:就促股、社保股、劳动监察股、仲裁院、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县就业局、社保局)

7.安全宣传进农村。结合“大走访”和帮扶联系户活动,协助帮扶联系村举办“村民安全课堂”,围绕住房、防火、用电、疫情防控等内容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重点针对汛期特点,向村民宣传防汛减灾救灾、应急处置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知识,引导村民科学理性认识灾害事故,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责任部门:本局各部门)

8.安全宣传进社区。结合社区志愿服务和“双报到”活动,向社区居民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宣教活动。以居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风险(消防、用电、天然气液化气使用、道路交通安全、疫情防控等)为重点,协助社区举办“居民安全小课堂”宣教活动,让安全行为养成习惯,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安全生产的参与度和自救互救能力。(责任部门:本局各部门)

9.安全宣传进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各类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开设全安教育课程,将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等内容作为安全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切实提升参培人员的全安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责任部门:就促股、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县就业局)

10.安全宣传进家庭。加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力度,围绕应急用品使用、避难逃生路线选择、家庭安全常识等内容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干部职工的家庭应急技能,为家庭安全提供为保障,为我县安全形势持续平稳贡献力量。(责任部门:本局各部门)

(四)深入推进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房屋建筑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11.加大对本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公区域(含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保经办服务机构),以及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评价机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管理服务对象单位房屋建筑安全风险精准管控。严格落实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管理人)主体责任,建立隐患台账,督促指导系统内相关部门(单位)和管理服务对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房屋所有权人等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筑分级分类制定整治方案,进行精准整治,实现动态清零。到今年6月底,基本完成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问题整治(具体责任分工及工作安排详见附件)。

三、工作要求

(一)守土尽责,高位推动。各部门要坚守安全红线,坚定防控重特大事故工作目标,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责任履行上“担担子”、任务落实上“钉钉子”,做到人到、心到、力到,确保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问题导向,改革驱动。围绕“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问题,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把安全工作做实、做细,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危险源,要建立问题台账,隐患不消除,台账不消号。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6篇

国内外非遗研究综述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并系统地提出非遗保护理念并将其写入法律条文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1月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并于1998年11月审议通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别、保护和利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全球保护非遗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日本盐野米松(1998)的《留住手艺》、韩国Yangjongsung(2004)的《韩国文化保护法》、巴西Londres.C(2005)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巴西经验》、埃及AhmedMorsi(2005)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研究与保护方案》、德国HermannBausinger(1961)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等专著和文章详细介绍了各国的非遗保护现状及政策措施。我国在宏观层面对非遗的研究较多。最权威的当属李树文、信春鹰、袁曙宏、王文章(2011)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其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文释义》逐条逐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行解释,这对我国非遗保护的具体实践及其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王文章在其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意义,以及国内外非遗保护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4项基本原则,即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和可持续性,并提出了立法保护、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7个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李荣启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苑利、顾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仪式、节日以及文化空间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范畴、普查申报要点以及开发等角度,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对了解非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名民间文化学者刘锡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汇集了其多年来在“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建档、数据库建设、传承人认定、干部培训、项目论证、评审申报等工作均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微观层面,几乎每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都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研究。2020年9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月刊)正式创刊发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权威、专业和广阔的平台。对甘肃省非遗保护的研究较为全面的是雒庆娇的《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该书第一次系统地梳理、总结了甘肃民族地区非遗的现存数量和保护现状,第一次从灾害学的角度审视甘肃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甘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另外,徐凤在《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价值及传承与保护,分类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流布分类情况及其主要特征与现在的传承情况。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甘肃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跨越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从南到北分布着8个气候类型区,自然生态多元,地质地貌独特。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佛教文化、敦煌文化等文化在这里交融互鉴。多个民族的文化在甘肃地区进行交流、交融、交汇,形成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陇原大地各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截至2021年,全省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占全国入选名录总量的7.14%),分别为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全省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省政府已公布省级非遗名录4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493项,占全国省级代表性项目总量的3.17%;另有15项非遗项目已被文旅部公示为第五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待国务院正式公布。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21年,全省先后累计认定非遗传承人11467名,其中部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占全国部级代表性传承人总人数的2.2%,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7名、占全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总量的3.75%,市州级代表性传承人3036名、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814名。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是世界各地非遗的基本特征。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种类分布、地域分布、民族分布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特征。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现状保护及传承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其先后制定颁布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4项地方性法规,并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板块分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投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甘肃省建立了部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经费补助制度。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共给甘肃划拨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累计近2亿元,对68个部级项目组织实施了抢救性保护,每年对每名部级传承人给予2万元的传承补助。省财政自2012年设立省级非遗专项资金以来,截至2020年底累计投入非遗专项保护经费1.08亿元,对其中235个省级代表性项目组织实施了抢救性保护,并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对省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经费支持。产学研体系建设持续推进1.“产”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甘肃省全省共出版非遗保护成果专著210余部,累计4550余万字;拍摄视频专辑795部,总时长达6.12万分钟。建成非遗博览馆(所)487个,建立各类项目保护基地69个;开展收集、整理、挖掘和保护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达到380人。2.“学”依托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陇东学院等四所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组织传承人开展砖雕、唐卡、剪纸、刺绣、洮砚、木雕、古建、秦腔、陇剧、道情皮影戏等项目研培24期,培训学员1300人次。3.“研”2018年4月,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这是甘肃高校设立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专注非遗人才培养的学院。利用学院资源优势,规范性、系统性的教育,从理论和实践技能、文化素养和传承能力及审美观念上改变传统传承模式创新不足的劣势,研究探索学院跟政府、行业、企业、非遗传承人对接,跟同类高校对接的新机制、新办法,把非遗传承、产教深度融合作为一个平台来建设,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专业建设,让师生开展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非遗传承研究和产学研研究。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对非遗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非遗之所以被称为非遗,是为了与其他文化遗产的物化属性进行区分,更多强调其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形态和价值,其是一种文化遗产,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目前,甘肃大部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都停留在抢救性记录(文字、照片和视频方式)、理论研究层面,保护和传承的形式局限于出版专著、论文、拍摄图片和视频专辑等,一些展演项目也只是展演部分经典片段或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对非遗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缺乏进一步挖掘。

非遗保护及传承队伍亟须壮大

部分非生产性非遗项目,特别是以特殊人群或家庭为主要传承群体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如以松鸣岩花儿会、莲花山花儿会等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其传承基础主要在民间,传承主体是农民。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许多年轻的优秀歌手为了生计外出,花儿会的盛况明显不如当年。同时一些非遗项目对传承人的要求比较严格,导致传承人队伍越来越小。比如通渭影子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曾经活跃着60多个影子腔戏班,一直按照祖上“传孙不传子”的家规隔代相传,导致目前正常活动的戏班不足10个,且戏班的艺人大都年事已高。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足大多数非遗项目的内容和展现方式较为古板,缺乏趣味性和感染力,不符合当前大众的审美需求。如何将这些非遗项目以当今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普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非遗保护及传承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以皮影戏为例,各地传承方式主要以展演为主,唯一的衍生产品为皮影人(文创产品),但其生产规模非常小,市场上几乎找不到相关产品,而且开发层次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对策编制中长期保护及传承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甘肃通过文化旅游这一支柱产业,打造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新高地、丝路精神和时代精神新典范、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新样板,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编制的《甘肃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战略性、长远性、系统性抓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前提和基础。

突出特色优势,深挖非遗本质内涵

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非遗也不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其内容本身。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是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要求。搭建投融资平台,壮大传承人队伍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投融资机制,着力破解非遗保护资金不足的难题,是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必备条件。非遗传承既要做好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的“传承主体”队伍建设,也要做好以各级非遗保护机构中管理、服务、研究人员为主的“保护主体”队伍建设。加大非遗创新创意产品研发“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不谈利用、不谈发展、不谈创新的保护终究是“一厢情愿”,是不可持续、没有成效的。因此,在做好非遗保护抢救、记录和保存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从各地实践来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创意产品研发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项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树文,信春鹰,袁曙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评介[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01):149-153.

[3]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传统的时空形态与当代际遇[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02):45-50.

[4]曹德明.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7篇

一、目标任务

以加强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引导全市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司法行政队伍,为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每名司法行政干警全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

二、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为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服务的思想,把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及司法行政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

(二)分类分级,全员培训。

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

(三)突出重点,按需施教。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的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以问题为导向,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培训各环节各方面,注重提高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

(二)培训内容。

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教育。以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政治原则,切实抓好政治能力培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教育培训的最突出位置,作为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持续加强党性教育,重点开展、党的宗旨、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等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2、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情、省情、市情培训,扎实开展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培训,引导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准确把握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精神上来。加强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教育,使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掌握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依法履行职责。

3、进一步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司法行政机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和帮助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切实提高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本领。

4、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以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干部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重点加强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培训,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四、培训方式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围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目标,鼓励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及时总结和运用好的经验做法,持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一)党组中心组学习。

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应当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内容,在自学和调研的基础上保证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集体学习研讨。

(二)集中学习。

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项业务知识培训班,帮助干部提高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举办司法行政业务知识讲座,利用周四固定学习日,组织各业务科长、直属单位负责人轮流讲授业务知识,提高队伍业务素质。

(三)参加调训。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组织部门、市司法局)的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参加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题培训等各类调训任务,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参训率和培训效果。

(四)网上学习。

利用省公务员网上学院系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进一步强化“学习强国”App的运用,满足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五)自主学习。

全系统司法行政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在职自学,认真制定自学计划,学好必学和选学内容,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余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由政工科负责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和教育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强督导检查。

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述学、考学、评学机制,推行培训签到、定期检查学习笔记等做法。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培训效果落实。

(三)解决工学矛盾。

加强培训项目的计划协调,增强选调培训对象的针对性、相关性和匹配性。各参训人员要协调好业务工作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系,按照“不重复培训,不缺失培训”的原则,统筹协调选派人员参加培训。

(四)做好培训工作总结。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8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要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机制,提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动员能力,落实应急处置、自救服务、恢复重建和宣传引导任务,统筹城乡社区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为克服灾情、汛情和疫情不利影响,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作出积极贡献。

二、重点任务

(一)健全组织机制。各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意识,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做好社区防汛救灾工作。总结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经验,加快组建以基层党组织成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为骨干,乡镇(街道)派驻人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下沉人员、其他社区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驻社区单位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等组成的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机制和工作队伍。强化社区自然灾害应对预案管理,压紧压实防汛救灾工作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动员凝聚功能,发挥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机制综合协调优势,建立健全包保责任制度,确保防汛救灾各项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应急处置。受灾地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根据社区自然灾害应对预案,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雨情、汛情信息的监测预警,健全完善针对社区范围内重要堤防、重点群体的巡查制度,发现险情灾情第一时间处置上报;汛情灾情严重的地方根据需要实施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已经遇险受灾的,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专业力量做好抢险救援和转移安置工作,优先做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等救援安置,确保不遗漏一户一人;细致摸排、及时上报社区居民、社区范围内各类组织机构和设施设备受灾情况,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组织引导居民群众坚决服从关于抢险救援和转移安置的各项决定,做到令出行随、令行禁止。

(三)组织自救服务。受灾地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灾情核查报送、救灾物资和生活物资分配、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发放等工作,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的管理,确保受灾群众思想稳定。动员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开展面向受灾群众特别是“三留守”人员等各类特殊群体的生活救助、看护照顾、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主动了解、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受灾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格落实肺炎疫情社区防控措施,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灾后社区人居环境特别是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的消毒保洁,加强对受灾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人群的健康监测,发现疫情线索及时上报,并按照《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与服务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指导方案》等要求妥善处置,尽可能降低各类秋冬季高发传染病与肺炎疫情构成季节性叠加流行的风险。

(四)推进恢复重建。受灾地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抓紧抢修因灾受损的群众住房和道路交通、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社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和开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供各类就业培训、从业指导和农资供给、农技咨询服务,充分调动受灾群众参与恢复重建积极性;城市社区要结合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大力发展各类生活急需的社区服务业,引导受灾群众就近就业;农村社区要结合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以工代赈项目,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互助,多措并举帮助受灾群众增加收入、渡过难关。受灾贫困地区要针对受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支持社区工厂等扶贫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强化扶贫产业产销对接,着力帮助返乡在乡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最大限度防止因灾致贫返贫。

(五)做好宣传引导。受灾地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信息衔接,用好社区网站、公众号、微信群、QQ群和农村大喇叭等载体,及时准确雨情、水情等气象信息和次生灾害预报信息,引导受灾群众关注权威,不信谣不传谣。要综合运用信息、电话联系、上门通知等多种方式,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到户到人。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政策和自助自救知识,引导受灾群众科学做好灾害防护工作、主动配合抢险救援措施、积极参与灾后重建项目。积极应用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和移动客户端,切实提高政策宣传、汛情、堤库巡查、险情上报、灾情查核和群众服务等工作效能。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民政、应急管理部门要依托当地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加强对城乡社区防汛救灾的组织协调,强化机制统筹、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和工作统筹,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和议事协调机制统筹推动下,加强民政、应急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业务协作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向城乡社区,形成推进城乡社区防汛救灾工作的整体合力。推动将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纳入各级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健全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二)突出工作重点。各地民政、应急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加强对城乡社区防汛救灾工作的指导支持。受灾地区特别是受灾贫困地区要视灾情为命令,把城乡社区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抓紧抓好。非受灾地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和各方面力量,帮助和支持受灾地区抗灾救灾、恢复生产生活;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建立长效机制,指导健全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组织开展社区应急演练,切实提升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关心关爱。注重发现城乡社区防汛救灾工作中涌现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展现其不畏艰险、敢于胜利、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加强对防汛救灾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加强对参与防汛救灾工作的城乡社区工作者培训,帮助其掌握必要的救援自救知识,加大对防汛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城乡社区工作者表扬力度;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因公受伤的城乡社区工作者工伤待遇,对因公牺牲的城乡社区工作者家属给予抚恤、慰问,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宁夏固原市为经济社会及人才发展谋篇布局的两个战略性规划刚要:《固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固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指出:“未来十年,是我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人才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这意味着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既是全市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又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保证。大力培育各行各业创新创业人才,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又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各行各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要求、现状、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抓住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区域人才竞争中,构筑固原市人才小高地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篇文章,以期为更好地做好固原市人才工作提供参考。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突出成就

(一)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型人才团队初步成军

创新型科技人才较少,尤其是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形不成团队和合力,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度差,创新度与科研实力弱,无力承担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只能充当项目“配角”,参与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这是长期以来固原市科研队伍和科技实力的“软肋”。基于此,固原市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力争每一个特色优势产业都能拥用一个创新型人才团队”。可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市农科所所长、国家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建设团队成员、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宁夏马铃薯产业首席专家郭志乾主持,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吉县马铃薯生产研究所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西北干旱区马铃薯种薯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费1799万[1]。项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更为重要的是超越项目之上的意义:为固原市马铃薯产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广大科研人员,在首席专家、市农科所(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固原分中心)和重大项目等创新平台上得到有力整合并形成创新型人才团队,开始发挥引领作用。

(二)品牌战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08年7月,农业部颁发了首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证书,宁夏有4种农产品获此认证,其中固原市“西吉马铃薯”和“彭阳辣椒”名列其中,填补了固原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空白

2011年8月,由彭阳县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示范园申报的食用菌栽培产品杏鲍菇、鸡腿菇,获得了国家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成为全区首次通过有机认证的食用菌产品,也是西部首家有机认证的农产品。

2011年10月,“西吉马铃薯”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标志着固原市在全国驰名商标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1年5月,原州区通过招商引资,与香港晋悦宁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签订2万吨马铃薯、芹菜、洋葱、胡萝卜、大蒜等蔬菜供给合同,价值约2亿元,供应香港的蔬菜生产标准已取得欧盟认证,已经与国际蔬菜生产标准接轨。获得欧盟认证后,等于取得“国际通行证”,除了供应香港外,还可以出口美国及欧洲各国。

这一个个零的突破、空白的填补,无不凝聚着广大创新创业者的辛勤与智慧,对固原市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色、有机、生态和安全的地域特色农产品,提升名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品牌战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带动固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三)重点院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落户固原创新创业

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固原市人才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固原市委组织部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曾经这样说:由于我市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考出去的大中专毕业生一般都不愿回来就业创业;产业发展滞后,即便回来的一些毕业生特别是理工科毕业生因学非所用、就业困难等原因而再次流失。固原一直是人才的净流出地。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加,大中城市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趋于饱和,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固原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批固原籍的重点高校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开始回流,一些外地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也选择来固原创业发展,他们把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作风带到了固原。在学校、医院和农村,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

(四)人才创新项目和创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随着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的形成,在自治区、市县组织人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到2013年,固原市先后实施了《金豆英才——西吉县马铃薯产业人才培训工程》、《隆德县书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西海固作家培育工程项目》、《西吉县西芹产业人才素质提升项目》、《固原市非公经济人士人才培养项目》和《泾源县苗木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等自治区级人才创新项目以及其他重点人才工程,在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的同时,使“人才是第一资源”、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人人都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深入人心。各县区建立的“一县一品”特色创业园区,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发展平台,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五)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以及电解铝等重大项目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专家指出,产业结构停留在低端,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吸引自然就少。同时,企业的附加值得不到提高,再多的人才也留不住。因此,只有产业首先迈向高端,才能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聚集,进而激发整个城市的创新活力。而且,城市需要营造良好环境,一座城市只有服务到位,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随着固原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总投资230亿元的中铝公司100万吨电解铝、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项目以及总投资16亿元的西北通用航空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园区的相继开工建设(目前,固原市已有9个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其中3个成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对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强。同时,随着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的推进,固原的城市面貌、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正在得到质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瓶颈问题

(一)人才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正如市委组织部有关报告坦言:虽然我市的人才工作经费由2008年前的1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万元,但与川区市县和周边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在此,我们仅以固原市和吴忠市及所辖区县2011年人才专项经费数据做一对比:固原市30万元,原州区10万,西吉县80万,彭阳县10万,隆德县10万,泾源县10万;吴忠市260万,利通区60万,青铜峡市80万,同心县50万,盐池县50万,红寺堡开发区100万。差距令人汗颜。

人才专项经费不仅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硬指标,它直接体现着对人才重视的程度和力度。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人才资本理念,充分认识投资人才是最有效益的投资,是可以获得持续回报的投资。要有大气魄,大手笔,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自1999年最后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之后,分配体制进行改革,固原市好多事业单位近十年内基本没有再进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断层问题突出。如西吉县马铃薯生产研究所,编制30人,其中5名技术骨干被农牧局借调(农牧局整体缺人),6人承包脱毒中心,剩下不到20人,其中工人占1/3,试验点没有足够专业技术人员可供安排,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文章指出:“人才队伍结构有缺陷,主要集中在农业、卫生、教育系统和党政机关,工业、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奇缺,制约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2]。体制原因导致人才奇缺在规划部门表现得尤为典型。如市建设局规划科,以前是属建设局下属规划局(副处级),编制7人。2009年机构改革,降格为建设局内设科室——城乡规划科(正科级),编制3人。规划专业科班出身人才奇缺,市建设局所属的城乡规划科和规划勘测设计室,再加市建筑设计院,共有高级规划师1人,规划师3人,各县区基本没有规划专业人才。

2011年4月28日,原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及大县城建设大会战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说:“要突出规划引领,既要考虑‘十二五’发展,还要考虑‘十三五’乃至‘十四五’发展;既要考虑10年不落后,还要考虑30年、50年不落伍,百年以后创精品;既要做到全区一流,还要做到西部一流”[3]。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对规划人才的需求与体制之间的矛盾凸显。改革育才引才用才留才体制,特别是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三)人才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层次较低是固原市人才匮乏的一个突出表现。全市各类人才中一次性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10%,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9.3%,享受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的仅有44人,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奇缺,特别是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领军型人才奇缺。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人才层次难以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由于固原工业经济落后。企业少,全市高技能人才3898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7%,技师大多集中在厨师和驾驶员队伍,全市高级技师仅有4人,全部在餐饮行业。全市没有一名符合推荐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的规定条件。高层次人才“质”的不高与高技能人才“量”的严重不足,不能统领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不能为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和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三、大力培育各行各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对策建议

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大力培育各行各业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大课题。如果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笔者以为,应该正视区域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真正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抓住打造人才小高地所必须的经费、观念、政策、体制机制和环境五大要素,认真总结推广已有突破性经验,破解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瓶颈难题,着力快速打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优化育才引才用才留才环境,下功夫在短时间内形成小范围的竞争优势,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努力探索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特色之路。

(一)增加人才培育经费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必须首先要在经费投入上求突破,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培育的投入。人才专项经费实行项目化运作,对高层次、高技能等急需紧缺人才、关键人才,进行项目化培养,提高人才投资效益。政府的投入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培育目标和区域人才竞争态势相适应,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为各行各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证。

(二)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是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性保障。要看到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有改革的空间和余地,把改革育才引才用才留才体制机制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建立与经济社会相统一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和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特别是要坚持“以用为本”,重视制定和完善育才引才用才留才的一揽子配套政策,不仅要大力引进人才,更要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符合固原实际,具有固原特点,有利于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的区域人才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干事热情。

(三)统筹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

要转变观念,统筹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统筹引进人才与当地人才培养开发,不仅“要像招商引资那样招才引智”,而且要从过去的争资金、争项目、争市场逐渐转变到争人才、抢人才、留人才上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要强调阶段性、错位性。第一阶段,项目、人才并举,以项目为主,打造事业平台,依靠项目聚才和产业聚才。第二阶段,人才作为重点,坚持引进人才为辅,培养使用本地人才为主。重大项目课题申报书和任务书中必须包含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对创新型人才团队,特别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才策略上早期强调柔性引才,共享成果,人才可聘可租可借。后期强调筑巢引凤模式,注重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急需紧缺人才、关键人才,避免引才的盲目性和引才高消费,避免由于毗邻地区重点产业布局雷同形成对同质化人才的市市竞争。

(四)优化城市环境

以规划引领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带动固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有50年眼光”,突出固原市区和县城城市个性化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概念,以此形成城市精神、文化、经济、建筑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彻底改变固原脏、乱、差、滥的旧形象,创优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环境魅力和区域竞争力,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使固原成为人才辈出之地、人才聚集之地和人才创业之地。

参考文献:

[1]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固原市及各县区组织、劳动人事部门和相关调研单位.

[2]李文章.跨越发展,强市富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固原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固原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1-12-18.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经营决策;战略规划

一、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报表数据及其他数据为依托,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评价,为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与一般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经营具有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其中安全性是指银行要管理各种经营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与发展,分析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流动性是指银行清偿能力,能够随时应对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需要,分析指标包括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等;盈利性则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目标,分析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差/净息差、成本收入比等,同时,商业银行应注重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

(三)财务分析方法

企业应该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等。其中:比较分析法主要分析相同指标同比变动、环比变动以及同业对比情况;比率分析法主要分析各组成项目占整体比例,如净利息收入占比、非息收入占比;因素分析法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如规模变动、利率变动对利息收入的影响程度;趋势分析法则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季度变化趋势、年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洞悉过去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对未来的预测。因此,银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为管理者决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二、银行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主要作用

(一)有助于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通过出具定期财务报表并选取相关经营指标进行分析,能够客观真实反映银行经营现状,如资产负债、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完成情况等。通过将各经营指标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管理者可以了解预算计划执行进度,制定阶段性任务目标,确保年度经营计划按时完成。同时,对标先进同业银行,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查找银行存在的劣势,深度挖掘差异背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保实现经营目标。

(二)有助于为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

从机构层级出发,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可以分为全行层面、分支机构、业务板块财务状况分析。银行通过选用系统的工具方法,如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等,定期对分支机构、业务板块开展绩效分析与评价,能够识别为银行创造价值的关键业务版块,并将资源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的业务上,能够引导银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盈利水平。虽然绩效考核不仅是对各项财务指标的考核,但是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为绩效考核体系搭建了数据基础,能够保障绩效考核与资源配置工作顺利开展。

(三)有助于支持银行识别最优投融资方案

科学的财务分析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分析为长期投融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商业银行想要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要在银行战略规划的指引下,结合未来盈利及价值增值的目标,制定中长期投融资规划,明确投融资方向,财务分析的结论能够为决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在具体投融资事项决策中,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工具,通过估算不同投资方案中的现金流量和价值指标,并进行指标评价,有助于支持银行识别最优投融资方案,达到缩减成本、增加价值的目标。

(四)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财务分析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工具:一方面,企业在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场景下对盈利的预测是最主要的一个内容,财务分析立足于经营现状,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及判断,基于保守、基准及乐观等情形对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形成预测结果,帮助企业制定可行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在战略执行过程中,财务分析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战略执行是否有所偏离,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纠错纠偏,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

当前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的背景下,财务分析仅依靠于传统手工分析的方式已经落伍,先进同业通过引入管理会计等工具,搭建管理驾驶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财务分析水平;但是,城市商业银行起步较晚,管理会计工具或尚未引入,或处于建设初期、应用程度不深,同先进同业相比,财务分析水平不高;即使在手工分析的情况下,财务分析往往由于分析人员水平不高等原因,对相关财务分析的具体工具运用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对相关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财务分析结果往往仅能做到直观,难以做到有效。

(二)财务分析不够深入

一方面,财务分析可能更多关注对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分析,缺乏对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以及监管政策的分析或者分析仅限于表面、深入程度不足。商业银行与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而言可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关注程度不足,很可能导致银行错失快速发展的机遇,甚至可能会误导管理者做出错误决策,为银行带来风险,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分析指标的选择上,财务人员往往更加注重对财务指标的分析,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导致财务分析缺乏全面性。财务指标往往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的体现,且更侧重定量分析,如果仅选取财务指标可能会导致财务分析仅仅停留在数据表面,缺乏对变化根源的挖掘,难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判断的准确依据。

(三)财务分析结论缺乏深入应用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找出指标背后反映的问题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财务分析往往仅限于分析层面,分析结论用于指导业务发展与改善的较少,一方面可能由于财务分析与业务实践结合程度不足,财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经营实践,或者财务分析报告较为宽泛,缺乏具体执行措施,对业务开展的指导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各说各话,具体的改进措施难以真正落地。

(四)财务分析基础数据存在局限性

一方面,财务数据存在时效性,它是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的体现,导致财务分析存在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为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参考的价值;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基础数据庞大,能为多维度盈利分析提供机构、条线、产品等层面的数据,但数据质量有待提升,削弱了多维盈利分析报告的可使用性;同时,由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数据分析口径不同,导致部门间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削弱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五)财务分析局限于财务语言,缺乏通用性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习惯于使用财务语言,而不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更能为使用者接受的通用语言。但是,由于报告使用者财务水平不同,导致不同使用者对分析报告的理解接受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应用程度;同时,如果财务语言不能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仅是对相关财务数据的堆砌,将会导致管理层不能简明扼要观察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出改进决策。

(六)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财务分析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还应包括对行业环境、宏观政策的分析,财务人员往往能够关注并了解宏观环境的变化,但是欠缺在了解的基础上结合银行实际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同时,银行业务种类繁多,不但包括存贷款、投资等基础业务,也包括期权、期货等各类衍生业务,财务人员往往欠缺相关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财务分析要求财务人员对数字非常敏感,能够在指标变动中及时发现异常,并据此剖析问题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对财务人员要求很高,具备这种数字捕捉能力的人员少之又少。

(七)与战略规划结合程度不足

企业的财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如财务指标的预算完成率能够反映战略规划的执行进度,但是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层面;且财务分析更多关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在此基础上对战略规划执行情况的反馈与评价,财务分析的高度不够。

四、优化财务分析提升银行经营决策能力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丰富管理工具

依托于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丰富各项经营管理工具,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效衔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多维分析能力。从财务分析角度,商业银行应加快管理会计系统建设,搭建管理驾驶仓,构建规模类、效益类、风险类别指标库,产出全行、机构、条线、客户、客户经理等多维度数据,提供年度、季度、月度及每日数据,在完成值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分析,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合理预测,不断提升经营分析的精细化程度,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为管理者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二)丰富财务分析内容,加强财务分析深度

一方面,应不断丰富财务分析内容,增加对行业环境的分析,并不断提升结合银行实际进行深化分析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宏观政策的收集与整理,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或者规避经营风险,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如“十四五”期间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监管机构陆续相关规范性文件,财务人员也应给予充分关注与学习,帮助企业判别是否需要调整战略规划、甄别投资机会,并且充分识别可能为银行带来的风险,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财务分析应注重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如银行发展指标、获客指标等,搭建并不断丰富完善财务分析指标库。

(三)扩大分析范围,深化分析应用

首先,管理层应明确财务分析定位,注重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应用,充分发挥财务“指挥棒”的效用;其次,财务分析人员应扩大分析范围,加强财务分析与业务的融合程度,紧密联系经营实践,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注重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长短期具体改进方案;同时,为保证执行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业财融合更加紧密,银行应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在财务人员制定出改进方案后,应由业务部门人员制定细化落地措施并明确时间节点,以保证改进方案能够落地并有效执行。

(四)多举并措,不断提升财务数据的应用效果

财务数据具有时效性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银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弥补数据的局限性。首先,引进先进管理工具,缩短分析频率,在季度、月度分析的基础上增加日分析,同时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动态分析,注重分析历史数据的同时,提升数据的预测功能。其次,在数据质量方面,银行应启动数据治理工作,通过建立长期治理机制,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向数据要效益。最后,由于财务数据具有客观真实性,最能反映银行真实业绩,银行应明确内部分析以财务数据口径为基础,以保证数据口径的一致性。财务管理系统应与业务系统对接,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向业务部门提供参考,提高财务分析结论的使用范围。

(五)将财务语言转化为经营语言,提高报告的可读性

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语言具有专业性,往往专业的财务人员才能读懂弄通。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较少为专业的财务人员,更多是业务管理人员,因此,财务人员应在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将财务语言转化为经营语言,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阅读性、可理解性。同时,应在引入管理分析工具的同时,不断提升对各项管理工具的运用水平,使得财务分析报告做到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增强受众性。

(六)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向管理会计转变

现代财务分析对财务人员要求较高,一方面,财务人员自身要注重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财务分析水平,提升财务分析报告对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的价值:关注收集宏观政策的变化,不断增强结合银行实际进行思考分析的能力;加强对银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广度与深度,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思维,从财务视角转换到经营视角,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应加强内外部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为财务人员提供基层学习机会,帮助财务人员了解行内经营管理全流程,熟悉业务发展关键环节,提升财务人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引导财务人员完成由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变。

(七)加强战略分析,为银行战略管理而服务

首先,银行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加强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的参与程度、加强宣讲,深化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识程度,并且将银行战略规划进行分解,制定财务战略;其次,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应立足于银行的战略规划,进行战略分析,关注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并从企业战略规划的高度思考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八)加强分析风险收益,综合平衡管理标准

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此项管理工作便是进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顺应时展,从盈利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资产负债情况,突出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加强分析资产负债结构,从而揭示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资本风险。加强分析利率风险,开启利率市场后,商业银行要分析和控制利率风险,及时调整应对利率政策。商业银行要分析现有财务业务,在指标体系中添加有关于评价现有财务业务指标,保证此系列指标有着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健全分析对外业务风险收益,使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合理分析财务质量,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综上所述,在商业银行向价值经营转型的过程中,财务分析凭借其分析过去、立足现在、预测未来的职能,能够为商业银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分析浅要分析了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为实现企业战略规划长远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1(20):141-142.

[2]李颜红.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和价值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0):130-131.

[3]苏胜男.关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中国商论,2020(13):113-114.

[4]秦琴.浅议当前企业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和对策[J].纳税,2020,14(08):63-64+67.

[5]孙翔.基于优化财务分析的企业经营决策水平的提升建议[J].中国市场,2021(21):85-86.

上一篇: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