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2 22:41:03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总体目标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振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计划

1、镇村工作计划。村级发展。加大村级道路硬化投入,打通村民组断头路,实现全村到户道路硬化全覆盖。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挖掘当家塘,扩大水源储备。改造供电台区、线路,解决电压低、供电难问题。户级发展。今年实现全村脱贫。保持帮扶力度,保障帮扶政策继续落实到户,验收帮扶成效,确保已脱贫户稳步发展,杜绝返贫现象发生。继续落实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光伏发电、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教育救助等帮扶措施,从各方面帮助贫困户、脱贫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实现稳步脱贫、巩固成果目标。推动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以大户带动的方式,对贫困户务工岗位、技能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解决,以增加脱贫攻坚的社会参与度、知晓度,增加贫困户、脱贫户发展机会和途径。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结合病毒疫情防控摸底,再排查因务工、入学、健康等影响的边缘户、重点户,精准施策,重点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拉一人。

2、镇村工作计划。高质量完成区脱贫攻坚有关工作安排:结合实际,落实贫困户教育、医疗、住房等“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制定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做好集体经济青蛙养殖基地的扩建管护及黄桃种植基地的剪枝培苗工作,协调做好村集体与合作大户的投资收益分配事宜。继续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提升完善村农田水利设施:今年拟在金塘、院墙等村民组兴修若干引水设施用于农田灌溉及青蛙养殖。持续推进旅游扶贫,不断完善金狮寨古战场靓化提升及仿生登山步道的铺设工作,挖掘旅游扶贫新的经济增长点。

3、做好与乡村振兴衔接相关工作。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由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扶贫措施的落实和扶贫工作的督查调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项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全面完成年度“双包”工作目标任务。

2、抓好日常管理。全局所有帮扶干部要按期入户开展帮扶,制定 “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台账,同时同时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强化督查调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局领导班子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包保人员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并限期整改。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财政收支规模逐渐扩大

“十三五”期间,全县财政收支幅度较大,但收支规模逐渐扩大,2016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6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9,783万元;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0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1,951万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9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3,861万元;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56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4,749万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4,6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45,000万元。“十三五”财政总收入预计累计完成58,124万元,期间,我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财政支出预计累计完成750,344万元。

二、民生重点保障不断增强

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统筹资金向民生倾斜。“十三五”期间,我县逐年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五年来,我县各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党的四中全会提出“六稳六保”发展新方向,总理说道:“‘保”住了就能稳住阵脚,‘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民生事业才是实现稳中求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三、脱贫攻坚资金全力保障

“十三五”期间,县财政积极对接金融部门,县扶贫移民局,统筹用好各类财政资金,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为我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基础。我县收到各专项扶贫资金共248540.24万元,县级财政逐年加大扶贫投入,共配套县级财政扶贫资金6080万元,其中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174800万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3599.9万元;地方新增债券11979万元,置换债券2121万元,再融资债券1307万元;援建资金14345.22万元(省内)、广东援建资金9630.64万元(省外)。

四、财政重点改革不断深入

一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调整乡镇财政、寺庙财税管理体制,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建立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预决算全面公开。二是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全面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县政府会计制度财务工作,加强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四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截止2020年12月,我局已实施235个政府采购工作,政府采购金额达36936万元。五是积极探索国资国企改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截止2020年10月,我县7家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0,586万元,比2016年增长3530.2万元,涨幅13.05%;负债总额22,157万元,比2016年增长2004.76万元,涨幅9.05%;营业总收入3,295万元,比2016年增长613.91万元,涨幅15.75%;营业总成本1,732万元,比2016年减少950.77万元,成本减少35.44%;利润总额629万元,2016年亏损303.9万元,实现利润正增长,增长额为932.9万元。六是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日益完善,通过加强债务限额管理、实施存量债务置换、化解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七是不断创新评审方式方法,顺利完成了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工作,不断推进我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再上新台阶。2016-2020年,累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共495项,审核金额333435.68万元,审定金额307520.88万元,审减金额25914.8万元,审减率7.7%。

五、立足财政工作取得实效

“十三五”期间,县财政结合实际,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大力开展我县脱贫攻坚、省委巡视、审计整改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一卡通”督导、政府采购与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并取得工作实效。通过“十首次”,创新开展财政工作:首次建立ppp项目—县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五线下地)和中山广场改建,该项目是我州甚至是藏区唯一纳入省ppp示范的项目;首次成功申报了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并成功争取到省级农业综合示范项目资金600万元;首次顺利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试编工作,完善了我县“四本预算”的编制;首次代县人民政府向人大常委会全面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一步提升了国有资产监管水平;首次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国家惠民惠农政策,实现“一卡通”变“一卡统”;首次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启动财政票据管理改革工作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报工作;首次推行“互联网+精准扶贫村级记账”工作,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启用“云尚行·精准扶贫”app;首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使绩效管理工作贯穿始终,并结合省扶贫动态监控平台全面监控扶贫资金使用绩效;首次大规模清理存量资金,以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为目标,2019年共清理2.5个亿的存量资金;首次推行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推进情况通报制度,为进一步加快各项目单位办理项目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工作。2017年获得全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荣誉,2018年获得最佳文明单位,“2018年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获省财政厅肯定,并收到表扬信,2019年荣获州先进党组织。

六、“十四五”工作计划

“十四五”时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因势而变、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建设高质量财政、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应对新形式、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一是壮大地方资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本县资源优势,下大力抓好效益财源建设。二是严格依法征管。一方面通过综合治税平合促进涉税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通过税源调,摸清底数,确保税款征收到位,实现应收尽收。三是积极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增值形成收益。四是盘活土地存量,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尽快形成财政收入。五是积极加强与企业对接,增加实体企业对财政贡献。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进一步压缩非急需、非刚性一般性支出,确保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和乡村振兴等重大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各项责任落实,继续加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力度,推进扶贫项目安排,加快扶贫资金拨付进度,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加强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建设,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绩效。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支持购买832平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

(四)深化财政国资改革,提升监督管理水平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提高预算使用绩效,按照年度预算时编制的绩效目标,建立健全“花钱必问效,问效必追责”机制,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方位衔接;加快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建设,健全预算动态监控体系;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社保卡“一卡通”发放工作,巩固惠农补贴发放改革成果。

(五)加强党建工作引领,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果,加强政治理论和财政业务学习培训,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加强廉政教育,筑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防线,深化和巩固文明创建工作成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积极打造健康、文明、和谐、平安的财政机关,全面推进财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优先保障基本民生,确保财政持续发展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强化收支预算管理

全力推动财政稳健运行,加强财税部门的通力协作,明确收入目标任务,紧扣2021年收入预算3.3亿元目标,积极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加强收入运行研究分析,确保财政稳定增长。树牢厉行节约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落实“三保一优一防”工作要求,优化支出结构,保障运转、基本民生、重点支出,保障全县重点工作落实,进一步提高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实施条例》,强化预算管理执行,加大预算执行的公开力度。二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探索财政监管新模式,实施县“区块链+财会监管”、财政资金国库支付电子化、非税收入收缴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等试点工作,全面提升财政监管能力。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实行国有资产管理定期汇报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是规范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基层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三、夯实财政监管

依法规范财政管理监督,继续做好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监管、国资国企监管、投资评审、财政资金监管、金融监管等日常工作,化解政府债务偿还风险,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严格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和审查意见,继续推动县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工作,做好巡视、巡察、审计财政问题的整改落实,并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中狠抓落实。

四、做好财政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

做好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加大清理消化涉农资金沉淀,继续加强扶贫基金监管。根据县、乡、村乡村振兴规划,紧盯政策支持、资金筹措,配合行业部门,确保乡村项目实施。

五、强化财政财务队伍建设

加强财政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好党史教育,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抓好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的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财政队伍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加强财政队伍的业务水平提升,多方式多层面加强财政干部业务学习,提升业务知识技能。加强全县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学习,积极组织我县财务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组织3至4期县级财务相关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为财政财务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六、抓实财政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等要求,抓实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政内控建设,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强化重点工作岗位防控,确保财政清廉、财政资金安全。加强财政干部的廉政建设,开展财政廉政学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生活环境,警钟长鸣,勤政廉洁。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截至1—10月份,市18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4.6亿元,同比下降5.49%,较上月收窄3.62个百分点,10月当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9.17亿元,同比增长22.06%。10月份,我市各支柱产业同比首月均实现正增长,环比除有色金属为负(-4.4%)以外,其余产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轴承产业环比增长达到60.68%。

轴承产业。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轴承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38亿元,同比下降2.38%。同比下降主要还是受一季度疫情影响拖累,对轴承产业今年以来的累计产值造成较大影响。下半年以来,国内疫情逐步平稳,国内大循环效果初步显现,部分中高端轴承开始批量替代国外进口轴承;部分出口企业订单稳步回升,我市轴承企业订单普遍增加、产值呈现稳步上升态势。1—10月份规模以上轴承企业累计总产值较1—9月份降幅收窄8.66个百分点,降幅实现持续收窄。

机械制造产业。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24.7%,连续三个月累计增幅实现正增长。3月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部署下,政府部门及时出台减税降费、助企扶企、稳定就业等政策措施,机械工业企业积极抗击疫情、加快复工复产,生产逐渐恢复。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复工复产和基建、房地产共同带来的需求,机械制造产业产销量持续增长,机械制造产业一直呈现向好的发展趋势。预计随着四季度“两新一重”建设持续推进,一批重特大工程相继落地实施,工程机械行业仍将维持持续增长态势。

有色金属产业。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46.79亿元,同比下降13.18%,较1—9月份降幅收窄1.5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2—4月份空调厂家开工不足,铜管订单下降,奥博特1—10月份累计产值较去年下降,对我市有色金属产业造成负向影响,随着5月份奥博特进入生产旺季以来,累计降幅逐月收窄,呈现短期向好的趋势。

造纸及纸制品产业。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23.28亿元,同比下降0.64%,较1—9月份收窄0.77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各地区非毕业季学生陆续复学,纸制品市场逐步恢复,累计降幅逐月收窄,特别是三季度,增幅较去年同比增长9.5%(三季度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8亿元)。但是受前期学校开学延迟,教材教辅图书无法正常流通的影响,产值较去年下降明显,造成1—10月份的累计产值同比下降。

食品及医药产业。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31.9亿元,同比增长5.79%。受疫情影响,我市医药行业医用手套、消毒酒精和口罩等紧缺物品供不应求,此外德能金玉米产量产值的增长,共同推动我市食品及医药产业持续增长。

纺织及服装产业。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63.7亿元,同比下降15.53%,较1—9月份降幅收窄5.59个百分点。由于疫情影响,国内外消费需求明显下降,下游采购清淡,纺织企业订单减少,开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产品产量较去年下降明显。10月初,原料、产品价格出现上涨小高潮,下游需求好转,企业库存有效释放,弥补了上半年部分损失,纺织产业出现回暖迹象,累计增幅逐月收窄。

二、重点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做好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一是成立服务专班。市工信局成立了8个产业督导组,重点对1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复工达产、项目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行全面摸底,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二是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指导各镇街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重点督导电量、返工、疫情防控情况,坚持日报告制度。不定期到企业督导检查,对企业制度、人员档案、防疫物资、消杀记录、测温记录等认真检查,督促企业完善制度,全面防控。三是提供生产要素保障。为22家企业提供口罩、酒精、测温枪等防控物资信息,帮助企业争取口罩1.6万只;为企业办理运输通行证330张,积极与河北临西县沟通协调,帮助三和纺织500名职工顺利返岗复工,确保企业复工前物资到位,生产中物资充足。牵头做好疫情防控交通检查点检查工作,局56名干部职工到先锋路和东环路交界处24小时站岗执勤,持续20余天。四是加强科学防控指导。我市为骨干企业配备至少2名专业防控人员;其他规模以上企业,至少配备1名专业防控人员。同时,由市疾控中心派出4名专家,对骨干企业进行防控技术指导。由乡镇卫生院派出40名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辖区内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疫情防控技术培训。实行派驻企业联络员制度,市工信局向中色奥博特和中冶银河纸业等八户省双向联系企业派驻驻厂联络员8名,由各镇街向辖区内各规上工业企业派驻驻厂联络员,督促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二)依拖行业协会,发展重点产业集群。按照每个重点行业建立一个行业协会的思路,梳理规范现有行业协会,谋划建设农机、木制品等行业协会,并加强与上级协会组织合作,充分发挥协会在指导行业发展、加强政企沟通、协调企业关系、促进企业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行业的规范化竞争、集群化发展。一是由中轴协牵头制定我市轴承产业发展新规划,并纳入全国轴承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修编工作中,保持同步规划、同步进行;依托中国棉纺织协会编制我市纺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确保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以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推动产业向高水平迈进。二是与洛阳轴承研究所加强合作,加快省轴承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做好验收准备;由市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市三和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正式获批,推动乃至纺织服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中棉协发函推广“市助力纺织企业抗击疫情谋发展”工作经验;邀请省家具协会会长来临调研,并推广家具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先进做法;邀请中国纱线网专家到我市考察、授课,为我市产业提档升级出谋划策。四是成功组织召开了市轴承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一次理事会议,指导轴承协会完成改组事宜。筹备市纺织协会换届及培训相关事项,协会理事长、理事候选名单以及会议议程基本确定,目前正计划择期召开会议。

(三)走出去开阔视野,寻求新出路好资源。立足我市产业发展趋势,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考察对接活动。一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组织部分纺织企业赴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浙江柯桥中国轻纺城,参加第二十二届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积极扩大合作;赴轴承使用大县—浙江温岭开展对接,进行产品推介、合作对接,着力拓宽轴承制造企业销售渠道。二是主动参加知名展会。组织轴承企业参加2020年第十三届浙江(玉环)机械工业展览会、第二届中国永康国际机械装备及工模具展览会;组织家具产业骨干企业参加2020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35届深圳国际家具展,进一步提高了我市轴承、家具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我市企业开拓视野、明确技改及转型升级的方向、积极对接先进制造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带领我市部分重点企业参加“2020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CIO夏季年会”“省两化融合深度行站”、市“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3期市制造业强市建设发展论坛,以及在南京举办的第6期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在厦门举办的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等,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综合素质。

(四)争取省级现场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发现亮点工作,注重提炼总结,积极向上争取,三个省级现场会相继在我市召开。省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现场会有18家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服务商进行路演,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诊断公益服务活动,为我市加快实施《省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大高效技改投资,助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和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家具产业生态化建设暨全省家具产业集群经验推广现场会有关产业集群做了发言,交流了家具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做法,为我市家具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全省信息化扶贫工作现场会总结分析信息化扶贫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着力提升信息化扶贫工作水平,为脱贫攻坚添劲加力。

(五)抓工业经济运行,科学反映生产经营。一是加强技改项目摸排。建立技改项目培育库,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推进技改重点项目建设。确定11个项目列入市百项技改重点项目,对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形成有力拉动。1—9月份,市工业技改项目入库100个,投资额同比增幅360.4%,列市第1名。二是科学上报有关数据。成立“八个督导调研组”,分行业、镇街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结合企业税收、用电等,综合分析企业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对数据异常的及时调研指导,对企业产品代码有误的进行调整,确保企业数据真实反映生产经营情况。三是持续推进升规纳统。筛选47户工业企业建立“小升规”企业动态培育库。每月中旬向税务部门了解这些企业截至上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截至11月12日,共有34户企业达到规上企业标准,企业现场和申报材料全部通过市统计部门审核,已上报市统计部门,待统计部门审核通过后,上报国家统计部门。四是提振企业家信心。疫情期间组织线上培训8期,培训企业家800余人次,提高企业家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能力,助力企业家振奋精神,冲破疫情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带领企业健康发展。

(六)深入开展三遍访,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认真组织开展“三遍访”,印发《市“遍访企业、纾困解难”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广泛开展企业遍访,了解企业投资、运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政府服务、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切实找准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对症施治,即访即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七)扎实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倒逼企业集约高效发展。认真组织研究上级“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政策,制定出台《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差异化的价格、用能排放、信贷融资政策,倒逼企业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召开“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暨惠企政策培训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各镇街、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等120余人参加,印发《扶持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文件汇编》,对“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进行深度、专题讲解,切实提高企业家的思想认识,引导企业走集约发展、高效发展的路子,推动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5G产业发展。出台了《市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市铁塔公司提前两个月完成一期88个5G基站的建设任务,目前具备开通条件的基站达108个,其中移动61个、联通47个,主要分布在城区主干道、政府机关、医院、学校、主要住宅小区等。

(九)推动节能环保,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推荐中冶银河纸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鸿基集团有限公司、玉源乳胶手套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作为节能诊断服务对象。二是关停化工企业。14户关闭退出的化工企业经市化转办聘请专家验收,企业化工生产装置全部拆除到位、营业执照变更到位,全部验收合格。三是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开展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开展落后产能退出工作,联合制定了《2020年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已统计上报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省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2条生产线及12台设备,其中淬火炉(油淬)1台,机床12台。

(十)落实惠企政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各类荣誉称号,争取各项政策、资金,做企业发展好帮手。一是为企业争取各类政策资金。市40余家工业企业签订了电力直接交易协议,预计优惠电费达2000万元。积极走访企业,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银行及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促成4家省双向联系企业与银行对接达成贷款总计8.19亿元。中冶银河纸业被评为部级绿色工厂、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获得财政奖励30万元;奥博特评为2019年度省新材料50强企业、2019年度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分别获得财政奖励100万元、20万元;三和纺织评为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分别获得财政奖励50万元、20万元;凯美瑞轴承公司的风电机组主轴用调心滚子轴承获批省关键核心零部件,获得财政奖励100万元;尚达置业有限公司评为市级“示范基地”,获得财政奖励10万元。为玉源乳胶手套有限公司申请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财政贴息资金67309.02元,目前申请报告已上报省工信厅。9个项目申报2020年市级技改综合奖补资金,7个项目列入2020年市级技改奖补资金项目范围。二是指导企业申报各类荣誉。筛选33家产品有特色、管理有规章、企业家有进取精神的中小企业纳入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宇捷轴承有限公司申报部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工信部正在公示中。新增7家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益矿钻采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组织6家企业申报2020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评审结果将于12月底公布。组织省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益矿钻采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推荐中冶银河纸业有限公司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省工信厅。推荐鲁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电磁铁起重吊具申报省首台(套)技术装备,目前申报材料已上报省工信厅。

(十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托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制定了《市工信局权责清单》并在政府网站公开。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今年以来共制定有关规范性文件2件。推动处罚和强制事项纳入“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系统”运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全局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实施动态管理。今年以来,我局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案件。完成互联网+监管事项系统信息、市“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维护、上报工作。我局37名参考人员均按要求参加了普法考试,参考率和及格率均达到100%。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总量偏低,企业规模偏小。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差距较大,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急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

三是创新型企业、高科技企业不多,可持续发展主动性不强。

四是发展瓶颈制约明显。工业经济发展受到节能减排等政策性指标制约的同时,还面临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制约。

四、2020年工作计划

2021年,面对国内国际更加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肺炎对全球经济社会的严重影响,市工信局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奋力推进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1、实施“企业规模化”。抓紧谋划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切实增强抓技改投资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未开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研究制定2021年规模企业培育计划及名录库,以确保上规企业质量为前提,及时把真正满足条件的企业纳入规模企业中。

2、实施“创新驱动”。大力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营销推广等合作机会,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业兴业。

3、实施“智能驱动”。培育部级、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培育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继续组织云平台服务商点对点帮助企业实施“上云”改造。

4、实施“资本驱动”。积极推动以“助保贷”“无还本续贷”为主的主动创新融资手段,缓解我市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不足。协调提升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数额,全力支持企业发展。重点支持成长型优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5、实施“绿色驱动”。继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实行规模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机制”,依据亩均、创新、综合素质等指标评价结果,把企业分档,坚持“取舍有别”。

6、实施服务提升。继续开展规模以上企业“遍访式”调研,定期到企业、到项目实地了解、现场交流,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精准帮扶,着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收集整理国家及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政策,学懂弄通,有针对性的向相关镇街、企业进行推介。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抓好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实,帮助企业了解、申请、享受各项政策,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

7、实施企业家培养。继续组织优秀企业,对接国内外先进企业、高端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实现定点服务和精准对接。组织企业家到广东、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行业顶尖企业、科研院所对标学习培训。组织优秀中青年企业家参加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培训机构举办的工商管理研修班。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落实疫情防控,确保旅游接待安全

1月22日(腊月廿八)成立以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县旅游行业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下发《县旅游行业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星级宾馆、A级景区、旅行社疫情防控的工作重点,要求旅游企业及时成立防控预案领导机构和编制应急预案,加强对员工防控知识培训,落实体温检测、佩带口罩、日常消杀等措施,酒店对来自武汉的人员一律劝返,旅行社取消所有前行武汉的团队、停止接待来自武汉的团队,同时根据防控要求,对旅游企业进行不间断巡查,督促星级宾馆严格落实带口罩、测体温、登记、扫码等人员管控措施,及时掌握入住人员信息,每日积极做好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统计工作。向县财政争取了10万元防控资金,全部下拨各星级宾馆,向市文旅局争取到7万多元的红外线测温仪在投入使用,同时争取到12万元防控物资,如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全部发放到A级景区、星级宾馆。因疫情影响不能复工的旅游企业,我中心积向上级联系,对中小微旅游企业贷款需求进行统计上报,积极为旅游企业争取低息贷款等相关政策。

(二)加快乡村旅游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首先,落实《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奖励办法》,对、大别山狼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兑现奖补资金近400万元。其次,根据全域旅游发展形势,认真分析我县旅游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研究出台县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再次,组织人员赴、、、、、、等乡镇开展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和景区创建工作。第四,认真总结“十三五”旅游工作,启动“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第五,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国土空间、自然保护地、生态红线等规划编制,积极筹划编制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三)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壮大旅游产业规模

继续组织实施了全县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一是加快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努力打造部级旅游度假区。总长43公里的环旅游扶贫公路及其支线道路沿线景观绿化、机电灯饰工程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投资5亿元的金龙湾度假酒店已经完成项目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和外部景观绿化建设;龙王岛改造和景观提升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二是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索道已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景区内部道路和登山步道升级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游客中心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启动建设。三是推进招商引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A级景区品质。总投资30亿元的恒大文化旅游城(童世界)项目进展迅速,儿童乐园已开放;由广东客商投资2亿多元的项目已完成大门建设,正在推进登山步道建设;投资2.6亿多元的干汊河镇九龙寨项目已完成内部道路和部分景观绿化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停车场、游客中心等项目建设;景区创建4A景区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等待省旅游主管部门验收评定;千人桥生态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建成玫瑰花海,正在积极推进巧克力小镇、游客中心等项目建设;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旧址恢复主体工程及与政治部旧址的道路连接线工程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内部布展和标识标牌等建设工作。四是其他景区建设进展迅速。大别山狼谷已完成游客中心主体和入口大门建设,正在推进景观打造和停车场建设;完成七色彩虹滑道和部分房屋民宿改造建设;过湾精品民俗项目动工兴建;风景区完成农家乐、旅游厕所等建设,正在推进景区道路和景观打造等建设。五是在景区周边、交通干道沿线等地新建旅游厕所10座,重点解决景区景点周边游客如厕问题。

(四)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一是举办旅游宣传促销活动。4月21日,在县城举办“海客多”杯厨艺擂台赛;5月19日,在举办主题为“文明旅游——你就是最美的风景”“5.19”中国旅游日活动;5月30日,在举办“十里桃源采摘节”;6月6日,在景区举办登山运动暨翠兰山庄开业仪式。二是参加各类旅游宣传活动。1月15日,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组织参加市首届文化旅游美食大赛,来自县的五道菜品分获“特色菜”、“特色小吃”、“创新菜”全市十佳,实现“大满贯”,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荣获“最佳组织奖”;5月16日,组织人员参加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投入30万元,与中国旅游报达成合作协议,宣传旅游;邀请《文旅》杂志社来拍摄旅游宣传片;与交通部门合作,建立县“旅游通”APP,宣传、销售旅游产品;印制两万份最新版县旅游宣传卡,介绍景区、旅游线路等有效信息,发放至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免费提供给游客了解、查询;同时向全县旅游企业发放旅游画册8000余册。

(五)开展旅游品牌创建,提升旅游产业品质

一是创建转村为省特色旅游名村;二是创建生态园、、等3家为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三是创建旅游休闲度假村、度假山庄、旅游度假村、随园小墅等四家农家乐为五星级农家乐;四是乡转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五是和生态园获评省百佳农家乐;六是积极推进镇完善A级景区功能;七是获国家地理标志;八是镇村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九是申报镇沟村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十是乡文冲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十一是2019环国际马拉松获“省十大最美线路”称号;十二是2019蓬达旅行社获“省百佳旅行社”称号。

(六)实施旅游产业扶贫,加速群众脱贫致富

一是争取项目资金。上半年共争取旅游、扶贫等各类项目资金12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创建4A景区及过湾民宿、大别山狼谷、风景区等8个旅游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落实“双包”责任。局机关与白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共同商讨、研究、制订《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2020年帮扶白畈村工作计划》,确定全年扶贫目标和工作任务。三是提升“八个一”工程。文冲村、镇方冲村、三元村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投入近800万元,对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景点、农家乐等进行了新建或提升改造。四是开展消费扶贫。年初,由于疫情影响,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我中心积极发动干部职工购买鸡、鸡蛋、茶油、茶叶等农产品,消费金额达4000元。五是县餐饮协会助理消费扶贫,组织合肥等地饭店采购土特产品,并引导村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驻国家扶贫832平台。六是扎实推进宣州区文旅委与我县的结对扶贫工作,通过开展定期指导、互动宣传、组团旅游、资金扶持等措施,结对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七)强化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旅游安全文明

一是进一步强化了旅游行业安全体制和机制。建立完善各项旅游业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例会、报告、督检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机制,同时落实重大隐患排查和重大活动备案制度,建立旅游安全考核与奖惩机制。二是开展旅游行业安全检查。上半年累计开展旅游安全检查3次,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旅行社4家,景区景点3处,星级饭店3家。通过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进行安全检查,推动旅游安全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三是开展旅游安全演练。3月19日,在景区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4月19日,景区举办自备油库消防安全演练;5月22日,在景区举办水上抢险演练。四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确保旅游市场井然有序。自3月份,在全县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市场专项行动,以规范景区、旅行社经营行为、打击零负团费、强制购物等违法行为、诚信经营、文明旅游等为治理重点,共联合市场、消防、公安等部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检查36人次,检查旅行社8家,景区景点4处,星级饭店5家。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进一步规范了旅行市场的经营行为,保障了旅游市场稳定运行。五是树立良好形象,注重宣传引导,推进文明旅游工作上台阶。配合2020年中国旅游日“文明旅游”主题宣传周活动,聘任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五名优秀志愿者为“县文明旅游推介大使”;拍摄了县文明旅游主题宣传片并在县电视台、公交移动电视等媒体播放,同时制作了文明旅游宣传海报,多形式宣传文明旅游;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文明旅游“五进”活动,我县文明旅游进校园活动被人民网、新闻网、皖西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发放文明旅游宣传材料,上半年共发放《文明旅游、安全出行指南》宣传材料500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公约》500余份。

(八)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扎实做好中心工作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切实做好肺炎医疗保障工作

(一)必须做到“两个确保”政策落地。高度重视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对工作,扎实做好患者救治医疗保障工作,在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基础上,保障疑似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医疗机构垫付,保证确诊或疑似异地就医患者先行救治,把《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工作的补充通知》明确的政策待遇、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二)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医保经办服务。医保经办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非必需、不窗口”原则,在《关于进一步优化简化医保经办服务深入推进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吉医保发〔2020〕2号)基础上,做实做细具体举措。发挥“智慧医保”功能,通过电话受理、网上办理、延长时限、简化手续、下沉服务、容缺办理等多种有效措施保证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各项医保待遇,保证医保经办不受疫情影响服务质量。

(三)出台医保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减轻肺炎对全县企业影响,在不突破政策法律法规前提下,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最大化方便参保企业办理医保业务。对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无力足额缴纳医保费的困难企业,协助企业向税务、财政部门提出缓缴申请,力争在缓缴期间内确保参保企业职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待疫情结束后,帮助企业完成医疗保险费补缴工作。

二、坚决打赢医保脱贫攻坚战

(四)做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多措并举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参保,确保困难群体参保缴费全部资助。分类梳理并全面落实医保扶贫政策,统筹三项制度综合保障,按梯次降低贫困人口负担。按照省、市医保局相关工作要求在年底前平稳过渡到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内。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一单式”联网结算。完成《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关于强化后续包保帮扶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医保部门的工作任务。抓好巡视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开展贫困人口慢病患者“回头看”,研究建立医保防贫减贫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医保扶贫普查工作,确保医保扶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三、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

(五)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制定县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县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与纪委监委、卫健、市场监管、财政、公安、人社、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建立部门联合监管协调机制,协同推进重要案件的查处。理顺行政监管与经办机构管理关系,促进行政监管和经办管理相互补充,形成合力。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强化市、县两级联动,加大抽查督查力度。组织开展多批次飞行检查,检查对象包括不同规模、类型的医药机构以及医保内部的经办机构,确保不留死角,实现全县医药机构检查全覆盖、举报线索复核全覆盖。

(六)同步市局建设医保基金智能监控平台。推进医疗费用从“人工”监管向“数据”全面审核过渡,提升基金精确管理水平。完成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对接,督促定点医疗机构上传电子处方,将医保服务医师、处方信息等纳入监控范围。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控规则指标,提高监控效能。依托医保智能监控平台,建立医疗费用集中审核平台。建立健全基金监管行政检查机制,组织开展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活动,主动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完成基金监管“两试点、一示范”工作任务。

(七)保持两定机构稽查常态化。规范“两定”机构经营秩序,打击各类医疗保险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完成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稽查任务。对一些疑点问题较多的“两定”机构和群众举报事项重点关注,精准检查,落实举报奖励制度。统筹推进基金监督协调指导和重大案件查处,建立“一案多查”、“一案多处”制度,一经查实的违法违规案件,及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监管合力,起到震慑作用。

四、推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八)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医疗保障局要求落实待遇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政策标准和经办管理服务的统一,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医疗救助管理层次与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层次一致。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调整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落实好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参保覆盖面,完善全县享受待遇人员的评审机制,提高全县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水平。

五、深化药品、耗材集采和医药价格改革

(九)及时将国家省新增医保药品纳入报销范围。落实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使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能降下来,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探索短缺药品市内医共体共济使用,减少平台下采购的数量,降低药品费用支出。加强对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的监测监管,治理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上降价药。

(十)稳妥有序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落实国、省新增可收费医疗服务项目政策,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规范诊疗行为,减少高值耗材和药品浪费。建立药品、耗材的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制度。理顺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机制,贯彻落实国、省关于高值医用耗材最高支付限价的相关政策。按国、省部署开展医药价格年度报告、药品价格信用评价和奖惩机制。确保群众负担整体不增加、医保基金可持续、公立医疗机构良性运行。

六、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十一)狠抓国家新版药品目录谈判药品落地。加强医保药品目录信息库的动态调整和维护管理工作,做好定点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和统计监测。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将国家重点监控药品调出目录。按照国家、省、市局整体部署,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将重大疾病、慢性病、罕见病及儿童用药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全面推进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按照新版目录要求,对医用耗材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

七、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和“两定”机构管理

(十三)坚持“三医联动”。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医疗保障领域深化医改工作,完善总额控制为基础,以按病种、按人头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借鉴省内DRG付费试点城市经验做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参与省局模拟运行,同步开展培训、指导和监测、评估。推进按病种、日间手术等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在市局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基础上,适时在推广应用,将符合行业规范的日间手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国家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政策,规范定点服务协议管理,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定点服务协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八、加快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十四)实施“互联网+医保”行动计划。拓展网上经办业务范围,整合手机移动端经办业务内容,提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全程网办”,医保对外服务事项零跑腿率达到70%以上。应用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在市局“诊间支付”项目试点基础上,适时在县推广应用。合理组合配置经办窗口人员,确保接待受理参保群众在政策咨询、基金征缴、待遇支付时做到一口清,真正做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方便群众办理医疗保障各项事务。

九、提升医保规划和法治化能力

(十五)高质量编制全县医保“十四五”规划。开展基本医保参保情况清查,进一步做实全民参保计划,促进法定人群“应保尽保”。以医保转移支付为重点,全面加强医保基金绩效评价。做好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编制和执行。组织学习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全县医保政策法规清理。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政策措施公平竞争性审查工作。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组织全县执法队伍培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规范执法督导检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统一全县医保服务事项清单,出台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做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十、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

(十六)推进医保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实施统一的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建立统一的医保服务热线,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加强经办队伍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地(市)域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全面实施“好差评”制度,建立健全行风建设专项评价长效机制。

(十七)健全异地就医管理办法。将全县具备条件的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定点管理。将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纳入直接结算。加快推广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备案方式,进一步缩短异地医疗费手工报销审核时间。推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简化异地就医结算流程,推进急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按时上解预付金和清算资金,实现异地就医预付金和清算资金上解率达到100%,提高异地就医费用的结算率。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异地就医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持卡看病、即时结算。

十一、强化医保综合能力建设

(十八)加强医保政策宣传解读。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主动回应关切,有效引导预期,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高质量做好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报送。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开展多层次、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十二、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

(十九)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执行省、市医疗保障局、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讲话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自觉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整治医疗保障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十)实施反“围猎”正风肃纪工程。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规定,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年内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少于2次,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认真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隐患排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苗头性、隐患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坚决守住基金安全和队伍安全底线。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加大典型问题的曝光力度,对干实事、作风好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总结推广,为广大党员干部作示范、树标杆。

(二十一)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紧盯重要节庆节点开展督查,明确纪律红线。坚持问题导向和为民导向,在经办服务事项上做“减法",在监管和服务上做“加法”,大力倡导“人民为中心,当好服务员”“妈妈式”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正行风、树医保新气象。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2019年3月以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增长6.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7%;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增长19.5%;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901万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8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720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99元,增长10.1%;接待海内外游客144.3万人次,增长8%,实现旅游总收入10.59亿元,增长8%。

2020年,受疫情防控影响,全县经济明显下滑,工业、商贸业、服务业、道路运输业、旅游业等受损严重,市场需求不足,市场预期不容乐观,全县经济平稳增长压力加大。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亿元,增长2.1%;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8.9%;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00万元,同比下降5.4%;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417万元,增长5.0%;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70元,增长8.1%;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96元,增长10.1%;预计旅游人次181.74万人

次,同比增长15.0%;预计旅游总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5.1%。

二、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1.班子带头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民主决策,分工协作,层次管理。以党组建设带动支部建设,认真研究制定《县发展和改革局2020年党建工作要点》,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用好“问题、责任、任务”三张清单,不断提升工作效能。责任到人,权责清晰,大力支持班子成员抓好分管领域党建工作,使其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能动性。

2.始终把抓党风廉政作为首要职责,制定了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严格落实抓党建的主责主业意识,坚持以上率下,有效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带头学习“两条例一准则”,在党组、局班子会上带头学习纪律法规,带头学党规、学系列讲话,以身作则带领全体班子成员把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每年年初与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签订《个人风险防控表》份,建立落实月汇报、季督查、半年约谈、年终考评制度,换届以来先后约谈支部书记和局党组成员、党员干部120余人次。

3.明确党组书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落实好“一岗双责”,认真梳理当前学习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情况,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要求全局职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同时紧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进行了专题学习,要求全局成员深入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实质。

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重点项目开展情况。2019年县纳入省单独考核的省重点项目3项(S450线理县至(理小路)公路工程、S217线卓克基至段(卓小路)公路改造工程、G350线四姑娘山镇双桥沟口至县城红色旅游道路改建工程),项目总投资46亿元,2019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95亿元,其中:理小路总投资2.3亿元、卓小路总投资1.75亿元、G350线四姑娘山镇双桥沟口至县城红色旅游道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资0.46亿元。州重点项目:2019年县纳入州政府单独考核的州级重大项目4项:县斯古拉文化城项目、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G350线至丹巴段公路改建工程、新四姑娘山庄和金林宾馆改扩建工程。总投资204.7亿元,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4亿元。县重大项目:28项续建项目,总投资8.7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42亿元。41项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4.4亿元,全年计划投资5.3亿元。

2020年根据州委、州政府年度目标任务分解,下达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为19.54亿,增幅10%,目前已完成19.6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为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我县狠抓重点项目推进工作,2020年拟计划重点项目(包括续建、新开工、力争开工)共86项,总投资280.66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20.7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项,总投资68.37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14.18亿元;新开工项目34项,总投资212.06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6.60亿元;力争开工项目20项,总投资10.23亿元。

2.对口援建项目建设情况。2019年共对口援建实施项目15个,援助项目资金4000万元。2020年度实施帮扶项目12个,到位资金5000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面完工,资金拨付率达100%。

3.省内对口帮扶工作。2019年省对口帮扶计划投入援建资金782万元(财政帮扶资金7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40万元,其它财政资金42万元);2020年度实施帮扶项目19个,到位资金1083万元,其中,教育保障类项目4个、医疗保障类项目2个、产业发展类项目4个、就业帮扶类项目3个、干部人才帮扶类项目4个、社会力量帮扶类项目1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目前,19个项目已全面完工,资金拨付率达100%。

4.以工代赈项目推进情况。2019年下达5项,安排以工代赈预算内资金665万元;下达木坡乡木龙村以工代赈示范项目1项,安排中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550万元,项目涉及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乡村公路、桥梁建设等内容。2020年下达7项,安排以工代赈预算内资金872万元;下达日尔乡四大安村以工代赈示范项目1项,安排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660万元。截止目前项目已完工7个,1个示范项目正在建设中。同时在今年提前开展“十四五”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工作,通过发文收集,县发改局汇总,目前储备项目共计55个,总投资2.09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45个,总投资1.438亿元;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示范项目10个,总投资6588万元。

5.粮食工作。2019年加强对涉粮企业依法开展粮食市场专项检查及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度,拨付大骨节病区更换粮食运费5.6万元,支付比例达100%,结余1.7万元已退回财政;切实做好军粮供应,纳入中心重要工作,加强与驻县官兵的沟通协调,确保军粮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2020年为应对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我县疫情期间粮油市场供应、粮油价格基本稳定和粮食安全,制定《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县粮油保供稳价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严密部署安排、细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做好粮食应急和物资保障工作、价格监测、疫情防控以及疫情期间粮食储备库的安生产工作。在汛期期间,按照职能分工应立即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并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上报有关信息,向丹巴县、县级部门、受灾乡镇调拨衣服310件、棉被760件、帐篷221顶、米5900斤、面1300斤、清油2980斤等救灾物资,确保了全县应急物资的供应。完善轮换管理和库存监管机制。按照《储备粮油管理办法》等规定,及时对储备粮进行轮换。轮出州县级储备粮油894吨,轮入州县级储备粮油662吨。今年对轮换的政策性粮食抽查3次,送检1次,抓好县粮油购销公司储备粮油管理、仓库安全、储备粮油轮换工作。

6.物价工作。2019年初步拟定我县建立阶梯水价的工作方案,2020年正在分步骤、分阶段,做好此项工作;疫情期间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维护市场价格稳定。按照州监测中心电话工作安排的要求(每日监测),落实专人负责对农贸市场、超市和药店进行价格巡查监测,并于每日10:30之前上报日报及工作开展情况,截止目前累计上报日报和信息369期。并将监测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分管领导,予以协调解决;从严把关价费审批,做好行政事业及经营性收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各项价费政策,完成了两河口镇景区、县人民医院停车场的政府定价工作,同时对金果果幼儿园、长征干部学院结训收费、长征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收费进行收费备案,完成了福利院的调价工作。2019年至今,完成9起金额为4.14万余元的民事案件涉案财物价格认定工作,为公安机关办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充分发挥了价格部门促进司法公正的职能职责。

四、存在的困难

一是在项目推进中因我县土地储备不足,大部分项目在资金到位后才能开展土地收储工作,征地拆迁环节较多,耗时较长,极大的制约了项目落地实施;部分项目在用地、规划选址及落实配套资金等前期手续审批过程中缺乏科学研判,项目论证不充分,导致部分项目资金下达后,项目因选址变更而延迟开工的情况。

二是经机构改革,内设机构调整和人员转隶后,发展改革局股室和人员编制大幅缩减,一个股室对接多项工作,导致部分工作滞后,为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做好人员保障,急需扩充股室和充实骨干力量。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切实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带头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好班子主体责任清单。坚持民主决策,分工协作,层次管理。以党组建设带动支部建设,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用好“问题、责任、任务”三张清单,不断提升工作效能。责任到人,权责清晰,要求班子成员抓好分管领域各项工作,使其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能动性,并且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理念。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大力宣传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做到一把手亲自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规划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我局将在继续高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加强领导,树立楷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以宣传工作促发展,提高住建系统干部的思想高度,更好地履职尽责。

(二)进一步做好宏观指导。科学分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潜力,找准经济认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性对策与措施,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助手。。

(三)继续抓实项目建设。一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由县目督办和发改局联合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责任部门严格遵循有关建设程序,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对项目推进不力,工作滞后、严格实行“一次通报、两次约谈、三次问责”的管理机制,扣减目标考核分。对已经下达资金计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倒排前期工作时间节点,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列入支撑的其项目,加快推进力度,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二是列出项目入库清单,全力抓好入库工作。面临当前投资压力大的困难,县委、政府将组织县发改、统计部门协调各项目业主准确研判投资形势,每月召开项目入库入统工作会议,梳理次月入库项目清单,拟定项目入库台账,明确项目入库时间节点,按照项目推进情况合理安排项目入库。三是紧盯东西部扶贫协作年度考核目标,以更高立场、更严标准、更快速度、更好质量,倒排日期、任务到人,争取尽早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狠抓项目推进,县受援办会同县目督办加大项目督查,坚持每周一通报。实行县级领导包联项目负责制,每一个项目确定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

(四)深入优化服务水平。健全并联审批制度,把好项目审批关,按照国家投资导向,做好项目审批、备案、核准工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不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贫困人口数量全部清零。2018年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96%,6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脱贫县行列;截至目前,2019年剩余的135户33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为零。

贫困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3835元增加到2019年的6990元,今年前三季度收入达到8180元,年均增幅21%,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29亿元,比2016年初翻了一番。

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产业项目覆盖率达到100%,有2/3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增收可持续性稳步增强。

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工程来抓,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495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3万人次,实现应助尽助,全县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扎实抓好“三个一批”工程,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应改尽改”,实施“四类人员”危房改造778户,群众全部住上安全的住房。

贫困村补上短板发展明显加快。聚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2.78亿元,实施道路硬化、村庄亮化、文化广场、卫生室改造、薄弱校舍改造、饮水安全提升等项目500余个,65个贫困村实现了通讯网络、生活生产用电全覆盖,村村都有了卫生室和村医,全面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提升,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精准防贫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创新建立了一会、一中心、一险、一基金“四个一”防贫救助平台,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防贫中心(工作站)和县社会救助基金会,按照每人50元的标准按照农业人口10%的比例购买了防贫保险,拿出500万元设立了社会救助基金,建立健全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精准防贫机制,重点瞄准非贫困低收入户、非持续稳定脱贫户、收入聚减或支出骤增户三类重点人群,科学划定监控范围,精准识别纳入,综合采取产业就业扶持、政策兜底保障、防贫商业保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因人因户救助,切实做到了早发现早帮扶,从源头上筑起了发生贫困的“截流闸”“拦水坝”。今年以来,针对疫情影响,利用防贫险,对因疫情防控不能外出务工的37户易贫户,每户给予3000元的补助,有效降低了返贫风险。经验做法在日报、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创出了一批在国家和省叫响的工作经验。一是开展“农民免费大体检”、创建“健康小屋”、实行巡诊制度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等健康扶贫做法,先后在《中央新闻联播》、中国国际电视台“两会”直播特别节目、新华社等中央国家媒体报道,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全民健康体检专家论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得到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等多位省市领导批示,在首届省健康高层论坛上,作为全省唯一县进行典型发言,产生良好效果,市卫健委、扶贫办联合发文全市推广我县做法。二是扶贫“微工厂”助力贫困户就业做法在新华社刊发报道,日点击量突破100万,凤凰、搜狐、新浪等国内大型网站予以转载刊发,经验做法引来多地区前来学习借鉴。三是探索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七种模式,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对我县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省《百个典型十条路》收录我县3个先进案例,2018年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目前,全县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42个,占全县农村总量的80.2%。四是去年4月份,省委书记王东峰莅临我县扶贫龙头企业光明九道菇公司调研;省长许勤包联特色产业集群,10月份,专门听取我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情况汇报;8月份,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到我县光明九道菇公司调研,对我县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时任省委副书记赵一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会勇、副省长徐建培、时清霜、省政协副主席苏银增等多位省领导也先后多次就我县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听取汇报、实地调研、作出批示。五是疫情防控期间,采取十条措施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加快企业复工复产走在了全省前列,时任省委副书记赵一德作出批示,省扶贫办2次专刊推广我县做法。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完成剩余减贫任务和巩固脱贫成果两手抓,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围绕问题整改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问题,强基础、补短板、抓落实,坚持不懈落实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各项工作,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奋力答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卷。

一、吹响“冲锋号”,以责任落实发起脱贫攻坚总攻势

按照“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强化“县抓落实、乡村推进和实施”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直接抓、部门行业合力扶、扶贫单位倾心帮、驻村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结对包的攻坚格局,各级扶贫干部不松懈、不歇脚,继续带领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一)持续压实各级责任。县级层面:一是经常研究调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个月5天以上深入一线调研指导脱贫工作,遍访了所有贫困村,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带头,分包省挂牌督战、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20人的乔屯、洪官营和单屯3个村;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问题整改等专项工作调度会37次。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所有单位、所有乡镇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对退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投入不减、项目不少、政策不变、帮扶不撤”,今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357.31万元(其中,县级财政列支专项经费10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64个。先后印发《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县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等文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2016年以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督促扶贫资金使用部门提高资金支出进度,确保到年底,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5%以上。三是坚持严督实导。坚持明察暗访及督查问责常态化,聚焦“四个不摘”、问题整改、贫困户脱贫指标等重点进行全方位督查,实行问题督办整改、跟踪回访和督查连带责任机制,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县通报和问责。今年以来,印发通报5次,督办整改5次,累计通报单位5个,涉及人员36人次,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6人予以问责。乡村层面: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3个挂牌督战村由隶属乡镇的分管扶贫班子成员分包,党政正职每周进挂牌村现场工作1天,其他乡镇党政正职每月用于扶贫工作不少于5天;举办10期脱贫攻坚“擂台赛”,讲做法、晒短板,切实提升脱贫工作质量和水平;对乡镇分管领导、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开展5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扶贫干部核准基础信息、宣讲解释政策、落实扶贫措施、带头发展扶贫产业的能力水平;县级领导下乡进村调研,坚持做到扶贫政策、扶贫措施、扶贫成效“三必问、三必看”,进一步传导了压力,夯实了责任。部门行业层面:制定完善了《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提高扶贫工作考核权重,对履行“两不愁三保障”的县直部门绩效考核权重达到了50%;建立了行业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扶贫部门作用,认真履行行业扶贫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该牵头的坚决牵好头,该配合的坚决配合好;建立了行业扶贫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对督查考核中发现行业扶贫政策措施没有落实的,反馈给行业主管部门抓好整改;建立了连带问责机制,对扶贫工作责任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在追究属地责任的同时倒查行业部门责任。同时,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组织引导93家重点纳税企业结对帮扶全县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4668.6万元对1749户贫困户进行帮扶。派驻结对帮扶层面:对全县56个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党组织及一把手,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本单位驻村干部跟踪管理的提醒函》,65个驻村工作队、195名驻村干部继续奋战在脱贫一线;统筹选派了1097名结对帮扶责任人对所有村、所有贫困户分包联系全覆盖,定期到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打扫一次卫生、做一顿饭、查一次扶贫手册、拉一次家常、交一生朋友)、“暖心行动”等活动。先后出台了《县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县结对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县驻村帮扶工作问责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加强驻村结对帮扶管理,开展了40余次随机暗访督查,下发通报5期,约谈责任人8人。

(二)始终坚持精准要求。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落实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动态管理”原则和识别程序经常性开展“回头看”,一村不隔、一户不落,全面排查,精准动态管理,2019年自然减少138人,自然增加13人,由于防贫机制持续发力,连续两年无一非贫户致贫、无一贫困户返贫;根据因学、因病、因残、缺劳力、缺项目等致贫原因,对症下药,精准帮扶;严格对照户退出指标要求和退出程序标准,严把关口、精细操作,逐村逐户排查核算,剩余的135户339人已经全部脱贫。在县组织的核查验收中,没有发现一户错退、漏退现象。

(三)高质量整改问题促提升。针对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清单及2019年中办、国办《通报》的全国共性问题清单指出的脱贫攻坚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县坚持举一反三,分别对照检查出6个方面25个具体问题及4个方面8个具体问题,按照整改任务、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三个明确”标准,拉出了整改任务清单,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迅速行动,分别细化整改措施,一项一项检点,一个一个对照,一条一条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完成,脱贫成果不断巩固。

二、打好“组合拳”,奋力夺取战疫和脱贫双胜利

2019年底,我县剩余贫困人口135户、339人,这些人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啃下这些“硬骨头”的任务比较艰巨。加之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我县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坚决消除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关于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实际行动践行省、市委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具体要求,突出重点、积极应对,坚持“两场硬仗一起打,不获全胜不收兵”。

(一)尽锐出战,基层堡垒不断强化。疫情期间,县领导以上率下,政治责任牢牢扛起,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推动问题整改,以实际行动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65个驻村工作队的195名驻村干部、65名第一书记闻令而动、迎难而上,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成为各地群众稳脱贫、奔小康的“主心骨”,同时激励发动5000余名贫困劳动力共计4.8万人次参与防疫巡查、卡点值守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各乡镇、村疫情防控,也有效地宣传和引导贫困群众。

(二)主动应对,五个优先保增收。一是“微工厂”优先复工保就业。对箱包加工、手套缝纫、轴承安装等“扶贫微工厂”,配发口罩、测温枪、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由县扶贫办和所属乡镇派驻人员指导做好各项防疫防控,积极做好原材料储备、人员组织等工作,加快复工复产,保障贫困人口及时返岗、持续增收,仅镇16家“微工厂”,就催生“家庭细胞车间”120余个,带动就地就业900余人。二是扶贫龙头企业优先复工保分红。制定出台《企业复工复产20条标准》《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19条措施》,对扶贫龙头企业复工优先审批,“点对点”解决企业开工复产中的用工、物流等困难,主动搞好上下游对接,帮助企业开足马力恢复生产经营,确保资产收益分红不断档,扶贫龙头企业复工率100%。三是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培训需求和企业复工、用工需求信息,加强劳务服务,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在防护物资上予以奖励,在金融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有1189名贫困人口和“三类人员”在光明九道菇、鑫泰轴承等县内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四是外出务工贫困人口优先免费体检。在开展的外出务工人员免费体检活动中,开辟贫困人口优先体检“绿色通道”,不仅为贫困人口节省近400元的体检费用,又让外出务工人员持有“健康通行证”让用工企业放心,实现立即就业。今年以来,贫困人口外出就业835人,超过去年同期目标。五是扶贫产业项目优先开工建设。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将扶贫资金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并及时下达资金计划,开辟扶贫项目“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扶贫项目开工率达到100%。

(三)创新破难,多途径开展消费扶贫。为解决疫情带来的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我们积极开展对接承销、商超直销、线上销售等活动,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省扶贫办副主任王爱军到我县调研消费扶贫工作,对工作给予肯定。一是争列国家、省产品录入。目前,我县4家企业、5个产品录入国家“832”消费扶贫平台,15家扶贫企业、23个产品进入省目录,省级复核入驻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5位,省级复核产品数量位居全省第6位。二是“五进”对接承销。积极搭建贫困村、贫困群众农产品进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医院、军营供需对接平台,仅全县学校和3家县级医院每月就采购扶贫消费蔬菜、牛奶5000余公斤。三是龙头企业带销。由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专业合作社对每家每户贫困家庭的产品进行收集、分级、包装、检测、品牌设计、商标注册。目前,共有美的客、旺多牧业、东苑农业等1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完成消费扶贫产品编码注册。四是商场超市直销。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开设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公益专区、专柜,仅世纪联华超市1家“爱心专柜”,日销售扶贫蔬菜近3吨、销售额上万元。五是电子商务营销。利用我县“闲来先得”农产品销售平台以及快手、抖音直播间带货等形式,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6月13日,县长“最”抖音直播间带货蘑菇、空心面、杂粮等30余种,销售额达到10余万元。

三、锚定“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提亮小康成色

围绕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致贫的核心目标,全县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突出产业发展重点,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政策保障,多措并举查漏补缺,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一)筑牢增收根基,做大扶贫产业。一是发展特色种养业。近年来,坚持“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种植和肉牛、肉羊养殖等特色种养业,构建了“2+2+4”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今年,大力实施“全民增收”攻坚行动,探索并推广实施了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生猪规模化养殖及肉联加工全产业链、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九种高效农业模式。同时,县委、县政府又拿出1000万奖补扶持资金,以金银花、金针菇、金“三金”为主要方向,大力发展“千斤粮、万元钱”高效农业。截止目前,我县新增“万元钱”土地面积1.6万亩以上。镇石佛村刘雪峰,采取“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带动发展“鲜切”200多亩,产品订单销售天津、武汉、郑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鲜花批发市场、礼仪公司等,市场售价每枝0.5元左右,亩均毛利润1.5万元以上。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依托上海农科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蔬菜协会品牌蔬菜工作站、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等技术团队,在土壤改良、种苗栽培、标准化种植、产品深加工、分级分类标准、模式化管理等方面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带动特色农业向更有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有竞争优势的方向发展。同时,组建了6支专家指导团队和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了54名科技特派员,每名特派员联系服务1-3个贫困村,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大讲堂”,深入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支持。绿舟农业科技公司依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石家庄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主要从事蔬菜、西瓜、甜瓜等新品种选育、研发及推广,该公司把研发出来的新品种,无偿交给周边村46个贫困户种植,并跟踪指导科学管理,贫困户每年增收1万元左右。三是强化金融扶持。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网络,近五年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0户1467万元,其中,今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18户,发放贷款588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手工业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金融助力脱贫实现增收致富成效明显。

(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一是发展扶贫“微工厂”。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闲散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优势,通过外引内育,大力发展箱包加工、鞋帽制作、服装生产等小微扶贫“微工厂”,依托“微工厂”大力开展送技术、送设备、送原料、送工资、收成品“四送一收”活动,把“车间”搬到群众家中。截至目前,扶贫“微工厂”总数达到35个,发展“细胞车间”300余个,带动2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镇周楼村,建了2个扶贫“微工厂”,带动72名闲置劳动力不出村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经验做法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等高端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推广。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针对疫情影响,利用“就业服务”公众号,开设了线上报名专栏,涉及电工、育婴员、焊工等常用培训工种,依托7家定点培训机构开展焊工、育婴员、保育员、电工、美容师、中式面点等线上培训合格1725人;多渠道开展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引导性培训等各类培训,共培训708人。三是多渠道增加就业。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宣传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以及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招聘专项活动,切实为县域企业做好用工服务,截止目前,企业招聘100余家,岗位信息4500余个,网上求职2500人,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同时,通过扶贫车间吸纳、开发农村保洁员等扶贫岗位“四渠道”实现贫困人口就业286人,超额完成“四渠道”就业任务。

(三)强化政策保障,筑牢返贫防线。一是持续强化义务教育保障。大力推进控辍保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开展“雨露计划”,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行动,今年以来,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654人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142万元。二是持续强化基本医疗保障。为9277名贫困人口代缴医保费共计234.708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障率达100%;落实贫困人口定点住院起付线降低50%、大病费用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90%以上的优惠政策,大病救治病种数由原来的25种扩大到了30种,严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减轻就医负担。截止9月份,共为2501人次住院就医贫困人员,累计报销住院费用1057.5万元。全面落实门诊特殊疾病待遇,鉴定慢性病贫困人口4445名,享受慢性病待遇共计6189人次,报销慢性病费用286.8万元。研发“咱家健康手机APP家签移动平台”,85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电子签约群众14.1万名,实现全县手机家庭医生签约移动平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撑起了健康保护伞。三是持续强化住房安全保障。按照“A、B、C、D四类等次”识别体系开展全覆盖排查,对居住C类和D类房屋的,以拆除重建、改造加固、房屋置换等方式,五年来共补助资金1356万元、实施改造778户。今年,对全县所有农户住房逐一进行排查鉴定,住房安全率达到100%。四是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投资4147万元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全县联村供水,为83个高氟村全部安装了健康水站,饮水安全率达到100%。五是持续强化民政兜底保障。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4557人纳入低保、700人纳入特困对象,低保标准提高到4863元/人,特困散居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6288元/人、7020元/人。加大兜底力度,织牢临时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网,今年以来,为610人次的贫困人口发放临时救助金60.9万元,为5120名困难残疾人和3960名重度残疾人落实“两项补贴”1906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贴95万元。特别是今年针对疫情影响,启动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41.4万元,电价、水价补贴66.7万元。

四、存在问题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尽管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虽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清零,但是有些脱贫群众的收入刚过贫困线、水平还相对较低,还需要下更大的力气“扶上马送一程”。二是扶贫产业“造血功能”还不够强,有些扶贫产品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部分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不稳定,有时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三是防贫防返贫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从今年应对疫情冲击来看,在遇到应急突发公共事件时,抵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全年我局围绕“乡村振兴”“厕所革命”“污水垃圾三年行动计划”“城乡提升战略”及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共计实施项目21个,总投资33175.13万元,完成投资10517.387万元。1.新开工项目16个,已完工5个,计划年内完工7个项目,其中:完工项目5个,总投资701.46万元,完成投资693.14万元。分别是完工餐厨垃圾车采购项目、垃圾车采购项目、镇村太阳能路灯采购安装、镇村至村太阳能路灯采购、产业园区污水管网项目。在建项目共11个,总投资26290.12万元,完成投资7554.247万元。其中:乡污水管网出户支管试点工程、镇村市政道路边坡排危除险、镇垃圾场边坡治理项目、县人行道改造项目、镇村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县城村污水处理厂改扩建设为项目、镇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等7个项目年内全面完工;县城市供暖工程年底预计完成30%工程量和投资3900万元;县后山路工程年内完成水稳层及封层的铺设,预计完成总工程量的40%;县城镇排水工程预计12月完成80%工程量。2.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3490万元,完成投资2150万元。分别是县贫困村思子村等9个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项目、2018年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019年集中聚集点污水处理项目,计划年内全部竣工验收。3.前期工作3个,总投资2693.55万元,完成投资120万元。4.申报“十四五”规划项目31个,总投资20余亿元。

(二)以中心工作为重点,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

1.城乡提升战略。2020年我县深入推进城乡提升战略,按照“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提升旅游形象、塑造亚丁品牌、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打造“传承民族文化、独具地域特色、生态宜游”的高原特色城镇。围绕5项“做强县城”、7项“做优项目”、1项“做美村寨”建设打造任务,坚持风貌改造、设施提升、违建拆除、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特色、亮化绿化美化“七管齐下”。截止目前,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13项目标任务,完成目标任务的共计9项,稳步推进2项,滞后1项、取消项目建设1项。做强县城共计5项目标任务,项目总投资19008.94万元,2020年计划投资7316万元,已完成投资1640万元。做优乡镇共计7项目标任务,项目总投资10002.08万元,2020年计划投资4300万元,已完成投资1077万元。做美村寨1项目标任务,总投资1500万元,2020年计划投资500万元,已完成投资520万元。2.脱贫攻坚专项。实施乡镇垃圾填埋场、9个聚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个扶贫项目,完成投资3893万元。全年对我局结对村贫困户集中开展帮扶工作共计8次,共计发放帮扶物资5万余元,组织干部职工坚持每月帮扶到户实时跟进脱贫进程。开展农村危房鉴定1259户,结合扶贫审计、专项督导和“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共实施2户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危房改造。全面清理2014年至2020年扶贫建设项目清理、资产移交、藏区新居专项档案收集整理、归卷等收官工作,确保今年全面高质量脱贫。3.扫黑除恶专项。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扫黑除恶相关工作统一部署,我局结合职能,与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有机结合,一是开展以违建拆除为重点,以开展“九乱”及“九子一线”环境治理等专项活动为抓手的打非治违工作;二是开展建筑领域企业资质审查、招投标领域2个专项治理;三是开展建筑施工综合检查34次,下发整改通知18份,停工通知4份。

(三)以强化监管为手段,强力促进行业规范管理

截止目前,受监工程25项,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3个,总建筑面积13.94万平方米,总投资3.7个亿,竣工验收6个项目。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30次,开展质量抽查、巡查60次,发出抽查、巡查记录25份,提出质量问题20条,开展质量安全会议4次。今年来监管的工程未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一是严格落实强制性标准,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管理。严格要求工程各责任主体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管理,杜绝质量事故。确保监督工作到位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备案报审率,达到100%。二是完善监督手段,有效提升质量监管效能。对区域内的各项建设项目的质量及通病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安置房工程,进行排摸和治理,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为分户验收垫定了基础。巡查20项工程,发出整改通知书份,停工通知书4份。三是狠抓质量监管,切实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今年我局组织了全县在建工程的15次质量大检查,重点检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加大了对在建工程验收前的监理资料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29个项目工程监理资料,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一是加强安全监管。全年来,我局严格贯彻“管行业就要管安全”和“一岗双责”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各类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促使企业做到警钟长鸣、安全生产。截止11月初,受监工程25项,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6个,总建筑面积13.9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7亿元,竣工验收6个项目。全年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30次,开展质量抽查、巡查60次,发出抽查、巡查记录25份,提出质量问题20条,开展质量安全会议4次。采取法规培训到位、管理制度到位、检查整改到位“三个到位”措施,加强对现有燃气企业监管。二是强化服务保障。严格执行《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各方行为,强化服务保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的制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办理初步设计审查20项、消防设计审查16项、施工图备案16项,严格执行《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把好工程开工这道关。三是抓好企业资质、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开展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实施方案》,召开全县系统治理安排部署会议,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检查企业2次,15家,征求对审批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3条,发现问题2个并全面整改到位。

(四)以优化服务为目标,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我县续建枫林雅苑、谷雨花园、星光天地等房地产项目6个,新开工1个蓝月谷家园,建筑面积22300平米。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4个,预售面积39542.49平米。

(五)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一是加强保洁队伍管理,充实城市环卫人员,保洁员由50人增加到54人,针对以前城市环境卫生清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强,专门安排5名保洁员专负责城区卫生死角清扫,城区主要道路采取分段式清扫的方式,安排环卫人员早中晚各打扫一次,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得到有效保持。二是继续加大工程款、民工工资清欠力度。我局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制定清欠计划和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落实民工工资专项治理工作,实现民工工资“0拖欠”目标。三是为切实改善我县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稳定干部队伍,让全体干部职工更加安心工作,今年已完成干部周转房分配工作。我县共有公共租赁住房452套,完成452套房源信息的采集和390个保障对象信息的采集,并将收集的信息上报州局。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大对廉租房清理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住户进行清除,真正使符合要求、符合政策的群众入住,增加群众幸福感。四是抓好“厕所革命”。新建城镇公厕2座,改造公厕3座,城区7个公共厕所选聘管理人员,配套“两纸一液”,全面加强公厕管理,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五是持续抓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以违建拆除为重点,以开展“九乱”及“九子一线”环境治理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城乡管理工作、六大战略等有机结合,多措并举,精心组织实施,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管理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加强宣传,广泛发动群众。通过采取广泛宣传的方式,对全县干部群众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各乡镇、行政企事业各单位分别组织召开了群众大会,传达了州、县有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14场次。加强环卫设施管理。目前我局共有各类环卫车辆70辆,均配备到环卫一线,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常年保持在100%;在城区重点路段和人员聚集场所增加垃圾箱,更换损破旧和损坏的垃圾箱,城区垃圾容器量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今年全面建成投产镇、镇、镇3个垃圾填埋场,镇、镇2个场全面移交属地管理。为了镇填埋场的管理监督,进一步规范明确了管理责任,实行专人专职负责管理,确保垃圾填埋场安全正常运行,制定了管理制度,定期做好花草清理修剪、蚂蚁包、蚊、蝇、鼠消杀,设施设备维护、台账登记等工作。做好城市绿化亮化。为提高城区绿化率,提升县城品位,对街道沿线、绕城公路沿线、步行道花台等进行花草补栽,栽种面积达3120平方米,城区绿化率达60%以上;今年我局对城区所有路灯进行了检查维修,对五个小区、三中心、综合写字楼、体育馆、干部周转房进行了外墙亮化工作。县城安装太阳能路灯168盏,镇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镇305?盏,乡30盏。加强城市下水道管网维护。我局市政管理所对城区基础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维修雨水和污水井盖215个,城边酒店、宾馆、居民排污管于2019年8月份已接入县污水厂,城市排污管已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下水道管网接入覆盖率达85%;污水处理厂由2人专管,每周一次清掏污泥,每月检查和维修一次设施设备。六是盯紧城镇供水安全,开展水源水、末梢水水质检测2次,水质达标,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六)以智慧住建为依托,推进住建领域信息工作

今年按照中央、省、州相关工作部署,我局严格按照要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信息化、推进协同办公信息化、建设住房城乡建设大数据中心、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完成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系统、工程造价建管平台、国家重大项目库、固定资产投资平台、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平台、省在线审批平台、企业资质业绩核查系统、中国政府采购备案系统、省招标在线监管平台等管理和录入工作。推进“住建云”建设,实现数据全共享、应用全融合、业务全覆盖的目标。

(七)以巡视巡察为契机,持续推进机关作风转变

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巡视我县反馈意见,涉及我局牵头整改落实问题3项,我局诚恳接受、照单全收、严肃对待、及时整改。结合本单位实际,庚即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召开局巡视整改专题会议,拟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整改台账,认真抓实整改。我局将认真把巡视整改和全面自查自纠工作作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整改落实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办理,针对普遍性、规律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建立完善长效机制。针对县委第一巡察组巡察我局反馈的10个方面,36个问题,明确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及整改时限,层层抓落实,实行销号制度,整改销号5个,坚持长期整改问题31个。

(八)以从严治党为根本,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今年在局班子成员变动较大的情况下,新任班子成员进一步加强了学习教育,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党支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股室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活动,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年撰写心得体会45篇,集中学习15次,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支委会12次,党员集中上党课14次。结合县委第八轮常规巡察提出的问题,针对我局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不足,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首先强化政治理论和党史学习。其次支部委员起好表率作用。最后改进学习方式,完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对党员严格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今年发展预备党1名。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总揽全局反腐倡廉建设,开展集中廉政谈话4次,开展个人廉政谈话23人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坚持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二、短板弱项

(一)人员变动较大影响工作的扎实推进。2020年我局专业技术人员调动较大,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的有效推进。(二)配套资金不足滞后了项目的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够完善。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没有及时跟上,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完善。(三)城乡提升战略工作任务艰巨。城乡提升建设项目推进缓慢,主要体现在缺乏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懂专业、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前期耗时过长。(四)对建筑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责任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设立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到位,特别是监理人员履职不到位。(五)市政经费严重紧张。目前市政维护费用为每年150万元,勉强能够支付人工工资、车辆燃油费、维修费用,涉及垃圾处理、市政维修维护还需另外申请资金。

三、2021年工作要点

十四五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2019年区商务局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局党组坚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明确1名专干主抓党建具体工作。局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教育和引导全局干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领导带头做表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团结和带领局领导班子,增强政治素养,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注重培养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掌握干部思想动态。注重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营造出团结鼓劲,扎实干事的工作氛围。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互联网的使用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回复网友问询,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专项行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上党课和参观新四军三支队纪念馆,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党性作风。自觉服从和配合区委对区商务局的巡察。积极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全面对照检视剖析,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警示教育,同时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致命的决口》、《腐根》等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强化全局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化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深入开展“双联系”工作,安排到联系点官陡街道蓝天社区、中江社区开展走访、慰问和上党课等活动。

机关支部进一步严肃党内组织生活,锤炼党员党性修养。利用“爱党建”平台认真落实“”、“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年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2次,主题党课4次,召开组织生活会2次,开展民主评议党员2次。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开展电商产业调研,出台了《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试行)》。走访电商经营主体,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做大做强,引导实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推动电商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扶持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高水平发展。全年新增限上电商企业15家,实现网络销售额43.1亿元,同比增长47.4%;龙头企业电子实现销售收入25.3亿元,其跨境网络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居全省首位。先后组织9家电商企业参加了2019年省跨境电商专项培训、2019省网商大会、跨境电商与制造融合发展论坛等培训交流活动。加大招商引进力度,我局全年外出招商8次,重点洽谈项目6个,其中1个项目已落户,5个项目正在进一步推进。支持企业争创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电子、悠派科技获批2018-2019年度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萤火虫电商产业园获批2018-2019年度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启动南翔万商(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

(三)内外贸易实现平稳增长。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努力培育壮大商贸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促进统计工作正常开展。组织兑现商贸企业扶持资金27.98万元。全区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4家,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实现189.4亿元,同比增长7.6%,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2亿元,同比增长11.4%。狠抓外贸企业跟踪服务和招商引进,及时组织兑现省、市、区三级出口政策和其它产业扶持政策,发放资金630万元。通过抓增量,抵降量,努力应对对美经贸斗争带来的巨大影响。全区新增外贸备案企业45家,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6家,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07亿美元,同比增长4.93%。

(四)加强对市场建设和运行的监管。加强成品油经营企业管理,完成辖区内32家成品油经营企业年度定期检查初审工作,会同区市监局等部门查处7处非法加油点。积极推进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和协调,先后3次牵头组织召开润信农批市场试营业有关问题协调会议,有效化解了市场试营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市区两级政府工作部署,持续推动南翔万商临时过渡蔬菜批发市场关闭整改工作。结合全区“清洁城乡、美化家园”环境整治工作,每月组织人员对集贸市场进行暗访督查,拟定《区农贸(菜)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根据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安排,加强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摸底上报400余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户。监管与服务并重,积极为南翔万商、国购汽贸城等专业市场规划报建事项进行协调。认真开展市场监测,组织7家商贸企业每月上报市场数据。协调处置商超、快递、汽车、家电等各类市场投诉31条,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良好市场环境。

(五)加大快递和物流行业服务管理力度。全面摸排我区物流和快递行业现状,全区297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1.2亿件,同比增长5%。皖南快递产业园提质扩容加快,第四个区域总部韵达项目投入使用,安能项目开工建设,快递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主要快递品牌新建5套自动化分拣系统,实现单个分拨中心快件日处理能力超过100万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快递区域总部带动效应逐步凸显,17家快递分拨中心对周边发达地区“溢出”的电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快递与电商进一步融合。筹建区物流和快递业发展工作专班,构建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研究拟订了《区促进现代物流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具体组织召开了全区物流快递企业座谈会。

(六)推进经营性土地开发。我局积极协助市土储中心,牵头负责全区经营性用地出让前期工作,全年完成汽车部件园东区1号、沈巷镇政府北侧、振兴驾校、一中北侧、钱桥A、包信二期等5宗土地出让工作,出让面积514.09亩,出让金额32.4668亿元。全力协调属地镇(街)、征收办、重点工程建设中心、区自规分局等单位,推进地块的征收、土地证注销、杆线迁移、指标报批和清表,配合验地交地等工作。完成地块出让公告报会研究和五方会签。积极组织拟出让地块的招商推介,主动与在芜主要房开企业和意向来芜投资的房开企业对接,就城东优质居住地块和江北市场化安置地块进行了重点推介。牵头编制2020年全区年度经营性用地收储和出让计划,并上报市土储中心。加强房开项目的服务管理,全区在建或待建的房开项目24个,在售项目38个。积极会同属地镇(街)、区直相关部门对规划方案中的社区用房或养老服务用房的规划布局进行把关,并报区政府确认;落实项目配建的菜市场、幼儿园、学校、社区用房、养老服务用房等配套设施移交的初审工作。积极协调住建、消防、城管等部门帮助房开企业完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绿化移植、道路施工、竣工验收等服务工作。

(七)切实开展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防控。针对我区房地产领域存在的房屋交付、教育配套、道路配建、物业管理、安全生产、农民工欠薪等引起的投诉和问题,可能引发,造成重大社会风险,我局按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建三产项目分载体、分部门联系表的通知》要求,深入研判,提前谋划,重点走访调研摸排国购汽贸、东部星城、大发融悦东方、苏宁环球、中梁国宾府、东紫园、祥生府、伟星时代之光等项目,与企业加强对接沟通,会同相关部门和属地镇街,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矛盾隐患。全年负责或参与案件37件,其中群访、集体访、多次访数十起,回复人民网、市长热线等案25件次。经过深入细致调处化解,8个案件实现息诉罢访。

(八)努力做好其他专项工作

1、结对帮扶。先后3次组织人员前往宿松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举办了180余人参加的电商从业人员培训。组织辖区润信农批等4家企业参加宿松县举办的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并签订两份农产品购销协议,合同金额超过500万元。积极引荐一家互联网旅游企业赴乡旅游景点实地考察,协助当地招商引进旅游运营企业。

2.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调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指定专人负责。制定下发了《区商贸流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制作张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宣传展板20块,印刷发放宣传单页1800份。先后赴南翔万商、亚夏二手车市场、星悦广场、农贸市场、加油站(点)等重点商贸领域,进行线索摸排。突出行业特点,认真开展“五霸九黑”专项摸排治理工作,查找“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整治非法经营等行为。截止日前,移交商贸流通领域涉恶线索1条,现已办结。查处取缔4个非法经营成品油站(点)。

3、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商务局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每月安排重点检查工作内容,并按计划逐一抓好落实。制定下发了《区商务局关于开展餐饮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重点抽查了辖区内小微餐饮聚集区经营户23家。截止目前,我局对全区再生资源点、加油站、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共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44次,排查大小各类隐患92条,对发现的问题和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梳理和归类,通过现场整改、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隐患单位按要求整改到位。

4、“四送一服”。利用微信群、QQ群相关惠企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结合日常工作调研走访主管的行业重点企业,根据全区统一安排,先后走访了可挺和帅特龙等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直部门有力指导下,我局上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当前区商务局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国内外疫情形势对我区内外贸易增长带来超期压力。二是随着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在我区建设,干部专业能力准备不足。三是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有可能引发。四是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干部急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担当作为。针对不足和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对策,迎难而上,奋力化解。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一)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政治机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工作部署,严格履行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着力打造政治机关。学深悟透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融入长三角·奋进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主题,切实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着力锤炼一支高素质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对照区委巡察反馈结果,严肃逐一整改。认真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坚决破除党建是“虚的”思想,发挥局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导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完成我局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推进南翔万商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争创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区。加快南翔万商对外合作,建设1.4万㎡跨境电商产业园,推进南翔万商与杭州展梦合作,尽快将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园中园。出台《区突出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围绕南翔万商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展密集招商,推动配套设施改造,加快园区政策完善,全力形成项目集聚,平台集聚,资源集聚。争取上级支持,在南翔万商推动建设海关监管B仓和国际邮件互换局。全力争取国家、省和市政策资金。

(三)促进内外贸易增长,在全市考核争先进位。

1、抓招商引资。推动组建电商产业招商小组,及时开展专业招商培训,统筹全区电商产业招商的组织、洽谈,审核和考核工作,打好百日攻坚战。抓住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这两个领域,充分利用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红利和皖南快递产业园产业融合优势,以电商头部企业为重点,全力开展电商产业招商。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锁定深圳、上海、杭州等电商企业高地,主动出击,外出招商。发动已落地企业“以情招商”、“以企招商”,在行业内大力营造招商引资氛围,力求取得实效。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锁定意向项目,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签协议不放手。当好招商项目“店小二”,协助落户企业做好工商注册、进出口备案、海关报关等各项服务。

2、抓企业服务。按照区“六稳”指挥部工作部署,会同各载体单位,主动走访内外贸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和用工等困难,促进企业稳定经营。制定电商政策兑现办法,加快兑现内外贸各类扶持资金。积极组织编制和申报项目,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发挥区电商协会作用,组织开展电商培训交流,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督促各载体促增量挖存量,狠抓项目入库做到应统尽统,力争全区限上商贸和进出口总额两项主要指标稳步增长。

3、抓疫情防控。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工作形势,针对主管的行业企业和市场,区商务局开展常态化防控措施的检查督查,发现问题会同所在载体监督整改到位。

(四)支持快递和物流行业规范发展。出台《关于加快物流(快递)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意见》,会同相关部门和载体单位,着力解决我区物流(快递)业项目履约不严格、企业经营不规范、对地方经济贡献不大等问题,积极帮助现有物流园区导入第三方现代物流先进的管理与服务,促进低效物流园区转让合作。及时组织兑现快递和物流行业政策资金。促进皖南快递产业园提高产出比。组织编制全区“十四五”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发展规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五)依法加强市场管理,牵头抓好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认真落实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改革,严格做好承接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初审事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农贸(批)、成品油、汽车、物资回收、家电、家政、美容美发和住宿餐饮等市场的指导和监督。全区商贸流通行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对全区商贸流通行业监管检查全覆盖,全年开展检查不少于6次。各成员单位加强对参与检查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能熟练开展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提炼固化为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纳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六)继续做好维稳工作,着力重大社会风险防控。一是抓预防。主动谋划,统筹协调,不推不让,做好日常基础工作,通过“早发现,早介入,早协调,早解决”的方式,把矛盾问题化解在源头,熄灭在苗头。同时加强重要时间节点问题隐患的排查。二是抓化解。区商务局牵头负责案件,要深入走访调研,认真研究对应措施,耐心开展沟通协调,力求息诉罢访。涉及多单位共同解决的,会同相关部门和镇街联动会商,合力协调化解。重大事项及时上报,依法尽快处置。

(七)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加强与宿松县对接,力争在消费扶贫和帮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有所突破,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区扫黑办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商贸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在“治本”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议精神,确保圆满完成我局承担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考任务。继续协助市土储中心,牵头负责全区经营性用地出让前期工作,全年预计完成10宗土地出让工作任务,牵头负责开展对房开项目的服务和管理,积极开展协税护税工作,同时提请区深化改革委研究理顺区房地产领域相关职能事项。

上一篇:水利局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扶贫办两纲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