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四家》

时间:2022-07-29 11:06:13

也许因为是个摄影师的原因,我有机会不断看到西部贫困地区的状况,那种日子是我想象不到的。我曾和许多人讲过西部贫困家庭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有着惊人的差距。许多人甚至都不相信,他们觉得: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多快啊,我们国家已经很富裕,哪会还有这样的生活?其实,即使是在今天,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仍然不为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中国人所完全了解。我一直觉得这种互不了解,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不公平,所以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如果不说出来,良心上也觉得不安。

在我决定开始跟踪这十四户人家的时候,我对他们的未来还是有美好期待的。我一直都相信他们的生活会朝着我想象的令人高兴的方向奔走,甚至每一次去他们家之前,都会先想象他们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样子的变化,因为我的生活在这些年里一直在比较快速地变化。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决定去做这样一个记录的本意,就是想记录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越大,这份记录的意义也就越大,但事实并非如此。生活本身,永远要比想象复杂得多。生活很真实,生活也很冷酷。这十四户人家的生活,在这十年中大部分变化不大,虽然也有几户出现了明显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令人欣喜。为什么会这样?我一下子无法解释清楚。我只能很真实地说:我在这里记录的,是他们的真实生活。这种生活没有因为我的和他们自身的愿望而被美化,也没有因为我的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被呈现得更残酷。

不少人在问我:为什么选择十四户人家?这十四个家庭具有代表性吗?当初其实有许多户,之所以最后锁定这十四户,完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开始时,我走进过西部数省上百户人家,做了一定深度了解的也有几十户人家。但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是件凭我个人力量根本就无法完成的工程。后来,我不得不重新调整采访计划和思路,从时间上、路线上、采访成本上考虑,不得不放弃许多户人家,虽然这些人家有的在我原先的计划里还占有挺重要的地位,有的当时认为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最后选择的这十四户人家,事实上是从时间、空间、费用等采访成本上来考虑(每次采访所需时间最少、行走路线短),是最经济的,是我能够在时间和经济上承受的最奢侈的选择。他们并不是我最初筛选出来的更具代表性的家庭。但他们也不是随意的,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只是左右这个选择的标准不再仅是代表性典型性,而是还有更多的采访成本上的考虑,它是我能够承受的最适当的选择。

十年中,我一直都在不断地对这十四家进行着追踪采访。有的家里我去过七次八次,有的家里去过五次六次。有时有的人家有特殊事情发生,我会特别赶去。在他们家,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一边赶着苍蝇,一边往嘴巴里扒着饭;和他们住在一起,就睡在牛或猪的边上;他们干活,我也跟着,从这个山坡爬到那个山坡。后来,他们渐渐地就不再把我当做生人,都把我当成家里的亲戚了,家里有什么事都不瞒我,我也就可以看到他们最真实的生活,感受得到他们的最深切的痛苦和最真心的快乐。

书里的那些场景,其实都是我看到、真切感受到的,令我难忘,不写下来就特别难受。记得我第一次到山西的史银刚家,那时他的妻子冯凡梅刚刚去世,冯凡梅临死时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史银刚养不活几个孩子。冯凡梅死后,史银刚为了让孩子都活下来,他拼出了全力,但即使这样,单靠自己还是不能养活所有孩子。他只得把最小的孩子送人(这在当时,是他能作出的最好选择),将刚刚14岁的大孩子送去跟人打杂,第二个、第三个也都这样,他在将孩子交给别人的时候,求别人收下孩子,又想别人能够善待孩子时的那种心情,别人永远无法体会。整整十年,史银刚的孩子终于都大了,他们已经不会再遭到饥饿的死亡威胁,史银刚也该有他自己的生活了。但就在这时,他却死了。史银刚年龄并不大,也刚刚熬出了头。我一直觉得史银刚是生活中的一个英雄。

车应堂的母亲杜徐贵我见过,是个非常慈善的老人,因为粮食不够吃,她每年都会出门去讨饭。我一直无法想象她会那样暴死在离家数百公里外的异乡街头,并且以那样一种方式被运回了家。她终生勤劳,也终生凄苦,应该得到善终,但没有。在车应堂家的那个村庄,这样的故事不只在杜徐贵一个人身上发生过,我知道的就有两例。安眠故土,叶落归根,这是许多在外求生活的农民的内心愿望。在他们的生命中没有太多太奢侈的愿望,即使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想实现也非易事。在书里还提到另外一个人的死后回家之路,那是贵州毕节翟益伟的妻子李萍会,她36岁死在浙江,到第三年尸体才被发现,翟益伟在怎样把妻子的尸体运回家的事情上同样是费尽了心机,令人揪心。

《十四家》中没有加入论议,一切外显的主体解说被弱化或者抽去,这样做只是想对叙事进行客观的呈示。书中的每段内容,都是正在行进着的生活的一个切片。在这本书的写作上,特别是在一些很重要的环节上,我一直都用最具体的数据、最简单或者最繁缛的具体事实来交代。这些数据和事实是有根有据,并且经得起检验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不准确的地方,尽管我自己觉得已经做得很扎实,但事实上要想完全地精准把握这些人家这些年里所涉及的经济、历史、地理、社会关系等问题,一定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我没有生活在农村,也没有相对完整的农村生活经验。在这本书里大量的生活场景的描述,就来自我对于他们的生活的观察,以及他们对于自己经历的陈述。包括书中的图片,也大都在进行场景还原,在这里实证性最重要。当然,任何一件作品都无法回避作者的情绪,在这本书中我可能无法做到完全彻底地排除个人情绪,它一定多少夹进了我的个人情绪,虽然这并非我情愿,但假如存在这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也是一个正常人在面对某些事实时的可以理解的正常反应,它应该也是事实的一部分。一个负责任的记录者,可能不是一个没有情绪的人,而是一个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去改变真相的人。

今天是个非常崇尚财富的时代,我们听到了太多成功者的故事。而事实上,在我们社会中,还有更多不成功的人,他们生活在和成功者的生活有着天地之别的状态里。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屏蔽这种差距,我们每天接受的是大量的片面信息,它让我们感觉迷幻的同时,也在消融着人们关怀不幸、体恤弱小的真善情怀。

《十四家》里的生活,在西部贫困地区,并不算是很特别。中国现今即使是官方的数字,这样在贫困线下生活的人口也有几千万。对于几千万人的生活状况的真实报道,这应该不算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但现在它成了很令人“震撼”的事了,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问题。这似乎说明,在我们的常识里是不存在这几千万人的这种生活的。在西部的那么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的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在很长的时间里,被我们忽略了。我们可以花很多的时间,动用很多的资源去窥探并且大肆报道某个成功人士的,但我们不了解甚至也不愿意去了解同为这个国家公民的数以万计人们的生活苦难。这是不是出了问题?选择这样的生活,把它展示给读者看,想表达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我们这个社会除了成功者,还有更多更广大的弱者,他们的存在不该被忽略,正是他们成就了那些成功者,他们应该被改变。我们的社会应该更公平地对待它的每一个成员。

上一篇:Structured to Survive 下一篇:Wang Wenbiao: Reclaiming the Des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