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4 17:13:53

审美教育案例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幼儿艺术审美;教育

一、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现状个案探讨

1.案例简述

有一天,我们上“夏天的衣服”一课,老师出示一些衬衫、短袖、裙子等,幼儿们一直在讨论,互相看着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纷纷议论着各种颜色,我说可以按照老师的颜色涂,也可以动脑筋自己涂,并说明了要求。他们纷纷开始涂色,坐在边上的天天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过去看了看,他翘着小嘴说:“我今天的衣服颜色不好看,有些热。我不喜欢,可是妈妈非要我穿。”他是我们班很懂事的小男孩,知道的可多了,他又接着说:“老师我想画一件凉快的衣服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天天的小手拿了淡蓝色的蜡笔开始往上涂。我心里一惊,觉得他太棒了!班里绝大部分幼儿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涂色,可是我希望他们都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会更好!

2.案例分析

通过对这则案例进行分析,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已经有意识地开展一定的艺术审美教育。但是如何进行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这是我们需要认识和探索的。目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已经逐步开展,成为各个优秀幼儿园竞相推崇的教育特色。我们在充分肯定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应看清楚目前幼儿艺术审美教学存在的一些怪现状,看似欣欣向荣的艺术审美教育表面,隐含着很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创造性培养是幼儿艺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艺术审美教育是以感性认识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整体性欣赏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本身极具创造性。通过自身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综合的把握,感受、发现其内在蕴涵,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主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幼儿身上这种创造性已经被人为地遏止、限制。在本案例中,全班的孩子,除了天天,无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涂色,而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看似简单的细节实际上暴露了我们幼儿教育的缺失。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从小便将理性的、带有“权威性”的定论强加给孩子,结果造成了他们创造能力的丧失。久而久之,孩子对艺术的奇思妙想和独特表现因为这种“权威性”的定论而慢慢地走向消亡,从而出现案例中的一幕。

(2)艺术审美教育方法落后。虽然当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得到重视,但是在教育方法上并没有得到创新和改变。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当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在方法上仍然遵循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示范和儿童的模仿,忽视儿童的体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这一缺陷。对于幼儿来说,课堂教学并不能真正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而课外的教育方式反而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教育建议

建立科学的幼儿艺术审美教学模式是构建幼儿艺术审美能力教育的关键。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营造美的情景、感受美的气息、创造美的方法三个方面来建立艺术审美教学模式。

1.营造美的情景

在为幼儿营造美的环境之时,要做到绿化、美化、儿童化,并将音乐带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同时要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引导他们去认识美和追求美。如让幼儿欣赏一段非常优美的曲子或者看一段很精彩的视频,让幼儿从声音、颜色、动作中去感受美。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审美,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健康的艺术审美观点,并逐步养成幼儿能够自主地对周围事物的美丑进行评价的习惯。

2.感受美的气息

感受美的气息有多种手段。笔者认为在幼儿艺术审美教育中,审美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是感受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感受、欣赏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美,这是可行且符合幼儿实际的。大自然是艺术审美教育的广阔天地。

3.创造美的方法

对于艺术审美教育来说,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题中之意。笔者认为,创造性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点到为止,不能越俎代庖。对于相关内容不能讲述过多,而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空间。比如,上文所提及的“夏天的衣服”一课,教师可以将创造机会留给幼儿,在课堂中直接提出以下观点,即“你们认为夏天的衣服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对于他们新颖的观点,应该及时加以褒奖,鼓励他们自由思索,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性,使幼儿在宽松、融洽、生动活泼的精神环境中,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来教育幼儿教师要自觉运用美学规律,采用多种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把艺术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幼儿不断感受到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美。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01.

[2]刘晓娟,卢清,程志宏.基于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

[3]侯杰.廓清幼儿审美教育与艺术创造教育的关系[J].美育学刊,2011(3).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元素

自然之美,它所蕴含的美好的视觉冲击力,是孩子们幻想的天堂。自然之美能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想象力更为深刻,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许多自然美的元素,有人工改造的修饰大自然的美;有教师在课堂讲解《桂林山水》的山川之美,那微风吹过的波光粼粼、绵延不断的山脉、山水相间的屹立;有《海上日出》的壮美,那是生命的象征,那是浩瀚海中一叶扁舟,望着那橙红色的天空,身临其境的美感;有《燕子》的活力之美,自然界中的生物丰富多样,与众不同,是生命的奇迹,飞向天空的自由,所具有的飞翔之美。

二、美无处不在,需要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教学案例,这些课程的安排和教学案例是潜移默化地把审美情趣、审美韵味、审美能力灌输给学生们,提高学生在课文当中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深入浅出,讲授相关的审美事物,让学生发现这些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美,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更是无处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应该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本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引导学生观察环境,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鉴别,提高学生在社会中对事物美的感受。美是无处不在的,这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汽车外观设计流线的美感、形形的高楼建筑等,都在生活中得以体现的淋漓尽致。教会学生用眼睛记录下来,用手中的摄影机拍摄下来,用文字记录下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案例主要体现在课本教材中,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中增加了对美的事物的讲解,更是将蕴含其中的审美意识灌输给学生们。讲解课文时是画面的讲解,也是想象的讲解,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意识,而且对审美能力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涉及的审美教育案例,势必会影响学生在审美领域的感受。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 案例教学 美术教育

高职公共艺术教学是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重要作用。21世纪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还要具备相当强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

案例教学首次出现是在1918年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的讲堂上,由于结构功能主义教育在当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当时在美国的教育界并没有取得主流地位。这一教学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列入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但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时期。

高职公共艺术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分析美术作品的实例来加深对美术理论的理解,并且在研究美术作品实例时接触与生活有关的社会问题,获得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美术欣赏案例教学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来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在教学每一堂课中,都应尽可能的把社会问题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并和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艺术类案例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因为它本身有很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参与。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前所未有的,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二是实践性,要把社会实践与做人紧密结合,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三是要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提高,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提高,努力使学生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它实际上是一种“从做中学”、“按需要学”,是在一定真实情境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我们以美术欣赏的一些案例作为对象进行分析:

案例一,欣赏立体派代表作品《格尔尼卡》。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知道这是毕加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在1937年4月野蛮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暴行而创作的巨作。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即可以培养学生关注当今社会人们呼唤和平的态度,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还可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兴趣。其次要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的美术语言,让学生在不断的欣赏过程中学会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要了解艺术家的语言风格,了解艺术语言发展的历史脉络,要把作者对艺术语言的选择与作品的主题表现相结合。使学生明白技法、手段一切的绘画语言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审美水平,理解艺术语言,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以上的简单案例中可以看出,第一,设置问题情境是案例教学中关键的一个环节,简言之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培养起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美术欣赏案例让学生既有机会了解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时,也使自己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这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案例教学要组织好课堂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形成讨论的过程,为了引导讨论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授课教学在着手案例内容的分析之前,有必要让学生共同设计出分析的框架;其次,引导课堂讨论,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控制课堂的进程。讨论出现冷场时,要及时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不同意见相持不下时,要善于绕过难点,化开僵局使讨论继续下去,当出现背离正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总之,教师的作用是使讨论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再者,选择恰当的形式,可以采用交互讯问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

第三,案例教学还要注意课堂总结。它即可以由教师来担任,也可以由学生来主持,主要是归纳评价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意见,而不是作最终的结论性意见。也可以对讨论的情况作评价,并就这些情况波及的理论问题作讲解。总之,通过总结,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综合案例教学的成果与现状,我认为,案例教学在今后的美术课堂中是一种主流教学模式,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命题,因为案例教学是与美术学科中实践性特点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高职艺术类课堂。它符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使培养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有力的手段。而且教师运用一种新模式成功后取得的快乐体验,会对师生产生深刻影响,这种体验远远不只是获取知识,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另外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迁移”使用,促使其创造性的发展。案例教学让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帮助学生在现实工作中解决问题。当今虽然案例教学对教师传统的教授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纵观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将作为未来教学的主流形式而存在,案例教学在美术欣赏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广大美术教师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嘉玛.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R].中华读书报网站,2001,3.

[2]许立新.案例教学.当代中国教师教育模式的新视野[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6~20.

[3]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22~26.

[4]汪凤翎,崔瑜琳.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可迁移性技能的有效方法――实用案例教学设计一则[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4(2):14~16.

[5]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潘学中.论师资培训中的案例教学[J].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3~15.

[7]黄娟娟.教育案例与案例研究、案例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3,(11):32~33.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审美教育 问题反思

一、审美教育缺乏系统性。

因为审美教育是近年来才刚刚出现的一种教育模式,没有系统的教学案例可以参考,所以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因为审美教育没有形成体系,所以大多数的学校也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也正是这种不重视,导致审美教育进步比较慢,这样反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里面,学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二、审美教育缺少课程说明。

审美教育方面很少有相关的书籍,即使有,也是泛泛而谈,没有准确的课程模板。导致很多老师都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导致审美教育的失败。严重打击了老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必须经历的过程,增加信心,那么审美教育形成规模也是指日可待的。这需要教育家、老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加大对审美教育的投资,让它成为我们小学时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个数学、英语“当道”的时代,审美教育想要从其中“分一杯羹”,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实践。

三、审美教育文化的不适应性。

因为审美教育是从国外引进的,是我们像西方学习的一个典范。所以在此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参考国外的一些文献、一些国外的案例。但是在多数人没有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教育体系的不同。这样就造成了教育方法不适应,甚至出现排斥的现象。就像是我们移植器官一样,一旦不适应,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四、同学们对审美教育不理解。

很多同学没有听说过审美教育,所以对其作用和功能并不理解,这样重视程度就不够。甚至把审美教育当成了一个可以玩耍的科目,这样就违背了审美教育的初衷。

审美到底是什么,只是颜色的选择与搭配,只是东西好坏的判断吗?并不是这样,审美教育也包括价值观的教育。现代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观,“拜金主义”、“外貌主义”等等。而培养学生们的价值观要从小学开始,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避免追求外貌的美而丢失了自己。

五、审美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没有真正进入同学们的生活。

审美教育现在还只是理论,所以大多数学生接触它只能是在课堂上。但是审美是一种生活经历和生活能力,如果不加以使用的话,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永远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所以要将审美教育生活化突出其生活的作用。

总结:审美教育还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扫清亲近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发挥其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有效性 潜移默化 隐性课程 积极教育影响力

新课改以来,审美教育功能成为了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三大功能之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新教材应运而生,比如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就有了很大的调整,入选了很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时代性的美文,有效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美育性,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语文教学仍然没有完全吸引那些对“美”最为敏感、最有需求、最易接受的年轻学生。据调查,目前高中学生对语文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情绪依然普遍存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性依然没有提高。

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三方面的因素最为突出:

一是学校生活的整齐划一使学生出现了审美疲劳。

生活在精彩纷呈的现代社会里的学生普遍对学校生活缺乏审美意识,统一的校服、统一的食堂饭菜、统一的作息表、统一的纪律制度……整齐划一的学校环境对于上了近十年学的高中生来说,已经没有美可言,据调查,不少高中生努力上大学就是想要去大学里“过不一样的学习生活”。因此,在我们高中校园里,想要找到那种能对高中学习环境有自发的审美意识的学生恐怕是徒劳。这种对高中学习环境的厌倦心理自然会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是教师不注意个人形象的塑造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曾听说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大学生在回忆以前老师时,说到自己最不喜欢的老师是个教他三年、几乎只穿一身衣服上课的女老师。后经他人证实,那位女老师并不是三年只有一身衣服,而是出于对粉笔灰的考虑,自备了一套上课时专用的工作服!案例本身只是个简单的误会,但案例背后反映出的却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审美思维:一个连对起码的衣着服饰都没有审美力的女老师怎么能完成学生的审美教育呢?当感性的学生对老师本人有了抵触的心理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将这种抵触心理带到自己的学科学习中,从而产生对学科的负面学习情感,学习中也就缺乏了必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审美教育的阻碍不言而喻。

三是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缺乏心理体验。

以现行苏教版《必修一》语文课本为例,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一板块《吟诵青春》中涉及的两篇重点篇目,一篇是于1925年创作的《沁园春·长沙》,一篇是成长于时期的诗人食指于1968年创作的《相信未来》。“青春”对于刚刚来到高中的学生们是个非常吸引眼球的话题,因为他们自己处于青春时期,有对青春的审美需求;但是在满怀期待中一接触到“”、“”,他们就有些失望了:因为这些带有很强政治色彩的青春话题与他们自己生活中的青春话题距离太遥远,可供学生借鉴、参考的审美价值不够直观,不够鲜明,于是他们很难对这种被政治化了的、远离自己生活时代的审美素材产生心理上的体验,因此与其说学生的审美高度不高,还不如说教材的审美高度过高,导致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学习审美素材,而不是积极地参与审美活动,这样的情况下,审美教育的有效性从何而来?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实施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教育环境有很多缺憾和不足,根源就是我们教育者对审美教育潜移默化特点的忽视。

华师大朱志荣教授在他的《中国审美理论》中指出:“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如春风化雨般逐渐沁入人的心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变,但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这段话很清楚地点明了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潜移默化,审美教育讲究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审美主体从而达到育人目的。这也正是现代课程论中隐性课程教育影响的研究问题。

作为目前教育界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的隐性课程,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的“附带学习”理论中就有所触及。杜威曾深刻指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这里的“正规课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显性课程”,“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隐性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与显性课程相对的隐性课程,是种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所以它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计划、有组织。由于隐性课程总是伴随着显性课程的产生而产生,所以隐性课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又由于它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隐性课程的影响是持久性的。杜威就明确指出,也许对教育的最大误解就是认为人只学习他正在学的东西,从态度、爱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间接学习可能而且经常比具体的授课内容更重要。这里的“可能而且经常比具体的授课内容更重要”则暗示出了隐性课程存在的巨大的教育影响力。但是由于隐性课程的隐蔽性、潜在性特点,使得它往往被一线的教育者忽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始终不能提高正是我们教育者长期忽视隐性课程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因为隐性课程既会产生积极教育影响,也会产生消极教育影响,所以,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在实施显性课程时,隐性课程的消极影响就会不可避免地作用于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中产生这样那样的负面心理。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6篇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美的愉悦,进而达到欣赏教学课之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 欣赏 运用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也就是说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课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音乐欣赏就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作者从事音乐教育多年,经历了从传统音乐教育到现代音乐教育的过程,因此作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上好音乐欣赏课作一些尝试和探讨,欠妥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对作品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欣赏。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培养音乐审美感知基础,包括培养审美感、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和音乐记忆力。(二)培养审美感情,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和音乐情感表现力度感情理解力。(三)音乐欣赏使学生有机会接能更多的优秀作品,扩大他们的音乐眼界,提高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的区别。

多媒体是指包含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触觉信息和嗅觉信息中两种或以上的复合信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制造、管理、储存、交互和传播的技术和平台。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多媒体的运用使音乐知识变得简洁直观,音乐变得形象具体;(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可以突破时空、地域限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四)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化难为易,提高效率;(五)电脑多媒体的运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提高音乐课教学水平;(六)电脑多媒体运用,在增大了课堂的容量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学器材只有磁带录放机,很多时候老师只能靠嘴和乐器上课。只听“声音”进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一)形式单一;(二)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参与度不高等。

而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变得丰富起来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课不再是以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因为信息技术现代化极大地扩展,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经济、量大,资源宽广等正在为我们的音乐欣赏课程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

三、结合实际,运用多媒体上音乐欣赏课的探索。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只有一间多功能阶梯教室,其设备有幻灯机、电脑、音箱、投影仪等,当这些设施空闲时,我就利用它们进行教学,让自己的上课内容丰富一些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用多媒体学习的好处。

1.我校音乐教材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充分把握教材,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上好音乐欣赏课程。

案例1:在《共青团员之歌》欣赏教学时,在导入环节,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影片片段,并在部队行军画面中配上《共青团员之歌》的音乐使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欲望,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音画结合,效果较好。

案例2:在《动物狂欢节》的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如用动画制成各种动物,用mi制作各种动物音色, 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音乐、文字、画面、画外音等课件用于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音乐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提高了教学质量。

案例3:《牧歌》是一首蒙古族歌曲,教学中我利用电脑软件将有关图象如蒙古大草原、蓝天、白云及羊群等制成课件,在配上蒙古长调音乐,在导入时,先用多媒体影音让同学们感受蒙古的美丽风光和音乐,多媒体强大的立体音画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置身在蓝天百云的茫茫大草原上牧着羊群,进而会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2.结合本地音乐文化特色,自选乡土教材,运用多媒体上好民间音乐欣赏课。

我们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县有十一个少数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民间音乐,如花灯歌舞、高腔山、歌傩堂戏、唢呐音乐等等。

案例1:花灯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每年春节各村寨都要组建花灯班子闹元宵,因此我就在春节期间用摄像机录下,用音视频软件编辑好,以备在民间音乐艺术欣赏课上教学用。

案例2:唢呐是表现百姓喜怒哀乐情绪,营造和渲染气氛的吹打乐器,唢呐高音如高飞百灵,高亢嘹亮:唢呐低音如鸾凤和鸣,园润清幽。唢呐音乐深受我县人民青睐,是继承和弘扬爱家爱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也是我民间音乐欣赏课上的教学内容。

四、运用多媒体上音乐欣赏课,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欣赏课不要过分依耐多媒体。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尺度,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并不是每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要根据课堂实际,灵活处理。即何处运用多媒体,何时运用多媒体,让现代化的手段为实现最终教学目的服务。运用多媒体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定位,分清主次。

运用用多媒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需要,在运用时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要找准使用的最佳时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力量,提高音乐欣赏的审美能力。 结语:把现代化的教学实施用于课堂教学,丰富其教学手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需求,我们要遵循教学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在自身实际的情况模式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上好音乐欣赏课。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音乐》金亚文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艺术审美;思政教育;主观能动性;引导策略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宗旨,在于赋予学生正确的价值、世界、人生观念,究竟怎样令他们在相对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这部分教育理论内容,激活个体思维主观能动性,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感知技能水准,这是值得一切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思索的课题。相比之下,独特的艺术审美情趣,能够瞬间激活学生心灵,令原本单调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人文熏陶地位,真正贯彻落实寓教于乐的理念,使得学习主体快速透过被动鸭架式吸纳角色转换到主动研习主体。相信长此以往,必将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提供保障。

一、 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规划布置状况论述

尽管说思政教育任务和目标都已经足够清晰透彻,但是限于部分区域高校经济科技实力和教育理念限制,涉及以往鸭架式灌输模式无法予以根除,使得马克思主义一切活跃实际性思想变成单纯地理论教条内容,加上部分教育内容空泛落后,使得教育成果难以迎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学生身心素质健全诉求。如思政教育内容的枯燥抽象现象,经常令学生无从渗透掌控,进而衍生出对该类课程的厌恶抵抗心态,涉及逃课、旷课行为广泛分布,对学生今后审美情感和人生发展前景都造成不小的威胁。

虽然说导致以上冲突迹象的原委众多,但是教学主体仍旧需要进行自我反省。具体便是快速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学生教育服务的思想,及时联合计算机信息技术演示相关案例或是组织社会关键性话题讨论活动,保证既有教学引导模式和考核途径的灵活交叉性,使得以往优秀政治、艺术家的理论得以广泛推广传承,保证学生主体适应地位得以尊重,真正贯彻落实知行合一的教学管理指标。

二、日后我国艺术审美内部思政课程科学化渗透教学的策略解析

单纯拿《国际歌》为例,其凭借着雄壮山河、优美动听的旋律,将所有为民族解放自由而奋斗终身的人们内心得到激励,尤其是在单位音符、字词的灌输基础上,不单单赋予个体强大震撼的艺术气息,同时更引导着他们朝着更好的人生方向不断前行。此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融合手段,便是今后我国思政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的核心切入点。而笔者更是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制定以下艺术审美中的思政教育控制策略:

(一) 理清艺术审美和思政教育内容的关联特性

艺术能够清晰化映射出人民生活诸多细节,令学生个体精神需求得到全方位满足,保证自身思想情感和现实世界的缜密关联特性。相比之下,思政教育内容可以全面改善学生政治、思想和心理素质,令该类群体尽快树立标准健全的世界、人生发展观念,随时提升个人教育和管理技能。归结来讲,艺术教育注重表达的生动形象性,而思政教育倾重于概念阐述的合理性,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科学鲜明的指向关系。究竟如何将两类教学管理手段充分地融合改造,保证为学生人生提供标准化向导作用,这是现阶段摆在众多思政教育工作者眼前的一类重大使命。虽然说客观层面上,艺术审美和思政教育的内涵、操作形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艺术审美的确能够释放出多元化思政教育实质性内容,同时思政教育更为艺术审美方向锁定,提供更为丰富的指导性建议。也就是说,二者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 借助艺术审美引导模式激发稳固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感知欲望

如今我国推行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往往倾重于口头说教形式,加上理论、抽象性过强且缺乏趣味性案例引导,使得大部分学生对该类课程产生较为强烈的抵触反应。面对此类状况,教学主体需要竭尽全力地将艺术审美要素和思政课程案例有机融合,借助图文和视觉艺术等新奇方式,激活学生主观感知心态,令其愿意参与各类和思政课程相关的艺术审美项目之中,之后结合个人储备的知识进行一切深奥的思政理论拆解探究,确保个人思想道德水准获得全方位升华改造,最终养成健康科学的学习习惯,为成为日后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奋斗。如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灌输时,有必要利用艺术审美途径进行课程形象化、趣味性修饰,同时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现场演示操作,令学生注意力集中基础上,针对自身性格、行为习惯、人生价值观等进行潜移默化的修缮。唯独经过艺术审美和思政教育内容的完美渗透融合过后,学生思政教育和道德规范才能顺势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加快速便捷地打开新时代我国思政教育的全新局面。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将艺术审美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可以很好地将过往思政教育课程枯燥、乏味等刻板印象消除。长此以往,使得学生主体适应地位得到全面彰显,愿意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途径吸纳更多的审美元素,以及思政课程内容,进一步今后人生发展理念和情感价值观健全化梳理,提供极为丰富的指导性线索。

作者简介:

谢园(1984-),女,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族:汉。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功能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2011,21(06):128-144.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8篇

一、善用情境案例创设美,渗透美育

小学生思维单纯,想法天真,依靠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感知世界是他们一贯的认知习惯。教师教授思品知识也好,渗透审美教育也罢,都不应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违背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应该“投其所好”,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案例帮助他们寻找美的踪迹,并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留住身边的美。

例如,笔者为了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快乐分享”,创设了一个“快乐协会”的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友谊天长地久》的背景音乐,在旋律中利用课件导入某“快乐协会”的故事。这个协会的成员每隔一个礼拜就要聚在一起,把最近听到或遇到的趣事说出来,尽情欢笑,分享快乐。在故事导入中,笔者插入相应图片,渲染气氛,最后,提出问题:你们想成立自己的“快乐协会”吗?在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后,笔者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具有本小组特点的“快乐协会”,有的小组标新立异地以歌唱的方式诉说自己的快乐;有的小组先在协会的外包装上下足了功夫,不仅起了响亮而又有个性的名字,还精心准备了一些小道具;有的小组则积极地准备自己知道的趣事。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渲染了和谐欢快的友谊氛围,激发了学生们对“分享快乐”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善引学生矛盾匡正美,渗透美育

小学阶段的思品教育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我们不妨以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或生活矛盾为教学素材,就事论事,帮助学生匡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踏上寻美的路途。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教育高度,让更多学生亲近。

例如,小学生还不能全面体会到“活泼、天真、善良、可爱、勤劳、诚实”这些个性品质也是我们自画像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美的一个体现。因此,在“你看,我的自画像”这个自我展示的互动环节中,笔者通过抽签的形式,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自画像,在她的介绍中,笔者提出疑问“你说,长头发的女生漂亮,那老师是短头发,就不漂亮了吗?”随即,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引导她们得出结论,无论头发长短,都可以是漂亮的。之后,笔者又提出疑问“大家想一想,琳琳同学有什么地方落下了?比如说,她是不是乐于助人呢?”通过抛砖引玉式的提问,笔者引导学生对该同学的自我介绍进行补充,启发学生以发现美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的同伴。

三、教师自身言行传递美,渗透美育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行为模仿能力,不仅善于模仿,也乐于模仿。而教师对于他们而言,是最直接最亲近的模仿对象与学习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细微的下意识动作,都可能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模仿素材。由此,教师要通过阅读、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以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亲和的笑容感染学生,让他们自觉地向美的方向靠拢。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修修”自己的小边幅,如教师平时的着装打扮,要做到大方端庄、整洁得体,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从小懂得正衣冠、明礼仪;教师的讲义及教学用具要摆放整齐,用过要擦拭干净,及时放回原处,使得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桌面整洁,学习用品摆放有序;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特别是许诺学生的事情,要切实落实,如果不能做到的,要耐心地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从小就受到“诚实守信”的良好熏陶。

思想品德与审美教育有着自然的和谐,它们相辅相成,又各放异彩,教师不妨将二者有机结合,互为渗透,从而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审美素养的熏陶、良好品质的塑造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只要我们怀抱美的理念,以美的情怀对待学生,一定能让更多学生获得审美的独特体验。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审美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114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内容都具有可挖掘的审美教育素材。教师组织实施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要彰显职教特色,发挥好语文文本应有的整体美感作用,着眼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情感、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阅读与欣赏”中培养感知美的能力

“阅读与欣赏”的课文,分别从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概括主题、把握文体特点和古诗文诵读等方面,安排学习重点,选文注重经典性、时代性,不仅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局限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注重语文文本应有的整体美感特征,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例如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上册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用纵向贯通和截取横断面的不同方法,刻画了两位不同时代的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亲情。《好雪片片》通过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具有“人的好本质”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让人感受温暖。《狂欢节的最后一天》通过狂欢节的所见所闻,刻画了平凡而又善良的母亲与绅士的形象,构思精巧,描写生动传神,文中每个角色都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就要通读全文,感受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二、“表达与交流”中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表达与交流”模块,课本一般先提供口语交际和写作案例,再介绍口语交际和写作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注意事项,最后布置口语交际和写作实践内容。那么,组织实施这一系列的活动,要注意情境性、实用性,尤其要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适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挖掘丰富的审美教育材料,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学重点是掌握听话与说话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虽然可以归结为若干条,但教学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先由案例入手,也就是要注重教学过程。比如第二个案例的运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剖析人物的不同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刁德一阴险狡诈,旁敲侧击;阿庆嫂针锋相对,沉着应对。让学生在欣赏现代京剧的“对白”中品味出语言的分量,体会到“听话与说话” 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听说基本原则的理解,自觉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无形中提高审美能力。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训练,由活动目的和任务、活动流程两个部分组成,实施活动以生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为载体,以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工具性与人文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好途径。

例如,“我们热爱大自然――讲述我与 (动植物、山水、树林、公园等)的故事”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情趣,认识爱护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活动实施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置身于美的广阔天地,在大自然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感受自然的奇妙变化,在自然界中尽力发掘美,尽情欣赏美。当然,教师应该是向导,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要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在课堂展示中要善于调控,营造良好的氛围。活动结束时,教师要根据活动出现的问题,围绕“创造美”去做好总结。

另外,教材根据教学大纲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围绕课文,还精心设计并开发了可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多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比如,学生学习资料有由录音工具、诵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等组合成的助学光盘和网络平台,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很好的材料,教师要根据实际挖掘好审美素材,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案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22-2

2007年以来,笔者在开展3年文学教育的基础上,开发了《人文素质拓展》选修课程,补充美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生活等相关内容,采用模块化讲座的形式开展人文教育,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迄今开展了三轮教学改革实验,在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界定

1.对“人文”的理解。概括而论,人文是人文现象、文化存在、人文视野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以丰富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为最高价值追求。首先,从“人文”的表征形式(文)来看,人文,与天文、文化对应统一,作为静态的有选择性的现象呈现,即人文现象和文化存在,是指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类文化中对个体身心发展有触动和影响的重要迹象。如王朝兴衰、社会风气流变等。人文与天文,共同构成了中国人观察并顺应外在变化的对象和依据,塑造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感悟”、“内省修炼”等中华文化传统,凝聚成对个体身心具有积极影响的文化留存及现象呈现,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其次,就“人文”的内在规定(人)而言,人文,与人权、人性、人格密切相关,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关注“人”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关注“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作为动态活动的全视角和终极关怀,即人文视野和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全面考察个体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内外关系,拓展主体的文化视野,丰富其情感体验,实现主体个性的和谐发展。

2.对“人文素质”的理解。素质,是指通过平素修养、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人文素质,是主体在维护和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文视野、人格修养和思维品质,是个体对人文现象、文化存在及自身存在状态的体悟反思能力及相关素养的集中显现。按照我们对人文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职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包含道德素养、文学素养、美学素养、心理学素养、社会文化素养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判断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表现表达能力等。

3.《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就课程性质而言,是兴趣课程、体验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针对职校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个世界”,按照职校生的人文素质的素养和能力要求,选取文学、美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相关案例,采用模块化讲座与交流的形式,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思维视角,培养学生的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主体获得成长体验和精神愉悦,达到内育素质、外显能力、指导行动的教化功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拓展职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策略

1.设置模块化课程,提高课程的内在关联度。根据《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我们设置了三大课程模块:“模块一:美学与文学视角”、“模块二:个人与社会文化”和“模块三:欣赏与表现表达”。模块一,以“意象”为中心组织课程资源,内容涉及美学基本原理和文学作品的意象解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以审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现实生活;模块二,着眼于主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考察主体的内外部关系,帮助学生体察自我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理解力,提高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对群体规则的适应力,提高主体的道德境界和文化品味;模块三,侧重于主体情感情致的表达和艺术再现,内容涉及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电影欣赏、情意类短文写作等,另包含重叠于其他模块的情意表达和表现活动。三大模块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关联,从“以审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现实世界”,到“走向文化理解和融合”,再到“情感的艺术表现和表达”,使主体的人文情怀得到不同层次的表现和满足,具有浓郁的人文教育色彩。

2.采用案例教学,加强情境体验和价值引导。本课程是兴趣课程和体验课程,不是文史哲知识的堆砌,更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在课程资源的选编和呈现方面,力求“有趣、直观、浅显和生成”。案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即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借助图片、影像等直观形式,精选“案例”阐释相关原理、方法和人文现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加强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其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例如,我们援引并演绎朱光潜先生的《我们对一棵古树的态度》:一棵古树耸立在山崖上……木材商本着“实用的”功利的态度,盘算着能制作多少家具和农具,卖多少钱;植物学家带着“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它的树龄和生长环境;画家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画家采用的是“审美的”态度。由此拓展引申:同一棵古松,因视角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价值;这三种态度(视角)并存于生活,都是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其内在“规则”是:“实用的”态度,遵循“善”的规则,合乎目的性(道德);“科学的”态度,遵循“真”的规则,合乎规律性(逻辑)。“实用的”和“科学的”态度,均受现实的利害关系制约,带有“功利性”;“审美的”态度,遵循“美”的规则,超越现实的利害关系,追求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努力拓展思维视角,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不断超越现实的功利束缚,实现“审美的”超越和精神成长,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再如:弗洛伊德提出“三我”人格理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由本能欲望构成;“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抑制“本我”冲动,追求完善的境界;“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使之合理存在。冯友兰根据主体的“道德觉解力”,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指出前两者奉行“利己的”功利准则,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现在就是的人;后两者奉行“利他的”道德准则,是精神的创造,是人应该成为的人。但丁的《神曲》营造了“三界”(地狱、炼狱、天堂)、“森林”、“豺狼”、“豹子”等象征性意象,指出了一条“道德自新”的道路。电影《阿甘正传》中“奔跑”形象和“白色羽毛”意象也充满象征意味……这些来源心理学、文学和社会文化领域的生动案例,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揭示“人”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内在规定性和道德境界差异。可见,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有趣、浅显、直观”地传达人文观念,在情境中砥砺人文情怀,“生成”人文价值。

3.学习与反思结合,在行动中建构发展能力。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主体的人文理解力、反思力和阐释力,从而内化素质、外现于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和反思,是建构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阐释评判社会现象。例如:近年来,网络催生出“芙蓉姐姐”、“范跑跑”、“拜金女”(马诺)、“炫富女”(郭美美)等一夜出名的网络雷人,严重挑战人们的传统观念,为什么只有“芙蓉姐姐”取得了成功,而其他人都遭到大众的集体批判呢?结合美学原理对“美与丑”的阐释,我们可以深入评判这些现象——芙蓉姐姐以经典的“S形”舞蹈造型、红纱巾村姑性感形象和雷人话语,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极大刺激了大众的神经和审美极限。因为“S形”是女性形态美的象征,红纱巾和村姑代表浪漫和纯朴,清华北大是精英文化的聚集地,是大众向往但不可及的文化圣殿。芙蓉姐姐“以丑的形态”在中国人的文化圣殿表达“自以为美”的形象,且一本正经,出语惊人,不知羞耻,由此产生了网络言语风暴,产生了眼球经济和文化传播效应。芙蓉姐姐自2004年出道,长期耸立在舆论的风头浪尖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2010年还获得“中国网络名人奖”和“互联网特殊贡献奖”,芙蓉姐姐在成名后,成功减肥回归传统的淑女形象,成为北京中国农家乐协会的形象大使,可见,芙蓉姐姐对于“美与丑”也是有认知的,她自毁形象的目的正是为了出名。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丑的东西是对正常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形,丑的本质是一种不和谐,具有紊乱、嘈杂、破败、粗陋等特征,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芙蓉姐姐当年正是“以丑的形态”暴露在大众和网络面前,她像小丑那样努力表演着,给无聊的人们创造了无穷的欢乐;人们在嘲弄芙蓉姐姐的滑稽丑陋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精神的优越和审美愉悦。扪心自问:我们有勇气像芙蓉姐姐那样为了成名不惜毁损、糟践自己吗?显然,绝大多数人不敢冒这个风险,因为人们对“美和丑”有基本判断,美感和羞耻心构成无形的文化约束力。芙蓉姐姐突破了这道防线,“一夜蹿红”走向成功,这是草根阶层走向成功的一条出路,“芙蓉姐姐”游走在道德与审美的边缘,以巨大的勇气嘲弄主流的精英文化,但她没有破坏人们的道德底线,网络和社会也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而“范跑跑”、“拜金女”、“炫富女”等现象,严重毁损了人们的正义和道德等价值观。尽管当事人出语更加“雷”人,却未能因出名而成功,反而遭到网民的一致声讨,最终“炸”伤了自己。怎样评判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呢?我们要深入反思,正确判断。此外,影视作品、摄影图片、企业管理文化讲座等影像,都具有情境感染力和价值引导作用,我们在欣赏和聆听之外,也要反思从中能获得哪些收益。总之,通过学习、反思和价值评判,能够引导我们深入理解社会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面对丰富多样的职业和社会文化生活,我们要全面理解《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不断拓展课程学习领域,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反思和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实现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敏.美国高等职业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经验[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2]尤建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江苏高教,2008(3).

[3]霍维佳,郝春生,陈艳.以审美为核心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9(14).

上一篇:初中艺术教育范文 下一篇:人文科学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