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

时间:2022-07-23 01:55:02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

摘要: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主流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由是当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但是人们对美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尤其是文人这个特殊的群体。

关键词:文人审美;现实审美;复古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57-02

美女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有时以瘦为美,有时以“胖”为美,有时以小巧为美,有时则以高大健硕为美。古今中外,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对美的认同差异都是十分大的,因此对美女的认同也同样。在封建社会早期,丰乳肥臀、强壮健硕最能体现女人的美,在这一时期追求的是女人的肉感美。如《诗经・卫风・硕人》中为我们描述的卫庄夫人庄姜就是高大硕壮,皮肤白嫩的是一个典型的北方美人形象。这首诗里的美人全部以大气为标准,高大的身材,宽阔的额头,浓眉大眼,这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标致的美女,但这种美就是中规中矩那种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了。不过这倒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的审美观相稳和。那时的人们喜欢大的器物,如鼎;那时的文学作品也讲究自然大方,不作过份的矫饰。而战国的美女,以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美人形象为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作者主张的是一种均衡的美,讲求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不过,在宋以前的中国,对美女的标准一直是丰满与纤弱两派并存。《楚辞・大招》描写的就是“丰肉微骨”、“朱唇皓齿”,宋玉的《高唐神女》中神女则是“貌丰盈”,司马相如《美人赋》中描述的美人是“弱骨丰肌”。这种崇尚丰满,以丰腴肥硕为美的潮流在国力强盛的唐代演绎得最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杨玉环。历史上记载的杨贵妃“姿质丰艳”、“素有肉体,至夏苦热”。这个时期纤弱派也较有影响,《晏子春秋》称:“楚灵好细腰,其朝多饿死”,后代也有“楚人好小,美人省食”之说。(《意林》卷1)再据宋人秦醇《赵飞燕别传》记载的赵飞燕也是以“纤便轻细,举止翩然”为美。

唐朝社会本是以丰腴作为美人的标准,无论是现存的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所描绘的妇女,还是出土的唐代妇女陶俑,都是体态丰满的富有自然之态的美人。而且根据大量的资料记载,当时妇女追求的是一种浓烈的美。从王建的诗里所描绘的“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情景可以看出,当时的妇女对于浓艳的妆容很是忠爱。但是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却很少有赞美丰腴之美的,而且也不喜欢浓妆艳抹的美人,相反地,文学作品中的美人形象多数是清水芙蓉般的美人。而且通常这些美人也都很削瘦,似乎只有瘦才能进入到文人的笔下。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学上的复古思想,但是唐代之前的古代也是两种风格的美女并存。女性的瘦最有代表性的部位莫过于腰部了,所以“细腰”成了美人的代称。“细腰”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男子的。因为楚灵王喜欢身段婀娜的男子,所以大臣们就一日只进一餐,还要束腰。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变化,它的性别意义就模糊了,最后还成了专门指称女子的词语了。“细腰”一词在,《全唐诗》中共出现了43次,如“暂凭樽酒送无l,莫损愁眉与细腰。”(《杂曲歌辞・杨柳枝》李商隐),又如“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捣衣篇》刘希夷)等等。这两位诗人虽然处于唐朝的不同时代,而且风格也各异。但却都用了“细腰”这个词来指代美人。看来诗人在对美女的标准上还是相当一致的,都认为“细腰”是美女的必要条件。这个在我看来有些畸形的审美观,甚至还影响到了今天人们的审美。看看那些走在街上的所谓的“骨感”美女,你就会佩服诗人的影响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他们影响了千年之久。

和“细腰”意思相近的还有“楚腰”,在《全唐诗》中共出现了7次,如“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相和歌辞・江南曲》李商隐),“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遣怀》杜牧)。就连超凡脱俗的李白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而且他还用瘦骨嶙峋的赵飞燕来比赞杨玉环。“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杂曲歌辞・清平调》其二),至于这个是如何弄巧成拙的暂且不说了,但足矣证明,这些文人绝不是以自然为审美标准,也不和当时社会的以“胖”为美相符。而是以瘦为美,是一种有些畸形的审美观。其实,赵飞燕后期远不如其妹赵合德受宠,而这个体态丰腴的赵合德却很少被提及,反而是削瘦的飞燕更有知名度,这就是诗人们对瘦美人的偏爱了。在《全唐诗》中用赵飞燕事的也有10次,而对于当代的标准美女杨贵妃却很少提及她的美貌,即使用杨妃事也只是表达对她的同情。这样的审美观和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恰到好处之美可谓相去甚远,也不符合道家的以自然为美的观念。唐朝的文化空前开放,包容性应该是非常强的,对于美女的标准也不应该只有一种。可是反应在诗歌作品中却只剩下那有着纤纤细腰的美人了。

究其原因,可能有这么几点。

似乎只有瘦弱才能打动人,才更有表现力,更有沧桑感。丰腴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是很悦目,但如果写进文学作品中就难以动人心弦了。可以比较一下这个“愁眉与细腰”和“肌肤丰盈”哪个更容易给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肯定是前一个。前一个给人的感觉是让人心疼,仿佛这个美人一碰就碎,需要人好好地呵护;而后一个让人感觉很舒服,但看过就过去了,没形成什么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会在心里激荡起什么波澜。一般情况下丰腴的人给人的感觉肯定是没受过什么苦,而瘦弱的人就不同了,仿佛历经磨难,饱受折磨,这样就更有内容,会引发人们的好奇心,进一步去了解深究作品。瘦弱还可以激起文人的保护欲。恐怕只有走起路来如风扶弱柳一般的女子才更惹人怜爱,而且也不难想象只有体态削瘦的女子才能符合如此姿态。文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是仕途不济无奈作文人的。所以只有更柔弱的女子(至少在外型上看起来是弱不禁风的),方能显示出他们阳刚的一面,让他们可以找一些心理平衡,原来还有比他们更无助的柔弱女子。这一点可能不止是出于文学创作本身的需求,而是源于文人的心理需求。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文人的共同理想和准则,做诗人则是余力而为之。那时约不是以专业做诗人为荣的,但入世这个理想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那些学优但不能仕的则无奈做了诗人。可是他们骨子里那份济世治国的理想不曾改变,可又无处施展,只能把精力转移到女子身上。去寻找知音也罢,渴望施展保护欲也好,总之那些瘦弱的美人形象和诗人的落破更相符,能引起诗人的共鸣。有时美人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如杜甫的《佳人》。

另外一点,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可能是脱节的。在现实中是美的,不一定就适合写进文学作品中。对美女的认同有一个客观美女的存在与人类社会对美女地域文化认同的区别。当时的唐朝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确实也是以丰腴为美,而在诗人的笔下就不同。文学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而这种差距恰恰证明了文学的进步。文学是源于生活,但应该高于生活。况且以丰腴为美是统治者的审美观。李唐皇氏有着鲜卑族血统,而鲜卑族就是以胖为美的。但是汉族人的审美和少数民族不同,他们从未明确的提出以胖为美,他们更倾向于苗条之美。但受统治者的影响,他可能也会接受以“胖”为美。毕竟采选的标准是由皇帝决定的。这种主流的审美观被大多数人接受,但这只是流行。而文学可不能只流于表面,要深入挖掘那些更具表现力的东西。所以不能流行什么就写什么,这就是艺术和现实的差别。

但是在文人的笔下,美女的形象通常是抽象化的,而不是具象的。如四大美人,我们只知道她们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可是具体长什么样,就不得知了。也许文人更注重美人的内心世界,通常美人都和文人一样受到小人的妒忌。所以在文人心中他们更同情美人的遭遇,他们在情感上有共鸣之处。值得注意的是,文人主张女性美是德、色、才的统一,主张女性应多才多艺、全面发展,这是颇有见地的,这些识见,代表了普天下渴望知识的女性的心声。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中华书局,1979.

[2]杨思芳、赖云琪编著.文学世界的女性人生[M].重庆出版社,1995.

[3]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上一篇:小学语文闪亮人文的光芒 下一篇:论高校心理学实用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