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5:53:08

审美意识论文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1篇

一、面对六种文学观念

新时期二十年来文学理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文学观念的多样化。可以列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文学观念,但我以为影响最为持久和巨大的文学观念有以下六种:

第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或审美反映论。这种观念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视角,但与传统的单一的认识论视角又不同。传统的认识论实际上是知识论,把文学仅仅理解为一种知识,这种观念的局限是明显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最重要的改变是引入“审美”这一概念,从而把文学看成是美的价值系统。在80年代初、中期的美学热潮中,它力图摆脱了对“文学政治工具”论的单一的、僵化的思想的束缚,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地平线上揭示文学自身的特征。这一观念二十年来历久不衰,在我看来,至今仍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当然这种观念的不足之处是过分看重作品,没有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的过程。

第二,文学活动论。这种观念采用马克思早期人学的视角。它的新颖之处是把文学看成是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活活动和精神活动,这种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这种观念的长处是揭示人与人性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揭示了主体的人的实践是文学活动产生的根源,进而说明人的自由是人的实践的收获。但这种观念立意在揭示人的文学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共性,对于如何来确定文学区别于人的其他活动的特性,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艺术生产论。这种观念采用的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它的突出的特点是把文学看成是一个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在这种观念下面,作家从独特的创造者变成普通的生产者,作品从高雅的艺术品变成普通的商品。文学的商品价值被突出强调。文学消费等许多新的问题被提出来了。这种观念对于实行商品经济的社会来说,无疑是有时代性的。但是,文学被完全纳入生产与消费的视野,未免太狭隘了。这就必然要有许多不可缺少的补充,如说明艺术生产的二重性等问题,需要有更充分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种观念要揭示文学固有的特性也比较困难。

第四,艺术情感论。这种观念采用的是文艺心理学的视角。文艺心理学是新时期文艺学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部门。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是情感为核心的各种创作和欣赏的心理机制。文学是情感的表现(或自我表现),文学是体验,文学是回忆,文学是投射,这种种观念把文学主体性问题落到细微处。它在揭示文学的审美特质上也有不容忽视的贡献,因为审美的核心问题是情感的评价。但是这种文学观念往往忽视了文学的历史文化的维度,也是有弱点的。

第五,语言本体论。这种观念采用符号学的视角。其基本点是,文学是一种语言结构,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因而文学的本体是语言。语言不是媒介,不是载体,它本身就生成意义。写小说不是写生活,而是写语言。这种观念的长处改变了长期以来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忽视,唤醒了我们对文学语言的重视,让人们理解文学所展现的生活与语言是无法剥离的,从而推进了文学文体学的研究,这是有很大贡献的。但这种观念一旦被推到极端,提出什么“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就似乎很难被人理解。而且语言论在揭示文学自身的特征上面,也缺少了有力的理论表述。

第六,文化论。这种观念采用社会文化视角。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社会政治批评等,都属于这种观念下的不同流派。这种观念的基本点是把文学理解为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事物,文学是文化的象征,文学必然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纠正了那种不注重文学的社会历史维度所谓“内部研究”的偏差。目前这种观念在国内外都逐渐成为“显学”。文化诗学是可能的。它的优势也是明显的。但是,这种观念也不是没有弱点,即它较难切入文学固有的审美特质,也有脱离文学作品的实际而单纯关注社会文化问题的可能。

上面六种文学观念能够在中国文论界同时流行,说明它们既从某一个方面切合文学的实际,同时又有某种理论依据。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亦此亦彼”的态度,容纳这多种的文学观念。但是如果我们要确定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既对文学作出第一规定)的话,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个参照系。如是这样,那么我认为这个参照系必须是能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譬如,起码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看确立文艺学的第一原理,1、文化的层面,把文学首先规定为一种文化形态;2、社会结构的层面,把文学首先规定为审美意识形态;3、语言的层面,把文学首先规定为一种语言结构。不同的层面给出文学的不同规定。文化的层面,可以揭示文学内容的社会文化的维度的许多特征,但难于深入到艺术区别于非艺术的特征。语言的层面,可以深入到文学形式的主要方面,但难于完全包容文学内容的特征。这样看来,审美意识形态论倒是更能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是意识形态,同时这种意识形态又与审美有机地融合为一,审美意识形态论就延伸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我的意思是,各种文学观念都是有道理的,但其中必有一种更根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在这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所说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可分为“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论点,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面,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都属于“艺术的”。世界纷繁复杂,如何去切入它并进而掌握它,而“艺术的”的方式就是人类切入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与“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一样,具有根本的意义。所以把文学与其他艺术联系考察,认为文学与其他艺术都是审美意识形态,也就具有更根本的意义。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我们说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的“文艺美学”在新时期特别活跃,也是与我们对文学的这种“定位”密切相关的。最近出现了一些总结新时期20年来的文章,都不约而同提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这种总结无疑是有意义的,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在这类总结中又往往把当时提出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仅仅看成是对“政治工具”论的“冲击”而已,似乎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时过境迁,现在已经失效,并不是什么理论建树。更有甚者,有的人把“文学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说成是“审美”加“反映”、“审美”加“意识形态”的简单拼凑,说成是过时的“纯审美主义”等等。我并不认为他们这些说法是公正的,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真谛。

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整一性

我们说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并非把文学看成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当我们提出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时候,就明确把“审美意识形态”自身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一的系统。这里我想首先说明“审美意识形态”的整一性和独立性问题。

毫无疑义,在马克思的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中,社会经济基础制约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分成两类,一类是社会政治制度等,一类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要寻找社会经济基础的解释。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的制约要经过多种“中介”,有时候这种制约作用并不是看得很清楚的。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哲学、宗教和文学艺术等作为“更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恩格斯语),其相对独立性就更加明显。有时候我们很难找到最“上层”的艺术与最“下层”的经济的联系。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揭示“物质生产的发展对于艺术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的关系”,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盛唐时期无论如何“昌盛”,其物质生产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与我们今天高科技时代的物质生产相比拟,但是却生产了魅力无穷的、无与伦比的盛唐诗歌。诗歌的生产不是直接与经济的发展的程度相联系的。物质生产存在着一条不断进步的规律,而文学艺术的发展却不存在这种“进步”的规律。诗歌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诚然是那个社会的产物,有产生它的独特的多种的社会条件,但一味把艺术的发展直接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直接联系,是没有意义的。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自身有很强的独立性。这一些都是大家都熟悉的,我在这里旧话重谈,只是为了强调我们的讨论还未离开马克思思考的原野。

这里重点要强调一个观念,即所谓的“意识形态”是对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抽象,并不存在一种称为“意识形态”的实体。苏联著名“审美学派”的主将阿·布罗夫曾说过: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表现中—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1]

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是不但是正确的,而且是极有意义的。可惜布罗夫对这个问题未展开来论述。不过如果我们细细体会的话,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意识形态都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通常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只是对具体的意识形态的抽象和概括。请给我们指出那种所谓的无所不在的一般的“意识形态”来,这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存在于它的具体的形态中,如上面所说的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就是这些具体的形态。没有一种超越于这些具体形态的所谓一般的意识形态。第二,这是更重要的一点,所有这些具体形态的意识形态--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系统。哲学意识形态不是“哲学”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政治意识形态也不是“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机械拼凑……,不是这样。当然所有这些形态的意识形态有它们的共性,即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是不同的。哲学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总体的根本性的反映,着重回答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何者为根基的问题。政治意识形态一般而言是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的冲突与妥协问题。法意识形态则是对于社会生活中统治集团按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所反映出来的思想领域……审美意识形态一般而言是对于社会中人的情感生活领域的反映。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态的对象的差异,也导致它们的形式上的差异。这样不同形态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完整的思想领域。自然,各个形态的意识形态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但又互相独立。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领域,对于社会的经济基础来说,的确有靠得近与远的区别,但它们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里没有“老子”控制“儿子”的那种关系。例如审美意识形态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不总是顺从的关系,相反审美意识形态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规劝”、“监督”、“训斥”等,也是十分正常和合理的。例如,西方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总的说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表示不满,对于在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人性的丧失、人的异化、人的悲惨的生存状况以及非人的生活环境等,进行“诗意的裁判”。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意识形态自身形成一个独特的思想系统,它的整体性也就充分显现出来。如果我们上面所说的能够站地住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中一个具体的种类,它与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是有联系的,可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在这里不存在简单的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像过去那样把文学等同于政治、把文学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的观念是不符合马克思的理论精神的。80年代初期,学术界提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的“审美反映”论等,也就不是简单地把“审美”和“意识形态”嫁接起来,更不是什么权宜之计,是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的理论建树。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复合结构

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是文学艺术与其它形态的意识形态的共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则是文学区别与其它意识形态的特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作为独特的思想系统,并非现在某些人所说的“纯审美主义”或“审美中心主义”。与文学情感表现论也不相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有丰富的完整的内涵的,总的说它是一种复合结构。这大致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说明:

第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确表现出集团的、群体的倾向性,这是无须讳言的。这里所说的集团、群体,包括了阶级但又不止阶级。例如,工人、农民、商人、官吏、知识分子等,都是社会的不同集团与群体。不同集团、群体的作家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这样他们必然会把他们的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渗透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从而表现出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和思想感情的倾向性。如一个商业社会,老板与雇工的地位不同,他们之间也各有自己的利益,作家若是描写他们的生活和关系,那么作家的意识自然也会有一个倾向于谁的问题,如果在文学描写中表现出来,自然也就会有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

但是,无论属于哪个集团和群体的作家,其思想感情也不会总是被束缚在集团或群体的倾向上面。作家也是人,必然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相通的人性,必然会有人人都有的生命意识,必然会关注人类共同的生存问题。如果体现在文学的审美描写中,那就必然会表现出人类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和愿望,从而超越一定的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例如描写男女之情、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朋友之情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大量的描写山水花鸟的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普遍之情。这些道理是明显的,无须多讲。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既含有某个集团和群体的意识,同时又渗透了人类共通的意识。就是说,某个集团或群体的意识与人类的共通的意识并不总是不相容的。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意识,常常是与人类的普遍的意识相通的。下层人民的善良、美好的情感常常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表现。例如下面这首《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下层人民的歌谣,但那种表达恋人对爱情的忠贞这种感情,则不但属于下层的百姓,而且也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美好感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功能上看,它既是认识又是情感。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文学有认识的因素。即使是那些自称是“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了对现实的认识,只是其认识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而已。当然有的作品,其认识表现为对现实的批判解析,如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就表现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不合道义的弊端的评价与认识;有的作品则表现为对现实发展的预测和期待的认识,许多浪漫主义的作品都是如此。有的作品看似十分客观、冷静、精确,似乎作者完全不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其实不然。这些作品不过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鲁迅的话说“热到发冷的热情”,不包含对现实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说文学的反映包含了认识,却又不能等同于哲学认识论上或科学上的认识。文学的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一起。例如,我们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它深刻揭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法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他的这种规律性的揭示,不是在发议论,不是在写论文,他是通过对法国社会的形形的人物及其命运的描写,通过各种社会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暗中透露出来的。或者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评价渗透在具体的艺术描写中,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认识与情感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那么,这样的认识与情感结合的形态,究竟是什么呢?黑格尔把它称为Pathos,朱光潜先生译为“情致”。黑格尔说:

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对于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弦子,每一个人都知道一种真正的情致所含蕴的价值和理性,而且容易把它认识出来。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的力量。[2]

黑格尔的意思是,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可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视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俄国的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发挥黑格尔的“情致”说时也说:

艺术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这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因此,在抽象思想和诗的思想之间,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理性的果实,后者是作为热情的爱情的果实。[3]

这应该是别林斯基在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把握到的真理性的东西。事实的确如此,文学的审美意识作为认识与情感的结合,它的形态是“诗的思想”。因此文学史上一些优秀作品的审美意识,就往往是难于说明的。例如《红楼梦》的意识是什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今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仍没有满意的“解味人”(曹雪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因为《红楼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可以逐渐领会它,但无法用抽象的言辞来限定它。有人问歌德,他的《浮士德》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歌德不予回答,他认为人们不能将《浮士德》所写的复杂、丰富、灿烂的生活缩小起来,用一根细小的思想导线来加以说明。这些都说明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由于是情致,是认识与情感的交融,认识就像盐那样溶解于情感之水,无痕有味,所以是很难用抽象的词语来说明的。

第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文学是审美的,那么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游戏,就是娱乐,就是消闲,似乎没有什么实用目的,仔细一想,它似乎又有功利性,而且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就是说它是无功利的(Disinterested),但又是有功利的(Interested),是这两者的交织。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创作还是欣赏,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在创作和欣赏的瞬间一般都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如果一个作家正在描写一处美景,却在想入非非地动心思要“占有”这处美景,那么他的创作就会因这种“走神”而不能艺术地描写,使创作归于失败。一个正在剧场欣赏《奥赛罗》的男子,若因剧情的刺激而想起自己的妻子有外遇的苦恼,那么他就会因这一考虑而愤然离开剧场。在创作和欣赏的时刻,必须排除功利得失的考虑,才能进入文学的世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狄德罗(Diderur1713-1784)说:

你是否在你的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就作哀悼诗呢?不会的。谁在这个当儿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只有当剧烈的痛苦已经过去,感受的极端灵敏程度有所下降,灾祸已经远离,只有到这个时候当事人才能够回想起他失去的幸福,才能够估量他蒙受的损失,记忆才和想象结合起来,去回味和放大过去的甜蜜的时光。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控制自己,才能作出好文章。他说他伤心痛哭,其实当他用心安排他的诗句的声韵的时候,他顾不上流泪。如果眼睛还在流泪,笔就会从手里落下,当事人就会受感情的驱谴,写不下去。[4]

狄德罗的意思是,当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满心是得失利害的考虑,同时还要处理实际的丧事等,这个时候功利性最强,是不可能进行写作的。只有在与朋友或情人的死拉开了一段距离之后,功利得失的考虑大大减弱,这时候才能唤起记忆,才能发挥想象力,创作才有可能。这个说法是完全符合创作实际的。的确,只有在无功利的审美活动中,才会发现事物的美,才会发现诗情画意,从而进入文学的世界。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G.Brandes,1842-1927)举过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5]

商人关心的是金钱,所以他要算木材的价值;植物学家关心的是科学,所以他关心植物的生命;惟有艺术家是无功利的,这样他关心的是风景的美。正如康德所说那样:“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6]康德的理论可能有片面性,但是就审美意识形态在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角度而言,他是对的。其实中国古代文论讲究文学创作和欣赏时的“虚静”说,也是审美无功利的理论。

但是,我们说文学审美意识在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并不是说就绝对无功利了。实际上,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读者的欣赏在无功利的背后都潜伏着功利性,在间接上看,创作是为人生的,为社会的,就是所谓的“无功利”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态度,更不必说,文学创作往往有很强的现实性的一面,或批判社会,或揭示人生的意义,或表达人民的愿望,或展望人类的理想等等,其功利性是很明显的。就是那些社会性比较淡的作品,也能陶冶人的性情,“陶冶性情”也是一种功利。所以鲁迅说:文学“给人的愉快与休息。是劳作和战斗前的准备”[7]鲁迅还说过,文学是“无用之用”。这意思就是说,文学意识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正是为了实现间接的有功利性。

第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方式上看,是假定性但有是真实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与科学意识是不同的。虽然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所钟爱的两姐妹,都是创造,都是对真理的追求,但他们创造的成果是不同的。科学所承认的意识,是不允许虚构的,科学结论是实实在在的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文学意识是审美意识,它虽然也追求真实,但它是在艺术假定性中所显露的真实。这里,科学与文学分道扬镳了。

文学虽然有不同的对现实的把握方式,有的作品运用了神话、传奇、荒诞、幻想等(如《西游记》)来反映生活,有的作品则“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如《红楼梦》)描写来再现生活,但不论把握方式有何不同,文学按其本性是假定性的。所谓假定性就是指文学的虚拟的性质。所以文学的真实是在假定性中透露出来的。可以说是“假中求真”。一方面,它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纯粹是子虚乌有;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的还真。文学作品所显示的审美意识就是这种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体。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与读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读者允许作者去假定去虚拟,他们却津津有味地去看作品中的故事,并为它欢喜或落泪,可并不认为它是实有其事。作者却也“宽宏大量”,允许读者不把他的作品中的故事当作事实看待,允许读者把他的作品当作“谎话”(或者如巴尔扎克所说的“庄严的谎话”)。正是在这种默契中,文学放心大胆走到了艺术假定的这一极。文学之所以不是生活本身的实录,不是科学论文,不是通讯报告,不是外交协议,不是电脑说明,不是私人日记……,就在于它的假定虚拟性质。或者说文学作为审美意识的前提,就是它不是事实的记录,是假定的虚构。如果谁违反了文学的假定性的前提,把文学变成事实经过的流水帐,那么文学就要变成非文学。俄国著名戏剧导演曾说明戏剧的假定性:

在生活中太阳从上边射来,在剧场里则是相反,是从下边射来的。在大自然中不存在均匀工整的线条,在剧场里却设置了各个景次,树木被排成笔直的间隔相同的行列。在生活中一个人无法把手伸到巨大石屋的二层楼,在舞台上却是可能的。在生活中房屋、石柱、墙壁等始终屹然不动,在剧场里却由于最轻微的风吹而抖动起来。在舞台上房间的设置始终不像生活中那样,整个房屋建筑也完全不同。例如,我们在生活中,从来没有看见到过几乎在所有剧本中作者们都这样指示的房间:在前景上左边和右边都有门;后墙中间又有门;在后景上左右两边都是窗户,你就试来建筑这样的房间看看……在生活中这简直不可能的,然而为了艺术的、假定的真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可以自由地加以解决。[8]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这里谈的是剧场的假定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对所有的艺术都是相同的。著名画家毕加索也说过: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但是真实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实现,因为它所实现的是作品和现实之间发生的联系而已。[9]

毕加索是从艺术本性的角度来谈艺术的假定性的,实际上把生活转移到书本上去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假定。这两位艺术家的论点同样蓍适用于文学。文学的假定性不但表现在那些描神画鬼、神奇幻想的作品上面,就是那些以反映生活本来面貌的完全写实的作品里假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艺术的假定性,也就没有文学。

文学的审美意识是假定的,但也是真实的。就是说,这假定是具有真实性的。鲁迅说: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需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着,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象豫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10]

鲁迅这里所说的创作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意思就是文学是假定的,但这假定如果“加以推断”,那么就像预言一样准确,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了。

这就说明假定性如果不同真实性结合,那就成为虚假的谎言,那就没有价值了。艺术真实性是文学意识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艺术真实性呢?

艺术真实性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又不止是认识。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有了这种合理的逻辑,也就可以被读者理解,大家也就会觉得他真实。作家完全可以虚构,虚构是作家的权力,这是不容怀疑的。因此作家可以不写真人真事,关键是要写得合理,写得合乎逻辑。换句话说,一件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由于作家揭示了它在假定情境中的内部发展逻辑,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性,也完全可以是真实的。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不在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真实存在过,而在于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的联系。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对真实性的看法,就很有意味。大家知道,稻香村是大观园的一景,若孤立起来看,那茅舍,那青篱,那土井,那菜园,都与真农舍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逼真极了。贾政看了此处后,说:“倒是此处有些道理”。但贾宝玉则不以为然。他说:“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立,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巧而终不相宜。”贾宝玉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在他看来,“天然”不“天然”(即真实不真实),不在事物布局的逼真,而在符合不符合事物的内在联系。稻香村作为一个农舍,放在大观园中,与那些雕梁画栋、楼台庭榭连在一起是不自然的,因而是不合理的。倒是“怡红院”、“潇湘观”等与大观园的景观有一种内在的整体的联系,所以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贾宝玉的话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对于文学,当然是可以假定和虚构的,但在假定和虚构的情境中,则不可人为地编造,不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要充分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整体的天然的联系,即要“合理”,这样才能创造出艺术真实来。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按文学的审美要求,“合情”是更重要的。因为文学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是主要以情感作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真实性。所谓“合情”就是指作品必须表现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把假定的虚构的升华为真实的。

真切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把看起来不真实的描写提升为艺术的真实。例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按事实来考察,这个诗句所描写的是不真实的。因为黄河之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上只下雨,而不下“河”。但是大家都觉得李白这句诗很真实,原来李白在这里写的是自己的真切的感受:黄河之水从高原奔腾而来,水流湍急,巨浪涛天,一泻千里,使人觉得这河水从天而降。黄河的雄伟气魄被这诗句淋漓尽致描写出来了。一个并不符合事实的描写,由于写出了作者的真切的感受而变得真实了。在文学审美描写中,真挚的感情更为重要。真挚的感情可以把虚幻的提升为真实的。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痴情,生而死,死而复生,这在生活中是完全不可能的,但由于作者在描写中灌注了浓浓的感情,虚幻之笔竟然也成为可以接受的艺术真实。在文学审美描写中,作者的真诚的意向,也十分重要。一旦这个真诚的意向成为作品的艺术逻辑,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达成了默契,那么十分怪诞之笔,也可以令人信服。如鲁迅的小说《药》,在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若隐若现。表面看是不可理解的,不真实的。但是由于作家的真诚的意向(同情革命者),得到了读者的认同,于是怪诞的描写也成为真实的描写了。

通过以上说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具有艺术真实的品格。艺术真实性是客观的真理和主观的感情的统一,也就是艺术描写的合情合理性质。当然,在文学中,经常遇到的是情与理不一致,甚至发生矛盾,那么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应该牵情就理呢,还是应该牵理就情?一般来说,由于文学的意识的审美特性,十分重视感情的评价,如果遇到上面所说的情与理矛盾的情况,就应该牵理就情。上面所举的《牡丹亭》和《药》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既着眼与文学的对象的审美特性,也重视把握生对象的审美方式,既重内容,也重形式。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不是所谓的“纯审美”论。[1]阿·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96页。

[3]《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53页。

[4]狄德罗:《演员奇谈》,《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5-306页。

[5]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61页。

[6]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0-41页。

[7]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43页。

[8]《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札记》,见《世界艺术与美学》第2辑,文化艺术出版社,第239页。

[9]《毕加索论艺术》,《艺术译丛》,1981年第2期。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2篇

本文作者:袁源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苗族舞蹈《水姑娘》审美意识的嬗变

苗族舞蹈《水姑娘》中审美意识的嬗变在于其核心意象“水”的现代转换上,它是苗族舞蹈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典范,从它的意蕴和形式上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性,可从中缕析出其舞蹈审美意识的嬗变。从苗族传统舞蹈来看,由于苗族没有文字,这样,苗族舞蹈和其它的门类艺术一起更多地是用来记载苗族历史的,或者说,诸如苗族舞蹈这样的艺术,其文化功能远远大于其艺术的审美功能,就像苗族服饰铭刻了苗族的历史一样,苗族传统舞蹈中,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信息远远大于单的纯艺术审美信息。正因如此,对于这个具有苦难历史的民族来说,其舞蹈所展现的是他们从黄河岸边东海之滨一路走来历尽艰辛的历史,其审美意蕴是厚重古朴和雄壮阳刚,是他们虽悲壮却乐观向上、豁达勇敢的精神。苗族传统舞蹈这种强烈的仪式性、叙事性在诸如赫章大花苗的《苗族大迁徙舞》、台江县的《反排木鼓舞》等之类的“三鼓一笙”舞蹈中体现得非常鲜明。但是,舞蹈《水姑娘》展现出来的却迥异于这类传统的苗族舞蹈,它是一幅贵州美丽的山水图,一群苗族姑娘在水边嬉戏玩水,曼妙的舞姿,柔美的身形,演绎着关于水的故事。从舞蹈意象来看,整个《水姑娘》舞蹈的核心意象是“水”。水的特性非常多,轻柔、透明、灵动、激荡等。该舞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段,每一段都紧紧围绕着以“水”为中心。第一段从一开始“叮叮……咚咚”泉水声入舞,清脆悦耳,幽静的环境中,几个水一样的苗家姑娘,以水为镜,轻柔地抚摸着自己的面庞,眼神中充满对水的眷恋。那清澈的河水,时而碧波起伏,时而水波连连,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接着是一群苗家女子在水边嬉戏的情景图,舞蹈中把这群千娇百媚的苗家少女,喻成如水般透晰晶莹,如水般风情万种。第二段是整个舞蹈的高潮部分,舞蹈动作幅度大,气势烈,情感也最炙热。结尾显得十分悠闲宁静,领舞的一个水姑娘双手捧起一汪清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颇有“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境,也与全舞开头的宁静安详,形成一种首尾呼应的态势,静静地抒发她们对水的眷恋以及热爱。舞蹈《水姑娘》经过对水的“形”和水的“灵”的模拟,形象地描绘了水即是姑娘,姑娘即是水的审美意蕴,水与人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在舞蹈演员的选排上,她们都是青春妙曼的少女,她们身体所散发的青春气息和她们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都与水的轻柔、欢快等特质达到契合。表演中,演员都是赤脚,这符合少女水中嬉戏的生活现实。从其舞蹈服饰来看,《水姑娘》借鉴了苗族传统服饰特点:头戴银冠,身穿富有刺绣褶皱裙进行表演。但也对苗族服装进行了编改,姑娘们的服饰是十分精致,它不同于以往的苗族头饰,使用银饰炼成的花环,蓝绿色的衣裙映衬着她们的秀美,表现了她们如水般的特点。这类服装款式将古代传统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比如将裙摆拉长了许多,其效果是突出了少女们身材的修长,更切合《水姑娘》的内蕴要求。在灯光安排上,舞台灯光布景也是非常唯美的,一开始的蓝色底调映衬着景色的幽静,高潮部分的红光推动激烈的氛围,结尾部分的蓝光又“嘀嗒,嘀嗒……”随着一声一声的水滴敲在地面的发出的声响,一群水姑娘活跃在舞台上,丰富多彩的造型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美的感受,舞蹈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舞蹈调子为蓝色,这是水的颜色,使舞蹈更有浪漫与幻想色彩,配合现代舞台技术,舞蹈将少女们的表演与屏幕的背景结合起来,制造了视听交融、现实与艺术交替的现场感。从音乐和伴奏乐器来看,伴乐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音乐是有起伏的,刚开始流淌着山水的声音,接着是优美的笛声和铿锵的鼓声、苗语也渐渐进入,体现出苗族的风情。鼓是苗族舞蹈的典型器乐,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乐器,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鼓乐的结合增添了《水姑娘》舞蹈的魅力。这些都是苗族舞蹈审美意识的原生态体现。从舞蹈动作来看,《水姑娘》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由于它植根在苗族民间舞蹈的深厚土壤里,保留了苗族舞蹈传统艺术语言和手法,同时又借鉴了新的民族舞蹈艺术的语言和手法,创作出新颖的舞蹈语言和别致的艺术手法。特别是肩部、腰部、胯部的婀娜表演,精巧别致地塑造一个个美丽的形象。姑娘们借助了整个身体刚柔结合的舞姿对水的的模仿。舞蹈截取了几个典型的关于水的动作:掬水而吸(弯腰双手捧起溪水,立身而饮)、划拨流水(立于溪边,用手在水中划动)、互打水仗(少女们动作激烈地互相泼水嬉戏)等。水的特征莫过于千变万化。整个舞蹈中的动作更多地是在表演关于水的各种意境:泉水叮咚滴落、流水轻缓而过、浪花冲击碰撞、瀑布冲泻而下等等。《水姑娘》凸显了水的这一特征,通过队型和动作模拟出水的形态,而姑娘的心则细腻地模拟出水的灵性。这群“水姑娘”仿佛就是一群水的精灵,肩步和腰部的律动清脆得就像那滴滴清泉;上半身配以手臂的摆布摆动就像是水的流动;既表现细水长流的温柔妩媚,亦有波澜澎湃的潇洒鼓舞感动。在舞蹈的高潮阶段整个舞蹈增强了张力度和表现度,姑娘们随着木鼓鼓点,以头、手、脚的大幅度摆动随着鼓点变化而变化,像中间部分姑娘们围成一圈,上身强烈颤动,手拉手围成圈,一个个依次身体由上往下地起伏,美轮美奂。动作粗犷豪放,洒脱和谐,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了苗家姑娘水一般旺盛生命力。整个舞蹈唯独没有过去历史迁徙中渡过黄河长江时那种灾难性的洪水,正是这样,舞蹈《水姑娘》才不是一部悲壮苦难的史诗,而是一首关于少女与水的抒情诗,是一幅现代山水画,是人融于自然的山水画。意象的变迁就是历史的变迁。在《水姑娘》中,舞蹈所描绘的审美意象变化了。在苗族传统舞蹈中,关于祖先记忆的意象更多,诸如枫树、蝴蝶妈妈等。苗族迁徙到贵州花溪这类的地方后,逐渐“水化”了,被这个地方美丽的山水所陶醉,那些苦难的历史意识减少了。大体来说,北方氐羌系统的民族或游牧性民族,他们更崇拜雄壮刚烈的事物,诸如对狼、鹰、虎的崇拜。在与彝族火把节上的舞蹈相对比,我们就能更加明显地感受到“水”意象的柔美。火具有燃烧的刚烈、炽热、粗野、豪放等倾向于阳刚一面的品格,它具有游牧民族逐草而居的不稳定,火把节上的舞蹈就是彝族人火的性格的体现,它燃烧一切,富于攻击性,具有黑夜带来的神秘性和狞厉性。这种性格又与他们的虎崇拜相吻合,虎的威猛雄壮让人畏惧。相反,南方系统的民族更多的是倾向于水的性格,比如傣族泼水节、布依族择水而居等。《水姑娘》的表演既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东方其他民族舞蹈的语言和手法,创造出新颖的舞蹈语言和别致的艺术手法,精巧别致地塑造了一个个美丽的水姑娘形象。苗族迁徙到贵州的山山水水间,逐渐有了一些水的性格,这是苗族舞蹈审美意识嬗变性在现代舞蹈《水姑娘》中的体现,它不是过于侧重去叙述这个民族多灾多难的过去,略去过重的历史厚重的呈现;它之所以优美是着眼于现在,憧憬着未来。

《水姑娘》改编的启示和意义

它既有苗族民间生活的气息又有新锐的艺术语言,展示了崭新的舞蹈风格。正如编导靳苗苗说,“水本身是舞蹈很好的编创题材,改名为《水姑娘》参加荷花奖的比赛,是想更广义地表现贵州山水文化。”《水姑娘》再现了当下苗族人民生活的现状,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世界性课题。我们说民族舞蹈文化不能全然抛开原来的“汁”,也不能完全没有原来的“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可能不注入新鲜的“汁”,也不可能不产生新鲜的“味”。事实证明,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新汁新味,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因而更富生命力。一切优良传统总是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优良传统排斥时代要求,苗族舞蹈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都是不断与时俱进创造出来的。苗舞《水姑娘》其魅力性和特殊性就在于没有一味地追求情感的表达而将民族性的、原生态内涵过多的解构和重构,更没有过多地加入现代舞元素而忽略民族特征,不但保留了民族性的代表动作语汇,同时也将对水、对家乡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时刻向观众传达“我愿化作那一汪清水”的深切情感。通过对《水姑娘》的个案分析,既探究其苗族舞蹈原生态的“意味”,又可深入地把握其舞蹈的现代特征和变化,更可为原生态民族舞蹈文化应对全球化冲击,发展自我提供参照的依据,有利于对苗族舞蹈的保护和发展,进而对苗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3篇

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描述对春天景物的新发现、新感受。在“口语交际”课上,我要求学生描述一下初春杨树叶子的颜色、形状。有的同学站起来洋洋自得地说:“这多简单,杨树叶子是深绿色的,有手掌大小。”我又问:“别的同学呢?”同学们描述却差不多,看到这种情况,我的教学热情一下子跌入谷地,我想:杨树是随处可见的树木,同学们却不能对它进行正确的描述,原来学生了解大自然、认识生活靠的只是想象,学生这样又怎能写好作文呢?一个奇怪的想法突然在脑海中萌生,我告诉同学们:“第二节课我们到野外去找春天吧,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好吗?”我的提议让同学们异常激动,一窝蜂似的涌出教室。

“老师,春天的天空真高,空气真新鲜,好舒服啊!”说完,这个同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着他那陶醉的样子我随机问道:“那该怎样形容此时的天空、空气呢?”他大声说:“瓦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是那么清新。”啊!这不是第九册《草原》上的句子吗?运用的真是恰到好处:“老师,小草露出了头,远远看去似有似无。”“这才叫‘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另一个同学马上接口道。“啊!”杨硕的一声尖叫吓了同学们一跳,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远处的小树上落满了洁白的“雪花”,奇怪怎么还有香味?同学们像一阵风似的飞奔过去,“是梨花,杏花。”他们像天使一样穿梭于花海之间,奔跑着,追逐着,欢笑着,像小鸟儿一样唧唧喳喳地叫着,在草地上、小河边、花丛里留下了欢乐的足迹。

回到教室,趁热打铁以《寻找春天》为题,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和以往相比,这次作文完成的速度异常快,同学们争着抢着让我看。他们写道:“春天,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姑娘在微风中梳理着她的长发,到处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杨树的枝条返青了,嫩黄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可爱了。”“鸭子在小河里惬意的游着,使我不由得想起苏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意识的。

一、品词析句,分析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浓缩的往往都是精华”,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海上日出》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词语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无限情态尽在眼前。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美,继而使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模拟现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教学时,模拟现场,或者亲临现场,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江潮的电视录像,把钱塘江大潮来时那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通过圆明园四十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记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美到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震撼,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真正了解到“落后就挨打”的道理,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

三、感情朗读,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例如:朗读《草原》一文,可以了解到草原的天很蓝,地很绿,是色彩美;有马牛羊在草原上吃草、嬉戏,是动态美;蒙古族人穿着各色袍子,骑马飞奔几十里外迎客,蒙古包内热情待客,以及表演歌舞、摔跤,是草原人特有的传统美。学生可以闭目遐想,自己脑海中所呈现出“美丽草原”的景象。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通过模仿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听者也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四、剖析形象,驾驭情境,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老师要在言传身教中时刻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陶冶儿童的情操,进而追求美。例如:在出示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图片时,分析品味神态的刚毅、动作的果断、目光的坚毅、话语的激昂,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誓死卫国的光辉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又如《田忌赛马》,故事简单,但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而同样的马给不同人物运用对比中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做人哲理。因此,美的事物、人物、景物,不完全在表层,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美,其美的实质,往往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美。

五、启发想象,再现情境,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通过想象,再现情境,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的,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以情动人,理在其中。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进一步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反映的人、物、事,大都是以美的语言表达蕴涵着美的故事,每一篇教材中都应该可以挖掘到各种审美因素。文中的例子仅是沧海一粟,而所归结的方法也是肤浅的。并且“教无定法”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不过,我觉得当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情境要美化,图形要美化,音乐要美化,板书要美化,更关键的是教师语言要美化。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柔和、鲜明、亲切,语言中渗透着对孩子们的爱,使人听了有一种美感。当语文教师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词汇,并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美”的一些基本技能。当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渗透。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没有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教育要从诱发学生的情感入手,以“境中之情”去拨动学生的“胸中之情”。教师总是要满腔热情地去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之美去打动学生。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计教育审美意识设计素养

现代设计教育是21世纪的高智能与高情感的双轨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加强对他们的审美意识、个人品格及情感的教育,设计作品直接体现了设计师对美的理解和趣味导向,反映了设计师的综合艺术修养。所以在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使学生掌握美学原理、美学规律和美的造型能力外,审美意识素质和艺术品位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除了一定的直接灌输教育以外,还需要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影响和熏陶。

作为一个未来的设计师及真正的设计创造主体,必须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因为意识总是在控制着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人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组成的。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文学创作,都要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我们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在借助于科学理论去发挥逻辑思维的同时,还要借助于艺术发展形象思维,只有文理渗透才有利于开拓新路,换句话说,只有打破学科界限,才能培养出综合型人才。众所周知,达·芬奇不仅在绘画方面有惊人的成就,他在数学、力学、工程学方面也有重大贡献。包罗丁是著名的化学家,他又是一位闻名的作曲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文理渗透的巨著,作者如果没有文理两方面的知识,就写不出这部巨作。因此在培养高校创新型的设计人才理念上,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意义重大。

一、审美构筑设计意识

只有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的设计师,才能成为一个有社会价值的设计师。有人曾研究,这主要经历在第一阶段,这阶段是构筑设计审美意识的重要阶段,基础打好了,对学生未来的设计之路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审美培养设计兴趣

卢梭曾说:只要有热心和才能,就能养成一种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在进行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首先,加强对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眼力,比如,结合正在进行的专业课程,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精心安排学生作业内容,有意订做一些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关的题目。如设计与音乐:1.平面构成作业安排,将轻音乐的基本元素加以重新组合,在平面的纸上,利用视觉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进行编排,去寻找音乐的新感受和表现方法,将听觉艺术转换为视觉艺术传达出来;2.在色彩构成课的作业里,选出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乐器的乐曲,要求学生们通过对乐曲、乐章的情感把握,用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通过平面的视觉准确传达出来。在其间,专门安排时间赏析当代艺术与设计中关于音乐的抽象性形成的理论及影响,还有其代表人物(克利和康定斯基)及作品特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掌握提高审美意识的学习方法。在视觉创意中,逐渐由被动变主动,将各种艺术形式与设计结合,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能将其他门类(历史、文学、自然学科)及原理结合到设计中,艺术形式就不会再单一乏味,设计思维就不会枯竭。

三、审美激发想象力

创造的灵感来源于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能引起人们的想象力?是美术,是音乐,是艺术。中国画传统技法有“虚实相生,无画处均成妙境”的说法,德国著名的包豪斯学校的构成课中,有图的转换的设计,埃舍尔的矛盾空间也是亦然。留下的空间是留给欣赏者想象的余地,成功地启发想象的形象,创造性地去填充空白,达到“无形胜有形”“笔不到意到”“形不连神连”的艺术效果。

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能将信息锁定在一个方面,要激发自身的想象力,鼓励并肯定他们不断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技法手段,以期找到自己风格变化的突破口,正所谓“不破不立”,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树立独特的设计理念。通过有计划地去实践、观察,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认识反馈到自己的设计中,把想象落实到现实中,虽然还会显得稚嫩,不完整,但很可贵。四、审美培养创造力

设计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在于灵感,而灵感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由于每个人的智力开发不同、生活的文化环境不同、接受的专业教育程度不同,反映在专业的创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差别。所以,如何在设计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养,也是我们专业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观察,采用分别化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观察了解学生的审美爱好和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地专业训练。具体实践如下:在装潢设计教学中,有些学生对民间美术颇有了解,那么要安排一些民间玩具的包装设计。有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较感兴趣,笔者就会布置一些地方特产的系列包装的设计主题,还有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颇有研究,就安排做一系列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礼品包装,并及时指导他们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并体会其内涵。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地搜集素材、查阅资料,无形中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所以把专业课程练习,从巧取式灌输向创新意识、创意能力转化,学习效果明显改善。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自己的设计风格,并突破自己是件很难的事情,这需要鼓励学生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审美意识修养越深厚,创造力就越强,只有文化与智慧的不断补给,创造力才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

五、完善审美的统摄力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实用功能,而单纯的审美效果往往不能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把学生的审美意识带到一个又一个的高度,首先,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从当前世界各国的销售情况来看,受消费者欢迎的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身的产品。这里的“美”指的是适用又漂亮,各种各样的风格设计,都离不开处理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将进一步统一起来。其次,设计需要以人为本的审美意识。当这种高尚的审美意识放入到设计当中,它就成为以人为本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亦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审美道德素质,是以人的实际需要和目的为宗旨,因此设计只有为人设计才能最终成为优良的设计。为大众服务,为时代的需求设计,是设计师的天职。再次,环保的审美设计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不爱护,肆意损害,必将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如现在的温室效应、白色污染。所以,我们在专业设计过程中,对环保型设计的要求,也是对设计者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升华。绿色包装设计再一次证明,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内在统一的。

总之,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正确时尚的审美能力和自我强化修炼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马尔库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张杰.谈设计师的知识结构.装饰.2002.12.

[3]何政广著.抽象派绘画的康定斯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5篇

这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重工业的迅速崛起、现代科学技术广泛传播与发展。电力、金属、化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艺术中的再现和模仿产生了现代主义的特征,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设计理念再一次的发生了转变,建筑业首次把铁用在了房屋结构上。这一时期的审美仍然没有脱离权势、财富、地位的象征要求,复古思潮仍是社会审美的主流。但是新技术的进步无法阻挡,传统审美意识收到了极大的冲击,新锐艺术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对后世的设计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典美学迎来了最后的辉煌,随着旧形而上学的衰落,艺术领域的审美也发生了裂变。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走上了对立的道路,现实主义向自然主义发展,而浪漫主义进行了极端化的唯美主义蜕变。自然主义讲求的是从物体和现象出发,给人一种感受事物本质情怀和开放本性的表达,是一种抛却了审美的审美。唯美主义则是纯粹的观念,展现了对艺术的崇拜,是一种为了艺术而艺术的理念,主张形式就是内容。这一时期追求自然和纹样的哥特式风格大为兴起,讲求简单、朴素和实用功能,反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铺张、奢华,在平面装饰设计上,采用了卷草、花卉、鸟类等大自然主题作为装饰的母题。但是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仍然没有触摸到现代设计的主要问题,即在工业化的基础上,生产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产品。

二、二战时期的审美一室内设计

这一时期战争对于室内设计的影响十分巨大,艺术设计的中心有欧洲转向了美国。ArtDeco产生并兴起,成为了20世纪最成功的装饰风格。ArtDeco的风格是现代主义艺术风格诞生的一个过度形态,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奢华的材料,以及商业化的艺术,包容性十分的强。这一时期是一个传统生活方式再也无法维持下去的时期,人类社会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艺术家开始改变审美观念和生活模式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所以这一时期的审美观念很难统一,因为每个人都在探索现代社会的风格,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样,这一时期的审美理念也最终走向统一,在不同风格艺术创作的情况下,心理真实、否定内容对形势有决定作用的理念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室内设计的现代化特征愈加明显,首先,功能主义原则得到了体现,对于室内设计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再定义与明确,代表流派是美国的芝加哥流派;其次,随着人们对于世界认识的深入,空间、时间这一概念被提了出来,审美不在限制于特定对象的参照,而是有了生命力的流动,展现了时间的流动性;

三、二战后的审美与室内设计

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消费主义和大众审美的兴起。这一阶段,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大众的审美理念得到了宣泄,对精英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文化产品日益的商业化,消费者欲求成为了这一时期的审美主导。但是,消费者始终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思想受到设计风格和“时尚”的左右。这一时期,产生了对整个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波普文化。波普文化反对现代主义无视群众的精英艺术,把美学、艺术、设计带入了现实生活,发挥各种生活元素的作用。第二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不断被挖掘,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他非西方文化的巨大价值,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重新成为了设计师的参考因素。室内设计的风格出现了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地域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的理念。室内空间的设计上,多层次的空间组织方法和多元化的空间结构被人们所重视,在手法上运用了延伸、过度、包容、渗透等多种形式,应在多层空间的效果。室内装饰上,色彩、采光、艺术形态、装饰界面等更加的重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识,进行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多重融合。这一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计中有了大量的体现,设计师更加的注重细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小到插座、大到墙壁都体现了美感和实用主义,同时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把文化符号内化进空间环境。

四、结语

我们要注意,所有的室内设计和审美都是一特定文化和历史时期为依托的,如果我们脱离时代的要求,室内设计必然不能取得成功。现今,消费者对于室内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作。另外,好的设计应该是超时代的,应该是开创性的。这需要我们对于文化发展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美感;史前;艺术

一、从动物的到人类的美感

“美”是随着“人”同时出现的历史范畴,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无所谓美;在人类出现之后,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也无法欣赏人类所创造的美。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都是人类的特权,是社会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讲,能否创造美和欣赏美,也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之一。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问题在于,人本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人类的这种超生物的精神享受又必然是从动物性的中逐渐脱胎而来的。过去,我们一般只是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别,而往往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人与动物、人类的历史与自然的历史决然地割裂开来,这其实并不符合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正像人不同于动物却又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一样,人类的历史不同于自然的历史却又是从自然的历史发展而来的。说到底,人类进化的起点恰恰是自然进化的终点。用这种观点来分析问题,我们一方面必须分清人类的美感与动物性之间所存在的原则性差异,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类的美感恰恰是从动物性中演变、发展、升华的历史结果。

动物性与个体和族类的生存欲望密切相关,前者表现为“食”,后者表现为“性”。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食”的欲望,人的个体生命就无法延续;如果没有“性”的欲望,人的群体生命就无法繁衍。从目的论角度上讲,大自然要想使人类生存与繁衍下去,就必须赋予其“食”与“性”;从进化论的角度上讲,那些并不具备这些的动物或许曾经存在过,但恰恰是因为没有“食”与“性”的欲望而自行灭绝了。或许,动物性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其中甚至可能潜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科学因素”。例如,人在“吃饱”的前提下何以会生出“吃好”的欲望呢?人对不同“美味”的欲求是否恰恰符合了营养多样化的需要呢?又如,人在与异性“”的前提下何以会产生“择偶”的欲望呢?人对不同“美色”的欲求是否恰恰符合了繁殖合理化的需求呢?例如,有人就曾经指出,选美活动中女性的“三围”指数,恰恰是最易受孕者的体形指标。

在原始的人类那里,最初的食、性活动还只是为了满足遗传学意义上的生物本能,然

而随着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出现,这些动物性本能渐渐演化为精神性享受: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而且是一种美味;性不仅仅是为了,而且是一种爱情。当然了,这种由动物性到人类美感的演进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难以量化分析的,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一种宏观的尺度上加以把握。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认为,早在动物进化成人以前,就已经具备了对美的爱好与欣赏能力。而且这种爱好最为集中地表现为择偶时的“选美”活动中,即能领略异性的色相之美。“当我们看到一只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它的色相俱美的羽毛而惟恐有所遗漏的时候,而同时,在不具备这些色相的其它鸟类便不进行这一类表演,我们实在无法怀疑,这一种的雌鸟是对雄鸟的美好有所心领神会的,……如果雌鸟全无鉴赏能力,无从领悟雄鸟的美色、盛装、清音、雅曲,则后者在展示或演奏中所花费的实际劳动与情绪上的紧张岂不成为无的放矢,尽付东流?而这是无论如何难于承认的。”[1](P136)在这里,达尔文显然是将动物性的与人类的美感混为一谈了。动物只是按照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行为模式对某种声、光、色、相做出积极或消极地生理反应,而不可能具有超出这一范围的精神愉悦。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物种的生活活动方式,而人的物种的特性就在于他的生活是自由的、有意识的。”[2](P5)雌鸟只能“欣赏”雄鸟的羽毛,但却无法欣赏野兽的皮毛,这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显然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达尔文的观点便十分自然地受到了许多美学工作者的反对。

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在批判达尔文的同时在其所列举的事例中获得某种有益的启示呢?也就是说,我们能否在明确动物性不同于人类美感的同时又发现动物间的两性吸引潜藏着某种类似于审美的形式要素呢?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西方最早的艺术作品是雕塑,它们的出现甚至比壁画还要早。而被绝大多数学者推测为最早的雕塑作品,是法国洛塞尔出土的“持角杯的少女”,又称“洛塞尔的维纳斯”,它是雕刻在一块石板上的少女浮雕。除此之外,欧洲的许多地方也都出土了一些女性裸像。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就是对肉体性特征的过分夸张,其中以奥地利出土的“温林多府的维纳斯”最为著名。它高约4英吋,由石灰石雕刻而成,其面部不显,四肢萎缩,而特大其乳、腹、臀、阴等与生殖有关的部分;与此同时,头发则被雕刻成精细的波浪纹,据推测可能是当是妇女的时髦发式。对于这些最早的艺术品,我们很难弄清楚当时作者的创作动机主要是出于性的考虑还是美的需求:如果说那硕大的容易使我们接受前一种答案,那么其精致的发型则容易使我们得出后一种结论。无论如何,这是一种过渡形态,即由动物性向人类美感演进的中介点。由此往前,我们只能看到达尔文所发现的伴随着动物的形式愉悦;由此往后,我们则可以看到艺术家所创造的清除了肉体需求的精神产品。当我们走进卢浮宫,面对着那纯洁无暇、静穆典雅的“米罗的维纳斯”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考虑到,她的前身竟是那丰乳肥臀、富于性感的“温林多府的维纳斯”呢?

“维纳斯”是古罗马人对女爱神的叫法,相当于古希腊的“阿佛洛狄忒”。关于她的出身有两种传说:一说最初天神为儿子所杀,尸首被砍碎而投入海中,海里便泛起一片白浪,变成了阿佛洛狄忒;另一说是荷马史诗所采用的,认为她是天神宙斯和他的亲生女儿狄俄涅配合所生的。根据这两种传说,有人认为爱神也分凡俗的与高尚的两种:“凡俗女爱神引起的爱情确实也是人世的,凡俗的,不分皂白地实现它的目的,这种爱情仅限于下等人。它的对象可以是年轻人,也可以是女人;它所眷恋的是肉体而不是心灵;最后,它只选择最愚蠢的对象,因为它只贪求达到目的,不管达到目的的方式美丑。”[3](P225-226)反之,“为了品德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这种爱情是天上阿佛罗狄忒所感发的,本身也就是属于天上的,对于国家和个人都非常宝贵,因为它在情人和爱人的心里激起砥砺品德的热情。此外一切爱情都起于人世阿佛洛狄忒,都是凡俗的。”[3](P231)由此可见,所谓“凡俗女爱神”和“高尚女爱神”、“人世阿佛洛狄忒”和“天上阿佛洛狄忒”,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动物性的、肉体的吸引,一种是人性的、精神恋爱。前者是动物性的,后者是人类的美感。尽管二者根植于同一种原始的生存本能,但其所达到的历史水准、所具备的社会内容却是完全不同的。

与“洛塞尔的维纳斯”和“温林多府的维纳斯”相类似,中国距今约5500年的大地湾遗址和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了古代女性的造像,前者是将人头作为陶器的瓶颈而将身体作为陶器的腹部,后者则是体态各异的女性泥塑。从艺术的水准上说,前者也像“温林多府的维纳斯”一样,有着头发的修饰;从性别特征上看,后者也像“温林多府的维纳斯”一样,突出其肉感成分。两相对照便不难看出,这其中既有动物的,又有人类的美感。

如上所述,人的动物性,不仅包括,而且包括食欲。后者又是怎样升华为美感的呢?许慎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4](卷四)对于原始的游牧民族来讲,羊是其生活的重要来源。羊肉好吃,羊奶好喝,故“羊在六畜主给膳也”,故羊大为美。这里的“美”显然尚未脱离人的生理,只不过这里的不是“性”,而是“食”;不与族类的繁衍为基础,而以个体的生存为前提。所以许慎又说:“甘,美也。从口含一。”[4](卷五)在原始的人那里,“美”与“甘”是一回事,都是味道好吃的意思。许慎的解释绝非望文生义,因为在先秦典籍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将“味”、“声”、“色”与“美”联系起来的说法。例如,“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5](王霸)直至汉魏以后的许多思想家,如锺荣、皎然、司空图等,还常常用“滋味”的好坏来形容艺术作品的美学性质。正像李泽厚、刘纲纪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说明,最初所谓的‘美’,在不与‘善’相混的情况下,是专指味、声、色而言的。这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最初对与实用功利和道德上的善不同的美的感受,是和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适分不开的。其中,味觉的在后世虽然不再被归入严格意义的美感之内,但在开始时却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6](P79)

其事,我们不仅可以从汉语的辞源学角度来发现“食”之与人类早期美感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且可以从西语中找到同样的证据。英文中的“taste”与德文中的“geschmak”,都同时具有审美、鉴赏和口味、味道的含义。由此可见,人类早期美感的发生,在“食”、“性”这两大渠道上大致是相同的,即都是由动物性这一共同的生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二、从内容的占有到形式的玩味

无论是“温多林府的维纳斯”还是红山文化的“女神造像”,都很难说是为纯粹审美的目的而创造的。因此,学术界对它们的看法尚存有这样那样的异议。但是,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纹饰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绘制的,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达成共识的理由是,这些文饰不具有实用的价值,也看不出有什么功利目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这些抽象文饰的背后去探讨其原初的内容时,我们也会发现与“食”、“性”之间的曲折联系。

首先,这些文饰大都被刻画在陶器上,而这些陶器恰恰是古人用于饮食的器皿。以西安半坡出土的50多万件陶器、陶片为例,仅陶罐的样式就有23种类型和45种样式,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对烹煮烧烤的多种讲究,怎么会有如此细致的器皿分工呢?如此说来,作为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美”的延伸,用于欣赏的图案最初出现在用于饮食的器皿上,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次,这些文饰中的具象内容大多是可食的对象,如鱼、蛙、鸟之类。不难想象,我们的古人在用陶制器皿烹煮了这些渔猎而来的食物之后,含着满口的余香而将这些吃过的猎物仔仔细细地描绘在陶器上,无非是为了将这些美好的感受永久地保存下来罢了。但是,在这一保存的过程中,人们渐渐有了远离味觉的视觉获得,有了形式美的理解和把握。当然了,对于这些鱼、蛙、鸟的具体作用,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就从《诗经.商颂.玄鸟》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中获得灵感,认为鱼、蛙、鸟这些产子、产卵的动物符合了上古人类关于卵育生命的生殖意象,因而才被绘制的陶器上的。“在一些重要的器物上尽情刻划上生殖力旺盛的鱼、蛙、鸟,你很难具体分出他们这是在祈祷粟黍稻谷的丰收、渔猎养殖物的收获还是人丁的兴旺,这原本都是他们的希望;而且,在他们的物我交感观念中,这些刻划也可以用于促进各种增殖的作用。”[7](P34)如果这种假设能够成立的话,那么这些“作品”的内容当与“性”有关,同样是原始的延伸与升华。

最后,无论是起于“食”的诱导,还是“性”的诱惑,早期人类在这些具体对象的描摹着中渐渐从内容的占有演变为形式的玩味,从而有了抽象的文饰。关于仰韶的彩陶,最为迷人的部分当不是其具象的图案,而是其绘饰在陶体上的直线、曲线、水纹线,以及三角形、漩涡形、锯齿形等千姿百态的抽象图案。对于这些图案的产生,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猜测。一种意见认为,这种抽象的图案先于具象的图案,它的产生与陶器的发现有关。可以设想,在发明陶器以前,人们只能用泥土塑成坛坛罐罐。但由于泥土过于松软,所以人们便在编织好的箩筐上面抹上一层泥土,使其容易定形。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一次偶然的火灾将这样的泥坯烧成了陶器,而泥土外面的箩筐则变成了附在陶器上面的文饰。后来,人们不但学会了自己烧制陶器,而且也开始将这种抽象的文饰自觉地绘制在陶器的表面。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种抽象的图案晚于具象的图案,它是在具象的图案不断简化、不断省略的过程中脱胎而来的,这就是李泽厚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8]由于李先生借用了考古学中的图像分析方法,将鱼纹、蛙纹、鸟纹的图案演变过程以直观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因而已获得了不少学者的赞许。更为重要的是,李先生的这种解释不仅与人类先具象、再抽象的认识过程相一致,而且有助于佐证其著名的审美“积淀说”。按照这一理论,先民们先是抱着直接的功利目的将鱼、蛙、鸟类的图形尽可能逼真地描绘在陶器上;久而久之,这种最初的功利活动渐渐变成了装饰的需求;而为了装饰的便捷,人们便将具象的图案渐渐简化为抽象的文饰。当人们可以用审美的眼光来玩味这种抽象图案的时候,其“形式”被后的“意味”隐然存在:那便是由“积淀”而成的美感。

无论李泽厚先生的解释是否正确,这种从内容的占有到形式的玩味的“积淀”过程,确乎符合着审美意识发展的演变规律。它也是人类能够超越自身的物种局限,从而自由地欣赏万物的基本条件。对此,我们也可以在由“食”而“美”的发展中见出。《左传》中记载了晏子这样一段有关“和”、“同”之异的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9](P333)这种对于“和”的认识,也许最初是从饮食中感受到的,因为任何单一滋味的食物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味觉系统的需要。要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美味佳肴,就必须将酸甜咸辣等各种调料配合在一起,使其产生一种“和”的效果,以避免“同”的单调。这种经验后来又在金属的冶炼、器乐的演奏,乃至政策的实施中得到了推广与印证,因而具有了普遍的意义。从“和如羹”到“声亦如味”,这期间或许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当以和为贵的审美理想产生之后,人们便不仅可以用这样的标准来鉴赏美食、美味,而且可以欣赏美声、美色,即不仅可以用味觉来鉴赏人类的食物,而且可以用听觉和视觉来欣赏与我们的营养需求毫无关系的任何对象了。这种在主体方面超出自身的物种局限,在客体方面超出对象的功利内容,以“情感”来把握“形式”的活动,正是美感不同于的关键所在。

三、从感官的愉悦到精神的追求

从感官的愉悦到精神的需求,显示出人类的审美实践已经从原有的生理活动进入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美活动一旦脱离了生物性,就可以获得独立自由的发展。恰恰相反,在产生力相当落后的上古社会里,人类的审美活动常常只不过是宗教和伦理活动的附属品罢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柏拉图有关审美教育的途径:“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第二步他就应该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的美与一切其他形体的美是共通的。这就是要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再进一步就要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如此进步,由“行为和制度的美”到“各种知识的美”,最终达到理念世界的最高形态,“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死,不增不减的”。[3](P271~272)在这种不断地抽象、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审美活动不仅离开了其最初的生理基础,而且完全走向了它的反面。显然,这种具有禁欲主义色彩的“理念”世界,为西方人的审美活动在中世纪倒向神学的怀抱铺平了道路。

与西方的审美走向大致同步,在摆脱了单纯的生理之后,中国古代的审美活动也有着向宗教和伦理活动相倾斜的历史阶段。如果说,仰韶彩陶中的文饰有无宗教内容的问题尚存有争议的话,那么良渚的玉器和殷商的青铜器上面的文饰显然已经超出了感官愉悦的欣赏领域。当然了,对于良渚玉琮上狰狞的人面兽纹和殷商铜器上恐怖的饕餮图案,不同学者仍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进入父系社会的权力角逐中,人类的审美活动中被注入了一种更为复杂、更为强悍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本我”的生理基础,而是来自“超我”的社会观念。按照一些学者的分析,那种似虎非虎、似羊非羊、似牛非牛的饕餮文饰的原型是一种代表图腾的夔纹,即甲骨文中记载的“高祖夔”。[7](P128)由此可以推断,与西方通过“理念”之类的超验对象而指向彼岸世界的宗教崇拜不同,中国古代的审美和崇拜对象是一种“祖”、“神”一体化的精神寄托。这其中既有超验的宗教色彩,又有经验的血缘成分。而到了周代以后,前者的因素被逐渐淡化,后者的成分被不断地加强,从而审美活动便从宗教的怀抱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伦理的附庸。这也正是前面所引晏子之语将“和”、“同”问题归于心理——政治问题的原因所在。在《国语》中,史伯也有一段关于“和”“同”之辨的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億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10](p516)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尽管中国与西方人的审美意识最初都是从“食”、“性”之类的生理中升华出来的,但是由于“宗法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不同性质,致使二者相当长的时间内有着不同的依附对象。只有到了近代以后,西方人的审美意识才真正从的怀抱中挣脱出来,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才渐渐从宗法伦理的笼罩下突围出去,向着独立的精神享受而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达尔文.人类的由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美学[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期.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荀况.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李泽厚、刘刚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8]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9]左传[M].长沙:岳路麓书社1988。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7篇

1.学生在审美意识形成的最初关键期对相应知识掌握不足。中学是学生审美意识形成的最初关键期,而现行的高考美术(含设计)类术科的专业测试仅仅考查学生的绘画或设计能力本身,却不关注相关理论的测试。这样的考试形式会对学生现代审美意识的培养带来负面的反拨效应(Back-wash,指的是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本应对美术及设计类相关知识有全面了解的关键时期走入了轻理论、重实践的误区。他们的审美意识只停留在可观察到的物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式上。学生的这种意识在形成的关键期缺少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的熏陶,学生在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就会欠缺相应的敏感度和时代性。

2.学生在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心存抵触。大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实践操作类课程中表现积极,而对理论类课程有所抵触。他们因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撑,实践操作类课程也往往后续动力不足。个别学生虽在一开始有较好的设计敏锐度,但不能更好地理解一些理论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虽有较为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原本不错的想法往往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作品虽有精细的做工,却缺乏应有的内涵,显得匠气满满而创新不足;虽有创新,但没有呈现出应有的设计效果。

3.学生对审美意识有了一定掌握,认知却似是而非。我们发现,学生对某种概念或设计元素常常没有精准的认识,即没有把握住正确的设计点,在应用其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所选取的核心设计点不符合设计概念及主题。有时这样的设计会歪打正着,带来“混搭”的“神奇”效果,然而多数却缺少内涵。长此以往,设计出的产品只能让人感觉“西装领带配运动鞋”似的不伦不类。此外,还存在核心设计点过于陈旧甚至落后于当前设计潮流的现象。

4.学生的现代审美意识受生源地、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如家庭成员中有设计类相关从业人员的学生所具备的现代审美意识较强,来自一线城市的学生由于视野上的优势,其艺术素养也往往强于来自旗县的学生。

二、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现代审美意识的改进建议

鉴于审美意识对设计类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重要性,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学校和教师方面:

1.在学生入学后第一时间应当对其在中学阶段欠缺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入学初期,是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从绘画技巧上加以培训,而且要进行相关理论方面的授课,还要开设一些基础性、补偿性课程来弥补学生欠缺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绘画和设计实践中不是仅凭感觉去练习,而是通过提升理论基础,指导动手操作实践。具体而言,在开设史论课之前,让学生学习一些有关审美知识的课程、欣赏一些现当代优秀的设计作品,并做相应的练习以充实和加深对于现代设计的认识和认知。

2.加大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在史论课教学中,应以学生掌握有关审美理论的系统性知识为核心,将有关现代审美的理论知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应通过分阶段学习,让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从理论高度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并指导其今后的设计实践。除进行相关理论本身的讲述外,在教学中还应辅之以欣赏大师作品等优秀设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应该注意的是,欣赏作品不针对某一个专业,而应当是通识性的,要让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理解好的设计元素如何运用,如何在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展示。在专业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应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讲评,给学生讲述更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并穿插讲解设计大家的作品,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产品都有深入了解,从而明白现代审美意识的范式,在元素、色彩等方面的搭配以及给受众带来的感受,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使学生懂得,现代的审美意识是一个大而综合的集合概念,既有当下流行的元素,也不忘对传统的热衷,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3.在重视改进教学本身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考试的改进。现代教育测量理论认为,考试会对日常教学和学习产生影响。鉴于高考美术及设计类术科测试方式短期内不会改变的情况,在大学阶段,应该设置较高的通过门槛,以难度较大的闭卷考试形式进行测试,同时,提高理论类课程的学分设定。通过这一方法,使学生达到重视理论课学习的目的。

4.对现行教学形式进行改进,使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分组练习,根据人数和学习内容,分成多样式团队组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角色对调,让学生当老师,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练习,通过游戏的形式,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增加学习乐趣。

5.适时对所教内容“回头看”。相对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理论类课程往往更为抽象,学生对其理解也更为困难。因此,教师在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教学难点所在以及课程将结束等重要事件节点,带领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重点知识,学生的问题,应该补足的地方,并及时答疑解惑,方便学生课下进行复习和总结。

6.重视素材的积累。现代审美意识的提高需要多个过程的洗礼,需要时间的累积,通过长期的学习,才能保证掌握足够的素材性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给学生以大量的常识性信息。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欣赏量之后,才能提高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才能理解现代审美意识的重要性,进而获得足够的设计敏锐性。

2)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外,也应引导学生在以下方面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1.在史论课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史论课,使之做到以设计史为鉴,面向现代化的设计实践。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审美意识在理论层次上的培养。要让他们懂得,明白原理才能搞好设计,优秀的理论才能指导出优秀的设计实践。

2.在专业实践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接受正确理论指导的同时,从日常设计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审美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动手练习的设计实践不仅是设计作品,更要从中主动去发现美、认识美。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具象事物的美好形式、优美形态、完美形状,培养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认识能力。

3.在团队完成设计作业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其他成员中获得新的信息、新的看法、新的资源,从而增加其知识面,扩充眼界。通过团队协作,不仅使其自身设计的精细化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提升审美趣味、了解更多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4.此外,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做自我总结。审美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引导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练习、交流等过程后,总结感悟到的审美感受,审美经历,审美取向。一方面能够确认自己的审美趣味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不足继续深入学习,培养比较全面的审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比如:比较地看待不同时期的美学流派、设计思潮、思想体系,比较中国传统审美观和现代审美观,使之更明确现代审美观所承担的重要角色,而与之相应的审美意识就有了重要的作用;比较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审美意识,明白现代审美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个人设计作品的创作,比较自己不同时期的作业作品,了解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努力学习的方向。

三、结语

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从小就开始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方法,审美意识的缺失是不能被弥补和修正的。在大学的学习阶段中,学生应该注重培养现代观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既不忘老传统,又符合潮流,还能面向未来,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才。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8篇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课件下载┆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稿┆考试相关┆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文书论文网->语文论文->教学内容退出登录用户管理

赞助商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化学论文

·历史论文·地理论文

·生物论文·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体育论文

·信息论文·德育论文

·教育法规·课程改革

·家长频道·教育管理

·教程指导·班主任论文

·教育综合

最新推荐

·用反证法解遗传题的几点

·愉快教学法初探_生物论文

·注重初中生物教学,提高

·转基因动物制造的药品被

·转基因羊的诞生_生物论文

·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

·关于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课件制作技巧略谈_生物论

·CAI课件的编制原则_生物

·“根的形态”一节中多媒

热门文章

·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

·保护生物多样性_生物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

·浅谈纳米技术_物理论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动植物基因工程介绍

·数学家名中英文对照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

·[图文]小学音乐课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

相关文章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发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

·中小学创新教育及其

·发挥地理优势渗透美

·通过中学化学教学渗

·[图文]中学物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美

·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

·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

·把握数学美的特征发

美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_语文论文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222:46:28人:yujklj68kfg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作者]李丽

[内容]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认为无须美育而人自能审美,或认为审美无关宏旨,因而美育无甚意义。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讨论。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艺术的客观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人们并非天然地就能进行审美,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客观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审美的客观条件和素质基础,主体不具备审美意识,审美仍无法进行。审美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审美教育并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的产物。由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培育形成“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观美才能成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主客体之间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概而言之:人们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意识,要具备审美意识,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要掌握客观世界(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须相应地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审美方式就正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诸种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3)]去认识、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拥有和运用包括审美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才能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总之,无论是从掌握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言,审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如此,作为形成人的审美意识的必要条件的美育,当然就绝不应轻忽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美育之重要,还在于它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着促进作用。在这里,只侧重谈谈它对德育、智育的促进。

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美的观念),德育的内容是培养道德意识(善的观念),智育的内容是培育科学意识(真的观念),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育能够对德育、智育产生促进作用。

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审美意识是求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美的属性。二者是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求美的审美意识必然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的。从最一般的如形色声动静等观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认识、把握,离开这种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对于主体根本无美可言。我们对高山、大海的审美反映,就绝不只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对“真”的认识的性质的。特别是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反映,更有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如对,对《红楼梦》的审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对特定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了解,如果对此无科学的认识、把握,断不能对它们的重大审美意义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意识中积淀着道德意识。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中时,便产生了道德意识(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实践活动是否合乎主观目的、需要的反映、认识,是一种社会功利观念),其后,才从中孕育出审美意识。因而,审美意识在产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识的,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审美意识一旦产生,就开始逐渐从道德意识中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发展,以自己独特的似乎无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可以“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5)]然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与之根本无关甚或相反的东西,不可能被感受为美;所以,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尽管可以不与个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根底里却仍然包含着社会功的利性质,潜隐着比个人直接功利目的远为深广的社会功利目的、需要。总之,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虽不等于道德意识,却必然包含着道德意识,只不过它有道德意识的内容和效能,是体现、实现于比较曲折间接的形式里而已。

审美意识中含有科学认识因素和伦理功能性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同时,当然就能间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可见美育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容轻视的一种教育。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问题的讨论便推进到:中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美育?总的说来,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1.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绝无审美意识的产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6)]“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7)]培养审美意识的美育之实施、实现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先决条件。而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显示了实施美育的优越条件,为美育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既是语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语文教育的巨大优势。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作。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现。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必须从审美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学生一开始就会被阻隔于艺术形象之外,进入不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当然也就不能体察作品意蕴和艺术特点,即使是进行主题分析归纳也很难,因为作品的主题是潜藏于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之中的。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只能是对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其主题归纳、形象分析、特色指点等都必是隔靴搔痒、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东西,无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势之必然。

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塑造美的心灵,都是美育的途径。但是,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谈到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时曾指出:“因为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8)]正因为如此,从艺术美入手去进行美育就能实施更高层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学美育中,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径。其中,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自然地应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3.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即使是大学,也都是在较高年级才开设美学课程),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且相当专业化,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大多数高中取消了这两门课程),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而语文是学生的主课,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其学时占中学全部学科总数的30%),且其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语文教学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而又有效地实施美育。

凡此种种,已足以证明: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语文科的特殊性和语文美育的实践经验,可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美育。

1.在美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审美感受力指的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课文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的、直接的把握领悟,从而发生审美愉悦的一种能力。它的核心是感知,如果对课文中审美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明若暗,那就无法对审美对象作整体或部分的反映。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艺术审美意识形态复合结构

论文摘要: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是有机的整体,是有着丰富的完整内涵的复合结构。从其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功能上看,既有认识性又有情感性;从目的上看,既有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从方式上看,既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存在于文学的审美性中,而文学的审美性又总是表现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一种新质——审美的意识形态。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它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这不是把文学看成“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说“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所谓的“意识形态”是对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抽象,并不存在一种称为“意识形态”的实体。苏联著名“审美学派”的主将阿·布罗夫曾说过: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的存在。

我们须要注意的是:第一,意识形态都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意识形态只存在于它的具体的形态中,没有一种超越于这些具体形态的所谓一般的意识形态。第二,所有这些具体形态的意识形态都各自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系统。意识形态对象的差异,导致它们在形式上的差异。这样不同的意识形态有了自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完整的思想领域。例如,西方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总的来说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表示不满,对于在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人性的丧失、人的异化、人的悲惨生存状况以及非人的生活环境等,进行“诗意的裁判”。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意识形态自身就成为一个独特的思想系统,它的整体性也就充分的显现出来。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复合结构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为独特的思想系统,并非“纯审美主义”或“审美中心主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总的说是一种复合结构。

第一,从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确表现出集团的、群体的倾向性,这是毋须讳言的。这里所的说的集团、群体,包括了阶级但又不止阶级。例如,工人、农民、商人、官吏、知识分子等,都是社会的不同集团与群体。不同集团、群体的作家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这样他们必然会把他们的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渗透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从而表现出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和思想感情的倾向性。

但是,无论属于哪个集团和群体的作家,其思想感情也不会总是被束缚在集团或群体的倾向上面。作家也是人,必然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相通的人性,必然会有人人都有的生命意识,必然会关注人类共同的生存问题。如果体现在文学的审美描写中,那就必然会表现出人类普遍的共通情感和愿望,从而超越一定的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

其实,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既含有某个集团和群体的意识,同时又渗透了人类共通的意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质。

第二,从功能上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文学有认识的因素。即使是那些自称是“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了对现实的认识,只是其认识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而已。有的作品,其认识表现为对现实的批判解析,例如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有的作品则表现为现实发展的预测和期待,许多浪花漫主义的作品都是如此;有的作品看似十分客观、冷静、精确,似乎作者完全不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其实这些作品不过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鲁迅的话说“热到发冷的热情”。

但是,文学的反映包含的认识,又不同于哲学认识论上或科学上的认识。文学的认识总是以情感性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一起。或者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性评价渗透在具体的艺术描写中,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认识与情感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那么,这样的认识与情感结合的形态,究竟是什么呢?黑格尔把它称为pathos,朱光潜先生译为“情致”。黑格尔说:

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对于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那根弦,每一个人都知道一种真正的情致所蕴含的价值和理性,而且容易把它认识出来。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的力量。

黑格尔的意思是,情致是两个方面的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可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视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人们可以逐渐领会它,但无法用抽象的言辞来限定它。有人问歌德,他的《浮士德》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歌德不予回答,他认为人们不能将《浮士德》所写的复杂、丰富、灿烂的生活缩小起来,用一根细小的思想导线来加以说明。这些都说明文学的审美意识是认识与情感的交融,就像盐溶于水那样,无痕有味,很难用抽象的词语来说明。

第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既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无法达成实际目的,或者说无法获得实际的东西,譬如事物的有用性,经济、政治甚至情感的物化结果,有谁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一个金币、一个官位或者一个真实的爱人呢?这是一个缥缈的虚幻世界,是无限美好的水中月镜中花。你只有用心灵、用想象才能获得那种超越世俗的情感与精神收获。在世俗的心态里,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将离这个世界更加遥远,甚至与它毫无关系。

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狄德罗说:

你是否在你的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就作哀悼诗呢?不会的。谁在这个当儿去发挥诗才,谁就会倒霉!只有当剧烈的痛苦已经过去,感受的极端灵敏程度有所下降,灾祸已经远离,只有到这个时候当事人才能够回想起他失去的幸福,才能够估量他蒙受的损失,记忆和想象结合起来,去回味和放大过去的甜蜜的时光。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控制自己,才能做出好文章。他说他伤心痛哭,其实当他用心安排他的诗句的声韵的时候,他顾不上流泪。如果眼睛还在流泪,笔就会从手里落下,当事人就会受感情的驱遣写不下去。狄德罗的意思是,当朋友或情人刚死的时候,满心是得失利害的考虑,同时还要处理实际的丧事等,这个时候功利性最强,是不可能进行写作的。只有在与朋友或情人的死拉开了一段距离之后,功利得失的考虑大大减弱,这时候才能唤起记忆,才能发挥想象力,创作才有可能。这个说法是完全符合创作实际的。中国古代文论讲究文学创作和欣赏时的“虚静”说,也是审美无功利的理论。

我们说文学审美意识在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并不是说就绝对的无功利了。实际上,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读者的欣赏在无功利的背后都潜伏着功利性。在间接性上看,创作是为人生的,为社会的,就是所谓的“无功利”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态度,更不必说,文学创作往往有很强的现实性的一面,或批判社会,或揭示人生的意义,或表达人民的愿望,或展望人类的理想等等,其功利性是很明显的。譬如在特殊时期文学作为战斗的号角和“武器”出现,中国古代用之载道明理劝善惩恶,就是一种证明。就是那些社会性比较淡化的作品,也能陶冶人的性情,“陶冶性情”也是一种功利。可见,非功利与功利,在文学中总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一个隐与显、间接与直接的构成关系。

第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从方式上看,既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文学有不同的对现实的把握方式,有的作品运用了神话、传奇、荒诞、幻想等(如《西游记》)来反映生活;有的作品则“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如《红楼梦》)来再现生活。但不论把握方式有何不同,文学按其本性是假定性的。所谓假定性就是指文学的虚拟的性质。文学的真实性是在假定性中透露出来的,可以说是“假中求真”。一方面,它不是生活本身,纯粹是子虚乌有;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的还真。文学作品就是这种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体。

著名画家毕加索说过: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但是真实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实现,因为它所实现的是作品和现实之间发生的联系而已。

毕加索是从艺术本性的角度来谈艺术的假定性的,实际上把生活转移到文本中去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假定。文学的假定性不但表现在那些描画鬼神奇幻的作品上面,就是那些以反映生活本来面貌的完全写实的作品里假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艺术的假定性,也就是没有文学。

但是假定性如果不同真实性结合,那就成为虚假的诺言,那就没有价值了。艺术真实性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艺术真实性呢?艺术真实性是指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有了这种合理的逻辑,也就可以被读者理解,大家也就觉得它真实。换句话说,一件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由于作家揭示了它在假定情境中的内部发展逻辑,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性,也完全是真实的。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不在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真实存过,而在于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的联系。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因为文学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是主要以情感作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真实。所谓“合情”就是指作品必须表现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将合理的虚构升华为艺术的真实。

审美意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审美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接受了葛兰西的领导权的理论之后提出的最重要的美学理论。审美是一种情感性的想象活动,能够突破约定俗成的能指和所指关系,消除现实世界对人的各种理性压抑,使主体体验非功利的审美愉悦。“审美在神圣的时刻摆脱了目的论的可怕得控制,砸碎了把一切事物禁锢于其中的功能和因果支链,因此审美迅速地使客体摆脱了意志的牢固控制并使之带上庄严的色彩”,由于审美具有这样非功利的特征,在审美意识形态在被中国引进之后在80年代,一个刚经历过政治高压的时期,特别是文学急需要从政治的高压中解放出来,于是在80年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开始发展。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由来已久,早在远古的孔子就强调文学有政治教育的作用,到五四时期文艺更是承担了发帝反封建的重任,于是有了左翼这样的文学社团的诞生,有了鲁迅这样的通过文学来唤醒愚昧的国民的作家,再到时期的迫害作家的政治运动。文学与政治始终存在着无法割舍的关系,似乎文学总是在为政治服务,文艺丛属于政治束缚了文艺的发展。物极必反在文学经过十年之后,人们便开始要把文学从政治终解放出来。从1978年开始,在文艺界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论争,这一论争带来了良好的效果,“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命题被否定,“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一种文艺学观念开始酝酿。

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酝酿

“审美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出现在1982年孔智光的文章中,他说“在我们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1983年周波在他得文章中也提出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形象性的艺术特点”的字样。1982年钱中文提出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之所以是文学批评的客观标准。文学是通过语言的审美结构,创作主体的感受、体验而灌注了感情思想的鲜活的意识形式,即审美意识形态,评价文艺应该进行美学分析。他说“文学艺术固然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不仅是认识,而且也表现人们的感情、思想,审美的本性才是文学的根本特性,缺乏这种审美的本性,也就不足以言文学艺术,看来文学艺术是双重的”。1986年他又指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其重要的特性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重申文艺本质具有双重性质。1987年他又在《论文学的系统性特征中》详细的阐述了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其系统本质就是“文学史审美意识形态”。他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了如下阐释:

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但又是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

1988年钱中文又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审美意识形态加以阐述。他认为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类有了语言进而产生了能够传情达意的文字,并通过文字来记录人们的思想感情、传说故事,便产生了审美意识形态,即真正意义上得文学。文学是有审美的、又具有意识形态的。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充分考虑到文学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又认为文学是人的情感评价,是个人的感性体验,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因此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在多数学者那里达成了共识。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深化

在“”结束后,学者们开始摆脱“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僵化口号,钱中文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之后,这一对文学的重新认识很快得到以重庆炳、王元骧等一些学者的赞同,他们从各个角度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做出了论证,逐渐增强了“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厚度,使这一理论成为90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点。

1984年重庆炳在其主编的《文学概论》中明确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992年重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明确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的本质界定,表述是“文学是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这套教材发行广,使“审美意识形态”更加深入人心,使这一理论成为文学本质阐述的权威理论。此时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也招致了很多的批评,鉴于此重庆炳在2000年发表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证,第一:“审美意识形态理论”范畴的整一性和独特性;第二:“审美意识形态”如何接示文学诸方面的特征,包括文学客体、文学主体和文学功能三方面,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所把握的是人的整体生活的联系,是诗意的联系,需要主体的独特的特征和情感的投入,它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真、善、美的排列顺序,把美放在第一位,强调审美功能的关键是“认识社会和接受教导”的前提。这是他对自己理论观点的重申,同时也是对“审美意识形态”原理的深入阐述。2004年重庆炳进一步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审美意识形态”不是简单的“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溶解性,一切“政治的、道德的、教育的、宗教的、历史的甚至科学的内容都可以溶解在审美意识形态中。

王元骧则进一步对“审美意识形态”作了具体深入的解说。1988年他在《艺术的认识性的审美性》一文中论证了审美反应说的各个层面,从对象、目的、和形式三方面对一般认识和审美反映加以区别,完整而深刻的深化了对审美反映的认识。2007年王元骧在《文学原理》进行教材修订时,进一步使认识论和实践论统一的观点在全书得到充分的体现,认为艺术家的想象不仅是认识生活的结晶,而且也是他得理想、愿望的实现。在文学的功能里他主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文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功能是通过审美而由认识过渡到实践。文学的功能也就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未来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在90年代成为理论权威的同时也迎来了以董学文和周忠厚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反对。首先,他们认为不能把文学的本质规定为意识形态,董学文指出“意识形态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性概念”,用一个总体性的范畴来给总体的一个构成下定义的做法,那就要慎重了。其次又指出不能用“审美”覆盖文学的所有本质,董学文和王建辉认为文学本质是一个系统,“审美”只是其中的本质之一。第三,将“审美”和“意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简单拼凑。董学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偏正结构词组,在历史中审美意识形态论者强调的是前者,这样就漏掉了文学的其他组成;另一方面,在“审美意识形态”中无论是用“审美”统领“意识形态”,还是用“意识形态”统领“审美”都会出现问题。前一种会使意识形态空乏,后一种会使“意识形态”挤压审美。

在目前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我们既要高度肯定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作用,又要客观分析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历史的合理限度,在两方的论争中我们要切实提出发展文学审美形态的建设性意见。

新时期以来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开创性并取得了巨大实效,使文学从政治的枷锁中解救出来,出现了新局面,纯文学、大众文化呈现出鲜活、蓬勃的活力,同时也存在着商业的运做使文学失去精神建构能力和对现实文化批判能力的问题。在未来“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中我们要反思、清理,在肯定“审美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的同时要看到这个理论的不完善之处,通过当前的论争来探讨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寻找理想的出路,让文学真正成为审美的能够陶冶人类性情的文学,从而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育红.当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综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31卷第2期.

[2] 栗世来.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吉首大学学报,2011,第32卷第4期.

[3] 王天保.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3期

[4] 重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研究.学术研究,2000.

上一篇:涉农专项资金范文 下一篇:审美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