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7 18:21:42

审美教学

审美教学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冯惠玲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价值

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当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层面的有效联动,本文拟从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探究更切实有效的路径。关于美育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自从18世纪末席勒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述美育问题以来,我国学者诸如蔡元培、朱光潜、叶朗等先觉者对此已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鉴于审美与人生的关系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仍未得到足够广泛的认同以及实践的事实,我们认为很有强调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针对将要担负起“引领社会文化”责任的青年大学生而言。“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4]叶朗先生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把握美育的实质可谓启迪至深。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美学理论揭示,它其实根源于人的本性。席勒曾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5]在这里,“游戏”自当就是对于人处在“自由心境”中的一种审美状态的描述。我们每个人在凡俗人生中当然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一定还要满足精神的需求,即成全“人性的完满性”,否则,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人的本性。我们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有促进认知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健康的教育,还有旨在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在席勒看来,这最后一种教育是一切馈赠中最高贵的礼物,因为它是要“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这是“人性的馈赠”[6]。由此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和谐,因为它把社会和谐自然而然地建立在每个人心中。这或许有些偏狭,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和谐的人与事,也许与我们对美的认识不够有关。美育属于人文教育,而从历史上看,美与真、善一样属于哲学的永恒课题。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道,研究的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这种学科属性赋予美学以独特的哲学品格。借鉴西方哲学家的论述,“哲学”的词源学语义所揭示的主旨为“对智慧的爱”[7]。“人应当怎样生活”被认为是哲学的首要问题。我们在“终有一死”的前提下生活,而平庸不断威胁着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一切伟大的哲学思想都在尽力探究何为此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如哲学家苏格拉底自称像一只虻子,整天到处叮人,用自己所有的时间来唤醒、劝导、指责每一个同胞,他要使人们觉醒。一个人首要的、第一位的关注不是自己的身体或职业,而是追求“灵魂的最高幸福”。苏格拉底宁愿被控“有罪”而受审并被判死刑,也绝不放弃探讨哲学———“什么是真正的好生活?”这是一切在内心“需要感到他自己存在于世界”的人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今“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的消费社会氛围里,人不静下心来思考这个命题,是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的。我们在关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调查中发现,有高达80%的学生认为人确实需要某种目标、意义才能活下去,89%的学生认为现阶段探究“人应当怎样生活”的问题很重要。这给我们教育者以警醒:不是要不要加强美育的问题,而是必须更多地研究美育,更好地实践美育。王阳明曾说:“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8]青年学生自由活泼,蓬勃向上,审美教育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熏染、引导,定能使学生的心灵不同程度地超越日常生活的凡庸、有限,而达于生命的丰美、无限。

大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实践美育的过程中,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渗透美育,已经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有研究者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出发,探究了美育实践的具体方法,诸如通过教材名篇的审美情感分析、开辟第二课堂、注重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美育等途径,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实践,此类研究对于我们实践审美教育意义重大。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教师本身的素养将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质量效果。如美国著名高校的校长们认为,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良莠,以至于在哈佛大学,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只有写出质量很高的论文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之后,才有资格上课,成为教学人员[9]。事实正是如此,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怎么可能引导、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作为大学人文教育者,大学语文教师应当高度自觉地意识到自身担负的重大使命,以自身卓越的人文学养、审美素养引领青年学生“精神成人”。结合关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调查,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肩负的使命。一名学生在访谈中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去追求进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着物质与现实。”这位学生的迷惘、孤独及其内心正在挣扎的信念,正是我们人文教育者必须更加明确自身使命、投身美育人文实践的根本缘由———我们有责任去呵护青年学子由于当下社会环境的裹挟正愈益脆弱的人生信念!让人欣慰的是,调查显示,有高达84%的学生最希望通过大学语文学习收获人生智慧、人文素养,69%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适宜探讨人生意义诸问题。大学语文教师明确了学生内心的期待,理当高度自觉地通过不断探究、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审美教育,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笔者与所在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师正在围绕旨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审美教育做着热情、努力地尝试。我们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章本身具有的审美特质,通过创设情景、课堂讨论、话剧演出、博客交流、自编文集等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濡染。如我们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怀揣深深的人文情怀,高度自觉地实践着美育的理想。在探究“思想、真理”这个单元主题时,结合所选篇章《苏格拉底最后的申辩》,进行了大胆而精彩的教学革新。该文节选自柏拉图的《申辩篇》,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范式,向学生系统地讲解苏格拉底所开创的哲学及其深刻意义,未必能真正唤起学生对哲学家以及哲学的感知。这位教师为了切实让学生对苏格拉底所代表的人类精神有真切的感受、体验,经过不断摸索,最终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式体验相结合的方法来引领学生探讨,即激励学生认真研读原典作品,反复揣摩作品承载的思想、精神,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将作品改编成剧本,精心排练,在班级正式演出。事实证明,无论是作为演员的直接参与者还是作为观众的间接参与者,都在有意无意之间被一种神圣的氛围感染了,一名学生回忆当时情景说,“我们完全沉浸在苏格拉底的世界里,开始学着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由老师引领施行的这种美育人文实践,得到了学生的真诚认可。有学生在《大学语文阅读》课程学结中盛赞:“它使我理解了什么是艺术人生,什么才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怎样才能达到高度的精神追求。”当大学语文教师怀抱人文理想,锐意进取,大胆摸索,以切实的审美教育,真诚呼应青年大学生心灵渴求的时候,他(她)的事业并不显赫,但将光茫永存!“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10]!大学语文教师在继续努力提升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理当更加自觉地实践美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今天的大学生,有朝一日,将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几乎都忘记了,却还有一种东西让他们永远得到慰藉———那就是关于生活意义、生活价值的一种美的判断力、鉴赏力。

审美教学范文第2篇

一.审美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题材作品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审美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文中作者文字底下营造的美感,对他们进行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修养的提高和发展。

二.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审美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是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更好更快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为了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就显得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本文主要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引导学生体会并领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美。

在小说题材中,人物形象是小说六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审美解读,对于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爱憎分明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审美分析,领悟人物形象的美。比如,在讲到鲁迅的《故乡》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童年时期的闰土以及中年的闰土进行审美解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诵读闰土捕鸟和扎刺猬保卫瓜田那两段,然后让学生讲讲少年闰土有哪些特点,并且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是否有和闰土类似的经历,从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好地体验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老师也应该分析中年闰土的迂腐和唯唯诺诺,让学生明白中年闰土会发生这种变化都是封建礼教迫害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增强学生小说审美能力的提高。

2.在课堂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审美想象和感知。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开展审美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高尚审美情操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审美想象和感知。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中的文字文本,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知和体验文字塑造的意境为我们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比如,还是《故乡》这篇课文,老师分析鲁迅的故乡时,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中描写故乡的句子,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以及“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生气”等,老师对这些句子进行讲解,抓住文本中的对故乡修饰的字眼,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两幅不同的场景,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返乡时的矛盾情感。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故乡,通过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描述,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鲁迅笔下的故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效合理借助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

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很多的人文历史的相关知识,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丰富资源。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进入了学校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便利。老师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信息量大,直观生动的优点,根据文本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通过观看录像或音频、图片等文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促进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比如,在讲解一些文言的历史小说时,可以播放百家讲坛中的关于《宋史》和《史记》的系列,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审美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75-01

新编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及语文教学目的时,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学语文教学法》中也着重指出:“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可见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除了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外,还兼有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审美教育意识,自觉地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笔者根据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谈一些粗略的见解。

一、采用新颖导语

课前导语,先声夺人,往往能唤起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备课时,从内容和形式上精心设计课前导语,缜密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每一步骤,或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应心灵的震动;或唤起他们的积极思维,体会教材的思想观点,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设计的导语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故事、谜语、诗词入手,巧妙编排,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二是侧重评论抒情,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渲染课堂气氛,自然引入对新课的学习。如:教《枣核》一文时,我以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当我以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背诵完毕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流淌字里行间的浓浓的亲情,绵绵乡思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古以来,凡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海外华人,每时每刻都在深爱着自己的家园、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祖国。因为祖国有古老的文明,辽阔的土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勤劳勇敢的人民,这些怎能不引起远离故土的游子对她的思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咀嚼一下《枣核》中蕴含的赤子深情吧!”这段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这样,带着对课文思想内涵的初步认识去学习,就会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二、培养审美能力

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人们总是凭借作者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帕克就曾经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读来或令人感觉赏心悦目,或使人掩卷后凝神深思,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诗歌的圆润、典雅,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陶醉其中,随处有实施美育的机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初中生的审美情感具有较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审美对象之中,而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努力发掘那些诚挚深厚的美。无论是忧国忧民,还是寄情山水,都是作者发自肺腑,诉诸真情的,都是美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所提供的情境来感知形象,从形象中感知美。当然这只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个环节。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像,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才能真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

对于看图学文《长城》,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启发学生想像长城横亘万里的雄伟气势,想像筑城工匠的艰辛劳动,想像长城内外的烽火硝烟……学生在想像中进行再创造,从而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的内涵理解,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上生活的人民,写得非常美。我们可以采用“边读边议”、“边读边想”的方法,诱发学生的想像,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体会草原的美,体会作者为什么想“高歌一曲”,“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融景情于一体地去体会草原上不但天空美,景物美,人们的心灵更美。尽管语言不同,但主人的热情很感人。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和感受此情此境,就能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草原美丽的画卷。

教古诗、童话等文章,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引导他们领略意境之美。只有进入了意境,才能更透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文章的审美价值。

四、丰富教学语言

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良好的愈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每个教师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委婉动听,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铿锵有力,如洪钟般只好学生的心灵,有的则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但不论怎样,只要能使学生听得真切自然,都能让学生获得智慧的火花,都能使学生得到美 的享受,展开美的想象。

清新平实的语言,体现了语言内在的质朴美,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开始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初一学生对鲁迅不甚了解,就应该一字一顿地介绍鲁迅的生平及主要著作。使学生的记忆随着教师的讲解而加深,所学的内容也不大容易忘记。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讲课中,应以此突出文章的神来之一笔。如《驿路梨花》中“忽然从梨花丛中闪出一群哈尼小姑娘”,一个“闪”字,哈尼小姑娘生动活泼的情调描写得十分逼真,使文章增加了迷人的风采,经教师富有感情的讲解,学生会立即想象到文章所写的情景,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审美教学范文第4篇

(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这是教学艺术本身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物种的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的尺度”,即真、善、美的尺度。真、善、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真、善、美的尺度,就实现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这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思想政治课作为社会文化再生、延续和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目标。“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即以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引导他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符合教与学的规律,全部教学行为必须按规律办事。“善”体现在教学必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思想政治观念、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美”体现在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美的规律,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进行,以审美立美为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离开真、善就不会有美。但真、善又不等于美。只有真、善通过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体现真、达成善,实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让思想政治课具有审美性,也是时代的要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社会愈进步,文明愈发展,人们的爱美之心越强烈。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与日俱增,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应地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求美的满足和享受。这已成为我国人民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美早已从狭窄的艺术领域迅速地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渗透。在此背景下,青少年对美的追求更为敏感、强烈和执著,他们不仅用美的标准选择服饰和生活用品,欣赏美的艺术和体育比赛,而且以审美的眼光衡量事物的价值,自觉地参加各种审美、创美活动。青少年学生十分强烈地要求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他们渴望欣赏到教育美,在审美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这是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也是思想政治课发展的一种趋势。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美的追求和利用很不自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方法简单灌输,教学手段陈旧单调,学生的情绪体验很不愉快,致使他们逐渐滋生厌学、弃学的念头。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一种有效办法,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艺术、美的生活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

恩格斯曾经对无产阶级戏剧提出了真、善、美统一的要求:“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43页)无疑,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也应该有美育的渗透,把真、善的思想政治道德内容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具有审美性。如何使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美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渗透美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首先把握美的特性,并将这种特性变为教学艺术的特性。第一,形象性。美必须是人的意识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美的形象是生动的、新颖的、独特的,并且符合对称、比例、变幻、多样统一等规律,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它能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记忆,给人以想象和启示,引起人的喜悦和同情,使人心旷神怡,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美就是社会生活中使人产生愉悦心情的感性形象。第二,情感性。美之动人,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动人心弦。社会美蕴含着历史创造者的感情。艺术美更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倾注了他们的爱憎之情,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力量,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美的事物总能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创造性。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改造的结果,人类自告别动物界以后,就不断地进行着美的创造。任何美的劳动产品、社会现象、艺术作品都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没有人的创造,就不会有美,这不仅从历史进程来看是如此,从具体事物来看也是如此。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艺术的进步,人类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创造的领域不断扩大,美的成果越来越丰富,美的程度越来越高级,足以使人们感到新奇、赞叹和陶醉。第四,愉悦性。美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可以使人休息、娱乐、陶冶人的性情,能给人以清新、向上、愉悦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坚持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坚持美的形象性,把形象与知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坚持美的情感性,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导行;坚持美的创造性,创造出独特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和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美的愉悦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兴味盎然,学生愿学乐学,这一切都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

2.精心筛选美的材料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是指山水、田野、海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之美。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它包括实践活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社会风尚的美、生活环境的美等等,其核心是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艺术美是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形象性的反映。当今世界,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真可谓美不胜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美的材料,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十分丰富,取之不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人类勤劳勇敢、顽强不屈地发展生产,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先进阶级不畏、不怕困难、浴血奋战,为反动阶级的统治和自由解放而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既艰难曲折,又多姿多彩,具有使人激动,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这种推动社会进步,追求社会美好理想的崇高美,是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引导学生行为方面,充分利用英雄美的感召力和榜样的作用,效果更佳。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不充分展示社会风尚美和道德美。此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诗词、绘画、寓言、文学艺术形象等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在教学中适当地挖掘利用,发挥其审美作用,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3.营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的内容和形式,营造出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让学生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导入有新意、有气氛、有深度,不仅引起兴趣,而且留下悬念;课堂结束语不仅概括性强,而且有知识情感上的升华,能掀起教学活动的高潮,对学生有极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开合有度,使学生领悟到教学的节奏美和结构美。富有独创性的板书、精美的教具(图片、录音、录像)、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启发式提问和质疑、少而精的论述和剖析、动静相宜的体态、轻重起伏速度相宜的语调等等,都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给他们带来美的愉悦。概念的讲解,原理的论证,理论的运用,都刻意求新,不仅选用新材料、新观点、新信息,而且在方法上有新的形式、新的角度和新的设计,也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体验到美的存在。所有这些,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潜质和审美潜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4.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教学能否具有审美性,关键在教师。一方面,教师要把以美育德提高到教学原则的高度来认识,自觉地依照美的规律去指导教学活动,创造教学艺术,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按照教学规律完成的有特定目的的活动,而且是立美、审美的过程。没有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孜孜求美的精神,教学的审美性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眼中,既是教育者,又是被审美和评价的客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视野和评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按部就班完成教学操作任务的教书匠,而应以为人师表、具有人格魅力的审美形象深印在学生心中。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分析判断、组织协调、自我调节等能力;具有行为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非权力因素教育和影响学生。

审美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审美教学; 审美情趣;涵养;追求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teach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Zhou Xia

【Abstract】In Chinese teaching, the teacher should make use of various carrier , the life realm applying various way art to be appreciated melting to enter Chinese teaching middle , Eli giving the ability to control self cultivating a student to consummate personality harmony is beautiful runs after.

【Key words】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teaching;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Ability to control self; Run after

古今中外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寓言等都构成了一个个精致、丰富,有人生的悲和喜,有世界的幽默和滑稽,也有美丑交锋的多彩世界……这些都为语文教师进行艺术欣赏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应利用各种载体,运用多种方式将艺术欣赏有机地融入于语文教学之中。

1. 挖掘作品中的音乐美、自然美、画面美,创造性地再现作品中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反映自然美的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是很多的。尤其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突出。通过自然美的挖掘,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比如教王维的《山居秋暝》,让学生把它作为一幅有声图画来欣赏,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山中秋天的美丽,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然后从这些学生的感知形象引发开去,让学生想象这幅诗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又笼罩在月光下,别有一番奇丽的朦胧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竹喧”、“莲动”动静相生的动态美,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含蓄美。而无疑的,要让学生自己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诗画情景,肯定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构成自己独特的“山居秋暝图”。

诗歌具有意境美和音乐美双重特征,人们读诗歌的过程其实是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诗歌其本身的作用。例如李白的那首《床前明月光》,经过梅艳芳的演唱,那种游子思念故乡的深沉、惆怅的情怀表达地淋漓尽致,可谓声情并茂。再如《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诗中所描绘的景象: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清澈澄明的水上烟波万状,迷的空中雾霭千层。这些优美的意境也正是通过充满绵绵情意的演唱,让人感觉宛然在目。再加上本诗重章反复,用韵先响后暗,唱出来之后那种余音绕梁、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而本诗中所塑造的一位踯躅水畔、热烈急切地追求心上恋人的痴情男主人公的形象也表现了出来。

2. 挖掘作品中的情感美,激荡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艺术欣赏和形象思维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想象就是盲目的胡思乱想。“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在语文教学中,审美主体(学生)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就得不到精神满足,产生美感。

诗人郭小川说:“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是思想,也不是诗。”文学作品美就美在一个“情”字上,它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来表达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生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例如:在讲李白《将进酒》时,就需要充分挖掘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诗中看似表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情怀,但是在消极的背后是他对人生的慨叹,是他有志难伸、壮志难酬的痛苦。李白的一生看似潇洒,他曾有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但最终只能在诗酒中寄托自己的情怀。在讲解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李白,理解李白的痛苦感情,才能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的思想并不是消极的,而是诗人本真思想俊洒飘逸的体现。

3. 挖掘作品中的人性美,融入写作的创造活动中去

教材中,有许多是关于同一内容、题材的文章,但各具风格,从不同的审美角度,用不同的审美意识,对这一题材进行挖掘,创造了各种不同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这些不同的审美角度,细细领悟、品味这些作品的美学意境、美学情趣,提高学生鉴赏美、感觉美的能力,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不同角度地分析同一事物,获得丰富的写作资源,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深对美的认识,对美的创造。

语文教材上所选文章都是较为经典的名作,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写人的文章占绝大的比例,塑造的每一个不同的人物都是不同阶层的典型,是社会百态的集中体现,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例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刘兰芝,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等爱国学生形象。 如在学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时,学生都被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幸福生活情景而感动。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从记忆的相册里寻找同样感人的镜头,用真情的笔写下来,把自己对幸福的感受变成文字,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文章就显得特别富有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去理解父母的爱,理解了幸福的真正内涵。

审美教学范文第6篇

―译 者

长期以来,公立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流导向,偏重于表演和表现,也就是在“做”中学习,践行音乐艺术,看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能够融入实际的艺术过程之中,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性,并在艺术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基于这样的观点,绘画、素描、雕塑、演唱、演奏、表演和舞蹈这些活动成为艺术教学的支柱。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通过理解与欣赏活动,而不全是艺术的技能和技巧,来发展每位学生对艺术杰作价值的感受。这股思潮日益强烈,使得曾经投向艺术“实践”活动方面的经费朝着这个方向回流。人们可以明显看到,艺术“实践”活动方面的投资开始缩减。大家都在质疑,以往那种以艺术的表现为主导的教育价值的设想即便是合理和有效的,但是个体和大众目前的艺术品位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实际的情况是,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他们对艺术实践活动的涉入急剧下滑。同时,在美术或音乐教育界,很少有人对大多数美国人的审美偏好表示满意。

随着公众对公立学校艺术教育现状的日益不满,人们逐渐把眼光投向审美启迪教育,开始深入认识美育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在联邦政府对艺术与音乐教育各方面研究的支持之下,我们逐渐明确,艺术不仅值得尊重,而且需要并且应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可以凭借这样一种努力,使艺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富有意义。这一种努力不仅囊括艺术教育界在过去的作为,而且还包括有关学生对重要艺术作品的审美反应的探索。遗憾的是,对于如何培养审美体验及其必要的知识结构,我们的现有认识远不及我们以往积累的有关学生艺术践行及其技能技巧的认识。我们亟须在审美感受性的教育领域中积累必要的研究文献和专门知识。诚然,美学的文献浩如烟海,教育学的文献更是不胜枚举。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有关美育领域的真知灼见却极其匮乏。本文的写作意图,正在于阐明关于艺术的价值和功能的基本观念,并提出一些直接影响审美感知的教育方式。我希望自己的思考能为美育领域贡献一些力量,更重要的是,这些思考将提出需要通过研究深入讨论和探索的问题。

在人们的心目中,艺术向来被视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艺术的实践活动、鉴赏活动以及学习和教学活动,既是每个文化的内心满足,也是每个文化赖以健康发展的重要需求。与其他人类活动相比,艺术是人类理性潜能、情绪潜能和精神潜能的最佳实现途径。近年来,一位生物学家甚至这样宣称,他已经发现类人猿与文明人之间的过渡动物:“这种过渡动物就是我们!”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并未达到预期的文明程度。换言之,我们尚未达到完整的人应有的境界。深入一点讲,艺术是使人类更加文明,更有人性,更为敏锐,更能欣赏生活的美妙,更能体会生活的真谛,并借此提升人类意识的最有效和最有力的方式。这是因为艺术能使人们直接地、充分地、深刻地体验生活。也就是说,艺术能使我们体验生活本身的含义,这是艺术的核心事实。实际上,我们对艺术的点滴认识,都是来自这个核心的事实,并从中获取意义和价值。故而,我再次重申:所有艺术形式的共同点,是把构成生活本身的无形过程转换成为有形的形象。

艺术是对生活模糊性的有形复制。在生活中,我们的感情和体验转瞬即逝,我们也来不及停下对其进行玩味、思考、学习、重复和理解。有人曾说,生活是由持续远离的过去和不断靠近的未来之间转瞬即逝的动作组成的。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凝固这些动作,或者说我们不能让生活暂停下来,以便考察它的构成。但是,我们却能创造代表实际生活过程的形象或符号。这些形象或符号,或者说这些艺术作品,能够令人研究、探索、复习,能够令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予以再次体验。因此,艺术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使我们免于糊涂地生活。艺术是我们对敏感性的培养,或者说是我们学习如何感受生活的实验室。除了艺术,我们没有任何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而且如果不能处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不能实现我们潜在的人性。

本文剩余的部分比较通俗,但涉及的问题却更实际,即艺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如何帮助人们从艺术中获得丰富的含义。

所有的艺术形式,为了捕获和感受生活的意义,所做的都是相同或说相似的事情。所有艺术形式为我们的感知和反应呈现一个相互联系的活动的体系。在绘画中,这些相关联的活动由色彩、质地、线条、形状、体积和透视等组成。诗歌中的相互联系由格律、节奏、声喻和表象等组成。在舞蹈艺术中,此类相互联系则由舞者创造的动作和形式的编排、肌体的张弛等组成。在音乐艺术中,这些相互联系的活动是由旋律、节奏、和声、织体和曲式来组成的。在这一点上,每个艺术形式都是相似的。

构成一个艺术作品的相互联系,便是用符号表示生活构成的相互联系。正如生活本身的组成:作用与反作用、张与弛、需求与满足、压力与释放、期待与解决。与之相似,每个艺术作品也都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张与弛、压力与释放、期待与解决的复杂体系。当我们感知到艺术作品中相互联系的活动时,当我们感受到创造活动的张与弛、压力与释放时,我们正以直接且有力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称之为“生活”的实际过程中。

体验并不是由聪颖的艺术家隐藏在艺术作品中单一的、具体的、特定的、可阐明的信息所组成,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个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由特定的信息所组成的,而是感情形式的一种象征性表述。我们从一个艺术作品中获得的并不是一个关于外部世界的具体信息,而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意识的生灵如何感受他们所栖息的世界的深刻领悟。换句话说就是:艺术作品不是交流。

无疑,这样的表述,对于那些认为艺术是某种交流形式的人来说,是相当震撼的。那么,就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艺术不是交流。除非我们能够清晰地理解艺术与交流之间的区别,否则我们自己不能也无法帮助学生从艺术的独特性中获取任何益处。

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流者在脑中构想出某个信息,然后选择适当的文字或声音或手势尽可能直接、清晰明了地传递信息。良好的交流就是一个直接传达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没有对传达意义的误解或分歧。教科书的作者、新闻工作者、科学家将语言作为工具,直接地交流事实与想法;广告商以图片为工具,以实现交流的目的;电话员用声音传达特定的信息。我现在所做的或说尝试所做,就是交流,是向读者尽可能清晰地表述我头脑中的想法。

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艺术家所做的事情与之截然不同。艺术创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涉及艺术家与其把握的媒介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画家作画时,一个诗人写作时,一个作曲家创作时,一个舞蹈家舞蹈时,这些艺术家的感情和思维与他们把握的材料之间有一种持续的相互作用与交织。当艺术家创造作品时,他所做的并不是尝试交流预定的具体信息,而是深刻地涉入创作材料,并随着对材料的塑造,持续体验反馈的结果。这是一种深刻的主观过程。其中,艺术家对于生活有意和无意的观念,成为他对生活感受的有形体现。正是由于艺术家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观涉入,及其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的这些所作所为,方才堪称“创造”。我们大概不会使用“创造”一词,来描述交流的产物。

当我们在恰当地体验一个艺术作品时,就是在感知艺术家创造的复杂结构,并对结构中体现的感情给予反应。这个感知与反应的结合被称为“审美体验”。正如创造的过程不是一个既定信息交流的过程,因此审美体验也不是由一个特定信息的“破译”所构成。正如艺术家深刻地主观涉入他的材料中一样,人们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也是主观的。对于同一个艺术作品,没有任何人的反应是完全相同的,或从作品中获得相同的“意义”。这是因为,审美体验也是创造性的体验,它以非常独特和深远的方式,唤起个体性极强的独特意义。同时,这些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为人类所共享。

由于很多人坚信艺术是交流,从而阻碍了艺术的鉴赏。依我看来,这是令人甚为遗憾的现象。如果他们不能解释绘画中可以辨识的物体,不能清晰陈述一首诗歌,不能讲解舞蹈中的情节,不能叙述音乐表现的故事,他们就会逐渐感到失落和不适。而只有他们确实在特定作品中发现了这些事情,他们才感到自己理解了那些作品。实际上,他们那样的感知恰恰有悖艺术家创造作品的初衷,这里的感知仅仅是作品中肤浅和表面的东西。艺术家常常被逼“解读”他们的作品,好似其中隐藏了哪些可以解读的信息一样。当贝多芬被问及他的《第三交响曲》所表达的意思时,他转向钢琴,弹奏出作品开始的几个小节,然后只说了句“听”,“你所听到的和你所感受到的,那些就是这个作品的意义”。

毋庸置疑,总有一些人在音乐中听到的比其他人更多,在绘画或舞蹈中看到的更多,或在诗歌、小说中读到的更多。换句话说,一些人的感知能力比其他人要强。总有一些人能感受到更多,更容易对他们的感知给予反应。这种感知艺术家创造的内联体系活动的能力,以及对这些活动的反应能力,或者说具有的审美体验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审美感受性”。

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审美感受性。每个人都能在艺术中感知某事,并以某种方式对艺术予以反应。关于审美感受性,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它同其他能力一样,能够予以提升。这种审美体验的能力,即审美感受性,能够予以培养和发展,使之精确和深化。简言之,审美感受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习得,这一事实也是我们最关心的。

当然,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着手来进行教学?发展审美感受性的感知,或说对艺术作品中相互关系的感知,方式有很多。而对审美感受性的反应,或说对感知的反应,能够直接改善的具体方式几乎没有。这一反应是审美体验创造性的部分。每一个体的感情都是独特的,都是个体生活所有经历的产物。即使可以,我们也不能或不该尝试硬性规定一个人应该感受什么,或尝试建议他在感知艺术作品时应该这样或那样去感受,以此影响他的反应。遗憾的是,大量的艺术教学都企图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艺术作品的感情反应。这样的教学扼杀的是他们艺术体验的创造性,迫使艺术过程变成交流过程。其中,每个人尝试感受他的“应该”感受,每个人尝试获得教师心目中作品的特定“信息”。这种方式抑制或阻碍审美体验中最重要的部分,即艺术家在其作品中体现的审美思考的个体的、主观的反应,毁坏了整个艺术教学的目的。然而,提升审美体验的感知能力,即对艺术作品艺术内容感知能力的方式很多。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他尚未感知清楚的东西做出反应。如果一个人在艺术作品中感知到的仅仅是最浅显、表面、欠缺深度的东西,那么他的反应也必然是肤浅、表面的。一个人的感知越敏锐,在作品中的发现也就越细微,对作品复杂性的理解也就越深刻。那么,他的反应也就可能是成熟、敏锐、复杂而深刻的。

所以,如果我们提升感知能力,那会促进更多、更好反应的可能性。感知的越多,体验的越多。艺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系统地发展每位个体感知艺术作品、艺术内容的能力。

接下来的问题显而易见:我们如何提升感知能力?大致来说,能够直接影响审美感知品质的活动有三种。第一种活动是谈论艺术;第二种活动是创造艺术或践行艺术,即演唱、演奏、作曲、绘画、舞蹈和写作等;第三种活动是分析艺术,即研究特定的艺术作品,发现艺术表现性的奥秘所在。以下我将简要地介绍发展艺术感知的方式。当然,它们的使用都存在各自的利弊。

在美育中,发展关于艺术的概念,用言语表述关于艺术和各种艺术体验的方式几乎完全受到忽视。这并不是说我们进行艺术教育时谈论得不够,正好相反,我们谈论得太多。但是,我们太多的讨论都是关于错误的事情,为了错误的目的。我认为,我们耗费太多的时间用言语或尝试用言语表达关于艺术的事情,那些事情不用言语表达可能会更靠谱。例如,“解释”艺术作品,尝试将特定作品的“意义”译成文字,这些并不是好的方法。正如我对艺术过程如何异于交流过程的阐述一样,“解释”这一活动会扭曲和破坏艺术体验最重要的事情,以及艺术符号所生成的主观的、创造性的、不可言喻的体验。

另一种用语言表达艺术的不当方式,便是在教学中关注大量的事实和人物。这些事实和人物在实际艺术素材和实际艺术体验中是次要的。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像不当的解释一样有害,但也属无益。例如,很多音乐书籍都是关于作曲家生平,关于他们作品如何得到认可,关于音乐是多么美妙、多么妙趣横生的。但是这些表述无益于人们在音乐和聆听中获得更多。这就是伦纳德・伯恩斯坦所称的“音乐欣赏的骗局”,当然,这种“骗局”不仅限于音乐。再举另一个例子,我认识一位讲授音乐欣赏课的大学教师,他的修毕考试由四百多道题组成,包括判断题、正误题、匹配题、填空题和选择题等。在考试中,学生无须聆听音乐作品或以任何方式处理音乐材料,便有可能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在我看来,这种言语表达的方式是对珍贵的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而这种方式在美育中非常普遍。

用言语表达的方式用来发展这些概念,比如,人们应在艺术中期望或不期望什么;人们在艺术中体验到什么;在审美体验中哪些是不适当的事情;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他们尝试实现的是什么;各种艺术形式由什么组成,它们的材料如何起作用;特定艺术作品以及艺术中各种风格的历史、社会环境等,才能强化审美体验。这样,它才能有助于学生发展更为深刻的艺术感知,才能有助于发展更令人满意的艺术体验。但对艺术的谈论,需要巧妙得当。

提升审美感知力的第二个方法便是艺术的践行活动。不幸的是,这一方式在美育中也存在极大的滥用。在公立学校时或多或少参与艺术教育的人,对这种情形都十分熟悉。这些艺术的践行活动,或说表演、表现活动,以美育的名义实施于很多学校。在大部分学校中,表演或表现成为艺术学习的唯一方式。

如果把表演或表现作为强化审美感知力的方式予以使用,那么它对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具有重大且长久的影响。相反,如果仅仅把表演或表现本身认作教育的目标,那么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表演或表现便成为于己无关的活动,因为他们在最终并不会成为表演艺术家。当然,希望每个学生都更具审美感受性,希望源于审美体验的乐趣会自动地引导他毕生探索这样的体验,培养这样的体验,这种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如若表演或表现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那么它便成为有意义且重要的活动。但正如我们这些音乐或美术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所认识到的一样,大量的年轻人在他们高中毕业后,几乎终止了所有与艺术的接触,此前学校培养的艺术感受能力所剩无几。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表演或表现活动的误用与滥用造成的。

发展感知的第三个方式分析,依其如何使用也是各有利弊的。对一个艺术作品冷静、理智、理论和学术的分析,就艺术鉴赏而言可能是无聊、徒劳且有害的。我认为,这种分析对专业人员或未来的专业人员而言是恰当的。由于这样的分析使感知完全独立于反应,因此它不会引向更好的审美体验。它通过关注艺术纯粹的智能方面,以及强调这些方面的重要性来避免任何反应,而不会加深反应和感受性。

另一方面,一种源于艺术作品富有表现性体验的分析,是最有效且最有利的提升审美感受性的方式,因为它直接与艺术作品的表现性相关,并能为深化艺术作品表现手段的感知清除干扰。由于这一活动与我们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品质的目的息息相关,故此,我认为它应在艺术教学中占据核心位置,若要系统地通过这种分析进行教学,当然需要大量的训练。这就引出美育领域三个最迫切的问题:1.当前艺术教师的能力亟待提高;2.在审美感受性培养方面,亟须专家型教师团队;3.教师及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艺术,通过有形的符号捕获生活构成的过程,能使我们理解生活。我们从艺术中获得的越多,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我们的生活就越丰富。艺术通过呈现一种复杂的相互关联活动的体系表现生活。艺术作品包含的不是日常世界的单一和确定的信息,而是一条深刻领悟和感受世界的源泉。换句话说,艺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流,而是通过艺术的符号对生活过程的主观创造,并激发受众的主观体验。这便是“审美体验”,拥有这样体验的能力是“审美感受性”,艺术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发展这种审美感受性。对于审美感受性的“反应”,我们能够做的微乎其微,但在提升作品的“感知”上,尚有方式的改善可能。我们能够通过谈论艺术与艺术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艺术观念和知识。艺术的践行、艺术的分析,这些方式如果运用得当,我们的学生将会提升艺术的鉴赏能力,还以艺术鉴赏应有的方式。

孟繁佳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审美教学范文第7篇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告诉我是鼻子碰扁的原因)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能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课文写“圆明圆的建筑特点”时,可采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审美教学范文第8篇

一、抓住童话审美教学的美感性原则,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童话审美教学中,美感性是审美教学原则之一。对儿童而言,其喜欢美的事物,而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等,可滋润儿童心灵,激活学生美的感知力,促进学生身心、情感、智慧等全面发展,尤其是小学语文童话课文,可读性强,富有美感,如风格鲜明、意境优美、主题深邃、语言生动等。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掘童话本身的美感内容,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多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师自身仪态来创造良好的审美环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氛围中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如教学《小河与青草》时,可呈现相关图片或插图,语言导入: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另外,还可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让学生感受自然美。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审美体验,如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等道具,进行角色扮演或表演等,使其深刻理解与把握童话中的思想主题,并体会到语文学习乐趣,爱上童话,爱上语文。

二、注意童话审美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增强学生审美体验

由心理学来看,审美属于高层次的精神现象,包含了各种心理功能,如理解、联想与想象、情感与认知等。而审美首先源于直观感知。因此,在审美教学中,直观性是特点之一,也是童话审美教学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言,在童话故事中,其形象往往是具体可感的,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而灵动表现出来。所以,在小学童话审美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直观性的教学原则,通过多种直观性手段与方法,如图片、实物、角色表演、多媒体等,以增强学生直观感知,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使其如临其境,与作者形成心灵交汇,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第一,注意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动作、表情、语言、故事形象进行再次创造;亦或把握典型细节,使其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亦或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关键字词,使故事画面更生动,富有生命力。如教学《北风与小鱼》一文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关画面,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话语来描绘画面,从而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加深文本理解,提高鉴赏能力。譬如为让学生感受北风“气极了”,可引导学生看相应画面,结合课文内容,讲讲由哪儿可观察到北风“气极了”。于是学生纷纷发言,如有的同学答道“他猛吹一口气,吹来了大雪,河面结冰了”;有的则说道“他气得脸发青了”等。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可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感受语言美,有情感的朗读。

第二,在童话教学中,借助语言描绘事物时,教师可呈现一定的情景或实物,以增强教学直观性,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发挥学生想象力,使其活用语言来表述情感,加深认知。如教学《猴子种果树》时,语文教师可巧设情境,通过叙述形式,引导孩子们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如猴子、乌鸦、喜鹊、杜鹃,在表演时,学生可运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激活了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审美体验。培养了学生审美想象,使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寓意。

三、把握童话审美教学的创造性原则

在童话阅读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想象,使其学会发现美,并创造美。因此,在小学童话审美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第一,利用想象,入境入情。在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童话课文时,教师应发掘文本蕴含的真善美,通过朗读、想象,入境入情,深化知识,升华情感。如教学《会走路的树》,语言引入:①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小树在林中走来走去(呈现驯鹿图),请闭上眼睛,想想春天的早晨树林中会是怎样的,可想到哪些词语?②在春光明媚的早晨,阳光洒向幽静树林,露珠在草叶上滚来滚去,鸟儿唱着动听的歌……就在我们陶醉其中时,看见一棵金色小树在林中走来走去,看到如此情景,会有什么感受呢?然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鸟与这些小树的对话,想想这棵小树怎么样?③当小鸟与小树成了好朋友后,他们会发生什么呢?你认为这对好朋友的友谊怎样?学生先想象,而后朗读课文,找出答案。④小鸟和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东西?想不想与他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有趣的地方?——小朋友们,请认真看图,选择一幅,用自己的话补充完整。⑤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一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它不得不与小树告别,此刻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小鸟会对小树说什么呢?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扮演小树与小鸟,想想说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力,也实现了情感升华。

审美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美术知识;教学策略;小学;审美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性的活动,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活动。美术教学也是一样。在新的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更要注重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的进行合理性地传递知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游戏指引

传统教学中的美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目前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创新,从学生的兴趣开始引导。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游戏模式,利用游戏来促进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来制定游戏内容。如,在《形的联想》一课中,学生走进教室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如圆形、方形等多种图形,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开始大胆地猜想,有的小学生猜是南瓜,有的猜是西瓜等,学生不断地猜想,让学生的好奇心跟着思维萌动,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学生非常踊跃,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提高了学生的热情,还能学会知识。通过游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赏析教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赏析美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学生通过赏析美术让自己的美术知识以及美术欣赏能力更加有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也是美术教师的根本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线条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根据一些国画来进行欣赏,通过与国画零距离的接触以及对话,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构想,并且对线条、作画方式、色彩的运用、画面的总体感觉,甚至某些艺术语言进行无形的吸纳,教师与学生共同鉴赏作品,让学生注意作品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情,因此,善用欣赏艺术,能让学生艺术的表现力淋漓尽致地得到表现,对于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生活教材策略

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全面地投身到生活中才能感受到活教材的洗礼,也能开发学生的美术范围。大家都知道,生活就是艺术的源泉,所以美术教学要紧密地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全面的结合,最好能真实地与生活进行贴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体会生活,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来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自己观察一些感兴趣的植物色彩或者动物的颜色等。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动摇不断总结与分析教学模式与思维,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魅力课堂,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刘海芳.引导―互动:中职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审美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 课堂教学 陶冶情操

一、引言

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级学校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许多有意义且颇有成效的探索。笔者认为,审美教育应在英语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应成为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美的传播者,而学生正是美的实践者。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积极运用语言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美的心灵。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充分合理地运用教材内容,恰倒好处的使用教学手段,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完善。

二、审美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2.1教师形象美

各种形态的美都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表现出来的。美育就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2006:97)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教态都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因此,作为教师,每当他走进教室,都应首先展现给学生一种大方之美,一种亲切之美。因而要求教师做到服装整洁,装束得体,举止文雅,情绪饱满,面带笑容,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既严肃又认真,又不乏和蔼可亲,给学生以美感,吸引学生参加到我们的语言授课中来,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他的学生心目中是榜样,是典范。所以,高尚的人品修养,良好的道德观念都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从而从思想上感染学生,开发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2.2教学语言美

作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教师,他要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把英语本身所具有的韵律美展现出来。并且要抑扬顿挫,这样能给人一种谦逊温和的情感美,诗一般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符合英美人习惯的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去调动学生的情绪,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从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到语言的准确美,简洁美。用最少的话语表达最吸引人的内容。所以选用词语要仔细斟酌,认真推敲。句型结构也要经过认真的选择,以体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便于学生的掌握。即使同为新知识,也要尽量找出彼此之间的联系,易于学生的记忆。如:在讲授“invitation”一词与动词搭配时,笔者采用了如下的方式:

首先发出邀请“send out an invitation”,此后会有人收到邀请“receive the invitation”,收到邀请的人需要经过考虑之后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accept the invitation”,如果拒绝则为“refuse the invitation”。此后笔者又讲了一个故事将这些短语联系在一起,词语间有了联系,便于学生记忆。

I want to send out an invitation, and I also hope to receive an invitation. I want to accept the invitation, but I hope they refuse my invitation, because I have no money.

话音刚落,学生们哗然大笑。

在讲故事时,笔者力求做到形象生动,感情丰富,风趣幽默。那些遥远的,抽象的,不可视的事物通过笔者的生动而形象的描绘,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清晰的图像。冰冷的文字符号突然间有了生气,转化成了声情交融的话语,启发了学生的智慧,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教师应做有心人,充分运用语言的魅力。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适当地写上一两句中肯的评语,犹如和学生做了一次贴心的交谈,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好英语的积极性。在工作中笔者采用了下列评语:

Your homework is well done, but it will be better if you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spelling.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 Try to make your sentences correct. I am sure you can.

如此以来,当学生翻开作业本时,看到的不是冰冷的对错符号,分数,而是来自老师的亲切话语。学生完全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特别关注,爱护和希望。这时,无论是赞扬还是劝戒,学生都会心领神会,精神为之一振,学习劲头倍增。

2.3教学内容美

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2)而我们的英语教材,就利用了小说、诗歌、电影、传记、戏剧等体裁来说明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这些内容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启迪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应是享受,是欢愉,是精神的升华,而这一切是由师生共同营造的。如:在高一上册《The silver screen》单元中的《Not one less》一课中通过给学生播放该影片,去感受课文中的13岁的主人公魏敏芝作为老师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辍学所付出的艰辛及她的淳朴,善良,极负责任的形象美。再如,高中第三册《American literature》单元中的《A sacrifice for love》教师要通过设计一些细节问题,如:1.Why did Della cry after counting the money she had been saving? 2. Why did tears fall from her eyes while Della was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mirror? 3. How did Della expect Jim to react when he saw her? 4. What was Jim’s reaction when she saw Della, who had cut her hair short? 5. Why did Della burst into tears when she opened the package Jim bought her? 逐步引导学生明白小说主人公Della 和Jim为了让自己所爱的人度过一个美好的圣诞节所作出的牺牲,去为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喝彩。最后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是否金钱能买来真正的爱情?爱情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另外,通过理解作者的新颖、巧妙的构思,能使学生对作品美学意义的理解得到充分的延伸。所以,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的认识从中得到提高,精神境界进一步地升华,使之受到情感的陶冶,得到审美享受。

总之,教师要以围绕美的感受去完成一课书的教学任务,突出美的形象,加强审美意境的培养,这样比简单、机械的灌输语言基础知识具有更多的优势。

2.4教学格式美

板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课堂思路的一个概括,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板书的设计要文字精练,美观抢眼。可适当采用鲜明的色彩,简笔画,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或表达重点内容。实践证明,学生对于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映是截然不同的,美观的板书可以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强化课堂的效果,同时也教会学生怎样书写得工整美观。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时常用红色粉笔圈上重点,用黄色的粉笔画上学生容易错的地方,用蓝色的粉笔写出知识拓展及延伸部分。所以,有时板书就象一幅多彩的图画,传达着知识和美感。在讲授《Saving the Earth》时,笔者仅画了一个“笑脸地球”和一个“哭脸地球”供学生作为话题讨论,画图虽简单,但能准确达意,收效甚好。

2.5教学手段美

现代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最前沿的知识,会操作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英语授课中,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尽力创设美的情境。多媒体便于创设情景,激趣。它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声情兼备,动静结合,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形象生动的显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去感受美、欣赏美。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丰富,使其如身临其境,融入教材,从而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种能调动学生各种心理能力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审美境界。

比如:笔者在讲授高二上册第四单元《A garden of poems》中的诗歌《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的时候,首先让学生通过聆听磁带里美妙的旋律,感悟歌曲的内涵,然后再放该歌曲的VCD让他们通过观看歌手Richard Marx逼真投入的表演,去进一步领会歌词所表达的真挚感情,最后再一起学唱这首经典老歌。这样不但使得英语课上的活泼、生动,而且同时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三、结论

高尚美好的情绪可以把人引向理想的追求,“动之以情”的审美教育手段胜过任务强制的学习手段。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把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审美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认识美的外在表现,还要领悟美的神韵;不仅要激发学生在语言学习和欣赏中的欢愉感,还要及时把它上升,转化为道德情感。从而陶冶性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使英语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将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更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冯忠汉等,《教育学》,1994,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2,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审美能力论文范文 下一篇:摄影艺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