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审美与审美设计

时间:2022-10-15 09:15:32

设计审美与审美设计

摘要:设计是门独立的艺术学科,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不同于传统的艺术。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审美观念,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作品要“里应外合”。

关键词:高等学校;设计美学;观赏性与实用性;审美评价

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艺术设计也顺应着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并形成了设计与创意主导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发生了变化,设计的对象更加广泛。设计作品的价值意味着这件作品给人带来的使用价值:观赏性或是实用性。设计艺术的实用美是设计美学中的首要范畴,但是,设计艺术的外形美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设计艺术的审美功能。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设计作为造物的艺术,这两者必然是合二而一的。没有功能的形式设计是累赘的装饰品,而没有形式的功能设计是见不得人的粗陋物什。在一定程度上,概念的提升需要我们全方面的掌控事物的能力,设计要寻求构思,作品的呈现于受到大众的反馈是找到概念最为准确的切入口。

1 设计到底是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为了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他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组织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在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但作为设计美学的初学者,我以为,一件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外观美没有前后、秩序之分。外表和功能无非是一个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形式不必完全追随功能,而功能也不必完全让位形式。正如辩证法一样: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有利就有弊,这是人们常说的辩证统一。因此,在不同的产品设计中,具体问题都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拥有实事求是的作风。设计作品的价值我觉得是两者的结合。

设计的目的,在我看来,核心是人的需求,是人的本能与现实所需的融合。世界最初的设计没人可以说的清楚是什么作品,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日常生活中的每样物品都是一件设计作品,只是它的外观与功能在当今很普遍而已,比如筷子,碗,刀等。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已经看惯此类简单的物品,有点不能认同这种常见的东西作为设计。我们自认的设计都是一代代更新的信息产品、风格不一的家居产品、形式各异的生活物品等等,这是我们的眼光。换种角度,几百年后,人类的思维也将步入另一个辉煌时,那时的人们也将小视我们的设计。其实,在我认为,各种艺术形式和设计物都是一种创造美的行为。正是说,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产生对美的理解也就不同。设计美学的异中求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存异空间的求同思想。就比如津村耕佑和他所设计的成人尿不湿,虽然完成了造型很漂亮的尿不湿设计,但其提案的真正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更为重要的构思:那就是人与服装之间存在的新关系。依据吸水性的不同,他在每件衣服的右下角都清晰地标出了其吸水指数,使得人们在注重衣服美观的同时看到了这个设计,挖掘出了衣服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多样性,非常受大众好评。

原始艺术和人类的早期设计,大多数都是首先考虑实用目的,从石器到陶器,它们的形态之美不断地变化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变。然后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审美要求;有时也有同时考虑实用上与审美上的需要。今天的设计艺术无疑要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设计作品的观赏性主要由在形态、色彩、肌理等因素组合而成,它是传达设计艺术中功能美信息的直观途径,它的产生受制于实用功能,同时又对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就如IKEA所出售的查尔姆苹果刀一样,设计者根据一般苹果的大小,设计出来的成品可以方便的将苹果切成月牙形,并挖掉中间的果核,非常的实用。然而,它的外表却是很简单。红色的ABS塑料将中间的不锈钢切刀包围,左右有着方便人手着力的把手,方便使用者下压苹果。简单的造型得不到华丽人士的认可,但它的功能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这就是它的外表美受制于了实用功能。换个角度,难道查尔姆苹果刀就只能适用于分解苹果吗?其实,它也同样也可被用来将洋葱切成楔形等形状。如此而来,我们不可以被它的主要作用蒙骗,我们也可能是设计者,我们也应该具有设计思维,纵使是在设计者所设计的成品上的创新。

2 关于“大众对设计作品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审美”调查

针对不同人群对设计作品的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审美,我做了一下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可见,大家对于实用性和外观性的融合并不见好,因为大家都普遍觉得两者的结合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是完美的。所以我并没有针对两者的统一作为一项来进行调查,因为两者的结合无疑是百分百的人气需求率与支持率。从上面的调查看来,我们的审美不仅仅需要停留在单独的外观或是功能,设计师注重形态、色彩与肌理等外观体现的话,实用性就未必能让人满意。反之,设计师注重实用性的话,形态、色彩与肌理等外观体现就未必让人称赞。毕竟事物没有十全十美,所谓的完美也是相对的。

3 艺术设计需要应变和创新

在英国,威廉・莫里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对许多英国人来说,他可能是人们唯一能够脱口而出的设计师。莫里斯1834年出身在埃塞克斯郡的一个富商家庭。在17岁那年,他随母亲一道去参观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一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博览会的建筑――“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而“水晶宫”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莫里斯对于当时展出的展品很有反感,这件事对他日后投身于反抗粗制滥造的工业制品有密切关系。这位曾决心献身于追随上帝的工作却终以艺术与设计作为毕生事业的英国人,一位永远为后人所景仰的现代设计的伟大的先行者。在威廉・莫里斯所提倡的美术工艺运动中,书装设计和墙纸设计是其中两个重要环节,从中可以看出他所要传达的信息。这场运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制作具体的物品,反对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直接原因。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设计出高性能的作品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尤其是21世纪的市场,瞬息万变,因此艺术的设计人才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与吐故纳新的能力。既要有创新能力,还要有预测前沿流行的趋势,能够引领时代风尚,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前瞻性的作品。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带来了高速发展的产业化。电脑的出现,无疑是最便捷的通讯工具。从最初的巨大型发展到现在的笔记本式,由最初的只有计算功能的巨大型计算机发展到现在的由AMD推出Athlon XP 系列处理器的集搜索、计算、通讯等贯穿全世界网络信息功能于一体的超薄型个人电脑,这期间的发展离不开设计师高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相对现在的经济状况,大众都已经基本能接受这种新型电脑。实用性已经很具体,然而现在笔记本电脑的外观过于单调,纯色系占据很大比例。设计师现在在笔记本的外观上也花尽了心思:“中国情结”、“青花瓷”、炫彩系列、钢琴烤漆等等。其实,不管是怎样的创新,都是在外形和布局上寻找共性之中的个性。如此而来,实用性占据的上风,让设计师着心外观的能力就小了,毕竟一个人的心思和能力是有限的。尽量的弥补外观的缺失,也成为了笔记本电脑风波的主流。不难发现,在一种形态的笔记本成为主流,占领大部分市场的背后时,大部分都是有一种创新的设计在默默地作为支撑。

4 结束语

设计的审美与审美中的设计都因个人的不同观念而存在或多或少的分歧与争论。美与不美,好与不好,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字,它包含着许多设计师的心血。不管怎样,我们不该小视设计师的成果,虽然设计中肯定存在设计者单方面的个人审美。我们,作为一个设计者,同样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不该将自己的审美标准强加于另一个设计者,正如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一样。大家只有在异中求同,才是未来设计的最好出路,因为大家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广大的大家,这也将会使设计审美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我们生活在一个景观社会中,我们的任何审美评论都有可能影响我们自己今后的审美标准,更甚,我们还可能会影响别人。所以,对于设计审美,我们不能抱以简单的心态面对,我们应该将自己放在一个大众的平台上,舍小利看大赢,要提高我们自己的审美概念,审美标准。这样,不仅我们会得到很好的设计作品,而且设计师会因为大众的期许,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来方便大家。这种场景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设计出服务社会大众的作品,大众的审美设计也会产生更多的共鸣,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设计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 原研哉.DESIGN OF DESIGN(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卫娜(1990―),女,江苏南京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基础。

上一篇: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理念 下一篇:浅议校园电视台人事分配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