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认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3:49:45

审计认识论文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1篇

从威廉哈姆和卡米切尔(1989)在其专著《审计学概论与方法》中真正提出了审计文化概念开始,到王会金(1991)题为《对审计文化有关问题的研究》的论文公开发表,就此拉开了我国进行审计文化研究的序幕。根据现有审计文化研究文献的数量将这段时期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审计文化研究萌芽阶段:1991-2001年。自1991年3月《审计与经济研究》刊发南京审计学院王会金老师的论文之后至2001年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仅收录了10 篇以“审计文化”为题的论文,其中4篇来自高校,5篇来自审计厅(局)或审计科研所,1篇来自会计师事务所,核心期刊刊发的仅5篇。在此阶段,审计文化研究文献主要以简介国外审计文化研究,探讨审计文化涵义、审计文化特点以及审计文化功能等若干基础问题,同时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特征和内容提出了初步设想,其中也点缀了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和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特定审计主体的文化建设思想。(2)审计文化研究起步阶段:2002年至今。2002至2011年末的十年里,理论界、审计署(厅、局)、企业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实务界越来越关注审计文化。审计文化论文方面,以题为“审计文化”的论文共175篇,审计文化专著方面,《中国审计文化研究》(陈正兴、周生春,2004)从审计文化的概念出发,论证了研究审计文化的原因和如何研究审计文化的问题,探讨了中国审计文化的历史、现状与理想模式,最后阐明了当前如何进行审计文化建设。《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桂建平、倪国爱,2006)是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研究审计文化的成果结晶,首次提出了以审计文化目标为逻辑起点,把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系结构,并且以上两部专著的核心思想都已在《审计研究》、《中国审计》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审计文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方面,有两篇题为“审计文化”的学术会议论文,相对较少。2004 年11,审计署机关党委和审计科研所共同筹办了审计署审计文化建设研讨会。在此阶段审计文化研究得益于《审计署2003年规划》和《审计署2008年规划》的大力推进,使得文献数量大量增加,且研究内容呈现多样化发展,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下文将对此阶段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审计文化研究回顾

(一)审计文化研究文献分布特点分析 基于审计文化研究起步阶段文献,以题为“审计文化”的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从统计表里,可以看出审计文化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审计署2003年规划》和《审计署2008年规划》出台后,出现研究的小高峰,随后成果减少,说明理论界和实务界紧跟政策导向,抓“热点”,可以预测,随着2011年《审计署“十二五”规划》和《决定》的相继出台,又一研究高峰会出现。

(二)审计文化研究内容回顾 本文根据现有文献主要从审计文化定义、定位和特征;审计文化研究意义和功能;审计文化内容和要素组成;审计文化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回顾。

(1)审计文化定义、定位和特征。审计文化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定义角度出发认为审计文化实际是一种管理理论,是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带有审计特色的对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审计活动的管理经验总结。周生春(2003)认为狭义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基于长期的审计活动形成的审计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审计制度、审计组织机构的复合体。广义审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实践中创造的与审计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王爱国(2011)认为广义的审计文化观,会掩盖审计文化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内容,不利于准确把握审计文化的本质和作用,所以其把审计文化界定为对审计事业发展有积极影响的审计信念、审计态度和审计价值观。可见,审计文化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审计文化定位方面,刘红升(2002)在审计文化定位方面,认为审计文化和企业文化一样都是属于亚文化的一种,周生春(2003)更进一步认为审计理论从属于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属于行政文化。审计文特征方面,石爱中(2005)认为审计文化特征是属于管理类的制度文化,其结构以精神元素为主且具有明显的历史和地域特点,审计文化是与其它文化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的发展中的文化。

(2)审计文化研究意义和功能。王爱国(2011)认为审计工作的成败,不仅在于审计制度的完善、审计行为的规范和审计队伍的素质,关键在于审计信念、审计态度和审计价值观,即审计文化的先进。周生春(2003)、陈正兴(2003)等将审计文化视为一种柔性管理手段,能够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发挥审计文化的优化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辐射功能、激励功能和塑造形象等功能,能引导审计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3)审计文化内容和要素组成。徐彦夫(2005)认为审计文化内容包括:审计行为文化、审计管理文化和审计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石爱中(2005)则将审计文化的内容具体化为八项:确定责任(财务责任、管理责任、社会责任)和真实、服务权力和公众、恪守独立和谨慎、遵循准则和规范、追求能力和修养、崇尚理性和证据、主张证明和公开、维护秩序和法制,这八项内容将审计文化精髓融入审计工作之中,极具指导意义和可执行性。审计文化要素方面,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2004)以审计文化目标为逻辑起点构建了涵盖审计文化理念和审计文化制度为审计文化理论,再指导审计文化建设实践的审计文化理论结构框架,其为审计文化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框架体系。

(4)审计文化研究方法。对于审计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多学科交叉运用法,实地(案例)研究法,多学科交叉运用法主要是以系统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作为审计文化研究的认识论,并整合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研究成果,推动审计文化发展的一种方法。从整体来看,规范研究方法仍是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其他实证研究方法在审计文化研究中的应用有待发展。

三、审计文化研究展望

(一)加大审计文化研究力度 2011年10月,审计署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决定》的通过,必将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审计文化以审计审计价值观和审计精神为基石,审计文化建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加强审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为导向,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审计机关为平台,以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核心……营造一种专业、文明、廉洁、和谐、严格、奉献、奋进、包容的文化氛围”(中国审计报,2011)。这样的审计文化必然会促进审计理论积极深入研究和审计实务有效务实发展。

(二)加强审计文化理论研究 一方面,2009 年3 月,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会议”强调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融合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以及悠久的审计历史,以审计职业道德为主展开审计伦理文化的建构;另一方面,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和多维度的概念,以“科学发展观”、“免疫系统论”为核心理念,提炼审计实践经验和总结审计发展规律,将其体现在审计制度创新之中,开展审计文化理论体系构建。此外,审计文化理论研究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理论研究的有益新元素和新的研究方法,从而获取新的发展能量,适应社会对审计的新要求。

(三)拓宽审计文化实践领域 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社会对审计活动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因此,审计文化是一种发展中的文化。在面对审计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时,审计技术方法、审计规范和审计理念等审计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随之不断发展变化,进而促使审计实务人员在发展中的审计文化指引下探索新的审计内容和审计形式,更好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另一方面,审计文化理论研究者应尽快“走出去”,调研审计实务部门对审计文化建设中真正需求和遇到的问题。审计文化理论来源于审计文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需要适用的理论作为指导,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会计史; 音乐史; 历史观; 撰写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5-0002-06

一、引言

在会计学领域,西方存在各种观点和流派。这与其他学科是一样的,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各种观点之争,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流派可以影响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可以看作是外部影响),但是在西方世界却存在一种内部殖民主义的现象――英美传统主导着西方其他国家。本文所调查的就是这个内部问题,至于外部问题则需要使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框架。

本文讨论的是如何通过改善会计史的写作方法来提升该学科的地位。我们考察了会计历史在撰写方面的流派和思想。事实上,本文的一个中心目的就是探讨撰写会计史的各种可能方法,并在不同学科史之间交流经验。

本文所探讨的这本书使用了一种多元化方法撰写历史,这说明在历史撰写方法的争论中,调查不同领域的做法是可能的。我们的目的是把这种观点移植到会计史的讨论中。每个学科中存在各不相同的历史撰写方法,通过对跨学科历史的比较,有可能得到有用的启示。事实上,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历史撰写,本质上都存在共同的认识论特征。

始于作者对“边缘”会计领域的研究偏好(例如调查在非常规、反常的空间/时间条件下,特别是在工业化早期的制度和文化艺术单位的会计问题),发现了音乐史撰写中存在一些与会计史相似的问题,并认为从中可以得到某些启发,运用到会计史中。总之,这并不是天方夜谭的题目,因为在字典中,我们所熟悉的“流派”一词的意思本来就是“一个类别的艺术、音乐或者文学作品,它们有着某种特别的风格、形式或内容”。

二、多元化历史撰写方法:来自音乐的一个例子

最近在意大利出版的一本音乐史教科书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该书非常特别,可以归纳出六大特征:

第一,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教科书最突出的特征是,虽然这是一本历史教材,但却是从最现代开始讲述。该书第一部分讲的是1890―1999年的历史,第一章是现代音乐及之前的音乐史――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音乐(用小标题表示意大利“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音乐”,这提供的是一种“实时”的音乐史)。随后的章节则依次往前追溯。通常比较传统的音乐史叙述方法是按照标准的分期方式,从古代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代、古典时代、浪漫时期,然后到20世纪(在网络上搜索“音乐史”一般都会看到这种分期叙述方式)。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著作是音乐学校使用的教科书,该书所采纳的特别结构似乎对教学更有效。因为一般的音乐史教科书遇到的问题是,经常没有时间就不再讲授最后的章节。所以使用传统教科书,可能会使学生了解了音乐的长期演变过程,却不理解当今的音乐。

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作品本身体现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它提供了“关于现代的历史”(History of The Present)。除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演化以外,该教材的目的是把当代音乐材料(例如音乐的写作和音乐欣赏)置于历史长河中。

第二,音乐史的教材通常讲解音乐理论和音乐美学的历史。忽视了当代音乐可以简化教材作者的工作,使他们不必去面对那些关于当代音乐历史范围的争论。例如,米拉(Mila)在他的书中从第98页到第453页都在讲当代音乐,而他定义的“当代”可以一直延伸到1870年。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音乐史教科书,还是一部关于音乐学和音乐批评的著作。关于流行音乐的第二章就可以说明他们采用的这种方法。如同专门探讨流行音乐和文化的美学理论著作一样,该书详细地讨论了关于流行音乐的基础和定义方面的问题。历史本身并不是孤立的,(音乐)史学家创造了(美学)理论。从这个意义上看,该书在“创造历史”和“理论创造”(Making History and Theory Making)的协调方面作出了贡献。

第三,该书的结构采用了一种“非线性的历史观”(Non-linear Sense of History),即把过去和现在辩证地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说现在一定由过去所决定,也不是说过去一定存在于现在。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的音乐史教材。一般的教材引导着读者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按照线性的方式学习。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假设读者可以在理解20世纪早期或更早期之前,就可以先理解最近50年的音乐(第一章)。同样,该书的结构暗含的假设是,读者可以不必了解某种特定音乐流派的发展,就可以先理解其历史背景和(例如浪漫主义音乐作家的)美学价值。这种著述方式是非常特别和有创意的。可以把这种方法看作对历史本质的否定,是一种可能的后现代派观点的历史认识论。在这种方法中,历史是重要的,但其包含的不仅仅是那些确定的、设计完美的事件、流派和风格的延续。这本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观点,认为音乐的演化是模糊的、自发的,可能是不明确的,存在大量潜在的因素。

第四,更详细地分析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著作的内容,即可发现该书并没有从一种纯技术和美学角度来描述音乐的历史。它是一本音乐的“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例如,在描述德国那一段(第一章:1945―1999年),文章从谨慎的政治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理解该国战后音乐的美学理论。另外一个例子是1890―1945年的章节(新曲目),仍然是关于德国的部分,提到了许多政治方面和哲学辩论方面的相关文章。1790―1830年的章节(介于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之间,贝多芬革新)也提供了一个社会学带来的新环境,即“著作权的立法时代”。

相对于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著作而言,主流的音乐史教材很少涉及对美学、时段、流派等演化方面的分析。立法和技术(例如录音技术)决定了音乐制作和音乐消费的社会学,以及音乐美学,这些都是大多数音乐史教材中不涉及的内容。

第五,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著作体现了一种深刻(而且是特别的)的多元流派观(Pluralist View of Genres),不仅在传统流派之间,而且在各流派内部都是如此。不同于大多数音乐史教科书,它不仅介绍了古典的和受过训练的杰出音乐,还简单介绍了甲壳虫的音乐。还有很重要的一章(第一部分的第二章)是关于流行音乐的(全书650页,流行音乐共56页)。除了上述的重要特征(即社会和制度历史,强调“录音技术的演化”“流行和青年文化的兴起”)之外,本章还对不同流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19世纪的歌曲和舞蹈、爵士乐、摇滚乐、说唱乐以及原声音乐)。这章还提到了民族音乐,并且还有几页弱化了大多数音乐史教科书中西方文化对某些领域(“东欧”、“地中海地区”、“非洲”、“中东和太平洋圈”、“拉丁美洲”)的偏见。

第六,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著作的第六个特征也和上述多元观点相关,书中强调了“多地区化”(Multigeographical Emphasis),这些地区至少包括了西方国家。这本教科书描述了多个国家的音乐史。当代音乐(整个第一章就是按照一系列的国家来组织结构的)、流行音乐,特别关注“边缘国家的音乐”,以及20世纪早期(第三章是关于1890―1945年这个时代的,其结构就是按照一系列国家来组织的)都涉及了多个国家。一般传统的音乐教科书很少会如此关注地方现象和传统,只会介绍一下19世纪音乐史的“国家流派”。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介绍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流派、风格和作曲家。如果认识到了西方偏见的局限性,这本书可以看作一个大陆历史。

三、对会计史的启示

无可否认,会计与音乐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大家一定会对上述讨论的意义心存疑虑。这两个学科所探讨的问题、内容显然不同,不过会计和音乐都与数学有点关系,这是两种知识共同的基础。

然而,关键一点是历史撰写的共同点不仅仅是所描述的历史内容本身。无论哪个学科的历史,对历史本质的描述,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除了“存在论”这个层次上存在差异,其他观点都是相似的。因此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作品可能和会计历史的撰写相关,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后文将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著作的前述特征与会计领域相联系,即关于现代的历史、创造历史和理论创造、非线性历史观、社会历史、多流派观点以及多地区化观点。

(一)关于现代的历史

在撰写会计史时,可能遇到的一个困境是不知道应该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会计,还是应该从会计学者的角度来看历史。这两种选择具有细微的认识论差异,同时还要考虑会计史的不同。在会计学领域,相对其他管理学科而言,历史问题受到更多重视,体现在一些专门性期刊、会议、教材以及其他制度性安排上,这些安排体现了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然而这些历史性研究成果很少体现在会计教科书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例如,非常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并不清楚欧洲预算实务的历史发展。其实2001年《会计史》杂志某个专题中的一篇论文还在探讨这个问题(根据这个专题中的一篇论文未提供署名的参考文献,美国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一般性会计期刊中都会专门提供一些重要的历史研究专题。例如《会计、组织和社会》(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1年的特刊;《会计、审计和受托责任》(Accounting,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1996年的特刊;《会计评论观点》(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1998年的特刊;《欧洲会计评论》(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1年的特刊。这些研究专题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当前的问题,并为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带来了一种动态的研究视角。

(二)创造历史和创立理论

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还提供了一种历史观,超越了一般对实用主义和知识的探讨。按照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观点,会计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来的多样化对理论的创立有着启示作用。

例如尽管没有什么认识论方面的差异,新会计史和纵向研究方法却互不相容,这正是对历史性争论的演化认识不足而导致的缺陷。

但是对采用和加强历史观方面存在着其他的原因和理由。研究以前的会计实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实务,并且能使我们了解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因素和历史上的创新。在工业时代早期会计实务的文献研究中尤其如此。例如,笔者对16世纪威尼斯兵器场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已经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和对后来文献的深入研究基础上,该研究的发现对于目前会计学的讲述方法或许有启发。根据威尼斯共和国的制度,不仅仅要“管理”事务,还必须记录、谈论,并将其转换成抽象的叙述方式,以便记录下来所有的管理过程。简而言之,威尼斯兵器场说明了16世纪管理能力和创新组织方式的发展,包括将叙述概念化的管理者,以及人工重现“管理”究竟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早期将日常经营过程抽象化的一个例子,是对“管理”过程的描述。

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对过去会计的深刻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会计“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变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有文献中有一种倾向是将我们的祖先描述得比较幼稚,这是会计领域一个奇怪的现象。音乐、艺术、建筑、数学和物理等的历史更关注文艺复兴或巴洛克时代的创新。现代人对会计学存在偏见,忽略了其历史的作用。例如从福特时代到后福特时代,对时代变迁的比较似乎暗示着福特主义与过去无关,是一个新的发明。

此外,比较会计历史的撰写,以及比较各种因独特传统而产生的历史,或者比较一些学者的争论(例如“新派”会计历史学家和“老派”会计历史学家对古物研究方法的争论)时,一个基本的有专业基础的会计史也就出现了。

(三)非线性历史观

这种观点指的是过去并没有决定现在,过去也未必会延续到现在,这种历史观对会计研究而言特别有意义。可能会计史研究中所使用的某些非实证性方法已经采纳了这种历史观,而“新”会计史则一定采纳这种观点。

采用类似的方法论将会破坏有强烈结局论的史学。意大利的经济学历史(Economia Aziendale)中所采用的所谓先驱、预言家、祖先以及艺术大师等比喻都是不能被证实的,即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这个问题也会在其他有争议的研究领域中出现,例如“经理人主义创世纪”(Genesis of Managerialism)。经理人主义,从字面上来看其含义就是模糊不清的,而且它本来也就不是一定存在于所有情况中。我们怀疑这个概念是否符合意大利大多数的管理环境和企业家传统。例如在某些特别的组织,像博物馆这样的环境下,这个概念可能就不适合。更进一步,我们可能会怀疑,这究竟是某种情况下的“存在论”特征,还仅仅是不同的观点。

“创世纪”这个词本身,即使运用在更广义的现代管理形式中,也是和线性历史观不能分开的。它潜在的假设是,如果可以找到管理过程的开始时间,就可以对管理进行定义。为了寻找这个时间,可以重建管理的演化过程,并将其与现代的管理实务相结合。因为某些原因,“早期发现”(Early Findings)这个词可能比“创世纪”更为恰当。首先,将来会发现比创世纪更早的文献;其次,这个词还可以应用在过去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的各种因素、某些部分以及片断中,它并不意味着存在一个持续完整的“现代”管理形式。例如“早期发现”可以仅指术语以及将日常用语概念化。

这正是威尼斯共和国的“管理叙述”(Discorso Del Maneggio),它带来一种因果关系,这是一个更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例如,在威尼斯共和国那篇论文的审稿过程中,我拒绝了一个审稿人的要求,他要求我去研究文章中所讨论的一系列貌似现代的档案文献的影响或“思想的实践”,尤其是在1580―1590年左右的。我的立场是,首先,无论文献是否对随后时期产生影响,我们都应该理解它们在当时的意义。其次,寻找“实践”(正如明茨伯格所说,这个词其实是容易误导别人的)会带来一种确立因果关系的印象,这种态度在历史研究中是非常危险的。这个问题现在也会出现,研究咨询师报告的执行情况比仅仅寻找“效果”复杂得多。在寻找“效果”的时候,历史学家也常常因为资料的不完整、结构不合理以及顺序颠倒而苦恼。例如对于复式记账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另一个例子。松巴特/亚美(Sombart/Yamey)除了存在论的层次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之外,他们所争论的主要问题还包含在两个作者世界观的差异中,以及他们对决策制定的基本观点不同。

在上面所列举的情况下,历史学家似乎把定义好的东西强套在实际的东西上。一方面,忽视持续还是非持续的问题(在思想的演化过程中,在寻找经理人主义的创世纪和传播过程中,在混淆意愿/术语以及实际和连续的变化时);另一方面,把愿望、想法以及行动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如同当代组织理论在决策制定方面的观点,在理解组织演化的不同观点中),或者误解了观察者对事件看法的影响。

解决了上述在解释会计的实务与想法演化中的异常问题,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件本身的长期性,更清楚其术语的含义以及不同观点如何发挥作用。

(四)社会历史

上述讨论的问题类似于哲学及历史学中的“分析”与“欧陆”方法。会计学文献中很少谈及这类差异,在会计的分析框架中,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被看作是有用的。

然而,在工商管理和经济学这些近似学科中,意大利工商管理史学家托尼里(Toninelli)认为“在当代文化中并存两种方法”。正如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之间的差异所说明的,“它不仅唤醒了两种文化、文学和科学之间的对立,逻辑和修辞的对立,分析和解释的对立,概念的澄清和世界观思考,而且将这些对立融合在一起”。英语国家流行的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其特征是“对方法性规则和标准进行精确的定义,精密型条文的改进,最重要的是对学科边界的严格界定”。修辞性术语方法的特征是更具有整体性,这是欧洲大陆常采用的:“对经济问题的唯一经济性处理方法被看作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是具有误导性的。如果经济现象严格地与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类学交叉在一起,那么经济历史调查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这些问题。编年史的研究计划就是类似方法的一个例子,特别是前两代的历史学家(从布洛赫 (Bloch)到布劳岱尔 (Braudel))。”这种研究计划的特征是“将社会科学放在整个历史中,即包括所有社会现实及其发展的所有知识中”。

如果经济史是这样的,我们不禁要问,既然“会计具有社会和制度背景”,并且过去几十年来,战略管理方法始终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上,那么会计史领域是否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即使不能说会计的所有领域都这样,至少在一些领域内,会计史已经具有社会的观点。然而,我们感觉上述争论部分地考虑了基本要素。有趣的是,我们提到的编年史在英美文献中很少见,而欧洲大陆的历史学家却很少不引用的。

采取类似的会计和会计史的社会观点也是可能的,并且值得鼓励。运用这种观点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叙述方式,例如欧洲大陆学者所撰写的会计历史,认识这种局限性和可能在史学文献中看到的不一致是“次要的”,借用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语言。

需要特别关注比较会计史。我们应当避免采用“完美市场”的乐观态度(也就是通过市场竞争好的思想和理论会流传下来),而应当考虑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原因和机制。事实上要了解不同社会中学者的思想,最好是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同时考虑社会学的学术因素、语言障碍以及英美学者对会计杂志作出的贡献。这个问题本文的后面将再次论述。

简言之,通过对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方法的了解,我们得到两个启示――我们呼吁以社会史为核心的更为稳健的研究,而且社会史要了解社会思想家的争论。

(五)多流派观

尽管多流派观本质上并非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首创,但他们所呼吁的某些方面却是最新的。例如在对象、观点和分析传统方面更高程度的内部一致性的需求。这一点与学科领域的定义相关,而对学科领域的界定则是学术研究环境的制度建设中非常敏感的一个部分。与欧洲大陆学者相比,英美的学者更喜欢用建立框架的方法来研究片段性问题。

正如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所认为的,爵士乐应当作为音乐史的一个部分,我也倾向于抛弃对会计史的过分狭隘定义,倡导运用更加广泛的历史观来看待会计学,也可以把商业和经济史作为外包装,从而建立一个广泛的多学科历史观。

多流派观并不仅仅意味着扩大学科边界,同时也为我们的研究领域中所需要的知识提出了要求。过去几十年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知识的飞速发展(例如对企业、组织、决策、战略和组织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和争论)将给任何想做经济学―商业―管理―组织―会计研究的历史学家提出理论基础和工具方面的要求。

尽管没有人会公开反对在会计史中采用多流派观点,但要严格运用这种观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例如,会计史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有多少项是为了制定决策的,有多少改变了文献或后续的争论。此外,多流派观也没有在“老派”会计史和“新派”会计史争论中得到支持。尽管新派会计史运动的目的是试图“培养会计史中日益增加的多样性”,但似乎并没有能够容忍老派会计史的观点。这是很不幸的,因为有限理性的存在,任何贡献和任何观点都可能会有其独到的贡献之处。老派历史学家的文献研究也存在着价值。

历史研究中采用过分狭隘观点还存在另外两个问题。其一,过分专业化是时间的产物,因此到了不同类型的、反常的时间或空间环境下可能就会失效;其二,过分专业化在文献资料不全的时候就出现了巨大的风险。例如在我进行威尼斯兵器场研究的时候,1813年到1815年的会计记录被故意销毁,文献出现了缺失。因此历史学家就需要通过考察管理过程来推断会计实务,试图通过与管理学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来理解会计。

(六)重视多地区化

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对会计史最有趣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尽管仅局限于西方)。会计史中有关国际方面最重要的一个争论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带来的偏见。例如仅关注用英文发表的文献(我在别的地方也提到过的,这种偏见表现在类似“帕乔利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的言论方面),即使参考的文章都是“英文文献”。这个倾向很少在其他学科的历史研究中出现。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来看,由于会计实务本质上的特殊性,很难理解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存在。从历史上看,音乐、艺术和文化发达的地方,贸易和经济环境通常也会比较发达。因此会计也应该类似于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所倡导的,关注地区的历史。在欧洲大陆,文艺复兴时期或巴洛克时期的会计实务在国际会计史文献中就很罕见(在主流的美国管理学领域中对这个时期的关注更为罕见),这是新殖民主义在文化形式中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在其他领域很少见。当我看到瑞典学者安格沃(Engwall)在1998年提供的数据时,我仍然很震惊。他发现在管理学领域最重要的15本杂志所发表的论文中,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占92%。

我接受并高度评价英美传统中某些理论和方法论,同时我也保留着对本国传统的自我批评态度,反对欧洲动态性组织的幼稚和新沙文主义观点。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上述的状况意味着与多重观点、框架性方法以及可选择概念的背离。虽然仅仅谈论多样化其价值并不大,但缺少多样化和本质不同的观点,在全球化过程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缺少地区多样化是一般的会计学研究,特别是会计史研究中存在的最重大局限性之一。奇怪的是无论新派会计史还是老派会计史都是如此,其研究课题(以及研究兴趣)都严格地局限在英语背景下。语言障碍并非不可逾越,但会计史的研究却忽略了最近几十年以及20世纪及之前,在其他地区出现的争论、传统(包括思想、概念、不同的概念框架和方法)以及文献。例如去数一数在三本发表会计史论文的专刊(包括《会计、组织和社会》1991年的特刊、《会计、审计和受托责任》1996年的特刊和《会计评论观点》1998年的特刊)中被引用的非英语会计史作者就可以证明上述观点。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呼吁反对全球化,也不提倡抵制英语文献殖民主义的沙文主义立场,我们提倡的是一个中庸的立场:在叙述国际性、比较会计历史时要考虑各国和地区在实务及理论方面的差异。

结束语

结束语(Outro)是和引言(Intro)相对应的,它是一个音乐中使用的术语。本文从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独特的音乐史中得到启示,将类似的方法运用到会计史中。上文关注的核心是在历史中理解现代,注重理论的检验和理论的创造,而非单纯的历史重构。此外,这一方法还采用了非线性的社会历史观,并在研究项目中重视多流派的定义、贡献、方法和学科。这一方法还主张考虑作者和传统的地区多样化。

实际上,本文关注的主要是会计史写作中需要考虑的多元化观点,接受多种思想,并倡导发展(发现)更多的思想。这种多元化观点的倡议甚至意味着在任何会计史叙述中,改变那些习以为常的章节和段落写作方法,因为任何会计史的画面都意味着将时间和争论用暂时和零碎的片段来分割。

如果未来能够看到一本会计史的著作,其结构和内容类似法瓦若和派思达洛杂的音乐著作一样,那将多么美好。对我们而言,就如同听到了音乐一般。

【参考文献】

[1] Fay,B.The Linguistic Turn and Beyond in Contemporary Theory of History[M]// Fay, B.,Pomper,P.and Vann,R.T.(eds.),History and Theory:Contemporary Readings,Oxford:Blackwell,1998.

[2] Zan, L.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Discourse in Protoindustrial Settings: the Venice Arsenal at the Turn of the XVI Century[J].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004,32(2):145-175.

[3] Zan,L.Management and the British Museum[J].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000,18(3):221-270.

[4] Zan,L. Renewing Pompeii,Year Zero.Promises and Expectations from New Approaches to Museum Management and Accountability[J].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2,13(1):89-137.

[5] Favaro,R.e Pestalozza,L.(a cura di) (1999),Storia della Musica (Milano: Nuova Carish).

[6] Parker,L.D. Historiography for the New Millennium: Adventures in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J]. Accounting History,1999,4(2)2:11-42.

[7] Hoskin,K.and Macve,R. Reappraising the Genesis of Managerialism: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Accounting at the Springfield Armory,1815-1845[J].Accounting,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1994,7(2):4-29.

[8] Sombart,W. Il Capitalismo Moderno[J]. La Rassegna Mensiledi Istrael,1926,1(6-7):328.

[9] Yamey,B.S. Early Views o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Bookkeeping and Accounting[M]. reprinted in Yamey,B.S.(1982),Further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Accounting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80.

[10] Toninelli,P.A. Fra' stile analitico' e' stile continentale'.La storia economica alla ricerca di uno statuto metodologico[J]. Archivio Italiano di Psicdogia, 1999,15(1):53-86.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 基本内容 理论要点 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94-02

钟光荣先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知名专家学者。在经济哲学领域里,其独立的个性、独特的思维、创造性的思考,可谓极是少见。近些年来,我曾读过他不少的经济哲学著作,重点是他的自然本体价值理论著作和《经济学本理》。并写过《创新价值理论 刷新世界历史》、《经济学理论的哥白尼革命》等多篇评论文章。最近,又有幸地读到了他的新作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读毕,不禁让人拍案称奇。

一、奇特的思想之树

《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的成书,看得出,这不是先生突发奇想的偶兴之作,而是先生灵魂深处良久酝酿的结晶,是先生在经济哲学领域这座富矿里开掘出来的又一块重金。也可说是他长期以来,超乎寻常的、奇特思维的产物。即将自然的理性之种,撒播于他那经济心灵的土壤之中,而生化出来的又一棵哲学灵感之苗。然后,再慢慢培育出了这棵经济哲学的思想之树。为何如此说呢?读读先生的这部巨著,你就会有同感。

从其立意构思的角度来看,先生是在熟读中西方经济学和哲学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引入自然的时间和空间,并运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四组十二个哲学范畴,对自然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行为,人为经济结果进行的范式研究。这样,先生就为传统而僵化的经济学理论,注入了哲学的智慧,注入了鲜活的灵魂。

从其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先生都是以自然时间与空间作为背景和条件的,然后又是以经济的自然数量、质量、关系和模态作为范畴的。在此基础上,先生再行全面的范式研究。第一部分为经济认识论。即对自然人口、资源、环境和价值这四个基本经济要素,进行理性的确证;第二部分为经济方法论。即对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种基本经济行为,进行理性的论证;第三部分为经济目的论。即对人类社会、国家、家庭和个人这四项经济结果,进行理性的实证。这一研究方法,可以说,先生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前进,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自然经济要素比作人类的经济之根,那么,我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就如吸取其根系养料,并供给枝叶营养的树干。当然,人类的经济生活实际现状,也就如其枝枝叶叶了。根深则干壮,干壮则叶茂。这一道理见之于经济哲学理论。显然,《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就是钟光荣先生在这片荒野上栽下的一棵树。不仅如此,我认为它还是一棵既完整,又符合自然道德理性,更合于自然法则和自然目的的充满经济哲学思想的一棵参天大树。

二、奇妙的理论之花

细读钟光荣先生的《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会深受启发和开悟。因为,在他的经济哲学理论园地里,可以看到,他所撒播的自然博爱情怀,犹如晨曦中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照耀着沾满朝露的繁花绿树,光芒闪耀;也如晚间一轮清澈无瑕的明月,辉映着湛蓝夜空中的满天繁星,熠熠发光。可谓美不胜收,能让人激活智慧,明辨方向。

他在“经济认识论”中写道:“自然经济要素,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自然经济要素搞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非常好理解了”(见《经济范畴及其理性批判》第11页)。他认为,传统经济学的真正问题在于:对于社会人口符合自然生态比例的数量和方法,人口生存环境基本要素的指数和保障,资源利用和存量适应多少人口的数量和时间,财富分配最大公平与正义的依据和措施,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弄清楚,都没有找到答案。因此,对传统经济学加以理性批判,也就非常自然,非常必要了。

他在“经济方法论”中写道:“人和其他物质一样,其需求与满足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人在这个始终之间,突现了分配与交换两个环节”(同上,第185页)。因此,他又认为,等价交换,一方面只有在人人都能平等使用生产资料的情形下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只有在生活资料之间直接交换时才有可能。然而,当它一旦扩展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与生活资料进行交换时,也就必然会产生剥削和剥夺。因为,市场自由分配是“零和博弈”。等价交换无钱可赚,赚钱就是剥削或剥夺。所以,在不能实现生产资料人人平等使用的条件下,政府征收资本家的部分资源收益,再分配给资源丧失者,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这既不是资本家的施舍,也不是政府的恩赐,而是“天赋人权”的自然平等返还。并且,这还要看是否做到了公平与正义的返还。

他在“经济目的论”中写道:“自然创造的经济结果,是一个最大的经济目的;自然创造的万事万物的经济目的,也是顺其自然的随机目的。但人类的经济目的,则是在聪明与智慧灵动下的刻意目的”(同上,第321页)。由此,他认为,作为社会经济动机,则是达到经济全面繁荣目的;作为国家经济动机,则是达到国民财富共同增进目的;作为家庭经济动机,则是达到家庭收入最大增加目的;作为个人经济动机,则是达到个人消费最大满足目的。因此,经济目的的全部落脚点,始终都是在经济个人身上。所以,他认为,经济理性批判的全部意义、作用和目的,就在于将感性经济人,转变为理性经济人。

这就可以看出,钟光荣先生的全部经济理论,始终都是以自然经济事实与真理为根据,进而所做的科学探索。并且,他用自然公平与正义的道德理性来检验,而不以自利与偏私的功利意识来观照。所以,这才会使他产生神奇的灵感,在这棵奇特的经济哲学思想之树上,绽放出奇妙的理论之花。这也正如他经常所说的:“真理不在主观个体里,而在客观全体中”。

三、奇异的智慧之果

钟光荣先生通过对自然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行为,人的经济结果进行理性的批判,获得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紧密结合的两个重大理论成果:一个是以社会经济与自然经济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调发展的模态与逻辑”图式;另一个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原则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产物”的结论。

他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调发展的模态与逻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符合自然道德理性的真理认识论。即从感性认识到知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最终见之于实践真理;二是符合自然法则理性的科学方法论。即从民主政治到自由经济,再到法制社会,最终见之于行为科学;三是符合自然结果理性的和谐目的论。即从环境友好到资源节约,再到公正分配,最终见之于自然和谐。显然,他的这一高度哲学化的经济社会模态与逻辑,不仅是放之普遍而皆准的理性模式,而且也是普遍用之有效的理性方式。无疑,这是先生对经济与社会持续与和谐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

光荣先生在本书附录中所认知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原则,就是马克思充分肯定商品价值的自然属性,只不过他将其交给历史学和商品学去研究而已。他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并不是笼统的“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文精神,则是他对广大无产者的人文关怀。在全面把握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先生则认为劳动价值学说的本质,是肯定劳动本身有价值,劳动可以获取价值,但劳动并不创造价值。这样,先生也就把劳动自身存在价值、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即获取自然价值,自然创造价值,作了严格的区分。然而,后世的经济学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误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错误看成劳动创造价值,这是十分可悲的。

钟光荣先生的上述研究成果,既是他对经济哲学“大陆”的新发现,也是他在这片近于荒凉的理论土壤中,长期耕耘培育出来的一朵灿烂的理论之花。我相信这枝花,必将结出丰满智慧之果。他的这部拓荒之作,也为我们开辟了一处经济哲学智慧的花果园。只要有幸进入其中,就可以领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

(作者单位:岳阳市审计局 湖南岳阳 414000)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审计创新

人类认识事物发展并把握发展规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而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飞跃常受世间生物界生命组织的构造与变化的启迪。如前任审计长李金华常把我国的政府审计比喻为国家的“看门狗”、人民群众的“眼睛”、国家经济的“保健医”、国家经济的“安全员”等等;社会上较为流行的说法有:政府审计是“经济警察”、“消防队员”、“救火队员”、“交通警察”等。从这些认识中不难发现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把非常专业化的审计采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加以形象化、角色化和通俗化,使人们易于想象和理解;另一是这些类似的联想比喻都是拟人化或拟物化的表述,由单一器官“眼睛”到整个人的职业形象。而审计“免疫系统”论则冲破了以往认识审计包裹的外壳,直接深邃到 “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由此引发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究其原由,不难理解,大家熟知的“免疫”来自医学和生物学的术语,具有主动地、积极地发挥预防、提示和抵御功能,其中以预防为首。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的,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防护保卫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审计机关相当于免疫器官,审计小组相当于免疫细胞,审计人员相当于免疫分子。它们分别定居在国家经济体固定的部位,成为机体的“常驻警卫部队”。一旦机体的某个部位遭遇病毒入侵,就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免疫对抗,这一部位会增加“警卫部队”并和病原体作战,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分子间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审计有义务尽早地预感到风险,有责任迅速地侦察发现问题,有能力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全力出击去解决问题和抵御“病害”的建议,审计要发挥预防和警示作用,而非屡审屡犯,屡犯屡审,恶性循环。审计的重点是割除产生问题的“病灶”,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救火”,疲于奔命。

一、我国政府审计功能的演进

从认识论和系统论出发,人们认识事物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的客观规律。对政府审计功能的认识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由单纯到复杂而又与时俱进的传承和发展,依次有查账功能、评价功能、监督功能、控制功能、法治工具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等不断演进的时期(图1)。具体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一)萌芽时期:单一的查账功能

自我国“审计”一词出现,早期人们对于审计的理解就是查账或会计检查。这是一种传统的政府审计观,在当时很流行。这种观点侧重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手段,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或国外的“听证”,迄今为止仍有较大的影响,直至1982年8月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仍然有观点认为政府审计就是查账,查账是政府审计最根本的职能。所以,查账论开启了政府审计功能的先河。

(二)发展时期:监督、评价与控制等多功能并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人们意识到政府审计不仅要查账和评价过程,同时要对经济活动、对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时政府审计又被看作国家财政的“看门狗”,发挥审计监督的功能。此时政府审计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审核、检查,查明被审计事项的真相,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作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这种观点得到了中国审计界的普遍认同,它对审计本质和审计功能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独特的见解给审计理论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被很多人称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

评价功能的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审计理论界独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审计的发展。我国政府审计起步较晚,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有人提出了评价活动论,也叫方法过程论。它认为政府审计是人们对相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的评价活动,政府审计不只是查账,更是发挥评价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该观点应用到我国政府审计的具体实践,有着自己的特色,它一般不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的评价,而且注重处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进行微观经济评价,有助于保证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国内有学者将从“查账功能”到“评价功能”的转变,称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究其审计产生的历史根源,我们知道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经济控制,所以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控制行为。这种观点有利于将控制论、管理论和系统论等现代科学运用到政府审计理论的探究中,更深刻地揭示了政府审计的本质,促进了政府审计理论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中国有学者称这次认识的深化为“审计认识上的第三次飞跃”。

(三)完善时期:国家法治工具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公众的民主与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审计的功能也随之被赋予了更新的涵义。政府审计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责,随着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审计由关注微观到关注宏观;由单一审计到综合审计;由审计唯一到与调查并重;由审计报告到审计公告直至问责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现代技术方法越来越先进,社会对政府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刘家义审计长在2007年年底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该观点的提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学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审计功能的深刻认识和综合性判断,被国内学术界视为“审计认识上的第四次飞跃”。

二、对政府审计自身“免疫力”的诠释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①该观点是在综合很多学科和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的创新成果。我们可以结合免疫学领域的理论启示和政府审计的相关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审计的“免疫力”进行深入理解。

(一)前瞻性――事前审计

政府审计机关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审计的系统性和批判性保证了其具有“诊断功能”和“预警功能”,能够尽早检测到经济社会潜在的风险,及时、灵敏地传递或报告风险信息,使相关人员予以关注,并预料到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尽快采取措施来转移、化解、减少、避免风险,最终起到预防的效果和事前控制的作用。同时,通过法定的依法审计活动,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和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达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即时性――事中审计

这是一项重要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免疫学领域中的“清除功能”、“除疾功能”、“自我修复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在政府审计这一领域可以从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审计机关可以明确经济责任,通过依法严格审计,发现相关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对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项目进行严肃处理,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从自身情况出发,认真对待和处理审计机关提出的改进建议和意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政府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秩序本身正常运转,起到“自我过滤”、“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问责性――事后审计

抵御功能可以理解为政府审计的“防火墙”,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屏障,能够自动隔断、拦截、缓释风险的侵袭力和影响度,防御风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袭扰、腐蚀和侵害,保护经济社会肌体健康,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②它更多的侧重于事后控制,类似于医学中的“矫正器”,及时将已经存在的危害阻隔在外,并将信息传达给该系统本身,使整体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

三、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要素创新

审计学科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审计理论是审计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指导审计实践的指南。审计理论体系可以划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审计基础理论解决审计是什么、为什么要审计、为谁审计以及如何审计等基础性命题;审计应用理论解决审计主体实际作用于审计客体及其程序与方法等命题,回答审计基础理论应用于审计实践的实务问题;审计发展理论解决审计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前瞻性命题,规划审计科学发展方向。建立科学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是对审计实践科学总结的产物,是审计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审计学科发展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审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不可能完全套用其他学科的研究。

“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以全新的视角形象生动地全面阐述了政府审计的本质、职能、目标、方式和作用,赋予了现代政府审计更加丰富的内涵,是适应目前发展形势的一个理论创新,为未来的审计实践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指明了道路。(如图2)

(一)对政府审计本质的创新

在审计机关成立之初,人们认为审计就是查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审计还要对经济活动和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时审计又被看作国家的“看门狗”。进入新时期以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审计的要求以及审计风险越来越高,审计已渐渐渗透到民生、生态、环境、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面对新形势,“免疫系统”观点在查账理论、“看门狗”理论等基础上应运而生,从全新的视角审计和把握政府审计的功能与作用,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审计永恒的主题,认为审计本质是“社会政治经济体系重要的制度安排”,从国家学说的高度指出了政府审计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二)对政府审计目标的创新

传统的理论认为政府审计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当“免疫系统”论在审计界流行起来,人们此时把审计目标更加具体化,可以分为微观目标和宏观目标。微观目标可以看为具体审计项目的目标。我国政府审计的宏观目标主要指维护国家安全和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家利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带动和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在微观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督功能,推进民主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有序发展,以有利于宏观目标的实现,宏观目标的实现更加充分体现了微观目标实现的作用。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三)对政府审计方式的创新

面对新形势,为了增强“免疫系统”的运行功效,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提高政府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该观点突出预防功能,注重关口前移,突出事前、事中审计,审计方式渐渐发展为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更好地增强了政府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其次,计算机审计给“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审计方式将更倾向于审计人员操作下的计算机审计模式,适时开展联网审计,将进一步推进金审工程的建设、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实现政府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规范运作。最后,“免疫系统”功能论适应了当前国家形势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绩效审计方式,更加注重考虑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四)对政府审计职能的创新

传统的审计理论认为政府审计具有三大职能,即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但这些只反映了审计的一般属性,而“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对审计职能的本质理解提升到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此观点主要体现为预防功能、建设功能、自稳功能、监督功能和抵御功能五个方面。这其中突出了预防功能,它突破了传统的观念,侧重于事前控制。预防是基础,只有注重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在被审计单位违法乱纪等问题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制止,比事后控制要好得多。所以,“免疫系统”功能论将政府审计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从“亡羊补牢”转变为“未雨绸缪”。它将审计的功效范围加以拓展,增强了审计的权威性,丰富了审计职能的内涵。

(五)对政府审计作用的创新

“免疫系统”论突破了传统审计理论对审计监督的作用,强调了政府审计不仅发挥“看门狗”的作用,而且更加突出预防、示警和修复的功能。此时,政府审计是一种“内生性”力量,政府通过它的作用,达到增强免疫力、增强自身素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求稳定、保安全、促发展、创和谐的建设性、完善性和创新性的作用。所以政府审计的意义更加明显,加强了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度。

四、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联动机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人体只有通过有规律的血液循环,将其各个器官有机联动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正常生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同样的道理,政府审计机关要想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需要包括纪检、监察、财政、税务以及司法等社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作。只有审计机关与各部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领导和组织有序,形成合力,才能把审计工作做到最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观点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建立“团队联动”机制。

首先,开展政府审计工作前,建立政府审计工作的联系制度,规定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各部门相互沟通和汇报信息,可以很好地整合审计资源,提高政府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次,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形成强大的审计合力。通过审计机关可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审计联系制度,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主动进行修补和抵御,对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提早发现、提前预防,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强化审计执法的力度,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更好地发挥其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的作用。最后,在工作接近尾声时,健全有关文件的移送制度,把审计结果通知利益相关人,并相互反馈情况,加强部门间工作成果的运用,从制度和实践的层面形成审计防范的屏障,有效地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正如总理说的,“我们的审计工作,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为更好地完成温总理的要求和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单凭审计机关的努力还不够,社会公众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匿名举报渠道,完善提供信息者的保密机制和奖励机制,与网民定期交流等方式来发挥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免疫系统”功能整体上体现为为公众服务,那么审计机关应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努力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使公众对政府和审计充满信心,使审计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政府审计的可持续发展

“免疫系统”的观点强调政府审计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保驾护航。所以,政府审计的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等改革势在必行。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政府审计工作的绩效,实现政府审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具备宏观意识和整体观点。应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不仅要关注大案要案,更要具备跳出审计看经济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和转移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最后,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并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政府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并追究责任,更应该在审计后的若干年内,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程序和实际进展并提出建议,将后续审计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这些措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者有机结合,使政府审计真正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

(四)加大反腐力度

廉洁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机关和人员一旦有不廉洁的行为,就会丧失政府审计“免疫系统”的立场,失去公众的信任。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和文化是三种有力的武器。其中,道德文化建设是最高境界,是最有效的廉政机制之一。对政府和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要以制度约束为主,以教育培训、社会文化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落实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又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加强廉政教育,严肃廉政纪律,加大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增强审计机关的公信力,确保审计队伍的清正廉洁,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贡献一份力量。

(五)筑牢审计工作的自身基础

1.审计理念需与时俱进

坚持创新审计思路、审计模式和审计方式等,创建以事前审计为起点、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落脚点的审计制度,本着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做到标本兼治,以达到缩短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的目的,强化全过程审计的效果性。

2.审计人员自身素质整体提升

审计人员是审计“免疫系统”的“细胞”,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审计人员应努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探索完善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管理机制,推进审计事业职业化和科学化,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有责任感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审计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3.审计队伍结构优化

当前,审计队伍 “高、精、尖”的审计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专业结构看,会计审计约占32%,而工程、计算机专业和管理类的仅占8%、4%和3%,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单一,整体结构不太合理。审计涉猎的面很广,为了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必须调整审计队伍的结构和审计的教育机制,争取在短期内,使审计人才队伍比例协调,能满足各方面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和后续教育跟进,构建学习型机关,努力培养审计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4.加速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审计机关应该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加大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行审计行政办公、审计业务流程无纸化和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资源管理信息化,为提高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保证。

5.完善审计考核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审计考核办法中,大案要案容易出审计要情,而其分值占得比重较大,容易造成审计人员过于重视眼前的东西,忽略审计队伍、制度建设这些重要的基础工作,对长远的发展不利。在强调“免疫系统”功能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和管理机制,通过强调推进跟进审计的办法来改进,确保审计工作从体制机制方面发挥作用,这些要求都应在考核指标构成要素上体现出来,将审计关口前移,防止大案要案的发生。

“免疫系统”功能论的提出是审计领域的一面新的旗帜,给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带来了重大的契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时代的使命,强化审计自身建设,联合政府各部门、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发挥团队主义精神,在实践中体现预防、建设、自稳、监督和抵御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2] 王永泰.关于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理解[J].审计月刊,2009(7).

[3] 陈骏,吴青川.政府职能转型背景下的政府审计治理功能[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1).

[4] 王会金,王素梅.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建设: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2).

[5] 段兴民,赵晓玲.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引发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2).

[6] 高玉静.“免疫系统”论的理论创新和审计“免疫”的实现途径[J].审计月刊,2009(11).

[7] 时现,李善波,徐印.审计的本质、职能与政府审计责任研究――基于“免疫系统”功能视角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3).

[8] 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8(5).

[9] 李凯.从公共受托责任演进看政府审计本质变迁――兼论审计“免疫系统”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1).

[10] FlintD. 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auditing: an introduction[M].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 1988: 15.

齐兴利教授简介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5篇

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其运动发展的规律。因此,审计本质的研究在整个审计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导向的作用,决定着整个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据其深刻程度,大约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从“查账论”到“方法过程论”再到“经济监督论”。也可以说,在审计本质认识上已发生两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查账论”到“方法过程论”的飞跃。

第二次是从“查账论”和“方法过程论”向“经济监督论”的飞跃,但这种变化并非质变。

笔者坚定地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换言之,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是一种控制行为。而以审计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笔者将这种审计本质认识论称为“经济控制论”或“经济控制观”。

之所以说审计的本质是控制,是因为审计本身就是作为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它与控制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和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经济控制论”的提出与确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

第二,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审计理论结构,促进审计理论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现代科学新成就有机地运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之中,创造出更丰满的审计理论;第四,更有利于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审计理论结构基点及其要素

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可有三种选择,即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笔者认为在需要大力发展审计理论的现阶段,选择审计本质作为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更为恰当。主要理由是:

(1)只有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2)只有在审计本质认识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带动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有质的飞跃。

审计的本质乃特殊的经济控制。以此为出发点,笔者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需要研究审计这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存在的基本前提,这在理论上即属于审计假设的范畴。

第二,控制与目标紧密关联,审计这种经济控制必须有其特定的目标,因此,审计理论结构中自然应有审计目标这一要素。

第三,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特定的控制手段与控制方式,因此,在以“经济控制论”为基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必然有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一要素。

第四,控制系统的运作和控制手段与方式之作用的发挥又必须通过符合特定质量要求的信息流动来实现,而且还须有约束与引导审计行为的控制规范(或标准),因此,审计信息与审计规范也自然构成审计理论结构之要素。

基于这种思路,笔者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1)“审计本质”、(2)“审计假设”、(3)“审计目标”、(4)“审计信息”、(5)“审计规范”和(6)“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样六个要素构成。相应形成六大审计理论板块,即“审计本质论”、“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信息论”、“审计规范论”和“审计控制论”。该审计理论结构各要素之内在联系是严谨的和符合逻辑的。“审计本质”要素处于该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的作用:“审计假设”要素介于“本质”要素与“目标”要素之间,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大厦,具有基石作用,同时,又指导审计目标的确立。“审计目标”要素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审计规范”、“审计信息”与“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三个要素的选择与确定,反言之,这三者都是直接服务于如何保证审计目标之有效实现的。当然,它们本身还得反映“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的要求。

由此可见,该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是合理的,它是一套完全浑然一体、首尾相应的命题体系。

审计目标

“Accountability”一词在我国20世纪8O年代有多种译称,如会计责任、受托责任、经管责任、经济责任和责任性、责任制等。笔者在1989-1990年撰写博士论文期间,综合各种译称之优点并结合审计、会计之特点,将其译称“受托经济责任”,并运用到博士论文之中,得到我的导师李宝震教授和闫金锷、闫达五、杨纪琬、杨时展和郭道扬等多位会计、审计大师的赞同和充分肯定。随后,“受托经济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审计与会计界得到广泛应用。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发展之首要前提。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全面有效履行。不确立这一目标,审计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涵义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管状况的义务。由此,我们可将受托经济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与报告责任两大方面。从这一定义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受托经济责任的实质就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行事,其内容就是一系列的特定要求。从这些特定要求的来源看,它们来自委托人群体对受托人理想行为的期望与要求。由于委托人群体中的成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其期望与要求实际代表或反映了某种社会需要。从历史角度看,由于委托人的这种期望与要求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是由单一到多样不断扩展着的。

从行为责任方面,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保全性、合法(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以及控制性和环境性等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它们分别构成受托经济责任的某个方面,即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以及控制责任和环境责任等;从报告责任方面来说,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真实性、公允性或可信性的要求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或年度报告以全面反映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正是作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之全面有效履行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手段或机制。审计师通过其独立、客观、公正的检查,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予以确认,看其是否符合“全面有效”之目标要求,一旦发现偏离此目标要求之情形,即通过审计反馈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纠偏,以促使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审计假设

审计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必有其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揭示这些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既是审计科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审计理论的必然要求,这也属于审计假设研究的范畴。笔者认为,审计的基本假设可有五项,即:

①责任关系假设。

②正当怀疑假设。

③可确认假设。

④独立性假设。

⑤有效性假设。

这五项假设代表了决定审计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反映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

(1)关于“责任关系假设”

该项假设认定各种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充任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审计人,他所实施的行为活动就是审计。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或首要前提。

(2)关于“正当怀疑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因而,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及其表达信息之可信性进行审计。因此,“正当怀疑假设”的关键意义是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原因,为实施审计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依据。同时,从“正当怀疑假设”中还可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审计上的一些重要概念或观念,如应有审慎态度或应有审计关注,在权责划分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等。

(3)关于“可确认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假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这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

第二,这种确认是通过收集与评价相关证据以验证表征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来实现的。

第三,为实现此种确认,必须要求确立审计标准,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这一假设非常重要。正因为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以及审计程序的实施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也就失去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之依据。因此,“可确认假设”是审计准则理论、审计程序理论与审计证据理论之基础,也是审计中运用概率理论之前提和确立审计师责任界限的依据。

(4)关于“独立性假设”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排除干扰及个人利害关系,秉公实施检查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一种特性。独立性是审计之最根本的特征,是审计的灵魂。失去独立性之审计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审计。

“独立性假设”的基本涵义就是假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始终能保持其地位、精神、操作以及伦理上的独立,并有能力排除各种干扰与约束,进行独立审计。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使之区别于其他检查活动,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检查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该项假设是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中有关独立性要求及道德行为概念的基本依据。

(5)关于“有效性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在于假设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碍审计行为的有效实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那么,审计的独立性就没有保证,即使实施了审计,也失去了审计的本来意义。因此,“有效性假设”的确立为实施有效审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性假设”的地位。

以上五项假设相互联系,结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整个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基本前提与条件。“责任关系假设”确立了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当怀疑假设”解释了审计直接原因:“可确认假设”提供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的基本依据:“独立性假设”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而“有效性假设”则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坚强后盾。

效益审计

审计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两个根本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帮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最重要的手段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没有健全有效的审计手段,两个根本转变的完成是不可能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共同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由此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在促进两个根本转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发挥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效益审计在其中的作用,应当对效益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作出必要的扩充和调整,即应当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并促进企业审计重点由财务向效益的转变。在财务审计中应当把企业经营成果(利润)和投资报酬率同时予以披露,并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重点予以关注。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随着国有企业审计环境的变化,它又似乎成了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审计环境主要由经济因素、民主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文化因素和审计职业因素等构成。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应该拥有审计权,其基本依据在于:

①国际审计惯例的要求。

②保证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需要。

③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固有差异所决定。

④充分的法律支持。

国家审计如何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笔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选择思路,即:

①国家审计应把国有企业审计作为重点来关注。

②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上的职责权限,使两种审计协调配合,共同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③按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战略,划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权的实施范围。

④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的重点逐渐由财务合法性和合规性转向效益性,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审计的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既定方向。现代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建立基础的一致性——财产(资源)的委托受托经营。以法人财产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基础上的。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是财产的终极或原本利益所有者,而受托人是作为企业法定代表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委托人作为出资者对企业财产拥有终极所有权,而受托人作为经管者则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财产)拥有法人产权,即独立运作的经营权。

现代会计与现代审计也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上的。此种关系即会计、审计理论上所谓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Accountability Relationship),即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将其财产(资源)托付给受托人并赋予其相应的行为指令(示)、报酬和权力;受托人接受委托并对其承担特定的经济责任(如管好用好受托财产)。对现代企业而言,此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财产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基本要求的逻辑延伸。

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自然希望受托人能够诚实地、令人满意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求实现其受托财产(资本)保值,而且要实现其财产(资本)的增值;而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待或表明其在诚实地、认真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以便继续获得委托(投资)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基于受托人的需要与动机产生了会计的需要,即借助于会计来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表现为:

(1)通过会计确认、计量与记录,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即经管受托财产的过程。

(2)通过会计报告总括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在实践中,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责任履行状况的最基本的依据。

基于委托人的愿望和保证受托人会计反映的真实公允性(Truth and Fairness)或可信性(Credibility),产生了对审计的需要,即委托人借助于审计来控制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状况,以及受托人提供的会计报告的质量(即真实公允性或可信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受托人,特别是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着法律上、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离性,以及专业知识障碍和时间、成本方面的若干限制,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之质量,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这即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受托人为了表明其责任履行情况并取信于委托人,也愿意接受此种控制。按审计动因理论中的“人理论观”(Agency theory)受托人通过审计可获得至少四方面好处:

(1)解除(脱)受托经济责任。

(2)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3)扩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增强盈利能力。

(4)改善企业员工的报酬及福利水平。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审计理论 审计理论结构 逻辑起点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初审计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是围绕审计实践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展开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指导当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但还没有把审计理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研究,还没有构建起一个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并以此为依托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因而缺乏足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由于我国审计理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审计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而且有的论点随着环境的变化还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探讨,重新再认识。所谓审计理论就是用于解释和指导审计实践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即―套用以解释、指导或预测审计行为活动即审计实践的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命题体系。审计理论应是一套完整的命题,它是对人们从审计实践中提升出来的理性认识的规范表述,能对正在进行的审计实践予以指导并能科学地预示审计的未来及其发展方向。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应理论结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化与理性化的命题系统,其组成要素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形成一定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理应建立起自己的内在结构――审计理论结构,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推动审计科学的发展。所谓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与组合形式,其存在具有客观性。因此,要构建审计理论结构,首先需要确定审计理论内部各要素(组成部分);其次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秩序或作用方式即内在逻辑联系;最后按照这种联系将它们排列组合起来。研究审计理论结构是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启示与自然要求,通过对审计理论内部各要素(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地界定和定位,并将其他审计问题的研究纳入其框架中来进行,才能创造出整体化、科学化、规范化与系统化的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理论功能,有利于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这不仅是审计学科走向成熟的表现,而且是确定审计科学社会地位,支撑审计职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根本改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提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因此,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既是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发展、丰富与完善审计理论必要的且有效的手段,对指导审计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框架 西方国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走过50多年的历程。美国人罗伯特・莫兹和埃及人侯赛因・夏拉夫首先开启了审计理论及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大门,其后,美国的尚德尔、加拿大的安德森、英国的汤姆・李和戴维・弗林特等,现将他们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观点概述如下:(1)莫茨和夏拉夫。目前被公认为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科学地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由罗伯特・莫茨教授和侯赛因・夏拉夫教授合著的,出版于1961年的《审计理论结构》。书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设想的基本框架(莫氏框架)是以抽象科学为核心,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应用标准和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模式。虽然这种要素分解和层次论的思想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框架也有一些缺陷:首先,核心过于宽泛,其次,作为基础要素的哲学基础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不够明确,最后,太重视应用标准和实际应用,而对审计本质和职能等理论性问题缺乏讨论。若撇开哲学基础,其框架的真正起点应是两位教授创设的审计假设体系。(2)尚德尔。1978年,尚德尔教授在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认为审计理论以审计假设为核心,由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判断和审计证据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他提出的理论结构(尚氏框架)是以审计假设为研究起点,虽然改变了莫氏框架核心宽泛的缺陷,但是由于审计假设固有的特质,以其为研究起点还是不很合适。(3)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审计学》第10版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蒙氏框架)以审计目标为核心,由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技术构成。虽然蒙氏框架开创了目标导向的研究方法让提出的基本要素与审计理论研究更贴近了,但以审计目标为起点不仅太强调审计实务,而且对基本要素间的关系也缺乏深入的探讨。(4)安德森。1977年,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在其著作《外部审计学》中用一系列的审计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表述审计理论,强调审计目标、公认审计准则、审计概念、审计假设、审计技术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安氏框架没有只描述基本要素,而是注重分析要素间的关系,并将目标的要求与作用延伸到实务,仅将审计假设作为决定实际技术和审计过程的因素。虽然安氏框架引入了系统论的观点,却存在着颠倒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准则关系的缺陷,而且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也并非单向的。(5)汤姆・李和戴维・弗林特。20世纪80年代,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提出审计本质与目标、审计概念和审计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而戴维・弗林特在《审计哲学与原理》中提出了审计本质与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准则的审计理论结构。两种框架虽然都以审计本质为起点,但是均将审计本质与目标放在一起,仍没完全摆脱目标导向审计理论结构的框架体系。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框架 我国审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参考西方众多名家的基础上,对于审计理论结构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组合模式,如“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的――审计规范”模式;“审计目的――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方法一审计报告”模式;“审计基本概念――审计职能一审计目的――审计任务――审计假设――审计方法――审计对象――审计报告”模式;“审计假设一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实务”等模式。其中,1991年蔡春在其博士论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提出了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信息――审计规范――审计控制的模式,并认为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结构发生相互关系;1996年,阎金锷教授在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审计理论结构探讨》中也认为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由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构成。

综观各家学说,虽然尚未形成较为公认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研究还缺乏组织严密性和系统科学性,但以上研究成果是对审计理论的重要发展,表明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应有一个充分广泛的参照系统,以保证研究结论更具有科学性与普遍适用性。应科学地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及其构成要素,而且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合乎逻辑的有序排列与组合。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应具有多样性。由于逻辑起点及要素选择的不同,审计理论结构具有多样性,这样能够充实、丰富和发展审计理论研究。笔者相信,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下去,并对拓展研究思路大有裨益,因为人们不希望审计理论研究束缚于一种模式。

三、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观点评价

(一)逻辑起点的一般特征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的渠道和门径,是构建某一学科理论结构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的构建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审计理论结构本身就是―个逻辑系统,选择不同的逻辑起点往往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因此,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必须科学地选择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但是,中外审计学界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问题,至今尚未取得统一认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对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一般性特征没有准确的把握,从而导致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选择与确定的不当。下面从分析理论结构的一般性特征人手,揭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称为上升的起点。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它的实质内容表现为该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它是自己所处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须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而任何其他范畴却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它应该揭示“细胞”形态的内在矛盾以及对象整体的一切矛盾萌芽。即是说,起点范畴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个范畴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整个体系也不过是这些矛盾在各种条件下合乎逻辑的“生长”和运动;它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开端是正确的;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它所在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如何,不仅规定着整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苏越,1990)。

(二)中外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各种观点 归纳起来,中外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审计本质论。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把握了事物的内在结构。所以,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但把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从逻辑学角度,审计本质不具备作为逻辑起点的一般特征。由于审计本质揭示的是审计更深层次的规律性,因此它不能直接成为逻辑起点。其次,从审计理论与审计审计实践的关系看,审计本质属于纯理性的范畴,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容易使审计理论脱离实践,使审计理论失去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密切相关性,因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审计产生影响。最后,科学和完整的审计理论结构应该是结构严密,各组成要素相互连贯,浑然―体的。在这个结构中,要求具备―个具有一定内聚力、向心力的逻辑起点,通过它能把审计理论结构各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个有序的、严谨的整体。如果失去了这个逻辑起点,其他要素便无“源”存在,而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却不具备这种功能。因此,把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也容易造成审计理论内部结构的离散与脱节。所以说,只有在审计本质的认识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带动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有质的飞跃。以新的审计本质认识论――经济控制论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思路: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信息――审计规范――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审计本质处于该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审计假设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大厦,具有基石作用,同时又指导审计目标的确立。审计目标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审计信息、审计规范、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三者不仅要保证审计目标的有效实现,还要反映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的要求。

(2)审计目标论。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任何实践活动过程都离不开目标。开始时设定目标,运行中保证不偏离目标,结束时检验目标执行状况,以便于反馈信息,更好地制定新的目标,依次循环,周而复始。审计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审计理论的最初出发点。从静态上看,审计目标指导着审计准则和其它规范的制定,决定着应采用的审计方法和程序,评价着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引导和制约审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缺乏明确的可供遵循的审计准则时,审计目标也是审计行为的判别标准。从动态上看,审计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审计准则进行相应的修改,也必然引起审计方法和程序的变化。同时,作为审计理论结构中内外交流最好的连接点,审计目标是审计环境的需要和审计系统内在本质的统一,而且审计目标是审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审计实践必须从审计目标出发,按照审计目标进行调整和校正,对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验。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能使审计理论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因此,审计目标合理与否,不仅能及时受到实践的检验,而且能增强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使审计理论日趋完善。所以说,以此为起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将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稳定的和有序的系统。但把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审计目标能起到引导审计系统运行的作用,才被误以为就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而审计目标决定于审计的功能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说明由审计目标还不能推出审计理论结构的全部要素,因此作为逻辑起点也不合适。另外,审计目标是指导审计实务的出发点,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外部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而审计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审计目标的提出,既要反映审计本质,服从于审计职能的制约,又要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并随之进行目标期望的调整和重新选择。所以说,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可能会造成审计理论结构的不够完整和有失偏颇。以审计目标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审计实务。审计目标处于该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驾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它直接与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决定和影响审计系统的其他要素。整个审计活动是从审计目标出发,围绕审计目标进行的,审计目标不仅制约着审计假设,也决定与影响审计基本概念和审计准则。在审计目标的指导下,审计理论需要推理的基础――审计假设。审计假设是指面对多变的审计环境的影响,从实现审计目标出发,对审计实施的一些前提所作出的合理设定。审计假设使审计目标与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的联系更符合逻辑,成为审计目标与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的中介。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对审计实务的总结和提炼,提出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基本概念既承上依据审计假设,又启下指导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审计实务的操作。审计准则是指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在审计假设的前提下,根据审计假设推演出来的审计基本概念所制定的指导审计工作的规范。审计准则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它直接指导审计实务。

(3)审计假设论。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那些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审计假设是演绎的先决条件,是审计科学研究的先导,审计工作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假设的正确确定。许多审计理论的建立,首先要提出假设,然后在实践中去验证,证实假设与客观的相符性,如果大量的事实说明假设存在并成立,就形成了科学的审计理论。而且它还是一种审计研究方法,有了明确的审计假设才可能形成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规范和合理的方向。但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有些牵强。首先,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假设具有“虚拟性”。从莫茨和夏拉夫20世纪60年代开始审计假设研究以来,后人仅仅是在其奠定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的改造,现有的审计假设无法直接解释审计中存在的许多现象,也为历史证明不是合适的选择。其次,审计假设一旦确定,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而审计环境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审计假设无法反映变化着的审计环境。最后,南于审计假设是在审计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又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和描述,而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逻辑关系的高度抽象。其本身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设立的前提,其实质是对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的一种时空限定。至少在目前已有的技术手段下,审计的“可论证性”是不强的。因为,审计假设只是审计人员对不能确知或无法证明的现象,根据客观规律或正常情况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因此,审计假设只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将其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有夸大审计假设作用之嫌。所以说,审计假设只能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在审计理论结构中起着联系审计目标和诸多审计理论要素的作用。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思路:审计假设――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审计实务。在审计假设的前提下,根据审计假设推演出来的审计基本概念,进而制定出指导审计工作的规范――审计准则,它直接指导审计实务。

(4)审计环境论。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审计环境。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本质,从而决定审计职能,审计外环境决定审计目标。审计本质、职能与审计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审计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不管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如何,它都要发挥作用,也都在发挥作用。但以审计环绕作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审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审计实践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下,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发展完善起来的,然而把审计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并不意味着审计环境就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因为,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而审计环境中诸要素的不确定性、变化性以及诸要素间存在的相互制约性,直接影响着审计目标、审计准则和审计实务。虽然,研究审计离不开审计环境,审计环境作为客观存在,它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是审计活动的基本空间。但是审计环境并不是审计本身,它不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要素。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思路: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一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审计实务。审计环境直接影响审计目标,进而对审计假设、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审计实务发挥作用。

(5)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观点――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共同作为审计研究的逻辑起点。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指引着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制约条件,制约、限定了审计理论研究的空间轨道,方向不能脱离轨道,轨道也不能没有方向。以审计目标与审计假设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审计基本理论,主要是指审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等基本性的审计理论问题,如审计环境、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对象等;二是审计应用理论,是指由基本理论演绎出来的派生概念、具体准则、审计程序和方法,如独立性的认定、重要性的判断、审计准则与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控制调试、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审计报告与工作底稿的组制等。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截然的界限。

四、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设想

审计理论结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有一个逻辑辑起点。随着人们对审计认识的更加深刻,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也会有所变化。我们应该以创新思维来对审计理论结构进行更深层次、更系统的研究,从而推动整个审计理论的发展。因此,构建审计理论结构需要清楚知道:一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有哪些?二是按诸要素的内在联系确定诸要素各属哪一层次?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发展

一、引言

实证会计研究的提倡和发展给中国会计学界带来了新鲜空气,十几年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经历了从空白到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实证会计研究对中国会计学的发展意义不可低估,而熟知其历史和发展过程是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的实证研究的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实证研究方法在国外已经日渐成为主流研究范式,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仍处于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一统天下的格局。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的权威杂志及知名学者纷纷提倡借鉴应用新的研究方法,多搞切合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这些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自实证研究方法被正式介绍至我国学术界,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历程。在我国学者最初接触实证研究方法的阶段,他们的讨论大多还集中在对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呼吁,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原理,应用领域,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设计等方面的介绍。而此时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也属凤毛麟角。以集中反映我国会计学科的研究状况,也代表着我国会计研究的方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会计类代表性杂志《会计研究》为例,1992年至1995年间刊登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仅两篇。而进入1996年,我国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有了很大的突破,仅1996年《会计研究》上就刊登了7篇实证研究的文章。自此我国对于实证研究方法已经从最初的介绍和推荐进入了应用和思考的阶段。进入21世纪,实证研究方法迎来了另一个飞跃,我国会计学期刊上发表的实证研究的文章比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0年《会计研究》杂志上共刊登实证研究文章23篇,权威杂志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视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实证研究的发展,青年学者尤其是高校中的硕士生、博士生更是积极的对其进行学习和应用,将其视为研究过程中的必修课。我国的实证研究方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逐步走向成熟。故而本文对我国学者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的综述也依照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程度来划分,分为1990年至1995年的介绍性的引入阶段、1996-1999年的初步的应用阶段、2000年至今的逐步反思进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下文谨以此为线索综述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

( 一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引入阶段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会计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则为鲜见。随着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渐渐成为主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会计研究领域内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我国的学者发现以演绎法为主的规范会计研究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我们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开展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尤显迫切。有鉴于此,在90年代初,我国学者翻译了美国著名会计学者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的《实证会计理论》,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正式介绍到中国,打破了规范会计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与此同时,我国会计学界的权威杂志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实证研究方法介绍和讨论的文章。苏锡嘉、彼得.西得科(1991)将会计研究方法视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呼吁中国学者加强对研究方法的建设。文章系统的分析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的分类,引出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探讨,并系统的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这一在当时的中国会计领域还较少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指出西方实证研究的两大领域:资本市场研究和行为研究,也将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成为会计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与此相适应的会计研究方法也将成为提高会计研究质量的一个关键。他阐明了中国开展实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实证检验是学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为今后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初期应用指明了道路。苏锡嘉,彼得.西得科对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中国引入实证研究方法后的研究建议都对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肖泽忠(1993)首次对实证研究的过程和其中用到的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文章依照实证研究的步骤逐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举例说明。在对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后他还列举了一个实证研究的实例,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这篇文章对我国的学者开展实证研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方法的详细介绍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刘峰(加)、雷科罗(1993)在《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中总结了我国会计研究当前的特征为:中国会计研究正从纯理论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转变;会计研究成果的实用效果差;不规范的传统研究方法在中国会计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为了验证以上特点,他还以1988年至1992年间会计研究上所发表的全部论文为依据,从发表的论文数、学术论文研究的方向、列示了参考文献和资料出处的论文数、论文作者数这几个方面展示了当时中国会计研究的一些趋向。在这些数据的佐证下他指出我国的会计研究应重视实证研究的应用,研究中应重视实务化,增强会计研究的现实意义。这篇论文在提倡了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首先通过自身作出了表率。文章通过5年间论文的实际情况的数据,用事实验证了自身的观点,这在实证研究方法还没有得到较好应用的初级阶段将实证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简单的说理中,为接下来实证研究的开展树立了一个榜样。吴俊、段闻祥(1994)总结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会计研究的现状,即我国会计理论界尚没有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研究方法特别的推崇,导致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相对单一、僵化;以及存在着滥用各种新研究方法的现象。这两者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形成。他们在指出了现状的同时提出了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几点想法,其中大力提倡中国会计研究应将传统的方法深化,并多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方法。文章的最后特别指出中国的现阶段应积极的将实证方法应用起来。虽然实证法有其缺点,但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研究来讲是必要的。吴俊,段闻祥对于现状的总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会计研究的软肋,点出了在我国推广实证研究方法的内因。该文献还理性的评判了规范研究方法的益处,提倡理性的对待规范和实证研究,勿区分其好坏而是各尽所用。

( 二 )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初步应用阶段1996年至1999年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应用成果后,我国学术界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空前热烈的讨论,这一时期的观点已不再是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和倡导。更多的是解决中国学者在应用中遭遇的难题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思考。阎达五、赵月园(1996)从历史的角度、逻辑的角度和国际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对我国近年的理论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但是外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仍需要我国学者不懈的努力。他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中还应当逐渐的扩大研究工作者的视野,摆脱个人的偏好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通过客观的分析比较,真正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还特别指出:当我们选择研究方法时,特别是在推崇某一种方法时要防止走极端,还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间题具体分析”行事,要尽可能做到论据充分,以事实为依据,力求避免空议论。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我国学者仍不太了解,需要加强学习。秦荣生(1997)在《谈我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中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的规范研究的成果形态上的特征后,精炼出了我国在此阶段从事实证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我国实证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陈小悦(1997)指出了财务经济学中的实证理论与方法的渗透带动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虽在不断的实证研究中存在着模型选择、数据采集、噪音的控制及清除等多种困难,但因实证研究能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证据的支持、严谨的论证体系,以及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指导。故而实证研究的开展是非常有其自身价值的。此时的中国学者已经从经验交流的角度来重新阐释实证研究方法,不再是介绍和解释,更多的是对实际应用的探讨。刘汝军(1997)总结了实证研究的应用领域及其主要结论。在总结的基础上他肯定了实证会计研究在说服力和对未来的预测方面的优势,指出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对于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必要性。但也列举了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种来源于研究方法本身,包括理论基础、模型选择、假设检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难以克服的缺陷;一种来自对实证研究的不恰当认识和应用所带来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还为我国实证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提倡我国学者应具体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命题例如:会计信息和我国股票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到底处于何种状况,会计信息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没有影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考虑的因素等。陈汉文、林志毅(1997)立足于方法论的视角,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理论的历史流变、现存分歧及发展趋向作出探讨,得出会计理论研究最理想的选择是两种研究方法承认彼此的价值,并促进两者一定程度的结合。基于此观点以及我国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研究,发展实证研究对我国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健康的发展意义尤为深远。刘泽兵(1999)就实证研究的逻辑体系和其定位问题进行了简短精炼的探讨。他指出在逻辑体系中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都不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左右,这是规范研究倍受诟病但实际上实证研究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因而在实证研究的定位问题上我国学者应该清醒的认识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将两者互为补充促进学术的蓬勃发展。初步应用阶段关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中,讨论已成为主题。

( 三 )实证研究在我国逐步成熟阶段在2000年以后我国对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中国的研究学者对实证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剖析和更清醒的认识。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2000)以严谨的态度,从会计的角度,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对影响中国会计的诸环境因素的行为方式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实证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实证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卢永华(2000)运用哲学原理辨析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哲学层次和相互的影响作用。这篇文章从方法论的高度对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刘玉廷(2000)认为我国现阶段乃至将来一个时期内,会计理论研究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实践中探求真理;应当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在坚持规范研究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注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和有机结合,重视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规范研究成果,总结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汤云为、赵春光(2001)除对学术界对实证会计的普遍问题进行阐述外,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我国当前实证会计所面临困难:最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波动很大,造成数据不可比给实证研究的样本选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样本的选取存在选择偏见的问题;在中国尤其是面对中国特有的问题时,找一个适合于中国现状的理论基础是很困难的;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股票指数,这也给实证研究带来了不便;能不能设计一个更合理的统一指数来代表市场组合,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等。陈珉、孙铮(2003)就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分工,以及会计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批评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实证研究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决定了实证研究的广泛应用。当今学者要提高自己的实证研究水平,加强理论的积累。我国的实证研究既要适应国际研究潮流亦要适用于中国自身。他们从多角度对我国当前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大力倡导中国学者应该营造一个严肃、认真、科学、宽松的学术氛围,敢于批评和验证固有的理论,促进会计学术的发展。甘道武(2004)从会计实证研究的起点――假定前提真实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的真实性进行了讨论。文章在论述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关系及假定前提的基础上强调了假定前提真实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还对我国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资本市场有效性进行了考察,最终指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达到半强势有效,以及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依然严重,这些都影响到了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文章对于我国实证研究的起点――假设前提真实性的质疑和研究,非常值得我国研究人员深思。李连军(2006)对实证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以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的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例来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标准范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此之后文章建议我国学者应从学习和完善实证研究方法入手,从模仿走向创新,开拓研究视野以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盖地、吕志明(2007)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二者的关系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文章首先对比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定位和发展轨迹,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指出了规范会计研究体系的演绎方法论至今仍统治着整个会计研究领域及实证研究方法的证伪主义在逻辑上存在困境的现实状况。他们对我国会计研究提出了坚持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的力度并完善规范会计研究的建议。本文将目前会计研究中主流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将二者的特点,使用范围,哲学基础,以及发展的状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从辨证的角度看待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并用切忌偏颇,切忌谬误相关,切忌为了实证而实证,切忌重复模仿,切忌操纵数据对我国广大会计研究人员提出了倡议。陈孟贤(2007)系统全面的总结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实证方法的应用和学术界对其的批评,另外引入性的介绍了西方的一些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会计学者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他还指出了中国的会计发展相对于西方的滞后性,建议中国的会计研究工作者现在若有超前性,在实证会计研究潮流还未完全过去的今天,便应该在取经于西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同时,掌握西方学者现在已经探索的其它人文诠释研究方法,先知先觉地兼收并蓄各种方法的精粹,将中国会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带上更高的一个台阶。这为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条捷径。杨雄胜、薛清梅等(2008)根据科学哲学的一般理论推导出一项有价值的实证会计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逻辑前提”、“事实前提”及“研究条件前提”,构成判断实证研究质量的基本标准。他们根据三项研究规范前提标准,对近20年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样本文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指出我国学者近20年来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绝大多数为不满足其中一种前提条件的论文,而三个前提条件均存在问题者为极少数。在总结了我国实证研究现状之后文章从实证研究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判断实证会计研究学术贡献的标准,减少研究的功利性目的,规范的会计学术成果这四个方面对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提出了建议。文章对国内外我国学者近20年来发表的实证类文章的收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为我国学者认清研究的现状和寻找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于玉林(2009)在厘清有关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他提出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分别进行整合,形成系统会计研究;并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和系统会计研究。龚翔(2009)就我国1997年至2007年6月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经济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和《中国会计评论》等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所涉及的主要实证会计研究成果,从证券市场会计与财务问题、管理会计问题、审计问题和会计规范问题等四个领域进行综述与分析。并在这四个大的领域中划分小的方向,总结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各领域中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学者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是对我国十年来开展的实证研究成果的一个详细的总结。从2000年至今我国对于实证研究的应用是日趋娴熟的,与此同时我国的学者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也空前热烈。会计学术界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已不再停留在对于缺陷的探讨、应用领域的建议等,更多的是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或深入到细节的探讨。

三、结语

中国的实证研究发展至今,我国学者对其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热烈的讨论和普遍的关注使得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迅速的普及。然而,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视也导致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现在青年研究者们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但很多应用的模型是不适宜的,生搬硬套的。我国的部分研究已经进入了为了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的怪圈,没有数据没有实证的文章就不可能是好文章的观点严重影响了青年研究者对待研究方法的态度。然而更多的会计研究者是清醒的,正如以上的文章中的观点,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现实的应用价值来讲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两者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将两者紧密的结合,在研究中兼收并蓄,规范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为理论的验证提供根据,才能让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学者,尤其是承担着希望的青年学者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并不抛弃传统,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研究能力,搞切合我国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真正的提高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西嘉、彼得・西科德:《会计研究方法――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会计研究》1992年第5期。

[2]肖泽忠:《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会计研究》1993年第6期。

[3]〔加〕刘峰、雷科罗:《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会计研究》1993年第5期。

[4]秦荣生:《谈我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会计研究》1997年第7期。

[5]陈小悦:《对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认识》,《会计研究》1997年第7期。

[6]刘汝军:《实证会计研究述评及在我国应用》,《会计研究》1997年第7期。

[7]陈汉文、林志毅:《对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思考》,《财经研究》1997年第2期。

[8]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会计研究》2000年第8期。

[9]卢永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哲学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6期。

[10]汤云为、赵春光:《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1年第5期。

[11]陈珉、孙铮:《关于当前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思考》,《财经研究》2003年第10期。

[12]陈汉文、林志毅:《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评析及启示》,《会计研究》1997年第7期。

[13]杨雄胜等:《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会计理论; 教学与研讨; 内容; 结构; 研究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塞特,2001)。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既注重对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来源结构,强化对其进行基本理论教育以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为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一、我国现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层次划分

会计理论是运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实践行为的本质及其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统、全面的理性认识。它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它在整个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主要是研究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学界的共识(葛家澍,1998)。

据了解,在国外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在国内各会计院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内,均设置了会计理论类课程。尽管其课程叫法各异,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而在教学要求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科生教育中,一般均设为选修课(大多数列为必选课,少数列为任选课),课程名称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专题》或者《现代会计理论》,教学时数为30学时左右;硕士生教育中,则均列为学位课程且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一般称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教学时数为40学时左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学校是将其设为学位课程,有的则设为考查课,课程名称有的称《高级会计理论研究》,有的则称为《会计理论发展与学术流派》等,教学时间有的放在第二学期,有的放在第三学期,教学时数一般为60学时左右。由此可见,不论是哪个层次,会计理论课程均属于教学计划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现行主要会计理论类书籍的内容结构分析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加强其专业理论素养的教育,但是在如何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上,国内外学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体系。国内市场上较早的会计理论教材当推已故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1985)教授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邀请,为适应会计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会计理论专题》一书。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可作为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用的教材与理论论著共有20多本,较有影响的有16本,它们大致可以分为本科生教材、硕士生教材和社会性理论读物三种类型。

第一,本科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从引进原版教材或者翻译的本科教材,主要有3本。即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82所著《会计理论》;哈利.J.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1997)所著《会计理论》;洛斯德、克拉克和卡西(2001)所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本科教材,主要有5本。即魏明海、龚凯颂等(2001)编的《会计理论》;卢永华(2000)主编的《广义会计理论》;于玉林、田昆儒(2000)编著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梁毅刚等(2002)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张白玲(1998)主编的《会计基本理论》。

第二,硕士研究生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翻译的教材,主要有2本。即威廉姆.R.司可特(1999)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和阿迈德・贝克奥伊(2000)所著的《会计理论》。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主要有3本。即汤云为与钱逢胜(1997)所著的《会计理论》;葛家澍与林志军(2001)所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于玉林与李端生(2001)主编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理论读物性质的论著。影响较大的有4本,即葛家澍与刘峰(1998)所著《会计大典――会计理论》,陈今池(1998)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阎德玉(2002)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和葛家澍与刘峰(2003)所著《会计理论》。各层次教材的主要内容可比较分析如下:

(一)本科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主要有三本:

(1)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Eldon S. Hendriksen)于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1982年原版)。该书被称为美国第一本有关会计理论的教科书,由作者分别于1970年、1977年、1982年和1992年进行了4次修订(第5版系与他人合作),它在很长时间内是美国会计教育界专门论述会计理论的唯一教科书。该书于1987年经王澹如等翻译并由立信会计用品社出版,由18 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研究法(定义、层次、归纳、演绎、其他方法);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起源、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的会计思想、19~20世纪初的会计思想、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会计实务);1959年以来会计理论的发展(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其他会计团体对会计准则发展的贡献);会计概念、计量和会计理论的机制(会计理论的概念、性质、体系、环境假设、目标、计量);财务陈报的收益概念;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财务陈报与物价变动;现金与资金流转;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货;厂场与设备、购置的和租赁的;折旧;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及递延费用;负债及其权益;业益;股东权益的变动;财务报表上的揭示。

(2)哈利・I. 渥克(Harry I. Wolk)、迈克尔・G. 特尔尼(Michael G. Tearney)著《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引进1997年原版)。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9章构成:会计理论绪论;会计理论与会计研究;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财务报告规则的经济分析;假定、原则与概念;会计目标;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货与应收账款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养老金会计;租赁会计;对外投资权益;国际会计难题(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

(3)R. G. 斯洛德(Richaed W. Schroeder)、M. W. 克拉克(Myrtle w. Clark)和J. M. 卡西(Jack M. Cathey)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and Analysis,引进2001年原版)。该书由中信出版社2002年正式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5章构成: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信息运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收益概念;财务报表:损益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国际会计;营运资金;长期资产:厂场、设备;长期资产:投资与无形资产;长期负债;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并购会计;财务报表的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

2.国内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国内已经出版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较多,但若从其内容组合上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1)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两个部分。譬如,由中山大学魏明海、龚凯颂等编的“高等学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教材”――《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并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概述(涵义、功能、体系、发展);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种类、传统方法、创新方法);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类型、特点、制订、评价);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概述、目标、质量特征、要素、确认与计量);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体系、基本报表、表外披露、未来发展);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实证理论内容);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实证理论内容);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

(2)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三个部分。譬如,由厦门大学卢永华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广义会计理论》,由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涉及财务会计理论(7章)、管理会计理论(3章)与审计理论(3章)三个大的部分。财务会计理论主要包含财务会计理论概述(作用、环境、研究方法)、会计理论发展简史(中国、西方、发展的启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西方的概念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比较)、财务会计假设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目标)、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财务报告理论(财务报告、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和会计规范理论(基本理论、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中国现状)共7章。管理会计理论主要包含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3章。审计理论主要包含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与广义会计理论结构3章。

(3)会计理论教材包括基础性理论专题。譬如,由天津财经大学于玉林、田昆儒编著,并由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该书主要涉及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环境、性质)、会计理论的特征与体系、现代会计的形成及其特征、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大会计科学在发展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于创新等18章。

(4)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兼顾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石家庄经济学院梁毅刚等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一书,由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出版,设有会计及会计理论(涵义、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演变(古代、近代、现代)、会计理论的结构(目标、假设、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会计准则的体系与结构、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环境会计问题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等20章。另外还有附录,含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5)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适当涉及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集美大学张白玲主编、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会计基本理论》一书,就设有绪论(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与历史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理论体系、本质、目标、假设、职能)、会计要素理论(六大要素)、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财务报告理论(目标、质量特征、基本报表、其他报告)、物价变动会计理论、会计环境理论(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理论的新领域(金融工具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等10章。

3.港台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笔者于2001年、2003年访问台湾有关大学期间,曾与相关院校会计理论课程的专业进行过交流,并多次访问有关院校的网站,发现台湾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基本上与美国的内容一致。

(二)研究生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教材主要有两本:

(1)《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该书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著名的会计学教授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R.Scott)所著,它是作者以多年讲授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本专著,主要是以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会计理论界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所形成的理论结论为基础而编成的一本论著,于1999年出版。该书于2000年由陈汉文组织翻译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据了解其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理想环境中的会计;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理论;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准则制定:理论问题;准则制定:一种政治问题。

(2)《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该书由美国芝加哥伊利若斯大学阿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 Riahi-Belkaoui)著,它是贝克奥伊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1年出版,先后修订了3次,在我国有两个翻译的版本。1981年的第2版由杨进等译,并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九章组成。其2000年的第4版由钱逢胜等译,并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6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的历史和发展;会计的性质与用途;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规范方法;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概念框架;会计理论的结构;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会计的研究视角;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现时价值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各种资产计价和收益模式;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国际会计。

2.国内研究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3本)。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两类:

(1)包容了西方会计理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本:一是汤云为、钱逢胜著的《会计理论》。该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基本体系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的《会计理论》接近。全书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定义、方法、分类、检验);会计与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古代、近代、现代);会计规范和对会计原则的探索;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构成、使用者、目标、质量特征、要素、假设、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量;财务报表中的收益概念;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存货;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负债及其计量;所有者权益及其计量;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现时价值会计;实证会计。

二是葛家澍、林志军著的“会计研究生系列教材”――《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该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是1991年版《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改进版,2003年被教育部列作研究生推荐教材。该书的体系较具代表性,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6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会计的演变(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财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性质、研究方法论、理论验证);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假设、原则、准则的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性质、发展、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确认与计量);实证会计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流动资产及其计价;长期资产与无形资产及其计价;负债及其确认与计量;业益及其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与收益确定;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基本报表、其他手段);现金与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国际会计协调等。

(2)包容了会计理论的主要基本问题。典型的有于玉林、李端生主编的“高等院校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该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发展的动因;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会计目标;会计行为规范;会计现代化;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中国特色;会计国际协调;会计学发展趋势等。

(三)一般读物型会计理论论著的结构与内容

1.专著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葛家澍、刘峰著的《会计大典――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涵义(概念、作用、内容、结构);会计理论的演变(复式簿记时期、产业革命时期、探索、体系形成);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与流派(方法论、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会计的定义及争论(西方、我国);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概念结构(概述、发展、产生背景、现状分析);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信息质量;会计确认的理论研究;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计量原理与模式);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与评价;会计准则的性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分析;财务报表体系的改进与未来(现行体系、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2.普及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该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纳入“立信会计丛书”出版。此前该书曾先后以《西方现代会计理论》(1988版)和《现代会计理论概论》(1992版)出版两次,该书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及本科生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与一个附录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会计职能与范围、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起源、发展停滞、近代会计理论发展、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会计理论的结构与内容(基本结构、目标、假设、概念、原则);传统会计的特点和报表结构;主要会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益的计量;收入确认与费用配比;资产计价;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负债与业主产权;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变动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际会计;附录: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3.专论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有阎德玉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该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近年(2002~2005)来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参考教材与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该书共设15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导论(概念、功能、内容、发展、体系);财务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资金、职能、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特点、趋势);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研究(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准则的性质、结构与内容;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研究;财务报表理论研究(概述、产生与发展、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现行矛盾);我国会计改革和理论与实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研究(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其他相关法规);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除此之外,其他有影响的论著主要有: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2001),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2002)以及阎德玉等(1992)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等,但在内容结构上大同小异。

(四)现有会计理论教材及论著结构的基本特点

上述16本会计理论教材或者理论读物,在内容设计上既有个性的设计,也有共性的内容。个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每个专题内容的组织上,不同层次的教材以及不同作者的偏好,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共性内容则可以划分为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问题、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财务报告理论问题、会计准则及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特殊业务会计专门理论问题、会计领域其他专题理论问题、管理会计理论问题和审计理论问题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个别教材还设有附录。笔者通过对其所涉及会计理论基本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归纳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涵义、性质、功能、范围、内容、体系、种类、层次、发展、作用、环境、特征等);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论、定义、种类、传统方法、规范方法、创新方法、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检验、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等);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别(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

2.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共有14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想环境中的会计;现代会计的形成、演变及其特征(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会计理论起源,古代会计理论,近代会计理论――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的会计理论、19~20世纪初的会计理论,现代会计理论发展――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30年代后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会计理论);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

~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会计理论的未来发展(动因、创新、趋势、大会计科学)。

3.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结构与要素(概念、假设、目标、原则、程序与方法、狭义与广义的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分析、性质、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基本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我国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西方及中国对会计的定义、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会计对象、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与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六大会计要素理论、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及与西方的比较。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共有13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确认理论(涵义、特点、标准、原则);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理论(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计量原理与确认模式,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转。

5.财务报告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其他手段、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基本理论(概述、产生与发展、财务报告、目标、质量特征、历史演变、现行体系结构);基本财务报表的理论(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其他报表、表外披露);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现行体系、现行矛盾、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6.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共有9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概念、性质、内容、体系、结构);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类型、内容、结构特点、制订、评价);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订的相关问题(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等,制定的经济后果与政治后果);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基本理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中国研究现状);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其他相关法规)。

7.特殊业务会计专门性理论问题,只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和并购会计。

8.会计领域其他专题性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实证会计研究及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国际会计(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会计环境理论,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方法, 会计现代化,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中国特色与国际会计协调;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

9.管理会计理论问题,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

10.审计理论问题,有1本涉及。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等。

此外,还有两本设有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三、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内容设计

(一)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

综上分析可见,会计理论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学生需要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学习与研讨。但是应当如何区分与协调不同层次的重点内容,以减少重复并提高教学效果,则需要专门研究如下问题。首先,是不同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应当讲到什么程度?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各自所涉及的范围应有多大?内容应有多深?知识面多广?深度如何把握?其次,教材内容如何组织?涉及的机构、组织、规范、杂志、学人、文献和观点如何组合?是否只讲西方财务会计理论?是否只讲实证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是否需要讲?第三,教学方式如何组织?是否只让学生分组讨论已经形成的论文即可?在这个课程中是否需要系统介绍某些知识?可否用一定量的知识供给来刺激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笔者认为,其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的广度、深度与对研究方法论的掌握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的范围上,需要适当宽泛而不宜过于狭窄,不宜让学生只了解以某一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应当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在内容上也需要兼顾相关内容,如会计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法制规范发展的主要线索和会计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线索等。

因此,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即需要针对不同层次而适当体现差别。本科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能力。在“点”的明确要求下,教学中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专业知识点。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注重理解与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的线索,在“线”的要清楚要求,以充分认识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地位为基础,以西方会计理论特别是以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研讨为核心向外延伸,同时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问题并体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博士研究生会计理论研讨的重点,要放在广博的知识掌握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有效运用上,即在“面”要广博的要求下,应当以研读经典文献、研讨名家思想、把握中西方会计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为基础,以了解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动向为基础,以具备一定会计理论研究创新思维和认识为目标,故需要广涉中西方的会计理论文献并独立进行分析、梳理与加工。

(二)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

1.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对前几学期所学会计主干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并有助于其在未来的会计专业实践中运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向学生适当介绍有关会计理论发展的知识,以拓宽其专业理论的知识面。因此,在内容的组合上,就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主要会计理论(特别是财务会计理论)的系统认识为主线,以帮助学生对前导会计课程所学专业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融会贯通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与初步表达学术研究成果的能力。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已不满足于本科层次的知识学习,而积极投身于“考研”的队伍中。由于目前研究生学历教育层次规模的急剧扩张,而教学资源的增长相对滞后,若把会计理论课程完全置于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会使研究生教育压力过重,故可以考虑把一些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划入前一教学阶段,以减轻研究生教育的压力。以此认识为基础,可以考虑将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中西方会计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介绍会计及其理论有关发展阶段的特点、成就、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知识,在范围上要兼顾中外,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适当介绍会计科学发展新领域的知识,如相关新学科的简介等。二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及其所涉及专业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系统的结构与运行、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与方法、财务报告的结构与编制等方面的理论要点,并注重与前导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对接。三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是结合中国会计改革的现实,介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监管、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四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步骤、基本学术规范与论文结构要素等专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适当进行论文写作的初步训练与指导,以便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另外,还有其他相关会计理论知识。

2.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并互相研讨会计理论知识。但目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结构上比较复杂,不仅学生毕业的本科院校有不同专业优势(理、工、农、医、文、经、管),而且学生本身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理、工、农、医、文、经、管)、不同的专业经历(应届、往届与多年在职)和不同的学业经历(中专、专科、本科),这就给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会计理论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面,还要注重理论的一定深度,更要考虑教学对象会计理论知识甚至是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上的差异。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以考虑将教学研讨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及其理论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研讨会计及其理论相关发展阶段的特点、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理论贡献,在范围上以西方为主。二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研究。主要是研讨FSAB的财务概念结构。三是会计准则的发展、结构与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是以研讨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为主线,同时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相关现实理论问题。四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理、基本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以及资产计价理论和收益决定理论等问题;研讨财务报告理论的演变、现时若干问题(内容、结构等)与未来发展变化(内容、方式与形式等)等。五是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研究。主要研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成果及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六是中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中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有关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监管体系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理论问题。七是会计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主要是对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八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知识与运用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

3.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研讨的基本范围设计。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会计研究方法论及其会计理论发展规律。重点是通过对会计理论发展不同时期经典文献的研读,让学生能够把握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认识会计理论学术流派的形成基础,认识会计理论分支学科的形成环境与学科发展环境,掌握主要会计理论分支的核心观点,对现时会计理论发展的若干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认识,为在会计理论的发展方面做出创新性贡献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其要求可以归纳为:认识会计理论研究的思维方法,追索会计理论的发展线索,研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规律,弄清不同流派的理论特色,认识主要流派的理论贡献,掌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运用会计理论创新的研究方法。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考虑将教学研讨的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思维逻辑与认识论研究。可主要涉及:科学理论研究与思维模式;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程序;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会计科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会计科学研究的要素结构;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步骤;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相关论著研讨。二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变迁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划分;规范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实证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现时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选择与研究方法运用问题;关于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三是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四是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五是会计理论的主要学术派别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学说、流派和学派的特点:譬如,与会计本质认识有关的会计工具说、会计艺术说、会计信息系统说、会计管理活动说、会计控制(受托责任)说等;与会计行为认识有关的组织会计说、行为会计说、产权会计说、会计契约说等;与会计记录原理研究有关的静态会计说、拟人会计说、动态会计说等;与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思维模式有关的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等;与会计理论体系内容有关的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等;与专项理论研究有关的事项会计理论、价值链会计理论等。六是会计科学理论的交叉发展研究。可主要涉及:经济学说演进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管理思想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法学理论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其他学科发展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会计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研究。七是会计学博士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选题动态、开题要求(文献回顾)、准备(资料、数据、初步分析)、写作(学术规范)、答辩及成果(前期、中期、后期)等。八是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发现与路径设计;科研课题研究申请书的编制、科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编制、科研课题的调查(调查问卷、调查量表、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科研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科研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科研课题的后续发展(论文、著作、报奖、申报新的课题)等。另外,还有其他相关问题研讨。

【主要参考文献】

[1] [加拿大]威廉姆.R.司可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美]阿迈德.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等译.会计理论. 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

[4] [美]哈利.I.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著.会计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 [美]斯洛德,克拉克,卡西,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6]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194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陈今池,编著.现代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8] 方正生.会计理论问题.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9] 葛家澍,林志军著.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10] 葛家澍,刘峰,著.中国会计大典――会计理论.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11] 葛家澍,刘峰,著.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2] 葛家澍,杜兴强,等著.会计理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3] 梁毅刚,等.会计理论专题研究.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14] 廖洪,著.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15] 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16] 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17] 卢永华,主编.广义会计理论.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8] 汤云为,钱逢胜,著.会计理论.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9] 魏明海,龚凯颂,等编.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0] 阎达五,著.会计理论专题.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21] 阎德玉,等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22] 阎德玉,主编.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3] 于玉林,李端生,主编.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4] 于玉林,田昆儒,编著.会计基础理论概述.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解媛(1979-),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管理学。(河北保定07100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13-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同时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会计人员的现象。究其原因,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试验实践以及考试评价等环节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构建,导致目前高校毕业的会计人才与新兴的经济环境、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对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现状,探究构建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复合型会计人才需求现状

1.坚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坚实的专业技能是高层次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最基础的需求条件。会计人员只有掌握了财会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合理、合法地进行企业日常会计信息管理,从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保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价,采取正确的经济决策。

2.复合型能力为核心。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需要高层次会计人员具备综合能力:第一,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依据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企业的经济事项和经济交易选择合理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预测、决策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对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纳税筹划、销售战略、筹资决策等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二,财务管理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会计工作涉及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部门的经营过程,需要会计人员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能力,配合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财务管理,调控资金运转。第三,沟通、协调能力。对于企业内部而言,会计工作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的经济利益,财务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情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对于企业外部,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工商、银行及证劵监管等多个部门进行业务往来,更需要会计人员发挥其沟通与协调能力,为企业创造一个顺畅的外部发展环境。第四,开拓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现代社会是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不断变化,知识、技术日新月异,需要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新问题,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迎合时展的需要。

3.职业道德观为保障。在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环境下,高层次会计人才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只有依法操作会计业务,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可靠,才能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保护广大公众的利益。

二、构建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型会计人才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掌握非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艺术等知识;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关心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标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体系。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广适性会计专业人才,高校应改变以往会计本科课程设置以知识为基础的模式,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三大部分组成,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科之间的界限,在传授基本会计知识的基础上,整合与财务、管理相近的学科知识,并扩展学生人文素质修养,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第一,拓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打破学科壁垒,发挥学校教育特色,在传授大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层面上,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开设前沿性、交叉性、系统性的高水平课程或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察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第二,增加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应遵循基础性、公共性原则,为会计专业学生建设完整、规范、科学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宽厚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范围,鼓励学生跨类选修学科基础课程,使之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与趋势,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第三,精练专业发展课程。以规范严谨、精练优质为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目标,为学生开设精良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注重专业研究的前沿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等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学生的技能和素质主要是在课堂的组织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应改变以往单纯的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增加讨论、质疑、互动、实践等环节,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动力,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进行探索性、发现式的学习。其具体形式可采取案例讨论、小组作业、角色扮演、演讲或专题报告等方式。如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财经热点要闻,在下一次上课时进行演讲,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判断,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会计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迅速胜任工作。按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扩展程度来划分,会计实验实践体系可分为专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第一,改革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是对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直观认识与实际操作。从认识论规律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实验时间安排,让学生先从感性认识入手,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给学生创造真实的业务处理场景,增强角色意识。如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在第一周就安排学生见习性实习,让学生了解生产企业的工作流程,亲手填制各种单据、凭证,对会计流程产生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再进行理论讲解,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样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适时穿插实验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会计实务的理解,为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过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扩展综合性实验。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实验,为学生建立由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审计等经济单位组成的模拟实验室,模仿企业的资金运转、资本运作、业务流程等过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综合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会计业务核算能力、经济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等。第三,完善创新性实验。在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学校应通过学科间横向交融的形式为学生模拟经营公司进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如在学习企业经营分析与预测等课程时,让学生模拟经营公司或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国家的经济背景等有全面的体验与认识,加深理解深度,锻炼综合能力与创造能力。

5.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各个环节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首先,革新考试内容。改变以往以记账、做分录、计算等为主的考试内容,增加讨论题、案例题的比重,联系学科最新的动态,加大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实现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测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发挥个性。其次,采取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根据测试目标的不同,采取口试、答辩、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考查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分析问题、阐述观点,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最后,加强考核的连续性与综合性,建立全面、多元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减少理论知识及期末考试比重,利用各种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考核。同时建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认定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其纳入专业考核学分认定系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明会.改进会计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教学实践研究,2010(11).

[2]陈晓芳,吴静.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9(11).

审计认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理论;教学与研讨;内容;结构;研究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塞特,2001)。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既注重对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来源结构,强化对其进行基本理论教育以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为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一、我国现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层次划分

会计理论是运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实践行为的本质及其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统、全面的理性认识。它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它在整个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主要是研究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学界的共识(葛家澍,1998)。

据了解,在国外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在国内各会计院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内,均设置了会计理论类课程。尽管其课程叫法各异,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而在教学要求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科生教育中,一般均设为选修课(大多数列为必选课,少数列为任选课),课程名称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专题》或者《现代会计理论》,教学时数为30学时左右;硕士生教育中,则均列为学位课程且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一般称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教学时数为40学时左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学校是将其设为学位课程,有的则设为考查课,课程名称有的称《高级会计理论研究》,有的则称为《会计理论发展与学术流派》等,教学时间有的放在第二学期,有的放在第三学期,教学时数一般为60学时左右。由此可见,不论是哪个层次,会计理论课程均属于教学计划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现行主要会计理论类书籍的内容结构分析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加强其专业理论素养的教育,但是在如何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上,国内外学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体系。国内市场上较早的会计理论教材当推已故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1985)教授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邀请,为适应会计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会计理论专题》一书。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可作为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用的教材与理论论著共有20多本,较有影响的有16本,它们大致可以分为本科生教材、硕士生教材和社会性理论读物三种类型。

第一,本科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从引进原版教材或者翻译的本科教材,主要有3本。即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82所著《会计理论》;哈利.J.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1997)所著《会计理论》;洛斯德、克拉克和卡西(2001)所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本科教材,主要有5本。即魏明海、龚凯颂等(2001)编的《会计理论》;卢永华(2000)主编的《广义会计理论》;于玉林、田昆儒(2000)编著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梁毅刚等(2002)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张白玲(1998)主编的《会计基本理论》。

第二,硕士研究生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翻译的教材,主要有2本。即威廉姆.R.司可特(1999)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和阿迈德·贝克奥伊(2000)所著的《会计理论》。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主要有3本。即汤云为与钱逢胜(1997)所著的《会计理论》;葛家澍与林志军(2001)所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于玉林与李端生(2001)主编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理论读物性质的论著。影响较大的有4本,即葛家澍与刘峰(1998)所著《会计大典——会计理论》,陈今池(1998)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阎德玉(2002)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和葛家澍与刘峰(2003)所著《会计理论》。各层次教材的主要内容可比较分析如下:

(一)本科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主要有三本:

(1)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EldonS.Hendriksen)于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1982年原版)。该书被称为美国第一本有关会计理论的教科书,由作者分别于1970年、1977年、1982年和1992年进行了4次修订(第5版系与他人合作),它在很长时间内是美国会计教育界专门论述会计理论的唯一教科书。该书于1987年经王澹如等翻译并由立信会计用品社出版,由18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研究法(定义、层次、归纳、演绎、其他方法);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起源、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的会计思想、19~20世纪初的会计思想、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会计实务);1959年以来会计理论的发展(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其他会计团体对会计准则发展的贡献);会计概念、计量和会计理论的机制(会计理论的概念、性质、体系、环境假设、目标、计量);财务陈报的收益概念;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财务陈报与物价变动;现金与资金流转;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货;厂场与设备、购置的和租赁的;折旧;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及递延费用;负债及其权益;业益;股东权益的变动;财务报表上的揭示。

(2)哈利·I.渥克(HarryI.Wolk)、迈克尔·G.特尔尼(MichaelG.Tearney)著《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引进1997年原版)。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9章构成:会计理论绪论;会计理论与会计研究;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财务报告规则的经济分析;假定、原则与概念;会计目标;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货与应收账款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养老金会计;租赁会计;对外投资权益;国际会计难题(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

(3)R.G.斯洛德(RichaedW.Schroeder)、M.W.克拉克(Myrtlew.Clark)和J.M.卡西(JackM.Cathey)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andAnalysis,引进2001年原版)。该书由中信出版社2002年正式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5章构成: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信息运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收益概念;财务报表:损益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国际会计;营运资金;长期资产:厂场、设备;长期资产:投资与无形资产;长期负债;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并购会计;财务报表的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

2.国内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国内已经出版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较多,但若从其内容组合上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1)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两个部分。譬如,由中山大学魏明海、龚凯颂等编的“高等学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教材”——《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并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概述(涵义、功能、体系、发展);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种类、传统方法、创新方法);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类型、特点、制订、评价);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概述、目标、质量特征、要素、确认与计量);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体系、基本报表、表外披露、未来发展);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实证理论内容);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实证理论内容);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

(2)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三个部分。譬如,由厦门大学卢永华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广义会计理论》,由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涉及财务会计理论(7章)、管理会计理论(3章)与审计理论(3章)三个大的部分。财务会计理论主要包含财务会计理论概述(作用、环境、研究方法)、会计理论发展简史(中国、西方、发展的启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西方的概念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比较)、财务会计假设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目标)、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财务报告理论(财务报告、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和会计规范理论(基本理论、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中国现状)共7章。管理会计理论主要包含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3章。审计理论主要包含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与广义会计理论结构3章。

(3)会计理论教材包括基础性理论专题。譬如,由天津财经大学于玉林、田昆儒编著,并由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该书主要涉及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环境、性质)、会计理论的特征与体系、现代会计的形成及其特征、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大会计科学在发展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于创新等18章。

(4)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兼顾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石家庄经济学院梁毅刚等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一书,由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出版,设有会计及会计理论(涵义、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演变(古代、近代、现代)、会计理论的结构(目标、假设、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会计准则的体系与结构、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环境会计问题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等20章。另外还有附录,含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5)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适当涉及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集美大学张白玲主编、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会计基本理论》一书,就设有绪论(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与历史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理论体系、本质、目标、假设、职能)、会计要素理论(六大要素)、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财务报告理论(目标、质量特征、基本报表、其他报告)、物价变动会计理论、会计环境理论(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理论的新领域(金融工具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等10章。

3.港台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笔者于2001年、2003年访问台湾有关大学期间,曾与相关院校会计理论课程的专业进行过交流,并多次访问有关院校的网站,发现台湾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基本上与美国的内容一致。

(二)研究生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教材主要有两本:

(1)《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该书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著名的会计学教授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R.Scott)所著,它是作者以多年讲授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本专著,主要是以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会计理论界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所形成的理论结论为基础而编成的一本论著,于1999年出版。该书于2000年由陈汉文组织翻译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据了解其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理想环境中的会计;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理论;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准则制定:理论问题;准则制定:一种政治问题。

(2)《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该书由美国芝加哥伊利若斯大学阿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Riahi-Belkaoui)著,它是贝克奥伊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1年出版,先后修订了3次,在我国有两个翻译的版本。1981年的第2版由杨进等译,并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九章组成。其2000年的第4版由钱逢胜等译,并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6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的历史和发展;会计的性质与用途;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规范方法;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概念框架;会计理论的结构;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会计的研究视角;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现时价值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各种资产计价和收益模式;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国际会计。

2.国内研究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3本)。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两类:

(1)包容了西方会计理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本:一是汤云为、钱逢胜著的《会计理论》。该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基本体系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的《会计理论》接近。全书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定义、方法、分类、检验);会计与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古代、近代、现代);会计规范和对会计原则的探索;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构成、使用者、目标、质量特征、要素、假设、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量;财务报表中的收益概念;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存货;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负债及其计量;所有者权益及其计量;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现时价值会计;实证会计。

二是葛家澍、林志军著的“会计研究生系列教材”——《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该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是1991年版《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改进版,2003年被教育部列作研究生推荐教材。该书的体系较具代表性,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6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会计的演变(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财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性质、研究方法论、理论验证);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假设、原则、准则的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性质、发展、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确认与计量);实证会计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流动资产及其计价;长期资产与无形资产及其计价;负债及其确认与计量;业益及其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与收益确定;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基本报表、其他手段);现金与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国际会计协调等。

(2)包容了会计理论的主要基本问题。典型的有于玉林、李端生主编的“高等院校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该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发展的动因;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会计目标;会计行为规范;会计现代化;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中国特色;会计国际协调;会计学发展趋势等。

(三)一般读物型会计理论论著的结构与内容

1.专著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葛家澍、刘峰著的《会计大典——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涵义(概念、作用、内容、结构);会计理论的演变(复式簿记时期、产业革命时期、探索、体系形成);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与流派(方法论、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会计的定义及争论(西方、我国);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概念结构(概述、发展、产生背景、现状分析);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信息质量;会计确认的理论研究;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计量原理与模式);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与评价;会计准则的性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分析;财务报表体系的改进与未来(现行体系、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2.普及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该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纳入“立信会计丛书”出版。此前该书曾先后以《西方现代会计理论》(1988版)和《现代会计理论概论》(1992版)出版两次,该书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及本科生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与一个附录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会计职能与范围、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起源、发展停滞、近代会计理论发展、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会计理论的结构与内容(基本结构、目标、假设、概念、原则);传统会计的特点和报表结构;主要会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益的计量;收入确认与费用配比;资产计价;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负债与业主产权;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变动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际会计;附录: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3.专论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有阎德玉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该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近年(2002~2005)来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参考教材与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该书共设15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导论(概念、功能、内容、发展、体系);财务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资金、职能、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特点、趋势);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研究(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准则的性质、结构与内容;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研究;财务报表理论研究(概述、产生与发展、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现行矛盾);我国会计改革和理论与实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研究(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其他相关法规);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除此之外,其他有影响的论著主要有: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2001),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2002)以及阎德玉等(1992)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等,但在内容结构上大同小异。

(四)现有会计理论教材及论著结构的基本特点

上述16本会计理论教材或者理论读物,在内容设计上既有个性的设计,也有共性的内容。个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每个专题内容的组织上,不同层次的教材以及不同作者的偏好,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共性内容则可以划分为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问题、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财务报告理论问题、会计准则及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特殊业务会计专门理论问题、会计领域其他专题理论问题、管理会计理论问题和审计理论问题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个别教材还设有附录。笔者通过对其所涉及会计理论基本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归纳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涵义、性质、功能、范围、内容、体系、种类、层次、发展、作用、环境、特征等);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论、定义、种类、传统方法、规范方法、创新方法、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检验、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等);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别(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

2.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共有14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想环境中的会计;现代会计的形成、演变及其特征(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会计理论起源,古代会计理论,近代会计理论——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的会计理论、19~20世纪初的会计理论,现代会计理论发展——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30年代后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会计理论);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

~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会计理论的未来发展(动因、创新、趋势、大会计科学)。

3.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结构与要素(概念、假设、目标、原则、程序与方法、狭义与广义的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分析、性质、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基本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我国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西方及中国对会计的定义、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会计对象、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与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六大会计要素理论、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及与西方的比较。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共有13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确认理论(涵义、特点、标准、原则);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理论(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计量原理与确认模式,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转。

5.财务报告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其他手段、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基本理论(概述、产生与发展、财务报告、目标、质量特征、历史演变、现行体系结构);基本财务报表的理论(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其他报表、表外披露);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现行体系、现行矛盾、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6.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共有9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概念、性质、内容、体系、结构);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类型、内容、结构特点、制订、评价);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订的相关问题(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等,制定的经济后果与政治后果);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基本理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中国研究现状);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其他相关法规)。

7.特殊业务会计专门性理论问题,只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和并购会计。

8.会计领域其他专题性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实证会计研究及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国际会计(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会计环境理论,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现代化,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中国特色与国际会计协调;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

9.管理会计理论问题,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

10.审计理论问题,有1本涉及。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等。

此外,还有两本设有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三、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内容设计

(一)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

综上分析可见,会计理论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学生需要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学习与研讨。但是应当如何区分与协调不同层次的重点内容,以减少重复并提高教学效果,则需要专门研究如下问题。首先,是不同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应当讲到什么程度?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各自所涉及的范围应有多大?内容应有多深?知识面多广?深度如何把握?其次,教材内容如何组织?涉及的机构、组织、规范、杂志、学人、文献和观点如何组合?是否只讲西方财务会计理论?是否只讲实证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是否需要讲?第三,教学方式如何组织?是否只让学生分组讨论已经形成的论文即可?在这个课程中是否需要系统介绍某些知识?可否用一定量的知识供给来刺激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笔者认为,其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的广度、深度与对研究方法论的掌握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的范围上,需要适当宽泛而不宜过于狭窄,不宜让学生只了解以某一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应当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在内容上也需要兼顾相关内容,如会计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法制规范发展的主要线索和会计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线索等。

因此,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即需要针对不同层次而适当体现差别。本科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能力。在“点”的明确要求下,教学中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专业知识点。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注重理解与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的线索,在“线”的要清楚要求,以充分认识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地位为基础,以西方会计理论特别是以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研讨为核心向外延伸,同时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问题并体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博士研究生会计理论研讨的重点,要放在广博的知识掌握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有效运用上,即在“面”要广博的要求下,应当以研读经典文献、研讨名家思想、把握中西方会计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为基础,以了解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动向为基础,以具备一定会计理论研究创新思维和认识为目标,故需要广涉中西方的会计理论文献并独立进行分析、梳理与加工。

(二)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

1.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对前几学期所学会计主干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并有助于其在未来的会计专业实践中运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向学生适当介绍有关会计理论发展的知识,以拓宽其专业理论的知识面。因此,在内容的组合上,就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主要会计理论(特别是财务会计理论)的系统认识为主线,以帮助学生对前导会计课程所学专业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融会贯通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与初步表达学术研究成果的能力。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已不满足于本科层次的知识学习,而积极投身于“考研”的队伍中。由于目前研究生学历教育层次规模的急剧扩张,而教学资源的增长相对滞后,若把会计理论课程完全置于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会使研究生教育压力过重,故可以考虑把一些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划入前一教学阶段,以减轻研究生教育的压力。以此认识为基础,可以考虑将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中西方会计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介绍会计及其理论有关发展阶段的特点、成就、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知识,在范围上要兼顾中外,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适当介绍会计科学发展新领域的知识,如相关新学科的简介等。二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及其所涉及专业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系统的结构与运行、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与方法、财务报告的结构与编制等方面的理论要点,并注重与前导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对接。三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是结合中国会计改革的现实,介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监管、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四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步骤、基本学术规范与论文结构要素等专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适当进行论文写作的初步训练与指导,以便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另外,还有其他相关会计理论知识。

2.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并互相研讨会计理论知识。但目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结构上比较复杂,不仅学生毕业的本科院校有不同专业优势(理、工、农、医、文、经、管),而且学生本身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理、工、农、医、文、经、管)、不同的专业经历(应届、往届与多年在职)和不同的学业经历(中专、专科、本科),这就给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会计理论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面,还要注重理论的一定深度,更要考虑教学对象会计理论知识甚至是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上的差异。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以考虑将教学研讨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及其理论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研讨会计及其理论相关发展阶段的特点、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理论贡献,在范围上以西方为主。二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研究。主要是研讨FSAB的财务概念结构。三是会计准则的发展、结构与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是以研讨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为主线,同时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相关现实理论问题。四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理、基本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以及资产计价理论和收益决定理论等问题;研讨财务报告理论的演变、现时若干问题(内容、结构等)与未来发展变化(内容、方式与形式等)等。五是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研究。主要研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成果及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六是中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中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有关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监管体系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理论问题。七是会计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主要是对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八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知识与运用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

上一篇:审计抽样论文范文 下一篇:会计审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