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06 04:08:53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范文第1篇

这两件事情本身并无太大关联,但如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共同点:都是合作,打造生态系统。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呢?

生态系统一词来源于自然学,指的是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引申到IT行业,就是不同角色的IT企业为了共同利益所形成的经济联合体。

生态系统在IT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事实上,过去十几年很多IT厂商在谈到渠道策略时,都会提到生态系统建设。但那时所说的更多还是一种简单层面的产品买卖合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

近几年,IT技术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对传统IT产业的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客户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需求不再是分裂的,也不再只关注产品的功能、参数,而是希望IT企业能够根据他们的业务需求来提供更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样任何一个IT企业都很难独自满足客户的整体需求,企业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另外,技术的更新,也使IT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样化:不仅是传统IT行业的对手,也包括一些IT行业之外、跨界而来的竞争者。

这种情况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尤为明显。智慧城市是一个浩大工程,在整个工程中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即便是IBM这样的IT巨头也很难独自完成。因此,在智慧城市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IT服务商在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有时,这种生态系统甚至已超越了IT行业的范畴,而拓展到其他的行业之中。

未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深入应用,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明显,这种竞争甚至会给整个IT行业的格局带来巨大改变。IBM和苹果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直接的例子,虽曾经是“水火不相容”的对手,但随着企业级移动市场的发展,双方都认识到合作给彼此带来的好处:IBM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技术、云服务和苹果的设备、开发环境、易用性结合,无疑将会使双方在企业级移动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升。

在生态系统的打造上,国外IT企业相对起步较早,包括IBM、惠普、英特尔、微软等都有意识地在中国建设自己的生态系统。国内IT企业的动作则相对有些迟缓,单打独斗的情形依然屡见不鲜。

此次联想集团推出NBD互联网创业平台,显然是意识到自身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不足。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及亚太新兴市场总裁陈旭东就表示,NBD平台颠覆了联想以产品自主研发为主的传统体制,现在用这个平台更好地集合社会上的资源。当前时代,没有一个企业能自己解决所有问题,联想发挥优势,集聚有创意的、和联想战略相近的团队,结合其独到的核心技术,进行快速的产品化和供应链整合,希望开拓出全新业务模式。这一举动给国内IT企业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生态系统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的指示,由我国生态文明研究领域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承担的《生态文明关键词研究》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已出版)的配套项目,该项目以关键词为单元,以全面准确阐述生态文明的理论观点为目标,共收录关键词231个,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每个关键词由一篇独立的文章加以论述,旨在为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知识库做出贡献。透过这些文章,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每个关键词的深刻内涵,还可以看到每个关键词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以及作者的评价。

为了使读者早日分享该项目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经征得该项目组和出版单位同意,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开设“生态文明关键词”专栏,陆续刊发其中部分关键词的解读文章,力求给读者展示一个生态文明的广阔的人文视野,相信一定会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生态与生态系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将其混淆,现有必要将其二者的概念及其关系简要介绍如下:

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当前,生态这一概念主要指自然科学层面上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但随着社会进步,生态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除了其固有的名词性质外,人们经常用生态做形容词,用其来修饰许多美好的事物。生态无疑是当今世界最时髦的概念之一。那么,怎样理解生态呢?

1、作为学术术语的生态

生态这个词汇是来自一门叫做生态学的学科。目前,我国已将生态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一起,并列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在此之前,生态学(Ecology)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之所以将生态学从生物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级学科,是因为生态学在国民经济及人类生存与繁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Oiko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经济学(Economy)的词头也是Eco,但其意义不同。经济学中的eco有居家过日子的意思,但只管眼前不管长远;生态学中的Eco则有如何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思,过日子不光管当代还要考虑后代,不光考虑局部还要考虑整体。当今很多的生态问题来自不当的经济活动,人们严重违背生态规律发展经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危及人类生存。

生态学(oikologie)一词,是1865年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o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的。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 Haeckel)首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好学于1895年把ecology一词译为“生态学”,后经武汉大学张挺教授介绍到中国。

2、作为名词的生态

通俗地理解,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重点考量生物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从物种进化与生存的角度来看,生物都是有智慧的,每一种生物都是在适应自然环境中不断进化的。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智慧的科学。生态学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物种构成丰富的多样性一样(生物多样性如今也变成了一个名词),在很多场合,生态是作为名词使用的。譬如,我们说某地有良好的生态,就是指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的意思;其次,诸如健康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学术生态等,都是延伸了生态固有的含义,分别指的是人体或社会健康,政治、社会、学术等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非常和谐并可持续。这里的生态都是用作名词的。

3、作为形容词的生态

当今社会,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几乎成了一种显学或哲学。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这里的生态显然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的。同理,我们经常看到的生态食品、生态农场、生态环境、生B文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城镇、生态村乃至生态沟等等生态含义,也都是借用的其形容词性质。当然,生态作为形容词的滥用也造成了很多误解,一些严重违背生态规律的做法也打着生态的旗号,是应当抛弃的,如生态大棚、生态地膜、生态植物工厂、草原上的生态林等。

4、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含义

本书重点是探讨生态文明,这里的生态因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就有其特殊的含义了。那么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应当怎样理解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其一,生态环境要优美,即通常所说的“天蓝、地绿、水清,绿水青山”;远离环境污染;生态过程基本不排放污染物。

其二,经济发展方式要尊重生态学规律,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利用大自然的利息而不伤害其根本;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任何垃圾。

其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由一定的自我修复力,对自然的利用不能超过其修复力,应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其四,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不能轻易打乱这种平衡,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五,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给我们提供“衣、食、住”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要存在“怜悯之心”,要善待生命;对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给予关注,不是简单地利用它们,而是呵护它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不是吃掉它们,而是欣赏它们、关爱它们。

其六,守护健康的食物链。目前,在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虽部分解决了吃饭问题,但采取了大量化学物质,使用了太多的不可再生能源,且发明了转基因等严重违背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长期下去,人类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各种疾病重病的大量增加就是自然界本能的反馈作用。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提出的简要过程

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勒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被公认为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者,以其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奠定了他在生态学界的不朽地位。坦氏兴趣广泛,早期对对植物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土壤、气候和动物对植物的分布和丰盛度有明显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一个概念,即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动植物与其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生物与其特定的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其概念出现在《植物生态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Plant Ecology)(1946)中。有学者认为,坦斯勒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受丹麦植物学家叶夫根・尼温(Eugenius Warming)影响,后者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的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有各种大小和种类”。

上世纪4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R.L.Lindeman)对赛达伯格湖(Cedar Bog Lake)进行生态系统研究,他定量分析后发现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能量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这也就是著名的林德曼定律。

在生态系统概念形成过程中,前苏联地物学家苏卡却夫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几乎是与坦斯勒同时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的含义相似,他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概念(1940-1945),即生物地理群落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段,在这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和其所在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都是相适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同样的特征,即生物地理群落由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和所在生物环境(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组成。这一观点实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理论。

2、生态系统的含义

一般理解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简单理解就是生物+环境。生态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元,它主要是功能上的单位,而不是生物分类学的单位,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如果更加全面一点理解生态系统,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物理环境)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换过程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要素:a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b各要素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c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时间、空间概念的功能单位;d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重要特点包括:a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任何一个能够维持自身机能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必须依赖外界环境提供输入(太阳辐射能和营养物质)和接受输出(热、排泄物等),其行为经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b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个体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一定限度龋生态系统自身的反馈机能能够使它进行自动调节,逐渐修复与调整因外界干扰而受到的损伤,维持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其相对平衡状态。因此,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c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成分大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无机环境是基础,无机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又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成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范文第3篇

1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在提出生态系统服务这一概念以前,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生态价值问题的讨论,最早可追溯到新古典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过程[3]。新古典福利经济学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对价值定义也仅仅局限在理财学或市场经济的交换价值中,这个狭窄的价值定义忽视了自然在这一交换过程中的巨大贡献,夸大了个人的主导作用。然而,随着气候改变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的出现,暴露出这种效益评价方式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些问题都对这一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研究者们开始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社会人类学等领域探索人类的属性问题。许多研究证明人类的决策也是社会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过程。这些观点的提出使新古典福利经济学不断受到质疑,同时也让这一学科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渔业的可持续性开展经济学研究,这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持自然资源的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到60年代,在自然环境改变的不断刺激下,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经济学。在这个学科中提出了自然资产的概念,即自然界生产的产品,可以说这是对自然界新的认知,人类开始意识到有限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限制因素,而当时的大多数经济增长模式都忽略了有限资源消耗这一重要因素。又经过20余年的发展,新古典福利经济学已经完全失去了竞争性,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慢慢展现出了其在该领域的优势。而在同一时期,GeorgeMarsh[3]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系统具有服务功能,这一观点的提出拉开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序幕。

1970年,SCEP[4](StudyofEritiealEnvironmentProblems)在《Man’sImpactionontheGlobalEnvironment》报告中提到“service”一词,第1次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到1997年,Constanza等[5]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可概括为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益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直到2005年,MA评估报告[1]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重新进行了归纳和概括: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并将其分为4个类型,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这几个方面是相互重叠和相互作用的,支持服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生态系统服务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被人类所享受、消费和被用于产生人类福祉,而这些益处和服务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对此还缺乏系统性的探讨。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术语有很多定义,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大多数学者建议使用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概念,即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它直接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复杂性,并将其融入到了生态系统服务中[5]。目前,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两者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看作是同义词,认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也就越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越完善,这种混淆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多样性。Tscharntke等[6]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他们对生物多样性模式及其过程的景观适度性进行了研究,论述了适度的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及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适度干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使多样和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达到最优化,也有利于保证某些濒临灭绝物种的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过于简单的看待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认为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仅仅是保持物种丰富度,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其具有的其他价值,如调节洪水、碳固定、提高农业生产力等。可见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服务和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Mace等[7]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者,生物多样性是巩固生态系统服务、控制生态系统过程的一个因素。例如,许多土壤营养循环与土壤中的生物群落组成有很大的关系,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功能也随之增加。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也就是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服务传递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作用。二是生物多样性是一种终极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在遗传和物种水平上直接贡献了其利益和价值。例如,野生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对于改良作物的性状具有重要作用。三是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服务中可以作为一种益处,它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包括野生物种和景观的欣赏、精神愉悦、教育、宗教和娱乐价值等。

许多学者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密切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一些生物入侵比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当生物多样性下降或丧失时,将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来自俄立岗州立大学、奥古斯塔纳学院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组成的专家组对北美的濒危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5个样地的研究发现,放牧并不能降低入侵草种的丰富度,相反的,过度放牧反而会使土地失去抵抗入侵能力,使本土草种的盖度显著下降,同时给入侵草种提供了入侵的机会,最终使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直接影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8]。Abella等[9]从植被演替的角度出发,在美国西南部的莫哈维沙漠选择了代表性的本土物种来进行恢复试验。结果发现,与灌丛相比,草丛具有更好的抵抗入侵能力,在施氮肥的情况下减少外来物种生物量达88%,不施氮肥的情况下减少达97%,这说明与其他防治生物入侵的方法相比,选择适当的本土种可以更好地达到防治效果,同时也能更好的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进而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Lugnot等[10]为了证实前研究者们在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法国当地的部分农场主和农场顾问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田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对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有积极影响。

3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

早在1864年,GeorgeMarsh[3]在《人与自然》中就对人类引起的区域气候改变进行了探索。随后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这种人为干扰活动,发现这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区域气候改变已经对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气候变暖造成了病虫害分布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杀虫剂的使用数量也随之增加,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这种情况下,Whitehorn等[11]开展了黄蜂蜂群对烟碱类杀虫剂的适应性试验,结果发现自然条件下的杀虫剂剂量对蜂群的增长率和蜂后的产出率均有显著负面效应,而这种效应也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Isbell等[12]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进行了氮营养过剩试验,发现氮肥施加过量后,虽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会出现暂时性的提高,但其中的优势C4植物种类会非随机性的显著减少,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长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和群落的重建。Collins[13]认为森林提供了许多社会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洪、生态休闲、精神愉悦等,这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和传递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和稳定性,但是气候变暖已经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包括水分循环、物种分布范围、种群大小、生命循环周期、森林生态系统害虫的大面积爆发、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人为活动也对其产生了直接影响,预计到2030年时,美国大约有11%的私有森林土地将被用于盖房,而其私有森林面积占据着全国总森林面积的60%,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气象学家们则认为人类活动可直接导致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上升,进而引起全球变暖。从IPCC的报告[14]来看,这种变化仍在持续,并且增强了生态系统改变的危险性,影响到水资源、食物供给、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他生态系统服务。Shaw等[15]对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就气候改变对加利福尼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2个关键因素(碳固定和自然牲畜饲料生产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供给功能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呈现下降趋势。气候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例如,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能够提高多种植物的生物量,也使一些濒危物种的存活率有所升高[14]。Donohue等[16]在世界各地干旱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1982—2010年,二氧化碳“育肥效应”确实造就了一个渐进的绿化,这也证实了科学家们的推断,即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全球范围内绿叶蓬勃发展的卫星数据至少部分源于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总的来说,关于气候变化的积极影响现在还寥寥无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某一方面的促进作用,很明显,这将使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尽管就人类活动和气候改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如何影响人类和经济发展,而经济又如何响应这些改变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将来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当面对风险要做出决策时就会缺少对策。因此,关于人类活动、气候改变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生态产品,而且为生命系统提供必需的自然条件和效用,但其重要贡献往往被个人、企业和政府决策者们所忽视。因此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公众在森林和草地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性方面的认识;为私有土地者提供一个经济刺激,可持续性的管理好森林;鼓励生态恢复和支持合作性的财政投入;呼吁个人致力于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1997年,Coatanza[5]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3万亿美元的评论,在环境和生态经济学领域直接引起了讨论,也使其成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一个分水岭。这篇文章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第1次尝试,作者承认由于其获取的资源和数据有限,考虑还不够全面,例如重叠性的计算,排除了家庭劳力和非正式经济,供给和需求的估计不足,对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中的不可逆损失缺乏考虑,不能够反映社会公平和生态可持续性等。有人对其表示认同,如Daly[18]对这一尝试表示赞同,他认为当缺乏某一个因子时,只能计算它的交换价值,即将自然资产服务(33万亿美元)中缺乏的评估因子作为一个过去已经损失的自然资产中的间接指数;另一方面,有人因其特殊评估方法而表示质疑,如Toman认为这种信息分类最终将误导决策者们,因为它不能让决策者们看到生态系统的改变或生态系统的承载力,Noraggrd等[20]则从交换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不考虑地球承载力的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了大量的价值评估工作,如Ludwig等对泰国和墨西哥的红树林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发现红树林对于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为幼鱼提供栖息场所、营养循环、在风暴中保护等生态功能,红树林一旦消失将直接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后来也有研究者利用这种产品功能评估方法,但是由于数据的缺乏导致这种评估方法失去了真实性。Boyles等在德克萨斯州对蝙蝠压制害虫的服务进行了评估,发现其在美国农业上的经济重要性,估计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每年约229亿美元。Fisher等[23]对Boyles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忽略了一些变化因素。此外,热带雨林地区和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如Godoy等对热带雨林地区的2个村庄中的32户印第安人家庭从森林中获得的食物、手工艺材料和药材等进行了综合消费模式的评估,发现其从森林中获得的益处大概在17.79~23.72美元/hm2;Chiabai等[25]发现热带原始森林的砍伐致使巴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下降趋势。Wang等[26]发现在1980—2000年间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了约40%。Engle[27]指出墨西哥湾沿海的湿地生态系统进服务功能呈明显下降趋势等。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利用GIS和遥感技术手段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取得了一些进展[28-29]。上述这些研究中都强调了产品的经济价值和效益的可持续性,他们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大都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和经验认识,不少学者基于此对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说,如Godoy[30]针对热带森林地区非林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经济价值的评估提出了6个假说,涉及特殊性、野生动植物在家庭收入上的重要性、森林的机会成本、可持续性、获取价值与物种丰富度、商业化、消耗、驯养和森林砍伐等因素,这些假说的提出将有益于提高评估方法的真实性。

5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干旱区成为一个关键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全球有超过38%的人口生活在旱区,其中90%的人口都分布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拥有大量的石油、黄金、铜矿、银矿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说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忽视。近年来学者们对旱区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做了大量的研究。MA荒漠化评估报告[1]对荒漠化、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而详细的阐述,这些地区由于缺水、超强度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应大量持续的下降,对旱区大量贫困人口在内的数百万人的生计造成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比非旱地区所造成的威胁要大得多。MA的成果有益于改善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稳定并提高生态系统向人类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Maestre等[31]在其评论中提到,随着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降水类型和土地利用变化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改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旱区也是如此。多项证据显示,到21世纪末时全球温度将上升3℃,这意味着由于气候改变,包括美国西南部、地中海盆地、南非、澳大利亚、南美洲和中国在内的大多数旱区的干旱程度将进一步加剧,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受到各种影响,由于这个影响过程比较复杂,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还鲜有报道。

6展望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领域,由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多评估方法和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同时,这些学科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社会学、经济学等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如何在兼顾有形服务和无形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标准的、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决策者们提供参考依据是当前该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在下述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6.1开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生态学长期定位研究生态学长期定位研究在监测环境改变、自然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具有关键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32](:1)量化驱使生态系统改变的生态学响应指标(;2)理解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3)提供关键生态学数据,以便用于发展理论生态学模式(;4)深入开展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尽管生态学长期定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经常由于经费问题而难以保持长期性,笔者认为生态学研究群体应该以加强合作的方式来保持生态学监测的延续性,应该向资源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宣传生态学长期定位研究的益处。

6.2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来看,人类需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的行为和管理决策往往会对其服务功能产生显著影响[33]。目前国际上许多学者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评价指标依然不够完善,依然以人类需求为导向,如很少有学者考虑到系统中的不可逆转的损失,这将提高生态系统价值评估过程中的不准确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大此类评价指标的研究。

6.3开展干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尽管许多管理者和研究者已经关注到此类问题,但目前国际上关于气候变化对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方面还缺乏综合性的报道,这是由于缺乏数据和信息造成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1)关注气候变化对旱区土壤质量的影响(;2)关注热环境下生物个体的生物学反应[12](;3)在旱区开展长期性的定位观测试验。此外,如何利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手段为提高干旱区福祉和减少贫困将会成为该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生态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域绿地系统 生态网络 自然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TV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36-01

1 规划原则

1.1 生态优先

在绿地系统规划上,要注重保护山、水、城生态环境,发挥生态文化优势,构建山水文化新城;在绿化设计上,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原则,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构建节约型绿化体系。

1.2 系统布局

突出绿地布局的系统性,结合城市布局建立连续完整的绿地体系;加强山水景观联系,通过生态廊道将城外自然山水及绿色环境引入到城区内部,达到城区内、外景观自然渗透。

1.3 区域统筹

考虑全区、规划建设用地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达到保护整体生态环境、保证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4 突出特色

突出水源保护、绿色休闲、山水宜居城市的特色,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现状条件,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强化地方自然及文化景观特色。

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1 市域绿地系统分区

市域绿地系统可分为:山地丘陵绿化区、平原台地绿化区、平原绿化区等分区。山林地、水库和山谷基本农田,应以保护为主,限制开发力度,承担区域生态旅游与生态保障双重功能。

2.2 景观生态基质保护与建设

景观生态基质是指区域景观生态的本底和原生态环境。规划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建设:维护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完整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保护和恢复区域大型自然斑块;尽可能保持河道自然形态;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区域景观格局相结合。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上,要修复地带性森林植被,提高东北山区和东南山区植被覆盖率,提高山区生态屏障中的森林质量。继续开展小流域治理,重视整治水土污染源,严格保护水库流域湿地,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维护地区生物的多样性。

2.3 景观生态网络保护与建设

规划建设景观生态网络系统,成为城市超级基础设施,使广大市民能在5分钟内走进自然和绿地公园。

保护河流及其河岸带,沿河建立河流生态廊道。规划依托河流水系,构筑“生态廊道”骨架。河流生态廊道作为连接整个城区的生态通道。

结合道路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卫生防护绿地、小溪流和农田灌渠,建设道路防护生态廊道、铁路防护生态廊道、卫生防护生态廊道、溪流保护生态廊道、农田灌渠生态廊道。

在城区内部规划生态嵌块体,成为城区生物生境栖息地和中心化公园绿地,成为城市的绿肺。城区内部生态嵌块体及湿地公园与各级景观生态廊道有机连接,形成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系统。

2.4 市域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

规划从库区水域、库区山地方面着手,构建完整的森林及水域生态系统,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库区水域要注重水源地、渔业、防洪、灌溉、旅游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库区山地要注重因时、因地、因害设置水源涵养林,严禁大面积皆伐,重要区域要禁止任何方式的采伐。

2.5 水系生态保护与建设

通过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森林保护工程和水域治理工程等措施,保护与修复水域及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

水库流域要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小流域治理;改善水库水文状况,蓄水拦沙,防止水库淤塞;合理保护和利用水源,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质安全。利用各条河流水域构筑城市生态廊道,对河岸及渠道进行整治,建设绿化保护带,增加植被覆盖和湿地恢复修复面积,同时设置为居民及游人休憩和游玩的设施。

3 自然生态系统恢复

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目前,山地次生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但是,由于人类的长期开垦及不合理的利用,山地原生森林生态系统、平原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整体上已经被破坏,生态关系失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保护山地次生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森林抚育,调整单一树种的简单结构,建设针阔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防护林建设,构筑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森林化、林荫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构筑乡镇森林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恢复:控制和治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设立水域水质保护区,保护水环境质量。

4 人类生态系统建设

4.1 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高度复合的人类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以及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呈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城市生态系统建设重点为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山水生态城市建设、湿地生态城市建设、森林生态城市建设。

4.2 城镇生态系统建设

规划建设城镇生态系统,把每个镇建设成为生态镇。规划建设环城镇防护林带,形成城镇防护林网体系。

4.3 乡村生态系统建设

生态系统范文第5篇

有关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需要牢记以下三点: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营养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物体的遗体残骸是分解者能量的来源。

例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解析 熟记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能量流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可以根据下图理解能量流动过程。

答案 C

点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由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由于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所以能量的流动过程是伴随着物质的循环而进行的,明确以上内容,防止出现ABD选项中知识理解错误造成的干扰。

例2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⑥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解析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内部是单向不可逆的,因为各营养级的顺序不可逆转(捕食与被捕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图示中①是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而不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②是次级消费者同化量,①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③是次级消费者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④是次级消费者遗体被分解者分解所利用能量,②中还有被次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答案 B

例3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可知: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效率10%~20%;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介于戊能量值的10%~20%(10.20%),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能量值介于第二营养级的10%~20%(15.4%),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能量值介于第三营养级的10%~20%(13.48%),应属于第四营养级。

(2)根据(1)的食物网可推知,甲乙种间关系是捕食;题干已声明所列数据不包括分解者,而戊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因此其余生物包括丁在内均为消费者。

答案 (1)

(2)捕食 消费者

能量金字塔是根据组成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的层次和能量传递的“十分之一定律”,把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绘制成一个塔,塔基为生产者,往上为较少的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再往上为更少的次级消费者(一级食肉动物),再往上为更少的三级消费者(二级食肉动物),塔顶是数量最少的顶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形象地说明了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规律。

例4 用多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解析 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生物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故选B项。

答案 B

1.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下列哪项( )

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

D.被分解者分解发散到环境中去

2.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正确的是( )

A.N1・M1>N2・M2

B.N1・M1=N2・M2

C.N1・M1

D.N1・M1≥N2・M2

4.下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A.200g B.250g

生态系统范文第6篇

同样,一家企业不能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中,它必然要存在于周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之中,和周围的环境产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将企业与周围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构成了企业的生态系统。

企业外部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技术、政策等的不确定性,正迅速改变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在这种局势下,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开拓新的视野,要尽快调整组织结构,要比竞争对手学的更好、更快,要对外界的反应灵敏,能根据外部的变化迅速地作出决策。通过虚拟、联盟与外界其他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各种各样的企业在发展中互相依赖,结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互相利用,相互制约,共同成长和发展。企业生态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企业生态系统的开拓阶段。无论技术或观念,只要能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就有可能成就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时期,资源结合与确定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从改进原有的价值链出发,形成积极的新一代增值链。当然,只有在获得收益的希望,并且顾客与供应商对这种收益有所期待时,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其投入资金、人力和其他资源一起共同创造新的生态系统。

2、企业生态系统的扩展阶段。在企业生态系统的这一发展阶段,会出现区域的扩展和数量的增加,同时会出现组织的分化与独立。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足够的潜在价值,取决于系统能否达到一定的规模,获得利润才能通过再投资维护和发展企业的生态系统。这一阶段也是一个防御阶段,系统及领导企业的地位在发展阶段中面临着各种竞争或新的选择。建立并加固系统边界是必需的,成功地控制许多非传统边界市场的100%,而不是占有一个大市场的10%是最好的选择。在系统内部,合伙人能以创造性的不可预测的方式迅速壮大和丰富生态系统,但它也可能成长到足够强大以致于夺取共同体的领导地位,所以不仅必须吸收合作者,还必须制定长期领导地位的战略来控制合作者。

3、企业生态系统的成熟阶段。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战略家所面临的中心挑战是如何保持他们的权威,并对共同体作出独一无二的贡献。成为赢家的关键是获利能力,他们会在系统内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份额,随后,明智的商家会将这些利润的一部分再用于投资,以进一步增强获利能力,并在系统内部建立不可替代的领导地位。

4、企业生态系统的衰亡或更新。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生态系统完全消失以前,领导者可以减缓和抗拒其衰退,生态系统可以收缩到经济小气候和领域,找到暂时仍然适合它生存的环境。为避免企业的衰亡,应采取快速而有进取性的行动,关注市场和某个组织,以保证将一些资源转移到新的生态系统,为了改革和新生,经理们必须纵览机会的全景:了解当前有实力的参赛者和他们的利益与资产,发现生态系统运行的有效信息;就当前的物种通过有选择地或全部引进新的观念和方法,尝试再一次发现生态系统价值的改进轨道。

整个企业生态系统中,为了健康的共同发展,企业之间形成了相应的企业群:一种是卫星式的企业群(一系列的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它们之间可能是“寄生”,也可能是“共生”),一种是串联式的企业群(中小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区特点的产业聚集,它们之间通常是“共生”关系)。通过相互信任,默契合作,聚集在某一有利的区域,无论在信息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和资源或服务的获得方面等都具有低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优势;与此同时,群体内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设计、服务、型号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由于集群内的企业靠利益分配机制无形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在这个区域组织内形成了一致的声音,在对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方面(技术、市场和政策方面)能快速反应,在时间方面能够领先于竞争者,从而来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现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使其融入并适应整个企业生态系统。通过战略联盟、虚拟等方式,在竞争的同时合作,由“替代式”竞争思维转变为“互补型”竞争思维,不要局限于现有的“奶酪”,而是着眼于把“奶酪”做大,在做大了的“奶酪”上大家都可以比以前得到更多。

企业生态系统超越了传统价值链,是涉及供应商、分销商、外包服务公司、融资机构、关键技术提供商、互补和替代产品制造商,甚至包括竞争对手、客户和监管机构与媒体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一起,综合价值链、产业链、人才链为一体的动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都要与整个企业生态系统共命运。因此,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不能只着眼于公司本身,还应从全局考虑,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公司在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生态系统的战略不仅使公司自身得利,而且使所有系统成员共同受益,从而形成生态链上的良性循环,使公司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健康的企业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指标:一是高效的生产率,一般以投资收益率来衡量;二是持续的生命力,即系统抵抗各种干扰和破坏的能力,可以根据系统中企业数量的多寡来判定;三是缝隙市场的创造能力,即能否不断创造更多的细分市场;四是竞争能力,主要根据外部的比较来衡量。

生态系统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合作;产业门类;企业生态系统

现今,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模式正在全球经济的热点地区生根发芽。在这些地方,企业不再把传统的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奉为圭臬。这些企业的共同之处是,它们根本改变了经营活动和产业门类之间的传统关系,而注重发展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

事实上,我们由此可看到的是产业观念的弱化。这当然不是说,我们现在就要看到比如航空工业或水泥工业消失。这里所说的是,在我们考虑经营问题时,完全不必再把产业门类作为根据或出发点了。传统的产业经济学或工业经济学认为,企业经营范围依产业门类明确不变,企业分别在这些经营领域里通过竞争夺取霸权。现在,这样一种观念已经陈腐过时,因为传统上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产业界限正在模糊甚至消失。正是针对这种情况,美国学者詹姆斯·穆尔提出以经营的企业生态系统概念替代传统的产业概念。按他的想法,一个这样的生态系统要跨越多种产业门类。比如,美国的微软公司的经营活动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它至少跨越了四个大的产业:个人计算机、用户电子设备、信息产业以及通讯产业。不仅如此,微软的生产经营生态系统还包括一个供应商网络和由多种市场细分覆盖的千百万顾客。

事实上,现在的一些雄心勃勃的公司首脑,像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英特尔公司的安德鲁·格罗夫和迪斯尼公司的米切尔·奥维茨日思夜虑的正是怎样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发明全新的生产经营生态系统。例如,奥维茨早在到迪斯尼之前的1991年就曾延聘著名的好莱坞导演制作电视广告节目。他通过这种对概念的新扩展从麦克坎一艾利克森公司(一家著名的广告商)那里取得了巨额的可口可乐广告利润。随后,奥维茨就精心策划另一个前所未有的生产经营生态系统,一种新的广告业务。此外,奥维茨还精心安排了一个高度创新的经济系统,该系统的实现造成了几百个商业机会。

应该说,不止迪斯尼公司一家通过策划企业生态系统大幅度地扩展其经营领地。英特尔公司通过与一些个人计算机制造商紧密合作,为它的每种新一代芯片创造出连续不断的需求。壳牌石油公司在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竟然成为最大的包装香肠的销售商,它的加油站已经成了打折商品店。

现在,在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中,生态系统概念已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同时,它所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在某种重大程度上,可以说竞争已经开始失灵。这当然不是说,竞争正在消失。从事实角度看,它一直都在加剧。但是,这里我们需要的是,换个思路看待竞争问题。传统认识上,竞争总是被从市场和产品角度看。比如,你的产品或服务总是与你的竞争对手呈此消彼长的情况。就是说,双方只能有一个嬴家。这种看法虽然大体上没有什么不对,但它却忽视了经营所处的环境这一重要因素。就是说,公司总是需要在一定经营环境下与其它公司共同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既会有冲突也会有合作。这个过程涉及共享远见、形成联盟、协调政策以及复杂的相互关系管理。比如当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无线公司、微软公司和网景公司宣布实行部分联盟以共同提供国际互联网服务。尽管这四家企业,除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其余三家在软件产品方面都存在竞争。可以说,这事例是经营领域中合作倾向快速增长的一个最新例证。

穆尔认为,要想理解这一新趋向,可以求助于生态概念的帮助。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与外界隔离状态下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最终可能非常脆弱,因而非但不能抵御生态灾难,甚至可能会招致大规模绝灭。这样的系统可以以夏威夷群岛为例。夏威夷群岛由于离大陆最近处也远至2000多公里,所以该群岛的生态系统的演化可被视为处于隔绝状态。该群岛的植物群落和动物区系可以让人联想起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有有关税收和法规的严加保护,固守保守的产业门类观念以及有其他一些严加保护的既得利益链条。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些受到一波又一波的开拓者和移居者冲击的生态系统,比如像哥斯达黎加就会演化成特别富于弹性的系统,因而能够抵御灾变,而像微软公司创造的那种跨产业门类的生态系统,事实上显示出具有抵抗灾变的同样能力。

穆尔认为,当公司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时,公司会认识到,在有些情况下,与对手共同发展比竞争更好。因为这会使各方面的对手都壮大。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把生态上的共生进化描述成相互依存的物种通过一种无止境的互惠循环取得进化的过程。这可以北美生态系统中,北美驯鹿和狼的共生为例。狼淘汰了病弱的驯鹿,由此鹿群得到强化,同时随着鹿群变得强壮,狼群也要更强壮才能具有捕食成功的机会。这样随着这种共生进化的延续,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为强健。

传统上,大多数公司的头脑总是把他们的主要精力花在与直接对手的日常竞争上面。但从近几年开始,一些公司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这些合作包括加强主顾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些情况下同直接的竞争对手制定共同的技术标准和开展合作研究以改进双方的境况。一些像英特尔和迪斯尼那样的公司开始认识到,它们生存在个充满机会的变动不定的环境之中。对它们来说,竞争的益处主要来自于与其他一些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下转第115页)(上接第65页)共生发展。因为这些相关的企业也在对整个经济境况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公司的基本信念十分明确:深人了解身边发展着的经济系统,想方设法为这个系统的发展作出贡献。就是说,对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能只从产品和市场去看,而要从各方面更广阔的视野出发。

由于传统的产业界限现在变得越来越游移不定,所以许多公司会经常吃惊地发现自己处于与未曾料到的对手的激烈的竞争之中。最富创新精神和开拓雄心的公司,都极力在新的企业生态系统中拓展自己的领地。而这些新的企业生态系统多半由跨越若干不同产业的网络组织构成,而它们的竞争对象也都具有类似的网络组织构成。

企业如果想在这变动不居的新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作根本性的变革,以克服那些墨守陈规的见识和做法。比如现在你不再可以说英特尔只经营半导体产业,因为它现在领导着以个人计算机产品为中心的多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这时候,你也不再能明确说出英特尔公司的竞争对手是像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和NEC公司这样的芯片制造商,还有像微软公司和康帕克公司那样的公司。

现在新的挑战来自于对这种生态系统网络组织的管理。你不可能依靠已有的经营界限来避免别的公司介入你的生态系统。相反,你必须通过开拓来创建与保护你的生态系统的边界。微处理器巨人英特尔利用其强大的研究与开发力量建立起世界上令人生畏的生产经营生态系统。

这是一个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的挑战。要想实现这方面规划,英特尔必须在许多公司之间作好推动和协调工作,而且这些产业要广泛涉及娱乐和远程通讯,软件应用和系统软件。同时,英特尔公司还必须与其硬件系统、电子元件、打印机和监视器等设备的制造商和批发商紧密合作。这个挑战的核心当然在软件方面。英特尔公司第三任总裁安迪·格罗夫指定他的高级主管隆恩·维替尔全面考虑软件方面的问题。此外,主管工程师克雷戈·克耐尔负责开发一种新的个入计算机体系结构,其目标在于实现用户可接受价格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的设计。

最终,这些创意汇成了一个全面战略,使得英特尔公司得以在相当广泛的领域里处于领导地位,并使英特尔公司不再仅仅是半导体产业的成员。维替尔和克耐尔的努力的最终成果是英特尔公司体系结构试验室的成立,该试验室的使命是以其研究和开发为整个企业生态系统服务。

英特尔还创建了一套新的强有力的组织机制,鼓励整个生态系统范围内的创新,以维护英特尔公司的卓越地位。英特尔公司每年直接向体系结构试验室投资约1亿美元。随着该体系结构试验室所培育的标准广泛被整个个人计算机生态系统采用,这些标准影响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1995年就已超过了1000亿美元。克雷戈·克耐尔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帮助协调其他公司的投资,而不是凡事都自己去投资。英特尔不囿于传统的产业界限,为塑造自己的未来制定和实施的是一项非凡的战略。

【参考文献】

生态系统范文第8篇

邓元鋆:新一代APU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去年的APU,因此,合作伙伴们除了延续过去的基于APU的产品线之外,还会在新的产品线引入APU,例如联想就在IdeaPad Y系列中首次引入了APU。因此,基于APU的终端数量会比去年多很多,我们预估超过100款新产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们对新一代的APU的表现很有信心。

记者:作为上游厂商,AMD推出了名为Ultrathin的轻薄笔记本电脑概念,但没有提出一些设计标准,这是什么原因?

邓元鋆:我们不会拟定某一个设计来限制OEM的发挥,因为他们了解消费者,他们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潮流是向着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我们推出的是可以满足轻薄设计的处理器,但不同厂家会有自己的设计思路,我们为什么要限制它们一定要采用SSD,一定不能加入更多接口呢?不对OEM做过多的限制,这样它们才能有不同的设计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样的话,市场的饼才会做大。不然的话,产品高高在上,用户的个性需求得不到满足,OEM之间也难以展开竞争。

记者:新一代APU产品时,您强调了生态系统建设这个概念。APU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

邓元鋆: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但要从一个大脑变成可以发挥全方位功能的工具,确实是需要一个生态系统来支撑的。这个系统包括设计产品的ODM、产品的整合和品牌营销的OEM,但有硬件还不够,还需要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等。 要使消费者的体验不断提高,能够应用APU的功能,在软件方面还要下更多的工夫。因为APU是革命性的设计,它把CPU和GPU融合起来,让两个处理器各司其职。在两者之间怎样共用内存、中间的数据怎样流动等方面,AMD做了很多工作,但将这些技术体现出来需要靠应用。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更多的开发者基于这个开放的平台能够开发更多的应用。

记者:几年前的处理器时只会邀请OEM厂商和渠道伙伴,现在则增加了ISV。AMD也在非常积极地推进异构计算的普及,例如做了一些编程语言OpenCL的普及方面的工作、发起成立异构系统架构基金会等,那么AMD未来如何继续推动应用的发展?

生态系统范文第9篇

航运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通过比较自然生态系统和金融生态系统,我们可以发现,作为金融系统的分支,航运业的金融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很多生态学特征的系统,通过与生态系统和金融生态系统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简要的得出航运金融生态的组成结构图,我们可以对航运业中金融生态系统的要素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航运金融生态系统包括了航运金融生态主体和航运金融生态环境两大部分。航运金融生态主体中的生产者,主要包括各类航运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如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它们将资金从没有生产性用途的人手中导入有生产性用途的航运企业手中。作为航运金融产品的消费者,主要包括航运、港口以及相关企业,它们通过船舶融资、融资租赁、IPO上市等方式获得资金,并将获得的资金运用到运输生产服务中。作为金融废弃物的分解者,主要指金融中介和监管机构,航运金融的发展,需要保险经纪、保险公估、法律服务、会计、船舶检验等各类中介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以保证航运金融生态链的顺畅运作[3]。在航运金融生态环境因素中,外部经济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构等方面内容。法律制度环境是指航运金融运行所依托的法律和制度。创新环境是指为适应航运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对制度安排、业务品种、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它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航运金融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如航运企业在资金结算、管理等方面需要银行业提供较好的技术、信息服务等。另外,航运金融业是涉及航运、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航运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基于自然生态和金融生态的组成结构,我们建立了航运金融系统的生态结构图,在这个生态结构图中,存在各种要素与元素,这些要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包括上下游的关系、平行关系以及间接的联系等。为了揭示立航运金融生态的运行机制,本文尝试从生态圈的角度建立航运金融生态圈,如图2所示,外圈表示航运金融生态环境,内圈为航运金融生态环境主体。外圈的航运金融生态环境包括了外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环境,创新环境,技术、信息、人才环境等,这些都是航运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内圈的航运金融生态主体结构表达的是航运金融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反映航运金融主体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协作关系。航运金融生态主体和航运金融环境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生态圈,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依存性。航运金融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各自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作用,系统才能发挥有效功能,然而在航运金融生态系统中,系统是否协调取决于其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是否结构合理、大小匀称、功能配套。

航运金融生态系统和谐性分析

航运金融生态系统和谐性判别模型航运金融生态系统是否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取决于航运金融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发展水平与金融生态环境是否和谐。从国内外的既有文献看,多集中于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金融生态系统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借鉴和谐系统理论[4],对航运金融生态系统的和谐性进行分析,首先是对航运金融产业生态主体的和谐性进行判别,主要是对航运金融生态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程度判别,判别标准依据设定的和谐判别区间,若未通过此判别,则判别结束,认为航运金融系统是不和谐的,若通过判别,则还需将航运金融生态主体系统和航运金融生态环境系统进行和谐性判别,从而得出航运金融生态系统是否和谐。为了描述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我们采用和谐度值来衡量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本文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对两个系统之间的和谐程度进行评价。和谐度的测度依据系统是否根据时间变化,和谐度的测度分为静态和谐度和动态和谐度的测算两类。(1)静态和谐度。和谐发展是一个内涵明确而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因此,可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概念对其进行描述[5],隶属度变化规律可以通过隶属度函数来反映,和谐度函数公式如下:(式略式中:US为静态和谐度;x为观测值;x'为和谐值,可通过建立回归方式求得;s2为方差。实际值越接近和谐值,静态和谐度就越大,说明系统的和谐程度就越高。静态协调度反映了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和谐程度。两系统之间的静态和谐度计算公式为:(式略)式中,u(i/j)是i系统对j系统的静态和谐度,是i系统的观测值xi与j系统观测值xj要求的协调值的接近程度;反之,u(j/i)是j系统对i系统的静态和谐度。就两个系统而言,静态和谐度Cs(i,j)和系统和谐状态如表1所示。(2)动态和谐度的测度。动态和谐度反映的是两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程度,公式为:(式略)

提高我国航运金融生态系统和谐性的对策

生态系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述评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01

中图分类号:F1245;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3-0001-03

Abstract: From the four layers of enterprise, industry, region and nation,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ound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e, evolution, governance, strategy & policy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hortages and points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focuses.

Key words:innovation ecosystem; innovationdriven; review and comment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而且创新范式开始转向创新生态系统。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正式提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2005年日本产业结构委员会提出了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宏伟目标,2013年欧盟“都柏林宣言”部署的新一代创新政策也聚焦于创新生态系统。我国也积极关注与探索创新生态系统,2011年科技部举行“创新圆桌会议”,讨论“创新生态系统”议题。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创新的新范式,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述评,以期为创新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

1 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结构

1.1 企业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Moore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1]。Adner提出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凸显创新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并认为企业的创新成功还需要与相关合作伙伴构建创新链和采用链来快速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2]。在结构方面,Adner等指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上游组件商、下游互补件商以及集成商构成[3,4];Hienerth等研究表明,一些先锋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甚至将用户纳入其中,即“生产方-用户”结构[5]。国内学者张云生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围绕技术标准形成的协同共生的创新体系,具有基于配套技术的模块化结构[6]。

1.2 产业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Gawer等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发挥产业基础性创新支撑作用的产品、服务、技术集合,创新者可以利用它来开发自己的配套产品或服务,并指出该类平台的构成主体及模块化技术架构[7];王娜等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环境因素、产业体系、软硬件设施、人才等组成[8]。

1.3 区域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国内学者黄鲁成最早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并定义为某一区域内由技术创新组织和技术创新环境复合而成,并开展创新资源、信息交流的有机系统[9];刘友金等则认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由创新主体、消费者(产品的终端用户)、市场、环境、分解者等组成[10]。

1.4 国家层面的内涵与结构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最早由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并认为美国经济强大依赖于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朱迪・埃斯特琳进一步指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研究、开发和应用三大群落构成[11]。

2 创新生B系统演化规律

2.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实质上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间的关系变化[12]。胡京波等研究表明,民用飞机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依次为组件转包制造、大组件生产以及风险共担式协作研发,客户-组件供应商的动态关系推动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13]。当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多阶段演进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机遇、竞争水平和需求偏好造成了iPhone游戏类和非游戏类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不同演进过程[14]。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依次遵循基于“渐进性小生境开放式产品平台全面拓展”的演进路径,并在创新驱动力、需求拉动力和政策引导力的综合作用下实现持续升级[15]。

2.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国内外学者对特定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规律开展研究。首先从类比自然生态的特点出发,陈瑜等研究了复制、竞合与重组机制对光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并指出其主要演化方向为后向捕食和前向捕食战略[16];Chen等则分析了风力涡轮机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追赶过程,并探讨四个演进阶段的技术累积模式、不同主体间作用关系以及演进动力[17]。其次,半导体光刻设备产业新技术替代旧技术仍然遵循了S型曲线,只是这种替代过程是新的创新生态替代旧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而新技术替代挑战和旧技术拓展机遇则是决定产业技术更新速度的关键维度[18]。

此外,学者们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研究鲜有涉及,在国家层面也仅有个别学者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工作,如Fukuda等指出日本和美国创新生态系统政策并行演进路径遵循:替代性可持续发展、共同演化性自我强化、组织惯性与竞争性学习、异质性协同等原理[19]。

3 创新生态系统治理

3.1 企业层面的治理

学者们关注创新生态系统不同成员之间冲突治理。首先是目标差异性治理,一些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新创企业需要通过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来协调核心企业和风险投资者之间的目标冲突[20];其次,企业与其他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不当也会引发冲突,有针对性的知识披露有助于提高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度[21],当然核心企业还应主导建立知识产权治理机制[22];最后,企业还面临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治理,Mantovani等认为企业与配套产品生产商之间不协作会造成企业更多额外成本,尤其在市场饱和状态下,核心企业会陷入“囚徒困境”[23]。此外,张云生等提出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24]。

3.2 产业层面的治理

一些学者更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研究表明,由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成员间依存关系的不均衡性、组件和配件创新的专用性、集体“搭便车”等原因,应当建立宏观文化机制、集体制裁机制等外部治理机制和谈判协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等内部治理机制[25]。

3.3 区域层面的治理

国外学者认为,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作为研发中心的吸引力,需要本地和全球以及内部与外部的知识综合治理[26];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很长的工业历史的地区,还需要克服区域结构性危机[27],当然还要致力于开放式创新下的外部创新源集成[28]。国内学者还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生态位评价,如覃荔荔等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及指标体系[29]。

4 创新生态系统战略与政策

4.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

学者们对创新生态系统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首先,在总体发展战略方面,遵循了“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定位创新生态系统重置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路径[4]。其次,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是多种战略活动的集合,企业成员的创新战略、创新协作活动协调以及技术战略投资之间存在着关联性[30];平台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组织核心,创新生态系统平台领导战略包括:技术标准化战略、创新激励战略、互补技术研发战略以及平台企业内外部冲突协调战略[31]。此外,突出专利战略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战略主导地位,并将其专利许可战略分为主动许可和被动许可[32]。

此外,关于国家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战略鲜有文献涉及,在产业层面也仅有张运生研究了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33]。

4.2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支持政策

Watanabe等认为在21世纪由资讯社会向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构建面向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体系才能维持美国、日本的创新优势[34];2012年美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再次强调,应当通过面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政策来提升国家竞争力[35]。McCarthy等认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不足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开展创新的历史,目前需要通过国家体制基础和政策制度变革来发展国家创新生态系统[36]。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推进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政策,如曾国屏等认为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D变过程中,相应政策也需要由“供给”向“需求”转变[37]。

5 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作用,创新生态系统也开始成为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基于生态化、有机式的基本思路探究更具创新效率和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治理以及战略与政策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资料也难称丰富。为此,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方法的系统性和实践指导性出发,未来研究还应当突出以下方面。

(1)突出对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结构认知的统一性。这关系到该研究领域术语(或符号)的统一性和研究对象与边界的明确性,尤其是与“创新系统”的区别是什么,不能仅仅是在“创新系统”前面加上“生态”进行修饰,而是要充分展现“生态”的深刻内涵和结构功能的独特优势。

(2)注重不同层面创新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不能简单地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内容和方法生搬硬套到国家、产业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同时还要关注四个层面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尤其要研究宏观层创新生态系统的微观基础以及微观层创新生态系统的宏观表现。

(3)强化研究内容的均衡性。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各层面以及不同内容的研究均衡性,突出产业层的战略与政策、区域层的演化规律和战略与政策、国家层的治理等问题的研究。

(4)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要突出创新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提高运用生态学视角与方法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强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研究问题的逐步明确与深化,需要大样本问卷调查、建模与仿真、博弈论、复杂系统等研究方法的有效运用。

(5)关注中国情境下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创新生态系统是中国未来创新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而且中国创新实践经验也应当是丰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方法的重要素材,为此应当开展中国不同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证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尤其关注中国情境下创新系统向创新生态系统转型升级的机理、路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Moore J F, Predators,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3 (3): 75-86.

[2]Adner R. 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 (4): 98-107.

[3]Adner R, Kapoor R. 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 306-333.

[4]罗恩・阿德纳.广角镜战略:企业创新的生态与风险[M]. 秦雪征,谭静,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67-96.

[5]Hienerth C, Lettl C, Keinz P. Synergies among Producer Firms, Lead Users, and User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the LEGO Producer-user Ecosystem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 (4): 848-866.

[6]张运生.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与结构解析[J]. 软科学,2008(11):95-98.

[7]Gawer A. Bridging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J]. Research Policy, 2014 (7): 1239-1249.

[8]王娜,.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内部一致模型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3(5):24-30.

[9]黄鲁成.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 中国科技论坛,2003(1):23-26.

[10]刘友金,易秋平.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失调及其实现平衡的途径[J]. 系统工程,2005(10):97-101.

[11]朱迪・埃斯特琳.美国创新在衰退[M].闾佳,翁翼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8.

[12]Still K, Huhtamki J, Russell M G, Rubens N. Insights for Orchestrating Innovation Ecosystems: The Case of EIT ICT Labs and Data-driven Network Visualiz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 (2/3): 243-265.

[13]胡京波,欧阳桃花,谭振亚,等. 以SF民机转包生产商为核心企业的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J]. 管理学报,2014(8):1116-1125.

[14]Yin PL, Davis J P, Muzyrya Y.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Killer Apps in the iPhone Ecosystem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5): 255-259.

[15]王宏起,汪英A,武建龙,刘家洋.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J].中国软科学,2016(4):81-94.

[16]陈瑜,谢富纪. 基于Lotka-Voterra模型的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演化路径的仿生学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3):74-84.

[17]Chen Y T, Rong K, Xue L.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China's Wind Turbi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 (SI): 262-299.

[18]Adner R, Kapoor R. Innovation Ecosystems and the Pace of Substitution: Re-Examining Technology S-curv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4): 625-648.

[19]Fukuda K, Watanabe C. Japanese and US Perspectives o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 [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8, 30 (1): 49-43.

[20]Nambisan S, Baron R A. Entrepreneurship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Entrepreneurs'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New Venture Success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13 (5): 1071- 1097.

[21]Alexy O, George G, Salter A I. The Selective Revealing of Knowledg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ve Activ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3 (2): 270-291.

[22]Leten B. Vanhaverbeke W, Roijakkers N. IP Models to Orchestrate Innovation Ecosystems: IMEC, a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e in Nano-electronics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3 (4): 51-64.

[23]Mantovani A, Ruiz-Aliseda F. Equilibrium Innovation Ecosystems: The Dark Side of Collaborating With Complementor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6 (2): 534-549.

[24]张运生,邹思明,张利飞. 基于定价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12):157-165.

[25]吴绍波,顾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1):13-21.

[26]Malecki E J. Connecting Local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to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 Open Innovation, Double Networks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 (1): 36-59.

[27]Oksanen K, Hautamki A. Transforming Regions into Innovation Ecosystems: A Model for Renewing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J]. Innovation Journal, 2014 (2): 2-16.

[28]Almirall E, Lee M, Majchrzak A. Open Innovation Requires Integrated Competitioncommunity Ecosystems: Lessons Learned From Civic Open Innovation [J]. Business Horizons, 2014 (3): 391-400.

[29]覃荔荔,王道平,周超. 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在区域创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5):927-935.

[30]Kapoor R, Lee J M. Coordinating and Competing in Ecosystems: How Organizational Forms Shape New Technology Investment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 274-296.

[31]张利飞.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平台领导战略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99-103.

[32]Lichtenthaler U. Determinants of Proactive and Reactive Technology Licensing: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 Research Policy, 2010 (1): 55-66.

[33]张运生.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1):134-143.

[34]Watanabe C, Fukuda K. 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s: The Similarity and Disparity of Japan-US Technology Policy Systems toward a Service Oriented Economy [J]. Journal of Services Research, 2006 (1): 159-186.

[35]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U. S. Innovation Policy for the Global Economy [R].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2.

[36]McCarthy D J, Puffer S M, Graham L R. Emerging Innov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Can Institutional Reforms Help Russia Break through Its Historical Barriers [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4 (3): 243-260.

上一篇:第二课堂范文 下一篇:卓越课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