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3-17 08:16:27

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利益,价值,积极性

在现代的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中,现代化成了我们社会一个重要目的。期中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的部分机能被机器取代的程度。电脑使得人的记忆失去优势,行走因为机器的快速而变得不可忍受,身体因为空调和暖气而对温度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福音,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如在现代的社会中,利益问题成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人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利益,这变得现实合理。其中我们都知道,个人利益分配、个人价值和工作积极性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价值是通过个人利益的分配体现出来的,同时工作的积极性也受个人价值观和利益的影响。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教师社会价值的实现表现为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递着人类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帮助社会培养和训练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和技能,使人力资本有着创造发展物质文明的无限潜力,从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其次表现为对社会精神文明的促进与促进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维护传统美德的价值。传承着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传统礼仪和信仰。对于教师的在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我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对于一个社会的个体,我们都会为自己的利益做些努力,在价值的实现中,我们都是用利益来体现的。这也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问题。那么对于教育系统的老师的利益分配、个人价值和工作积极性三者的关系,我们该怎样处理好呢?

一.教师利益分配倾向

在现实中,对于教师的利益分配问题,很多管理者都是存在着这两个倾向:

(1)一种倾向是只看“勤奋”,忽视工作实绩,只管缺席执行的情况,不关心教育效果的好环。

(2)另一种倾向是只以教师工作最终结果(如期末考试的成绩等到)作为衡量教师利益分配的标准。

二.消极影响:

(1)对于这两种教师利益分配,都会造成教师对作为教师的价值观走向偏差。使他们所理解的伟大的职业带来误差,这会严重影响他们对教师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甚至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什么都是从利益出发。

(2)对于只看“勤劳”倾向的政策是一种做法极易产生形式主义,而且常常不能获得实效得做法。它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从而导致学生没学到知识,文化的火炬没有传承下来。致使家长失望,严重的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来说的人才的发展。

(3)对于只看“最终结果”倾向的政策从表面看,似乎合理,但这种做法忽视了教师所面临工作(学生)的原基础,忽视了教师工作绩效显现的长期性。这极易挫伤那些尽了最大努力却因客观条件不佳或效果不明显而暂时落后的教师群体。甚至会严重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走向极端。假如一个利益性极高的老师,他会不会为了利益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呢?这些没有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的做法有可能会提高学生的质量吗?这些行为甚至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偏差,带来学生心理上更严重的负担。

(4)许多教师十分关心自己的利益,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取得相应的报酬,但在横向比较后,由于有较浓的个人色彩,倾向于过低评估他人的绩能和过高评估自身的成果,“利益分配不公”的想法随之而来,并越发强烈。使得自身的愤怒情绪越来越膨胀,不理性心理使得他自己变得不可理喻。

(5)因客观或主观因素导致的“不公平”,利益分配引发的矛盾冲突。常常会使一些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上课情绪,更影响教学质量。除外当一些教师自感利益受损时,极易产生冲突局面,严重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安心工作的现象,如怠课、“病假”等。

(6)一些教师对“公平”理解的主观性、片面性会使得他们产生对其他一些教师和管理者的不满,甚至会做出有损其他教师利益的事,导致整个教学队伍混乱,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相互竞争。甚至出现明争暗斗的不良事件,使得学校的名誉扫地和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三.带来这些影响的原因

(1)教师的在工作中,无可厚非的要受到学校地规章制度制约,除外在我们国家有句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在现代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着想,对于教师,这只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人总要维持自己生活需要的要求。除外有些性格极端的教师不愿意自己在同样的工作下,但却不天渊之别的待遇,甚至是自尊心的不平衡。

(2)学校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工作目标的设置,但是,实行目标管理、产生目标激励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再则同样的目标对不同教师个体而言,激励作用的大小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目标是由人的某种需求产生的,而人的需求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多元性,只有当人把某种需求作为一种目标时,才能在心理上产生达到目标的愿望,激励的作用就由此而产生。所以笔者认为出现这些情况最大的原因是管理者的管理政策出现严重的问题。

(3)由情意因素引发的。这主要是由于管理者与教师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对于一些管理者,他可能会因为个人因素对一些教师的情感的问题,从而使得他在对这些教师的利益分配时做些不公平的事。这些一般发生在任务选择、职务晋升、福利待遇、考核奖惩、进修机会等方面。因为在学校组织中,对教师利益分配的决定权并非在教师,而在学校的管理者。

四.我们怎样改进现代的教师的利益分配问题

显而易见,对于上述两种做法都有各己的利弊,那么我们如何来改进呢?笔者认为要改进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寻找到一种既能反映教师努力程度,又能反映教师工作成就的评价体系,做到两者兼顾,从而消除利益分配不公带来的冲突。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这种理想的教师评价体系目前尚未形成,但作为管理者应在此方面多思考,尽可能避免教师考核评价的片面性。

五.具体做法

(1)绝不能单独的,简单的以只看“勤奋”或只以教师工作最终结果(如期末考试的成绩等到)作为衡量教师利益分配的标准。因为那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会导致团体的不和,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的出现。

(2)对于教师利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小组的调查、同事间的反应、每季度对教师工作的检查或期中期末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来对教师的利益分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也可以添加对教师工作的勤奋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的因素。因为作为教师应该更懂得人性化,理解人性需求。使得他们资源的热情的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3)作为管理者决不能简单的把任务选择、职务晋升、福利待遇、考核奖惩、进修机会等事项简单的和教师表现或学生成绩挂钩。应该按其所能选择任务,有时也该安某个年份给某些有需要的教师换一些更人性的位置。对于职务的晋升,管理者应该给适合年份的教师和工作表现好的教师进行提升。对于福利待遇,应该平等对待每个教师,该有的大家都有,没有的大家都没有。对于考核奖惩可以给老教师稍微高一点,毕竟工作久了,工作经验也高一些;还可以给评优的教师高一点,形成公平合理竞争,但不可让奖惩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者相差甚远。对于进修机会应该公平公正,给有能力的教师们进行再提升再学习的机会。毕竟人活到老也要学到老。当你给他们的待遇的公平的,那么很多冲突就会消失在无声无影之中。这样教师们也会尽其所能的做好本分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贡献出自己一生的所学。

(4)管理者在利益分配问题上要努力追求公平,不能因为个人因素,而造成人为因素对教师利益分配的不公平。

(5)为教师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建造团结的教育团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促使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和公平的竞争关系。从而促进整个教学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现代社会格局的多元化,商品社会消费型经济和市场经济中日益觉醒的主体意识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呈现主体化、世俗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针对这些特点作者研究认为应该对大学生加强集体主义原则的价值观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经历着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全方位变革或社会文化变迁,人们普遍地将这一变革或变迁的过程称为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的改革,利益分配的调整,信息膨胀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必然地决定着人们在思想、观念、心理及行为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人们面临着对传统观念的变革,对价值体系坐标的选择,对新的生活方式的适应等问题。与此同时,这些变化又决定着人们必然地要进入一个情绪多变的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知识群体,对时代精神及其发展最为敏感。他们即将走向社会,构成未来社会各结构因素的主体部分,构成未来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人格发展,并间接地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因此,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走向,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及其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从而保证他们大学阶段学习的成功,不仅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对于保证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实现,都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走向呈以下态势:

1)主体化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个人努力、个人拼搏、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追求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等思想观念较以前更为浓厚、强烈。他们崇尚自立,追求独立的人格,在价值问题上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选择,而不愿意处于依附地位,不愿意充当顺从的角色。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当前,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得到了弘扬,开拓进取、相互竞争成为大学生所欣赏的生活态度。与此相联系,当代大学生以自我实现为主要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向往自己才能的充分发挥,希望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和有所成就。主体化走向表明,当代大学生正在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退避走向进取,从自我压抑走向自我表现。

2)世俗化

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务实化、功利化,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和价值体验的感性化,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走向的主要标志。具体表现为,在认识和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德与才的关系上,向后者严重倾斜。价值评价标准实现了由思想理论原则向现实生活原则的转换:消费性价值在价值观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经济收入成了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理想主义热情减退,实利性增强,乃至于急功近利;生活情趣趋于通俗化、感性化。这表明,在对待理想与现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心灵愉快与感官快乐等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明显地倾向于后者。

3)多元化

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价值主体的个人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兼顾化。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领导体制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思想强调“革命化”,领袖的话是唯一的价值标准,革命是唯一的价值取向,为共产主义奋斗是终生的价值目标。“”中这种标准取向更是被推向了极端,并被实用化、庸俗化和标签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当前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的价值观不再独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4)复杂化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复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差异性,包括年级差异、性别差异、政治面貌差异和个体差异。总体看来,年级越高,其价值观的主体化、世俗化和多元化倾向越明显;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更注重外在的价值目标和标准,更注重客观效果,而女大学生则更注重内在的目标和标准,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党员大学生比非党员大学生更接近于社会价值观。(2)矛盾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其中,主体化是世俗化和多元化的基础,而世俗化和多元化则是主体化的展现。但它们之间又有矛盾性的一面,表现为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之间的矛盾,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之间的矛盾,以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之间的矛盾。(3)不成熟性。大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价值观走向及其具体表现本身均尚不稳定、尚未定型,这种不成熟性在主体化、世俗化、多元化走向中都是存在的。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所呈现出的主体化、世俗化和多元化等走向,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的。它与现代社会格局的多元化以及商品社会消费型经济和市场经济中日益觉醒的主体意识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有关。

1)多元化社会格局的自然体现

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多元化与现代社会格局的多元化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主体形态。这些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政治选择和不同的目标追求,各自相互独立。这些多元化的主体形态呈现为多元化的社会格局,反过来又给予社会以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走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2)商品社会消费型经济的自然产物

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世俗化与商品社会消费型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商品社会中,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生产为社会提供消费前提,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刺激消费、增加需求来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所以,适度的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之一。

3)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意识的伴生物

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主体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觉醒的主体意识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的本性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自主性经济,它建立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对自己利益关心的基础上。生产什么商品以及怎样生产、生产多少等等,均由生产主体决定,后果也由自己来负责或承担。这就必然地强化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市场主体的自主观念和独立人格日渐成熟,这种重视个体的自由、独立、平等权益的主体意识,给予社会生活以深刻的影响。思想活跃而又善于接受新观念的大学生,首先成为独立主体意识的膜拜者。

4)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打开了国门,西方的思想文化、艺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随之而来。西方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个体本位的基础之上的,追求个人成就和个人利益,自由、平等、幸福、正义、责任等是其基本价值观范畴。由于大学生还不够成熟,他们不能理性地、客观地对待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所以,西方价值观的传入,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奋斗的观念得到加强,自由、平等、民主的意识得到强化;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主观任性的极端自由主义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极端利己主义等消极现象的产生。

根据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这种集体主义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社会各方面利益的调整或重组,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发扬奉献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2)学校教育必须适合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为此必须改进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以便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与方法,不断创新经验。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以情助教,寓教与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社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在急剧变化。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过去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式的需要,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使他们达到个性的全面和谐与发展,促进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孔子社会价值观精神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极为深远。而价值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那么儒家道德价值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之主导,而孔子的思想却是儒家思想之原典、源头所在。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等弘扬和尊独,宋明理学各派的阐释和复兴。孔子的思想一直被统治者奉为正宗学派,作为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天下征战自诸侯出”、“八佾舞于庭”(《论语•季氏》)的环境。而孔子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畅怀大志的“弘道”之人,面对乱世,他主张道德、经济、政治等价值相结合,以达到复礼的地步。而他在社会价值观上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其提出的仁义道德对于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统治人民的价值功能思想;提出关于仁义道德是维持人类社会的根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以道德作为社会的支撑、以正名作为社会的原则、以“庶、富、教”作为社会的条件、以“修己安人”作为社会的宗旨。这一系统的社会价值观在当时虽没有被统治者所充分利用,但其思想价值却是深远而重大,这一思想也被后世一直继承发展并推崇。其其中的意蕴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动力的结合并促动支撑的。而其社会的发展无外乎需要四个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军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支承点。离开这四个支承点,一个社会很难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始终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相结合,以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贯彻。孔子在这点上是这一思想的发创也表现尤为突出。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和主导。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会的维持、任何国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的,“足食”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兵”是维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使民以时”,在中国这样的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就是农业经济,而其发展的条件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使民以时”的,从而促使人民安定生产而粮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认为一个社会、国家光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备的社会制度仍然不够,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主导是“信”,是“仁”之贯彻,即是仁义道德要在社会生活得以贯彻、得以普遍。只有这个核心之支撑才能让一个社会、国家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只有道德作为社会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的贯彻,才能够是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社会才能安定、稳定。

在孔子的社会价值坐标中,仁义道德是高于其他社会支承点的,高于一切价值。道德高于生产、经济、利益、军事、艺术、宗教等等。早整个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是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上的地位。

孔子身怀救世之情怀,一方面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寻求到其支承点的所在,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同时把道德做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支承点。这一思想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后的统治者当作统治国家的思想发扬广大。

二正名主义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

孔子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让孔子感到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需要有支承点之外,还需要正名定分,认为“政者,正也”。他目睹当时各种制度的崩坏且人伦失常,他认为当时各国之所以出现“子弑父、臣弑君”、“天下征战之诸侯出”的状态,是因为名分不正、人伦不常,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要“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论语•季氏》中记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认为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社会的崩溃。所以应该要“克己复礼”以正名。

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应该需要一个明确贯穿于整个社会领域的原则,孔子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认为这个原则就是“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的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只有正名,才能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的发展。

在孔子的理想中,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有常的,应该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而贯彻这样的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则就应该是“正名”。通过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来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状态,使得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敬其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孔子这一思想也是给后世之影响深远且重大,后来被董仲舒等发扬广大,且一直被后世的统治者作为治世的重要原则。另这一思想对于人们的正常人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给人伦的正位提供重要的原则。

三“庶、富、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一个社会的良好模式莫过于人口众多、生活富裕、道德文化发达。而这把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富裕、人们道德高尚三者并重是孔子。

在春秋时代,儒墨道法等都在寻求着一个社会的良好发展模式,而其中大多都认为人口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因为在当时,无论是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主体还是作为军事力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人口众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强盛的标志之一。孔子也看到这一点,并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国家兴盛和强大,首先应该要惠政于民以发展人口。而在当时发展人口有两条途径:一是使本国人民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从而繁殖人口,另一个就是通过本国的各项惠民政策使得其他地方民众来到自己的邦国以增加力量。而在孔子看来对于发展人口的具体举措就是《论语•子路》中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远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吸引外地人才。朱熹说得好:“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也。”(《论语集注)卷七)所以,首先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增强国力,使“近者悦”。使得本国的人口得以安居乐业。其次就是广开言路,知人善用以“尚贤”,使得外地人才闻风而至。

孔子在看到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外,还主张应该惠民爱人,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富裕起来,因为在孔子思想里一个社会真正的兴盛不是作为君王和官员的富裕,而应该是百姓人民之富裕。《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其可劳而劳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仁民、富民,主张限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应该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富裕起来,这样一个社会才真正谓之发展,一个国家才得以有强大的民众基础。

在注重人口因素和人民生活的问题上孔子还看到了精神文明和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活的丰富固然能够带来精神文化的进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但同时在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饱暖思淫欲”,随着物质财富、享受欲望在不断积累和增加,“者富,多信者显”,贪婪,自私狡诈,阴险毒辣等现象也随着增多。孔子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提出在“富”的基础上发展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对人民的“教之”。在这一点上,孔子可以说极其睿智、眼光长远的,极大地超出了当时各家学派有识之士的思想。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众多之人才,他深深的看到了精神文化的塑造、教育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要加强精神道德的塑造,要进行对人民教育宣传,要使得“民信之”。

而且孔子把“德”与“礼”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认为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做到以“礼“统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以说孔子是有机地把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人口因素、生活水平和精神信仰结合统一起来。他看到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道德沦丧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道德文化建设。这一思想也值得我们今天所借鉴。

四修己安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

孔子一生中以君子具有“仁“之品德是为“成人”。而“仁”的内容却包含多重,但无论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还是“忠恕”之道,映射到社会领域那就是“修己安人”的价值观。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怀着“修己安百姓”的终极情怀,而落实这“修己安人”的社会宗旨。在他看来,通过”修己“而达到“安人”的目的,进而起到改变社会的作用。“安人”是经世之道、治世之道。可以说安人之道体现了孔子的强烈社会历史责任感。

在孔子的思想中,济世救民的社会最高宗旨是子贡所提出的: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博施於民而能济众”是最高的社会宗旨,是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圣”了。在孔子肯定“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为圣境的同时并认为其落实到社会生活层面上就是“修己安人”。而“修己安人”这一社会宗旨是通过“为仁由己”从而“能近取譬”般推己及人,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落实的。

孔子认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十分重视主体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律的方法,来大到”仁“的境界。然“为仁”、“修己”的内省、自律截是为“立人”、“达人”进而到“安人”的目的。孔子带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舍生成仁之信念,怀着“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终极情怀,把“修己安人”作为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并认为通过“内省”自律达到“修己”进而“立人”、“达人”、“安人”,实现“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怀之”的价值理想。

孔子这一思想后来在《大学》中被进一步发展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思想。也说明了孔子这一社会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并被后世发扬成重要的社会宗旨。

五孔子社会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脉,礼乐文明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而孔子一生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其社会价值观为后世治国治世提供了重要标准和规范,也是值得我们现在探索和寻思的。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其系统的社会支承点结构;也离不开社会本身各项条件的存在;另作为人与人所结成的社会必然要有重要的原则和主要的宗旨,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体发展,另一方面又同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助,而这就需要既要明确人伦,使得各得其位,还要人际关系是互利双赢,从而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健康有序的发展。

而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权责不清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书目】

1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赵馥洁著:《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赵馥洁著:《价值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钱穆著:《孔子传》,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7王恩来著:《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8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9齐冲天等编译:《论语》,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10【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注释】

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第2页

道德高于一切价值问题详见赵馥洁教授所著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一书中关于儒家道德价值论的阐述。

(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80,183页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4篇

如今进入信息时代,营销的工作就不那么简单了。消费者获得的信息相当充分,可以方便地对相似产品的几种产品价值进行比较。因此,产品的价值是由消费者定义的。营销人士必须确认那些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公司盈利的机遇。

这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2.0时代,它追求与顾客建立一对一的紧密联系,不但继续提品使用功能,更要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价值,因此公司与产品都追求独特的市场定位,以此为消费者带来独一无二的价值组合。在营销2.0时代,成功营销的特征在于运用各种技术与策略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建立一种情感共鸣,以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可。

我们很快就会见证以人为本的营销3.0时代的到来,这也是科特勒咨询集团(KMG)首席顾问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在2010年提出的最新观点―市场趋势正在呼唤“价值观驱动的营销”。

在营销3.0时代,消费者将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渴望拥有创造性,他们将会要求更多地参与到营销价值的创造中。消费者将会更多地要求公司识别与满足他们最深层次的渴望,这种渴望可以被理解为消费者对人类最基本的共同价值观的重视与实现。如果企业要体现对消费者的尊重,就必须与消费者在价值观层面达成一致,并与消费者合作,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指引,为改善世界与人类的生活而努力。营销3.0时代,公司为消费者传递的是人类根本价值观的实践与参与感,在精神层面与消费者结为联盟,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上,和衷共济。

营销3.0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于企业营销要从公司愿景与价值观入手,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新的经营手段和营销方式推动社会和谐增长。科特勒先生之所以提出3.0时代,是更多地关注到在产品与公司层面,进行功能与情感诉求已经走入了同质化,而在战术层面差异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回归到自己是“社会公民”的本质,以获取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支持,这是全球倡导低碳经济、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倡导可持续发展对营销活动要求的必然性呼应。

基于对全球社会发展趋势的洞察,科特勒先生给出了营销3.0时代的价值观驱动模型(参见图2)。对于企业来讲,以前在产品与服务上能够有效地把握客户需求,传递出客户满意,能够建立起客户利益的比较优势,就可以赢得市场。而在新的时代,企业必须更多地关注到:不论是自己还是企业面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营销中加入更多的社会人文关怀,强调在组织价值观层面的差异化,并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GE公司的绿色战略是对营销3.0时代的最好呼应。2005年5月9日,GE公司CEO杰夫・伊梅尔特推出了一项名为“绿色创想”的新商业战略,以更环保的产品推动公司业绩和环境效益共同增长,这是100多年来GE公司对自身战略发展核心的又一次深刻调整,而这次调整的主题不是“数一数二”,不是“无边界管理”,而是以社会责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聚焦GE公司后一个百年企业存在的价值与宗旨、使命。

GE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设备巨头,而这种市场地位带给它并不只是荣耀。它的产品广泛使用在能源、电力、水资源、运输等基础行业,在人们享受电力和发动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为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感到不安。电力公司、航空公司等主要客户承受着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放的巨大压力,这些巨大压力也间接传递到GE公司的身上。而伊梅尔特也清晰地意识到,当公司业务引起的外部效应不断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GE公司的可持续增长早晚会碰到问题,因为它正在脱离人类社会进步的主流方向。

基于此,伊梅尔特说服了GE公司的上上下下,在很多场合不断重复“green is green”(绿色就是美钞)―绿色技术必须展现自己的商业魅力,并推出了GE公司的绿色畅想计划。GE公司认为,未来的命运将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创造新的技术,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例如,经济增长完全可以不依赖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科特勒咨询集团(KMG)的中国客户―深圳中航集团也是践行价值观驱动影响的典例。深圳中航集团认为,如果将做企业的过程放在一个广阔的时空中观察,企业就是要发现和集聚散落于社会的丰富资源,将之整合运用于服务社会,同时创造出价值倍增,继续运用于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并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个企业都试图在有限的时空内融合有限的社会资源,为自己所在的地区乃至全社会创造出一个无限的未来。在为深圳中航集团提供品牌战略咨询服务的过程中,科特勒咨询集团(KMG)将这种经营企业的价值观称之为“资源式思考”, 就“资源”这个词的英文造词“resource”来讲,“re”的意思是“ 重复、反复、回源”,“source”是源头、本源、来源、源起。所以,“资源式思考”的本质是和谐共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也是新时代企业经营发展必须考虑的可持续发展准则。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环境危机议题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识的时代,消费者将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他们也将考虑地球生态问题,考虑环境污染问题,考虑社会问题。在这个不断卷入趋势的过程中,客户开始了解你的公司是否进行社会关怀,并且这个关怀不仅仅是出自公关的目的,每个公司都必须考虑以“社会公民的价值观”驱动经营活动与营销行为,这是新时代营销能否持续取胜的关键。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5篇

让我们来看一组有意思的数据,“2010年度搜狗输入法企业热词”,排名前三的网络热企业是富士康,总输入次数达到9145万,腾讯为9045万,中国铁路8067万,接下来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淘宝、苹果和中国石化。这组数据是搜狗公司抽取了400万个用户参与到用户体验计划中,根据输入次数进行排序,并还原到高达3亿的用户,最终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降序排列,确立了前十名的名单。

由此,我个人以为,这一组数据折射出来的经济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非常有参考价值,它在基本的层面,大致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态势和生活态势。一方面,这意味着企业或者说是公司,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意与生活,如果说过去影响我们生活的,更多是与国家、民族有关的意识形态秩序,那么今天,公司已然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生活场域,绝大多数的人们,其生活主要与公司有关:另一方面,每个被人们关注的热企业的背后,其实都隐含着一个清晰的价值观维度,一个时代之中人们内心的梦想,正在通过企业、公司的走向辐射到更宽阔的地方。

首先提到的企业,当然是富士康。之所以它成为网络热企业之首,原因正在于这个时代,人们正在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个人权利这个重大的关键词上。中国的市场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今天已经毫无悬念地推进到了呼唤自由、坚守个人权利的时代。没有个人权利,就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公司的发展,任何对劳工权利漠视的企业,都将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面临发展的陷阱,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一定是资本力量与劳工权利的合作与共赢。

腾讯公司竟然排在第二名,这是很多人事先没有想到的。我想,这应该与竞争、理性的竞争有关。去年的后半段,腾讯公司与360公司的恶性竞争闹得满城风雨,双方几乎是大打出手,但从结局来看,其实没有赢家,只是让诸多互联网个人用户看了一场闹剧,并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缺少理性的竞争大跌眼镜。市场经济框架之内的公司竞争,应该是基于核心技术、客户服务和公司治理制度的技术性竞争,绝不是江湖上缺少规则底线的恶意打斗。这再次提醒人们,诸如腾讯这种市场化的私人企业,在公司技术的层面,其实刚刚起步,未来的道路,还十分遥远。

中国铁路名列第三,也是一个意外。不是说它的排名太高,而是太低,以每年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奔波在回家路上的宏大风景来看,中国铁路应该是当仁不让的第一热火企业。这家全世界最大的铁路公司,背后的商业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寻租行为。当下的局面作证,凡是的企业,总是好戏连台,丑闻不断。所谓话音未落,高潮就迭起。,铁道部的部长,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当家人,了。在他之前,他的胞弟也因为铁路生意被判死缓,要不是当年四处求情,想来他的弟弟早就成了鬼魂。

这样的故事其实是触目惊心的。这个体制给予他巨大权力,却不给他合适的监督机制、这是对官员的不负责任。把谁放在那个位置,都会贪腐。胞弟被判死缓,如今自己也锒铛入狱,兄弟两个同为体制的牺牲品,他们的父母该有多难过?

这一切的麻烦,其实都来自于语焉不详的官商结合体制。中国铁路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上涉及人数最多的官商结合载体,铁道部和铁路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每到春节来临,就带给我们无穷的怨恨与叹息。而这样的企业制度,纵使将天使放在这个平台上,她也会迅速成为一个巨大的蛀虫。

从整体的企业态势来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数据,它透射出来的最大的信息,可能还不在单个公司的价值谱系,而在于一种更加有意义的企业产权制度的比较,以及这种比较意义上的经济走向。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石化、中国铁路,十大热企业,国有大型中央企业占据了6个位置,这再一次强有力的证明,我们正处在一个醒目的国进民退的时代,国有企业以一种垄断的、强权的方式,占领了我们的生意和生活,中国的私人经济正在且战且退,一部分正在被国有企业收编,我们的权利、我们的法治、我们的自由、包括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正在岌岌可危。

这是一个可以展开细节的话题。比如强势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从来都是把公司的经营与世界石油产业的大趋势割裂开来,在超级垄断的中国石油产业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根本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有意思的是,即使这样,他们的石油提炼技术却多年来进步不大,以至于很多汽车厂商一旦遇到产品质量纠纷,统统拿汽油油品不好来搪塞。一个没有竞争的产业,是不会有任何技术创新的,这是常识。

所谓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又何尝不是这样。长期以来的高价格,其实源于他们低劣的技术与低劣的管理。谁都知道外国通信公司的竞争格局,都知道他们为客户提供的极其方便廉价的服务,但是到了中国,这种大众化的产业部门,却常让消费者有官府大院的感觉。究竟是谁给予他们这样为所欲为的权力?人们记得曾经有一家名叫中国网通的公司,试图在铁板一块的通信产业引入有限度的竞争,差不多10年之后,这家公司彻底退出了市场,中国的通信产业制度重新倒退到了10年之前,从公司团队、业务到网通这个公司的名称,一份关于中国通信产业制度改良的梦想,从此灰飞烟灭。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6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价值观变迁;回顾与前瞻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81-02

社会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由现实社会存在决定,并且指导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回顾中国过去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总结当前价值观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于形成符合中国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研究

关于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研究,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界定,本文将学术界关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学术界关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历史分期的几种观点。

有学者以全民参与的可能性作为判断标准,从中国的历史变化阶段分析,中国的价值观大概分成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的宗教阶段;第二阶段为儒家的伦理思想统治阶段;第三阶段为近代文化取向阶段;第四阶段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取向阶段;第五阶段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取向阶段[1]。

有学者根据价值观统一到多元的变化过程进行划分,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过程做了细致的总结概括。主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主导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价值观发生裂变、自我与社会冲突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自我与社会寻求整合、走向务实价值观时期;20世纪末至今的价值观多元并存、在探索中进一步整合时期[2]。

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来分析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经历的过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要在社会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经历四个步骤: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要经历价值自觉,这是意识形态反思的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体现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念变化的新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要与社会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必须内化为国民的信仰[1]。

二、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研究

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比对研究的基本方法。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进行阐述。

有的学者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其变迁的特征是,主流价值观式微和非主流价值观兴起。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主义;道德主导转向利益主导;价值多元转向文化自觉[3]。

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改革下我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主要有以下特征:自主意识、自强意识和利益意识明显增强;诚实守信意识逐渐强化;公平正义观念逐渐强化;工业文明意识显著增强[4]。

有学者对改革开放前后价值观进行比较,依据三十余年来学界对价值观及其变迁的研究成果和实证调查结果,将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变迁概括为以下四个基本方面:从大一统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的变化;从集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及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变化;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5]。

有学者从构建新型集体主义出发将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特点概括为:从整体取向到个体取向的转变;从道义导向到利益导向的转变;从单一化价值取向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导价值观――新型集体主义的建构及其必然性[6]。

有的学者从多元文化背景下考虑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特点,认为我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建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多元文化对一元价值观的解构;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变迁;多元文化时代社会价值观共识[7]。

三、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

纵观学者们对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他们针对不同方面价值观变迁有不同的分析和判定。本文梳理并总结出学界几种主要观点来反映我国社会价值观在曲折中前进的艰辛过程。

有的学者从经济体制因素分析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不同的经济运行体制必然会带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施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传统的经济体制下,社会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理念,人们形成了“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和价值观念,这与那个时代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在这一经济体制下虽然某种程度上发展了中国,但是这种公有的、单一的经济体制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世界商品经济发展大潮流,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面对日益贫困落后和社会矛盾多发的中国,改革势在必行。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不断接受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金钱和资本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日益浮现,与传统的“集体主义”严重相悖。人们的公平观、契约观、金钱观、诚信观、消费观、义利观等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消除消极的社会价值观,建设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学者通过中国政治转变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社会政治价值观的变迁。在论述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时,潘维先生曾谈到:“核心价值体系在普适性和牢固性上,自内而外逐层降低。在这个体系里,政治观是普适性的‘拐点’,也是坚固程度的拐点。”[8]足以见得,政治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经济的变革引起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政治决策对经济体制变革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想了解中国社会价值观有何变迁,就不得不探究其背后的政治真相。政治主体的行为受政治价值观的影响,离开了一定的政治价值观,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就难以运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政治价值观逐渐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由情绪化转变为理性化、由盲目性转变为自主性。中国政治的变迁,不仅使政治自身有了重大转变,也推动了经济社会运行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政治的观点和态度。人们的民主观、法治观、权利观、公平正义观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趋向合理化。虽然新时期社会政治稳定,但仍然存在着政治信仰危机与政治理想的缺失,创造出一种新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任重而道远。

有的学者以社会传统文化为背景对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中国社会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经历了四次历史演变。第一次价值观巨变可追溯到古代殷周之际,此时中国崇尚宗法礼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第二次价值观变迁为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国各种思想相互撞击,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局面,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孕育时期,为后来汉唐宋明时期的儒、道、佛和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次价值观变迁是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为了挽救民族,统治者开始打破程朱理学对人性与道德的禁锢,开始向西方学习,解放人性。经过几次革命和改革,国人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解放人性。第四次价值观发生重大变迁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开始辩证地对待中西方先进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三者交织的新价值观。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是社会价值观的一次洗礼,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也在社会发展与重建中经历了凤凰涅般的艰难过程。

四、总结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因素愈加增多,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研究也在深化中不断拓展。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变迁研究能否获得新的进展,还需要充分挖掘和整理历史文献资料,从而深入地揭示出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规律。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多元化、多角度地去探析社会价值观在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变迁中更趋向合理和理性。

参考文献:

[1] 潘维,玛雅.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9-176.

[2] 郭维平.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72-74.

[3] 刘彦芬.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特征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2):92-96.

[4] 陈立旭.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发展进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建设之路[J].当代社科视野,2009,

(10):5-10.

[5] 蔡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11,(2):129-133.

[6] 王岩,郑易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变迁与新型集体主义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114-118.

[7] 王桂芬.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共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6):23-26.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价值观;引导

新媒体是指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而言,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作为运作平台,使用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的总称[1]。新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仿佛硬币一样具有两面性,既有对社会价值观积极的一面,又存在诸多不利于正确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因此,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了新媒体工作的正道在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使其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等一系列重要讲话。

一、新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正确社会价值观形成的有利因素

1.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功能都是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微信、微博、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出现使其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广等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每逢国家大事,新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势必要及早准备、精心策划、全力报道,特别是互联网,更应当充分发挥其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为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搭建良好的平台,为人们运用新媒体提供良好服务,同时也为广大百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2.新媒体对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新媒体在各种信息中通过肯定社会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而促使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这些行为及其主体进行仿效,并进一步植入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之中[2]。比如,国家号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引导高学历人员去西部地区的基层工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大学生参军服役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等。这些计划和政策对于价值观刚刚形成的广大青少年群体都产生良好的积极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是新媒体对社会价值观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突出它的重要指导作用。3.新媒体对人们修正社会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凭借现有的知识,往往无法判断各种消息来源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甚至通过各种平台搜集上来的信息有时候会自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新媒体特别是官方主流的新媒体不断加以引导和修正,使人们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的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社会价值观,逐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宣传环境,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提升社会各阶层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逐步树立为国争光、努力奋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媒体对正确社会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

1.“信息雾霾”对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冲击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在其海量的信息采集和快速传播过程中,对信息来源的把关和审核出现明显的弱化和缺失,导致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降低,甚至一些明显有违社会伦理和道德的信息大行其道;低俗的娱乐信息和快餐信息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功利性、价值目标出现短期性的特点;大量无法考证信息来源的虚假信息像雾霾一样严重侵扰着人们的信息资源。这种“信息雾霾”像病毒一样使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只需一夜之间;只要敢“晒”,只要能“秀”,只要不走寻常路线,网络就可以成为个人成名的捷径、成功的平台,甚至有人开始嘲讽那些靠寒窗苦读、脚踏实地取得成功的人士。这些通过网络快速成名的人,无论是他们自己身上的,还是被他人根据他的特质而赋予的,但凡他们所倡导或代表的价值观都带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他们的生活方式、成才途径都会对那些关注过他们的人们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而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便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2.利益驱动容易造成新媒体的错误引导社会上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带有一定的趋利性,新媒体的发展也不例外,其商业利益是第一位的,新媒体所进行的传播是其获得商业利益的手段,受众被看成消费者而不是公众。新媒体引以为豪的一大外在特色就是那些无处不在的让人无法回避的广告。无论是在网络终端还是移动终端,在一定程度上都构成强制消费。以车载移动电视为例,有些城市公共汽车上不断滚动播出的人工流产广告,其逼真的画面和裸的文字宣传对广大乘车者来说是一种视觉污染、噪音污染,更是精神污染。而在乘车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青少年群体,这些广告宣传同居、流产等是很正常的事情,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分化,使他们对婚姻、对家庭、对性产生不负责任的错误理解。这都是新媒体在利益驱使下,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引导。3.警惕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不良社会倾向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对传统媒体颠覆性的冲击,其在宣传领域的地位与日俱增,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倾向,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信息传播的政治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现在的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把任何问题都上升到政治层面和道德层面来讨论。凡是把问题集中到道德层面讨论就必然会产生分歧,引发讨论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其次,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当前,很多新媒体推崇娱乐至上,认为新闻的根本属性是娱乐大众,这种观点是极其危险的。当事情发生以后,有些人总想借题发挥讽刺娱乐一把,而并不尊重客观事实,往往是信息散播出去以后与事实严重不符,对事件本身和当事人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些人对政治和社会的冷漠以及正确价值观的缺失。最后,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暴力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每当社会上有暴力事件,特别是针对政府机关的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支持这些暴力犯罪的信息,并四处传播。这种裸地鼓励实际行动暴力、并主义的信息我们必须坚决予以封杀,不论何种形式也不论在哪个媒体平台,暴力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既然新媒体是互联网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又如此巨大,相关部门务必加强正向引导,发挥其宣传优势和自身特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加强新媒体正向引导的建议

(一)新媒体应规范自身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因为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深受广大公众特别是弱小群体的喜爱。这类过去在传统媒体上很难发出声音的社会群体也有了发声平台。当进行大众传播的媒体被认为是有义务注重社会效益、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时候,同样的公共责任也适用于新媒体及使用新媒体的公众身上。新媒体必须认识到自身的公共价值,在公共信息沟通、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要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在公共传播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适合新媒体自身发展规律的法律规范,使这一新生事物在法律框架内健康茁壮的成长。新媒体要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和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谴责不道德行为的力度,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欢乐和谐的社会环境。要管理好新媒体,使其发挥最大的宣传引导优势,说到底还是要管好从事新媒体行业的人,因为不论是新媒体还是各种网络平台,归根结底都是由人来操控和使用的,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广大媒体人应当严格自律,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守媒体宣传的主阵地,弘扬社会正气,释放社会正能量,不要为了娱乐大众、吸引眼球而盲目地做“标题党”,不负责任地胡乱报道,毫无根据地胡写乱编。务必保证第一手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多做对社会价值观有益的正面报道。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让社会正能量持续、顺畅传播

效果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试金石,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是力求通过追求持续的正气、持续向上的力量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然而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尽管赞赏正能量,也愿意践行正能量,但持续时间有限,往往是阶段,过了这一阶段就慢慢忽视了。例如:很多地方会举办“雷锋月”“感恩节”等活动,在这些活动期间人们学习雷锋做好事;感谢父母感念他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传递正能量的行为颇多,一时间产生的社会效果十分显著。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段,随着正能量行为的减少,正能量传播的效果就弱化了,不具有吸引力与持久性。因此,新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保持人们对社会正能量事件的关注度和持续性,并利用新媒体准确及时的特点,发现、放大生活中的正能量。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要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终极目标。它的传播,通过直接作用于“人”这一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使人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使先进科学技术被人掌握并加以运用,从而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社会正能量传播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正能量,敏锐地捕捉社会生活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将社会正能量传播释放出去,这符合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也能够顺应时展潮流和方向。所有这些,都要求正能量传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内容。在发现正能量之后更要强化正能量,这里主要包括对正能量传播主体的强化。正能量传播者是正能量传播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正能量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也决定着正能量传播的质量与方向,更决定着传播的效果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所以,必须注重正能量传播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传播素养。另外,正能量在社会公众认可和接受后,由于受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正能量的因势效应会降低,受众对正面信息的接受、认可会随着时间而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应着手于深度的挖掘与推广,聚焦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利用契合事件特点的有利时机进行典型推广,使其影响力向纵深推进。充分发挥新媒体条件下正能量的导向作用是一项长期任务,正如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强调的:“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新媒体条件下正能量导向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新媒体对社会正能量的有效传播更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三)大力提高新媒体受众的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多元与传播素养不高并存是当今我国社会的一大特点。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要有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其中,信息的发出者就是传播的主体。传播主体受文化程度、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素养各不相同、参差不齐。素养高的传播主体有利于正确社会价值观的传播;反之,则不利于正确社会价值观的传播。从某种程度来说,传播主体多元与主体传播素养不高并存的局面,会对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另外,社会价值观的传播包含很多环节和过程,如包含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环境、传播媒介等在内的综合系统,缺少任一要素,或者任一要素在传播过程中有偏差,都有可能导致传播过程的不顺畅和传播偏差,从而影响社会价值观的传播效果。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传播不但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即时性更快,交互性更强,信息量更大。如果受众人群的媒介素养高,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会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转发出去,使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得以最大限度地传播和推广,并得到社会认同。与此同时,高素养的传播媒介会在接受大量信息的过程中区分判断哪些信息是虚假不实的错误信息,使有危害性的不良信息到此终止,避免误传和以讹传讹。因此,不断大力提高新媒体受众人群的自身修养,是树立和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四)领导干部要重视运用和善于引导新媒体

新媒体是社会进步和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从事与新媒体相关职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是洪水猛兽,从某种意义上是拓宽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我们没有必要提起新媒体就谈虎色变,要看到在新媒体的各种网络平台上主流信息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优势,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各种平台出去,让社会看到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要通过新媒体激发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主义热情,尤其是当我们国家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新媒体号召社会各阶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声音一定要第一时间出去,让社会感受到国家在重大灾害面前的决心和勇气,让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同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管新媒体的领导干部要允许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声音,但前提一定是不能主义,一定是就事论事,决不能用“一捂二盖三拒绝”的方式方法对待新媒体。要学会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积极引导,紧紧抓住媒体宣传平台,把社会正能量弘扬出去,鼓励和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信息时代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不可逆转,并且已经逐渐渗入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只有正视新媒体对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影响,并结合其发展趋势和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趋利避害,利用好这一平台。作为驾驭网络主体的人要把人文精神赋予新媒体,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网络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如果驾驭网络的人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最终人将会被网络征服,被网络异化,并最终沦为网络的附庸和奴隶。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好新媒体这个宣传平台,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氛围,帮助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石长顺,石永军.论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J].现代传播,2007,(8).

[2]李璇.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湘潮,2011,(7).

[3]李小龙.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智富时代,2015,(9).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农村;社会价值观;变迁

0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推进,“中国社会价值观范型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农村社会价值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态势。笔者主要以陕西关中地区农民这一群体为主,对西安市的户县、成阳市的甸邑、淳化、三原、乾县、宝鸡市的扶风、渭南市的合阳等30个自然村的500户农民以调查问卷及访谈形式进行了调查。了解当前该地区农民的社会价值观现状,透过关中地区农村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得与失,探索其发展路径,为关中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参考。

1农村社会价值观发展现况

1.1经济层面在调查“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精神文明是否也相应的丰富”中,有54%的人填写物质和精神都缺乏(其中38%的人属于经济状况较好地区),36-4%的人认为物质财富增长但精神生活匮乏,仅有9.6%的人认为物质及精神都丰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关中地区农村经济整体收入增长形势来看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远比资源匮乏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在调查“您认为社会贫富差距如何”中,有51.4%人认为贫富差距大,有45.1%人认为贫富差距巨大。

1.2政治层面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中突时如何处理”的调查中,有20.4%的人认为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在“当前社会司法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中,有t0%的人认为司法公正,有42%的认为权大于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主观上由于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切身感受到党的富农惠农政策,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客观上大众媒体对农村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的满足农民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3文化层面抽样调查显示,文盲半文盲的占18%,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以及2005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家庭子女教育成本的负担,增加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更新了农民陈旧保守的观念,提高了农民尤其是“农二代”的文化素质,改善了农村风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不断深入。

1.4人生价值观层面对“人活着的目的”的调查中,57.8%的人选择了发家致富、光宗耀祖。调查结果说明,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内心的满足感、幸福感,表现出关中农民淳朴而又温暖的人生价值观。而大多数农民对安全的渴求成为主要态势,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和未来预期的某些担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主观上农民健康投资观念、风险观念、共济观念淡薄,农民参加农村医疗合作的比例高。

2农村社会价值观发展中的问题成因

2.1社会因素“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表现为两者的互动,即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两者互为前提的关系。”政治生活的纯洁是民众的基本诉求,司法公正和国家政策的有效监督同样是农民的需求。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各项公共福利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从社会层面看,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城市无业人员、农民这四类群体在享受社会福利上是有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远离政治生活。

2.2经济因素农村中贫困家庭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他们知识储备、技术技能掌握少且浅,知识的运用能力弱,家庭经营开展难,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从事非农活动较少,收入增长较慢。使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经济效益低下的种植业,短期内很难摆脱贫困状态。而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或者某些优惠“政策”(如拆迁补偿政策下产生的食利阶层)使农民纯收入增长较快地区的农民则小富即安,影响工业等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价值观的发展。

2.3文化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劳动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收入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经济增长缓慢,农民纯收入较少的地区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人口素质较差,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婚姻价值观变化不大,大多数农民保持着传统的、朴素的思想观念,诚信与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体系较为稳定。

3路径选择与展望

3.1提升主导价值观的社会认知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精神世界却发生着微变,市场经济的物质意识、西方宣传的“自由”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现在的农村人。政府的主导宣传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受到抵触,但也没有收到预想的社会认知效果,这就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

3.2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的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竞争、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劳动、资本、知识、技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作用,才能调动起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

3.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的民利保障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3.4发展文化产业陕西关中地区是以西安为核心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农村社会价值观,笔者认为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载体,发展文化产业,既丰富了农村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又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这是一个路径选择。

3.5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软实力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坚持舆论导向和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必要的思想引导,从实际出发,“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多元文化,有针对性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社会价值观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2)02-0092-05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社会价值观就是以社会群体为主体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体现着社会群体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本是历史常态,因为“人是比他自己和世界都优越的存在物”[1](P1338)是社会价值观塑造、形成的客观基础。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P50-51)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过程,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主流价值观式微、非主流价值观兴起。据人民论坛杂志社调查,“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被列为未来10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情况和人们的复杂心态[3]。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中国化意识形态是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但面对西方价值观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在社会现实问题面前有影响逐渐减弱、失效或“失语”的危险。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集体主义淡出与个人主义彰显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其深厚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基础。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P591)换言之,任何社会价值观存在的根据都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合理性,又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丧失合理性,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也不例外。“可以说从古以来,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是存在的。而集体主义的现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形成的,又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巩固和发展;个人主义的现代形态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它曾是批判和摧毁封建主义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但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弊端的思想根源之一。”[4]

我国传统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强调整体性和公利至上,倡导集体主义和社会本位,把集体利益、整体价值放在个人利益、个体价值之上,强调集体大于个人,整体重于个体。若有利益矛盾冲突,则是以牺牲个人和个体以保全集体与整体的利益为准则。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单一意识形态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再加上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从而使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为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其余的价值观皆处于边缘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大量输入,人们一方面开始对集体主义原则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开始接受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导致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降,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增强。

多元社会价值观相互激荡,使得不同主体之间、新旧传统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不可避免。集体主义价值观淡出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彰显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代替,或一个上台、另一个退位,而是一个有内在张力的博弈过程,与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紧密相关。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那种高度集中、整齐划一、行政指令式的计划体制,以及在这种体制下的条块分割、行业和地区垄断、封闭式经营和政府经济包办抑制了利益观念、主体精神的发展,不利于经济道德、经济伦理原则和规范的形成。它压抑了个体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实质上导致了社会主体的缺位与失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简单性的、一元价值倾向性的价值原则和规范,以及那种抽象的、理想主义式的道德说教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一些新型的、现实性的价值原则和规范日益彰显。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是开拓和创新意识,是敢冒风险、突破陈规、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是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新型主体观念,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同社会实践主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体制是充满生机的经济体制,它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个体潜能、满足个体需要和促进个体的发展,本质上是对主体意识的接纳。因此,经济转型和体制转换必然立足于现实的个体,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凸显社会主体性特征,弘扬主体性精神。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拓展,公平交易、诚实经营、平等竞争的经济价值规则已被市场主体所认可,并成为市场体制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伦理规则和价值要求,这种价值观的变迁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实际上,在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都是大量存在的,二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因为重视个体的价值取向不等于唯我主义、利己主义,重个体不等于唯个体,肯定个体价值不等于否定集体价值,那些打着“弘扬个性”旗号鼓吹唯我主义,把个人完全凌驾于集体之上以及以个人抵消集体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价值内涵的严重扭曲和庸俗化,是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格格不入的错误价值倾向。反之,以抽象的集体名义扼制个体张力的思想和行为,也是违背社会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的。

二、从道德主导到利益主导

道德是一种以善恶评价的方式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柔性约束。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义驭利”、“舍生取义”等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观,认为道义比物质利益更高,更有价值,人不该为了逐利而放弃对道德的追求。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伦理道德型的、凸显伦理道德考量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伦理道德标准为最高或唯一标准,以理想化的道德人格或崇高的道德人格为根本诉求。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义利观的影响,主流社会价值观崇尚道德,强调“精神至上论”、“道德约束论”和“思想灌输论”,结果往往是忽视利益引导,弱化利益作用,淡化利益观念,压抑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排除在道德之外,甚至当作自私自利的行为加以批判,使人们不敢或不愿谈论自己的利益,更不敢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应该说,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也与意识形态的引导有关,但主要是受生产力水平低和物质资料匮乏的现实条件制约。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打破了传统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基本建构,重构起以趋利为特征的社会价值观,重视物质利益、追求实惠和实效的价值观推至前台。在道德生活领域,价值主体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新型的经济――道德人在逐步成长,利益、实效观念逐渐被社会主体广泛接受,寻求个体发展和个性实现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在义利观上,人们的金钱观念、实利意识大大增强,泛道德主义及道德的绝对价值尺度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而竞争、效率、进取、求利的社会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相悖反,所以已无法在一个利益配置日益公开化、紧张化的世界中得到认同,也无法引起当代人的共鸣。“人们以为道德观念的衰落,一般地说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有密切关系,特殊地说,与个人化水平的增长有密切关系。”[5](P89)这是因为人们遵循某种价值观既有传统因素的影响,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本身并没有错,但是,道德是发展之魂,如果人们把追求利益变成人生的第一要义,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出问题。一是极端个人主义、唯我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抬头。在现实生活中,唯利是图、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以及由此导致的贪赃枉法、、腐败堕落现象使人触目惊心,并在社会上产生很坏的侵蚀作用。二是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线被突破。“十三亿人竟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6]的现象表明,当代中国社会扶危济困、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传统优秀品德正面临着被功利价值观消解的危险。三是出现了各种诚信危机。诚信既是社会道德问题,又是社会经济秩序规范运行问题。毒奶粉事件和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再次证明,诚信缺失会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削弱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损害国家的形象,同时也导致公民道德素质滑坡,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正因为如此,正视新兴起的、原来处于边缘的社会价值观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正视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提倡集体主义道德,在当代显得十分必要。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在主体多元化、主体利益多元化的现实面前,如何使个体、小团体的利益服从国家、社会和整体的利益,是贯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大问题。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贯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利益选择的主体性,人们在权衡利益时已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则,而是会经过理性判断再做出决定;二是道德选择的层次性,这说明我国公众道德的主体性正在确立,不同主体的道德选择存在着重大差异。因此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应注重层次性,更切合国民道德素养的实际水平。但是,如果我们的道德原则只能去适应现有的道德素养,道德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为只有公众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才具有精神基础。由他律的力量推动产生的道德行为,最多只能被视为初级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人的道德主体意识确立之后,在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自觉的道德选择条件下产生的道德行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原则的内化要靠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但根本的还是要靠现实生活、社会结构以及其中所蕴涵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也就是说,当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原则把个体与整体和谐地统一起来,体现出个体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一致时,它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自觉地将集体主义精神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在我国当前的价值评判体系中,“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实,虽然道德与利益之间可能会有矛盾、冲突和对立,但重利不一定轻义,大多数时候,它们应该是可以兼容并包的,完全没有必要人为地割裂。正当合法地追求利益和效益与唯利是图、拜金主义是有明显界限的,因为人是有理性的,撇开对物质利益的一般欲望外,还有道德这一人类特有的价值尊严。

三、从价值观多元化到文化自觉

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表现。”[7]也就是说,文化自觉最重要的是为了直面和回答中国的现实问题,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因为任何文化和知识都是为了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彰显文化自觉,从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看,我国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但与此同时,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在当代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实现文化自觉,就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文化的绵延在于其核心价值的延续不断。

开放取代封闭,多元取代一元,拓宽了人们价值实现的渠道,拓宽了人们的活动天地,使人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造成价值观的多元化,从历史发展的维度看,这无疑是巨大的社会进步。但主流价值观该怎么办是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问题,也是文化自觉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多元利益主体纷争、多元价值观冲突的格局下,主流价值观式微必然会造成社会总体的价值导向茫然迷失,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处于一种无序乃至冲突的状态。“今是而昨非”,在这种思维方式转变和价值观念整合的过程中,各种事物的意义和价值被重新认识,人们的整个价值观念体系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相关的重估与重构活动。

在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式微是从其在价值的“实践空间”的意义理解的。也就是说,“以为主流价值观占领了话语空间、掌握了话语权,就是解决了价值导向问题,那么就可能导致官方话语和民众话语相分离,或者人们‘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手上做的’相脱节[8](P91)。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主流、非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发挥作用,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最终决定历史的主流。因此,核心价值体系不应只是借助强势话语的概念和主导地位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形式上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而要成为历史真正主体,即人民群众普遍自愿接受的价值观。当前,人们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滥和对社会价值观无序状态的不满,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明确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十七大上又重新提出和深化了建设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流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主流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人们对于社会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认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注重发挥民间力量,直面文化体制上存在的制约和障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实现引领、整合多元社会价值观基本功能,前提条件是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正如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9](P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抓住的“事物的根本”是什么,就是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即社会价值观主体公众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接受的现实。公众的认同、接受状况之所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功能实现的“根本”,是由核心价值的性质及其与社会价值观的联系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要的价值体系,具有涵盖公众利益、需要与精神内涵的整体性、普遍性和公共性特点。因此,全面、准确地反映公众现实的社会价值观,既是主流价值特性的表现,也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其次,公众是建构主流价值体系的主体,对某种价值的认同、接受使公众的个体价值凝聚而成整体性的主流价值体系。因此,只有准确把握公众价值观现状,把握公众认同、接受主流价值体系的现状,主流价值体系才可能实现其功能。再次,主流价值体系的现实与历史的合理性,要以公众为主体的实践过程和实践主体的合理性利益、需要与认可为根据,因此,把握公众认同、接受主流价值体系的现状,是确定主流价值体系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根据,也是保证其功能实现的前提。最后,作为体现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指引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奋斗目标的思想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能反映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过程中,公众现实的社会生活变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总之,在变革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然而机遇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适应时代而发生的,是内因与外因共同的结果。在社会价值观内部,社会价值观本身在其基础上自我发展,而在外部,改革开放后西方价值观大量输入,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主导、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功能,关键在于它要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表达时代需要、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同时又能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因为单纯的概念不会改变社会结构,而社会结构会改变概念,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一方面继承传统,另一方面植根于社会实践,不断创新。假以时日,社会结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希望在中国创造出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舍勒.舍勒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德顺.价值观的“主流”与“边缘”[J].人民论坛,2010,(3)上.

[4]黄楠森.集体主义是主导的价值观[J].中州学刊,1994,(1).

[5]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十三亿人竟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N].羊城晚报,2011-09-20.

[7]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群言,2003,(4).

[8]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1-12-23

作者简介:

上一篇:商业银行营销范文 下一篇:商业经济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