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2 08:15:04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实践。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必将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充分实现、有力维护和可靠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最广大人民的重要基础。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才能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才能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和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不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更直观的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端正,是否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由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引发的矛盾,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来解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党风政风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治理,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识,才能促进全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本身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自觉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去,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要正确把握形势,把反腐倡廉工作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要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

反腐倡廉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解决好这三个“观”的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摆正主与仆的位置,常存公仆情怀。我们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为自觉行动,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要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走出“官本位”误区,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领导干部非凡要切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党员干部要清醒熟悉到自己承担的社会义务,使每个干部都能做到以民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让正确的利益观在人们的思想上扎根、实践中闪光、奉献中升华。

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结合实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促进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注重党性锻炼,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规范从政行为,促进党员干部自省、自律,自觉做到明是非、知廉耻、晓荣辱,做一个心地清静、品行端正的人,要为民、亲民、利民、乐于奉献,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做一个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人。干部队伍清正廉洁、团结向上,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和廉洁从政意识,规范从政行为。

我们要在行为上养成清白清正的习惯。现实生活中,绝对多数的人都痛恨腐败,但面对腐败现象,仍有一部分人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随波逐流。必须从规范人的行为方式,约束人的不轨举止入手,摒弃那种“臭豆腐”现象。要常怀“畏惧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谨言不会出错,慎行不会跌跤。要强化自我约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思“贪欲之害”,常观“前车”之鉴,常闻“警世”之言,不做出格之事。要培育廉洁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预防为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把清廉、清正、清白的行为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保持发扬艰苦朴素优良作风。艰苦朴素也是廉政建设的基础和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被客观历史事实证实了的规律。我们要淡泊名利重事业,多奉献、少索取,多吃苦、少享受;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无尚的位置,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不求一己荣辱进退。只有这样,党风才能澄明,社会才能和谐。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45-02

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愈来愈强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过于强调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强调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主要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实际分析及处理法律实务案件和实际解决纠纷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

社会调查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τ泄厣缁嵯窒蠼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

一、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问题研究现状

目前而言,法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的理论研究都比较多,且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和系列论断。学者黄本莲、刘慧频在《试论社会调查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指出:“社会学法学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法学思维范式及研究方法,也为法学教育方式的更新提供指导意义。社会调查在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可在法学教育中广泛应用。”学者胡辉、周世中在《社会调查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二》指出:“社会调查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一项实践活动。它对提升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程皓、杨熠在《社会调查与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指出:“将社会调查方法纳入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法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在法学教学中实施社会调查,应当积极发挥院校组织作用,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和配套课程建设,完善调查过程监控,及时总结调查成果。”学者郭庆珠、黄国富在《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指出:“社会调查与现代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好的契合性,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思辨能力,有助于现代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社会调查的反思性可以促使法律价值的规范性表达更为科学化,并且能够打破法学理论自我封闭的趋势,扩大法律体系的开放性,为实定法的完善提供动力。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与教学活动实现良好的互动。”学者付胥宇在《论法学专业学生在社会调查中的“五个结合”》指出:“社会调查是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提升社会调查能力要考虑法学专业的特点,强调“提出问题”与“大胆假设”的结合,调查方法和调查目的的结合,客观事实和主观无涉的结合,调查信度与调查效度的结合,注重积累和善用工具的结合,这样才可能形成科学的调查结论。”以上研究对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农民工权益保护简述

农民工对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休息权、获取报酬权、劳动保护权、子女受教育权、享受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权却缺乏应有的保障和关怀。如何在法律层面保障农民工权益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恰恰这个选题,十分适合法学本科学生,作为社会调查技能训练的样板。

学者曾书琴、陈绍华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工权益保障调查――以东莞8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例》中指出:“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从农民工社会权益的角度对东莞8个各具特色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了各种社会权益的缺失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提出了‘积极践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教育平等权,创新保障住房模式,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等对策,以期在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劳资双方共赢。”学者严静在《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岳阳地区为例》中总结:“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薪酬保护、工伤赔偿及保险、社会保障制度、遭受不法侵害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该文以岳阳地区为例,从三个视角进行调查分析:一是基于需求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二是基于供给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三是基于现实层面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调查,主要从立法层面分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从各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例如工资发放、生产安全、社会保险等,已经逐渐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成绩。这些成就也能给参与社会调查的法学本科学生提供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教育。

三、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社会调查技巧总结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高中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读书报告类型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中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高中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读书报告类型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中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高中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读书报告类型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中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

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有的设计可能是一种顿悟,有的设计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研究性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后者。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同一的格式。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在你们的面前,到处都有着可供你们进行创意的对象,只要你们多思考,勤思考,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怎样写调查报告?

讲两个问题:

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Ⅰ 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1.1 标 题: 三种写法。

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 摆脱缺水窘境》)。

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1.2 署 名: 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1.3 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 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1.3.1 前 言:扼要说明 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6篇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现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读书报告类型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中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

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有的设计可能是一种顿悟,有的设计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研究性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后者。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同一的格式。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在你们的面前,到处都有着可供你们进行创意的对象,只要你们多思考,勤思考,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如何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1.如何做军人四有的调研报告

2.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报告

3.关于如何做好保密工作调研报告

4.如何做好企业共青团的调研报告范文

5.新农村如何做好共青团工作的调研报告

6.关于如何做好社区妇女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7.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工作的调研报告

8.调研报告格式种类及相关调研报告的写法

9.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08-04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课程由社会科学学院的专业教师主讲,最初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全学分制改革之后面向经管类所有专业学生开放供选修。本文将在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该课程实践环节设计与实施的情况,结合当前实践教学中尚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抽样、测量与问卷、访谈与观察、稻荽理与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即基本能够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社会调查是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方法,这是由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有效的公共管理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事实、社会问题的扎实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扎实、科学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分析社会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才能为高水平的公共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其二,社会调查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地培养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技术方法运用自如,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培养计划上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蕴含于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与集中实践环节之中,比如社会调查方法、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技术、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毕业论文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任务,这是较为系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环节,能为后续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实际上,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之所以重要与其课程特点密不可分。首先,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社会调查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因为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科学探索社会现象、发现社会规律的途径与方式,其旨在让学生“获得‘如何了解事物,而不是知道什么事物’的探究能力”。 [1]要真正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学生必须具备积极的探索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并以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的重心转到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学生抛弃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并就感兴趣的或重要的社会现象展开调查,在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恰当的结论。

其次,从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社会调查方法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特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社会调查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个领域实际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能。课堂理论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而实践环节的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因此,实践环节设计就成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实验、实践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像研究者那样’参与社会调查实践”。[3]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组教师,十分重视课程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师要同时兼具“领队人”、“教练员”、“裁判员”的角色。首先,教师要精心组织实践环节的总方案,并提出每个实践环节的明确目标与要求;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具体的调查方法,实现每个实践环节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实践环节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给予合理考核。

(一)实践环节的总体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依循的设计思想是:完全按照社会调查方法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实际社会调查过程的前后环节,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都设计出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活动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学生完全被“卷入”到社会调查的实践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干,既增长理论知识,又增强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课程专门设计了六个实训环节:确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概念操作化、问卷设计与发放、实地深入访谈、撰写调研报告。本课程还要求学生组成规模为3-5人的小组,各小组以某一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撰写3000字的调研报告,并上台汇报交流调研成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采取“重过程、有激励”的科学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评定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比率为:课堂学习表现20%(读书笔记与作业10%+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10%)+调研报告20%+课程考试60%。其中在试卷方面,考虑到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性特点,教师尽量避免出那些学生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而是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题和实践操作题,如要求学生当场设计问卷、拟定研究计划、设计抽样方案等。

(二)实践各环节的具体要求

在每个环节的设计时,教师不仅会提出明确的实践目标与要求,而且还会特别注重一些细节的设计以强化学习效果。

1.选题

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先根据课程理论学习了解到的选题标准来拟出自己的调查课题,然后在小组范围内充分讨论,筛选出一个大家公认的选题作为本课程实践环节的主题,供教师进行评价与引导。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由于常常需要经过激烈讨论和争辩才能决定最终的题目,这在无形之中达到了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既然选题是大家充分讨论后形成的,学生认同该题目,其后续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会高。

2.设计研究方案

在确定好选题之后,学生需要设计好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制订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进度等方面的内容。

3.概念操作化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理论难度较大,同时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它是把研究的核心概念转化为可实际测量的指标的桥梁。一方面,教师在解释概念、变量、指标的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概念操作化的步骤与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尝试对自己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之后,教师一一进行具体地指导,这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4.问卷设计与发放

在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学生要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技能,科学地设计一份题目数量不少于15道的问卷。在讨论课上,教师把所有的组两两配对,让配对的两组学生互相做对方的问卷进行模拟试调查,指出问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共同完善。问卷修改完成后去实地发放,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发放50份问卷。当然,在问卷发放之前,还涉及抽样方案的选择。我们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本小组调查课题的需要,提出理想的抽样方案,并说明这些抽样方案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最后对各小组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评比。

5.实地深入访谈

在课堂讲授深入访谈法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访谈提纲,现场请学生模拟一对一访谈和集体访谈,并进行点评。访谈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前,第二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后。对比前后两批学生的访谈过程与质量,进一步深化学生们对深入访谈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掌握深入访谈的技巧。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的实地调查中必须深入访谈2个相关的研究对象,每次访谈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撰写调研报告

在整理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拟写调研报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在SPSS或Excel中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简单的统计分析。撰写的研究报告必须要素具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分析有据、有图有表。最后,学生还需制成PPT在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还特意设计学生提问与点评环节,让学生当专家,最后由一批学生评委打分确认名次,排名前三的小组学生的实践环节得分为优。

通过这六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将课程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完全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轮的教学,课程组教师发现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时偏少,课程周期短,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几年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我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是3学分、48学时,但后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被降低到2学分,压缩为32学时。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内容丰富,至少包括导论、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与操作化、抽样、问卷、访谈、定量资料分析、定性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基本章节。以社会研究方法专家风笑天教授的教材为例,全书共有13章。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安排多次讨论课进行实践环节的交流。32个学时对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来说的确捉襟见肘。而且,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个学期分成两个学段,每个学段为8周。让一个初学者在8周之内掌握调查方法并完整地开展一个研究,难度十分大。时间过于紧凑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实际调查的开展都有些仓促,这势必会影响到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经费缺乏,实践基地少,削弱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由于没有任何经费,学生开展调研的费用,包括复印问卷、往返交通、购买调研小礼品等都是自己支付。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局限于与大学生有关的现实问题,而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相关社会问题则研究较少;另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抽样时,很难做到真正的随机抽样,而只是采取街头偶遇抽样的方法,而且抽取的样本数量也很有限,从而降低了样本的代表性。即使小部分学生选择与公共管理专业有关的课题,但由于课题涉及相关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学生缺乏社会关系与经验,去调查时经常被拒之门外。尽管学院已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但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关系还不足以深厚到乐意接待学生去其组织中进行深入调查。因此,学生收集到的Y料不仅代表性不够,而且数量也十分有限,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即信度与效度较低。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研究性学习能力不高,降低了学习效果

虽然学生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总体较感兴趣,但随着调查各环节实际工作的展开,其难度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部分学生这时表现出了疲倦和懈怠,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高质量的学习。此外,受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被动听课、死记硬背复习迎考的套路,而对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自主探索,独立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们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消极应对、敷衍了事,还有些学生混在组里,“搭便车”不出力,教师也奈何不了他们。

(四)班级规模大,教师工作量大,无法持续确保指导水平

在2013年之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只作为社会科学学院内部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选修人数与班级规模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自2014年实施全学分制改革之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平台课,面向所有经管类各专业开放,修读该课程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在教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个班级的学生从50个左右增加到100个左右。由于该课程需要学生组队参与实践环节,教师要全程跟踪指导,而且在课堂上要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大班教学不仅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翻倍,而且课堂交流也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四、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优化课程安排,增强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持续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从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发展态势来看,再给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增加学分与学时数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增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消化吸收并落于实践。比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后续还有现代城市管理、城市社区治理、城市危机管理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与现实关联度较大的课程,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研究报告。此外,还可以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与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有关的实习。实际上,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分别在第四、五个学期末安排有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这就要梳理清楚相关课程的关系,形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沟通,使学生在多门课程中能不断地得到训练。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不断提升理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考虑到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中,有必要使用互动教学法和小组研讨法,教师必须变“依赖式”教学方法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而教师每次提前布置下一章课的2-3道思考题。每次上课的前10分钟用来请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做一定的调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还要求学生以自愿原则形成小组,小组之间的研讨、交流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吸收、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的知识,这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还可以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选用一些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在“抽样”那一章,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介绍社会调查研究领域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深刻地把握抽样的基本原理;在“访谈”那一章,可以使用情景预设法,事先设置某种情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现场深入访谈。对于某些教学任务特别重的章节,如“测量与操作化”一章,还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法,围绕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拍摄10-15分钟的微视频,事先要求学生观看学习,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三)优化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科学性

首先,持续优化社会调查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尤其是优化每个具体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教师在安排学生分步骤完成从选择课题、拟订方案、操作化核心概念、编制并发放问卷、深入访谈、分析资料到撰写调研报告、交流研究成果的一整套实践任务中,关键是要注意“游戏规则”细节的设计,避免学生“捣浆糊”。比如,在问卷发放环节,教师不可能完全现场监督学生调查情况,有些学生偷懒就自己或让同学胡乱填问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问卷发放过程中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以证明调查过程的真实性。其次,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资源保障机制。有条件的话,增加课程组教师数量,实现小班化教学。再次,加强与实地基地的合作,可与相关组织定期策划一些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由专业教师牵头,让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学生分别承担其中的子项目,为学生创造正常开展调查的机会。

(四)提升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与评价

首先,要提升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积极、认真、踏实地参与到社会调查方法各实践环节中去。其次,创新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机制。比如,组队时注意不同班级、个性、成绩等多样化的搭配组合;团队运作时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会议轮流主讲制、成员末位淘汰制等,使团队能够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独到的作用。最后,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监督与评价。一方面,教师可聘用研究生作为助教,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对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必须加以严肃教育与整改;另一方面,教要对学生实践结果、调查报告等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对于未达到教学效果的应予以及时、适当地补充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世勇. 以探究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会调查方法”教学改革[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2):112-114.

[2] 钱雪飞.高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索――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9-171.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8篇

怎样写研究调查报告?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在高中阶段,你们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读书报告类型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中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

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有的设计可能是一种顿悟,有的设计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研究性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后者。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同一的格式。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在你们的面前,到处都有着可供你们进行创意的对象,只要你们多思考,勤思考,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怎样写调查报告? 讲两个问题: 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Ⅰ 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1.1 标 题: 三种写法。 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 摆脱缺水窘境》)。 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1.2 署 名: 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1.3 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 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1.3.1 前 言:扼要说明 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1.3.2 调查报告的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Ⅱ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题 目 姓 名 ( 经济管理学院 2001级 经济学专业 ) 前 言 一、 1、 2、 3、 4、 二、 三、 结 语 经济系 孟慧君提供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精确新闻;社会调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92-02

随着传播形态和方式的转变,当前的新闻报道逐渐从过去传统的采访报道方式,转变为以深度报道和数据解读相结合的新型报道方式。受众越来越看重以数据呈现的客观事实,这让新的报道形式――精确新闻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中。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国内许多新闻学院均开设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教学重点。鉴于新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因此,新闻学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应考虑与一般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区别,结合精确新闻报道的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一、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精确新闻是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不少媒体设立了“新闻调查”、“市场调查”、“民意”等栏目。一些媒体尤其是政经类媒体还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研究院,以民意调查得出的相关数据、结论为基础,各种指数、专业报告、排行榜,借以打造媒体在相关领域的权威品牌。例如《第一财经周刊》的年度薪酬福利报告和中央电视台的经济生活大调查等,都是依赖媒体自身的力量开展社会调查,最终报道新闻或者制作电视节目。根据报道的数据来源不同,精确新闻报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记者自己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取数据进行报道;第二类是新闻机构或者记者委托社会调研机构就某一新闻选题进行调研获得数据进行报道;第三类是直接利用各种科研机构公布的数据进行报道。无论是利用哪类数据进行报道,都需要记者掌握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最终才能做出准确、科学的分析判断。

二、精确新闻与社会调查研究在教学中的区别

精确新闻报道属于新闻报道范畴,其首要目的是向受众传递信息,而社会调查研究属于学术研究范畴,首要目的是发现事物和解释现象,二者行为主体不同,因此教学重点也不同。精确新闻报道虽然运用社会研究方法,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选题、研究设计、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分析解释各不相同,尤其在结论的呈现方式上完全不同。因而,研究两者的差别将有利于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加强教学效果。

1.选题标准的区别。精确新闻的选题既要有新闻价值,也要有可供决策参考的价值。新闻价值是选择精确新闻报道题材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评估选题的新闻价值,可依据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具体而言,第一,要有新闻价值,即要么调查的结果含有新闻的要素,要么调查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新闻性的事件。如果选题没有新意,结论也无新鲜感,就不适宜做精确新闻调查。第二,这种选题要适合于调查,即具有可操作性,不宽泛,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标准具有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等特性,而较少考虑作为新闻报道的价值。

2.资料收集方法的区别。资料收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抽样。而对于一项正规的社会调查研究,不仅要求按照概率抽样程序进行,而且对样本量和抽样误差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精确新闻的调查目的在于让公众获悉某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和进展,强调时效性,因此一般而言,由记者自己采集数据的社会调查,对抽样方式的选择和样本的评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为了时效的要求,精确新闻的调查难以作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而是多采用偶遇抽样等非概率抽样方法,以求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调查结果。随着网络的普及,为节约成本和增加时效,越来越多的媒体采取网上问卷调查这种自愿样本的方式。但上述抽样方式很难估计抽样误差,数据缺乏代表性。鉴于二者的差别,新闻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设置为:让学生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及缺点,在实际运用数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在不同的抽样方式下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适用性;让学生掌握在时间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有一定代表性的抽样方案;让学生了解抽样误差等需要统计基础等知识点。

3.数据分析处理的区别。媒体的受众多为普通大众,为提高精确新闻的可读性,精确新闻应较多用到描述性统计而较少用到推断性统计;较多用到单变量分析和双变量分析而较少用到多变量分析。Demers曾用定量的方法分析美国报纸的精确新闻报道,发现绝大多数(87.3%)的精确新闻报道只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只有极少数(15.9%)尝试对研究结果提出解释,少数报纸在解释的时候发生明显的错误。而社会调查研究不仅是进行描述性研究,更加注重解释性研究,这类研究采用的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建立统计模型,分析某一问题或现象的影响因素。因此,新闻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设置为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统计分析,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应的SPSS软件使用技能,对于推断统计、多元统计分析以及相应的spss操作,教学目标应该设置为“理解”而不是“掌握”。

4.调查结果呈现方式的区别。一般社会科学研究在完成资料分析与解释后,研究者需要把研究结果写成研究报告,而精确新闻报道的任务则是把调查结果写成能为大众可以理解的新闻稿,两者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精确新闻在处理有关调查过程与研究方法的信息时,除了少数的有关于调查过程的重要信息外(如抽样方法、样本量及问卷回收率等),其他艰涩的统计及研究的专用术语,如研究假设、变量、操作性定义、卡方值、显著度等,应尽量避免放在新闻中。北京青年报的做法是在新闻结束后面有个“技术报告”,包括调查设计、执行说明、调查执行等;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后面附有“调查背景”。另外,精确新闻资料分析中的统计数字,如百分比或均值等,在新闻中应尽量采用整数,如果不是整数,应依四舍五入的原则处理成整数,以方便受众阅读;而研究报告则要求尽量详细。对于受众来说,数据可能过于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教导学生如何解释数字。例如使用类比法、尽量分散数字、用受众容易理解的语言、解释数字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等写作技巧。精确新闻教学还应强调图表的重要性。在一项名为“眼球轨迹”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测了人们在读报时眼球的转动情况。结果表明,读者首先被彩色照片所吸引,然后依次转向标题、图片说明、简讯以及其他一些视觉元素。这项研究还表明,大多数人在读报时只是浏览整张报纸,看看标题和图片,而很少去通读一篇报道。因此在报道精确新闻时应使用图表以辅助文字报道。

综上所述,精确新闻报道和社会调查方法虽然在调查程序上一样,但是二者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各有不同。应充分考虑到精确新闻报道对数据的需求,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和教学重点,增强新闻专业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合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明,丁迈.精确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苏林森.精确新闻与社会研究制作程序的异同[EB/OL].http://www.省略/ArtInfo.aspx?titleid=906058

[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范文第10篇

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大变革产生了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必然要以这些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实践一经验一理论”是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过程,经验以实践为基础,理论是经验的提炼与升华。没有对中国经验的系统研究与总结,就不可能产生为中国所需要的、反映时代精神的重要理论。我们希望构建一个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学术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努力做好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绝非仅仅是一套机械化的技术,决不是只要与调查对象接触了就可以获得想要的材料。终身致力于中国社会调查的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曾经感叹:“西方社会学书籍上的调查方法用到中国社会,可谓削足适履、隔靴搔痒。”简单照搬西方实证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对处于深刻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生活的解释常常只能流于表层。只有积极探索本土特色的社会调查方法,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社会调查。

做社会调查,无论从精力还是体力,青年学者理应冲锋在前。现在的青年学者大多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很多人还有海外留学背景,从知识结构上说,比老一辈学者更加系统规范。但同时,大多数青年学者在长期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概念对概念”,“理论对理论”,头脑中形成的是“观念的世界”。因此,做社会调查本身,就是把青年学者头脑中“观念的世界”转换成“案例的世界”、“经验的世界”。当青年学者能够在头脑里建构起“经验的世界”后,经过再次总结、抽象,最后就能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

2007年以来,我带领来自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学等学科领域的近30位青年学者,采取团队式调查研究方法,先后对“蚁族”、高校青年教师等群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获得了有关当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大量一手资料和统计数据。我们所做的,正是逐渐把自己脑海中“观念世界”转换为“经验世界”的过程。

回顾自己几年来社会调查的经历,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真”、“情”、“实”、“意”,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对这4个字的体会和理解:

第一,“真”,就是求真、求实、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我最早关注“蚁族”是在2007年,之前也有不少记者和学者关注过唐家岭,但仅仅限于违章建筑多,环境脏乱差等城乡接合部共有的问题,我到唐家岭实地走访时,发现该村有两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此地有很多年轻的面孔,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仔细询问,原来都是大学毕业生;二是房屋出租的广告上,可以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但一定要“有宽带,能上网”,这绝对不是农民工和农民的需求。长期学术训练的敏感性告诉我,这是一个被社会忽视的群体。于是,我立即成立研究团队,开始对这一群体展开调研。但当时我的研究并不被看好和认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显现,国内经济形势发展良好,我以此题目申报的国内课题和项目接连遭到否决,很多人嘲笑我“杞人忧天”、“危言耸听”。但我始终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中国,这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要坚持思考和探索。后来的事实印证了我的判断,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金融危机的到来,“蚁族”问题凸显了出来。2009年,我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获得通过。几年来,我提交的一系列有关“蚁族”的研究报告,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我们所做的研究也逐渐被学术界认可,并在社会各界展开广泛讨论。2011年年初中东北非骚乱和8月的英国青年骚乱,高知青年群体(如突尼斯“蚁族”、埃及“蚁族”和英国“蚁族”等)构成了运动的先锋和主力,由这一群体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反抗,给每个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蚁族”问题研究继续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重视。

要做到“真”,能发现真问题,还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研究当前的问题,必须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目标,而研究长远的问题,又必须从现实出发。“蚁族”现象曝光后,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失,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我认为,“蚁族”和农民工不同,“蚁族”均为大学毕业生,其实现阶层跃升的可能性较大。若干年后,他们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年轻时的经历会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心态和价值观。试想:一个人在年轻时被社会冷落、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那么当他成功后,他会如何来看待社会?如何来回报社会?又如何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这是涉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关心“蚁族”,其实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关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在部级课题中称为“潜在危机”,而非“现在危机”的原因所在。《黄帝内经》讲“上工治未病”:最好的医生,不是人已经得病才去医治,而是在未得病时,就预先发现并予以防范。做调查研究,必须要有历史眼光。所谓历史眼光,不仅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第二,“情”,“情”就是感情,真情,要对人民有感情,对国家有感情。“蚁族”研究获得社会肯定后,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你是北京人,家境殷实,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博士后,你的交际圈和生活圈与“蚁族”没有重合,怎么想到会去关注“蚁族”,关注这群和你并不相干的同龄人的命运。我原来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问的人多了,我也开始琢磨,我想可能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感和责任吧,这和我个人受教育经历有关。我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全由国家公费出资。长期以来,我一直追问自己,国家培养了我,我应当肩负怎样的责任去回报国家和人民。

早在2005年读博士期间,我就组织了针对湖北省广水市的社会调查,形成了广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社会调查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组织社会调查的能力。在“蚁族”研究中,我和团队成员每天早上5点出发,晚上回到宿舍常常已是深夜。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由于几次调查全部安排在冬天,天气寒冷,有时连记录的笔都被冻得写不出字。为深入了解“蚁族”的真实情况,我和团队成员在唐家岭租房,和“蚁族”同吃同住,用人类学的方法亲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几年来,我的生活和工作被调查研究完全充斥:招募团队、培训调研员、发放问卷、录入数据、统计分析……我还记得在调研时,唐家岭村委会的一位同志曾对我说,“你们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吗?大冷天的跑这做什么调研?”我知道,我的调查不被当时的社会所理解,在许

多人眼里,我们是一群“没事找事”,“无事生非”的人。后来,当我在研究中遇到经费困难时,曾有国外的机构慷慨承诺提供上百万元的研究经费,以收买我的研究成果,但我明白,这种重大问题必须站稳立场,毫不动摇。但没有经费怎么办?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调查耗费的资金最多,很多人劝我放弃,我不是没有犹豫过。由于经费不足,课题组中的许多人不得不选择离开,但我始终坚信,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的研究,就是自己垫钱,也要坚持下来。对于“蚁族”课题,前前后后总共支付了80余万元,除了十几万的国家资助和学校拨款外,其余经费均来源于我个人工资和父母积蓄。这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件吃亏的事,但是我认为是值得的。

让我感到高兴的是,经过几年的社会调查,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虽然有的团队成员已经毕业,但仍然坚持参加团队活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开始加入我们的队伍。同时,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我也深切体会到:不仅物质是生产力,知识是生产力,理想信念也是生产力。青年学者阅历浅、年纪轻,组织团队进行调查研究,往往缺乏经费和社会支持,这就需要发挥理想信念的力量。要通过团队领袖的带动作用和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把团队共同目标凝练为团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青年学者持久研究的精神动力,使团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安于清贫,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最终创造奇迹。

第三,“实”就是踏实、老实、诚实,要下大力气、下真工夫,沉下心来去做大量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做学术研究越具体越困难,因此也才越有价值。因此,要提倡“用脚底板做学问”,读大地之书、社会之书、人性之书。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是很好的榜样。他几十年栉风沐雨,昼夜兼程,行行重行行,笔耕不辍。每到一处,不是倾听当地干部的汇报,就是到村镇走走看看,常常还去农民家坐坐聊聊,有时就在那里用餐小憩。他要求调查者,“真诚地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全神贯注地倾听”,而且事后还要反复听录音去体验每一句话,甚至一种语气,以便抓住精髓,经过判断和筛选,才能找出最有价值的研究素材。在费老这种务实学风的影响下,我们也摸索出了一套团队式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模式,逐渐形成了“多学科分工协作,能吃苦善打硬仗,敢拼搏勇于创新”的研究作风和“服务人民找问题,俯下身子做调研,把握规律提建议,凝聚理想建团队”的研究宗旨。

我们所采取的这种团队式调查研究,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数据。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使用,现在很多社会调查都采用电话访谈或网络调查,但我们始终坚持研究者必须“入场”,与研究对象面对面接触,采取问卷填答、个案访谈、集体座谈和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但事实证明,感性认识是研究问题的起点,没有大量现场感性知识的积累,理性认识难以实现飞跃。二是通过专业优势互补加强对复杂问题的攻关。中国当前的问题是复杂的、多元的,每个人都不是全知全能,多学科交叉合力是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团队的力量。高校导师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导师做研究,往往都是带领自己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我们分别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文理兼顾,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专业优势互补的特点,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攻关,促进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三是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提升研究效率。区别于政府部门组织的官方调研和知名学者领衔的研究团队,我们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不同和研究进程的不同阶段,确定团队成员的具体任务和分工职责。团队中没有学术权威,没有地位尊卑,大家都是主人,大家都是主体。团队成员在思想相互撞击、相互交融、高度整合的过程中,资源共享、互信互学、共克难关、创出精品。

第四,“意”,“意”就是指智慧、意在笔先,把握好度,用心去做事。当前很多群众嘴里有两套话语,在不同的场合讲不同的话。这些真实的观点和情绪,不是通过正式组织的研讨会、座谈会所能够听到的,我们做调查研究,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

首先要坦诚、及时地交待研究意图,使研究对象消除因种种原因引起的紧张心理和抵触情绪,使双方在信任、了解基础上进行顺利沟通。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环境下,研究对象有时对一些不确定因素是否关系到切身利益十分敏感,因此,我们在调查研究时应具备弹性的态度。对一些问题,如受访者不愿给予清楚解释时,要理解受访者的处境,并可通过其他指标,以实践观察与经验分析,洞悉障碍背后的原因。其次,我们要在言行举止上具有亲和力,减少与研究对象可能产生的距离,表达方式、语言使用上尽量与研究对象贴近。作为弱势群体研究者更要时时提醒自己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检验研究者认识社会的能力,也就是检验他被社会接受的能力。必须学会用群众听得懂的话与之交流,才能被群众接受。最后,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熟悉有关研究对象的文献、政策、背景环境、演变历史等资料,找出现象与现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只有当受访者认为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中抓准问题,具有一定分析能力时,才会允许研究者进入更深入的交流探讨。

“意”还蕴涵着一种责任感。学术成果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于像“蚁族”这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怎样才能既让政府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又不至于引起无谓的社会恐慌。我在《蚁族》一书的内容编排和选择上下了大工夫,只节选了我研究报告中较为缓和的部分予以公开出版,而对于矛盾比较尖锐的内容则以“内参”的形式上报中央。可见,学者要想做成事,就要想做事,敢做事,会做事。想做事,是指要始终怀有愿望和热情,这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敢做事,是指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胸怀坦荡,用事实说话,敢于说真话;会做事,是指一个人应将自我和集体的智慧贯穿于研究始末,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树立全局思想,站在多种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

上一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设备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