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2:04:51

社会毕业论文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避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 个案管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4. 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

5. 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

6. 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

7. 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8. 司法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与分工

9. 二本院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学生视角

10. 上海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12. 社会工作课程对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与影响:一种质性研究

13. 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15. 艺术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6.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7. 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8. 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9.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

20.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研究

22. 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23. 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24. 社区教育与新市民转换研究

25. 社区教育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26.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适应性研究

27.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恋观调查

29. 社会工作在家庭问题中的介入

30. 社会变迁与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为例

31. 老年婚姻问题调查与研究

32.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33. 空巢家庭状况与研究

34.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35. 养老机构状况调查 36. 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与对策研究

37.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38.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戒毒工作中的经验与分析

39. 医疗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

40. 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41. 中外医疗社会工作比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 劳动争议的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44. 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与企业管理影响机制研究

45.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区资源对城市养老方式的影响

47. 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

48. 上海社区建设研究

49. 上海社区服务发展研究

50.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52. 上海征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53.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54. 上海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56. 外来民工子弟享受上海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57. 在校大学生专业意识与转换专业的困境调查

58. 上海外来移民史个案调查

59.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60. 改革以来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

61. 城市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会参与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会态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对外来农民工态度认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对钓鱼事件的认知研究

67. 市民对子女教育的认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养老方式的选择

69. 上海市民对房价认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与社区关系研究

71. 社会(群众)组织研究——以**组织为案例

72. 房产改革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3.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74. 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75. 社区建设与市民生活(社区建设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6. 居民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78. 业主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9. 业主委员会选举调查

80. 市民维权行动调查

81. 世博会对上海市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

85.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86.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认同研究

88. 上海市持居住证的外来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9. 上海市持居住证的外来移民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目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6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8

三、在贫困的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2

参考文献……………………………………………17

辞谢…………………………………………………18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文:《社会保障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耿忠平:《社会保障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3]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页码。

[4]郑功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页码。

[5]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6]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议》,《中国劳工通讯》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7]纪尽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页码。

[9]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页码。

[10]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页码。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页码。

[12]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页码。

辞谢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目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6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8

三、在贫困的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2

参考文献……………………………………………17

辞谢…………………………………………………18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文:《社会保障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耿忠平:《社会保障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3]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页码。

[4]郑功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页码。

[5]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6]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议》,《中国劳工通讯》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7]纪尽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页码。

[9]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页码。

[10]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页码。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页码。

[12]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页码。

辞谢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封皮、封页、审阅记录单、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外文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毕业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打印,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时,每页33行,每行33字,页码用小五号字,在版心下边线之下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2、页面设置要求:

1、页边距要求: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0.9厘米;上边距6厘米,下边距0.6厘米。 2、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3、纸张大小:宽度19.4厘米,高度26.9厘米。 二、毕业论文的格式及要求 (一)封面

打印论文封面用小二号黑体字。 (二)封页

封页包括论文题目、学生所在专业、导师签字、学生本人签字。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使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论文标题不超过25字,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可分两行书写,布设副标题。封首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其他内容用小三号黑体字。

(三)任务书

任务书由导师填写,装订于指定位置,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后生效,如打印用,小四号宋体字。

(四)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应扼要叙述本来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一般需重点说明设计或研究工作的目的,设计或试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摘要页勿需写出论文题目。

中、外文摘要应各占一页,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摘要题头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然后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文字部分用小四号宋体字。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是从论文中选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不得自选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

关键词和摘要的文字部分要隔行书写。

摘要和关键词的中、外文示例见附录1和附录2。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楚,且与正文标题一致,应在目录中列出的还包括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目录中的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字,目录打印示例见附录3。 (六)论文正文(见附录4)

论文正文包括绪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绪言

文管类的绪言只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不必写章号,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2、论文主体

(1)论文正文层次、字体与字号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需要选择。层次、格式、字体、字号见表1。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内容按《黑龙江科技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要求撰写,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规定》中关于“理论研究类论文”的要求:做此类论文的学生应在广泛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送往前提下,认真剖析一个企业或典型的经济、政治实例,依据大量的事实依据,撰写出独到见解的论文。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数据资料要详实,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做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观点、概念表达准确、清晰,立论有一定的新意,论文正文在1万字以上、论文一般部分在1万字以上。应查阅中外文资料15篇以上(不含工具书),翻译外文资料5 000字以上。

3、结论(结束语)

结论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得出的结论,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000字。

(七)注释与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要求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整的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应与课题直接有关。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非正式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得引用(硕、博士论文可引用)。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专利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论文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括在学院规定得引用参考文献数量内。

不论何种类型的论文都要将其中一篇与所撰写论文内容最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译成中文,不少于5000汉字,并将其编入附录。

2、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则如下:

着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

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西文文献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 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中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社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去“出版年”。

学术期刊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不加括号与标点,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序号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

引用文献标示位置在所引内容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

3、注释的格式要求参照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八)附录

根据需要可将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外文文献复印件及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附录的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其中外文文献的英文文献应作为附录1,汉文翻译作为附录2。

(九)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Oncethe"InformationHighway"isbasicallybuiltamongthedevelopedanddevelopingindustrialcountriesduring2010—2020,aseriesofnewthingsandproblemswillappear,andhangeswilltakeplaceinmodeofproduction,economicstructure,styleofworkingandliving,waysof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media,andinthesocialstructure.Problemsofinformationecologywillbecomeprominent.sechangesandfurtherresearchesbyscholarsonthetheoryofinformationsocictywillformanewareaofstudy——informationociology.Thetargetsofthestudyinthisareaarealsodiscussed.

【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society/informationsociology

【正文】

自本世纪40年代末申农创立信息论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高度和广泛应

用,由于各相关学科(如控制论、机、通信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传播学

、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的发展,扩展了信息学科的理论基础和领域,使信息理

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在信息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其研究对象不断拓宽,研究不断深入

,产生了许多新学科。人们常把信息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

广义信息论。

广义信息论,即通常所说的信息科学,并不单纯属于科学或社会科学,也不属

于思维科学。从信息科学研究的对象看,范围非常广泛,扩展到各个领域。与其它学科

不同,它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种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许多不同

的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的方面——信息和信息交流过程为研究对象。所以

,信息科学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领域,已形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学科

群。信息科学对应于广义InformationScience,笔者认为可对应于InformationScie

nces。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涉及领域将不断

拓宽,必将产生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丰富和发展信息学科群。

近20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工作、生活的各个

领域。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信息(数据)、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网

络的建设及其功能的扩大与增强,正在大力推动世界各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1993年9月

,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实施“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紧接着世界许多国家竞相仿效,“

信息高速公路”热席卷全球。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雏型的Internet网近几年来获得了超高速的发展,正在广泛、深

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预计,当2010—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

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它们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整个世界

几乎都维系在信息上,世界将深刻地改变面貌,出现一系列新的事物和问题。笔者

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广泛、深入地应用

于各个生产领域,经济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NP的比

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呈现进一步高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现有的生产方式、结构

将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批“网络工厂”(或称“虚拟工厂”)——为生产某一产品,

由许多小型的、高度专门化的工厂(生产单位)在网络上组建“工厂”,当这一产品的

市场生命周期完结时,该“工厂”就解体,从而为某一新的产品再组建新的“网络工厂

”。这种“网络工厂”极具竞争力、生命力。随着“网络工厂”的逐渐普及,一个国家

乃至世界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将逐渐一体化。

(2)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多媒体信息网络联结着整个社会——政府、学校、

商店、、银行、公共、家庭……,使得公务、事务处理、贸易、往来、购

物、医疗、教学、信息交流、科学研究、学术会议、、文化娱乐、休闲等都在网络

上(或网络辅助)进行,届时将出现“网络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

变化。

(3)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电视、电话、数据传输通道的合一,计算机

、电视、电话三合一装置的普遍应用,多媒体、交互式信息交流方式的实现,将极大地

改变现有的人际交流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格局与方式。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获取

信息,点着自己需要的电视、电影、演出节目,方便地浏览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阅读报

纸、刊物、公告、参加学术会议、论坛,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文稿,进行心理

咨询和休闲活动等。这一切将破坏现存的人文环境,逐步地改变人们现有的思维方式、

交流方式、文化氛围,产生一种新的“网络文化”。

(4)社会结构的改变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对社会的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①地球空前变小,社

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不论你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属于何种阶层,只要你与网络相连,你

便既是“信宿”又是“信源”,真正体现了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名言:“信息是社会的

粘合剂”。信息网络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获得商业、成才的机遇,接受医疗、的

水准,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权利等这些现代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得到缓解,社会将变得较

为公平。②社会原有的块状结构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社会将

呈现一种网状结构;高度自由的、开放的Internet网已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网络社

会”管理模式;整个社会维系于信息网络,使社会变得更加脆弱。这一切必将导致形成

新的社会结构,要求探索新的社会结构和控制、管理模式。

(5)信息生态问题突出

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

会中,如管理不当将产生信息生态失衡,即信息—人—环境之间的非平衡状态。它主要

表现在以下诸方面。①信息超载。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指信息量过大,阻塞通道,

甚至使网络瘫痪;二是指系统或个人所接收的信息超过其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应用

的状况。②信息垄断。指信息资源不合理地被独享或专用的状况。③信息污染。指信息

垃圾、冗余信息、色情信息、电脑病毒充斥网络。④信息犯罪。指利用网络进行信息骚

扰、诈骗、盗窃、破坏活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至隐私。⑤信息侵犯。指国家之间利

用信息网络进行间谍活动,干涉他国内政,进行文化渗透。⑥信息综合症。指诸多与信

息有关的症候群。如个人信息综合症,即个人难以适应外部信息环境的症候群,包括信

息饥饿症、信息孤独症、信息恐惧症。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比较高,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

,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的研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D·贝尔于1973年提出了

“后工业化社会”的概念。A.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阐述了社会面临

“第三次浪潮”的深刻变化。S.诺拉和A.孟克于1980年提交了法国社会信息化的报告,

讨论了信息化社会的社会模式、结构和信息化政策。1982年,J.奈斯比特进一步提出当

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在以“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1988年W.J.马丁发

表专著《信息社会》。我国学者自80年代末起,也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理论的研究。

上述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的出现,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

推动一门相应的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信息社会学是信息学、社会学的交叉学

科,涉及系统论、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传

播学等学科。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过程;信息化社会的社会

结构、运行机制和控制模式;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机制和控制;人文环境、个体行为

方式、道德规范的变异和控制;信息生态的平衡与控制;信息化社会的法制、政策研究

【】

[1]邹志仁:《信息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D.贝尔著,高锋等译:《后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胡昌平等:《信息社会学》,南昌,江西技术出版社,1990

[4]W.J.马丁著,胡昌平译:《信息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政管理毕业论文

第一条、为妥善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劳动法、行政复议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是指经办机构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经办社会保险事务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

本办法所称的经办机构,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专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事务的工作机构。

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经办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经办机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经办机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为本单位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构(以下简称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具体负责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处理工作。

第五条、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采用复查和行政复议的方式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一)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的;

(二)认为经办机构未按规定审核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

(三)认为经办机构未按规定记录社会保险费缴费情况或者拒绝其查询缴费记录的;

(四)认为经办机构违法收取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五)对经办机构核定其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有异议的;

(六)认为经办机构不依法支付其社会保险待遇或者对经办机构停止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七)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

(八)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者接续手续的;

(九)认为经办机构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属于前款第(二)、(五)、(六)、(七)项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先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经办机构申请复查,对复查决定不服,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经办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文件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一并提出对该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申请。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经办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直接管理该经办机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九条、申请人认为经办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经办机构申请复查或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与经办机构之间发生的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申请人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条、经办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从申请人知道行政复议权或者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十一条、申请人向经办机构申请复查或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口头提出的,接到申请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请求事项、主要事实和理由、申请时间等事项,并由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其他工作机构接到以书面形式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立即转送本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

第十二条、申请人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经办机构申请复查的,该经办机构应指定其内部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并应当自接到复查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维持或者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复查决定。决定改变的,应当重新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

经办机构作出的复查决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三条、申请人对经办机构的复查决定不服,或者经办机构逾期未作出复查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向直接管理该经办机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在经办机构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期间,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的,经办机构的复查程序终止。

第十四条、经办机构复查期间,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中止,复查期限不计入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注明收到日期,并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决定:

(一)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但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制作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该决定书中应当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并制作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该通知中应当告知受理日期。

本条规定的期限,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计算;因行政复议申请书的主要内容欠缺致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难以作出决定而要求申请人补正有关材料的,从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

第十六条、经办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制作或者没有送达行政文书,申请人不服提起行政复议的,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

第十七条、申请人认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其行政复议申请的,可以向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诉,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查后,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申请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责令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受理;其中申请人不服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本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或者本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作出的,或者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直接受理的,可以直接受理;

(二)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行为确属有正当理由,应当将审查结论告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对已受理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和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送达被申请人。

第十九条、被申请人应当自接到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书,并提交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及其他有关材料。

被申请人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第二十条、申请人可以依法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辩、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方式。必要时,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有关人员的意见,并制作笔录。

第二十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以法律、法规、规章和依法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依据。

第二十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依法向有关部门请示行政复议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当如何处理期间,行政复议中止。

第二十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查申请人一并提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的合法性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该规定是由本行政机关制定的,应当在30日内对该规定依法作出处理结论;

(二)该规定是由本行政机关以外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直接移送制定该规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请其在60日内依法作出处理结论,并将处理结论告知移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三)该规定是由政府及其他工作部门制定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审查该规定期间,行政复议中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将有关中止情况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行政复议中止的情形结束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继续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将恢复行政复议审查的时间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六条、申请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后,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之前,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终止审理,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二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变更或者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申请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终止对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申请人对被申请人变更或者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二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对其组织审理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提出处理建议,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查同意或者重大案件经本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后,由本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十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三)申请人的复议请求和理由;

(四)被申请人的答辩意见;

(五)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事实、理由,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依法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六)复议结论;

(七)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的期限;

(八)作出复议决定的年、月、日。

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加盖本行政机关的印章。

第三十条、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将复查决定和行政复议文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三十一条、申请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二条、经办机构必须执行生效的行政复议决定书。拒不执行或者故意拖延不执行的,由直接主管该经办机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履行,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经办机构对有关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经办机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由本单位的行政经费予以保障。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为妥善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劳动法、行政复议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是指经办机构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经办社会保险事务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

本办法所称的经办机构,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专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事务的工作机构。

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经办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经办机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经办机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为本单位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构(以下简称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具体负责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处理工作。

第五条、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采用复查和行政复议的方式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一)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的;

(二)认为经办机构未按规定审核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

(三)认为经办机构未按规定记录社会保险费缴费情况或者拒绝其查询缴费记录的;

(四)认为经办机构违法收取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五)对经办机构核定其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有异议的;

(六)认为经办机构不依法支付其社会保险待遇或者对经办机构停止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七)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

(八)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者接续手续的;

(九)认为经办机构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属于前款第(二)、(五)、(六)、(七)项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先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经办机构申请复查,对复查决定不服,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经办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文件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一并提出对该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申请。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经办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直接管理该经办机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九条、申请人认为经办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经办机构申请复查或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与经办机构之间发生的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申请人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条、经办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从申请人知道行政复议权或者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十一条、申请人向经办机构申请复查或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一般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口头提出的,接到申请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请求事项、主要事实和理由、申请时间等事项,并由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其他工作机构接到以书面形式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立即转送本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

第十二条、申请人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经办机构申请复查的,该经办机构应指定其内部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并应当自接到复查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维持或者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复查决定。决定改变的,应当重新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

经办机构作出的复查决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三条、申请人对经办机构的复查决定不服,或者经办机构逾期未作出复查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向直接管理该经办机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在经办机构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期间,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的,经办机构的复查程序终止。

第十四条、经办机构复查期间,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中止,复查期限不计入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注明收到日期,并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决定:

(一)对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但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制作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该决定书中应当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并制作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该通知中应当告知受理日期。

本条规定的期限,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计算;因行政复议申请书的主要内容欠缺致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难以作出决定而要求申请人补正有关材料的,从保险争议处理机构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

第十六条、经办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制作或者没有送达行政文书,申请人不服提起行政复议的,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

第十七条、申请人认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其行政复议申请的,可以向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诉,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查后,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申请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责令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受理;其中申请人不服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本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或者本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作出的,或者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直接受理的,可以直接受理;

(二)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行为确属有正当理由,应当将审查结论告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对已受理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和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送达被申请人。

第十九条、被申请人应当自接到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书,并提交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及其他有关材料。

被申请人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第二十条、申请人可以依法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辩、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方式。必要时,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有关人员的意见,并制作笔录。

第二十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理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以法律、法规、规章和依法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依据。

第二十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依法向有关部门请示行政复议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当如何处理期间,行政复议中止。

第二十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查申请人一并提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的合法性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版权所有

(一)该规定是由本行政机关制定的,应当在30日内对该规定依法作出处理结论;

(二)该规定是由本行政机关以外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直接移送制定该规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请其在60日内依法作出处理结论,并将处理结论告知移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三)该规定是由政府及其他工作部门制定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审查该规定期间,行政复议中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将有关中止情况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行政复议中止的情形结束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继续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将恢复行政复议审查的时间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六条、申请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后,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之前,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终止审理,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二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变更或者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申请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终止对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申请人对被申请人变更或者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二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保险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对其组织审理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提出处理建议,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查同意或者重大案件经本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后,由本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十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三)申请人的复议请求和理由;

(四)被申请人的答辩意见;

(五)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事实、理由,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依法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六)复议结论;版权所有

(七)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的期限;

(八)作出复议决定的年、月、日。

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加盖本行政机关的印章。

第三十条、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将复查决定和行政复议文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三十一条、申请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二条、经办机构必须执行生效的行政复议决定书。拒不执行或者故意拖延不执行的,由直接主管该经办机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履行,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经办机构对有关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经办机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由本单位的行政经费予以保障。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战争记述分析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激起了各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中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在教科书中向学生传授怎样的历史知识,不仅是日本社会如何认识过去的问题,更是日本如何面对未来的关键.在此,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史的记述问题及其背景作一评析,以供同仁参考.

战争历史记述问题事态

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按惯例是每隔4年修订一次.上次日本中学(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是在2001年,今年重新审定,教科书将于2006年四月起采用(新学年于四月份开学).

目前,日本共有日本书籍,东京书籍,帝国书院,清水书院,大阪书籍,教育出版,日本文教及扶桑社等8家出版社拥有初中教科书发行权.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再次审定通过准备发行的8种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虽然良莠不齐,但总的倾向仍然是把日本对中国,韩国等的侵略战争历史简略化.其中最引起关注的还是扶桑社出版的由日本右翼"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初中《新历史教科书》.

"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属于日本专事美化侵略战争的右翼文人"自由主义史观派".这个组织近年来十分活跃,不仅大量著书立,而且还专门编写"新历史教科书",其目的是把日本社会右翼的历史观,通过教科书传授给日本的青少年学生.尤为突出的是这种教科书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战争责任的记述,集中体现了其右翼史观和特征:

在平成18年(2006)版《新历史教科书》的第五章"世界大战的时代与日本"中,在记述日本全面进攻中国的历史时,该书在"中国的排日运动与协调外交的挫折"标题下称:"随著中国国内统一的进行,排外运动也跟著高涨.中国人对于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优惠的列强十分排斥,除了民族的反感之外,受到以武装革命成功的苏联共产党思想的影响,运动有急进的倾向.对势力日益扩大的日本,除了拒买日本商品之外,也时常出现攻击日本人的的排日运动.……然而,中国的排日运动却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因此以日本军部为首,开始有人认为对中内政的不干涉政策不足以解决问题,批评币原外交为软弱外交的声音逐渐高涨."这样的表述,似乎是日本的进攻是由于中国的"排外",为其开脱随后的帝国主义侵略做好了铺垫.

接着这本历史教科书在"从卢沟桥事件到日中战争"标题下称:"在外国人权益集中的上海发生的二名日本人将兵被射杀事件,成为中日之间的冲突一发不可收拾的导火线.日本军原来以为只要攻陷政府的首都南京,便会降伏,于是于12月占领南京.然而却迁都到后方的重庆,持续抗战."其荒谬逻辑是如果中国不抵抗,就没有战争了.

关于南京大屠杀,该书在第199页图片说明中称"日本军造成了中国军民多数的伤亡(南京事件).此外,此事件的牺牲人数资料受到质疑,并且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至今仍在争论中."

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记述上,这本"新历史教科书"刻意美化侵略,甚至反复强调日本的进攻有助于亚洲各国的独立.该书在第五章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下,以"大东亚会议与亚洲各国"为标题宣称:"扩展到亚洲的独立希望日本首战的胜利,带给了东南亚及印度人民独立的梦想与希望.如果没有当地人民的协助,日本军在东南亚不可能有势如破竹的进展.更有被日本军俘虏的英国印度人士兵结成印度国民兵,协助日本军进攻印度.不论是印尼或缅甸的军队都是在日本军的指导下组织而成的."并称1943年11月的"大东亚会议"历史地位在于"会议中发表了和同盟国大西洋对抗的大东亚共同宣言,宣扬各国的自主独立,相互提携相互发展,撤消人种的差别.会议之后,日本以排除欧美势力,建立亚洲人的大东亚共荣圈作为战争更明确的目的."

该种历史教科书进而更在"亚洲各国与日本"标题下强调"日本败战撤退之后,这些殖民地在十数年间相继以自己的力量完成独立,当中也有留在当地参与独立战争的日本士兵.日本往南方的进出,原先是为了获得资源,却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楔机之一."按照该历史教科书中的逻辑,几乎等于说希特勒侵略波兰是为了帮助其独立于苏联.

这样一种宣扬皇国史观,美化侵略战争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被日本文部省宣布审检"合格",并将于2006年面向中学生,实际上是日本社会近年来右翼史观膨胀的体现.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其他各家出版社虽然没有完全采用右翼史观,却也明显"自律".从2002年度以来的各种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看,相对于1997年以前的版本,各家出版社均大幅削减或淡化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的战争暴行的史实,尤其是大幅度减少甚至删除了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三光政策"及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记述.

二,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日本出现篡改历史的教科书问题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占领日本的美国对日本教育曾经进行了改造,采取了包括修改教育内容,禁止传播军国主义思想;实行政教分离,禁止教育单位参预祭祀和参拜活动等措施.这些有力地限制了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冷战的开始,和美国实施利用日本牵制前苏联和中国的战略,其对日本的控制改造政策发生逆转,右翼史观在战后日本教育领域内又重新滋长.

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右翼势力影响下,日本文部省在1951年将历史教科书审定标准《学习指导纲要》中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改成了"日本对中国的进出",直至2002年4月.1956年,日本政府废除了原来的《教育委员会法》,实施《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和管理法》,把教育委员民选制改为任命制,又向战前的教育制度靠拢,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右翼思潮在日本教育界进一步抬头.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文部省对《文部省设置法》第五条(文部省权限)作出重大修改,明确规定文部省具有对教科书的审定权和对义务教育学校所用教科书的发行权,同时还规定文部省拥有学校教科书的著作权,教科书出版单位也须由文部省指定.这样,文部省由战后初期的"指导,建议,助成机构",变成了全面控制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垄断机构.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中,要求删改对亚洲邻国的侵略史实,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慰安妇等也被淡化成战争时期由于混乱而发生的行为.这激起亚洲邻国和日本国内的强烈批评.中国和韩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正式交涉.日本政府在当时的形势下表示愿意倾听意见,改善与亚洲邻国关系,并随后在相关的教科书审定条例中增加了"邻国条款".但这并不能解决教科书中的历史观问题,.

此外,日本政界也不断出现为侵略历史翻案的言论.一些高级阁僚如藤尾正行,奥野诚亮,永野茂门,樱井新,岛村宜伸,江藤隆美等人纷纷因就历史问题"失言"受到谴责而离职.1993年8月,日本细川内阁成立后,才公开承认以前的战争是侵略战争.1995年再度审定中学历史教科书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期间,也是社民党委员长村山富士出任首相期间,对侵略战争的历史有反省表示.但随后日本社会和政界便出现了声称反对"自虐"史观的"国民运动",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续组建了"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等团体,正式编写贯彻右翼史观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日本社会,特别是日本政界,右翼势力上升.日本执政者刻意以历史问题来刺激因多年经济不振而消沉的国民情绪,并达到修宪,强兵,走向国际事务的目的.日本决策层内,小泉及其未来的继任者,在历史问题上会更强硬.日本很可能会因历史观问题与亚洲邻国陷入新的政治冷战和对立.日本国内的历史教育中,也会在有关战争历史的内容上,更加右倾.与此相应,中,韩两国的反日情绪可能增长.针锋相对的历史观,可能会成为东亚和平,和谐格局的死结.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战争历史的记述及其所反映的各种观念是战后日本社会变化发展的产物,这些内容和观念既受日本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产生了许多扭曲的历史记述和教育方式,又同时反过来影响了日本社会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日本历史教学中有关战争历史内容所形成的各种历史观念和政治意图,会融入到日本的社会意识和理论思维,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日本意识形态和战略思考中的要素,进而会影响未来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进程.联系到当今日本在对华战略乃至国际政治上日趋强硬政策的思想背景和渊源,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使人们愈益关切.

三.日本战争历史观问题产生的思想原因

第一,日本在政治上并没有与旧时代完全割裂.将日本与德国比较可见,德国旧国家机器完全被粉碎,其战后的政治与纳粹时代完全划清了界线,德国人可以超脱于旧时代之外而对其战争历史加以无保留的反省和批判.而在日本,旧时代的一些成分在战后仍在一定程度上维续了下来,战时的天皇在战后虽然失去了权利,但对其战争责任并没有追究.日本人不可能像德国人将战争责任归咎于希特勒那样将罪责归于天皇,不能与旧时代完全分清界线,旧历史仍是日本人现在所生活时代的一部分,这样日本人就一直背负着历史的重压和罪责.德国人批判过去的历史不等于批评现在的国家,而日本人批判历史则意味着批评国家本身.与旧时代无法割断的联系使日本人难以对仍然与他们现在生活相联的历史加以彻底的批判.

第二,在对战争历史的认识上,日本右翼史观的理念是认为日本不是加害者而是受害者,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这样的观念必然导致对战争历史的歪曲.与德国对战争历史的反省相比,诚然,并非每个德国人都感到对战争有罪,但作为一个民族它感到有责任.日本右翼人物的史观则表明他们既不觉得有罪,也不觉得有责任.而没有责任感便不可能对历史进行深刻反省.

第三,在历史观念上,由于欧洲一体化思想的影响,欧洲国家更倾向于将本民族的历史看作是欧洲历史的一部分.而亚洲一些国家,尤其如中国和日本,有时则倾向于将亚洲历史看作是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如同中国对于古代亚洲历史的一些观念,日本对于亚洲近现代历史的观念也倾向于以本国为中心,强调日本本位文化的确立.以这样从本民族角度而不是从整个地区大历史角度出发的观念去回顾和看待历史,便自然会导致民族主义倾向等偏差和错误认识.

第四,在对亚洲大陆的观念上,自近代以来,日本社会就一直存在着"脱亚论"的潜意识,认为就像欧洲历史发展有脱离伊斯兰文明影响的"脱亚"过程一样,日本历史发展也有脱离中国文明影响的"脱亚"过程,认为日本应追求欧洲文明而脱离亚洲文明."脱亚入欧"的意识使日本思想界摇摆于欧洲文化与亚洲文化之间.而事实上日本既不可能融入西方文明,也不可能割断与亚洲传统的联系.现代日本科学很发达,文学也发达,而哲学却不发达,原因可能就在于其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位,彷徨于东方文明于西文明之间.更为重要的是,"脱亚论"的思想导致了日本的岛国思维和对亚洲大陆的对立意识,导致了日本对亚洲邻国的蔑视,敌视,和敌对.这样的潜意识过去是引发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思想因素之一,现在也是日本保守势力歪曲侵略亚洲历史的重要原因.

四,我们如何面对

首先,面对历史教科书问题,我们应该超越民族的仇恨,而从整个东亚未来的和平与发展大业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应坚持理性的原则,如果只是以一种极端去取代另一种极端,那么,东亚只会在思想上变成另一个中东.对战争历史的认识,需要在观念上要冲破民族的限制和人性的狭隘,现在东亚各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相互态度,除了政治和社会因素,更需要面对很多人性的弱点,这无论对于中国,日本都是一个挑战.如果能勇敢面对这一挑战,而不是继续在人性的漩涡中怨天尤人,那么通过这一问题在理智上胜利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文明的民族.历史问题应该也能够促进两国走向更加文明之路.

其次,应将少数日本右翼势力与日本主流学术界区别开来,增强交流和合作.应深入了解和理解日本学术界的真实状况和理念,理清问题的根源,并构筑亚洲学术界相互支持和信赖的关系.在这方面,日本也确有责任努力去取得邻国的信任,日本对于自己的战争历史,必须通过自己的诚意向亚洲各国和世界人民展现自己的道义感和责任心,这是最首要的.对过去的历史作深刻的反思,不会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只会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一)学生因素毕业论文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体系的整合与运用,相比于其他教学课程和实践环节,时间长,综合性强,学分多。另外,一篇集心智的论文将有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能力展现。但大多数学生对此并不了解,仅仅为取得学位而做,因而表现为对毕业论文重视不足,论文写作目的不明确。1.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写作目的没有明确,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流于形式,写作态度不端正,影响毕业论文质量。部分学生写作中并没有投入应当的时间和精力,仅仅依靠网络将他人的成果进行改写、拼凑,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选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虽然从开始选题到论文答辩时间安排长达半年,但很多学生在三个月以内完成,有些甚至短到一、二个星期,资料收集整理不充分,写作仓促,缺乏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和交流。2.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论文内容空洞。写作目的不明确,导致选题随意,选题与自己所学或兴趣偏离。一方面,鉴于地市级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和知识结构所限,课程教学中教师只为完成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对当前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前沿介绍太少,使学生缺乏对当前学术发展的初步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学校外部事务的发展认识与接触不足,毕业论文写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写作所要求的逻辑分析能力不强。因而产生了对所研究的问题就事论事,缺乏深入的分析,写作内容空洞,不能达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程度,难以完成一篇具有创新性的论文。(二)教师因素指导学生学位论文是教师学术研究的延续与扩展。在此过程中,可以去发现好的选题,去思考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延伸自己学术研究领域,对教师科研能力也是一种提升。但是在指导学生论文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有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1.教师科研差异影响毕业论文的指导。由于每个教师有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而这个领域可能与学校专业、课程等出现较大差异。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不均衡也可能导致师资要求的不均衡,因而会出现某些指导教师完全未涉及过所指导学生的学科领域,要么选题与学生学科专业无关,学生知识基础空白,要么选题与指导老师学术领域无关,老师无法给出更好的建议,不利于学生本专业的学位论文的撰写,从而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另外,地市级本科院校对教师自身的科研要求不高,指导老师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自己多年从未申报过课题或者进行学术论文思考与写作,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指导,2.教师的精力投入有限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增加,再加自身的科研要求,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散导致整体指导水平的下降。特别是在临近论文提交的短短几个星期内,在同一时间段要阅读、修改众多的学生论文,导致指导教师身心疲惫,在论文指导津贴过低而论文指导过程繁杂的情况下,放松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有的只是浏览一遍,没法进行反复修改。(三)论文实践环节制度与管理环境因素1.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紧促。目前的毕业论文时间安排多在最后一学期,在选题后,学生基本就在校外实习,即无法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查阅文献,也没有时间精心撰写论文。另外,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与毕业论文实践环节时间相冲突,以致在关系到毕业后就业的大事上,学生只好把毕业论文先搁置一边,临近时刻马虎对待,仓促完成,论文质量可想而知。2.论文选题随意,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体现学生的学科特点、课程特点,还应该和社会热点相联系,关注社会需求,体现出研究的价值性。由于地市级本科院校缺乏学术研究氛围,本科学位论文管理松散,在选题环节上出现选题不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题材社会价值性差、缺少创新等问题。而有些选题又不具备完成的现实客观条件,研究方法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不具可行性。3.毕业论文导师制与本科生导师制相脱离。目前多数地市级本科院校正在试行或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即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就指派老师指导学习、生活,但在实施过程中,本科生导师制并不涉及到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使得本科生导师与学生几年的情感交流、学习指导在最后一年无法在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延续。另一方面,由于本科生导师不要求指导学位论文,在前三年并没有指导学生去发现、关注、思考本学科、本专业或社会热点问题,因而在平时对学生的学业积累、写作逻辑能力等并无具体要求。本科生导师制与论文导师制相分离的机制即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学术沟通出现中断,无法发挥两大导师制的最大效率。4.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存在“孤岛现象”。由于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安排在第四学年,因而与前三年的课程实训、社会调研、创新实践、假期实习等实践环节相脱离,即便是学生在前三年的某个实践环节有了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观点,但由于这些环节与毕业论文环节不相干,特别是没有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因而无法延展这些实践环节获得的思想,导致了毕业论文环节的“孤岛现象”。另外,课程教师或多或少的会安排一些课程论文的写作,但此时并无安排论文指导教师,无法将课程论文写作与毕业论文写作有效结合,导致学生在课程论文习作中写作不规范,无法获得有效锻炼。5.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虽然许多高校在毕业论文环节制定了大量的条例与考核制度,但在实践中不够严格。特别是在社会各界关注高校就业率形势下,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有的指导老师对论文放松要求,在答辩环节也是流于形式,从制度和执行方面负面影响了学生对学位论文的定位与要求。另外,学校或院系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公开讲座和交流不多,使得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写作不规范,没有实现毕业论文环节应有的目的与效果。

地市级本科院校毕业论文改革体系的构建

上述在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有些是制度设计的因素,有些是客观环境的因素。有效利用这一实践环节,创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毕业论文环节的具体操作制度,涉及选题、论文时间安排、导师指导机制、成绩考核体系等。(一)实现毕业论文导师制与本科生导师制的融合。将大一新生期间设立的本科生导师制和大四期间的毕业论文导师制结合,即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又可以延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业沟通。在前三年的课程学习中,教师除了指导、关注新生的学习、生活外,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学术方面的初步接触,阅读学术期刊,学习查阅文献,做些社会调查,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术意识。即便在没有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院校,也可以将毕业论文导师制提前至大一,对于增加的工作量可以通过提高论文指导补贴来提高教师指导的积极性。这一新型导师指导机制的建立,将为论文时间安排、选题等建立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二)论文选题与时间安排的改革。在毕业论文导师制和本科生导师制相结合的状况下,制度上,可以在新生进校就安排导师,可以督促和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引导新生学会关注社会热点,并与自己所学相结合,寻找有价值的选题。在大二期间完成选题和资料准备,构建论文的写作结构,学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即可以运用到课程论文的写作中,也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练习机会。另外,学生也可以将在其他实践环节认为有价值的题材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使得毕业论文选题与其他实践环节相结合。(三)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讲座。在毕业论文选题期间,可以开设专门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讲座。当然,为了显示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可以引入公务员申论考试试题、企业策划等作为案例,分析如何选题、写作规范、论文逻辑思维等。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公务员考试、企业管理结合在一起,将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讲座,使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撰写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可以提高学论文写作的自主积极性,完成高质量、高价值的学位论文。(四)改革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1.建立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机制。目前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或多或少存在抄袭、引用不规范等学术不端问题,而为了学生顺利毕业,学校在此方面并无更严格的措施,这对学生以后的职业道德、社会诚信等方面给予了负面的刺激。为了约束学生的学术行为,可以建立学术不端检测机制,对检测不合要求的论文不予提交答辩,而这从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学生认真选题,精心撰写,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2.实施导师激励机制。在上述学术不端检测基础上,对导师实施激励机制。对出现问题的论文追溯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有无认真负责,责任在学生的追责学生,责任在老师的追责导师。对于认真负责的指导老师,可以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真正做到奖勤罚懒,使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长。对优秀的毕业论文,可以向期刊推荐发表,并对指导老师给予奖励。3.开展本科毕业论文的校级公开答辩活动。目前在一些省部高校已开展本科毕业论文的校级公开答辩活动,是对本科毕业论文全程跟踪和督导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借鉴省部高校的此项工作,在涵盖各个本科专业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若干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校级公开答辩,由校学术委员会进行会场指导,答辩专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审定论文,目的在于激励和约束学生的学术行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结语

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突出毕业论文导师制和目前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结合,实现导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二是突出毕业论文环节与其他实践环节(如课程实训、社会调研、专业实习、创新实践等)的结合,使各环节与毕业设计联为一体,消除各实践环节的“孤岛现象”,形成完整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突出大学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实践与市场结合,使毕业论文实践环节能有效服务社会,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四是建设和完善毕业论文改革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对导师和学生的工作的考评,要激励与约束并重。摸索出一种有利于地市级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实施模式,提高地市级高校综合竞争力更是本研究期望达到的一个目标。

社会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毕业论文 教学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一种学术性论文,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毕业论文应有不同的完成形式,因此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不一定采用一种固定模式,可以多样化,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取相适应的以及多样化的毕业论文实施方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培养高等生物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理科专业,根据生物技术专业学科特点和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要求培养的学生在掌握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毕业论文在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们对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希望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最终拟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新模式与新方法。

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

多数学校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的头两个月,这也是学生找工作的冲刺阶段,在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工作尚无着落的同学很难安心完成毕业论文,也增大了教师指导的难度。而已经找到就业单位的同学,大多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为工作已经落实,论文只求过关就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

同时这种安排在时间上也比较紧迫,时间的仓促让学生不能对论文选题、实验和写作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导致毕业论文容易流于形式。

2.毕业论文的质量欠佳

虽然也有部分优秀的论文,但总的来讲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毕业论文的选题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也容易导致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现象发生。另外也有部分论文是由于学生不够重视,持应付态度,随便做一下就了事以及完成论文时间仓促等造成的。

3.教师对毕业论文投入的精力不足

由于指导老师数量有限,因此多数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多,而老师本身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对如此多的学生都做到精心指导。

4.毕业论文的经费不足

目前部分院校对毕业论文的经费投入不足,而对生物技术这种实验性学科来讲,如果没有教师的课题经费做支撑,单靠学生的论文经费,很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5.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论文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体现,最能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精神。但是,在实际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并不重视做论文,认为毕业论文对就业影响不大,不愿多花精力,因此对毕业论文持应付态度,随便做一下实验就了事。由于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在时间上的冲突,也是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

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提前论文选题时间

一篇好的论文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尤其对实验性学科,但现有的论文选题时间安排决定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整体上不可能会很好。针对此问题,我们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小范围的试点,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在第三学年末即开展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从而探索将毕业论文时间提前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2.探索将毕业论文与学生的生产实习结合起来

在组织实习过程中,如果能将学生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点,结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科研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单位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充当老师的助手或负责项目中的某个子课题。一方面,可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密切结合社会需求,既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也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毕业实习一般在第7学期的头两个月,与毕业论文结合后时间可延长到第八学期的5月,为学生参与和完成实习单位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保证,同时有利于生产实习基地的联系和落实。

在改革实践中,我们考察了实习基地,探索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可行性。

3.将毕业论文、生产实习与教师科研相结合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研究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多人的合作,多学科、多种技术的结合,这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之一。一方面,学院教师科研工作较饱满,不少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为毕业论文结合科研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如能参与、跟踪科研工作的部分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也有利于论文创新点的确立,还可以帮助教师减轻一些重复性的、相对水平较低的研究工作,同时大大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但现有的毕业论文时间较短,尤其对实验性学科,要完成一定单元的研究工作存在困难,极大限制了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工作。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习结合后,时间延长,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实习基地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将毕业论文、生产实习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也可有效缓解实习基地紧张的问题。我们抽取部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其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内容,以试点毕业论文、生产实习与教师科研相结合的模式,探索该模式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三、试点及考察的结果

1.比较改革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

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中,我们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时间提前以及与生产实习、教师科研同时结合的模式试点。这些学生从第6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利用暑假7、8月份和毕业实习的9、10月份以及第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另随机抽取10名学生考察其在常规的第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的情况。这两组学生比较的结果是:论文时间提前组的学生用于完成论文所用时间长,专心程度高,论文完成质量普遍较好,有3人得优秀,6人得良、1人得中。常规时间组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完成期间有5人尚未最后落实工作,这些学生不能专心于毕业论文,大都持应付态度。从完成质量来看,3人得良,5人为中,2人及格。在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提升上,论文时间提前组总体上要好于常规时间组。

2.对毕业论文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考察结果

我们考察了部分学生在生产实习单位的实习情况,这些单位主要是与生物技术有关的企业、医药公司等。学生的实习内容主要是一些技术性或营销性的工作,这些实习有助于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但由于这些工作的学术性含量不够,作为毕业论文尚缺少分量。因此对这部分生产实习,无法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但有部分学生是以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作为其实习内容,这部分实习可与毕业论文结合。在我们考察的学生中,未有联系到科研院所实习的,若能在这些单位实习,也存在将毕业论文与生产实习结合的可能性。总之,部分毕业论文可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但两者要完全结合现阶段来看还不现实。

四、讨论

通过对毕业年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调研,该专业有超过1/3的同学考研,有超过一半的人希望以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的方式完成毕业论文,这当中考研的学生占大多数,并且这些学生大都希望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既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也为将来攻读研究生奠定基础。但现行的毕业论文时间较短,尤其对生物技术这种实验性学科,要完成一定单元的研究工作存在困难,极大限制了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工作。

提前毕业论文时间,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教师科研结合后,一方面延长了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不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也提高了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生实习基地联系上的困难。本次实践将毕业论文时间提至第六学期期末开始,在7~10月和第8学期开展,而学生基本都能在7~10月完成论文,这段时期与找工作和考研的冲突较小,学生能较为专心地完成毕业论文,确保论文质量。从试点的效果来看,改革组学生无论从积极性、时间的保证还是论文质量上都要优于未改革组,因此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缓解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论文的冲突,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毕业论文完成模式。

对其他专业,我们的实践提示,如果在第6学期结束后开始启动毕业论文,结束仍然在第8学期的5月份的话,学生可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时间的时候完成,或许有利于缓解目前毕业论文与学生找工作的冲突。并且时间延长后可为将毕业论文更好地与教师科研结合创造条件。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我们的改革方案提前了毕业论文时间,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教师科研结合,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可以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完成毕业论文的一种新模式,适用于生物技术专业等一些实验性、实践性较强的有生产实习的专业。但毕业论文还不能全部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因此该模式不能完全代替现今的毕业论文方式,可以作为一种多样化的可选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合婷,何新荣.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2]吴国杰,吴炜亮,赵宏霞.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李英贵.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4]徐秋艳.提高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统计与咨询,2008,(3).

[5]林美群.加强毕业论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广西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6,(28).

[6]张卫东.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高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现代化,2005,(4).

上一篇:广告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平面广告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