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广告范文

时间:2023-03-11 12:51:41

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告语;多元系统;等效翻译一、引言

我国对广告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是上世界80年代中期,有关广告的语言研究在个别期刊零星可见。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对广告翻译的研究才见雏形。就研究内容而言,早期论文主要为具体广告用语译法的探讨以及汉语应以中所存在的问题。此后研究的内容就开始设计广告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广告属于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其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廖先生将广告翻译的原则归纳为三种:一是“效果优先”原则,二是符合译语文化原则,三是符合译语广告规范及特色。现在广告的翻译应该从一个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去审视、雕琢才能完成其应有的使命。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虽然是用于文学翻译的领域,它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文本本身,而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元素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混合体。本文就文化,社会风俗、社会形态三个方面对广告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

二、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会使广告的接受效果产生很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金丝小枣”译成英文“Golden Silk Small Dates”就会给外商留下该枣“长着蚕丝,形体小”的印象,这就彻底改变的中文中“金丝小枣”的特质,而变成一种怪异的食品形象。若把其译为“Honey-Sweet Dates”就会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让顾客感受到这种枣是想弥一样甜的食品,而且Honey在英语国家中可以用来形容喜欢的人或物,更增加了这个产品的可接受度。在文化这一层面上讲,翻译的障碍就是在两种语言的接受者中要产生相同的文化意象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而对中国人而言,更喜欢有诗意的押韵的句子或是四字有韵味的翻译。

1.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

2.Intelligence 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摩托罗拉手机)

3.M&Ms melt in your mouth,not in your hand.(M&Ms)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巧克力)

从上面的广告词翻译,可以看出这些产品的广告在原语中的文化意象跟译入语的文化意象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虽然在表面的结构不对等,但是它们把产品所包含的信息已经深刻地,准备地传达给中国的消费者,他们也领略到原语文化中人们对这个产品广告的相同的感受。

三、社会习俗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习俗总会影响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概括事物的方式。英汉民族文化的不同,对产品命名的审美观虽不相同,但是人们希望得到好运,驱邪避祸的心理去时息息相通。以此在翻译时必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否则非但不能得到接受还会让人产生抵触心理。例如:

金鸡鞋油,颜色有黑、棕、白、红、黄等。

Golden Rooster shot polish comes in black,brown,white,red and yellow。

国内的产品很多都习惯用“金”字,因为“金“在汉语里有多层意思,含义丰富。“雄鸡”在汉人眼里代表着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要是把这样一个积极意义的意象翻译成“Golden Cock”就犯了大忌,因为在英语里cock不仅指公鸡也是男性的生殖器的委婉语。这样的一种积极向上,准备蓄势待发的企业形象就因为这样的翻译就完全失去了自己本来的信息价值,而转变成一种低俗,不健康的广告传播。因此不注重社会习俗的研究就有可能会触及民族的禁忌,从而造成信息转播的断裂。

四、社会形态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形成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认知态度都会大相径庭。在我国,我们大多强调集体主义,求同心理根深蒂固。每个人都认为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要这么做。这样的观念和态度在广告中也会有所体现。例如拉芳的广告语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美国人则非常崇尚个性,他们更注重自立,自信,追求个人价值跟个人梦想。因此广告语就把消费者都当成一个特别的个人,申明这个产品或服务是专门为消费者个人设计制作的。例如Gellette 公司为其Oral-B牙刷所作的广告中,便特别提出:“Ask your dentist which Oral-B brush is right for you”从上面这组广告可以看出,广告的设计者就是根据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的价值观来设计广告词,这样的广告词就很容易被大众接受。

五、结论

现在广告的翻译已经不仅仅限于语言结构上的对等,而是要综合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社会习俗、社会形态以及历史等多种因素才能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广告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传统的功能对等在语言上对广告翻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商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广告的翻译更要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来审视,考量,让广告翻译不仅达到商业目的,也能成为各个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马彩梅.国内广告翻译研究一览[J].中国科技翻译,第18卷 1期.

[2]李克兴.论广告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第25卷 第6期 2004年11月.

[3]蒋磊.谈商业广告的翻译[J].经贸翻译.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2

商业广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商业广告 艺术 创意 营销

商业广告是人类社会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当今社会进行商品买卖和物质交换的重要手段。商业广告的本质是商业性,其基本功能在于迅速、准确传播商业信息、沟通生产与消费、推销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目的是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对象是消费者;技巧是唤起消费者的注意;作用则是要促进产品的销售。艺术是广告所涉及所有学科(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美学、艺术、心理学等)中的一种,是一种广告技术。商业广告是艺术,跟专业术语上的艺术并不一样,商业广告的艺术是一种准确实现并契合广告沟通的表现方法,而不是艺术作品的艺术。商业广告就是通过从营销的角度出发构思立意;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并寻找创意的元素;先求表现的形象,再求艺术的抽象,实现高度的融合的。

一、商业广告是一门艺术

商业广告是针对非商业广告而言的以销售产品或服务,获取经济效应为直接目的的广告类型。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其功能在于运用艺术表现手法,迅速、准确传播商业信息、沟通生产与消费、推销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新奇的创意,感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多变的艺术手法,唤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商业广告的真实性或是思想性,都必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缺乏艺术性的商业广告,是促销能力最差的商业广告。所以说商业广告就是艺术的销售。

商业广告的灵魂是创意。创意不仅仅是商业广告形象的创意,更重要的是战略的创意,是企业文化的创意,与消费者沟通方式的创意。商业广告创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营销目的的实现,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成功的创意,是要根据商业广告主题和广告主的要求,在进行一系列市场调查,消费者心理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之上,经过一番精心思考和策划,最后塑造成一个形象或意念。“创意”问题解决好了,商业广告就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商业广告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但是,如果仅仅承认只有艺术家具备情感的表现能力,只有艺术家的天才能力才能超越事物的表面,捕捉到那最为动人的情感,那么,问题是这种情感是否能表现出来。即使能够表现,我们又如何体验?艺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在今天,商业广告的主流不在是以理性的商业产品宣传为主,而是以文化的传播和情感的交流为基调,通过广告媒体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的一种艺术形式。

商业广告和艺术两者需要不同的创作心态,属于完全不同的创意水平。商业广告创意人可以在商业广告里运用现代艺术的技巧,可以把商业广告表现的美伦美奂,但前提必须是人们能看懂它,能理解和认同它。有此界定模糊或是稀奇古怪的广告只会让人们对它所诉求的产品或服务产生错觉。毕加索的抽象画让多数人看后一头雾水正说明了他的成功,深邃的思想往往只能传递给少数人,而一则商业广告恰恰不能做到这一点,否则就意味着失败。

商业广告的表现形式应该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今日的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追求物质满足,他们不仅要求商业广告能告之他们信息,而且要求有艺术性和娱乐性,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强悍艺术感染力的商业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只有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商业广告是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因为它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正因为具有艺术表现力,它才能造成一种生气勃勃、富于情趣的意境,才能极大地增强了商业广告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商业广告与艺术完美结合

随着我国商业广告事业的蓬勃发展,其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也日益增多。一般来说,艺术表现形式有强调和突出商品的形式,寓意的形式,带有故事情节的形式,反常态的悬念形式,动画夸张形式,虚实对比的形式,以及运用特技摄影、制作技巧等等;表现手法有矛盾空间的处理手法,以及醒目的符号、商标标记作为形象的处理手法等。总之,广告必须顺乎时势,采用现代化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使其宣传的商品能更完美地推向市场。

商业广告宣传不仅不排斥合理的想象和艺术上的夸张,而且艺术手法运用得当,还会使商业广告艺术锦上添花,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增强商业广告作品的表现力,首先,广告所表现的内容,应该是产品最为动人之处,同时又是消费者最为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其次,商业广告所体现的审美艺术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再次,商业广告应有新奇的立意和动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商业广告策划者成功地抓住这几点,商业广告作品就会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强烈的表现力,从而使商业广告发挥其更大作用。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的当今社会里,容艺术情感于商业广告中,已经成为取悦消费者的一种趋势,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以情为重的国家里,这种情况更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商业广告中尽量减少点商业化的味道而把艺术情感融入到无情的商业之中,才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才真正达到文化传播与商业促销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伊 立 :著名企业营销与广告策划方案[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2]白智勇:广告艺术中的策略[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1

商业广告范文第3篇

今年初,中央电视台出台了新的广告政策,其中引入了“著名企业形象片——企业音乐电视”这一新的概念。其实,用MTV形式演绎广告已不是什么新东西,已被广告、影视、音乐创意者实践多次。70年代,美国可口可乐就教会全世界如何在“新探索者”的帮助下放声歌唱。大陆1996年开始出现的多个广告片均是与MTV套拍剪辑而成,比如“娃哈哈”纯净水一条广告来自郑浩导演景岗山演唱的《我的眼中只有你》。今年,黎明为“乐百氏”拍摄了以“你我、纯净、乐百氏”为主题的MTV形式的广告片,而张惠妹又在“雪碧”广告里载歌载舞。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广告传播方式,也可以预料,中央电视台辟出长达5分钟的广告时段以插放完整的MTV,将给广告人带来多么巨大的创意空间。

然而,作为影视与音乐交叉领域的边缘艺术MTV,本身在音乐研究、影视艺术、文化学、传播学等学术界引起的争鸣未艾,这时又成为商业广告的形式载体,更属于边缘又边缘的话题。见诸专业报刊的廖廖文章也多从实务角度列举心得和经验,而疏于理论领域的研究。所以本文拟从MTV溯源谈起,明晰一些概念和认识,并用广告传播研究的方法切入,初探MTV广告的商业运作和艺术创作的壕沟还可以挖得多远多深?

(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均把引入MTV的商业广告形式称为MTV广告)

一、MTV·电视广告·MTV广告

MTV在50年代的早期形式“流行音乐录影”,本身就是西方唱片商推销歌曲与歌手的广告片。80年代,美国华纳阿迈克斯公司在有线电视网开发了一个24小时插放的热门流行音乐频道,即MusicTelevision,MTV由此正式得名。这个频道立即为其他电视台竞相效仿,1983年MTV跳出美国电视系统后,在欧洲与日本受到的欢迎远远超出了美国原创者的想象。中国大陆1993年的流行音乐“包装潮”中,MTV成为“打歌”的必要手段。

由于MTV一出世就带有浓郁的美国音乐工业产物的色彩,是商业性流行音乐机制的重要环节,所以有的人认为,MTV实质上就是推销歌手和音乐的广告片。曾获过美国MTV大将的中国导演张元就说:“开始我将音乐电视作为实验电影来拍,后来渐渐觉得音乐电视只是广告,考虑的是怎样将音乐用广告形式表达出来。”

而笔者认为,今天的MTV实质上已不是广告了。首先,如果说MTV是在唱片广告的营养中诞生和成长的话,那么发展到今天,它的娱乐功能大大强化,在高科技的支持下,音乐与影视语言高度结合形成为新的全球性大众艺术。美国有线网80年代开辟MTV频道,可以看作是MTV作为艺术形态,而不是艺术形式行销品的开始;其次,MTV成为艺术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在电视台播出不但不付费,而且还要向电视台收纳版税;另外,MTV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有其特殊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大陆MTV是电视文艺工作者努力将音乐“电视化”的结果,并且由于中国电视传媒身兼政府喉舌、娱乐、教育等多项功能,因此许多大陆MTV创作者除了借鉴国外MTV创作机制,还致力于MTV中国化,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从这层意义上讲,MTV的商业功能进一步削弱。

——MTV,就是将独立完整的音乐作品,结合影视艺术语言加以演绎的全新大众视听艺术。

从对MTV的理解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有用结论:

(一)MTV与电视广告天然有联系

我们前文谈过MTV在起源和功能中的广告性。另外,在创作手段上,MTV与电视广告一样重视定位与创意,重视时空、色彩、运动,形象的设计。在音画结合中强调“视觉震撼”的效果,对导演、摄像、美工、灯光、道具、服装、后期制作精益求精,也同样因此在创作成本上耗资巨大;在传播时空上,均需在有限篇幅储存大量信息,展现时空的大幅度变幻与跳跃;在文化影响下,MTV由于创作手段与资金来源与音乐工业密切相关,与电视广告一样体现了视觉文化、消费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特点;高科技在MTV在电视广告中均得到最敏锐的反应和最快捷的运用。

MTV与电视广告这种千丝万缕的相似与联系,使MTV商业广告诞生的历程,其实就是MTV从推销音乐的广告片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再成为电视商业广告的艺术载体的过程。

内容提要]本文共有五部分。第

一、

二、三部分侧重理论阐述。主要试图明晰MTV的一些概念与认识,提炼MTV广告的特征,归纳了“MTV广告”的定义,并分析这种新形式在广告传播中的意义与作用。对比分析MTV与MTV广告在商业传播与艺术创作上的差异;

四、五部分主要是在前文理论基础上,探讨了MTV广告商业传播的定位、策略,音乐资源管理及协作生产问题,以及初步分析了MTV广告创作空间的自由与局限、MTV广告类型,希望能触及到一点MTV广告创作的原则和规律。

商业广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沟通;商业广告;英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F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63-02

一、跨文化商务沟通视角下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承载着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智慧“符号”,都包含着民族文化的内在“密码”,蕴涵着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相互交往的各民族正是通过这些符号的“破译”获得相互之间的信息,达到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共识。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语言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媒介,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李肇星会长在2012年12月6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翻译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翻译者们感到任重而道远。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形象地比喻:翻译是连接、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和“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川流不息,历经数千年岁月,流经几十个朝代,不断的积蓄力量,传承着不朽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根。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文明。中华文化的无限生命力得益于历史上两次外来文化的添助,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漫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国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2007:10)!

二、跨文化商务沟通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的意义

纵览人类文化沟通和交往的历史可以发现,文化沟通的基本规律首先是文化信息总是由高向低流动。这里的“高”是“先进”文化、“发达”文化,“低”是“落后”文化、“未充分发展”文化。就商业广告翻译而言,商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的许多知名品牌早已经享誉中国,享誉世界。而相比较而言,中国生产的许多商品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价格等方面都与世界知名品牌不相上下,但并不为外国消费者所知晓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在文化交往中占有信息流动的规律性优势。其次,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总需要一个过程。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文化信息的传播总是开始于物质文化,接着是制度文化,最后是观念文化。商业广告翻译则属于观念文化,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各种制度得以健全,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认同和传播。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3日报道:纽约一家咨询公司在线调查显示,大约94%的美国人说不出一个中国品牌的名称。而日本品牌丰田、索尼和本田的知名度都超过中国的搜索引擎“百度”和电子产品“华为”。实施这项调查的咨询公司HDTS认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来打造中国品牌的文化形象,因而限制了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企业好像更喜欢收购美国的公司。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3.5倍,或许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全世界的消费者应该对中国产品给予充分的关注。“品牌文化不是天生就有的,品牌文化必须根植于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同时又必须被消费者理解和认同。判断品牌文化塑造成功的标志,主要看受众是否能对该企业的品牌文化深入理解,并进而形成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和忠诚”(周鲲鹏,2009:86)。然而消费者和受众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品牌的理解和接受,主要依靠产品广告翻译的沟通效果。美国的可口可乐通过广告翻译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品牌,是最为成功的广告翻译案例之一。纵观可口可乐的百年广告历史,曾经32次变换广告主题,创造和设计了近百条广告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的立足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中国国产品牌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接受和认可,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广告翻译这一有效的文化交往和传播手段。

三、跨文化商务沟通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原则

(一)文化适宜性原则

文化适宜性原则指译者针对目的语接受者灵活、主动地采取文化迎合和文化避让两种策略,文化迎合就是要投其所好,文化避让就是要避其所忌。由于原有的广告语言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失去了应有效力,译者面对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翻译就不应一味追求与原文意义最高程度的吻合,而应投其所好,只要符合受众国消费者的语言文化、习俗和消费心理,就是成功的、恰当的翻译。甚至原文的文字有时可以舍去不用, 但应坚持尽量产生对应的生动效果, 达到同样的销售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广告翻译的灵活性原则, 译者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很大。诺德曾指出:文化知识的差异要求对原文明示的信息和暗含的信息进行调整;特有文化类型对文本的不同期待要求译文形式按目的语文化语境和文体规范进行改写( Nord, 2001: 77, 63)。译者只要熟知译入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充分挖掘产品的特征并尽可能地去寻找最贴近当地文化的表达法即可。例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 常在商标或广告语中使用红色,而西方人大多不喜欢红色, 因为red是危险、暴力和流血的标志。因此,“ 红心牌电熨斗”就可被巧妙地译为“Bright Heart Electric Iron”或“Shining Heart Electric Iron”,效果自然比从原文直译的“Red Heart Electric Iron”要好。中国产的一种质量上乘的减肥药,在美国市场却无人问津,经工作人员的市场调研后发现问题出在商品的英文译名上,“ Obesity deducting Tablets”在美国消费者心中这药是给“Obese people”(大胖子)服用的,违反了消费者受尊重的心理需求,后来改译为“ Slimming Pills”,效果果然不错,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二)创造性原则

文化创造性原则是指译者根据译入语文化的需要,灵活变通,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利用其母语和本民族文化优势来扩充、引申、压缩、省略,甚至可以牺牲个别词义、部分语义、写作风格等手段来大胆创新,译出非同凡响、别具特色的译文。

“任何人在他的生活与工作的现实中,都直接体现着某种艺术性与创造性的精神。后现代社会是创造性的社会,是创造文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成为创造性地、艺术性地从事自己职业活动的人”(彼得・克斯洛夫斯基,1999:104)。但凡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创造出的事物,包括实践活动本身,都属于文化交往和文化交换之列,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交往内容。伴随着地球村的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交换日益频繁,翻译已经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人们沟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商业广告翻译者会因为翻译工作的创造性和艺术性而成为艺术家。“富有创造性的沟通,应当把追求新颖的东西和从交流中获得愉悦的手段作为目的”(Nida, 2001:156)。创造性翻译是创造性沟通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创造性翻译的核心就是译者创意的新颖和独特。如果从事广告翻译的人员本身素质优秀,思维敏捷,独具匠心,屡有创意;或者具有广告领域的多年从业经验,并训练有素;或由于掌握了创造性思维的技巧;或由于偶尔灵感所致;或由于在翻译过程中恰好在原广告的基础上发现了绝妙的新点子;或由于跨文化的语言为原广告的构想提供了更丰富的土壤,那么,翻译人员完全可以高屋建瓴,摆脱原文的重重枷锁,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并将自己的创意、想法有机地融入到译文文本。先看两个极富创造性的英文广告汉译的例子,如:麦氏咖啡的英语广告“Good to the last drop!” 的中文翻译就是创造性翻译原则的杰出体现,“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译文中广告主题力透纸背,这是译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领悟力和创造力的最好见证。

许多优秀的译者利用创造性翻译原则创造出了许多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广告译文。例如,中国名酒茅台酒的广告“茅台一开,满室生香;国酒茅台,源远流长”的译文“A VIP treat which diffuses the finest aroma. A national favor that won a 1915 diploma(Originated in 135B.C.).”译者把茅台酒的悠久历史文化创造性地演绎成了两段历史故事:其一是公元135年,中国贵州茅台镇为汉武帝酿制出了醇美之酒,其二是公元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译者依靠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把“源远流长”演绎地生动而富于震撼力。再如,天津出租车公司的广告“接天下客,送万里情”的英文翻译:“Your satisfaction is our destination”,既表达了广告的主题思想,又显得不同反响。而且译者还利用了押韵的修辞手法,使译文和原文一样易读易记。以上译例中,译者在充分领会中文广告语写意性较强,较婉转含蓄特点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创造性翻译原则,不仅准确地传播了原中文广告信息, 还创造出英语译文的直观生动效果,并且顺应了译语文化的习惯和人文环境。

(三)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翻译原则是指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各种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来达到翻译行为的目的。包括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一些特殊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等。在翻译行为要达到的所有目的中,译文的交际目的最为重要和突出。

“哈贝马斯认为,传统行为哲学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一直把重点放在目的研究上面,希望借助它来解决最基本的社会问题。在韦伯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那里, 所谓合理的行动, 主要指的就是这种有目标取向的行为”(付勇军,2003:9)。翻译活动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至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什么翻译策略,运用什么语言特点,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翻译,则要看翻译的目的是为何了。翻译功能目的论突破了功能对等理论的限制,表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准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认为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译文文本在目的语中对原文本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是文化的转换。“在翻译实用性文本(如广告,产品说明书)而非文学作品时,坚持对等论的理论家更倾向于接受非逐字翻译的方法。他们对不同的语篇体裁和文本类型选择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标准来制定翻译方法,这使得对等论更加让人迷惑不解。”(Nord,2001: 8)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译者渐渐不满于翻译理论脱离实践的情况,希望可以有一种新的翻译理论来指导非文学翻译实践,于是功能目的论诞生为广告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北京新华社主办的《环球》杂志的中文广告语是“ 一册在手,众览全球”,英文翻译是“ The Global brings you the world in a single copy”,英语译文构思巧妙,一个简单句将原文广告的主题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实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例如,中国产汰渍洗衣粉的广告词“汰渍到,污垢逃”的英语译文 “Tide’sin,dirt’s out. ” 此则广告采取了音译技巧,运用了英语的平行结构,简单明了,短小精悍,不仅传达了原广告的字面意义,还传神般地展现了原广告的主题思想,实现了广告的强烈的说服力及感召力的目的。

四、结语

在商品经济席卷全球的浪潮中,一流的广告翻译必然是具有文化适宜性、创造性和目的性的翻译;一流的中文商业广告英文翻译也必然符合这样的翻译原则,才可以跨越文化的障碍,让原文本的血脉在译本中得到继承, 让异域文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获得再生,从而完成促销商品、传播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Applie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付勇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 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4] 彼得・斯科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9.

商业广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言 经济 研究

1. 模糊语言

西方最早注意到模糊现象的是尤布利德斯(公元前4世纪),他用“麦堆”的概念来阐释模糊的概念。对模糊的专门研究可以追溯到查尔斯·皮尔斯,他足第一位把注意力集中到模糊问题上来的哲学家。1923年,罗素发表了著名论文《论模糊性》,这标志着模糊理论的初步形成。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扎(L.A.Zadeh)创市了模糊集合论,由此产生一系列与模糊有关的新兴学科。近三十年来,随着数学、语言学、哲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关于模糊研究的蓬勃发展,模糊语言学也随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对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发展等有重要影响的学科。

模糊语言学在中国起步于七十年代末。我国学者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可分为三种类别:对国外模糊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译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国内不少学者在此研究方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石安石阐述了模糊语义和笼统、歧义、多义的不同。他指出,语言是有一定的模糊性,但不能走极端.说语言全是模糊的。符达维的文章区分了客体模糊、主体模糊和语义模糊。九十年代以来,汪榕培翻泽了很多有关模糊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新著,如J.R.TaylorLinguisticCategofi—zatian 和S.L.Tsohotzidis的 Meaning and Prototypes。

张乔介绍了运用模糊集论定量描述模糊语义的理论和方法。她还将广义量词理论引入模糊量词的语义研究,并对量词的模糊语义进行了形式化处理。所得出的结论是模糊量词词的语义具有结合性和有规可循性。杨光荣根据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把模糊语言学分成定量模糊语言学和定性模糊语言学两个类别,这促使我们从方法论上去考虑模糊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伍铁平教授被公认为中国模糊语言学的开创者。伍铁平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模糊语言学的研究。他把模糊集理论介绍给国内语言学界,并对模糊语言学展开了一系列的系统研究,他运用英、俄、法、汉等多种语言比较的方法研究语义模糊。国内学者对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来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吴涌涛在“模糊理论的若干问题”中认为:“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不仅在于客体(符号的所指对象),不仅在于主体(符号的使用者).也不仅仅在于符号(语言)本身,而是主体和客体在语言中相互碰撞的结果,是三方面的特点统一决定的,不能只以单方而讨论模糊性。”

模糊限制语(hedges)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拉可夫(G.Lakoff) (1972)的开创性专题论文“模糊限制语: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一文中。模糊限制语用来指一些“有意把事情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词语”。拉可夫(G.Lakoff) (1972)将其下的定义是:模糊限制语(hedges)是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词语(words whose job it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ier)。

2. 广告和广告模糊语言

广告及广告语言:美国广告主协会给广告作出了如下定下: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为传递情报,改变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态度,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益。模糊语言应用于广告可以产生独特的宣传效果,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告的最终目的。

商业广告中使用模糊语言也是很广泛的。模糊词语的外延不确定给广告商提供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可以更好宣传自己的产品,留给顾客以想象的余地,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最终达到广告的根本目的。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广告中的模糊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钟守满、王凌(2000)从语音、词汇和句子三方面对英语广告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欧阳巧琳(2002)从广告的语用功能研究了广告中的模糊现象,赵秋荣、刘心全、杜小平(2003)对模糊语的存在、发展历史、出现的原因、模糊语言的分类、在广告中的运用及其语用功能进行探讨,曹钦明、赖淑明(2005)探讨了广告中的模糊修辞及其发挥的语用功能,廖东红(2005)分析了广告英语中模糊修辞的美学特征。

在商业广告中模糊词的分析方面,贡灵敏等对化妆品广告语言中的模糊语言进行了分析,在选取语料方面随机抽取两本杂志上关于化妆品类的广告,对照随即鼠标,从总体抽取20篇进行分析。研究模糊化妆品广告中不同词类的运用频率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在英文广告中名词的使用率最高,为13.7%,而介词的使用频率最少为0.8%,相比汉语广告模糊语言中,名词和介词的模糊使用频率分别为18.3%和0%,得出模糊介词和范围变动词也同样只在英文广告中出现,而没有在中文广告中出现的结论,为进一步分析英汉广告模糊语言的特点提供了新的方法。

3. 总结和展望

模糊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应当强调的是正如精确词语、精确表达不是万能、普遍适用一样,模糊词语、模糊表达的使用是以表意严谨为目的、为前提的。运用模糊语言,要注童模糊度。由运用模糊语言超出模糊度所引起的任何表意不明的现象都应当避免和纠正,对于商业广告中的语言模糊度的研究却不够。 研究广告语言中模糊程度的差异为研究广告模糊语言的特点,使用策略提供了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广告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Channell, J.. 2000. Vague Languag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 Lakoff, G.. 1972.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C].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3] Michael, L. G... 1982. The Language of

TV Advertising[M]. London: Academic Press.

商业广告范文第6篇

到2015年初,全国已有39个城市获批建设地铁,预计到2020年,全国地铁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投资达到4万亿。2014年末,全国22个城市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173公里。北京地铁系统是服务于中国首都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京地铁系统拥有14条线路,运营线路长377公里。北京地铁建设使得北京的交通更加方便,1号线从北京西部穿越到北京东部,覆盖显赫的长安街沿线,8号线连接奥运会主场,9号线连接北京西站、军事博物馆站,2号线连接北京站途径前门站环绕北京中心,4号线向南延向北京南站,向北延向各个大学,10号线、15号线、14号线则是上班族专线,13号线也是经过各大高校站点。地铁文化的存在是因为地铁交通的存在而存在的都市文化,也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而发展的都市文化[1]。广告文化就是广告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而北京地铁的广告文化所蕴含的就是关于北京的文化底蕴。而广告文化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它里面包含着当下时代的经济特征和商品特征。

2北京地铁商业广告与经济关系分析

2.1地理位置北京是个历史古城,就决定了它属于一个旅游大城。而地铁线路的设计则极大地方便了乘客旅游。在8号线上有奥林匹克公园站、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一些旅游景点;6号线上有央视电视大楼所在的呼家楼站、南锣鼓巷站;1号线途经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站,可直接到达军事博物馆、故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等地方;4号线途经动物园站、北京大学站、圆明园站。而在相应的地铁通道内部就有关于旅游景点的介绍。而在这些优势性地理位置所在的地铁通道内有着符合北京旅游特色的旅游广告文化。在15号线和8号线的共同车站上有奥林匹克公园站,在站内通道里有着“北京欢迎你”的五个吉祥物的图片,还有着象征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图片。在6号线上的一些站点宣传着北京的美景,如颇具建筑特色的央视大厦,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以及荷花池。南锣鼓巷站是北京地铁6号线和8号线的一座换乘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平安大街)和南锣鼓巷的交汇处。里面有着老北京的特色文化——胡同。而4号线连接的动物园站又是一个小的经济圈,里面的通道开着很多小店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动物园站口就是服装市场,这是一个贸易经济与旅游经济很好的结合体。设计最好的当属于西直门站,西直门是换乘车站,这边有2号线、4号线、13号线、北京北站。而且西直门站的入口有着凯德商厦,可以直接从凯德商厦里进入车站,入站后你会发现里面的广告有汉堡王、英孚教育等,这些指引着乘客去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带动了以西直门凯德商厦为中心的经济圈的发展。9号线、2号线、4号线连接着火车站,出站即可立即到达火车站入站口,同时还可以去火车站周围的经济商厦。

2.2广告设计优势在地铁里的屏蔽门上也是广告的最佳投放地,由于广告媒体的设计视角是正面设计,这样广告的画面更加详细可观。最大程度上达到传播效果。而且媒体播放时间充足,乘客的平均乘客时间是26.1分钟,将近半小时的黄金时间,使得广告内容充分进入乘客的视线,达到宣传效果。而且迫视性强,不受天气因素干扰,媒体环境封闭,增强了广告信息的有效到达。而且还具有客流优势,乘坐北京地铁的大部分人群都是上班族、学生族,每天乘坐地铁是必须的。而且北京流动人口基数大,乘坐人员都有较高的学历,在消费能力上属于全国领先地位,所以它的广告的宣传作用很强,这也为地铁运营公司增加了收入来源。

2.3媒体种类多灯箱媒于站台和站厅层,它的优势是与顾客就出时间长、频率高,而且乘坐的顾客都可以看到,既达到了观赏的效果,又发挥了广告的宣传作用,充分利用了空间,这对新产品的形象塑造是最有效的。

2.4屏蔽门媒体屏蔽门媒于新开通的线路的站点上。具有美观整洁的效用。而且形式多样化,具有很多的造型,对大品牌十分有利。

2.5机场快轨站点媒体机场快轨站点媒体作为连接城区与机场的交通枢纽。拥有超高的曝光率,密集的覆盖,而经常乘坐飞机的都是具有很高消费能力水平的人群。有效而准确地接触高消费人群、商人和高级决策者,锁定“三高人群”。

2.6列车媒体列车媒体包含内包车外包车、单侧品牌专列媒体。地铁乘客平均乘车时间是26分钟以上,而且北京地铁大多数乘坐人较多。时间的长度和人口的众多造成了车内媒体拥有最长的阅读时间,相当于平常阅读杂志广告信息,是最佳的阅读型媒体,最重要的是乘客还有反复阅读的特点以此来打发时间。同时,车内媒体主要是在吊手和车顶两侧,占的空间较小,干扰性小,加大了投放媒体的数量。外包车的优势是足够大的展示面积,可以达到400平方米。面积大则就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乘客等待乘坐地铁的同时,在地铁到来的那一刻会十分关注地铁外部。因为其动态特点和独特的资源特点,是塑造品牌形象的绝好载体。

2.7超级媒体超级媒体主要存在于品牌区域,墙贴、大型看板、柱体之中。大部分的位置在商业聚集地,例如10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车站中关村购物中心。在这些换乘车站来往客流较大,是上下车、进出站的必经之地,所以媒体的宣传覆盖率极高。墙贴、灯箱、屏蔽门贴和梯侧贴媒体交相呼应,将该站全方位包围,独占性强。同时本身建筑特色,可以为广告主提高创意空间,广告投放事半功倍。对于新品牌推广和塑造品牌的形象具有十分大的优势。

2.8电子媒体电子媒体主要包括动感双屏和北土城电视墙PDP。这些都是采取的高科技技术,带来了强烈而新鲜的视觉盛宴。并且它们的设计位置是最佳的观看点。在投放2周时,可有效覆盖超过37.2%的北京15~64岁居民,每人有效接触频次高达5.9[2]。

2.9视频媒体视频媒体主要包括地铁电视,地铁电视将地铁的咨询和一些广告信息相结合,能够很强地吸引乘客的注意力。北京地铁乘坐人数多而且频繁,上下班就可以一天乘坐两次,这样的视频宣传,可以使得乘客长时间多频次地融入地铁生活。

2.10门贴媒体门贴媒体顾名思义就是在地铁的门上面,乘客上下车时,等待车门开放的时候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地铁门上,这个时候就会增强广告的宣传作用。

2.11商圈优势(1)王府井站。王府井站位于1号线上,1号线贯穿北京东城和西城。王府井是北京的重要经济商圈。里面入驻了许多国际品牌。而现在北京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这对于它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经济的优势使得它在地铁王府井站的站内外都有大量的广告投入。(2)西直门站。虽然西直门凯德商厦比不上王府井的规模宏大,但是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西直门车站里面可以到处见到商业广告,尤其是在扶梯上下的过程中。(3)中信新商圈在2号线、4号线、7号线的西北角交汇处。它是可以堪比西直门的重要交通枢纽。除了客流量大外,这里还有很多的高星级酒店和写字楼,这样在人们消费能力上就得到了保证。

3结语

地铁里所含的商业是经济基础,地铁文化是上层建筑,发展经济就能带来文化上的突破[3]。地铁商业广告文化宣传不但满足了乘客的精神需求,还满足了北京的经济发展需求。无论是对投放广告的公司本身还是对地铁公司都是一种互利互惠的经营方式。广告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广告的宣传力度越大,效益就越明显,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高。而且经济的增长会带来更大更多的广告效益。对于国外乘客和外地乘客来说,这也使得他们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了本地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特点。

商业广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商业广告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市场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商业广告已经被推向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竞争机制已经把商业与广告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竞争需要广告,广告推动竞争”,许多工商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正越来越重视广告。

广告是商品推销的重要手段,它宣传商品,加速商品的流通,对于繁荣市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而同时,商业广告又随着媒体的广泛传播,与广大消费者经常接触,成为不断地影响人们生活与思想的重要因素。因此,商业广告负担着双重任务:由于它既与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可分割,又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紧密相联,故而它不仅有助于推销商品,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通过形象化的艺术形式,推广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生活方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企业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就不能停留在固有的生产状况下。因此,企业要能敏锐地觉察市场变化的征兆。如果产品在市场上产生滞销,那么滞销只是问题的征兆,真正的问题是要找出滞销的原因。所以企业家要具备由征兆追溯到问题的这种分析能力,并有将问题转化为机遇的想像力。

首先要根据诉求对象的需要来确定商品的观念,其中既要设定商品的质量目标,也要提出对造型、包装和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其次在企业准备生产的同时,就必须制定出商品的营销战略,即广告和促销。商业广告作用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引人注目,唤起兴趣,激发欲求,促成购买。实现这一功能的途径便是通过商业广告树立品牌形象,为企业打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商业广告千千万万,其样式形形,五彩缤纷。但共同的一个意图是劝诱消费者消费其商品,享受其服务,并为此提供必要的信息。对于企业主来说,这样一个良好的意图却又是不便直说的。优秀的广告创意,可以将广告策划等前期工作所提供的信息、策略、意图表达得面面俱到,而且精彩。比如产品的优越、竞争中自我的优势、对目标市场的诉求等,既可表达得清楚、有趣,又能中肯、得体。同时,这一切又是在艺术的创作和享受中实现的。于是,人们接受了商业广告的诉求。优秀的商业广告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更能博得人们的欢心,记忆深刻,这绝不是因为广告中的商品信息,而是因为它的形式。然而,抽去了广告中的商品信息,抽去了对目标市场的诉求和商品在竞争中的处境,广告的创作便成了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还要说,商业广告的表现有着决不同于艺术表现的本质区别。

对于商业广告设计者来说,在为消费者服务的同时,还有一个为广告主服务的要求。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终究由于立足点不同,要求有差异,抵触与矛盾再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广告设计者应说服广告主坚持为消费者服务的观念,服从消费者的需要,这样才能把对消费者负责与对广告主负责这两者统一起来。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原则,是衡量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经济效益,它不仅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而且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就会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注重环保,投资公益事业,还会扩大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得到社会的赞誉,既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赢得了更多的顾客。如杭州娃哈哈集团在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贫困山区捐资修建百所希望小学,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娃哈哈系列产品知名度大大提高,不仅扩大了现实的市场份额,而且开拓了潜在的山区市场,使企业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兼顾社会效益,当二者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商业广告作为媒介传播的内容之一,也是维系媒介生存,促进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被称为媒介经济的生命线。媒介在进行广告宣传时,追求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但媒介的广告宣传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追求经济效益,由于借助的载体是大众传播工具,除了一般广告所具有的引导消费、介绍产品、传递信息等功能外,广告宣传还具有导向性、思想性、审美性等特征,能够对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着一定的教化作用。

以公益广告为例,央视一套播放的主题为“孝敬老人”的公益广告,“妈妈给婆婆洗脚”影响到“儿子也给妈妈洗脚”,宣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让人自觉形成对照,进而影响到自身的行为。此外还有播放的遵守交通法规的公益广告,能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交通事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增强交通法规意识。除公益广告外,商业广告在传播过程中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作为商业性的广告宣传,媒介在讲究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讲究其社会效益。

对于广告宣传而言,因为广告宣传对于媒介经济生命线的重要地位,加上有的产品商家、广告制作商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一味地追求广告的经济效益,放松对广告宣传内容的把关。而有的媒介对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看得很重,只要有客户愿意做广告,广告价格出得高,媒介就乐于给其做“嫁衣”,而对其内容的把关意识较弱。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经过媒体的宣传,大众被动地接收,经常导致不少问题发生,因此,商业广告设计者在广告宣传上应当从讲究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当好广告宣传的“把关人”。

各类媒体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受众群,其中一部分对媒介保持着很高的忠诚度,充分信任媒介的宣传,特别是一些主流媒体,有的受众对其宣传更是深信不疑。广告宣传也正是借媒介这种优势对企业、产品质量性能和企业信誉进行广为宣传。但事实上也经常出现有的受众购买了媒介宣传的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其结果是不仅对消费者个人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和声誉。某省一家党报刊登了某化妆品的广告,广告宣称该产品对于消除雀斑、皱纹、伤疤等有奇效,不少女士被广告内容打动,购买了这种产品,结果使用后导致面部红肿,生脓流血,不少少女因此毁容。受害者最后虽然通过法律途径得到了应有的赔偿,但对少女身心造成的伤害却无法弥补,给媒体的信誉带来极坏的影响。

广告宣传在介绍产品、推介商品的同时,还向人们传递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的审美消费理念、日常生活行为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则设计新颖,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商业广告,所产生的宣传和教育效果有时能胜过一部优秀的新闻片或一部优秀影视剧。广告要将受众引向积极健康,品位高尚的生活方式,摒弃一些庸俗不堪,趣味低级的垃圾,媒介肩负重要的把关责任。如某报曾刊登过一则洗衣粉广告词:你泡了吗?你漂了吗?其广告立意利用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和一部分人的媚俗心理,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用这种方式来追求广告效应,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见。

把握导向性与追求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媒介和商业广告商可以从寻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出发,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附带传输积极向上的人文理念,这样的广告宣传也不少。如央视播放的“小糊涂仙”广告,广告词中“狼来了并不可怕,失去诚信最可怕”,很好地利用了“狼来了”的故事,不仅让人们对其产品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对人的生活理念形成一定的教育引导,与公民道德规范所宣扬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理念实现很好的吻合,同时还能让人们产生该企业讲求诚信的良好印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其服务功能,提高可信度,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媒体的信誉,反过来说,这样的做法又可以促进媒体广告客户的增加,何乐而不为呢?

社会效益不等于艺术,一般的道德观也不应当等于艺术创作的标准,或是艺术批评的方法。但是,社会效益问题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从广告艺术角度来考虑)都有其一定的含义。在我国,应该确认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两个文明的建设的广告,都是社会效益良好的广告,反过来说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两个文明的建设的广告,即使是经济效益良好的广告,也不能说是社会效益良好的广告。从这一认识引申上去可以说,商业广告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

商业广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商业广告骗术治理

商业广告骗术是指利用广告故意使公众对其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获取非法利润的宣传手段和方法。商业广告骗术就是广告与骗术结合,是以广告形式对受众(消费者)进行欺骗的不正当手段和方法,可以说是“阳光下”的欺诈。

一、商业广告骗术的特征

(一)商业广告骗术利用媒体多样化

通过媒体传播是商业广告骗术最本质的特征。当今,媒介资源的丰富和传媒技术手段的进步在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也为商业广告骗术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其借以利用的媒体也呈多样化特点:一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大众媒体;二是在户外到处张贴或刷制;三是通过印刷劣质地小传单、小册子、小卡片等随处散发;四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五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虚假信息。

(二)商业广告骗术的受害者人数众多且分布范围分散

商业广告骗术的这一特征是紧承商业广告骗术的传播形式而来的。通过上面可知,商业广告骗术作为骗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跳出了一对一的传播模式,通过媒体(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体)传播是其最本质的特征,而媒体自身的受众人数多、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决定了商业广告骗术的受害者就具有人数众多且分布范围分散的特点。

(三)商业广告骗术的受害者身份具双重性

商业广告骗术的可能受害者包括消费者、广告经营者、者和广告监管部门:商业广告骗术的肆虐会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广告行业市场秩序、降低监管部门的威信,进而损害以上各主体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以上各主体面对商业广告骗术时的不作为姿态又会使他们的身份发生对立性转移,即从受害者成为商业广告骗术帮凶,致使更多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商业广告骗术受害者身份的这种双重性,极大的纵容了商业广告骗术实施者,因为受害者主体的不作为极大地降低了商业广告骗术的违法成本:骗了也白骗!

(四)商业广告骗术的表现形式纷呈

商业广告骗术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一是广告主不具备合法主体资格而广告,即广告主没有取得《营业执照》或相关许可证;二是广告中的商品是国家禁止的、严格控制的,不能作为商品(如大熊猫)或一般商品(如品)而做广告;三是未经事前审查而广告;四是利用不合法的广告形式,如以新闻报道形式广告;五是以虚假广告形式广告,即广告中对商品或服务的介绍与客观事实不符;六是以误导消费者达到欺骗目的的广告,如玩弄文字游戏、利用消费者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故意使用一些专业数据或术语;七是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尤其是使用社会公众人物以消费者、患者、专家的身份,向受众介绍、推荐商品服务或者商品服务的优点、特点、性能、效果等;八是通过医疗广告宣传对癌症、乙肝、艾滋病等各种疑难疾病保证治愈。

(五)商业广告骗术侵入领域多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商业广告骗术几乎无孔不入,广泛渗透在各种类型的广告中。可以说只要是存在广告的社会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商业广告骗术的影子。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广告市场情形来看,医药、医疗辅助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是广告肆虐的重灾区:北京市广告监测中心2005年1月份对北京地区23套电视节目、7套广播节目、5家网站、13家报纸进行了监测,其间广告总量为135093条,监控到1656条涉嫌违法广告,其中医药和医疗用品类与医疗服务类是违规广告的主角。

二、商业广告骗术的治理

“治病救人”要“对症下药”,商业广告骗术就是广告市场这个有机体上的疾病,要想治理商业广告骗术,使广告市场实现良性运作,需要以商业广告骗术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从广告监管、广告者、行业自律以及消费者等几个方面入手。

其治理模式见图5.1:

图5.1对商业广告骗术的多维治理

(一)从广告主入手

广告主是商业广告骗术的始作俑者,也是商业广告骗术施“骗”过程的总导演。因此,广告主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才是治理商业广告骗术的标本兼治之举。广告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1)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广告主是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他们在同其他同类产品的生产者进行竞争的过程中要遵守自由、平等和正当的竞争原则,要坚决摒弃那些不正的竞争手段,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决同那些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竞争者进行斗争。

(2)树立良好的守法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规范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这种属性要求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经济主体要遵守国家规范经济秩序和调整竞争关系的的法律、法规。这既是对各广告主市场行为的约束,使他们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法经营;同时更是对各广告益的保障:通过对违法广告主的制裁为合法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

(3)加强行业自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大。那些以广告骗术为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广告主或许能够获得一时之利,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广告主将势必遭到消费者的唾弃和市场的淘汰。因此,在行业内部掀起加强行业自律,鄙视失信和欺诈的风尚,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规范自己,将成为广告主获得长远发展和杜绝广告骗术的不二之举。

(二)从消费者入手

(1)加强对消费者的广告法制教育

对消费者要进行《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和法律意识,能够对广告介绍的商品和服务做出较准确的判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增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使消费者学会用、敢于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对商业广告骗术绝不姑息,避免受害者增多。

(2)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要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特别是改变消费者面对侵权诉讼的冷漠态度,可以考虑引进在欧美盛行的“集团诉讼”制度。在美国受商业广告骗术欺骗了的消费者不需要每个人都,只要一人赢了官司,这个判决就适用于所有的该商业广告骗术欺骗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同样数额的赔偿。

(3)建设消费者知悉广告监管信息的渠道

建立消费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即政府要以法律手段干预市场经济主体的日常经济活动,促使信息优势方向信息弱势方强制披露有关必要信息,以便使社会上的公共信息得到满足,从而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人们在掌握信息之后,通过理性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

(三)从传播媒体入手

媒体是广告信息的“把关人”,负责对广告信息的过滤和把关。对媒体中介的利用是商业广告骗术不同于一般骗术的本质特征,因此,如果媒体能够很好肩负起“把关人”责任,像抓新闻一样抓广告,就可以切断商业广告骗术作用于消费者的路径。

(1)加强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形势下,新闻媒体追求广告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新闻媒体的广告宣传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经济行为。借助大众媒体的广告,除了具有引导消费、介绍产品、传递信息等功能外,还应具有导向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等特征。因为广告宣传能够对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一定的教化作用。尤其是医药广告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大众传播载体,在讲求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讲求其社会效益,对违法医药广告和虚假广告的宣传一定要强调“守土有责”,要“象抓新闻一样抓广告”。新闻媒介“像抓新闻一样抓广告”最终一定要落实到媒体从业者身上,因此加强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教育至关重要。(2)严厉追究媒体的连带责任

过去由于工商部门的行政处罚对象是单位,许多媒体根本不在乎。现在有些地方对媒体违法广告的处罚已经由以前单纯的处罚单位,改为对媒体和单位实行“双罚制”,既对媒体处以罚款,同时也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如广东省就规定先由单位对相关媒体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对拒不改正的则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如新闻出版局)追究其领导责任;对仍旧不改的,将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或人身伤害的,将按法律法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这就使得媒体单位的相应责任人看到了虚假违法广告的后果,因此都非常谨慎并认真审查每一条广告。

(四)从监管部门入手

加强广告法制建设是有效治理商业广告骗术的主要途径。完善的广告立法是打击商业广告骗术行为的前提,它使企图实施商业广告骗术的违法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无漏洞可钻,严厉的制裁措施使其望而却步,同时也使广告执法机关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执法机关的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强,执法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不枉不纵是防治商业广告骗术的关键。增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真正树立起法律在其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防治商业广告骗术的根本。

商业广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商业广告;设计;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对商业广告的认识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的商业广告模式中,消费者在商业广告信息的认识上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商业广告的传播出现多元化的发展,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在这种环境下,消费则需要通过不同的媒介才能完成对商业广告的认识。

1新媒体环境下的商业广告设计的特点

1.1设计内容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加强,人们在生活中不再只是商业广告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其能够从多种角度对信息进行选择,从而参与到了广告信息的处理过程当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信息传播中,广告设计人员和消费者,消费者和广告载体之间的联系被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沟通方式。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商业广告要重视互动设计,保证消费者能够参与到广告设计当中。1.2具有较强的个性创意在当前社会,消费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他们的消费观念是时尚、个性自由,在这种消费理念的指导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满足消费者新的消费要求,提高商业广告的效果,现代的广告设计应该面向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广告设计。1.3设计人性化特点商业广告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要,所以商业广告的设计要更多的体现消费者的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商业广告要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指导进行商业广告设计,在广告的设计中把人的情感、想象等因素融入到广告中,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使消费者在广告中得到内心的满意。1.4设计多元化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商业广告设计的多元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上,一个方面是广告的载体上,载体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广告的表现形式多元化。另一个方面是广告中的文化内容多元化。为了适应广告设计多元化的要求,在新媒体形势下的广告设计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这样才能保障广告设计能够向人们群众传递出更好的信息和不同的文化符号。

2新媒体环境下的商业广告设计

2.1户外广告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户外广告是传统的广告设计方式,不适应新媒体商业广告设计的发展,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利于新媒体形式下商业广告设计的发展。在事实上,户外广告的形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的。在现代社会上,户外广告的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其中出租车、地铁、公交车等广告都是户外广告的创新发展形式。在户外广告设计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广告线路的确定。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户外广告的线路进行确定的时候可以运用GPS技术,这样就方便了户外广告设计工作的开展。2.2图文广告在新媒体形式下,信息交流和共享的主要平台是网络。在商业广告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对商业广告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网络技术给商业广告带来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使商业广告突破电视报纸等领域的限制,另一个方面是使人们能够更快的得到广告的信息,同时还能使人们参与到广告的设计之中。总体来说,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商业广告的效益得到了很大成度的提高。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广告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商业广告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富媒体广告得以发展,并在人们群众中得到广大的好评。富媒体广告的基础是传统的广告设计,与传统的广告设计不同的是富媒体广告对现代的媒体进行了整合,在富媒体广告中,文字和图像等内容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特点使富媒体广告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在多媒体环境下,商业广告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图像广告和文字链接广告。其中图像广告又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旗帜广告、矩形广告、弹出式广告、浮动式广告;文字链接广告又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搜索引擎广告、在线互动游戏广告、邮箱广告。这些不同分类的广告在投放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3新媒体环境下商业广告传播研究

对于商业广告而言,其传播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传播的质量,而不是取决于其传播的数量,对于广告传播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是媒体的策划和组合。其中,媒体的组合传播主要是指通过媒体把广告的信息传达到消费者心中,传播的方式需要是简单的,容易接受的方式,同时对信息的传播还需要通过多次的传播、重复的传播、全方位的传播,在媒体的组合传播中媒体的预算可以达到最低,投资的回报可以达到最大。对媒体组合传播的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观众的注意力,为了使传播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观众进行广告信息传播。当然,媒体的组合运用在广告传播中不仅具有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优势与特点、拓宽广告信息覆盖面、弥补单一媒体有限覆盖面的缺陷等方面的优点,还可以使品牌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在广告信息传播中,媒体的组合方式可以是视觉媒体与听觉媒体的组合,可以是瞬间媒体或长效媒体的组合,还可以是大众媒体与促销媒体的组合,这些组合方式都能够在很大程度提高广告的曝光率和影响力。在商业广告的传播中,对于企业来说最理想的传播方式是用最少的广告预算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所以,在进行广告传播的过程中,应该综合对广告的产品的市场目标、市场策略、广告媒体策略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以此为基础对各种媒体进行科学的搭配,保证广告的目标能够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范围不断的被扩展,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广告媒体的选择应该打破传统的广告媒体选择的局限,把广告传播中充分利用新型的媒体吸引观众的注意,实现广告传播的目的。

4结语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不断的加快,为企业的广告传播媒体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企业要根据媒体时代商业广告设计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商业广告进行设计,同时还要通过高效的传播方式进行商业广告信息的传播,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邱志茹.商业广告的新媒体利用与设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2]谢玉.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的特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舒怡,郭开鹤.新媒体环境下的商业广告设计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0):157~158.

[4]陈立.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6):73.

[5]于雪,刘爽.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37~139.

商业广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商业广告;色彩;心理

21世纪以来,科学的日新月异,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我们的视觉和体验。今天,人们的生活与色彩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色彩心理的刺激感和满足感不断的影响着人类,它已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一部分,而商业广告恰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必将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色彩和商业广告的关系已是不言而喻。

一、商业广告中的色彩表现

商业广告中出现的主题内容丰富,在宣传中侧重的方面也各有喜好。有的注意企业形象的宣传,有的针对商品形象的宣传。一般在大部分商业广告中都是通过色彩表现来烘托广告中的主题。

(1) 食品广告

这类产品多讲究营养、美味和安全。在色彩选用上多用暖色,干净的色彩,最好能接近食品本身的固有色,使人联想到可口诱人的美味,通过这种色彩的联想刺激人们的食欲与购买欲。

(2) 体育广告

这一类产品讲究活力、舒适、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力量。体育类广告中有对产品宣传的,也有对活动宣传的,在色彩上多采用对比较强的纯色,对比构图,也经常用一些灰色调做为底色来表现主题,重点突出比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3) 旅游广告

它讲究旅游中的愉快、舒适、安全和方便。在色彩中选用中性系列色彩,如蓝绿色等色调给人以恬静、陶醉的舒适感,能够使旅客们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同时色彩的选用风格方面应注重简洁。

(4) 工业机电广告

这类产品多讲求功能性、实用和效益。在色彩上多采用沉静、稳重、朴实的色调,如紫色和一些高级灰调;加入一些充满活力的纯色,如采用红、蓝、黄等,给人以坚实耐用和现代的感觉。

二、商业广告设计中色彩表现的特征

(1) 识别性

由于人们喜欢饱和度稳定的颜色,不喜欢游离不定的颜色,商业广告大多采用饱和度高、倾向性明确的色彩。除了运用图形与文案以诉求某项产品的功能外,还需体现企业自身识别系统的色彩,以提升产品广告与企业形象的双重效益。

(2) 诉求性

所有的商业广告设计均是针对某一诉求重心而采用的传达方式,因此,传达信息的完整与否,就成为商业广告设计的重点。表现方式上,除了图形创意和文案创意之外,还要重视色彩设计对商业广告诉求重心的表现,以从分发挥视觉传达效果,达到广告诉求的完整效果。

(3) 竞争性

靳羽西为东方女性设计的化妆品系列,从广告到包装及每件化妆品、购物袋等全用黑色,一反女性商品一贯采用淡雅柔和的色调之习惯。这种设计,大胆地使用东方女性之一贯禁忌的黑色,这是它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一旦让色彩从原来的限制中冲出来,发挥自身魅力,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大显身手。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同行之间所用色彩表现的差异,以取得自身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区别,提高顾观众的注意力,强化自身的竞争能力。

商业广告习惯用色主要由两方面决定:商品的本身特征、用途;商品的使用者对色彩的感受。在进行设计商业广告色彩时,要多深入了解企业、商品及消费者的各方面信息,选择适合的色彩,既考虑商品色彩的共性感受,更要突出商品的个性特点,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三、商业广告设计中的色彩价值

(1) 色彩具有的象征性

色彩会使我们产生各种联想,从而达到了商业广告最大的效益。广告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通过色彩而得到,它能从直观上给人以高贵、典雅等心理感受,也能够使我们更快捷地辨别出图形的意义。

(2) 色彩不仅能增强视觉识别,而且还有助于记忆

它的恰当运用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比接触其本质特征更加具象的价值。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对人的影响力已成为商业广告设计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

(3) 色彩有明显的刺激和影响情绪的作用

它影响人的视觉感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情绪。优秀的商业广告设计,首先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用鲜明的色彩会给人强烈的视觉感染,引起人们的注意,灰暗的色彩会给人一种又脏又旧的感觉,则无法吸引顾客们的注意力。

如何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商业广告色彩呢?首先,色彩运用应该体现视觉冲击的特点,在设计中引起的消费者的注意,必须牢牢吸引目标。不仅反映主题内容,更要认识到色彩的心理刺激作用,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活动。其次,色彩又应及时地反映了商品的真实性。最后,色彩表现的准确性也是商业广告设计中最具有说服力的表现。

四、商业广告色彩与消费心理

对商品色彩的恰当运用,在广告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商业广告设计中必须考虑色彩与消费心理的关系。红色往往与吉祥相联系,成为大喜大庆的象征,它自然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的常用色;蓝色表现宁静,象征着自然、健康,易产生清澈、超脱的感觉,例如,LG公司的空调台牌,广告给人的清爽、冷静的感觉来自于大面积的冷色基调―蓝色调,让人看起来有晴朗的生活气息,立刻亲近了该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广告是否稳重、干练也可以借助于色彩来表现。暖色调的广告较之冷色调的广告更具有吸引力。在广告的色彩运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商业广告设计,必须根据其内容和视觉效果来选择整体的冷暖基调,然后再考虑局部的色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善于运用色彩表现企业的理念、文化,已成为色彩设计在商业广告表现中的重要使命。色彩的表现刺激视觉感官,引发生理反应,并依据自然事物等因素的潜意识影响,而赋予色彩不同的具体的联想与象征。它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已与人们的心理、生理紧密相关,同时色彩的功能性和影响力,也直接关系到商业广告是否能吸引注意,是否达到销售目的,是否体现价值的关键。因此对色彩表现和商业广告设计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是现代平面设计师进行创作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国伦:《广告设计技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2] 刘境奇:《广告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3] [日]仁科贞文:《广告心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

[4] [美]《里斯广告攻心战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

上一篇:商业贿赂范文 下一篇:商业周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