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08 15:13:01

融资管理

融资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部开发;投融资策略;金融体系改革

资金短缺是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资金流失、资本形成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总量少,资金利用效益低,低收入人口尤其是贫困人口多,资金融通配置效率不高,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西部大开发需要数额庞大的资金支持,仅靠中央政府的财力支持是十分有限的。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和金融深化,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利用效益低下问题,才能拓宽西部资本形成的空间。

一、金融支持,深化改革,推动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

国家在西部地区应采取倾斜性货币政策。具体包括:一是实行差别性存款准备金政策,弥补西部资金东流和现金漏损率高的问题,以调节东西部地区资金的不平衡。二是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西部地区的利率管理政策可有别于东部,应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利率损失可由中央财政弥补。三是实施扶持性的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总行可考虑给西部地区人行一定的再贷款权,使其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情况发放一定的再贷款。四是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国家可适当降低建设项目资本金限制,延长银行贷款期限,引导西部地区商业银行资金流向。

在金融扶持的条件下,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管理机制。一是在金融机构改革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内部责任制度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加大稽核力度,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二是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的稳健运行;三是尽快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正常运作机制,提高西部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四是提高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构建高效运作管理机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并完善支付结算系统。除此之外,中央银行应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西部开发产业金融政策的资金运行风险进行有效监管,以保证产业金融政策的实施。

融通西部资金必须大力发展西部金融组织体系。国家应积极支持西部金融组织机构创新,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制度,适当降低西部地区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条件,大力促进西部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二是积极引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设置外资银行,扩大其在西部地区分支机构的数量;三是强化对西部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规范管理,加强中小金融机构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支持与服务;四是积极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西部产业发展与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五是组建西部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西部地区开发贷款规模。

二、活用存量,积聚增量,进行有效资本动员

“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我国西部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至今仍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骨干。西部十省区建起了2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780多家,固定资产超过4000亿元,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化程度高、辐射能力强的行业。这些资产构成了西部开发的存量资金,是西部发展的宝贵财富,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资金运用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得十分缓慢,还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未进行现代公司制改造,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未予转换,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差。因此,根本问题是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使产权明晰化、多元化,国有企业产权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然后才能有效实施结构转换和调整改造。对于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可在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将国有股本出售一部分,向社会募集一部分资金。通过股权出售可实现产权多元化,将社会监督引入企业,把国有企业的资本存量有效地利用起来。

我国西部地区存在很多有实力的强势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成为西部开发积聚资金的经济核心体。至1998年末,西部地区企业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共有198家,共计募集资金435.71亿元,西部强势企业已能有效积聚全国的资金,利用强势企业积聚社会资金是西部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目前,西部大中型企业有2990家,如有10%近300家成为强势企业,每年每家从市场上积聚1亿元资金,就有近300亿元,这个数字已超过了国家预算内在西部地区的投资206.18亿元(1998年统计数据)。西部应抓住时机培育强势企业,使企业逐步规模化并占据竞争优势。

单纯依靠经济实体的资本积累并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的资金需求,还必须有效进行资本动员。在开发初期,政府部门的投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但仅靠政府投资也是远远不够的,应积极开辟多种融资渠道。一是政府初期投资带动更大规模社会民间资本流向西部地区。当前,在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西部地区,民间资本所代表的非国有经济并不活跃。随着我国加入WTO,投资环境相对较优越的东部地区能吸引更多外资,这些外资的涌入必然会“挤出”东部的一部分民间资本,迫使其向外地转移。西部应抓住东部流出的这部分民间资本,以超前性战略来动员东部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这样既能弥补西部民间资本不足的缺陷,又能为东部民间资本提供新的发展环境。二是利用西部投资环境的特点和优惠外资政策,吸引国外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不能仅靠优惠政策,必须改善和充分利用自身的投资环境优势因素。从目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仍有自身的特点,可以通过对自身优势的挖掘吸引到大量的投资,比较明显的是西部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能源特别是潜在能源具有一定优势,劳动力供应充足且价格便宜,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当前,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大型跨国公司逐步替代港、澳、台中小企业的优势地位,长期性战略投资行为也将取代中小投资者的短期投资行为,西部重化工原料比较丰富的特点必然会对国外跨国公司产生较大吸引力。只要有效地减少软环境障碍,西部地区就一定会迎来外商投资的热潮。

三、调整政策,制度创新,积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

开发西部,首先应制定有利于西部开发的产业金融政策,这些产业金融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采用竭泽而渔的手段,应通过采用合适的投资方式引入外部资金,如进行BOT、ABS等项目融资方式较为可行。二是大力支持资源开发项目。资源开发需大量投资,国外投资也有许多对西部资源开发感兴趣,对于外资进入可适当给予优惠,刺激其进入西部。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议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创业投资公司,鼓励个人和企业向高风险科技方面投资。四是积极引导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定好投资重点。西部地区要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于自身优势,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另外,必须加强交通、能源、通讯、环保、水利建设,要切实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增加环境保护投资。

西部经济发展固然需要优惠政策的倾斜来启动,但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企业微观制度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政府在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时应着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在西部地区下一步改革取向上,中央政府应进一步下放地方政府的自,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中制度供给主体的制度创新能力与创新激励问题,促进地方政府从分配上关心经济效率,最终加快排他性产权的确立和实施,从而为西部经济发展创造内在活力。二是加快建立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制度创新体系。西部地区私人投资和非国有企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缺乏旺盛和持久的动力和活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充满活力,关键要看能否形成一种新兴企业前赴后继、不断涌现的良性经济增长与发展机制。根据国外经验,创业投资公司在激励民间投资上可起到重要的甚至根本的作用,美国发展创业投资公司是经过半个世纪的摸索,才形成现在比较成熟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形式,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并积极创造条件运作起来。三是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要采取更新的创新手段和更大的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西部的制度创新能力,推动西部制度的帕累托改进,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融资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时效性;准确性;风险

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和融资活动不能再只局限于实物资本和资金的运作,应该把知识和人才纳入理财的对象。把知识和人才作为投资和融资的对象与传统的理财观念在风险分析和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创新上,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地落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到底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首先,知识已经成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因为知识可以脱离劳动者,智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他不像人类社会早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必须由劳动直接面对,知识是物化了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力,如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宇宙飞船等等。其次,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人在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的潜能的重视。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业主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往往关心的是生产规模的大小、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就是一种外延式的再生产、粗放型的经营。在这种经营理念下,产生了业主与雇工之间的对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看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科学管理学理论,后来马斯洛又提出了人的需要五层次理论,人们开始重视发展人的潜能。到今天企业文化的兴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期权制度的广泛采用等等,反映了人们对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变化以及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由直接追求财富到今天通过追求知识来间接追求财富的方式变化。这种观念的转变结果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的。

企业理财的本质和目的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是最大限度地追求财富的行为。既然如此,那么,今天我们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应该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呢?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和融资活动不能再只局限于实物资本和资金的运作,我们还应该把知识和人才纳入理财的对象。

如何把知识和人才作为理财范畴有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首先,对知识的计量和价值管理。目前我们对作为知识资产的一部分如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的计量有了明确的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实际成本记账;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约定的价格记账;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记账。这个规定只承认了部分知识资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而对另外一些知识资产,可能是由于计量方面的原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却没有承认,如计算机软件、企业文化、高素质人才、企业品牌、先进的组织体系、营销网络、融资渠道等等。还有,该规定对知识资产的计量是按照交易价格或成本支出进行计量的,把知识资产与有形资产等同起来,这是严重错误的。我们知道,知识作为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谁掌握了先进的知识,谁就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同时,知识有很强的时效性,旧知识不断地被新知识替代,一旦出现了新的知识,旧知识的价值就基本上趋于零。有鉴于此,对知识的计量和价值管理应该采用市盈率法,用市盈率法计算出的企业价值减去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就等于企业的知识资产价值,同时对知识资产的价值管理应该采用重置成本法管理。知识资产所创造的财富则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在同行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的办法来计量。

另外一个理论问题是知识以及运用和创造知识的人在企业中是权益性资本还是非权益性资本。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人的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有形资产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只起价值转移的作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因此把知识和人作为企业的权益性资本在逻辑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实践中,近几年兴起的以技术入股,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派发股票期权,这些现象既是融知、融人行为,同时也是把知识和人才作为一种权益性资本: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同实物资本一样享有剩余索取权。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企业发生亏损时,受害最大的是实物资本所有者,他可能会一无所有,而知识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依然是知识资本的完全拥有者,因此把知识和人作为权益性资本是对实物资本所有者的不公。我认为这只是对把知识和人作为权益性资本的不完全接受而已,试想,如果把所有的实物资本都当作借贷资本,实物资本所有者只能分享利息,知识和人才是唯一的权益性资本,整个世界资本市场以创业资本市场(人才和知识)和借贷资本市场(资金)构成,也许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整个世界更富有创造性。从实践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用人机制、改革激励机制方面做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工作,我认为,核心问题是要明确谁在创造价值,我们为谁创造价值,这个问题明确了,很多问题也就解决了。可喜的是,中国目前的教育产业化、创业板证券市场、股票期权制度、知识产权的保护、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对国有企业家实行年薪制等重大利好现象和利好消息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在我们眼前,在某些领域或政策上,已经把知识和人才作为权益性资本来看待。在城市家庭,家长最舍得投资的就是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投资!技工贸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企业办大学等等其实都是对知识进行投资的行为。

把知识和人才作为投资和融资的对象与传统的理财观念在风险分析和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知识的时效性。我们在前面谈到对知识的计量和价值管理时,应该采用重置成本法管理,因为新知识一旦出现,旧知识的价值有可能趋于零。因此,在投资知识时,要考虑到知识的领先程度以及知识的发展方向,我们掌握了买入的知识后,能不能很快开发新知识、新技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大连的华录、成都的锦江电机引进当时先进的录象机生产线便是典型的教训。

第二,对人进行培训锻炼或者融入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人是活的资产,是可以流动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和良好客户关系的经理人的流动对企业的损失有时候是致命的。因此,对人的管理应该建立个人档案,尤其是关键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根据个人特点,创造符合个人人生观的事业基础、融洽的人际情感氛围、恰当的物质利益激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考虑是否对某个人或某类人进行投资。另外,我们对人进行了投资,其潜能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产生多少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的努力程度,这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第三,对知识和人才进行投资回报分析的准确性。前面提到,对知识产生的回报可采取计算本企业在同行业内获得的超额利润的办法,但是,知识产生回报的大小,人的潜能产生资效益的多少,或多或少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可控性较差,对其投资的未来效益预测有很强的主观因素。这些客观存在的主观因素可能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决策的风险较传统投资决策的风险更大。

第四,如果我们想保持在知识资源领域的领先,可能我们得投入相当量的人力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这些领域的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

融资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负债融资;融资结构;公司治理

一、引言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上中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

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是指公司通过对融资结构中负债和股权结构的选择而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负债和股权不应仅仅被看做是可替代的融资工具,而且还应该被看做是可替代的治理机制。哈特(1998)认为,给予经营者以控制权或激励并不十分重要,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要设计出合理的融资结构。张维迎(1999)认为,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结构。唐宗昆(1999)认为,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的形成,要以有效的融资结构为前提。所有这些观点表明,融资结构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二是债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二、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理论分析

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1]是指债权人利用法律和合同所赋予的权利,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式或方法,对债务人——负债公司及其经营者或经理人员行为进行的监督控制或激励约束,从而对负债公司的治理机制和治理绩效所发生的影响或带来的效应。

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业主所有制的古典企业逐渐进化为现代公司制企业,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引入了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经营效益不再受业主本人能力的限制,由此产生了委托—关系。但是,管理者与所有者两个行为主体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管理者因为企业不是其所拥有的,所以可能更加倾向于在职享受和消费,而所有者则希望其资本增值。而信息不对称是广泛存在的,使得股东无法对管理者进行完全监督,或者监督的成本大于监督所带来的效用,这样,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经营管理者手中。

在经理人员对企业绝对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投资中负债融资的比例将增大经理人员的股权比例,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在大股东绝对持股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投资中的负债融资比例将增大股权集中度;在法人股绝对持股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负债融资的比例将增大法人股的持股比例。如果债权人对公司的约束是硬的,那么,在股权分散、法人或管理层持股较小的情况下,增加负债融资一方面相对提高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管理者持股比例,增加大股东的监督力度和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债权人将承担起对大股东和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职能。如果外部中小股东通过一定程序将自己的监督权委托给大的债权人,这样一方面满足了中小股东“搭便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使大债权人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这样因负债增加而使股权相对集中和管理层股权比例相对增加而提高他们追求绩效的动力,同时负债也使失败的风险增加从而使债权人的监督加强,促使大股东和管理层多努力工作少个人私利。两方面作用结合在一起,将大大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负债通过相对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一方面增加了管理层的激励,降低了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成本;另一方面,债权人的监督约束了大股东的私利行为,避免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可以说,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具有正面效应。

三、中国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一)中国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现状

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公司尤其是国有公司预算软约束的情况相当严重,至今仍未硬化(郑江淮,2001),为此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并不是正面效应。谢德仁(1999)提出了这一悖论并进行了解读。进一步说,中国上市公司的情况又如何呢,于东智(2003)、王四满(2005)等很多学者通过研究,上述“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具有正面效应”的结论也不成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负面效应,即体现为负债融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弱化与恶化,或称负债融资公司治理效应的弱化与恶化。

(二)中国负债融资公司治理效应的弱化与恶化原因

1.股权融资偏好和便利使得债务融资无法限制经理人员滥用现金流。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表现为尽可能利用在证券市场上增发和配股的机会获取股权资本,排斥债务资本,导致资产负债率偏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欠缺、再融资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以及筹资者对股权资本成本的认识偏差等,造成了股权融资便利和融资成本较低的假象。在这一假象的驱动下,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融资,而很少进行债务融资。这使得债务融资无法发挥限制经理人员滥用资金流,从而降低成本的作用。

有资料显示,近十多年来,中国企业在只包括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证券直接融资的融资总量中,直接融资虽然发展较快,但所占比重仍然很小,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比重占绝对优势。截至2008年末,银行贷款融资在融资总额中的比重高达91.8%,直接融资比重仅为8.18%。在只包括股票和企业债券的证券融资中,股票发展较快,企业债券发展过慢。在包括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企业债权融资总量中,银行贷款的比重更是占有绝对优势。1995—1998年,平均来说企业债券仅为银行贷款的2.11%。

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对企业来讲,发行债券往往比股票更具吸引力。据资料显示,自1946年以来,在美国全部的外部融资中直接融资中的债券融资比重基本上都高于股权融资的比重。1970—1989年间,英美两国债券融资分别占外部融资的129%和196%。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国更加注重发行债券融资。美国1993年直接融资的债券市值为12.7万亿美元,超过股市7.4万亿美元近50%。美国非金融公司债务总额中,属于银行贷款的比重1979年下降为15.7%,到1989年和1994年这一比重下降为10%和8.2%。

2.商业银行独立性的欠缺和债权的软约束。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和个人都被假定为严格地遵守预算约束,在预算约束的范围内追求效用最大化。在中国却往往出现约束软化的现象,即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方(政府或银行),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坚持原来的实现合约,使企业资金的运用超过了其前其收益的范围,或者从跨时期的时间角度来说,提供资金的机构使企业支出超过了其将来收入现值所确定的范围(平新乔,1998)。对于预算软约束的解释有多种,科尔奈(1986)将其原因归结为社会主义集权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父爱主义”,以及政府追求就业目标或政治支持等。此后西方经济学家又提出,不仅仅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预算约束的软化,而且集中的银行体制也会导致预算软约束。以上解释似乎都与中国目前的现状相吻合。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属于国家所有,而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也是国有企业,既然所有权都是国家的,那就难分彼此了。虽然《商业银行法》为银行经营管理的独立性提供了法律保证,但仍受到国家政策甚至行政命令的影响。商业银行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关系依然纠缠不清,它们共同的目标都是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自发地产生对银行的依赖感,甚至习惯于对债务进行抵赖。同时,国有银行自身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一股独大”、委托问题和经营者激励问题,导致银行通常并不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其参与企业治理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此外,中国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是以防范金融风险为首要目的,银行作为债权人事实上无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只要企业能够按期偿付贷款的利息,银行就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银行通常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地位,这大大阻碍了债务治理效应的发挥。

3.破产退出机制和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法律规章给予政府机构太多的权利,而关于债权人权益的条款则含糊不清,没有明确清晰地规定当企业拖欠债款时债权人能够做些什么。在破产过程中,即使银行能履行一些作为债权人的权利,但是在执行时也常常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掣肘。由于市场规则和债权人基本无法主导破产程序,在缺少市场力量和债权人力量监督的情况下,破产往往成为债务人逃避债务的手段,破产在现实中离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严惩人的目标越来越远。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已经发展了十余年了,但上市公司的破产退出制度仍没有完全建立。前面也提到,中国的《破产法》仅限于调整一般企业,而上市公司的破产退出缺乏健全的法律依据。尽管证监会在2001年2月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并于2001年11月进行了修订,使得几家早就被PT的公司先后退市,但此办法对亏损公司暂停和终止上市时如何发挥债权人的相机治理作用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所谓相机治理[7],是一种动态治理的观点,是指当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时,由债权人替代股东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破产法律法规并不支持银行在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接管企业(包括上市公司),这大大限制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行政干预、法院独立性不强等原因,银行对企业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四、解决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当前宏观经济的运行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有利于发展企业债券,这首先表现为在银行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债券利率也相应降低,企业债券融资的成本低廉;其次,企业股权融资的难度在加大,证监会已经出台了对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该规定要求对拟上市或增发新股及配股公司报送的材料由许可的国内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双重审计,这也增加了股权融资的成本;再次,实施债转股后,中国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下降,拓展了企业债券的发行空间。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目前至少做好以下工作:(1)不断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结构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是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条件。(2)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并在政策上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给予支持。如逐步放开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限制,由市场定价。制定减免企业债券利息税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3)调整企业债券品种结构,增加债券的流动性和可转换性。进行企业债券品种的创新,能为债券发行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4)加强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不断完善中国的企业资信评估机构和企业信用的评价体系,使资信评估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公正的投资决策依据,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2.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打造独立的债权主体。要解决银行债权的“软约束”问题,消除国有企业随意拖欠贷款的现象,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消极治理的态度,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充分的公司化改造和股份制改革,努力解决国有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问题,打造真正独立的债权主体。要严格杜绝各种行政性贷款,消除政府部门对商业银行经营的行政干预。尽管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一定要首先树立市场化运作的观念,反对那种把银行当做政府拯救国有企业的工具或提款机的行为,以保证商业银行能够自主经营和自控风险。

3.完善主办银行制度,授予银行更大的监控权。在目前情况下,应考虑授予商业银行更大的监控权。(1)对负债比例较高的公司,应当允许银行作为主要债权人列席公司的重要会议,使其尽可能充分地获取关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2)可以考虑授予主办银行特殊投票权,允许其代表所有的债权银行享有一票否决负债公司经营决策的权力。(3)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允许主办银行对企业进行战略持股,或者允许主办银行直接进行债转股,以更好地发挥债权治理的作用。

4.改革和完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要改革现有的破产法律制度,把改革的立足点放在加强对债权人利益和债权人市场的保护上。破产法律制度作为公司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为前提,以维护债权人利益、重整社会经济资源为目的。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对现行的破产法律制度进行改革。(1)破产法律制度对破产主体应当一视同仁,对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的破产清算,应当设定相同的程序,而不能有歧视性的规定。(2)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破产程序。破产的目的首先应设定为清偿债务,其次才是社会资源的重整。因此,破产法律制度应当限制政府部门和债务人的主管部门在破产程序中的不正当权力,消除行政权力对破产过程的干预,避免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3)应增加债权人、社会中介组织和专业人员在破产程序中的参与权,着重提高债权人对破产程序的参与程度,增强破产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破产法律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债权人有权参加清算组的工作,并可以单方面提出和解和整顿的请求。同时,企业资产的评估或企业的整顿必须在债权人的直接参与和监督下进行,以保证公正性和有效性。(4)要做好相关的体制改革。破产机制的完善牵涉到许多方面的体制完善,例如融资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国有股的减持。作为所有者或控股者,地方政府更可能通过各种与市场规则完全相反的方式继续扩大对处于困境的公司提供支持,这些措施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实施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向上级部门进行游说等。作为所有者或控股者,当地方政府不得不按照法律、法规及法院判决处置其所控制的公司时,他们就更有可能干涉相关法律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王四满.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30.

[2]张彦,杨富国.如何发挥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J].科技资讯,2006,(6):21-22.

[3]王四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考虑环境因素[J].证券市场导报,2005,(5):36-38.

[4]文忠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06,(3):16:19.

[5]杨兴全.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J].会计研究,2002,(8):9-12.

[6]曾春华.浅谈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J].商业会计,2005,(12):13-15.

[7]张锦铭.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23-128.

[8]马小英.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优化分析[J].北方经济,2007,(2):29-30.

融资管理范文第4篇

本文尝试从财政部门的角度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出发,认真分析了当前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了解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规范做法的基础上,以明确投资主体、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政府融资负债管理、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拨付制度等为突破口,提出了一些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状况的具体对策。

一、现状分析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投融资主体来看,决策主体地位未得到尊重。政府投资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形成目前政府投资各行其是、多头管理、无效失控的不合理状况。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又不撒手,距离公共财政的要求甚远。

2.从投资管理来看,风险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受益单位,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形成建设单位为自己争取利益而潜意识地为扩大投资而在建设过程中“不懈努力”的局面。临时性建设单位大量存在,由于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使得机构效率低下,漏洞百出,也为管理失控造成腐败埋下祸根。

3.从投资环境来看,缺乏必要的社会法制环境和面向市场经济的建设市场。政府投资建设市场工程造价的确定还是沿用“量价合一,固定费率”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旧的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1)工程投资方不能通过市场竞争选取理想的报价;(2)施工企业也不能根据项目特点按具体施工条件、施工设备和技术专长来确定报价,企业个体优势无法在竞争中体现;(3)特别是在招标时,按“量价合一,固定费率”算出一个预算标底,再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浮动范围来圈定中标价和中标单位,这是一种模糊定价,企业投标报价是“非实质性”的,往往远远超出实际造价,能否中标只是看预算编制人员的编制水平,不能很好地体现招投标的“诚实信用”原则和“竞争定价”原则,不利于建设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更不能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政府融资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1)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基本依靠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2)地方政府担保、承诺形成了大量隐性债务,将成为以后形成财政风险的不利因素;(3)部分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的项目实际操作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4)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融资负债,没有债券发行权,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性的发挥。

此外,没有根本改变行政性项目审批制度、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二、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方面

(一)明确投资主体,改革投资管理方式。

1.强化竞争性项目投资的市场调节。竞争性项目投资主要指投资收益比较高、市场调节比较灵敏、竞争性比较强的一般性项目投资。对于此类项目,应确立企业为投资主体,将其全面推向市场,逐步用项目登记备案制代替现行的行政审批制,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通过市场进行筹资、投资、建设和经营。对现有政府已经参与投资的竞争性项目,应创造条件逐步向企业转让产权,产权转让收入用于基础性投资项目建设;已批准尚未开工的投资项目,原定由政府承担的建设资金,也尽可能改为按新的方式筹措资金,今后政府对这类项目投资主要是加强政策指导。

2.拓宽基础性项目的投融资渠道。基础性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具有自然垄断性、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而收益低的基础设施和需要政府重点扶植的一部分基础和支柱产业项目的投资。这类项目多数属于政策性投融资范围,具有超前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等特点,政府在这一领域中仍应起主导作用。政府应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成立一个代表政府投融资的经济实体��政府投资公司或发展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性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政府主导的内容:一是制定和执行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确定这一领域的重大项目;三是统筹预算内、外政府专项资金,在引导社会各类资金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四是制定市场运作所需要的各项配套政策;五是根据发展的要求,管好价格水平与服务质量;六是协调解决下一级行政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共享性问题;七是一些没有回报的项目仍由政府投资。市场运作的基本要点是:(1)凡是有一定回报的基础设施和社会项目均应纳入市场化运作范围;(2)政府投入均应委托政府投资公司或发展公司运作,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均按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运作;(3)打破所有制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这些领域;(4)加大银行贷款、股票、债券等市场化融资比重。这样就形成了总体政府主导,分层(政府层、企业或项目层)市场运作的格局。

3.完善公益性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公益性项目投资包括科技、文教、卫生、体育和环保等事业的投资,公、检、法等政权机关的建设投资,以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办公设施、国防建设等投资。公益性项目主要由政府用财政资金安排,并根据政府财政状况量力而行,应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投资管理制度。我们的设想如下:(1)形成大业主的概念,成立政府投资办公室(常设机构),该办公室的职能定位是:作为政府投资主体,全权甲方,负责专业化运作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做好项目的后评价工作。(2)分离建设单位和受益单位,政府投资办公室对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交钥匙工程”,即在受益单位提出使用功能要求后,其他所有建设工作由该办公室按照规范运作程序完成。(3)撤销各部门的基建办公室和各工程业主委员会,非专业人员原则上回归原岗位,部分人员可以充实到政府投资管理办公室。(4)配合新《会计法》的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对建设资金实行财政全过程监督。

(二)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只有增强投资主体的风险意识,严格投资决策责任制,才能真正提高投资项目的效益,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1)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就是由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经营、还贷、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2)实行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规范项目投融资行为。(3)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投资体制必须在明晰企业产权和明确政府经济职能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三)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投资建设领域市场调节的范围。

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政府投资建设市场存在问题的方法是积极推行政府投资工程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投资工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面,我们提出以下思路:(1)工程设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以便能选择施工设计最合理、投资最节省、最能确保工程质量的设计单位中标,从而从源头上堵塞工程投资上的漏洞。(2)采取“控制量、放开价,由施工企业根据市场价格和企业经营成本自主报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合理低价中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价;作为过渡,可以按现行北京市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下浮15%编制参考值,作为控制投标报价的上限,凡高于这个上限的报价作为废标处理。(3)建筑市场要全面开放,不得以种种理由实行地方保护主义。(4)请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包括建设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尽快拿出工程设计深度要求和工程实物量计算规则等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5)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监理要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并实行监理区域回避制度。(6)先在部分项目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最终所有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都要纳入政府采购预算。

(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政府投资基础性和开发性项目建设。

事实已经证明,仅仅依靠资本积累并不能保证物质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改善投资环境更重要。这不仅是针对那些跨国公司和国外直接投资者,更重要的是针对本土那些小企业家、小商人或农民。政府的一项根本职责就是要保证那些播种者的日常工作不会被任意干扰,或被掠走收获。这甚至比保护现有财产更加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保护投资与回报的联系,才能创造新的财富。(1)解除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歧视,为非国有经济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2)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一个适应其需求的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体系。应考虑开放二板资本市场,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3)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清理各种税费,减轻企业负担。

(五)加强政府融资负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就债务的管理效率而言,以水平低下来描述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水平显然并不为过,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够说清楚地方政府到底有多少负债,融资总量都难以把握,也就不要奢谈对债务的有效管理了。

(1)当务之急是对以前形成的债务,要严格划分责任,该由政府负责的,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偿债计划,逐步列入政府以后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对于纯商业性的,由企业负责。从长远来看,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公共财政下的政府融资体系。(2)由地方政府指定的部门牵头,负责政府各类债务的管理协调工作,逐步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公债制度,形成地方债务风险预警体系。(3)对于地方政府的担保、承诺行为,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的项目风险评估,然后由财政部门出具财政评估报告,根据地方政府实际财政承受能力合理安排。

(六)建立科学、严密的财政资金拨付制度。

一是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财务支付与质量进度相一致的制约机制,加大财政支出预算、工程概预决算审查、效益分析报告制度等基本建设“三项制度”的落实力度,从而避免财政建设资金被浪费、挤占,挪用、甚至贪污。二是研究配套资金按比例到位的约束机制,避免套取政府财政资金的情况发生,杜绝财政资金随意拨付的行为。三是加快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国库直接拨付制度,改变以往建设项目资金层层拨付、层层“把关”的做法,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增加政府财政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融资手段方面

(一)盘活存量资产。

1.土地是城市的最大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应以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为突破口。针对有偿转让和无偿划拨“双轨制”下,部分存量土地自发人市,土地供应的口子较多,土地经营效益不佳的问题,必须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成立国土储备中心,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供应土地,调节城市土地的供给,确保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具体运作中,要把握好土地供应总量,注重营造卖方市场;注重“卖”“养”并举,优化土地开发环境;注重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搞好土地的综合开发;大力推行竞价拍卖,以提高土地融资效益。

2.灵活运用拍卖、有偿使用、股权转让、租赁、抵押、授权经营、企业分立等方式从国有企业改制中筹集建设资金。

(二)搞活增量资产。

要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放眼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大胆尝试各种现代融资方式,拓宽融资领域。

1.债券融资。债券融资相比股票融资具有投资风险小的优点。国内实践证明,只要将债券利率贴补到比同期贷款利率低1~2个百分点,便可极大地增强企业债券融资的吸引力。

2.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性的金融工具,具有90%以上的股票属性和100%的债券属性。正是由于它的这种双重属性,不仅汇集了股票和债券的全部优点,而且还回避了股票和债券的某些缺陷,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融资工具。国家计委已于近期选择一部分重点国有企业中未上市的公司进行试点,待试点成功,必将出现一个大力发展的局面。

3.上市融资。目前我们要把股份制改造的重点放在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的大中型企业上来,特别是现已初具规模并已占有一定位置、享有一定声誉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要不惜花大本钱、下大力气进行重点培植、组建成大企业集团,最终采用捆绑、借壳的方式上市,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4.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募集到的风险股份向具有专门技术但缺乏自有资金的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其特色在于甘冒高风险来追求较大的投资效益。

风险投资在起始阶段不可能有大量的风险投资者。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发挥政府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建立政策性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的资金投入应依技术本身的性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风险性最高、具有超前性和明显的外部经济效果的高新技术,应由政府承担,也可以委托有研究能力的民间组织参与开发;对于风险性次高的种子技术,应由民间和政府联合承担,政府和民间共同分担一半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对于风险性较低且企业有一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项目,政府资金应以参投股权方式参与投资,并分享相应的收益。

5.项目融资。调整政府与企业的产业准入政策,适当扩大企业的投融资权限。不能把社会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的产出特征,就简单地归到财政投融资范围,而应当发挥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的优势,确保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稳定增长,以腾出资金,发展调整经济。

6.民间融资。鼓励个体私营单位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放开个体私营单位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限制;鼓励个体私营单位参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化的项目。建议从个体私营企业每年上缴的地方税收中提取5%,建立个体私营投资发展基金,用于对个体私营单位投资发展的担保或贷款贴息。组建个体私营单位投资、信用担保基金,为个体私营单位投资提供贷款担保。可以考虑在经济开发区划出一部分土地开辟为个体私营单位投资的工业园区,也可以专门划出一小块土地,由个体私营企业建设多层次或标准厂房,然后出租经营。对土地使用,还可以采取招标、投标、拍卖等方式,允许不同所有制单位在竞争中取得使用土地权。

7.利用外资。一是利用外资在数量上要有所突破,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建设能否更快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利用外资是否有更大的作为。要舍得推出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好企业、好资源来吸引外资,使外商确实有利可图,保持利用外资的数量持续增长。二是利用外资要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与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加强产业导向,突出重点,提高质量。争取多用、用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突出加强与外国大公司、大厂商的合作,真正做到引进一批资金、壮大一批企业、形成��批产业、带动一方经济。三是引进外资的形式、方式要有所突破。不应局限于一些大型经贸洽谈会,应充分加强政府有关对外开放职能部门的力量,选调一些近年来在招商引资中渠道较广、客户较多、经验丰富的基层人员,给他们一个施展才能的大空间、大舞台,采用小队伍、多出击的办法,把招商引资工作搞上去。

8.采用广告补偿方式。以人行天桥建设为例,即由企业出资兴建广告天桥,企业拥有若干年限的广告经营权,产权则归政府所有。这一投资方式还可拓展到公共汽车候车亭等地的建设。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投资小、回收快、公众利用程度高的中小型市政基础设施,是通过社会力量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的有益补充。

9.使用社会保障基金。可借鉴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扶持政策,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让社会保障基金优先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既降低了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成本,又保证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本金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投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投资主体也并非一成不变,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经济环境和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进行合理的组合配置,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融资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融资融券模式;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双轨制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发育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完善,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国务院总理于2008年4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草案)》,条例的出台也使得融资融券等新业务的法律冲突、运作模式等问题得以解决。《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融资融券的担保、担保处置等进行了专门规定,解决了我国现行证券托管体制下客户担保资产的处置难题,也表明融资融券业务将成为证券公司一项常规业务,与传统的经纪、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自营业务并驾齐驱,这不仅为证券公司增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体现了监管层在年初的监管会议中提出的优化证券公司业务和品种的政策落实,对于证券公司经营模式转型有着深远意义。本文试图就融资融券这一新业务的交易、运作模式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在《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五节中专门为融资融券业务设立了详细的运作细则。从账户开立、融资融券比例、担保品的收取、逐日盯市制度等方面,对融资融券业务做了明确规定。根据条例,融资融券业务的展开模型已经确立:由证券公司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业务,而证券公司如自有资金不足的可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第五十六条规定: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不足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融资融券的一条清晰的运作、交易模式,现下就有关于融资融券的运作、交易模式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1国外融资融券主要模式

融资融券在海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全能银行体制下的“市场化”融资融券模式;另一种是以证券金融公司为主体的“集中授信”模式。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市场机制完善、法制框架健全、信用基础好,因而普遍采取的是第一种融资融券模式。而在一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市场发育时间短、监管手段滞后、信用环境薄弱等因素的存在,实施全能“市场化”模式的监管风险很大,因而大多采用了“集中授信”模式,设立具有不同程度垄断地位的证券金融公司,专门从事证券交易经纪公司资金或证券不足的转融通业务。

1.1市场化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应该说是最成熟和最有效率的运作模式。在美国,并没有组建专门为券商转融通而设的“证券金融公司”,任何机构只要是资金的富裕者,就可以参与融资,只要是证券的拥有者,就可以参与融券。美国是全球最开放的金融体系,资金来去自由,法制环境完善,全世界最大的金融机构云集,资金供给充裕。

1.2集中授信模式

这种模式又分为“单轨制”和“双轨制”,前一种以日本为代表,日本设立了半官方性质,具有特许权和垄断地位的证券金融公司(现有3家,“日本证券金融公司”占主导),专门负责办理券商申请的转融通业务,其它任何金融机构都无权直接办理。如果证券金融公司需要资金支持,它可向别的金融机构提出借贷要求。在这种模式中,证券公司与银行在证券抵押融资上被分隔,证券金融公司作为中介,形成了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一座桥梁。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首先,有利于政府对证券市场信用总量的控制。证券金融公司是整个证券市场中证券和资金的中转枢纽。客户不可以绕过券商直接向金融公司申请融借资券,证券公司也不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信用交易中所需的证券或资金。因此,日本财务省只要通过控制证券金融公司,就可以调控进出证券市场的资金和证券的流量,控制信用交易的放大倍数。其次,有利于稳定市场。证券金融公司同时还获得政府授权,可确定一定时期内全市场融资融券总额度,并将这些额度以内控的方式分配给各个证券公司。如果某个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额已达到了限额,证券金融公司将停止向其提供资券转融通。融资融券总额度是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的。当市场过热时,额度会下调;而当市场过于低迷时,额度又会放宽。从而有利于防止市场的大起大落,稳定市场。这种模式的缺点有很突出:非市场化导致融资成本及效率下降。

“双轨制”和“单轨制”十分相似,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实行了证券金融公司对证券公司和一般投资者同时融资融券。在实行“双轨制”的国家或地区中,只有一小部分证券公司是经批准可以办理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其余的证券公司则没有营业许可。获得融资融券许可的证券公司可以给客户提供融资融券的服务,然后再从证券金融公司转融通。而没有许可证的证券公司,只能接受客户的委托,代客户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融资融券。

1.3两种交易模式比较

不同融资融券模式,其实质上的区别并不在于交易的流程,而是在于不同的交易模式设计中,隐含的关键性机构不同。

在“市场化”模式中,证券交易经纪公司是绝对的枢纽,承担了最大的风险控制的责任,同时也获取进行融资融券交易最大的利益。在这种制度中,证券交易经纪公司直接面对客户,直接从事再融通交易,所有的风险都独立承担。而市场上能够从事融资融券业务的证券交易经纪公司数量极多,整个业务的风险控制由所有证券交易经济公司共同承担,政府主管部门不需要设立证券金融公司进行控制。因此,只有在市场机制完善、法制框架健全、信用基础好的市场上,才能实现“市场化”模式。而在“集中授信”模式中尤其是采用“单轨制”,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的证券金融公司成为绝对的枢纽。所有的融资融券业务必须通过再融通实现,证券金融公司掌控了所有再融通交易,即控制了融资融券业务的数量、价格、时间等关键性要素。这样,监管者只要通过控制证券金融公司,就可以调控进出证券市场的资金和证券流量,从而能控制融资融券的放大倍数,调控市场。证券交易经纪公司掌握客户资源,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市场发育时间短、监管手段滞后、信用环境薄弱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住风险,但在便于监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资源快速配置的效率。

2我国融资融券的运作、交易的模式

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五节的规定,我国把融资融券纳入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但是,第四十九条又规定了证券公司经营融资融券业务应具备的五个条件,这说明只有一小部分证券公司是可以经批准办理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其余的证券公司则没有营业许可。同时,第五十六条规定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不足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这一规定又确立了证券金融公司的地位。

综上所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五节所确立的模式是在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双轨制”的基础上形成的,选择这一模式既有利于防范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市场信用薄弱等缺陷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又避免了像日本采用“单轨制”所带来的市场垄断弊端,有利于融资融券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徐婕.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制度选择分析[J].上海金融,2008(3).

[2]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N].证券时报,2006-08-21.

融资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契约理论公司债务融资债转股

1综述

公司债务融资的研究产生与资本结构理论,Modigliani&Miller在其的开创性研究中,把企业定义成由一些投资项目和其产生的收益组成的集合体。作为资金来源之一的债权将按照特定的模式来获得一定量的现金流。然而他们并没有考虑公司的管理者为什么愿意向投资者支付现金流,在此基础上,Jensen&Meckling提出,实际上公司内部的管理者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将收益据为己有而不是支付给投资者。因此,他们将债务契约定义为赋予债权人对现金流拥有剩余索取权的约定。

随着后来委托理论的发展,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又注入了新的活力,Smith&Warner认为,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借款公司还应承诺一系列不会违反契约条款,如果债务公司违约,债权人将获得债务抵押品的控制权或者请求对公司的清算破产的权利,这时的债权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由于借款者对债务契约的违背行为触发了部分控制权由债务方向债权方的转移。其中,他们集中讨论了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股利发放政策。如果股东将收益派发红利,则同时会削弱公司未来的投资能力,也就是降低了债权人的收益;二是债权稀释问题。对于已经发放债务的所有者而言,如果公司再进行新的更优先级别的债务融资时,他的债权就遭到削弱;三是资产置换问题。公司管理者总是偏好高风险(有时甚至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他可能会将债权人的低风险融资契约下的款项挪作较高风险的项目投资之用,从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增加;四是投资不足问题。Myers指出,如果企业接受一个正的净现值项目所带来的好处主要由债权人所获得,那么它有可能拒绝这一个项目。

早期的企业融资理论认为融资企业的内容是外生决定的,它表现为一种标准契约的形式,而企业可以选择的就是融资规模。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后来提出的证券设计理论就是将契约本身条款作为内生变量进行研究,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的现金收益流如何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分配;二是企业的剩余财产控制权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转移才是激励最优的。其中Townsend和Diamond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破产清算机制。债务重谈机制(renegotiation),也就是对债权人的一种利益保障机制,由Baldwin&Mason等人给出了理论解释。

2我国大公司债务融资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资产负债率大都居高不下,其中上市公司的负债率相对较低,这部分归因于它们多了一种融资途径:股票融资,IPO首次公开发行后,上市公司利用股票融资的成本就大大低于其他的融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相对于成熟的金融市场中的同行业公司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还是偏高的。主观上看,作为规模较大的公司,一般都是资本充足、融资方式灵活,而且如果项目投资失败,还可以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新谈判,如近几年国有企业为了剥离不良资产使用的的债转股、缩短债务期限、限制股利发放等等方式而不会让公司立即处于清算状态。高负债率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对于公司,过高的负债率使其运营的风险增大,最终有可能走向破产清算之路;对于银行等金融系统,放债过多也将带来更多的坏账,这会导致处于千变万化的金融市场中的银行变得脆弱,其对抗危机的能力将大大降低。

通常公司的债务产生,不仅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还可能由于公司大股东关联方交易而形成,这种情况特别在我国上市公司很常见,且金额巨大,形成关联方之间复杂的债务关系。

3公司债务融资中产生的博弈

我们这里的讨论都是假设在不完全契约下进行的,不完全契约是指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还有契约期间交易费用的存在,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第三方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从而使得契约的双方无法将未来的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反映在契约之中,因而造成的契约自身的不完全性。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债权人无法预料到签定契约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存在事后的股东机会主义,也可能使债权人的利益遭到侵蚀。下面就具体用模型来讨论。

考察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博弈,这里主要考虑银行贷款方式的债务融资,这是因为在我国,很多公司发行债券而还不上款的例子很多,信用度太低,跟一些发达国家健全的债券股票市场相比,我国的股票市场相对非常繁荣,而债券发行几近为零,这不仅反映了上市公司不能合理使用财务杠杆,而且还可以看出公司上市之后,并没有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

银行作为债权人,拥有对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即债务公司资不抵债或者策略违约时,银行可以行使剩余控制权对公司进行清算,也正是因为有了剩余控制权和清算机制的存在,银行和公司缔结的契约才有保障。然而在不完全契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会使契约条款的执行效力降低,最终导致清算机制的部分失灵。

假定整个契约包括四个重要的时点,分别记为t=0,1,2,3,并且假设公司与银行都是风险中性者。假设公司拥有一个投资项目,但其自身的资本不足以承担整个投资,因此它需要外部融资,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公司将优先考虑进行债务融资,则整个契约过程见图1。

在不完全契约情况下,债务到期时,银行并不能完全掌握公司真实的投资收益情况P,它只能知道公司股东所传递的一个收益信息,在现实中这一信息常常是真实值的一个噪声Pn,显然有P>Pn,而股东正是利用这种噪声获得私利。假定银行想要尽量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就要付出一定的信息获得成本Ci,并存在一定的清算成本Cl,并设公司因违约带来的声誉上的损失为G,若公司发生债转股剥离的不良资产为a,显然a

3.1公司正常盈利下与银行间的博弈

假定公司正常盈利,如果公司的收益P不低于当期债务偿付额F,则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公司可以选择如下三个策略:履约,策略违约和恶意违约。其中,策略违约是指公司股东利用银行存在的信息收集成本和清算成本而故意只支付部分债务本息,但其违约的程度又低于银行实施清算的上限,因此按照上面的假设,股东要想策略违约的话,则有F≥Pn≥(F-Ci-Cl);恶意违约是指公司拒绝支付部分或全部债务,从而引发银行清算的一种行为(见图2)。

在这里假定此时银行只能得到D′的债款,其中D′≤(F-Ci-Cl)。作为一个大型的公司,由于存在声誉效应,一个理性的股东就会尽量使公司长久地经营下去,因而除非项目失败,他不会随意对银行恶意违约而降低自己的信用程度。所以在假设前途博弈下,公司的策略减少为两个:履约和策略违约,同时,银行的策略为接受和不接受。则可以得出公司和银行间的还款博弈收益矩阵(见图3)。由图3可知,在策略违约下,不论银行接受与否,公司的支付都将小于F,由于在还款博弈中,掌握充分信息的公司股东拥有先动优势,所以在实际中,(策略违约,接受)是一个可行对公司最优,对银行次优的组合。

3.2公司亏损情况下与银行间的博弈

如果公司经营发生亏损,则公司可能无法偿还债务。假定公司连续利润为负(P<0),因为如果某一段时间内偶然的亏损,可以使用留存收益,或其他一些方法度过难关,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这里主要考虑公司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亏损情况。在我国,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如果公司要上市,必须3年平均盈利达10%,并且其中每年不得低于6%等等;而上市公司若出现3年连续亏损等情况,其股票将暂停上市。这些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压力,而一段时间的亏损又使之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个时候公司与银行的博弈主要三方面:违约,债转股,破产清算。其中违约情况是若公司在未来仍有正的现金流,则其可跟银行谈判暂不追究其债务(设延迟还款率为k,一般k>1;若k<1,则有kF>L-(F-Cl-G));债转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通常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有一定动机要剥离不良债务(其流程图见图4),而采取的方式,一般债转股要关系到三方:公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破产清算即公司实在无法支撑下去,银行所能采取的最后的措施。

然而公司与银行实行债转股也是一个新的博弈,其主要是由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博弈构成(见图5),这里时不考虑政府和银行的因素,我们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博弈,仍然在上面假设的基础上,我们设D为借入资金,债务平均利率为r,l为资产管理公司持有债转股企业的股权比例(0考虑管理公司的对策:等待债转股公司完全赎回股权;部分赎回股权或转让出售;完全转让或出售。鉴于我国债转股的实际情况,出售股权的可能性很小,一旦债转股公司没有在赎回期赎回,容易形成新的烂账,而且能够拥有债转股资格的公司,一般都是国有控股企业,其实施债转股的目的性较强,在这里我们仍将它作为一种策略来进行分析。考虑债转股公司的对策:若公司完全盈利,则其可能用利润赎回股权,或是拖延;公司部分盈利,则可以采取部分赎回或者延期;当公司亏损的情况下,它只能被动的延期下去。下面的p,m,n均为在不同情况下转让出售的折扣率,设zp,zm,zn为不同情况下管理公司部分转让股权的程度,设债转股公司部分赎回程度为z’,其中z’+zi≤1,i=p,m,n,因为赎回和转让之和不可能超过债务本身。

由图6可以看出,它们的均衡策略为(完全赎回,等待),(无限拖延,转让或出售)。

4结语

本文讨论了公司债务融资中产生的冲突与对策,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博弈模型并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富有我国特色的债转股现象也进行了理论分析;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公司的一些实际情况没有放入模型中,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扩展。

参考文献

1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著.刘锡良译.微观银行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鹏.债务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著.李风圣译.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5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6斯蒂芬·A.吴世农译.罗斯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融资管理范文第7篇

一、负债融资的正面效应分析

1.利息抵税效用。负债相对于股权最主要的优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加的效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负债免征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的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

2.财务杠杆效用。债券的持有者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拥有固定索取权。当企业经营状况很好时,作为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而剩余的高额收益全部归股东所有,提高了每股收益,这就是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杠杆是一种税后效用,因为无论是债务资本产生的收益还是权益资本产生的收益都要征收企业所得税。财务杠杆效用也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债务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l一所得税税率)。在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即在一定的负债规模和税率水平下,负债资本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大;该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零;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负。所以,财务杠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效用,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效用、效益程度如何,取决于债务资本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的对比关系。

3.负债是减少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冲突的工具。随着外部股东的介入,拥有股权的管理者或称为内部股东会发现,当他们努力工作时,却得不到全部的报酬;而当他们增加自身消费或出现损失时,也并不是全部由其个人承担。此时,管理者的经营活动并不都是以提高股东收益为目的。有时他们也会作出对他们自身有利而对企业价值提升不利的决策,例如,修建豪华的办公场所、增加商务旅行的机会等,此时,就会产生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冲突。而负债融资可以成为减少冲突的工具之一。

当企业举债并用借款回购股票时,将在两个方面减少冲突。其一,因为企业外部股东的数量减少了,所以企业现金流量中属于股东的那部分就减少了,又因为管理者必须用大量的现金流量偿还债务,属于债权人的现金流量的增加,就会减少管理者奢侈浪费的机会。其二,如果管理者拥有部分权益资产,当企业负债增加后,管理者资产所占的份额相应增加,即管理者的控制权增加了。这两点就像萝卜和大棒一样,都会激励管理者为股东利益而工作。因为负债融资将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冲突。

二、负债融资的负面效应分析

1.持续增长的负债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成本。负债给企业增加了压力,因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则会面临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会增加企业的费用,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费用,企业破产后,其资产所有权将让渡给债权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宣布破产之前企业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财务危机成本。例如,由于企业负债过多,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减少研发费用;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所有这些间接成本都不表现为企业直接的现金支出,但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2.过度负债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另外,当企业发行新的债券,也会损害原债权人的利益。因为股东为了获得新的资金,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这样可以降低新债务实际负担的利率水平。但同时也会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加大,导致原债券真实价值的下降。

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人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为了防止发行新债,债权人也会在契约中加入回售条款,即如果发行新债,允许原债券持有者按面值将证券售还给公司。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给企业带来一种无形的损失。尽管负债是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冲突的有力工具之一,但它同时也加深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这是两种类型的冲突,但毫无疑问,企业这两种冲突而产生的成本的净值总是存在的,由此使企业价值减少。

三、对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启示

1.一般而言,所得税税率越高,利息的抵税效果就越明显,因而企业的举债愿望就越强烈。但是企业要同时考虑折旧费用抵税效果的好坏,如果折旧抵税效果明显,企业就没有必要过多的负债,以避免承受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详细了解、分析国家税收政策及有关规定,以保证企业真正从中受益。

2.对负债可能引发的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企业要建立监测风险机制和应对、化解风险的措施。财务危机风险较高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该小于财务危机风险较低的企业。正常情况下,企业在举债之前应对其自身的未来收益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判断自身财务风险的大小。唯有如此,负债经营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中,假若无形资产比重较大,其破产成本较高。因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是难以变现并用以偿债的。所以,该类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应相对降低,以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而对资产总额中无形资产比重较低的企业,由于其破产成本较低,企业可在其资本结构中保持较高的负债比率,充分运用财务杠杆,以获取良好的预期效益。

4.企业应采用财务宽松政策,以保持适当的财务弹性。一方面,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要积累一些现金储备,当企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的投资机会时,可立即进行投资;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作为债务人往往会限定企业最大的借款额度,企业在日常融资时要尽量保持一定的筹资储备能力,这样在企业未来出现意外的较大的资金需求时,可以迅速筹集债务,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负债过多的企业就不会存在这种弹性。

融资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融资需求;融资约束;盈余管理

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下,证券法律法规得到了完善,证券市场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影响证券市场股价的重要因素――企业盈余信息,对企业盈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得到了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研究和关注。文章基于企业发展的成本收益,在分析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约束情况能够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应用上市中小企业数据对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证分析。

一、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关系分析研究

(一)数据信息来源

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具有防范风险能力较差、发展规模较小、融资发展受各种限制的特点,因而在企业发展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更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文章以2008-2015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融资和盈余管理关系问题展开研究,最终获得了703个公司数据信息,剔除了无效的数据信息之后总共获得了2260个年度数据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winsorize处理分析。(核对了是703家公司 中包含的2260种(个)年度数据信息)

(二)数据模型和变量说明

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关系数据分析模型具体如(1)所示。在考虑企业实际盈余管理各项活动在操作时候存在抵消的可能,将三种真实盈余信息管理手段进行计算合并,计算公式为:实际盈余管理 = 实际生产操控 - (实际销售操控+实际费用操控)。通过公式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真实盈余管理问题。

EMi-t=a0+a1FCi-t+a2FNi-t+a3FC-FNi-t

+a4Inceni-t+a5Sizei-t+a6Growthi-t+a7Loani-t

+a8Agei-t+a9Big4i-t+∑ind+∑year+εi-t(1)

文章选择进行数据分析的控制变量有公司发展规模、公司发展成长、公司负债水平、公司的成立时间等。通过控制变量来控制融资能力对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影响,进而加强对不同年份和行业的控制。

二、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关系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所选取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以发现真实销售操控与真实生产操控的水平基本与此一致,但是真实费用应用操控水平比应计盈余管理的均值低。因此可以发现企业在采用应计和盈余管理的时候在工作的具体操作中有所区分。融资约束指数中位数是-13.9626,要比上市公司SA指数中位数小,可见我国非上市公司存在比较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

(二)相关性分析

各个变量的 pearson相关系数具体如表2所示。根据表2可以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与各类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关联,应计盈余管理与各类真实盈余管理最小的相关系数是0.146。融资约束与其他各类盈余管理在 5% 水平上时候的表现更为显著。融资需求与融资约束的、各类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都较差,融资需求和应计盈余管理在10%的水平上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差距。

(三)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模型公式(1)得到的回归结果具体如表四所示。根据表四可以发现,融资约束和各个盈余管理之间的回归系数效果在1%水平上表现最为显著。因此可见,融资约束对于真实销售操控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回归系数在-0.0461,在1%的时候回归效果显著。经过对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融资约束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比较小,回归系数仅仅有-0.0295,可以确定企业发展的应计盈余管理成本费用比较低。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操控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发展,总体上的操控成本费用比较高。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需要选择放弃操控成本比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转而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根据表四可以发现企业融资需求对各类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影响显著,均为正,即融资需求越高越容易增加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融资需求和融资约束之间交乘项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是-0.0161,符号上和基本的预期保持了一致,但是t值只有-1.17,总体上的显著水平比较高。

三、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发展建议

文章通过构建融资影响下的盈余管理决策函数,分析了不同融资环境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企业盈余管理决策函数可以发现,外部投资人能否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和融资治理作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市场融资参与者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及时发现,并根据盈余管理行为予以相应的处罚是减少企业机会盈余管理的重要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金融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加强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在企业融资发展的深化改革下,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信贷市场多元化。第二,建立权益融资监管体系。公司融资盈余管理需要加强必要的监督管理,通过监督管理的实现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第三,提升企业融资管理信息的市场透明度。企业融资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进行。企业管理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上市公司在市场发展的可信度,从而加强投资者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信心。金融股票市场透明化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相应监督机制的规划。为此,需要国家建立和融资发展相对应的惩戒机制,对于融资中通过增发、配股行为而达到融资目的的各种盈余操控管理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第四,从财务管理发展角度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企业盈余发展管理中,需要对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法。企业有关部门还需要协调配合完善会计准则,应用完善化的会计准则使企业融资管理和不断发展的经济相匹配。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变,还需要制定一种新的会计准则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在最大限度上防止企业利用会准则中有疏漏的地方进行盈余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盈余管理、外部融资需求分析构建了融资影响下的盈余管理决策函数。经过对函数的分析考察发现,融资治理作用和外部投资者能否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密切的关联。市场参与者在发现盈余管理行为并进行惩处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动机。为了更好的规范企业的融资管理,需要相关人员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通过风险评估体系的应用及时发现和把控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艳,李佳颖,李孟顺. 盈余管理、外部融资需求与公司投资不足――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16(09):106-117.

[2]李胜楠,蒋敏,都琳. 盈余管理能否帮助公司摆脱融资约束困境[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08):79-90.

[3]徐朝辉,周宗放. 融资需求驱动下的盈余管理对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J]. 管理评论,2016(07):12-21.

[4]周晓苏,陈沉,杜萌. 融资需求、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基于非金融行业A股的经验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09):25-38.

[5]许乐媛,周轶英.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 商业经济研究,2016(04):192-194.

[6]李歆,郭星雨. 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 财会月刊,2016(03):97-101.

融资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社会融资 宏观调控 民间融资

Abstract : In the terms of Community financing, management and market freedom is always inconsistency, especially in 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 finance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tresses the private financing should not be ignored, and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regulation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market.

Keywords : Social Finance Macro-control Folk Financing

1. 社会融资总量

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融资总量”即当年新增加的融资额。包括:贷款余额增量、债券余额增量(当年发行量-当年债券到期兑付量 即净发行)、股票发行量等等,概括来讲包括债务融资的增量、股本融资的发生量。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

最后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2. 社会融资总量管理提出的背景

2.1以M2为操作目标的弊端

长久以来,中国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制订中,使用了“广义货币M2”作为实际操作目标,这是因为在中国,长期以来直接融资不发达,基本上都是银行信贷,信贷投放成为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这符合我国过去金融发展水平低、社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现实。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这样以货币供应量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执行起来看似很容易且方便,但在现实中,却遭遇了很多问题。比如说,由于银行信贷资金被严格监管,大量资金通过各种其他途径进入实体经济,从而创造出各种在监管视野之外的资金流动。从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的情况下,大量的新金融工具和产品也被创造出来,这不仅导致了大量的"类银行信贷"资金被创造出来,也导致了整个经济体面临着与此前完全不一样的流动性环境。如果单一盯住银行贷款进行监管,事实上不但无法反映金融进步和发展后的金融环境,也容易导致监管中出现明显的疏漏,并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2.2社会融资总量与M3

从货币经济学的历史来看,很多成熟经济体已经开始采用更具有广度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工具。比如说欧洲央行就采用M3这样的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工具,与M2相比,M3增加了货币市场资金、短期债券市场资金以及回购资金。在欧洲货币政策的决策者看来,M3更能反映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尤其在市场资金变得更加短期和更加投机的大背景下。另外一个主要央行--美联储--尽管没有直接采用M3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工具,但也相当关注这一指标的变化,在美联储的定义中,M3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货币市场资金,还包括在欧洲美元市场的存款以及回购资金。这样的一种安排,正是因为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和资本流动更加迅速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以及监管当局需要更加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考察货币的流动,以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以及健康发展。

总之,从提出社会融资总量与M3这样的新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动机来看,都是因为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传统的M2都已经无法反映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融资总量更加关注进入实体经济的信贷以及“类信贷资金”的总额,而M3指标则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当然,这与各国经济与金融本身发展的具体情况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欧美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中,金融市场本身不仅更加市场化,同时对实体经济也有相当的反作用,而在中国,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更大。

2.3借鉴日、美经验

从很多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而不断对监管工具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日本曾经在80-90年代一直将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放在M2上,同时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放在控制通胀上。而在日本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导致了大量的资产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领域,而这些资金却没有被归类为M2。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实际上失去了对经济环境的全面判断和整体把握。这也导致了日本央行在政策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从1980年至1990年,日本的M2增速一直保持在14-16%的水平上,这种水平属于基本正常,而通胀率则一直显得较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但从另外一方面考虑,也是因为资产价格上涨,导致了通胀预期不断上升,同时各种商品价格都水涨船高。在判断失去基准的情况下,日本央行贸然选择大幅让日元升值,同时通过大幅升息来紧缩货币政策,最终导致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以及经济的崩盘。

美国的“次贷危机”则是另一个典型的案例,由于大规模的金融创新,美国的金融业在次贷危机前累积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品工具,而缺乏对这些工具的监管和监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并带来了相关的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货币政策的目标需要根据金融环境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3. 社会融资总量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分析

3.1社会融资总量在中国应用的必要性

社会融资总量更能反映社会资金的供需情况,便于监管当局更加准确地进行宏观调控,其实也更加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建设。由于银行体系内的信贷资金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的人民币利率水平,其实并不客观而全面,而社会融资总量反映了整个经济体的资金供求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的人民币实际的市场利率水平,才是整个社会真实的融资成本,换句话说,在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的视野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才真正具有意义。

从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来考虑,在现实中,中央银行经常面临着“政策授权”与“多重政策目标”之间的错位问题,举例来说,中央银行应该更多考虑如何进行合理的通胀管理等问题,但在现实操作中,中央银行却也需要考虑经济增速,而从本质上来看,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和保持适度的通胀之间,在政策选择上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引入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后,由于其内涵更加广泛,更多的监管机构将致力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这也将推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实现。

中国央行在2011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调控工具的设想,而这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逐步使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开始应时而变。在“社会融资总量”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被明确之外,“差额存款准备金率”等新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执行将更加现代化。

3.2实证分析

在概念性的解释后,我们能从刚刚推出的社会融资总量中得到怎样的信息呢?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与此同时,新增信贷规模则在社会融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表明,新增信贷规模这个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开始出现下降。

而从其他一些相关的指标来看,社会融资总量与新增银行信贷相比,也显得更加符合宏观经济的波动性(见下图)。从央行提供的一系列数据来看,社会融资总量与各主要宏观指标的相关性,也相比人民币贷款为高。

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简单来看,如果社会融资总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准,中国的通胀将很可能居高不下。而治理通胀必然需要使用各种紧缩手段,同时也需要考虑各种不同手段之间的抵销和互补作用。过度的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加大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可以考虑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包括允许跨国企业在国际板融资等途径,达到降低“硬着陆”风险的政策效果。当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考虑控制社会融资总量,那么,收紧银行信贷,同时放宽企业直接融资,某种程度上等于是本来进左口袋的钱进入了右口袋,因此,宏观管理当局更需要从社会融资总量这样的全局指标作出考量,来达到适度和逐步紧缩的目标。

4. 民间融资规模是不可忽视的

4.1社会融资总量结构

在看到宏观管理者主抓的银行贷款,和可控性相对较好的企业融资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包含于社会融资总量中,但由于监管等原因无法准确掌控的民间融资,或称地下融资。

过去央行融资数据主要集中在银行新增信贷,因为中国社会融资95%以上是间接融资,银行信贷规模基本反映社会融资总量。但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至2010年,融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2010年社会融资总量为14.27万亿元人民币,其与GDP之比为35.9%,比200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从2002年到2010年,社会融资总量年均增长27.8%,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9.4个百分点.而银行间接融资信贷比重则从超过90%降至65%左右,在银行信贷以外的融资,或者说“脱媒”融资已接近社会融资总量的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仅从银行信贷判断全社会的融资以及经济运行中的投资和流动性形势,可能会误判经济形势和货币环境,并误导宏观政策。

相对于新增贷款量,社会融资是更广义的货币流通量统计指标。也就是说,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和货币增长不仅仅来自传统的银行信贷,资金来源更多元化。所以社会融资总量除了包含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外,还进一步纳入股票、债券融资等,从而使货币流量统计延伸到股市和债市等渠道的融资来源。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可能对非银行融资有鞭长莫及之感。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信贷额度管理和窗口指导等等,主要是针对银行信贷和信贷创造流动性的管理。

至于对债权融资,原则上来说央行通过央票发行和回购,可以从引导银行间利率的角度对企业债的融资成本产生一些影响。可是因为企业债发行并不由银行监管,尤其债券市场的分割,央行间市场的利率与交易所市场的利率不一致,所以央行的引导性利率对银行间国债交易利率影响比较明显,对企业债融资规模影响就有限。而且,在银行信贷受到额度管理的限制,企业债融资成为另一个选择,扩大了非银行信贷融资在社会融资的规模。

股权融资是资本市场的融资行为。在现有制度安排下,银行存款不可以直接入市。如果严格执行现行制度,原则上数量化政策对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能发挥直接影响。由于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利率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投资和利润的基本认知停留在初级阶段,利率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多还是短期的心理影响。

按照央行盛松成司长的定义,社会融资总量包括了非银行信贷的债券,股权形式的融资,并未包括民间融资或者说非正规金融方面的融资活动。但民间融资规模是不可忽视的。

4.2社会融资总量应包含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是一种信贷行为,是资金所有人直接向资金需求方的一种借贷活动。虽然每笔借贷不通过银行,但只要借贷行为发生,所借资金就产生新的购买力,也就创造了货币。特别是民间资金非常活跃,就小额信贷公司而言,2010年300家公司的信贷余额2408亿,今年有短期化且加速滚动的态势。假如小额信贷公司有一亿资本金,以半年滚动一次计算,一个小额信贷公司每年的信贷总量就是2亿,3000家公司的信贷就是6000亿。有资料显示,一些小额金融公司的信贷以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期限在周转。就小额信贷公司的信贷加上其他民间资金的信贷活动而言,央行公布的 “社会融资总量”,其实远非实际的“社会融资总量”。如果不把民间融资包括在内,全年的“社会融资总量”的最终统计数据可会出现更大失真。而这种失真可能产生的后果,千万不可小觑。

存款准备金率吸收银行的流动性是总量管理,换句话说,货币政策约束不了民间资金的信贷活动。至于窗口指导的政策对民间资金也是隔山打牛。

4.3监管与市场相符

对于监管者,民间融资问题很多,对于监控来说,非合法的“地下融资”便是市场经济的毒瘤,其造成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不确定在其不断扩大发展的未来是无可估量的。民间融资不是机动车,无法单双号限行,民间融资不是保障性住房,无法摇号。民间融资是一种资本需求,其后台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庞大的资金需求,若我国不能在短时间内建设起来由政府主导的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便没有理由限制其发展,而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和辅助,使其走向正规,符合市场规则。应该看到的是,融资更多的应该是由市场自发组织,这样才能更加适应多方面的市场需要,一味的政府主导便是在限制市场需求,阻碍自由市场秩序的建立。当监管者牢牢把握着银根,死守着审批权不放,我们面临的将不但是市场秩序方面的问题,甚至将是社会稳定方面的危机。

总结

对于一个制度完备的经济体来说,监管当然是必要的,随着市场的开放化进一步纵深发展,我国经济监管所面临的困难将一步步的加大,这就更需要管理者及时转变思维,不因循守旧,将改革向前推进,特别是在像市场融资等大问题上,使监管符合市场需求,使监管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求。

中国的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附录:社会融资总量的具体计算方法为: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其他

参考文献:

[1] 盛松成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N].金融时报,2011-02-18.

[2]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唐丕跃 2008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 [A]; 2010年.

[4] 陈涤非 关于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的几个问题 2011.

[5] 严维石 美联储信息优势与其货币政策目标 2006.

[6] 李建军 戴应亭 陈静文 社会融资总量与宏观金融调控 2012.

[7] 王欣欣 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 2004.

[8] 刘迪 我国宏观调控的尺度把握 2010.

作者简介:周洁,女,汉族,(1990-),山西人,中华女子学院09级金融系金融学专业二班

融资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时效性;准确性;风险

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和融资活动不能再只局限于实物资本和资金的运作,应该把知识和人才纳入理财的对象。把知识和人才作为投资和融资的对象与传统的理财观念在风险分析和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创新上,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地落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到底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首先,知识已经成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因为知识可以脱离劳动者,智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他不像人类社会早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必须由劳动直接面对,知识是物化了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力,如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宇宙飞船等等。其次,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人在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的潜能的重视。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业主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往往关心的是生产规模的大小、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就是一种外延式的再生产、粗放型的经营。在这种经营理念下,产生了业主与雇工之间的对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美国管理学家泰勒看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科学管理学理论,后来马斯洛又提出了人的需要五层次理论,人们开始重视发展人的潜能。到今天企业文化的兴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期权制度的广泛采用等等,反映了人们对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变化以及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由直接追求财富到今天通过追求知识来间接追求财富的方式变化。这种观念的转变结果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的。

企业理财的本质和目的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是最大限度地追求财富的行为。既然如此,那么,今天我们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应该如何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呢?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和融资活动不能再只局限于实物资本和资金的运作,我们还应该把知识和人才纳入理财的对象。

如何把知识和人才作为理财范畴有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首先,对知识的计量和价值管理。目前我们对作为知识资产的一部分如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的计量有了明确的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实际成本记账;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约定的价格记账;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记账。这个规定只承认了部分知识资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而对另外一些知识资产,可能是由于计量方面的原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却没有承认,如计算机软件、企业文化、高素质人才、企业品牌、先进的组织体系、营销网络、融资渠道等等。还有,该规定对知识资产的计量是按照交易价格或成本支出进行计量的,把知识资产与有形资产等同起来,这是严重错误的。我们知道,知识作为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谁掌握了先进的知识,谁就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同时,知识有很强的时效性,旧知识不断地被新知识替代,一旦出现了新的知识,旧知识的价值就基本上趋于零。有鉴于此,对知识的计量和价值管理应该采用市盈率法,用市盈率法计算出的企业价值减去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就等于企业的知识资产价值,同时对知识资产的价值管理应该采用重置成本法管理。知识资产所创造的财富则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在同行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的办法来计量。

另外一个理论问题是知识以及运用和创造知识的人在企业中是权益性资本还是非权益性资本。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人的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有形资产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只起价值转移的作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因此把知识和人作为企业的权益性资本在逻辑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实践中,近几年兴起的以技术入股,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派发股票期权,这些现象既是融知、融人行为,同时也是把知识和人才作为一种权益性资本: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同实物资本一样享有剩余索取权。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企业发生亏损时,受害最大的是实物资本所有者,他可能会一无所有,而知识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依然是知识资本的完全拥有者,因此把知识和人作为权益性资本是对实物资本所有者的不公。我认为这只是对把知识和人作为权益性资本的不完全接受而已,试想,如果把所有的实物资本都当作借贷资本,实物资本所有者只能分享利息,知识和人才是唯一的权益性资本,整个世界资本市场以创业资本市场(人才和知识)和借贷资本市场(资金)构成,也许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整个世界更富有创造性。

从实践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用人机制、改革激励机制方面做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工作,我认为,核心问题是要明确谁在创造价值,我们为谁创造价值,这个问题明确了,很多问题也就解决了。可喜的是,中国目前的教育产业化、创业板证券市场、股票期权制度、知识产权的保护、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对国有企业家实行年薪制等重大利好现象和利好消息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在我们眼前,在某些领域或政策上,已经把知识和人才作为权益性资本来看待。在城市家庭,家长最舍得投资的就是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投资!技工贸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企业办大学等等其实都是对知识进行投资的行为。

把知识和人才作为投资和融资的对象与传统的理财观念在风险分析和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知识的时效性。我们在前面谈到对知识的计量和价值管理时,应该采用重置成本法管理,因为新知识一旦出现,旧知识的价值有可能趋于零。因此,在投资知识时,要考虑到知识的领先程度以及知识的发展方向,我们掌握了买入的知识后,能不能很快开发新知识、新技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大连的华录、成都的锦江电机引进当时先进的录象机生产线便是典型的教训。

第二,对人进行培训锻炼或者融入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人是活的资产,是可以流动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和良好客户关系的经理人的流动对企业的损失有时候是致命的。因此,对人的管理应该建立个人档案,尤其是关键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根据个人特点,创造符合个人人生观的事业基础、融洽的人际情感氛围、恰当的物质利益激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考虑是否对某个人或某类人进行投资。另外,我们对人进行了投资,其潜能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产生多少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的努力程度,这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第三,对知识和人才进行投资回报分析的准确性。前面提到,对知识产生的回报可采取计算本企业在同行业内获得的超额利润的办法,但是,知识产生回报的大小,人的潜能产生资效益的多少,或多或少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可控性较差,对其投资的未来效益预测有很强的主观因素。这些客观存在的主观因素可能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决策的风险较传统投资决策的风险更大。

第四,如果我们想保持在知识资源领域的领先,可能我们得投入相当量的人力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这些领域的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班级管理方案范文 下一篇:企业融资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