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8 13:03:30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1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导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融资性担保行业应运而生。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出现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为一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业务和融资艰难的问题,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中国经济平稳、迅速地发展。融资性企业在获取高额收益的同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箭双雕。但是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具有高杠杆特征,主要体现在金融风险性。表现在融资担保公司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合理、管理体系监管缺失、业务运行缺乏规范、缺少高水平的风险管理等。如此种种,严重地影响了融资担保行业的长久发展。在此形式下,融资担保公司亟需一个规范的、全面的体系给公司的发展提供保障,这也是笔者本次研究的初衷。

一、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我国的融资性担保行业从1999年开始出现,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户均资金规模也不断增大。在组织形式上,以非政府出资为主。然后,从2008年后开始,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突然爆l并迅速波及到全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巨大弊端――金融危险。金融风险的暴露,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紧密关注,采取了一些列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了禁止地方人大担保和财政担保。融资性担保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强压之下,融资性担保企业必须重新进行自身的定位,并对相关的行规进行规范,从而解决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集中表现在财务管理上。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现在发现,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上面,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管理混乱

为了规范行业的管理,从2010年到2013年之间,国家政府和地方部门都不断颁布了很多措施来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管理。但是实践表明,很多策略流于表面,一些管理部门并没有很好的了解行业的资质问题,更没有严格地履行对担保公司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同时,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角度出发,很多公司虽然是被有关部门监管,却存在着监管不彻底的现象,存在着一些非法经营的行为,使得公司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暴露出很多问题。

2.业务知识匮乏

通过调查发现,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建立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却忽略了公司内部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很多员工缺乏专门的业务知识,尤其是缺乏精通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同时,管理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也比较单薄,给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都埋下了隐患。要想巩固财务安全就要从根源上解决公司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

3.财务监管缺失

笔者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都没有健全的财务监管体系。大多数融资性担保行业都抱着获得收益的目标,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更有甚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轻视财务管理,常常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时候就进行资金的流通、借贷和投资等业务,长此以往,造成了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

4.档案资料缺失

由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在接收业务的时候常常是比较紧急的,所以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为企业提供担保与融资服务的时候没有对相关企业进行资料的核实,很多公司提供的资料存在偏差。很多选择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企业都是出于扩大规模和加快发展的目的,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存在很多欠缺之处,很对规章制度不规范,普遍存在着资料编造、数据篡改、缺乏真实信息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加大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策略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策略。

1.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要想让融资性担保公司行之有效地避免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险,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算是合理、健全的呢?首先是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的,其次是在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再者就是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

2.控制公司投资成本

融资性担保公司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公司的投资成本,通过采用精细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制度来抵御财政风险,保证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业务量下降的时候不会遭遇经济下滑。与此同时,也能够增大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议价空间,使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加大。

3.规范公司财务管理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公司的财务管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让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制度建立后,要严加执行并监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制度的调整,从而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

笔者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和整治,在实际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快颁布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融资性担保公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让国家的一些监管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4.培养全能财务人才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来说,需要的就是综合型的财务会计人才。当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员工业务水平要求的具体法律文献。随着科学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队伍不断壮大,亟需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已有员工要组织定期的业务知识培训与考核,对于新招聘的员工要提供相关行业的资格认证书方可从事相关融资工作,从而为财务安全做好人才准备。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融资性担保公司应时代需求产生并迅速发展,然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策略,以期为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谈融资担保公司设立之若干条款[J].法制与社会,2010(4).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2

第一条为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管理,规范担保行为,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国银监会等七部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年第3号)和《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政办〔〕8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在市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地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设立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完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管委员会)制度。监管委员会由市政府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人行中支、市银监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等单位组成,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并实施促进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和监管的政策和措施。监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第四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实行属地监管。市、县(区)政府是在其属地开展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和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市、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是本行政区内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部门,具体负责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变更及终止的审核上报工作,承担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以防控风险为核心的持续动态监管。

第五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以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经营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审慎经营模式。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为客户保密,不得利用客户提供的信息从事任何与担保业务无关或有损客户利益的活动。

第二章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六条申请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经县(区)监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初审意见,报市监管部门审查并出具意见,报省监管部门审批。

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凭省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完成设立、变更或注销登记手续后30日内,到监管部门备案。财政出资控股或参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同时向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在本辖区内申请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具备持续出资能力的股东。

除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外,其他融资性担保公司股东不得少于5个,其中1个股东必须是企业法人;主发起人(第一大股东)最大出资额不得高于注册资本的65%;具有关联关系的股东合计出资额不得高于注册资本的20%;单一发起人出资额不得少于100万元人民币且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

企业法人作为主发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管理规范、信用良好、实力雄厚,持续经营三年以上,最近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盈利,近三年累计净利润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净资产不低于4000万元人民币,原则上实施本项目投资后长期投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60%。

自然人作为主发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拥有发起出资的经济实力,具有一定的实业背景并在所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能够出具相应的有效证明;无重要不良信用记录,无重大不良从业记录和无违法犯罪记录等。

(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名称冠以省级行政区划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名称冠以市级行政区划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名称冠以县(区)行政区划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从事债券发行等担保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从事信用再担保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亿元人民币。

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其来源应当真实合法,并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性足额缴纳到位,且不得以借贷资金或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符合国务院建立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规定的资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备与担任职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

(七)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八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分支机构除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经营担保业务三年以上、注册资本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最近两年每年担保业务放大3倍以上,担保代偿率低于3%,注入分支机构的运营资金总额最高不超过注册资本的50%,单个分支机构运营资金最低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

(二)本市融资性担保公司拟在市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所在地市、县(区)两级监管部门同意。拟在市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该融资性担保公司总部所在县(区)监管部门同意,然后经拟设立分支机构所在地县(区)监管部门同意,报市监管部门审查,报省监管部门审批。

市外融资性担保公司拟在我市设立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该融资性担保公司所在地市级监管部门同意,然后经拟设立的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所在地县(区)监管部门同意,报市监管部门审查,报省监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向监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等事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股权结构。

(五)股东出资的验资证明以及股东的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

(六)拟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

(七)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八)营业场所证明材料。

(九)监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条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变更。融资性担保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按设立程序经市、县(区)两级监管部门审核同意,报省监管部门批准: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组织形式。

(三)变更注册资本。

(四)变更公司住所。

(五)调整业务范围。

(六)变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七)变更公司股东。

(八)分立或者合并。

(九)修改公司章程。

(十)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事项涉及公司登记事项的,经监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按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终止。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因分立、合并或出现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需要解散的,应当经市、县(区)两级监管部门审查,报省监管部门批准,并凭批准文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销登记。融资性担保公司解散应当同时缴回《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有重大违法经营行为,严重危害市场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由市、县(区)两级监管部门认定后报省监管部门予以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解散或被撤销的,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债务清偿计划及时偿还有关债务。属地监管部门监督其清算过程,并逐级上报。担保责任解除前,公司股东不得分配公司财产或从公司取得任何利益。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应当依法实施破产。

(五)融资性担保公司终止后,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在完成有关法定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报属地监管部门,并逐级上报。

第三章经营规则和内部控制

第十二条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区域。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在批准的区域内,开展担保业务。未经批准,融资性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不得跨行政区域开展担保业务,暂不得从事国(境)外担保业务。名称冠以省级行政区划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名称冠以市级行政区划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在本市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名称冠以县(区)级行政区划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在本县(区)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

第十三条融资性担保公司业务范围。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经监管部门批准,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全部融资性担保业务:

1.贷款担保;

2.票据承兑担保;

3.贸易融资担保;

4.项目融资担保;

5.信用证担保;

6.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经监管部门批准,可以兼营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

1.诉讼保全担保;

2.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

3.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

4.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5.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1.吸收存款;

2.发放贷款;

3.受托发放贷款;

4.受托投资;

5.监管部门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

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四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融资性担保公司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金,要存入银行专户,可以作为与银行合作的担保保证金。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由融资性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自主协商确定,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仅限于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以及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除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子公司外,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向其他机构出资入股。

(五)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

第十五条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管理。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建立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担保评估制度、决策程序、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制定严格规范的业务操作程序,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配备或聘请经济、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才。

(四)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监管部门负责融资性担保公司和业务的监管工作,监管内容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信息披露、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等。强化监管部门职能,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组建专业化的监管机构,负责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同时保障工作经费、制定工作制度,配备必要的监管设施,强化监管手段,确保履行监管职能。

第十七条融资性担保公司非现场监管制度。

(一)严格实施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银行托管制度,按照托管制度要求,每个月由托管银行向监管部门提供相关报表。

(二)健全融资性担保公司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制度和风险监管记分制度,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管理和风险状况进行持续实时监测。

(三)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要求,组织有资质的信用评级机构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及相关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金融机构应当合理使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结果。

(四)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情况等实行年审、年检。融资性担保公司应按要求提供材料。

第十八条融资性担保公司现场监管制度。

(一)市、县(区)监管部门根据监管需要,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或中介机构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从业人员资格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对违反规定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市、县(区)监管部门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予以配合,并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出示检查通知书和相关证件。

(二)市、县(区)监管部门根据监管需要,有权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专项资料,或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或进行必要的整改。监管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债权人通报所监管有关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违规或风险情况。

(三)市、县(区)监管部门必要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专项审计、尽职调查或信用评级等,并将检查结果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融资性担保公司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

(一)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履行自律、维权、服务等职责,引导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自律机制,制定行业规范,自觉抵制行业内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法权益,促进政府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及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开展担保业务培训、信息咨询、数据统计、理论研究及对外交流等服务工作。

(二)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行为的监督、约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监督实效。

第二十条融资性担保公司信息披露机制。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按规定向监管部门、公司股东和合作银行披露经营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合法合规情况报告、资本金使用情况报告、股东会或董事会重要决议等文件和资料。融资性担保公司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二)监管部门应当于每年年末全面分析评价本辖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度发展和监管情况,并于每年2月底前向上级监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本辖区上一年度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情况和监管情况。

第五章风险防控

第二十一条监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制定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

第二十二条融资性担保公司重大风险事件和报告。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3小时内向市、县(区)两级监管部门报告简要情况,12小时内报告具体情况。重大风险事件具体包括以下情形:融资性担保公司引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担保诈骗、金额可能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重大债权到期未获清偿致使其流动性困难的,或已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出资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或主要出资人对公司造成其他重大不利影响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在3个月内有二分之一以上辞职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负责人失踪、非正常死亡

的,或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

(一)监管部门对本辖区发生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重大风险事件的性质、事态变化和风险程度应当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对危及金融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大风险事件,应当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置,防止事态蔓延,并同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二)市级监管部门对本市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重大风险事件,应及时向监管委员会成员单位通报,监管委员会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及有关规定及时处置,并及时向市政府和省联席会议报告。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监管部门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的。

(二)违反规定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的。

(三)未依照本办法规定报告重大风险事件和处置情况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融资性担保公司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未作处罚规定的,由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直至收回经营许可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未经法定监管部门批准擅自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处罚;未经法定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的,由监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予以处罚,并逐级上报。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公司制以外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3

【关键词】 融资性担保 非融资性担保 法律规制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中央政策的扶持引导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融资担保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近年来,大量民间资金被激活投入融资担保业,商业性担保公司数量激增,行业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经营融资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此类业务的公司享有银行授信额度。所谓的融资性担保,简言之,就是与银行合作,替借款人担保。长期以来,由于融资性担保公司能够从事涵盖有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业务,行业准入限制较少,其发展前景受到众多企业和其他投资者的青睐,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以致媒体报道时,纷纷使用“井喷”、“扎堆”、“迅猛”、“抢滩”等词来形容其发展势头。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不断暴露出来的一些严重问题,不仅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也对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造成很大干扰,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整体来看,融资担保业在我国仍处于初创期,行业异化现象严重

由于相关立法严重滞后、行业监管存在模糊地带,实际操作中的担保公司就是打了这样一个球:只要像普通公司一样完成工商注册就可以开业,从事着金融行业却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有人戏称只要有资金实力,注册担保公司比开个餐馆还容易。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素质普遍不高,这一点从“中科智丑闻”、“华鼎担保骗贷案”、河南“思达系”事件等违法违规案件中可见一斑。

2、多数公司资本金规模偏小且存在资本失实情况,融资性担保作用发挥甚小

众所周知,融资担保行业是一个对资本金高度依赖的行业,资本金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其业务规模的大小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强弱。以河南省为例,这两年担保公司机构扩张迅速明显加快,据省工信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经省工信厅审核批准的各类担保机构已达1159家,注册资本总额达396.45亿元。其中,注册资金在1亿元(含1亿)以上的有65家,仅占总量的5.6%;5000万元(含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的有248家,占总量的21.4%。此外,由于监管的缺位,虚假注资、违法出资、抽逃资金和违规占用挪用注册资本金等现象屡见不鲜。

3、由于主营业务收益率较低,偏离主业、超范围经营现象普遍化

依现行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对外担保金额一般可以放大到其注册资本的五至十倍之间,而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极易导致大量坏账烂账出现。再加上服务对象多为融资难、信用较差的中小企业,公司自身经营风险大而利润低,令银行金融机构丧失与其合作的兴趣,即便那些经过备案审批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真正能够获得银行授信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也不多见。于是,很多担保公司就转向那些收益率较高的非融资担保业务,包括:其一,采取民间借款或高息揽存的方式来扩充担保基金,有的甚至通过非法变相吸收存款来扩充担保基金;其二,担保公司衍生出短期融资业务,私自放贷以牟取高额利息;其三,从事掮客融资行为,即帮助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通过修饰其缺陷向银行进行融资,甚至利用虚假项目从银行套取出低成本资金,再投放到借贷市场。

4、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不健全,企业抵御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

首先,很多中小规模担保公司未建立起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系统,对企业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业务员的主观判断,转移或化解代偿风险则主要靠苛刻的反担保措施。实际运作中不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其次,担保业务所生风险缺乏完善的配套补偿及分摊措施,大多数的民营担保公司只能依靠保费收入来补充资金。再次,客户集中度过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不超过担保机构实收资本的10%”。但绝大部分担保公司都远远超过这一指标,存在较大的客户和行业集中风险。最后,银保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目前很多担保公司都存在交叉入股现象,加上其往往在多家银行从事担保业务,银行很难掌握同一家担保公司资本运作的真实情况,影响了它们之间的合作。

5、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融资担保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需要具有担保专业知识和信贷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担保品种的设计和开发、担保风险的控制也要靠专业技术和专家队伍来实现。由于目前尚未建立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很多担保公司的从业人员组成是由投资者聘请1―2名或曾从事过金融或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业务骨干,再招聘几名非专业人员。这种从业素质显然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给公司的业务操作带来人为风险。

6、公司内部管理松弛,法人治理结构、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

很多担保公司没有形成良好的内控机制,法人治理结构混乱,如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内部监事会形同虚设等等;各项规章制度不到位,信息不透明,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机制都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2010年3月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法律位阶上属于部门规章,也是依照执行的法律依据。《办法》要求在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融资担保业的规范整顿工作,其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法律规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严格的前置审批程序和注册资本制度

现代公司立法在公司设立问题上趋向于采取准则设立主义(也称准则制或登记制),我国《公司法》也确认了这一原则。许可主义(又称核准主义或审批制),指公司设立除要符合法定条件外,还需个别地报请主管行政机关审核批准,才能进入工商登记程序。《公司法》仅对那些属于特殊行业或其运营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公司,实行审批制。融资担保公司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有较强的金融影响力,因此《办法》规定了前置审批程序,对这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实行前置行政许可,推行许可证管理制度。而且,其变更、终止、清算同样也需要监管部门的事前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得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性担保”字样。

在资本金门槛设置上,《办法》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管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融资性担保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不得低于人民币500万,并且要求为实缴货币资本。此举体现了规范管理和促进发展并重的理念,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审批把关,对于净化市场环境,改善担保业良莠不齐的现状将起到重要作用。

2、划定担保业务范围,高风险投资受限

《办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范围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划分,基本保证了通过限制业务范围实现降低担保公司经营风险的目的。经监管部门批准,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经营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等融资性担保业务;还可兼营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以及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并可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此外,在满足近两年无违法、违规不良记录以及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且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并连续营业2年以上时,可为其他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和办理债券发行担保业务。《办法》明令禁止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和受托投资等业务。

依照《办法》,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将自有资金投向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在“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也可涉足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但出于安全性考虑,这类高风险投资总额不可高于其净资产的20%。《办法》另外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较高比例的准备金意味着以后担保公司需要“看菜吃饭”,无论是开展担保业务还是投资,都会十分谨慎。

3、确立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

《办法》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以被担保企业为对象,以信用记录、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强化被担保企业信用观念,严惩失信行为,以贷款银行的贷款风险预警系统为基础,对被担保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在动态中控制被担保企业的风险。并且规定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4、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培育良好内控文化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依法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以及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完善风险管理架构,明确各类岗位职责。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保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公司还应当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依法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将公司治理情况、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等信息及时告知相关债权人。另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设两名以上的独立董事。

5、明确监管责任,实行属地化管理

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监管实行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制定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行业监督管理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业务监管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地方政府的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以及办理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办法》明确了“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监管总原则,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属地管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并向部际联席会议报告工作。按照规定,监管部门有权根据监管需要,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专项资料,或约见其董事、监事、高管进行监管谈话,要求说明情况或进行必要整改,必要时可向债权人通报相关的违规或风险情况;可以依法进行现场检查;征信管理部门应将融资性担保公司相关信息纳入征信管理体系,并为其提供相关查询服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予以配合并按规定及时报送有关文件和资料,并实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三、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制度设计的法律对策和建议

1、担保业务操作进一步明确化和规范化

(1)明确业务目标定位,融资性担保公司应以扶植中小企业发展、改善融资环境为其首要任务,这也是政府出资扶植担保行业发展的初衷和本意。七部委《办法》第21条关于禁止性业务规定中以“监管部门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作为兜底条款,有待立法或配套司法解释作进一步扩充解释。

(2)业务操作进一步规范化。以目前反映强烈的业务收费问题为例,国有或大型担保公司收费相对规范,一般只收取一项费用即担保费,费率为国家基准利率的30%~50%;而部分小规模担保公司普遍存在着收费项目不一致、收费标准不统一现象。

(3)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依法不得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对于其究竟能够从事何种营业,立法应予以明确。笔者以为,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可以包括:第一,依据《担保法》、《合同法》进行履约担保业务。第二,诉讼保函业务。只要当地法院认可担保公司出具保函,就可以大力开展,而且风险和成本都较低;即使法院不认可担保公司出具的保函,担保公司也可以通过提供银行存单、房产或者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出具银行保函的方式从事这种业务。第三,提供相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第四,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作为普通的商业公司,理应遵守《公司法》关于转投资的相关规定,其他则不必过多限制干涉。第五,与正规、有实力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加强与后者业务上的协作与联系。需要指出的是,严禁从事高息揽储、非法集资、放高利贷等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不法行为。

2、担保能力进一步释放,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合作

其一,建立风险联动机制。按照公平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以市场化的方式建立银保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对资信良好、风险控制力强的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与其建立风险比例分担机制。其二,共同加强对贷款项目的监管。把银行的信贷“三查”与担保公司的调查审核制度结合起来,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银保双方可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商业银行着重事中控制,担保机构着重事前调查和事后追偿与处置,双方相互协调,共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其三,创新合作方式。金融机构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推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

3、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统一、具体的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业人员技术要求的法律法规。七部委《办法》中仅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作了原则性规定,缺少明确、具体的要求。鉴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法律对其人员配置(尤其是高管层)应作出一定具体要求。具体到实务操作中,在公司申请设立阶段就应当向有关部门提交其已经具备有关专业人员的具体信息,如所获国家资格认证、工作经验等,由监管部门进行严格审查。而且,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出台相应文件明确融资性担保公司所需业务种类,使担保公司在各个主要业务领域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以确保公司的良好运营和健康发展。

4、完善行业监管体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属地管理的规定让市场蛋糕得以细分,各级地方政府如何使用手中的尚方宝剑,恰当地行使行政审批和行业监管,真正地促使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比较各地关于担保公司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均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限额进行了上调。以郑州为例,根据《郑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冠名“河南省”或“河南”的信用担保机构,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担保业务,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冠名“郑州市”、“郑州”的担保机构,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业务,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为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系统化监管,郑州市还将对担保机构实行监管记分、定期巡查、业务季报、告诫谈话、重大事项报告、年度审查、信用评价、投诉举报等八项制度,并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因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和扶持,还需要担保机构在自身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强化行业协作和自律。目前河南省担保行业的管理规范细则正在加紧拟定当中。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担保行业规范集中在国家各部委出台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根据有关政策自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方面,这些规章制度普遍存在立法层次较低、立法技术水平不高、制度设计不健全等缺陷,致使其法律效力和权威性明显不足,很难发挥对担保行业整体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规范和调整的作用。因此,立法部门应在总结经验、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早出台规范担保业的法律及配套司法解释,加快建立健全担保行业的法律规范体系,创造有利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法律环境,也使国家的监督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2010年第3号令)[Z].

[2] 张玲:浅析融资担保公司设立之若干条款[J].法制与社会,2010(4).

[3] 孙延兵:担保公司业务办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风险[J].苏盐科技,2009(3).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4

【关键词】担保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近年来,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大中型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然而,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贷款困难一直困扰着企业发展,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担保公司也就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风险的不断积聚严重影响担保公司的正常运营,担保公司必须具备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而其中财务风险是担保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它关系到担保公司的生死存亡。因此,担保公司如何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就成为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一、融资性担保企业的生存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为增加这些企业的融资能力,成立担保公司以帮助其解决自身的信用不足,担保业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

很多公司基本上都是以所在地区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但是目前,由于经济增速整体放缓,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不断上升,特别是民营融资性担保机构集中代偿,金额超过担保公司的承受能力,严重威胁其生存问题,这类代偿风险是目前担保业务中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风险。

二、融资性担保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是来自于担保对象的风险和来自于银行、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担保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或业务操作方面的风险。

1.来自于贷款的中小企业的风险

担保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财务、采购等主要部门多为家族亲戚,人员素质不高,为了获取贷款,中小企业大多会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虚假的经营数据,隐瞒重要事实等手段,骗取贷款担保,当面临激烈的市场竟争时由于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研发能力弱,而被社会淘汰,从而引起担保企业的风险。

2.来自于银行方面风险

一般情况下银行会要求入围的担保企业交纳保证金,把需要贷款的企业推荐给担保公司,如果贷款企业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担保公司必须全额代偿,所以导致银行在评价贷款客户时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会有所降低,各方面的审查也大多会流于形式,加大了贷款企业的违约风险,从而也加大了担保企业的代偿风险;而且现在银行入围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四大国有银行基本上要求注册资金不低于3亿,且有国有投资背景,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能续期。

3.来自于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风险

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成立应当前置审批,即由当地的工信部门颁发融资经营许可证,然后凭该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现在工信部门监管力度越来越大,融资性经营许可证续期越来越难,好多担保公司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续期,导致只能转为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能再办理贷款担保业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且 贷款企业逾期未能归还贷款时,担保公司代偿后再追偿,但往往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财产加以执行,而向法院申请执行个人财产时可能会产生法律争议,如只有一套住房,或者抵押物重复抵押等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些问题无形中会加大担保公司的时间成本和诉讼成本。

4.来自于担保公司内部的风险

在存在各种风险因素的情况下,融资性担保公司应重点分析因自身存在的管理缺陷而使公司面临潜在的财务风险的原因。

三、融资性担保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缺乏长远的公司战略目标

大多数担保公司急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这就使得公司担保项目多却不优,同一行业,同一地区,相同类型的担保项目没有限额控制,如果某一行业受到国家政策调控或市场冲击,譬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房地产,全行业亏损,将会使担保公司代偿率过高,资金链断裂。

2.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和专业的风控人员

融资性担保公司属于高风险行业,前几年随着担保公司急剧增加,风险管理人才明显匮乏,现在融资性担保公司人员分为四类:(1)业务员:大多数担保公司工资为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所以业务员为了能够获取高额的绩效工资往往会为贷款企业隐瞒一些事实;(2)银行退休人员,这部分人员往往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但毕竟长期在银行系统工作,固守成规,过于死板,不能灵活的运用风险管理知识去把控风险。(3)法律人员,这类人员虽然能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 ,但是却不熟悉财会知识。(4)财会人员,这类人虽然有一定的财会知识,但因为担保公司要面对的客户群体行业不同,如没有10年以上各行业的从业经验,或者是具备注册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理论知识,很多中小企业的假账或存在的问题就不能发现。

3.反担保措施设置不合理

一般贷款企业规模较小,也没有足额的抵押物,提供的房产一般没有房产证;抵押的机器设备都使用多年,折旧磨损较大;抵押的商品或原材料因为流动性较大或占用较大面积而不能随时监管;为了业绩,往往凭业务和风控人员的职业判断来推断违约的可能性,做出是否为其担保,这就为担保公司埋下了隐患。

4.内部评审制度有待完善

融资性担保企业一般都设有评审委员会,成员一般由总经理、副总经理、业务总监、风险总监、法律人员等组成,但现在融资性担保公司私企较多,评审会成员素质高低不一,而且总经理往往会拍脑袋决定担保项目,而其他成员往往会顾及总经理面子而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使得评审委员会流于形式。

5.保前审查不严,保后监管流于形式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前应认真审核被担保人担供的资料,并深入企业内部全面核查,比如销售、采购的出入库单、上下游企业核查、车间、仓库等等,然而现实中很多担保公司实际操作人员或由于对该行业不了解,或由于提成等各种原因,不恰当地做出了判断,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财务风险。

对已实施担保客户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控;特别是对于主营业务变更、重大收购兼并、实际控制人变动的企业应重点关注,但实际情况下公司更关注新业务的拓展,而对于保后监管却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而没有细致地观察、了解,一旦被担保企业出现问题,不能提前预警。

四、融资性担保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针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的问题,应认真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防范对策,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业务发展规模。

1.认真核查担保对象情况

担保公司应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认具审核,看其从事的行业是否是国家支持的、禁止、限制的,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企业能否按规定提供有效的反担保抵押物;企业的资信情况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核查时,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调查企业的资信情况,包括查询当地信用、工商和法院系统网站,了解企业是否有诉讼、纠纷或处罚,企业有关的诉讼、行政处罚对其声誉、经营、未来前景等是否产生影响;此外根据核实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

2.制定与公司匹配的风险管理战略

要制定与自身匹配的风险管理战略,就要求公司决策层对内对外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外,要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动,要及时嗅出商机,发现不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对内,公司决策层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各类信用等级的客户实时分析,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并及时调整和优化公司组织架构、人员构成。

3.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和复合型的风控人员

担保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金融、财务、法律、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加强对高素质财务、风控人员的培养,通过开展定期培训,促进财会、风控人员对担保公司各项流程的了解,加强财务和风控人员风险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控制能力,推到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战略发展。

4.认真落实反担保措施

符合担保条件后,业务人员应按照易于变现、易于评估、易于操作、易于触动受保人利益的原则和贷款企业沟通确认反担保的设置,在设定反担保物时,首先以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个人财产作抵押,以增强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认真核查抵押人对抵押物权利的完整性、合法性;抵押物价值与变现能力情况,抵押登记、市场价值及拍卖等法情况。

5.完善企业评审制度和监管体系

融资性担保企业应设置评审委员会,评委会成员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业务总监、风险总监、风控部经理等组成;评审会评委根据A、B角报告开展评审工作,对业务评审采用签字表决制,参会评委须在《评审会评委意见表》上明确填写"同意"、"反对"或"再议"等评审意见并阐明理由、签字,过半以上的评委同意视为业务评审通过,过半以上的评委反对视为业务被否决,否则为再议;评审会决议为再议的项目,A、B角应对要求再议的内容进一步落实,初步确定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后,填写《再议申请表》,安排重新上会评审。

6.加大保后跟踪监管力度。

保后监管是指对担保客户经营管理、产销情况、财务状况、反担保物的价值及状况等影响担保风险的因素进行跟踪、调查、监控和分析,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保后检查分为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当发现担保业务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时应对客户做连续跟踪调查,加大监管密度及频率,当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担保项目,专项小组应适时与企业保持接触,落实解决方案,如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冻结、查封其财产,迫使被担保人增加担保措施或其他可接受的方式进行处理。

五、结束语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担保公司的财务管理,提高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地改进公司内部的相应制度,增强对风险控制的重视,才能加快风险机制的构建进程;融资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事关到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对于这些风险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相应地制定应对策略,建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系统,将财务风险所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小毅,基于业务角度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探讨,特区经济,2013(12):64-66.

[2]郭晓辉,我国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对策研究,时代金融,2015(10):298.

[3]刘辉 ,对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机制构建的思考 ,时代金融,2015(7):98-99.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5

济宁市融资担保市场现状

截至2012年年末,山东济宁市共有在册融资性担保机构44家,注册资本总额35.23亿元,平均注册资本7960万元。按注册资本划分,2000万~5000万元的3家,5000万~1亿元的23家,1亿元~3亿元的17家,3亿元以上的1家。按所有制划分,国有参股公司9家,民营独资公司35家。在保责任余额合计61亿元,在保户数11608户,其中,2012年新增担保户数987户、9.76亿元,实现担保收入2225万元,净利润739万元,上缴税金341万元。

融资担保市场的种种“毒素”

综合来看,融资担保市场存在着种种“毒素”,表现如下:

鱼龙混杂,社会形象不佳。据调查,在济宁市工商部门登记的担保公司、担保咨询公司达868家,其中仅有4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经省金融办批准,具有经营许可证,具备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资格。目前处于歇业状态的有7家,从事非主营业务的有10家,未开展经营业务的有7家。担保机构网点众多,部分机构存在发放高利贷、票据贴现、高息集资、暴力催收、偷逃漏税等违规行为,严重损害行业形象和信誉,制约了担保行业发展壮大。

资金实力不强,抽逃资金问题严重。济宁当地缺乏优质品牌性担保机构。据调查,济宁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平均注册资本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900万元。同时,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下,担保公司普遍采取虚假注册验资、抽逃注册资本、制作虚假财务报表等方式制造“繁荣”假象,实际上担保能力和代偿能力都不足。

行业竞争激烈,经营业务偏离主业。近年来,随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快速扩张,融资担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大型银行已普遍提高了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的“门槛”,要求担保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在本行开立保证金专用账户并足额存入规定的保证金。济宁某大型银行已将保持合作关系的担保公司由原来的20家减少为9家,担保余额与户数降幅均超过50%。

为维持生存,担保公司业务“异化”现象较为突出,诸如非法吸存、非法集资、变相放贷、高风险投资等违规经营问题屡见不鲜。个别担保公司甚至将客户的贷款或多交纳的保证金以自己的名义投放到融资困难的房地产行业或“两高一剩”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极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其担保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将失去保证。

公司治理不健全,风险控制能力不强。据有关部门调查,济宁市正常经营运转的19家担保公司中,有6家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11家风险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仅凭负责人的个人经验进行决策,缺乏客观、科学的项目风险评价机制。同时,担保公司普遍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业务拓展和风险评审不能实现部门或岗位相互制约,难以有效落实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导致人情担保、关系担保、信用担保、逆程序担保时有发生。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据调查,目前济宁市融资担保行业的从业人员为758人,其中从事过金融工作的有116人,占比15.3%;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有132人,占比17.4%。按照《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公司应当配齐法律、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但调查显示,多数担保公司仅有1~3名业务骨干从事过金融或企业管理工作,其余均为非专业人员,部分担保机构甚至存在“借人”充数现象。

融资担保市场的“排毒”之策

要排除融资担保市场存在的种种“毒素”,应采取以下对策:

审慎合作,严格准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坚持审慎择优原则,将持有经营许可证作为开展业务合作的前提条件,并从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机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信用等级、经营现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审查,稳健、科学地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对有逃避保证责任、抽逃注册资金、虚假出资、侵占客户资金等不良记录或涉嫌违法违规经营者,实行“一票否决”制。

信息共享,及时控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与地方金融办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了解融资性担保行业相关经营情况,借力监管评价或第三方评级,准确评价担保公司的代偿能力。对资信状况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或发生业务“异化”的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放大比例,逐步压缩担保业务量,直至终止业务合作,筑牢风险防范的“防火墙”。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6

典当行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融资的主要优势是方便快捷,能有效满足企业或个人急需的临时性资金周转等需求。近年来,海南省典当行发展速度较快。截至2012年6月末,海南省共有典当企业118家,实收资本11.1亿元;资产总额12.2亿元,同比增长30.3%;负债总额0.6亿元,同比增长96.5%。典当业务快速增长。2012年上半年,全省典当企业典当总额8亿元,同比增长18.61%。其中,房地产典当总额5.45亿元,同比增长24.39%。截至2012年6月末,典当余额5.74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房地产典当余额3.9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典当余额的66.3%,占比较高。

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行情况

截至2012年6月末,海南省共有融资性担保公司49家,注册资本23.9亿元。其中:政府完全出资担保公司15家,民间出资担保公司32家,混合出资担保公司2家。2012年上半年,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发生担保业务794笔,同比增长15.23%;金额16.32亿元,同比增长13.78%。其中:担保个人贷款490笔,金额5.1亿元;担保企业贷款304笔,金额11.21亿元。截至2012年6月末,担保贷款责任余额33.47亿元,担保贷款不良率0.18%。

产生的作用及应关注的问题

(一)积极作用

准金融机构若有效监管,规范操作,将会产生较大积极作用。近年来,海南省准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机构数量逐年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逐步覆盖一部分微小企业和农村金融领域,有效地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扶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准金融机构为相关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了服务收益,在将地下金融引入正轨、降低社会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应关注的问题

1.超范围提供民间融资中介服务。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主要是民营企业和个人参股,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在当前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打“球”。以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例,一般情况融资性担保机构被批准的经营范围是: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等担保业务,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等业务。但个别融资性担保公司未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而是超经营范围通过“担保理财”的名义搭建民间借贷平台,通过户外广告、宣传折页和产品推介会等方式广泛宣传其“理财”业务,为民间融资提供担保,进行贷前调查,公开承诺放款人可获得年息为15%的固定理财收益。

2.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部分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需要与金融机构合作,在取得金融机构授信的同时,要承担100%的责任,对处于成长初期的准金融机构而言,承担风险和责任较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担保公司为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应根据贷款规模和期限承担一定的比例责任。但实际操作中,风险并没有在担保公司和协作银行之间分散,大部分担保公司承担了全部风险。

3.通过准金融机构融资规避政策调控。2010年二季度以来,为抑制国内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趋势,国家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银行机构收紧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为获取资金转向准金融机构,规避房地产政策调控。如截至2012年6月末,个别小额贷款公司投放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五成以上。

4.资金费率高。准金融机构在费率执行、费用收取方面没有形成通用的行业标准。实际上,准金融机构的信贷效应是一种放大流动性的行为。在流动性收紧政策下,银行放贷的对象主要为大企业和其他一些优质客户,中小微企业只能寻求准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这就为准金融机构提高利率提供了机会,而高利率下的贷款反过来又会影响实体经济,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典当行为例,根据《典当管理办法》规定:动产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42‰,房地产抵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27‰,财产权利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24‰。截至2012年6月末,海南省典当企业典当月综合平均费率29.2‰。除动产质押典当综合费率低于法定综合费率外,房地产抵押典当综合费率和财产权利质押典当综合费率均高于该类业务法定月综合费率。

5.对正规金融体系的风险传递。《典当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5年第8号)规定,典当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等七部委令2010年第3号)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琼府办〔2012〕98号)规定“对于年度考评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其融资比例最高可放宽至资本净额的200%。资金来源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法人股东定向借款……”。从目前的情况看,准金融机构在银行融资(或担保融资)的规模较小,对银行的风险传递影响较为有限,但未来有增加趋势。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扩张,在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的需求较为强烈,在银行机构的贷款逐年增加。从担保公司的情况看,资本杠杆率将呈放大趋势,对正规金融体系的风险传递作用将趋明显。

建议

(一)完善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内控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利约束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等。二是要建立健全内控机制,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稳健经营。三是要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对高管实行问责制,防止其为追求超额利润而对风险过度承担。四是提高对准金融机构的经理人资质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二)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强化监管

目前对地方准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在审批设立和事后风险处置环节上,连续监管力度不够,风险预警系统薄弱,应参照监管金融机构的相关监管标准和国外相关监管经验,推进准金融机构的事前监管和过程监管。准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要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规范准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收费范围、收费区间等;对超范围经营、违规乱收费等行为,坚决予以处罚;要监督其贷款投向,禁止向国家宏观调控限制发展的产业或行业发放贷款,禁止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准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要定期与人民银行、银监部门沟通,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宏观调控部门和银监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促进其业务稳健合规发展。

(三)政府扶持,切实解决地方准金融机构发展困难

地方政府应针对准金融机构的成长和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建设宽松的经营环境,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准金融机构开展贷款业务(反担保业务)中涉及房产、土地、车辆、林权等抵押物登记和出质登记,应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为准金融机构提供方便。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建议地方财政设立财政专项基金,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一方面为贷款农户和农业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另一方面为小额贷款公司向商业银行融资用于支持“三农”的资金提供担保。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1.05.06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它是指投资者在证券交易过程中,支付出总交易额中的一部分资金或证券,而余下的资金和证券,由证券经纪商负责提供,以此帮助投资者顺利完成证券交易的交易方式[1]。2005年我国《证券法》修改后,在该法第142条规定,证券公司经国务院证券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自此拉开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序幕。随后,为了促进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以及上海、深证交易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如《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在融资融券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行纪关系,以及担保法律关系[2]。债权债务关系和行纪关系已甚为明确,但对最具融资融券交易特色,也是最为重要的担保性质却一直存在争议而未能确定。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让与担保说”、“信托说”以及“最高额质权说”。这三种学说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将对这三种学说进行详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证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性质。

一、“让与担保说”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冲突

我国目前虽然对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性质存在极大的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将该担保的性质界定为让与担保。该说是在分析融资融券交易行为的特点后所得出的。首先,依据《管理办法》第10条、11条的规定,融资融券交易的所有一级账户均以证券公司的名义开设。参见:《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第10条、11条。其中包括投资者交存保证金的信用账户以及存放融得资金(证券)的账户。因此,从对外关系上看,证券公司享有账户中资金及证券的所有权。其次,《管理办法》第25条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将收取的保证金以及客户融资买入的全部证券和融券卖出所得的全部价款,分别存放在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和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资金账户,作为对该客户融资融券所生债权的担保物”。即从内部关系上看,存放在以证券公司名义开设账户内的资金及证券属于投资者提供的担保物。最后,《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当投资者无法维持最低保证金比例时,证券公司有权依照约定处分担保物。所以在融资融券交易过程中,投资者是将其缴纳的初始保证金以及融得的资金或证券全部作为担保物,以转移担保物所有权的方式担保主债权的实现。当投资者在合同履行期间无法追加保证金时,证券公司可以基于所有权处分担保物实现债权。这一理论的支持者认为这种交易担保行为属于典型的让与担保行为[3]。

(一)“让与担保说”的合理性

让与担保理论符合融资融券的交易特点和交易目的,并且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融资融券交易过程中因担保物而产生的纠纷。首先,以让与担保方式设立交易担保符合融资融券交易特点,能够促进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由于融资融券交易允许投资者以较少的保证金按一定比例向证券公司融入相应的资金或证券进行“买空”、“卖空”交易使缺乏足额担保的证券公司面临极大的风险,以让与担保的形式设立担保,将全部的保证金及交易融入的资金(证券)移转到证券公司的名下,不仅使证券公司获得了足额的担保,也可以使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降到最低。此外,这种转移所有权的担保形式还为证券公司因投资者无法及时追加担保物而处分担保物提供了法律依据。所以,以该种形式设立交易担保能增加投资者和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交易的积极性。其次,设立让与担保能够使融资融券交易程序更为简便,提高交易效率。在交易过程中,投资者提供的担保物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证券(须按一定比例折算)。若投资者以证券作为担保物设立质押,那么,依据《物权法》、《担保法》的规定,以上市公司股权设立质押必须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股权质押登记。因此,无论是提供担保物或处分担保物时都需要到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登记或注销手续。这使交易程序变得复杂化,会降低交易效率。而设立让与担保就可以避免股权登记所带来的不便。最后,设立让与担保能够有效地保护交易双方对担保物的合法权益。当投资者的债权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担保物时,证券公司可以基于担保物所有人的地位提起第三人异议之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关于让与担保设定人的一般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让与担保物,担保权人是否能提起第三人异议之诉问题,德、日存在不同学说。有“第三人异议之诉肯定说”、“优先受偿请求权说”以及“折衷说”。目前“第三人异议之诉肯定说”为德、日学界通说。(参见:王闯: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09-417.)当证券公司破产时,投资者可以行使取回权将担保物取回。因为从让与担保的内部法律关系来看,担保物的所有权让与目的仅仅是为了起到担保的作用,所以对内而言投资者仍享有担保物的所有权。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张 诚:融资融券担保性质的界定(二)“让与担保说”法律依据的缺失

“让与担保说”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该说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硬伤”――让与担保作为一种担保形式未被我国法律所规定。让与担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让与担保是指当事人通过转让供作担保的财产以达成信用授受之目的的担保制度[4]。包括让与担保和买卖式担保。而狭义的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将标的物财产权转移给债权人,当事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享有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就标的物取偿。而学界普遍认为让与担保应指狭义上的让与担保[5]。依据《物权法》第5条之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该条所称的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而我国《物权法》在第四编担保物权中仅规定了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三种担保物权的形式,并未规定让与担保。而在《担保法》第2条规定的担保方式中也只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5种,也没有规定让与担保制度。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当事人对由民事关系产生的债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以担保法规定的方式设定担保的,可以认定为有效”。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并不承认让与担保制度。作为一个秉承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在“物权法定”主义的指引下,以法律没有规定的形式设立担保物权必然无效。即便《管理办法》规定融资融券的担保行为属于让与担保,但由于《管理办法》并不属于狭义的法律,不能创设担保物权,所以,严格地说,在融资融券交易过程中以让与担保的形式设立担保是无效的。正因为如此以该说认定融资融券担保行为的性质饱受批判。

二、“信托说”的选择与理论困境

由于让与担保说的适用存在着巨大的法律障碍,我国证监会为解决融资融券担保的法律性质问题,在2006年颁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第14条中将客户交易担保账户内的资金及证券界定为信托财产。在随后颁布的《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第6条中规定合同应约定融资融券特定的财产信托关系,并对双方协议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证监会寄希望于通过信托理论来解决担保法律关系的性质问题。依据信托理论,融资融券交易双方就担保物形成信托法律关系。将证券公司作为受托人,投资者作为委托人,而担保物则作为信托财产由证券公司享有管理权和处分权。

(一)“信托说”的理由

“信托说”首先可以脱离“让与担保说”所带来的法律适用困境。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为纠纷解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根据信托理论客户交易担保账户中的财产属于信托财产,其特有的独立性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当证券公司的债权人申请法院对担保财产执行法律强制措施时,投资者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因为信托财产与受托人财产相分离,不属于破产财产。参见:《信托法》第16条。最后,证券公司依据《信托法》作为担保物的所有者,为其在投资者无法追加保证金而采取强制平仓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信托财产所有权转移这一形式与融资融券担保物转移至证券公司名下的交易形式相同,符合融资融券的交易特点。

(二)交易制度与基本信托理论相违背

虽然依据信托理论解决融资融券担保性质问题存在以上优势,但该理论在适用上也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根据美国《信托法重述》(Restatement of Trust Law)的定义:信托,除慈善信托、结果信托以及推定信托外,是指以明示意思表示而设定的,发生在当事人之间的一种财产信任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在这种关系中,一方享有财产上的所有权,并负有为另一方在衡平法上的利益处分和管理财产的义务[6]。我国《信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根据受托人的授信义务,受托人既不能为自己谋取私利,也不能使自己的职责与利益相冲突[7]。首先,考查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融资融券制度后,我们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普遍允许证券公司将投资者担保的证券再次融出,以此来加强金融市场的流通性,进一步发挥融资融券的积极作用。由于我国融资融券正处于试行阶段,市场监管制度还不健全,所以目前我国禁止证券公司进行转融通。 参见:《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第28条。但当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稳定,监管制度健全之后,必将允许证券公司再次融券。而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将投资者融券所得的证券再次融出不仅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可以从中再次收取融券费用。如果将担保行为定性为信托,则证券公司的再次融券行为就违反了信托理论中受托人不能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原则。其次,当担保物价值下跌投资者无法追加保证金时,证券公司会将担保物出售强制平仓。这种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的措施也违背了受托人不能使自己职责与利益相冲突的义务。证券公司强制平仓的措施不仅是为了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所以证券公司作为受托人无法尽到授信责任。此外,我国《证券法》第6条规定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试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因此,能够从事信托行业的机构不得从事其他金融行业。若融资融券的担保法律关系属于信托法律关系,那么也就从侧面承认了证券公司具有从事信托业务的资格。所以,如果采用信托理论,还会使证券公司因从事混业经营而违反《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三、“最高额质权说”的创新与实际运用的悖论

持“最高额质权说”的学者依据我国《物权法》第222条,认为在融资融券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和证券机构就交易担保达成了最高额质押协议[8]。双方协议将初始保证金(或证券)以及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获得的资金(证券)作为质押物,担保证券公司债权的实现。其中最高额是指初始保证金和保证金比例所决定的证券公司最高授信度。当交易过程中,质押担保物的价值低于最低担保维持比例时,证券公司可以要求投资者增加保证金。如果投资者未能及时追加保证金,则证券公司有权处分担保物,并从中优先受偿。

(一)“最高额质权说”的创新

“最高额质权说”与“信托说”和“让与担保说”的最本质区别在于:该说认为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账户中证券及资金的所有权并未移转,仍然是属于投资者的财产。该说认为,根据现有《管理办法》的规定,融资融券交易账户的设立是采用穿透式一级账户体制。该账户结合了一、二级账户特点: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按二级托管操作,但可以(穿过券商)看到所有客户的明细账户。其原理是“在现有一级账户托管的监管模式下,引入二级账户的法律框架。在以证券公司为名义持有人的客户证券担保账户和客户资金担保账户内(一级账户)为投资者开立独立的授信账户(二级账户)。该二级账户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主要是用于记载客户委托证券公司持有的担保证券的明细数据。参见:《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第16条。鉴于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的财产是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所以投资人才是担保物的实际所有人。

依据“最高额质权说”可以解决“信托说”和“让与担保说”所带来的法律困惑。首先,最高额质押在我国《物权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该说不会像“让与担保说”那样遇到担保形式无法律规定的困境。其次,如果证券公司与投资者订立最高额质押合同,合同双方可以简化追加担保证券时的登记程序。只要追加担保证券的数额在最高额抵押数额之内,追加的担保证券便无需再次办理质押登记,简化了交易程序。再次,根据《物权法》第214条的规定,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可以事先约定证券公司对担保物享有使用权和处分权。这样可以突破一般质权效力的限制,使证券公司能够在投资者无法提供担保时,及时处分担保物防止风险。最后,当融资融券协议一方遭受法律强制措施时,另一方能有效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当证券公司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担保物时,投资者可以基于担保物所有人的地位要求在其债务确定之前停止执行担保物。而当投资者的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担保物时,证券公司可以基于质权人的身份享有对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

(二)“最高额质权说”与融资融券交易特点相悖

“最高额质权说”虽然具有以上优点,但该理论亦存在极大的缺陷。第一,最高额质权的设立违背了融资融券制度创立的本质。从经济学角度看,融资融券交易的最本质特点就是允许投资者“以小博大”。即在确定债权数额之后,投资者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供低于债权总额的保证金。最高额质权是指对债权人的一定范围内的不特定而连续发生的债权预定一个限额,并由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质物予以担保而设定的特殊质押[9]。所以预定担保的数额一般都高于初始债权额。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最低融资比例50%为例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细则》第34条、第35条。:假设投资者现有资金1千万元人民币。根据50% 的最低融资比例,投资者以1千万元作为保证金可以向证券公司融入2千万元。投资者利用融入的2千万元购买证券,并以所购入的证券,一并作为担保物(总价值3千万元)担保主债权的实现。如果采用最高额质押理论,将初始保证金及其比例确定为最高授信额,那么,会使投资者缴纳的初始保证金大大超过正常交易的需要。若采用最高额质押担保融资融券交易,在确定质权最高额时如果以最低保证金比例计算,那么质权的担保最高额就为3千万元(1千万保证金+融资获得1千万)。一旦证券价格下跌证券公司就会要求投资者继续追加保证金,而新追加的保证金已经超过了质权的最高额,所以对新追加的保证金(证券)必须重新办理质押登记。因此,为了提高交易的效率,减少追加保证金(证券)的登记程序,担保最高额一定要以高于最低保证金的比例计算。如此一来,投资者若想融资购买价值2千万元的证券,其初始支付的保证金数额必然高于1千万元。普通投资者都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回报。若以最高额质权的形式担保交易,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也降低了该交易的吸引力。此外,采用最高额质押使最低保证金比例的规定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从而限制融资融券交易促进资金流通的作用。第二, 依据最高额质权说,担保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投资者。其理由为我国融资融券账户设立是依据穿透式一级账户体制。依据我国《证券法》第158条,我国证券账户登记制度采用直接持有原则。即投资者持有证券即对证券享有直接、独立的所有权。而证券账户的所有权人则是依据开设账户的名义人来判断。依据《管理办法》,融资融券的所有一级账户均以证券公司名义设立。参见:《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第10条、第11条。以客户名义设立的二级账户仅为记录客户的交易明细。因此,从对外关系来看,融资融券账户内的资金及证券应当属于证券公司所有。

四、我国融资融券担保法律性质之认定

(一)比较法研究

虽然国内学界对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的性质争论激烈,但是考查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该交易担保的法律规定,我们发现它们都将其认定为让与担保。融资融券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在经历了19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对融资融券交易经行规制。于是在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第7章保证金要求(Margin Requirements)中对融资融券交易进行了首次规定[10]。随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证券交易法》第7章制定了详尽的规则T、规则U、规则G(后经修改被废止)和规则X。此外,该委员会还在《基本证券交易法的规则》(《General Rule and Regulations promulgated under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中对卖空作了具体规定。根据美国的上述法律,投资者存入交易信用账户的担保物其所有权移转给证券公司[11]。当投资者无法维持最低保证金时,证券公司可以出售担保物。法律还允许证券公司将信用担保账户中的证券转融通给其他投资者。日本在1951年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并在《日本证券交易法》中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对投资者提供的担保物都要求过户到证券公司的名下。此外,根据《日本证券交易法》及《日本证券金融公司转融通交易贷出规程》的规定,证券公司还可以将收取的担保物进行转融通。转融通的担保物包括融资融券交易融得的资金、证券以及投资者以证券缴纳的保证金[3]。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融资融券担保性质的认定亦存在争论[12]。但台湾地区法院的判决却确定了该交易担保的让与担保性。对于金钱担保法律性质,“最高法院”认为投资者以缴纳的保证金及融券卖出获得的资金为债务提供担保,担保物虽移转所有权于证券公司,但该担保物的获得负有以债务人履行债务完毕为停止条件的返还义务。而对于证券担保的法律性质,台湾地区“高等法院”同样认定证券担保行为属于让与担保。参见:我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1999年度台上字第2920号、1998年度台上字第700号民事判决。台湾地区“高等法院”1997年度上字第1098号民事判决。台湾地区“最高法院”1999年度台上字第757号民事判决。根据台湾地区“最高法院”的一系列判决,“信托的让与担保”概念不仅被明确而且强调了债权人清算义务,可以说在判例中已经形成了信托让与担保这一契约类型的权利义务关系[13]。随后台湾地区又颁布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如“证券金融事业管理规则”(2000年12月27日修正)、“证券商办理有价证券买卖融资融券管理办法”(2006年10月23日修正)、“台湾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商办理有价证券买卖融资融券业务操作办法”(2006年8月23日修正)。这些规定均认定融资融券交易的担保行为属于让与担保。但祖国大陆学者就我国台湾地区的两则判例亦有相反见解[14]。

(二)融资融券交易担保特性与让与担保说之认定

国内三种学说之争除因各自理论适用存在缺陷外,在笔者看来争论之中还存在着一个本质问题――即在融资融券担保行为中,是否有必要将担保物的所有权转移到证券公司。因此,我们可以将上述三种学说归为两类:“担保物所有权转移说”和“所有权非转移说”。从比较法分析看,各国及地区都认同担保物的所有权需移转到证券公司名下。其理由虽未言明,但笔者认为该规定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理由如下:第一,将担保物所有权移转使证券公司能够及时处分担保物,降低业务风险。如前所述,融资融券交易中证券公司承担着极大的风险。证券市场瞬息万变,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证券市场的走向。这就使以证券作为担保物的价值难以维持稳定。一旦证券价值大幅下跌,而证券公司无法及时出售担保证券将面临巨大的损失。融资业务也存在同样的风险。如果借入股票卖出后该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在投资者无法及时追加保证金时,证券公司不及时利用担保资金回购该种股票亦将面临巨大损失。所以证券公司在享有担保物所有权后,可以简化交易手续,提高操作效率。即便投资者无法提供追加保证金,证券公司也可以及时出售担保物防止风险进一步增加。若依最高额质权说,即使在签订最高额质权合同时双方约定在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有权处分担保物,但是上市公司股权设立质押必须登记,在出售前需要先撤销登记。而登记撤销程序进行必定会耽误证券出售的时间,使损失进一步扩大。第二,各国及地区的法律规定普遍允许证券公司转融通投资者提供的担保物。我国目前禁止证券公司挪用信用账户中的担保物。因为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与融资融券业务发达国家在监管体制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不允许证券公司开展转融通业务。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转融通业务必将随之展开。因为转融通业务不仅能增强融资融券的作用还能促进证券市场流通的业务。证券公司若想开展这一业务必须获得担保物的所有权。

根据以上两个理由,笔者认为在融资融券交易过程中担保物的所有权应当转移给证券公司。“最高额质权说”的基本前提就是不转移所有权,再加上该说的实际运行不符合融资融券的交易特点,所以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关系不应采“最高额质权说”。“信托说”虽解决了所有权转移的问题,但上文已经指出,“信托说”无法解决证券公司作为受托人违反受托人的授信义务这一问题,使实际的交易行为与理论相冲突。“信托说”的支持者为解决这些问题也在不断积极寻求理论创新[15]。但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因此“信托说”也不应采纳。让与担保说不仅能解决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关系的所有问题,而且该原理的运行也符合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所以笔者认为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关系应当采用“让与担保说”。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篇8

关键词:债券融资,公司治理,资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F81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公司和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司的发展和壮大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后备,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我国公司也存在着资金短缺等问题,这主要与公司性质和融资渠道不畅有关。债券融资与信贷融资等间接融资方式相比,具有与股票融资一样性质的直接融资,在借贷关系上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资。国家对于公司债券融资的开放为公司和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是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影响。

一、债券融资优化公司财务结构

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债券融资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我国资本市场中债券融资主要是政府进行融资的主要行为,这主要是与其良好的信用有关。在温州金融体制改革试点中,也提及了鼓励为中小企业提供民间信贷,同时鼓励发行公司债券来进行民间融资。这为我国公司进行有序的资本市场债券融资提供了融资渠道。

首先,进行债券融资有利于为公司提供合理避税的渠道。在各国关于公司缴纳相关税率中规定,企业的利息支出在税前支付,而股息则在税后支付。这就意味着将部分税率通过债券融资中债券利息的支付转嫁给了国家。为公司节约了部分资金,这有利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合理的规避税收,同时增加了公司股东的收益,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结构。

其次,债券融资为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能有力的规避相应的融资风险,优化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进行债券融资的前提在于要保障公司股东的基本权益不受损害,在进行融资渠道的选择过程中就要进行融资风险的合理规避,提高企业的财务的抗风险能力。债券融资相对信贷融资从风险的角度来讲,相比融资风险较低,不存在着较大的财务波动的风险压力,能为公司提供相对稳定的财务管理环境。

再次,债券融资有利于公司的资本结构的优化。债权人不参与公司的管理,不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其主要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定期的收取相应的债券利息,不影响公司的日常管理。因此,进行债券融资相对于信贷融资,尤其是通过证券市场股票进行融资,不会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在保障财务稳定的同时,也保障了公司股东的基本的管理权力。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的价值与企业的负债率有关,高质量的企业存在着较高的企业负债率。

二、债券融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虽然债券融资能合理的规避企业的税收,增加企业的融资债券融资来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定,但是债券融资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一)债券担保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风险

现行的债券融资过程中,往往通过担保等形式向第三方银行进行资本的借贷。其担保可以是公司自身的资本和财产,也可以是第三方担保。这就形成了公司的债券融资的担保圈。尤其是公司的相互担保,为公司的有效管理增加了风险。如果在实际管理中,一方出现了财务问题,通过担保圈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担保公司的财务负担,就可能导致整个担保圈相关公司的财务危机的连锁反应。

(二)债券融资成本高于信贷融资

债券融资虽然能在短期内解决公司的融资问题,但是其可能付出比较大的融资成本,债券融资其成本往往高于通过信贷市场的融资成本,这就增加了公司的融资风险。尤其是要考虑公司的盈利状况,在高于债券利息的盈利率的情况下,能保证公司股东的利益也能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但是如果出现公司盈利率低于公司债券融资的利息和成本时,在保证债券人利益的同时损害的公司股东的权益。因此在实际的债券融资操作过程中就要对公司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期,以避免出现债券融资的风险问题。

(三)负债率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

对于需要进一步进行融资的公司而言,其负债率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融资的效率。公司再次融资,往往需要参考企业融资的信用历史和负债现状,较高的负债率对企业投资者而言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不利于公司进行有效的企业融资来进行企业发展和运营。

三、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要降低公司的财务管理的风险,就需要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通过风险的分散来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抗风险能力。

(一)科学评估公司自身的实际

对于自身公司的管理实际的科学评估就是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期,合理的制定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避免出现对公司自身和未来市场环境的过高的预期和不现实的估计。同时,在此基础上调整公司自身管理,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合理的预期,以满足公司一段实际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公司的财务,保障公司的实际同时保障公司股东的权益。

(二)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

公司的财务风险的降低需要通过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合理优化来分散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因此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渠道,采取债券融资和信贷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保障公司融资过程的稳定性和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同时要考虑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确保公司在债券融资过程中,合理选择债券形式来保障股东的权益,有效的规避担保风险。

(三)降低负债率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

合理的降低公司的实际负债率,在适当的负债区间内提高公司进行再融资的能力。尤其是要解决公司现有的公司负债,在进行第二次融资之前,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优化公司的财务管理结构,同时保障公司的融资信用,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强化公司内部控制,通过对公司的管理中的财务控制来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以确保资金链的完整性,以此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公司的再融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霓.债券融资对我国公司治理的作用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曾江洪,俞岩.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10(8).

[3]许小乔.债券融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来自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24).

上一篇:税法与税收的关系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