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与担保范文

时间:2023-09-19 10:33:44

融资与担保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1篇

[关键词]融资担保;担保公司;合作层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054-01

1 银行与担保公司业务合作实践情况

1.1 保证金比例较高

中西部地区银行对融资担保公司的保证金比例仍在10%左右,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保证金比例要求更高,这既影响了担保业务的效率,又不利于担保公司赢利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增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商业银行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的评级情况,收取保证金比例不同,对运行规范、风控能力强、信用水平高的担保公司收取比例在5%左右,对部分大型政策性担保公司甚至不收取保证金,这使担保公司更能有效地提高业务效率和赢利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1.2 风险分担机制未建立

在沿海发达地区,银保合作更为平等,很多银行与担保公司都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使业务发展中“银保合作、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大大减少了银行工作人员道德风险出现或为完成业绩盲目推荐项目的概率,为担保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而在中西部地区,除少量的地方性银行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认同与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机制外,各大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分担机制普遍不予认同,造成担保公司对银行推荐的客户仍要严格审查、严控风险,既增大了运行成本也加大了业务风险。

1.3 贷款发放后联合监管及预警机制缺乏

沿海发达地区风险分担机制已初步建立,使得银行与担保公司在担保贷款投放后,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能有效地进行联合监管,实现信息共享、定期沟通的贷后管理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加以预警,采取必要的风控措施。而中西部地区,由于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考虑到担保公司已介入业务担保,反而容易放松对企业的贷后管理,甚至在出现业务风险时回避应尽的职责,导致担保公司对客户采取的风控措施滞后。

2 银保合作层次分析

2.1 适当合作,转移风险

在与担保公司合作初期,由于对担保公司业务水平和风控能力的不了解,银保合作多数建立在以下基础上:担保公司的介入,可为银行增加保证人,转移贷款风险;同时,有保证金存款,有利于提高业务回报。仅此而已,故可以适当加以合作。

2.2 加强合作,分担风险

随着银保合作的深入和担保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高涨,银行从业人员逐步意识到担保公司的风控能力,开始加强与担保公司的合作,通过风险分担,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快速发展。这时,银行或担保公司对客户进行筛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将业务互相推荐进行合作。

(1)客户第一还款来源较好,而第二还款来源不足或不符合银行审批要求时,担保公司介入;

(2)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存在不确定性,第二还款来源较好,但从银行审批要求来看,存在还款的不确定性,担保公司介入;

(3)客户新建项目未来市场看好,但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且建设期间反担保较弱,为规避市场风险和建设期风险,担保公司介入。

2.3 强化合作,共控风险

(1)政策背景:目前,国内担保行业中,政策性担保公司仍占主导地位,其以国家和地方宏观政策为指引,积极扶持优质中小企业的融资;同时,财政资金和政策性资金对担保行业起着重要的支持,如资本金投入、保证金补偿和再担保体制的建立等,有效地促进了担保行业规范运作,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

(2)业务外包:大量中小企业与银行的接洽相对较弱,信息不对称情况明显。担保公司有一定的政策性背景,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通过自身渠道建立与开发,对大量中小企业进行初期筛选,选择优质客户推荐到银行进行评审,降低了银行业务拓展的成本,减弱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同时,银行推荐给担保公司客户,担保公司也将按照自身的评审要求进行筛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3)风险缓冲:中小企业贷款额度相对较小,贷款户数众多,大量业务的本身就有风险缓冲的作用;而担保公司以中小业务为重心,其筛选担保的大量中小企业又形成一道风险的缓冲;再加上担保公司专业的风险控制措施和保后管理举措,对银行而言,进一步缓释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当银保合作层次上升到第三层次时,银保合作进一步得到强化,担保公司作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合作伙伴,促进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量的攀升、成本的降低与风险的稀释。这样,在保证金收取比例、风险分担比例和联合监管等多项措施上都将逐步达成一致,以推进业务合作的深度,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快速增长。

3 合作层次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市场环境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总量相对滞后;设立的中小企业无论在数量与经济实力上,都较东部沿海有较大的差距,这客观上造成了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风险度相对偏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即便放贷意愿强烈,仍受风险控制的影响难以充分实现中小企业的信贷增长目标。

3.2 金融环境

国内银行业多年来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大量优质金融资源向沿海地区倾斜,客观上也导致中西部银行发展相对滞后,信贷投放的基数占比较小,使中西部银行分行在总行级层面的话语权较小,难以争取更多的金融政策与扶持。

3.3 发展情况

受地方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担保行业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担保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认可、资本金投入、人才集聚等多方面都有待逐步提高;而面对外部业务环境相对较差,业务风险相对较大的情况,担保公司则更需要在机制建设、业务水平和风控能力上进一步地提升。

4 提升合作层次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促进银保合作,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发展,既需要银行加深对担保行业的理解,也需要担保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资金实力、业务水平和风控能力。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2篇

一、全市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过近三年高歌猛进式的发展,我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担保机构从2004年1家,发展到2012年21家,其中2010年后成立的有17家。21家担保公司中,由各县、市、区财政出资成立的政策性法人担保公司7家,民营法人担保公司14家,已形成以民营、国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市担保行业从业人员20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8人。

(二)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遍及城区及各县、市、区,其中市直6家,曾都区9家,随县4家,市1家,市经济开发区1家。在21家担保公司中,有13家担保公司分别与开行、农发行、农行、中行、建行、民生行、浦发行、农商行等8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担保业务,另外还有部分担保公司正在与银行合作洽谈。

(三)资本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2年底,21家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总额为16.8亿元,其中国有出资1.4亿元,注册资本亿元以上担保公司达到11家,累计为311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总额51.66亿元。

(四)担保业务趋于成熟。通过多年实践,在担保公司内部制度建设、运营机制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建立了保前调查、保中审查、保后管理的担保流程,从企业申报,到贷款回收由专人负责,将责、权、利融为一体,“谁担保放款,谁负责回收”。

(五)社会贡献日益凸出。全市2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充分发挥融资的扛杆作用,放大倍数最高达8—10倍,最低也达到3倍。担保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压力,有效激发了银行放贷活力,拉动了经济增长。2012年为1396家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1598笔,担保总额达24.87亿元。通过担保,促进了全市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全市中小微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2万人,新增产值82.79亿元,新增利税5.28亿元。

二、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需求小。尽管我市工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仍逆势上扬,但整个经济形势尚不明朗,加之大企业、运行质效好的企业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宠儿”,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微、弱企业,生产不景气,贷款需求小。调查发现,大多数担保机构反映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担保行业有较大影响,仅少数政府注资担保公司认为影响不大。

(二)业务拓展难。调查中发现,全市21家担保公司有19家集中在城区内开展业务,占到担保公司总数的90.5%。担保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业务来源不足,经营收益没有保障,有超业务范围经营的风险隐患。

(三)合作门槛高。国有商业银行将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具备国资背景作为合作准入条件。我市21家担保公司中,14家为民营担保公司,11家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准入门槛,导致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受限。目前全市只有13家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另外8家担保公司至今未能获得商业银行合作。

(四)经营风险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市担保行业普遍还没有建立征信系统,也难以共享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资源。大多数担保公司仅凭经验或惯例,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少数客户贷款到期后不能偿还,给担保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五)专业人才少。担保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我市担保公司快速发展不足3年,人才培养和积累有限,担保公司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从业经验,对担保业务流程把握不准,极易埋下风险隐患。

三、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着力加强规范引导。一是严格准入。从注册资本的形式及来源、法人治理结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内控机制建设等方面,制定一套严格的准入标准。二是规范行业。坚持循序渐进,对融资担保机构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坚持不同的信用级别开展相应的担保业务。三是加强整改。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市银监分局组成工作专班,将于4月对全市21家担保公司进行规范整改验收。对基本合格的担保机构限期整改。对于不合格的担保机构和没有开展业务的担保公司,将按照《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其实行兼并重组或者退出市场。

(二)着力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广泛筹集担保资本金。各级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以资本金投入、业务补助、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创新奖励等多种方式,提升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担保能力。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应认真落实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免征营业税要求,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享受免征营业税政策。各级经信、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协调,继续落实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各项准备金提取及代偿损失税前扣除政策。三是扶持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支持担保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吸引外来资本等方式,不断扩充资本总量,做大一批实力强的担保公司。根据担保机构经营业绩,每年开展担保机构排序活动,向社会公布业绩优良的担保机构名单。在经营业绩排序基础上,制定担保机构业绩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示范单位评选活动,评选和认定一批示范单位。对经营业绩优良的担保机构,优先推荐申报中央或省级财政扶持项目,支持做大做强。

(三)着力构建合作机制。借助银行的信用评级、资产评估优势,为担保项目提供基本依据;对贷款本息实行比例担保,合理分担风险。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与银行合作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门槛,使更多资金实力较强、管理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对优质项目担保贷款利率适当下浮,降低担保公司风险,实现银行、担保机构与中小微企业的共赢。

(四)着力促成资源共享。推进各担保机构间的横向联合,加强担保公司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发挥资源共享和集合优势,提高整个担保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建立共保合作机制,通过联合担保,对大的担保项目尝试组织担保机构采取共同考察和评审的方式,及时开展分保、联保、再担保业务,以分散担保风险,弥补担保机构实力不足,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

(五)着力建立征信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公民和企业切实增强诚信意识;建立担保行业征信系统综合利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担保公司开展业务提供方便;依法惩戒失信行为,严厉打击偷逃税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洗钱等违规行为,降低担保融资风险。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3篇

关键词:担保公司;现状;发展

一、我国担保公司的起步

担保公司在我国起步较晚,是我国走入市场经济后借鉴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经验,作为政策引导而设立的1993年11月我国首家专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金融业与中小企I之间的桥梁作用开始,我国担保行业2010-2011年间快速增长,2013年有所放慢,2015年末,担保机构数量、新增担保户数等数据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但代偿金额数据却突增。

二、现行担保公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册资金不实是根

银监会《关于银行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中规定了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的人们要求是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对担保公司过往的综合能力有严格审核标准,目的就是防止日后给银行信贷造成风险但实际运行中,很多担保公司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注册资金拆借,验资后抽出由此,融资性商业担保公司从一开始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际保证能力和赔付能力。

(二)现行政策制约着商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

首先,担保公司虽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失的助手,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仅在减免税收方面,对后续的运营风险没有防范措施及解决办法担保公司承担责任后,只能依靠经营利润来弥补其次,很多担保公司不按照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对此相关部门没有任何监管手段最后,担保公司理论上可以通过反担保的方式来化解代偿风险,但实际运行中往往是提供反担保的公司本身的经济实力不强或反抵押的财产在法律上大部分是顺位抵押,使得担保公司代偿之后,追偿能力削弱,形成实质性损失。

(三)担保公司反担保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县域担保公司处于硬性反担保阶段,即反担保方式单一,要求较高、较谨慎,主要是房地产等小动产,反担保是否完备是担保项目取舍的重要标准。但县域中小企业虽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机器设备价值小高,部分企业土地、房屋等权证迟迟未能得到办理,无法达到担保公司的条件。同工商企业相比,涉农业务更难提供反担保物,如牲畜、果园等受气候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且在开展反担保抵押上操作难度和成本较高,集体土地、宅基地等山于价值评定体系小全、政策法律存在一定障碍等,在开展反担保的法律和操作层而上均存在较大难度,这些都制约着县域担保公司业务的有效拓展。

(四)自身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担保公司急于开展业务,忽略了自身管理水平建设和员工业务素质的提高。表现在风险意识淡薄,业务流程不规范,决策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风险识别和防控体系。担保公司的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财务、法律等方面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方能与企业交流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我国担保公司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逐步完善融资性商业担保公司的相关法律制度

应对现行的《担保法》进行修改,确定担保公司的监督制度,落实责任一要改变立法主体乱、监管体系不明的状况;二要针不同担保公司的属性,设立不同监管制度;三要增强社会第三方的监管力度,建立合作信息平台,形成良胜互动。

(二)担保公司要在业务创新上下功夫

融资性商业担保公司面对的是中小型企业,是银行不直接放贷的群体,故担保公司要建立一套有别于银行的风控体系。一要建立一套深度了解被担保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程序,据此判断该公司是否具备担保价值、风险把控点、解决问题预案应从该企业有无规范健全的财务制度、管理团队学历结构、从业经验、现有产品占据市场份额等方面进行考核;二要建立一套被担保企业信用考核指标,我国各职能部门已建立了企业、个人诚信管理体系司法部门有企业、个人涉诉案件披露,人民银行有个人信用档案担保公司应借助这些信息,建立一套信用考核指标,提高风险防范水准;三要严把审查程序担保公司不能认为有了资产抵押、企业法人代表保证,就放松了担保前审核工作重视对被担保企业内部稽核至关重要。

(三)拓宽担保业务领域

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基金。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出资设立中小企业共同担保基金按照自愿原则,通过入股形式建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担保对象为互助基金的会员企业。选择有信誉、业绩好的专业担保机构对担保基金进行担保,以提高信誉,获得银行的信任,拓宽县域担保市场。鼓励担保公司接受应收账款、存货、仓单等多种动产反担保方式,结介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财务信息、管理水平等状况进行综介评定,采取单一担保和综介担保相结介、抵(质)押担保和信用保证并行的灵活模式。

(四)担保公司要建立完善自我保护机制

融资性商业担保公司要建立一套风控机制做到事前防范程序标准、事中监控方法到位、事后补救措施得力担保前重点收集企业信用、财务状态、业务经营水平及管理团队素质担保项目确立后重点要转移到企业的财务、生产、产成品库存变化等动态指标上若某个担保项目出现问题并代偿后,要迅速启动保护程序,了解抵押资产状况,资产不能覆盖代偿金额时,要立即对被担保公司做详尽调查。

(五)多方协作,建立更合理的银担合作模式

各银行应尽快完善与县域担保公司相适应的运作机制,如对资信良好、长期合作的担保公司适当降低保证金缴存比例;对于在多家银行开展业务的担保公司规定其资金可统一存放在某家银行,存放银行承担余额查询、定期信息共享等义务,以此减少担保公司资金分散情况,有效掌控其整体运营状况;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确定风险分担比例,建立风险共防制度;建立优质担保机构项目绿色通道,对优质担保公司授子一定授信额度,对于其担保的客户给子“见保即贷”的待遇。

参考文献:

[1]贾茜.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探讨.商业会计.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创新”和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经济改革的关键词,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关乎我国经济的命运,如何通过融资担保模式的创新,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创新 融资担保模式 融资成本

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在贷款合作模式中,银行直接建立“中小企业中心”参与企业的贷款管理工作,可选择一定保证金开保函和开敞口银行承兑汇票。这种融资方式的改变或者说是融资担保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够直接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还能够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逐步完善,在经济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和体系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同时出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担保机构来看:一是中小企业的不同融资担保模式发展失衡,互与商业性担保模式运用较少,中小企业过分依赖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降低了融资模式多样化带来的融资效益。二是融资担保模式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可持续经营能力差、无资金保障机制、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仅靠提高担保费率的经营方式无法增加担保业务。三是融资担保方面的人才缺失,由于竞争压力,对于人才成本的减少忽略了担保的专业性。从社会环境来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监督部门和立法保护;企业信用资质体系尚未建立,融资担保成本较大;中小企业与银行的沟通有限,与银行合作的担保机构还不够多。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和状况

按照规模经济理论,企业规模的大小与生产成本的高低呈负相关,也就是企业规模越大,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成本更低,也就是说,规模越大的企业有更多的贷款选择,即有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而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较大的企业规模,这就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也就难以扩大企业规模,这就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恶性循环。此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平稳发展,是对中小企业的一项挑战,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一方面,受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对象的影响,国家对农业方面的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扶持政策,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各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挑剔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制度变革和国家担保基金的设立,融资担保机构进行了重新洗牌,融资担保模式需要在之后进行需求的创新。总之,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和状况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基本影响因素。

(二)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有市场的产品才能保证企业的市场地位,而有针对性的新型产品能够刺激消费,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是解决担保物缺失的重要方式,增强自身还款能力的有效手段。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施产品差异化、服务品牌化的保障,只有企业处在一个有利的市场地位,并拥有继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中小企业才能在保障还本付息的基础下,开拓新的融资担保模式以提高融资担保效率。此外,在2016年中国经济会议中,“创新”作为经济会议改革的关键点,中小企业在新的改革要求中更需要将创新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多元化的内在因素。

(三)企业内部融资水平

企业内部融资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对外融资需求,同时对融资担保模式影响最直接的也是融资水平,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水平是检验对外融资情况的重要标准,而企业内部融资水平的有效性是减少外部融资压力的直接办法,通过未分配利润与股权融资等内源性资金来源,投入到企业的运营和生产,不仅能够减少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还能降低融资担保的各种费用。总之,企业融资情况直接决定了融资担保模式的选择,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企业盈利、营运、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盈利、运营、风险管理能力三者相辅相成,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企业盈利、运营、风险管理能力与融资需求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盈利、运营、风险管理能力越强,则企业内部融资能力也将越强,相应的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也会更低,就能减少相应的外部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对融资模式的选择也将多样化并具有保障性,具有良好管理体系的企业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将更加开阔。因此,企业盈利、运营、风险管理能力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能力因素。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建议

(一)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运行机制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完成融资任务,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运行机制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完善融资基金管理,融资基金管理是近年来建立的风险投资方式之一,风险投资基金作为第四方加入到融资担保模式中,在整个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基金能够对融资风险进行分担的同时,还能对中小企业股权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这种新的融资担保模式中,除了做好基本的基金管理,还需要创造更多业务发展空间,只有良好的融资基金管理才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担保机构的代偿风险和银行成本。二是增强互融资担保模式,互担保模式是由众多中小企业组建的一种内部担保机构,这种互助、互赢的方式不仅需要更多的信任和资源,还需要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互担保模式需要更多的开发和完善,以形成规模优势。三是引入再担保机制,随着商业保险的成熟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与商业保险能够有效结合,通过再担保减少企业经营风险,保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的健康运行,根据再担保实际情况,再担保通过政府的支持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的漏洞。

(二)构建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方式和防范手段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需要控制融资担保带来的一系列风险问题,一方面,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内控管理体系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融资担保进行的全过程,建立从审查、担保,再到补偿风险等方面的、彼此分离的全过程制度管理。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上报要求,并通过具体担保业务做好事后稽查、核对工作;另一方面,巩固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要有效地降低融资担保风险还需要从中小企业内部出发,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管理状况,自身的风险管理不够严格,在中小企业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手段,并按照责任义务原则划分相应的信贷风险,同时通过信息优势和合作关系,提高与银行的协作力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总之,健全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方式和防范手段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保障。

(三)加强融资担保制度和政策研究

有效的担保补偿机制是担保机构持续经营和拓展业务的基本保障,首先,关于政府的补偿情况,国家担保基金有一定的补充效益;其次,需要制定统一的补偿范围和制度,对优惠条件和补偿做出合理规定;最后,为了弥补一定的补偿风险,根据融资业务进行相应的比例留存。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中,为了保障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做进一步的政策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不同的融资担保模式,根据国家实际情况,通过专业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就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进行必要的政策拓展和模式创新。因此,融资担保模式制度和政策的研究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环境条件,也是政府扶助中小企业的政策保证。

(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多样化、体系化

如今,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也通过金融体制创新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许多创新型的融资担保模式也陆续出现了,其中有“桥隧模式”“报团模式”等,融资担保模式的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有重大影响:一方面,融资担保模式创新能够拓宽融资渠道,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创新模式找到更多发展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另一方面,融资模式创新是中小企业继续发展的源泉,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融资担保模式创新两者相辅相成,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相应的融资担保模式也会不断创新和多样化,这是一种必然,也需要更多的实践验证和考验。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多样化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一是在国家加强金融制度改革的条件下,适当引入金融衍生工具,国家担保基金需要在实践中做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二是构建中小企业专门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与银行搭建直接沟通的桥梁,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信息透明度,建立透明化信息担保模式;三是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和金融平台,加强担保和反担保的利用,合理利用不同金融机构的有效资源,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总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多样化需要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融资渠道的改变。

综上所述,随着融资担保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了新的突破和解决路径,新的融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企业融资成本,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模式上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同时需要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做出适合本企业的调整和创新,本文关于融资担保模式提出的几点建议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曹国华,闫彩云.不同担保模式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

[2]曲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4,(6).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银担合作;融资担保;前景;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5-0065-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15

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下文简称“银担合作”)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手段,促进银担合作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对经济弱势领域的信贷投入[1]。贝森科和塔克尔曾指出第三方担保者的存在增加了担保的可获得性,减少了信贷配给的可能性,因此第三方担保总是绝对地提高借款者的福利[2]。但是,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起步晚、发展欠规范、风险偏高,银担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构建新型银担合作关系、推动银担合作是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扩大业务、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手段。

一、融资性担保促进银行放贷的作用分析

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能够分担银行信贷风险、拓展放贷营销渠道、节约贷后管理成本、增加财政补贴收入等。因此,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将成为银行机构发展信贷业务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媒介。

(一)承担信贷主要风险

在实际融资性担保贷款操作过程中,担保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要远远高于银行本身。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两者的比例大致为95-100%与0-5%,如天津所有的银担合作业务都是由担保机构承担100%的风险[1]。

(二)拓展放贷营销渠道

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利用担保机构的营销渠道及营销团队为我所用,可以将银行机构传统的“银行―企业”营销渠道模式转变为“银行―担保机构―企业”营销渠道模式。通过采取“银行―担保机构―企业”营销渠道模式,银行机构不仅可以能够极大地延伸信贷营销渠道的触角,拓展信贷业务领域,增加信贷业务规模,而且可以把放贷对象的甄选环节交由担保机构完成,节约信贷营销成本。

(三)节约贷后管理成本

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利用担保机构的营销渠道及营销团队为我所用,可以将放贷后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各项监督以及合同到期后的催缴还款等工作相应地交由担保机构完成。银行将对众多贷款公司的监督转移到对有限数量的担保机构的监督上来,能够节约贷后管理成本。

(四)增加财政补贴收入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环境下,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目前,海南省政府规定,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可以享受担保贷款额1%的财政补贴,能够给银行机构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二、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前景分析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国银行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迅猛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15997家银行金融机构(含分支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较上年末增加5676家,增长55.0%。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达到127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29亿元,增长39.8%。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18.1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6万户,增长9.6%[3]。

海南自建省办特区以来,融资性担保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末,海南省持证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共48家,总资产达29.5亿元,担保总额30.75亿元,2011年共为1500余户融资客户提供贷款担保总额29.40亿元[4]。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海南省2011年初开展的担保行业规范整顿工作顺利完成,海南省融资性担保资金规模增长较快。特别是随着海南省一批重点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以及工业支柱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海南省融资担保需求必将大幅增长。假设海南省全社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与2005―2011年年均增长率相等,为24.11%,担保贷款额占金融机构贷款额的比例按照0.2%至0.3%之间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可预测出未来五年海南省全社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及相应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

三、银行与担保融资性机构合作的策略选择

(一)对象选择策略

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需慎重科学地选择合作对象。信息不对称以及担保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都给银行选择合作机构增加了难度。针对合作对象的选择,银行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考察担保机构相关资质证书情况。首先可以考察机构持证及其有效期限,一般而言,有效期限越长,说明经营实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认可程度越高。此外,由于政府大力引导和扶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各级政府或相关基金设立了各类信用平台评选办法。一般而言,这些信用担保平台具有实力较强、业绩突出、信用较好、运作规范、覆盖面广等特点。从海南融资性担保行业情况来看,银行可以优先从持证有效期为3年及以上的机构中选择合作对象。同时,可以优先选择被授予“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单位”等荣誉的担保机构作为合作对象。

2.考察担保机构出资单位实力情况。选择担保机构的重点策略之一便是考察担保机构的出资股东和发起人的实力。一般认为,依托专业市场的担保机构,即有特定服务范围的担保机构更加具备所服务行业的相关知识与信息,这类机构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意识,也更具有风险化解能力。例如主要针对医药物流配送公司进行服务的享有“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单位”荣誉的A公司,其主要出资股东是在海南医药批发行业中占有龙头地位的的B公司。一家在海南地区具有某种药品总权的医药物流C公司向A公司提出贷款担保申请,A公司可以要求C公司以“总权”作为反担保的条件。如果C公司无法按期偿债,那么,A公司在向银行代偿或履行约定违约责任之后,将根据反担保约定,取得“总权”。然后A公司再将“总权”转让出售给B公司,所得转让费用可以补充其代偿或履行约定违约责任之后损失的资本金并获得相应收益。B公司则利用其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取代C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总权”,继续做强做优,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3.考察担保机构高层管理人员情况。首先,高层管理人员的经验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担保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和业务规模。其次,高层管理人员对担保机构发展战略与思路的设定,决定了担保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长期还是短期投资于该行业。最后,高层管理人员同样具有违法经营、牟取私利等机会主义倾向,其危害和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因此,银行需要对担保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风险偏好、职业操守等情况进行详细考察。

除此之外,银行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中,还需要重点审核:①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有无用于高风险的资产投资项目;②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资单位是否同时控制多家融资担保机构以及实际控制资产经营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和典当行等多个准金融机构。

(二)沟通谈判策略

银行在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沟通谈判中,可以适当采取如下策略:

1.努力探明对方合作的基本底线。由于银担合作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条件之上的,例如责任风险承担比例、保证金提取额度、银行放款额度、违约责任、代偿条件等,因此,银行首先需要探明潜在合作对象期待的、可接受的基础条件,以保证在合作洽谈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2.“让小利”与“争实利”相结合。银行在优质担保机构合作谈判中,在考虑风险可接受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责任风险承担比例、保证金提取额度、银行放款额度等基础条件适度调整、适度让利。根据斯蒂格利茨和韦易斯的逆向选择理论,如果隐含的担保要求提高到超过某些临界点的范围后,银行的风险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银行的收入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5]。因此,一味追求高的担保要求并不一定科学。当然,针对不同业务责任风险承担比例的确定,需要依据融资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状况而定。例如当前世界光伏产业已经进入寒冬期,责任风险承担比例的调整相对呈刚性,余地较小.而当前我国医疗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责任风险承担比例的调整相对具有弹性,空间较大。

(三)关系经营策略

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应该建立稳固和双赢的良好关系。借贷双方在长期业务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信贷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担保资源,它既能够产生关于借款者品质的信息,也有利缓解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6]。尽管目前银行在与担保机构的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是海南银行同业竞争压力加剧,优质担保机构数量有限,因此,银行必须把加强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放到更加长远的战略中予以考虑。在经营银担合作关系中,银行可以适当采取如下策略:

1.主动与优质担保机构洽谈合作意向。银行相关部门应该在熟悉担保行业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尽早选定优质担保机构作为合作对象,并主动与之接触和洽谈,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建立非正式、多频次的人员往来机制。银行相关部门应该与合作担保机构进行比较密切的人员来往,有利于银行更加及时了解担保机构的公司治理情况、风险管理状况、资本金构成及运用情况、担保业务总体情况等信息;有利于双方及时分享被担保人相关信息,加强对被担保人的信用辅导和监督,共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巧借外力策略

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可以巧借有关政府部门以及担保行业协会的力量,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银行分析银担合作前景、制定银担合作策略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支撑。

1.借助相关政府部门的力量。银行不仅需要努力寻求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取得中小企业局、经贸委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以便获取更多关于担保机构及行业信息,例如银行应努力从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政府监管部门取得年度机构概要报告;同时也可以较全面掌握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风险状况等,发掘前景广阔的行业来选择放贷客户群体。

2.借助担保行业协会的力量。由政府引导,众多融资性担保公司参与的行业自律组织――海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协会于2012年8月成立,该协会将在监督行业的规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7]。因此,银行应高度重视与担保行业协会保持联络与沟通,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并规避行业系统性风险。

(五)风险防控策略

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实现顺利合作、互利共赢离不开严格务实的风险防控。银行自身需要强化以下几方面的防控,将非系统性风险防范于未然。

1. 约束担保机构的信息披露。银行应该严格约束担保机构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的信息,并对重大资金往来的原因进行尽职调查,认真研究。

2.审核反担保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银行应该严格审核担保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反担保约定,调查反担保措施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例如以存单、债券或票据作质押虽是理想的反担保措施,但要注意查验单证的真实性,并办理核押或背书等手续。再如办理登记的抵押虽是保障度较高的反担保措施,但是下列情况应视为有效力瑕疵的反担保措施:以土地使用权抵押,但有地上定着物,且不能同时抵押的;尚不能办理登记的在建工程抵押;个人居住用房抵押,但抵押人不能出具本人及家庭成员另有生活居所声明的。

3.建立保后风险评价机制。银行应该努力探索并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保后风险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对合作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警惕融资担保风险向银行转移可能迹象,坚决杜绝“有担保就放松管理”的现象。

4.排查利益输送现象。银行应当定期进行自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高管私自或亲戚朋友开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情况;是否存在银行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协助担保机构高息揽储、高利放贷并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银担合作机制促进银行信贷投放的思考[J].华北金融,2012(6):24-27.

[2]DIVID BESANKO, A.V.THAKOR. Collateral and Rationing: Sorting Equilibria in Monopolistic and Competitive Credit Market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28, No.3,1987,p671-689.

[3]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网站http:///

[4]海南省财政厅,2011年海南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报告.

[5]J.E.STIGLITZ,ANDDER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1981,p393-410.

[6]梁鸿飞,西方信贷融资担保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57-62.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申请融资担保;准入;退出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缺乏抵押等的不足导致其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这一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立起了一批具有融资担保能力的融资担保机构,从而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而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能够更好的支持我国实体行业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使得经济发展更为健康、稳定、高效。

一、融资担保机制的本质及特点分析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融资担保指的是为保障特定债权人的权益,以债务人或是第三方的信用或是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会面临着长期的“资金缺口”,与国有企业或是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导致且抗风险能力较差。其次,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较差,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完善甚至于没有导致其无法通过银行等信贷机构的信用安全评级,导致无法贷款。在者,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甚至于是没有抵押物从而使得其在银行信贷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弱势,因此使得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无法完成直接贷款。中、小企业这一贷款过程中的风险与利润的不对称从而导致了“麦克米伦缺口”的产生。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缺乏担保等所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担保行业以及担保体系是我国为解决这一难题所建立的,从融资担保机构的产生、发展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融资担保机构建立的本质主要目的是将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剥离出来,从而承担起银行所不愿意涉足的中、小企业所存的无抵押或是抵押少的问题,从而将银行业的坏账风险降到最低,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信用、经营以及抵押变现等的风险集中到融资担保机构身上,从而可以更为有效的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管控,在这一过程中,融资担保机构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作为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和审套费。通过这一模式,使得银行、中、小企业以及融资担保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为更好的促进金融行业对于实体行业的支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融资担保机构对企业融资进行担保,可以使得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对于企业运行状况、企业前景以及企业风险等进行更为详细的风险监管,现今,融资担保机构所承担的债权担保已经从原先单纯的担保转变为通过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安全来推动中、小的融资,促进金融行业对于实体行业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建立起融资担保机构这一担保体系可以将银行的担保风险转嫁与融资担保机构中,同时通过这一完善的金融担保体系的建立,极大的降低了银行放贷中的风险,减少了坏账的发生,对于提升银行的信贷规模、增强银行的业务收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融资担保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监管可以使得中、小企业的自身经营水平和融资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融资担保体系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融资担保机构体系建立至今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在为大量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着一些不足:(1)融资担保机构在融资担保业务中存在着大量的违规操作问题,导致融资担保风险急剧上升。融资担保机构主要是通过为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业务提供担保并从企业中收取一定的中间担保费用来实现盈利的。融资担保机构承担着向中、小企业放贷中风险最大的一部分,在排除风险补偿因素的情况下,担保公司是整个融资担保环节中风险最大的一环,且收益和风险不成比例。在融资担保机构运行过程中发现,一些担保公司在承担担保业务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非法交易、财务信息造假等的问题。(2)近些年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企业的融资规模不断的扩大,经济形势及经济行为更新速度极快,融资担保机构的相关监管法律在制定和完善的速度上都较为缓慢,同时,在融资担保机构中一些政策性的担保机构同时兼任审批、监管、风险处置等多项职能,从而使得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管难以有效的执行。再者,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入门槛较低使得大量的融资担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为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三、融资担保机构存在问题分析

造成融资担保机构存在上述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方面存着一定的不足,现今在融资担保机构的相关管理文件中主要遵循的是银监会所提出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地方政府根据各省实际情况所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在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管方面并未设定强制性的监管指标,宽松的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制度使得融资担保机构的非法操作的违规成本极低,从而使得融资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风险急剧增加。(2)融资担保机构在与合作银行之间的地位不平等,由于银行是掌握资金的一方,从而使得融资担保机构相对于银行出于劣势,银行在选择合作融资担保机构时会优先选择具有政府背景且资金较为雄厚的公司进行合作。其次在相关合同的制定中都是由银行方面单方面所决定的,从而使得合同中的条款都有利于银行方。参考于融资担保机构所承担的融资风险,融资担保机构所收取的担保费用与其所承受的风险不成比例。(3)在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的金融信息并不完善,导致融资担保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无法对通过,加之中、小企业的发展迅速、生命周期较短,信息收集成本较高,使得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并不完善。(4)在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缺失,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入注册资本进行了规定而对融资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的监控并未有明确的规定。此外,在融资担保机构的退出机制中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在相关的注册融资担保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融资担保机构并未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同时由于退出机制的缺失使得社会资源和监管成本被严重的浪费。

四、融资担保机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机构的管理与规范

为确保对于融资担保机构的管理与规范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融资担保公司的法律地位和法人的主体类型等进行明确,做好融资担保机构外部监管机制的确立,梳理银行、企业以及融资担保机构三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从根本上对融资担保机构进行规范。

2.做好融资担保机构对于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建立

完整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现今,由于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巨大,加之中、小企业的发展迅速、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从而使得征信系统的建立较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以工商注册信息为依托,建立并完善企业贷款卡制度,促进企业信息的资源共享。

3.加快融资担保机构的专业化建设

融资担保机构的专业化是融资担保机构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最近一段时间研究发现,融资担保机构正在向着农业、高科技企业以及传统轻工业等专业化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服务,以维持弱势产业的发展。

4.提高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入与禁止门槛

融资担保机构主要提供的是专业化的融资担保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在企业申请融资担保的准入上应当提高准入门槛,提高注册资本金及后续的注册资本金的使用监管,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应当禁止,同时对于所存在的融资担保机构应当加强监管,规范融资担保机构的运作,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保障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结语

融资担保机构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为规范融资担保机构应当加强对于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入及禁止的监管,提高融资担保机构的规范运行,确保融资担保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印,曹冰玉.湖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问题研究.企业导报,2015(4):137-138.

[2]钟士取.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困境及模式转化--以温州市为例.中国金融,2011(24):80-82.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融资性担保公司 温州 困境 发展

2011年开始爆发的由温州老板“跑路”的温州金融危机,是由温州金融市场的无序管理诱发的,尤其是民间金融资本。其中大量的担保性公司挂羊头卖狗肉,一方面高息吸纳社会资金,另一方面以更高的利息贷出去,推动着虚拟财富的滚动。当虚拟的泡沫最后崩溃时,大量的老板跑路,金融危机开始爆发了。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经济发展诟病的一个体现,但是担保公司也成为众人瞩目的罪魁祸首的代名词。

尽管列入金改试验区的温州金融改革的内容并没有明确到担保行业,但浙江省对这一行业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性文件来整顿和肃清这一行业,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发展引起了不同的争议,甚至有不赞同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声音。但是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存在是市场风险进一步分散的结果,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和经济效益,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此外,根据调查,温州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加速性因素在于银行贷款的互保链。由于企业之间的互保链形成了一副多米若骨牌效益。而融资性担保公司能促进解开企业互保链带来的困局,形成有效的疏导途径。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困境

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凸显出了一些主要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目前整体素质和经营水平参差不齐,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外部经营环境不够优化,发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空间有待提升。

根据温州2012年上半年度的统计数据,温州市共有37家,其中民营商业性36家,国有政策性1家。注册资金21.5亿,担保余额68亿,担保笔数20648户,代偿总额8856万。金融危机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部分公司呈歇业或半歇业状态。尤其是后危机的影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困,对担保公司带来的影响会更严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整个行业发展存在各种约束性的因素。

1、行业发展环境存在不良的因素

(1)公众认识和认可度偏差。非法集资触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认识存在偏差,社会舆论把非法集资、高利贷和担保公司联系在一起,导致融资性担保公司被误解甚至被误伤。

(2)实体经济发展的滞缓。温州的实体经济总体上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导致利润空间压缩,产生流动性风险,加上企业之间的互保链的牵连,中小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急剧加大甚至破产。这些风险的传递,担保公司首当其冲,导致担保公司的风险加剧,于是造成担保公司主动收缩业务,很多合法合规的业务也出现萎缩。

(3)整个行业缺乏整体发展规划设计,缺乏操作性强监管机制。虽然目前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有关担保公司的行业政策,初步建立了行业规范发展和审慎监管制度框架,但是融资性担保行业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布局,以及没有明细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测试体系,如何关注担保业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部分机构业务过度集中所隐含的信用风险及部分机构成为新的融资平台的风险等。如何监控行业的营业规范性、风险管控能力和资信实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2、担保的配套服务不足

(1)顺位抵押不畅。全国部分城市都在开展不动产的二次顺位抵押,但是很多地方的房管部门一直对二次抵押不支持,即使抵押权与房管部门没有任何利益利害关系,比如温州就是个例证。在温州,除中安担保公司外,担保公司的二次顺位抵押都实现不了。二次抵押的不顺畅,导致担保风险分散机制受阻,不利于担保行业的发展。

(2)不能共享征信系统。目前担保公司不能共享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不利于有效地识别风险,导致担保公司的信用识别成本和时间增加,影响担保业的发展。

(3)资质认可造成一些担保业务无法开展。比如诉讼担保,即使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符合诉讼担保,但是也无法跨越法院的门槛,得不到法院的资格认可。

(4)缺乏再担保公司的再担保。由于没有再担保公司,而绝大部分的担保公司是民营的商业性质,一方面容易造成银行的歧视,另一方面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少了一道风险分散的有力渠道,加大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系统性风险。

3、行业本身的商业可持续水平弱

(1)整体资信水平低,资金规模偏小、担保实力弱,无法实现规模效益。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度,温州市3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共3721.5亿,平均注册资金只有0.58亿。规模小、散使得绝大部分公司综合实力弱,综合实力弱造成业务品种单一,担保机构在业务构成缺乏弹性的选择空间,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或客户集中度容易影响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的稳健性,当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时,极易引发担保公司的代偿风险,系统性风险非常大。

(2)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一方面,绝大部分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银担合作中承担全额担保,缺乏与银行的风险分担或利益共享机制。另一方面,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反担保措施对风险补偿有限。一些反担保措施的变现力弱、可执行性不强、执行成本高,造成反担保风险分散能力差。

(3)管理水平差距大、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升。融资性担保公司是个资本集聚且风险值极高的行业,融资性担保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其核心是风险控制,需要既能开创业务又需要规避风险的综合型人才队伍。这就必然要求需要具备长期的行业经验的法律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构成的专业风险管控团队。

温州是个人才非常短缺的地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成本很高。目前融资性担保机构大多数从业人员是由从事过金融工作或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业务骨干。这样的人才构成满足不了该行业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机制,风险识别和控制弱。有些担保公司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在提供担保时,往往依赖于银行的调查结果,没有形成独立的调查和决策机制,没有形成风险的双重防控体系。

(4)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不完善,部分公司仍存在违规经营。很多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股东都是自然人股东,组织结构不完善。目前个别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抽逃资金。主要原因是其主营业务收益率低下,主要因素之一是放大倍数不高,根据行业普遍经验,担保公司的放大陪数至少大于5倍,才有盈利的空间。据测算,温州担保行业的平均担保放大倍数是3倍,担保收费平均标准是0.25%,假定不扣除任何成本费用,由此推算的收入利润率0.75%是很低的。当融资性担保公司没有达到股东预期盈利时,就非常容易造成偏离主业。

(5)新业务新产品开拓有待加强、担保能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担保公司的主业务品种单一,集中在传统的担保业务,创新能力不足。除信用贷款、质押贷款外,工程贷款、保全担保、履约担保等品种有待开拓。

4、银担合作地位不对等

银行和担保公司的地位不对等,突出表现在风险分享机制失衡。国际通行做法是实行比例担保,银行的风险损失可以采取委托担保机构追收方式。但是在国内银行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置的门槛高,在银担合作中处于绝对的强势,合作条件基本上由银行主导,担保公司全额承担风险,不利于风险的合理分散,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考察和评估功能,容易造成银行不尽责任的审核,银行甚至会转移不良资产,把偿债能力有问题的企业推荐给担保公司。全额担保会造成风险分散机制失衡,加剧担保公司的代偿风险,扩大系统性风险。

二、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担保行业应以市场主导,通过自身的完善,提高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处在发展初期的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有效扶持、指导和服务。主管部门有必要加强行业规划发展建设,通过清理规范,正确引导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方向,加强行业合规性和稳健性,完善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1、担保公司要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

(1)加快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这一行业涉及面广,风险大。需要法律、财会、金融等专业风险管理人才。没有专业的团队支撑,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是无法可持续的。

(2)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从战略的层面出发,完善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下去,建立限额审批、审保分离、内部稽核和报告制度,包括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健全管理责任制和风险准备金制等内部控制体系,在求稳的基础上求发展。

(3)必要的兼并重组,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实力。目前在银担合作的关系中,担保公司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担保公司自身实力不够。因此,可以通过合并重组,提升实力,提高银担合作的谈判地位,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

(4)创新担保风险控制和补偿方式。可以对反担保资源进行创新性的组合,突破传统的担保业务,开拓新的业务源。

2、政府部门要开展有效的监督和正确的引导

(1)转变支持方式。政府财政每年都有大笔的资金支出,用来奖励业绩好的担保公司。建议政府改变原来的直接优惠政策变更到间接引导上来。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建立再担保公司,完善补偿机制。一方面解决了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性质上的歧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担保公司的风险。二是鼓励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推行互信互惠、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可以把财政资金的存款与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支持相挂钩。另一方面建立由政府牵头召开的银担联席会,定期召开,沟通信息、共同商讨、解决问题。

(2)健全风险管控机制。首先,要明确科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关键的监督指标。目前的主管部门的管理大都停留在表面上,虽然定期收集本区域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汇总情况,但并没有形成分析报告,没能对行业的风险预测和管控提供实质性的把握和掌控。其次,加强行业监管,形成定期的行业风险评估报告。既有助于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统计资料。因为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担保对象是中小企业,通过它们的信息可以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实现监管资源的有效匹配。

(注:本文系温州市哲学社会规划课题(课题号12WSK090)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金融司: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J].中国财政,2010(9).

[2] 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Z].2011.

[3]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大支持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12〕75号)[Z].2012.

[4] 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状况调研报告[EB/OL].,2012.

[5] 浅议海南省南阳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EB/OL]. ,2012.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8篇

【关键词】担保机构 银行 风险 建议

为有效扩大担保行业规模,促进担保业务的有序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银担合作、担保公司发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担保业务和银行业务的双赢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使得银担合作业务的风险渐显,本文将着重分析银担合作的风险,进而寻求银担合作双赢的有效路径。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张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管理逐渐规范,风险管控能力和稳健性有所加强。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等七部委〔2010〕3号令)下发后,全市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对照《办法》的相关规定,着力规范自身经营行为,逐步树立审慎经营意识,加强合规性建设,风险管控能力和经营稳健性有所增强。目前,银担合作继续改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业务有所增加。3月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698694万元,重点支持了河西水电、张掖市龙达铁合金冶炼、西兴能源、九天商贸、华瑞麦芽以及源博农牧业开发公司等100多家中小型企业。目前,全市与融资性担保机构有业务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6家。也有部分金融机构由于担保公司注册资金未达标、风险保证金不足、融资成本偏高等因素未开展此项业务。发放融资性担保贷款的金融机构对担保公司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是担保公司准入后须向金融机构交一部分风险保证金,金额为注册资本的10%;二是向金融机构缴纳单笔贷款金额的10%—20%作为风险保证金。

二、存在问题

(一)融资性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

1.未建立有效的准入及退出机制

目前,虽然有的行已经着手对担保公司的准入、退出进行规范。但是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和指标,大都只是对信用等级、信用记录、资本金以及资产结构等进行一些大致规定。并且,在准入、退出的流程、权责管理上也不够成熟。

2.对担保公司调查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目前,对担保公司的担保额度核定主要依据其注册资本额度、资产结构质量状况和在保余额。但是,金融机构核实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和资产流动性存在较大难度。

3.对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难以到位

如与农发行发生业务联系的担保公司通常具有异地担保和分支机构较多的特点,对日常监管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担保公司在多家金融机构开立银行账户,资金也散布在各个机构和被担保客户所在的开户行。任何一家开户行要想短时间内掌握担保公司的资金情况都比较困难。

(二)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1.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信誉问题

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创业时间不长,缺乏历史信用记录,而且其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反映企业资金的具体信息。这就形成了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而在简单的信贷业务中,银行批准、发放贷款,主要考虑的是发放出去的贷款能否按期收回,即企业是否会按期还本付息,履行诺言。判断企业能否履行还款义务的最好依据是过去的还款记录,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历史还款记录方面是空白的,从而使得银行及金融机构无证可考。加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滞后,金融机构在考察企业信用行动方面,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这也成为金融机构无法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原因。

2.抵押担保难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直接原因

我市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企业及私营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负债高,自身的固定资产很少,靠租赁取得的厂房、设备进行生产经营等,不能满足银行关于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要求,而且,中小企业多采用挂靠、合作经营方式,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动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不明确,这也构成了抵押的障碍。

3.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大中型企业,使信贷资金流向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中小企业贷款具有数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三、相关建议

(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融资性担保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初衷是为了有效分散金融风险,而不是转接银行信贷风险,因此建议建立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方式,在充分满足共赢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担保公司的担保额度。而担保额度一方面可以促进担保机构的业务量的扩张,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信贷规模扩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银行严格把握准入原则

商业银行在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风险可控的原则,重点支持具备一定资金实力且业务发展良好、风险防控制度完善的担保公司,且在合作伊始要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尤其要充分了解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公司背景、合规性以及注册资本是否属实等。

(三)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相关扶持政策

建议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信用担保相关法律法规,由于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担保公司发展中的法律保障越来越欠缺,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担保公司经营模式,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律基础。

(四)引入第三方评级

融资与担保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融资;土地经营;动产抵押;农产品浮动抵押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一、现状分析

在现代社会,第二、第三产业正在不断的发展,而农村不管是现代化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都是相对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于农村融资问题。而农村地区融资难的首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抵押担保方式有待创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的有效担保物不足及发展缓慢,导致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难以继续有效快速发展。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农村融资抵押担保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

根据2015年3月湖州统计信息网的信息,得出虽然湖州市的农村居民收入在不断上涨,但是他们的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不大[1],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财产性收入比重小。并且从相关新闻报道上发现湖州市的金融办和市政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而不是农村居民融资抵押担保方式的问题上。

二、存在的问题

1.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中明确规定,农民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绝大多数禁止抵押,宅基地不得抵押。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地随房走”、“房随地走”抵押机制的逻辑推论,村民建筑于宅基地之上的房屋也不具有抵押权。此外,土地流转的程序、内容、行为等不规范,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农民对于土地流转存在顾忌。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农民融资更是困难重重,想要获得资金首先就是要冲破法律瓶颈,完善法律制度。

2.市场体系不健全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体或个人股权的转让都需要成熟的交易市场才实现,然而农村的市场体系不像城市那样健全。由于市场的金融运营水平不够高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同时也限制了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的发展。而且对于农村的信贷成本相对较高,农民不敢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深入了解关于融资这方面的信息,这反过来更是加大了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难度。

3.贷款需求不一致

首先是农民贷款需求具有季节性,这与他们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有关。尤其是春季,需要的资金投入数目较大,而在秋季则是收获的季节。所以农民贷款的需求也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次是农民贷款的用途较为复杂,而城市的企业贷款用途相对单一。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农民的角色多变,资金用途也难以明确,所以在申请贷款时很难区分类型和用途[2]。并且,农村居民的的金融意识不足,缺乏融资理财意识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三、应对的措施

经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新闻热点,发现历年来各个地方政府都在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农村融资抵押担保方式这一块上进行很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很多措施都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这些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采用动产抵押。动产抵押被定义为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供作债务履行担保的动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予以变价出售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动产抵押基本上具备了不动产抵押所具有的一切属性,而且比不动产更有灵活性,所以本人认为一旦动产抵押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地区,那农村融资问题也就能相对简单一些了[3]。

二是使用农产品浮动抵押。农业种植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并且在农村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农产品。如果农产品可以用来融资抵押担保的话,那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必能向前迈一大步。[5]浮动抵押允许以还没有收获的农产品作为抵押物,这就使农民在既需要资金播种又没有存货抵押时也可以解决融资问题[4]。当然,很多学者表明农产品浮动抵押方式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其今后可能成为金融机构创新的突破点。

三是创新担保制度。首先要规范农村地区融资抵押贷款担保的操作流程,并且结合当地特色,可以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农用耕地产权市场以及耕地转让市场等。政府需要积极出资来兴办各类农业担保机构,强化农业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与管理[5]。还可以通过减小农村担保机构的税收负担,使得这些本应作为税款上交的资金转变为其资本金或者风险准备金。

四、总结

湖州市的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农村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创新融资抵押担保方式来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一定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反过来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成熟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015年1月,湖州银行“房票贷”业务的推出,有效的拓宽了农村居民的融资渠道,极大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问题,使得抵押和担保变得简单,还帮助农民们充分的使用了静态资产。这一政策不但促进了湖州银行在农村市场业务的拓展还促进了湖州市的城市化的建设。[6]所以说农村融资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能够突破法律瓶颈、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创新农村融资抵押担保方式来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不但能缓解农村地区贫困还能为增加就业机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湖州信息统计网.

[2]秦红松.农户贷款担保困境及破解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张静.农村金融市场担保方式创新――基于湖北的实践[J].中国金融,2010,02:77-78.

[4]高文丽.农村金融市场动产担保方式创新实践及思考[J].武汉金融,2010,02:52-55.

[5]王博,何丽君.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创新及政策支持研究[J].甘肃金融,2012,03:16-18.

上一篇:财政补贴范文 下一篇:工程质量项目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