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09 17:30:50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进文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传播

和谐社会建设,一部分指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同步,经济结构有机性调整,为社会进步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社会文化体系完善,加强先进文化的传播,主流文化深入群众,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引导,双面性推进,是全面建设和谐环境的直接体现。

一、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分析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欣赏形式,群众文化艺术丰富,形式多样,例如: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基于群众文化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念为主导的先进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融合,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可以分为个人教育,如,个人政治思想引导、价值观引导;社会教育,如,工作氛围调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调节;民族教育,如,传统文化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有效渠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环境的必然性选择。

二、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不足

(一)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低

先进文化是指马克思为指导的社会发展理念,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思想动力,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能够将先进文化理念,融合于社会基层,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我国先进文化在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融合,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的实际来看,依旧存在群众主动参与意识较低等问题。其一,我国40%人民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存在思想误区,认为文化艺术教育等同于高雅艺术教育,或者认为文化教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这种片面性认识理念,会误导群众的思想,从而出现群众不愿意或者不敢参与的社会现象;其二,国内群众中55%的比重认为,社会中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渠道有限,先进文化与群众艺术活动关联性不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内容,大部分是大、空的政治思想教育,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的吸引性不强,群众注重参与认可度较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受到阻碍。

(二)政府引导性不足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引导性不足。首先,我国政府提倡人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但在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经济投入比重降低,同时政府又缺乏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管,部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资金下发后,资金用途不明确,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推进资金来源保障性差。例如:依据新华网相关性新闻可知,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经济投资情况,远远低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这是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有序开展的基础性问题;其次,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引导性不足,也在于政府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管理不足,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面性群体性广、形式多样,缺乏政府有秩序的引导,将会出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自由散漫、艺术教育工作计划性差、开展实施过程中资源分布不足等问题,也会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效果产生影响;最后,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存在着地域差异异性,政府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经济、管理等方面引导不足,导致群众文化教育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僵化,例如:部分区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硬性组织文化素养较低的农民学习书法、绘画等艺术互动。群众文化引导本质发生变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的实际作用被掩埋,社会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意义消失。

(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专业性差

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也在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专业人才较少。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培训,60%是群众自发进行艺术学习,通过网络视频,图书等途径进行自我研究,使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中多种艺术学习的专业水平较低,这种模棱两可的艺术文化传播形式,容易出现群众文化艺术文化误导;同时,社会专业艺术人员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支持较低,社会中仅有10%的专业从业人员,愿意主动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中去,社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中没有良好的艺术教育引导。

三、推进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措施

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阶段性特征依旧较为突出,结合以上对实际工作开展中的不足,提出推进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提升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

先进文化是社会优秀文化的主要部分,但并不等于社会文化所有,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必须打破人民群众对文化认识的误区,使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教育中来。例如:某社区开展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宣传工作,组织多种多样社区活动,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教育的认识。具体而言,该社区组织学生组成社区小记者,对身边好人好事进行传播,组织社区青年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如,法律知识传播,健康大讲堂等。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广场舞、绘画、书法、演讲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该社区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有针对性推进,使人民群众在社区组织多种文化活动中,自身文化素养得到逐步提升,这一过程中,社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沟通渠道桥梁逐步建立,打破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认识误区,人民群众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意识加强[1]。人民群众思想认识提升,也在于群众自身能够主动进行文化学习。例如:通过新闻联播、新闻时讯等文化传播媒体,了解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不断补充个人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应用社会发展先进文化,作为促进个人进步的理念指导,也是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意识的重要分支。

(二)政府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引导

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不是一蹴而就,人民群众思想意识提升工作并不是一天就可以见到成效,一方面,政府要善于突破传播文化传播的禁锢,针对人民群众区域性差异,制定完善合理的艺术文化开展工作计划。例如:某区域为我国西部山区,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当地政府开展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时,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部分。初期工作,主要是对区域人民文化素养综合提升,政府采取开设夜校、法律基础知识传播课堂等方式,达到普遍性性提升群众文化认识的作用;中期工作主要引导当期群众培养“新”生活娱乐方式,逐步摒弃“打麻将”等不文明区域娱乐活动,建立良好的人民群众文化艺术传播环境;后期阶段,更进一步将该区域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向着更高雅的文化艺术种类迈进,完成对群众艺术教育工作的引导。当前该区域的群众艺术文化教引导工作,正按照这一计划有序实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时当地政府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对规划完善,真正实现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思想引导、素质提升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引导,政府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信息传媒新渠道,拓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传播途径。例如:社会新媒体对区域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新闻进行传播报道,或者通过政府信息传播媒体,开展好人好事传播,群众艺术作品展示,政府善于应用身边的多种信息传播渠道,为人民群众构建一个全面的先进文化传播环境。如,某地区开展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政府通过网络新媒体,与当地电视台进行先进事迹跟踪报道,当地人民群众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传播的文化思想传播环境,群众更是将个人文化素养提升,艺术生活环境构建,作为文化艺术教育学习的新方向[2]。

(三)加大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

加大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更大范围内推进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国家实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思想与经济规划相融合,确保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经济来源。例如:依据我国财政部相关数据分析可知,2014年—2016年,国家财政部在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增加比例分别为:4%,10%,11%,国家逐步加大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经济投入,也要按照地区差异性,做好文化艺术教育资金的分配;另一方面,地方性政府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作为地方规划的一部分,同时,建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资应用的全面性监管,确保资金投入正确应用。例如:我国某地将国家划分的1.5亿元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资金分配如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设备完善600万元,群众文化艺术基础性教育400万元,群众文化教育支出200万元、大型群众文化活动300万元,该区域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实行资金应用监督管理,实现该区域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资金合理应用,为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3]。

(四)构建新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队伍

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全面推进,也要构建新型人民群众艺术教育队伍。积极组织社会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艺术教育工作中来,引导群众艺术教育专业化发展。例如:某社区开展群众合唱团文化活动,从区文化社团聘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群众合唱团训练指导,同时也善于从群众中寻求群众艺术专业性人才,如,退休音乐教师,文工团艺术表演艺术家等等,寻求多方群众文化艺术人才,充实该社区的合唱团队伍,为该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推进提供引导。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群众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探究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实践工作,实现现代群众文化教育开展过程中,群众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政府管理引导与经济引导协调运作、群众文化教育队伍向着专业化发展。因此,引导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迈出发展新步伐。

参考文献:

[1]陶新喜.论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J].大众文艺,2015(23):3-4.

[2]刘一航.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5(05):247.

[3]王简.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5(01):231+234.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先进文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传播

和谐社会建设,一部分指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同步,经济结构有机性调整,为社会进步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社会文化体系完善,加强先进文化的传播,主流文化深入群众,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引导,双面性推进,是全面建设和谐环境的直接体现。

一、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分析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欣赏形式,群众文化艺术丰富,形式多样,例如: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基于群众文化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念为主导的先进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融合,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可以分为个人教育,如,个人政治思想引导、价值观引导;社会教育,如,工作氛围调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调节;民族教育,如,传统文化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有效渠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环境的必然性选择。

二、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不足

(一)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低

先进文化是指马克思为指导的社会发展理念,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思想动力,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能够将先进文化理念,融合于社会基层,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我国先进文化在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融合,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的实际来看,依旧存在群众主动参与意识较低等问题。其一,我国40%人民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存在思想误区,认为文化艺术教育等同于高雅艺术教育,或者认为文化教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这种片面性认识理念,会误导群众的思想,从而出现群众不愿意或者不敢参与的社会现象;其二,国内群众中55%的比重认为,社会中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渠道有限,先进文化与群众艺术活动关联性不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内容,大部分是大、空的政治思想教育,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的吸引性不强,群众注重参与认可度较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受到阻碍。

(二)政府引导性不足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引导性不足。首先,我国政府提倡人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但在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经济投入比重降低,同时政府又缺乏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管,部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资金下发后,资金用途不明确,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推进资金来源保障性差。例如:依据新华网相关性新闻可知,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经济投资情况,远远低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这是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有序开展的基础性问题;其次,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引导性不足,也在于政府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管理不足,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面性群体性广、形式多样,缺乏政府有秩序的引导,将会出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自由散漫、艺术教育工作计划性差、开展实施过程中资源分布不足等问题,也会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效果产生影响;最后,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存在着地域差异异性,政府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经济、管理等方面引导不足,导致群众文化教育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僵化,例如:部分区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硬性组织文化素养较低的农民学习书法、绘画等艺术互动。群众文化引导本质发生变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的实际作用被掩埋,社会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意义消失。

(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专业性差

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也在于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专业人才较少。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培训,60%是群众自发进行艺术学习,通过网络视频,图书等途径进行自我研究,使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中多种艺术学习的专业水平较低,这种模棱两可的艺术文化传播形式,容易出现群众文化艺术文化误导;同时,社会专业艺术人员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支持较低,社会中仅有10%的专业从业人员,愿意主动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中去,社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中没有良好的艺术教育引导。

三、推进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措施

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阶段性特征依旧较为突出,结合以上对实际工作开展中的不足,提出推进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提升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

先进文化是社会优秀文化的主要部分,但并不等于社会文化所有,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必须打破人民群众对文化认识的误区,使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教育中来。例如:某社区开展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宣传工作,组织多种多样社区活动,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教育的认识。具体而言,该社区组织学生组成社区小记者,对身边好人好事进行传播,组织社区青年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如,法律知识传播,健康大讲堂等。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广场舞、绘画、书法、演讲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该社区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有针对性推进,使人民群众在社区组织多种文化活动中,自身文化素养得到逐步提升,这一过程中,社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沟通渠道桥梁逐步建立,打破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认识误区,人民群众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意识加强[1]。人民群众思想认识提升,也在于群众自身能够主动进行文化学习。例如:通过新闻联播、新闻时讯等文化传播媒体,了解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不断补充个人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应用社会发展先进文化,作为促进个人进步的理念指导,也是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意识的重要分支。

(二)政府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引导

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开展不是一蹴而就,人民群众思想意识提升工作并不是一天就可以见到成效,一方面,政府要善于突破传播文化传播的禁锢,针对人民群众区域性差异,制定完善合理的艺术文化开展工作计划。例如:某区域为我国西部山区,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当地政府开展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时,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部分。初期工作,主要是对区域人民文化素养综合提升,政府采取开设夜校、法律基础知识传播课堂等方式,达到普遍性性提升群众文化认识的作用;中期工作主要引导当期群众培养“新”生活娱乐方式,逐步摒弃“打麻将”等不文明区域娱乐活动,建立良好的人民群众文化艺术传播环境;后期阶段,更进一步将该区域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向着更高雅的文化艺术种类迈进,完成对群众艺术教育工作的引导。当前该区域的群众艺术文化教引导工作,正按照这一计划有序实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时当地政府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对规划完善,真正实现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思想引导、素质提升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引导,政府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信息传媒新渠道,拓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传播途径。例如:社会新媒体对区域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新闻进行传播报道,或者通过政府信息传播媒体,开展好人好事传播,群众艺术作品展示,政府善于应用身边的多种信息传播渠道,为人民群众构建一个全面的先进文化传播环境。如,某地区开展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政府通过网络新媒体,与当地电视台进行先进事迹跟踪报道,当地人民群众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传播的文化思想传播环境,群众更是将个人文化素养提升,艺术生活环境构建,作为文化艺术教育学习的新方向[2]。

(三)加大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

加大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更大范围内推进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国家实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思想与经济规划相融合,确保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经济来源。例如:依据我国财政部相关数据分析可知,2014年—2016年,国家财政部在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增加比例分别为:4%,10%,11%,国家逐步加大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经济投入,也要按照地区差异性,做好文化艺术教育资金的分配;另一方面,地方性政府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入,作为地方规划的一部分,同时,建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投资应用的全面性监管,确保资金投入正确应用。例如:我国某地将国家划分的1.5亿元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资金分配如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设备完善600万元,群众文化艺术基础性教育400万元,群众文化教育支出200万元、大型群众文化活动300万元,该区域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实行资金应用监督管理,实现该区域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资金合理应用,为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3]。

(四)构建新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队伍

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全面推进,也要构建新型人民群众艺术教育队伍。积极组织社会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艺术教育工作中来,引导群众艺术教育专业化发展。例如:某社区开展群众合唱团文化活动,从区文化社团聘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群众合唱团训练指导,同时也善于从群众中寻求群众艺术专业性人才,如,退休音乐教师,文工团艺术表演艺术家等等,寻求多方群众文化艺术人才,充实该社区的合唱团队伍,为该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推进提供引导。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群众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探究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实践工作,实现现代群众文化教育开展过程中,群众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政府管理引导与经济引导协调运作、群众文化教育队伍向着专业化发展。因此,引导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迈出发展新步伐。

参考文献:

[1]陶新喜.论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教育[J].大众文艺,2015(23):3-4.

[2]刘一航.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5(05):247.

[3]王简.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5(01):231+234.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3篇

艺术学科是新建本科高校中较为羸弱的力量,但对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要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区位性出发,紧跟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学科、专业群与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群对接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一、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是新建本科高校艺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1.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是高校履行四大职能的集中体现艺术学科建设与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紧密结合,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地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变化和升级的方向、需求,并以产业群的发展为先导,科学地培育、设置专业,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成效。此外,对接可以让高校利用地方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部门、艺术行业协会等力量组成立体的互助型研究团队,更好地开展以地方风情为基础的地方文化艺术发掘、保护与创新。地方政府和产业群亦可以利用这个团队的智力优势来准确把握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方向,突破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

2.对接地方产业群是适应艺术学科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学科发展主要有两大动因:一是学科内部矛盾的推动而造成的学科自身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学科自身的分裂、细化及交叉等,即内因;二是特定学科由于受到外部社会需求的拉动和牵引而出现的被动的适应,即外因。艺术学科作为一门普通学科,同样尊崇这一规律。而新建本科高校本科办学历史短、经验不足、遗留问题和困境多,故学科发展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外部。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及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要求新建本科高校艺术学科建设脚步必须不断前进,不断适应地方发展的要求。

3.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是遵循新建本科高校自身特点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高校的布局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基本处于省会之外的二、三线城市,从功能上看主要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1](P.2)。这也是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皆薄弱的无奈选择。故新建本科高校办艺术学科,主要是为发展区域文化艺术产业,提高地方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并为发掘、保护和创新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而这一办学目的的实现、主要的途径和落脚点关键是其艺术学科的建设与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的紧密对接。

4.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的智力支持:能主持、推动本产业发展的应用型艺术人才;能准确把握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方向,实现文化艺术产品的更新换代,突破产业升级技术瓶颈的研究团队。如果区域文化产业是一艘船,那么前者就是发动机,后者也就是导向的罗盘。而无论是人才支持,还是技术支持,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新建本科高校的“比较优势”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不二的选择[2](P.47)。此外,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与艺术学科建设的结合,还可以使艺术学科通过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促进文艺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实现两者螺旋上升的双赢局面。

二、新建本科高校艺术学科专业群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的路径

1.确保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要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对新建本科高校而言,科学的办学定位,就是要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发掘本学科发展的优势,将本学科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而新建本科高校的优势就是立足于特定区域,在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方面有“比较优势”[2](P.47)。对艺术学科来说,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就必须以服务于地方艺术事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地方风情为艺术创作和研究对象,展现地方历史和社会建设的优秀成果;与地方艺术从业者、文化艺术部门、艺术行业协会等通力合作形成一个立体的互的,以地方风情为对象的研究团队;培养地方社会建设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1](P.3)。

2.专业和课程的设置要以地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为导向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历史短、经验不足,遗留问题和困境较多,在办学之初,为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规模,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内部的实用性和外部的市场需求。故新建本科院校艺术院系要根据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发挥原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掘新专业,拓展应用型专业,设置新课程,形成以地方性为基础的特色专业;要以“适销对路”为理念,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地方经济和艺术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艺术人才[3](P.28)。

3.加强地方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创新保护、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是高校的社会责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办特色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4]。但新建本科高校所处的二、三线地区多对区域文化研究缺乏应有的深度,也缺乏相应的人才。故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时,新建本科高校艺术院系首要的工作是必须加强与地方合作,积极地介入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工作:设置以本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开设区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课程教学,培养文化遗产发掘与创新的人才;在传统文化内容集中、影响力较大的地方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文化传承与教学实践;开展以本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研究,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牵头组织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校园主题活动,普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知识,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等。

4.提高成果的转化力度与效力,探索校地互动、共生模式新建本科高校的使命是为二、三线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艺术学科建设对接地方文化产业建设,首要的工作是必须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满足地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要求,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特定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既能满足地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要求,也能满足其能力性要求;其次要积极地探索校地、校企合作、共生模式,采取措施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从“对接”中发掘、培养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并由此获取地方企业、社会,尤其是政府持续的认可和支持,为学科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资源[5]。

三、对接地方文化产业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业和课程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切勿过分迎合市场,盲目建设对接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群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水平,必须走出一切为市场,大搞“订单式教育”的误区[3](P.29)。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艺术院系学校必须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和本系科的办学水平;必须遵循艺术学科的办学规律;必须充分把握艺术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本地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未来,做到学科建设科学、准确,具有前瞻性。既能有效地推动本地区文化艺术产业群的发展,也能有效的为区域文化产业群未来的发展导航。

2.既要“走出去”,也要注重“请进来”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学习问题。即在“对接”过程中如何处理本体与对象的关系和地位的问题。“对接”就是开门办学,既要主动走出去,勇于承担高等教育应有的社会职责,积极地投身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更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积极地“请进来”,认真总结、学习地方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在文化艺术产业建设过程中的可取之处,用善于学习促进学科建设和内涵发展。

3.专业发展既要外驱力,也要注重内驱力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实用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内生增长”[6]。就新建本科高校及其艺术学科目前处境而言,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其学科建设和专业成长的动因还将主要集中于外部市场的需求。但是学科与专业要建设好,人才培养要办出特色,仅凭借主动的对外适应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适应”的成果提高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必须提升办学理念,必须凝练务实、拼搏、好学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以永葆竞争力。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4篇

一区域旅游中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动作用

区域旅游,即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它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被称为“土家摆手舞之乡”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除拥有百里乌江画廊、酉水河、桃花源、原始森林等自然风景外,更吸引游客的是孕育在这片土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土家族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现出当地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力,凭借着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如图一①,从1998年到2009年,该县旅游收入呈递增趋势,但从局部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该县旅游收入增长较快,而2009年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这是在该县提出“旅游兴县”策略以及制定《酉阳自治县旅游规划》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酉阳自治县旅游规划》中,拟重点打造桃花源景区、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后溪古镇四个景点,推出了一系列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依托的旅游规划及措施:桃花源,辅以民族风情表演、土家织锦体验活动,并打造一条土家风情街,以土家织锦、花儿背、木雕等土家传统工艺为主要旅游产品;龚滩古镇,以土家吊脚楼为依托,形成“土家风情小镇”;龙潭古镇,以土家织染、土家乐舞坊等为内容打造土家风情街;后溪古镇,建设“中国最美土家山寨”,摆手舞、茅古斯、摆手堂、祠堂都将成为重点旅游资源而被运用②。如图二③,仅“国庆”黄金周期间,四景点在2009年的旅游收入约为2148.93万元,同比增长29.1%,其中桃花源景区2009年旅游收入约为781.35万元,同比增长30.1%,仅土家织锦销售收入就在1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土家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打造的优势旅游资源被加以有效利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旅游业要发展就必须形成产业,而产业发展必须有商品生产及交换,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区域旅游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必然也会出现商品生产及交换现象。同时,旅游者、旅游活动及东道主社会的介入,使区域内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必然受其影响而发生着各种变化。二区域旅游中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转变民族传统(tradition)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生活生产方式。不管是民族传统建筑、服饰、工艺美术都是在特定环境、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独特性、唯一性、民族性,正所谓“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世代相传的价值观。”[1]面对着因旅游而带来的外界冲击,这些民族传统能够保持原生态吗?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人们祭祀、狩猎、劳作等场面舞蹈化而形成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表达了土家族对祖先的崇拜、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具有神圣之意。然而,随着大批量游客的到来,摆手舞被规定在游客面前展示,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义务”。土家织机是随人们日常生活而产生的生活必须品,而我们在桃花源景区看到的织布机却是为了展示给游客看,其目的是让游客体验所谓的土家族纺织过程。这些不再是民族所传承的传统仪式,不再具有“传统”的内涵而发生了变迁。当旅游者带着他们的文化结构旅游到此的时候,必然又使得这些传统文化与外界发生交流与碰撞,尤其是那种“帝国主义形式的旅游”或“殖民式的旅游”[2]到来的时候,必然使得当地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涵化或是变迁。文化变迁或者文化涵化都将使传统民族文化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是应受到保护和传承的。但在变化着、前进着的现代社会,尤其是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旅游吸引力资源的地方,难免会受到地方、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怎样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博物馆式的文化艺术与文化商品化

博物馆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通过陈列展览的方式把区域内所有的文化艺术集中展示给游客。然而,博物馆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不可能成为直接的旅游产业或者旅游商品,从这一概念和性质而论,所谓的博物馆式文化艺术就是指那些在旅游区域内,具有吸引游客却不能直接作为旅游商品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民族传统歌舞、节日、建筑等等。文化商品化(commoditization),指旅游使得目的地社会一切能够吸引游客的文化都被标上价格而在市场上买卖。[3]酉阳桃花源景区是一个让游客青睐的地方,然而如果要在这里欣赏土家摆手舞,就得在景区内吃饭,因为摆手舞被附带在餐饮过程中。通俗而言就是有消费才有表演,而表演人员却是餐饮服务员,表演者只为完成表演而表演,对摆手舞知之甚少,不会多跳也不会少跳。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商品化现象,它借助于餐饮过程而间接收费。我们说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博物馆式文化艺术,它不能成为直接的旅游商品,但在这里它已经商品化了,因为只有游客消费才能欣赏摆手舞,表演者不再是以土家族的身份在展示,而是以一种为获取收益的工作者的身份在表演,他们的表演所传达的不再是摆手舞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只是一种特殊的经过包装的舞蹈形式而已。民族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展现,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艺术,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民族传统艺术的适应性转型。然而,那些依附于少数民族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文化艺术,一旦随着经济转型而“发展”,就不再是它自己了。因而,必须采用博物馆式的保护,必须维护民族传统艺术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族传统艺术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生存发展。要怎样保存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怎样使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走博物馆式道路而不被商品化是值得政府及旅游相关人员深思的问题。

(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重创与真实性的困惑

旅游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游客和东道主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游客体验目的地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外界的文化、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等等,当东道主社会在取得经济回报的同时又能得到外界的肯定和各种文化模式的影响的时候,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得到加强,更自觉更自信地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其直接后果可能带来民族文化的重创或文化复活。笔者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调查时发现,一种叫“柚子龟”的旅游工艺品在后溪古镇一家非旅游工艺品商铺出售。据说“柚子龟”是土家族长寿龟图腾崇拜的产物,寓意“健康长寿”,在2005年左右才重现后溪古镇。笔者在后溪河湾山寨也见到了土家族传统婚俗里的花轿,从花轿主人处得知,这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复兴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第一辆花轿。在酉阳县各景点还见到一种称为“炭画”的工艺品,它借助现代工艺表现土家族、苗族人物故事题材……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地方开始抢救那些濒临灭绝或是消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恢复和保护,但另一个事实却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这里我们不免又会产生困惑,即旅游人类学中常提到的“文化真实性问题”(authenticity)。我们说博物馆里陈列的展览品、民族传统舞蹈、建筑物以及为日常生活生产需要而制作的各种服饰、工艺品等,都是真实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体现。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见到的歌舞表演、服饰、民族工艺品难免是一种所谓的“舞台化真实”(stagedauthenticity),它呈现给我们一种类似于真实的对象,正如戈夫曼(ErvingGoffman)“前台与后台”理论中所言,游客所领略到的只是前台的舞台化表演,而存在于“后台”的真正涵义是不可见的[4]。正如我们看到的为了旅游收益而拿一辆轿子在游客面前展示,为了获取利益而表演摆手舞。可见,东道主社会及其从事旅游工作的民众,通过重构、创新来复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带来的利与弊同在,其结局可能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发展,也可能是传统文化艺术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伪真实产品。

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原生态”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可以定义为没有被刻意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形态,然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应当是变化发展着的活的生命体,积淀着民族生存过程中最精练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续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在区域旅游中它对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它因此也在区域旅游中悄然转变,这种文化的变迁或者说转变是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要求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保持“原生态”必须是在深刻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这种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原生态”要求也与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辅相成,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的鲜活特色。

(一)建立新型社区参与———文化保护模式,杜绝纯商品化交易

旅游业要发展,必然有当地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相关开发经营商的互动,然而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是社区的参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社区是其不可或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生活化的性质,社区参与有利于对这些公共资源的保护。同时,社区参与要以参与决策、管理、经营、监督、利益分配为主要内容,从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社区参与旅游的新型方式,能够打破那种“因物质激励而参与”的思想局限。文化商品化现象的出现大都在于只为获取经济利益而“盗卖”文化,要使得这种现象较弱或消失,就要社区躬亲感受所处文化旅游资源带来的利弊,同时去反思他们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文化保护观念,在文化氛围中寻求经济增值。让社区参与旅游的过程还在于能够带动民众的积极性,笔者在酉阳后溪河湾山寨考察时发现,这里仅有的106户人家,只有酉水河沿岸的十来户户主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回应我们提出的关于发展旅游方面的问题,而住在“上坎”④的人家却只是一味地忙于农活,对于开发旅游态度“冷漠”。他们认为,旅游给他们带不来收入,还会耽误干活。当问及土家族文化时,他们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认为要忙于生计也没必要去学。由此可见,社区参与旅游的重要性,只有当民众在其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及所处环境的意义的时候,才能转变思想,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队伍中,才能以主人身份来经营旅游事业,才能懂得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平衡关系。

(二)真正做到“前台”真实与“后台”传统文化的衔接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游客感受到的大多也是经过加工包装的地方文化。节日里的民族服装、舞蹈、戏剧都是在舞台化背景下出场的,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经过现代艺术转换而成为更“赏心悦目”的视觉影像,在旅游人类学看来,这就是舞台真实,即“前台”真实。但旅游人类学更担心的是,这种舞台真实所呈现的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内容,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异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是镶嵌在民族潜意识里的生活方式,所以,会形成传统的节日、服装、民族生活工艺品,而这些都是一种主动且具有“神圣”意义的事情,当旅游把这些变为一种“义务”的时候,地方就不会感到这些是为自己而活动的。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必须有“后台”作为衔接,人类学中所谓的“后台”就是游客所看不到的,只有这些地方的民众自己才知晓的民俗传统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后台”,让“前台”的“义务”和“后台”的“自主”结合起来,让地方既能上台表演,又能充分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依旧属于自己。如将旅游活动与民族传统节日分开,地方有开展自己传统节日活动的自由,有自己独立活动的区域。

(三)全方位、多角度教育模式,提高民众文化自信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间石刻 民间文化艺术 政府调控 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40

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加快,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艺术在民族文化历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全世界各民族,都在申遗热潮下力争使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大环境下, 2010年5月16日,继2008年底先后公布的两批共10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国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共349项(其中新入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这对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契机,也加深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上促进、加强了民间艺人创作的积极性,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但在保护的同r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认识到,由于民间艺术的“自发性”和“分散性”以及艺术创造团体的身份等特点,民间艺术形式一旦与社会、人、自然的发展产生矛盾,且这种矛盾是民间艺术无法自身调整r,这r政府的“调控”将变得尤为重要。下面以山东嘉祥县的石刻艺术为例谈谈笔者对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一、嘉祥地区民间石刻艺术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嘉祥民间石刻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现在,该地区以民间石刻为基础,不断发展周边相关产业,如石材建材、水泥厂、石灰厂等消耗石材的产业,并且占据的市场份额、原材料消耗度迅速超越石刻产业。与此同r,现代电动工具的应用不断给民间石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间石刻艺术的发展,加强其社会适应力。在民间石刻艺术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生产力的同r,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

2010年末,嘉祥县政府为了解决石材相关行业所带来的问题,制定了2011年封山政策,而这次封山面积所占原开采量面积的3/4以上,这项政策对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确实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却使今后民间石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民间艺人将面临的是原材料供给的问题,制作规模将迅速减小,大型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将更难获得生存空间。

(一)粉尘噪音污染

现代电动工具在民间石刻艺术行业中的普遍应用,在提高生产力的同r,也急剧加重了粉尘噪音污染。同r由于社会需求加大,工具日益易操作化,工序日益简单化,很多地区的民间石刻已经形成了产业化链锁式的发展模式。一旦这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成为某一区域绝大多数家庭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这种“电子元件式”布局的生产模式,对这个区域造成的粉尘含量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压力将是难以想象的。山东嘉祥县自县城东侧起向南形成了一条长达近20公里的石材、石刻产业带,几乎全部是在民住宅区不远处或者干脆就在居民区内部,并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也正因如此,粉尘、噪音问题变得尤为严重。

(二)道路拥堵

由于石刻艺术加工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在沿住宅区而建的生产区域,堆积大量石材,严重影响了周边人们的出行。有这样一句话较形象地形容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这种分散的生产模式,随着市场竞争加大和传统工艺复兴步伐加快,会更加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如长此以往,生存环境将陷入不可控制的脏乱差局面。

(三)市场混乱

由于现代电动工具的大量应用,几乎完全代替了传统生产工具,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民间艺术传承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而非集中式的。这样的方式,所教授的人数有限。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绝大多数艺人的作品逐渐公式化,模式化而缺乏创新精神,使得传统工艺不断向求量不求质的方向发展。这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惯性思维不断的扩大化,将严重影响传统艺人的社会存在力,r间越长这种赋有本区域特色的传统石刻艺术便将会越来越少,最终随着传统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而失去该区对外界的艺术影响力。从这种角度看,该区域的石刻艺术品当下看似昌盛,实则在不断地丧失创新能力、生存能力,而这种局面的形成不是由于民间石刻艺术不被认可,更多是由于市场的混乱、制度的不完善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片面性理解所致,当然经济社会化进程加快也是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四)对原材料无节制高速开采

由于生产模式的改变,一味地追求数量,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石材、石板加工等大投入、粗加工、低效益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域石板石材生产企业是15年前的至少10倍以上,至少有50家,对原材料的消耗占到总额的70G以上),这样的发展模式使得周围矿山的开采速度急剧加大。15年前该区域青石矿山开采量仅是冰山一角,而15年后的今天,除几座政府明令禁止开采的几座矿山得以幸存外,绝大多数几乎不剩二分之一,有的索性被夷为平地。照这种态势,本区域的民间传统石刻艺术生产将很快失去原材料的供给。而民间石刻艺人、尤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艺人是最富有民间本土气息的创作成员,他们的经济购买力是难以承受过多附加经济支出的,有能力的当是大型石刻公司,而这类大型石刻公司完全商业化、不断融合各地石刻艺术特点的操作模式,已经使其生产的石刻产品逐渐的失去本区域的艺术特色,如果长此发展下去,将会导致该区域民间石刻艺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境地。

二、民间石刻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市场混乱、资源浪费等现象,要改变这些现状则需要政府的强力“调控”,同r,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必须在尊重“本源性”的前提下,对每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加以具体分析,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统一规划生产区域

民间艺术行业,虽大多数都源于自发,但对于已经形成产业的民间艺术行业进行生产区域规划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靠近生活区并具有较强污染性的行业。2010年国庆期间笔者去兰州,看到该地区已经实施了生产区域的统一规划,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民间艺人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民间艺术的影响力,而且拉动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兰州的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笔者认为,对于民间石刻生产区域的选址应该把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不影响该行业的正常发展为重要的参照系,以更好地促进本区域艺术与人及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交流,增强发展

定期组织民间新老艺人之间进行交流,加强对新成员的技能培训,以加强创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减少对资源无意义的浪费,为具有市场的民间艺术形态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影响力,达到保护与发展共存。

(三)调节产业单一化造成的环境压力

调整靠单一产业吃饭的问题,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尽量使该区域经济的多样性发展,减轻从业人员过渡拥挤、恶性竞争造成的环境压力问题。

(四)原材料的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对原材料输出的管理,严格控制用于建材生产等对原材料大投入、粗加工、低效益的杀鸡取卵的生产盈利模式;对于水泥厂、石灰厂等可以让其消耗石刻产业剩余的残料,既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从而控制生产成本的同r,又可以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进而形成原材料石刻艺术残料水泥厂、石灰厂建筑材料充分利用的良性发展模式。

结语

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一味的保护,更应该让其回到生活,焕发新的光彩,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唯有如此才可能保持民间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⒈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2.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刘锡诚.非遗:一个认识的误区〔J〕.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4.罗伯特.莱顿.少数民族与民间艺术的非物质与物质遗产〔J〕.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5.唐家路.民间艺术对自然生态的开发与利用.设计艺术〔J〕. 2003年03期

作者简介

李冰(1988.03.12),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艺术。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昙华林 文化艺术产业 社会调查 历史街区复兴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Tanhualin is No Longer "Flash in the Pan"

――Surve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nhualin Arts and Culture Industry

XU Xingzi, MA Sa, YANG Tianyi, GUO Wenbo, OUYANG Yuting

(School of Urban Design a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Wuhan Wuchang Tanhualin historic district is made up of ancient culture, religion, culture, education, culture, street culture, architectural culture five kinds of cultural elements, it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basic model is a combination of residential and tourism, and develop art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ttract tourists. Bu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anhualin historic district's cultural arts industry, this investigation has done a detailed study of this situation and proposes relevant solutions.

Key wordsTanhualin; culture and art industry; social survey; revival of historic district

1 研究背景

1.1 昙华林历史文化

昙华林街长仅1200米,聚集了数十处上百年的历史建筑,而它们无疑是武汉的一部活的近代史书:这里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孕育了武昌起义的火种,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讲,南昌起义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会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文化心脏”,还有伫立的教堂、医院、西洋小楼、江夏民居和武昌老城墙遗址……①

昙华林与武昌城一起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众多历史事件。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是多种文化的交融体现,有古城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革命文化②等等,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1.2 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背景

昙华林片区自身拥有了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环境价值也具有了重大的社会价值。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城市财富。他们是武汉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重要的殖民地和辛亥革命历史,而且还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场所,它使得武汉市和其他城市相比更具历史和文化内涵,市民能从中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昙华林历史街区素有“活的武汉近代史书”之称,近年来武昌区斥资1.3亿元,打造昙华林并依托湖北美术学院的艺术氛围推出“昙华林艺术村”。目前,艺术村内已引进徐世鸣艺术馆、达达画室、汉诗诗刊杂志社等,艺术村正发展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文化产业的兴起形成了“昙华林艺术村”,引起了多方关注,形成了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模式。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们意识到,在这一系列文化产业进入昙华林片区的讨论背后,隐含了历史街区在新时期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即现代文化艺术进入历史街区与当地历史文化的融汇、影响和复兴。我们希望通过扎实的调研,理性而清晰地把文化艺术在历史街区中的意义呈现出来,讲述一个古老历史街区在当代复兴与再生的故事。

2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 文化艺术产业经营的空间范畴

图1

2.1.1 场地使用

总体上,场地使用并不平衡,少数低端人流过于集中,而大多数场地人流并不多,场地使用不佳。

人流较集中的区域:通过调研,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段是昙华林路(德胜桥到胭脂路段),此处是昙华林比较大型和正规的文化艺术产业集中的地方,也是文化历史风貌保持比较一致的地段。人流的来源一般是德胜桥和胭脂路,德胜桥是昙华林老生活街区的重要街道,上面有很多小型的商贩,保留了大部分老城区的商业风貌。而胭脂路是解放路商业街的延伸,上面分布的是适宜步行的沿街商业,可以吸引大量人流,是很多人眼中的昙华林入口。胭脂路和昙华林路的十字路口是人流最集中的区域。

人流较不足的区域:此类区域集中在胭脂路的西边和昙华林路(胭脂路到中山路段)。经调研有两类原因:(1)胭脂路西段,建筑较为古老,但是由于街区隐藏比较深,同时比较老旧,吸引力不足;(2)昙华林东段由于大部分是大学、中学等公共设施,并不具备吸引和容纳大量人流的实力,而昙华林的老建筑和街区很大一部分是包含的大学中,但是也使这些建筑渐渐不为人知。

2.1.2 经营分布

各类产业(包括文化艺术产业和各类相关产业)的分布和人流有很大的联系,而各种产业的集中和分布状况是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有重大影响。

大型文化艺术产业:雕塑工作室、艺术展览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一般都是在人流最集中的昙华林西段上,或者在胭脂路西边的山上,这边建筑保存比较完好,且安静,适合当艺术家的工作室。

图2

小型产业:包括了一些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产业,比如小型艺术品店,这类一般需要大量的人流作为基础,所以大部分分布在昙华林西段和胭脂路上。而一些相关的产业,如酒吧,茶艺店等,也分布在这里。这些产业分布的不均匀既是人流的多少造成的,从另一面他也影响了人流,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合理的分布各类产业,如何较好的解决人流和空间分布的关系,使我们调研想得到的结果。

2.2 文化艺术产业经营整体水平

整体经营一般,产业结构组成不够系统,受众人群年龄结构断层化,主要成为青年文艺爱好者观光地,这些都使地块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3 经营类型(见表1)

(1)单纯的艺术盈利。(2)艺术产业的衍生盈利。从经营类型上来看,昙华林已经具备初步的以文化艺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但由于文化艺术产业和街区的结合不紧密,产业系统化不高,产业结构不完整,产业与当地居民结合不够等问题,使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突出,而使昙华林地区的发展不足。我们的调研成果需要提出解决方法来实现昙华林地区的振兴。

2.4 经营者和受众

从经营者和游客双方来看产业和街区的联系,我们发现从街区和产业形象上看,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文化艺术产业和昙华林街区的历史风貌是结合比较好的。但是大多数当地人都认为这些产业是“外来人”,与他们无关,当问到他们是否愿意参与这些相关或者辅助产业时,他们大多数是愿意的。对于游客来说,他们注重的是产业给他们带来的街区感受。

2.5 昙华林路经营空间现状介绍

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经营空间主要零散分布在昙华林主街道两旁,除店面外,街道两侧都为居住设施,文化艺术产业店面穿插在居民自家开设的店面之中,文化艺术产业比率不高。昙华林路西段店面规模不大,多为临街居民住宅改造而成,因此空间利用不太合理,空间利用率不高。另外,昙华林路东段(胭脂路以东)还没有进行统一整治,现在依然为空间十分狭小的小店面,且没有文化艺术产业进驻,均为居民自设零售店、早餐店等店面。

2.6 昙华林文化艺术产业现状介绍和整改措施

2.6.1 现状

昙华林地区现阶段有湖北美院实习基地、艺展中心、雕塑研究所等大型文艺产业,并且有多家知名画室进入,还有字画装裱、印章销售等与之相关产业,但数量不多,且地区内部上下游部门关联不高,各自为战,所以生产销售效益低下,地区产业没有活力。

昙华林地区有着优秀的历史建筑群且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区,昙华林地区应该抓住自身文化特点,在数量上和种类上丰富文化艺术产业,打造优秀文化艺术产业基地,配合周边优秀历史资源,成为优秀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2.6.2 整改措施建议

(1)昙华林路东段临街两侧建筑,残破不堪,且多为自建棚屋,空间狭小,已经不符合现代的使用需求,建议对其进行统一整饰,重新规划使用空间,设计立面,使该路段与整个昙华林近代建筑风格相适应。(2)对于昙华林西段,应对个别空间重新进行调整,使之能适合产业经营要求。(3)对于昙华林路两旁的居住小区中个别空置用地进行合理使用,满足周边使用功能。

3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3.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以文化艺术产业为载体,可以对历史建筑加以修缮和利用

图3

地块的改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文化区和住区结合的区域。该部分的建筑要大部分保留老建筑的风貌,体现昙华林的历史街区氛围。为文化艺术产业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同时也保留和改造部分住区,提高当地居民的居住水平。(2)街区。为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比较密集的地段,为丰富当地产业结构、结合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人流聚集做出贡献。此区域内的老建筑需要突出老文化的风貌,但是要体现其开放性和实用性。

3.2 文化艺术产业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共生

昙华林位于花园山之上,自然条件优越,既有天然林地,又有大片人工绿化苗圃和旧时洋房院落,周边区域多为居住区和各大院校,分为清静,这些为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增添了几分内敛和恬静的氛围。

图4

昙华林地区还集中了几十处近百年的教堂、医院、学校、名居、花园、领事馆等老建筑,这些历史建筑相对保存完好,处处反映着武汉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几乎记录着一部近代武汉市,这些都为昙华林地区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提供了非常强的人文气息。

而文化艺术产业能为地区创造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吸纳劳动力和培养人才的能力,且文化艺术产业特有的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成本等特点,很符合昙华林地区的特点,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和更新了地区。因此,昙华林地区和文化艺术产业是可以和谐共生的。

4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及改造机制

4.1 产业经营与地域空间的矛盾和问题

现状文化艺术产业的存在与昙华林地块的空间矛盾:

(1)不良的交通条件和产业需求的矛盾,此类情况有两种:

①昙华林路东段。由于大学、中学、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存在,使昙华林的东边入口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流吸引力,大量的历史建筑不能展现风采,而文化艺术产业也无法涉足这一区域。从调研的成果来看,这一现状在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我们认为昙华林的入口和主要的发展方向不应该在东边。

②昙华林路西段(包括德胜桥路)。虽然这部分路的人流较大,但是都是老城区的窄小路段,且两边有大量的小商铺,平时产生的人流基本上不会到昙华林来,甚至会阻碍人流进入昙华林。其氛围也和昙华林的形象格格不入。从调研的成果来看,我们认为这部分是需要一定规模改造的,来配合昙华林的发展,达到地块的共同振兴。

(2)产业与当地情况结合的矛盾。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地产业和当地居民,还有当地原本具备的产业分布均不适合,需要一定规模的改造。

4.2 改造机制

以文化艺术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历史街区,集中了教育、科研、商业等多种功能空间,以政府和大学为领头机构,创造昙华林产业和文化系统。

功能构成:湖北美术学院,政府倡导配备数字化设备的教学空间,为地块提业的创意。

文化艺术中心:创意产业研究与应用中心/互动设计中心。

创意产业:各种辅助产业,要求体现昙华林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结合当地情况和居民。

(1)政府支持推动发展与为政府增加税收收入和就业人口,良性互动,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文化产业区成功的前提。

(2)高品质的产业人群、居住人群、消费人群是成功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文化产业区都在大都市中心区或者能吸引来高品质人群的区域,而且它通常能够引领城市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3)集群带来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延长,在创作和科研的基础上,商业转化环节的加入至关重要,实现了文化创意本身的商业价值,使其真正成为产业,也建立了文化产业与居住、教育、旅游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4)商业转化环节从精神和物质上推动文化创意,为园区注入活力。

5 昙华林历史街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综合建议

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细致分析,科学规划,才能使历史街区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的提升。

(1)政府牵头做好历史街区的功能定位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商务办公、餐饮住宿、旅游购物以及文化创意等功能区域,制定详细指标,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发。

可注意避免采取迁出所有原住居民的措施,可针对不同区域适当降低居民密度。目前部分影响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的建筑,已予以拆除和选择性保留和修饰。通过规划引导相关资本和人才集中于各自的功能区域,形成聚集效应,带动辅助产业和周边经济发展,提高土地和资本利用率,增加就业,形成有特色的历史街区。

(2)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全民参与”保证资金充足。完全靠政府投资完成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是不切实际的。政府作为昙华林历史街区的改造主要推动因素,做好规划设计和土地利用,制定各种有利于历史街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调节社会各方利益需求,引导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并有目的地投入专项财政资金,增加社会各方的信心,为这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类文艺企业集团作为市场投资的重要主体,争取政府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将资金投入到这一独特资源上,在保护历史街区,传承城市历史脉络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既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也为城市历史的延续做出贡献。

在此氛围中,个人投资者投资意愿得以增强,将资金汇集投入到旧建筑的保护利用和文化艺术街区的改造中,既能获得经济回馈,又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充。

(3)对于已经保护利用好的历史街区加强管理。政府可以成立历史街区监管服务机构,向街区内提供公共服务,以保证街区内的正常秩序并管理和监督在街区内从事经济活动的商家积极配合街区各项工作,以维护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留在街区的原住居民,在享受街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同时,自觉维护街区环境,为延续城市历史脉络做出贡献。

(4)当地保留居住的居民和迁入入住居民适当加强自身文艺素养。

城市人的消费需求和审美观念的增长,造就了文化艺术产业的吸引力。昙华林片区范围内的居民亦应适当有意识学习接触与之有关的文化传统脉络,并加以延伸发展,为昙华林街区增加独特的人文风貌展示。

注释

①李百浩,张渺.武昌昙华林街区及近代建筑初探.中国建筑学会,2004.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广西 区域艺术 艺术欣赏

[作者简介]吕屏(1979- ),女,广西柳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艺术、艺术人类学。(广西 桂林 54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广西优势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A045)、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性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0C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45-02

“艺术欣赏”是高校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此课程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然而,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对存在问题认识不充分,因此,本文拟以广西为例,对相关问题及可供选择的措施作初步探讨。

一、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区域艺术资源,主要是指广西特有并在国内外同类艺术课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及影响力的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民间美术、民族工艺等。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实践中,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具体体现在:

(一)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广西区域艺术具有鲜活性和真实性,它作为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比起传统的教科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实践性,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因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古板、枯燥无味,利用区域艺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区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喜爱与认知。这是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二)有助于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纲要中,明确要求地方高校应建设体现当地资源与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师将区域艺术资源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丰富了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共性和特色的相结合,有助于突破传统、陈旧、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创新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而且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使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有助于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欣赏》教材,丰富和完善高校“艺术欣赏”教育课程体系。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地文化艺术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还能强化学生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指出:为确保学生接触区域艺术,学习对社区艺术资源的创造性和经常性的利用便成为重要的因素。日本在艺术教育中也强调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和文化财产。通过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挖掘及应用,不仅使艺术教育获得来自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滋养,也将使艺术教育的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空间与阵地。可见,对于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拓展与利用已成为各国艺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问题

应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教学方法单调等方面。

(一)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

广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然而,在不少高校,承担“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对可能增加的教学负担的担忧,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对区域艺术资源的应用。其实,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民族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这些艺术资源不仅蕴含着各自民族的审美心理、风土人情,还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为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提供了丰富且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几大资源类型缺少足够关注和了解,难以对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加以灵活应用。此外,网络的普及,使外国文化更容易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区域教育资源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造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了解不够、把控不力、应用不足。

(二)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

由于地方高校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一直使用教育部统一规划的教材,系统讲授宫廷、文人、精英化的艺术,这样的授课内容不仅远离广西区域实际,也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当下艺术欣赏课程教育的现状来看,统一化、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体现区域艺术资源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方特有的优秀艺术资源的学习与传承,造成了地域民族文化认知教育的缺失,使得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此外,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教育,然而,这些不同层次的艺术欣赏课程却大同小异,授课内容的重复、简单化倾向,容易导致艺术欣赏课程缺乏吸引力,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调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方式单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主要是以教科书为教材,没有或很少联系区域艺术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致使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不多,以“照本宣科”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课程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动力。二是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因此无法科学地选取有特色的区域教学内容,对区域艺术教学资源与课程的结合方法缺少设计与规划,致使课堂教学散漫无边,讲到哪算哪,有随意之嫌。教师具有“授业、传道、解惑”的责任,如果自身对课程内容不够了解,又怎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呢?可见,这两方面因素的存在,使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如何有效地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布局、结构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通过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区域艺术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框架。如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的铜鼓艺术文化圈、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艺术带、桂东北地区的民族风情艺术圈等进行挖掘与整理,加强不同区域艺术资源的联结,整合孤立、分割的区域艺术板块,形成资源丰富、特点明确、相互联动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体系。收集整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现状的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以生动的文字、真实的图像和影像等方式,编撰、构建“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为其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做好资源素材上的准备。

(二)将区域艺术资源作为教学内容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分布状况、艺术特色以及相关的历史发展和民俗演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将其中具有价值的资源作为“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为单位,以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眼点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设计。此外,以统一性和民族性相结合为原则,通过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教材,不断完善区域艺术课程资源体系。即在选用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的同时,增加一定分量的区域艺术教育,使地方高校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熏陶。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选择中,不仅要处理好广西壮族艺术与汉族艺术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要在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时,避免走民族极端主义。这就要求从具体现状出发,进行教学内容比重的调整,注重结合共有的文化艺术和地方优势、特有的文化艺术,激发学生关心区域各民族文化的兴趣,以树立起多元文化的观念。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广西的区域艺术资源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具有广阔的生活基础和空间,各种艺术的传播途径和媒介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对“艺术欣赏”的教学方法不能以简单的讲解、欣赏方式实施,应突破传统单一课堂讲授方式的束缚,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小课堂”教学和地方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多渠道教学方法。如,可有计划地组织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参加民间音乐、舞蹈表演等活动,从中体会各种典型而实用的歌唱方法、各种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这种真实的生活环境、艺术环境,不仅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开放、更具情境化的学习氛围,而且通过亲自参与动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更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除加强实践教学以外,为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更好地运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还应采用单元授课、网络教学等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根据数字化信息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特色,建立健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字化网络体系。它超越了传统媒介,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特性,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建立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区域艺术资源的远程共享,让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成为更开放的教育内容,进入更普及的教育领域,努力扩大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影响,使广西地方高校的“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

广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区域艺术类型丰富。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途径。因而,我们应根据这一客观实际,对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努力走出一条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市场;区域产业;市场结构;协同发展;区域经济

一、艺术市场结构与市场形态

艺术市场作为一般市场的特殊形态,是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文化产品或服务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也指相关主体形成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是指在艺术市场中,艺术企业与文化企业之间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①就秦皇岛市艺术市场的区域结构而言,根据《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纲要(2011-2015年)》数据显示,作为“核心层”的艺术文化在区域产业协同中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艺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占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19%,艺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8%提高到2011年的3.1%。

当前,随着艺术文化产业数量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区域产业领域的拓宽,以市场自主经营为主导的艺术市场迅速发展,形成了动漫影视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出版业、传媒业、旅游业、会展业等多门类与多层次的综合性市场体系,并伴随着知识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为秦皇岛市的区域产业和艺术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首批具有先导性、成长性和带动性的北戴河国家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园、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艺术体验与工艺产品创意基地的产业群落,已成为了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由此为未来不同产业及行业的协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聚集效应,催生了新的产业和部门,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多元化形态下的艺术市场主体,带动了秦皇岛艺术市场的整体发展新趋势。

秦皇岛艺术市场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是艺术市场发展成熟的表现。虽然,各类艺术文化在市场的集中度及分布特点都有所不同,但是,伴随着区域产业的发展成熟,艺术市场的集中度便会逐步提高并趋于相对的动态均衡。例如,传媒市场与书画市场相比,前者市场集中度较高,后者市场集中度较低。然而借助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多媒体制作和网络技术传播书画艺术文化,就已经促进了网络传媒业和书画艺术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其向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健康发展,这样艺术市场的集中度也随之再度上升起来。由此,可以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得出,区域产业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对区域规模经济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产业协同才能使每个区域合理地承担其在整个区域系统中的分工职能,使各区域分别发展不同的经济与产业体系,解决各区域经济与产业“同构化”的问题。

二、文化艺术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艺术与产业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常常把文化艺术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采取漠不关心以至于规避的态度。实际上文化艺术早已跨越了单一的时代,其极强的渗透力已将多元化、多样性,把多业态的艺术性与工艺品制造业、旅游业、装饰业等门类较多的相关产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如,前端链接的各类制造业,广播电视、演艺、印刷等产业,其后端对接着各类电子制造业,动漫、电子游戏、数字媒体产业,还有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也在改造和提升工艺品、包装材料及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含量与附加值,并且其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都是彼此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著名经济学者张敦富认为区域就是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特征②。笔者认为,对于区域的基本内涵,更符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状况的理解与归纳,应该是理解文化艺术和区域产业的联系与合作的主要方式,重点分析掌握区域产业在发展条件、发展基础、经济结构、资源赋存、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因素或具体要素又不能或不能完全与自由地流动。在这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面前,为了以最有利的条件、最低的成本和最佳的效益来满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就必然会在区际关系格局中,按照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最适合自己和最具有优势的文化艺术产业或项目来发展。

可见,在探索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的组织、布局与运营所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现象和规律中,文化艺术作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在不可阻挡地向一切可能的产业中渗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得艺术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还大大刺激拉动了区域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协同发展,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艺术产业市场化运作的竞争力。

三、区域产业运作对艺术市场协同发展的指导

面对秦皇岛文化艺术相关产业来说,区域产业在艺术市场的规划中,无论是整体的市场机制还是营销策划,都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初始阶段。在艺术市场与产业协同方面都要遵循行业惯例,进行必要的运作与策划以此维护艺术市场发展的动态和区域产业向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为此,根据目前国内外艺术市场动态变化,有效规划区域产业与艺术市场协同发展的运作,是当前秦皇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趋势中的重中之重。

从目前我国艺术品成交规模来看,英国艺术市场联合会(BAMF)曾报告:中国艺术品交易额占全球市场的23%,仅次于美国的34%,高于英国的22%。中国艺术品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提高,推进了秦皇岛文化艺术产业经营模式已开始转向进入国际艺术市场。例如国际长城节、国际葡萄酒节,俄罗斯度风情文化园的有效运作,它不仅仅是局限于当下的市场需求,更是迎合了多种合作的发展方式,确定了合理的国际渠道来适应区域市场经济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形成了行业龙头目标,实现了旅游业、会展业、广告业等多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生共融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在充分认识当前秦皇岛艺术市场环境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通过区域产业之间的资源与艺术市场机制的接轨,以协同发展的方式来加强产业经济的发展,必然有利于文化艺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适应艺术市场环境的发展与要求,这样,便得以让文化艺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更能适应现代艺术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课题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局2015年度财政资金支持项目

参考文献:

[1]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

[2]王海文,《文化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3]《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纲要(2011-2015年)》,秦皇岛市经济学会编制,2011年11月

[4]叶峻,《协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J],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1

[5]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3

注解:

①王海文,《文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3月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景德镇学” 陶瓷文化 创意产业

“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及其构成体系

“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哲学和艺术、历史、经济、科技思想为深刻背景和依托,运用综合的研究包括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和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传播文化、历史文化等,以及所积淀和反映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经济思想、艺术思想,并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并由此提升至研究和挖掘出景德镇陶瓷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揭示出人类文化生活方式和美的样式。可见,“景德镇学”并不仅仅是景德镇瓷学或景德镇市学,而是两者的有效组合,且有所超越。

首先,“景德镇学”不仅仅是景德镇瓷学。“景德镇学”跟景德镇陶瓷有关,它当然要研究陶瓷,而且是以景德镇陶瓷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器物文化、消费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并由此拓展和延伸至这些文化所积淀和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工艺思想、经济思想等,并进而研究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思想、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以及文化思想等。因此,它决非是单一的瓷学所能概括的。瓷学主要是研究瓷本身,是有关瓷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陶瓷的材质及其组成、工艺过程等,着重阐明的是与陶瓷有关的物理、化学等科技特性。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专门性学科。“景德镇学”是要研究瓷学的,但仅仅研究瓷学是不够的。而且,瓷学实际上早已存在,并且早已取得辉煌成就。“景德镇学”是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

其次,“景德镇学”不仅仅是景德镇市学。“景德镇市学”是以景德镇为对象,研究景德镇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学科,其研究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研究,也包括了“景德镇学”的相关内容。但是,“景德镇学”既是景德镇区域的学问,又不仅仅限于区域研究,而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起和主要线索,由景德镇的研究拓展和延伸,并用新的学术理念,对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意思就是,“景德镇学”是景德镇这个地域的,又不仅是这个地域的,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要把目光放到整个中国、放到国际上去,要把学术的研究从文化本身的研究拓展到文化史的研究、文明史的研究、生活方式的研究、科技史的研究与中外交流的研究,要拓展至研究人类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与样式,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传统到现代,从区域到国际,从理论到实践又回归理论,从理论到生活到社会而又服务于生活与社会的一种研究。

可见,“景德镇学”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研究具有创造性和学术影响力的创意。

景德镇学的构成体系。“景德镇学”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范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景德镇学”的理论研究,即“景德镇学”的本体研究,主要由景德镇陶瓷本身的研究或表层研究、景德镇陶瓷中层研究或相关研究、景德镇陶瓷深层研究三个部分构成。

景德镇陶瓷本身的研究或表层研究,即直接研究景德镇陶瓷本身,具体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二、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三、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四、景德镇官窑文化。五、景德镇民窑文化。六、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七、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八、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九、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十、景德镇陶瓷与科技。

景德镇陶瓷中层研究或相关研究,具体包括:一、景德镇陶瓷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二、景德镇区域发展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三、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关系。四、景德镇地域文化。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史。六、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七、景德镇陶瓷文献。八、景德镇陶瓷的传播与世界影响。

景德镇陶瓷深层研究,具体包括:一、“景德镇学”学术构想、体系架构与价值体系研究。二、景德镇陶瓷与中国哲学思想。三、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四、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五、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与“景德镇之魂”。

基于“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构建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博物馆――“景德镇学”博物馆。“景德镇学”博物馆是“景德镇学”学术理念构建体系的完整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博物馆。它不仅仅是器物馆,而且还是集材质馆、工艺馆、装饰馆、器物馆、习俗馆、传播馆、官窑馆、民窑馆、陶瓷与生活馆为一体的综合馆,是对“景德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全而展示。可见,“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地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四大名瓷的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借鉴,不断抢占陶瓷新技术的制高点,使古老的陶瓷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而且还可以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深入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

一、“景德镇学”博物馆建设指导思想。“景德镇学”博物馆将本着“弘扬陶瓷文化,传承千年文明,引领陶瓷文化发展方向,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的办馆方针,着力建设成为一个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考古与鉴定、研究与创作、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与信息编撰、发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二、“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设基本原则。“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建设将通过事先的精心规划和充分的全盘考虑,在准确定位和充分考虑未来困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将“景德镇学”博物馆建成富有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具体的说,“景德镇学”博物馆将采取三新三高二多和综合发展的原则。

三新原则。新思路:在吸取同类博物馆经验基础上,以博物馆为载体,将博物馆建成收集、展出、研究和交流中心。新特色:从空间上拓展博物馆的界限,增加陶瓷民俗文化走廊、传统陶瓷手工艺走廊、世界文化遗产陶瓷墙等室外展区;在表现手段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博物馆具有动感,赋予时代的新精神。新观点:博物馆将充分吸取国内外陶瓷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与时俱进,对展示内容进行新的安排和论述。

三高原则。高起点:要树立建设一流博物馆的观念,制定战略性规划,并保证博物馆长期有效的运作。高技术: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建设,以提高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高标准:注重博物馆建筑物的庄重和陶瓷文化特征,体现景德镇历史传统与现代精神

的有机结合。

二多原则。多变化:采取模块化手法,使一些展厅以吸引观众再次或者多次参观博物馆。多形式:形成文字、图片、实物、模型、音像等多种表现形式,改变传统博物馆的呆板表现形式。 综合发展原则。博物馆将建立包括展示,收藏,研究,交流在内的四位一体的互动体系,切实做到收藏是基础,研究是手段,展示是目的,交流是影响。并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景德镇学”博物馆的基本布局。博物馆由主体展馆、陶瓷艺术走廊、陶瓷体验馆三大部分组成。

主体展馆包括中心展厅和办公楼两个部分。中心展厅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主要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与现状的展示场所。具体包括:陶瓷名人馆,主要收藏陶瓷世家、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教授的作品;陶瓷名品馆,主要收藏历代名瓷,如素雅如玉、温润清婉的青瓷,光致茂美、冰肌玉骨的景德镇青白瓷,似玉如冰、类银似雪的白瓷,黑色珍珠、气象独特的黑釉瓷器,艳丽纯正、受人喜爱的高温颜色釉瓷,五彩缤纷、爽心悦目的低温颜色釉瓷器,幽雅沉静、清婉温润的釉下彩瓷器,多姿多彩、娇爱迷人的釉上彩瓷器,清新自然、朴素醇厚的民间瓷器,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雕塑瓷0;陶瓷文献馆,主要收集和展示历代陶瓷文献、古籍、诗词等文献书籍;陶瓷文化标本馆,主要收集、制作陶瓷文化与中国文化,陶瓷文化与宗教,陶瓷文化与神话传说,陶瓷文化与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陶瓷艺术文化与书法,陶瓷文化与文学,陶瓷文化与民俗文化,陶瓷文化与饮茶等标本;陶瓷技术馆,主要收集和整理历代陶浇工艺、陶瓷装饰、陶瓷烧成等方面技术,以多形式再现实际操作景象;口述档案馆将主要是运用数码音像技术,从制瓷原料的采集、制作、加工、装饰、烧制、到包装、运输、销售的整个景德镇制瓷业产销链,通过口述的形式,将老一辈陶瓷艺人的经历录制下来,再现优秀的传统制瓷手工艺。

陶瓷艺术走廊是连接中心展厅和陶瓷体验馆的地带,主要是以陶瓷壁画的形式再现陶瓷古代生产、商贸以及世界文化遗产景观。

陶瓷体验馆一方面在建筑上除了复原古代景德镇城市的风貌之外,还尽可能地收集和展示古代的制瓷器物,让观众在观赏的同时也能进入“时光隧道”去体验当时的生活与情调;另一方面,陶艺现场表演与游客动手体验相结合,寓教于乐,成为实训基地。

“景德镇学”与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

陶瓷文化艺术资源是景德镇各类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则成为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文化瓷都”战略,加快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是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构建环鄱阳湖经济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创新型旅游都市,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优势:

首先,景德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与人文基础。一方面,景德镇官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特别强的影响力,如世界上面积最大、堆积层最厚、持续时间最长的皇家瓷业遗址――珠山御窑遗址,是我国目前现存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皇家瓷厂,埋藏着世界上最精美的并可供复原的古瓷堆积。另一方面,民间陶瓷文化影响力也深远流长,如形成了“买书薄”、“禁窑”、“买位置”、“宾主制”、“买扁担”、“开红禁”等行业行规,还形成了“花朝”、“变工节”、“歇手”、“烧撞火窑”等特别的节日规定。同时,这里仍然遗存着庞大规模的、完整复杂的古瓷业体系,它所包含的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房、商铺民居、城池衙署、技艺民俗等,依然能够完善结合,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景德镇陶瓷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荟萃,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属地景德镇。该校有着百年的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以陶瓷工科为主体,以材料工程和艺术设计为特色,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陶瓷工程领域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此外,景德镇还有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设计与创作大师。

第三,景德镇市实施“文化瓷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陶瓷旅游业,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扶持。

第四,景德镇市拥有较为完善的陶瓷文化市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也初具规模,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产业环境。据统计,2007年景德镇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10000万元,税收409万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环球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哈哈尼)工业总产值5498万元,税收479万元,出口创汇594.4万美元。两企业分别位居景德镇市2007年部分陶瓷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行表的第二位和第五位。

“景德镇学”研究对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作用及意义:

第一,“景德镇学”研究既是一种学术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意。中国和世界对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历史悠久,成就显著,引人注目。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停留单个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无法构成学术体系,自然也构不成一门学科、一种学问。“景德镇学”是把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形态加以研究,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意。

第二,“景德镇学”研究是进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及其产业的强大的和内在的动力。传统的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关门研究,而不关心景德镇文化艺术和景德镇的命运与前途,缺乏对社会应有的学术关怀与人文情怀。“景德镇学”以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复兴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服务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复兴。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进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及其产业的强大的和内在的动力。

第三,“景德镇学”研究是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宝库和学术支撑。“景德镇学”学术理念的精髓揭示出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美的样式,道出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灵魂和旗帜。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景德镇学”及其研究成果,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宝库和学术支撑。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对策

以“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为依托,积极借鉴国内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培育市场主体,适度建设

产业园区,构建以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品生产研发、文化旅游、文化交流为龙头,陶瓷新产品设计、陶瓷产品包装设计、陶瓷广告、陶瓷文化演艺娱乐为重点,陶瓷网络文化、陶瓷会展为支撑,陶瓷时尚消费、陶瓷产业咨询策划等为配套的产业体系,推动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必由之路。

基本原则:

首先,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一致原则。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制订,不仅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与景德镇城市转型目标相衔接,通过对相关战略目标资源的整合,最大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战略目标。

其次,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目标的超前性与实践的可行性相统一原则。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创意文化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既是产业的前导,也是产业的延伸。因此,在产业规划中,在结合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同时,重点关注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超前性。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做到可行性实践与实现超前性规划相一致,以免目标脱离实际,变成产业发展的空想。

第三,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服务保障的作用,促进安全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的同时,积极推动和引导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运作中壮大和发展自身。

第四,要坚持发挥群体优势和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激发产业活力,不断培育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使之逐步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点,各类企业相互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合作相协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第五,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与传统陶瓷产业集群相结合原则。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个性品牌构建对传统产业集群的陶瓷产业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传统陶瓷产业集群不仅是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转化基础,也是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品延伸发展成产业的先决条件。

第六,要坚持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与景德镇人文环境相结合原则。景德镇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和人文环境氛围为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集聚奠定了社会环境基础。因而,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个性品牌构建应与景德镇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注意产业内涵的提升和置换,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使老城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坯房窑房、民居会馆、瓷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物质遗产为新产业发展服务。

要求。以“景德镇学”的学术理念为学术支撑,以支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建设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指导与扶持几个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使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增量的主体部分,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初步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跨越,实现激活陶瓷文化艺术资源,使之由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向创意经济方向发展与跨越。着力打造一个具有景德镇特色和国内外影响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品牌,成为在国际有影响,在中国有特色的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中心。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策略。

第一,高度重视着力加强不断深化对“景德镇学”的研究,尽快采取措施,将其打造成国际“显学”,使之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智慧库。首先,“景德镇学”是以区域和产业两个纬度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并使之深化提升为国际“显学”,是一个创意集群,是对传统陶瓷文化研究的飞跃,更有利于景德镇城市品牌的提升和导入新的精神与灵魂,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学术的思想智慧的理论。因此,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也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而是景德镇市政府和社会需要全力打造的学问。其次,“景德镇学”既重视理论的研究,更注重实践的研究。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其理论支持,更需要加强对其实践研究的扶持力度,以支持其既出理论成果也出实践成果,以取得示范作用。

第二,加强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

一要借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谋划。二要定期、不定期召集国内外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对涉及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课题、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讨,为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建议。三要围绕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信息提供、信用担保、法律咨询等环节,加快各类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其规范运作。

第三,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推进管办分离,从以往对产业建设的微观管理转到宏观管理,实现政府“办产业”、“办文化”逐步过渡到“管产业”、“管文化”。

第四,在不断夯实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基础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遴选和建设一批有前途、有潜力、有特色的陶瓷文化艺术企业,培育企业明星,着力打造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京津冀;文化艺术人才;共建共享;一体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人才走向合作与共享,人才合作也是区域合作的支撑和引擎。文化产业的内在驱动力缘于创新,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人才是文化领域最核心、最根本、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动力。京津冀三地的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要取得实效,实现深层次的融合,人才共建、共享、联动和一体化发展是关键。

一、人才共建共享、一体化发展是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

早在2005年京津冀三地就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书》,提出通过逐步建立区域内人才信息共享,推进三省市人才开发的资源共享;同时,协调三地人才政策,做到人事制度衔接统一,人才服务贯通,建立人才培养与合作互融新机制,从而实现人才结构互补,人才智力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此协议也为三地文化领域人才开发一体化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协同发展,文化先行。作为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三省市文化协同脚步明显加快,结合三地文化发展实际,为统筹区域文化发展规划布局,进一步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2014年8月,三地又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要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演艺、非遗保护等领域加强沟通与对接,实现统一谋划、联动合作、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文化领域的一体化开始步入正轨。2015年3月,演艺领域率先发力,签署了《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三地演艺集团及子公司组建了京津冀演艺联盟,共同打造政府采购协作平台、共建共享演艺品牌、共同搭建演艺资讯推广平台、共同委约创作舞台艺术作品、共同组建京津冀演艺协作平台,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开始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2015年10月,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成立,为推动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拓宽了思路,三地公共文化服务力求在资源、活动、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在文化产业走向融合的驱动下,文化艺术人才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而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协同合作的联盟和协议的签署,客观上也要求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必须积极推进文化领域人才开发一体化,推动三地文化艺术人才的深度合作与共享。为进一步加强三地文化艺术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完善三地文化产业人才互通共享、联动发展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文化艺术人才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中的助推和支撑作用,2016年3月,三地文化行政部门达成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以三地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现有人才状况为立足点,旨在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智力引擎作用,结合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按照“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协作思路,统筹人才资源,加大人才联合培养力度,探索人才共建共享与合作机制,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该框架协议为今后三地文化领域人才合作实践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二、京津冀文化艺术人才共建共享与一体化发展的内涵

人才共享是指人才资源在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的前提下,在异地间从事多个职位的人才实体的流动。其基本精神就是人才使用者“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地域间的人才共享机制可以使各类人才流动起来,各尽其能,将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人才共享客观上要求该区域具备人才信息库的共享、人才合作培养联动、人才激励政策、服务政策互通等配套措施。京津冀文化艺术人才共建共享与合理配置,就是要在文化产业融合和优化的前提下,以政府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个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动态协调机制,打造与产业相配套的可自由流动的人才体系,畅通人才资源信息,使各类文化艺术人才在三地间能够实现合作共享、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从而解决各地尤其是河北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地区间差别,增强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实现三地文化产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三地文化艺术人才协同发展现状

1.三地文化艺术人才分布河北作为京畿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和资源丰富,但是长久以来,受产业发展、人员编制、工资待遇、文化氛围等的影响,文化艺术从业者整体素质水平及数量落后于京津,且文化艺术人才在省内各地市文化事业单位分布不均衡,结构门类失调,省内文化艺术产业群还没有形成,文化创造创新的潜力及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而“京津冀”三地在文化艺术人才总体分布上存在不均衡、人员结构不合理、艺术门类配备不齐、人才培养发展的环境差异大等诸多问题。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相比,文化艺术人才的实质融合与协作,距离一个理想文化意义上的城市群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合作与共享的管理体制,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尚未形成甚至可以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推进京津冀文化艺术人才一体化仍然面临着不少基础性难点和政策。2.当前文化艺术人才协同发展现状目前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人才合作刚刚签署协议,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三地文化领域人才协同协作经验不足,主要以人力资源政府部门发起为主,体现在签署人才合作协议,组织区域人才交流会、人才互派交流及人才招聘网站建设等,协同的方式还处于较低层次,所涉领域不够宽广,执行力度和效果也非常有限。三地在合作的“深水区”方面,诸如人才政策如何衔接、人才服务具体内容如何贯通、人才评价标准如何统一等,还仅仅处于意向阶段,目前尚无明确具体的举措和方案。专家和职称资质互认、人才信息库建设、相互包容衔接的户口管理制度、社保制度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京津冀三地文化艺术人才合作共建机制还不完善,三地尚需在人才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方面积极拓宽,深化合作层次和内容。目前三地业已签署的一体化相关协议仍偏原则性、宏观性,且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度还不够。

四、探究三地文化艺术人才协同发展效应不高的深层次原因

人才的协同、一体化发展,要以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为基石,并为产业发展服务。由于北京、天津是全国的文化发展高地,京津冀文化事业发展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但三地之间的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三地长期以来呈现出多梯度悬崖式落差。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来看,三地文化产业协同程度还是比较低,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文化协同效应比较,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协同度最高,区域内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最小,而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度最差,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也最大。究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向京津汇聚,而河北文化产业在人才智力、金融、科技创新、内容创意方面的短板突出。京津冀区域内各有优势的文化资源长期以来未能充分整合、统筹利用,各地文化产业子业态各有特色,区域性的产业关联和互补性比较低,导致统一配置的区域文化要素市场没有形成,因而在全国范围内有规模影响的整体文化产业优势没有显现。三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巨大落差客观上成为推进京津冀文化艺术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深层不利因素,也是制约这一战略有效实施的客观障碍。如何缩小三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以文化事业发展的协调推进引领区域内文化产业整体布局趋向合理,这是推进文化协同发展的难点,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建强.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与河北省人才发展策略[J]河北学刊,2006(3).

[2]郝鹏飞,宇小兵.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文化产业人才合理配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4).

[3]李一凡.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推进难点及错位发展思路[J]经济论坛,2014(12).

上一篇:传统文化常识范文 下一篇:足球教学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