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行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1:38:37

农村行政论文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论文 词汇 衔接手段

一、篇章研究的衔接理论

韩礼德(1962)首次提出“衔接”的概念,他说衔接是一种语义上的概念,是存在于语篇之中并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间的一种联系。它使语篇能够形成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1]。一个完整的篇章,并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句子与句子简单的组合,而是以具有某些意义关联的句子的组合来表达交际的目的,并通过某些衔接手段来加以实现,通常是词汇衔接手段和句法衔接手段来实现的。文章主要探讨政论文中词汇衔接手段。

二、政论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

(一)词汇重复

词汇重复具有重要的篇章衔接功能。韩礼德认为,词汇重复衔接指的是某一个或某几个词项在同一段落或篇章中两次或多次出现。Reynolds(2001)认为任何语篇都可能涉及词汇的重复。政论文中的词汇重复是重要的篇章衔接手段之一。这些用来重复的关键词包括名词、动词和副词等。

1.名词重复

名词重复是指重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政论文中重复的名词都是涉及到国计民生或当前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词语。常见的有“农业”“经济”“企业”“制度”“政府”等。例如: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仅“经济”一词就出现了42余次。其次“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词汇重复率非常高的名词。在此次报告中,“农业”“农村”“农民”等词汇共出现54次。例如:

(1)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上例中,重复的名词是“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个词语的重复都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将这三个词所在的语义块前后密切的衔接,使得整个篇章语义上更加密切和连贯。

此外,还有地点名词的重复。在该报告中常见的地点名词是“西部”“中部”“中西部”“东部”等。例如:

(2)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

以此看来,政府对中西部的关注度是较高的。

2.动词重复

在政论文中动词也是最常用来复现的词类,常见的动词重复有“发展”“加快”“提高”“推进”“完善”“增长”“增加”等。例如:

(3)巩固和加强……推进现代农业……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加快”都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动词之一,通过这些词语的复现,构成语义上并列的小句,不仅使政府工作报告更具有号召力,同时也起到了篇章衔接作用。

3.副词重复

副词重复是政论文中词汇衔接手段的另一特色,不仅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起到对篇章衔接连贯的作用。其中程度副词是在政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副词小类,常见的有“更加”“更”“最”“尤其”等。例如:

(4)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

(5)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6)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7)各级代表!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加强自身改革建设。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

(二)词汇序列

一些具有关联作用的连词、副词,表示顺序的名词、数词(如:“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一、二、三”等),以及表示时间、处所等的名词,都是经常用来连接句子、句群、段落以及文章的层次的,起到衔接作用。例如,在此报告中,运用了“一是、二是、三是”这一类序列词:

(8)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在动力…… 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

“一是”“二是”“三是”就体现了篇章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

(三)词汇关联

汉语的词汇衔接还靠同(近)义词的关系、词的上下义关系等来实现[3]。段落、篇章相邻的几个句子中的都有同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中出现的词和其他语句中出现的一个词是同义词、近义词或上下义关系,那么这些句子之间就构成了意义的连贯。

1.近义词

近义词衔接指表示事物或概念具有相近语义的而词项不同的词汇复现关系。这些词项在语义上互相补充,同时又丰富文章表现力,使文章表义更准确,逻辑更严密。从修辞看,还可以避免重复,防止单调,为语篇增色。例如:

(9)一年来,……已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取得了新成绩。……取得了新成效。

上例中的“成果”“成绩”“成效”是一组近义词,这三个词在相邻的段落中出现,都是表示褒义的结果,为了避免行文上词汇的单一,而选用语义上相近的一组近义词,从而促成篇章语义上的连贯。再例如:

(10)推进……,增强……,提高……。加强……,提高……。增强……,加强……,促进……。

“推进、增强、提高、加强、促进”五个动词是一组近义词,此组动词,意义相近,互为衔接,构成语义同一场,成为本段的衔接纽带,在同一篇章的不同句子中的使用,显示了用词多变的特点,也使整个篇章结构更加连贯。

2.上下义词

上下义词是语义上具有类属关系的一组词。例如,“中小学”“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都是“学校”的下义词。出现在段落的前后语句起篇章连贯作用。

(11)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

在政论文中,一组上下义词的正确使用会对篇章的衔接产生积极的作用。

3.反义词

反义和同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反义关系是在一组词汇之间在语义上存在差异的对立或相反的关系。在政论文中,恰当的使用反义词衔接手段,会使行文更严谨和周密。例如“提高”与“降低”,“增加”与“减少”。

(12)各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扩大“营改增”试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添了……

(13)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这种衔接手段由于具有鲜明的语义对照关系,通常也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得到更深刻的印象。

政论文语篇作为一个语义单位,具有整体性,而衔接正是在构成语篇的整体性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分析政论文语篇时,主要从词汇重复、词汇序列和词汇关联三个方面展开考察实现篇章的连贯形式。但同时,我们应该也注意到,衔接手段只是实现篇章连贯的一种典型手段,连贯的语篇必然是衔接的,不衔接的语篇必然是不连贯的。

注释:

[1]Halliday,M.A.K.&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1976.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2篇

一、选调(考聘)职位、职数

党政直属事业单位文秘6名,计算机管理人员1名;农村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各4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2名。以上人员均为全额事业编制。

二、选调(考聘)对象及条件

1、政治合格,品行端正;

2、年龄、学历及工作年限等要求:①报考文秘人员条件: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1979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硕士研究生年龄放宽至32岁(1977年1月1日后出生);②报考计算机管理人员条件: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1979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计算机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工作经历2年以上(20*年7月前参加工作);③报考教师条件: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1974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书;

3、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4、凡因犯罪被刑事处罚或开除公职的人员,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均不能报名。

三、选调(考聘)程序

按照简章、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程序招考聘用。

(一)简章

招考简章通过*日报、*晚报、*党建网、*市人事人才网、雁峰组工网等媒体、网站向社会。

(二)报名

1、报名时间:2009年2月23日至27日,上午8:30至下午17:30。

2、报名地点:雁峰区政府机关大院B栋7楼702。

3、报名要求:每名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统一采取现场报名。报名时,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和一寸免冠近照2张。有工作经历要求的职位须提供单位出具的证明。2009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由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签署意见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报考人员报名与参考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资格初审合格后进行现场数码照相(准考证等统一采用现场拍摄的数码照片)。每人收取考务费200元(含数码照相费)。

每个职位招考计划数与报名人数的比例原则上不小于1:5,达不到比例的,相应调整招考计划数。

(三)资格审查

报名时,由区招考办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合格的,准予报名。报名工作结束后,进行资格复查,合格者发给准考证。2009年3月4日,考生到报名点领取准考证。

报考者必须如实填写《报名登记表》,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及复印件。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体检、考核或聘用资格。

(四)笔试

1、笔试范围和内容:报考文秘职位的考生,需参加政论文写作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科考试,每科满分100分。政论文写作主要是测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考生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能力。报考计算机管理职位的,需参加《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科考试,每科满分100分。《申论》主要测查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报考教师职位的,需参加《综合知识》(语文、数学、英语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两科考试,每科满分100分。

2、笔试成绩合成方法:笔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报考文秘职位的考生,笔试成绩按政论文写作占8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20%的比例合成;报考计算机管理职位的考生,笔试成绩按《申论》占6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40%的比例合成;报考教师职位的考生,笔试成绩按《综合知识》占60%、《教育理论》占40%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相同的,按政论文写作、《申论》或《综合知识》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名。

3、笔试时间、地点:2009年3月7日上午,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①文秘职位

8:00—10:00政论文写作

10:30—12: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②计算机管理职位

8:00—10:00《申论》

10:30—12: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③教师职位

8:00—10:00《综合知识》

10:30—12:00《教育理论》

4、笔试工作的组织:所有的笔试由区招考办统一命题制卷,统一阅卷评分。笔试成绩将于2009年3月13日至15日在*党建网、*市人事人才网、雁峰组工网等网站公布。

(五)面试

参加面试的人选,在报考同一职位人员中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招考计划人数1:3的比例确定。

文秘人员、计算机管理人员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谈的方法进行,时间15分钟,满分为100分。面试具体按《湖南省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试行办法》实施。

教师面试以说课的方式、分报考科目(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进行,时间15分钟,满分100分。

面试时间、面试地点另行通知。

(六)体检

按照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比例合成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考计划数依次等额确定参加体检人选。考试综合成绩相同的,以笔试成绩高的优先参加体检。体检时间另行通知。

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规定执行。体检费用自理。体检不合格或弃权导致空缺的,在报考同一职位参加面试的考生中按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七)考核

经体检合格的人员确定为考察对象。主要考察现实表现和实际工作能力。如被考察对象不合格或弃权导致空缺的,可在报考同一职位的面试合格人选中按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经体检合格后再组织考核。

(八)公示

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环节工作完成后,都要将结果进行公示,公布相应的合格人员名单,并接受考生的咨询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九)办理手续

公示合格的,按规定程序办理调入手续或编内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2009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生暂未取得毕业文凭和教师资格证者,适当推迟办理手续,但不能超过2009年6月底。新聘人员须参加上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办理转正手续;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四、组织实施

为加强对选调(考聘)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区选调(考聘)工作领导小组。整个招考工作由区选调(考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详情可咨询招考办

本简章由区招考办负责解释。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3篇

更多精品来自3edu论文

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申报、采购、配置与预算挂购的监管机制,推进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在政府采购管理上,按程序、规定由政府来采购,凡预算安排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资金直接划入采购专户,一律通过政府采购实施,结余资金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在监督内容上要全面,注重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实现全过程监督;加强对财政运行安全性、规范性的监督和财政运行绩效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监督体系上要完善,财政系统要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大监督”格局;在监督成果运用上,着力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研究解决发现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整章建制,强化内控,将财政监督检查结果与预算安排、预算执行等管理工作挂钩,着力规范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加大力度投入“三农”。重点针对农村教育、饮水安全、沼气、道路建设、卫生健康、农民就业等问题进行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财力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带动引领作用,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严格按照区局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发放程序,确保专款专用和足额发放,并坚持张榜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涉农资金实行“一折通”发放,重点突出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村五保供养等惠民补贴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加提高,来推动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实现区乡同步发展。

加大力度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在支出上纠正平时疏于管理、疏于调度,年底突击花钱的做法,做到支出进度每月都超过均衡进度,确保财政支出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有一个大的转变和提升。在民生改善上,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推进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程、高度关注和重视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就业状况,努力促进社会建设进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确保各级政府确定的各项惠民实事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实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我们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政府采购改革、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会计集中核算和“金财工程”建设作为财政改革的重头戏,精心组织,全力推进。(1)在预算上,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和规范预算支出的追加,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避免财政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2)在制度上,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在完善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措施上,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制度,规范单位的支出行为,杜绝财政资金的截留,并严格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3)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完善专项资金的“报账制”管理办法,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4)依法实施财政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工作程序,逐步建立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制度。在加强财政自身监管的基础上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财经制度行为的依法进行查处。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4篇

2.论技术与现代性的割裂与融通张成岗,ZHANGCheng-gang

3.如何制约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独立性与程序性制约机制李剑,LIJian

4.反垄断法实施的反垄断——论中国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何治中,HEZhi-zhong

5.转型以来俄罗斯社会思潮的变迁和应对策略王立新,WANGLi-xin

6.论日本政治文化的内在冲突及其社会心理根源高晓霞,钱再见

7.分析师跟进行为对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肖斌卿,伊晓奕,刘海飞,XIAOBin-qing,YIXiao-yi,LIUHai-fei

8.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属性与债务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常璟,许旭,CHANGJing,XUXu

9.唐宋敦煌染料与紫服制度的被突破——以P.3644为中心刘再聪,赵玉平,LIUZai-cong,ZHAOYu-ping

10.若羌维吾尔语地名t∫aq(i)l(i)q考源李树辉,LIShu-hui

11.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与建议邵泽斌,SHAOZe-bin

12.从熟人到陌生人:农村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魏峰,WEIFeng

13.从立论之基、研究内涵到方法进路、发展契机——拷问理论心理学研究霍涌泉,段海军,HUOYong-quan,DUANHai-jun

14.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两种认同理论:整合抑或分立?吴作富,WUZuo-fu

15.威廉·詹姆斯与超个人心理学郭本禹,GUOBen-yu

16.威廉·詹姆斯与实验心理学方双虎,FANGShuang-hu

17.论明代词集序跋的文献问题张仲谋

18.拯救与宣泄:魏耕诸友人清后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邓晓东

19.从二元对立到多元融合——中国现代诗歌文体的建构策略吕周聚,L(U)Zhou-ju

20.论解放区新章回小说的翻旧出新——兼谈文学旧形式的利用张谦芬,ZHANGQian-fen

21.反讽、渴望与思想——近十年散文创作的理论思考吕若涵,L(U)Ruo-han

22.论不明推论及其语言符号学意义张良林,ZHANGLiang-lin

23.乌斯宾斯基诗学研究的符号学方法探析管月娥,GUANYue-e

24.符号学视域下的会议口译教材开发严志军,张沫,YANZhi-jun,ZHANGMo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龚群,GONGQun

2.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现实境遇与逻辑转换——从"劳动逻辑"到"承认逻辑"李和佳,LIHe-jia

3.现代性社会心态的道德哲学分析与调适张延干,马向真,ZHANGTing-gan,MAXiang-zhen

4.论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遭遇与超越之路侯勇,孙其昂,HOUYong,SUNQiang

5.生态行政学: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提出刘祖云,姚志友,LIUZu-yun,YAOZhi-you

6.从后工业社会的服务行政构想看生态行政创新黄爱宝,HUANGAi-bao

7.生态行政模式下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创新张淑君,ZHANGShu-jun

8.60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天石,LITian-shi

9.六朝门阀贵族制度与地方政治李济沧,LIJi-cang

10.东亚世界的形成与中国皇权——以六朝时期为重点葭森健介,张宇,KensukeYoshimori,ZHANGYu

11.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演变、特征及其借鉴价值刘凤云,刘永芳,LIUFeng-yun,LIUYong-fang

12.论教学德性罗儒国,LUORu-guo

13.情绪与创造力关系研究的新进展邓铸,黄荣,DENGZhu,HUANGRong

14.介于意识边缘的内隐理论研究进展陈友庆,张岩,CHENYou-qing,ZHANGYan

15.西方厚黑学——基于马基雅弗利主义及其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汤舒俊,郭永玉,TANGShu-jun,GUOYong-yu

16.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汪凤炎,郑红,WANGFeng-yan,ZHENGHong

17.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彭彦琴,胡红云,PENGYan-qin,HUHong-yun

18.陆机籍贯与行迹考论刘运好,LIUYun-hao

19."杨家将"娱乐审美与伦理道德主题的分化与合流沈文凡,聂壵,SHENWen-fan,NIEYao

20.《牡丹亭》的剧情结构与思想表达许建中,XUJian-zhong

21.现代媒介与文体变革——以王韬报章政论文为核心探讨邱江宁,QIUJiang-ning

22.文类身份认同的中西比较研究陈军,CHENJun

23.中国电影中人道主义思潮的流变——兼论新生代电影中的人道主义朱洁,ZHUJie

1.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吴康宁

2.信息网络化社会的师生和谐关系构建路向白明亮

3.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王永贵

4.罗尔斯"重叠共识"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汪勇

5.身体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张之沧

6.论身体感觉的创造价值——对德勒兹《感觉的逻辑》的解读韩桂玲

7.基于Leslie方程预测的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黄健元

8.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变化与就业状况汪天德

9.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汪长明

10.区域性公共产品:东亚区域合作的新动力黄河

11.威权体制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双刃剑"作用许开轶

12.汉代"黄门"考陈维昭

13.从凤凰山汉简看西汉地方财政税收李伟

14.论人类心理的普遍性水平纪海英

15.家庭治疗的发展:回顾与展望赵芳

16.拜昂的容纳功能理论及其对精神病的理解吕英军

17.中国古代道家责任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叶浩生

18.责任意识的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分析李明,耿进昂

19.中国的内陆型与濒海型神话王青

20.论《乐府指迷》的理论特质黄志浩

21.论中国选本对朝鲜《东文选》文体分类与编排的影响陈彝秋

22.纳兰词论与清初词坛葛恒刚

23.20世纪中国文学建构中的新传统因素杨霞

24.改造与成长:"十七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书写规约杨利景

25.文学史家也是文学批评家——从陈平原对夏志清的批评谈起徐敏

1.跟随鲁洁先生学习道德教育哲学朱小蔓,ZHUXiao-man

2.自我超越之必要、艰难与教育的努力——对鲁洁教授学术思想的一种体认张乐天,ZHANGLe-tian

3.让教育绽放人性的光辉——鲁洁先生教育人学思想述略冯建军,FENGJian-jun

4.走出价值"祛魅"与"返魅"的二重困境——论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主题架构全燕黎,QUANYan-li

5.马克思的"种族"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历史观视角的比较反思刘仁营,裘白莲,LIURen-ying,QIUBai-lian

6.乡镇治理新转型及其整合困境——基于皖中G乡的经验研究朱敏,张乐天,ZHUMin,ZHANGLe-tian

7.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下的农民参与"新农合"分析——以内蒙古姚村为例董海军,DONGHai-jun

8."程序性制裁理论"的理论反思——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分析焦点林喜芬,LINXi-fen

9.我国涉外继承公证若干国际私法问题反思范铭超,FANMing-chao

10.探寻俗赋的流变遗踪——简论敦煌俗赋与后世文学张鸿勋,ZHANGHong-xun

11.归义军时期的烽子与镇兵刘进宝,郁晓刚,LIUJin-bao,YUXiao-gang

12.我国资产价格"货币现象"的实证分析吴奉刚,杜兆瑜,WUFeng-gang,DUZhao-yu

1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基于行为金融的实验研究胡莹,仲伟周,HUYing,ZHONGWei-zhou

14.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的一致性研究陈磊,CHENLei

15.美国印第安学校中学女生的未来——基于"可能自我"的个案研究丹娜·E·克里斯特曼,张新平,DanaE.Christman,ZHANGXin-ping

16.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杜悦艳,DUYue-yan

17.论20世纪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四大对立倾向熊哲宏,XIONGZhe-hong

18.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高申春,GAOShen-chun

19.百年文学史研究反思卢盛江,LUSheng-jiang

20.《全宋词》韩玉小传补正钟振振,ZHONGZhen-zhen

21.回到文学的鲁迅——对当前鲁迅研究的思考贺仲明,HEZhong-ming

22.体验·尚武·"为人生"——论五四新文学理论建构中的日本中介因素张冀,ZHANGJi

23.周公作诗传说的文化分析刘立志,LIULi-zhi

24.言内语境影响下的《毛传》直训训释词分析凌丽君,LINGLi-jun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5篇

2.论技术与现代性的割裂与融通张成岗,ZHANGCheng-gang

3.如何制约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独立性与程序性制约机制李剑,LIJian

4.反垄断法实施的反垄断——论中国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何治中,HEZhi-zhong

5.转型以来俄罗斯社会思潮的变迁和应对策略王立新,WANGLi-xin

6.论日本政治文化的内在冲突及其社会心理根源高晓霞,钱再见

7.分析师跟进行为对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肖斌卿,伊晓奕,刘海飞,XIAOBin-qing,YIXiao-yi,LIUHai-fei

8.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属性与债务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常璟,许旭,CHANGJing,XUXu

9.唐宋敦煌染料与紫服制度的被突破——以P.3644为中心刘再聪,赵玉平,LIUZai-cong,ZHAOYu-ping

10.若羌维吾尔语地名t∫aq(i)l(i)q考源李树辉,LIShu-hui

11.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与建议邵泽斌,SHAOZe-bin

12.从熟人到陌生人:农村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魏峰,WEIFeng

13.从立论之基、研究内涵到方法进路、发展契机——拷问理论心理学研究霍涌泉,段海军,HUOYong-quan,DUANHai-jun

14.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两种认同理论:整合抑或分立?吴作富,WUZuo-fu

15.威廉·詹姆斯与超个人心理学郭本禹,GUOBen-yu

16.威廉·詹姆斯与实验心理学方双虎,FANGShuang-hu

17.论明代词集序跋的文献问题张仲谋

18.拯救与宣泄:魏耕诸友人清后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邓晓东

19.从二元对立到多元融合——中国现代诗歌文体的建构策略吕周聚,L(U)Zhou-ju

20.论解放区新章回小说的翻旧出新——兼谈文学旧形式的利用张谦芬,ZHANGQian-fen

21.反讽、渴望与思想——近十年散文创作的理论思考吕若涵,L(U)Ruo-han

22.论不明推论及其语言符号学意义张良林,ZHANGLiang-lin

23.乌斯宾斯基诗学研究的符号学方法探析管月娥,GUANYue-e

24.符号学视域下的会议口译教材开发严志军,张沫,YANZhi-jun,ZHANGMo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龚群,GONGQun

2.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现实境遇与逻辑转换——从"劳动逻辑"到"承认逻辑"李和佳,LIHe-jia

3.现代性社会心态的道德哲学分析与调适张延干,马向真,ZHANGTing-gan,MAXiang-zhen

4.论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遭遇与超越之路侯勇,孙其昂,HOUYong,SUNQiang

5.生态行政学: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提出刘祖云,姚志友,LIUZu-yun,YAOZhi-you

6.从后工业社会的服务行政构想看生态行政创新黄爱宝,HUANGAi-bao

7.生态行政模式下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创新张淑君,ZHANGShu-jun

8.60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天石,LITian-shi

9.六朝门阀贵族制度与地方政治李济沧,LIJi-cang

10.东亚世界的形成与中国皇权——以六朝时期为重点葭森健介,张宇,KensukeYoshimori,ZHANGYu

11.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演变、特征及其借鉴价值刘凤云,刘永芳,LIUFeng-yun,LIUYong-fang

12.论教学德性罗儒国,LUORu-guo

13.情绪与创造力关系研究的新进展邓铸,黄荣,DENGZhu,HUANGRong

14.介于意识边缘的内隐理论研究进展陈友庆,张岩,CHENYou-qing,ZHANGYan

15.西方厚黑学——基于马基雅弗利主义及其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汤舒俊,郭永玉,TANGShu-jun,GUOYong-yu

16.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汪凤炎,郑红,WANGFeng-yan,ZHENGHong

17.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彭彦琴,胡红云,PENGYan-qin,HUHong-yun

18.陆机籍贯与行迹考论刘运好,LIUYun-hao

19."杨家将"娱乐审美与伦理道德主题的分化与合流沈文凡,聂壵,SHENWen-fan,NIEYao

20.《牡丹亭》的剧情结构与思想表达许建中,XUJian-zhong

21.现代媒介与文体变革——以王韬报章政论文为核心探讨邱江宁,QIUJiang-ning

22.文类身份认同的中西比较研究陈军,CHENJun

23.中国电影中人道主义思潮的流变——兼论新生代电影中的人道主义朱洁,ZHUJie

1.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吴康宁

2.信息网络化社会的师生和谐关系构建路向白明亮

3.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王永贵

4.罗尔斯"重叠共识"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汪勇

5.身体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张之沧

6.论身体感觉的创造价值——对德勒兹《感觉的逻辑》的解读韩桂玲

7.基于Leslie方程预测的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黄健元

8.美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变化与就业状况汪天德

9.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汪长明

10.区域性公共产品:东亚区域合作的新动力黄河

11.威权体制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双刃剑"作用许开轶

12.汉代"黄门"考陈维昭

13.从凤凰山汉简看西汉地方财政税收李伟

14.论人类心理的普遍性水平纪海英

15.家庭治疗的发展:回顾与展望赵芳

16.拜昂的容纳功能理论及其对精神病的理解吕英军

17.中国古代道家责任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叶浩生

18.责任意识的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分析李明,耿进昂

19.中国的内陆型与濒海型神话王青

20.论《乐府指迷》的理论特质黄志浩

21.论中国选本对朝鲜《东文选》文体分类与编排的影响陈彝秋

22.纳兰词论与清初词坛葛恒刚

23.20世纪中国文学建构中的新传统因素杨霞

24.改造与成长:"十七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书写规约杨利景

25.文学史家也是文学批评家——从陈平原对夏志清的批评谈起徐敏

1.跟随鲁洁先生学习道德教育哲学朱小蔓,ZHUXiao-man

2.自我超越之必要、艰难与教育的努力——对鲁洁教授学术思想的一种体认张乐天,ZHANGLe-tian

3.让教育绽放人性的光辉——鲁洁先生教育人学思想述略冯建军,FENGJian-jun

4.走出价值"祛魅"与"返魅"的二重困境——论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主题架构全燕黎,QUANYan-li

5.马克思的"种族"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历史观视角的比较反思刘仁营,裘白莲,LIURen-ying,QIUBai-lian

6.乡镇治理新转型及其整合困境——基于皖中G乡的经验研究朱敏,张乐天,ZHUMin,ZHANGLe-tian

7.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下的农民参与"新农合"分析——以内蒙古姚村为例董海军,DONGHai-jun

8."程序性制裁理论"的理论反思——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分析焦点林喜芬,LINXi-fen

9.我国涉外继承公证若干国际私法问题反思范铭超,FANMing-chao

10.探寻俗赋的流变遗踪——简论敦煌俗赋与后世文学张鸿勋,ZHANGHong-xun

11.归义军时期的烽子与镇兵刘进宝,郁晓刚,LIUJin-bao,YUXiao-gang

12.我国资产价格"货币现象"的实证分析吴奉刚,杜兆瑜,WUFeng-gang,DUZhao-yu

1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基于行为金融的实验研究胡莹,仲伟周,HUYing,ZHONGWei-zhou

14.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的一致性研究陈磊,CHENLei

15.美国印第安学校中学女生的未来——基于"可能自我"的个案研究丹娜·E·克里斯特曼,张新平,DanaE.Christman,ZHANGXin-ping

16.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杜悦艳,DUYue-yan

17.论20世纪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四大对立倾向熊哲宏,XIONGZhe-hong

18.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高申春,GAOShen-chun

19.百年文学史研究反思卢盛江,LUSheng-jiang

20.《全宋词》韩玉小传补正钟振振,ZHONGZhen-zhen

21.回到文学的鲁迅——对当前鲁迅研究的思考贺仲明,HEZhong-ming

22.体验·尚武·"为人生"——论五四新文学理论建构中的日本中介因素张冀,ZHANGJi

23.周公作诗传说的文化分析刘立志,LIULi-zhi

24.言内语境影响下的《毛传》直训训释词分析凌丽君,LINGLi-jun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6篇

大连教育学院在2005年~2006年的“分层次培训需求调研”中就已发现,有些校长只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未关注学校发展中的长期困惑点;培训理念、形式变化快,而校长的认识水平滞后,诸多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使新的培训更富有针对性与实效性,2007年4月,我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组织了针对全市中小学校级干部的综合素质状况调研。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为封闭式全员普查,调研对象为全市中心校(含独立建制学校)以上校级干部,样本1647人,其中正职校长(含校长兼书记)611人,副校长650人,专职书记(副书记)362人,其他24人,涉及学校561所。

信息采集为无记名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548份,占应参加调研人数的94%,达到了调研的总体设计要求。我们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信息重构,使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

二、调查结果:大连市中小学校级干部素质状况

调研问卷的I卷是自然状况(27题);Ⅱ卷是能力情况,包括8项主要能力(40题);Ⅲ卷包括简述(1题)、综述(1题)。调研结果如下。

1、校长自然素质状况

(1)年龄性别方面:年龄结构适当,年轻化趋势明显,但农村地区性别比例失衡。

35岁以下和55岁以上校级干部的比例分别在4.0%左右,36岁~45岁人员占55.6%,46岁~55岁的占36.4%。性别结构总体呈偏态分布,男性占62.1%,女性占37.9‰高中段校级干部男女比例约为4:1,初中段约为3:1;农村校级干部男女比例约为7:1。

(2)学历方面:总体学历达标,但多为后续学历,第一学历水平不高。

校级干部最后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占71.3%,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占1.5%,大专学历占24.9%,中专及其他学历仅占3.8%,总体学历达标,但多为职后进修学历。

(3)任职经历方面:职称结构良好,参与教学年限较长,任校级职务年限偏短。

校级干部的整体职称水平较高,副高级以上职称占61.3%,中级职称占38.4%,初级职称仅为0.3%,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担任副校级以上职务的年限较短,任职6年以下的占57.4%,10年以上的仅占24.6%。

2、各项能力现状

(1)规划能力:校级干部的规划能力要高于其他能力,城镇校长好于农村校长,正职校长好于其他校级干部,中青年校级干部的规划能力最强。

我们主要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来衡量校级干部的规划能力。城乡各有22.0%和34.3%的校级干部混淆了学校发展规划与其他计划的本质区别。正职校长在规划制定方面优势显著,书记、副校长稍显逊色。

36岁~40岁的中青年校级干部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方面的能力突出,从41岁开始出现下降趋势,50岁以后规划能力明显呈递减趋势。

(2)行政领导能力:随年龄和任职年限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地域差异明显。

26岁~30岁的校级干部的行政领导能力处于最低水平,各年段总体呈现上升趋势,56岁~60岁的水平最高;任职年限越长,行政领导能力越强,二者呈良好的正相关。同时,校级干部的行政领导能力总体上呈现由城市到农村逐渐下降的趋势。

(3)业务领导能力:

①从教学领导能力上看,城镇稍高于农村,副校长要好于其他校级干部。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把握上,城镇校长好于农村校长;副校长比其他校级干部更胜一筹,校长和校长兼书记均有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书记则显出了一定的差距。

83.0%的校级干部对校本研修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城镇略好于农村,作为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的正职校长并没有显出优势,而副校长对校本研修内涵的理解更准确,书记对这方面的关注还不够。

随着年龄的增长,校级干部的教学领导能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一般情况下,任职年限越长,脱离一线课堂教学的时间就越长,越会出现学科专业能力弱化的态势,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能会有所减弱。

②教育领导能力发展比较均衡,显现地域与年龄差异。

校级干部在对6岁~18岁学生身心特征的把握方面,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农村学校校级干部在此方面显得比较薄弱。46岁~55岁的校级干部在学生成长规律探索方面较其他年龄段的校级干部能力偏弱,而56岁~60岁的校级干部在教育领导能力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势。

(4)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城乡差异不明显,正职校长略显优势。

在中层干部选拔与聘用的全程监控问题上,书记的表现十分突出,副校长差距较大。面对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完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级干部在各项能力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强势;除职业高中之外,城乡之间、职务之间的差距不太明显。

(5)公共关系能力:总体偏低,城镇高于农村,正职校长略高。

在处理与上级行政机关的关系、执行上级决定的问题上,城乡中小学校级干部的态度基本一致。校长们在对突发事件,尤其是对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无论城乡,正职校长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要明显强于专职书记,副校长在这方面的能力最弱。

(6)自我发展能力:

①与其他几项能力相比,校级干部的此项能力最弱。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调查了校级干部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从调查结果看,干部们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视角、多渠道获取全方位信息的能力一般。男性校级干部的自然科学素养优于女性,女性校级干部则在人文素养方面显出了一定的优势。本科学历的干部在此方面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②校级干部的法律基础知识水平较低。

约有97.0%的校级干部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和无异议的法律常识掌握较好,而对学校中的常规法律问题等重视不够,认识模糊。

(7)信息技术能力:有较明显的地域及年龄差异。

通过对常见搜索引擎、网络通讯、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应用三方面内容的调研,我们发现,城镇校级干部的整体水平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此项能力从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总体看来,校级干部对网络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8)语言表达能力:总体呈中等偏下水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

调研中,只有10.0%左右的校级干部语言和书写能力得了高分。26岁~40岁年龄段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强,46岁以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一部分校级干部对政论文的结构把握不准,不能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展开论述部分不会深入剖析,层次不清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理念比较陈旧,说理无深度,思维不够连贯,逻辑性不强。

93.1%的校级干部对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要求的、必须亲自动笔写作的常用文体,如述职报告等的内容和写法,把握比较准确。

三、总体结论

1、年龄结构合理,但基础性素质结构尚待优化

大连市36岁~45岁段校级干部的比例最大,在27%以上;男性校级干部的比例占近2/3;学历达标,但第一学历较低,职后学历的含金量明显不足;岗位实践经验不足5年的占半数以上。优化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今后工作的重要课题。

2、在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和教学领导三大能力方面总体均衡发展

不同的角色地位,使校级干部显示出各自的能力优势:

正职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能力较强,并且不存在地域和学段间的明显差异。但出于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依赖,使大多数校级干部认为自己不需要具备发展规划能力和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书记在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中层干部的选拔和聘用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

副校长在教学领导和德育管理能力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对校本研修内涵的理解更为准确、到位。

3、行政领导、公共关系、自我发展、信息技术和语言表达能力待提高

近1/3的校级领导缺少独立的财务核算意识。

副校长和农村地区的校级干部公共关系能力较弱。

专业倾向和性别对校级干部的自我发展能力产生较大影响。理科专业的男性校级干部对基本的数学问题的直觉判断能力较强,显示出自我发展能力的优势。

校级干部个人的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技术能力一般,对信息技术人员的依赖性过大,农村校级干部在此方面的能力偏低,且能力水平与年龄成反比。

校级干部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总体呈中等偏下水平,缺少亲自动笔写作的意识。读书量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

4、在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整体水平较低

校级干部对法理和从法律角度需重新认识的“习惯看法”等掌握得不好,对与学校中不经常发生的事情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一般。这与缺乏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关系,更与许多校级干部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缺少法理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相应的法律知识有直接的关系。

5、学校年段和类型对校级干部各项能力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方面,尤其是在中层干部的选拔和聘用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校级干部与其他学段的学校差距不大,但在规划能力、业务领导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四、政策建议

1、进行分类、分岗培训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实际和不同职务的校级干部,在进行能力和需求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岗培训。

继续加强对校级干部,尤其是对正职校长的培训,使“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借助校长发展工作室、校长成长档案等形式,提炼学校管理经验丰富的校级干部的成功经验,加强对新任校长的工作指导。适当加强对副校长和书记的专项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级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校级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针对中等专业学校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设计专门的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

2、提高干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中小学校级干部自主学习、自主读书的意识。在培训班中加大自主读书学习的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论坛和沙龙,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读书、论坛活动。要定期组织全市范围内的校长论坛,营造大连市中小学校长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

3、加强信息化素养培训

(1)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使所有的校级干部都能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加强网络培训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选修模块,提高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实施网络培训的学分管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校级干部的培训需求。

4、提升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

加强对校长行政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培训,处理好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促进大连市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7篇

一、联系实际,服务大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紧贴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去把握,放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局中去推进。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动研究和及时解决妨碍科学发展的问题,为经济建设提供更主动、更直接、更有效的服务,努力实现纪检监察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共进。

1、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反腐倡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切入点,着力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在优化发展环境中的功能,切实保障经济建设顺利推进。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同时健全完善各项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要加强效能监察,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重点解决一些机关和部门效率低下、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等问题,对少数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加大问责追究的力度,对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严惩不贷。三要继续开展对各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进行集中测评。四要充分发挥好报纸、电视、廉政网和“政风行风热线”等载体的作用,紧扣热点,开展“聚焦经济发展环境”访谈活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参加访谈节目,和广大市民及外来投资商互动。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2、严厉打击“三违”建房等土地违法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市区“三违”建房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党员干部违规建私房以及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的违法违规案件。要积极引导城管、国土、规划、房管、建设等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能,强化大局意识,通过协作加强配合,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要督促国土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违规建房的执法力度,规划、建设部门进一步加强乡镇规划工作的指导力度;对违规建房现象的进行严管,并加大执法力度;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创新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公开曝光的“四公开”查处方法,筛选一批顶风违法的典型土地违法问题,进行公开调查、处罚、追究和公开曝光,向社会公开案件查处的主要环节和处理结果,将案件查处工作置于社会舆论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3、切实加强各类专项资金的执法监察。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主动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各项目标任务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小学房屋改造专项资金、水利专项资金、卫生院改造专项资金及民政救灾移民专项资金的检查。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配套资金到位不够、未及时足额下拨,套取、截留、挪用、占用专项资金或分配专项资金的自律性不高、约束力不强,资金运行不规范,专项资金沉淀数额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对存在等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向有关乡镇下达监察建议书,责令限期整改;

4、着力强化对市委、市政府各类决策的监督检查。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统筹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注重协调配合,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纪委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向上积极争取领导,提建议,当参谋;要积极发挥协调职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对下要加强指导,及时了解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推广工作。

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1、加大纠风力度,大力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紧抓住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切实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一要加强对基层民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民主程序的规范性的监督,坚决纠正违背群众的意愿,搞强迫命令,独断专行,以权压人,欺压百姓,践踏民主的行为。二要坚决纠正企业重组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资问题;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加大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力度;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力度;既要加大查处力度,查处结果公开曝光,更要探讨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杜绝类似问题发生。三要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坚决纠正基层站所及其工作人员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以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把构建和谐社会运用在工作实践中,落实在基层一线。

2、畅通诉求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解决群众困难。一要不断总结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办法,善于倾听群众呼声,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尤其注意体现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消除不和谐因素,理顺群众的情绪。要以人民群众认可和满意为标准,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要依据,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化解民忧,取信于民。二要注重创新接访形式,采取分片集中接访、分小组调研、入户听诉等方式,主动下基层接访。通过下访时和群众面对面的交流,零距离的接触,以情感暖心、道理感心、法律服心、解困帮心,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促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三要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举报渠道,及时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断完善网络,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委员的作用,及时收集民情,反馈民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集体访、越级访及重大疑难件的调查工作,召集乡镇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一同研究,一同息访,此外,要积极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共同处理。

3、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督促落实到位。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源头防腐工作。一是要结合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案例警示强化教育、案例分析强化监管、一案双责强化责任”新型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不断深入基层调研,探寻教育乱收费原因,建立《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办法》,对义务教育阶段违规补课、办班的行为建立完善有关惩治措施规定;结合全市打击“三违”建房工作,及时修订和全面实施《土地违法及违法建设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二要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巩固落实已有制度。要定期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市办证服务大厅推行“窗口式”和“一站式”服务,不断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质量。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有关单位开展收支两条线的专项检查。要大力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的监督管理,对各项重点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申报制度,对大宗政府采购行为进行全程监督。

三、查办案件,严惩腐败

查办案件不仅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中心环节,也是惩治腐败和端正党风政风,维护人民群众和国家利益的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要通过严厉查处腐败案件,形成高压态势,狠狠打击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化解、消除社会矛盾,鼓舞人民群众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信心,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一是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要以我市当前工作为重心,大力查处党员干部“三违”建房案件,严厉查处非法转让土地和非法房地产交易案件,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插手其中牟取利益的行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村级集体访、越级访案件的调查力度,加大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的跟踪督查力度,通过督查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从中发现案件线索,惩处违纪违法人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保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一方面加强与公、检、法、审计等执法部门的联系,充分掌握案件线索;另一方面在基层纪委纪检组实行市纪委分片指导和协作办案制,提高整体办案素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四、改革创新,源头防腐

1、坚持强化教育,筑牢防线。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不断创新载体、改进方法。一是按照“三案”预防机制的要求,利用全市负责干部大会、市委全会、廉政晚会的机会或电视台播放警示教育片,在报纸、电台开辟廉政专栏,要求各单位领导带头参与。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廉政文化“五进”活动,通过开展廉政书画、廉政短信、廉政箴言、廉政论文大赛,举办廉政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廉政文艺活动,吸引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三是狠抓治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突出问题。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针对公款请客和收受红包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给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并开展监督检查。四是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有反映的正科级领导,做到经常性的打招呼,对存在轻微违纪的单位负责人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2、坚持创新思路,巩固成果。进一步规范、巩固“三公开、双、一个平台”的工作成果,积极开展“双创”工程,努力完善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对各乡镇、村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实行晋类达标考核,奖优罚劣。推行“乡财市代管”制度,在基层站所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时将“村帐乡”制度向上拓展,向下延伸,一方面加快推行“乡财市代管”步伐,另一方面为加强对村民小组“三资”的监管力度,积极探索“村民小组财务村代管”的做法。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基础和环境,这两个条件的具备,除了决策到位、服务到位,更需要坚实的经济后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而一个地方的财政收支除了衡量地方发展水平外,对一个地方发展速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负责地方财政收支的财政局和为财政收支管家的财政局长就成了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郴州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得力于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尤其是2001年后财政局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使得郴州市的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19.10亿元激增到2005年的43.1亿元,2005年全市的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3.1亿元和27.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已连续六年在湖南省排名第二,为郴州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昔日的郴州已一跃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仅次于湖南长沙的财政大市,除了郴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到位外,与财政局,特别是财政局长樊忠达前瞻性、科学性的财政理念分不开。

采访樊忠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屡次邀约之后只是得到如下的答复: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们的决策正确,另一方面是财政局的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至于他个人,只不过起了引导作用。作为一个财政部门,到底是如何精明理财,为郴州市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呢?找到财政局办公室和有关部门,总算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樊忠达,中共党员,学士学位,高级会计师,历任县级市财政局的总预算会计、市财政局的预算科科长、副局长、县长、县委书记,2001年任郴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对财会专业和财政管理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先后创造性的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模式”、“经营财政”理念、“立体型财源建设”等理财思想,发表财政论文60余篇,出版了四部财政专著。

以改革拓宽理财领域

自2001年上任后,理论联系实际,针对郴州市的财政状况提出了“创新理财思想,改革理财模式,构建理财机制,抓住理财重点,提高理财水平”的总体方针,围绕这个方针,推出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紧抓财政增收和财政监管,使郴州的财政发展与郴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为了保持郴州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发展,在财政增收方面他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2002年,为了广辟财源,拓宽理财领域,樊忠达提出开辟“项目型财源、资产型财源、资源型财源、管理型财源、体制型财源、政策型财源、效益型财源”等七大财源,按照这一思路,设立了产业引导基金,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把原来零星分散的农业、企业、经建、外经等方面的财力集中整合,攥成一个拳头重点开发,扶持市里面的一些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变原来的大面积撒网改成重点捕鱼。两大基金采用奖励、贷款贴息、担保等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项目建设。当年产业引导基金达到1200万元、担保基金达到4145万元,为全市28个重点产业项目、26家企业提供了贷款贴息和担保,启动银行新增贷款3.07亿元,促进了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随着二大基金的逐年增加,全市新开工和续建的重点工程也逐年增多,如今的产业引导基金已达到3000多万元。针对郴州的有色金属贮量丰富,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前来开发,连续三年利用产业引导基金为“郴州有色金属工业园区”每年投资15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投资商前来投资有色金属的开发和加工,带动了郴州的工业发展。在成立两大基金的同时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企业改革改制的财政政策,把“有形”的调控和“无形”的市场紧紧地连在一起,共同构筑一个有力的支点,使各大财源如百川归流般涌向财政,再由财政合理、科学地配置,推动郴州经济高速增长,使郴州财源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将郴州财政收入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财源拓宽了,紧接着樊忠达又紧抓收入组织工作,创新征管机制。针对郴州市矿产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推行了矿产品税费统征和过磅征收,建立了统一的矿产品交易市场,成立专门的协调组织机构,这一举措的实施,三年内全市矿产品税费增加了1倍,突破4亿元大关,有效的堵住了财政收入的流失。针对城区税源分散,推行税费统征,成立城区税费征缴中心,二年内的收入便比改革前翻了一番,达到8000余万元,位居全省第二。

加强国资管理,盘活资产

针对大量国有资产沉积,运用经济学原理,科学性、前瞻性的提出了经营财政的理念。就是运用市场的观念和企业经营的思想来理财,把存量的国有资源、财政资金、政策等生产要素作为资本进入市场运作,通过营运实现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其增值的目的。并开全省之先河,率先成立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以权属资产作信用抵押,向银行争取了6000万元授信额度贷款,介入市农药厂、郴州市面粉总厂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为企业解决了破产改制职工身份转换补偿金的难题,盘活了数千万元的国有资产,为财政创收1000万元以上。当年国有资产经营中心上缴财政一亿余元。为了改变郴州没有本科院校教育的现况,郴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郴州的教育资源,成立一所本科学院--湘南学院,为郴州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组建湘南学院经过预算须财政投资3亿元,按原来的模式,这笔钱直接由财政拿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樊忠达经过运筹帷幄,充分利用财政经营的理念,将原来的郴州师专、郴州师范、郴州卫校、郴州教育学院的所有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市场运作以达到增值,再用增值后的收入组建了郴州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本科院校。

樊忠达还针对郴州市戒毒所、看守所、治安拘留所等单位环境差、容量少、布局分散、管理难以到位的现状,通过各种途径融资5000多万元,为郴州建立了一个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现代化监管中心。再将上述单位资产通过财政局“国有资产经营中心”经营,对其资产进行整改包装,推向市场,收回投资,为郴州的人性化执法推进了一大步。随着“两个盘活”即盘活国有资源和盘活国有资产的强力推行,樊忠达在财政局设立了资产资源科和产权交易中心,组织了一系列的产权交易活动,如郴州市山河集团资产出让、城区出租车牌照的拍卖、资郴桂高等级公路整体资产转让等等,为郴州的财政增收4亿余元。从2001年至今,郴州地方财政的总收入,每年的递增幅度都是一年一个台阶,屡创历史新高。

财源广辟了,财政收入增高了,如何合理的开支,科学的支出,能生财还得善理财,樊忠达不愧为“湖南省优秀理财专家”。他采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规范、节约开支,2002年7月1日,郴州市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挂牌成立。市本级218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全部撤销,银行账户全部注销,会计账务移交“中心”统一核算把关。当年就拒绝不合法开支1000多次,促使各单位实施政府采购800多万元,节约资金500余万元。接着又推出“规范财政供养范围”改革.将财政供养单位分为必须保证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保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定额(定项)补助、逐步推向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及经营性单位四类区别对待,仅此一项每年为财政节省开支2000余万元。为了保障重点部门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他提出了“一个确保、五个倾斜”的财政支出原则,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机关正常运转;向经济发展倾斜;向改革稳定倾斜;向民心民本热点问题倾斜;向公共服务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在此原则下,几年来全市拨付社保资金14.53亿元,城镇居民的低保范围扩大了一倍,并率先进入农村低保的试点调研工作,农科教卫等重点支出年均递增15%以上,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支出达22.75亿元,公安机关的经费全面保证。为郴州近几年和谐、稳定、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人民代表

樊忠达局长对队伍建设也绝不含糊。他知道,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再好的措施得不到落实执行就等于纸上谈兵。为了提高干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他狠抓队伍素质建设,大胆起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员走上领导岗位。为了加强队伍规范化管理和廉政建设,他通过健全内部财务管理、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工作督查等制度来督促、规范财政干部行为,并在财政局开展“十讲十戒”(即讲真才实学,戒沽名钓誉;讲尽职尽责,戒敷衍塞责;讲务实创新,戒因循守旧;讲政策纪律,戒随心所欲;讲服务宗旨,戒财神霸气;讲民主集中,戒独断专行;讲五湖四海,戒拉帮结派;讲廉洁理财,戒;讲艰苦奋斗,戒贪图享乐;讲团结协作,戒各自为政)活动,整肃工作作风,规范工作行为。通过这些举措,使得财政局上下团结一心,形成一股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防微杜渐,加强队伍的廉洁自律,樊忠达从自己开始,“欲正人,先正已”,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大家做的,其必先做,要求大家不为的,其必先不为,在财政局树立了一个典型的活榜样。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9篇

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廉政文化的本质是一种道德的教化,其目的和意义就是将廉洁的道德操守,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转化为一种普遍的“廉荣贪耻”的价值规范,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内心存在的自觉的“法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详和文明的社会环境。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归根到是人的思想建设,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修德律己教育的大问题。

时下有些党员干部,奉行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在腐败问题上,不知什么叫耻,不知以什么为荣,私欲膨胀,走向腐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可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其先进性的重要环节,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基本的党性保证。

廉政文化建设就要在社会领域和党政系统内塑造一个共同的组织文化,树立一种以廉政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和实践理念,积极有力地统领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的行为,实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协调一致和整体统一。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增强党和政府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广泛的政治基础、深厚的道德文化基础和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这是拒腐防变教育的最重要的落脚点。

2、廉政文化建设是践行以人为本、实现廉洁执政的更好手段,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科学的人文动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根据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和重在建设的方针,能够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培养人,最终体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趋势。树立科学的思想信仰对于预防个别干部的堕落、腐败起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真正预防的客观效果,最终使廉政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虔诚信仰、热情追求和自觉实践,对于腐败现象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动用强制性惩罚措施带来的更大代价,集中体现了拒腐防变教育的人文关怀。如不少地方利用腐败分子给家庭、亲情、经济、身体、地位和个人命运造成的不良影响,给广大党员干部细算腐败代价的做法,就是用反面例子进行人文方面的教育。

3、廉政文化建设是形成反腐倡廉的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有利的社会氛围。

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唤起人们的民主观念、政治热情和权利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参与政治和主动监督的积极性,通过人们的政治实践与参与,形成全社会团结一致对腐败现象“人人喊打”的局面。塑造和强化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新方法和新途径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领域,只有不断探索新方法、创造新形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同志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全面加强对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全党全社会反腐倡廉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就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内容上,以为人本,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奠定基础。

一是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和“为民、务实、清廉”等主题教育,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宗旨观念,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二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进行反腐败形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条规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文化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蚀。

三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要通过开展读书思廉活动、举行精神文明辩论赛、廉政文化座谈会、形势报告会、理论培训班、理论研讨班、廉政

文化建设论坛等形式,让党员干部在分析对比中得出正确的判断,在亲身体验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在形式上,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上,要充分利用传媒、网络、文艺等载体,把廉政文化的内容进行多样化渗透,营造春风化雨、充满人情味的廉政文化氛围,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一是创作廉政文化作品。通过经常组织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增强廉政文化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用各种廉政题材比如焦裕禄、任长霞、牛玉儒、孔凡森等人的故事创作电视剧、电教片、丛书、书画等。

二是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挖掘、

提炼我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中廉政方面的生动教材,建立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历史廉政名人、现代廉政楷模来引导、规范和激励干部群众。

三是运用网络传播廉政知识。通过构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平台,设立法纪条规、优秀廉政论文、廉政知识测试、廉政书屋、廉政漫画、反腐倡廉影视作品等栏目,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3、在方法上,拓展领域,扩大廉政文化辐射面

广大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最广泛的主体,也是廉政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在反腐倡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要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廉政文化进机关。各级党政机关是党和政府的办事机构,其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各项行政权力都靠他们掌管和执行。其作风好坏,道德水准如何,直接代表和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搞得如何,是整个廉政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好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要求每个单位从进机关大院,到楼梯、走廊、办公室、会议室都有廉政公益广告,让广大党员干部每天一上班都能感觉到廉政的氛围,要通过组织一些符合单位特点和实际的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使机关职工深有感受,要努力将廉政文化溶入工作,通过制定工作规范、工作流程、防范工作风险,实现公平执法、公正执法,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同时,让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也通过为民、务实、清廉的日常工作,感悟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自己应当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二是廉政文化进学校。廉政文化是未成年人的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廉政文化纳入学生德育课,纳入党校各种培训、研讨班教学计划,把廉政文化基础课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班”和“预备党员班”学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把廉政文化纳入社团活动中,以学生马列读书会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为龙头,开展廉政演讲比赛、廉政知识竞赛、学习交流会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深入开展。

三是廉政文化进家庭。要通过举办“一把手”家属培训班、在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向干部家庭发出廉政信函或廉政短信息、与领导干部家属签“助廉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教育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共筑家庭廉政防线。还可以每年总结和推出一批“廉内助”的先进事迹与典型,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形成家家把好廉政关的良好氛围。

四是廉政文化进社区。把廉政文化进社区与创建文明社区、人文社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社区推出廉政公益广告,树立大型廉政宣传画、建立廉政宣传一条街,烘托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利用社区图书馆设立廉政图书、报刊杂志专窗,成立廉政文化园地,供广大群众免费阅览、交流。在老百姓经常集聚的地方建立廉政文化广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书场、廉政电影专场、廉政文艺演出和广场咨询等形式出现,将廉政文化溶入到社区文化中,渗透到各个角落,让廉政教育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

五是廉政文化进农村。坚持把廉政文化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设立党风廉政基层指导室,帮助基层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开通廉政文化“直通车”,定期将党风廉政方面的书籍、资料、报刊和电教片送到农村,增强廉政文化的社会效应;利用镇、乡村文化站的表演班底,在群众聚集的广场举办廉政文艺会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宣传党风廉政,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六是廉政文化进企业。把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中去,为企业凝聚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后劲,是廉政文化建设进企业的主要目的。每年有计划地将党风廉政方面的vcd、图书及杂志报刊送到企业,在企业的职工文化园地中专门建立廉政文化园地,供职工借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可以在企业报刊、企业网站中开辟廉政专栏、廉政之声,引导职工开展职业道德大讨论,增强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把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还可以把有关廉政方面的规定,纳入到企业规章制度中,倡导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行政论文范文第10篇

时下有些党员干部,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在腐败问题上,不知什么叫耻,不知以什么为荣,私欲膨胀,走向腐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可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其先进性的重要环节,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基本的党性保证。

廉政文化建设就要在社会领域和党政系统内塑造一个共同的组织文化,树立一种以廉政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和实践理念,积极有力地统领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的行为,实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协调一致和整体统一。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增强党和政府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广泛的政治基础、深厚的道德文化基础和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这是拒腐防变教育的最重要的落脚点。

2、廉政文化建设是践行以人为本、实现廉洁执政的更好手段,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科学的人文动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根据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和重在建设的方针,能够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培养人,最终体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趋势。树立科学的思想信仰对于预防个别干部的堕落、腐败起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真正预防的客观效果,最终使廉政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虔诚信仰、热情追求和自觉实践,对于腐败现象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动用强制性惩罚措施带来的更大代价,集中体现了拒腐防变教育的人文关怀。如不少地方利用腐败分子给家庭、亲情、经济、身体、地位和个人命运造成的不良影响,给广大党员干部细算腐败代价的做法,就是用反面例子进行人文方面的教育。

3、廉政文化建设是形成反腐倡廉的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有利的社会氛围。

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唤起人们的民主观念、政治热情和权利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参与政治和主动监督的积极性,通过人们的政治实践与参与,形成全社会团结一致对腐败现象“人人喊打”的局面。塑造和强化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拒腐防变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新方法和新途径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领域,只有不断探索新方法、创造新形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同志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全面加强对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全党全社会反腐倡廉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就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内容上,以为人本,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设计上,注重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奠定基础。

一是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和“为民、务实、清廉”等主题教育,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宗旨观念,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二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进行反腐败形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条规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文化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蚀。

三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要通过开展读书思廉活动、举行精神文明辩论赛、廉政文化座谈会、形势报告会、理论培训班、理论研讨班、廉政文化建设论坛等形式,让党员干部在分析对比中得出正确的判断,在亲身体验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在形式上,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上,要充分利用传媒、网络、文艺等载体,把廉政文化的内容进行多样化渗透,营造春风化雨、充满人情味的廉政文化氛围,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一是创作廉政文化作品。通过经常组织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增强廉政文化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用各种廉政题材比如焦裕禄、任长霞、牛玉儒、孔凡森等人的故事创作电视剧、电教片、丛书、书画等。

二是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挖掘、提炼我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中廉政方面的生动教材,建立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历史廉政名人、现代廉政楷模来引导、规范和激励干部群众。

三是运用网络传播廉政知识。通过构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平台,设立法纪条规、优秀廉政论文、廉政知识测试、廉政书屋、廉政漫画、反腐倡廉影视作品等栏目,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3、在方法上,拓展领域,扩大廉政文化辐射面

广大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最广泛的主体,也是廉政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在反腐倡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要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廉政文化进机关。各级党政机关是党和政府的办事机构,其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各项行政权力都靠他们掌管和执行。其作风好坏,道德水准如何,直接代表和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搞得如何,是整个廉政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好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要求每个单位从进机关大院,到楼梯、走廊、办公室、会议室都有廉政公益广告,让广大党员干部每天一上班都能感觉到廉政的氛围,要通过组织一些符合单位特点和实际的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使机关职工深有感受,要努力将廉政文化溶入工作,通过制定工作规范、工作流程、防范工作风险,实现公平执法、公正执法,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同时,让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也通过为民、务实、清廉的日常工作,感悟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自己应当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二是廉政文化进学校。廉政文化是未成年人的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廉政文化纳入学生德育课,纳入党校各种培训、研讨班教学计划,把廉政文化基础课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班”和“预备党员班”学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把廉政文化纳入社团活动中,以学生马列读书会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为龙头,开展廉政演讲比赛、廉政知识竞赛、学习交流会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深入开展。

三是廉政文化进家庭。要通过举办“一把手”家属培训班、在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向干部家庭发出廉政信函或廉政短信息、与领导干部家属签“助廉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教育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共筑家庭廉政防线。还可以每年总结和推出一批“廉内助”的先进事迹与典型,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形成家家把好廉政关的良好氛围。

四是廉政文化进社区。把廉政文化进社区与创建文明社区、人文社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社区推出廉政公益广告,树立大型廉政宣传画、建立廉政宣传一条街,烘托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利用社区图书馆设立廉政图书、报刊杂志专窗,成立廉政文化园地,供广大群众免费阅览、交流。在老百姓经常集聚的地方建立廉政文化广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书场、廉政电影专场、廉政文艺演出和广场咨询等形式出现,将廉政文化溶入到社区文化中,渗透到各个角落,让廉政教育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

五是廉政文化进农村。坚持把廉政文化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设立党风廉政基层指导室,帮助基层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开通廉政文化“直通车”,定期将党风廉政方面的书籍、资料、报刊和电教片送到农村,增强廉政文化的社会效应;利用镇、乡村文化站的表演班底,在群众聚集的广场举办廉政文艺会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宣传党风廉政,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六是廉政文化进企业。把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建设中去,为企业凝聚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后劲,是廉政文化建设进企业的主要目的。每年有计划地将党风廉政方面的VCD、图书及杂志报刊送到企业,在企业的职工文化园地中专门建立廉政文化园地,供职工借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可以在企业报刊、企业网站中开辟廉政专栏、廉政之声,引导职工开展职业道德大讨论,增强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把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还可以把有关廉政方面的规定,纳入到企业规章制度中,倡导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社会工作行政论文范文 下一篇:办公室行政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