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

时间:2023-02-22 09:59:0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研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措施

落实好XX县农业农村局疫情防控责任。一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组织村民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室内外卫生清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为重点,搞好个人卫生,自我预防和村庄清洁,定期对乡村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劝导村民减少聚集性活动,全力配合做好农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通知到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二是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做好配合市监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准备工作,加强隐患排查,严禁未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制品进入市场;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疫情防治工作,控制疫情向农村扩散。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工作持续不间断开展

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倡议书》,要求全体“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人员将倡议书微信转发到各村屯农民手中。

在XX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群转发农业农村部倡议书;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县农业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向养殖户(场)宣传防范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卫生安全事件相关知识;在单位电子屏上滚动播出疫情防控标语8条;在单位门口悬挂2幅疫情防控宣传横幅;在广源定点屠宰场张贴疫情防疫宣传标语3副。

为了做好XX县病毒感染的肺病疫情防控工作,保护自身生命健康安全和养殖产业稳定发展,XX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到全县畜禽养殖场(户)发放和张贴了《XX农业农村局致全县畜禽养殖场(户)告知书》,结合畜牧兽医行业特点,将防控疫情有关事项进行了告知。全县发放和张贴告知书60份。

春节期间,XX县各乡镇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乡镇在村委会驻地、村卫生室、村活动室等公共场所设置有明显文字标识的特殊有害垃圾收集点,引导村民集中丢弃废弃口罩,有效处理废弃口罩,严禁随意丢弃和填埋。村委员会负责对特殊有害垃圾收集点的设置及管理。组织兽医站开展动物防疫工作,要求每三天对动物圈舍进行消毒一次。全天候清扫街区卫生,生活垃圾由卫生协理员统一收集、统一清运,动员全民对自己庄前屋后、房屋院落进行了彻底大清扫,形成人人讲卫生的良好风尚。规范畜禽养殖户清理畜禽粪污,做到了随产随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以全市“爱国卫生季”活动开展为契机,坚持“专项攻坚与统筹兼顾、补短强弱与巩固提升、集中整治与建章立制、群众参与与群众受益相结合”原则,深化“村庄清洁、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专项行动,聚焦十项重点任务,开展百日集中攻坚,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加快补齐农村全面小康短板,为全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为实现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特制定“12323”总体工作思路。围绕“人居环境大提升,干干净净迎小康”一个目标,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和通道三化”两个专项行动,突出“污水改造、户厕改造、垃圾收运”三个重点,完善“改善人居环境长期管护、户厕服务后期管护”两项机制,实现“村容村貌、卫生习惯、治理水平”三大提升。

三、实施重点

(一)开展两个专项行动

1、大力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

围绕《镇关于开展“治六乱”和“两拆”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镇“一拆三清一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镇重点对镇区、沿线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依法依规进行拆除。

2、大力开展通道“三化”专项行动

围绕“七清、四化、两整、一绿”目标,村辖区内道路进行整治。

(二)突出三个重点

1、污水处理

依托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开工建设上村、中村、、大南庄、河东、成庄等6个村的生活污水二级管网。截止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实现沟渠池塘无漂浮垃圾、无污水横流、无水体异味、无颜色异常。(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保五中队、小城镇办、水管站、环卫站、各行政村)

2、户厕改造

2020年在已完成户厕改造3000座的基础上,完成户厕改造340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所有行政村开展卫生厕所试点示范;在上村、中村、、大南庄、河东、柳树底、朱家窑、刘村、成庄、史村河、万里、岳南、石伏头等13个村整村推进户厕改造。试点探索中村、瓮山等村户厕沼液与庭院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资源化利用。(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卫站、各行政村)

3、垃圾收运

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开工建设垃圾中转站,争取9月底投入运行,所有行政村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实现村庄干净整洁,鼓励进行垃圾源头分类,配备垃圾分类桶。(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卫站、各行政村)

(三)完善两项机制

1、改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建立完善门前“三包制”、路长制、街长制和清洁家庭、卫生农户评比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厕所、垃圾分类等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

2、户厕服务站后期管护机制。

各村建立村级户厕服务站,加强厕所粪污收集和处理的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建设完善户厕改造后期管护智能化平台。(责任人:马剑锋、宋伟;责任单位:环卫站、市场监督管理所、各行政村)

(四)实现三个提升

1、村容村貌提升

各村达到“清洁村庄”标准,把村庄清洁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亮化、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力争成庄、史村河、东山、塔里进入市级村庄清洁行动“百村”行列。(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环卫站、小城镇办、建设办、各行政村)

2、卫生习惯提升

深入推进本村健康科普宣传,体育健身活动,倡导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群众乱推乱放、乱扔乱倒、乱贴乱画等不良习惯。所有行政村都要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印发健康宣传资料,普及传染病防治等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卫生健康意识;各行政村要对现有文化健身场所进行必要的维护,完善体育健身器材,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健身活动;鼓励开展健康知识与技能“明白人”培养活动,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卫生院、各行政村)

3、治理水平提升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深化村民自治、推进乡村法治、提升乡村德治,乡村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各村要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人民调解会,积极培育乡村道德新风;各村要按照“三零创建”标准完善健全村务公开民主协商、矛盾化解等机制,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祝等移风易俗;鼓励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同时,积极探索“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责任人:马剑锋、平、刘志国、王青波、李健波、李瑞兵;责任单位:党办、行政办、综治办、各行政村)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安排部署

5月30日-6月5日,广泛宣传发动,完成工作部署,活动全面启动。

(二)集中攻坚,推动落实

6月6日-7月15日,对照活动方案内容,镇村两级联动,全力推进活动开展,全面完成攻坚任务。

(三)巩固提升,进位升级

7月16日-7月31日,对所有村进行督查检查,未达标的村迅速查缺补漏、整改达标,已达标的村继续打磨,形成亮点,建成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

(四)总结宣传,评比表彰

8月份,系统梳理活动情况,完成村庄清行动先进村评选,兑现激励奖补政策,总结宣传成效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村、各相关单位为成员。各村、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各村是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落实主体,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施工总队长”作用,广泛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压实责任,合力推进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二)标准引领,机制保障

各村、各单位要结合活动内容,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工作目标、细化时限进度、明确工作标准,要结合工作任务,配强力量、落实专人,搞好工作沟通协调、抓好工作推动指导,形成配合高效、联系紧密的工作机制,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三)严督实导,注重实效

一是按月调度通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掌握活动动态,研究解决问题,调度工作开展;按月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强化工作交流、信息共享,促进活动不断引深、取得实效。

二是开展常态督导,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常态化工作督导,对已经开展工作的查成效、对工作正在进行的督进度,传导压力、压实责任、跟踪督办、倒逼落实。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挂牌限期治理工业企业的目标任务是6户。目前6户企业实际投入治理资金约1800万元左右,治理进展情况良好,已进入治理扫尾阶段。

二、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

汶川县三江乡照壁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该村共有五个村民小组,村民156户547人,地震损毁后,全村应维修加固70户,重建86户。去年12月底全部完成维修加固,今年5月12日全面完成农房重建,目前“农家乐”已有8户投入营业。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村积极开展了以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工作,并配有专门的卫生员负责环境整治工作。

汶川县威州镇秉里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该村分片区聘用三位村民为保洁员,统一着装,并配备本文来源:文秘站 了专用工具,分别负责村口、村内及村两委综合楼卫生整治。建立了保洁员日常管理制度。已完成垃圾池建设和垃圾箱的安放,由村内保洁员负责箱内垃圾清运至垃圾池内焚烧,并做到日产日清。

理县桃坪乡桃坪村、休溪乡休溪村:理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包括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2个村(具有浓厚羌族特色的休溪村和桃坪村),其它79个村也开展了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行动。各乡镇分解落实责任,对各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进行了完善,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截止目前,已投资74427.02万元,其中农房建设63360万元,市政公用基础设施7567.02万元,风貌改造3500万元;建成村庄道路324公里,给排水管渠212公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17658平方米,垃圾收集设施243个,“四清、四改”受益农户8200户;风貌改造户数7000户。其中,桃坪村总投资1414.97万元,休溪村总投资1024.36万元。

四、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进一步巩固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建设成果。对5480万亩森林资源进行了常年性有效管护,通过开展补植、加强管护等手段,进一步巩固69.3万亩的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已完成公益林建设4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3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0%,建成沙化防治面积16086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54%。

五、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实施退牧还草4640户,完成目标的100%;建设围栏草场21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__.76%;改良草地18.56万亩(每户40亩),100%完成了目标任务。平均每户投资7400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开发区 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把整治农村环境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全面推进、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展开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攻坚战,经过整治全区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__农业开发区是一个偏僻落后的纯农业乡镇,各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2012年底通车的过境“邢汾”高速公路的修建,将开发区的村通道十之八九严重损毁,交通状况倒退十年以上,另外开发区12个行政村的村民家家做饭全是用柴草,各村柴草用量大,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再加上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畜牧业,现有牛2127头,羊16700只,人畜混居卫生条件较差。三大环境整治“硬伤”给我区环境整治形成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区结合实际,立足区情,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工作重点,时间进度、责任人员和保障措施,并形成工作台帐,严格按照整治标准把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突出“一把手”负责制,对驻区单位、村进行卫生评比,并将其纳入各村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保证了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全区上下扎扎实实展开了村庄街巷、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田间地头,公路、河渠沿线区域内的垃圾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整治。各家各户的柴堆、煤堆、粪堆、料堆进行集中清理,基本做到柴堆、煤堆要进院,粪堆全部清理到田间地头,料堆全部堆放整齐。各村坍塌破房、残墙断壁进行清理和修整,全面实现街巷通畅,村容整洁。

为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要求,我区召开了各村主要领导和全区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贯彻《武乡县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的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各村两委成员要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的作用,把全村的群众真正动员起来,投入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之中。区党委、政府严格落实责任,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年终区村两级干部考核评比中,更好地调动了区村两级干部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区党委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开展和监督,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各项规章制度,确实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了实处,全区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全区共出动人力3680 人次,出动车辆386 次,其中大型机器46台次,用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投入资金达到 26 万元。全区主要村庄及街道墙体全部白化,新建垃圾池17座,清理垃圾近30吨,修复塌陷损毁路面 15 处,清理和修整残墙断壁5处,挑挖清理水渠 1650 米,清理全区道路两边杂草15公里,栽植绿化树1200株。今年以来,我区加大宣传,以区党委的名义印发了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每个行政村都刷写了环境卫生整治标语,办起了健康卫生专栏,并规定包村干部每周至少要组织农户进行一次卫生清扫。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次教育、引导农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契机,通过组织村民出工,增强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培养村民环境卫生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为今后不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__农业开发区是纯农业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中心是:干净、整洁、绿色。一方面在净美化村屯环境上重点推进。为巩固整治成果,把我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落实到各村、各单位,做到村村整洁无死角,街道整洁又美观。各村都聘请有正义感的群众为专门的卫生监督员,对公共地段分片包段看守,防止卫生反弹。另一方面是队伍建设。各村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管理人员,划拨管理资金,组建保洁服务队,采取定工资、定人员、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一、前段时间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所做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展示临港产业区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内在需求。为此成立了以产业区副主任包华任组长、副主任张新华任副组长的城乡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的调度、检查和监督。各镇也相应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从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入手,通过规划先行、宣传发动、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手段,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在整治过程中,严格按照产业区领导提出的拆、治、挡、整、管五字方案,着力抓好城镇驻地、交通干道两旁整治;着力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及周边村庄、重要节点整治。整治的重点是“治乱、治差、治脏”和“美化、绿化、亮化”,通过整治,逐步建立城乡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乡环境,打造沿海城市的新形象。对岚济路沿线和四个镇驻地进行了重点整治,共建设小广场5处,安装路沿石12千米,安装路灯230盏,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灯箱1200块,更换破损广告牌1600面,粉刷宣传标语150余幅,栽植行道树3000株,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整治河道7千米,清运垃圾7000吨,粉刷20万平方米,改善了村庄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二)以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为工作着力点,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完成产业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指导四镇搞好城镇详细规划,发挥城镇载体功能。联系市规划院来产业区对坪上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以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特别是做好主要道路的控制和建设风格。抓好城镇道路出入口、园林绿化、小区建设和道路配套工程的详细规划。

坪上镇对重点地段实施重点整治。该镇中心街口附近车流、人流交织,商贩沿路叫卖非常严重,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影响行车,老百姓怨气很大,与城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该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整治指挥部,由镇长亲自挂帅,印发了通告,明确了清理范围和方法步骤,落实了责任人和责任区域,不到2天时间,就将所有马路市场全部搬迁到了凤凰台商场,彻底解决了中心街口混乱的状况,把侵占的公共空间还给公众,受到了老百姓的赞扬。并以此为契机,新增加停车港湾6处,建街头绿地,对所有广告牌匾进行统一规范。组建了环卫机构,添置了清运设备。镇区新硬化道路3条、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90%。

朱芦镇按照城镇建设上台阶、农村社区趟新路的要求,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对镇驻地新上了路灯,安装了路沿石,重新栽植了行道树,并规划建设一处街头广场,对街道进行了统一粉刷。在中心街口投资17万元安装了高清的电子显示屏,宣传了朱芦镇的自然资源、优美的山水风光和开发开放的大好形势,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提升了该镇的文化品味。

团林镇对镇驻地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在府前街东段规划设立了一处小广场;投资15万元开工建设了一处标志性雕塑。集中整治期间,共清理“四堆”1000方,取缔违规占道经营户和流动商贩41个,拆除违章建筑12处约800平米。组建了镇容管理所,配套资金10万元,负责小城镇卫生保洁、园林美化、规范管理。

壮岗镇投资对镇驻地主要街道两侧进行人行道板铺装。对中心大街道路绿化隔离带栽植了雪松、金叶女贞等苗木。清除镇驻地和原演马乡驻地垃圾5000吨。对沿路建筑进行了粉刷。各村积极开展文明一条街建设。同时搞好文化大院建设,做到“家、部、室”齐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逐步实现“街道亮起来、路面净起来、四季绿起来、环境美起来”。

实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村容镇貌改善了,人们的心灵更美了。今年在进一步巩固老典型的基础上,又涌现出了西石河村、山底村、小茅墩村、大莲花村等新典型村庄10多个。做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三)以“三清、四改、五化”为抓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了农村宅基地超占有偿使用费征收工作,着力解决“空心村”。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指导农民建设美观实用的住宅。用足用活农村住房建设的各项补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着力做好坪上中心社区改造和址坊、河西、厉家寨、臧家庄子、高家山前等多层居住区规划建设。

各镇制定了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清理“三堆”和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使村庄逐步达到“五化”目标,即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有条件的逐步实施旱厕改造和秸秆气化、沼气设施建设。做好农村“一池”、“四改”和“一利用”工作。(即“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和“利用太阳能”),提高了村庄环境质量。

(四)以清理违法违章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组建成立了城管执法中队,和乡镇建设服务站形成了健全配套的建设管理体系。加强了建设项目执法检查巡查和督促落实。加大环境整治督查力度。共下达停建通知320份,落实整改230份,清理拆除违法建设90余份,均进行了相应处理。

二、今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区将认真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建设新型临港小城市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带动全区城镇建设和环境面貌快速推进,努力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区和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区。

(一)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度和广度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将按照市整治办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用新型临港城市的标准来推进、衡量整治工作,配套完善产业区市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对绿化、亮化、广告制作、景点规划等要提高档次和品位。把整治工作与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努力解决好与城乡居民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切实提升我区城乡的生活品位,提高我区文明程度,今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临港城市建设。要积极推进五项工程:路网建设工程、旧城改造工程、设施配套工程、绿化亮化工程和城市形象工程。

(二)以规划为龙头,增强环境综合整治的针对性

今年我们在完成产业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对5个主要居住片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城镇载体功能。联系有关市规划设计单位来产业区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以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特别是做好主要道路的控制和建设风格。抓好“七带五部”、道路出入口、园林绿化、小区建设和道路配套工程的详细规划。

(三)加快道路建设步伐,提升路域环境面貌和产业区形象

全面加快主干路网建设步伐。为下一步环境整治打下良好基础。目前,临港产业区共开工建设道路22条,共110公里。其中开工主要道路12条,坪上起步区等园区路9条,立晨路北段、振兴路等4条道路已经竣工,其余正在进行路基工程;东环路南段、5条化工园区路由东亚国际投资集团即将进场;另外对县乡道团林-唐楼路进行了农村公路大修改造;对鲁苏边界道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野九路、板团路公路大修改造计划。积极做好区域交通对接,为产业区和港口建立起方便的交通联系创造条件。今年5月1日前完成骨干网建设。把五纵五横主干道路打造成产业区的形象大道、经济大道、景观大道。

(四)加快以农村住房建设为主体的旧城改造工程

今年计划完成新建住房2551户;整村建设改造村庄13个、整村建设户数1049户;改造坪上二村、三村等城中村2个、涉及城中村户数300户;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村庄10个、利用增加挂钩政策村庄计划新建住房447户、实现增减挂钩节约土地600亩;分散建设902户;改造危房600户。重点是改造旧村,建设中心城区,即以坪上一、二、三村、牛庙、王家岭为一体的一个市区;加快建设厉家寨、下寨、中峪子三个社区。按照产业区城镇建设的总体方案,加快以坪上镇驻地为中心的生活、商贸区的改造建设和规范提升,尽快启动坪上“三河”区域的综合开发,形成景观带。厉家寨社区、临港教育小区、坪上一村社区开发、坪上三村社区开发等要尽快启动,力争年底初具规模。

(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产业区承载功能

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重点是围绕城市功能搞好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启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特别是城市集中供水工程,力争今年5月份建成运营。搞好道路绿化。重点是对所有在建的道路,下半年要全面进行绿化,建设林荫大道。包括岚济路坪上段、镇驻地南北中心街、“三河五路”、绣针河流域,突出镇驻地东西、南北两条主街。今年着重抓好绣针河流域的治理建设,在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按照湿地公园建设的有关标准,进行科学适度开发。

(六)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6篇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和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紧紧围绕“14810”总体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机制,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格局,确保“两手硬”、“两战赢”,稳步推进各项事业有序发展。现将2020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常态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活加快恢复。面对肺炎疫情,我镇根据上级安排部署,迅速响应,成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多次召开专项推进会,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镇配备网格员956名,准确上报每日疫情防控数据,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舆论宣传,全镇共张贴宣传海报2000余张,移动宣传车次5008次,发动志愿者参与宣传5326人次,各村(居)及镇电子显示屏24小时重复滚动标语;深入企业开展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宣传,积极指导辖区内中小学复学工作,确保安全复工复产复学;推进安康码申领、核验工作,全镇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态势不断巩固,实现全镇肺炎“零疫情”。

二是实现重点项目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项目建设工作,持续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活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抓手,全年各类重点项目累计总投资达2亿元。年制造350栋生态树屋项目、年产300万吨山泉水项目、栗坑神塘田园综合体开发项目、神湾农旅项目等均按建设进度建设之中。全年完成财税收入1600万元,同比增加12.5%,完成规模以上固投2亿元、同比增加30%,规模工业产值6500余万元,同比增加20%。全年计划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个,到位资金实现3亿元。

三是夯实镇域经济基础,全域旅游发展落地生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融入—九华山—石台旅游圈中心。2019年,我镇聘请专业团队,编制完成《镇全域旅游规划(2019—2030)》。对照规划,编制了15个旅游招商项目。经过多方多次探讨我镇确定了全域旅游宣传口号——“九华深处 茶香”。为进一步营造了发展全域旅游的浓厚氛围,2020年我镇举办了首届霄坑村茶叶开园节、首届黄田村消费扶贫采摘节和第三届区农民丰收节,扩大了对外知名度。为丰富业态,抓好结合,做足“旅游+”,我镇主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旅游+茶业:以盛产绿茶闻名,现有茶园面积2.29万余亩,年产春茶300吨左右。今年我镇积极利用霄坑茶叶资源,做大做强霄坑品牌,为更好推动旅游业与茶产业的深度融合,目前正准备成立霄坑茶叶研究所,利用了闲置校舍并流转校舍周边的茶园,开发以茶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良性循环。二是旅游+农业:坚持“农旅结合 以旅兴农”的思路,盘活现有资产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合作。目前必胜村正与过湾农业合作开发板栗园采摘项目发展旅游产业。十字村今年全村种植黑木耳菌棒预计在130万棒左右,目前正改善提升相关基础设施,为打造黑木耳研学基地奠定良好的招商基础。三是旅游+文化:一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积极推进霄坑黄西工委纪念馆项目建设,与霄坑绿色生态旅游相融合,打造红色+绿色的旅游发展模式。二是发展长寿文化旅游,积极打造长生文旅康养小镇、神塘田园综合体等项目,营造镇宜居宜养宣传氛围。三是发展怀旧文化旅游,对高坦老街进行整体开发,融合区风俗特色,打造民俗一条街。

四是聚力脱贫攻坚收官战,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清单,全镇共梳理问题31个,落实整改措施74条。紧盯“三户一体”,建立预警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光伏扶贫等重点扶贫工作。派出专班,发起“百日行动”,围绕“三落实”“三保障”“三精准”及“七个不落一个不少”,排查解决问题68个。实施“三业”工程,实施抱团发展项目24个,受益贫困户298户。实现10户19人脱贫、高坦社区和十字村的边缘村退出。免费开放1个综合文化站,新建2个文化活动中心。完成医保凭证激活率80%以上、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6.97%。完成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工程、养老服务中心、3个卫生室建设,3个养老服务站全面竣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是坚持完善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开展企业违法排污、秸秆禁烧等专项整治行动,2020年,清理沟塘、农村污水坑、臭水体181个、农业生产废弃物66.4吨。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完成乡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5.426公里、危桥改造5座。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五清”村民组153个,清理渠塘206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2183处,清理无功能建筑566处、废旧厕所(旱厕)178处、废旧房屋63处。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建村居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50户、镇级“美丽庭院”示范户200户、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7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户。实施对2个自来水厂及41个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完成400口改厕任务。有效结合“双提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重促”专项行动,实施 “四下基层”、“四最”试点工作,营造平安法治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六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纪律作风进一步严明。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学习贯彻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机关干部职工会等进行专门研学,同时10月还邀请省委宣讲团给全镇干群开展深入宣讲。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继续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廉洁政府,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我镇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全域旅游,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升级。

一是积极做好全域旅游推进工作。成立镇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及旅游专班;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美化、标识牌建设;完成国省道、重点河流沿线村以及集镇、重点村(高坦、长山、新村)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重点启动旅游智能化建设和标识牌规范化工程。积极扩大平台,将纳入全区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开展文旅游招商和推介。

二是重点推进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年产300万吨山泉水项目、神湾农旅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发挥我镇的生态及旅游资源优势,努力完成镇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中15个招商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壮大霄坑茶叶、十字黑木耳等集体经济,规划整合农产品加工作坊,创建品牌,逐步打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

三是继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范围,提升档次。积极争取实施高标农田改造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奠定基础。全面推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做好“五清一改”工作。逐年新建旅游公厕和小型停车场。积极申报秋浦河治理、龙舒河治理及其他河流山塘水库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S221、桃栗路风景道(沿路驿站、彩色骑行道等),沿线建造黄田、栗坑、新村、杨棚以及十字等五个交通服务驿站。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由于我镇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缺乏平台和资金,在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旅游人才,全域旅游管理人员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海岛农村;水污染;治理;舟山

作者简介:孔朝阳(1973―),男,江西鹰潭人,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12003

1 引言

水环境是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灵魂”,也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目前,农村水环境质量普遍较差,因此,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整个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浙江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浙江省的海岛地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还有待深入展开,因此,当前海岛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仍比较严峻,农村环境整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海岛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问题。加强海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六横岛位于舟山市南部海域,西距宁波北仑7.5km,北距普陀区治沈家门24.8km。境域东濒东海,南部海域与象山县海域相连,东北隔港为虾峙门国际航道。全岛路域面积121km2,全岛海岸线总长85.05km,其中10~30m深水岸线36.3km,港域腹地40km2,紧靠虾峙门国际航道。2008年5月成立舟山市六横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六横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辖六横镇,全区域可通航水道11条,岛附近有4个国际锚地,常住人口约10万人,六横镇辖9个社区45个行政村,(81个村(社)经济合作社),2个居委会。涉及渔农户18 750户,渔农业人口61 282人。全岛基本形成以船舶修造、临港石化、港口物流、海洋休闲旅游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格局。

2 六横岛农村污水的治理成效分析

近年来,舟山市六横管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土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加压力,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原有乱搭乱建的露天粪缸基本清除。2009年整治生活污水涉及农户6 156户,占应整治农户15 039户的41%,投入资金1 103万元。其中市、区下拨资金318.55万元,镇级下拨资金784.45万元。建造污水净化池41只,容积5 489立方,铺设污水管35 700m,新改卫生厕所1 949户,正在改造230户。完成滚龙岙、礁潭、高峰三村河道综合治理4.3km,清理村内河沟池塘17 960m2。特别是杜庄、贺家、清港、东升4个村(社)部分自然岙污水治理已全部完成,台门社区高峰村389户中210户污水治理已接入污水管网,完成总工程量的85%左右。2011年全镇新建渔农村公厕15座,每个行政村有一座无害化公共厕所,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户活动,村民卫生习惯改变,渔农民居室内外整洁,柴草、杂物堆放整齐,家禽牲畜实行圈养。

实施污水管网投入资金2 750万元,安装25km污水连网主管道和10km自来水联网工程,改造龙山中心村、双塘中心村、夏家、石柱头、东升、积峙、礁潭、高峰等9个渔农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 033万元。让渔农村群众能饮用清洁安全的自来水确保渔农民饮用水清洁卫生,全镇饮用水改造后受益人口达到6.8万人,新增渔农民饮用水受益人口1.7万人。

3 六横岛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来源

(1)六横岛农村水污染现状。随着六横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六横岛的环境压力也逐渐加大,最为突出的是工业污水和农村生活水排放的污染问题。由于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直接扔进河道,导致各类有害物和疾病传染源遍布河道,同时污染地下水。岛上村庄每年排放的生物污水总量处理率没有超过2%,导致村镇河道水质日益变差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居住环境。

(2)六横岛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于农民、学校、机关、餐饮点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村镇企业及大型企业处理过的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废水。

(3)六横岛农村水污染危害。水污染主要破坏水环境,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小溪小河自净能力减弱,流水质降低,破坏正常的生态系统,导致水富营养化,破坏地表水源;污水下渗严重影响农民安全饮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4 六横岛农村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4.1 建设资金缺乏

六横的社区比普陀其他兄弟乡镇的社区规模大、人口多、建设任务重,上级部门在分配资金中按社区数量分配,而不是按照规模分。村(社)的运转模式也与兄弟乡镇的各村不一样,六横镇在2003年合并了9个中心村,截至2007年底对9个中心村经济合作社全部进行了分设。现已全部以村经济合作社为单位开展工作,而上级有关部门在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不予考虑,必须以行政村为单位,在资金安排上不足。镇财政虽然支持力度较大,于2007年安排了810万元、2008年安排了1 250万元,2009年安排了1 420万元,但远远不能满足新渔农村建设的需求。

4.2 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够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概念模糊,把水作为自然应该供给的资源,过度挥霍。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农村居民,相关部门也忽视了农村水利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农村水利建设往往被边缘化。

4.3 水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规划滞后

与城市相比,海岛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起步较晚。城市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优先政策,对城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而对海岛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同时,海岛农村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功能不齐全,大部分海岛村镇都没与形成统一的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水处理专项整治规划。

4.4 污水处理能力薄弱

海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管网服务范围极低,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顺地面漫流,流入就近明沟、河道和池塘,严重影响水体水质。海岛农村地势复杂,渔农居住相对分散,很难铺设污水管道,这对污水收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5 污水处理技术不成熟

由于海岛农村不同于内地农村,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分散的渔农居住情况,使得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海岛上还不能很好的应用,因此开发、引入建设成本低、处理效果佳、运行费用省、适合分散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也成为解决海岛农村污水问题的当务之急。

5 六横岛农村污水治理模式选择

5.1 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

对于距离城镇污水管网比较远,或者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投资较大的村庄,不可能把污水收集后输往就近的污水厂去处理,只能选择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处理的方式。

5.2 沼气净化池处理模式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是沼气池。沼气净化池处理模式采用“多级发酵技术、多种好氧过滤和多层次的净化”逐段降解,根据水质确定工艺流程,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工艺流程主要结构有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兼氧发酵系统和后处理好氧过滤系统。使经处理的出水水质能较稳定地达到粪便无害化和污水排放标准,用于农田灌溉或水产养殖。污水沼气净化池处理模式有分流和合流两种工艺流程。

5.3 分区集中处理模式

分区收集生活污水,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自然处理等工艺形式。本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小、布局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

5.4 统一集中处理模式

收集所有生活污水,利用一处设施处理全部污水,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本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

5.5 接入城镇污水管网模式

靠近城区、镇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宜优先纳入城区、镇区污水收集系统,所有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送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这种模式适用于距离中心城、卫星城、建制镇的城镇污水管网较近(5 km以内),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

6 六横岛农村污水治理的对策

6.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村民认识

农村居民普遍环保意识淡薄,解决农村污水污染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切实的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要把提高群众意识、转变群众环保观念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的内容。各级政府,尤其是村镇一级政府的重视是关键,各部门要形成合力,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要向海岛农村延伸。各村镇要成立专门领导组织,根据本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积极发挥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管作用,实行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6.2 加强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一次性投入较大,且基本没有经济效益,还需要一定的日常管护费用,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加大财政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专项资金。同时,借鉴其他地方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可采用省、市、区、乡镇财政配套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和集污主管网建设投入,村里负责集污支管道的投入,村民负责改厕和家庭化粪池的投入。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海岛农村污水处理领域。

6.3 加强科学规划,分类分步实施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综合考虑海岛农村村庄布局规划、人口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完善全区村庄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并按照专项规划制定好年度实施计划,确定治理对象、处理方式及进度安排。处理方式要根据海岛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则上邻近污水收集管线的村,生活污水统一通过污水收集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远离污水收集管网或相对分散的村采取生态化方式处理。此外,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海岛农村点多面广,且不少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因此,可先解决位于重点开发区域的村、严重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村、群众积极性高且改厕率高的村以及人居集中、人口较多的村的污水处理问题。对居住分散的村,可先解决居住集中区的治污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最终全面实现海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6.4 加强管理能力,建立长效机制

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单位、镇(街道)、村新农村建设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经费设立资金专户,确保合理使用、专款专用。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特点的“村民自治、乡镇督查、县市监管”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要调动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展环境保护自治,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基层农村环境保护协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6.5 加强环保科技,注重科技投入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加强海岛污水科研的力度,整合和利用现有技术资源,重点加强船业、工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资源回用集成技术、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土壤污染修复和治理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建立完善的海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推广制度,加大对海岛农村环保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政策支持。大力推广低成本、操作简便、高效的海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大力培养和引进农业农村环保方面的科技人才,加强对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事海岛农业农村环保科研工作的人员和农村环保技术成果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致谢:本文得到浙能集团舟山煤电总经理张基标、副经理周树勋的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舟山市普陀区渔农村污水治理资金补助办法[R].舟山: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2009.

[2] 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舟山市普陀区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R].舟山: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2009.

[3] 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R].舟山: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2009.

[4] 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村庄整治工作情况汇报[R].舟山: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2009.

Study on the Situation and Solution of Island Rural Water Pollution in Zhejiang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Liuheng Island

Kong Chaoyang

(The General Manager Department of Zhoushan Coal and Electricity Company,Zhejiang

Energy Group,Zhoushan 316131,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oce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Zhejiang,the island rural economy accelerated development,with it the problem of rural water pollution became more prominent.So the solution of island rural water pollution must be governed more strongly.This paper,firstly taking Liuheng country in Zhoushan City for example,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the sources of water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 hazards and other issues,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ed problems,lastly puts forward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8篇

这次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总结去年和“十五”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和今年建设工作。会前苏增添副省长听取建设工作汇报,刚才又发表重要讲话,对全省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20__年工作及“十五”简要回顾

20__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围绕“海西区”建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呼应“海西区”战略统筹城乡建设

为确立海峡西岸城镇群地位作贡献。积极呼应,主动融入“海西区”发展战略,我们多次向建设部汇报、沟通,阐明建设“海西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经过努力,海峡西岸城镇群被列入正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__—2020年)》,成为全国重点发展城镇群之一,明确海峡西岸城镇群在全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发展中心城市。发挥规划综合调控作用,开展厦门、泉州、莆田、龙岩、宁德、福州、三明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前期研究,明确中心城市发展方向和规模,做好与土地利用等规划衔接。部署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厦门市基本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海域功能区划及相关各类专项规划“一张图”集成工作;漳州市完成“十一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闽江口城镇群发展规划》、《厦门海湾型城市发展纲要》、《泉州湾城镇群概念规划》等付诸实施。完成《文秘站网省“十一五”城镇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全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2亿元,比增23.8。福州二环高架、泉州滨海大道、厦门东通道工程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建成或在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245公里。推进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LNG城市用气一期项目顺利进行,完成五城市初步设计,抓紧管道建设。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新增泉州宝洲二期等5个污水处理、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等7个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起草《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上报省政府,新增公交车辆423标台;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燃气普及率95.8,污水处理率48,垃圾处理率90,人均道路面积11.2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9标台,均居全国前列。厦门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和“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

推进城市联盟。厦泉漳城市联盟召开第三次市长联席会议,推动项目落实。成功举办首届闽南(厦门)人居环境展示会、城市联盟高峰论坛;完成《厦泉漳发展走廊规划》编制,开展海沧和角美、翔安和南安地区协调发展规划编制,厦漳城际铁路和跨海大桥、长洲-海沧第二通道建设前期研究;建立厦泉漳污水排放、海洋渔业监管、风景名胜资源及旅游合作等机制。厦门、漳州签订《推进厦漳山海协作和城市联盟协议书》,加快两市港口整合。泉州内部联盟试点——晋江仙石山与泉州江南池店合并建设污水处理厂项目动工。完成三明、沙县一体化概念规划编制。组织参加泛珠三角区域房博会,推介海峡西岸房地产投资环境。

村镇建设取得成效。指导国家重点镇开展总体规划修编,新增龙岩坎市镇等4个镇为第二批省山区重点镇建设试点,开展金融支持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试点。157个乡镇和工贸区、居住小区开展规划编制。确定第八批全省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23个。新制定村镇住宅通用图2种,印制1.5万套免费发放,1万多农户采用通用图,促进农村传统建房方式改变。福州、南平、三明、宁德等受灾地区规划建设部门加强灾后重建的技术服务和工程质量监管,86个受灾点的灾民按时入住,确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入住目标。各级建设部门加大对挂钩扶贫点规划建设指导和技术支持。龙岩市开展沿国道村容村貌治理。全省村镇建设完成投资130亿元。

加快城乡生态建设。落实省委生态省战略。加强城市环境建设,15个城市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泉州、漳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建设部验收,龙岩、晋江、惠安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公布省级园林小区64个、园林单位__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m2,分别列全国第5、7位。公布我省第一批439棵城市古树名木。举办以“人??人居环境”为主题的第三届全省展。厦门市承办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开展重点流域乡镇垃圾治理,完成水口库区和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编制,编制闽江流域乡镇垃圾处理规划。全省137个村开展旧村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试点。莆田市完成50多个村整治,100个村设置环卫设施、配备保洁人员,环境 卫生明显改善。加强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起草加快风景名胜区发展和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文件上报省政府,启动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编制。开展优秀近现代建筑普查、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编制《文秘站网省“十一五”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街区、镇、村)保护项目规划》上报建设部,编制《文秘站网省“十一五”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规划》、《文秘站网省“十一五”垃圾处理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晋江市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三明市沙溪河两岸生态环境整治和福州市马尾船政文化遗产保护3个项目申报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武夷山通过“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验收。邵武市和平镇、连城县培田乡宣和村、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泰宁县城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小城镇”。

加强城乡规划监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市规划“一书两证”制度,着手开展规划效能监察前期工作。与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试行)》,指导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完成国家、省级开发区规划审核,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福州、龙岩、宁德等城市健全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开展风景区综合整治工作,清源山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

(二)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凸显

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发展。结合省情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机制,努力引导投资消费稳步增长。房地产完成投资540亿元左右,比增1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投资量列全国第9位。以住房为主体的房屋消费保持增长势头,房屋交易面积2905万m2,交易总额达796.4亿元,分别比增15.3、30,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房价总体平稳。房地产上缴营业税、所得税、契税等66.1亿元,比增26.3,占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15.3。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经济适用房新增项目17个,完成投资13.1亿元,施工面积178.3万m2,竣工面积66.6万m2;福州、厦门、漳州、莆田、三明启动廉租房建设。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达151万人,归集额307亿元;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77.2亿元,住房公积金个贷使用率达58.4,支持了24.6万户职工住房消费。房地产业投资、消费双向拉动经济增长,支柱产业地位作用凸显。

建筑业改革发展取得突破。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放手发展民营企业,拓展省外市场,厅驻外办事机构靠前服务,省厅与建设银行签订促进建筑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全省资质内企业完成施工产值800多亿元,比20__年翻一番,省外产值200多亿元,比20__年翻两番。“建筑之乡”完成施工产值152亿元,其中省外产值66亿元,占全省省外产值32.6。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包括设计、监理、检测等收入)突破1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省政府提出的20__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千亿元的目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闽西建筑公司等86家国有集体企业完成改制。龙岩市企业改制任务全面完成,泉州市企业改制面达到90。民营企业已占全省建筑企业总数85,基本实现省政府提出三年改制目标。闽南建筑公司获国家特级房屋建筑总承包资质,是建筑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建筑业上缴营业税、所得税34.7亿元,比增20.9。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共上缴税收100.8亿元,占地方级财政总收入23.4。两大产业从业人员达140万,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新贡献。

(三)项目工作和科技进步取得新成果

建立项目工作新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下发《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意见》,召开项目工作会议,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建立项目办,完善项目培育、储备、生成、落实机制。初步建立省级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达632个,其中在建项目428个,储备项目204个。全省建设系统项目信息网与“6?18”网、外贸厅网链接,为“6?18”、“9?8”等招商平台压物资源源不断推介项目。在“9?8”投洽会上,建设系统推介项目达115个,总投资122.9亿元,其中3个项目上台签约。跟踪签约项目,促进项目落地。靠前服务项目建设,成立省LNG城市用气项目工作机构,协调推进LNG项目建设;省厅建立文秘站网大剧院工作班子,具体指导项目招标和建设工作。深入炼化一体化、红庙岭垃圾焚烧电厂、闽台缘博物馆等现场调处项目工程问题,指导温福和福厦铁路、浦南高速公路3个项目房屋拆迁工作,核准跨5个设区市、27个县、涉及1.7万住户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等环节都为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厦门市建设局以“超常不违规,创新不走样”为原则,强化驻场协调制度,保证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泉州市把城建任务分解为55个项目,形成“五个一”(一个项目、一个负责人、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机制、一笔启动资金)项目管理机制;漳州市规划局采取五项措施,为项目带动提供优质服务;龙岩市建设局开展“城建 项目百日竞赛”活动,建立项目建设奖惩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等,全系统形成找项目、干项目、服务项目的良好氛围。

建筑节能和信息化取得成果。颁发《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意见》等文件。广泛宣传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出台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细则,下达地方标准24项。开展城市路灯节能改造试点,推行新建民用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全省节能设计审查通过率达到100。“文秘站网省广播电视中心”等5项工程被列为全国“建筑业10项新技术”示范工程,省博物馆新馆示范工程受到建设部表扬。11项技术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列各行业第2位。福州、厦门节能城市试点一期项目通过建设部和美国能源基金会验收,获二期项目资金资助。建筑智能化发展加速。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快,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城市开通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其中福、厦两市系统被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单位,两市市场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一体化工作受到建设部表彰;武夷山、鼓山被评为“风景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先进单位”,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四)依法行政和维护社会稳定取得新成效

推进法制建设。配合省人大、省政府相关部门完成《文秘站网省物业管理条例》、《文秘站网省建设监察条例》(修订)、《文秘站网省建筑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法规修改、论证工作。下发《全面推进全省建设系统依法行政若干意见》。完成“四五”普法工作。开展《行政许可法》贯彻情况检查,加强拆迁、规划、房产发证等行政复议工作,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查处杨家溪风景区等违章建筑。修订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规定,促进发展。建立全省建设专业政策法律服务团,为行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开展招投标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出台规范经评审最低价中标办法的规定,依法对一些重大项目违法评标、施工企业申报资质弄虚作假等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围标、串标、盲目低价中标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招投标投诉明显下降。加强诚信建设,初步建立全省房地产、建筑企业和行业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出台信用等级评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表彰一批讲诚信的建设类企业、中介机构,对不良行为企业进行记录与曝光,促进市场公正公平。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清理拖欠工程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清欠49.9亿元,清欠率达87.1。其中政府投资项目清欠率97.5,房地产和其它社会项目清欠率79,完成国务院下达的清欠目标任务。认真纠正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问题,解决一批拆迁遗留问题,建立城市房屋拆迁许可备案制度,加强拆迁单位资质管理,福州、厦门、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完善拆迁补偿安置政策,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进京上访人数、批次和量明显减少。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保底线”,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推行差异化管理,严肃查处质量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省政府下达的安全责任制目标。

(五)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

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人才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开展“诚信为民”树形象活动,推动行风建设。宣传行业职工为经济社会建设所做的贡献,组织一批基层劳模出国考察。全省各地举办“环卫工人节”十年庆典,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慰问一线环卫工人,为环卫工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视队伍安全“保底线”,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细化落实党风廉政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来水行业创建“文明行业”取得成效,全系统涌现出71个部级、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组织注册建筑师等9类近万人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核发各类证件1.55万件,执业资格注册人员达1.3万人。开展建设类职业岗位技术培训与鉴定,两年累计培训鉴定一线农民工生产操作人员11.7万人。

齐心协力抗击自然灾害。去年我省台风、洪灾和寒冻等灾害频发,给城乡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各级建设部门启动预案,带领职工奋起抗灾救灾,使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特别是“龙王”台风造成福州市内涝,内河、环卫、园林、公交、自来水、燃气等部门职工,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供气和公共交通,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致、行动迅速,措施有力,为救灾和灾后重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可贵合力,展示了建设系统职工的风采。

同志们,20__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五”计划全面实现。“十五”期间,是我省建设事业进步最快的五年。

——城乡建设成就显著。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由41.5提高到47,城市建成区面积比20__年扩大43.6。城镇规划体系逐步完善,设市城市和73的县完成了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大部分设市城市和52的县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设市城市及部分县完成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详细规划覆盖率达70以上,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等城镇群发展规划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厦泉漳城市联盟在探索中发展。市政公用设施逐步完善,累计投入350亿元,是“九五”的1.8倍,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反映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8项指标全面提升,其中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取得突破,实施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46个,吸引社会资金29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13座、垃圾处理场13座,污水 处理率由全国第18位跃升第10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全国第6位进到第4位。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厦门获“联合国人居奖”,泉州市区排洪排涝工程获“联合国迪拜奖”,漳州市垃圾综合治理等7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福州等3个城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个城市通过建设部验收;厦门市获“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称号。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保护成绩突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达到13处,数量列全国第三位,其中1处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省级风景名胜区35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达到9处,省级11处。泉州市中山路、漳州市香港路—台湾路获“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村镇建设稳步推进。龙海角美镇等68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244个建制镇、集镇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指导170个省级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建设,其中26个被评为省级村镇住宅优秀小区。制定村镇住宅通用图五种,印发3.5万册下乡,赠送农民建房选用。确定重点流域41个乡镇为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新村建设、旧村改造成效明显。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7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m2,分别比20__年增加3.7m2、0.9m2。自来水普及率85,比20__年增加6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投资五年累计1854亿元,年均增长21.9,占全省城镇固定投资27.5,是“九五”的2.2倍。商品房竣工面积7150万m2,是“九五”的2.1倍。房屋交易面积9790万m2,交易总额1960亿元,分别是“九五”的1.8倍、3倍。累计上缴税收202.4亿元。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化,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城镇住房新体制初步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平方米,居全国第三位。物业管理水平提高,全省城市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占物业总量68,比20__年提高23,居住水平和环境大大改善。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累计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214亿元,年均增长29,是“九五”的2.6倍。累计上缴税收118亿元(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累计合并上缴税收320.2亿元,占地方级财政收入19.8。)。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6.9。企业结构调整优化,国有集体企业与民营企业数量由78∶22变为15∶85,一、二级建筑企业占企业总数由18.8提高到48。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其中农民工占90。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和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初步确立。有25个项目获国家优秀勘察设计金、银、铜奖,26个项目获部优秀勘察设计奖;14个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259个工程被评为省优质工程。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建设科技进步加快。颁布技术政策公告9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89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4部。97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比“九五”增长42。69项技术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121项成果列为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3项省示范工程和10项全国科技示范工程通过验收。信息化工作成绩突出,文秘站网建设信息和政务网日访问量达到1万多人次,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政府网站。全省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实现网上审批。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城市规划管理、部级名胜风景区监管等信息系统加快建设。

——依法行政,服务发展。建设法制和政策不断完善,出台3部地方性法规和一批规范性文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逐步深化,取消37项行政审批,占总数52.1,下放4类许可由设区市或县(市)审批。各级建设行政机关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实行一个窗口办公、公开办事,网上审批等,行政行为逐步规范,服务基层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成就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系统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我谨代表省建设厅党组,向为建设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系统干部职工,向长期支持建设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省直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省厅机关围绕省委部署和省政府、建设部总体要求,按照“弱化微观管理,强化宏观引导;弱化事前审批,强化事后监管;弱化权力情结,强化服务意识”的要求,不断推进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吃透上情、摸清行情、科学决策、督查落实,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省厅与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发展;二是始终坚持建设行业民生性特点,突出为民;三是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举措破解难题,突出创新;四是始终坚持凝聚全系统力量,攻坚克难,突出合力;五是始终坚持工程质量安全和干部队伍两条“安全保底线”,突出平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建设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城镇粗放发展的模式亟待转变;二是统筹城乡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三是市政基础设施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城市综合防灾和应急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四是协调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机制尚需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有待健全;五是建筑业企业体量偏小,整体竞争力偏弱,不足以应对WTO后过渡期严峻的市场竞争;六是建设领域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仍未消除,各项改革有待深化。这些问题,今后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建设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海峡西岸”写入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埋头实干,扎实推进”海西区”建设。

“十一五”我省建设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部署和省政府、建设部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海峡西岸城镇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建设的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转变城镇发展模式。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推动村庄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引导房地产理性投资消费,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为文秘站网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而奋斗。

“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市规划建设:城镇化水平达52,城镇体系较为完善,达到设市标准城市28个,其大城市3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5-9个。按照“强化一带、延伸两翼、构筑三圈、整合四湾、拓展六轴”(详见《文秘站网省“十一五”城镇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发展构想,重点引导沿海城市带和三大城市圈整合,增强中心城市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道路面积12m2,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5标台。自来水普及率98,燃气普及率96。城镇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m2。城市污水处理率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二)农村规划建设:完成全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修编;完成30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重点流域垃圾治理任务,全省农村垃圾处理率达50以上。

(三)房地产业: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市住宅成套率达到88%;房地产开发投资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在确保用地供应的基础上,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占商品住房竣工面积8%以上;住房公积金归集率达60%;设市城市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四)建筑业:全省建筑业年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省外境外产值达到500亿元。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全社会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企业结构优化,产业集中度提高,技术创新机制初步建立,市场开拓能力较强,工程质量安 全水平提高。

(五)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成果。构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建立建筑节能全过程闭合管理机制,实现新建民用建筑节能50目标。

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要立足新起点,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新机制。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指导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要积极探索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新机制,探索以城带乡的途径。

二是更加注重转变城镇发展模式。“十一五”规划提出20__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亿元、单位GDP能耗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目前城镇粗放发展的模式已不能延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型发展道路。要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布局和发展规模,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城乡生态环境。要依靠科技创新,把好设计关,提高建筑“四节”水平,倡导资源节约消费模式,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增强海峡西岸城镇群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矛盾和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各级建设行政机关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要积极探索建立市政公用领域向民营资本开放的新机制,争取生成一批城市基础设施、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要继续完善落实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政策,扩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要推进建筑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建筑业发展水平。

四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结合好。作为民生性特点突出的建设行业,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情,必须抓紧办好;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有打算有安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三、切实做好20__年各项工作

20__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把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实现建设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20__年主要工作是:

(一)以规划为龙头,引导海峡西岸城镇群建设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和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方法。以落实海峡西岸城镇群空间规划为重点,开展《海峡西岸城镇群发展规划》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建设部与我省联合编制,提升规划层次。抓好泉州、莆田、龙岩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福州、三明等城市修编前期研究。编制我省地震重点监视区抗震防灾专项规划。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四大湾区港口整合、岸线利用和沿海大通道规划建设。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内容,依据对城市资源承载力的科学评估,突出市域城乡空间资源的统筹利用,明确划定禁止、限制和适宜三类建设区范围,划定城市蓝线(水系)、绿线(绿地)、紫线(历史文化街区)和黄线(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等保护范围界线。改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探索塑造城市特色途径,将城市设计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方式,充分发挥专家在规划论证、评审等工作中的技术把关作用,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

发挥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控作用。全面完成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合理确定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和用地布局,强化对资源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选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明确城镇发展时序,促进向集约型转变。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体现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要求,并把城市中心、旧城改造和近期发展地区作为重点,明确各类空间和界线管制措施。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质量,增强可实施性,扩大覆盖面,确保土地出让转让有据可依。

发展城市联盟。完善城市联盟机制,以项目为纽带,促进联盟不断拓宽领域,深化内涵。重点研究区域性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落实一批已确定的共建项目,生成一批对城镇群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出一批见效快的互利合作项目。推动厦泉漳城市联盟向龙岩延伸,促进闽西南一翼协调发展。建立福州市域内部城镇联盟机制,推进福州、三明、南平、宁德等城市的联盟试点,促进闽东北一翼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组织城乡规划大检查。完善城乡规划工作汇报、执法检查和举报制度。福州、厦门要扩大城乡规划网上办公范围,公开规划信息,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其他城市逐步实施。开展福州、泉州城市规划政务公开试点。完善重点项目规划选址机制。加强对福州市重要节点、重要项目建设指导监督,提升省会城市建设水平。组织“八闽杯”人居环境竞赛检查评比活动。今年6月,将召开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十五”城乡建设成就,部署“十一五”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二)以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规划建设指导。出台《文秘站网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若干意见》。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补充制定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未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县要将体系规划和布点规划合并制定。列入整治对象的村庄都应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计划,指导村容村貌整治有序开展。加强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态建设项目的城乡衔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服务功能。把重点中心镇纳入“八闽杯”人居环境竞赛检查评比活动。推广农村住宅通用图,引导有建房任务的村镇和有建房意愿的村民集中建设,按规划和抗震防灾要求建房。发挥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协管员作用,加强农村各类建设监督管理。拟于3月底在莆田召开农村规划建设工作会议。

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试点。重点解决农民最急需的配套道路、供水、排水等最基本的公共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搞好卫生绿化,实现村容整洁。省厅确定莆田、长乐为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各设区市也要抓一批试点,为20__年全面启动村庄整治工作积累经验。要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与工作计划,把村庄整治与旧宅基地改造、土地整理、新村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各各界的资金与实物支持,发挥农民积极性,引导自主投工投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作用,注意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防止大拆大建和形式主义。

全面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家园清洁行动”是治理农村垃圾的专项行动。重点治理重点流域、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和沿高速公路国道两侧农村垃圾问题。计划年治理100个镇(乡)、1000个行政村。各地要根据今年任务的分解,制定县域垃圾治理行动方案和具体措施。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并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积极探索村民自主管理垃圾处理工作的途径。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营运维护与管理,对农村垃圾清扫、集运等管理资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补贴。要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垃圾清扫、运输、设施维护管理队伍,促进农村垃圾处理走上日常化和良性运行轨道。

(三)以项目为抓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公用事业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项目工作。分解“十一五”规划指标,广泛收集生成建设类项目,健全项目库。做好在建、储备和意向项目的落实工作。完善专家库,发挥专家在工程项目咨询中论证作用,提升在建项目组织化程度,提高建设类项目在“6?18”、“9?8”、闽港闽澳合作等省级项目招商推介平台的签约率。靠前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跟踪落实对接或推介的项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跟踪城建项目国债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落实质量进度和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建成。

调整优化城建投资结构。要加大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具有全局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绕城高速公路、进出城快速干道及停车场项目建设。抓紧LNG城市用气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和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确保20__年投产。引导城镇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注重完善配套现有设施,重点加强城市供水、排水管网,燃气管网、共同沟、防灾设施等改造和建设;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重点流域城市水污染防治设 施建设;加强城市向周边村镇延伸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坚持公用事业的公共属性,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投资体制和管理机制,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制定水价改革政策,逐步推进实行阶梯式水价。全面推进道路清扫作业、垃圾收集、垃圾运输等环节市场化改革,逐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天然气利用政策研究,结合LNG城市用气项目建设,加快福州、厦门、泉州等市国有煤气、液化气企业的改制。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防灾能力。以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组织“八闽杯”人居环境建设竞赛为载体,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开展12319服务热线和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以公交、燃气、环卫、自来水等行业为重点,研究建立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做好地下管线等重要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建设领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城市地震、燃气、供水、防涝、桥梁、建筑工程等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城市应对危机能力。

(四)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提高建设质量与效益

引导节能和科技创新。严格执行《文秘站网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建民用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标准,强化建筑节能各环节的监管。推动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完善节能地方标准,加强建筑节能法规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以建筑节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领域为重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编制建筑“四节”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做好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限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完善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引导建设类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加强环境治理和设施运行管理。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贯彻省政府闽政办[20__]188号文意见,全面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提高收费标准。注重配套和完善污水管网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全省新增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5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立全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监控系统。保护饮用水源,推进“一户一表”改造,研究二次供水管理问题,开展全省市、县供水水质分析质控考核和重点市县水质检查,保证城镇供水安全。搞好环境卫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抓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加快城市中心区绿地建设,抓好城市出入口、道路和重要地段的各类绿化项目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和园林单位活动。指导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维护城乡生态平衡。做好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园博会筹备工作。加强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监管,加快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修编,推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保护规划管理,按照已确定的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单,按时完成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保护规划编制。指导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和改造。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公共交通在城镇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城市交通节约资源力度。城市政府要研究油价变化对公交的影响,落实对主导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福州、厦门要先行设立公交专用道和智能交通系统,其它城市逐步推开。抓好大型公共交通综合枢纽和场站建设以及快速公交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活动。

(五)以鼓励住房消费为导向,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引导住房理性消费。贯彻宏观引导、稳定房价,促进住房消费的政策。继续落实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中低收入居民购房,培育住房消费热点。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市场运行监测和分析水平,加大正面引导,促进居民理性消费。完善规划调控手段,调整土地供应结构,重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房屋的开发。房屋拆迁以“总量控制,发展优先”为原则,促进项目建设。鼓励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培育县域城镇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继续发展经济适用住房,落实用地政策,竣工面积争取达到商品住房竣工面积8。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户型面积、比例和供应对象,规范销售与上市交易。建立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坚持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各设区今年要全面建立廉租房制度。以提高归集率为重点,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强化住房公积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研究进城务工人员住房政策问题。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商品房销售环节管理,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查处未经预售许可擅自出售的行为,规范商品房交付使用行为,严格实行《商品房说明使用书》和《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制度。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研究制定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公平竞争,建立健全质价相符的等级服务收费机制,推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文本。

(六)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为动力,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

调优培强提高综合竞争力。继续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质量并举,注重质的提升,应对WTO后过渡期的挑战。全面完成国有集体建筑业企业改制任务,推进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代建制”,鼓励实力强的设计、施工、监理、房地产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发展。通过企业整合和国有企业改制,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建筑业企业晋升高等级资质,争取晋升特级企业1-2家,一级企业20-30家。继续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企业,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大型骨干建筑企业与“建筑之乡”的支撑作用。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发挥驻外机构作用,支持企业开拓省外、境外市场,加强银企合作,提供法律支持,增强企业拓展市场能力,做大做强产业,上半年将召开全省建筑业工作会议进行全面部署。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工程施工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鼓励创建优质精品工程,推行优质优价。继续规范完善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法,制定招投标示范文本。改进材料价格信息,编准编实预算价。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实施“两场联动”,加强标后监管,规范企业特别是挂牌的省外企业行为。完成清理拖欠工程款三年工作目标。抓好厦门市工程担保试点,推进工程担保制度建设。

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建筑安全、工程质量监管长效机制,深化安全质量形势分析,及时通报行业质量安全形势。狠抓目标责任制跟 踪考核,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进一步落实监理企业安全责任。开展创建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活动,健全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继续推行差异化管理,开展质量安全通病治理,强化大型公共建筑、乡镇等“四个部位”、建筑边坡和深基坑等工程安全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七)以依法行政和队伍建设为保障,营造建设系统和谐发展的氛围

推进依法行政。争取出台《文秘站网省物业管理条例》、《文秘站网省燃气管理条例(修订)》、《文秘站网省建筑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推进《文秘站网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文秘站网省建设监察条例(修订)》的立法进程。继续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的实施意见》,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贯彻《行政许可法》,完善配套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批后监管。建立行政许可实施情况动态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按照《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要求,落实建设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建设系统“五五”普法工作。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稽查机构、开展稽查。配合省人大开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执法检查工作。加强对全省性建设类社团指导监督,稳步推进改革,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作用。继续推进建设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等级评定,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健全建设专业政策法律服务团工作机制。

加强建设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提高公务员业务素质。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及职称评审,推动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继续抓好一线生产操作工人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建设行业“阳光工程”,加强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省厅将与省人事厅联合组织市县主管部门有关人员赴国外、境外开展规划和城市管理业务培训,组织一批民营企业家赴境外进行经营管理培训。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各项要求,“一手抓项目、一手抓廉政”。开展建设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深入开展行业“诚信为民”树形象活动,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落实为民服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抓好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和文明行业活动。加强典型培育和行业宣传工作。组织好建设代表团参加省第13届运动会工作,争取好成绩。

关于“十一五”规划。做好我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抓紧抓好“十一五”建设事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把专项规划编实,争取将建设系统的项目纳入各级政府的建设规划盘子中。

“两节”期间,工作繁忙。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注意把紧两条“安全保底线”。一要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抓好建筑工程、公共交通、供水、燃气和公园游乐设施安全工作,完善落实各项预案,做好应急防范工作。二要抓好廉政工作,杜绝铺张浪费。三要落实好春节的相关工作,确保灾区重建点让群众在春节前入住,看望一线困难职工,把雪中送炭工作做到家。安排好节日工作,让群众过好欢乐、祥和的春节。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9篇

一、加强领导,健全运行机制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区纳入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运作机制,落实目标考评,做到"三到位三确保",使文明创建工作常抓不懈、长抓不懈。

一是领导到位,确保齐抓共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全体班子领导任成员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区领导小组。下设七个专业组,即:组织领导与工作机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镇建设与环境整治、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教育卫生与文化体育、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创建工作检查督促专业组,各分管领导任专业组组长。专门制定了《***街道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实施意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针对各时期的工作重点,街道还成立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社区建设等专项活动领导机构。根据年中区文明办对街道阶段性工作的考核,各专业组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规范了创建工作,形成上下一体、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目标到位,确保责任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省级文明城区的创建工作,制定了《***街道创建省文明城区职责任务分解表》,依照分工明确,职责到人,相互协调,紧密结合的原则,对具体的创建工作进行分工。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半年度工作计划及月工作计划,并实行动态、静态相结合管理。成立"创建工作检查督促专业组"由人大工委负责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各项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各专业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议,向人大工委汇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的工作情况,反映、讨论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人大工委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对省文明城区各项创建工作进行评比检查。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范围,与奖惩挂钩。公布创建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资金到位,确保创建实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视加强创建工作机构建设,成立专门的办公室,抽调各部门5位同志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同时,把省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街道财政相对较紧的情况下,对创建工作经费实行"绿灯"保障,今年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以人为本,提高文明素质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宣传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道德建设和实践活动作为文明城区创建的灵魂,在"依法治街"的同时,坚持"以德治街"

1、坚持理论武装,以"三个代表"塑造人。围绕省级文明城区创建目标和任务,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主抓手,规范中心组学习制度,采用"自学、述学、夜学"三学形式,推出"季末论坛",设计专题进行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各中心组成员共完成调研课题15篇,机关干部完成调研文章20余篇,确保真学、力求真懂、做到真用。以党员教育为突破口,建立"党员学习日",把每月25日为全镇支部学习日;举办一年一次"学习周",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利用省级基层党校示范点--街道党校阵地,举办村支部书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训班,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开展廉政教育,通过举办廉政文化周活动,组织"建清廉热土,扬正气之歌"演讲比赛,开展廉文荐读、编制廉政警示语--"党员干部十要十不要"等活动,加强廉政建设。以主题教育为载体,相继开展了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勤廉干部、促农村发展""为民、务实、清廉"等党性党风教育,成立了"百名干部宣讲团"、举办了"新成就、新业绩"和"腾飞***"百米图片展、开展了"万本送党员、万张宣传资料进农家"活动、开展了"绘画新江北,放歌新***"少儿大地绘画、举办了"学习十六大、理清新思路、谋划新发展"和"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专题讨论等,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以打造学习型社会为目的,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活动,因人因岗,按需所学。建立干部进修学习有关规定,鼓励街村二级干部学习各种知识;开办大专、中专学历班;开展一季一次干部技能培训;组织万名党员学技能活动等,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近年来,街道共举办党员教育培训班40余期,党员理论读书10期,各类业务培训班70余期,党课教育15期,有30余名机关干部在读党校、电大、研究生进修,有33名村干部参加大专、中专学历班,每年参加培训受教育人数达2000余人次,参训面达90%以上。

2、广泛宣传《纲要》,用科学精神引导人。突出公民道德教育。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奔小康"为主题,着力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促进街道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全街道开展"三讲一树"、系列教育活动,即在各行政村开展"道德新风进农家"活动,在行业中开展"诚信兴业"活动,在机关开展"创建区文明机关"活动,在青年团员中开展"争当道德建设标兵"活动,在儿童中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活动,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遵纪守法、互助互爱精神,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着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开设思想道德课堂;充分利用青少年绿色学校,组织暑期夏令营、军营生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了"环保世纪风--保护母亲河姚江"活动、"三五学雷锋"、"身边100个科学实验展"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村委会团支部,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促进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同时集中开展了"四个一"教育活动,即:建立一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绿色学校,举办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影片展,组织一次优秀影片征文比赛,举办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咨询现场会。

3、开展道德实践,用文明之风感召人。继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文明创建进家庭。广泛开展了以创建家庭美德、反对家庭暴力的"五好文明家庭"争创活动,推动"思想教育、伦理道德、科技知识、文化艺术"四进家庭,通过宣传发动、发放资料、树立典型、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扩大参与面,2004年新增文明家庭388户,至此共有全街道共有文明家庭3020户,占全街道家庭总数的30.5%。二是扶贫帮困献爱心。抓好各类慈善活动,加大社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投资900万元,兴建4200平方米的***敬老院秀山楼,可一次容纳200名老年人居住,该项目在2004年底可投入使用。为切实解决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向近600户困难家庭送去春节慰问金32余万元,对100余户特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助残金补助,对百户困难农村家庭给予了春荒救济金补贴。为全镇重点优扶对象及时足额发放优侍金和定补费,落实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工作,进行低保的动态管理工作,2004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30.4万元,居民低保金21.5万元,并为低保户免费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踊跃献爱心,共有1500人次参加无偿献血。三是移风易俗树新风。深入开展揭批""活动,相继开展了反警示教育,崇尚科学漫画展,组织2000余人观看反宣传片,编排了反文艺节目。反对封建迷信,崇尚文明科学,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巩固全区的殡葬改革工作,共拆迁坟墓2000余座。遗体火化率达到100%。四是文化科技"四进社区"。为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加强社区管理,不断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积极开展"温馨社区"建设。在创建省文明城区活动中,以"文化三下乡"为契机,以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相继在社区内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制四进社区活动。如:在姚江花园内举行文化活动周,在裘市举办富有特色的"体育周",同时将科技、卫生、法制知识溶于其中,极大的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科技、卫生、法制知识和意识。在***试点,开展交通法规进村(社区)教育,在***城区内悬挂各类宣传图片30余张,举行了交通法规教育、文艺演出等主题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交通法规意识。

4、丰富群众生活,用先进文化鼓舞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提高群众的生活品位。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加大东海明珠工程建设和村落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室)建设,目前共有各类村(居)文化活动室24座,建造村级小公园22座,建造面积达1.2万平方米,配置了30余套健身器材。旧宅村已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姚江花园的文化广场已建成,于明年3月份可以投入使用,裘市村文化中心也在设计规划中。重视业余文体队伍的建设。发动200余名文体爱好者组建了腰鼓队、机关快板队、老年舞蹈队、老年越剧队、门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10余支文体队伍,自编自演,经常活跃在各村(社区)的各个角落,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继续加强广电事业建设,今年新增有线电视500余户,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组织举办廉政文化系列活动、"6.8人才联谊会、庆祝建党83周年文艺晚会、老人节文艺演出、文化下乡等文体活动。配合重要工作,举办"反"、"禁毒"、"交通法规进村"等文艺演出,极大地活跃了群众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有益全民健身的各种体育活动,圆满承办了我区首届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举办了"机关干部运动会",在全街道掀起了一个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全民参与的热潮。

三、深化创建,夯实文明基石

省文明城区创建活动是开展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深化创建活动。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在***中路设置文明创建一条街,制作宣传标语200余幅,在街道中心地段设置各类大型宣传牌和公益广告4块,在公共场所设置道德格言、警示标语等墙体广告7块,发动中小学生绘制社会公德漫画墙,在各行政村设立小型宣传牌30快,张贴各类省文明城区创建宣传画1000余份,下发"创建省文明城区倡议书"5000余份,广泛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群众懂得创建文明城区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2、加大"双整治"力度,打好创建工作的硬件基础。以完善城区功能、提高环境质量、推进城市化进程为目标,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科学制定和实施城镇总体规划。Wa完成了重点工程之一的姚江花园二期农民安置房工程,总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投资达3亿元,可安置拆迁户1902户,投入1457万元进行工业A区建设,完成洪盛路建设,动工兴建了洪达路、洪祥路、经四路和***南路延伸段工程,道路面积达30958平方米。洪都房产开始启动、嘉和房产也在***落户,启动了"***商务区"项目,完善城区功能,实现城区建设的新跨越。

以"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为抓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投入1800余万元资金,新建公厕、三格式化粪池190只,新增垃圾箱578只,垃圾亭28只,新砌河道3700米。大力清理环境污染源,工业80%以上集中到工业园区,"三废"得到有效治理,城镇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控制达标。继续实施道路、河道治理和保洁,实施背街小巷的保洁制度,道路、河道保洁覆盖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居民生活区垃圾袋装化(桶装化)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7平方米,人居环境和整体现象得到显著的改善。

3、加大文明村居创建力度,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文明村、卫生村的创建工作,制定了市区两级文明村的创建计划,在2005年前,有60%的村创建为区级文明村,20%的村创建为市级文明村。今年,有2个村申报市级文明村,有5个村申报区级文明村,同时做好区级卫生村的创建工作,要求文明村必须是卫生村,今年有11个村已通过了区级卫生村的验收考核。积极开展城乡文明共建工作,认真做好市区级文明单位和争创市级文明村的共建工作,带动文明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4、加大经济工作力度,努力发展物质文明。坚持"夯基础、调结构、拓思路、占市场"的发展思路,强化招商服务意识,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和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洪都房产等房地产项目为重点,扩大三产比重。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000万元,同比增长11.4%;工业总产值15211万元,同比增长40.69%;财政总收入10614.6万元,同口径比增长56.3%。有力地增强了街道综合经济实力,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5、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三农"工作。。以农村制度建设为着手点,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管理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力度。按照稳妥推进原则,对方界、刘马湖、荐江和叶家斗村开展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广园区品牌和产品,建设完成蝴蝶兰二期工程、建成了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村。2004年园区共接待考察团体130余个,旅游人次8万余人。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发挥标准厂房招商载体优势,预计今年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100元,同比增长11%。街道可用资金超过200万元的村1个,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个,消灭了10万元以下的村。

四、发挥功能,拓展社会服务

结合机关效能建设,注重社会服务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程序。

一是转变工作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坚持党工委集体领导,重大问题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报告制,一年一次向全体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老干部通报我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布政务、财务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完善机关办公无休日工作制度、领导干部驻村制度和领导干部联村挂户制度,制定"三诊"联村办法;完善"百姓热线、百姓约谈、百姓监督"机制,探索"民情三谈"制度,即民情恳谈、民情访谈、民情夜谈,达到了联系群众的目的。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目标,建立完善了十项制度,主要有:公务员岗位责任制、干部绩效考核制、失职追究制、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政务财务公开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社情村情恳谈会制等等,切实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同时制定了《***街道联村干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联村干部的有效管理,充分调动联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联村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秩序化、制度化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二是加强窗口建设,增强服务职能。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在提质量、上标准、创特色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一线五台制"便民服务内容,实行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等服务项目一台制,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建立了区域警务室,把便民服务中心延伸到村,每年为群众办理各项服务2000余件。积极完善就业机制,推出计算机、面点制作、驾驶员等培训项目,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00余人,创业培训两期273人。今年共收集岗位500余个,同时利用2场被征地人员专场洽谈会提供岗位3000余个,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的人数为4267人。依法稳妥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街道计划生育率为98.13%,外出育龄妇女发证率达99.6%,外来育龄妇女管理和服务率为96%。认真开展社区工作调研,扎实推进社区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原来的振兴居委会和***居委会合并为一个***社区居委会,以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大力开展社区建设,经常性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共建美好家园、争做文明居民"活动,使我街道社区居委会的服务、管理日趋规范化。。

三是打造"平安***",维护社会秩序。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意见、明确工作职责。坚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以团体组织犯罪、侵财型犯罪为重点的各类违法犯罪,2004年,街道辖区共发生刑事案件起,侦破起,"八类"重大刑事案件起,侦破起。及时查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警务室为依托,共投入200余万元,成立50人组成的街道巡防队,加强群防群治力度。深化同""、"呼喊派"等组织的斗争,加强对流动人口、归正人员和青少年的服务、教育和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深入开展"治安安全村"、"基层民主法治村"和"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开展"交通知识进农村"活动,确保良好的治安秩序。街道共有23个村被评为"治安安全村",6个村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

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建立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健全排查、预防机制,强化情报信息网络建设,挖掘深层次、预警性的情报信息,建立"周报"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和通报及时。对接访的案件和重大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制订突发性越级访、集体访应急处置方案,依法妥善处置群众性上访案件。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39件,来电28件,来访72批次,基本上得到妥善解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受理调处各类民事纠纷236件,调处成功率达92%,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秩序。

回顾近年来的创建工作,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是文明创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几年来,我们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服务环境、治安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丰富文明区创建的工作内涵,使文明区的创建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文明创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创建中,我们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群众最关心的道路、卫生、饮水、机关作风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抓起,从而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为创建工作保持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劲的动力。

三是文明创建必须坚持以德为先。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在深入持久地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同时,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和引导广大群众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从而为文明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是文明创建必须坚持以管为重。既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品位,增强城镇综合功能配套,又要坚持标本兼治,抓好影响城市文明程度的突出问题的解决,推进长效管理,使城区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这样才能使文明创建工作在不断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向新的高度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第10篇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一)

这次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青阳县召开,既是对青阳县近几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利用现场会的方式,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更好地谋划好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青阳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三个方面。

政治

二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近几年来,青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团结协作,合力攻坚,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战略定位上,他们确立了将青阳县建成山水灵秀,生态平衡,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池州副中心城区发展战略,坚持立足县情,积极探索两个文明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之路,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立足自身在两山一湖中的独特区位优势,精心打造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扩大知名度,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于观念新、环境优、工作实、服务好,形成了适宜投资、利于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青阳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实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不仅是青阳县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青阳经济建设得以持续快速、健康

三是精神文明创建要取得实效,必须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敢于和善于破解创建工作的难题。青阳县精神文明创建之所以不断有新突破、新举措,关键是他们善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他们把创建工作不是当作只搞搞卫生、扫扫垃圾,给人们一个视觉效应,而是把它作为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两年前,他们开始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运用市场法则,盘活城市资产,走出了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新路子,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形象。去年,他们又从改革环卫体制入手,创新城区的保洁机制,进一步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公开向社会招标拍卖整个城区的清扫保洁和卫生管理权,在体制和机制上实现了突破,做到了有钱做事、有人干事、有人管事,一改过去公用事业在管理上的不足,将城市环卫体制纳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权责利相统一的问题,做到了政府满意、环卫工人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实践证明,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立足于创新,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实际,不断攻坚克难,不断与时俱进。

报告的灵魂,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既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又是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正确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都要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都要以三个代表为标准来检验。要高举三个代表这面旗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

三要牢牢把握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上各种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坚持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形成的一切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都应当认真坚持并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同时,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认真总结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

第二,要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建立规范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越来越大,一些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越来越多。例如城市创建工作的环卫体制和城管体制问题,如何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使城市管理的这些基础工作落到实处,各地都在探索。青阳县采取了市场化的办法,对环卫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造了一些基础设施,政府花了一些钱,作用和效果非常好,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应该学会用市场的办法抓创建,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资源作为资产来经营。这是一种发展方向。大连就是成功运用了这个理念,实现了工业城市向旅游

第四,要坚持重心下移的原则,切实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创建工作成果的巩固越来越难,究其原因,就是重心下移不够,没有发挥好城关镇(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把创建工作的重心下沉到城关镇(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真正做到管理重心下移,街道负总责。各级党委、政府既要明确街道、社区居委会在创建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又要赋予他们在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相应权力,同时加强对他们履行职责的检查督促,使他们在管理中真正做到有责、有职、有权。去年,全市社区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全面启动,开始呈现强力推进之势,初步解决了有人办事、有经费办事、有地方办事、有规章办事的问题。

同样没有这样的典型。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讲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的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始终不渝地把经济建设抓紧抓好,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实际行动体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提升道德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下一页更多精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二)

今天,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表明区委、区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市精神文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文明委集中整治五乱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总结我区去年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分析研究创建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安排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刚才,革锋同志对我区的集中整治五乱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我完全赞同。下面,我着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过去的一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服务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提升公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巩固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加快推进树立标杆、率先崛起进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从创建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公民道德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展现了社会新风尚。通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参加**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等系列活动,涌现了一批好人好事,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全区有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被评为**市首届道德模范、3人获得提名奖。二是各项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展现了创建新风采。霄坑村再次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梅龙街道获得全省文明乡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称号,古舜等8个社区获得全省文明社区称号。三是城乡创建一体化加速推进,进一步展现了城乡新面貌。在全省首创区级统筹集镇保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市文明委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我区的这一做法。**山、**三个镇完成了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功能,优化了集镇环境。

目前,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市文明委的要求相比,与全省创建工作的先进县区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文明素质和文明意识还有待提高,部分居民长期养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在短期内难以自觉改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管理、规范和提高;二是少数部门工作主动性还不够强,工作标杆不高,要求不严,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抓工作,缺乏创造性,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提高标准;三是镇街道之间、部门之间、村居之间,创建工作开展不平衡,创建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要整体推进、共同提高;四是创建的长效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制度还不够完善,仍需要大力推进和创新完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切实改进和着力提升的重点和难点。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抓环境、就是抓开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切实把文明创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全区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着力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

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明创建既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现实的生产力。年初,区委二届六次全会和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已经明确了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出了保增长、争项目、扶企业、促民生、改作风的总体要求。圆满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不仅需要全区上下进一步提振信心,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狠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营造环境、提升形象、提供支撑。**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迎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群众性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环境、提供精神动力。

第一,精心谋划好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的准备工作,充分展示**文明形象。4月份,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将在我市召开。根据市文明委安排,我区马衙街道滨河小区、池阳街道城北花园小区、秋浦街道府学社区等将作为会议期间的现场参观点。这不仅是对这些地方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的认可,也是提升这些地方乃至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水平、充分展示**对外形象的一次难得机遇。来参加会议的都是全省以及各市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参观点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是对**形象的一次极好展示;做不好,不仅会给他们留下负面印象,也会损害到全市的形象。区委、区政府对现场参观点的准备工作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并成立了以**同志为组长,**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街道和部门要坚决地、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自觉把做好参观点的各项准备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着重在环境整治、接待细节、文化活动三个方面下功夫,力争以最好的环境面貌、最优的服务质量、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全省会议的召开,确保各项准备工作万无一失,为**争光,为**争光。

第二,认真组织好五乱集中整治攻坚战,不断优化城乡居住环境。市文明委已经决定,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把整治五乱问题作为城乡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作为推进主城区和农村集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和基本目标,并力争今年上半年取得明显成效。刚才革锋同志已经对我区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一是要把握工作重点。首先,要明确五乱的内容。五乱主要是指车辆乱停、摊点乱摆、垃圾乱倒、杂物乱放、广告乱涂等不文明行为。其次,要明确整治的重点。在城区,整治的重点是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和机关大院;在农村,整治的重点是集镇和国省道沿线村庄。二是要坚持重心下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镇街道是整治五乱工作的责任主体,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镇街道一方面要将整治任务分解细化到村和社区,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从财力和物力上保障整治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同时,要注重发挥社区楼道长的宣传引导作用,带动和影响周围居民,自觉参与到整治五乱工作中来。三是要注重统筹结合。一方面,要把集中整治五乱工作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结合起来,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推动创园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要把集中整治五乱工作与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结合起来,按照市政府的重新界定,认真履行好我区应承担的部分支路、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等的管理和维护义务。四是要凝聚各方合力。区直各单位要在认真做好本单位整治工作的同时,确定专人,强化措施,积极主动与所联系的社区进行联系,全力帮助社区开展整治工作。区四大班子领导,从我开始,都要带头深入社区,带头参加整治活动。同时,要注重发挥联系社区的市直单位和驻社区机关单位的作用,努力形成全面发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第三,扎实开展好群众性创建活动,努力夯实创建工作基础。精神文明创建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必须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着力抓好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基础性工作。一是要抓好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我区作为主城区所在地,既是创建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创建成果的受益者,理应积极参与主城区创建,扎实做好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今年,主城区的20个社区,加上秋浦街道5个村改居的新社区,都要结合自身实际,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目标,在规范社区服务、完善社区功能、改善社区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特色社区,让群众感受到明显和直观的变化。二是要抓好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近年来,我区每年都坚持开展公路沿线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实施这一工程,启动**等集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关镇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积极主动做好整治的各项工作。各镇街道还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从四通四清四改入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力求在文明村的创建上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国省道、县乡公路沿线的村庄,更要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在短期内实现村容村貌的明显好转。三是要抓好群众性的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把四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各行业,都要自寻差距、自我加压,全面推进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景点、文明校园、文明市场、文明公路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努力做到联创联动、互促互进,打造精品、共同提高,充分彰显**创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第四,周密设计好市民教育活动载体,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点,贯穿到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今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把学习**市首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区上下进一步营造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的良好道德风尚;二是把推荐评选**市首届百名文明市民活动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结合起来;三是结合纪念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和展示我区6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全区人民热爱**、建设**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责任感;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努力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文明素质。

三、努力确保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今天到会的各位同志不但要把任务领回去,还要把任务不折不扣分解下去,把压力一层一层传递下去,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要严格按照区文明委制定的时序进度要求,排好日程表,定好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都有具体的人来抓、来管、来落实。要注重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明确职责和分工的前提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形成强大的创建声势和浓厚的工作氛围。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情况,针对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及时跟进,限时解决。

第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全面出击,深入宣传,大力营造全民创建的舆论氛围。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开辟专栏、设立专版,集中一段时间,连续不间断地开展创建宣传。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大力宣传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效,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要加强舆论监督工作,深入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和农村集镇,对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陋习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和压力,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引导、监督、鞭策和促进作用。

第三,加强调度,狠抓落实。今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从现在起就要迅速行动起来,坚持一流标准,抬高工作标杆,扎实做好责任范围的各项工作。区文明委要坚持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全区创建工作的研究部署。区文明委常务班子要对创建重点工作进行每月调度,必要时每周调度。区文明办要敢抓善抓,敢管真管,不怕得罪人,不回避矛盾,及时通报工作动态,推动日常工作有序开展。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办室以及区作风办等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创建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落实到位。

同志们,**正处在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推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以优异的创建成果,迎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向建国60周年献礼!

下一页更多精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xx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今天的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参观学习,二是安排工作。下午大家参观了洛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肯定有很多的感想。现在我就如何做好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是近几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央的要求。党的十以来,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揭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渊源,指明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美丽乡村,承载了亿万农民的美好梦想。过去农民关心有没有够不够,现在则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一是盼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大农民群众对维护自身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状况的愿望十分强烈。二是盼道德风尚更加文明。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风气,唤醒良知回归,鞭挞缺德闹剧,整治失信行为。三是盼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我们要回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关切,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更有古道乡愁、更加和谐稳定、更富人文情怀的美丽乡村。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xx年8月,、中央文明办在宁夏银川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对在全国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统一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文明河南建设,20xx年3月16日,河南省文明办下发了《推进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指导意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主要突出农村民风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两个方面来进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二、把握五美工作重点,建设美丽文明家园

我们要建设的美丽乡村,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集中体现在五个美的建设上:一是环境之美,规划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绿化美化,公共服务日臻完善、自然生态有效保护,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二是风尚之美,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村风民俗。三是人文之美,文化繁荣、底蕴深厚,耕读传家、以文化人,充满乡土气息,富于时代精神,使农民群众享有健康的精神世界、建设农村各具特色的精神家园。四是秩序之美,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民主法制、村务公开,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社会有效治理,维护公平正义,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五是创业之美,吃苦耐劳、勤劳致富,勇于创新、诚信经营,刻苦钻研技术、推进产业升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钱办事理事,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三、突出四个开展,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利用道德讲堂、乡村基层党校、村民学校、文化墙、文化广场等场所,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农民群众中获得自觉的价值认同,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

广泛开展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农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站。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参加弘扬核心价值观,践行文明行为规范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文明河南建设。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和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深化节日文化内涵,组织农民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民间礼仪、民俗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民群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倡导者、践行者。重视乡贤文化的培育,加强对各地农村历代明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的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增强农村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

广泛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变婚丧大操大办的不良习俗,反对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消除邻里矛盾,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尚。

四、抓好五个深化,促进农村文明创建工作上新台阶

进一步深化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升星级文明户的标准和内涵,结合农村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科学制定星级标准。坚持群众创、群众评、群众选的原则,使群众真正成为创建的主体。创建星级文明户工作做到四到户三上墙,即创评标准、申报、评议、挂牌四到户,创评标准、评议结果、星级标牌三上墙,农户参与率90%以上,引导农民群众做文明人,当文明户,营造崇德向善、好人好报的良好社会风尚。

进一步深化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善于发现、挖掘农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结合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培育一批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充分利用道德模范故事汇、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善行义举榜等形式,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传承创新孝道文化,广泛开展好儿媳、好儿女、好妯娌、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采取晒被子、家庭美德故事会、家风家训大家谈等形式,吸引群众踊跃参与,互评互议,互比互学,弘扬家庭美德,传递和谐和睦的文明家风,努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发挥文明村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形成连线成片创建新格局,扩大覆盖面,增强规模效应。丰富文明村镇创建的形式和内容,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推动每个行政村培养一批群众文化骨干,设立一组文化墙,组建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开设一个道德讲堂,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场所。

进一步深化文明集市创评活动。深入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以开展诚信经营户、诚信摊位、文明摊位评选为载体,引导市场守法、诚信、文明、有序经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农村市场。

进一步深化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倡导农民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组织文化能人、文艺体育骨干、医护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和医疗卫生志愿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五、建成两个一批,优化农村环境面貌

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乡镇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解决农民群众最急需的饮水安全、住房安全、用电安全等问题。以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主次干道两侧和河道两旁环境干净)目标,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开展村庄硬化美化,每年建成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在巩固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一批重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六、按照四个要求,落实各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作为乡镇党委、政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抓好方案制定、宣传发动、工作部署、督促检查等重要环节。适时召开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交流推广经验,推动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组织发动农民群众自主自愿地开展创建活动。完善结对帮扶机制。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党建扶贫、驻村扶贫、计生帮扶等工作,统筹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成效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测评体系,纳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

抓好示范带动。重点抓好省道、主干道沿线和县城、乡镇所在地周边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建设,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每个乡镇集中抓好至少2个示范点创建,通过抓点、带线、扩面,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深入推进创建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及时总结宣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典型经验和成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人居环境整治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村人居环境整治汇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