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3 10:57:44

民俗文化知识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民族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53-02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教育的现状

1.课程地位不明确。据调查得知,目前全国高校中没有设置民俗学本科专业,民族地区大多数高校也没有开设民俗文化相关课程,即使是少数高校如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河池学院近年来纷纷开设了民俗文化课程,但也只在中文系、历史系、社会学系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旅游管理等部分专业开设,而且课时数比较少,一般只有32~48个课时左右,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知识的要求。

2.教学内容真伪混杂。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民俗文化课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真伪民俗内容往往鱼龙混杂,容易造成谬种流传、贻误子弟的消极影响;把“民俗”简单归结为旧时代乡下人的土特产,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民俗文化的鄙视、误解和拒斥心理;或大讲民俗事象中的奇风异俗成分,而没有结合民族地区的地方性、民族性特点介绍和分析民俗文化,这样就造成了民俗文化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实践环节缺失。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践操作,但由于民俗文化属于选修课,没有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因而学校一般不会拨给田野调查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无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教学,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深度,更无从培养学生的田野作业能力。

二、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传播民俗文化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成长的环境和基础。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交,还具有调剂生活、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在经济愈益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更应该强调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神话传说、民间游戏、传统节日、风俗礼仪等等,这些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国务院2006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设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课程进行教学,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调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如农耕文化、服饰文化、歌谣文化、节庆文化等等,它们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影响,我们在民俗化语境下工作、生活,更应该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文化。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加强民俗文化教育,通过对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民情风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文化,继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民族精神往往以特定的无形和有形的民俗为载体的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一个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既能统一其成员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又能维系其成员的民族文化心理,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1]P38因此,民俗文化可以使其所有成员保持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育民族精神。比如,我国的春节民俗,不仅使神州大地的13亿中华儿女举国同乐,而且使世界各地华人通过欢庆这一传统节日与自己的民族保持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就是要运用民俗文化的教育和模塑功能,“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使之发挥教育国民应有的作用”[2]P9,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有着内容属性和工具属性双重的教育功能。内容属性的教育功能是把民俗文化作为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道德情操;而且还有助于养成文明习惯,提高知识储备,陶冶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生态环境观等。工具属性的教育价值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石中英先生曾把它们称为“教育习俗”,认为此种民俗事象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一部鲜活的民间教育学著作。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高校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必将发挥民俗文化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设想

1.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课堂教学无疑是丰富大学生民俗文化知识、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前所述,目前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很严重,只有少数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了民俗文化课程,而将民俗文化课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高校屈指可数,这一点在理工、农、医类院校体现得尤为突出。要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

2.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课程资源丰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民风民情等民俗文化,把它们作为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既能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自觉继承和弘扬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还可以促进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依据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来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

3.结合学科教学渗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联系密切,将民俗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是最有效的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途径。如高校历史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课程,艺术学科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有关课程中,有许多内容都与民俗文化知识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托有效的课程资源,结合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去讲授。如在《世界古代史》课程中讲授“古罗马历史”时,可联系讲解古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情人节习俗以及历法中七月、八月名称由来等文化习俗,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知识,不仅使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对我国民俗文化知识和世界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人文素养,弘扬、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也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加强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民俗文化来源于民间,因而加强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是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大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调查、采风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附近村寨等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学习民族民间手工艺,了解民风民俗,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庆仪式活动感受某些民俗文化,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加强大学生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和挖掘。还可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化周、文化月活动,开设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民间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陶冶其关心民生的人文情怀,同时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田野作业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和民众教育[A]//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钟敬文.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写在中国民俗学运动80周年纪念之际[J].文史知识,1999,(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项目“民族地区高校民俗文化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2011JGB111)成果之一。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教育;民俗精神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民俗更是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的文化精髓,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下一代人进行了解与继承,是我们这代人思考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面更为广泛的涉猎,更能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一、丰富教师的民俗文化知识

教师是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海洋的一位重要领路人,提高教师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更可以达到对学生更好教导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将有趣的各民族文化现象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积极吸取前人的劳动智慧与成果并加以利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分析讲解各民俗文化中当地的风土人情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将教材内容变得生动而活泼,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讲解《胡同文化》时,它主要讲述的是在北京的胡同里出现的各种事儿,讨论了作为北京当地市民的文化心态,在作者心里,胡同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一条巷,还是一种精神文化。教材中不仅让学生知道大部分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坐落方式,同时还对这种极强的方位意识作了日常生活处理,如“东去”“西去”等正体现了受环境影响的北京人。另外,胡同的民俗文化更是讲解的内容,比如,文章中所提到的“破家值万贯”就说明了北京人对胡同的热爱和保护之情,这种感情不是高楼大厦所能给予的;从“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就可以看到平常北京当地人所生活的现状了,邻居来回串个门,有点事儿的话,帮个忙,随个份子钱。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北京胡同的景象,加深学生的印象与记忆,让学生通过北京人下棋、逗鸟来体会到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心态,了解其民俗文化知识。

三、将民俗文化作为复杂化教材内容的讲解突破点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民俗文化在文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文章增添了许多亮点,对其进行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但如此,有趣的民俗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如果单单读写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内容故事,不免觉得枯燥而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两个方面入手:(1)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林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甥女,其地位也是很高的,可是寄人篱下的窘迫感使得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且荣国府不比平常人家,身份尊贵,家庭荣耀显贵,也让林黛玉生出“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拘谨行为,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2)介绍相关背景的风土人情,在描写贾宝玉时“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时,向学生可以做简单的介绍,“箭袖”在清朝服饰中代表着家世地位,只有达官贵族才可以穿着箭袖,是身份的象征。由此以来,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荣国府在当时环境中的地位以及财富能力,从而更突出贾宝玉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家庭中受重视的程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把与教材有关的民俗文化融入书本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当时的社会现象,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书本中的知识内容。

四、用民俗文化穿针引线,体现文章内涵

把民俗文化作为文章的主线索,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有序。比如,鲁迅先生在文章《祝福》中的祥林嫂一角,单读这一篇文章时,显而易见的是鲁四老爷压迫的祥林嫂,是他把她逼到可怜的一步,鲁四老爷才是罪魁祸首。学生如此理解也是正确的,但是教师更应该把当时的民俗和文章进行结合,就当时的社会来讲,鲁四老爷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维护者,代表着一类人,一类拥有陋习盲目的信仰者,并不是他针对祥林嫂一个加以迫害,更多的是社会环境影响出现这种人,事实上,鲁四老爷和柳妈本质上是同一类人,都是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的崇拜者,而祥林嫂的悲剧更多的是由封建社会阶级地位压迫造成的。

总之,加深高中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才能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培育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3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但是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都得不到重视。文章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

建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起初,历史教学在内容上拘泥于革命范式,充满了无产阶级斗争和共产国际运动的内容,对于人民群众的民俗生活文化几乎没有涉及。在期间,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和手段,此时的历史教学缺少生机和活力。1988年,我国发行了《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在历史教学中增加了一系列关于民俗生活方面的内容,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教学大纲上首次关注到历史民俗教育的重要性。2001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更凸显了人文性和时代性,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

从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中学校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历年的高考历史真题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占比很小,有时甚至没有民俗文化方面的试题。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教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不讲,由学生自学或者是教师照本宣科,使得本身很有趣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也会变得淡然无味。

(二)教师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

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呈现出地域性的差异,东部发达城市的历史教师专业水平相当高,而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弱,有的地方的历史教师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历史教学能力,对于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只是单纯地就知识讲知识,难以挖掘一些民俗背后的历史现象和时代特征。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中历史教师民俗专业知识欠缺。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中有很多传统的民俗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真实的民俗建筑。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利益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投入上非常有限,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也就更少。此外,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行为,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参与一些与民俗有关的活动。

二、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一)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节课的承载者与主导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引领者,也就是专业素养较高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应该意识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思想多元化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高中生普遍缺乏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难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恰当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扩展其在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知识,因为课本中的知识必然是整个民俗文化中比较典型的一部分,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大对此方面知识的讲授。

(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就教材而讲教材,一些教师往往在上课的时候面面俱到,生怕漏讲一些内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学生很难全盘接收所有的内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知识,教师在讲授时要灵活把握教材中的内容,有所侧重,又有所补充。以岳麓版必修二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为例,教材涉及服饰、报刊、电影和习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教学时可以摘取其中一个内容进行延伸讲解。

三、结语

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和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并提出了具体施行办法,分别是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的一些见解能给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谋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22-25.

[3]章虹宇.民俗与环保[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22-26.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育;教学

引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模式,反映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域的人群意愿,是联系传统和现实的重要纽带。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和行为特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信仰。因此,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民俗文化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内容是由形式多样、经典生动、意义深刻的文学作品构成的,所以说民俗文化作品一直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其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字资源,经典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许多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与民间,在民俗文化的历史沉淀中诞生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作品《诗经》,其根据西周时代民间文化采集而成,其内容反应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的民俗文化风貌,根据所记载的民俗文化类型分成了《风》、《雅》、《颂》三大类。发展到汉朝,《诗经》更是成为当时文人学士必学的经典。再如唐宋的诗词以及元的戏剧、明清小说等许多都是有民俗文化登堂入室成为经典作品的。

纵观中国文学史,无不证明文学的基础层次就是民俗文化,即便是高雅文化也是需要建构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失去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究其根源都包含了民俗文化,如果语文教师忽略了民俗文化教育意义,只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高贵典雅”,而不去深入挖掘作品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势必会导致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缺失,使得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作品中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培养学生通过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来提高审美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不同年代和地狱民俗文化的描写鉴赏,分析人物的艺术形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培养浓厚的人文气息。由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所以只要教师深入挖掘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就能有效地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二、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首先,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比如谚语、节日、李易制毒等等民俗文化知识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合理地利用这些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底蕴,丰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会涉及到关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古代“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在封建礼教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被深深束缚,从而形成当时特点明显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具有极深的教学价值,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封建礼教制度的弊端,体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意义。

在《边城》教学中,文章提到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端午节属于我国特色民俗文化,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的学习来为中学生传承民族文件夯实知识基础。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也包含了民俗文化。在《兰亭集序》中关于“癸丑”一词的讲解,学生了解到古古代的年月日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古代计时方式,积累古代历法知识,这样都丰富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述了古代以“右”为尊,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无出其右”、“旁门左道”、这些成语都是古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民俗文化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历法、礼节等方面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拉近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距离,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甄别民俗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育承担着弘扬您在文化的重任,同样作为中学生也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所以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而民俗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民俗文化有着时代性和地域性,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而且,当期社会的民俗文化内容也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对社会有益。比如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恶俗陋习就应该坚决摒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掌握,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民俗文化,以此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共建文明社会。

例如鲁迅在《祝福》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认识到封建恶俗对整个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伤害,认识到祥林嫂真正死亡的原因。而鲁迅也是希望借助祥林嫂悲剧的描写来揭示当时恶劣的民俗文化,让人们从封建陋俗中醒过来。再如《边城》中关于端午节小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纯美的民俗风情和人性的善良,有利于学生传承美好的民俗文化。另外,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甄别民俗文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民俗文化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丑留美”,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广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发挥民俗文化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傅琼和.论新课标下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J].中学语文.2011(09)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5篇

(一)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甚少1.据跟踪调研统计,中小学生对讲座所涉及的18个民俗知之甚少,小学低年级同学绝大多数只知道踢毽子,最多的还知道打水漂和摔泥炮;小学中高年级同学基本不知道所讲的6个民俗,只有个别同学知道豆包相关民俗;初中同学略好一些,但对所了解的相关民俗也只是一知半解,不知其详细情况。2.据调查统计,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从教材、课堂中获取,主要是语文课和思品课,二是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三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第一条途径内容极少,第二、三条途径均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造成了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3.当前的中小学教师本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因而也没有积极让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观意识。

(二)社会、学校、教材等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不重视1.受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及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影响,社会及学校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2.教育行政部门,教材编写者急功近利,一味强调现代化,亦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导致中小学常规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寥寥无几。3.国家、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投入不够,宣传不够,没有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致使中小学生极少有机会真正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就更谈不上传承了。

二、优化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中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课外阅读只是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子,真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自觉渗入精神世界润养自身,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需要投入力量的系统化工程,可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尝试探索。

(一)举办各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推广活动,烘托阅读背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网络独行其道的社会阅读环境下,孩子们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兴趣会减弱。通过举办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多种样式的优秀民俗推广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塑造当地名片形象,而且为孩子们的民俗文化阅读提供了现实版的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活“文本”,由于具有了丰富可感的现实情境,为阅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如在阅读《红楼梦》“宝黛初会”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对繁琐的服饰和建筑描写并不了解,也往往一带而过,通过课题组讲座的介绍,一些孩子们理解了其中的民俗文化意蕴,专门成立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了解得以提升。

(二)赋予民俗文化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提供阅读文本民俗文化有历时性的特征,有些逐渐形成、固化,有些逐渐散佚,在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过程中,应该协同各地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赋予民俗文化更多的传播载体和推广形式。如民俗专家现场讲座、民俗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征集当地民俗文化宣传口号等,营造出良好的民众参与的文化氛围。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既可以是摄影作品、画册、海报等宣传品,也可以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出版发行的专著等,还有报纸期刊上的民俗文化专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众多媒介的参与,最终不仅形成阅读文本,还要使好的作品能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进入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直观的体验,强化阅读成果。民俗展品陈列等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梳理与展示民俗文化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网格化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具现实感的体验,是我们强化民族记忆、弘扬民族传承的新课题。民俗旅游是其中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区等各种景区、景点的综合设计,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使记载优秀民俗的文字化为现实空间里的衣食住行,能够强化阅读成果。而这种体验应更为丰富,比如组织秋千、跳竹竿、踩高跷、赛龙舟等表演竞赛,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到舞龙、舞狮、划旱船等这类节庆嬉戏项目中来,以及日常生活中抽陀螺、跳方格、滚铁环等几近湮灭的这类体育活动等。

(四)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指导,提升阅读享受在没有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阅读关涉民俗文化的作品时基本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在民俗文化作品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这种大量的随意的阅读,往往会收效甚微。所以,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科学性的指导,是一种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推广的方式,值得在中小学中普及。1.鼓励学生在民俗阅读过程中“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卡片。在长春浙江小学进行过《吉林民俗文化讲座•礼仪之邦》后,和相关老师合作,在学生们中间开展了“一日一句”活动。请同学们搜集流传在民间的、非课本内容的谚语,以小组手抄报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鼓励同学们交流后做到“三会”(会背、会注、会用),以一个月为期。通过这一活动,很多同学认识到:这些谚语生动有趣,上口易记,富有哲理性、艺术性、知识性,丰富了他们对于深厚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科学的见识之感受。2.培养阅读过程中的民俗鉴赏能力。民俗文化阅读的范围可以是现当代反映民俗文化的美文,也可以是从古代文化典籍、古诗词中摘录的民俗文化知识和描写;既可以是大漠孤烟、江南烟雨等奇异自然风光的描写,也可以是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故事,涉及饮食、起居、节令、服饰、信仰、礼仪、娱乐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缺乏系统性,需要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如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阅读鉴赏,不仅可以化解前期工作的繁琐,进而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整理过程中学会关于美与丑、真与善等的审美甄别和批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增加阅读乐趣,形成审美愉悦。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在中小学课外阅读中的推广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尽管近几年国家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加大了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投入,但相比于其真正需要,仍然是杯水车薪。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宣传和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课外阅读,将有效传承与抢救、整理与研究、传播与弘扬、保护与开发的火种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意识到继承并发扬我们宝贵财富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精神 民俗知识 民俗资源

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史,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为华夏儿女增添了无限乐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契机,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描写民俗的佳作。因此,语文教师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渗透,高度重视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向学生传播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

一、思想上重视民俗精神的德育作用

1.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的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不变主题。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著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著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如“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爱国主义操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国家民族振兴的执著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信念。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人生道路相对平稳,经历的事情太少,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力教育。如教学《史记》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司马迁的生平资料,通过阅读《报任少卿书》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他在遭受宫刑之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奋起,以超人的毅力完成《史记》。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顽强意志的精神财富。

二、在课堂上发挥民俗知识的智育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注意把民俗教学作为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学习《孔雀东南飞》为例,这篇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情节较为繁琐,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刘兰芝和小姑告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指七夕,也可称乞巧节、女儿节。教师可以顺便讲解七夕节的风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七夕节大概起源于西汉,每逢七月初七,人们会举行节日活动。按汉朝习俗,这一天要晾晒衣服和书。乞巧节的习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而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课文中。另外,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刘兰芝被遣回娘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求婚?教师就可以介绍汉朝的婚俗:汉朝时对妇女的贞节不是特别看重,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对女子是否曾经结过婚不是特别在意。如我们熟悉的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才女蔡文君也曾改嫁多次。汉末有些不仁的叔伯、兄长为了钱财或者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这些寡妇为了抗争甚至被逼死。刘兰芝以死抗争兄长的逼嫁,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可见,教师拥有丰富的民俗知识对语文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民俗资源的教育作用

课本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应把对学生民俗文化的培养延伸至课外,因为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民俗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这种形式比简单讲授教材知识更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收集和整体由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各种神话传说、有趣的俗语、俚语等。如河南地区各种有特色烙印的民俗文化:刚健勇猛的少林功夫、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司马懿得胜鼓、三门峡地区的百佛顶灯、淮扬的太昊陵庙会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并采用讲座、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报告汇演、征文等形式对所调查的民俗文化做总结,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目的是表达生者对祖先或者死者的深切怀念,找回民族之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还可以搞一些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特色节庆活动,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所以,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冯汝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008.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经典诗文背后氤氲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气息

通过阅读《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亲水采莲民俗风情,通过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纵歌的生活习惯。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荟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

“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已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鸭蛋、精神层面的鸭蛋,它更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我的精神,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视野和生命的历程去解读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华。端午的鸭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胶片,上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心的复苏、故乡的缅怀和对民俗风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间流连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山伟岸、水奔腾,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这些蕴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类几千年来赋予“物”的特殊含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4.故事传说背后掩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藏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当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在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1.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

比如举行一些“元宵节——我和花灯有个约会”;“清明——追寻英烈的足迹”、“端午——走进屈原的世界”等活动,对于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身边的民俗风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正是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家乡的西楚霸王项羽故里,泗水古国遗址、嶂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

3.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记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将民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实质策略与条件,教育导刊,2000年第12期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8篇

1.辅助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民俗成分,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帮手。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高中语文中不少篇目涉及到民俗文化。如鲁迅作品中就有许多民俗文化的渗透,在《祝福》一文中,鲁迅借“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极度迫害,揭示了腐朽黑暗旧社会的吃人本质。其中还引入了“捐门滥”这一俗语,其实它是一种封建迷信,现代人早已将它抛之九霄云外,但在当时柳妈的这个词分量却极重,甚至影响着祥林嫂的一生,如果学生们对民俗文化没有了解,就很难体会到祥林嫂当时的悲惨处境,学起文章来也就索然寡味。

2.拓展知识。

民俗文化存在于生活之中,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科学信息,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语言方面,如古诗人喜欢借“杨柳”一词来抒发离别之意。其中“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以“折柳相送”以示留念,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民俗文化,又怎能懂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那种对情人的难舍之情。在礼仪禁忌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礼仪、禁忌,如果学生不了解,就很难理解某些文本。如小说《边城》中塑造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民俗画卷,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湘西特有的“走车路”和“走马路”的婚恋习俗,与汉族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截然不同,这显示了一种纯厚的湘西风土人情,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边城》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优美、自然。

3.德育作用。

民俗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强的德育作用。如《三字经》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德育知识;又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体现了主人公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可贵品质;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勉励年轻人要珍惜光阴;如“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人们要齐心合力、众志成城;还有卧冰求鲤、铁杵磨成针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将民俗文化融入的高中语文教育之中,可谓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策略

1.增强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要想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从教师角度来讲,要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增强对民俗文化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进而身行于教。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打破民俗文化难进现代课堂的思想误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与角色,热爱民俗文化,积极将古人劳动智慧的成果发扬光大,开发更多的民俗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2.立足课堂,援引课外。

在课堂上进行民俗教育的渗透,首先要深挖教材内容。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对课堂教学做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对于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要借助民俗知识,解读课本,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当然,民俗文化毕竟不是学习重点,所以民俗文化的渗透应以备课形式出现。单纯挖掘教材民俗文化,无疑是画地为牢,不要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索取局限在课上,要引向课外,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挖掘身边的民俗知识。“活”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真正魅力。

三、结语

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的核心点,是一个民族理想、信仰、价值观的体现。从教学上讲,民俗文化具有智育、德育、美育的教育功能,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9篇

一、深度挖掘教材,分清课堂教学主次

教材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除了依靠教师讲解,还需要教材发挥作用。此外,教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然而,教师不能成为被动的教材知识传授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并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科学安排教学。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教育改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是实施教育改革的目的。v史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更要全身心参与到改革中,处理教材知识时要充分体现课程整体功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等各方面的统一,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开发智力,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价值。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好备课,因为民俗文化教育并不是教学重点,也不是高考范围,由此一来,在备课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教材、教学手段等内容,对教材处理时在兼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基础上兼顾民俗文化教育。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10页中就阐述了周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中提到相传周文王曾明确告知儿子武王不要过度开发大自然,应根据四季变化合理取材,还说过:“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如果教师单纯按照传统教学步骤讲解,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深度,更不能启发学生反思今时今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行为。因而首先,教师应在历史教材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拓展,先向学生明确说明在当时情况下保护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避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另一方面则保证后代人生存与发展,完全符合现在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向学生说明环保意识早已融入各个民族当中。例如,布依族要在山寨的出口和入口种一株松柏树并由年长者管理,他们认为松柏可以保平安。可以说适当地拓展能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既依附于教材,又从中得到启发。

二、选用信息资源,开设民俗选修课程

民俗文化是国家的重要标识,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以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对传承、保存、记录、研究、展示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在许多地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宣传民俗文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浏览国家博物馆、各省市档案馆、文物馆、博物馆在线网站,通过获取民俗文化信息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可以说历史教师越了解民俗文化,才能向学生讲授。此外,教师还可创设微信、QQ等聊天群,可以将在网络上搜集的民俗文化知识发到群里让学生浏览,特别是处于重大民俗节日期间就可提前向学生普及准备好的知识信息,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民俗文化认同感。但民俗文化教育多出现于乡土教材或校本课程,还只存局限于初中阶段,高中教学很少涉及。对此,历史教师和高中学校应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多接触少数民族语言、音乐等,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历史。

三、加强家校联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有多种形式,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应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合,这样有利于发挥民俗教育功能。因为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第二教育阵地就是家庭和社会,尤其家庭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它具有针对性、先导性特点,如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将其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那么民俗教育相对于以往会更直接、生动。再加上中国传统对家教十分重视,例如包拯警示后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葬于大茔之中”;诸葛亮教育子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上述家训都是民俗文化教育素材,对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潜心研究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书籍和文章,由此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总之,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其传承性、地方性、多样性、社会性、稳定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知识技能掌握。再加上民俗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能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人。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第10篇

一、民俗文化的含义

民俗就是人们在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惯例、规矩。民俗文化则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凝聚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点,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理想,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有人称民俗为“人类文化的母源”。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对社会和民众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规范作用。

让民俗文化浸润小学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

二、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效

我们不能放弃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时间去实施,如何实施也值得斟酌和研究。在教学中,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结合并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效。

1.充分利用并拓展文本资源,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民俗情味

国家督学成尚荣说:“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知识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假如我们能在每个字与词中注入一粒民俗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因子,无形中会让学生接受到德育与美育教育。而如何找准切入文化的核心要素,将学生有效地领入宽阔的文化殿堂是关键。我在教学《元日》一诗时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寒假快到了,你知道寒假中最愉快、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春节。

师:是啊,我们向往已久的春节仿佛已向我们招手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这个节日里你的家人会做些什么呢?

生1:放鞭炮、贴春联、拜年、长辈给我们压岁钱……

师:《元日》这首诗向我们大家介绍了古代人们过年的情景,你从诗中读到了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认真读诗,交流感受。)

(春节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会联想到如放爆竹、团圆等生活场景,这首古诗让学生很受到了那份欢乐,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加深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生:老师,过年时的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

师:问得好。同学们,你们课前所了解的关于过年的传说,能向我们介绍吗?

……

为什么过年时人们要贴对联、放爆竹?为什么要守岁?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激发小孩子的好奇心,他们都想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消化掉这些有关民俗的知识。在教学中,还可就压岁钱这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了解压岁钱的变化来感受祖国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但无论如何改变,这一民俗的内涵――长辈对晚辈的爱和祝福都没有改变,这一民俗传递出来的浓浓的民俗情味,可以让学生在体味民俗的同时懂得感恩。

2.开发地域资源,从传统节日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韵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诸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共建和谐、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然而,地域是多样的,生活是五彩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五彩缤纷的。

小学生最容易对自己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中的民俗产生兴趣,从民俗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非常轻松。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这些所处的场合、情境以及出现的背景,进而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就会让学生充分享受民俗文化的韵味。

比如端午节,我们当地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在门前插菖蒲、挂艾草的习俗,看似迷信,但在我国药书中有记载,这些都是治病的药草,因此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卫生和健康的追求,应该提倡。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节日,同时渐次对这一传统节日进行解读,对话中发现这一节日的风俗习惯,体味这一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文化的韵味。

3.借助民俗,让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浓厚,不仅涉及文学艺术,更体现在历史、地域、算学、科学创新中,对民俗事象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把民俗知识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比如:在读了老舍的《草原》之后,我便引导开展对草原民情风俗的欣赏与研究,然后用歌舞、文学等形式来表现草原人民的淳朴、豁达、丰实……

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民俗文化的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新课标中提倡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生成的资源”。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及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应对民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热爱。只有这样,他们的“营养”才会全面。

上一篇:总体资产评估范文 下一篇:医学知识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