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4:12:43

民俗文化论文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人物造型设计上,我国传统动画注重吸取地域性文化的精华,《阿凡提的故事》中,人物造型设计呈现出新疆风味。白色头巾、略翘的小胡子,片中女子的装束都是新有的风格。《泼水节的传说》中,女子头饰和服饰都来自于傣族,《龙牙星》中,三女儿的服装和项圈、胸前的护身符等饰品,体现出苗族的特色。我国的传统动画造型设计借鉴了戏曲、民间艺术、敦煌壁画等的精华,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张飞审瓜》《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造型借鉴了戏曲中的形象,九色鹿的造型来自于敦煌莫高窟魏晋时期的壁画《九色鹿本生》。《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设计借鉴了漫画《西行漫记》和民间版画上的孙悟空形象,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哪吒闹海》角色造型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有用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来。我国的传统动画还汲取了许多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用的内蒙古民歌。《泼水节的传说》配乐是优美的傣族音乐,使影片充满了傣家风情。《阿凡提的故事》大量运用了新疆的地方乐器,如大铜角、达卜、萨塔尔。独特的新疆音乐与舞蹈,富有少数民族特色。还有很多剪纸动画,传承了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

二、中国文化受到世界动画的广泛关注与应用

中国经济90年代后的突飞猛进,使世界各大动画厂商意识到,这是个无比广大的动画市场,因此,迪斯尼率先利用中国化的美国动画片,打开中国市场。迪尼斯的电影素材来源于各种文化,如阿拉伯的《阿拉丁神灯》,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影片都大获成功。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深入。

三、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借鉴

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借鉴,最成功最典型的非《功夫熊猫》莫属。首先,片名,功夫+熊猫,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在片中,中国文化的痕迹无处不在。面馆挂着灯笼,屋檐下的画着倒福字的灯笼。过节的时候,舞龙、舞狮、烟花、鞭炮、轿子。神龙殿借鉴了故宫的设计,图腾柱,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龙,牌楼,都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除了外在表现,还有很多内在元素也充分体现。面条和包子,中国传统音乐,李小龙,中国俗语和哲理,中国的针灸,书法。《功夫熊猫》乍看甚至会觉得是中国人自己拍的,可见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研究得极为透彻与细心。除了功夫熊猫,还有很多国外动画都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国自己的动画却一门心思模仿国外,缺乏对各国文化,包括本国文化的耐心细致的研究。丢失了当年的优良传统。

四、中国动画路在何方

中国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与动画领域结合,能给人带来美感,焕发出新的光彩。但是这只是形式,动画仅靠形式上的特色与美感是不足以吸引观众的。许多有关中国京剧、脸谱、剪纸、漫画等所谓具有很强民族性的片子,有独特的美术风格,确实具有民族特色,而且曾经给我国带来荣誉,然而,并没有通过题材去挖掘内涵,叙事方式也比较单调缺乏故事性,今天这种创作观念已不再受欢迎。”动画应该首先是影视精品,然后才是是美术精品”,如果动画人让美术思维膨胀到不应有的限度,忘记了电影思维在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就会本末倒置,从而使动画艺术变为绘画艺术的“绘画化”。动画就会偏离应有的轨道。因此动画必须在动画故事上下功夫,使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如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大量面临着被破坏甚至被毁灭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问题。会议一开始,主持者陶立璠先生就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出现的、大量民俗文化由于没有得到妥善和有效的保护而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毁灭的现象,列举了一大串典型的事例。比如天津老街的改建、赵紫晨故居的拆除、定海古城的毁灭、东岳庙及观音街过街楼的失于保护等等。这些现象伴随着大开发的呼声而凸现于祖国辽阔大地的角角落落。对于专门从事民俗文化研究,从而对民俗文化的每一笔无论多么细小的遗产都视若锱铢的民俗文化工作者来说,这的确让人感到痛心疾首。怎么去抢救,如何去保护?与会的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吕微先生提出了两个保护的途径:一是开发它的实用性,二是把它旧有的实用性转化为审美性。而苑利先生则提出,应主要依靠民俗主体的自觉传承和传统观念的维护作用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他们并且都列举了大量亲自调查的生动事例来对自我主张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不可否认,每一种主张的确有它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这些主张一旦施诸于现实,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果?我们暂且放下这个疑问不提,先来关注一下这次研讨会中所存在的绝对不能够忽略的争议,即有另一部分学者跳出“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圈子,对所谓的“保护”产生了怀疑。我们所竭力主张的保护究竟给原著民带来了什么?他们是否就因此而感受到了幸福?这是户晓晖先生提出的质疑。

的确,对于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人来说,任何一种民俗遗产,从实物形式到观念形态,都可谓是奇珍。因为我们认为在这种民俗物质中凝聚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而这种文化能够反映这个民俗主体的群体结构、社会习俗、精神信仰等深层次的东西。真是敝帚千金。然而对于民俗主体来讲,他们却不一定就这样认为。在他们的心目中,那居住了几代人的破房子,再也不能住下去;那走了无数代的小巷子或羊肠小道已恶劣到极点。他们已对那陈旧的习俗、繁缛的礼仪、落后的观念等所产生的束缚感到窒息。他们要发展,他们要打破这个旧有的世界。他们也渴望和向往城市里宽阔平整的大马路、高大舒适的现代住房、快捷便利的现代交通及通讯设施、丰富奇妙的现代娱乐生活等。一旦他们打开自己的眼界,发现在他们那狭小、孤陋的世界之外还有这么一个奇妙而精彩的世界时,心里难免会产生极度的不平衡。于是,他们就再也不愿意囿于原先那个在他们现在看来如此落后甚至丑陋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走出了原先居住地而到外面学习、工作甚至定居的人,正在逐渐摆脱甚至完全摆脱了其原有的观念和习俗特征,而变得与现代城市人无异了。

由此,希冀靠民俗主体的自觉传承和传统观念的维护是不可靠的。当然,在一定时期,他们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的。其前提是他们对外界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还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旦他们活动的范围扩大,视野拓宽,从而被融入现代化生活的大潮中时,利益的驱使会使他们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就拿陶立璠先生所举日本某村的“花祭”来说吧,当这个村子里的人在外面从事各种层次各种行业的工作--有些人的工作性质比较特别,或者性质虽比较一般,但社会地位较低,工作的获得来之不易等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他们不能随便脱离岗位,那么在这个时候,工作、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就显得比参加祭祀活动重要的多,于是,他们就可能不会或不能来参加祭祀活动,如果这样的情形多了,久而久之,这项祭祀活动也就会被忽略,最后甚至被遗忘了。再如苑利先生所举的依靠传统观念中的咒语禁令来保护一片森林的原始性状态而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这个群体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人因受了外界的影响,产生商品利益的观念而发生动摇时,他或他们可能会感到惊喜--祖先竟给他们留下了这么一个珍贵的宝藏,等待他们去开发。于是一切所谓的咒语保护禁令也就土崩瓦解了。

正如苑利先生所感叹的那样,大开发就意味着大破坏,哪儿开发就意味着哪儿破坏。但是,又有谁能阻止大开发的浪潮呢?谁又能阻止发展的动力大车甚至包括民俗主体他们自身的发展欲望与要求呢?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图过得幸福、美好、舒服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如苑利先生所说,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陶、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举个例子,在我的家乡襄阳一带,留有多处民俗文化遗迹,象三国时期留下的刘秀墓、庞统宅、跃马檀溪处和米公祠、鹿门山、鱼梁洲等等,很多都是与一定民俗文化包括传说、故事和习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分布特点是,绝大部分都很偏僻而且很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那里观光旅游呢?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老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另有一部分人也想自觉去维护传统习俗,比如苑利先生所举一些地方的祭祀活动。我自己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然而,不光是民俗工作者,就连我们民俗者本身也感觉是越来越假。其原因就在于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活动,它们的传承是靠口耳相传的,很多后来有资格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组织这种活动时,也不过是根据早先的见闻和经验,因而导致的讹传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换个角度说,就算我们在一定条件一定时期内,勉强把它保存下来,又能怎么样呢?比如赵紫晨先生的故居,落落“寡居”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气氛相协调吗?能够产生很好的观光旅游价值吗?如此种种都保存下来,那真如鲁迅当年所说的“国故”,可是多了,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就难说了。更多的只是起了一个博物馆展览古旧之物--供人看上几眼、发几声感叹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的决策、开发商的选择,也未尝不有它的理由。

再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有些民俗是不得不改变的,比如祷神祈雨、驱鬼祛病等。我们可以不说它是迷信,但它的确是不科学的。究竟科学不科学,其争辩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关键在于这种民俗会给民俗者本身造成损坏和伤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某些落后民族的“割礼”带给女性的伤害、跳神延误人的性命等,这种民俗与其说是一种信仰和风俗,倒不如说成是一种愚昧。由于固守某种群体的、习俗的观念而造成自我戕害的悲剧,在中国古往今来的辽阔的大地上也不知发生了多少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人的尊重是在懂得了人的价值后建立起来的,我们习俗中有很多东西,实际上是在没有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时所产生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民俗工作者在研究民俗文化、呼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生态时还应作一定的价值判断和区别。

如上种种,给予了我们从事民俗研究的工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当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发生变化时,一定程度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演变的进程是无法阻止的。演变中总会有发展和淘汰;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演变是一种进步。事物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就如人类在地球上的生长繁息,最初因为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人类的生存繁衍受到限制;等社会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类生存条件得到改善时,人口数量也急剧膨胀,直到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扰攘纷繁的世界。然而,不管人口数量的膨胀相对于有限的生存空间来说,矛盾趋于怎样的激烈,人类自然有它解决的办法。房子不是越做越高吗?立交桥也达到了好几层。地下还有地铁,海底也有了隧道,甚至还到宇宙中去探索生存空间。真是上天下地,无所不尽其极。再不行了,还有一个条件可以扼制,那就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代价。现在不是普遍认识到一个人从小到大培养经费的巨大吗?尤其是在城市发展比较快的地方。所以独生子女成为一种需要,单身也成为一种时尚。可见,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危机时,总有它自行解决的办法。

总之,无论是自然的因素也好,还是社会的、人为的因素也罢,当我们一旦面对变化与发展这个自然规律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许我们的民俗工作者会感到心里轻松一些,好受一些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民俗文化就不需要保护和研究了,否则就犯了“虚无主义”的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力图保护那些民俗文化时,心中还要有一种理念。正如王娟先生在会中引用邓迪斯的观点时所说的那样,民俗本来就是变化的东西;消失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你没有注意到它的价值。我们在试图对一种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时,首先要考虑清楚为什么要保护。这自然是因为它有价值。弄清了它的价值后,再把这种价值营养提取出来,用以构建更高层的人类文化。至于原有的东西,无论是实物形式还是观念形态,都可以通过综合权衡后再决定对它们的取舍了。

其实,说到底,我们之所以对每一种东西都割舍不得,是因为民俗工作者所特有的某种“情结”在起作用,这种情结可以称之为——“恋旧”情结——在我们民俗工作者的眼中,任何一种代表了一定民俗文化的东西一旦消失,就意味着永远不再存在。所以,它们都是宝贝啊。然而,任何迷恋太深的情结都是容易受到伤害的。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就算如吕微先生所说的提升一些民俗的审美性(特指民俗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或审美特性,而不是现时流行的、世俗的、夸张的审美性),竭力使它们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从而可以暂且留存在我们的世界中。但是,我们也要准备着承受有朝一日这种审美会沦落到只有民俗工作者自己才会或才能去享受和领会的可悲境地。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如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被国际一致追捧的有关民俗文化的代名词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如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总会上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的建议》所指的是“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憾代表作宣言》中所谓的“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意思极其相近,可见被国际一直追捧的时代名词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民俗文化,在存在了几百年后,如今却如上所述,慢慢只被部分特定人群使用了,但是其仍然以其他的方式活跃在国家的角角落落。

1、日本民俗文化的内容展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既有其特定的精英文化,也有其历代相承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一个国家或民俗的文化标识。日本的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该国的历史积淀,不仅反映了该国的民间生活状况,还反映了该国的一种民族精神面貌,其真实的记录着该国的发展变化。为此,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现有的经典民俗文化内容。(1)日本的民俗宗教在日本的民俗活动中,经常会举行一些与神职人员毫不关系的民俗宗教活动,这些民俗活动与自然的宗教渊源很深,并脱离了正规宗教中的神职人员的指挥而大量的存留民间,慢慢形成了一种民间信仰,也就是所谓的民俗宗教。在日本,自然宗教是神道教,只是一种以祭祀为中心的宗教仪式体系,而祭祀是日本民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礼仪,是日本民族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传播,对日本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传承,开始与日本的神道教慢慢融合,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道教的传入还是佛教的融合,更多地丰富了日本的民俗宗教内容,使其能长远发展,左右着日本民众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民间,语言、数字、饮食、人生礼仪、行为举止、家具摆放和婚丧嫁娶等都有很多民俗观念及禁忌,例如“正月扫地,福神出门”,意思是正月家里会有很多福神来光临,扫地会将他们扫出去,所以正月禁止扫地;再如有关死亡的言语,“坟场不得种花”、“怀孕不能送葬”等,这些都是日本人在生活中自然遵循的习惯。(2)日本的衣食住行衣食住行是人们的生活基本,日本的衣食住行则独具特色。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其以独特的款式和高度的艺术性闻名于世。随时经济的发展,当代人的观念也开始不断变化,现在日本人的服装一般主要分为传统服饰即和服和现代服饰两类。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一般除了从事茶道、花道的教师等特殊身份人员穿着和服外,绝大多数日本人都着现代服饰,而传统和服一般只在节日或者特殊仪式时才穿起。日本多数属于大和民族,所以将传统服饰命名为和服,又叫“着物”,除了保暖、护体外,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服一般包括“襦袢”(内衣)、“羽织”(短大衣外套)、裙裤、腰带等,其中女式和服颜色艳丽,腰带更宽,腰部打结的地方会有个小包袱。女式和服花色繁多,高档的礼服都用丝绸做原料,饰以刺绣或者手绘图样,价格不菲。而男式和服的色彩则比较庄重,单调,多在背后饰有家徽。在饮食方面,众多周知,日本生鱼片最为著名。从古语得知,日本人“多食生冷,喜食鱼,聂而切之,便下箸也,火熟之物亦喜寒食。寻常饭菜,萝卜竹笋而外,无长物也”。日本为岛国,水稻居多,以米食为主,在副食中,多以鱼虾和海藻类植物为主。日本料理多以口味清淡、讲究色形、重视自然风味为主,其最具特色的日本料理便是生鱼片、天麸罗(软炸鱼、虾、蔬菜、蘑菇等)、鸡素烧(日本式牛肉火锅)、寿司(夹有生鱼片或蔬菜、炒鸡蛋等物的大米饭卷)、酱汤等。在居住方面,现如今日本民居主要分为传统住宅,即以木头为主要建筑原料的“一户建”型住宅,独门独院;一种是“共同住宅”,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公寓式住宅;另一种是“长屋建”型住宅,是一种旧式公寓式住宅,多为木造一层或二层建筑。无论传统住宅,还是现代住宅,大部分人都喜欢进屋拖鞋,席地而睡,特色独具。在出行方面,日本最具民俗文化特色的出行工具便是木屐或者草屐。认为赤足行走是一种自然美,古时在外出行,穿上木屐或者草屐,在内行走则直接白足,别有一番趣味。(3)以相扑为主的体育活动相扑是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时到宋时期叫相扑,在南北朝时期日本引进汉字时,将日式的摔跤称之为“相扑”。大约在唐朝时期日式摔跤引入了一些唐朝摔跤方式,形成日本相扑,现如今属于日本比较流行的一种摔跤运动。相扑被称为日本的“国技”,是日本独有的体育竞技方式。两个相扑手着装简单,只是在腰间系上一条“兜裆布”以遮住下身。相扑手按比赛成绩,分为十个等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横纲。横纲是相扑手的最高段,十两以上的相扑手称为力士,成为职业相扑手,有不菲的工资收入。因为相扑没有体重限制,身体越重越对自己有利,为此,大部分相扑手都在300斤以上,为了增加体重,他们一般采用以饮食和睡眠为主的催肥法,但是这种肥胖并非健康肥胖,力士们往往因为暴饮暴食、过度肥胖而容易患上心脏病、脑血栓和肝功能衰退等疾病,寿命普遍偏短。(4)日本的其他民俗文化日本的民俗文化各个独具特色,堪称国之精粹。除了以上的民俗文化外,日本的茶道,花道和艺伎和武士道也是别具一格。日本人饮茶历史已有近千年,其最早的茶种来自中国,饮茶的习惯也是受中国影响,但其现如今所引用的茶叶却与中国不同,主要分为煎茶、抹茶和麴茶等3种,基本相当于中国的绿茶。日本茶道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其在繁乱的人世中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精神享受。日本的花道最早源自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伴随天时、地利和国情,使之逐渐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形成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花道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思想完美的贯穿于仁义、礼仪、言语以及插花技艺的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艺伎是美丽与哀愁的化身,是日本古代强权与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为娱乐男人所衍生出来的产物。时至今日,日本的艺伎仍然裹着神秘的糖衣,称为一种引人热议的代表,同时也是维系日本古京都风韵的象征。武士道源于日本,以为主君不畏惧死亡,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风险的精神。武士们多以剖腹作为死亡方式,主要是古代许多民族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之中,为此,武士们为了彰显灵魂,便以剖腹方式自尽。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为此,樱花也是日本的一种象征。

2、当下日本民俗文化的现状

日本的民俗文化彰显了日本的精神风貌,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展示。通过对日本民俗文化内容的介绍,归结出日本民俗文化呈现了以下几点特色。(2)变异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伴随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民俗文化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人们为了方便或者时尚,在服饰上更多的选择了现代服饰,而作为传统服饰的和服则很少在被穿及;古时的木屐或者草屐也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真正成为了一种文化,现代人很少再穿;尤其是居住上,更多人选择了现代式的公寓住宅,旧时的木屋也只是作为消遣时的去处。可见民俗文化的变异正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3)变质性民俗文化并不都是美好的,其亦有是非美丑之面。旧时日本民俗文化中更多展示的是日本民间的自然美,无论是民俗宗教,还是自然风光,在历时历代的笔者中都极力去追求的便是其中的自然美。而如今诸多民俗文化已经被金钱或者欲望所迷惑,使得一些民俗活动变成了赚钱的工具或者满足人们望的奴隶,这种变化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二、对日本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

日本的民俗文化,孕育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世代相传,对日本来讲,甚至是对世界来讲,都是极为宝贵的。对于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来讲,如何保护好民俗文化,做好其发展前景的规划,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民俗文化保护对策迫在眉睫。在早期,日本为了保留文化遗产,针对传统艺能和其他民俗文化进行了保护对策的建立。对艺能表演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家们进行认定,认定方式有三种:即个别认定、综合认定和保护团体认定。其中,国家指定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里有一项是将具有高度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遗产的人定为人间国宝。人间国宝是属于个别认定的范畴之内的,国家每年给这样的艺术家和团体提供一定的资助。而且还特别注重培养能乐、木偶净琉璃戏、宫廷音乐等方面的后继者,并由国家提供一定的资金赞助。当然,这种无形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除了国家的资助以外,日本艺术文化振兴协会也对该项事业提供一定程度的赞助。国家建立了民俗博物馆。主要是针对部级重点文物——有形文化遗产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也在文物的修复和保存上做一些相关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广泛的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除此之外,日本对民俗文化进行了政府干预同时,还特别注重提高国民的保护意识,积极倡导各地区各团体的参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毕竟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民众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推动民俗文化保护政策的实现。

三、结束语

现今,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不只是日本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世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做好民俗文化空间上的保护和活文化的保护是极为艰难的,但是其具有着不可再生性,为了这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国家、团体甚至个人紧密配合,共同为宝贵的民俗文化而共同努力。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过年“接财神”民俗概述

吉林省长春、吉林和图们区域民族众多,但是无论哪个民族,其风俗中都有过年接财神一说。在民间传说中,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在战争中死后被封为财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传说,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这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很随意,不知道去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凌晨五时起床,出门焚香献牲,鸣放鞭炮,抢在前头迎接他。返家之时,一般摘柏树枝一支,象征财神,带回家中,插在神龛之上,每天焚香膜拜,表示一年常青,财源不断。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还有一层含义,即初五(又叫“破五”)之后,年事活动基本结束了,士农工商,一切进入正常的生活,因此“接财神”便成为新一年事业开端的头件大事,表示新一年中财运亨通,前程似锦。这一习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不过,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和民间,迄今仍然流传下来。

二、“接财神”风俗的英译原则和示例

“财神”是中国民众心目中主管钱财的神仙。在西方民众的心里,只有上帝掌管世间万物。所以,在翻译“接财神”民俗之时,译者应该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去寻找与西方文化具有最大关联的认知语境,这样翻译出的作品才能被西方人悦纳。根据“关联理论”的基本原则,笔者的英文翻译示例如下:Therearemanynationalitiesinchangjituarea.However,allthenationalitieshavethesamecustomofreceivingthegodofwealthduringspringfestival.January5thinlunarcalendaristhebirthdayof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thelegend.AfterJanuary1stinlunarcalendarthemostimportantactivityistoreceivethegodofwealth.Accordingto<fengshenbang>①,thegod’sfamilynameisZhao,andhisfirstnameisGongming.Hediedforfightingagainsttherighteousarmy.Awanderingghostwaspardonedandappointedasthegodinchargeofhappiness.Hehas4subordinates:“zhaobaotianzun”(agodinchargeoffortune),“nazhentianzun”(agodinchargeoftreasure),“zhaocaishizhe”(anangelinchargeofmoney),“lishixianguan”(agodinchargeofmarket).Theirresponsibilitiesareallrelatedtowealth.HewillgetdownfromheavenonlyonetimeayearonJanuary5thaccordingtolunarcalendarbecauseofhislaziness.InordertobethefirsttowelcomeZhaoGongming(thegodofwealth),allthepeoplewillgooutat5inthemorningandburnthefragrancewhentheycontributethedraughtanimalsandfirethecrackers.Whengoingbackhouse,abranchofcypresswhichsymbolizesgodofwealthwillbepickedoffandbroughthome,andtheninsertitintothebaldachineinordertoburnfragrancetoworshipitwiththehopeofendlessfortunecoming.IthasanotherimplicationthatthegodofwealthiswelcomedonJanuary5th.AfterJanuary5ththeactivitiesofspringfestivalalmostendandallthepeoplewilllivenormally,soitisthemostimportantthingtowelcomethegodofwealthforthebeginningofanewyear.ThecustomboomedinMing,QingdynastyandPeople’spublicofChina.Itkeepsthecustomindevelopedareaandamongthepeoplenowadays.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作者:王晓辉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二、结语

总之,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的交叉研究不应仅仅作为学术领域的研究视角和学术生长点而存在,更应该成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对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应用也在实践上证。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部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我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契机,我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俗文化保护运动,国内各地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民俗文化进入了一个兴盛的繁荣期。在地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凸显的时代,民俗博物馆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努力发展创新思路,紧跟时代步伐,为民俗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公众文化推进和民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下文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图分析民俗博物馆在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之下的发展思路。首先,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文化资源掌握上,当地民俗博物馆具有独到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博物馆创新所要走的一条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充分发掘了烟台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将烟台近代开埠以来风俗各异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通过家居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近现代烟台历史与民俗结合起来,呈现给观众生动而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景象。其次,强调民俗博物馆展陈多样性特质。在民俗文化繁荣的今天,民俗文化多样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体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民俗博物馆多样性发展对于民俗博物馆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展示多元民俗文化内涵,将有形与无形民俗文化融合起来,展现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质,是民俗博物馆未来发展之思路之一。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除了展示独具胶东特色的丰富民俗文化外,还将妈祖信仰文化纳入其主要陈列之中,将南方妈祖信仰的北上过程描述出来,将北方妈祖信仰民俗这独具特色的俗信文化展现出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次,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民俗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深入而专业的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谋求现代化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是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馆址为福建会馆,这座闽南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风格,蕴含了众多传统建筑、艺术、传说故事等方面的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对其进行整理和充分地挖掘,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民俗收集、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必将大大促进民俗文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积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民俗博物馆发展方向。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结语总之,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的交叉研究不应仅仅作为学术领域的研究视角和学术生长点而存在,更应该成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对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应用也在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民俗文化是民俗事项的主要载体,在传统的喜庆节日和地方民俗以及婚嫁丧事中,都有着大量的民俗工艺品。如艳丽的年画、形状繁多的窗花、造型各异的玩具、引人注目的门神,这些工艺品都透露出民俗文化的大量信息,彰显着地域性的民俗民风。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使用大胆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吸引人们的注意,传递出不同的民俗文化信息。这种方式和广告差不多。例如,民俗工艺品灯笼,不但可以显现出店铺气派,还可以起到现代广告宣传的作用。不单单在表达节日的喜庆,还可以用作炫耀家族的地位。①

二、民俗文化和现代商业设计的融合

(一)融合所要遵循的原则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和现代商业设计融合的重要特质,在实际进行设计的时候,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则:第一,注意把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第二,注意把握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第三,注意把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民俗文化要素的运用

人们因为出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喜爱,或是个人的修养以及品位,对具有民俗文化的设计有着一种独特的热爱。我国的民俗文化别具一格,已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把民俗文化融入商业设计中,不仅是对民族化和地域化的一种表现,还是个性化和特色的设计风格的一种彰显。设计师要了解民俗文化装饰的起源,在民俗文化中找到适合表达的各种符号,对人们生活中的关键部分进行装饰。把民俗文化里的人文观念加入生活,在实际居室生活中体现细节文化。

(三)民俗空间要素

我国民族文化反映的主要是人同天地自然的融合,不是纯粹的征服和被征服的冷漠精神,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创造的灵魂,对文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形式有着决定作用。这种整体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中国古代独特的时空观念较相似,对人们对商业设计的理解产生深深的影响。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主要承载着文化的主题,在形式以及风格上,主要强化“天人合一”的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其中具有民俗特色的空间感,给人们一种别样的装饰文化效果。②不但对人们的居住实用功能以及便利生活功能有所满足,还使得人与天地自然互相亲近、互相交融的文化功能得到了体现。

(四)民俗装饰要素

民俗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等方面。在民俗装饰中,主要承载着民俗中的文化内容、民族情感和人们的愿望。当代民俗装饰中的自然气息,与其他的装饰要素相比,更加具体,更为原始,并且更加贴切。③以家具设计为例,古典民俗家具与民俗室内设计中的融合主要体现的是民族饱经沧桑的历史感。家具设计中的每一根线条,以及每幅图案都包含着民俗文化中的自然之缘。民俗气息浓厚的家具,如独角椅、靠背椅、扶椅等,当作主要的装饰来使用。当人们看到民俗文化在这些商业用品上的设计时,会对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同时,我们要注意利用民俗工艺方法开展室内装饰,主要的材料是棉、丝、麻、绣等。例如,室内设计中,在客厅中悬挂一件苇草编织斗笠;又如,在墙角地板上放置一个竹制鱼笼;再如,整套家具使用藤制编织材料,作为民俗风情室内中的展示,或者是装饰品方面中的某一部分,会在整个空间中产生一种自然、朴雅以及特殊的审美情趣,设计师在室内空间提取民俗文化的装饰元素符号进行阐释的时候,要注意迎合现代人内心的怀旧情结,传递民俗文化中积淀多年的文明气息。结语总的来说,体现传统民俗更能给人们长久的心灵慰藉,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居住追求。我们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不但要遵循民族文化设计的原则,还要注意各种元素的运用,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下,促进民族文化和现代商业设计的不断融合,促进我国商业设计的发展。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传承的基本内涵。民俗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种文化现象,任何一种民俗,小町能一蹴面就形成,是要经过几代、几十代人的反复生产、实践,不断积累丰富发展面成的,这些具有规范性、模式化和制度性的民俗,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对稳定性,离不开后人的继续与发展。传承忡足民俗的一个显著特征,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面“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显示出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中外民俗学词典》中把“传承”和“文化”结合起来,认为“传承文化,又称传统文化,是指在一种文化类型中保持并不断延伸的文化因素。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即指民俗,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与语言民俗两个个方面的传承。把传承,文化联系起来,便使传承获得了广义的意义。它不仅代表着传承着的事象的本身,面且代表着一种文化过程。”在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角下,认为传承不仅是文化的继续,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或是一种文化的沟通方式,像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兹就认为:“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活的知识和态度。”节日民俗文化也正足这样传承下来的。民俗传承的发生要由传承的主体、客体和场地来构成,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广大民众既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俗文化的享用者和传承者,民众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生活习惯习得,世代相传,不断沉淀,厶支后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众作为民俗文化传承的丰体,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叮以说,没有民众,就不可能有民俗文化。民俗传承的客体则是指民俗文化事项本身,民俗事项纷繁复杂,从经济活动、社会关系、制度到意识行态,都有民俗。具体说来包括有物质生产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等,这些民俗内容庞杂丰富,包含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信仰、语言、社会制度、伦理、节日仪式等各个方面。传承的场地或空间,既可以是现实存在的物质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的时空空间,民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产生的文化土壤,民俗文化能够顺利传承下来,是因为其有着赖以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即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民俗事项内容都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孕育、发展演变面成,民俗的传承就是在民众生活生产的场地、祭祀仪式的场合、H庆祝的场合中产生,村落、社区空问正足我困民众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场合。

(二)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桂越边疆地区20个少数民族杂居地带,居住着壮、汉、苗、瑶、京等20余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0%以上,桂西南中越边境线长500余公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陆桥,有着多个部级、省级通商口岸。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深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两廊一圈”建设发展,桂越边境地区已经成为热点地区。在这片独特的地域,有着独特的节日民俗文化,除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外,传承至今有地方特色的节日还有:桂越边境地区的以壮族“三月三”为主的歌圩节、崇左花山文化艺术节、崇左金山花炮节、宁明壮族花炮节、龙舟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凭祥际旅游节、宾阳汉族炮龙节、春节庙会等等,这些都已成为桂越边疆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热点。民俗传统文化习俗,是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积淀面成,一种习俗形成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并且会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面世代传承下来。一些习俗自先秦两汉就已经定并一直传承至今,这些传承至今的岁时节13习俗,都可为此提供有力的佐证。以棒越边疆地区壮族歌圩为例,传承至今已有成下上百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壮族人民喜爱唱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每年有数次定期或不定期山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二月十九、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据古代文献记载,壮族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宋人所著的《太平寰宇记》中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H祭神,男女盛会作歌。”南宋学者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记载了壮族先民们“迭相歌和,含情姜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问乃有绝佳者”。另在1941年版《广两边防纪要》中载有歌圩更详细的描述:“滑边一带风俗,最含有人生意义的,则为歌上:。歌圩在春忙前的农暇时候举行,其日子各地各不相同,今日为甲地歌圩,明日为乙地歌圩,附近各村青年男女,各着新衣服到达集圩地点,彼此午宴,尽情畅饮,瓦赠糕饼或村头、树下,引吭高歌,彼唱此和,其乐融融,待天黑后,始各尽兴返家”。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人们在生产劳作之余,三五结伴成群,前往特定的地方进行对唱山歌,山歌内容涉及了传统生活经验、习得、民问传说、伦理道德、精神信仰等等,在歌圩中传递、交流感情,以歌圩节日为载体,一代代地传承了壮族民族民俗文化。又如金山花炮节,传承至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节日中抢花炮、对歌唱戏、舞龙舞狮、设坛祈福等节俗至今依然传承保留了下来。在节日民俗中民众通过语言传承、心理传承、行为传承、活动传承等形式,将特色的民俗文化传承下来,更好地提升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的重构

(一)重构的基本内涵。变异性是民俗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面做出的相应变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是在与民族间的交流互动中,进行有选择性的创新、重建或组合,是一种文化重构。文化重构,足指一种文化的重新构建或重新组合,“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的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导致了该种文化的结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文化适应性更替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重构。””巴尼特提出“创新是所有文化变迁的基础,创新应被界定为任何在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严格说来,每一个创新是一种或一群观念;但有些创新仪存于心理组织中,面有则有明显的和有形的表现形式。””文化变迁的产生原因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具体为:因社会内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发生了变化面致使文化变迁。在研究民俗文化过程中,要将这些变化冈子置人民族阎有的文化体系中,从面使民族民俗文化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得到创新、整合,进面推动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静止孤立封闭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与周围自然、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相瓦影响,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断地进行调适、组合,据此说来,民族民俗文化也一样,决不町能一成不变,在面对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的过程中,既有传承保留,又有所调整适应和创新,在调适中不断发展、重构。民俗文化的重构,要建在科学理性的态度上,以保护、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础,吸收外部先进文化,结合民族特色和需要,注入适合民族民俗发展的新内容,使之动态、平衡地发展。

(二)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的重构。桂越边疆地区节日民俗历史悠久,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随着边疆地区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传承下来。一些传统节日大致产生的时间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民族的发展、变迁或重组以及历史的演变,由于外来文化的传人,节日习俗的原发性内容会随之产牛变异和变迁,部分甚至演变消失;二是历代统治者以汉文化为正统文化,把边疆地区称作“蛮夷之地”,把边疆少数民族称为未开化的“蛮夷”,将少数民族的风俗视为“另类的陋俗或怪俗”,如曾将桂越边疆地区流行的男女对唱山歌视为有损大雅的“伤风陋俗”,在民国时期被明令禁止;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当时“破四’的社会背景下,把歌圩当作“四旧”加以批判、破除面导致一段时期内销声匿迹;进人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歌圩也出现了萎缩,有的传统歌圩已经消失,参与歌圩对唱山歌的青年人很少,只有一些中老年人还喜欢并坚持唱山歌。三是各民族融合交流的影响,一少数民族传统与汉族民俗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或同化,有些早期传统文化习俗被汉化,或杂揉成另一种新的民俗事项。民俗文化具有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功能,“人们创造了节日文化,同时也享受到这种文化所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民俗文化服务性的最好体现。”桂越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也具有服务社会生产和实践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功能,因此,节日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一定的服务和调节作用,它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面产生并为其服务,也会冈其功能的变化面变化,并相应做出调适或整合,形成新的民俗文化,发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功能。民俗文化的重构,一方面需要在合适时机对民众进行民族意识的启蒙教化,明确本民族在社会中的历史地位,改变一些盲目崇拜、依赖的心态,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其二,任何一种民俗文化要保持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必须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吸收先进的新文化,调适好与时代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自己。桂越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也是如此,一直不断地调适着与发展、变化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适时为节日民俗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进行文化组合、重构,使节日功能有所提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需要利用好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调整与新形势的关系,建立好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新的民俗文化观念和先进文化。民俗的传承史就是一部民俗演变史,在这个演变过程巾,节日民俗有继承、有变化、或增或减。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通过政府引导支持,桂越边疆各地节日民俗活动有了很大的复兴,如举办南宁同际民歌艺术节,三月三歌圩节、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歌圩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除了唱f歌,还根据自身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增添了舞龙舞狮、划龙船、斗鸡、抛绣球、打陀螺等传统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歌圩节俗活动内容进一步拓展;另外,一些新闻机构和文化传播公司还拍摄了歌圩节所有的活动并制作成DVD视频光碟,进一步传播了歌圩文化。另外像一些国际文化艺术节、龙舟节、花炮节、际旅游文化节等,都根据社会发展和新形势的变化,摒弃了一些落后成分,创新了节日方式,融入了新的节日内容,打上_20整合发腰的烙印,这些都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节日文化有了新的演变和发展,为了适应新的自然、人文环境面进行了新的文化重构。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的重构,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自觉,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发展研究

中需注意的问题文化在传承、再构或涵化中,涵化足一种消极被动的吸收,面是有着一个文化接受的过程。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迫放弃一些原有的特质,同时又可能接收新特质的传人。各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时,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别是自己的需要,面对其加以选择改造,使新的文化因素和特质打上本民族、本地的烙印。例如春节,在我同许多民族都过,但因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各有特色,有着不同的节日内容和过节方式,大多都独具区域、民族特色,这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结果。又如,随蓿国际交流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现代西方某些节日民俗,也随之进入中国青年人的生活巾,如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因为接纳、吸收和整合了外域文化,就必然会产生民俗变异的结果。此外像边境商贸交易会、体育盛会、旅游节、文化节、国际民歌艺术节等节日民俗活动,其开幕式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益趋势同,这也流、融合的结果。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在传承、重构发展及旅游开发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保护好节日民俗文化的“文化生境”。民俗文化的传承,要体现出民族优秀义化及民族特色的传承,要注重民族特质的保护,特别是对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不能过分地、无原则地脱离原民族、原地区生态文化语境,这要求要保护好“文化生境”。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极具地方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表现。节日民俗作为一个民族风俗文化的集巾表现,为民众表达内心情感提供了重要时机,为民众精神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寄托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没有文化底蕴的节日民俗活动足没有吸引力、更不可能持久的,任何脱离了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民族特色人文环境的节日民俗,都将失去民族文化特质,遭到破坏,逐渐失去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二)正确对待文化重构,发展节日民俗文化旅游。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会随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变异,民俗需要不断地创新,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创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只有这样,民族民俗文化才具有活力和生机。因此,在保护边疆民俗文化的基础开,根据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特色、边疆民族特色,边疆人文环境的特色,有选择性地对节日民俗文化进行整合、重构,合理引导、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举办相应的节日民俗文化旅游节,这既更可以发掘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牌,义町以为节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具有新的特质,创新节口民俗文化,使节日民俗文化有新的科学组合和重构。

总之,民俗义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保护方式也应当要多样化,既要有静态的保护,传承好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好民俗文化的“文化生境”,如保护民族地区生态人文环境、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又要有动态的保护,如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旅游,促进民俗文化的创新整合,使之蓬勃发展、极具生机,文化的传承、重构就是一条保护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主导好民俗文化的重构,开发好边授地的节日民俗文化资源,发展节日民俗文化旅游,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态保护和传承发展。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鄂南的赤壁,嘉鱼一带,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讲究勤耕作、多施肥、常除草、兴水利。而通山一带则多为山区,种植麦、薯、豆,具有“刀耕火种”粗狂型的生产遗风。鄂南林木茂盛,盛产楠竹、茶叶、桂花等经济作物。民间与劳作耕种相关的民间习俗非常之多,在《湖北民俗志》中记载就上百种。赤壁羊楼洞的茶叶,更是远销我国北方、外蒙古和俄国,也从海路运销日本、西欧。衣食住行,是民间习俗中丰富的篇章。

(一)厅堂类家具陈设鄂南地处江南,民间建房注重选址和朝向,传统村落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模式,民间俗有“坐北朝南屋,子孙后代享清福”之说。鄂南一带依山就势,靠近泉水,建筑形制多为封闭天井式小合院。不同房屋有不同用场,建筑无论大小,均可分为堂屋、睡房、厨房、杂屋等,并讲究尊卑秩序。通城一带视正房为尊,由家长居住,晚辈则住偏房。堂屋是起居会客和礼仪的综合功能空间,具有规矩、严肃,又有一定的文化和生活气氛。自古以来,中国人向以能居高堂敞屋为荣耀和理想,即所谓“堂之制,宜宏敞精丽”。鄂南传统民居中可以窥见这样的居住理想,但是,相对于祠堂的厅堂类陈设,居住类厅堂陈设有相对秀气的尺度比例,小家碧玉式的精雕细琢,并且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陈列讲究规范化的对称性以及长幼尊卑的秩序性。堂屋的设计往往采用对称式的布置方式,堂屋家具陈设的中心是靠墙的翘头案,案前方八仙桌,桌两侧则配圈椅、扶手椅或太师椅。太师椅一般都成对放在厅堂正中,中间会搁置方几,高度与太师椅的扶手大致相近,用来摆放杯盘和茶具,也有两侧依次排列的满堂陈设,一般是四几八椅,表现出厅堂空间的严肃与传统尊卑礼仪的秩序性。其二,多功能灵活性和实用性。鄂南的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以天井为中心展开,在面阔方向上一般为三开间或是五开间,甚至达到七开间。纵向延伸通常为两至五个天井。因此,厅堂处于中轴线上,是面相天井的半开放式空间。龙潭乡三班口村一位近八十岁老人讲述,过去房屋一间连着一间,俗有“下雨天串门不湿鞋”一说,而且厅堂往往是最为热闹的场所。厅堂成了半室外的家庭公共空间,是家庭生活中心。部分厅堂也兼具祭祀功能,具备与家族祠堂相同或相近的功能,会有一些临时性的陈设布置。如厅堂中间的八仙桌,是一件多用途的家具,包括拜祭时摆放食物,祭品;一家人围坐用膳、与亲朋好友宴聚、下棋,孩子们用作书桌;有什么室内外活动,可以凑合着使用。这样的方桌,一直到今天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鄂南传统的古老民居中或是重修的传统住宅里,靠墙或者居中摆放,软木材质,虽然沉重,但是十分方便。鄂南博物馆藏有一特别的清代古茶架,据说也是摆放在厅堂空间中。体现了鄂南茶文化的生活民俗。茶架高1.5米左右,摆放在厅堂空间。茶架带有储物功能的抽屉,上面可搁置茶叶及茶具,中间段为木质茶壶,每一个部件进行精雕细琢,结构兼做装饰,非常实用。(图3)其三,雕刻工艺或精湛或略显拙朴的,题材丰富,兼容并蓄又有自己本地的特色的一面。如出现在厅堂陈设中的扶手椅有官帽椅和太师椅,在秉承明清家具风格的基础上,更具有简洁朴素,淳朴实用之风。鄂南地区出现的太师椅有整屏式与三屏式(椅背多为山字形对称格局,中间高两侧低,扶手从高到低)两种,靠背上的图案大多为“文戏武打”人物,也有雕刻文字图案,扶手雕刻则以植物纹样居多,也出现有草纹龙图案,浮雕兼透雕,层次分明,寓意多样。材质上相对而言基本都是本土生长的软木居多。因为在实际的调研走访中,很难见到名贵的硬木材质的陈设。硬质木材的家具陈设如紫檀、红木、花梨木等在通山博物馆和咸宁博物馆中都有收藏。

(二)厨房类陈设厨房的陈设与鄂南的饮食民俗相得益彰。鄂南民居中的厨房陈设,最典型的为灶台。这些灶台基本上是由农村的泥瓦匠,用田里的泥土烧制。通山湄港村古民居中的厨房灶台,临窗而设,灶台设置两口大锅,中间会搁置一个小的铁罐,用来烧水,做饭可以有热水,节约柴火,一举两得。厨房中往往还会有一个小火堆,靠墙而置,从房梁上掉下来一个竹制挂钩,可上下调节高度,设计十分便利,上面挂上煲汤的铁罐,或是水壶之类,不设置烟囱,煲汤或烤火的同时,柴火烟可以直接熏墙上挂满的腊制品。在另外一面墙上,往往会摆放水缸及碗橱(高脚),碗橱有竹制和木质两种,上部开门,下部移门,或者也有开门。有的为了避免碗橱受潮或是为了更好的采光的原因,被靠墙挂起来,与现在的西式厨房的吊柜一般。

(三)卧室类陈设鄂南地区的卧室类陈设具有江南民居陈设的普遍特点。卧室内的家具陈设有床榻,衣架,盆架、镜台、箱、柜和梳妆桌,并且多为新娘嫁过来的陪嫁物品。如红木四柱架子床,迎面门罩上雕有葫芦藤蔓,蝙蝠等图案,寓意多子多福,透雕图案之间还镶嵌有镜子,局部镶嵌大理石。其余三面围栏为细木攒接,形成各种灵芝纹的几何图案。架子床可以围合帐幔,顶部可以遮挡灰尘。还有拔步床。装饰繁简不一,雕镂,图形纹样具有吉祥内蕴和地方特色。来自通山县的一个洗脸架,朱漆雕花描金,透雕为文戏人物,实雕为花鸟走兽,四条柱脚是四龙含珠。鄂南博物馆的卧室场景中摆放有半圆桌,两张半圆桌拼成一张圆桌。实际上,半圆桌在晚清时期也在书房,厅堂空间中使用。半圆桌的牙条、腿部以螺钿嵌出美丽的纹饰,直腿,腿间有罗锅枨。造型华丽美观,高雅大方。半圆桌是江南传统的桌子类型,摆放于卧室床前,配合绣墩等使用,也可靠墙使用,桌面摆放工艺品、花瓶等。鄂南与安徽,江苏等地的陈设上有着一定的类似关联。但是在鄂南普通民居中厢房面积较小,靠墙搁置架子床后,只能在旁边靠墙加上方形八仙桌,另一面墙上则放置衣柜、箱等收纳家具。

(四)刺绣类生活用品陈设鄂南刺绣做工精巧、表现力丰富且立体感强,集中体现着“吴头楚尾”独特的民俗风情。刺绣的图案题材广泛,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山水、动植物,几何图纹、花草瓜果、鸟兽虫鱼及人物等,经过夸张和概括的手法,手法多种多样,形成了特殊的装饰格调,多寓意吉祥喜庆、幸福美满、福寿平安和生活情趣。同时还赋予物体美好的想象意境,如绣花,象征美的事物和少女;绣鸟,象征自由和快乐;绣鱼,象征子孙繁衍;绣石榴,象征儿孙兴旺;绣寿字,象征幸福无边等。“喜鹊登梅”和“仙桃彩蝶”是民间最常见的图案。

二、鄂南婚嫁民俗影响下的传统陈设

鄂南民间传统婚俗具有喜庆、古朴和重礼的特点。湖北乡民大都沿袭了中原汉族的主要民俗,而鄂南在吸纳了周边地区相关风俗的同时,在某些方面更为复杂,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对待儿女婚事上,从议婚、订婚直至迎娶新人,相沿成习而又不可缺少的仪式竟达二三十种。在婚俗上重礼节的特点,产生了许多相应的嫁妆类陈设会摆放在家中。许多嫁妆属于地方特产,嫁妆一般是生活器具,如床、柜、台、箱、凳、桌、椅,桶、盆、盘,还有一些床上用品、衣服首饰、杯子等。诸多生活用具类嫁妆体现了母家对出嫁女的关怀,消除对新家庭的陌生感。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嫁妆的奢华与否,也体现出新妇的经济地位,起到身份认证的作用。这些嫁妆一代代相传下来,如今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笔者在鄂南一些乡镇调研中发现,一些古民居当中,依然有居住的老人,家里还留存着代代相传下来的嫁妆。其样式有的简约古朴,稍作纹饰雕刻,简练不繁琐。纹样大多为吉祥寓意,做漆饰处理。在咸宁市博物馆内,藏有许多当地的传统嫁妆类陈设。如清代贴梗匣,是联姻时,放置女方“草八字”的匣子,用于与男方合相,在婚庆民俗中是不可少的陈设物件。贴梗匣通体刷红漆,正面外拉的一对小门上雕有“福在眼前”的精美木雕图案,表面描金处理,装饰效果非常喜庆,匣子其余几方都是素板,呈现出民间朴素的一面。由于对婚俗中的茶俗礼仪的重视,茶壶也是重要的陈设艺术品了。鄂南每家每户基本都有瓷器茶壶,其中属珊瑚红描金茶壶色泽最为喜庆。能够在家中摆放瓷器的,都是经济地位较好的大户人家。诸如珊瑚红描金茶壶、珊瑚红描金耳尊、描金西瓜罐、四系盖罐等瓷器,伴随着嫁妆一起置办,摆放在家中,实用的同时增添喜庆,彰显地位。(图4)雕花礼担,是鄂南婚俗中下聘礼时放置鱼、肉、糖等聘礼的礼担,上面会披上红布,方些柏枝、红枣、桂圆、花生等吉祥物,贴鲜红双喜字送上。礼担一般是木作,鄂南因为生产竹子,传统的礼担也有用竹子工艺制作,体现了鄂南当地手工艺人就地取材,因材质用的民风,充满了鄂南乡情特色。抬盒,也是装礼品的木盒子,用来装新娘出嫁时准备的穿戴、铺垫、金银首饰、箱笼杯盖等妆奁。抬盒越多、越显富有。抬盒一般是木质深棕红,高一米左右,底部是个带框的大盘子,四周有围栏。抬盒的围栏及横梁都雕有图案,如“龙凤呈祥”,“榴开百子”“琴棋书画”“喜上眉梢”等,雕刻手法以透雕和浮雕为主,雕工精细,横梁左右两侧有圆孔,孔的周围也进行团花的雕刻纹样,抬杠从中间穿过,供前后两个人抬。(图5)

三、结语

鄂南传统陈设延续了当地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审美情趣、伦理道德观念的一个载体,是表达民俗文化与生活情感的角色。从本土角度,通过对鄂南的民俗与陈设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研究,补充鄂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上的学术内容,同时,对于丰富地域性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工业软件论文范文 下一篇:精神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