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0 23:37:03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1篇

**辖区有六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5302人,面积46平方公里。107国道、沪陕高速贯穿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南临淮河,北与平桥区的长台乡、平昌关镇接壤,有丰富的河沙资源,以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街位置优越,客流物流旺盛,生意兴隆。但多年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多,治安环境复杂,刑事治安案件频发,各类矛盾纠纷尤其复杂突出。加之开发建设,河沙资源纷争,艾兹病人闹事,**收费站引发的即发性矛盾纠纷,历史矛盾与现实矛盾交织,传统旧习与现代观念共存,发展建设机遇和困难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集中反映到社会治安方面来,维稳任务极其艰巨繁重。总结回顾近年来我所受理、查处、调解、处置的治安安件、矛盾纠纷、,按照分局党委安排部署,联系当前正在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探索 两个提升工作途径,针对基层派出所面临的大量治安案件和矛盾纠纷,我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略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农村矛盾纠纷的规律和特点

针对各类矛盾纠纷发生的时间、对象、范围场所、规律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方式,不同的手段措施及时排查及时化解,及时疏导引导,及时平息事态,严防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演变为刑案,升级为,甚至发展为大规模暴力冲突事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异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规律和特点:

(一)从时间上看,农闲季节冬闲季节,节日,耕种收获季节多发各类矛盾纠纷。**辖区2008年在这个时段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发案量占全年60%以上。

(二)从对象上看,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农业工人,农村从事各种涉农行业人群中,易发各类矛盾纠纷。

(三)从起因上看,宅基土地林地界限不清,权责不明,村组及主管部门解决不力或久拖不决,积怨矛盾越积越深,进而引发各类案事件。邻里之间,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集体之间,日常生产、生活中动态发生的各类小摩擦、小矛盾解决不及时,不公道,都能引发大的矛盾纠纷,引发案事件。家庭内部矛盾,家庭成员相处不和谐引发的各类案事件在农村地区亦占较大比例。例如:**王庄村六里庄组村民董某与王某,因宅基地纠纷引发矛盾,三翻五次找村委会、土地部门解决没得到结果,2008年两家打了两架,今年三月再次发生打斗,派出所颇费周折受理查处后,双方还是不满意,要上访告状,强烈要求处理好他们的土地纠纷。

(四)作风,行政不作为,部门间推诿扯皮,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等现象大量存在,是新时期引发矛盾纠纷,甚至的又一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2009年2月,**居委会居民余某以卫生院门前道路占用其耕地为由,多次到办事处有关部门反映,无人过问,多次拨打市长热线,上访告状,并堆土堵住通道长达十余天。类似情况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根本改观任重道远。

(五)效率低下,执行能力不强,农村干部对各类矛盾纠纷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毫无疑问更加剧了各类矛盾滋生演化,矛盾双方不会依法维权,怕打官司麻烦,法律知识匮乏,种种原因交织一起,加之好事者推波促澜,是激化矛盾纠纷的又一重要诱因。

二、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勤排查,早化解。紧紧依靠乡村基层组织,广布情报信息员,及时获取相关情报信息,要在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上很下功夫。

(二)依托乡镇群众工作站,在乡镇党委、综治部门统一领导、组织下,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方面力量,尤其是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力量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和谐为上的理念,定期研判定期讲评,定期排查化解,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和作,形成大调解大排查工作格局。

(三)公安机关要立足本职,对受理的治安案件提高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压缩矛盾纠纷演变空间,彰显治安处罚力度,弘扬公平正义,提高执行能力,节约办案成本,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加大对农村地区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法律素质,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减少滋生消极腐败堕落的低级生活情趣,从思想根源上减少发生矛盾纠纷的因素。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自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以来,我乡共调处矛盾纠纷18起,成功化解17起,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村级经济纠纷、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章立制,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为及时发现和掌握全镇各类矛盾纠纷,把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杜绝集体越级上访、赴省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制定下发了《__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施方案》、《__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__乡处置应急预案》等制度,全乡上下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要求,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乡综治办全面掌握本辖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建立健全排查、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矛盾不出当地、不出单位。

(二)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注重发现和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为了有效地将矛盾及时化解,一是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第一道人民防线作用,全乡共设有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其中乡调委会1个,村(居)委会10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17人,调解信息员272人,坚持每月一次的调解例会制度。学习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调解业务知识。同时加大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参与矛盾调解工作的力度。二是坚持隐患周报制,每周一乡办将各单位上报的隐患进行梳理汇总,落实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包案,限期解决,同时,乡办每季度对全乡形势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通报下发各单位,指出当前工作存在问题及布置下步工作安排。三是乡党委、政府定期将、综治、司法、城建、土地、民政等单位集中办公,由分管政法的领导牵头,对矛盾进行梳理,并拿出具体处理意见。

(三)加大协调督办力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

为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化解矛盾,__乡党委政府继续认真开展了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并且将接待来访时间、地点、接待来访安排实行公示。在开门接访期间连续安排了102个接待日,参加接待的党政领导11人,共接待来访2批次,2人,我镇共办理来信来访4件,已办结3件。所有这些,乡办都一一落到有关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做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给予了书面答复。

三、存在问题

1、由于我乡境内部分上访户诉求过高,情绪偏激,说教难以奏效,矛盾调解工作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加强。

2、乡村民调信息员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本辖区内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及时妥善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2、充分发挥民调员作用,把矛盾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杜绝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及发生。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 抓好“三个建设”

一是抓好阵地建设。建立了全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由司法、、计生、纠风等部门派员轮流值班,并组织从业律师参与矛盾纠纷接待工作,规范秩序,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建立了乡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全县25个乡镇都成立了以综治办组织协调、以司法所为依托,整合、派出所、基层法庭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的乡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专门负责对本辖区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建立健全了村级民调会,专门调处邻里纠纷。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防止民转刑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培训,把矛盾排调中心的工作人员纳入县政法综治队伍培训规划,进行业务培训。严格选人标准,按照思想觉悟高、法制观念强、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的标准选聘了村组民调员。加强管理,县乡村民调人员由同级综治部门统一管理,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基层有人管、能落实。目前,全县已配有县级调处人员27人,乡级调处人员294人,村级民调员3248人。

三是抓好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不稳定因素排查报告制度》、《不稳定因素交办督查制度》、《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关于实行稳定工作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关于成立光山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层层建立了包保责任制,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纳入了单位年度综治工作目标管理,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控制、化解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也都制定了本部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规定,使全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开展“四种排查”

一是定期排查。各村(居)委会、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综治办坚持每半月排查一次不稳定因素,由县综治办汇总,会同县局、司法局等成员单位综合疏理,对突出问题以县稳定领导小组文件形式下发交办。

二是重点排查。对重点人员的动态情况,做到专人专报、每日零报告,及时发现掌握其动向。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实行包保稳控。

三是超前排查。针对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的不同情况,超前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四是联合排查。针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补偿等热点问题,县调处中心召集相关部门联合排查、专门排查,确保不稳定因素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近两年来,我县先后成功举办了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首发式、全省村村通道路交通建设现场会、阿深高速公路开工典礼仪式等级别高、规模大的活动10余次,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治安问题。

三、落实“四项措施”

一是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部门的矛盾纠纷排调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矛盾纠纷排调工作负主要责任;县公安、司法、、安全生产等部门担负起牵头任务。公安部门重点负责治安纠纷、的排查和治安专项整治,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民间纠纷排调,部门重点负责苗头的排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负责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在全县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部门协调参与,职

能部门齐抓共管”的排查调处格局。 二是坚持“三个不放过”。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做到情况不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当地,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纠纷不上交。

三是完善预案。完善了《光山县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县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具体方案,加强值班备勤,做好排查化解。今年7月16日,县农业局农场一职工因家庭琐事自杀身亡,死者亲属欲酝酿一场较大规模且带有政治色彩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经过2天2夜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妥善化解了这起停尸闹丧事件。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切实健全排查调处

1、办事处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内设立予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依托联创中心,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受理、分流调处、调度管理。

2、村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各村(居)委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由村(居)和会主任担任调委会主任、予排室主任,兼任综治室副主任,主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村民小组设立和谐平安理事会,由村长任会长,选定3-5名热心综治工作、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村民为理事会成员,组织化解本村小纠纷,及时报告大问题。按照“十户联防”的划分,安置小区以楼道为单元,农村每十户选定一名调解信息员,及时疏导、报送纠纷。

3、单位内部设立矛盾纠纷排调组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立矛盾纠纷排调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二、认真开展排查工作

4、加大排查频率。管理处、驻办单位每半个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平时开展日常排查,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使排查工作常态化,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社会敏感期,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排查。

5、拓宽排查渠道。一是认真做好干部下访工作,通过“大走访”摸清所包村矛盾纠纷隐患,了解社情民意。二是从上级领导交办、转办件和办事处接访中梳理、汇总矛盾纠纷信息。排调组织及时了解、掌控矛盾纠纷状况。

6、落实排查责任。按照“村级排查、行业排查、单位排查”齐头并进的排查模式。排查工作纳入综治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对该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而没有排查出,或排查出来却隐瞒不报,压着不报,导致矛盾激发、升级引发影响稳定事端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

三、着力提高调解效率

7、实行“四级”调处。对一般性的矛盾纠纷或群众反映的问题,首先由村排调室(调委会)主任、十户调解信息员组织调解处理;村一级无法调处的矛盾纠纷,由乡镇及部门包村领导、干部组织调解;包点干部无法调处的,报办事处综治办,由联创中心(排调中心)拟处理建议呈送办事先上分管领导批办,确定专人负责限期调解处理;办事处一级仍不能调解处理的,再以“急、大、难”矛盾纠纷排查报表形式报区维稳办、排调室。区直综治责任单位对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的矛盾纠纷,先行调解处理,无法调处的,再以“急、大、难”形式上报。区维稳办、排调室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急、大、难”矛盾纠纷确定主办、协办单位和责任领导、责任人进行交办处理。区里对一些跨区的重大矛盾纠纷、重大问题、无法协调解决的,及时向市里专报,请求办理。

8、运用“三调”联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检、法及各职能部门独立调解、联动调解作用。建立“三调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本地“三调联动”工作深入发展。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调解,根据需要,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请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提前界入,为群众明法析疑,指明正确维权渠道。尝试在乡镇调处中心评聘调解能力强、社会威信高、群众基础好的“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师”,参与调处矛盾纠纷。

9、落实领导包案。对市、区排查交办的或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容易升级激化的“急、大、难”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一包到底,主要领导要带头包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对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要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明确化解责任,化解时限,确保及时化解。

10、实行矛盾纠纷例会制度。办事处每周要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分析矛盾纠纷态势,研究对策,对突出的矛盾纠纷,按照管理权限,向事发地区和事发部门下发抄告单,明确解决时限,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办结的,下发督办单,经督办仍未解决的,实行限期整改。对已调解的,实行回访反馈制度,了解协议执行情况,掌握当事人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有无新苗头。

四、扎实做好应急处置

11、完善应急预案。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实在管用、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对组织指挥、运作机制、保障措施等作出具体规定,并根据客观需要及形势变化适时修订和不断完善预案,确保应急处置指挥灵通、运作规范、保障有力。

12、果断稳妥处理。一旦发生,涉事单位主要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迅速判明情况,果断作出决策,并从镇指挥处置;准确把握用警时机,科学用警、智慧用警、果断用警,防止用警不当导致事态扩大,严格依法办事,立足于教育争取大多数群众,孤立打击极少数策划组织者和违法犯罪人员,迅速平息事态,把负面影响缩小到最小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3、切实兑现承诺。事件平息后,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立即解决群众合法合理的诉求,积极主动回应群众的期盼,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真诚待民,取信于民。对非法无理的诉求,也要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讲清不能解决的道理,争取群众理解,理顺群众情绪。

五、做细预防预警预测

14、做细矛盾纠纷预防工作。建立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以减少矛盾纠纷发生。规范村级集体所有山林、水地租赁、拍卖经营秩序,严防暗箱操作,引发群众不满。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坚持普遍预防,采取普法宣传,举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群众守法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15、做细矛盾纠纷预警工作。对可能引发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实行三级预警,有可能引发群体越级非正常访的矛盾纠纷设为第三级预警,先由涉事地分管领导立即处理,处理未果的,报告主要领导处理;对可能引发群体、闹事苗头的矛盾纠纷设为第二级预警,可能引发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设为第一级预警,应立即报告办事处主要领导处理。报告和处理情况登记在册,以备责任倒查。

16、做细矛盾纠纷预测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汇总梳理,对矛盾纠纷发展状况进行比对分析,对矛盾纠纷的筷趋势准确进行预测,针对性提出工作对策,把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权。

六、及时处理纠纷信息

17、超前掌握信息。拓展信息渠道,广辟信息来源,多层面、多角度、多手段收集信息,下功夫获取深层次、内幕性信息,力求在第一时间对可能引发影响稳定事端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

18、用心研判信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准确判断其性质和发展趋势,对可能影响稳定的苗头笥、倾向性问题,逐一甄别核实,做到心中有数,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9、及时报送信息。对一般性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报送。对有可能引发影响稳定的重大信息,按照急事急报、特事特报的要求,在第一时间报送,并跟踪报送处置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任何一级不得迟报、漏报、虚报,任何人不能压着不报。

七、规范建立排调台帐

20、规范建立排查化解台帐。按照“真实、全面、及时、准确”原则,管理处、驻办单位必须每月以文字和报表形式,将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汇总后,逐级上报上一级综治办。对排查化解一般的矛盾纠纷要全部统计到“矛盾纠纷排查表”中,对“急、大、难”矛盾纠纷要逐一报送详情。对“分级排查表”各单位每周统计一次并存底,对可能引发影响突出的矛盾纠纷乡镇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并续报处置情况。每月20日前各单位要报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析报告,半年上报排查调处小结、年终报总结。

21、规范建立“急、大、难”台帐。对排查化解的“急、大、难”矛盾纠纷要建立一案一卷,包括调解协议、销帐申请报告、准予销帐通知、上级督办单等资料。“急、大、难”矛盾纠纷台帐要体现上月结转的、本月新增的、申请销帐的矛盾纠纷,确保挂在帐上和申请销帐的“急、大、难”矛盾纠纷一目了然。

22、规范建立“三调联动”台帐。运用“三调联动”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一案一卷。如果是人民调解组织接受邀请调解的,则要将邀请书、纠纷基本情况、调解协议建立成一案一卷;如果是人民调解组织接受委托的谳解的,则要将委托书、纠纷基本情况、人民调解告知书、达成的协议等建立成一案一卷。

八、强化排调工作保障

23、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对本地、本单位矛盾纠纷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考核奖惩。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考察管理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把工作绩效纳入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24、强化质量考评。办综治办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纳入年终综治考评重要内容,按照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0%以上的目标,对各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安排、落实情况和具体成效,进行检查考核。

25、落实处罚措施。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视情给予处罚。一是因思想不重视,工作不主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被动,报表报送不及时的;二是矛盾纠纷排查不及时、不彻底,排查数明显少,台帐资料不完整的;三是对突发性、群体性、易激化的矛盾纠纷排查情况虚报、谎报、缓报、漏报的;四是对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及时,工作不到位的;五是对排查调处措施不力,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等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视情给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限期整改、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处罚,并严格实行责任倒查。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大力强化组织领导体制建设

1.加强各级调解组织建设,搭好班子,落实人员,明确职责。

2.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调解实务、调解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推进调解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每年对调解人员的培训不少于两次,努力提升基层调解工作水平。

3.调解组织在局党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系统内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的职能,提高调处实效。

4.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收集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信息员的培训和信息报送工作,对选定的信息员要明确职责,做到有其责、有其为、有其奖,更好地激发调解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局调解矛盾纠纷大调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调处与管理的双重职能。具体负责系统内大调解工作部署、典型推广、督促检查、考评考核等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对接机制

6.完善调解办公室与辖区派出所、人民法院、下属单位调解组织等层面的有效对接。大力推行诉前调解,做到能调则调、可调必调、不可调不强调。对调解不成、当事人提讼的纠纷,按规定落实好就近立案、快速结案、优先执行等措施,完善“诉调对接”绿色通道。

7.在深化以上对接工作的基础上,以“大调解”机制为主线,继续探索“访调对接”、“援调对接”等新机制建设。实现化解矛盾纠纷资源的再整合、调解职能优势的再联合、调解合力的再聚合,不断扩大大调解模式。

三、进一步优化运行态势

8.完善排查预警机制,坚持做到主动排查与信息采集相结合。调解办必须做到每周一次矛盾纠纷的排查,每月实行有矛盾报纠纷、无矛盾报平安的零报告制度。同时对排查报送的矛盾纠纷要建册立档,落实调处责任人和调处期限,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

9.要深化特色和个性调解。调解办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擅长调处某种类型和特殊矛盾纠纷的“能工巧匠”,诊治矛盾纠纷的“疑难杂症”。

四、进一步落实“三三制”大调解工作制度

10.一是矛盾纠纷在单位调解组织、局调解办、县大调解中心三个层次自下而上进行调解;二是每个层次调解不少于三次;三是在调解过程中要做到“1+1+1>3”的效果,将一份责任,一份耐心,一份真情融入其中,提升调解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实效,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小事不出站,大事不出局”。

五、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

11.遵循严谨、便民、高效的原则,严格依政策,按法律、照程序调处矛盾纠纷,确保调处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避免调处工作的随意性。按照既有利于调解矛盾纠纷、又避免不必要的调解资源浪费的要求,科学界定调解矛盾纠纷的类型和范围,提高调解质量。

12.建立大调解工作例会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例会的内容是交流阶段性工作情况,分析矛盾纠纷态势,研究疑难矛盾纠纷调处方案以及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等。

13.局属各单位要切实解决矛盾纠纷调处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大调解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14.局属各单位调解组织的台账资料要按照县大调解办的要求抓好落实,做到凡调解的矛盾纠纷必须做到一案一档,资料齐全、装订规范。

六、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15.局调解办要加大对基层大调解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对大调解工作相对滞后的单位进行重点督查,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整体工作平衡发展。

16.局属各单位要围绕矛盾纠纷的调处成功率、民转刑案件的下降率、同一矛盾纠纷重复报警下降率以及人民群众的满意率等指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责任制,实行量化考核,对出现民转刑案件、越级上访、的单位,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17.要把“大调解”工作作为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实效与有关人员的政绩、奖惩挂钩,对调处工作中的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6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为进一步加强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与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整、充实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有关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3-9人组成,设主任1人,必要时可设副主任,调委会应有妇女委员。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司法所会逐个社区对人民调解组织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在指导社区居委会提名调解委员会候选人的过程中,着重推选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与聘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队伍结构。聘任人员要经社区居民会议或代表会议表决通过。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切实选好配强社区调委会主任。各社区须于8月31日前向司法所报送换届选举后人民调委会的人员变动情况。

二、做好新任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司法所将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对新任调解委员会成员、人民调解员分期分批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培训要针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讲解相应适用的法律法规;针对新任人民调解员对人民调解业务不熟练的特点,讲解人民调解流程及调解协议书的制作方法;并且邀请经验丰富的老人民调解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传授人民调解的手段及技巧。同时,利用参加法庭庭审、参与现场调解等方法,尽快使新任人民调解员熟悉人民调解业务知识,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三、进一步推进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人民调解工作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切实增强人民调解程序的公正性,提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要注重在岗位责任、纠纷排查、重大纠纷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上进行规范。要继续加强社区规范化调委会建设,做到“六有”,即:有机构、有队伍、有牌子(含制度牌上墙)、有印章、有场所(调解室正面中央悬挂人民调解徽章,左侧为:公正、公平、公开,右侧为:合法、合理、合情)、有基本的办公设施;设立“五簿”、“两册”:学习会议记录簿、法制宣传登记簿、纠纷调解登记簿、纠纷排查登记簿、案件回访登记簿,行业调解员和调解信息员花名册;建立“七项制度”,即:调解责任、学习例会、绩效考评、纠纷登记、报表统计、档案管理、信息报送制度,实现调委会规范有效运作。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7篇

坚持以党的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落实好中央、省、市、县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指示精神,紧扣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突出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有效遏制盗窃、、吸毒等案件多发、高发的势头,全面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测、预警、预防、预置”能力和突出治安问题打击防范处置能力。

三、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挂牌整治工作,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突出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挂牌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四、工作步骤

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全面排查阶段(3月25日-5月30日)

1.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加强矛盾纠纷摸底排查。实行联系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网格化管理制度。各村(社区)要加强辖区内社会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做好信息采集等基础性工作。

2.重点加大对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医疗卫生、土地权限、边界管理、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排查梳理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和掌握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的苗头隐患,同时,加大村辖区内废旧厂(矿)房,偏远的、无人居住的房屋摸排,及时发现制贩吸毒苗头,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及时了解基层社会动态,掌握辖区特殊人群,特别是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反常人员及性格偏执人员的思想状况和近期动态,确保矛盾纠纷及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全覆盖、无盲区、无遗漏。

3.镇派出所重点对镇场镇及辖区内治安重点区域、学校及周边,幼儿园,偏街小巷、出租屋、废旧厂(矿)房、ktv、宾馆、洗浴场所、茶楼、室进行集中调查摸底,对镇涉黄、涉毒、涉赌、刑事、治安问题和乱点,案件进行秘密摸排,建立清单台账。

(二)重点攻坚阶段(6月1日-7月31日)

1.认真分析研判。各村(社区)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日排查报告、周研判周交办”工作制度,对每日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每周上报至镇综治维稳中心,突发问题及时上报,党委、政府每15天对上报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依据研判情况进行分类归办。

2.制定化解方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能即时化解的立即化解对一时难以化解的,由各责任主体逐一分析研究,逐一制定化解方案,逐一落实包抓领导和具体化解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化解措施和时限。对疑难复杂纠纷,要实行领导包案,一案一策,一个班子,一包到底,确保矛盾问题解决、隐患消除,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拖延。

3.扎实有效化解。坚持从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充分运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方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镇级领导要进一步落实接访、约访、下访工作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大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关爱、监管及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工作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要组织法律顾问、司法所等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及时调处矛盾纠纷。

4.镇派出所根据排查出和群众举报的问题,制定好行之有效的整治方案,加强侦擦、破案力度,加大对黄、赌、毒、盗窃、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侦破群众关心、关注的案件,起到“打击一批、震慑一片、稳定一方”的作用。

(三)巩固提高阶段(8月1日-9月20日)

1.查缺补漏。镇党委,政府、各村(社区)要对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进行“回头看”,对本辖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改进,不断巩固集中排查化解工作成果。

2.检查验收。镇党委,政府和镇纪委将分别组成联合督导组,对辖区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排查细致、化解及时、稳控有力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摸排工作不细致发生恶化的矛盾纠纷、稳控措施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3.镇派出所对镇场镇及辖区内治安重点区域、学校及周边,幼儿园,偏街小巷、出租屋、废旧厂(矿)房、ktv、宾馆、洗浴场所、茶楼、室开展长期性常规摸排,对违法行为依法打击处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及驻镇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矛

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各村(社区)要成立由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要亲自安排部署,全面掌握本辖区的重点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问题隐患,协调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此项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加强督导检查。镇上将对各村(社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定期通报情况,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

(三)严格考核问责。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综治及平安建设绩效考评,对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和单位在综治及平安建设绩效考核时予以加分。对领导不重视、工作落实不力,导致矛盾纠纷问题突出、发生重大案(事)件的村(社区),视情况予以扣分、通报。对因矛盾纠纷排查不深入、化解不力导致案(事)件多发、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或者发生重特大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调解机制;调解优先;化解矛盾

根据省、市关于全面提升大调解机制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泰州海陵区的大调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基本情况

海陵区先后成立了1个区级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9个镇(街)调处服务中心。目前全区有村(居)调解工作室125个,专用办公用房达7500平方米,专职调解员67名,大调解工作专项经费年均达30万元。两级调处中心既是区、镇(街)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也是本级调处矛盾纠纷的一线实战单位,承担对矛盾纠纷的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调调度和督办指导,直接调处或与有关部门联合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等职能。该区分别在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派出所设立了工作室或联合调解室,在涉外务工、医疗卫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领域设立了专业调委会,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相互衔接。重点推进建设了矛盾纠纷排查、社会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三项机制,实行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定期搜集汇总矛盾纠纷排查情况,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席会,每月组织一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每月通报上报一次矛盾纠纷调处和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每月出一期大调解工作信息,形成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区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机制。2010年,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受理、调处矛盾纠纷1224件,调处成功1200件,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8.03%,其中,两级调处中心受理纠纷569件,直接调处562件,直接调处率达98.75%,涉外务工调委会、医患纠纷调委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委会分别调结相关矛盾纠纷27件、15件、113件,涉案金额245.02万元,诉调对接调结29件,检调对接5件,公调对接414件,访调对接26件,个人调解室调结114件。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尤其是突发性矛盾纠纷、涉及民生矛盾纠纷的处置化解,实现了基层化、社会化、社区化,这就有效降低了民转刑、越级上访和的发生率。

二、主要做法

(一)集中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攻坚活动

一是启动矛盾纠纷大排查工程。2010年以来,海陵区坚持条块结合、整体联动,构建了镇街(园区)包村(居)、村(居)包组(户)、部门包条线、单位包内部,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排查组织网络。要求镇街(园区)定期组织职能科室、村(居)以及基层单位开展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区教育、卫生、经贸、商贸、建设(建管)、民政等系统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本系统(行业)所属单位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分析,公安、司法、、安监等就本部门工作领域的不稳定因素,组织各职能科室及基层站所进行全面排查分析。形成了综治部门牵头,司法行政部门承办,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镇(街)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排查机制。2010年以来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共组织各类矛盾纠纷大排查368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429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重大问题的发生。二是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活动。2010年5月初,全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干部大走访工作,按照“四必、两摸清、三到位”的要求,坚持每户必进、人员必访、矛盾必调、隐患必纠,摸清情况、摸清底数,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位、重点人员管控到位、各类隐患整改到位,实现大走访活动的“全覆盖”。针对排查出的群体性、社会面、个体性等矛盾纠纷,认真梳理分类,分流落实化解,实现了“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措施、完成时间”的四落实。这次大走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及隐患185件,其中易激化矛盾纠纷14件,目前已化解79件,在调106件,确保无因矛盾激化引起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上访等事件。建立健全了干部大走访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机关干部每周下访制度,大走访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干部大走访成为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隐患集中攻坚的新举措。 三是组织无矛盾纠纷积案单位创建活动。2010年初,按照“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的工作要求和排查摸底、集中化解、总结提升的工作步骤,在全区开展了“无矛盾纠纷积案镇(街)、企业、村(居)”活动。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积案,制定调解预案,分片包干负责,对一般的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对积案纠纷、重大疑难复杂纠纷,机关领导亲自参与调解,组织力量集中化解,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矛盾钝化工作,引导当事人合理合法维权。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积案103件,化解79件,如市政府惠民工程――老小区管道燃气建设工程,目前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在安装过程中,南园197号楼与199号楼之间纠纷不断,致使地下管道铺设工作被迫暂停近一年。6月4日,城中街道召开民主恳谈会,经过3个多小时的恳谈,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完成了地下管道铺设工作,保证了工程进度,有力地发挥了基层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四是实施矛盾纠纷集中调处活动。着力开展“世博”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活动,健全应急处置网络体系,建立重大维稳情况信息专报制度,制定镇(街)调处中心每日排查报告制度,切实发挥江苏“环沪护城河”的积极作用。着力化解城建项目中的矛盾纠纷,先后在府前路北侧、扬桥口东北侧、藤坝街等20多个拆迁现场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站或“个人调解工作室”,利用调解员人熟地熟的优势现场化解矛盾纠纷,近来各拆迁现场调解工作室共接待法律咨询1200多人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56件,保证了城建项目的顺利推进。着力推进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召开动员部署会、在四个城中村先行试点,召开排查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落实信息报送、走访排查、沟通衔接三项制度,全面推进排查整治工作,切实维护了重点整治地区的和谐稳定。着力抓好校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健全校园调解组织网络,设立调解信息联络员,会同区综治办、公安海陵分局定期对辖区内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内部和周边矛盾纠纷隐患进行排查,及时介入校园安全事故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确保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大力实施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工程

2010年,该区以开展“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以四个增强为重点,在完善运行体制和工作机制上创新思路,谋求突破。一是区、镇(街)两级调处中心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重点完善“三调对接”、专业调解、排查分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考核评价“五项机制”。通过理顺关系,促进联动,做到组织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明确、机制运转顺畅,真正成为大调解职能的承担者。二是基层大调解实践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依托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在公安交警队、劳动安全部门建成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创新大调解实践,丰富大调解内容,做亮大调解品牌。三是专职调解员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积极试行村(居)调解员专职化制度。率先在15个城中村配备了专职调解员,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建立一支村(居)专职调解员队伍,配强做实一线调解力量。四是绩效考核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完善了调解绩效考核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权重,健全奖惩激励措施,组织优秀人民调解员、优秀调解卷宗评选评比活动,形成重实绩、重实效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和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三)积极开展“双促双助”专项活动

“双促双助”专项活动是2010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围绕“促转型、促升级,助发展、助稳定”的要求,海陵区坚持组建一支队伍,构建三大平台,深化六项服务,健全八项制度,即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构建政府门户网站“法律服务”栏目互动平台、法企共建互通平台、司法行政窗口服务平台;在中心工作、重点项目、四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新装备)、一区三园(海陵工业园区、台商工业园、城北物流园、农业科技园)、企业维权、社会维稳六项工作上优化服务能力与水平;健全律师特殊案件报告制度、涉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制度、企业法制文化建设规范等八项规范制度。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切实成效,共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325份,解答法律咨询218件,提出法律建议173件,企业调解组织增加到98个,化解涉企矛盾纠纷67件,实施法企共建项目31个;江苏海信律师事务所为长宏钢材物流中心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劳动用工、合同审查,有效化解项目引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矛盾纠纷。江苏君谊律师事务所为中盛光电提供常年跟踪服务,实行驻企现场集中处理涉企法律事务,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求。江苏碧泓律师事务所与会宾楼等一批企业党支部结为党建共建单位,规范企业《员工手册》,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区矛盾调处服务中心为涉外企业码也公司积极排查化解矛盾,2009年底25名外派劳务人员被该公司派遣到新加坡卡塔尔工程有限公司工作。2010年4月初,被卡塔尔警方遣送回国。他们找到公司要求赔偿,经沟通协调,该起事件得到妥善解决,公司正常的经营秩序也得到了恢复。这次专项活动为企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三、几点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海陵区的大调解机制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谋求新的突破,为推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在履行职责上求突破

着力构建矛盾纠纷三大平台,使两级调处中心真正成为大调解职能的承担者。构建社会舆情分析研判平台。进一步强化跨地区、跨领域联防联调工作的协调机制,定期交流、研判纠纷信息,建立纠纷预警制度和通报制度。积极构建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着力推动专业调委会、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建立矛盾纠纷网上预警、接案、受案、反馈系统,构建矛盾纠纷三级信息管理平台。构建调解工作协调管理平台。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考核考评办法,进一步理顺调处中心管理机制。

(二)在调解实效上求突破

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实行重大矛盾纠纷领导接案包案,形成分工负责、权责明晰的责任体系。要积极上争,强化预算,落实调处经费,实行“以奖代补”,由区、镇(街)两级财政按照调处成功案例数对全区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经费直补,提升调解实效。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力量,组织优秀人民调解员、优秀调解卷宗评选评比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形成重实绩、重实效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

(三)在队伍建设上求突破

要配强做实一线调解力量,加快形成社会定位比较明晰、独立履行调解职责的专职调解员队伍。深入推进调解队伍的专职化发展。将善于做群众工作、有政策法律知识、业务专长和协调组织能力的同志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深入推进调解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做好调解员的培训教育,增加培训机会,扩大培训范围,拓宽培训领域。聘请首席调解员、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讲课,宣传听证评价、心理安抚等新型调解方法,加强对潜在矛盾纠纷的预警能力、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能力、突发矛盾纠纷的应急处置能力等四种能力建设。深入推进调解队伍的社会化发展。在高校学生、社会组织、专项工作成员单位中,大力发展各类志愿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参与矛盾调处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社会管理中的特殊作用,切实打牢社会管理创新的根基。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规范司法行为,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促进司法行政机关公正履行职能,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秉公执法的司法行政队伍。

二、活动主题

按照“司法公正行”县组委会要求,2013年“司法公正行”活动的主题是:加大业务培训、指导,提升调解工作水平。我镇以加大人民调解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大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扎实开展“镇司法公正行”活动。

三、组织领导

为把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镇成立由党委副书记宇任组长,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司法公正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欧阳锦春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相关单位要确定联络员,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司法公正行”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四、活动内容

(一)紧扣党的十报告精神和法治县建设这个大局,组织全镇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开展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活动;认真做好社会热点、难点矛盾纠纷、“三跨”矛盾纠纷、涉及民生问题矛盾纠纷的调处;主动预防和妥善调处由社会矛盾纠纷引发的和民转刑案件,成功解决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历史欠账”社会矛盾积案,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

(二)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工作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调解优先”的原则,以人民调解工作为平台,全力创新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充分发挥“分流指派、协调调度、检查督办、责任追究”等综合职能,不断完善联动调处工作长效机制,探索逐步建立重点工程、重大事项矛盾纠纷评估制度,着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效力;各村(社区)、派出所、法律服务所要充分发挥调解组织职能,排查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工作机制。要求各村(社区)每半月组织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并将矛盾纠纷排查报表上报到司法所,重点排查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的苗头及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摸排准。

(四)扎实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县司法局《关于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村为主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狠抓村级调委会的建设,一是抓好村级调解员的培训,提素质。年内开展一次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村级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二是抓规范化建设,上档次。按照“八有”(秋战国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制度、有考核、有奖惩)、“六统一”(统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和人民调解标识、程序、制度、文书)的标准,进一步加强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村(社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三是抓调解工作水平,有实效。按照一般矛盾纠纷不出村、组的标准,加强指导,落实责任,发挥村级调解组织的作用,提高村级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矛盾纠纷排查报告范文第10篇

__乡地处城郊,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群众思想活跃。乡域面积89.7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全乡以民营经济为主导,有企业1725家,其中工业企业107家,20__年实现企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产值9亿元,完成国地两税16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3元。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上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有关精神,以“围绕三最搞调研,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为契机,创新载体,夯实基础,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创造性地开展“四心”活动,即“尽心抓好发展,热心关注民生,用心化解矛盾,真心转变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构筑起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编织“三大网络”,夯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基础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网。我们将“排调”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在加强乡综治委和综治办建设的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排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保障经费,加入投入,夯实了硬件设施。各村也相应地配备好专职矛盾纠纷排调员,统一由村治保主任担任。二是发展信息联络网。乡驻村干部分别担任各村联络员,及时了解和上报各村社会治安动态。在各村配齐了纠纷信息员和法制宣传员,并建立了信息联络、收集汇报制度,及时掌握基层出现的各种矛盾苗头,采取针对性措施。目前,全乡共有纠纷信息员人,法制宣传员人。三是构建三级调处网。按照“巩固中心户基础、发挥村为主职能、强化乡级协调指导”的工作思路,构建了调处工作的“三级网络”。全乡共有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户处,村级调解室个。乡按照上级统一标准,设立了调解中心,并配奋好专用场所。“三大网络”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夯实了“排调”基础工作,为各项“排调”措施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五项机制”,筑起预防矛盾纠纷激化坚固堤坝

我们根据矛盾纠纷发生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本着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宗旨,建立健全了足以有效控制矛盾纠纷激化的“五项机制”,切实达到了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的目标。一是预防机制。坚持把工作主体下移、工作重心前移,以村为主,利用广大基层纠纷信息员,及早发现矛盾纠纷。普法预防,在全乡范围内采取不同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各类纠纷发生率。坚持印发《__通讯》,并保证每期都有法制内容。落实回访预防。制定了《__乡矛盾纠纷定期回访制度》,对于调结的重大纠纷,实行专人包案定期回访,督促协议履行,防止纠纷出现反复。二是排查机制。制定了并坚持落实《__乡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__乡矛盾纠纷排查报告制度》,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每月发放矛盾纠纷排查表,要求各村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针对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和特殊事项,组织大规模集中排查。建立了村情、矛盾调处回访、不安定因素排查等台帐,做到年初建帐、年中查帐、年底交帐,逐月登记、逐月汇报、逐月落实。对于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要求如实填报《矛盾纠纷排查统计表》,由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备案;对于重大纠纷,由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汇总,逐级上报。三是调处机制。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坚持“以村为主”,做到小事不出“中心户”,大事不出村。一般纠纷,由村及中心户及时解决;涉及具体部门的,出具交办书,分流到相关部门限期解决;对于涉及多个部门或久调未决的疑难纠纷,由乡调解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公,联合调处。坚持、调处联合办公,真正把、排调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融于“排调”之中的新路子。同时,实行领导包案制,对涉及面较大的矛盾纠纷,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为包案领导,一个领导,一套班子,形成合力,共同协调处理。对农村财务不清、支村两委班子混乱等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利用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的有利时机,组成工作组,宣传法律,搞好服务,逐步理顺

党委、村委和群众的关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四是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确保调处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加强机构建设。大力开展村级调委会达标创建活动,制订完善了案件受理范围、调解工作程序等配套制度,使基层调委会做到了调解人员、办公场所、经费保障“三齐全”,牌子、证件、文书“三统一”,卷宗整理、调解制度、使用印章“三规范”。另一方面,强化队伍管理。择优选聘村调解中心户,并建立排调考核机制,对工作不称职的基层调解人员及村调委会人员提出调换建议,予以调换。五是督办机制。实行了领导督办、跟踪督办、会议督办等制度,乡建立了“排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综治、纪检、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专门工作汇报,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意见。乡党政人大联席会议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综治、排调工作,通报情况,讲评工作。同时,以“一书三单”的形式狠抓督办,即“督办书、交办单、报告单、绩效考核单”。建立了奖惩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责任考核,纳入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与其他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奖惩双挂钩。奖惩制度的实施,建立了“排调”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了“排调”工作的连续性。(三)突出“三个重点”,努力创造政通人和的社会局面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涉及面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只有抓住了重点,突出了重点,才能做到整体推进,全面覆盖。一是围绕“三最”抓排调。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处理不好,往往成为不稳定因素,极易造成的发生。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强化服务,尽量在这些问题上使群众满意。在近期的移民后扶工作中,我们组织了纪检、、综治、水利、财政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了专门机构,由分管的领导专职抓该项工作。通过两个月的努力,顺利地落实了第二期移民后扶,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事件。我们高度重视下放人员补贴落实以及电影放映员、复退军人等“八员”问题,组织乡村干部广泛走访,做好解释、稳定工作,在这些人员的群体上访事件中,我乡无一人参与。二是围绕经济发展抓排调。结合经济发展服务年活动,我们坚持落实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以驻村干部的职责要求驻企业的干部,广大干部经常性下企业调查走访,及早发现企业内部及周边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全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实施“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管到底”的机制,为全乡经济发展及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三是围绕作风转变抓排调。以市“围绕三最搞调研,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为契机,我们结合实际,开展了“实现跨越发展,构建和谐__”金点子征集活动,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开展调研,每人都要围绕本职工作写出调研报告。同时,利用《__通讯》将活动实施方案及金点子征集表发至各农户,现已进入收集“金点子”阶段。年初,我们制定了新的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对乡干部每月一考核,直接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年终将每月得分相加得出全年工作得分,直接与年终奖金、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绩效档次评定的依据。

二、初步成效

通过有效运作,我们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讲,就是密切了“两个关系”、促进了“两个下降”、达到了“两个满意”。一是以具体的方式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了群众之间和党群、干群关系。开展“排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采用民主、法制、说服教育的方式,改善和融洽了相互间的关系。调处机构人员坚持原则,规范办事,不徇私情,干部和群众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使人民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冤有处诉,增加了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成为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开心锁”和“连心桥”。二是以有效的机制化解了农村大量热点和难点问题,促进了重大纠纷发生率和上访量的下降。今年以来,我乡未上交过一起矛盾纠纷,未发生过重大,无群体性上访,上访量大幅下降。三是以治本的举措维护了农村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达到了群众满意、上级满意。今年以来,司法所受理矛盾纠纷10件,已调处成功10件,安置帮教38人,法庭共受理案件30件,审结25件,调解结案20件。社会大局稳定。稳定的环境又极大地促进了我乡“兴工富乡”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经济跨越式发展。至4月底,全乡招商引资1350万元,项目投入1500万元,新建、扩建企业10余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5149万元,自营出口363万美元,完成国地两税485万。

实践证明,我乡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探索,适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预防性和治本性工作。但是,同领导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仍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高之处。今后,我们将虚心地向先进乡镇学习,促进我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工作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__乡人民政府

上一篇: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范文 下一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