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故事范文

时间:2023-06-14 11:12:54

历史文化故事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1篇

广州历史文化故事

很久以前,广州发生过一次,人们已经几天没米下锅了。可是做官的老爷却象强盗一样,照旧向老百姓要粮食。那时候,城里的坡山脚下住着父子二人,因为交不出粮食,父亲被抓走了,官老爷让儿子三天之内把粮食交齐,不然就要他父亲的命。

这少年十分孝顺,但是却没有一点办法能救父亲,他急得痛哭失声。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他的哭声感动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羊,拿着谷穗,来到了少年的家里。他们把谷穗交给少年,让他赶快把谷粒种进土里,明天天亮时,就能收获很多的稻谷。他们还告诉少年,以后如果遇到了困难,就到坡山脚下找他们,说完仙人就不见了。少年按照仙人的吩咐种下了谷粒,第二天果然收获了几大筐稻谷。

少年把稻谷如数交给了官府。官老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感到很奇怪,就板起面孔追问这稻谷的来历。少年毕竟是个孩子,在他威逼之下,只好如实相告。官老爷听后心中暗自盘算:如果把五个仙人抓到手,不就可以发大财了吗?于是,他释放了少年和他的父亲,马上命令差役去坡山脚下捉拿仙人。

少年感到事情不妙,急忙跑到坡山脚下,告诉仙人们快快离开。仙人们点点头,感谢少年的关照,然后告诉少年,快把剩下的谷种撒到地里,这样官府就抢不走了,老百姓就可以有吃的了。说话间,差役们到了,五位仙人腾空而起,差役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仙人带来的五只羊留在了草地上,差役们刚要去抓,五只羊簇拥在一起,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2篇

不少学者用“后工业社会”来形容当下,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当务之急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本期杂志,我们关注的这些城市是幸运的:它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而有个性的文化,让它们脱颖而出。无一例外,它们都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数游客,都来自地球上别的城市,他们到这里,不但要看历史,也在寻找未来的密码。

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

文化是后工业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广义上来说,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包括影视、出版、艺术等各个领域。工业革命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革命性影响,是让艺术品可以“批量复制”。“复制”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贬义,没有“原创”高贵,但正是由于复制技术的大量应用,才有了电视、电影和现代出版业,让文化成为一个产业。

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看过《蒙娜丽莎》这幅名画,很多人拥有它的复制版。专家使用x光照射,发现蒙娜丽莎嘴部涂了40层颜料,每一层都很薄。后来又证实这并不是用笔所画,而是作者把颜料涂在手上继而画在上面。每一层颜料都要几个月才能风干,最后推算出大约10年才画好这幅《蒙娜丽莎》。如今我们做出一个微笑的动作,拍下照片,可能只要一秒钟,而在那个年代,要画出这样的笑容,却需要很多年,这就是艺术的伟大。人们还试图搞清楚,在1500年,达・芬奇是如何画出这幅画的?现在,这幅画的主人公真实身份仍存在争论,并有多个版本。其中比较流行的版本为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丽莎・乔孔多。 彼时,这位夫人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她高兴起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这就是追寻历史的魅力,人们总是想跨过时间的河流,在一片混沌中,找到最清晰的解释,甚至有专家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对科学家来说,弄清楚达・芬奇画画时的光线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从事文化生产的人来说,却不需要那么死板。2003年3月,美国作家丹・布朗出版畅销小说《达芬奇的密码》,这本书打破了美国小说销量的记录,卖了750万册,但是,丹・布朗对达・芬奇是怎么画画的并不感兴趣,他写的是另外一个故事:正在巴黎出差的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午夜接到匿名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馆长雅克・索尼埃被害,于是来到博物馆,对一系列与达・芬奇的艺术作品有关联的神秘符号进行分析和调查。

很明显,这是一次典型的文化生产,小说中有大量的悬疑故事,适合拍成电影,事实上,后来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同名电影,票房也相当惊人。但是,在2003年小说出版的时候,美国就有一部《蒙娜丽莎的微笑》电影上映了。这部电影讲述1953年的美国,毕业于风气开放的伯克利大学的凯瑟琳前往卫斯理女子学校教授艺术史,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凯瑟琳,大胆地向陈腐的教学制度发起挑战的故事――和达・芬奇真是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如果没有文艺复兴时的画家达・芬奇,也不会有丹・布朗的小说和后来的电影。达・芬奇和当时的天才小伙伴们创作了大量杰出的作品,都陈列在博物馆,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但是在一次次的观赏中,人们却感知到了几百年前艺术家的温度,这种观摩,同时就是文化基因的传承,它将在合适的机会,催生出新的文化产品。

这就是文化作为生产力的奥秘所在,没有哪种文化是完全凭空而来的。一切像样的创造,都会有一个历史的源流。在这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们喜欢观看《007》《碟中谍》这样的电影,那种看起来离奇和悬疑的情节,其实每一部都差不多,不同的,可能是故事的人物或背景,人们被故事吸引,但在更深的层面,人们是被故事发生地――城市地标、有魅力的街道所吸引。在娱乐的气氛中,那些名城的魅力得以传播。以中国的现实看,21世纪之前,中国人出国旅行的很少,但是,大多数人早就从影视作品中看到卢浮宫或者埃菲尔铁塔了。导演喜欢到历史文化名城去拍摄,《达芬奇密码》的导演,为了拍摄卢浮宫内部实景而绞尽脑汁,因为他知道,历史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

城市故事照亮未来

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它拥有丰富的、有生命力的故事。一首名为《成都》的歌走红网络,“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这样的歌词看起来平淡无奇,但为何能引起大范围传播?在赵雷的《成都》背后,本来就有一个充满故事的成都存在。这首歌,用来形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也是合适的。两千年来,成都一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诗歌与酒,一直是这个城市文化喜欢的主题,这样的故事,列出来将会是一个长长的名单。当人们听到这首以城市命名的歌时,所有过去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储备,都会被唤醒。

不要小看故事的威力,今天很多创业公司,都在编属于自己的故事。所谓历史,英文就是History,分开来看,就是Hi――story,也可以翻译成你好――故事。一个能够进入历史的故事,本质上是一种原型,杜甫流落到成都,住在草堂里,他得到了这个城市的照顾,这样一个温情故事,最终让成都成为诗歌之都。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刘备的故事,不但为成都留下了武侯祠,也最终催生了很多小说和影视作品。

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会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成为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战争或自大狂,可以毁掉具体的城堡,可以烧毁成片的建筑,但却不能完全毁灭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上的征服故事很多,但大量的征服者,最终都会被文化所征服,战争狂人的尸骨早已不存,而城市的历史文化却能不断翻新,充满了生命力。因此,有故事的城市,不但能更长久,也能更年轻――后人总是能够凭借文化积累不断地再创新。

内在生命力让城市新生

外地人喜欢成都,喜欢到宽窄巷子和锦里,但是成都人自己,却另辟蹊径,创造了更多新的文艺青年的阵地:小通巷、E钯街、奎星楼街……,而东郊记忆这种工业厂区,也能摇身一变,成为音乐与艺术的创新基地,每到周末,它都吸引大量年轻人,不但是游客,更有大量本地人,把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新的文艺街区,背后有政府力量的推动,但是更重要的,却是市民自己的选择,它是半自发的、半自然生长的。在成都,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文艺景观出现。甚至新商业中心太古里,看起来也是一个文艺的所在:它成为人们游玩的地方,拍照的地方,其次才是购物和消费的地方。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保护虽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因势利导,助力城市新生文化。成都杜甫草堂所在的地方,是巨大的浣花溪公园,这本身就是市民游玩的地方。当文物保护与市民生活有机融合的时候,历史文化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过去就能映照未来。如果能和市民生活结合起来,对文物或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就不会成为问题。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历史重估 文化态度 精神探寻

〔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073-09

作为鲁迅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颇有意味地选择了“历史事件”作为题材,进行“演义”:在《呐喊》和《彷徨》中,鲁迅给我们展现的都是近现代中国的形形——不论人物,还是事件,都取材于身边现实生活的“一手资料”;而《故事新编》则不同,虽然考据者们纷纷指出各种细节的现实来处,但无法否认的是,它已从前期的现实题材的描摹变为“历史”事件的“重写”。既然是重写,必然伴随着作者的选择与建构,而在这些行为的背后,体现的是重写者对其重写对象的心理态度、情感倾向。

那么,理解《故事新编》的历史文化态度,是我们解读《故事新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研究《故事新编》的一把重要钥匙。同时,《故事新编》备受关注和颇受争议的、时而宏大壮丽、慷慨激昂,时而又古今杂糅、油滑不恭的书写笔调,呈现出的也正是《故事新编》历史文化态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从鲁迅对历史的态度入手,把《故事新编》放入鲁迅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之中阐释,《故事新编》研究中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才能得到回答。

一、鲁迅对历史的钟情与对历史话语的不满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家,据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连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从远古到晚近,一整套体例严整的钦定官史和各路旁逸斜出的野史笔记,都显示着这个古老民族历史学的发达和对历史浓厚的探究兴趣。“今夕的对立和互补,是贯串中国文化始终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9页。在中国的传统文人心中,历史从来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国之利器。

近代以来,朴学日兴,而浙东犹盛,“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⑨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第523、1页。从小就在这样文化氛围下长大的鲁迅,对历史可谓情有独钟,我们留心鲁迅的阅读史,会见到,他从六岁起便熟读《鉴略》,并且直到去世前后,所购置的《四部丛书》正续编、《二十五史》还不断送到,参见许广平:《研究鲁迅文学遗产的几个问题》,《十年携手共艰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7页。而在其学术上,走访古迹、整理古籍、校对古碑,可见其在历史考证上所用的功夫。

在创作上,他的“历史情结”亦是到处闪现:不用说在他的杂文中无数次的引史为证、古今对比,也不用说让动物学专业出身的魏连殳当起了历史教员(《孤独者》);不用说安排高尔础去女校教历史,写一篇《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而得大名;也不用说《阿Q正传》的得名,就是来自对传记体历史书的戏仿;单就其成名作《狂人日记》而言,那“吃人”二字,也还是狂人半夜横竖睡不着,从“历史”的字缝里看出来的!

他曾直言“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但同时,他对中国的官方史书却常含非议——“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鲁迅:《忽然想到·四》,《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页。不难看出,鲁迅对历史的复杂态度:一方面,给予历史本身以极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对正统的历史书写(话语)又包含着强烈的怀疑。

历史作为在过去的时空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本身是可以作为独立的客体被观察研究,而对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也可以(而且应当)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判断。然而,这只是纯粹学理上的推论,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不可能实现。对历史的体认一般建立在对“凭证”和“叙述”的考察之上,所谓“凭证”就是实地考察,阅读原始材料甚至亲历历史,而“叙述”就是通过对传说的采集或史书文献的阅读认识过去所发生的事。详见[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10页。通过“凭证”来认识历史,虽然接近历史的真相,但是却因为过于专业和极其个人化,而难以推广。绝大多数的人们认识历史,是通过听他人的讲述和阅读历史书籍来完成,这都是建立在他人的历史叙述之上。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4篇

一、设置悬念,合理导入

历史文化对小学生而言,内容过深,也过于抽象。直接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的教育,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的需要,在教学导入上进行合理的创造。一个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是很重视的。小学生喜欢猎奇,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揭示课题时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望,激活学生的内驱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历史文化的教育上,教师更是可以通过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文化语境。

悬念是指人们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制造悬念是文艺作品中惯用的一种技法。作家和导演为了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段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小学的历史文化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事情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命运进行悬念的创设。如在《郑和远航》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历史故事进行导入悬念的设置。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当今世界上,海军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哪个吗?”学生一般都会说:“是美国。”接着教师可以说:“在十五世纪的时候,有个叫麦哲伦的航海家,完成了环球航海,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当学生正逐渐被吸引的时候,教师紧接着话锋一转,提问:“但是在这之前,有个伟大的航海家就七次完成了远航,而且是我们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在这一问题下,同学们就产生了好奇心。接着教师便可以叙述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并把郑和的航海图用多媒体放映出来,让学生们了解当时我国的航海历史,了解中国航海的文化理念:和平、友谊、交流。

二、挖掘课本背后的故事,营造历史文化氛围

历史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阐述,就需要将文本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把课文背后的历史故事背景展现出来,在课堂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在《秦兵马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秦朝的相关历史着手,通过历史故事,阐述“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教师可以从“纵横捭阖”这个成语着手,让学生在战国七雄的历史中,感受历史往昔的硝烟。教师可以以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为教材辅助材料,在课堂上放映出来,然后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秦朝统一中原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教师精彩的历史故事中,了解历史,更了解秦兵马俑的战争文化,了解秦兵马俑所代表的“勇士精神”、“忠君文化”等,让学生在文本中得到熏陶。

当然,在历史文化的教育中,教师可以更多地融入学生熟识的历史文化。如在《梦圆飞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开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对“飞天”的渴望,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对宇宙永恒探索、锲而不舍的文化精神,以此鼓励学生不断地学习知识,为日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三、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文化

历史是既定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从教育的角度上看,历史的过去式,正是给学生提供形象的基础。历史的不可重复性,让我们对历史及历史文化本身失去了亲身印证的机会,但是却给了小学生想象的空间。

所以,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想象历史,构造历史,“重演”历史,让学生在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想象能力。

如教师完全可以把“端午节”作为历史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端午节的来由写出来,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奇特的想象进行综合,最终揭示端午节的由来。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与时俱进,从当前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着手,让学生明白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度“空壳化”的传统节日内涵日益丰富,曾被戏称作“粽子节”的端午节逐渐恢复了原有的文化形态。多样的地方习俗成为节日丰厚的民间文化养料,吃粽子、点雄黄、挂福儿、插艾蒿、赛龙舟、挂菖蒲、抢龙水、配香囊、插栀子花、踏露水、采百草、唱老戏等等,在节日里唱起了“主角”。2006年,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从习俗节日到公共假日的变化,表明中华民族公共文化意识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历史文化的教育,不是小学语文的额外教育,而应该是常规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策略的关注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来增加课堂内容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学生从小开始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阜阳 历史文化 动漫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1阜阳历史文化

在阜阳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历史名人,以及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他们都有着鲜活的个性,璀璨的人生,千奇百怪的生活经历,却都成为动画剧本从未涉及到的空白之处。

1.1阜阳名人

嵇康(224―263),字叔夜,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马皇后(1331-1382)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管仲,又名夷吾,也称敬仲,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被秦王拜为上卿。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世称“姜太公”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尊为“百家宗师”。

1.2 阜阳地区传奇故事

驴打鼓,羊撞钟:说古代某次战争,敌人兵临城下谷河北岸。城内守军溃退前,设疑兵计:将饲草系于钟鼓之上,把驴拴在鼓旁,羊拴在钟旁,使之对饲草可望而不可及。它们急着要吃草,就乱踢乱撞,使钟鼓作响。敌兵认为城内防守不懈,又不知谷河水之深浅,不敢强攻。僵持中,见有白鹭在河中来回蹈水觅食,始知河水深浅,当即涉水攻城。敌兵进城后才知上当了,一怒之下放火把城烧光,项延城只剩一片土岭。

阜阳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如:姜子牙军事显奇才,牧野之战,名垂青史;管夷吾韬略兴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刘福通红巾起义威震元廷,养由基百步穿杨力显神功。甘罗下五城不费兵卒,十二岁封为上卿;吕蒙别三日刮目相看,统吴军名扬江东。刘顺昌大捷破金兵,城头挂“南宋屏藩”;李黼孤城奋战保黎民,文状元庙立江州。徐广缙总督两湖两广,著名封疆大吏;程文炳提督水师陆师,诰授建威将军。魏野畴“四九”起义,点燃烈火;彭雪枫抗击日寇,血洒颍淮。还有《经锄楼的传说》、《徐广缙的故事》等等许许多多传奇的故事。

1.3阜阳民俗

三仙会舞:流行于阜南朱寨一带。表演时,3个高大的巨人,左右摇摆,前仰后合,在民间打击锣鼓伴奏下自由地表演。

肘歌舞:肘歌由“座子”(执撑者)和“架子”(表演者)组成,内容以传统折子戏为主,在鼓乐配合下,且行且舞。

打玉扇:表现一对青年夫妇在赶会途中发生的趣事,二人载歌载舞,反映出青年夫妇爱情生活的甜蜜和美满。

花鼓灯:早在宋代就在阜阳流传,属安徽省三大花鼓灯流派之一。其表演形式是:由“领伞”引出“鼓架子”(男演员)和“兰花”(女演员),上场表演歌舞,主要是跑队形。传统的队形有走四门、五朵花、三引场、蛇蜕壳、别篱笆、满天星、二龙吐须等,全场队形变化均由领伞指挥,节奏欢快、气氛热烈。

2结合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问题在对阜阳历史文化的搜集工作如何确定创作题材,根据我国出版署和文化部门的要求,剧本创作过程中不能出现暴力、色情、低俗以及不利于儿童成长的故事情节。但是很多正面的故事都是由反面的故事来衬托,所以会出现题材上的匮乏。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应注意本动画片的基本特征和目标,时刻围绕高雅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难点问题在于如何使创意产业化。应在剧本写作过程中,不断调研,掌握消费信息和市场实际,转换思维,把日常生活中的情节剧情化,使之既雅俗共赏又能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感。

3解决办法

3.1 针对大量的采集工作的针对措施

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在学生中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全省各地的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以教师带学生,老生带新生的方式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活动,参与项目的人员分片对安徽各市县进行走访,寻找安徽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对各个地方的风景、特产、地貌、建筑等等进行影像采集,为动画片创作进行素材积累。

3.2针对故事无法转化为动画剧本的措施

利用高校开始剧本创作课程的优势,教师可以针对剧本创作的基本要求,如何对历史片段进行梳理,利用教师的动画制作经验为动画片量身打造的剧本的方式上课,依然采用教师带学生,老生带新生的方式进行创作,聘请国学专业教授对动画剧本的创作进行政治思想、文化传承、历史常识的督导。

4总结

作为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将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动漫产业结合起来,为动漫产业整理提供历史文化素材,将其变成动漫产业开发的资源库,这也将成为安徽动漫的优秀模式。高校教师和专业学生团队具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良好的设备,占据理论前沿和学术性,并具有创新精神。无论电影、电视剧还是动画片,“一个好的故事”也往往是观众对该剧最高、最真实的评价。但是在安徽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被遗忘了。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与动漫创作的研究迫在眉睫,只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原创剧本才能保证了我国动画片的质量,并推动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6篇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传播职能的变迁

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电视以其超强的现场感和画面感,一举成为最受公众喜爱的媒介。与报纸相比电视时效性强,直观生动,因此传播新闻资讯、播放电视剧是当时电视媒介的主要职能。新闻媒体时代,时效性显然不是电视的长项,第一时间播报新闻、抢送头条对于电视来说自然不可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介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观众守着电视等节目的频率已经大幅减少,电视媒介应重新审视其媒介定位。新媒体的私密性无形中拉开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距离,而客厅里的电视却是家庭成员聚合的天然粘合剂,因为它,家不再冷清孤单,家庭成员能聚拢,情感能融合。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介的职能除了传播信息,更多的是联结情感,电视媒介的职能定位应该是“陪伴”。除了“陪伴”娱乐,电视节目还应致力“陪伴”学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文化需要传承,历史需要铭记。新媒体时代,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在“陪伴”中学习,如何实现古与今的完美对接,如何做到内容思想与传播形式的完美结合,是节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互联网+范式下《丝路上有你》的传播特点分析

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因其传承文化、追溯历史深受观众喜爱,受众群体广泛,受众根基深厚,是电视节目类型中的一股清流。新媒体语境下,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第三季《丝路上有你》结合“互联网+”,为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提供了新蓝本。

(一)节目选题——热点化

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提出,引发了全民的“丝路”关注。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合作,更是文化的碰撞融合。“一带一路”背后有其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丝绸之路上神秘而古老的历史文化吸引着观众。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梳理丝路历史,传播丝路文化,义不容辞。历史不能脱离现实,以此热点为契机陕西卫视推出了大型人文历史节目《丝绸之路万里行》,重走丝绸之路,传承丝路历史文化。节目第一季采用“游历”形式,由全媒体人和资深学者组成行者团,从西安出发穿越8个国家到达罗马。第二季则用“公路片”形式,采用明星大咖和旅行达人结合,完成挑战任务。以前二季为基础,《丝绸之路万里行》第三季《丝路上有你》则带观众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二)节目形式——交互性

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开创了“一人一桌”的课堂讲解模式,台上主讲人口述历史,台下观众静静聆听。十几年来,由于节目新媒体时代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形式单一,互动性差,《百家讲坛》慢慢褪去光环。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体验思维其实就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体现。“互联网+”带来传、受观念的转变已深入人心,传播过程中受众变得越来越主动,传、受的交互性已成常态。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不能拘泥于以往的“自说自演”,不考虑观众的审美和兴趣转变。作为大型历史人文类电视节目,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注意到传播的交互性,继第一季纪录片形式后,第二季则采用了真人秀的方式,而第三季《丝路上有你》,在第一、二季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受众需求,打造了一档“90后丝路深度人文体验旅游真人秀”,将历史文化带出讲堂,走进生活。《丝路上有你》采用互动综艺的形式来装“历史文化”的酒,既注意了与观众的交互性,又传承了丝路历史和文化。

(三)节目叙事——故事化

“影像技术层是影像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光影、色彩、构图等技术元素,是影像的基础部分;影像表意层面是影像表达的思想层面,它借助于影像的构成逻辑传达着有关影像之外的话语,是影像的高级层面;而影像叙事层是影像逻辑和结构的最重要部分,也是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部分,影像的叙事层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将观众牢牢地锁闭在故事之中,从而完成对观众的占有。”[1]历史之所以吸引人,源于它的真实性和故事化。“互联网+”时代,科技进步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加大而阅读时间在减少。面对过剩的信息平台,繁多的信息资源,媒介如何吸引受众眼球、博得关注成为制胜关键。由于历史的枯燥,文化的精深,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内容上相对“不讨巧”。平淡无味的口述历史,节目收视率必然不高。只有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物故事化呈现,由“人”及“史”,让人物故事推动历史文化进程,才能让观众产生观看兴趣。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第三季《丝路上有你》精心挑选节目嘉宾,嘉宾中既有明星大腕,也有来自丝路沿途不同国家的6位90后,采用“去朋友家玩、朋友带我玩”的形式记录旅途中的故事。如印度站,九宫格挑战、新旧德里体验、蛇村冒险这些故事情节深深吸引观众,让观众在朋友的故事中了解丝路历史文化。

(四)节目传播——全媒体化

传统电视节目传播形式单一,主要通过电视媒介定时定点向观众播放,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日趋多样化,电视节目的传播有了更多可能。在节目播出形式上,陕西卫视《丝路上有你》以电视播出为基础,纵向联合新媒体平台,如与爱奇艺等网络视频平台合作播出。另外栏目还设有官方网站,更多节目内容资讯可进入官方网站点击观看,同时观众也可通扫描节目右下角的二维码关注节目官微。从《丝绸之路万里行》第一季开始节目就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平手打造全媒体丝路之旅。到第三季《丝路上有你》,节目又引入视频直播形式,观众可以在直播平台斗鱼直播直接观看录制过程,并与嘉宾互动。全媒体的传播视野使节目影响力大增,也使丝路历史文化传播得更加深远。

三、新媒体电视节目创新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注重用户中心,绝非媚俗化、趋同化。在提供蓝本的同时,《丝路上有你》节目也带来一些思考。为吸引受众,《丝路上有你》每期都通过游戏情节串联故事,但部分节目中游戏历史文化性偏弱,甚至直接“拿来主义”借用其它热播综艺节目中的游戏,如“喝墨鱼汁吃黑暗料理”、“睡衣大赛”、“杀人游戏”等,这些游戏直接影响了节目质量,观众在笑过之后并未留下太多的记忆点。当“历史文化”遇到“综艺娱乐”时如何梳理二者之间关系,用“综艺娱乐”的瓶装“历史文化”的酒,如何不会过度“包装”让人忽略瓶中“佳酿”的原滋原味?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历史文化”必须唱主角,“游戏娱乐”应把握分量适度而行,切不可喧兵夺主、本末倒置。因此,即使穿上了“综艺”的外衣,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游戏设置也应有历史文化背景,要以传承历史文化知识为任务和目标。新媒体时代,“传者中心”要向“受众中心”转换,但这种转换不仅仅是口号和形式上的,更应该是内容和实质上的。“受众中心”也不是媚俗化和趋同化,不是全民“娱乐至死”,而应该秉持媒介素养和专业情操。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虽然遭遇挑战,但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互联网+”不仅带来了传播手段的丰富,更带来了传播观念的革新,以受众为中心、注重传播交互性是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应有的新思维。以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为例,其在节目选题上,联系时下全民热点以“丝绸之路”作为节目历史背景,树立了良好的受众基础;在节目形式上,脱离历史文化类节目惯用的课堂式说教,走进真实还原历史真相,用综艺娱乐的形式传承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节目叙事上,用“人”为主线,将枯燥呆板的历史文化装进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文化的故事中;在节目传播方式上,以传统电视媒体为根基,联合运用新媒体平台,多元化传播……新媒体时代,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系列节目为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提供了创新发展新思路。

作者:占琦 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娴.探析文化历史类电视节目的出路——兼谈《百家讲坛》[J].当代电视,2016(07):80-81.

2.刘川郁.历史类电视节目应有互联网思维[N].光明日报,2015-3-7.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应用型本科;创意产业

上海美院学生的周庄写生及随后的作品巡展,美丽的构图和朴素的意境不仅让作品获奖,也让周庄这个普通的江南小镇走向世界。可见,艺术写生在传递美的同时,对传播历史文化信息也发挥着独特的推动作用。常州有四所本科院校、八所专科院校,是除南京之外江苏省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本文希望通过筛选常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编列出一个写生地名录,在各个写生地的后面,备注其历史文化故事,让学生在备注的提示下,主动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通过这样一种写生活动,在提升学生绘画素养的同时,展示、传播、发现、归纳常州的山水地脉、老街古巷、人文精神的特色,这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目前在常高校的应用型本科创建中有关教学方法向“应用性”转变的一个探索。这对于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的常州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加工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遗产,还要有较强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加工能力。所谓对遗产的加工能力是指居民对历史遗产的认知、领悟、归纳与展示的水平。将那些作为旅游景点难以实现收支相抵的不典型的文化遗产给典型地利用了,这是城市“有文化”的体现。六朝古都的南京要比上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但上海众多的科研院所派生出来的文化遗产的加工能力远高于南京。很多人觉得上海比南京的文化更厚重,这就是文化遗产加工能力的体现。丰富的历史遗产对其所在城市来讲可收近水楼台之效,也是其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但也要注意历史遗产多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开发利用是没有垄断性的。比如一个历史故事,当地的人可以整理,外乡人也是可以编写的。

二、通过写生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的学理分析

1.从在地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是艺术的特质

作为普通的写生课堂,画一个苹果、一把椅子、一座房子,都是合理的选择,但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的大学来说,花同样的时间去临摹历史遗迹,进而去探索遗迹背后的历史故事,收获将是双重的。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一个历史遗产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历史遗产,为当今的教育服务,需要编写一个历史遗产的写生提纲,通过在地的遗产写生实现对遗产的认知。

2.在故事的发生地解读故事比课堂教学更生动

在故事的发生地讲述故事,在艺人的生活环境里探寻艺理,在作者的创作意境里进行创作,是实用主义情景教学理念的典型体现。通过认知写生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丰富写生作品文化内涵、提高写生水平的同时,也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鲜活。从写生的需要出发去了解历史,比普通的文史课堂更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写生地分类的原则与简注方法

1.编列的原则

各个地方都有编列景观的习惯,常州也有著名的八景,如篦梁灯火、文亨穿月、红梅雪霁、天宁霜钟等。这个八景是从公众的观瞻视角来编列的,是文人骚客提出来并被公众认可的景观。写生地的选择有一定的原则:(1)写生作为艺术形式首先是反映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司空见惯的老街、古树、小桥流水都可成为写生的对象。(2)写生只是要求景观并不要求奇观。(3)写生要求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基于写生与观景的不同诉求,以及常州的地域文化特点,本文考虑把常州的写生地分为六类:日月霜雪的奇景;河塘树草的风景;桥回路转的街景;临河而居的市景;具体而微的园景;牌坊林立的文景。具体来说,比如,常州西仓桥、盛家湾两处是观看\河日落的好地方,而且也是宁静的去处,这是不错的写生地。城西新闸荷园的野塘古渡与城东戚墅堰的剑湖芦荡,既有河塘树草的风景,也是不错写生地。市郊的杨桥古村、漕桥古镇、焦溪古镇老街上的小桥流水,与周庄、同里相比是具体而微之了。青果巷的南市河、蛤蜊滩的庭院与老井,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枕河而居的格局。

2.简注的思路与方法

江南运河是中国最早的运河,春秋战国时由吴王夫差所修建,我们可以在西仓桥的后面注上“夫差运河”,学生会沿着这样一个提示去了解大运河的历史。西仓是常州历史上的官仓,明清时期西仓桥一侧的米市河,是江南最大的豆、米集散地。针对这一历史背景,教师可以在西仓桥写生地的后面注上“常州官仓:西仓与东仓”,学生根据这一提示会去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盛家湾是盛宣怀家的花园,盛宣怀是中国洋务运河的代表人物,他创设了中国十一个第一,如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轮船招商局、第一所现代大学、第一个红十字会等。所以,教师在盛家湾的后面注上“盛家(宣怀)花园”,便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细节。对写生地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备注是一个非常简略的提示,有点像影视剧里的植入性广告,其毕竟是写生课的规划,不是地域文化、历史课的提纲。当然,名录的编辑肯定也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四、完善常州写生地名录的办法

1.定期组织在常大学生地域文化作品的比赛和校园巡展活动

高校定期组织在常高校学生的在地艺术写生作品评选活动以及画评征文活动,是激发学生了解在地历史文化的有效措施。相关历史文化作品,学生多是没有兴趣阅读的,但每逢大学生知识竞赛时,“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体验常常能够激发一阵子学习的热情。高校组织开展大学生地域文化作品巡展,可以交由学生写生协会来完成。常州市图书馆、刘海粟美术馆、吴青霞美术馆是官方的画展承办地,这些都可以免费提供给大学生来组织活动。另外,市政府在常州市传媒中心、天宁寺都开辟有专门的大学创新项目活动区域,也可以在这里举行常州地域文化题材的画展。

2.进一步扩大地域历史文化讲座进校园的规模

高校学生基本上来自全国各地,对常州的历史文化并不是太了解,学校应该相应的加强常州地域历史文化讲座的开展。关于这点,常州市委讲师团有关常州历史文化的讲座已经形成系列,但还没有宣传到大学生校园。常州地区的学校可以安排地域文化讲座进高校活动,在校园中设立海报和专门的领票处,吸引大学生前来听讲,进一步提高常州地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3.通过各类传媒的地域文化专栏展示常州历史文化题材的绘画作品

报纸、电视、网络的地域文化专栏已经办了很多年,刊登古村镇的由来、地方名人、历史故事的文章和风景图片也不少。笔者的建议是,进一步增加一些在地写生作品不仅是对地域文化专栏的丰富,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

4.开辟文化街区和古村镇上的大学生艺术工作室

目前,很多学校都有在古村镇或老街区里挂牌的“校外基地”,但这些挂牌基本上是徒有其名。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具体的活动场地,如果由政府提供场地作为专门的学生艺术工作室,效果一定会好很多。对于这类艺术工作室,可以把活动的组织权交给学生自己。大学生通过学校的社团组织来自主安排古村镇的写生活动,这些艺术工作室可以作为写生落脚的地方,为前来写生的人提供交流和休息的场所。当然,学生的写生工作室,也可以和茶吧、咖吧结合在一起。

5.调整公交线路,便利市区与古村镇的交通

一些远离市区的古村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没有直达班车,转乘不便,到这些地方写生会花费很多时间。比如,从常州到杨桥古村要先坐车到前黄镇,再由前黄镇转车到杨桥。前黄到杨桥的距离并不算远,实际行车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但前黄到杨桥的班车是1个小时一班。从常州到余巷古村也存在同样转车难的问题:从常州坐车先到横林镇,再由横林镇转车到余巷村。从横林到余巷的实际距离坐车不超过半小时,但一天中横林到余巷只有三班车。交通的不便给写生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对历史文化z产的发掘和后续的开发。

五、结语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老街古巷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走进老街古巷去体验历史的积淀比书本内容更生动。历史遗产城市大学生的在地写生活动一方面是激发学生文史知识兴趣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对没有纳入政府文保对象的老街老巷的一种保护手段,是对文保制度的一个补充,更是促进常州文化名城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李亚卿.苏南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标识[J].经贸导刊,2013(12).

[2]何瑞芝.陶行知论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J].教育情报参考,2006(6).

[3]蔡志敏.向表场码头致敬[N].常州日报,2011-6-14(B4).

[4]季全保.沪宁铁路为何在常州绕个弯再向西行?[N]常州日报,2010-7-13(B3).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铜川;乡土资源;中学历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铜川是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城市。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有责任与义务帮助学生了解并传承本地历史文化。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尽管本地区的学校领导69.2%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有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关的活动,但事实上关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还是不够的。87.6%的同学只是表面知道本地域的典型历史文化名人,如孙思邈、柳公权、令狐德薄⒎犊淼取5这些人对历史的具体贡献不清楚。此外,同学们很少意识到本地历史文化的深厚。即便去一些历史遗址,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看,而非真正从历史文化角度感受。铜川乡土史资源这样一些接地气的知识却与同学们离得很远。这对于地区教育发展是一种缺失。中学历史教育只注重正统历史的教育不能顾及各地实际的乡土历史文化。而真正更能让学生体会的历史却恰恰是身边的历史、家乡的历史文化。怎样将两者结合并达到更好教育学生,提升本地学生人文素养,便是我们课题组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系统地开展乡土历史文化的学校教育,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影响辐射更多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文化。

二、铜川乡土资源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指导学生进行个人研究

从小问题入手,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我们从身边的小历史问题入手,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并指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学生调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形成研究性成果。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本地历史文化的主题,在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活动中、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研讨中,通过手抄报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就活动本身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同学们更进一步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学生个人研究深入而有效,这些研究促进了学生个人的成长。这些教师参与指导研究的内容也对教师相应专业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指导个人研究的有效模式:每学年开学之初,对学生进行研究鼓动(学生此时对新的学习阶段有所期待,将前面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的研究热情。)

9月――12月,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野游,发现研究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学习倦怠,以此方式调整并转移学生视野,对研究十分有益。)

2月_次年2月,学生收集整理相关地方文献资料。(这段时间学生快放假,心理压力稍减,制定研究计划在假期进一步地进行研究,有效而有意义。)

次年3月,完成论文。(这样的安排为参加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次年5月_6月,教师对学生研究内容反思与进一步整理。

教师在指导中,也逐渐摸索出了有效的方法:

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从身边的历史遗迹着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研究方法:尽管研究中都要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调查,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研究程度要求不一。高中学生在研究中更注重相关史料搜集与论证,初中学生则只需简单常识积累与简要分析。

3、结果陈述上,初中突显趣味性而高中则需更为严谨。这个过程中,完成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有:《耀州延昌古塔文化遗存探源及其纠偏技术设想》、《孙思邈的后人哪里去了――陕西耀县孙塬村姓氏文化探究》、《对清代耀州城内现存古民居建筑的调查与探究》等。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丰富的校园活动拓展

由于本地历史文化深厚,在学校实际的课程讲解中没有更多时间用于专门的课程讲授。为了覆盖更多学生,让每个学生能接受到真正的铜川乡土历史文化的教育,我们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教育途径。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我走过的铜川历史遗迹》、《迎国庆、祖国家乡美》主题手抄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身边的历史;大规模地组织学生搜集整理铜川历史名人故事,以讲故事比赛形式弘扬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了解了本地历史文化遗址,感受到了铜川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的探究兴趣。综合了地理、历史、美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并在参加学校活动中积累拓展乡土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从 “身边的历史”感悟铜川地域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这些活动,通过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他们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染,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围绕参观博物馆等开展活动,集实践性与参与性为一体,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未知的世界与现实了解历史之间的距离。研究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视角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在学校活动开展中,尤其是手抄报等比赛活动中,逐步摸索有效的活动开展模式。以手抄报开展为例,活动包括⑴、活动筹划, 在组织活动前,首先进行全面的考虑。包括近期学校活动安排,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分析,学生自身课业负担等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其次,活动的主题确定。以怎样的方式展现学生理解清晰而明确,主题尽可能是熟悉而便于操作的。然后,才是活动的具体要求,包括活动安排、具体排版制作、评分方式等。⑵、发放通知环节,注意各个层面信息的多渠道。包括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⑶、实施环节,活动组织方,可以相应地科任老师联系,利用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指导学生手抄报的制作。适时,提前展示,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⑷、评比环节,组织方要考虑参与方的实际情况,在奖项设置上,尽可能涵盖更广的学生。为更好激励班级活动的开展,在奖项上,一定要考虑集体奖的设置。⑸、展示环节,我们将优秀作品选好以后,还需对作品进行展示。所选作品一定要注意数量、质量,这会影响我们制作的展板。展板排版也要讲究美感。让参观者一看即感受组织方的用心。展出的位置也是需要考量。⑹、品味环节,引导学生评价手抄报。可利用课堂时间专题品味。组织者注意引导学生品味的几个方面,以此指导学生学习手抄报制作,提升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教师的课程开发。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搜集整理铜川乡土历史文化,形成可用于课堂讲解的乡土历史文化讲义《可爱的铜川――历史篇》。此后,进一步完善以历史传说的角度来解读铜川历史文化,形成课程《铜川的美丽传说》。

三、效果评估与反思

从整个系统操作来看,我们基本在这几次反复实施中,由最初的指导个人研究到集体活动开展,再到校本课程的形成。铜川乡土历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渗透拓展。各种层次的教育模式也更趋成熟。

1、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性:

(1)、突破传统中学历史教育的弊端,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本土化的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去感受、体会,让历史更生动。

(2)、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野,通过历史书本与乡土实际的文化碰撞,更能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学生在实际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3)、乡土历史对师生来说相对较陌生,师生在共同研究中学习,打破了以往师生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对双方都是一种成长。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模式。

(4)、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开展乡土历史文化的相关活动,通过学生的行动教育影响其他学生更具影响力。

(5)、课程开设由单纯的家乡历史文化的讲授到传说故事更具针对性的讲解与分析,使乡土历史文化有趣又不失历史的思辨性。

2、效果与反思

(1)、高中学生中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我们课题组开始探索在本地区学生中开展家乡历史文化问题探究,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走进生活,去发掘不被人们重视的那些散落在铜川各地的文化遗迹。考虑到W生实际能力,我们试点了高中的学生。同学们最初由不知如何进行调查、提出哪些问题、以及怎样进行问题研究,形成研究性成果,到后来在老师帮助下去实地调查,查阅本地文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在一步步中,逐步学习,收获颇丰。如延昌古塔,发现古塔背后的古寺文化与现实中古塔偏斜问题的解决。如耀县清代民居,当老师带着他们走进民居,在房屋主人的介绍中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体会那种传统家族文化的美,孩子们发现文化就在身边。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解决。对学生来说收获的是一种别样的满足。如垭口遗址,当同学们在田野中,发现铜川周边竟有如此之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不禁感触此地历史之深厚。

学生的个体研究,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研究动力,其学习更深入,在研究中学生能得到更多地锻炼,提升其研究的能力。但是,在教育更广泛层面的学生上,却是存在不足。于是,开设校本课程便是我们思考的方向。课题组将前期积累的铜川历史文化课程进一步完善,在高二年级开设了选修课程《铜川的美丽传说》,为学生介绍了铜川的历史文化故事,并引导学生分析了故事后面的历史。如妙善公主传说,故事悲泣,却反映了魏晋时期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历史实质,完成了预期效果,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2)、初中学生中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高中进行研究取得要过的同时课题组开始进行初中的研究。初中学生的研究能力远不及高中学生,而其想象力却超出我们的预料。在指导学生个人研究方时,七年级学生李某对自己村子的姓氏文化进行走访调查,其所做的研究有趣而不乏历史的厚重。他的研究成果《孙思邈的后人哪里去了――陕西耀县孙村姓氏文化探究》。在初中学生中我们更多地开展系统性的各类活动。在八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主题为《我走过的铜川历史遗迹》主题手抄报比赛。学生们用自己的眼感受家乡历史,并将自己看到的展示给大家。让初中学生正式在学校教育中接触家乡历史文化,普及家乡主要历史知识,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组织初中学生对学校周边历史遗迹进行实地的考查。活动后,学生对不清楚的家乡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调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们非常喜爱这样的活动。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家乡历史故事编辑、演讲比赛。学生们对铜川人文历史感受更深刻。为拓宽对学生的影响面,随后,讲故事的同学们分班对八年级同学进行演讲。达到以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八年级第一次开设《可爱的铜川》历史课程。大部分同学们对这样的课感到有意思。在完成课后的作业时,也十分具有开创性。

乡土历史文化的教育是立足本土化文化,学校本身的重视度不够,但却有着重要的人文教育价值。事实上,在实践操作中,我们也注重开发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但在操作过程中涉及面广,细微面仍有照顾不到之处。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9篇

《文史天地》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在主管、主办单位的领导下,以弘扬、传承、普及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为宣传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本致力于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的杂志,它始终坚守自己的办刊宗旨,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基础,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同时,杂志还注重普及历史文化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宣传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方面,杂志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发表一系列有关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理论文章和研究成果,为推动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杂志还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杂志注重挖掘和讲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杂志还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展示多彩贵州历史文化方面,杂志通过发表一系列有关贵州历史文化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为展示多彩贵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杂志还积极推动贵州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史文化故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真谛

在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在散文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激情却不煽情、通俗却不艳俗,当然,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并非在于其品读,而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一、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的主体价值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可以看见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直接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历史风味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豪迈的场面,从这种场面中领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风采,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从开始的困惑、思索、惊讶和彷徨转到最后的寻根式追逐。这是作者的叩问,也是读者想要从历史中获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寻,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完成了历史的寻根。

二、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学者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学者的文风,在语言的表达上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味。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价值反思和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知性蕴含着感性,强调“审智”,他不会过多依赖自身的情感,他会从原生的世界中寻求多层次的美感,实现了逻辑和审美之间的转化。得益于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三、利用故事来抒怀

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有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利用讲故事的叙述模式满足了读者的窥探行心理。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闻异事,很好的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此外,余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测历史人物的想法,这与苍白的文献相比,独具趣味,可以很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在《遥远的绝响》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在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种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却往往不会用详细的笔墨来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满足了读者的兴趣习惯,读者并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咀嚼和回味,可读性非常强。在很多情况下,余秋雨会代替文章中的人物来发言,饱含深情的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的故事。在部分情况下,余秋雨还会应用传奇式的表达技巧,为文章赋予了新的韵味。这些曾经不屑被很多大家运用的技巧,余秋雨却娴熟地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历史文化散文更亲切,行文更自由。散文显得生动活泼,不拘谨。当然,有时候洋洋洒洒地讲述可能有累赘之嫌,但读者却乐此不疲。即便如此,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并不流俗,这主要是因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渗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

四、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 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坚.跟随余秋雨心灵的脚步一起舞蹈――解读余秋雨的《心中之旅》[J].名作欣赏. 2011(03)

[2]孙晓东,翟其敏.“为文而造情”――试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滥情”倾向[J].理论导刊.2010(06)

[3]张历.冷僻与承载――浅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2)

上一篇:税收管理学范文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