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01 02:34:37

历史课堂

历史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激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304-01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老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的历史课尤其如此,因为,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不存在于今天,给人以陌生感,而学生年龄又小,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或抽象地理论灌输,或者单纯画几条杠杠,写几句结论,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烦腻情绪。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完成历史学习呢?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 导入环节

上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首先须看课堂导语是否精彩,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地选择材料,设计导语,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集中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元朝的统治》一课时,课堂开始, 我就用配乐诗朗诵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很快就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听我讲课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历史课堂教学过程而言,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历史教学内容和激活历史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基石。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这一因素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在学生学习历史教学内容时也同样如此。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想了许多方法。

我上七年级的第一节历史课时,我走进教室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利用10 分钟时间翻看课本中的任意内容,没有任何具体的要求,让他们随意的翻,想看哪里就看哪里。10 分钟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内容),结果有80%以上的学生举手发问了,并且问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什么“我们人类是怎么来的”、“人是女娲造出来的吗”、“给我们讲一讲诸葛亮的故事”、“ 人的祖先真的是猿猴吗”、 等等。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简直让我应接不暇,一下子发现那么多双机灵的眼睛盯着我,在等着我的回答,当我开始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整个教室突然安静下来,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我的回答。我心里特别高兴,成功了,我的第一堂开场课,因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我教学计划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只有学生求知的兴趣浓了,学习的质量才会随之提高,为我以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的实施准备了良好的教学情景。

3 生动的讲解

一堂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去精心设计和酝酿。一节历史教学课既要让学生听得懂,又要让学生感到内容生动这很不容易。不生动,学生就不愿意听,听了也没有效果,为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我也做了很多尝试,并且也有一定的收获。

如,《美国内战》一节课的讲述中,对于南北矛盾内容的处理,我首先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南北方的议员就南北矛盾的焦点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我的启发下得出了结论,化解了难点。学生通过辩论与参与,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又如,讲到《唐朝兴衰》这一章时,我又让学生在网站上先看电视剧《唐明皇》、《武则天》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电视剧中所反映的情况对唐朝的兴衰作一个简单的分析,由生动直观的电视剧内容引入教材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这种方法不但让学生有了新鲜感,也让他们觉得很有趣、很生动,也容易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发言。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既生动也有趣,非常适合中学生的口味和兴趣特点。

历史课堂范文第2篇

历史学科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的意义重大。但是,历史学科在近几年却不受重视。原因很多,比如教材编写倾向大纲而缺乏美感和故事性;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太少等。其中,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生硬呆板、气氛沉闷是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623.4

目前,历史学科在高中各科的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动辄斥之为“小科”。这与她的学科特点有关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她包含的内容多,年代久远,意义重大但实效性的却不如数理化。年代久远,很枯燥;课时少,内容多,要学好,有困难;实效性差,就不受重视。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生硬呆板、气氛沉闷是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的重要原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改善这一状况呢?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增强历史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爱上历史,乐于学习。如何增强历史课堂的吸引力呢?下面,我就自己不多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拙见:

首先,我们应针对历史的学科特点,扬长避短。

历史学科虽然年代久远,实效性差,但是她有很强的故事性和逻辑性。我们在历史的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这些优点。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描述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

历史学科的逻辑性很强。每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有前因后果。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用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历史语言,将零碎、分散的历史知识连贯起来,将紊乱、庞杂的历史线索系统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我觉得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像一个演技派演员,所以感情投入非常重要。这里的“感情”包含教师上课时的激情和对应每一节内容的情感体验。

先说“激情”,有的老师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的老师上课,学生就越听越精神。究其原因,就在于上课时执教人是不是有激情,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激情四射的教师上课,语言抑扬顿挫,面部表情丰富,配合上适合的肢体语言,整堂课显得生动有趣。反之,如果老师的语调毫无起伏,面无表情,那么即使课堂环节设计得再好,教师的个人知识再渊博,也无法吸引学生。

还有老师对所讲内容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每一课都有三维教学目标,其中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教授本课而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情感体验并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有体验,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讲《鸦片战争》,教师用沉痛的语调分析当时中西方差别,怀着悲愤的心情讲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能以很快的速度进入状态。

第三,课堂幽默必不可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①在教学中,幽默不仅能够带来放松与欢笑,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讲到“在建国第一年里与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个知识点,为了突出瑞典(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英国(第一个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表扬了这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好、综合素质强,对新生的中国予以承认,点名表扬。”说的都是些套话,学生一愣,随即大笑。当然,课堂幽默的运用要注意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比如导入、内容枯燥难懂之时、学生疲倦之时,不能处处“幽默”,否则,既浪费时间又有哗众取宠之嫌。

第四,精心设计课堂,锤炼课堂语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研读大纲、研究教材、读懂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一节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案。有了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我们才能使短短的课堂45分钟得到高效率的应用,尽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形成勤学多思的良好学风。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更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②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语言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更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历史课讲授内容的过去性、时序性和具体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更应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

有了精致的教学设计和相得益彰的语言,无形当中,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学生可以在固定的课堂时间里更多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有选择地相结合,能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它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但是多媒体也并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更好一些。比如,每一节课的知识结构,我认为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更能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教材。通过板书,可以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对课本内容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如果将知识结构穿插于课件中,会给学生带来混乱,而忙于做笔记又可能使他们无法集中精神听课,结果得不偿失。

合理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会使课堂授课效果更好。

当然,“教无定法”,要让历史课堂妙趣横生,方法还有很多。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用心去教,不断地增强历史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爱学、乐学,我们的历史学科的尴尬地位一定会有所改善,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也一定会因为精彩而成为学生高中时代难忘的记忆,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①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9页。

历史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探讨;历史教学;课堂导语

导入新课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一样,开头第一句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多时间才能找到它.有人曾把导入比喻为一首乐曲的“引子”,一出戏剧的“序幕”,这是很恰当的。如果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得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引起认识需要,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故事导语

历史是对过去历史活动和重大事件的记述,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饶有趣味、娓娓动听的故事,有的甚至家喻户晓。学生大多爱听故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导语中注意用故事来吸引学生激发其求知欲,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北宋的政治》时可先讲“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讲《古代罗马》时可先讲“母狼和孪生男孩”的故事等。

2 影视导语

青少年的思维往往与形象、声音、色彩等连在一起。现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很多,尽管其内容与史实不尽一致,但一定程度上仍能反映某些历史时代风貌,再现历史情景,为学生直接观察和认识过去提供有价值的立体形象,而其艺术性、形象性和动态性足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越是立体感强的事物,他们的接受效果就越佳。《三国演义》、《西安事变》、《火烧圆明园》等等影视作品都可以和相应的历史教材章节而对应,从而设计好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音乐导语

用音乐导语,可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并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音乐的起伏即可自然导入新课内容。在一节课的起始,有选择有目的地播放一段音乐,不仅有引起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兴趣的积极意义,同时还可通过音乐语言交代历史背景,渲染课堂气氛。如在讲《宋金南北对峙》一章时,就可选播《满江红》音乐以烘托课堂气氛。该词曲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既生动的体现了岳飞在靖康之难后的复杂情怀以及“收复旧山河”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800多年前南宋抗金斗争的壮烈场面。在这种气氛中自然导入新课,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4 猜谜导语

中学生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上课前出两条谜语,学生莫不跃跃欲试,专心竞猜。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太阳系”三个字(打一国家名),学生很快猜出是日本。教师可趁势导入新课:“日本这个亚洲小小的岛国,两千年来一直步中国后尘,虔诚的以中国为师。然而19世纪中期发生了一件大事,从此中日两国的境况出现了历史性大逆转,中国被毫不客气的抛在后面,而日本则迅速崛起,很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这个改变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就是明治维新。”

5 名言导语

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设计导语:“德国有位著名的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他有句名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通过战争这一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的继续。那么有那些帝国主义国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它们是如何进行这场战争的?达到了它们的什么政治目的?”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既使学生学史的兴趣大增,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6 诗词导语

以诗词作导语,既可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还可以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如上课开始就打出《七律.长征》的诗句,由此引导学生朗读,并加以解释:“这首诗是表达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走过千山万水,冲破重重艰难险阻,表现了革命大无畏精神。”然后指出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进而转入《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节的学习。

7 图示导语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插图很多,除历史地图外,还有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化遗迹等多方面丰富多彩的照片、图画和示意图,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形象素材。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以从美国国旗这一实物入手,问:“美国国旗上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什么?”然后指出,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美国独立前英国统治的十三块殖民地,那么它是怎么独立的呢?好,这节课我们就讲美国独立战争。

8 设问导语

设问导语一般由两种情况:一是用前后由关联性的内容来提问,复习旧课,引出新课 ,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二是结合教学重点,用行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以设问方式提出来,由疑问过渡到新课的讲述。如《辛亥革命》一课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谁领导的?他为什么要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结果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一连串的设问句,造成强烈的悬念,学生注意力集中,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

9 释题导语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好的题目对课文内容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工业革命》中的“蒸汽革命”对学生来说属于未知的历史概念。教师如果能从解释这一概念导入新课,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10 常识导语

讲《古代美洲》这节内容可选择马铃薯、西红柿等学生熟悉的事物做导语:马铃薯通常叫洋芋,把番茄叫西红柿。它们的名称为什么会被加上“洋”、“西”等字眼呢?学生回答说可能是因为来自国外吧。教师肯定了这一答案后指出:“这些农作物的故乡就是古代的美洲”。新课的课题就由此被引出来了。如此设计导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致,讲授效果自会良好。

历史课堂范文第4篇

一、趣味语言轻松导入

问:我们都知道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有一次郑和率领船队出海后,突然遇到暴风雨使他们迷失方向。大家都惊慌失措时,郑和不紧不慢地拿出一样东西看了看,然后吩咐舵手向左前进。请问,郑和看到的是什么东西?

学生:指南针。

这样创设悬念,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有利于教师授课时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生产知识引入新内容

问:五月初五端午节风俗习惯有哪些?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

学生:吃粽子、划龙舟。屈原。

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引入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中接受历史,从而让学生上课有一种轻松感,而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便随之而来。

三、转换角色出谋划策

教师:现在,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假若你是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之后,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采取措施巩固统治。

这比直接去学习秦始皇的巩固措施要轻松一些,而且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巧妙创设情境,巧妙进行理解上的铺垫,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形象理解教学内容,减轻理解上的负担,让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感。

四、分析课题发散思维

教师:西域在哪里?汉为什么要通西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是谁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没有影响?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之间有没有联系?

采用课题提问,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而且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教师:葡萄、核桃、石榴这些水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汉武帝以前的皇帝却吃不到。他们为什么会吃不到呢?

学生:张骞通西域后,这些才开始传入中原地区。

通过联系学生实际,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轻易掌握相关的历史问题,而且还容易理解。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纽带,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强烈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

六、引用经典诗词,揭示历史现象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正可谓: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焉得属曹家。”

这样学生不难明白: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

七、把艰深的内容浅显化

教师: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会出现你向我学习、我向你学习、相互影响的现象。那么,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呢?

在学生从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归纳后,教师进一步点拨:你能用类似“胡人汉衣”这样简洁的词语来描述北方各民族之间关系吗?

学生答:“胡人汉食”、“汉人胡食”、“汉人胡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历史课堂范文第5篇

一、史料的长短要适宜,文字难度宜低不宜高

历史资料类型多种多样,有包含文本、图片、表格在内的史学著作等历史文献和历史影视资料等。过短的史料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考空间,即无法为学生提供探索事物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如果运用的史料过长,学生所需阅读时间较长,就会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史料的文字难度应设定在略高于当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当代中学生来说,直接让他们阅读《尚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名著是不可能的。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把史料的文字难度设定在让他们通过联想和思考能读懂史料大意的程度。这既可以激起中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史料必须围绕重点与难点

史料必须紧扣教学主题,必须在突出知识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深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则下选择和组织史料。教师如何运用摘选的史料,不仅关系到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史料的运用,只有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如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师如果只按课文去讲,学生很难在空间上快速转换,教学效果较差。如果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学生很快就能在图上找到三大战役的主战场,并了解首先进行辽沈战役的重要性以及三支主力部队密切配合作战的过程。这样只用短短十几分钟,就能使学生记忆深刻甚至他们只看地图就能叙述出三大战役的主要经过,就能使战役与战役之间、局部和全局之间的相互联系一清二楚,充分体现出了史料在教学中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恰当地运用史料,使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

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对于已经久远的历史难已感知,我们可以借助历史资料来创设丰富的情境。史料教学是一种积极的教学形式,教师必须通过搜集史料提出问题、提取信息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它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史料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中,使之如同感觉到周围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一样。例如,甲午战争黄海战役中“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在船身倾斜、弹药将尽的危急时刻,率舰全速冲向敌舰,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将士只有七人生还。当其随从向他抛出救生圈、爱犬也向他施救时,邓世昌抱着与“致远”号共存亡的决心,坚决不接救生圈,并毅然将其爱犬揽入怀中一同沉入大海。这段史料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邓世昌抗击外来侵略者那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也发挥了历史材料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

再如讲二战的绥靖政策时,笔者引用一段史料——罗斯福说:“谁也不能姑息纳粹,谁也不能靠抚摸把老虎变成小猫。”通过这句形象的比喻,对绥靖政策的剖析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让历史课变得“鲜活”起来。

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

在运用史料丰富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材料引史、问题论史、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教学思路,力求体现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与理性思维能力的紧密结合。学习历史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确立这样的理念:论从史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理解分析史料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对比、归纳、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最终使他们掌握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分析史料得出结论,使得一些结论和观点不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自己从史料分析中提炼出来的,这对于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动探索、了解知识产生过程有很大帮助。这样历史教学过程也就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力。

历史课堂范文第6篇

一、精选史料,培养证据意识

史学大师钱穆曾说:“即如历史,材料无穷,若使治史者没有先决定一番意义,专一注重在方法上,专用一套方法来驾驭此无穷之材料,将使历史研究漫无止境,而亦更无意义可言。”史料是繁杂的、取之不尽的,到哪里找材料,找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呢?因此,史料教学中的史料选择要有一双理性的眼睛。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讲到曹操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他是个奸臣。他们还不懂得如何验证自己的观点,不懂得全面占有历史资料,综合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认识的特征,这需要老师的指导和点拨。因此史料教学的第一步必须选好史料。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曹选择了相关材料做如下的教学设计:

材料一:曹操和陈宫来到吕伯奢的家后,吕伯奢亲自出外购买好酒,吕氏家人磨刀杀猪款待曹、陈。期间曹操闻得磨刀霍霍,疑为吕氏要加害于己,不问青红皂白,残忍地杀害了吕氏的家人。

――京剧《捉放曹》

材料二:曹操没有接受董卓骁骑校尉的官职,想要逃回家乡。他带着几个从人骑马路过故人吕伯奢的家。伯奢不在家,伯奢的儿子和宾客抢劫曹操的马和财物,曹操出手把这几个人给杀掉了。

――译自《魏书》

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戏中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

2.根据材料二,能得出曹操杀掉对他盛情款待的吕氏一家的结论吗?

3.由此你如何看待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通过探究,学生不仅正确地认识了曹操,还学会了正确地选择史料。证据意识是历史信息和研究的重要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运用史料,激发兴趣,增加学生的投入感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历史。

我在讲授《甲午战争》时就先引导学生观察“时局图”,以文字和图片激起学生兴趣,逐步引导思考:“看一看图片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有熊、青蛙、老鹰、老虎、太阳、清朝官员等。”我接下来继续问:“除了这些,再仔细观察一下,还有什么信息?”学生再次观察他们刚才看到的信息,这次又有了新的发现,“不同的图案在中国不同的区域。”“如何理解‘不言而喻、一目了然’?”学生再次带着问题去看这幅图,经过思考之后,他们把这幅图的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他们在中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回答了出来。经过师生的问答,图片的信息和内涵让学生掌握了,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和腐败昏庸的清政府的痛恨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不知不觉实现了教学的情感目标。

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通常要通过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年龄,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来,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在教学《劫难中的抗争》一课,学习到“火烧圆明园”时,我选用了两幅图片史料:焚烧后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设问如下:

1.兔首和鼠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2.她们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她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抱。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请陈述理由。

通过观察思考,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即对基本史实、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过程的把握;第二层次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实质;第三层次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要求学生分清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性思考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现实问题,并预测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前途。

四、以史育情,以情载智

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历史便是人生,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既然历史是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生命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也一样要呈现在历史舞台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清日本法西斯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我让学生先观看教材上的一些图片。接着,又让学生观看一段影像资料,这则史料真实地披露了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的这段史料。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因此,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完这段资料后,我让他们谈谈感想。一个学生说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还有一个学生说道:“你没有剥夺自己生命的特权,更没有剥夺别人生命的权利。”可见,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史料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日益重要。恰当地运用史料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激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助于激活历史课堂。

历史课堂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生命课堂;情感课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那么,就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如果没有生活做中心,又会怎样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针对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我在所在的初中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中设置了以下问题:

1.历史课堂是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还是主动探究问题?

2.你是怎样学习历史的?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历史就是一门死板的学科,他们上历史课就是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从未主动探究过历史问题。尽管这份调查问卷可能有一定的出入,但其中折射出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是显而易见的,即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大多是“填鸭式”的机械灌输死板的历史知识和反复进行强化训练的场所。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如何基于有鲜活生命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去构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从而能够让学生感悟到“有生命的历史”。

一、传统教学中缺失用生命点“染”课堂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地背。但恰恰相反,历史是鲜活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是任何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为历史流泪、愤怒、自豪、悲哀。由此,我们发现,我们的历史教学必然要包括三个层面:要教有思想的、有情感的、有生命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用生命点“染”课堂。可是,在我们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恰恰缺失了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师生均成为历史教学的“工具”人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教师剥夺殆尽,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观能动性基本上也被剥夺。这主要是由于教材的知识成为权威力量,使得教师沦为知识载体的奴隶,学生则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弱势群体。在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不过是知识的传递工具,学生只不过是知识的接受工具。教师和学生都是工具,是没有生命力的“物”,但却不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人”。

2.师生均成为历史教学的“无情”人

一节生动的历史课必须声情并茂,感染自己,触动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学缺少的正是“情”。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的传授。于是,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是老学究,学生是一言不发的接受者,这就注定了这样的课堂不可能有师生的互动与灵感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和老师的生命性被忽视,情感被禁锢,人性的光芒被遮蔽,成为一个个彻彻底底的“无情”人。

二、怎样构建历史课堂

针对上述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要追问,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构建智慧课堂

历史本来应该是很生动的,可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它变成了僵硬的、机械的、应试的历史,没有让教师本身和学生“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历史情景剧的编排表演,使学生深入历史,感受历史,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主动去探究问题,不断思辨,生成智慧。

2.构建情感课堂

历史人物是个性鲜明的,历史事件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时代是风起云涌的,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把历史课讲成了空洞的白话课堂,毫无感情可言。要想构建情感课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挖掘历史情感素材,体会历史人物的真情实感,在讲述时要融入历史,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以自己的热情点“染”学生的激情,以达到高山流水的意境。

用生命点染历史课堂,让生命跳跃历史课堂。

历史课堂范文第8篇

经过几年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摸索,我也发现,在历史课堂上讲好故事,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而且讲好历史故事,也更加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好故事符合“以学定教”的要求

历史丰富多彩,充满着带有传奇色彩的人和事。学生很可能喜欢历史,又很可能不喜欢历史课,这一点值得教师反复摸索和总结。很多中学生认为,历史知识相对过于严肃,怀着应对考试的目的,耐着性子听讲、识记。这恰恰违背了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原则。所以,历史课的教学一定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卢梭在《爱弥尔》里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著名历史教师袁腾飞曾说:“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牛不吃草不能强按头。把学生讲笑了,总比把他们讲睡了要强些。”他们都在说要“以学定教”,即教什么不是由教师决定,而是由学生的需要决定。历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学生爱学历史,才能学好历史。因此,教师应该多讲生动具体的历史故事,把历史课变得好听、好记、好学。

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学习要求也不一样。七年级历史课程主要是中国古代史部分,其中许多人物故事学生在小学时就有所涉猎,在历史教学中加以补充和说明,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历史大事件较多,通过学习战争故事和国家建立及发展的故事,可以更好地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史实,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九年级世界史部分更多地展现人类发展的历程,通过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发展国际性思维,培养和提高历史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然,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也不一样。历史故事也可以帮助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久而久之,无论学习能力如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都会有所提高。

二、好故事是好的教学素材

历史是包罗万象的,历史知识涉及的内容是广泛而又具体的。对历史教学内容做好选择,是每一个历史教师走上讲台之前必须完成的备课任务。所选的教学素材,要通过基本历史史实展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课时有限,教材内容必须具体而典型。好的历史故事就是典型。历史故事,既具体形象,又鲜活生动。通过故事细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从而获得启发。教师精选历史故事,无论是用于开场导入,还是过程中补充说明,通过鲜活的讲述,都能够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历史,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思考历史。

比如,在工业革命的课堂教学中,“一脚踢出来的珍妮机”这则故事可以用于导入,也顺理成章地介绍了珍妮机的发明。通过学习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的故事,学生既能学到基础历史知识,又能充分体会到发明家们追求创新、不懈努力的精神。再比如赤壁之战的故事,学生既能感知历史情境,了解历史人物,又能充分理解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

三、好故事是调节历史课堂氛围的金钥匙

肖川教授在《对历史教学的建议》一文中就指出,“如果历史学习只是记忆一些事件发生的年代、地点、人物,而不是去发现人类文明的足迹,去在我们的心中再现前人的生活样式,历史学习就将是枯燥乏味的,也是不能真正丰富学习者的内心世界的。”因此,想要打破历史课堂严肃的氛围,打动人心,好的历史故事就是金钥匙。

历史充满偶然性,例如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哥伦布,事先并不知道前方海路多么凶险,更不知道自己的航海之行对世界历史将产生什么影响,他只是抱着不怕死的精神,勇往直前。哥伦布义无反顾地率领船队在茫茫的大西洋上“向西前进”,最终发现了美洲大陆,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做出巨大的贡献。但他却坚信自己到达的地方是亚洲的印度,并称当地居民印第安人,意为印度居民。这段历史虽带着幽默色彩,学生却能更加理解史实的重要性。一个没有被神化的哥伦布,他的历史功绩谁也不能抹杀。好故事既能增加历史的可触摸感、真实感,也可以增加历史人物的亲切感,增加史实的吸引力。

四、好故事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中谈到教学关系时说,学生有一种“向师性”,学生都有趋向教师、接近教师,甚至模仿教师的心理倾向。虽然中学生的向师性在逐渐减弱,但是对善于讲故事的历史教师的喜爱程度一定不低。学生喜欢会讲故事的历史教师,继而喜欢历史课堂,喜欢历史学科的学习,这是一种必然。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再调皮的学生也会乐于学习历史。

而且,不光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讲故事,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讲故事。通过亲身参与,历史故事对教和学的益处会更加凸显。教学相长,教师也将受益良多。

历史课堂范文第9篇

一 历史课要时尚的必要性

所谓的时尚就是结合流行的元素和小细节,经过拼凑和搭配,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时尚比流行前卫得多。现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追求个性、追求时尚的时代,时尚这个词常常在多数人的嘴中说出。现今所对应的学习主体——学生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追求时尚,彰显个性,传统的教学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的效果也就愈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彰显个性,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是促进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

二 使历史课堂充满时尚感的方法

1.适时适当运用网络用语

在历史课堂上,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笔者常会使用网络用语,如淘宝体:“亲,准备好了吗?”学生会心领神会的回答“准备好了,亲”。遇到需要当堂背诵的部分,或者有难度地问题,本人会说:“能hold住吗?要hold哦。”诸如此类的网络用语,本人常会挂在嘴边。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也使历史课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成绩自然就能提高。

2.历史课堂中注入时尚热点问题

例如,在讲“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中,提到唐宪宗时唐朝女子的另类装束时,笔者提到了时尚新宠lady Ga Ga。同学们对lady Ga Ga并不陌生,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大家的兴趣,又使他们对唐朝女子装束有了形象的认识。又如,讲到“宋金南北对峙”时,讲到岳飞抗金,本人提到2005年的10月22日,上海一家艺术馆展出秦桧夫妇“站”像,笔者结合近期某些明星为了博出位,不惜以丑为美的例子,要求学生以“知荣拒耻是做人的底线”为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对此参与度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3.关注时政新闻

在讲到唐朝的对外与交流时,提到了中日友好关系的维护。笔者联系了当时比较热门的时政新闻“南京市长一行出访名古屋,名古屋市长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同学们义愤填膺,对“中日友好交往是主流,但要警惕日本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在讲忽必烈改制中,忽必烈提出“国之根本在于农桑”的观点,联系了当前政府关注的“三农问题”和东海县部分农村的现状。通过课堂对时政的关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三 使历史课充满时尚感对教师的要求

1.平等地看待学生,和学生做朋友

传统教育中提倡尊师重教。但学生的“尊师”大多表现在对教师的害怕上。现在的教育,提倡用爱来办学。教师平日里要多和学生交流,关心其生活,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要融入学生中,做他们中的一部分。

2.多接触新鲜事物,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今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飞快发展的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与时俱进。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要使历史课堂具有时尚感,需要教师对多个领域有所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到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同时需要教师关注流行的趋势,多接触新鲜事物。平日里多留意学生在关注什么,学生中流行什么,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很时尚,某些方面比教师懂得还多。闲暇时间上上网,关注一些网络用语、网络。这样平时多留心,就能积累素材,用时做到收放自如,使历史课堂充满时尚感。

3.密切关注国内外时政

历史的广义是“一切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历史”。历史具有过去性。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因此,历史又具有联系性。当今国内外的时政和过去发生的某些历史有联系。在讲以往的历史知识时可以适当地联系国内外时政,增强学生参政议政的兴趣,同时这也是历史现实意义的体现。历史课堂关注时政、关注热点,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呈现了时代感和时尚感。

历史课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课堂改革

一、引言

初中历史教育对于初中学生形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历史教育不仅包含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社会经验,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了解不同阶段人类的发展和文化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情感和能力。在初中学生历史的学习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通常都是从课堂教学中来学习的。在现代教育中,为了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新课程改革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经之路。在新课改下,历史教育的目的从以往知识的掌握转变成学生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多方面的培养上来。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育方式和历史教育教学目标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现代历史教学的需要。

二、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改变教育功能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培养目标的转变,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教育教学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育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加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育中,历史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教材也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并且具有权威性和知识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育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将历史教材上的知识和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知识,是一种教师传向学生的单向传播的过程。在新课改下,教材的单向传播功能得到改革,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对学习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掘蕴藏在历史教材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尽可能地与历史人物进行情感和心灵沟通,让历史人物的精神和心灵感染学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融入到历史潮流中去,从而形成与人类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才能更好地传承人类的理想和精神,实现人本身的发展。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学目标,还要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师做好引导指路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尝试,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精神交流,强调历史的批判性,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大胆创新闹心、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反思,让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独立探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意义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努力。

四、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育面临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也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甚至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便在教育教学上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历史教师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理论修养,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好榜样。在初中历史课堂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教授者变成知识的传承者和引导者,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这样的角色转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更加积极地去学习知识、去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进取的思想风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渐渐培养起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春苗.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体验教学之我见[J].课程改革.2013.(6).

[2]王红霞.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之我见[J].治学之法.2012.(10).

[3]扎西次仁.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12.(8).

[4]马丽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改革.2012.(12).

[5]许花萍.如何推动初中教育教学改革[J].中华少年.2013.(2).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