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07 17:14:09

建筑科学研究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双月刊)严谨求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CN刊号为:51-1142/TU,注重开拓创新,对新观点、新理论、特别关注,在该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主要栏目有:工程结构,工程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地基与基础,振动与抗震,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施工及其他等。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学视角;建筑科学;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B50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

在中国文字中的“建筑”,不仅能够表示营造、建造建筑物的人类活动,还可表示某种活动的建筑产物,或是某风格、某时期及其技术与艺术的总称,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古罗马建筑、秦汉建筑等。

我国的建筑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并在当时就具备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并以此在以后得到了一系列发展。据历史考证,在春秋末年,由齐国工匠官所著的《考工记》中,就已经详细记载了当时称工匠的主要职责,并记载了房屋建筑规则、王宫建筑规制以及都城规划等。可以说,我国是能够较早绘制建筑模型与建筑图的国家之一,但是与其相对应的建筑理论体系却并没有能够得到发展。

而现代建筑学的主体部分则源于西方国家,从历史上来划分,其建筑学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代,即建筑学刚刚兴起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时期,古希腊出现了专业的建筑著作,其中涵盖了施工机械、建造方法、构图法则等内容。其后古罗马在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使建筑的数量、规模、类型都有了更大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来自古罗马的建筑师所著的《建筑十书》10卷本中,不仅将内容扩展到了住宅、公共建筑、施工设备、工具、供水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物与风向、阳光的联系等,而且首次提出了美观、方便、坚固的三原则。

第二阶段为近代,即文艺复兴时期。借助着文艺复兴浪潮,西方建筑学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不仅有大量的艺术因素注入到建筑活动中,而且由于几何学家也开始参与到建筑活动中,使建筑设计学、建筑制图学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1485年的《论建筑》一书更是首次兼顾到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为建筑学的雏形树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可以说是建筑学产生质变的关键因素。

第三阶段即现代,建筑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自从20世纪以来,已有的建筑学科不断随着对象的细化而有多门分支学科分化出来,其在综合与分化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增加分支学科。另外,建筑学图书、刊物的数量也是逐渐庞大,不仅表现出建筑学正在逐步走向繁荣,而且还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建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建筑学已经演变为结构复杂的学科,所有将研究对象定为建筑活动与建筑物的学科都已经超越了单一建筑学的范畴,因此应称这些学科为建筑科学才更为恰当。

二、建筑科学继续发展的措施

时至今日,建筑科学学科可谓发展潜力巨大,而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更为有序、可持续发展,基本应遵循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措施。

(一)一个基点

就是准确、清晰地把握好过去、现在、未来的建筑科学,并将此作为基点,完善总体规划,将力量进行合理部署,进一步将发展重点突出。而建筑科学学、建筑科学史就是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而创立的新学科。

从本质上来看,建筑科学史就是将建筑科学及分支学科的演化进程进行梳理与回顾作为其任务,而建筑科学学则是基于对建筑科学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对建筑科学的定位、体系结构、持续发展的前景、态势、条件、背景进行探讨。它们既是建筑科学、建筑学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更是建筑科学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前,这两门学科的内容一般都包含于建筑学基础、建筑学原理以及建筑学概论之中,而现在,这两门学科的独立已是必然,它们的创建对于整合性发展建筑科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支持作用。

(二)两条主线

就是指在完善、充实建筑科学学科结构的同时,应全面考虑内外两条线,其中内线应对已有学科的分化进行强化,而外线则应使学科间的融合得到促进。

首先要为已有学科营造出渐次分化的环境,通常情况下,研究对象分化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是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只要能够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那么建筑科学的已有学科也能相应获得细分化的可能。

其次是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要加强。建筑科学人员、建筑工作者应将其知识面充分的扩展,从而在建筑科学人员身上形成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还应积极地建立起与相关学科人员的横向联系,在合作课题中营造出萌生边缘分支学科的条件与机遇。

(三)三位一体

就是建筑工程、建筑艺术、建筑科学三者得到协同发展,并在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的基础之上,将建筑科学建设重点突出。

建筑工程、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之间应当是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点。

图1建筑科学与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关系示意图

建筑物、建筑活动另外的表述方式就是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它们既作为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存在,同时也是建筑科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科学只有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并将这些内容提升为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得到建筑科学的相关回馈,进而发展成有理论导向、更具创造性的建筑工程实践与建筑艺术实践。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基于科学学视角的建筑学科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继续分化、细化且衍生出更多的边缘学科并得到更大发展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必须从建筑科学的发展进程开始研究,摸清建筑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根据时展的需要,使建筑科学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续琨.科学学视角中的建筑科学.[J].科学学研究.2003,21(1).

[2] 鲍世行.建筑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J].华中建筑.2008,26(2)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2.信息动态

3.折线形腹板钢梁静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蒋萌,黄炳生,潘云成,JIANGMeng,HUANGBingshen,PANYuncheng

4.间接作用与材料延性对网架结构可靠性的影响陈棋,寇新建,CHENQi,KOUXinjian

5.组合梁桥有限元修正模型的研究王修琼,武井祥,WANGXiuqiong,WUJingxiang

6.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王全凤,郑浩,WANGQuanfeng,ZHENGHao

7.基于复合形法的多层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谢淮宁,何培玲,XIEHuaining,HEPeiling

8.空间四面体单元刚度矩阵的Matlab向量化集成丁星,DINGXing

9.开孔钢板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许燕,王仪,刘平,XUYan,WANGYi,LIUPing

10.门式刚架转角节点构造设计研究王宇,刘永军,李豪邦,WANGYu,LIUYongjun,LIHaobang

11.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短肢剪力墙定义的商榷梁海峰,李文雄,LIANGHaifeng,LIWenxiong

12.现浇空心板的正交异性板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熊学玉,王绍辉,XIONGXueyu,WANGShaohui

13.T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破坏机理研究李红,刘伯权,吴涛,马洪宝,LIHong,LIUBoquan,WUTao,MAHongbao

14.双子楼表面风压及风环境模拟吴坤,张召明,谢琳,WUKun,ZHANGZhaoming,XIELin

15.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的最优配筋计算雷自学,董三升,LEIZixue,DONGSansheng

16.现浇板钢筋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影响分析宋吉荣,何世龙,SONGJirong,HEShilong

17.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扭矩计算赵静,蔡建林,ZHAOJing,CAIJianlin

18.胶合木结构特点评述李登华,杨学兵,王永维

19.基于频率的混凝土构件火灾损伤检测向怡宁,余江滔,项凯,XIANGYining,YUJiangtao,XIANGKai

20.基于小波变换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陈海胜,CHENHaisheng

21.暴风雪灾害下建筑的修复加固与保温节能技术研究姜曙光,原甲,孙孝文,JIANGShuguang,YUANJia,SUNXiaowen

22.商场建筑火灾要因探析陶登科,范怀伟,宋洪霞,TAODengke,FANHuaiwei,SONGHongxia

23.土木工程健康监测无线测试信号同步性研究(Ⅰ)张潞,,ZHANGLu,WANGYang

24.型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二次受力抗弯试验研究郭波,陈德润,GUOBo,CHENDerun

25.对任家坝大桥震后承载力的评估简斌,严江,JIANBin,YANJiang

26.建筑物整体移位托换体系的计算机模拟仇圣华,李伟,QIUShenghua,LIWei

27.对贵州省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的一些思考童菁,田涌

28.中高层密肋壁板结构-筏板-地基土相互作用分析王晓强,姚谦峰,张荫,WANGXiaoqiang,YAOQianfeng,ZHANGYin

29.黄河大堤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刘翠然,王丽,高轲,LIUCuiran,WANGLi,GAOKe

30.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影响因素探讨姜立新,JIANGLixin

3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加固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谢晓华,周永章,张澄博,吴清华,周晓芳,卢强,赵广伦,XIEXiaohua,ZHOUYongzhang,ZHANGChengbo,WUQinghua,ZHOUXiaofang,LUQiang,ZHAOGuanglun

32.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Ⅰ)赵鑫,陈学军,李晓红,朱志政,ZHAOXin,CHENXuejun,LIXiaohong,ZHUZhizheng

33.浸水路堤稳定性几种计算分析方法探讨段立强,王运超,罗书学,DUANLiqiang,WANGYunchao,LUOShuxue

34.水泥土芯样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于小军,YUXiaojun

35.地震作用下带斜面网架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王秀丽,于龙,WANGXiuli,YULong

36.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试验研究与分析韩建强,李振宝,宋佳,刘春阳,HANJianqiang,LIZhenbao,SONGJia,LIUChunyang

37.梁基本频率和振型的简便计算康婷,许金余,白应生,刘兵,KANGTing,XUJinyu,BAIYingsheng,LIUBing

38.填充墙刚度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初探淡浩,张瀑,鲁兆红,DANHao,ZHANGPu,LUZhaohong

39.汶川地震中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分析潘毅,杨琼,林拥军,张丰报,PANYi,YANGQiong,LINYongjun,ZHANGFengbao

40.抗侧刚度比对限制屈曲支撑抗震性能的影响董作超,王洪岭,DONGZuochao,WANGHongling

41.大跨长联连续梁桥静动力试验研究刘羽宇,高玉峰,夏招广,霍学晋,LIUYuyu,GAOYufeng,XIAZhaoguang,HUOXuejin

42.爆破震动安全判据评述刘先锋,况龙川,孔凡林,杜清超,LIUXianfeng,KUANGLongchuan,KONGFanlin,DUQingchao

43.城市道路透水性路面工程选址与类型选择的研究沈正,董祥,肖又元,SHENZheng,DONGXiang,XIAOYouyuan

44.超声波检测混凝土构件缺陷类型试验研究黄双杰,徐守彬,HUANGShuangjie,XUShoubin

45.钢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韧性杨晓平,邵式亮,YANGXiaoping,SHAOShiliang

46.内墙涂料中VOCs释放特征研究于韵,YUYun

47.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可靠性监控新方法蔡丽朋,刘晓红,CAILipeng,LIUXiaohong

48.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在地铁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卢致强,刘建伟,徐晓鹏,LUZhiqiang,LIUJianwei,XUXiaopeng

49.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林立,李慧剑,LINLi,LIHuijian

50.PVA/MMT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杨魁,李贞,YANGKui,LIZhen

51.微膨胀水泥砂浆的性能研究王达,蒋首超,王震,WANGDa,JIANGShouchao,WANGZhen

52.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基础设计与分析张永利,周勇,李杰,ZHANGYongli,ZHOUYong,LIJie

53.明代皇家金丝楠木大殿建筑艺术特征分析程昊淼,张昕,CHENGHaomiao,ZHANGXin

54.楼梯设计探讨黄水木

55.建筑学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初探路晓东,祝培生,郭飞,LUXiaodong,ZHUPeisheng,GUOFei

56.山水型城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索与实践——以黄石市磁湖西岸地区城市设计为例陈静

57.生态建筑的设计发展方向张婉嫕

58.成都古镇综合价值评价研究傅娅,赵炜

59.生态可持续视角下城市景观的功能格局规划邓毅,蔡凌,DENGYi,CAILing

60."绿色"概念下的居住区景观解析余慧,YUHui

61.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张巍,王一平

62.清末重庆大型机械工业遗存特色及其保护利用欧阳刚,欧阳桦,OUYANGGang,OUYANGHua

63.建筑工程施工起重设备重大事故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秦定龙,QINDinglong

64.吸收式冷水机组现场检漏存在的问题刘成毅,LIUChengyi

65.湘南传统聚落生态智慧经验与启示(Ⅰ)许建和,王军,严钧

66.城市地域文化的延续与复兴——山南地区泽当镇"藏源民俗村"城市设计探讨徐子麒,周波,王荔希,XUZiqi,ZHOUBo,WANGLixi

67.浅谈居住区灰空间的利用——以龙湖丽景A区为例王雪梅,梅玫,罗言云,WANGXuemei,MEIMei,LUOYanyun

68.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理论与园林应用梅玫,王雪梅,罗言云

69.城市文脉探寻——以成都市为例粟文婷,牟江,曾竟钊,巫翔

70.基于网络应用理念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系统研究黄艺,肖伦斌,HUANGYi,XIAOLunbin

71.考虑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曹申,董聪,CAOShen,DONGCong

72.过渡季节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热环境研究(Ⅰ)袁涛,李剑东,王智超,徐昭炜,YUANTao,LIJiandong,WANGZhichao,XUZhaowei

73.西安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规模化供热适宜性研究刘寅,李安桂,周光辉,LIUYin,LIAngui,ZHOUGuanghui

74.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詹凯

75.基于DE-BP算法的空调负荷预测研究冀卫兴,海,方筝,JIWeixing,CHENZhonghai,FANGZheng1.优秀历史建筑典型破坏及原因分析凌程建,肖承波,吴体,罗苓隆,王永维

2.拱式转换层结构竖向加载试验研究张敏,王晓东,ZHANGMin,WANGXiaodong

3.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构件轴压试验研究王艳,王命平,耿树江,杨勇新,WANGYan,WANGMingping,GENGShujiang,YANGYongxin

4.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轴力分配关系的数值计算研究张敏,王月明,ZHANGMin,WANGYueming

5.K形矩管外套强化节点承载力数值分析闫雁军,余志祥,许浒,赵世春,YANYanjun,YUZhixiang,XUHu,ZHAOShichun

6.高层建筑结构扭转耦联振动自振特性的超元法孙建琴,王忠礼,李从林,SUNJianqin,WANGZhongli,LIConglin

7.嵌入式张拉技术下预应力碳纤维布张拉控制应力研究姚锦文,李青松,YAOJinwen,LIQingsong

8.轻钢结构基本构件抗力统计分析(Ⅱ)刘红梁,高洁,LIUHongliang,GAOJie

9.一种新型空心楼盖及刚度分析肖良锦,杭忠超,XIAOLiangjin,HANGZhongchao

10.考虑上、下部结构组合阻尼比影响的单层网壳分析张爱林,刘会军,ZHANGAilin,LIUHuijun

11.ANSYS在CFRP约束混凝土方柱受压分析中的应用苏骏,毕辉,窦俊,SUJun,BIHui,DOUJun

12.基于局部稳定规定的H形截面柱的优化设计赵权,郭诗惠,ZHAOQuan,GUOShihui

13.多层框架梁支座弯矩的活荷载最不利位置的讨论杨祖泉

14.初始位移对销接钢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马肖,MAXiao

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未确知-AHP综合评估模型丁声荣,霍艳华,DINGShengrong,HUOYanhua

16.用Lagrange乘子法研究非线性材料连续压杆的屈曲孙晋,吴晓,杨立军,SUNJin,WUXiao,YANGLijun

17.信息动态

18.综合优化算法在矮塔斜拉桥中的应用周尚猛,李亚东,ZHOUShangmeng,LIYadong

19.多塔斜拉桥的刚度配置喻梅,李乔,廖海黎,YUMei,LIQiao,LIAOHaili

20.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钢桥面铺装结构与材料设计伍朝晖,杨睿,王民,丁学超,徐光红

21.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中6个重要参数的探讨刘岩,谭宇胜

22.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吴二军,王建永

23.遗传投影寻踪回归在火灾后高强混凝土损伤科学评价中的应用方崇,韦庆辉,梁汉吉,FANGChong,WEIQinghui,LIANGHanji

24.火灾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三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陈育,龚春城,张小英,CHENYu,GONGChuncheng,ZHANGXiaoying

25.四面受火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简化计算袁广林,张先扬,张玉明,周立欣,YUANGuanglin,ZHANGXianyang,ZHANGYuming,ZHOULixin

26.某多层商住楼局部火灾后的检测分析与加固方高倪,李宁波

27.响应面法在玻璃幕墙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李芬,徐旭,LIFen,XUXu

28.引水隧洞衬砌质量检测的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田北平,吴佳晔,赵强,沈卓洋,TIANBeiping,WUJiaye,ZHAOQiang,SHENZhuoyang

29.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程志,郭宏,韩云山

30.钢筋HRB400闪光对焊接头应力腐蚀研究唐丽云,杨烨,TANGLiyun,YANGYe

31.真空预压地基承载力研究陆春其,梅岭,宰金珉,LUChunqi,MEILing,ZAIJinmin

32.采用模糊综合法评判广州大学城区域环境岩土工程特性研究杨锐,阮广雄,宁培淋,张建同,YANGRui,RUANGuangxiong,NINGPeilin,ZHANGJiantong

33.散热条件对筏板基础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的影响赵丽君,马云玲,ZHAOLijun,MAYunling

34.中外高层建筑桩基实例分析与启示金宝宏,崔自治

35.地基液化评价的模糊不确定性分析袁启旺,佘跃心,YUANQiwang,SHEYuexin

36.爆炸荷载作用下地下锚喷支护结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张斌,许金余,崔亮,刘钢,ZHANGBin,XUJinyu,CUILiang,LIUGang

37.垂直预应力锚杆式挡土墙试验研究黄翀,HUANGChong

38.对强度折减法中折减系数的讨论杨萍,陈洪,YANGPing,CHENHong

39.既有铁路下浅埋暗挖通道地表沉降的数值模拟王新征,邢利英,马可栓,WANGXinzheng,XINGLiying,MAKeshuan

40.明挖法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卢致强,徐晓鹏,刘建伟,LUZhiqiang,XUXiaopeng,LIUJianwei

41.基于性能的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基本框架刘鹏飞,刘伟庆,王曙光,杜东升,LIUPengfei,LIUWeiqing,WANGShuguang,DUDongsheng

42.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减振分析杨慧,陈国平,罗小惠,母恩喜,YANGHui,CHENGuoping,LUOXiaohui,MUEnxi

43.粘滞液体阻尼器用于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的消能减震分析庞迎波,PANGYingbo

44.混凝土结构消能加固中能力谱法的应用研究解文峰,曹炳政,XIEWenfeng,CAOBingzheng

45.地基砂石垫层隔震的研究现状和几个有关问题姚学群,徐从发,江晓敏,YAOXuequn,XUChongfa,JIANGXiaoming

46.水平地震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响应分析蒋红英,杨晓强,鲁进步,厉玲玲,JIANGHongying,YANGXiaoqiang,LUJinbu,LILinlin

47.结构抗侧力构件对振型平动系数的影响分析陆培英,张云波,邹鹏程,LUPeiying,ZHANGYunbo,ZOUPengcheng

48.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简评董响,骆亚生,DONGXiang,LUOYasheng

49.高压旋喷桩基础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陈荣,CHENRong

50.钢筋焊接网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朱杰江,张小维,ZHUJiejiang,ZHANGXiaowei

51.提高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谈一评,杨文旻

52.汶川地震灾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式与管理策略黄鹭红,周波,龙恩深

53.混凝土普通砖砌体弹性模量试验研究赵文兰,刘立新,王仁义,ZHAOWenlan,LIULixin,WANGRenyi

54.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其机理浅析胡晓东,陈文猛,黄俊友,俞青荣

55.塑钢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王起帆,李洁,田强,孙鹏程,WANGQifan,LIJie,TIANQiang,SUNPengcheng

56.木质素磺酸钙接枝改性制备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贾陆军,王海滨,霍冀川,吕淑珍,雷永林,刘树信,JIALujun,WANGHaibin,HUOJichuan,LVShuzhen,LEIYonglin,LIUShuxin

57.再生骨料强化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孙跃东,王涛,SUNYuedong,WANGTao

58.复高钛重矿渣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孙金坤,陈伟,李英民,周文峰,SUNJinkun,CHENWei,LIYingmin,ZHOUWenfeng

59.关于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几点讨论苏卿,赵铁军,万小梅,蒋真

60.一种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和工程应用高育欣,叶勇,修晓明,简晓军

61.浅析再生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微观机理江彬,叶跃忠,JIANGBin,YEYuezhong

62.90m2以下中小户型设计策略分析孙佳媚,周术,孙志娟

63.延续西安历史文脉的建筑顶部设计杨小玲,奚庆

64.室内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技术分析孙凤明,丁翠,李娟,暴磊

65.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曾艺君,钟军立

66.新建大学校园设计的地域性探索——以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建筑设计为例薛菊

67.基于全系统设计背景下的徽州宏村传统聚落的规划分析俞明海,周波,孙维义

68.走向模糊界面的建筑形态隋杰礼,王少伶,高钰琛,王磊

69.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实测与分析——以湘南地区上甘棠古村落为例许建和,王军,梁智尧,严钧

70.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黄秋鸯,蒋晓春,王兴堂

71.论资源循环型住宅建设李大华,徐龙,郑庆友

72.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节能体现詹林

73.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探讨董海荣,祁少明,刘树岭,朱子君

74.建筑与气候的共生——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物气候学设计徐娅,蔺宝钢

75.节能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的数值计算及应用分析王晓璐,黄大宇,WANGXiaolu,HUANGDayu

76.地板辐射采暖双向散热系统夏季供冷分析赫海灵

77.陶粒湿屋面传热过程的有限元解法杨红霞,戴天兴,崔保龙,吴小强,YANGHongxia,DAITianxing,CUIBaolong,WUXiaoqiang

78.以某工程为例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刘旭良,于秉坤,赖英锦,刘庆宇

79.成都市民用建筑能耗调查分析苏华,向勇,郑澍奎,王守亮,赵天蓉,SUHua,XIANGYong,ZHENGShukui,WANGShouliang,ZHAOTianrong

80.成都市建筑能耗信息系统苏华,向勇,杜亚军,郑澍奎

81.辽宁省农村住宅的火炕与地炕分析许东,王雪英,裴玉屏

8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中芯柱的施工质量控制王印,刘京红,齐宏伟,杜光乾,刘莉,WANGYin,LIUJinghong,QIHongwei,DUGuangqian,LIULi

83.融合创新——现代木构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庄艳

84.浅论高校新校区建设"代建制"下业主的责权与维护苏蓉,李兴泉,唐怀彬

85.项目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刘胜1.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王永维,罗苓隆,吴体,肖承波,凌程建

2.反复荷载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滑移模型陈静,刘西拉,黄良斌,CHENJing,LIUXila,HUANGLiangbin

3.拱式转换层结构水复加载试验研究张敏,王晓东,ZHANGMin,WANGXiaodong

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概率分析夏倩,XIAQian

5.轻钢结构基本构件抗力统计分析(Ⅰ)刘红梁,高洁,LIUHongliang,GAOJie

6.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一种新型的结构选型方法研究(Ⅱ)梁本亮,刘建新,李文婷,LIANGBenliang,LIUJianxin,LIWenting

7.基于裂缝控制的矩形截面受弯构件配筋计算实用方法蒋沧如,章东强,袁健,JIANGCangru,ZHANGDongqiang,YUANJian

8.某复杂高层混合结构屈曲分析黄亮,陈小峰,范荣荣,HUANGLiang,CHENXiaofeng,FANRongrong

9.本刊消息

10.双角钢十字组合填板设计方法探讨杨利容,郑勇,YANGLirong,ZHENGYong

11.应用矩阵变换绘制平面刚架内力图和位移图丁星,DINGXing

12.多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沿通缝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研究陈利群,李平,杨伟军,CHENLiqun,LIPing,YANGWeijun

13.矩形钢管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有限元分析金小群,邢丽,赵滇生,JINXiaoqun,XINGLi,ZHAODiansheng

14.多孔砖砌体局部均匀受压强度分析杨卫忠,赵敬辛,YANGWeizhong,ZHAOJinxin

15.考虑端板挤压作用影响的普通螺栓群中和轴位置力学分析王恒,张云国,WANGHeng,ZHANGYunguo

16.沿竖向运动的水中截断圆柱体辐射波浪问题的解析解答赖伟,陈述清,吴东,LAIWei,CHENShuqing,WUDong

17.某转换层结构技术经济分析张叶田,吴云海,ZHANGYetian,WUYunhai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通;地铁;站点;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U291.6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车代步,各个城市的小轿车越来越多,从而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到处可见。因此,在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发展地铁,发展地下通道,地铁也成为了我们现代化交通必备的一种交通方式,目前各个大中型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地铁交通。文章描述的是某城市地铁站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内容。

1 地铁站点工程简介

该地铁站位于城市一个广场绿化花坛处,车站两端树木成荫,是比较好的绿化带,为了节约投资成本,采用了明挖施工方法。两端为三层三跨的明挖结构,中间因为地下管路、线路和地面交通因素的影响,采用暗挖施工的方法。整个地铁站点总体长度为211.50m,中间暗挖处的长度为99.10m,站台深埋地下15米处。整个车站的暗挖宽度为23.86m,高度为10.64m,采用柱洞施工的方法。该站点处土质情况如表1。

表1 地铁站点地层结构和相关力学参数

2 地铁站点的框架设计

根据表1所示的参数,可知该地点能做站台,鉴于此,设计该站台的施工断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车站施工设计断面图

根据图1所示的地铁站点断面图,设计其方案图,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的方案图

图2中列出了三种设计方案,从左至右依次为方案1、方案2和方案3。方案1设计时考虑了将来广场上有建筑物存在的情况。方案2是基础和均布载荷设计的,只考虑建筑物基础的存在,将建筑物上部结构简化成均布载荷作用在基础和土层上的。方案3是均布载荷,不考虑建筑物及其基础的存在,将建筑物上部结构简化成均布荷载作用在土层上。

3 地铁站点的施工

该地铁站点施工按照柱洞施工的步骤进行,施工动态过程如图3所示,从图3中的图a到图i,共分为30个施工步骤。

图3 地铁站点施工工序图

图3中描述了9个施工工序,依次为图a,图b,图c,图d,图e,图f,图g,图h,图i等。图a描述的是将围岩加固圈激活,按照顺序挖洞一,二,三,并进行初期的洞体支撑和维护。图b描述的是施工要进行设置洞地基底的梁、钢管柱及顶上的主横梁。图c描述的是开挖地铁车体运行的四号洞室,施工时要注意洞地基底的梁、钢管柱及顶上的主横梁的支撑和维护工作。图d描述的是开挖四号洞室的中间土质,并进行二次衬砌。图e描述的是开始挖掘五号和六号洞室,施工时也要注意洞地基底的梁、钢管柱及顶上的主横梁的支撑和维护工作,还要注意新洞体的支护和临时支撑等工作必须得加上。图f描述的是六号洞室中土质的隔壁,施工中洞底板要进行二次的衬砌工作,同时架设临时钢支撑结构。图g描述的是侧洞七、八、九号洞室按顺序进行开挖,施工也要注意必备的支撑和维护作用。图h描述的是九号洞室中的隔壁,进行洞底板的二次衬砌工作,这是也要注意洞体的维护。图i描述的是洞体挖掘完毕,可以拆除所有的临时支撑的工具,封闭二次衬砌。

参考文献

[1] 王建强,姚谦峰. 基础隔震偏心结构扭转振动反应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01)。

[2] 姜东均,白良,赵党书,赵惠敏. 建筑施工与昆明旅游环境探讨[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3)。

[3] 刘纪陆. 基础隔震结构的精确求解方法[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6)。

[4] 郑宇,王月明,吴芳,毛杰.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平稳随机干扰下的响应[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01)。

[5] 李扬,李自力.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对隔震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4)。

[6] 张大长,陈怀亮,韩丽婷,韩晓健. 反复压力作用下橡胶的承载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5)。

[7] 李永华,李思明. 弱连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1)。

[8] 李慧,魏彪,杜永峰,李永祥. 框支剪力墙的阻尼器耗能减震方法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1)。

[9] 杨彦飞,何文福,朱岩,徐钢. 异型铅阻尼器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2)。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科学实验室;学科交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居住环境,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门主干以及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的特点,建筑科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宗旨。[1]现代建筑业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面对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学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运而生。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将学科交叉作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最鲜明的特色,在学科交叉研究中,能够极大地提速建筑科学学科创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1]为服务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土木学院和环境能源学院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二、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学术队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对外开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笔者结合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绿建实验室”)的情况,在以下几个主要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1.建设目标。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要瞄准国家和当地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绿建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北京地区以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并实行产学研结合。

2.组织结构。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绿建实验室”的管理决策机构是“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实验室在培育、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任命的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学术发展指导机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职责是审议科研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审批基地研究课题等。[3]工作委员会由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是实验室内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构,职责是提出学术方向、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编制实验室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财政专项的申报及经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决定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其他相关事项。[4]

3.学术队伍。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建立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绿建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本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员等。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学院安排,当合作承担重大或重点项目时,需要按课题进行人员组合,可根据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内容,由学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需由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统一安排,并报实验室备案。[4]

4.资产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内所有财产均属于国家资产,是保证完成各项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任务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建实验室”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均由实验室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管理。经费管理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使用与管理,主要包括专项建设经费、课题专项基金经费。专项建设经费指实验室建设期内,主要通过市财政专项解决,用于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4]课题专项基金指由学校划拨的“科研基地研究课题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自主研究课题等支出。“绿建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在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验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及借用,负责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应含有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仪器设备涉及借用人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应在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协调。[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水平影响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水平。“绿建实验室”的成果有如下几方面:在科学技术项目研究研究过程中或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让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行业标准等。[5]绿色建筑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专著和行业标准为主,其他应用技术成果为辅。

三、对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的几点期许

1.各学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更深层次、多频率的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建筑学来讲,需要交叉的学科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目前我校绿色建筑实验室与能源学、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交叉的范围还有待加强,需要倾听更多交叉学科的意见。在交叉研究中,能够科学建筑设计方法,开拓设计思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拓宽自身知识面,对建筑科学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理性的认识,对本身为建筑学出身的科研人员受到很大程度的启迪,也使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了解建筑学,能够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以“绿建实验室”为例,是以建筑学院为主导,土木学院和环能学院为辅助进行研究,而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拆分为几个学科分别研究,多学科共同研究频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身科研的时间很少,而年轻教师正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时汇聚所有学科科研人员有很大难度,而且研究过程中需要各学科高频率的碰撞,在工作时间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更多的支持。当各学科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时,因为学科差异和认知差异,沟通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建筑学作为这其中的核心学科,需要起到协调作用。

2.对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强。对于建筑科学类学科来说,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我国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国目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后期运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还难做到建筑物“绿色全生命周期”。我国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导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术背景、科研程度、实践数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对于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尤其是绿色建筑类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可采用的单一技术,忽视了技术系统集合和被动式设计的巨大作用,应该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学习如何能够设计出精妙的绿色总体设计方案。目前“绿建实验室”和国内几所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交流,但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鲜有交流,这与目前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水平、科研经费和规模都有关系,未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将科研水平提速发展。

3.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中,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强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较高的学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职称、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个人要做多个岗位的任务,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工作积极性会打折扣。另一方面,专职教师所在院系在教学等方面的担子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很难安心在实验室内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个现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参与研究难,交叉学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难。

总之,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发展仍在不断的前进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建筑科学学科已较以往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未来在经过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的不断的努力下,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先进的辅助设备供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学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会创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实践意义、实际经济价值、提升环境现状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创造优质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设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绿色发展建设规划[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

[4]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Z].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 桥梁病害; 桥梁加固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桥梁的病害分析

( 一) 病害产生的原因。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 1) 内因。主要是指混凝土和钢筋自身的缺陷。比如: 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毛细管孔隙和气泡,这就为空气中的氧化物向混凝土内部扩散提供了通道。同时,氯离子的化学反应会引起内部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开裂,还有随着桥梁自身的使用年限的接近,这些内因都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耐久度。( 2) 外因。致使桥梁产生病害的外因也有很多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桥梁前期设计不合理。在桥梁的结构设计中本身就存在着一些技术缺陷,比如设计中设计假定不是很合理,采用的桥型结构不当。二是超载现象严重。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运营车辆的荷载量不断增大,许多桥梁正是由于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桥梁病害出现,从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三是桥梁施工质量差。这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建设。在具体的操作中,施工人员未能严格地执行施工标准和设计标准。四是地质条件差。一般在施工之前,建设方都会对地质条件进行论证和实地考

察,因此这方面的危害影响较少,但一旦出现地质问题,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

( 二) 桥梁病害的类型。( 1) 裂缝。在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中,桥梁的裂缝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同时,裂缝通常来说也是导致其它病害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诱因,如冻融破坏、钢筋锈蚀等等,而且这些病害和裂缝还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对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和它的耐久度产生比较大的危害。( 2) 地质自然灾害引起的破坏。如泥石流、洪水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我的国的桥梁破坏和侵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3) 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在当前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中,钢筋的锈蚀现象和混凝土的碳化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这就会对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从而降低它们的安全性和减少它的使用寿命。( 4) 剥蚀。从混凝土的外观破坏形态着眼,剥蚀现象是对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发生的露石、蜂窝麻面、剥落以及酥松起皮等病害现象的统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机理将这种病害区分为: 冲磨、冻融剥蚀和空蚀、水质侵蚀、风化剥蚀等等。

二、桥梁加固的技术方法

一是加强维护和加固的施工管理。管理工作是任何一个建筑工程的生命线,而且加固的工程管理必须得到加强。因为它比新建桥梁的管理的难度要高很多。二是制定积极合理的维护保养方案。在每一个桥梁建好后,主管部门都要制定积极合理的加固和养护方案。要对道路桥梁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妥善的整理和保存,以便于养护和加固。三是加强桥梁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勘察。道路桥梁的建设跟地质条件是分不开的。所以只有因地制宜的设计道路桥梁,才能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四是精选加固道路桥梁的施工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经过精选。在施工材料的选用上,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 ,就偷工减料,鱼目混珠。五

是完善桥梁的施工、加固、保养。作为桥梁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在施工阶段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实现预期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桥梁

保养工程应以最小的整体经费的方案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桥梁可以承受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类冲击同时并提供可接受的功能,最终才能达到甚至超越其设计使用年限。最后还应

及时检查、发现道路桥梁出现的异常和损坏现象,正确地鉴定其内部结构物的损坏程度,从而采用合理、经济的维修加固方法。六是加大道路桥梁养护人才的训练和培养。通过

各种教育培训组织来进行道路桥梁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桥梁养护人员素质,努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专业技能,增强路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当今时代,道路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且当下时常有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的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 首先是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同时并加强巡查; 其次,建设者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 最后,设计人员也要从桥梁设计结构和设计理念的角度做好安全性的设计。相关方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 路桥建设与维护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孔力. 混凝土结构梁板裂缝的综合分析及修补方法[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2,(01) .

[2]何林,张孝培. 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屋面梁裂缝事故分析及控制措施[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2,(01) .

[3]李思明,金国芳. 内框架结构厂房墙、梁裂缝分析与处理[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8,(01) .

[4]何文忠,王济川. 钢筋砼结构及其屋面梁、板裂缝的分析鉴定和处理[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9,(03) .

[5]胡明罡,贺群. 由于温度效应导致框架梁开裂的事故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0,(01) .

[6]胡明罡,胡伟,于兴银.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式吊车梁端部开裂事故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3,(04) .

[7]李辉. 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裂缝特征、机理与控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01) .

[8]王树森. 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裂缝产生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02) .

[9]肖承波,罗苓隆,吴体. 多层砌体房屋温度裂缝机理分析模型及防治对策计算机模拟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5) .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检测鉴定;地基不均匀沉降;加固

Abstract: Through the field de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analysis of causes of cracks in a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nd puts forward opinions reinforcement.

Key words: concrete crack;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uneven subsidence of th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

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对混凝土都有一个允许裂缝宽度的限值,如我国为0.2mm~0.3mm。一般来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不会影响结构安全。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裂缝是多种多样的,同时成因也有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之分,不同原因产生的裂缝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所以在裂缝处理前,应先确定裂缝成因再对其进行相应处理。现以一栋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开裂损伤为例,进行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的分析。

1工程概况

某建筑为地上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3000㎡,于2012年12月主体竣工,该建筑在2013年7月,在当地连续降雨后,发现部分框架柱顶、梁端、顶板出现裂缝,为查明裂缝成因并为后续加固设计提供依据,对该楼进行了检测鉴定工作。

2检测与鉴定

2.1裂缝损伤普查

现场对该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损伤普查,发现该建筑损伤集中在8~9×A~G轴段内,见图1:①该建筑一层柱9×B、9×D及9×F上部存在开裂现象,以水平裂缝为主,裂缝最大宽度为0.2mm。

②该建筑一层梁8~9×A、8~9×B、8~9×D、8~9×F,二层梁8~9×A、8~9×B、8~9×D、8~9×F,三层梁8~9×A、8~9×B、8~9×D在9轴位置梁端均有不同程度裂缝,下宽上窄,裂缝最大宽度为5.0mm。梁裂缝示意图见图2。

③该建筑部分填充墙体存在开裂现象,裂缝为斜向裂缝,主要分布在墙体中部,在8~9轴呈东高西低趋势,裂缝最大宽度为10mm,在A~G轴呈北高南低趋势,裂缝最大宽度为10mm。

2.2 岩土工程勘察

依据现场情况,采用人工开挖结合钻孔的方式,对8~9×A~G轴段进行地基勘察,发现基底灰土配比不均匀,灰土及素填土压实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基础坐落在不同的土层上,且持力层底面坡度大于10%,形成不均匀地基;本次勘察较原勘察结果,揭露土层呈可塑状态,且含水量变大,压缩模量减小,承载力特征值降低。

2.3基础截面尺寸检测

现场随机开挖3处基础,检测其基础做法,并采用钢卷尺对其截面尺寸进行实测实量,所测基础构件截面尺寸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4混凝土强度检测

现场随机抽取3处基础,在每处基础上钻取3个直径为100mm的混凝土芯样,采用钻芯法检测其混凝土抗压强度;一至三层每层随机抽取5根柱、5根梁,采用回弹法检测其混凝土抗压强度。所测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5钢筋配置检测

现场在该建筑一至三层每层随机抽取5根柱、5根梁,采用钢筋探测仪对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间距、主筋根数及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所检构件钢筋配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6主体构件截面尺寸检测

现场在一层至三层每层随机抽取5根柱、5根梁、2块顶板,使用钢卷尺和非金属楼板测厚仪对其截面尺寸进行检测。所检构件截面尺寸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7承载力验算

根据现场检测和实际荷载调查结果,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计算软件(2010.3.12版)对现阶段该楼主体结构进行了承载力验算复核,验算结果表明,该楼在无损伤情况下,满足承载力要求。

2.8检测鉴定结论

该建筑局部主体结构裂缝为地基不均匀沉降所致,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应待沉降稳定后,对该建筑物地基及存在损伤的主体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3加固方案

3.1基础加固

在原基础承台四周均布12根直径400mm成孔灌注桩,桩长12m,同时,在将原基础表面打毛后,植入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扩大基础截面尺寸,使新增桩基与承台连为一体。见图3。

3.2主体结构加固

对存在梁端裂缝相对应的框架柱,采取扩截面的方式进行加固,目的为了改变该梁的传力途径,同时采用灌封胶进行存在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然后应沿裂缝粘贴1条≥200mm宽的碳纤维布,裂缝每侧碳布宽度不小于100mm。见图4。

4结语

在混凝土裂缝的检测过程中,应调查当时的施工工艺及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应对根据实际荷载情况对结构进行承载力复核验算。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才能准确找出裂缝成因。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6-2003)

[6] 陈肇元,崔京浩.钢筋混凝土裂缝机理与控制措施[J].工程力学,2006.6.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公共建筑;建筑科学;建筑设计;绿设计标准;节能材料

Abstrac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s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ctively guide construction industry research on green public building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be inline insight common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n the area of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correct green public build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oad between the internal logic of perspective, probes into how to lead the related research paper analyses, calling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o participate in, to try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scienc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Keywords: green public buildings; Building science;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green design standards; Energy-saving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科学的定义

建筑从最初的遮风雨、避严寒逐渐发展到现今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从最基本的使用需求上升到美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需要。专家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问题。有鉴于此,业内学者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论。“绿色建筑”象征着健康、环保、高效、节能的环境,是以美学、生态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良性发展的建筑环境,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群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理想建筑。

目前比较流行的对绿色建筑的阐释是从建筑的生命周期的角度,即从建筑的设计规划, 到后期的建设施工、运营和建筑的报废、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在建筑的建设施工、运营、报废拆除等阶段存在的资源和能源的输入输出,各种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处理问题,都要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充分考虑其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绿色建筑是指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并运用周围的环境要素,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在运营阶段为使用者提供低耗、舒适、健康、无害的空间,在拆除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最小的建筑。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中,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减少对资源及能源的浪费,控制废气、废水等废弃物,从而建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公共建筑。

而对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绿色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总结与研发、可再生材料和能源的研究、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制等方面的探索都可以归类于绿色建筑科学的范畴。

二、 我国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建筑等相关学科起步晚,起点低。同国际先进的学术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虽然很多的理工科院校都加强了建筑相关学科的专业体系建设,但是普遍存在着教师学术科研能力不高,学生学术素养水平低的情况。产学研脱节现象严重,在校学习的技术滞后于当今技术发展水平。研究内容过于理论化,研究成果没有有效的渠道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于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我们要明确清晰的认识。即要明确绿色公共建筑的评价体系,只有确定了发展的目标,才能清楚如何做,以及围绕评价体系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家、相关产业协会和科研高校的支持。只有在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

(一) 积极构建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建筑科学的发展

1、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组成

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的因素构成。所以,要界定公共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公共建筑的标准,科学研究是否符合绿色公共建筑的需求,首先就需要明确构成评价体系的主要因素。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因素如下几个方面:

(1) 清洁能源。由于公共建筑的能耗较大,所以优良的清洁能源系统能够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所谓清洁能源系统是指充分利用环境友好能源,如光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公共建筑的动力源。减少火电、地下水开采等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能源。在内部结构设计方面,要尽可能的采用辐射供暖措施,从而减少对能源的需要;优化设计外墙体和窗口,充分利用光照和自然风,实现低能耗的需求。

(2)建筑材料。公共建筑自身的定位决定了其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有着不同于住宅建筑的需求,所以建筑材料的选取决定着公共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公共建筑的标准。在选择建筑装饰材料时,要选取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少,安装使用后对人体无负面影响的健康材料。提倡优先选用再生材料和可循环材料,提倡绿色办公理念。

(3)室内声学系统。由于公共建筑的职能决定了此类建筑对声学有着独特的需求。首先,由于公共建筑多选址在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段,所以对于屏蔽室外噪音的能力要明显高于住宅建筑。其次,公共建筑经常用来举行大型活动,这就要求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和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要保证观众对声音清晰、愉悦、不失真等方面的需要,同时还要不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环卫方面。公共建筑的人流量大,产生的废弃物也较多。所以,满足废弃物排放需求,并且不对环境造成过分影响的环卫系统就显得极为重要。绿色的公共建筑应当配有完善的环卫系统。能够实现垃圾的有效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并能够实现废物的回收再利用。

2、绿色公共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绿色公共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构建原则进行组合。基于绿色环保理念和公共建筑的特点,绿色公共建筑评价体系应当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性原则,在科学规划施工的基础上,有可操作性及层次性的设计建设。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独特个性,因地制宜的灵活处理绿色公共建筑的共性与当地自然、人文等环境的个性关系。

3、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

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估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评价流程:规划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验收运行阶段和报废拆除阶段。在每个评价阶段,都要从能源、材料、声学系统、环卫系统等角度制定对应的评价依据和评估体系,对评估对象的各个阶段做全方位的考察,只有评估各阶段都满足绿色公共建筑的要求,才能开展实际的施工操作。只有通过对各环节的准确控制,才能有效保证绿色公共建筑标准的实施。

(二) 国家政策支持,健全法律法规和激励性政策

我国现有体制的特殊性,决定发展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前几年,中国政府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文本,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扶持绿色建筑产业的研发建设。这一系列的促进政策有利于实现产学研的统一,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科学研究从图书馆搬到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2005年正式公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为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明确了研究的方向。

(三)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人民群众才是公共建筑的使用者和评价者。只有科学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公众的参与程度,将建筑科学的发展同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保证科学发展目标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四、 结论

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符合建筑发展的潮流。作为建筑研究者和从业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工作中围绕这一中心,切实的开展工作,促进中国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飞速发展。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踏实肯干,促进我国建筑科学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五、 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47- 49

[2] 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3] 陈朝霞. 建筑节能设计浅析[J].建筑之友.2011(12)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结构布置电算程序人为错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现代建筑向复杂化、大型化发展。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分析计算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何保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及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已成为结构工程师们面对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多年来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开发的tat,satwe计算程序时发现的部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进行电算时,由于诸多原因,往往需要设计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调整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以解决电算结果中不合理的因素。

一、结构平面布置不合理

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在楼梯间,位于端部。由底层内力电算结果,沿墙长度方向的弯矩值相当大(这个弯矩值是由地震力产生),造成基础面积很大。这就是剪力墙布置不合理造成的。不应将长片的剪力墙布置在端部;一定要布置在端部,应将剪力墙分为小段。

二、电算程序本身的缺陷

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我们发现虽然受荷相同,但随着层数的增加,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配筋面积也越来越大,有时大得很不合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剪力墙的刚度比柱的刚度大很多,因此剪力墙的竖向变形远远小于柱的竖向变形,这种位移差引起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很大。由于位移的累加性,越到上面越大,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也越大。因电算程序无法解决,只能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轻这一问题:

(1)减小柱与剪力墙的轴压比差异,以减小柱与剪力墙的位移差。

(2)降低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特别是跨度较小的梁)的刚度。

(3)进行结构布置时,尽量扩大柱与剪力墙的距离,这样使梁跨度增大,从而降低梁的刚度。

(4)采取构造及施工措施:将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处理为铰支,主要是为了解决与剪力墙相连端刚度偏大的问题。

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图1所示梁与剪墙的情况。如果梁端弯矩不调整,与梁相连处的剪力墙并不能承担该集中力矩。调整时,将梁端弯矩减小后,将跨中弯矩增大。调整前的梁端弯矩与跨中弯矩之和应与调整后的梁端弯矩与跨中弯矩之和相等。对于图2的情况,我们则不进行调整,配筋若实在太大,则考虑将与剪力墙相连的梁断面减小。

带有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我们发现与落地剪力墙相连的转换梁配筋较小,而此转换梁上部的剪力墙墙肢很长,受力应很大(图3剪力墙a),由手算进行复核,发现电算配筋面积偏小。分析原因,是由于落地剪力墙刚度大,转换层以上各层梁与落地剪力墙相连的一端弯矩大,使传到剪力墙a的轴力偏小,导致转换梁受力偏小,配筋面积偏小。这种情况,也只有将与落地剪力墙相连的转换层以上的梁端处理为铰支。

对于带有转换梁的结构,因为电算未进行斜截面抗裂的验算,因此,转换梁的配筋面积可能偏小。所以,我们应对转换梁的斜截面抗裂进行手算复核。

三、计算者人为错误

某工程采用satwe计算,发现各层配筋简图中墙配筋数据乱七八糟,经检查是未将前次的satwe计算结果文件中以“sat”,“mid”,“tmp”为后缀的文件删除而造成。某工程发现某些梁配筋面积为零,而且这些梁断面均同,多次计算如此,查弯矩图剪力图均不为零,最后发现是在梁断面输入中将材料类别误输为“7.玻璃”造成的。

通过上述分析,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应作到以下几点:

1.进行结构布置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通过电算分析后,调整结构布置不合理的部分,通过多次电算,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2.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判断,调整计算模型中的不合理部分,必要时,对不同构件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以利安全。

3.对程序中的重要参数的取值应仔细斟酌,认真校核,避免过分保守或偏于不安全。

4.不可过分依赖计算程序,应加强对计算结果的判断分析,对计算程序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辅以手算或其他可靠方法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使用说明,1998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PKPM用户手册.2001

3、GBJ9-87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TAT〔M〕.2001

建筑科学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变形裂缝;原因分析;措施

1 现浇板裂缝出现的位置特征

通常情况下,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变形裂缝存在如下位置特征:在房屋四角的房间,裂缝在板角部,与板边缘约成45度,斜向发展;穿过板中部,近似直线发展;沿板边缘,近似直线发展;不规则裂缝

2 现浇板开裂原因分析

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机理是: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由于构件内部和表面升温和降温速度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就不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外界的约束时,如钢筋的约束,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引起混凝土板收缩开裂与材料、设计、施工、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2.1 材料原因混。

首先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引起。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特别是梁板结构的板,由于混凝土的离析,上部出现富水泥浆层,收缩大,引起板面裂缝。其次,混凝土强度高、水泥用量过大。混凝土强度高,水泥用量就大,同样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水泥标号越高,越快硬高强,水泥水化的发热量就越大,收缩也会越大。再者,粉状掺合料大、品质不良引起的裂缝。粉剂掺合料的使用,如掺加硅粉、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粉状材料的用量越大,收缩也越大。最后,粗骨料用量减少和粒径减小。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另外,外加剂应用不当引起的裂缝。

2.2 设计原因

首先是建筑平面。收缩裂缝往往出现在收缩应力集中的薄弱截面上,如结构的凹凸处和角部。建筑设计中,一般只注重建筑功能而忽视结构问题。建筑平面不规则,而结构设计时没有采取加强措施,在凹凸角处容易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集中,而造成板开裂。其次是楼板配筋。板配筋间距偏大,特别是板面抵抗负弯矩的钢筋未通长设置,致使在靠近板边缘处沿负弯矩筋端部出现裂缝。而在房屋角部的板角处,由于收缩是双向的,由于没有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因此产生45 度斜裂缝。再者是楼板厚度。楼板厚度不足也是引起裂缝的原因之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是由钢筋与混凝同承担的,板件过薄,板的刚度势必减弱,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应力增大,板因此开裂。最后,楼板中暗埋PVC管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楼板较薄,因此在埋有PVC管线处楼板截面削弱很大,而楼板跨中部位一般只有一层下部钢筋,容易出现顺着PVC管线走向的裂缝,如我们发现板中部的通长裂缝经常从灯头处穿过。

2.3 施工原因

首先是受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从而引起楼板开裂。如某住宅楼楼板,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而实测混凝土强度仅达到15MPa,强度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其次是配筋和楼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中,由于钢筋配置不符合要求、钢筋间距偏大和楼板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均会导致楼板开裂。严重时,由于施工中擅自减小配筋量,则会引起构件的安全问题。再者,钢筋保护层偏大。施工浇注混凝土时为铺设跳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特别是负弯矩钢筋没有通长配置时,裂缝往往会出现在负弯矩钢筋的端部,沿板边缘近似成直线发展。

另外,未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也是原因之一

3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处理

3.1 对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者水泥不同品种混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性裂缝,须进行彻底处理,即将混凝土打掉重新浇筑。

3.2 对受力产生的裂缝,可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固补强措施。如果对已影响到结构安全的楼板裂缝,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

3.3 对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处理如下

3.3.1 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树脂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3.3.2 对其它一般裂缝(宽度在0.05mm~0.2mm之间)的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封闭以恢复观感即可。(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3.3.3 对当裂缝(宽度大于0.2mm)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3.3.4 对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或在板面用环氧树脂液灌缝封闭(作一层防水也行),在板底用碳纤维布粘贴成井字形,间距同布宽。

3.3.5 对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处理方法也为: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

3.3.6 对通长、贯通与非通长、贯通裂缝共同组成数量又多时板底只有纵横都粘贴。

4 结束语

本人通过多次研究分析,在若干工程实践中及时采取防预措施,并根据以上所述总结经验教训、对症下药,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要砌底消除裂缝现象,不仅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采取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安全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赵海东,赵鸣,沈水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2]张琦彬,刘兴远;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墙体裂缝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3]王孔藩,许清风,朱雷;结构裂缝控制与渗漏防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4]简华丽,袁继雄,谢慧才;泵送混凝土早期裂缝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5]李潘武,李慧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构造钢筋的配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6]杨利民;张庆波;刘北;黄兴亮;;外加剂影响混凝土胶凝体系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作者简介:

上一篇:矿业投资管理范文 下一篇:文化营销观念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