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评价范文

时间:2023-03-18 22:20:05

科研能力评价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科研;显性科研能力;隐性科研能力;评价指标;评价体系

科研能力是音乐院校(系)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组织的科研能力又由无数个体研究者的科研能力构成。能否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制定科学而合理的音乐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对音乐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音乐学科科研特征的问题上,一直有一些模糊认识,如:“创造知识的科研”和“传授知识的科研”应怎样理解,科研能力评价与科研成果评价的差异,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音乐研究中所表现的不同特质,模仿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建立起能够真实反映音乐学学科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就会挫伤很多音乐工作者、尤其是大学音乐教师的研究积极性,甚至激化与科研评价相关的各种矛盾。本文从问题的缘起入手,在构建理论平台的基础上,逐层深入地引出音乐科研考核指标的综合考量问题,并对部分概念、问题的界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音乐科研能力的二元化分析

无论是社会科学层面还是技术结构层面,音乐科研能力的二元化冲突都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形式存在、发展着。辨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可以为音乐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设置和考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创造知识的科研与传授知识的科研

?知识创新能力是符合知识创新活动要求、影响知识创新效率的个性特征的综合。对于音乐学科而言,创造知识的科研基本上以显性知识呈现,既便于量化,又得以和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接轨。但音乐教学中创作与表演的抽象性、不利于表述等隐性知识特征,使其在传授过程中对研究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这使传授知识的科研在音乐科研能力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音乐教学过程可能会涉及到新的思想、新的构思、新的观点、新的演奏(唱)方法及对作品新的阐释等等。体现在传道受业过程中的知识创新活动,是知识创新能力的产物。知识创新能力通常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新颖性和创造性;二是有效性和现实性;三是批判性,批判性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体现更为突出。它以对现有知识否定性评价为前提,探索与阐释现有知识中所没有或欠缺的内容,创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如音乐分析教学中,如果任由学生自选,则很多分析曲目没有现成的参考答案;又如表演教学中,对某个作品的分析和处理离不开教师个人的理解和学生的个体特征,而教师的研究能力则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总理所说:“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要使大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当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科研属性,必须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传授知识必须建立在对新发现和创造的知识及其进展有必要的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要以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为前提;二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和传授知识,并且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知识传授的规律”。无疑,在学生的科研和艺术实践活动成果中,体现出了教师的这种研究能力,由此拓宽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范围。

(二)科研能力评价与科研成果评价

?科研能力评价与科研成果评价是密切关联的两个属性,但长期被混为一谈。广义上讲,个体的科研能力是各个研究成果的集合体,科研能力就应该通过科研成果评价指标的集合所体现。但在音乐研究中,一部分研究属于隐性知识范畴,不便于以文本形式表述,尽管其中有些内容可能通过外化形式得以传播或量化,但还会有很大一部分成果无法转换,或没有实施可量化的转换。比如有些教师对演唱技法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辅导了大量的优秀演唱人才,其个体差异化的辅导是长期研究成果的积累,却又因某些原因,没有或无法将变化无穷的内容用文本形式表达出来。以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先生为例,他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歌唱家,学生获奖无数,这些都与研究能力密不可分,但经检索得知,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寥寥无几。这就说明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不能将艺术原始创作、二次创作的成就和传授知识的科研能力列为科研成果,则音乐科研能力评价就会与科研成果评价对立起来,陷入悖论的怪圈。

?事实上,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科研活动,是高校音乐教师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内容不适合、不必要、也不可能都以文本形式表述、传播。尽管个体科研能力评价中可以通过引入学历、职称、学术影响力、社会声誉、科研专长等辅助参考项取得对应的综合指标,但在常规的科研考核中,如果将两种评价统一置于同一体系中,就必须拓宽现有科研评价的定义域,使蕴含在艺术实践活动和知识传授活动中的能力得以指标化考量。

二、音乐显性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无论是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还是历年教育部组织的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都没有直接对人文社科类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详细描述,更没有对艺术类评价的单列。长期以来,各学校的评价基本上是在和上级检查接轨的前提下各自为政。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研究成果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从构成与权重两个方面解构。

?一是科研成果评价指标设计,主要参考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可设计四个量化等级:

?1.科学发现程度:指对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发现、认识和阐明的程度,包括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深度、广度、系统性,和研究领域的开拓,科学理论、学说的创建或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对解决音乐学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新思路和对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定量评价分为四个等级:a.有重大发现或开拓创新;b.有重要发现与创新;c.有较大发现与创新;d.科学研究与发现不足。

?2.科学发现的成熟程度:指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资料和数据是否准确、系统,论证是否严谨,适用性与操作性如何。定量评价分为四个等级:a.资料和数据准确、系统,论证严谨,适用性与操作性强;b.主要资料和数据基本准确,论证不够严谨,具有一定适用性;c.各方面均有欠缺,需要补充完善,适用性与操作性较差;d.各方面有重大遗漏,缺乏适用性与操作性。

?3.研究的难易程度:主要考察资料搜集、数据处理的难易程度和研究的难易程度两个方面。定量评价分为四个等级:a.问题十分复杂,难度极大;b.问题比较复杂,难度较大;c.问题与难度适中;d.问题不复杂,难度较小。

? 4.主要学术思想和观点被他人认可的情况:指他人在正式发表的科学论文、专著、教材中正面引用完成人提出的学术思想、观点、方法,或被有关实验、实践所证实的情况,包括引用文章的质量、数量,引用文章发表刊物、引用内容及学术界的公开评价等。定量评价分为四个等级:a.被音乐界公认和广泛引用或验证;b.被音乐界承认、引用或验证;c.被音乐界部分引用或验证;d.尚未被音乐界引用或验证。

?5.主要刊物和专业著作的影响:指刊登主要论文的公开发行学术刊物、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定量评价分为四个等级:a.权威刊物或音乐学科最有影响刊物、专著;b.音乐学科重要刊物、专著;c.一般学术刊物(含增刊)、专著;d.未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6.对推动科学发展或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作用:指对音乐学科或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如解决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形成新的分支学科,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定量评价分为四个等级:a.有重大作用或影响;b.有重要作用或影响;c.作用或影响一般;d.基本没有作用或影响。

?上述评价指标大部分需要借助实施细则来明确评价等级,大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与同行评价法联合使用效果较好。评价的适用范围主要是专项评价、重点人才评价、课题评价等,用于常态的个人科研绩效评价,或成本较高,或容易流于形式而失去评价的意义。

二是中国青年报与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联合研发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虽然也属于成果评价,但侧重于指标的量化。一级指标设有投入、产出和效益三项,下表列出的是产出项。该评价指标选择标准较高,其中的分类标准、权重配置、量化比例关系的确定等,既可供音乐学科借鉴,又能看到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距:

三、音乐科研评价指标的综合考量

音乐科研评价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反映音乐工作者在科研中的贡献与价值。评价体系中所设置的评价指标涉及到各种形式和各种属性特征的音乐科研活动,直接和奖励机制、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相联系,具有很强的科研导向作用,应该符合简单化、易于操作的原则,且要避免评价的偏颇。

上表可作为考核指标内容设计的参考,但有几点问题可以斟酌:

?1.“评价指标说明”的各项中,不同级别的内容又有不同等级的划分。实际设计中可以将表格纵横展开,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研究者在同一项目中又可能处于不同的名次排列,可设计简单的排名权重计算公式,以便客观地评价每个人在成果中所起的作用。

?2.评价指标第4项“学术论文”在评价权重和选择刊物上各单位有别。通常与音乐类相关联的“国际性专业学术刊物”主要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等收录的期刊;音乐学科“中文核心期刊”采用最多的是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等等。这些核心期刊定期公布入选细目,所选期刊按统计方法计算出的评价指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方便地检索到。

?3.评价指标1~9项属于显性科研能力的评价部分,以知识创新性为主;第10项属于隐性科研能力及转化形式的评价部分,第11项属于对传授知识的科研活动的评价。

?4.评价指标10~11项在现行科研考核中普遍有争议,大多不计入科研考核范畴,而简单地划入艺术实践或教学实践范畴,这可能会使部分教师在此环节上的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这两项指标能否列入科研评价的范畴,需要对隐性科研能力和传授知识的科研活动的了解和认同,也是对传统观念的重要挑战。如山东艺术学院明确规定:“演唱、演奏不能作为科研成果”,“曲谱集不能作为科研成果统计,曲谱兼文字研讨或评述,两者兼而有之的,每本书中文字不足30000字的,不能作为科研成果统计”。又如中国音乐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条例中,只将中国音协金钟奖理论评奖列为科研成果,并给予再奖励。

?5.评价指标第11项“传授知识”中的科研能力评价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能力评价是有区别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科研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能力是间接的,它与1~10项教师自身的评价指标相对应,但权重应适当降低。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的初始素质、各方面的环境因素等可能会对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6.艺术活动评价要避免滥竽充数的现象,各级评价机构或单位应该有相对明确的比赛级别界定。如武汉音乐学院科研处、艺术实践处公布了文化部鼓励参加的国际艺术比赛项目,其中,一类比赛20项,二类比赛38项。而一般单位所指的部级、部级比赛则主要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华表奖(广电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文化部)、中国艺术节“文华奖”(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性比赛(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性比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限于篇幅,本文对音乐学科科研能力评价特殊性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诸如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音乐科研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模仿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相互关系,科研能力评价过于突出文本化的外在表现,评价指标过于强调数量化和简单化后对音乐科研带来的隐患等问题尚待后续研究中详细论证。本文的主要意义是提出音乐学科科研能力的特殊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建立和完善适合音乐学科发展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必将极大地促进音乐科研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 摘自:如果不从政,我可能成为科学家[n].华西都市报,2008-10-18(2)

?② 廖小平,高峰.两种科研与对大学教师科研的合理期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1):84-88.

?③本部分主要参考、借鉴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奖(直报)评价指标》[eb/ol]./download.asp,2007-7-12/2011-1-25.

?④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n].中国青年报,2004-7-8.

?⑤参见山艺科研(2007)19号:关于科研统计几个问题把握的原则[eb/ol]./kyc/20071219.htm,2007-12-25/2011-1-25.

?⑥参见:[eb/ol]./file_detail.php?id=47,2009-12-18/2011-1-25.

?⑦参见:[eb/ol].2010-2011年文化部鼓励参加的国际艺术比赛项目[eb/ol]./structure/zdxw/zdxw,2010-5-14/2011-1-25.

?参考文献:

?[1]李虻,陈达波,李姝.怎样做好音乐科研课题[j].音乐探索,2010(1):82-85.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科研平台;研究生

作者简介:嵇英华(1960-),男,江西临川人,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江西

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26-03

科研平台是一整套支撑科研的系统,包括团队分工协作、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支持、技术支持、与其他团队交流的机会、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对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科研平台支撑战略”。通过强化对科研平台的重点支持,努力夯实科研发展基础;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无疑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创新源于实践。杨叔子院士认为:“如果‘教’讲的是知识,‘研’讲的是思考,那么实践是最根本的东西,教和研是绝对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显然,基于科研平台的基本功能,其就是学生实现“教”和“研”实践的基地。因而,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高层次、高水平尖子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于科研平台与科研项目使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江西师范大学依托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探索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机制,探索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科研能力是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作为社会人的研究工作者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进行某一领域具体科学研究探索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学科的交叉,现今的科研能力内涵中还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与表达交际能力。

1.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准备优秀的人力资源,因而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基于高校学习环境、学习时间限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心应落在:大力提升研究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和工程实践过程中所需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综合素质(能力)上。主要包括善于提出新思想、新方法与新设计的创新能力,善于多角度、多途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敏捷度高、条理性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融入技巧性的实践操作能力等。

2.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

(1)信息获取与综合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采用多种方式从众多的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然后,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资料加以整理与归纳。

(2)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科研工作总是从问题开始,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发现问题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发现问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需要培养而形成。

(3)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4)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扩展深入认知领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5)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

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1)提升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在研究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更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际的学术研究与工程设计研发。重在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格品质的塑造与培养。

(2)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系统性、扎实性,也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然而,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是否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是否具备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格品质。

(3)科研能力提升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的唯一动力。创新是人力资源的核心。通过对研究生创新人格品质的塑造不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将会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升产生倍增效应。

2.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1)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应试教育的弊端集中反映在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缺乏不断学习的动力,更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能力。这表现在一部分的大学生既缺乏智商,也缺乏情商。由此也就导致我国的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创新过程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与勇气,不善于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和新理论。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多元智能缺失、兴趣单调等人格缺陷,由此必然导致不少研究生对多事物的发展进程不敏感;不善于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与提出问题;不善于明确表述和界定问题;更不善于主动根据现实条件提出并实施问题解决的对策方案。

(3)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当前,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越来越强调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然而,网络文化、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今的研究生不关心集体活动,缺乏有效的人际交流,导致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弱化,也导致不少研究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公共关系的沟通能力存在较大的问题。

(4)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受传统文化、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是当今研究生科研能力构成要素中评价最差的部分。具体表现在:不少研究生害怕进实验室,乐于纸上谈兵;不少研究生面对具体的科技任务,离开导师的指导就不会拟定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不少研究生也不知如何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理论创新,不知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变成实用的产品。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积极的导向功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是其教育属性。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的群体,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此,科研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中必须反映这一培养目标。通过针对性选择一些指标,成为评价体系的基本元素,从而能引导、促进导师与学生围绕根本的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学习、组织科研活动。

(2)多角度的描述功能。从前面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可以看出,科研创新能力是多维度、多方位的,建立起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这一特征。为此,要从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要从现有的科研实力、未来的发展潜力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要从适应科研环境、人际交流、组织管理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从而能够全面、真实、综合地描述和反映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综合的评价功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状况需要通过合理评价指标衡量。但是,科研创新能力呈现必定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产物,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定性与半定量相结合的。因此,研究生科研能力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评价的功能。

(4)登高望远的预测功能。每一个人都具有个性,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的潜能;科研灵感的呈现、潜力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为此,建立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够适度反映当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更应该具有登高望远的预测功能。这对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潜心学问、抑制急功近利的学术心态大有好处,对揭示每一个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空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有好处。

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基于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然而,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要考虑研究生自身知识能力有限的特性,要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还要兼顾考虑科研平台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制定都要围绕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围绕如何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来展开。

(2)实事求是原则。每个具体的评价指标要符合国家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要体现科研平台的特点、水平与现状,更要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一致。

(3)全面设计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要将品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力培养与潜能发展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

(4)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绝对不可能完全靠定量来实现,必须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以导师组、科研平台管理者的综合评价为主体,定量评价则要求方便计量,相应的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测性与可比性。

3.构建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江西省一些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尤其是依托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认为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团队精神。当今的科技实践成就表明,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的获得离不开高效、合作的科研团队。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对研究生进行团队精神的评价与考核不仅能保证科研平台的高效率运转,更有利于研究生人格魅力的形成。

(2)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科研工作任务对科研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对研究生进行组织协调能力的评价与考核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全局意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实现科研目标的心理特征,更是独立科研能力形成的根本保证。

(3)课题选择能力。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在同一个科研平台中,一方面有一个基本共同的科研发展目标;一方面多学科的交叉、多个科研团队分工合作又提供了多种选择;另一方面,每一个研究生个性不同、天赋不同。因而,对研究生进行课题选择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在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4)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出真知,一切具体的科研活动都离不开每一个具体参与者的智力与精力投入。依托科研平台对研究生进行教育与培养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真实的、具体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这样才能保证提升他们的科研技能与技巧,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结语

比较完善的科研设备、丰富的科研项目、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形成。以此为依托,科研平台又为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教育培养提供了物资保证、优秀引路人、信息支持和管理服务。不断提升科研平台的水平必定更有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1-10.

[2]齐凤珍.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现状及探讨[J].科研管理,2007,(28):103-105.

[3]李伟,李斌,郝微.高校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的构建与实现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2-234.

[4]于国波,张永宁,陈磊.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动力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8-101.

[5]孙景芬,于淼.科技创造力发展的内在动力[J].发明与创新,2005,(9):14-15.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3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iche theory, after analyzing scienc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university, a trend evaluation model for science research capability of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university is constructed by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s modeling. A calculating example is pulled into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ity of the methodology from the empirical perspective.

关键词: 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理论;科研能力;趋势评价

Key words: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universities;the niche theory;science research capability;trend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56-02

0引言

科学研究作为高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的基地,又是科研成果产出的基地[1]。高校科研一直是我国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整个科研系统及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长。

1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动因分析

1.1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特点国防工业高校作为高校群体中的特殊部分,其科研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是国防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高校科研的基本特征,由此决定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必须满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提供军民两用高技术产品及技术[2],同时也要满足高校科研的需要,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培养国防人才与服务社会。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在国防科研系统和高校科研系统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根据国防工业高校在国防科研系统和高校科研系统中所处位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特点主要表现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任务多元化、国防工业高校社会价值的多样性、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国防工业高校科研成果的保密性。基于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的以上特点,科研能力对于国防工业高校来说极为重要。科研能力是国防工业高校的核心能力[3],同时科研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所国防工业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1.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科研能力趋势评价动因生态位态势理论认为,任何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体单元的状态(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是生物体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生物体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速率、生物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等[4]。生态位是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是某生物单元“态”和“势”两方面属性的综合[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基本思想,科研能力也包括“态”和“势”两方面的属性。因此,在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中,应同样注重科研能力的发展趋势。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时间因素对于国防工业高校来说越来越重要,“缓进则退”的现念逐渐取代了“不进则退”的传统理念。对于国防工业高校来说,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已经远远不够,国防工业高校更关注的应该是如何更快地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因此,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发展趋势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2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模型

2.1 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测度模型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进行变化速度的评价与分析,可以掌握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情况。

令ri(tj)表示在tj时刻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值,ri(tj-1)表示在tj-1时刻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值。

设v(t)= 0t=1t>1(i=1,2,…,p)(1)

式1表示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在相邻两个时间间隔的变化速度,当r(t)>r(t)时,表示t时刻的科研能力大于t时刻的科研能力,即该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在相邻两个时间间隔中呈现增长趋势;当r(t)

2.2 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模型由公式2可知v(t)为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在[t,t]内的科研能力变化速度,其中v(t)=(r-r)/(t-t)。β为关于vim的函数,根据科研能力发展趋势的需要,构造β的具体函数为:

β(v)=(2)

β(v)=为单调递增函数,β随v的增加而增加,当v+∞时,β的值趋向于?准=2,当v-∞时,β的值趋向于0,β(v)具有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β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在拐点之后,β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由于β(v)函数具有以上优良性质,非常适合于描述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激励的要求,该函数的设置体现了平稳适度增长为最适宜增长策略的思想。

设定当v=0时,β(v)=1,表示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没有变化的阶段不进行趋势激励,即可求得?准=2。

作为实数变量v的函数,β(v)=的图像总是正的(在横轴之上)。

(1)当v=0时,β(v)==1,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发展状态乘以系数1,即对呈平稳()趋势的科研能力不做处理;

(2)当v>0时,e-v∈(0,1),1+e-v∈(1,2),β(v)=>1,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发展状态乘以大于1的系数,即对呈上升(J)趋势的科研能力给予奖励;

(3)当v

3算例

以工信部直属的某国防工业高校M为例,通过向量规范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得出该高校在2001-2009年内连续9年的科研能力评价值情况如表1所示,对该高校在2001-2009年连续9年内科研能力趋势进行评价,SRC代表科研能力。

3.1 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测度模型根据表1的结果,按照公式1,计算M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t1,t2]为2001-2002年时间段,依次类推。

3.2 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根据表2中的M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测度结果,按照公式2,计算M高校科研能力趋势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t1,t2]为2001-2002年时间段,依次类推。

3.3 科研能力趋势评价结果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到,M高校科研能力在2001-2002年、2003-2004年、2005-2006年以及2008-2009年时间段内科研能力变化速度为正,即科研能力呈现增长趋势,其科研能力趋势结果分别为大于1的实数;M高校科研能力在2002-2003年、2004-2005年、2006-2007年以及2007-2008年时间段内科研能力变化速度为负,即科研能力呈现下降趋势,其科研能力趋势结果分别为小于1的实数。

4结论

基于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特点构建的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模型,根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变化速度情况可以得出科研能力的发展趋势,算例研究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运用该模型可以掌握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国防工业高校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内部管理者的科研管理决策提供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Víctor M. Giménez, and José Luis Martínez, Cost efficiency in the university: A departmental evaluation model [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6, 25(5):543-553.

[2]周放,韩晓明,张志强.军工科研单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航空计算技术,2006,36(3):128-130.

[3]朱文藻.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3,18(3):40-44.

[4]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生态学报,1997,17(3):324-332.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能力;评价;apriori算法

一、 引言

科研作为高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科技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的基地,又是科研成果产出的基地。高校科研一直是我国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整个科研系统及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长。

科研能力是高校的核心能力,其高低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科研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对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如何准确评价高校的科研能力已成为摆在政府、企业和高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很多,且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无法用确定的数学模型描述。目前,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方法很多,但普遍存在工作繁琐、时间滞后等缺点,且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有很多的影响。如何快速、准确地对众多高校的科研能力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是一个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高校科研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科研能力由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合成。高校静态科研能力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所固有的、潜在的能力,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包括5个方面:科技队伍,它是构成高校科研势能的人力因素,是最积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由人员素质、知识结构和梯队组织结构构成;科研基地,它包括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建筑设施等;科技学识深度、广度及其相应的载体;科研经费,它是构成高校科研势能的财力因素;科研管理,它是保证科技活动正常顺利进行的充分条件。

高校动态科研能力是一种科技显现能力,包括6个方面:(1)信息接收加工能力。高校必须具有以最快的速度、最科学的方法在浩瀚如海的知识库中接收、分析和加工各种信息的能力,以及汲取最需要最准确的信息内容的能力,以力求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和其他信息,把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2)学识积累与技术储备能力,包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将新知识新技术理论化系统化重新加工的能力。(3)科技创新能力。事物的发展在于创新,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创新。(4)知识释放能力。科研是复杂而繁重的脑力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在科研中需要深人的钻研、探索和创新,攻克理论与技术上的难关,创造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软件等,所有这些都存在一个知识释放的过程。(5)自适应调节能力。高校科研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应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紧密联系,不断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高校的知识结构、科研队伍结构以及科研主攻方向等。同时,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各科研机构之间和管理部门之间等也存在互相适应和调节的问题。(6)科学决策能力。高校科研的各环节,从科研方向的确定、优势的发挥、特色的形成、政策的制定,到课题的选择与实施、科研人员梯队组成等无一不需要科学决策。这6方面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互相交叉、互相影响。

总之,静态科研能力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必须通过动态科研能力来释放;动态科研能力是加工本领、实干技巧。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影响高校科研能力的因素很多,笔者仅以较为重要的11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科研队伍(a)、科研基地(b)、科技学识及其相应的载体(c)、科研经费(d)、科研管理(e)、信息接收加工能力(f)、学识积累与技术储备能力(g)、科研技术创新能力(h)、知识释放能力(i)、自适应调节能力(j)、科学决策能力(k)。高校科研能力(l)用5个等级来评价: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分别取值5、4、3、2、1。

三、 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

关联规则是要找出在某一时间或数据中会同时出现的东西:如果item a是某一事件的一部分,则item b也出现在该事件中的概率为x%。关联规则将特定的结论与一系列条件联系在一起。关联规则算法自动寻找那些可通过可视化技术手段找到的关联,如web节点,其优点是关联可存在于数据的任何属性中,它试图寻找出多条规则,每条规则都可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其缺点是它试图在一个可能非常庞大的搜索空间中寻找模型,将耗费很长时间。它运用一种生成—检验的方法去寻找规则——最初生成简单的规则,并被数据集证明是有效的。好的规则被存储,所有的规则都受到不同的制约,然后被专门化。专门化是一个将条件加入规则的过程。这些新规则接着被数据证实是有效的,而后这个过程反复地存储寻找到的最佳或最有意义的规则。用户常对规则中可能的前提数目提出一些限制。基于信息论或有效索引机制基础上的各种技术,常被用于压缩存在众多规则的搜索空间。该过程生成的最佳规则由图展示出来,但这套规则不能直接用于预测,这是因为规则中有许多不同的结论。由关联算法得到的关联规则称为未精炼的模型。

设i={i1,i2,…,im}为所有项目的集合,d为事务数据库事务t是一个项目子集(t?哿i)。每一个事务具有唯一的事务标识tid。设a是一个由项目构成的集合,称为项集。事务t包含项集a,当且仅当a?哿t。最小支持度minsup即用户规定的关联规则必须满足的最小支持度,它表示了一组物品集在统计意义上的需满足的最低程度。最小置信度minconf即用户规定的关联规则必须满足的最小置信度,它反应了关联规则的最低可靠度。关联规则的挖掘就是在事务数据库d中找出具有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minsup和最小置信度minconf的关联规则。如果项集的支持度超过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minsup),就称该项集是频繁项集或大项集。关联规则有两个步骤:根据最小支持度阈值找出数据集d中所有频繁项目集;根据频繁项目集和最小置信度阈值产生所有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有多种算法。

apriori算法只可处理字符型自变量和结果变量。由于其只用字符属性,可利用智能型子集技术加快搜索速度。它提供五种选择规则的方法,使用一种复杂的指数方案以有效处理大型数据集。在执行节点前,字段类型必须充分实例化。它对可保留规则数量没有专门的限制,可处理有多达32个前提的规则。apriori算法使用层次顺序搜索的循环方法(又称作逐层搜索的迭代方法)产生频繁项集,即用频繁k-项集探索产生(k+1)-项集。首先,找出长度为1的频繁项集,记为l1,l1用于产生频繁2-项集l2的集合,而用于产生频繁3-项集l3的,如此循环下去,直到不能找到新的频繁k-项集。找每个lk需要扫描数据库一次。利用如下公式来计算所获关联规则的置信度。

论文联盟

其中,support_count(a∪b)是包含项集a∪b的交易记录数目,support_count(a)是包含项集a的交易记录数目。利用频繁项集生成规则的算法描述如下:

for all频繁k项集lk,k?叟2 do begin

h1={lk中规则的后件,该规则的后件中只有一个项目};

call ap_genrules(lk,h1);

end;

procedure ap_genrules(lk:频繁项集,hm:m个项目的后件的集合)

if(k>m+1)then begin

hm+1=apriori_gen(hm)

for all hm+1∈hm+1 do begin

conf=support(lk)/support(lk-hm+1);

if(conf?叟minconf) then

output规则lk-hm+1hm+1 with confidence=conf and support=support(lk)。

对于存在大量频繁模式、长模式或者最小支持度闭值较小时,apriori算法将面临以下不足:算法将花费较大的开销来处理数目特别巨大的候选项集;多次扫描事务数据库,需要很大的i/o负载。

四、 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于某机构对高校科研能力的调查(见表1),每个指标得分越高,说明该项科研能力越强。由表1可知,30所高校中,科研能力很强的7所,较强的6所,一般的6所,较差的5所,很差的5所。由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需要对字符型变量来提取规则,所以需要对原始数据离散化,离散化的标准是将得分划分为0-19;20-39;40-59;60-79;80-100五等,见表2。采用apriori算法,令最低支持度为17%,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最大前项数为1,得到8条关联规则,见表3。

五、 结论

由规则1可知,高校科学决策能力较差(20-39)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差(1);由规则2可知,高校知识释放能力较差(20-39)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差(1);由规则3可知,高校科研经费较少(20-39)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差(1);由规则4可知,高校科研队伍很强(80-90)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强(5);由规则5可知,高校科学决策能力较强(60-79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一般(3);由规则6可知,高校知识释放能力较强(60-79)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较强(4);由规则7可知,高校科研基地一般(40-59)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较差(4);由规则8可知,高校科研队伍较差(20-39)时,该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差(1)。由此可知,决定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是:科研队伍、科研基地、科研经费、知识释放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各高校应努力提高这些方面的科研能力,以提高其整体科研实力。

参考文献:

1. 刘薇薇.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研究.价值工程,2010,(3).

2. 朱文藻.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安徽科技工程学院学报,2003,(9).

3. 谢邦昌.数据挖掘clementine应用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 彭珍.一种新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27).

5. 史峰.matlab神经网络30个案例分析.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6. 刘兵,王雪莲,戴景新,孟宪春.高等学校科研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2):85- 87.

7. 马凌芳.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之探讨.煤炭经济研究,2003,(7):49.

8. 赵敏,马卫华.面向技术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探索及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8):89-91.

9. 金明珠,邢丹英.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认识与实践.科技与管理,2003,(4):143-144.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计量学;科研能力;评价体系;科研生产力

1.引言

本研究通过CNKI数据库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了2000年至2011年间高职院校发表的科研论文和专利授权等一手资料,运用科学文献计量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源生性指标对高职高专学校科研评估及学术优势学科排名性研究,探讨了文献计量指标运用的科学性,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排名和科研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研究证明,科研论文产出数量、科研论文被引次数、国际知名检索工具和系统等文献计量指标作为衡量科研能力水平的标准,它们的学术评价功能是毋庸置疑的。正确运用文献计量指标能够比较具体和客观地描述评估对象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基础研究的产出能力和影响力水平,并能从宏观上把握科研发展的概貌。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科研评价从官方到民间并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体系,官方评价较早的是被包含在教育教学的总体评价中,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指标。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都要以撰写必要的科学文献为其最后阶段,科学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无疑是对科学技术水平的一种量度,科研机构发表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该机构的技术实力和研究成果等。利用引文索引工具对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科研的定量评价和大学排序,在近30年来早已是一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虽然对于这一点国内多有非议,但这是目前为止较为客观的评价基准之一。

本文根据对高等职院科研论文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等指标对全部高职院校的整体的科研能力作评价统计计量研究。建立了包含三级、十个指标的综合排名的指标体系模型,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了科研能力的综合性排名评价,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为科研政策制定和科研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2.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为CNKI系统,及各个高职院校网站公布的数据,科研论文的发文量,仅包括期刊论文,以第一作者为标准统计,专利授权数、精品课程包括部级和省市及教指委评定的课程。选择源生性指标,进行计量评价。高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表达了一个不同的特征变量,各特征变量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级,即不具有等值性和可比性,也就无法直接相加和交互运算。为此,对采集到的各指标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统一的口径和无量纲的价值形态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各指标量纲与量级的差异性问题,并使指标值更加集中,从而使各指标能够进行相互比较和综合运算。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主要有相对值转化法和标准差值转化法,相对值转化法又包括均值转化法和最大值转化法两种形式。本研究采用最大值转化法,将各个院校的各个指标除以各院校中的最大值,得到其相对的评分。

3.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设计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计量评价运用反映科研成果的十个源生性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全部期刊科研生产力评价指标、全部期刊科研影响力评价指标;技术创新力指标,即专利授权数作为创新力指标;教学竞争力评价指标,即国家和省市及教指委级精品课程作为教学竞争力指标;科研创新力指标,即SCI和EI进行折合计算;科研创新影响力指标,即SCI和EI的被引次数;科研发展力指标,即核心期刊的发文量作为高职院校科研发展力指标进行评价;核心期刊科研发展影响力指标,即核心期刊被引数;学术创新力指标,即将“CSSCI”来源期刊所发的人文社科类高水平论文作为学术创新力指标进行评价。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即CSSCI期刊被引次数。

这些指标反映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的主要成果。利用下述的计算模型,进行计量评价排名。

计算方法:

本研究排行榜评分方法,最终的单项评价结果均以百分制分数,综合评价满分是300分形式给出计算方法。

(1)单项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得分=100×∑(各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MAX(∑(各级评价指标参数×系数))

(2)综合排名得分的计算

计算公式:高职院校的最终综合排名得分=100×∑(评价指标得分×权重)/MAX(∑(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综合指标集:U={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

确定指标权重值:设U1权重为W1=0.1,U2的权重W2=0.4,U3权重为W3=0.4,U4的权重为W4=0.5

各学校得分计算式:=Σ(Wi×Uij(i=1,2,3,4;j=1,2,3)

4.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科研和教学的十个源生性指标,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计算得到如下前50排名。排名的结果,反映出各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较大差异,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前五甲,是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领先者,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教学能力极强,核心竞争力很高。而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院校,规模小、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相对均较低。但是,上海地区的几所院校,科研能力上是落后的,可能与其是单科性院校也有关。如表1为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前50名的排名。

本研究还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科研优势学科进行计量评价。所谓高职院校中的学科竞争力,是指高职院校中的学科作为竞争主体,在争取本学科发展的优势地位上所具有的力量。这种力量由许多因素,诸如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资金、设备、学科发展方向、相关学科支撑条件、政策环境等等,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构成学科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若干关键性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则构成了高职院校中的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核心竞争力要素包括:学科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学科关键实验设备和学科运行机制。

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带头人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必须把人才和资源加以集中,并且给较强的专业,尤其是较强的院校以优惠待遇。学科建设中的倾斜政策是必要的,没有重点建设,就不可能培植学科核心竞争力。在高职院校中,各个学科对办学资源的竞争是必然的。如果抓不住重点,或者想抓重点而又回避矛盾,把有限的资源稀释到各个学科。实质上,既不能为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培植学科核心竞争力,甚至导致降低原有的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科研成果是衡量重点专业建设效果的基本指标,而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更具有专业性、学术性、高质量、更能反映该学科的科研实力。大量的数据证明,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发文作者的从事的专业领域高度相关。同时,核心期刊的发文也表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影响力,其被引率较高。结果显示,院校总分排名在前的几所院校的学术优势学科数量多,分布广,体现出综合优势较强,学校规模也较大,具有较好的规模效应。

5.启示和政策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走过十多年的辉煌的历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和类型。要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考虑其所处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不断地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地提高科研能力,以推动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此生态系统应包括:宏观经济与政治局势、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校治理因素、资源的调集与分配、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拥有有远见的领导、恰当的治理和有效的管理为学校的未来制定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愿景,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将有利于各类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从而支持优秀的教授和研究团队的建立,并吸收到优秀的学生,即推动了一个重大改进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破除“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必搞科研或不必强调科研”的谬论,首先明确教研、科研工作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不容忽视的一项中心工作,它关系到学院的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且高职教育理论问题和教育教学问题多而复杂,高职院校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其次,强调每个教师都要确定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每学年至少必须完成和发表一篇与专业有关的科研论文或承担一项科研立项任务。要确立“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思想,教师参加科研活动,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强弱,将直接体现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正如钱伟长所说:“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你不教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光教书,而要一边教书,一边搞科研、搞课题。”

高等职业院校的整体的科研实力需要加强,各级管理部门要在科研政策和机制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要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以科研促学校发展是最根本的途径。并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着力规范学术行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术道德环境需要大力净化。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作为提高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保证,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学术道德水准,鼓励学术创新,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大力推进学术道德建设,积极营造自由健康的学术氛围。

二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队伍的汇聚、学科方向的凝练等方面的作用,以专业群科研项目为依托,以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目标,加大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实施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不断充实后备科研力量;加强专业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水平人才,使其成为科研队伍的重要力量。

三是实施“平台支撑战略”,着力抓好学科建设。做好学科、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规划,努力提升现有重点学科、专业层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努力夯实科研发展基础;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强化对科研平台的重点支持,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不断增加科研平台对科研创新的支撑能力,大力构建知识创新体系。

四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着力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鼓励多种形式科技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重视专利申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

五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着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实施教师科研的绩效管理,确保效益优先,进一步完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人事分配制度;构建科研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科研数据信息共享,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要围绕建设教学型高水平院校的目标和内涵,牢固树立科研促教、科研强校的意识,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于就业”的办学理念,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主管部门要规划和部署未来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开创学校教育和科研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一批高职院校脱颖而出,不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高职院校的典范和楷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为培养高技能的国家经济建设人才做出更大贡献。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职业教育这个市场上需要每一所学校,要充分的利用和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彰显科研和教学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凸显品牌优势,才能产出更高的绩效。

参考文献

[1]刘明星,邹瑞睿.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4):118-120.

[2]卢汉鑫.科学发展观下透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09(5):111-114.

[3]王洪国.明确高职院校科研现状 探寻产学研结合新途径[J].消费导刊,2009(10):167-169

[4]关尚杰.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7):57-59.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教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评价研究”资助课题(CTF120505)。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6篇

作者简介:孙宁宁(1981― ),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陈文勇(1961― ),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教授;马丽华(1968― ),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关键词:科研产出;评价;应用

摘 要:文章以CNKI为统计源,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2010―2014年的科研产出的结果分析,确定CNKI检索结果聚类功能及引文分析方面作为科研产出评价的可行性,可将其作为评价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员科技产出的重要工具之一,为科研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588 ( 2016 ) 01-0112-03

1 CNKI作为评价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的依据

科研论文的产出量及产出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以及在整个科研领域的影响力,是其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有关评价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某一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分析主要以SCI(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依据。但由于SCI或CSCD收录文献数量及类型的局限性,使得这种评价并不能代表被我国国内某些高校及科研机构评价目标科研产出的全貌。作为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清华大学等单位牵头,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开发出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其学科文献类型齐全、数量庞大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

2 CNKI作为科研产出能力评价工具的可行性

目前人们在对国内一些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人才引进、学术科研评价或进行相关分析比较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各种不同类型指标的统计评价。传统的评价常常使用国内外知名的引文索引工具,如: SCI、CSCD收录的论文总数、总引文数、篇均引文数、论文所在刊物的影响因子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计算等。这些中外文数据库目前被科研人员广泛使用,作为比较权威的检索工具与评价工具进行科研产出分析的主要情报源。但是SCI、CSCD等在收录范围、检索效果及检索结果分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每种指标均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SCI和CSCD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分别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主要指标包括:论文收录数、论文被引频次等(见表1)。引文分析与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科研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出版物以及学科本身的评价等。诸多引文分析研究都无法绕过引文分析方法自身存在局限性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引文分析自身的弊端同样在研究人员心目中已形成共识[2]。另外,由于SCI侧重于对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刊物及英文科技期刊的收录,一些高水平的科技刊物往往由于出版地或语言因素而未被选收[3],在SCI收录期刊中中文期刊数量较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从作者、机构、期刊、专题、基金、出版社等方面对国内科技文献进行统计,其引文链接网络充分利用引文链接组织技术,对所收录的每一篇文献进行引文分析,包括参考文献、引证文献、共引文献、同被引文献、二级参考文献、二级引证文献等,建立深度关联的引文网络。

总的来说,在SCI、CSCD、CNKI三个数据库中,CNKI在对国内科研文献的收录范围上最为全面,同时对检索结果具有另外两个数据库不具有的多种聚合功能,用户检索起来概念明确,检索结果以大多数用户习惯的思维方式显示,用户可直接获得简明直观的各类检索结果数据统计报告。

3 基于CNKI的科研产出的评价方法

笔者以吉林农业大学2010―2014年的科研产出为例,对CNKI[4]的检索结果进行分组分析,利用CNKI的评价指标分类评价研究,探讨利用CNKI对评价我国科研产出能力与影响力的可行性。

3.1 按文献发文年度分组分析

根据CNKI各数据库提供的检索数据统计得出,吉林农业大学2010―2014年间共发表文献13,463篇。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0―2014年间吉林农业大学发文量,虽然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2012年出现一次明显的上升,2011年和2013年有所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学校近几年出台的科研奖励政策有关,同时学校职称评定对学术论文数量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学院对硕士、博士毕业前必须等要求有关。根据表3中数据统计得出,该校5年来核心期刊发文比率平均为52.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论文发文较稳定, 而SCI、EI来源期刊整体呈上升趋势。

3.2 高产量作者(文献作者)分组分析

图1 前十名高产作者所发文献量占总发文量比例图

按文献作者分组可以帮助读者跟踪已知学者的发文情况,从而发现或跟踪潜力学者。根据对检索结果进行的排序分析表明(见图1),2010―2014年间,吉林农业大学发文量位居前10名的作者发文量占本校5年来总发文量的10%,其他作者发文共占比例为90%。

3.3 按合作单位分组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吉林农业大学在2010年至2014年的5年间合作发文单位的情况。其中,与吉林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发文数量位居前三位。该组分析可以帮助学者寻找有价值的研究单位,全面了解该单位在全国的合作部门,显示研究成果在全国的全局分布,掌握其科研影响的广度,跟踪重要研究机构的成果,也是选择文献的重要手段[5]。

图2 2010―2014年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单位发文量

3.4 按学科分类分组分析

CNKI将检索结果按照168专辑分类下级近4,000个学科类目进行分组。可以在检索结果中进行详细的学科划分,方便读者进行结果筛选与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吉林农业大学2010―2014年发文以动物科学及农学、生物类为主。

图3 2010―2014年吉林农业大学不同学科发文量统计

3.5 按研究热点(关键词)统计分组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5年来该校研究热点前10位,其中前7位研究一直比较稳定。可见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级重点农业院校,研究的地域性较强,本省的农作物、经济作物类研究一直作为研究重点。

图4 2010―2014年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热点排行统计表

3.6 按研究获得资助分组分析

基金资助论文数量的多少是衡量某一个学校或其他研究机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在CNKI数据库中,对不同年份、不同来源基金资助发表的学术文献进行分组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5年内吉林农业大学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文量最大,省级基金资助项目发文量较高,该校发文量中基金资助论文比例较高,表明该校或其他研究机构科学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较高。

3.7 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分析

依据情报(文献)计量学理论,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引证文献单位或机构分布等指标的高低可以直接衡量出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大小。根据CNKI数据库中机构统计项,笔者对吉林农业大学各年发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引证文献单位或机构分布等指标进行了以下统计。

3.7.1 期刊论文被引证及下载情况。根据CNKI数据库统计,截至2015年1月20日,2010―2014年吉林农业大学发表期刊论文共9,035篇,总被引用频次为16,493次,总被下载频次为946,438次。2010―2011年每年下载及被引频次基本达到平稳趋势,单篇文献平均被引频次达到3~4次/篇,下载频次为150~170次/篇。虽然2012―2014年被引及下载频次逐年递减,2014年被引及下载频次达到最低,究其原因是由于文章发表的时间较短,其被引及下载频次未达到实际数值见表5。

3.7.2 期刊论文引证情况。笔者随机抽取2012―2013年8个月以吉林农业大学作为作者第一单位所发表的80篇期刊论文,根据CNKI数据库中统计的论文被引频次,对每篇论文的引证单位进行统计,得出自引率及他引率分析结果(见表6)。从表中得出,2012―2013年该校发表期刊论文平均自引率为26.6%,他引率为73.4%,他引率值比较有代表性,可以代表吉林农业大学作者发表期刊论文自引率和他引率情况,该校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在校外较有影响,自引情况相对偏高。据统计结果显示,该校自引率较高的一些文献往往产生在同一课题组,这种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其课题组颇高的生命力和研究方向热门程度,以及资助单位所给予的较高的重视度。

4 结语

笔者通过CNKI对吉林农业大学2010―2014年科研产出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论文聚类分析指标来看,CNKI在检索结果的处理上可以对我国科技文献的产出率和影响力从总体和不同类型分类上进行客观的统计和描述,除了时间、学科、作者、机构等基本检索指标外,还有关键词、研究层次、文献出版来源、研究获得资助、来源数据库等其他库不具备的聚类功能。同时,知网可以对其检索结果按4种不同方式显示排序,包括相关性、发表时间、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第二, 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文献数据更新及时,查准率、查全率较高,可以反映出我国科研成果特色,作为科研成果产出评价客体优势,其引文链接网络具有其他同类数据库所不具备的科学性及可行性。CNKI对国内科研文献提供了科学的科研指标分布结论,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CNKI进行科研产出评价工具的可行性。该库可作为国内等同于SCI、CSCD等的大型引文数据库,成为新的科研产出评价工具,对我国科研成果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包冬梅.从信息组织视角解析CNKI[ J ].图书情报工作,2009(10):106-110.

[2] 万昊,谭宗颖,鲁晶晶,等.2001―2014年引文分析领域发展演化综述[ 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6):120-136.

[3] 卢秉福,霍丽华.刍议SCI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J ].科研管理,2007(S1):180-183.

[4] 中国知网[EB/OL].[2015-01-20].http://www. .

[5] 李黎,唐亮,高凡.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技巧[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4):39-42.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师声乐;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一、高师声乐学科发展的现状

高师声乐学科是一门有着一定特殊性,技能技巧特色鲜明的学科,回首高师声乐教育曾走过了一条简单模仿、学习音乐艺术院校,向音乐艺术院校看齐、攀比的道路。无论是招生方式、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施教内容、考试评分等都以学生向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一样能上舞台为标准。然而,高师的培养目标鲜明地指出应培养合格的高、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需要具备的是站好讲台所要求的能力与素质。突出高师声乐教育的师范性成为学界的共识。

现象一:学生在高师四年声乐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对于演唱技能的比赛获奖非常重视,同学乐于奔波于各种声乐赛事,以取得奖项为荣。然而,同学们对于科研创新的意识却普遍比较淡漠。

现象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不高,答辩过程流于形式。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是高师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衡量学生是否符合学士学位标准的依据,是对学生四年来学习成果的检验。

现象三:部分高师声乐教师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平时对于本学科发展缺乏关注,认为声乐教师只要具备培养学生演唱技能技巧的教学能力就可以了,满足于能够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演唱比赛的奖项;或认为声乐学科不需要进行科研创新的研究工作,那都是理论学科老师的事情。这些错误的观点导致一些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理论研究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二、改变观念,正确理解高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在大学科背景下理解高师声乐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高师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体现为: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一流的师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基础学术型人才及应用型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

笔者认为,只有在大的学科背景下理解高师声乐人才培养目标,才会使我们的视野更为开阔。在大学科背景下,每个具体的研究方向都会具有一定的个性,当然学科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共性。如果陷入本专业的特殊性中,对于认识当前的教育形式与潮流非常不利,也无法发现现有教学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2.声乐学科人才需要进行技巧训练及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高师的声乐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成果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大学本科毕业前须完成学院认定的毕业音乐会、教育实习与本科论文答辩。毕业学生音乐会是从表演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技能技巧的运用;教育实习搭建了学生从学到教的桥梁,着重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而毕业论文写作,则是从知识创新的角度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然而,从学习知识到学术研究需要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才能掌握,但高师声乐教学中对声乐学科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方面并没有相应专门的课程安排。一些学校也只安排课时很少的讲座或教师指导。由于对这一工作重视不够,训练不足,声乐本科毕业生的科研能力水平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构建高师声乐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构建高师声乐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其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而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式样。教学模式作为当前教学论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迫切课题。各国课程学者针对传统课程及其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致力于探索和构筑新的教学模式,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教育效率,培养富有个性、创造性、合作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

1.课程设置方面加设声乐科研方法选修课

声乐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应在现有声乐技能课与声乐理论课程的基础之上,在声乐本科学习第三学年开设声乐科研方法选修课,为期一年,从课程上保证给予学生系统科学的训练。除了理论方法的传授外,要更为注重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的锻炼与培养。在一定的理论方法学习与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学术研究的轨道,培养学生坚持科学的精神及重事实、重资料、重调查研究的品格与习惯。

尽管我们的课程建设还十分薄弱,但我们要坚信论文写作并不是不可教、不可传授的;另一方面,论文写作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强调其实践性,即无论理论上如何进行学习,还必须动手写才行。

2.开设课外学术论坛,积极参加学术会议

改革一贯的课堂灌输模式,变“课堂教”为主为“课外学”为主,变“课内紧课外松”为“课内轻松,课外紧”。鼓励学生自主定期组织本科声乐学术论坛,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广读博览,带着问题与思考来到论坛进行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学习方法讨论、新书阅读评论、声乐比赛观摩评价、教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交流等。

学术会议中往往汇集着一些学术热点,其中既有引起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有专属某一领域的热点。参加学术会议的人员中不乏一些学界的大家名师,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学术问题得以提出或者解决,对于同学们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培养学术兴趣与学习的机会,所以,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学生应该多参加学术会议,开阔视野。

3.开展教师评学工作

教师评学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具体来讲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对学生个体学习状态、效果、进展、变化进行系统分析与价值判断,以期达到一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它不同于课程考试、评优评先等传统的评学方法,而是一种更加系统、全面,并且侧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的评价方式。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教师评学制度。教师评学,对于学生声乐技巧的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

4.严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关口

按照高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共安排了6~8周的时间,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选择指导教师。由于本环节是本科生四年来学术训练的总检阅,指导教师一定要在与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兴趣选择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学术训练,难度恰当适宜,具有操作性的题目,坚决杜绝把别人的论文简单生硬地拼凑,毫无个人观点的毕业论文出现。对有创见、有价值,获优秀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校均应给予认可与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师生共同努力打造精品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声乐学科的确是一门有着一定特殊性,技能技巧特色鲜明的学科,但我们声乐学科的教师与同学应在保有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地汇入大学科发展的潮流,而不应该拿出种种特殊性的理由回避这一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克服畏难情绪,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应当相信,通过科学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一定可以把声乐学科的学术工作做得更好。

基金项目:由中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评教评学制度研究”(项目编号:JYX10010)资助。

参考文献:

[1]李晓贰.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1999.

[2]杨咏.高师音乐教育与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7.

[3]王必主,张晓钟.21世纪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书,2004.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8篇

摘要:依托国家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和福州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SRTP),在化学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科研能力提高训练。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和训练的效果,项目提出包括项目的申报,科研精神和内涵的培养、科研能力提高训练过程、项目结果表达与成果总结以及评价体系的制定。为完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科研训练;能力提高;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14-02

一、引言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意识研究型的本科人才,拓展人才培养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本科教学改革实践。其中,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基本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提高科研兴趣,提升综合素质,从2012年起至今,在化学专业本科生中共设立81项科研能力提高训练项目和107个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SRTP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旨在完善和有效开展项目的实施,从项目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全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项目实施过程能够顺利运行,以及达到项目实施的预期成效。

二、构建学生科研训练过程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训练项目旨在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但不只单纯追求项目的研究成果,所以评价标准的确定主要还考虑对整个科研训练过程的评价。因此要紧紧围绕和结合训练过程,从过程的考核角度出发,构建一个除项目申报以外,还包括科研精神、科研内涵、科研能力、项目成果、教师考核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1.项目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遵循纵向科研项目执行的要求,以自主探索课题、规定研究方向的导向性课题、学生与指导老师联合申请课题、科研单位招标课题的形式,向学院组成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提出申请,通过专家的初审和会议评审确定获得项目的立项。①自主探索课题。由科研训练指导组确定资助的范围、要求、经费额度和资助数量,由学生自由组成兴趣小组,提出感兴趣的化学问题,撰写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拟定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等内容的申请书,培养学生掌握获得科研立项的基本科研项目申请程序,并指定专门的老师予以指导。申请书由科研训练指导组组织评审后择优资助,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实施。②规定研究方向的导向性课题。由科研训练指导组根据本学院较强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平台与方向,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化学问题,提出科研训练申报指南,由学生组成课题组自由选题提出立项申请,并通过评审立项提供经费资助,选择导师并在老师的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③学生与指导老师联合申请课题。由学生与指导老师讨论,提炼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与导师共同提交申请书,由科研训练指导组组织评审通过后,提供探索经费、试验设备和条件,支持学生自主进行科研训练研究。④科研单位招标课题。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研究课题任务为内容,组织导师提供若干探索课题,通过学术报告的形式介绍和,提出具体要求并提供部分经费,让学生通过介入项目的科学研究,在完成老师科研任务的同时,强化科研训练并获得科研训练能力的提高。

2.科研精神。要求学生树立科研精神。科学研究是一个严谨、系统,而又漫长的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要求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吃苦耐劳肯于钻研的精神,同时具备勇于挑战困难、接受挫折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进取的团队精神。其包含良好的科研态度、工作作风、应对挑战与团队合作的方方面面。

3.科研内涵。科研训练内涵除包含科研精神外,还包含对科研过程与环节的熟悉了解。其包括对科研立项前的准备,文献检索与阅读,实验设计,材样的制备与检测,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总结与撰写,成果表达与交流等过程的理解。

4.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本科生能力提高训练项目的主要内容,也是科研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心任务与成果体现的主要环节与基本保证。作为本科生科研训练要特别注重基本科研技能、科研内涵、科研环节的锻炼与培养。因此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训练涵盖了从项目申请立项到项目结题的全过程。

5.项目成果提交。科研能力提高项目除上述评价内容外,很重要的一项评价指标就是成果的提交。学生可以通过竞赛获奖、作品提交、科研报告、交流会、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形式来肯定自己所承担项目的成绩。

6.指导教师的考核。指导教师主要由研究生导师担任。学院将把指导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纳入教师业绩考核范围。教师考核业绩主要从承担的指导工作量、学生训练项目所获得成果情况计入教师年度考核绩效中。

三、结果与成效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采用每年举行一次本科生指导教师科研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提升科研训练的指导质量。每年分不同年级各举行一场本科生科研学术交流会,让学生撰写学术报告,交流从事科研的体会,总结经验,相互学习,激励其参加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创新意识,增强能动性。每年进行一次评比,评出5―10项优秀项目,并给予相应奖励,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

2.通过完善的规章条例,加强科研训练的成效。建立和完善规范课题管理程序,包括项目课题申请指南、立项评审遴选程序、经费使用章程等。建立严格的中期考核和结题验收制度。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条例,从大二开始,把全部学生纳入科研训练培养计划范围,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科研训练计划。把参与科研训练纳入本科生奖学金评定内容,以确保科研训练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实施。

3.建立了一个本科生科研训练成效评估体系。项目致力于人才的综合科学素质培养,通过课题立项申请、开题报告、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使学生在整个训练环节中感受科研的真实过程,项目综合了教学计划和科研训练的实际情况,通过课题答辩、进展汇报、成果交流和报告撰写等方式,从科研立项、学术交流、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建立了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估体系,包括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讨论、合作精神的锻炼、查阅和设计不同方案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本科生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4.取得了较高质量学术论文和多项科技竞赛成果。三年恚以本科生为主要作者发表了论文98篇,其中JCR一区期刊论文20篇以上,包括Angew.Chem.Int.Ed.、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国际权威期刊,JCR二区期刊论文30篇以上;本科生的实践成果在“全国大学生化学科技活动交流大会”、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和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实现了项目预期目标。

构建了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高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四年里共参加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能力提高项目设置的81项科研训练课题,参与了107项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SRTP项目、7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每位本科生几乎都参与过一个项目的训练过程。

四、结论

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训练项目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思维和能力,加强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除做好项目管理外,项目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足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等实践过程。该评价体系的建立使科研能力提高这一训练环节运作得更加系统和完善,评价更加全面科学,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这一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致谢

感谢国家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10330)对我院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项目实施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等.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05,(5):31-33.

[2]赵淑梅,孙艳京,李保明,等.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与评价体系探讨[J].教育教学管理,2011,(3):23-26.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25

[中图分类号] G322.23;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44- 04

1 引 言

贵州省属科研机构是我省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省科技发展的历史上为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至2007年以来,为尽快解决科研机构科学事业费偏低状况,贵州省财政增设了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专项,用于支持省级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团队、研究实验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科技公共服务能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建设,为此,贵州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专门制定了《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黔科通〔2009〕86号),加强了对该专项资金的管理。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扶优扶强、持续培育的原则,2007-2011年省财政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对省属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进行了重点支持。为全面落实《贵州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暂行)》(黔府办发〔2009〕150号),进一步强化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合理、科学、公正的财政科技经费支持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揭示科研机构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对科技政策作出适时的调整、补充、提供决策参考。

2 科研机构评价原则、内容及其指标体系

2.1 评价原则[1]

分类评价原则。科研院所的分类有很多种,各类院所都有自身的共性和特点,不能把各种类型的院所统一放在一起做简单的排队,而应根据院所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职能和作用设计分类型的评价体系。贵州省属科研院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科技应用开发为主的科研院所,这一部分已经进行了企业化转制;另一类是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相关社会公益性质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包括农业科研机构。

科学合理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科学合理性,如果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 指标过细,势必将评价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细小的问题上;而指标体系过小,指标层次过少、指标过粗,势必不能充分反映各科研院所的实际水平。

相对数和绝对数指标结合的原则。 指标的设置既要反映科研院所的规模效应,也要能反映其质量水平,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应该在指标体系中起到同等的作用。

2.2 评价内容

财政支出项目的运行过程包括项目立项、项目实施、产出应用3个环节。绩效主要表现在“产出和应用”环节,项目绩效的评价内容应围绕“产出和应用”来考虑。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可概括为“目标设定”、“项目产出”、“项目效益”和“项目管理”四大方面。“目标设定”包括项目目标的明确性、依据的充分性、目标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完成的可能性等,“产出”主要包括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效益”包括项目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的规章制度保障及其执行情况。上述绩效评价内容属业务评价。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还应该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资金到位和支出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等。基于以上分析,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内容:①业务评价,主要包括:立项目标的合理性、立项目标完成程度、项目组织管理水平、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科技产出、经济社会效益、项目可持续性影响等;②财务评价,主要包括: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

2.3 指标体系

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包括业务评价指标和财务评价指标,由12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其中,业务评价指标包括合理性、完成情况、组织管理、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科技产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8个一级指标,财务评价指标包括资金落实情况、支出、财务信息、财务管理4个一级指标(见图1)。

在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上,在征求贵州省40家科研机构和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多位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3](如表1所示)。

(1)立项目标的合理性。包括立项考虑到国家、地方或部门总的发展目标,体现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有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项目技术内容真实准确、技术关键明确、技术线路可行,提升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效果明显;项目引导科研机构凝炼目标任务情况;项目整合创新资源,搭建研发平台,支撑产业发展情况。

(2)立项目标完成程度。按项目实际完成的任务量达到合同所规定的90%以上、70%~90% 、70%以下分为完成预期目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未达到预期目标。

(3)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包括项目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情况;项目管理措施及其执行情况。

(4)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包括科技活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是指项目实施以来,科技活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项目实施以后,科研机构培养的院士、获省特殊津贴科技人才、获国家特殊津贴科技人才、省管专家、省青年科技人才、获国家突出贡献称号的人才、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国家人才、百千万人才、获国家专业注册技术证书的人才等头衔和待遇的人才情况;具有硕士学历、副高职称以上以及获得国家专业注册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的指标;科研机构获得由科技部、中组部、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评审认定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国家部委认定的其他创新人才团队,以及由省委组织部评审认定的人才基地情况;用于科技活动的所有仪器、设备及信息资源建设的资产价值平摊在每个职工头上的资产产值;以及由科研机构搭建的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各类平台情况的指标。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孵化器、服务基地、培训基地、试验检测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贵州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检测试验室、质量检测体系、技能鉴定站(所)、技能鉴定资质以及国家行业认定的其他平台等。

(5)科技产出。包括三大检索工具收录、核心期刊、在一般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外文版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发表的论文在被国外引用的次数(论文不一定是当年发表的)、出版科技专著(部);学术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核心期刊:由北大图书馆认定的中文期刊;由出版社正式发行的科技类专著;申请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集成电路设计、新药、植物、农作物新品种权等;验收、鉴定的科研项目、被政府采纳的研究成果以及获奖的部级、省级、地州市科技成果。人均技术成果交易额,以及科研机构与省内、省外、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两方或多方合作的科研项目及产学研项目情况。

(6)经济效益。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的直接效益、技术服务收入生产性收入,含企业损失、技改产生的效益(即效益延伸)等间接经济效益;人均科研经费、人均科研经费增长率、人均科研项目获得情况。

(7)社会效益。科技培训、对外科技咨询及技术服务、科特派、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三百工程、科技人员进企业、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公益平台;计量、检测等服务的社会效益;科技服务和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电视新闻报道等的社会效益;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示范及推广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对上下游及相关产业或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8)资金落实情况。项目经费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经费到位情况;项目配套资金的配套形式、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等情况,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程度是否满足项目实施的需求;资金落实情况对相关工作的影响情况。

(9)实际支出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及其与预算的相符情况、经费结余或超支情况及原因说明;其他支出情况说明等。

(10)财务信息质量。项目核算所涉及的会计账簿设置、会计核算以及所编制的记账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财务资料须序时、连续、完整。对已完成的项目能及时清理决算。计划任务书、项目验收报告、技术鉴定报告等资料能及时归档并妥善保管。

(11)财务管理状况。执行科技计划经费相关管理办法的情况;根据管理需要制定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其他相关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情况等。

3 评价的实施

3.1 权重的确定[1]

结合工作实际的开展,采用专家打分的主观赋权,即通过对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分析确定其权重值,并直接表现为赋分值。鉴于贵州省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差异,我们将技术开发类型的科研机构归并为一类, 将社会公益型和农业类的科研机构归并为另一类,分两类按其不同特点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值,使最终的评价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定评价指标重要性打分标准和权重评分表。由于在建立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时,已比较注意了各指标间的相互独立和相互配合,因此先由课题组按五分制来表示各指标在评估目标中的重要程度和作用,确定各指标评分标准。即:非常重要的指标为4分,比较重要的指标为3分,一般的为 2分,不太重要的为1分,很不重要的为 0分。

第二步: 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绩效评价工作组召开了专家会议,聘请由来自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专家学者20人组成的专家系统,采用“德尔菲法”,由专家根据指标权重评分标准对每项指标确定权重分值数。权重评分表要求专家按照各项指标对应的不同评价对象, 根据其影响程度打分见表2。

第三步:对各位专家所填权重评分表进行统计并计算。

(1)计算每一行评价指标得分总值

A11=a11,A12=a12,…,Ani=ani,…,Anj=anj

式中,Ani ――所有专家对第ni项指标重要性打分值的总和;ani――某专家对第ni项指标重要性打分值;r――专家序号;l―专家人数。

(2)按各评价对象分别计算所有专家对其所有指标的打分总和

A1r=a1i,…,S1r=ani,…,Snr=anj

(3)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wi =

根据以上统计及计算结果得出的各指标权重如表1。

3.2 计算方法的确定

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基本指标计算方法如下[4]:

I=∑(Pi*Wi)

式中,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各指标的满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100%。

一级指标中第i个指标得分的计算方法:

Pi=Σ(Fij*Wij)

式中:Pi表示一级指标中第i个指标的总得分;Fij表示第j个结点(二级指标)的得分,Pi内各子结点的满分都是100分;Wij表示第i个子结点的权重,Pi内所有子结点权重和为100%。

二级指标Pi第j个子结点得分的计算方法:

Fij=Σ(Tijk*Wijk)

式中:Fij表示Pi第j个子结点(二级指标)的总得分;Tijk表示Fij第k个子结点(三级指标)的得分,Fij内各子结点的满分是100分;Wi表示Fii第k个子结点的权重,Fij内所有子结点权重的和为100%。

4 结 语

通过对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进一步规范科技经费的监管制度,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引导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庆云,郭宽,秦东晓,等.云南省省属科研机构评价方法探讨及综合分析实例[J].云南科技管理,2006,19(1).

[2]毕琳,赵瑞君.黑龙江省科研院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29(11).

[3]谷景亮,贾培民,钟彩霞,等.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8(6).

科研能力评价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权重系数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81-0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及分层法(AHP),确立多角度评估体系的指标体系与权重系数,初步建立了一种以医生和科室为评估对象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实际工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推动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科研成果呈现多样性,对其业绩的评价日趋复杂[1]。随着科学研究绩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医学科研机构不同单元(人员、科室、医技、内科、外科、医院)的科研能力的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量化、科学、系统评价单位和个人科研能力的保障,是医学机构科研绩效评估的核心。个体医生科研能力是医院科室和医院科研能力的最小单元,因此,对医生科研能力的全面、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是科学系统评价科研机构科研能力的基础。它不仅有利于发现和培养高质量的医学科技人才,也是有利于保证科研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因此,建立科学、客观反映医生科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工作的关键[2]。

1.1 医生科研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1.1.1 科学系统的原则 医生科研能力以综合评价为主,兼顾科学系统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1.2 客观全面的原则 全面的评价医生的科研能力,应以精确的指标客观、合理的界定。

1.1.3 可比可操作性原则 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较多,其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量化处理是关键。避免较抽象的、不具体的描述性的评价指标。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近五年的科研绩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问卷调查科研绩效排名前10位的科室,以每个医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人员、科室中的科研成绩和差距[3]。同时,医生所在科室的科室主任对其科研绩效进行主观的评估打分,并进一步运用分层法(AHP)确定模型中各项指标在各层和整体系统中的权重,初步建立个体的评价体系,用以正确评价医院各科室及单个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状况,提高医院科研的管理水平,以期为未来医院科研机构内部科研评价提供借鉴[4]。

1.2.1 医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能力是无形的,内在的,较难衡量和比较,但可通过一定的中介要素去衡量。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确定指标体系。包括专业业务能力和辅助业务能力组成。其中专业业务能力包含科研业绩及质量、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基础伦理、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等。辅助业务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专家主观评估包括上述科研项目,以主任本人的科研绩效为100分,依据医生的情况对医生进行逐条相对的评估打分。为客观评估各科主任的科研能力,有选择3名长期从事科研管理的专家,对各科主任进行科研评估,然后通过公式:主任对医生的评分×专家对主任的

评分/100进行校正。

1.2.2 医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通过整理原始数据,将上述能力评估要素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绘出医生科研评价的递阶结构图(图1),根据AHP法计算过程,采用MATLAB计算每位医生和主任对该医生的判断矩阵,再将同类目的矩阵所有权进行算术平均,得到最终权重。可以按照满分1000分为标准,为各权重设置满分值。

2 结果

2.1 客观与主观对医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主治医师以下者,科研绩效信息大部分缺如,遂从数据中剔除。因此研究主治医师职称以上者,符合条件100名。在应用客观与主观两种评估方法评估100名医生科研绩效顺序,顺位前15名和后15名中基本一致,顺位70名差别较大。

2.2 医生科研能力客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级指标主业能力权重0.8,辅助业务能力权重0.2。按照满分1000分为标准,各二级指标(包括科研业绩及质量、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理论能力、相关专业知识、技术标准规范、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权重和满分分别为:0.36,360、0.2,200、0.1,100、0.06,60、0.05,50、0.03,30、0.05,50、0.1,100。

2.3 医生科研业绩及质量(绩效)权重的确定

通过计算,最终构建形成医生科研能力体系指标量化及权重数,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和三级指标28个。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从客观与主观方面对医生科研能力进行评估,采用定量指标对医生科研绩效进行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初步构建了一套科学易行的评价体系。研究表明,专家主观评估医生科研能力在前后15名的排序上误差较小[5]。结合客观指标体系解决中间排序问题,其评估的一致性较好,可精确排序,划分清楚。该评价体系弥补了医院科研指标体系的不足,是医生、科室的科研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认识和评价的基础。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从微观到宏观,兼顾个体与整体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医院科研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根据[6]。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为医院和科室的科研决策提供建议,通过对医院内部各科室及个人科研水平的评价,及时肯定前一个阶段工作中的成绩,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各科室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2)根据科研评价结果,明确或调整科研重点及科研投入,并结合医院长远发展目标制定科研规划。(3)通过内部科研评价,医院不仅掌握了各学科科研工作的情况,还可依据评价结果开展考核、评奖、评优,激励科室及其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营造灵活、竞争、开放和更有创造性的科研氛围。(4)有利于提高医院对科研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医院科研要具备一定的质量规格和社会效益,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妥善分配各项任务。(5)构建系统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科研能力评价提供一种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兴太,马勇,尚国立,等.我院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12):1-2.

[2] 杨竹,伍群,袁军,等.高校院系的科研绩效评估模型和计量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59-161.

[3] 李朝军,康春松,门殿霞,等.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发表科技论文计量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3):163-164.

[4] 龙震宇,张剑平,孙占如. 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及系统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9):246-247.

[5] 马玉成,星吉,周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责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3):57-61.

[6] 张丹阳,张仲,樊立华.黑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5):26-28.

上一篇:语文课前演讲范文 下一篇:科研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