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演讲范文

时间:2023-03-16 22:48:59

语文课前演讲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1篇

布卢姆教学论指出:“如果每个学生都把一种情感经历带入教学,这种情感经历能够影响他或她对待学校的一般看法,或影响其对某一课程的学习。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同学,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迅速。”课前演讲所营造出的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乐于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乐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形成高涨的情绪体验。情感教学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自觉能动的积极状态。因此,课堂上必要的演讲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锻炼学生的胆量

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教师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并带动同学们给以善意的掌声鼓励,他们的信心就更足了,会使下一次的演讲准备得更好。一两次之后,同学们的课前演讲、课堂回答,都会比以前踊跃。人人都有表现欲,都想当众施展才华,“课前演讲”活动不仅为他们创造了表现口才的平台,更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

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几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

三、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的脚下”。同学们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搜集材料会特别用心。那些有意义的题材,来自于他们随时随地收集、分析、总结的所见所闻,这就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调节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短短的小演讲,不但不会浪费上课时间,反而能极大活跃课堂气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改革基础教育的课堂结构模式,变传统的授课式为多元的合作式,压缩老师课堂讲授所占的比例,增加学生课堂活动所占的比重。“课前演讲”活动,除演讲者外,师生都做这个“小老师”的忠实听众,课堂上多了掌声,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形都跃跃欲试,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几分钟后的上课时间里,气氛活跃,同学们对老师的问题都会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得到加强。

五、沟通师生的心灵,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当老师点评同学们所讲内容并发表看法时,学生就了解了老师的心态及老师的观点看法。老师通过听同学们的演讲,也知晓了他们对人生、对友谊、对社会的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肯定他们的正确观点,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看法,这样,师生的心就拉近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心灵的接近是信任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基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对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

课前演讲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对语文。真正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对其内容和形式必须要考虑清楚,教师可根据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适当安排,比如:

1.学生可读自己写的文章,也可读别人的好文章。

2.教师可规定演讲大主题,学生自己准备具体内容,从国际时政到热点新闻,从同学关系到自我检查都可以。

3.讲授新课的前两天,要求学生阅读一些题材与新课内容相似的文章,演讲的内容与本节课所学有关。

4.形式多样,即兴演讲、自由演讲等。内容不限,背诵古诗、讲名人故事、表演课本剧等。

5.根据学期或单元教学重点安排演讲内容和形式,如语文教学进入议论文教学,课前活动可以设计为“谈谈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活动形式。在课下大家共同想出主题提供给老师,一般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又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如“该不该穿校服”、“上学该不该带手机”、“课间十分钟该不该踢足球”等等。每次活动,当一个同学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时,其他同学可自由发表看法,或提出反对意见,或为演讲的同学补充发言。通过活动,学生可感受到“论点”的关键所在,解决议论文的入门难题,从另一角度来说,也化解了作文教学中议论文的难点。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语文成绩,是语文教师执著探索的问题。开展语文课前演讲,是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种尝试,而且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演讲,同学们都满怀期待,它已经成为同学们最积极参与的一种语文活动。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2篇

我2003年毕业,从带第一批学生开始,就一直要求学生做课前演讲。但是,从带第二批学生开始,尤其是在2009――2010年这个学年里,我提高了课前演讲的要求。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我就向他们提出了要求:

1、每天课前由一个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讲;

2、演讲的内容自定,但一定要有意义;

3、演讲的内容在演讲前两天必须准备好,交到我的手上过目;

4、演讲要脱稿,不允许读稿。

第一轮演讲结束后,学生们都反映说,这样很占用他们的时间。我也犹豫过,但是,我不想结束这种尝试,我和学生说好,等第二轮结束,如果大家还不满意,我们就取消课前演讲。同时,我也认识到课前演讲像作文训练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要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知道从何说起,教师必须在学生演讲的各个阶段对他们进行阅读、收集资料以及演讲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首先,由于课前演讲特定的对象性,演讲的目的要明确。课前演讲的内容可以海阔天空,形式也可以不拘一格,但演讲训练的目标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以丰富的语文知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素材,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其次,课前演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急于求成。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学生的课前演讲也要从简单开始,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学生刚开始演讲,教师就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抵触演讲;第三,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就要对演讲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演讲的积极性。

第二轮演讲结束后,刚好赶上了一次测试。测试结束后,有个学生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把演讲稿的一段文字做了修改,变成了他作文的第一段,自我感觉不错。成绩发下来,作文得分果然不错。批卷老师还在那段文字下面画上了波浪线。等我翻看其他学生的作文时,才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所借鉴。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写作就是应该先模仿。以后,只要我在班门口一站,班里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不要误会,这掌声不是为我而起,是为演讲的学生而起。就这样,我的课前演讲一直坚持了下来。而我们班的课前演讲本也从一本变成了四本。

我知道,我比学生收获得更多,更多的是感动,更多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坚持,更多的是一份简单和坚定!当然演讲对学生来说,不仅仅在写作上对学生起到了帮助,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如下几点: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认知。演讲具有鼓动性、针对性、艺术性、情感性等特点,核心功能是影响和感召听众。演讲的特点和功能及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决定了学生对这一活动是有兴趣的。

2、陶冶情操,促进思想升华。演讲者在演讲时,应用正确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美感来感染和影响听众。具体来说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去说服人,用美好的感情打动人,用优美的语言、优雅大方的仪表去感染人,从而形成听众的良好情感。诸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革命英雄主义情感等等。

3、建立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演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思想上存在的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来,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好感,进而爱上语文学习。

4、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项,学生经常认为写作很难,一到写作课,往往抓耳挠腮、痛苦异常,认为没有素材可写,知识贫乏。语文课前的演讲,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写作素材。因为是同班同学演讲的内容,又是同龄人,往往容易引起共鸣,也容易记住演讲内容。日积月累,学生自然就丰富了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水平。

总之,语文课课前演讲对学生有重要的作用,可坚持不懈地执行,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3篇

语文课堂“暖身”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度,促进教学相长,让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拥有比较突出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为应对时下比较时髦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试和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课堂”暖身”活动面临的问题

1.内容过泛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覆水难收”,语文教师灵感式授课的类型应该不算少,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某种教学尝试应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暖身”活动中,教师如果对活动的话题、形式、时间等没有作合理的规划,就会出现“过泛”的现象。如,话题过泛。部分老师迫于教改形式不得已而为之,故开展活动时,在话题选择上多采用放任自流的“牧羊式”。结果学生囿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关注面,选择的话题大多为芝麻小事且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话题重复率过高,社会关注度不够,学生兴趣无法燃起,“暖身”活动成为一种形式,有名无实。有的课堂形式过泛。教师对单位时间内的活动形式缺少安排和设计,活动缺少稳定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活”而不“动”

“暖身”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从而在互动过程中撞出思维的火花。“活”的是氛围,“动”的是思维。但是,不少教师开展的课前“暖身”“活”而不“动”,学生笑一笑、乐一乐、嚷一嚷,以个人体验和快乐为主,甚至出现台上同学讲、台下同学自个乐的现象,缺少真正意义的互动。笔者认为,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被真正激发开来,“暖身”活动仍然只是一个花样和形式而已。

3.盲目开展

“暖身”活动是语文课堂的组成部分,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延伸,同时是提升能力和达成目标的一种最佳平台,因此,它应该而且必须被纳入教师的备课过程。故而,教师在组织“暖身”活动时,应有比较明确的计划,如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需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是什么;下个单位时间,侧重点又是什么,这样进行相应的规划后,“暖身”互动的目的性和作用也便凸显了出来。但是,从目前的课堂“暖身”活动来看,“暖身”活动的目的性并非十分明确。“暖身”活动仅被当做是一种游戏而已,没有真正起到起应有的作用。

4.一成不变

“暖身”活动如果驾驭得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若缺少变化,久而久之,“暖身”活动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肘了,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负担,另一方面身子没“暖”成,倒先“感冒”了。笔者认为,“暖身”活动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暖身”活动时应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心理特征、不同阶段的授课目标、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等要素,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选择和设计“暖身”材料,而非一成不变,一贯到底。如高一举行的课前小演讲,到高二时形式、内容、要求等若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吸引力就会逐日下降,学生上课兴趣也会日渐下调,最后,“暖身”活动成为一种负担。

二、语文课堂“暖身”活动的规范化尝试

1.定方案,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暖身”活动亦然。活动实施之前,教师最好要有明确的活动方案,将活动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等项目列入其中,并在班级中予以公布,提升学生的期待,提高其对“暖身”活动的认识。之后,教师再设定“暖身”活动单位时间内的活动内容和活动主题,查找相应的符合中学教育实际和阶段教学内容的话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注意,另一方面拓宽课内知识的。

2.定话题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暖身”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也许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但是,如果“暖身”活动的话题不加控制,一开始便陷入泛滥成灾的局面,那么最终只能宣告“暖身”活动的目标达成失效。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开展活动时,对活动所讨论的话题进行相应的规定,从报刊杂志上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紧扣高中阶段教学内容的话题,如在教授《论语》时,可以选入“盐慌”“助人为乐该不该重奖”等话题;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引入“今人续写《红楼梦》如何看”“名著翻拍该不该”等话题……在话题讨论形式上,可采用多话题选择式、固定话题式;也可是一日一话题、多日一话题。这样做,既让学生每天都能从课堂管窥社会,还能够利用话题激发出不同的观点,点燃思维的火花。

3.定阶段达成目标

正如前文所说的,“暖身”活动应具计划性,体现在不同阶段所达成的目标的设定上。在笔者看来,“暖身”活动可以分成六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练胆量。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上台发言的机会不多甚至没有,因而高中阶段上台发言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尝试和挑战。学生首先要排除的是恐惧,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将阶段目标定位为“练胆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不失时机对他们多加鼓励,以促其增强自信。第二阶段,扩音量。学生敢上台,已战胜最初的恐惧心理,但还没有掌握相应的演讲技巧,尤其不敢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教师在本阶段重点点评学生音量,并告知音量提高的方法,使之不仅敢说,而且能大声说。第三阶段,求质量。当胆量和音量都能够基本达到演讲要求时,演讲内容的质量将是重中之重。此时,学生已基本具备了概括、表述能力,可以加大活动的难度,如要求学生要认真撰写演讲稿,要注意控制时间,要注意观点的阐述方式等。第四阶段,促应变。当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驾驭演讲内容时,教师可在提高演讲质量的基础上增加应变能力的训练,如在演讲结束时,可以增加自由提问环节,考察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对话题和材料的准备程度,以此来提高应变能力。第五阶段,次综合。教师提供几个话题,对演讲者不作事先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准备相关演讲材料。然后,课堂上随机抽签上台演讲,在本阶段,学生准备的量较大,但其知识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第六阶段,全综合。教师可模仿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模式,在授课前随机给出话题,给全体学生一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给出2-3个名额让学生自由上台表述,每位学生阐述观点后要接受“模拟评委团”的提问。

4.定顺序

“暖身”活动的开展要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并拥有较为充裕的准备时间。定顺序一般可采用如下方式:一种是以座位号为依据的排列方式,全班从1至末号轮个遍,但时间一长,学生会产生疲惫感和无趣感;一种是以姓氏笔画多少来排列,但此法不利于演讲活动的评分;还有一种就是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如有10个小组,就以10人为一轮次,小组内抽签决定先后顺序,然后由小组长抽签决定组别顺序,最后将两者结合起来。笔者在实践发现,最后一种方式在效果上会明显优于前两种。

5.定时间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既是“暖身”活动,就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前文已经讲过,“暖身”活动的时间一般为2-5分钟,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要将时间事先定好,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考虑到学生在不同阶段活动中会出现“意外”:初期,有些学生胆量明显不足,时间可以控制在1-2分钟内,适可而止;中期,学生胆量有所增大,音量有所提高,其表现欲也随之增强,内容准备也相对充足,时间可以控制在3-5分钟;末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已得到有效提高,演讲内容会越趋于理性化,内容会更丰富,教师此时应该引导学生对演讲材料去繁就简,讲究凝练,时间可以控制在3分钟。当然,在活动中若出现超时现象,教师可作进一步引导,尤其是对超时过多的同学,在表扬的同时指出其问题所在。

6.定等级

“暖身”活动是课堂的组成部分,适当的奖励与惩罚是符合要求的。教师在最初的安排设计中要定好奖罚规则,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成立“模拟评委团”,专门负责评分定级工作。每一轮结束,可以评出诸如“最佳演讲者”“最佳撰稿者”之类的荣誉,颁发奖状,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对之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从而让学生既能够享受到自己努力所得到的快乐,同时也能在认真自觉地准备演讲材料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思辨表述等方面的能力。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差已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问题。而课堂上必要的演讲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除了培养学生的大胆表达的勇气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生生良性互动,较大程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语文老师有必要认真对待语文课堂上的“暖身”活动,以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4篇

一、词句点评,让学生积累词句

由于初一学生刚从小学上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又大部分来自农村,不擅于演讲。根据他们的这种特点,从最低要求起教给他们课前演讲的技巧、方法,让他们会讲;提供演讲内容,让他们有东西讲;采用逐个打分、周星评选、期末量化等措施,让他们乐于讲。初一上学期,我找来比喻、拟人、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的美句,励志类的佳句等等,开始时一天点评一个句子。具体做法是,先由我把一个句子念两遍,学生边听边记下这个句子,然后全班同学在两至三分钟内快速做好点评笔记,然后请写得最快的几位同学朗读点评,全班同学都要参与,一律给分。这项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听、记、写这些能力,虽然每次演讲的学生没几个,但听、记、评却是每人都参与了。这样一来,学生因演讲而感到快乐,学习语文的兴致大增。初一下学期我又进一步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段进行点评,如好的文章开头或结尾,生动的景物描写等等。学生演讲前要通过广泛阅读,找到自己喜欢的语段,然后对这内容点评,这个过程就是认真学习的过程。从点评字词再到点评句段,由易到难,这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一年下来,通过这一举措,开启了学生课本之外语文学习的更广阔的天地,课堂生动活泼,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诗文点评,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

在古诗词的内容选定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点评”,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就自由选取自己喜爱的古诗词,内容显得丰富多彩。课前演讲时,学生有的先点评一首诗词的关键词,再对主要句子的赏析,也有的进行逐句点评。古诗词的赏析让演讲内容深入丰富了,更具魅力。第一个学期的古诗词点评演讲,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古诗词,提高了赏析能力,陶冶了情操,可谓一举多得。第二学期由诗词赏析过渡到自选内容为主,如“我的座右铭”、美文共欣赏”、“见闻分享”等等。这样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讲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愿讲想讲的内容,如读到的一篇妙文、看到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等等,用新内容让学生演讲的积极性不减。

三、仿写自写赏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了初一、初二打下的基础,进入初三就能较顺利地进行以仿写、自写赏评为主要内容的演讲。初三上学期前半阶段,我让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美文,然后进行仿写。小说类的如《孤独之旅》等,让学生仿写景物描写、借景抒情;散文类的如鲁迅的《风筝》等,进行心理活动仿写,还有诗歌仿写等等,把仿写的作品作为课前演讲的演讲稿。学生通过仿写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把这些文章的精妙之处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几点收获和启示

几年来,坚持在所任教班级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收获是多方面的:其一,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其二,课前演讲是登台演讲,给学生创造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其三,学生对该活动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其四,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前演讲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其五,演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指导的“课前演讲”还伴有多种形式的听说读训练,达到了以说促写的目的。

1、课前演讲的目的要明确。课前演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海阔天空,不拘一格,但目的一定要明确,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以丰富的语文知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素材,面向全体,发展个性。

2、课前演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习是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初中学生的课前演讲也就必然要求由简单到复杂,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初一学生一开始演讲就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会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抵触演讲,因而欲速则不达。每隔一段时间就对演讲的内容与形式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使学生保持演讲的积极性。

3、课前演讲贵在持之以恒。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艰苦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只有长期训练才能见效。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演讲;内容与形式;建议

一、小学语文课前讲演的内容和形式

小学生语文课前的演讲内容可以尽量丰富,形式也不要单一。学生可以针对前一天所学的语文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又给学生温习了一遍。也可以进行有关读物的读后感演讲,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好词好句的运用,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成语故事、诗文创作和名言警句等都是学生演讲的可选材料。另外,小学生的演讲可以不拘泥任何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进行即兴发挥,小学生可以自发地上台给自己出题目再进行演讲,也可以是老师出题目,学生进行联想发挥。即兴表演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等。

二、小学语文课前讲演的几点注意

小学语文课前演讲必须建立语文课前演讲的质量跟踪系统才能规范语文课前演讲的实施过程,从而稳步推进语文教学。学生的记录本是检验学生准备演讲和记录其他同学演讲内容的重要依据。部分同学有阅读和听讲时不记笔记的习惯,而自然记忆往往有效期不长,且不便于今后查找资料。只有勤记笔记才能为演讲积累大量的素材,才能发挥阅读和听讲的作用,进行实时评讲和评分。可先由学生评(不止一位),再由教师评对学生演讲的内容、语言、思想、技巧、创新等方面进行适当评价。教师可抽取部分学生的综合测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从学生的阅读理解、写句式文等方面进行分析,均有明显变化。

小学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创造力和强烈的表现欲,传统的教学方式太压抑学生的个性,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前演讲的新颖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内容,每个小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演讲内容比较丰富,也开阔了学生的见解,教师也能够通过每个人学生的实践发现不同的问题,方便日后的师生沟通。课前演讲已经成为教师乐于引荐的教学方式,今后要不断创新演讲的形式和内容,加强语文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国良.浅议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J].黑河教育,2014(6).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6篇

一、丰富和完善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指上语文课的前三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上讲台进行说话训练。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1.紧扣教材

我注意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如作家作品常识、写作意图等,这类内容的演讲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优秀诗文

三分钟演讲所选内容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优秀诗文,将其诵读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并进行简要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量,听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3.成语故事

成语来自古代寓言和历史故事,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可以言简意赅而又形象生动地表达特定的复杂意义。学生通过收集成语故事,并讲给大家听,可以使听的同学和讲的同学都有一些收获,既丰富了语言,又扩大了知识面。

4.名言警句

我要求学生讲名言警句,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感受最深的。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学生为了演讲好,选择很多的句子进行思考和重组,从中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听讲的同学也收获颇丰。

5.广告词

现代社会,广告以各种形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先从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搜集广告词,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从语文的角度对广告词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广告词的学习,许多同学懂得了对偶、谐音、排比等语文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既丰富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有的同学还学会了自编自创广告。

6.即兴演讲

教师在上课之前五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集中在演讲主题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即兴演讲训练的实质是思维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迅速确定演讲中心、组织演讲内容、形成思路,然后出口成章。至于演讲时口齿是否清楚、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是否流畅,这些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通过即兴演讲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即兴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用,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学生收获颇丰。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三分钟演讲形式多样,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自由,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渴求个性与自由的心理愿望。另外,每位学生演讲完毕,全班同学的掌声可以调动起大家听课的热情,为了上好每节语文课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2.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过程中,不仅讲得学生提高了能力,就连听的学生与教师也获益良多。讲的同学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听的同学可以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认真聆听的同时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及时点评,既可提高自己的评析欣赏能力,又可让讲者扬长避短,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前三分钟演讲给学生的不仅是说话的机会,更是建立自信心的平台。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很不好意思,现在都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

三、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远期目标是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但必须建立语文课前演讲的质量跟踪系统才能规范语文课前演讲的实施过程,从而稳步推进语文教学。

1.定期检查记录情况

学生的记录本是检验学生准备演讲和记录其他同学演讲内容的重要依据。部分同学有阅读和听讲时不记笔记的习惯,而自然记忆往往有效期不长,且不便于今后查找资料。只有勤记笔记才能为演讲积累大量的素材,才能发挥阅读和听讲的作用。另外,从记录本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筛选、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2.进行实时评讲和评分

学生演讲完,教师应及时进行评讲,可先由学生评(不只一位),再由教师评,对学生演讲的内容、语言、思想、技巧、创新等方面进行适当评价。教师切不可只挑毛病,要做到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演讲存在的不足,知道努力改进的方向,提高参与演讲活动的兴趣。在分数的评定上,可先制定好评分表,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给演讲评分,并记录好,每一个阶段完成后,给优秀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定期对比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变化

课前演讲的效果如何,在学生的语文综合测试中有明显体现。教师可抽取部分学生的综合测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从学生的阅读理解、仿写句式、作文等方面进行分析,均有明显变化。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7篇

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将演讲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实现语言与人文的价值的最大化,却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者。如果不理清语文课前演讲的定位,不从全局上对演讲的实施进行统筹规划,不对演讲的效用进行评估,那么课前演讲势必流于低年级走过场的形式,只是乱哄哄、低水平的重复,如此,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课前演讲的语文教学价值定位

语文,究其本质而言是语言本位的课程,无论学界对其涵义有何争议,其对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功的训练是最基本的。在这四项基本功中,囿于现行考查制度的限制,“读、写”二项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前面的“听、说”二项却时常成了走过场,甚至付之阙如。其实“听、说”对于语感的促进,其益处不下于“读、写”。课前演讲的教学价值之大,其实是多方面的。

课前演讲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兴趣,使学生发现,语言的运用是一件有实际效用且充满乐趣的事情;课前演讲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信心,使得学生敢于在公众场合自如地运用母语和听众进行信息交流;课前演讲能够促使学生对于语言运用有更高的要求和追求,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语言的实际操作中,并以使用更加大方得体、更加准确生动的语言为目标;课前演讲能够升华学生对于文学、文化乃至人文的兴趣,丰富多彩而具有层进式的演讲,能够让学生对于整个社会人生都有新的体悟,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而语文学科较之其他科目,这一点上最有优势。

二、高中三年一贯的“层进式”课前演讲的统筹安排

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形成一套体系,其中各个部分的教学,包括课前演讲,自然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自由散漫的“边角料”时间。事实上,针对各个学段的学生的不同学情、教材的进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起来,课前演讲不妨形成从“自由”到“专题”再到“即兴”的三层跨越。

高一上学期实施自由式演讲,具体说来就是仅仅限定时间为3分钟,不限定话题;高一下学期的自由式演讲,除了以上规定外,每次的演讲需要包含不少于2个成语或2则名言或2则时事素材。高二上学期实施专题式演讲,意思是除了继承高一的规定之外,以月份或者教材进度划分演讲模块,选择性地确定每个演讲模块的专题,比如,“人物传记”演讲模块、“文学天地”演讲模块、“哲学思辨”演讲模块、“时事纵横”演讲模块、“旧瓶装新酒”演讲模块、“道德与智慧”演讲模块等;高二下学期的专题式演讲,除继承以上规定外,还在每个演讲者后增加点评者一名,要求就演讲者的具体优缺点就行点评,点评时常不少于1分钟。高三上学期实施即兴式演讲,在学期开学时提前公布“话题库”,每次上课前3分钟由演讲者抽取话题稍作准备,随后上课时即兴演讲;高三下学期的即兴式演讲,除继承高三上学期的规定外,要求即兴演讲增加到4分钟,并在每个演讲者后增加一名点评者,点评不少于1分钟。

从以上的层进式示例可以看出,课前演讲的难度是在逐步提升的,这不仅体现在话题的从自由到专题,还体现在长期预备到临时即兴,从3分钟到4分钟;除了难度之外,层进式还体现在参与的层面,从最开始的一人演讲,仅仅是教师即兴点评,到之后的讲后安排点评者,而且要求点评具体到位。层进式的阶梯上升,能让学生不对演讲产生望而却步的忌惮心理,能够逐步使得大家寻求到成就感,继而追求新鲜感,最终形成勇于挑战自我的良性循环。

三、课前演讲的各类注意事项

1.程序化和仪式感。

要求学生登台时,全班掌声欢迎。之后写下题目或关键词,之后结束时,掌声祝贺,欢送回场。

2.示范性和有序性。

在首次演讲前,教师应该详细介绍演讲的意义和规范,并对演讲给出示范。演讲名单的排列,最好是按照语文成绩的从高到低,这样前面的人能够给后面的人做好示范。

3.多样性和灵活性。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三分钟演讲表达能力丰富积累学习热情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这个活动,为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兴趣持久,笔者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比如,讲演本节课将要学习课文的作家、作品或背景资料;诵读课内外积累的优秀诗文,并进行简要的评析;讲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一个新近发生的校内外或国内外新闻,并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名言警句赏析。此外,还可开展辩论赛、课本剧表演、主题演讲、即兴演讲等。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和鼓励下,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一、演讲准备阶段,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践中

开展活动之前笔者先布置学生找资料,写稿子,演讲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否则会冲击了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所讲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在这个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等语文实践能力,同时有效积累了写作素材,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

1.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洞察能力

生活是情牵辞发的源泉。笔者引导学生用心生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经历、见闻是演讲的最好素材,容易讲出真情实感、深刻见解,也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而且这些是源源不断的演讲、写作素材。

学生蔡琦芬讲到,有一次妈妈出差了,早晨她自己睡眼惺忪起来做早餐,这才感受到每天丰盛的早餐饱含着妈妈无尽的关爱。妈妈多不容易啊!学生都陷入了沉思,都在寻找着父母给予自己的点点滴滴的爱,有的甚至还泪珠晶莹,或感动,或惭愧……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也加深了一层。

学生陈桂忠讲到,有一次上体育课,他谎称自己肚子疼,跑回教室写作业。这时候值日老师看到了,就拿了万金油给他,他不好意思欺骗老师,只得说了实话,值日老师不留情面地批评了他,还把他“赶”回操场,因为学校规定体育课无故不要跑回教室。他说:“同学们,上体育课是为了使我们有更加健壮的体魄,而且跑回教室也会影响其他班上课。但这时我在教室里安静地学习,多么希望值日老师能变得有人情味些,破例一次让我犯一次规。但是我转念一想,无规矩不成方圆,值日老师是多么负责任啊,我应该向他致敬,并以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全班学生都向这位能积极思考生活、能自我反省的同学投来了钦佩的目光。

2.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要求当今的受教育者要有很高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前三分钟演讲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了写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演讲稿,演讲者往往要查阅很多资料,做一些卡片,有的还请教同学、教师、家长,甚至专家。陈沛春为了做关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演讲,光在网上、报刊等媒介上摘抄的文字资料就有十几页,之后他再对这些资料进行学习、筛选,整理出自己所确定的演讲主题所需要的资料,最后再进行撰稿。郑苗苗为了介绍潮汕功夫茶,走访功夫茶爱好者和茶馆就不下五次。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

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演讲时以脱稿的形式,并且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内。这就使得学生在撰写演讲稿时,得对准备的资料进行理解,结合生活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见解,并且组织成文时不得不做到语言表达力求简练。这就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对事件或知识体系等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演讲过程中,听说读写之间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他还说:“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读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效亦将减损。”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1.学生上讲台演讲,锻炼胆魄,提高演讲技能

有的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跟教师说话时词不达意,甚至不敢抬头,声音颤抖,更不用说上讲台演讲了。很多学生第一次上讲台时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经过第二次、第三次锻炼以后都有很大的进步。陈思敏同学第一次演讲时慌乱异常,声音小得几乎没人能听得清楚。当同学评价她的演讲不知所云时,她几乎是哭着说:“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她在课后的随笔中写道:“尽管我花了近两个星期去背那篇稿子,但在演讲时仍大段大段地忘记了,最后只得读稿。”但后来,通过学习其他同学的演讲、自己的多次锻炼,在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逐渐变得勇敢大方了,演讲也变得流畅而声音响亮。

语言是一种形象符号,包括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简单讲就是学生的仪表和站姿。开始时,有些学生不注意,或卷了袖子上台,或双手撑桌,弯腰低头,或东瞅西望,看窗外,看天花板,或用脚不断地踢讲台。这时,笔者就及时提醒他们,要抬头挺胸,注视大家,眼神与听众交流。经过训练,大家的台风都合格了,仪表也过关了。

一般一个班级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之后,学生都变得越来越勇敢自信,越来越敢于表现自己的演讲才能,就连普通话水平都逐步得到了提高。

2.开阔学生眼界,丰富积累

学生准备自己演讲稿的过程,是一个开阔视野、深入生活和知识的过程,而在每个课前三分钟活动中,更是一个丰富自己知识积累的过程,这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所以,笔者要求学生课后每人准备一个练习本,用自己的语言积累同学的演讲内容,并在后面写上简单见解。

3.完善学生的人格

语文学科是极具魅力的人文学科,语文的特点决定了演讲训练必须把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实践证明,演讲过程可以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演讲时间虽短,但多样化的题材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这里激烈碰撞,一场场不露声色的人格教育课在这里悄然上演。在悲、喜、爱、恨、怒、骂之后,学生思想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人格得以进一步完善。

陈超在讲台上跟同学们说:“天气越来越冷了,希望大家要注意身体,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一句话带来了一片温暖,充盈了整间教室。晓妍呼吁大家一起去关注那些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奉献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更值得一谈的是班长旭涛仿照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也做了同题的演讲,号召同学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整洁、优雅的学习环境,博得了阵阵掌声,把一学期的演讲推向了高潮。

三、演讲之后的师生评论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辩论能力

在演讲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从演讲的内容、主题、口语、仪表等方面进行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学生大多能做出恰当的评价,并能深层次挖掘拓展演讲者的话题,从更高层面更广视野指导演讲,让演讲者在满足于同学、教师给予的肯定的同时,真正意义上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演讲能力。

整个评价过程教师只当主持人,适当给予点拨,如果学生无法评价,才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还请演讲者进行反思。有一次,陈钒涛说:“某老师因学生犯错误而破口大骂学生,有这样行为的某老师素质极低,没资格当老师!作为学生,我抗议!”顿时,教室里掌声响亮。评价中,黄壁豪说:“钒涛讲得好,我有同感。”覃燕说:“钒涛讲的内容经过精心的准备,讲得声情并茂,有主见。但我认为,某老师是个尽职尽责,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只是他性子急才骂学生。”王媛说:“某老师确实是位好老师,但他教育学生应注意方式。”笔者赶紧把握时机:“钒涛敢于把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而同学们也能做出适当评价。覃燕和王媛说的没错,我们应真诚地尊重老师,如果觉得老师方式欠佳,也可善意地、委婉地向老师提出来,像邹忌讽齐王那样,我相信这位老师一定能诚恳地接受你们的意见的。”学生频频点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种对于生活现象或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争论,加上教师适时点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了提高。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课 演讲 操作

对学生而言,课前三分钟演讲能够让学生通过演讲主题和内容的确定,调动对生活和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演讲效果升华认识,加深思维深度,拓展思维维度,产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内在动力。每一次演讲的完成和聆听,都能让学生有意识无意识的主动参与到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中来,并会将评价结果直接转化到下次实践中来。

对教师而言,这样的实践也可以启发老师思考正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新的预设与生成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过程中结论的丰富性、过程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决定了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生成的结果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对一定的生成(结果)来说,一定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核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引自陈杰著《构建语文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新型关系》)

一.操作要点

(一)演讲顺序方面:按座位进行,同时课代表提前一周提醒,充分准备,确保质量。

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同时避免了乏味单调。座位的排列是基本固定的,而且好中差也基本分散。即使偶有几个水平较差的学生连续演讲,用一位学生的话来说也算是一种调节,让同学们看到了不足,为下一轮精彩的演讲铺垫蓄势。

(二)演讲内容方面:内容不限,但要有感而发,不无病。

演讲内容不限,能使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内容不限也并不排除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偶尔来一次命题演讲或即兴演讲,这样可以调节气氛,使演讲更加丰富多彩,引人人胜。有人担心内容不限会不会导致观点偏颇甚至错误以至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于前一种情况,我认为这正是求之不得的教育机缘。通过师生间的评论总结,孰得孰非,一目了然。对于后一种情况,润物无声般的良好氛围,会保证演讲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行。

(三)演讲流程方面:学生脱稿演讲,师生讲评,尤其注意讲评重在鼓励。

严格要求学生演讲时要脱稿,以求对所写内容的消化吸收。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助长演讲走向形式主义。至于演讲的形式等,则不作过多限制,以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演讲后的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画龙点睛、给演讲者以鼓励等作用。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讲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疑的题目、一段引人人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一张从饭店借来的招贴画、一件自制的小道具、配乐演讲、双人合作,等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四)演讲时间方面:灵活掌握时间,尽量控制在五分钟内。

一般来说,演讲只需三到五分钟,用时过多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但在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问题上,应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把问题弄懂弄透。演讲后的评论,甚至渐渐发展成的争论,则将演讲推向高潮。语文教学不仅要立足于课内,更要延伸到课外,“学作文,先学做人”,这种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的争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了提高。

(五)创造宽松氛围,让学生各显其能

在演讲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后的评论方面,教师都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允许出错,鼓励发表不同见解。老师以身作则,带头点评,然后请两位学生点评,使学生不再有拘束的感觉。

二.效果分析

经过几年探索,课前三分钟演讲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在调查问卷中,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前三分钟演讲有趣味,其中70%以上的学生认为很有收获。课前演讲能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欢迎,是因为它不仅在形式上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完善人格的培养方面很有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要求当今的受教育者有很高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前三分钟演讲有效地锻炼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了写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演讲稿,演讲者往往要查阅很多资料,做一些卡片,有的还请教同学、老师、家长,甚至有关方面的专家,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二)增强了竞争与合作意识。

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激烈的竞争是在所难免的,但竞争中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演讲实践中,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得到强化,能力不断提高。演讲前的相互切磋是合作,而演讲效果孰优孰劣则是竞争。双人相声式的演讲是合作,而演讲后的唇枪舌剑又是竞争。大家都仿佛在比赛,看谁新颖,看谁成功,都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韧劲儿。

(三)培养了创新能力。

课前三分钟演讲,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从标题拟定、题材翻新、主题升华,甚至到一段音乐伴奏,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学生们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体裁从议论文到散文、时事新闻,甚至言情小说。为了吸引听众注意,各种各样的小花招更是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

(四)提高了评价、分析能力。

科学地分析问题并做出准确判断、评价,是高中生必备的素质。但由于目前的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心高气傲,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问题,致使他们看问题常常偏激,每每以偏概全,顾此失彼。针对这一弱点,我在演讲活动中加强了分析、评价能力的训练。通过热烈的讨论,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学生学会了通过一件很小的事去发掘一个很有用的道理,学会了辩证地去看待任何一个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作文切题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五)锻炼了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

在回答“演讲对你各种能力的影响,请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问卷题中,绝大部分学生把这一条放在前列。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经过第二次、第三次锻炼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有一位女学生,第一次演讲时慌乱异常,声音小得几乎无人能听得清。当同学评价她的演讲不知所云时,她几乎是哭着说:“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她在随笔中写道:“尽管我花了近三个星期去背那篇稿子,但在演讲时仍大段大段地忘记了,最后只得读稿。”而就是这样一位女同学,后来却做出了惊人之举――主动要求演讲,且口齿伶俐,潇洒从容。

三.由演讲引发的思考

(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

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几十年,劲费了不少,成效总不大,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是观念没有彻底更新。语文课堂讲风太盛,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一架被动接收知识的机器,毫无自主性、创造性,对语文越来越不感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引自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是搞“填鸭式”还是让学生吃“自助餐”?是以课本为中心还是以生活为中心?是要师道尊严还是要民主平等?是要高分低能还是要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建立全面的、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的评价机制。

当前的语文教学,依然是一张试卷定终身,重结果而不重过程。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并重”的新视角,从而将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置于一种动态背景下予以全面完整的科学关照。新大纲提出的对学生的评价,则立足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调整,将有助于引导语文教育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摒除维持性和复制性学习,张扬个体最可宝贵的创造力,使其审美情趣、文化晶位、道德素养和思维品格都得到和谐、健康、全面的升华,形成一种无愧于承担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使命的人格体系。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证明,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加全面评价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语文课前演讲范文第10篇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特级教师梁先生用了一个别具风格的比喻来形容语文学习,他说:语文就像“威士忌”,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

随着职业学校新教材的实施,职中语文课堂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共同价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职中语文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而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所谓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演讲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这一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就笔者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指导思想

(一)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建立新型的师生双边关系

在师生双边关系问题上,我们曾经有过教师主宰一切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曾经有过且现在正被提倡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呈几何级递增、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这些模式日益显露其局限性。“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古训在今天显得尤为灵验。因此,在教学中探索以大纲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成了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寓教于乐,创设最佳教学氛围

教和学,本来无所谓苦乐。只是现在教什么和怎样教,学什么和怎样学,不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教者与学者长时间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不免身心疲惫,终致厌倦。其实,教和学完全可以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寓教于乐是千百年来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在社会各界提出质疑、语文教学出现危机的今天,我们着实有必要在寓教于乐、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方面探索一番。

(三)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有求异求新的欲望,而年青人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并且把这一模式推及整个课堂教学,正是利用了中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二、操作方法

(一)提前布置,严密组织

演讲顺序由语文课代表安排,或按座次,或按学号,或男女轮流出场;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命题演讲,或半开放型演讲,即演讲内容不做太多限制,让演讲者在备选的几个话题中自由选择;或开放型演讲,让演讲者自由选题。命题演讲重点培养学生占有筛选、组织材料和推敲语言的能力;半命题演讲重点培养学生在自己容易把握的选题中展示才华;自由式演讲则是演讲者尽情展现风采的舞台,最易出现精彩的演讲。

严密组织,让学生充分重视这一教学环节,以达到以讲促学的目的。杜绝信马由缰式的放纵,鼓励学生运用意会、感受、想象等方法,丰富词汇,领悟语法,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二)要求脱稿,不走形式

脱稿演讲,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每一次背诵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如果手拿讲稿,照稿宣科,念完为止,像是在应付一件苦差,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讲者低头诵经,情绪全无,演讲的感染力如何体现?

另外,按标准班容量计算,一位学生一学期演讲的机会也就2-3次,语文教师一定要强调让学生珍惜难得的锻炼机会,严格脱稿演讲制度,不要让演讲有名无实。

(三)承认差异,尊重个性

因为学生个体水准参差不齐,有高有低。演讲的时候不可能全是马丁·路得·金《我有一个梦想》式的大气磅礴,慷慨激昂,也不可能全是海伦·凯勒《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式的冷静清俊,感人肺腑。在学生演讲时,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可能口若悬河,洋洋千言;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可能出现语调不准,语言不当,甚至忘词卡壳现象。这时教师要示意学生不要紧张,或让同桌来个提醒,这样做,对演讲者是一种鞭策和尊重,对其他同“级别”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极大地促进了该项教学活动有序健康的开展。

(四)鼓励为主,恰当点评

既然学生千差万别,演讲内容丰富多彩,演讲风格各不相同,那么演讲的效果肯定不会一致。职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敏感、自尊的心理特征,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所以教师要对其中成功的演讲进行充分地肯定,让其尽享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教师要善于从“不成功”中发现闪光点:如一个形象的肢体语言,一个精当的比喻,一句精辟的哲理,一段整齐的排偶,甚或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演讲者体会到了小小的鼓励,使其对下一次演讲充满渴望。

当然,对其较为明显的不足,教师应及时指正,或让同学点出。语气尽量婉转,能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在感激中进步。

(五)控制时间,适当变通

一般说来,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时间应掌握在五分钟左右,时间过短不足以把问题讲明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说辞难以服众;而时间过长则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其它的教学环节。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把一个道理讲清楚,让故事生动起来,让人物鲜明起来,让事理明晰起来,让意蕴丰富起来。时间的限定,给了演讲者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其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主题很好地诠释出来,让听众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范文 下一篇:科研能力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