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范文

时间:2023-03-17 03:36:49

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1篇

妈妈的话:

妈妈:贾颖

宝宝:洪锦天,男孩,4 岁3 个月

儿子经常问我:“妈妈,这是什么?”“那个是怎么回事?”为了满足儿子强烈的好奇心,我一有空就上网搜索,寻找一些科学小游戏。通过在网上和妈妈们的交流,我学会了很多玩法。现在,儿子还给我封了一个“最棒妈妈”的称号!这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增加了我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平时不管是清洗饮水机,还是打开汽车的机箱盖,我都要让孩子看一看。孩子现在对很多东西的内部结构都产生了兴趣,比如电动玩具、电话等。

实验开始:

1、会跳高的乒乓球

将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中。向球的上方吹气,由于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就会自己跳起来。如果吹的力气大,乒乓球还会跳到杯子外面去呢。

2、发射气球火箭

准备一个长气球,让宝宝在气球上用水彩笔画上火箭的图案,再用圆纸做成尖帽子形状当火箭的尖顶,用双面胶贴在气球顶部。做好后,松开气球尾端,气球就会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

3、魔法尺

准备一把长塑料直尺和一些纸屑。把直尺放在头发或毛衣上使劲地摩擦几下,再靠近纸屑,纸屑就会自动靠过来。

4、自制天平

准备一个小衣架,衣架两边用线各吊着一个纸杯。宝宝将小积木、小球等物品放入两边的纸杯中,观察两边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5、奇妙的传声筒

用一张大硬卡纸,卷成一个大圆筒。将一头放在耳朵边,另一头放在嘴边。这边说,那边听,就跟打电话一样。

6、小蝌蚪游水

用黑卡纸剪一个小蝌蚪,别上一个曲别针,放在一张硬纸上,纸上面可以画一些水纹表示小河。拿着磁铁在纸的下面来回移动,“小蝌蚪”就会在“小河里”游来游去了。

7、好玩的影子

在纸的中间撕或剪出一些图案。做好后,拿手电筒去照纸上的图案,使图案的影子投射到背光的墙上。

妈妈的经验

1. 兴趣最重要。做这些小实验,主要目的不是让孩子了解科学原理,而是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所以,

不要用复杂的原理和术语给他解释,关键是要让孩子感觉有趣。

2. 实验开始前,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预测一下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3. 不要觉得科学实验有多么难!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科学道理,平时注意从日常生活

中找题材就足够了。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2篇

老师先把她事先折好的纸锅摆在了桌子上,还让我们看了看有没有问题。我一看,那就是用普通彩纸做的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我想:这个实验一定很有趣,一个纸锅怎么能把水烧开呢?肯定不可能!而且我面对这个问题有些紧张,因为用纸锅烧水肯定不是火把纸烧烂,就是水把纸弄破,很危险,要是着起火来怎么办啊?我不禁害怕起来。可是好奇心还是驱使着我对老师大声说:“老师,你快点儿做吧!”然后,李老师又拿出了酒精灯和水,说了声:“我开始做了啊!老师把水倒进纸锅里,放到一个支架上,又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到支架下面。”我立刻产生了恐惧感,害怕引起了火灾。火燃得非常起劲儿,仿佛是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紧紧地拥抱似的。火苗的上边有些发黄,下面是红色的。不一会儿,就把水烧得冒起小泡泡来,像是里面有小金鱼在吐着气泡泡。水终于被烧沸腾了,上面冒出了一大片热腾腾的气,还有一股浓烟飘在上面,散发出了焦糊的味道。我还以为是纸锅烧着了,冒出了糊味。我想,我的担心果然被证实了!吓出了一头冷汗。是我对同桌笑嘻嘻地对我说:“你还真以为是着火啦?!”说着,她指了指讲台上的纸锅,说:“你看,那纸锅不是好好的吗?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跟我的同桌说:“我还真以为纸锅烧着了呢!”

水被烧开了,李老师把纸锅端了下来,我发现那个纸锅不但没有破,还真烧开了水,老师把纸锅翻过来给我们看,锅底有些发黑,原来糊味是从这儿出来的。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发现纸锅并没有漏。纸居然能承受这样大的考验,真神奇啊!老师又让一位同学上去摸了摸水温,只见那个同学小心翼翼地把手指放进水里,又“唰”地一下缩了回来,说:“果然烧开了,真是挺烫的。”

最后,李老师说出了这个实验的原理:“水的沸点是一百度,而纸的燃点是一百一十度,只要纸能承受住水的压力,这个实验就可以成功”

这个实验真有趣啊!我又懂得了一个科学知识。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3篇

今天我就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针浮在水上。

针,家家户户都有,可是它怎么会浮在水上呢?我非常好奇,就动手做起了实验。首先准备一个妈妈用的缝衣针,还有盛满水的大口碗,一张普通的餐巾纸和一个牙签。

我先将餐巾纸平摊在桌面上,再把针放在餐巾纸上;接着,我用双手拎起餐巾纸的两端,连纸带针一起轻轻地放在水面上。顿时,白色的餐巾纸浸水变成了透明的,十分均匀平整地浮在水面上,我赶忙迫不及待的拿起牙签想把餐巾纸从碗里拿出来,可是没想到针一下子就落入了碗底,实验失败。我想,有可能纸还没有完全浸透。

第二次实验开始,这次我没有上次那么心急了,等餐巾纸的四个角全都沉下去以后,我看到纸的中间部分却仍然一动不动,针和纸还紧贴在一起。于是,我拿起牙签,轻轻地将餐巾纸慢慢地按入水中,然后用牙签把餐巾纸再轻轻地从碗里捞出来。我小心翼翼的做着,眼睛一眨也不敢眨,生怕碰到针,等餐巾纸完全从水里捞出来的时候,我看到针稳稳地浮在水面上,我高兴地拿着牙签大声的说,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但是,针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这时,我想到了电脑,上网查了查,原来水的表面有一定的张力,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针就不会下沉。我明白了针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看到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自由自在,我的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原来,一根小小的缝衣针都有如此大的奥秘,以后,我一定要多做实验,来充实我的知识,给我带了乐趣。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科学小实验;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活动既要求让幼儿玩得开心,又要求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知识。幼儿教师为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对幼儿园教育和科学小实验开展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合理规划和设计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需要规划和设计的项目包括:科学小实验的内容,小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和道具、科学小实验活动模式的确立、科学小实验中教学双方的责任划分和任务分配。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内容必须属于幼儿园教学范畴,实验设计严谨、有趣、操作简便,能适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科学小实验准备的材料需满足以下特点:第一,材料充足、明确,满足实验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多余内容。第二,材料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比如做《影子的形成》的实验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就是小巧的手电筒、可爱的小玩偶等。第三,材料品质高端,天然无刺激不会损坏幼儿身体健康。

适合幼儿园开展科学小实验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情境创设式、演示教育式、问题探究式以及多种教学模式复合搭配的形式。

在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监督者、引导者和管理者,而幼儿则是主要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二、做好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内容选择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幼儿科学小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幼儿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内容选择的标准包括:第一,科学小实验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根据要求,教师需要准备齐全、充足的实验材料;让教师清楚每一步的实验步骤;配备专业的科学小实验演示人员;还有小实验的内容符合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标准等。第二,科学小实验类型丰富。幼儿园小实验的类型包含物理、化学、植物和动物实验这四大类实验中实验效果最直接明朗的、实验过程最生动有趣的类型。第三,科学小实验的内容不超出大纲,符合幼儿科学小实验的适用标准。

三、做好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演示工作

“看”科学小实验既是实验操作的一个步骤又是每一次科学小实验活动中最不可缺少的项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科学小实验,帮幼儿园学生导正“看”科学小实验的态度,助幼儿园学生掌握正确“看”科学小实验的方法。

教师在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时,开展实验演示工作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借此起一个示范带头作用,给学生参与科学小实验操作提供示范学习和参考操作的目标。其次,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教师像通过演示实验向大家明确表明幼儿园开展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中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主导实验活动,学生则负责帮助配合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对幼儿园学生来说科学小实验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看懂和掌握这些实验步骤。在幼儿园教师没有得到引导和鼓励时是不会直接上手做科学小实验。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幼儿负责承担的任务是“听教师的引导、教诲”、想科学小实验中问题和知识、记忆教师的实验步骤和技巧等。

四、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小实验的实践操作

从幼儿园学生的角度来看,科学小实验的实践操作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带着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小实验

幼儿学生自己动手做科学小实验可以增强幼儿对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参与性,使幼儿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小实验的内容,并深刻记忆科学小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根据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要求,幼儿可以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的“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表达陈述”等各个阶段。为满足幼儿亲手做科学小实验的要求,教师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时必须优先考虑到大多数幼儿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验吸管。幼儿园学生在亲手做科学小实验后可以掌握更多的小实验操作方法,学会实验中存在的知识。比如,幼儿园学生之友亲手做过《自制陀螺》这个科学小实验后才能牢固记忆用废旧光盘、水彩笔和即时贴纸做陀螺的方法,了解这个实验背后隐含的科学道理。

(二)让学生动笔亲自“记录”科学小实验

在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幼儿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所以幼儿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的参与过程最长,参与项目也最多。此时学生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科学小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和感想总结。学生此时的记录方法是生涩的,记录的手法也是非常稚嫩可爱的,但却能在小实验的记录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并在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学会成长。

五、消除一切不利于开展科学小实验的因素

每一项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变量,当变量不可控制时便会发展成为不利于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开展的因素,进而有可能降低科学小实验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为确保科学小实验活动顺利展开必须消除一切不利因素。首先,要杜绝幼儿科学小实验向小学化发展。科学小实验的选择需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喜好和接受能力,教师在开展科学小实验时也要根据幼儿园班级的划分选择实验项目。其次,提前对科学小实验的实验步骤、方法、活动流程进行演练、检测,确保实验流程顺畅、完整、科学合理。第三,提前做好突发状况的预防应急工作,确保任何突发状况都不能影响到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开展。

总之,幼儿园开展科学小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教师在幼儿园开展科学小实验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始终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还要不断进行创新思维、提高科学小实验教学效果,使幼儿能从科学小实验中学到更多经验、启发聪明才智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消白.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J].新课程(上),2011(4).

[2]周玫成.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J].新课程(小学),2012(5).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5篇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倡导学生进行探究,以提高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方式.

“家庭小实验”具有趣味性、探究性、规范性、普及性等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在家庭小实验过程中,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了解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开展科学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科学的学习重点在于与社会联系,贴近生活,而家庭小实验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参与面广,让学生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变化条件和所得结论,体验这些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机会较少,这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家庭小实验却可以消除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在家中通过查阅教材和其他资料的方式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实验,从而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3.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家庭小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它却能揭示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实质,用科学原理来指导和解释各种生活用品的制作和使用.通过亲身实践,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4.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对于在科学学习上有浓厚兴趣或天赋的学生,家庭小实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心理状态比较宽松的环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养成,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二、如何开展家庭小实验

初中家庭小实验,内容要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实验的仪器、药品一般家庭都容易找到,实验内容也与课堂教学同步,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有较强的巩固和拓展作用.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深入理解教材,做到提前布置、精心安排,并做好家庭小实验的指导工作.

1.指导学生自制仪器和广泛收集生活中的材料

初中科学中有许多知识点可以在家庭实验中获取及验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家中材料自制一些常见仪器.

2.精心选择合适的家庭小实验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进度,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一些实验,力求器材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

例如,自制简易净水器、铅笔芯的导电性实验、不完全燃烧蜡烛制炭黑实验、探究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制取明矾晶体、自制汽水、制作叶脉书签、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自制植物指示剂、用洗洁精清洗餐具、饼干中的干燥剂与水的放热反应、空气质量调查、水污染调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火灾的预防及自救、了解燃料的性能和价格、废金属的回收与利用、土壤酸碱度测量、食谱与营养、钙与人体健康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3.认真做好方法指导

家庭小实验作为活动课的内容之一,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规范实施.教师辅导是学生开展家庭实验的前提,教师要讲清实验目的、选用的仪器、药品、实验步骤及安全事项等,让学生按教师所讲要求去做,当然有些实验也需要学生自己去改进、创新.这样,实验成功率就大,效果就好,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加强.学生要根据教师所讲的要求、步骤开展实验,记录好现象,填写好实验报告.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一定要将实验过程中见到的异常现象作好记录,交给教师,作为今后探究的内容.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外小实验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自由进行探究。课外小实验是学生在课外自行设计、自己寻找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的实验,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探究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的探究目标

1.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巩固课本知识。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摩擦”一节时,让学生预先做“筷子提米”的实验;教学“大气压”前,让学生做“覆杯实验”……出乎意料的现象会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会促使他们自觉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对于新课知识,学生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思考、练习、消化,才能真正理解。课后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小实验,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后,学生观察太阳光经过茂密树林在地上形成光斑的特点;教完“变阻器”,要求学生做“自制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小灯泡亮度”的小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巩固课本知识。

2.既能培养实验技巧又能培养科学品质。

经常性地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首先,要进行课外小实验,就必须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仪器。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寻找可以替换的器材。另外,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用可乐瓶和玻璃管制成“浮沉子”,怎样操作可以使玻璃管“自动实现”浮与沉?学生主动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逐步养成善于思考的探究习惯。

课外小实验不会一帆风顺,当实验不成功时,需要学生自己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重新实验,直至成功。例如,在教学“力”这部分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活动,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改进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另外,课外小实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更让学生实践自主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如何开展课外小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1.就近、就简取材,开发实验资源。

开展课外小实验的最大困难是实验器材缺少。因此,一方面提倡学生用瓶瓶罐罐做实验,利用手边的材料做课外小实验。例如,一把刻度尺、一根橡皮筋可以做成弹簧测力计;通过吸管弯折的前后观察物体,研究光的直线传播;一根细管子、一个玻璃小瓶、有色水,既可以制成喷泉,又可以制成温度计。学生用熟悉的物品实验,消除了对做实验的神秘感,而且将别的物体用来做实验,是在研究物体的特点后对其功能的再开发、再利用,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不要急于处理生活中的一些日用废旧或损坏品,可收集起来后“变废为宝”,如废旧灯泡可以观察钨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可乐瓶可以做初中物理中的近百个实验。只要“慧眼识珠”,就能“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成为大家课外小实验的好器材。

2.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小制作。

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实验所用的器材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有亲切感,从而较易克服心理障碍,较快地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如果学生亲手摆弄或制作过器具,则不仅能培养动手能力,而且能建立牢固的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物理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1)模仿:依照已有器材,将简易材料进行制作、组合。如用小玻璃瓶、有色液体、吸管制成温度计;用木条、细线和蛋糕碟制成托盘天平……这些小制作与厂家仪器一样可以体现相同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虽然成本低但运用的智慧不低,成本低而具有的内涵不低,成本低而教育价值不低。

(2)改进:对现有实验器材进行改进、优化。例如,为清晰地观察小孔成的像,学生将盒子的内表面涂成黑色;为便于观察不同距离物体的像,学生制成可以伸缩的“镜头”。学生在课外制作中,充分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

(3)创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穿普通的拖鞋,走在卫生间里容易摔倒,学生受塑料吸盘的启发,设计出在拖鞋底上安装塑料吸盘,防止滑倒。又如,市场上的按摩椅比较昂贵且用电不是很安全,学过杠杆知识后,学生设计制作了脚踩式的捶背椅。伟大的发明家、工程师,就开始于一个个的小制作。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是明天的大发明家、大工程师。

3.教师指导与学生交流、讨论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小制作与小实验进行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实验带来的欢乐。如在课堂教学中给他们提供可以展示的机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摄影,放到“教学博客”中;定期在学校橱窗公布获奖同学名单和班级。鼓励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合作,特别是将学生的成功经验共享,集思广益,少走弯路,共同提高。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7篇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名字叫做《让硬币浮起来》硬币怎么会浮起来呢?出于好奇,于是我想自己动手试试看,然后我在家里翻箱倒柜地寻找材料,玻璃杯在哪里呢?平时不需要的时候,到处都是,可现在却找也找不到了!我左翻翻,右看看,啊!原来藏在橱柜里呀!把玻璃杯装上水,让我想想,嗯,还有什么呢?噢!对了!还有最重要的硬币没有准备呢!于是,我又在家里到处翻来覆去的找硬币。过了一会儿,我满脸灰尘的走了出来,拿着十个亮亮的硬币。唔,全部都准备好了!现在,我就要“大展身手”,来做这个小实验啦!

我先把倒满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拿起一个硬币,在水面上轻轻的一放,咦!怎么沉下去了?我又换了一种方式,用夹子把硬币夹起来,让夹子浸入水里,最后把夹子放开,结果还是沉下去了!再放!啊哈!这次浮起来了,然后我又做了一次,还是浮了起来。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液体的表面好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牵引的拉力,这种力叫做表面张力。如果我们轻轻地把一枚硬币平放在水面上,由于硬币较轻,水的表面张力能承受住它对水面的压力,所以能浮在水面而不下沉。经过了几次试验和资料的验证,我信心满满,等待着妈妈回来,我要让她目瞪口呆。

这时妈妈回来了,我对满脸疲惫的妈妈说:“妈,来看我给里表演个魔术。”生拉硬拽的把她按到“观众席”上。一切准备就绪,啊!好紧张啊!看着妈妈满脸疑惑,我真害怕演砸咯!好在科学小实验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没有必要太紧张。报出小实验的名字,我赶紧把第一枚硬币轻轻地放在了水面上,糟了,第一个硬币沉入了水底,我的心就扑通扑通地跳,看着坐在一旁满脸幸灾乐祸的妈妈,我的心里就没了一个底。第二个硬币又放了下去,咦,怎么还是不行?我又放了第三枚,耶!成功了!但是我要看看为什么前面两枚不行呢?啊!原来前面两个硬币都是一角的,后面一个是一分的!找到了原因,我还是很得意,毕竟通过这次科学实验,我又掌握了一些小知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许多的科学现象,就像今天这样,每一个科学小实验都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些奥秘,一起去发现、去探寻这奇妙的科学吧!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8篇

星期六下午,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科学小实验。

先准备两个透明玻璃杯,然后,在两个玻璃杯里面,一个里面盛10/8的清水,另一个杯里方10/5的清水和10/3的盐水,有筷子把盐水搅匀,再在两个杯水里面同时放两个鸡蛋,这时,我发现了盛清水的杯子里鸡蛋是沉着的,盛清水的杯子里来的鸡蛋是浮着的,这是为什么?

我在电脑上查了一下;原来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举例:十斤的棉花和十斤一样重,但你把十斤棉花放在水里永远是浮着的,十斤铁就恰恰相反。还有一个例子: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个死海,四海里面没有任何活物,因为小鱼在四海上沉不下去,就死在海面上了,人躺在上面也沉不下去,……非常好玩!

这次的科学实验,让我满载而归啊!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9篇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去探索发现

我们的孩子们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所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从不过多的规范来约束幼儿,禁锢他们的思想,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去发现。我们会一同去探索发现,一同种植大蒜,观察颜色的变化等等。而在主要教学活动中,我选用了《静电》、《水》、《种植大蒜》、《瓶子》、《颜色》五个系列的活动,活动内容都是围绕孩子们的生活而开展的。这些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对周围生活的一种探索。从生活出发,首先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而活动内容的选择也是针对孩子的兴趣,《摩擦起电》中,让孩子通过动手试一试去发现静电是怎么产生的,怎样能够产生静电;而在《瓶子吃鸡蛋》中,通过实验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而这些活动都是适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的,实验活动又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好奇心。

二、引导孩子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主动探索

教师组织的每一个活动,都应是让孩子探索、获得、积累的过程,也是幼儿探索实践能力得到挖掘的客观条件,而科学小实验活动本身就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每一个活动中,我总是让幼儿大胆去探索,从不对孩子们说“不对”“不行”之类的话,让幼儿在积极的尝试操作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在《会跳舞的小纸削》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塑料棒、吸管、小木棍、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小纸削等材料,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是让幼儿自己探索。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带着我的问题:谁能让小纸削跳舞;怎样让小纸削跳,去探索、去尝试。活动中孩子们有的互相模仿,将毛皮和塑料棒摩擦,塑料棒能让小纸削跳舞;而同样也有孩子不局限于老师提供的材料,通过探索他们发现,塑料棒和头发摩擦,塑料棒也能让小纸削跳舞;又如孩子探索发现毛皮和小木棍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等等,而我自始自终都是作为一名支持者、旁观者和参与者,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不主动去帮助解决,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孩子们通过思考与探索,终于发现塑料棒、吸管和毛皮、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塑料棒、吸管能让小纸削跳舞;塑料棒、吸管和棉布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小木棍和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小木棍都不能让小纸削跳舞;更有部分小朋友发现,不用任何老师提供的材料,直接用手和衣服摩擦,手也能让小纸削跳舞,手还能让头发跳舞。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玩着摩擦起电的游戏,都特别的开心。诱导孩子主动参与实验活动,不仅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去探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给予孩子鼓励、鞭策、引导,为孩子的探索开创条件、提供帮助,让孩子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在活动中,我还注重让孩子自己讲述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并给予尝试和支持。在实验活动中,我不让幼儿按照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新见、新想,无拘无束地表达和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在《颜色》系列活动中,让孩子对颜色的变化进行猜想观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测,在眼睛看的观察过程中认为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黄色、黑色等;红色和黄色会变成紫色、粉色、橙色等等;而蓝色和黄色可能会变成淡绿色、玫红色等。接下来通过实验确定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紫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橙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通过让幼儿猜一猜、试一试,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不约束孩子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敢于实践,从而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师的创新素质是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研究指出,教师本身素质的局限是不利于幼儿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师教学技能、专业技巧以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观念。试问,一位没有任何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的教师能教出有很好创新素质的幼儿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给自己上好这堂创新课。

在科学小实验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一定的操作空间、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能自由、互动的探索,鼓励他们相互探索、积极讨论,并为孩子的想法提供条件,让他们的想法更有可行性,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给予孩子很好的启发,培养了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

科学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萌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兴趣,是培养探索型人材的有效途径之一。

科学小实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实验;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了生活乐趣的课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合理的教学实验是离不开的。小学科学涉及的实验众多,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需要的实验材料以及实验的过程,掌握科学小实验的操作过程,这样才能够合理地进行科学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提高对科学的认识。

一、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提高学生兴趣

1.根据情境需要选择实验材料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教师选择的实验材料应该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将需要讲述的知识清晰地展示出来,提高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选择材料。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设计的实验也是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教学的情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在进行《相貌各异的我们》科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依据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材料。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带有磁性的拼图和铁皮展板,然后给学生描述一下心中的好心人的相貌,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拼图。这种科学小实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欲望。

2.依据实验内容选择实验材料 在进行科学小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实验的内容,依据实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选择的实验材料要起到良好的作用,不但要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还要能够让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中,而不会过分被实验材料吸引。小学科学的实验多种多样,不同的实验需要的实验材料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每种实验的实验过程,做好充足的实验材料准备。

例如在进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适量的小苏打和白醋,让学生对这两种物品有清楚的认识。然后对这两种物质的特性有清楚的观察了解。教师不同的实验过程就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若是教师直接给学生展示白醋和小苏打,学生只是记住了这两种物质,并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若是教师给出一种白色的粉末和一种透明的液体,让学生根据仔细的观察猜测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二、进行开放的科学实验,掌握科学方法

小学科学的实验和生活都非常接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进行开放性的教学实验,让学生能够将科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实验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摆》这一课学习的时候,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学的要求,告诉同学们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然后摆动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再次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摆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在学习,将思维固定住了,不利于科学的实验探究。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给同学们提供秒表、钩码、细线、支架等实验材料,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器材进行随意的组装,学生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实际就已经对钟摆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次询问同学们,钟摆的摆动频率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同学们主动的进行科学实验,然后就会大胆地假设。教师再次鼓励同学们对自己的假设进行科学的论证,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出摆的性质规律。最后教师再补充伽利略在摆的发现和利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投入到科学的实验过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的局限性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科学的教学场所转移到了生活实践中,非常重注学生的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体会大自然。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校内外结合、室内外结合,让教师带领着学生在大自然中认识果实、花、叶、土壤、石头、鱼塘,从而提高学生感受自然的能力。

三、鼓励小组合作的实验,提高团队能力

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规律,保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差不多,小组内部的成员各有特点。小组成员之间要有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小组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做好监督和引导作用,帮助小组克服重要的障碍,让小组能够顺利地完成科学实验。在小组工作的时候,每个成员都要互相体谅,互相帮助,将集体主义发挥出来,让同学们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在完成小组实验之后,每个小组的成员要进行知识的交流和补充,在分享中进行提高,从而加深对科学实验的认识。例如在进行“导体和非导体”学习的时候,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每个小组中都要有操作员、监督员、记录员、材料管理员、汇报员等,让小组的实验能够顺利地进行。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发挥主体作用,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教师要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在实验前期进行统筹安排,在实验中引导监督,在后期做好实验评价,让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现象的本质,加强对科学这门学科的了解。

上一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下一篇:科学计算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