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8 16:23:59

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 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21-04

2010年6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会议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同年7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并要求高校“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由此可见,未来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将面临许多重大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正是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与探索。

一、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核

根据1998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的两个方面,要实现文化素质的提高二者缺一不可。如何使两方面融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有正确的理解。

“人文”一词,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易经》中就出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为天下。”“天文”之“天”,指自然界;“天文”,主要指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人文”之“人”,指的是人世间,“人文”之“文”,指的是司马光所言“诗书礼乐之文”。由此可见,“人文”主要指有关诗、书、礼、乐在内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记忆风俗习惯等人类文明和文化。而《易经》中“天文”一词更接近现在的“科学”的含义。对“科学”与“人文”进一步解释,马克斯・韦伯在其所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这样解释,科学的是以自然物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实证的、实验的方法,与精密计算、精确概念以及严密的逻辑表达为研究方法。而人文的研究对象则是实在的精神现象、活动和由价值和意义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文化事件。其研究方法运用了人的抽象概括,具有独特性和个性,是人的思维活动。

“素质”一词由来已久,在古代中国,“素”和“质”是分开使用的。“素”是指白色的生绢,“质”是指质地。《逸周书・克殷》说:“及期,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素质”就延承了“素”的含义,意为“白色的质地”。“素”一词后来引申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质”引申为“事物的根本特点”,如“品质”。由此,“素质”一词就被理解为“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由基础”。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文化知识、文明精神的基础和特点为内容,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如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伦理、艺术等内容的学习)、环境熏陶和学生主观思维加工,以使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和修养、气质。而科学素质教育则以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是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人格与习惯的培养,如学生通过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等的学习,掌握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实证和实验的研究方法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及怎么对待人”的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关于“人和事物是什么”的教育。

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完整的“人”。因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

首先,促进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当今时代的召唤。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后科学迅速发展,科学成为全知全能的救世主,因此科学知识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出现偏颇,人文素质教育也一直遭到忽视。最终人们尝到了纯科学教育带来的“苦果”。原子能既可以为人类发电,又可以毁灭人类自身;医学研究可以减少人们的痛苦,但是克隆人又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果。二战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反思,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这个物质基础也举步维艰。因此20世纪50年代起,欧美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使得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出来。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时代的必然。

第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很少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融合起来。辛亥革命以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文素质教育,一切教育以传统文学为重点和中心,即便是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时期,引入的也只是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教育,四书五经还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只有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才有短暂的科学和人文融合。人们在爱国热情的催使下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那时人文教育并没有被学校抛弃,凡学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修习人文课程,因此上世纪前半期到中期,我国造就了许多大师级科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受苏联影响,高等教育进行了院校改革,成立或合并了许多单科的理工类院校,从那时起,开始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但是与科学精神教育还是有所不同)。由于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视野狭窄,再加之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使得创新精神缺乏,这造成了我国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很难出现以往那样的大师。要想在科技和人文两方面有新的突破,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势在必行。

另外,受我国中学阶段分科和高等教育的片面教育影响,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理科毕业生往往只具备科学知识的简单加工或者技术操作能力,缺乏生活审美、团队精神和基本的人文关怀,大学教育成了“制器”的场所,“育人”目标偏离;而文科生动手能力太低,逻辑思维不严谨、科学素养缺乏。这些不平衡因素都造成了我们的毕业生社会责任感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素养,如当今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的出现。人文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科学素质教育通过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机制;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人的创造性活动要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前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依赖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素质中更深一层次的因素,是理性与情感大约平分秋色的因素”。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实施《纲要》的必要途径。《纲要》提出,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情感和责任感的人,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的教育,是关于人的感情或情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当今我们大学生的责任,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能爱国,二是会创新。根据《纲要》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重要任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促进文理交融”。思想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执着信念和优良品德的重要途径。促进文理交融也就需要高校通过学分制改革,大力推进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另外,《纲要》还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要求,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是高校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后的第三大职能,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沟通,建立于公众的桥梁,通过科学知识的推广、科学精神的宣传以及人文文化的熏陶,推进我国科普知识发展,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三、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除了有现实的必然性之外,还有实施上的可能性,二者无论从最初的产生、发展还是最终目的上讲都是相通的,科学与人文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分离。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讲,最原始的人文和科学是糅合的,没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分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分工,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引起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分离甚至对立,高等教育一度从通才教育转向专业训练。但是,分离带来的后果是社会价值观的偏离,甚至人性的滑坡,因此现在又需要再次融合统一。这个过程是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引起。在人类教育起初,“教育是文化整合状态下的以人为主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体化”。无论古希腊的思想还是我国儒道学,都是朴素的哲学教育,人文是科学的基石,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物质保障。科学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的。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相通,人文素质中含有科学素质内容,科学素质中含有人文的精神。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以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知识、精神为内容的教育,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的规律,这是科学素质教育中求真的体现。人文知识、人文文化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人文精神要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这符合科学探索的方法。历史告诉人们人的发展不能漠视客观物质实际,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追求和谐,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人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教育中含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把人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改变了人类的观念,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天文学的发展,地心说的推倒,改变了人对自身自负的认识。医学的进步解释了生老病死;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计算机的发明,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扩大了人的视野;音像技术的发展,记载了人类对美的直接记忆。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现代人类文化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科学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包括尊重自然、尊重他物的科学精神,这也与人文素质教育中“敬天爱人”的人文文化相通。

再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都是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自身),另一个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分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不同内容,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分离的,但是二者都是与人相关的教育,以人为中心。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了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解放了人类自身,体现了人的价值,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使人自身得到了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格培养和人性完善为目标,提升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了解了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价值,找到了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中心,最终的归宿也是人的发展问题。

四、本科教育实现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的基本构想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使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在理论上有融合的必然性,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合,还要依托载体,需要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一)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实践的进步需要理念先行,思想先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离不开通才的人才培养理念。《纲要》强调,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在我国传统的本科教育中,出现过两种极端模式的本科教育,一是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不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只注重“制器”,忘记了“育人”,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是以知识传授为己任,进行分科教育,知识面狭窄,只知闭门造车,看不到现实的社会需求,更谈不上创新。显然,这两种模式都与现代大学理念格格不入。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上树立通才教育理念,以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注重对理科学生的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对文科生加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在融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的基础是深入学习的保证,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更是确保“本领过硬”的前提。另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信念坚定。高尚的品德,特别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二者内在的交叉和渗透,这就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方面,本科院校要继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改变原来专业设置过细而导致的学生知识面太窄的现状,淡化学科专业界限,扩大专业面。《意见》建议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去。这种变化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有积极作用。除了专业的调整,高校还要设置文理渗透的专业,使文科生在科学素质方面得到提高,理科生也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并继续尝试以通识教育为特点的院系设置,学生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综合的文理基础教育,后两年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自主选择专业。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武汉大学的珞珈学院,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淡化专业,注重知识综合,使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共同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是专业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的专业调整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建设上来。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学生开设理化生方面的课程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学分制和选修课制是进行文理交融的重要途径,学分制可以突破专业限制,通过让文理科学生分别修习一定数量的理工类或者人文社科类学分,最大限度地改变知识面过窄的现实;选修课则通过提供广泛的课程种类,特别是文化素质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学习课程,弥补知识不足和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国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各高校还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充实,宁缺毋滥,保证课程质量;在学生选课过程中要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

此外,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校重要的培养资源。学生除了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提高素质以外,还广泛接触各类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等第二课堂。文艺汇演、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通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学校举办各种高质量的科技或人文知识讲座、报告会,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接受人文和科学熏陶,提高科学和人文素质。学校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发挥这一隐形教育资源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教师是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理工科教师来说,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能用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吸引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授课水平,更有助于教师本身及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受市场经济冲击和长期的文理分科影响,高校教师无论是科学素养还是人文素养都亟待提高。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本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素质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丰富为依托。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调动教师主动参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热情。适当地安排教师接受跨专业跨学科的进修,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更有责任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爱国情怀、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人生追求、端正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四)营造学校育人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人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促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交融。学校的环境包括校园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

优美的生态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身心,唤醒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学校的建筑物是学校的标志,高雅的建筑环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能激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发挥好这一无形教育资源的作用,校园规划既要各具特色又要统一协调。

学校的管理人员是学校重要的主体,管理人员与学生建立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人员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中心,学校组织是一个服务的机构,要以树立“服务理念”,而不是以管理者自居。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工作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有极大的模范作用。学校除了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切实考察应聘者的教育热情、工作态度,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重视对管理人员管理。另外,在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建立有学生参与的评价机制。同时还有配套奖罚机制,对于学生评价较低的管理者,要加强教育,不能改进者,则要严格处罚。

五、结语

促进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高等学校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57所学校设立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工作进行。各基地院校要以基地为依托,密切组织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各院系建设好本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同时要带动周边高校共同发展,并且通过基地的桥梁,建立于其他非基地院校的联系,发挥辐射作用。只有高校牢固树立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恰当的组织机构为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实现《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易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

[2] [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4] 杨叔子,余东升.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兼论素质教育[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1999,(3).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化学科学;实验;方法;意识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而化学科学素质则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意识和化学科学品质五要素构成。当然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因此,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背景,辅助以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促使学生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本人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就化学科学素质教育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化学科学知识教育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双基”教学,相反,加强“双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问题关键是怎样摆脱应试教育束缚,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抛弃“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走出以“考纲”代替“课标”,以“考点”代替“双基”,以“解题”代替“实践”的纯应试教育的怪圈。做到“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素质教育下的“双基”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学”,重视学生动脑、动手,指导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和联系,最终达到“会用”。

二、化学科学能力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课标上说:“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能力型和创造型人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效果要明显,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并及时如实地记录观察的结果。通过观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实验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多创设一些学生动手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向学生充分展示教学的思路和解题的思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特别应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化学科学方法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翅膀,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手段。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和牢固记忆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科学的方法对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如在“碱金属”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做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多次论证后,即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又如在有机物烃的教学中,以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烃为典型的物质,分析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

四、化学科学意识教育

这是化学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科学意识包含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科学意识教育就是促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的观点、尊重客观事实的观点、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等。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来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如结合盐类水解的有关内容,介绍如何利用盐类的水解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服务,教育学生学以致用;学氧化硫的用途时,介绍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当前世界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提高环境意识。

五、化学科学品质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动力,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等。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树立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学性、顽强性和自制性,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规守纪、不怕挫折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乐于协作的习惯。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 科学能力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打破旧的“应试教育”模式,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体制,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及文化素质的质量水平。生物学素质包括与之相关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诸方面,其中生物学的科学素质,是生物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下面我就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实践谈谈认识。

1.加强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心理学中,科学态度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是指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高度的科学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科学态度对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对生命科学热情关注,是生物学学习和实践的动力;高度的责任感,是掌握生物知识、技能及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保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生物研究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以下几条途径:①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及生命规律的揭示过程感染和教育学生。②通过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前景以激励学生。③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④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科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和假设论证等。在教材内容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素材很多,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过程等,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把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进课堂。实验教学是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渠道,为此,教师在实验方法、手段上应作大胆的尝试,把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课前由教师说明实验目的、材料用具及作用,然后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使学生在学习设计、尝试分析中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此外,课外活动也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途径。

3.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

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知识的传授与素质教育不是互不相容的,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及自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生物知识是构成学生生物学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基础,在生物学素质教育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具有重要的地位。当然,在素质教育前提下的知识传授过程,要求教师在备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业的布置及考核等诸环节中均应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中心位置,摒弃只求分数、满堂灌、题海战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加强应用能力的训练,使知识教学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了渗透原理后,学生就会明白农作物合理施肥的科学道理;在学习了遗传和变异后,学生就懂得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和科学依据。生活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才能真正学懂、学会知识,而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

4.加强科学能力的培养

生物科学能力是指人们在观察生物、研究生物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科学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应侧重以下四个方面。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通过观察活动认识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的知觉活动,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达尔文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生物学中可供观察的材料很多,包括标本、模型、图表、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等。教师在组织生物教学、生物实验等活动时,应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培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实验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能力是学生生物学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生物学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假设、推理、分析等能力,所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指导学生做实验,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地操作、使用实验器材,尝试由实验现象导出结论,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前人的经典实验,如米勒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在现行的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课外小制作、小实验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这些活动,并要求学生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实验原理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这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认识过程,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判断和推理,其中分析、概括和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过程,而分析和概括能力又是思维能力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如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通过系列对比实验,让学生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和产物,进而构建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体系。

(4)自学能力。学生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学习,知识日新月异,21世纪更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事实证明,一个人一生所用的知识,只有一部分来自于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而大量的知识来自平时和职后的自学。“会学”的内涵就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师通过明确预习要求、布置预习思考题等方式,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应用这些新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1. 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自己预先设置的问题代替学生的思维,要根据学情而教,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把2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让他们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让他们动手实践,从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科学。有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讲出来寻求学习伙伴的帮助解决;有的问题他们可以提出来请求老师的提示或帮助得到答案;有些问题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失败中得到正确答案。还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把科学知识渗透到课堂活动中去,起到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知识,感受和体会科学知识。

2. 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着眼于“探究”。科学教学应向生活、课外开放,科学的教学内容要求老师把科学学习与生活学习实践联系起来,在科学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要把课内拓展所有对儿童有兴趣,有意义的题材中,使封闭的小学科学变为开放式的教学,以扩大科学的空间,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1 要立足课堂,开拓创新。在学习科学时,我们应该学会对自然的理性态度,学会辩证的怀疑和批判,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创新点,开拓学生求异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创造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开展求异思维的好机会。如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营养》让学生思知道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糖类和水。人们怎样利用它,让学生放飞想象、分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把握并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2.2 优化科学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资源,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科学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拓宽科学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科学,用科学。在科学教学中我们注意到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是互相渗透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所选的内容丰富,具有很新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其内容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科学的课堂就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相互渗透。

2.3 大力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中,发展各种能力,学会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在亲身探究中理解科学的含义,体会和感受到科学的奥妙和趣味,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通过学习科学,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2.3.1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3.2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同时,教师还可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2.3.3 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形成持之以恒的习惯,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3. 小学科学对科学教师的要求 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对高校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是促进高校学生全民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文章在分析我国素质教育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旨在探寻一套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即构建科学的评价结构,设定专业的评价机构,改变学生的发展理念,构建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发挥学生的评价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及发展提供重要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科学评价

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多种培养方式,然而在创新培养方式的过程中,科学的评论体系尚待研究和建立,尤其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对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形成了很大的阻力。在当下高校发展与相关体制改革中,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系统多采用期中和期末考核等单一的评价体系,这样的体系显得过于原始和呆板,不仅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有极大的制约性,同时也对高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探究创新模式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的重要性

对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直接影响我们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构建一种合理的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的素质发展纳入科学的评价系统内,促使高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培养。同时,在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评定,确认学生的现状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当下高校和社会对学生个体所提出的综合要求和素质要求。也可以研究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加以改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在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要时刻发挥鉴别作用。即对评价对象的效率、成果等做出一定的评判。能够运用标准,对教师、学生、学校管理部门等进行合理的评价,落实综合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最终培养目标。可以说,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开展,推动高校整体发展。

二、我国素质教育评价现状

(一)系统缺失

当下我国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还不是十分完善,可以说是一种缺失。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及时调整,目前对学生的素质评价仍然建立在考试考核的基础上,难以推动高校整体发展,同时对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形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二)评价方法单一

我国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依然处在单一的评价方法下,如以前是通过期中或者期末的试卷考核来评定学生,而目前这样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不少高校依然采用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单一方法和形式来确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方法不仅不能综合性地考核和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十分不利。不少学生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往往忽略了自己综合素质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更有甚者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的经验。

(三)缺乏专门的科学评价机构

不少高校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机构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甚至只能采用单一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所谓的“考试”,而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考核,与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核目标、宗旨等核心内涵相去甚远。缺乏专门的科学评价机构使得负责素质评价的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素质评价缺乏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三、实现素质教育科学评价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结构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延续的是通过单一的期中或者期末考核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评定,极易造成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跑偏”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通过了期中和期末考试就可以完成本学年的最终考核,拿到高分的学生更是将这样的事情引以为傲,并在长期过于看中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过程中成为纸上谈兵、空穴来风的理论派。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教育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一部分高校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做到了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即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试卷考核与其他考核如考勤、综合能力测试、实践能力、实习经验等挂钩,但就整体来说,能够做到的学校十分有限。大部分高校只要学生没有缺勤就可以在实践考核的环节给予很高的分数,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在建构和实现科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结构上我们应在部分尊重与保留传统的试卷测试的基础上,同时加大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

(二)设定专业的评价机构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过程过于简略,没有健全专业的评定机构。在以往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面,不少高校将评价的权利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处在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不仅不够专业,并且在最终评分上并不客观。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夹杂着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位或者某个群体学生的主观感受甚至偏见。高校对实现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是更加科学的,也应当是更加公正的。应设立专业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职称、学历都应该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如在评价机构人员的学历和教育背景方面,以学过教育学专业的人员为优,同时要注重对学过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人员的聘用。以学过教育学专业的为相关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相对于其他的教师或普通行政人员更加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和教育特点,对高校学生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最终考核的评价标准等都有更为客观和科学的制定方法;有人力资源相关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则可以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结构构成和比例构成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最优化的分配。在专业评价机构的辅助下,对高校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变学生的发展理念

当下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在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起着基础的支撑作用。对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大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和学习中,认为评价考核体系就是通过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或加上简单的考勤来进行最终的评定等,容易形成死读书就可以取得优秀的评分的想法。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极大地阻碍了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一部分高校在对学生民主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由于熟悉传统的评价方式而对学校新提出的评价和考核方法表现出抵触甚至排斥、厌恶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反过来影响高校对于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推动科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阻碍。学生思维和发展理念的构建对于建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推进者的角色。应当通过教育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注意到自身的发展应当是平衡的、综合的、全面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具备综合素养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学生通过逐渐梳理发展理念,从科学、正面、客观的角度对自身的发展做出最终的方向性思考,不断使自己向综合人才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构建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应当注重评价体系的个性化和灵活性特点。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当广泛适用于所有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评价的基础上,应当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广泛的了解,尤其是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和实际能力的鉴定等应当采取更为个性化的方式。如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素质评价时,应当对学生实际的专业知识测评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法院实习能力等结合起来,这更加符合法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走向。这样的个性化评价不仅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针对性与倾向性,同时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科学性,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在广泛适用于普通学生和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同时,及时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具体评价方法和评定标准的调整。

(五)发挥学生的评价功能

在进行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中,校方不仅要采取实用、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方法,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如对学生进行民主测评或民主评价,该做法的优点是能够对个体学生在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考核通过后,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测定学生个体的实际人格、实际能力,以便根据有可能出现问题,对其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使其真正做到综合发展和优秀成长。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发展和高校的整体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学生个人的长期发展具有塑造和引导的作用。应从多元化和可行方面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

作者:田晓艳 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碧芳,毛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

[2]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2).

[3]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1).

[4]敬采云.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

[5]舒志定.论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旨趣[J].教育学报,2012(3).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6篇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等方面的基本计算;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

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创造了条件。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抽象、推理和论证;应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持久的知觉过程,是和思维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了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并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不良习惯。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③了解实验原理;④掌握实验方法;⑤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文方面,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

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或日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好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一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多采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差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4.意志。意志是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契而不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复杂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如深奥的原理难以理解,习题难懂难做,不良情绪的干扰等。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单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如设计一项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任务,让学生长期坚持去做。还可结合化学史教学,介绍有关科学研究工作者为人类进步不畏艰险、奋勇登攀的优秀品质。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7篇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切实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素质,特制定本大纲。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素质,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使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在广大农村形成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学法守法、勤劳致富的新风尚;着力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民经营管理和创业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民学习科学知识、适应现代文明、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国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95%以上的乡村能够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农民科学素质能够基本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上述目标任务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年至2011年,启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力争全国3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30%以上的乡村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

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5年,深入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力争全国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70%以上的乡村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

第三阶段:2016年至2020年,全面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力争全国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95%以上的乡村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

三、主要内容

2011年至2020年,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法知法守法,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和农村社区事务。

3、树立科学文明的新观念,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反对封建迷信,不信xx,远离“黄赌毒”。

4、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5、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崇尚生态文明,治理农村脏乱差,改善居住条件,建设生态家园。

6、了解党的“三农”政策,运用惠农政策加快家庭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

7、学习科学种养技术,提高务农技能,积极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

8、了解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等投入品,掌握动植物重大疫病和常见病虫害的基本防治技术。

9、树立节约资源意识,掌握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等技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

10、了解农业的多种功能知识,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等农业新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1、了解农村生产生活安全常识,掌握农机操作技术,科学使用农药,安全应用家用电器,遵守交通法规。

12、学习外出务工职业技能、掌握城市生活常识和安全生产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职业病和传染病。

13、学习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工具,获取有效生产生活知识和信息。

14、掌握经营管理基本知识,科学配置家庭土地、人力、资金等农业生产资源,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15、了解农村金融和财税基本政策,合法运用农村信贷发展生产,反对高利贷,抵制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等非法行为。

16、了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法规知识,树立互助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7、了解农村社会保障基本知识,积极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险,掌握灾害防范基本常识,增强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

18、掌握生活卫生和健康知识,预防生理和心理疾病,提倡合理膳食,坚持锻炼身体,有病及时就医。

19、掌握文明礼仪基本常识,诚信待人,处理好家庭和邻里关系,建设和谐农村。

20、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好习惯,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增强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本大纲落到实处。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各地要切实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依据本大纲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落实工作职责。

2.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制定和完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各地要大幅度增加农民科学素质教育投入,设立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专项资金,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

3.健全机制、强化考核。健全农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工作合力。整合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格局。建立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评价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和奖惩,逐步建立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激励机制。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8篇

推进素质教育是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科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带头投入科研,要做到重点攻关广泛发动相结合。只有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既然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那么毫无疑问地需要一支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现实条件下,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班级,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主环节在课堂,而班级教育、学科课堂教学的直接施教者归根结底是教师。学生良好素质教育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来引导和示范。

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和谐统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为人师表,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树立奉献于教育、敬业爱岗、执著追求的师德风范,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不断创新师德建设的途径,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倡导以爱和责任为核心的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师以严谨笃学、自尊自律的态度教育每一个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而且未来教育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并无绝对严格的界限,合格的教师必须终身学习;未来的师生关系并非单向传输而是双向交流关系,要求教师拥有渊博的学识,能面对学生各种方式、问题的对等交流。所以每个教师都有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的义务,即在知识结构上必须有整体性的迁移和结构性的转变,即质的飞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可以派教师离岗进修,在师训部门和师范院校指导下在岗进修,可以在校内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等。但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教育科研或教研部门指导下,教师积极参与有实际针对性的教育调查、专题研究、课题实验等。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用先进的教育和理念,同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加大对教育科学的研究。建立和完善适合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以创造一个合理评价、公平竞争,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根本出发,自觉在教学工作中推行素质教育。

总之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管理制度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发展。高职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基础教育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具有修养性和责任性的素质教育。高职素质教育不等于音、体、美教育,而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包括某种学识、技术、技能,还包括受教育者的品质因素和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它不仅是公共课、专业课加文化素质教育课,而且贯穿于高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一教育和教学环节上。在高校中加强素质教育,应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应该把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应,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出路。

一、当前高职专科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高职专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相对于本科学生有明显的不同,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状况和特点,综合评价高职大学生的素质状况。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总是处于矛盾游弋的状态中

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了解,高职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没有明确目标,做事缺乏韧性和毅力;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缺乏个人的主见和判断力;他们注重个性的发展却忽略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务实、独立但功利性强,缺乏自我认同;他们自立意识强烈但意志品质薄弱;他们自信心很强但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在我们做的一项“高职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中,64%的高职大学生由于受到就业、情感、经济、学习、竞争、社交等方面的压力,无法静心学习,虚荣心膨胀,整体素质和个人修养明显不足。

2、师德滑坡,高校教学思想落后,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师德严重滑坡。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反映,一些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方法、授课艺术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教态刻板,知识陈旧狭窄,课堂气氛沉闷,甚至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兼职赚钱,工作应付了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另外高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专业及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要求,导致高校办学目的和教育管理趋向功利化,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

3、家庭教育观念陈旧,使素质教育源动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与能力,而在追求知识与智能发展的同时,却舍弃了许多人文价值的追求,导致传统美德和素质的失落。在家庭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自己对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与具体方法、理论认知与现实情况、指导思想与实际措施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和迷茫。调查显示,有65%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困难”;而“实在无办法、束手无策”的占9.8%;90%以上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近20%的家长表示他们缺少教育方法,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家庭“本源”教育的失衡,放缓了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步伐。

二、高职专科学生素质教育对策研究

创建创新型社会不但要求拥有高智能和高素质的人才,更大量地需要实现知识由潜在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转变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教育。

1、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

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的矛盾性,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的迷茫和消极颓废的生活态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识别各种错误思潮,自觉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为谁学”、“为什么学”,并化为内在动力,这是高职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素质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充分发挥制度育人功能,建立合理的个人行为准则,突出学生个性发展,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培育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完善学生的个人修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2、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必须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下决心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选取与现代企业技术相匹配的教学内容,突出一线生产特点;下力度改善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强化校企联合,开发与现代企业技术相配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在考试的成绩记载上,提高学生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内容在课程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加强人文、文化素质的教育;减少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尤其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注重师德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师培训和分配制度,考核内容应更多地关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这是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3、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完善家庭与学校合作机制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基础、本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其他两种教育无法替代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而学生家长的介入,是解决一系列难题的一个积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建立一个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制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条件成熟时,可由校方牵头成立“学生家长联合会”等组织,密切家长与校方的沟通联系;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家长信箱”、“家长视频座谈会”、“家长视频接待日”等形式,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及表现情况;也可以开设“网络家庭教育讲座”,详细讲解子女所学习的专业性质、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情况;介绍学校学籍管理及日常行为管理等相关制度;也可以在网络讲座中发挥学校教育资源,推广和普及家长职责、家庭教育相关基础理论、心理健康知识等教育常识,从而激发家长参与学生素质教育的热情,提升家长的修养和能力,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发展与辩证统一。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第10篇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所需求的社会人才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使得需求人才的层次更为细分化,类型也更加的多样化,加速了高等院校的对自身的教育定位,使得本科院校也细分而产生了5A的理论型本科院校于5B的实用性本科院校的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问题也被大家所关注。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定位同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高度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所不同,因此仅简单地将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直接套用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显得有些牵强,由此看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就显得有些单薄。

二、改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教育地位和作业科学定位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愈来愈大,职业教育的建设不仅在人力强国,构建科学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业,同时也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改善民生的教育的良好载体。但是纵观文献,职业教育的研究,仅仅停留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层面,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少之又少,而应用型本科院校顿河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又有很大的差异。

1.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深刻的认识他所带来的深刻作用,缔造出现代本科职业教育的社会良好环境氛围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确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要进行战略性部署、设计、统筹的规划,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整合模式职业教育的建设,使得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在科学的、系统的规划下避免重复建设的有序进行。协调有关职能政府单位加强横向联系,推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对职业教育的模式建立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引导从政策上和舆论上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形成一种“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理念,从根本上使得职业教育的参与者(教师、学生、社会力量)感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加深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营造快速发展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现代的职业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存在着政策缺位、指导不利的状况,同时也存在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现象。人力资源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能上存在着交叉,分别肩负着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同时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分离,劳动市场的用人信息和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不衔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分离。因此需要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的衔接与统筹,尤其是加快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关联性,进行学籍互联、学生互换、证书互通的新机制,建立本科职业教育发展和各类技能型人才开发的新通道,建设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构建外部开放、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本科应用型职业教育体系,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有门”。

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就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学校专业设置和布局不合理,办学模式缺乏灵活性;课程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和生产技术更新;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强;在校生素质不高,给学校安排教学工作、实现培养目标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造成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缺少特色,缺少吸引力。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隐形教育课程建设

当前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完成主要通过显性职业素质课程来实施,或称“知识性的、理论性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获取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教科书的“关于道德的知识或道德的观念”,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属智育范围的知识性德育,往往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愿望,缺乏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适当引导,教育过程缺乏愉悦性,教育效果缺乏持久性,教育方法缺乏激励性。因此,必须着眼于挖掘学校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特别是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对道德责任能力培养的作用,才能提高德育实效。

上一篇:课程建设评估范文 下一篇:营销广告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