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4:16

科学发展研究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高端智库――致力于国家发展、进步的“思想库”

承担宏观分析,政策建议,学术研究,发展规划,会议论坛,教育培训,出版图书, 并设立了公益基金开展公益项目。

面向各级政府提供如下服务:智库产业区、科学发展观示范区、科学发展观评价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城区)发展战略规划、园区发展规划和省级新区升级部级的服务方案。

一流团队――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三届国务院参事、两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担任院长。

拥有百余位各领域、多学科的权威专家,为决策者在处理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政党建设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方法、思想。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

国务院参事、两院院士,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专家型领导干部;二是全国省区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三是国内外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

丰硕的成果――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储备

主持“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等多项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较早提出了一大批理论上刚刚破题,实践上刚刚探索的研究课题,发表了上百份有分析、有思想、有分量的政策建议,有些直接为中央决策所采纳,有些被用作制订政策的重要参考。

面向社会出版政策研究专(编)著近50 多部。其中《五个统筹丛书》2006 年荣获优秀学术著作奖,《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作为2006 年“两会”代表、委员读物,《统筹城乡发展》一书作为2007 年“两会”政协委员读物,《城市更新》一书作为2012 年“两会”政协委员读物,《科学发展观丛书》(10 册)作为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读本。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公学网)http:// 的点击总和达亿万人次, 已成为集资料下载、远程教育、视频授课等功能为一体的超航母级学习平台。培训全国各地基层干部、企业家学员5万多人次。

具有完成中央部委和全国近20 个省市100 余项政府战略咨询服务课题的经验积累。

部分案例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研究生;科学发展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一个研究生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研究生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也会导致研究生不同的发展结果。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一、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应是知识的全面发展,还应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1.研究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专业知识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知识是研究生的立业之本。因此,研究生应首先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只有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研究生除了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研究生广泛涉猎其他学科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而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2.研究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能力的全面提高。研究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很多方面,这里着重强调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实践能力的发展是研究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最终归宿。研究生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研究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学以致用,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3.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还应拓展自身素质。研究生素质的发展包含很多的内容,这里着重强调研究生先进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

先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是研究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俗话说,学习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不管你学历高低,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道德素质不好的研究生,他的学习再优秀、能力再强,也是无益于社会的,甚至对社会的危害越大。研究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增强尊师、敬业、进取、协作的品质,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振兴、科技进步及知识创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是研究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里的身体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双方面。对研究生来说,身体是学习、科研的本钱;心理是战胜困难的基本要素。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不辞辛劳的工作,它需要研究生长期的努力。没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研究生很难取得成就。

二、研究生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要有协调性和均衡性,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首先,研究生要协调自我发展。研究生要协调好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的关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前提,能力是知识的转换,素质是能力的提升。这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因此,研究生要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一边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与人交往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先进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次,研究生要协调自我发展与他人发展。研究生做到个人与他人协调发展是自身发展的保障。个人的发展有赖于与他人的团结、协作。自我封闭,自我孤立,只能导致落后。研究生要学会处理好个人与宿舍成员、班级同学、其他校友、导师以及其他老师的关系,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为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再次,研究生要协调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做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

三、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要现在发展,而且要保持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

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生活不同于生存。生存只为了活命,而生活的目的是追求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研究生应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远离低俗的生活,保证生活持久的健康和活力。

学习方式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替不断加快,研究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研究生必须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习,注重建立自己可持续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学习掌握知识。

人生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研究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生以后的路还很长,还很艰巨。研究生要作好人生长远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树立长远的目标,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作好人生定位。研究生还要有前瞻意识和超越意识,对自己的人生前途充满信心,正确看待人生中的一切困难、险阻。

总之,科学发展是研究生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生只有通过科学发展才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他人、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协调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4-11-21(3).

[2]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

[3] 中共重庆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4] 郑刚.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的必备素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4):52-56.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1、研究基地进一步增多。国家高度重视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于民族地区的优势,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在民族院校挂牌成立了很多研究基地并划拨了大量研究经费,为民族院校得哲学社科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科研平台。如国家民委继2011年在民族院校设立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又于2014年设立了第二批19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8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等学校相继设立的15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设在民族地区院校和民族院校的共计12个。

2、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15所民族院校。随着民族院校的蓬勃发展,以民族学为特色学科的学科专业体系越来越健全,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由原来的学科发展体系不健全,小规模(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不多,学生人数不多)、单一专业(分支体系不完善)、培养模式断层(大部分民族院校本科、硕士、博士断层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地改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员人数不断增多,科班出身的师资队伍所占比例提升。如大连民族学院通过设立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以项目为牵引组建了人文社会学科的12个科研团队,围绕中国文学、应用经济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民族院校集聚了一大批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队伍的壮大对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

3、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随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00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共承担部级项目200余项,省(部)级项目8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特别是在古典文学、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彝、藏、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需要,更是民族院校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需要。民族院校优势和特色学科推出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国家在新形势下确定发展战略、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依据,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

4、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学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与相互启发。随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国内的学术交流,还是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开放程度逐渐提升。如在广西民族大学的倡导下,2004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和东南亚举办六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不仅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也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学术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放发展进程与繁荣发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扩展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思路。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民族院校哲学科学发展的因素:首先是学术研究中的浮躁之风。部分科研人员理论功底不扎实,田野调查不充分,在写作时多用二手材料,脱离实际做研究,这样的学术研究会对政策制定和实施形成误导。其次是对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认识不清。表现在做学术研究时,把自己束缚在“纯理论”之中,脱离了民族地区实际,这样就失去了“学以致用”的研究初衷。再就是学者和决策者的链接不够。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思路体现,应该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引导。但很多官员和学者的研究思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学者和官方在思想链接上的误差。

二、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努力

推进民族团结哲学社会科学一直以来是我国民族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一直以来对于传承与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民族院校开设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民俗学、人类学等课程都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形成了我国民族院校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民族团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学习。作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学习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平等是处理一切民族关系的首要条件。民族平等是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权利;同时,民族平等也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平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深刻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院校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融入民族团结教育,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3]

2、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我国的民族院校大都设立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内的很多学科诸如民族学、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正是我国民族院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这些院校的师生有很大部分来自民族地区,对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的民族院校本来就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重任,因此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该担负起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引导,更是一种接地气的实践上的操作。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可以激发起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为民族团结打牢基础。

3、为国家的民族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我国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社会服务。民族院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通过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熟知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最能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获取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信息,洞悉民族关系和民族社会发展过中的困难与问题,为各级党政部门献言献策。同时,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为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赋予理论升华和鲜活的生命力。

4、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国家统一。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都地处中西部和边疆地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周边地区所面临的矛盾也很多,这也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民族院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从历史源流、族群关系、经济交流、文化互动等层面可以为当地民族关系和社会治理等提出参考建议,以供政府采纳,从而为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出谋划策。比如,广西民族大学近两年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就是关于中国边疆地区边民问题方面的研究,该项目成果对于研究如何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国家认同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个动态的历史的范畴,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要高擎科学民族观的旗帜,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安排。

三、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科学民族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民族观,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观点和态度,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科学分析的产物,是长期以来人们了解认识民族及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我国的民族团结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民族团结教育又要以科学的民族观教育为基础。具体到高校的层面上,则需要民族院校及其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致努力,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民族观教育,为我国的民族团结注入不竭的动力。

1、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我国的民族院校都普遍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这是学生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总体不容乐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大多数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课程属于指定选修课,学生从思想上认定了其“副课”性质,而且课时开设偏少,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困难。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广义的民族观教育并不仅仅包括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还包括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这是培养科学民族观的重要前提。同时,关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关的时事政策的学习也是民族观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课程学习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族问题进行讲解和介绍,为学生答疑解惑,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民族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民族院校经常性举办民族文化周活动,在一些重要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观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大学生参与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益于充分展现我国多样性的民族文化风情,体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谐共融的精神风貌。现代大学生与网络接触频繁,他们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民族观的教育,如开辟专门的民族观教育网站、微博、微信,向同学们宣传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同时,宣传栏、广播、校报等媒体对大众也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在民族观的宣传教育上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民族观教育的熏陶。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着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可以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4]

3、以社会实践活动贯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大学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大学生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走向社会的前沿阵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锻炼和增加生活经历的重要课程,也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演讲、学术报告和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等。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深入民族地区切身体会和接受锻炼,并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当地群众。民族院校还可以支持学生成立民族文化研究团体,让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民族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中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阔理论与实践视野,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如湖北民族学院学生社团“大学生瞭望社”就经常组织学生对武陵地区社会与文化进行调查,并定期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讲座,有效地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助力了学校科学民族观教育的开展。

4、通过院校交流合作为科学民族观教育提供动力民族观教育也不能陷入闭门造车之中,还要加强各个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互相了解与借鉴。不同的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如果大家能在保留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采集他山之石,交流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则会进一步民族院校的民族观教育工作。西北民族大学与兰州大学的师生就经常进行民族社会与文化调查与研究方面的交流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两所院校之间民族观教育的优势互补。再如,利用每年寒暑假在武陵民族地区进行调研的机会,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吉首大学等院校的师生常常共聚一堂,就本地区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民族学教学与研究、民族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主题进行广泛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各自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观教育的发展。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渊源

中图分类号:X-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70-02

科学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思想在当代的实践。从理论渊源上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思想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有利于人们从马克思主义渊源上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有利于人们在新形势下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可以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党提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所谓科学发展,就是指能够体现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要求,遵循客观必然规律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始终突出和体现着科学发展的主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通过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运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到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和本质特征。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遵循《共产党宣言》中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深刻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人们在考察和说明历史时必须要确立和遵循的一种科学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时,充分体现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美好目标的必然性,体现和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思想。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科学发展思想为我党实现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宽广胸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善于把握世界局势,借鉴外国经验,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再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都是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反映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这一实践有力地证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管用的。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就一定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阐述的人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

自由的个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思想体现了社会制度发展与社会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表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这与《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人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概括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上的未来社会,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对这一思想也多次作过表述。1894年,瑞士准备出版《新纪元》周刊,请恩格斯找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抄录了《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答复。从这里不难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是将“自然-人-社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这个表述也是《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思想。

(二)我党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明确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自身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我党根本宗旨相一致的原则,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思想,因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我党的执政理念。这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它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学基本思想,标志着我党从过去片面地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为自觉地重视人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是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二者密切相连,科学发展要求社会必须和谐,而社会和谐又能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体现着科学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社会和谐思想就包含和体现着科学发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不但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情景,而且直接使用和肯定了社会和谐的命题。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社会和谐的命题和目标

《共产党宣言》提出和阐述的社会和谐思想中,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与其他人的自由发展不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关系,和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当然这里所说的和谐并不是无矛盾的和谐,而是和谐存在于矛盾的共存与矛盾的有效解决之中,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这就是说,在未来的美好社会中,社会的和谐与科学发展,是通过社会矛盾的共存和矛盾的斗争而达到矛盾的融合,最终来实现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我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目标,正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和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共产党宣言》提出和阐述的社会和谐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伟大实践。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

社会和谐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二者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统一提供了依据。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久,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不仅将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六个必须”的指导原则之一,而且从七个方面作出了系统部署。这就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10-18.

[2] 王明贵.党的创新理论的地位作用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9.

[3]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科学发展; 财务治理; 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部分高校重发展规模轻质量管理;重经费投入轻办学绩效;盲目扩大基建规模,背负巨额债务,财务风险增大;经费短缺与浪费并存。这些现象严重阻碍着高校的科学发展。因此,完善高校财务治理对于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学发展与财务治理的理论联系

高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办学经费的不断投入,因此,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财务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

(一)高校科学发展的内涵

高校科学发展是指高校在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和协调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既保证当前发展,又重视长远规划,推动高校公共目标的实现。高校科学发展要求高校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迎接未来的挑战,构建保障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高校财务治理的内容

高校财务治理是指高校治理主体对学校财权进行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配置财权,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进行相互制衡,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治理效率。财权的配置是高校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相互制衡是高校财务治理的基本状态。高校财务治理是从宏观上对学校财务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控制,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体内容包括拟定学校财务战略,决定财务管理的服务与发展方向,选择财务控制的途径与手段等。

(三)高校科学发展与财务治理的内在联系

财务治理作为高校治理结构的核心,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科学发展。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财务治理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用创新的理念加强财务治理,主要包括如何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学校筹资、投资及分配行为,科学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建立财务约束与激励机制,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完善高校财务治理体系。

二、高校财务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高校财务状况并不乐观,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都直接阻碍着高校的科学发展。

(一)高校财务决策机制不完善

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意味着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相互协调与制衡。完善的财务决策机制是规范财务行为、维护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高校的财务决策机制并不完善,缺乏集体决策制度和控制监督制度,致使内部权力失衡。比如,一些高校盲目扩大基建规模、盲目增加银行贷款,使学校背负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有的高校领导者盲目决策投资,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等。诸如此类的现象,直接反映了高校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学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失灵。财务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高校投资理财的盲目性和非理性,增加了财务风险,直接影响高校的科学发展。

(二)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随着高校自筹资金比重的增加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高校经费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其资金使用效益却不高,现有的办学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经费短缺与浪费并存。在大幅扩大招生规模过程中,部分高校多校区办学,学校资源缺乏有效配置,重复建设和设备闲置现象严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校舍等资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同高校间及高校内部各院系之间缺乏资源共享机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使得学校物力与财力资源浪费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内涵提升。

(三)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者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的现象,高校的财务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有些制度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形成,经济活动及财务工作均处于监督不力的状态,部分高校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近些年来,部分高校在基建投资、基本建设、设备采购等领域出现了重大的腐败案件,主要是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从而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高校财务风险凸显

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债务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及财务管理风险。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只有靠银行贷款来解决,由于政府并未对高校贷款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不少高校的贷款规模超过其偿还能力,面对到期的巨额贷款,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借新贷,还旧贷”。近年来,教育部和部分省市政府已实施了化解高校债务的措施,积极帮助高校偿还贷款,但是,从总体来看,高校负债发展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高校科学发展的财务治理策略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构建有效的高校财务治理体系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完善经济责任制

财务治理的实质是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配置,建立相互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契约安排,高校财务治理必须首先解决财务决策权力配置这一核心问题,对内部的各种财权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权力的相互制衡。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作用,以有效约束领导者的权力。高校应组成学校财经委员会(或财经领导小组),主要职能是负责学校财经事务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拟订财务保障规划,编制资金分配计划,拟定财务管理制度,审议财务会计报告等。由财经委员会负责学校财经工作的同时,高校可成立投资咨询委员会、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共同发挥监督及决策职能,强化内部监督,实现学校财务决策的透明化与科学化。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建立的过程,也是对高校财务治理结构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权力和责任配置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备的经济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及财会人员在财务工作中的权力与责任。通过实行责任追究制,健全惩处体系,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制度的制约功能。

(二)依法筹集办学资金,优化配置财力资源

稳定的经费来源与充足的办学经费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尚未完善的背景下,依法多渠道筹资,是高校财务治理的重点。面临经费短缺,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财政拨款有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自身的人力资源与科研优势,有效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增加社会服务、校办产业、社会捐赠等收入,充分发挥高校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扩大社会资源,吸纳社会资金。这些举措不仅能够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经费支撑,而且能够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财力资源配置方式是影响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意味着高校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分配,优化支出结构,最大程度地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高校的财力资源配置,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实现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体内容包括加大教学投入,加强课程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重点支持科学研究、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的经费投入等,推动学校产生显著的标志性成果,实现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建立财务绩效考核机制,建设节约型校园

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是指高校在一定时限内的经费支出与其所取得的绩效目标、效果等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对高等学校实行绩效考核,有利于高校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责任观,有利于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增强效益意识。科学的财务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多校区办学,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浪费严重等现象,必须建设节约型校园。第一,加强资产管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共享,尽量减少重复购置与资产闲置现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二,提倡节俭办学。努力减少“三公”经费支出。第三,鼓励节能降耗。将节能指标列入学校各部门的绩效考评体系,制定激励政策,降低能耗杜绝浪费。

(四)健全内控制度,规范财务管理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财产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内部控制包括在组织内部采用的,以保证资产的安全性、核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营能力、促进管理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为目的的计划,以及所有与之相协调的方法和措施。因此,高校要健立内控制度并保证其贯彻实施,对实物资产、货币资金、物品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控制。第一,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学校各职能部门处理经济业务的范围、权限及程序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个别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第二,强化预算控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严格规定预算的编制和调整程序,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的分析与控制,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第三,加强会计业务监督。高校在对财务会计事项进行处理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与完整。第四,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明确财务处、国资处等资产管理部门的责任分工,强化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五,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效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与监督职能,保证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明确化解债务责任,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形成与影响,直接威胁高校的科学发展及各项事业的有序开展。部分高校债务负担较重,债务规模超过还款能力,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要明确高校是化解债务的责任主体,必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在积极争取政府化债资金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大自筹资金力度,努力拓宽筹措化债资金的渠道,利用民办独立学院收入、校办产业利润、社会服务、土地置换、社会捐赠和争取优惠的金融政策等渠道筹措化债资金,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春华.大学经营的财务视角[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朱永良,王旭林.高校财务治理模式及其选择[J].财会研究,2010(12).

[3] 赵建军.我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5).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6篇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当前,有关方面正在拟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要成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五年规划,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14-02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的不同观点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从目前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学者们主要有四个观点:“三段论”、“四步说”、“六段说”以及“七步曲”。

三段论。张国镛、徐东在《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析》中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各个发展阶段分为:从萌芽到基本形成阶段、从提出到基本形成阶段、从丰富发展到形成体系阶段三个部分[1]。

四步说。邹谨、齐德全在《简论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贡献》中则是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贡献的考察状况,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深入贯彻落实阶段[2]。

六段说。张宁在《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可细化为六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贯彻落实阶段、继续完善阶段[3]。

七步曲。韩振峰在《科学发展观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分为七个步骤简称七步曲。即,正式提出、地位的最早阐释、科学表述的正式形成、战略地位的重要提升、理论框架的初步概括、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指导地位的最新阐释七个阶段[4]。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源自实践的需要,它的发展成熟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当前学者针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落实情况,把它的实践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步实践阶段和深入实践阶段。从时间上来看,初步实践大致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到十七大召开前截止;深入实践阶段是指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到党的十召开前这一期间。

(一)初步实践遇到的问题

步入新世纪,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党为跟随时代步伐,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意愿,抓住和利用战略机遇期,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困难的新理论。同时,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首先它需要时间让人民去了解和接受;其次,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面临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因而实践初期便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1.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彭易芬在《对中共十五大以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认识的研究》中指出,效率与公平问题,自十五大以来的历届决策,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5]。

2.在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牛兰英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中指出,这两者关系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必然要求,而科学发展观理念在于谋求化解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着力改善民生,大力进行社会建设[6]。

3.在如何处理城乡、地区关系上。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在我国由来已久。赵黎明和胡鞍钢分别在《城乡消费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和《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中指出,当前我国的城乡和区域差距过大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还有扩大的趋势。

4.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上。曹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中指出,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我们仍然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

(二)初步实践取得的成效

科学发展观初步实践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得到缓解,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被引导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这可见诸朱之鑫的《“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的《“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与增长效益实现了统一。

2.改革事业稳步推进。我国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稳步推进,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3.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民生改善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教文卫事业长足进步。国家着力推进结构升级,扶持就业创业,大力发展民生事业。

4.民主法治稳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并加强和改进政府的工作能力。

(三)深入实践遇到的问题

随着科学发展观地位的逐步提高以及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这一理念逐步被更多的党员群众所接受。如何引领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实现科学发展、提高引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落实五个统筹实现科学发展观等成为深化实践的重点。

1.如何引领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周杰在《论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中指出,当前的社会风尚偏向利己主义,而旨在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实质的科学发展观没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7]。

2.如何引导各方面积极性实现科学发展。在《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引导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8]。

3.如何落实五个统筹,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王法仁在《高度关注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关于落实“五个统筹”发展战略方针的一点思考》中指出,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9]。

(四)深入实践取得的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进一步解决了初步实践遇到的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层次。通过深入实践的过程,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整个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阶段。

1.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入人心。曹翠生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全党共识[10]。

2.转变发展观念,实现绿色发展。陈仲常在《中国GDP能源消耗强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解析》中指出,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表现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并初见成效[11]。

3.五个统筹取得突破性进展。五个统筹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学者们指出新世纪以来到2009年,我国进一步加大农村扶持力度,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与此同时,政府逐年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关注民生,有效调整了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我党历次会议都把它作为重要议题。深化改革方面,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积极调整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境界。到党的十基本达成了深化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目标。

三、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进程这一命题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就是党的十以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的过程还很少有学者涉猎。为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确立新的研究视角

针对当前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过热,引发不少学者在研究角度上跟风,研究内容重复较多。在接下来的研究当中应该针对一些未涉及的领域,如从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发展进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等进行研究。总之,党的十的召开使科学发展观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绝不是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终结,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

(二)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

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历史进程方面的研究文献众多,但是多数研究的层面太窄,研究的深度也不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如何使自身的研究成果更为系统,更具体系性将成为研究的重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科学发展观成熟阶段的界定仍然是一个争论的焦点,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镛,徐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5):19.

[2]邹谨,齐德全.简论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贡献[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9(3):10-12.

[3]张宁.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J].党的文献,2012(2):72-80.

[4]韩振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进程[J].岳麓讲坛,2012(19):33-35.

[5]彭易芬.对中共十五大以来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认识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6):105-107.

[6]牛兰英.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27):7.

[7]周杰.论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J].观察思考,2008(1).

[8].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J].党建,2008(10):4.

[9]王法仁.高度关注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关于落实“五个统筹”发展战略方针的一点思考[J].海南人大,2004(9):54-55.

[10]曹翠生.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桂海论丛,2012(3).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8篇

2006年12月22日,省委召开重大课题调研动员会。省委决定,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围绕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确定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开展调查研究。

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着眼长远发展,深刻认识省情,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切实措施,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开展这次重大课题调研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之举,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是筹划好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基础工作,是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现实需要。要通过调查研究,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智慧和精力集中到推进科学发展上来,不断谱写我省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杜青林强调,这次重大课题调研,要着眼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突出调研重点。既研究当务之急、当务之重的问题,又要研究关系根本、关系长远的问题;既要搞好经验的总结,又要进行问题的探索;既要反映实际情况,又要提出对策建议。

怎样搞好这次重大课题调研?杜青林要求:一要明确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指导原则,做到了解实情有方向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思想方法,做到分析实质有原则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检验标准,做到提出决策有科学性。二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勇于突破观念陈规,冲破思想桎梏,敏锐地发现新事物,勇于接受新观点,科学总结新经验;要敢于坚持求实精神,了解现实情况,反映真实问题,提出务实建议;要敢于拓展观察的新视野,挖掘思维的新深度,实现认识的新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况。四要注重把握规律。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注重把握带规律性的东西,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总结和研究各地创造的体现中央精神、符合四川实际、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五要讲究调研方法。可根据调研课题,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对比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并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杜青林强调,此次调查形成的报告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制订计划,组织精干的力量,派出得力的人员,集中精力抓紧抓好调研,保证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9篇

京津冀协同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随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出台,“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提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规划被列入“十一五”规划,2004年《廊坊共识》签署。国家发改委编制有《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13年,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出。目前,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协调对接工作已经在很多部门之间展开,在很多领域形成了共识,签署了合作协议。京津冀区域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天津两大国际性城市为中心,海陆空运设施和线路组成的放射状交通网络体系,城市间交通具有较好的可达性。京津冀铁路营运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高速铁路的应用和推广京津冀城市间通达性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路网比较完善,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高。区域内有7座机场及正在规划和建设的首都第二机场,航空运输较为发达。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丰富。历史上形成了能源、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纺织、汽车、食品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较早,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在京津冀地区发展比较迅速,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产业转移趋势良好。近年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为目标,部分不适合的产业被由北京逐步转移至天津和河北,涉及机械制造业、钢铁冶炼、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很多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劳动力数量等要求高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内先进企业的总部、研发机构进入核心城市,体现了产业转移的良好趋势。

2廊坊市生态环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廊坊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重视不足。能源消耗量大,而且所使用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廊坊市的自然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系统退化,不符合当前科学发展的需要。空气、水、森林、土地、人口等存在多方面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持续性不佳,科学性不足。空气污染和水资源问题尤其突出,是当前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廊坊市空气污染冬春季较重,属于煤烟、扬尘和汽车尾气混合污染,受到地形限制及冬春季逆温、风沙作用等多方面影响,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特征。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廊坊市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工业生产是造成廊坊市空气污染的首要原因,居民生活也是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机动车拥有量增加,机动车尾气对廊坊市造成的空气污染日益突出。房地产建设规模增大,建筑扬尘也成为了加重粉尘污染的重要原因。廊坊市水资源总量约1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约占三分之二。廊坊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约为国家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和河北省平均水平的60%,水资源严重不足。廊坊市地表水用水量大于地表水产水量,地下水用水量远大于地下水资源量。工农业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农业用水约占80%。廊坊市用水水源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不足,微咸水利用量微乎其微,雨洪资源尚未有效利用,再生水回用率不足中水量的三分之一。超采地下水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区面积已相当于廊坊市国土面积的50%,且仍呈扩大趋势。廊坊市地表水均为季节性过境河流,受到上游城市和自身未达标废水排放的影响,地表水资源匮乏且水质低劣。

3廊坊市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要求

第一,廊坊市的科学发展应以实现京津冀总体发展目标为原则,不应过分计较一城一地的短期得失,必须配合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工作。第二,要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发展适度优先的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的同时,经济发展所受影响应科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合理解决经济发展导致的用水等需求增加与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及环境污染问题。第三,廊坊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均应循序渐进,不能对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过大影响。第四,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中廊坊市要注重借助区域内先进城市的资源,争取在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获取帮助和支持。

4生态发展新要求下的廊坊市科学发展重点与建议

廊坊市应在政府主导下,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区域共同发展认识,普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城市科学发展理念。应促进京津冀区域共同完善污染防控体制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环保、公安双重管理的执法体制,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应弱化京津冀行政分割影响,强调协调效果和工作效率,充分借助北京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廊坊市应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发展方向。促进金属加工、钢木家具、人造板等传统县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淘汰高污染产业,特别促进低耗水高效益的新型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与京津高关联度的产业,抓住首都教育、医疗、会展等功能疏解的机会。进一步挖掘廊坊旅游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节水农业,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充分利用现有园区,鼓励地方特色发展。廊坊市应以满足京津冀高可达性、高效通需求为目标,处理好廊坊市与京津冀各城市间城际交通和廊坊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优化城市间通勤和城市交通体系,全面实现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提升公交、自行车加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水平。建立拥堵时段、区域公交专用道,实现公交优先。促进京津冀公交一卡通早日实现互连互通。优化社会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使之与公共交通科学衔接。以高校为切入点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提倡自行车交通,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做好步行系统规划,充分实现步行系统安全性、整体性和连续性,避免步行空间被挤占。减免公交票价,引导市民减少私家车使用。对私家车采用与北京一致的高要求排放标准,供应高标准燃油。制定优惠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短期内,特别是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下也可考虑采用限号限行措施减少排放总量。廊坊市应努力降低煤炭使用比例、促进天然气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新上马的各类项目可以采用天然气或石油的均不应允许使用煤炭,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优先使用天然气,引导企业进行煤层气、页岩气使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尝试。尽快完成居民采暖集中供热、热电联产,淘汰分散取暖燃煤锅炉,完成由燃煤到清洁能源的转换。廊坊市应将太阳能作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选择,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应充分利用农业种植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禽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发展生物质能源。重视科技支撑和产学研结合,加大补贴力度,促进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沼气、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应用等等。廊坊市应借助区域合作,加速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建设和引黄工程等引水工程,优化引水路径,保证供水量。在技术上提供安全保障,在政策上扶持激励,促进企业使用微咸水,利用雨水,发展再生水技术,合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替代地下淡水资源。推广节水设备技术。特别要重视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如积极发展管道输水技术、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农业节水信息化等技术。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10篇

建国之初,同志就写下了“开发矿业”,为地质工作指明了道路。长期以来,地质部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在全国掀起几次找矿勘探高潮,取得众多成绩,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使我国的地质工作得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然对矿产资源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地质勘探长期投入不足,以致矿产资源呈现萎缩,使得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处于“等米下锅”或“寅吃卯粮”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尤其严重的是,全国415座大中型金属矿山中,有230座已沦为“资源危机型矿山”,预计到2010年将有227座矿山关闭。应该说,如何使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危急困顿的状态,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方克定同志1正确地指出,“扶危解困路径:开源和节流。”“开源之道一是找矿,二是买矿,三是控源;节流之道,一是集约开发,二是节约利用,三是循环利用”。我们十分赞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全国上下都励行节约,杜绝浪费,认真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提高效能,以最低的消耗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益。但是,更积极的,也更重要的是开源。要在励行节约的同时,大力发展地质找矿事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为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提供多种矿产资源保证。

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与紧迫性都已显现出来。为此,必须使地质找矿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率下,与时俱进,以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地质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作用,探索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多快好省地发现并开发各种矿产资源。既要立足国内,对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的综合研究,探索各种矿产资源的时空展布规律,以指导找矿勘探;也要逐步走向世界,至少应尽快开展古亚洲成矿域(东段有我国大兴安岭与俄蒙毗邻地区,西段为新疆与中亚诸邻国)矿产资源的比较地质学研究,以深入学习邻国矿产勘探经验,加深有关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开阔我们找矿勘探的思路,同时也为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依据。

2到何处去找矿?

地质学家根据地表出露的岩石露头、矿点及各种构造现象来推断矿产的赋存情况。地球物理学家在岩石物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地球物理场及其异常来预测矿体的空间位置。地球化学家则根据元素的富集与演化来研究矿产。但是,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必须分层次地来认识其形成演化的历史,进而判断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而在每个层次的研究中都必须进行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综合研究,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地下未知取得比较全面的认识。

如何找矿?到何处去找矿?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应运用现代地球科学理论对矿产资源进行预测研究。当前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数量众多的课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给予解决。在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中,我们必须在现代地球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大力应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各种技术方法,分层次地实现“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根据多年勘探实践经验,“区域约束局部,深层制约浅层”是矿产资源分布的基本规律,即在矿产资源勘探中,要从基础出发,用基础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我们在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第34项工作中,对中国大陆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地磁异常能为断层和岩浆活动提供信息,布格重力异常给出大陆地壳厚度与断层的展布,而地震反射成像则给出地壳中的地层层序、断层的空间位置,地震层析成像则给出岩石层中速度的分布。以此为基础,我们编绘了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历史。

作为宏观研究(比例尺1∶5兆),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图1)可以概括为“三横、两竖、两个三角”2。三横是组成中国大陆诸块体(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之间的结合带,即天山-阴山-燕山、昆仑-秦岭-大别和南岭;两竖在重力场中表现为密集的梯度带,反映出中国大陆地壳厚度的剧烈变化,它们是贺兰山-龙门山、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两个三角则是柴达木-祁连山和松藩-甘孜地区,它们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中遭受到强烈的挤压、改造。

“三横、两竖、两个三角”不仅明确地表现出现今中国大地构造的客观格架,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有关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信息,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大陆在地质历史演化中由多个块体拼合的结果。前寒武纪时,在特提斯洋中先后呈现出华北和扬子、南华、塔里木等陆核,并逐渐发育成较稳定的块体。到古生代末期,海水退出,形成古中国大陆,其中稳定的鄂尔多斯和四川具有45公里左右的地壳厚度。中生代期间,贺兰山—龙门山以西有羌塘自南大陆北上,使前面的特提斯关闭,与塔里木碰撞,而后面又出现新一期的特提斯,随后,冈底斯、印度又依次先后来到,形成青藏高原,其地壳厚度增加到60—70公里。侏罗纪时,太平洋板块在四条断层之间作南北向扩张,在新生代之初,太平洋板块扩张方向改变,俯冲于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出现马利亚纳海沟弧盆系,而菲律宾海板块在向欧亚板块聚敛过程中,形成琉球海沟琉球岛弧冲绳海槽,并使中国东部地壳减薄,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的38公里减小到冲绳海槽的18公里。

这样,从中国大陆大地构造宏观格架及其演化历史可以看出,“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也是断裂作用与岩浆活动集中的地带。固体矿产的源岩大多来自地幔,而断裂为地幔岩浆物质向上涌升提供通道。因此,结合带也应是金属矿床赋存的地带。图2是中国大陆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图。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有色金属矿产大多集中分布于“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上。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宏观大地构造格架作为固体矿产勘探的

第一层次,为中观研究提供依据。我们指出,“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结合带是固体矿产分布的地带,而结合带的交汇处,应该具有更有利的矿产前景。

这种宏观矿产资源研究1∶5兆,对于摸清固体矿产家底、指导区域性中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区域约束局部,深层制约浅层”的勘探经验总结,在宏观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各种技术方法,恰当地开展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勘察工作,使第二个层次中观研究1∶50万能够深入地认识区域性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第三个层次微观研究1∶5万对固体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将固体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工作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研究,其比例尺分别为1∶5M,1∶50万与1∶5万,是使基础研究与找矿应用联系起来,基础研究能够为找矿应用提供依据和方法,而找矿应用又能从基础研究出发,使基础研究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述宏观研究的缺点是研究范围局限于中国大陆地区。地学工作应放眼全球,象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那样,探讨全球范围内的地质规律,作为指导理论。上述我们是应用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理论来认识中国大陆的构造与矿产资源,但是在更大范围内来认识中国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可能会提供新的思路。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应给予充分的关注:(1)蒙古、俄罗斯已经发现8个超大型矿床,30多个大型矿床,而相邻的我国境内就只有一些中小型的矿床吗?难道相同矿带上的超大型矿床就是不过国界,还是我们存在着什么问题?(2)新疆周边国家已发现一系列超大型金属矿床,其中仅穆龙套金矿的储量就达4500吨,属超大型。为什么我们在新疆只找到一些小型矿床?此外,对我国西南部与印支半岛,乃至与马来西亚和印尼,开展固体矿产的比较地质学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区域性中观研究来说,根据宏观研究的结果,应选择“三横,两竖,两个三角”交汇的地区进行比例尺1∶50万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探索矿产资源的时空展布规律为矿产勘探提供依据。

现仅以胶东金矿为例。在胶东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表明,金矿床的分布主要与三条北东向断裂带的展布有关,从而可以指导并部署此地区金矿的找矿工作。

在这样认识的指导下,再开展矿山的微观研究(比例尺1∶5万),应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方法探索金矿床的分布与类型,如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按规律性认识,集中目标钻探,不难有新矿床的发现,同时也为解决危机矿山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应该指出,长期以来,胶东金矿主要集中在500米以上的深度范围内。根据上述三个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预测并经钻探证实,在600—1200米的范围内又有新层位的矿床出现(图3)。

这样,在国民经济建设迫切的需求下,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率矿产资源工作,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认识矿产资源形成演化的规律,大力开展普查勘探工作,积极谋求发展。而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应该在地质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作用,“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

应该说明,这个原则要求或指导思想,也适用于当前危机矿山的救治。在地质认识指导下,在危机矿山周围,在危机矿山深部是否会有未知矿体的发现?应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应用钻探进行找矿勘探,努力恢复这些矿山的活力。

3几点建议

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必须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此基本前提下,现提出下列四条建议:

(1)深化改革,建立适应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体制(中央负责全国的宏观研究,省区负责区域的中观调查,矿山负责矿床的微观勘探),理顺关系,调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人员的积极性,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开发矿业;

(2)根据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点,来认识其时空分布规律,规划并指导找矿勘探工作,努力谋求发展;

(3)在地质理论指导下,大力开展物化勘探工作,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作好资源保证;

(4)设立矿产资源的地质对比研究:①中国内蒙与蒙、俄邻区;②中国新疆与中亚邻国;③中国西南部与印支半岛及印马地区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方克定.我国主要金属矿产矿山资源危机程度评价序2.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上一篇:茶艺培训知识范文 下一篇:呼吸疾病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