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5:42:11

课程群建设论文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1.1课程群的内涵

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关联度较大的诸多课程内容一般存在较多的重叠或重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任何一门单独的课程教改,是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几门课程又达不到专业教学“宏观”层面的全课程、全方位教学目的。①课程群是从“中观”层面提出的教学改革,一般是指由3门以上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它不只是将几门课程简单地凑合在一起的“掺合体”,而是将内容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②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③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

1.2旅游文化课程群

旅游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必须具备较好的旅游文化理论与知识,层次越高要求就越系统、越全面。为适应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文化课程要打破以传授知识或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理顺学科的理论体系,贯通技能之间的关联,形成深度不同的课程层次,以适应层次不同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群教学的层次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根据旅游文化内容庞大和复杂的特点,各层次教学所涉及到课程名称相当多,旅游文化课程群最少应选择五门课程纳入其中,包括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掌握最基本文化知识的导游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论述,更重要的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的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和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研究旅游文化基本理论,适宜更高层次教育的旅游文化学。

2当前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旅游文化类课程根据专业和层次不同,其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事实知识为主体,为学生获取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以原理性知识为主体,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知识体系,以适应旅游发展对知识的更新;三是以研究探索为主体,培养学生旅游文化研究能力。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这类课程存在理论薄弱、内容重叠或重复多、表达枯燥等问题。

2.1结构体系不完善

旅游文化类课程的内容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基本停留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旅游介体的内容都少有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更是缺少。这与现代旅游业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发展是很不相适宜的。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应随着旅游业发展态势变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诸如消费文化、经营文化、审美文化、服务文化、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

2.2理论贯通性不强

在对现有有关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研读中,可以看出都还是从其从属的学科角度,对旅游文化事项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作为独立的各门课程论述是精辟深入的,但多凭借研究的直觉,缺少从旅游文化学科体系的系统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旅游文化类课程都强调资源方面的文化,多是资料分析和直觉的成分,没有深入的田野调查,理论薄弱,造成了课程内容的许多重复,表达枯燥等问题,课程间理论贯通性不强。二是理论与实践断层,要么只有理论的阐述,没有实际案例,或者引用其他案例;要么只是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缺少理论的系统化,课程内缺少理论贯通性。

2.3课程内容雷同重复

目前,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较多,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很多重叠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只是对旅游景区景点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对其本质和规律探究不够深入;二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导致诸多课程很多的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重复。

2.4教学内容封闭僵硬

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现有课程内容封闭,启发性和探讨性不足,缺少文化现象的深刻描述、案例。现有考核以考试为主,条条框框的“标准”答案,也导致内容封闭呆板。课程间缺乏横向交叉与沟通,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课程的低效率重复,导致学生兴趣丧失。

3旅游文化类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的方式

3.1整合课程内容,实现知识贯通

旅游文化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课程内容就要透过现象提炼本质和精华,既要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要梳理各类文化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导游基础知识涉及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旅游其他学科和地方旅游文化内容。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分别从传统文化和地理资源视角,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的系统梳理。旅游文化学应该是对旅游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要以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为基础。各类旅游文化通过梳理后以专题形式进入课程群平台,作为各门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明确界定各课程之间的边界,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剔除各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课程群的建设要对群内课程进行分解,区分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实现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群内五门课程各有分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旅游从业人员必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还服务于导游考证,无疑是核心课程;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为拓展类课程,都是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的拓展,有理论论述,更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旅游文化学课程研究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是高层次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低层次教育的拓展课程。

3.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旅游文化课程群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成绩的一部分,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程群平台建立的各项文化专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拓展学习,考核引进平时考核、口试、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自学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二字。应用型人才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职业胜任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旅游文化课程群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地方旅游文化引进教学中,在对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3重视实践教学,搭建课程群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程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群网站要以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的与课程群教学有关的素材,包括课件、教学大纲、教案、参考书、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同时,利用课程群网站制作专题资料、汇编案例,进行教学交流互动,使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观看相关内容,既生动又直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多种合作,选择有建设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建立观摩基地,供学生实地观摩学习与分析研究,深化学生对旅游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3.4加强跨文化研究,组建特色教学团队

跨文化交际活动是现代旅游文化关注和研究的核心。一方面,旅游地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生态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感;另一方面,旅游者自身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流入旅游地,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文化的示范和散播,让旅游地的人们观感、选择与吸引。旅游活动之中客观存在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有比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更好适应旅游发展日益国际化的需要,以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旅游文化的包罗万象,涉及学科多,课程群应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学科背景多元、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团队之中的成员都要选择一至多个旅游文化专题作为研究方向,并在团队内大力开展跨文化交流研究,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课程群;优化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程学科,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的不同需求,国内外高校不断推动电气工程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教育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逐步发展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1][2]电力工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培养的主干课程,是电气工程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重点课程,也是整个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3]可见,如何提高电力工程课程的教学水平,这对于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水平及毕业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工程作为一门整合工厂供电及电力系统分析两门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对构建本科生电力系统知识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造成了学时紧张、讲课内容泛而不精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将若干电力工程相关课程内容统一整合,从而优化学时,突出重点,推动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设备运行、调度、保护及设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最终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电力工程知识体系,满足电力工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这样,加紧推进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就成为了电气工程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课程群建设理念简介

20世纪90年代,北京理工大学在题为《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项目中,首先提出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继而逐渐发展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新兴理念,为国内众多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课程群的主要内涵为[4]:整合三门及三门以上学科相关课程,相互传承,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整合课程授课内容,使课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进一步挖掘课程的整体优势,从而建立起学科优势。课程群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学时内掌握重点、有效的知识,构建坚实的知识体系,也能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有限的知识点讲透讲精。课程群的整体是全面而严谨的,这就避免了原来单一课程为求知识全面而进行“蜻蜓点水”般的讲课模式。

二、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方案

建立电力工程课程群,首先应分析原有课程授课模式的不足,然后参考课程群的内涵,选择合理的相关课程,建立对应的课程群,这样才能提出合理的优化整合方案。

(一)原有授课模式的不足

电力工程课程是整合工厂供电及电力系统分析相关课程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讲授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计算、稳定运行分析和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设计、主要电器设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继电保护等内容。由于囊括了工厂供电及电力系统分析两门课程的内容,其课程内容丰富且繁重。在有限的学时中讲授如此多的内容在给教师带来极大授课压力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热情,并最终影响其对整个电力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课程群课程的选择

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须秉承学科相近的原则,对知识点有重复或传承的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课程群,使教师能轻松地传播知识,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知识。为此,结合我校电气工程教育的特色与传统,我们挑选出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控制技术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等三门课程,结合电力工程课程来建设电力工程课程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主要讲授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输电线路的电流保护、接地保护、距离保护、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变压器保护的基本配置及主要保护的基本原理,自动重合闸、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内容。电气控制技术则主要讨论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和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起动和调速控制技术,以及电气线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电磁式低压电器的作用与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则以电力系统“四遥”为主线,主要讲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有关理论,性能和运行特性,涉及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相关基础理论。从上述三门课程讲授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与电力工程的课程内容互有传承,相互渗透,并有较多的重复。电力工程主要讲授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内容,继电保护则是在其基础上的升华。因为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保护装置的调节与动作,而保护装置的调节与动作又离不开电气控制设备的判断与运行,而这一切设备的自动化管理都离不开“四遥”技术的调度与管理。因此,从内容上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这四门课程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存在较多知识重复的问题。建立电力工程课程群,就是以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基点,逐步提升知识的难度与高度,使知识结构紧密,易于学生掌握。为建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电力工程课程群,就要对教学内容及课时进行整体优化。

(三)电力工程课程群整体优化方案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优化电力工程课程群,分别为课程优化、实验优化以及考核优化。课程及实验优化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即明确“教什么”,而考核优化则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即明确“学什么”。1.课程优化针对四门课程授课内容的特点,可以首先将电力工程课程中的继电保护一节的内容移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专门讲授,而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的内容并入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中讲授,与开关电器电弧、灭弧相关的原理及相应保护设备,则并入电气控制技术的高低压电器一节讲授。此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微机保护一节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内容有较大的重复,特别是硬件部分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可以考虑将其并入电力调度自动化课程中讲授。由此,通过重新制订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学时,可以使每一门课程的学时数得到合理安排。2.实验优化以往为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每一门课程都配以相应的实验。该类实验的特点是与教材内容结合较为紧密,但主要以验证性及演示性实验为主,实验时间分散,实验内容缺乏系统化。学生通过实验只能片面地了解一部分课程内容,且只能了解部分设备的运行情况,缺乏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深入理解。因此,有必要整合实验内容,将单一分散的实验课时整合为持续时间较长的整体的课程设计。以上述四门课程为例,可以强调四门课程综合的课程设计,如要求学生设计某厂矿的变电所,从而考核学生电气设备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负荷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并要求学生绘出遥信遥感的结构图,从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达到整体了解变电所设计运行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点,从而提高学生系统学习能力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临近变电站进行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电气设备具体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相较于以往效率较低的课程实验,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知识的整体消化吸收。3.考核优化课程内容的优化必然带来考核内容的优化。以往由于课程知识点繁杂,学生在期末复习时需要记忆许多与本门课程内容关联度不高的知识点,而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却由于复习时间紧而未能有效地掌握,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通过课程群内容的整体优化,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重点内容,这使得学生能够在复习时能紧紧围绕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展开,而将关联度并不高的内容放入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进行复习,从而提高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和复习效率。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课程优化、实验优化以及考核优化有效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及学习情况,使得教师讲授最优化,学生学习最优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牢固掌握核心知识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意义。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建设的电力工程课程群,分析了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特点,从课程、实验、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电气工程本科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当然,相关优化方案还需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地完善改进,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紧跟时展的脚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作者:牟龙华 李松峰 张 鑫 王伊健 单位:同济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守成,张爱华,黄瑞,等.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体系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6):98-100,104.

[2]张涛,吴谨,熊庆国,等.电子电气类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5):30-31.

[3]武艳,张莉莉,张栓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课程群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2(7):125-127.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技术、艺术、人文与社会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相应地,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也应由社会构成、艺术构成和技术构成3方面组成,其中社会构成是基础,艺术构成是特色,技术构成是核心。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于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界定,遵循课程群建设的相关性、独立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并兼顾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3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群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将核心课程群划分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和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等4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产品成型条件和规律,运用设计思维和创意方法进行产品造型的能力。从对人造物造型美的认识到产品造型的自由塑造,学生的学习过程需经过认识到模仿到创新的多个阶段。“形态设计基础”、“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和“产品造型设计”等3门课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形态塑造与创新的基本能力。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是工业设计核心课程群中的核心,主要培养学生生活方式的创造能力。具体的设计过程是以设计心理学为体验设计的依据,通过对人的身、心、精神以及生活形态的调查、分析或测量,以产品为载体来推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重点培养学生的材料使用和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与产品设计环节之间的衔接过程,通过将不同的制造技术与材料特性整合进产品设计中,设计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否则只能算是构想。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内容涉及到材料、机械、电气以及制造等知识。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是以上3个课程群知识的综合运用环节,其中“产品设计Ⅰ”也就是“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Ⅱ”是“产品人因设计”。该课程群以具体类别的产品设计为对象,“产品设计Ⅰ”和“产品设计Ⅱ”均以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的生活类产品为设计对象,便于设计调查和用户研究的深入开展。“产品设计与开发Ⅰ”和“产品设计与开发Ⅱ”以太原科技大学侧重的专业特色产品为对象,包括文化产品和重型机械产品,注重创意或创新思维的提升,同时注重产品功能和结构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策略应以群内某门中心课程为基础,以课程间内容整合为重点,理清课程间逻辑关系,划清课程的知识界限,删除课程间重复内容,构建起课程间的系统性。依此原则,针对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优化提出以下几点教改思路:

1.提升“设计思维”课程的重要性,更新其知识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

设计思维过程是工业设计实践中最有价值的环节,工业设计问题解决过程实际就是设计思维过程,因此设计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继工业时代后信息时代的社会变化,工业设计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其中设计思维作为工业设计知识的核心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且其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很难显性表达。因此,“设计思维”课程的内容更新非常值得重视。为了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设计思维课程必须贯穿到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使得学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2.深化“形态设计基础”的内容提炼

在基础形态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的课时量和教学深度,将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内容作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的中心课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相比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造型基础比较薄弱,要想短时间内提升到自由造型能力不太现实,再者工业设计造型有其自身规律,即形体具有工业加工特点。可以说,工业设计造型可以相对脱离纯视觉艺术造型母体,具有其自身的成型条件和造型规律,因此从形体成型的理性层面进行“形态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提炼很有必要。

3.加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能力以及用户参与式设计思想与能力

IDEO(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为优秀的设计重新作了定义———优秀的设计创造的是美妙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IDEO通过大量设计实践所探索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形式正改变着企业创新的方法,高校应紧跟国际设计前沿,传授前沿知识。重点对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引入行业内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先进的简单有趣的设计方法、轻松自然的用户研究实践形式等等。

4.加强手动建模思考能力,推进设计思维的设计实践方式

设计过程中通过手来思考是设计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草模来推动想法是其重要一环。笔者主张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设计实践环节都应该加强草模制作过程,以此来反复推敲设计想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手动建模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平面形式的剪贴、拼接等,还包括三维形式的快速原型,将其运用到以上4类核心课程群每门课程中,能起到充分刺激创意创新思维的作用。在课程群知识的归属方面,可以将其列为课内实践环节,而且是辅质的作业手段,将不会影响到知识界限的划分问题。

三、结语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还包含教学师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另外,除了上述几组核心课程群,工业设计专业还需其他课程来做支撑,比如工业设计史、专业外语以及专业拓展类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建设也需挖掘其与核心课程群之间的联系,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成为有机的整体。诸多内容需按主次顺序依次开展,本文重点针对核心课程群建设这一突破口进行宏观层面探讨,下一步工作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1.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由于其特殊的专业背景,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很难接触到一些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这是由于有些具体业务往往涉及到外贸公司的商业秘密,企业不可能让学生接触;而且也极少有外贸公司能够一次性接纳大量学生进行短期实践;即使外贸公司能接纳一部分学生,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也很难真正让学生直接上岗操作。基于以上原因,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往往多是采用基于外贸软件的模拟训练。由于学生缺乏对真实交易的感性认识,对教学中涉及的诸如贸易术语、单证制作、结算方式、报关报检等环节也就缺乏深入的理解。

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很大一部分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考生,其中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他们平时上课没有积极性,更不要谈课后去思考知识点与知识点或者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而应付考试的学习往往是期末突击一个星期,考完试后,学过的课程在他们的记忆中很难呈现出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网络或是知识框架,这种现状也给课程群的构建带来一定的困难。

3.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外贸实际工作经验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而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很难真正把企业的实际工作状态呈现给学生。即使一些教师曾经在外贸企业工作过,但是由于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随着政策、惯例或法规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他们的经验也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很多教师有去企业实践的强烈愿望,但是因为外贸业务涉及客户信息等商业秘密,也很难有单位愿意接纳。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群建设构想

1.整合优化课程资源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从中小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出发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定位,明确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原有基础上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调整相关课程的授课时间与学时数。

2.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大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之一就是为学生设定一些相关的学习情境。比如在“交易磋商”的课程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3~5人组成一个谈判小组,结合授课教师给定的具体交易产品,搜索相关的商品资料,小组与小组之间通过扮演进口商或出口商等不同的角色展开竞争和谈判,最终形成谈判或磋商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形式熟悉交易磋商的各个环节与交易中的各项条件,当然这种形式要求授课教师有比较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经过整合的课程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及相关资料,因此需要授课教师在授课之余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建立课程群教学资源库等。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的平台,将课程群所涉及的教学资料收录其中,与学生形成充分的线上教学互动。

3.将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很多课程单纯依靠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现有的实践教学大多是通过实训周或者综合实训的形式展开,往往是通过国际贸易实训软件模拟完成。实际上企业人员教授实训课可使学生有效获得间接的实践经验。但是一般情况下企业人员很难抽出大量的业余时间;或者企业人员未经过教师岗前培训,授课时的条理、层次等问题往往把握不好而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授课教师与企业人员联合编写适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的实训指导书,授课还是以校内教师为主,但是可以聘请企业人员进课堂介绍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感想。并且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观摩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课程群中的一些课程可能涉及今后工作中的具体岗位,以及此岗位的具体工作要求等。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师对于课程群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大多是比较熟悉的,因此,每门课程就需要一个负责人来协调与课程群中其他课程的关系,哪些内容是需要简化的,哪些内容是需要加强的,相互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与信息的沟通,避免出现知识点的盲区。此外,还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定期培训,尤其是针对行业内的新规章、新政策的培训,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不断解决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问题。还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在各类外贸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群建设应当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符合以后工作岗位的具体需要,同时在具体实施中科学设置课程群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可以尝试将课程群整体写入专业标准,通过试点来考核课程群教学与现有教学方式的利弊。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建设;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一、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入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1]。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认识[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3]。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6]。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8]。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体系成为整个架构的关键。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5]:(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入到物流专业教学中。(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入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三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实践—综合应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四、结语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锋 周建亨 戴韬 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与研究,2011(6):53-57.

[2]黄勤,陈玲,李楠,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2):112-114.

[3]李庆明.物流人才培养应准确把握宽口径重基础的科学含义[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2):119-120.

[4]孙卫,侯凯,唐树凯.美国商学院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及其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92-96.

[5]刘峰涛,王扶东,王晓锋.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为例[J].纺织教育,2010,25(6):47-50.

[6]刘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128-130.

[7]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83-85.

[8]张剑芳.案例教学在物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1):114-115.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2-0021-04

一、引言

专业群建设思想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生就业渠道过窄的状况,提出以职业岗位群为参照组建专业群,通过构建“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专业群建设思想的探索与实践,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角度,扩展到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审视如何灵活调整专业与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2006年,教育部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要求“通过组建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促进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示范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这一阶段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关注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通过中国知网较为准确、全面的文献收集发现,我国学界在2001年发表第一篇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论文[1],迄今已有10多年时间。10多年来,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在我国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尤其是最近几年,这一研究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新热点。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从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2001-2014年间的专业群建设研究论文进行分析。

为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收集相关文献,本研究使用的检索词为“专业群建设”和“高职”,匹配要求为“精确”,检索范围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全部期刊的全部数据,检索项包括“篇名”“主题”“关键词”“摘要”,项间逻辑关系为“或者”。在下载保存检索到的全部文献之后,剔除了非学术文献和重复发表文献,确定了339 篇论文作为有效样本文献进行研究。然后,将样本文献的篇名、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期刊名称、年(期)、期刊类别、期刊级别等信息从数据库中以Excel 统计表的形式导出,以便汇总分析。研究时以统计表为辅助,结合文献原文,分别按发文年度分布、载文期刊分布、作者与单位分布、研究主题分布和研究方法与视角等进行计量,最后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做定性分析,旨在梳理研究的轨迹,揭示研究的现状,探讨研究的未来走向。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的年度分布

统计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论文在时间上的分布可直接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发展速度。我国有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论文, 按时间分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2005年,共1 篇,2006年发文3篇,此后8年里发文量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共发文335 篇,年均约42 篇,且从未间断。

根据统计结果,可将2001-2014这14年间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2001-2006),论文数量不多,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高职专业群的概念、特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意义路径及未来走向等问题,且代表性成果不多(仅有1 篇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2007-2014),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这一阶段学界认识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价值,出现了较多的代表性成果(339篇论文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76篇),有的学者将高职专业群建设作为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有15篇论文分别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市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的高频期刊分布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论文在各期刊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339篇在168种期刊上,其中较多的高频期刊为15种,本文的高频期刊是指载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论文4篇以上的期刊,详见表2。刊登该类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和《辽宁高职学报》,各刊发了15篇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论文。17种期刊中核心期刊有5种,分别是《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中国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其中《职业技术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的职教专业期刊,创刊于1980年,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吉林省政府评定为精品期刊,该刊刊登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论文达到14篇。

四、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力量分布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论文的作者与机构分布,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学者结构与学术中心所在,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一)研究作者分布

通过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论文的作者发文数量的统计分析, 可以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作者与核心作者群,如表3所示。339篇研究论文共有作者504位,篇均作者数1.49位。455位作者参与1篇研究论文的撰写,占作者总数的90.28%。发表2篇研究论文的有41人,占作者总数的8.13%,发表4篇研究论文的有2人,分别是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的沈凤池和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的刘佰明,前者侧重于对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后者则侧重于对计算机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发表5篇研究论文的1人,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的王清华,侧重于专业群建设的全面研究。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 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都对该领域有所研究或实践,参与研究的人数较多,但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二)作者合作情况

合作研究是实现研究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方式。339篇专业群建设研究论文中,有192篇是独立完成的,占论文总数的56.64%,合作完成的论文为144篇,占论文总数的42.48%(另有3篇无作者信息)。合作论文中2 人合作将近2/3,占绝大部分,同单位合作超过八成。

(三)研究机构分布

就作者单位(以第一署名单位的一级单位为准,更名前后视为同一单位)统计来看,339篇论文出自196 家单位,表4列出了发文数最多的16家单位。表中显示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从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的主体,其中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发文量13篇并列第一,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发文量8篇位居第三。

五、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的主题分布

分析文献的主题分布有助于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特点及重点内容, 掌握研究发展的整体趋势和规律。本文根据题名、关键词和题录信息, 并根据各主题涉及论文数量, 将论文主题分布归纳为理论研究、实践探讨、建设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案例研究七个方面(为便于统计, 对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仅依照其研究重点的一个主题归类),各年度发文的主题分布情况详见表5。

统计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随着从起步阶段步入成长阶段,研究主题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关注理论研究到近两年的以实践探讨和案例研究为主,呈现出注重专业群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表5显示,有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共计49篇,占论文总数的14.45%,这些论文主要论及专业群建设的概念、内涵、意义及专业群组建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实践探讨的论文有133篇,占论文总数的39.23%,发文量位居各类主题之首,该类论文主要是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中的经验介绍与总结;综合论述专业群建设内容方面的论文为40篇,占论文总数的11.80%,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2];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群建设的主要要素包括专业群结构构建、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专业群管理等[3]。专门论述专业群建设的某一方面,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论文数量分别为33、21和12篇,各占论文总数的9.73%、6.19%和3.54%,学者们在论述课程体系构建时,提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4]、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等;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理论指导+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的教学模式、“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等[5];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有学者认为,应当从培养制度、培养方式、环境营造、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加强教师培养机制建设[6],也有学者提出了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7]。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的案例研究论文总计51篇,占论文总数的15.04%,这一主题的研究论文涉及面很广,既有以某一职业院校为例,系统研究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构想与路径,也有以某一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等。

六、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2001-2014这14年间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引发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未来走向的思考。

第一,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由起步阶段迈向成长阶段,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推动了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如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这一研究由成长期推进成熟阶段,这就希冀该领域的研究在主题的拓展、方法的使用、视角的选取、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

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在众多的期刊上发表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者队伍及主要研究机构为基点的学术圈已基本形成并将引领我国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的发展,但学术圈本身的质量及学者间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跟其他成熟的研究领域相比,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存在刊均发文量偏少、人均发文量偏少、核心作者缺乏、高水平成果偏少等问题,所以这一学术圈还相对比较稚嫩。在学者的跨单位交流与合作方面,尤其显出不足。这就需要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学者水平的提高和学术圈质量的提升,从而带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

第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均已呈现多元局面,但不够全面和深入,还有待更大突破。十多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已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实践探索、建设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案例分析等研究主题,但不同主题之间在成果数量与质量方面差别很大,在诸如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专业群建设的评价体系、专业群的组织管理等一些重要主题的研究方面非常不够,今后要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将专业群建设的成功案例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指导专业群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1]应智国. 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办学特色[J]. 嘉兴学院学报,2001(4):90-92.

[2]袁洪志.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3]强伟纲.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1):30-32.

[4]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72-74.

[5]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1(1):18-22.

[6]霍丽娟.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58-61.

[7]张守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3):66-6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 has gradually become hot research field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in China. By retrieving the papers from Chinese CNKI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and implementing literature measurement analysis on the total of dissertation and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periodicals, the research dissertation in this field, and the theme of pap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es on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has been more than 10 years, which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initial stage (2001-2006) and growth stage (2007-2014);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basically formed basic point of main academic journals, academic team, and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research topics has been diversified.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ty group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s in China, such as lack of core author group an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s and so o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must make greater efforts to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s in China towards maturi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 bibliometric analysis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创新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输送业务员、翻译、秘书、营销员或其他文员。英语写作课程是促进培养目标实现,充分体现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专业课程。写作可以使学生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和内化,促进知识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英语全面发展铺路。所以写作课应该成为商务英语专业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突破口。自2006年被确定为精品课程以来,本课程的改革以课程群建设为切入点,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团队、教材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课程群建设的背景

1.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职业教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理论上“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一体化体系,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已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界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2.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涉及写作的课程包括基础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外贸英语函电。这三门课程仍然采用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模式,内容上彼此独立,选用三本对应教材分别由不同的教师于不同的学期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理论性偏重(达1/3之多)、重复性严重(如商务英语写作与外贸英语函电)、覆盖面窄,如对于学生的考证像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证书、涉外文秘资格证书涉及的写作内容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内容则均未涉及。彼此割裂的教学内容不但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掌握英文写作,而且与学生的应试项目时间上也不一致。

二、课程群建设的目的

1.建立写作“大课程”框架,打造学科优势

英语写作课程群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已有知识基础、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因素,把基础写作、实用写作、商务写作、外贸函电、外语类资格证书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等几门课程组合成有机整体,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课程群体。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变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之间“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进而获得整体优势,打造学科优势。

2.整合课程,提高教学效益

课程群建设以单门课程的建设为基础,将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上。课程群通过对课程的重组,删除原先课程间的重复,增加原先课程间的有效衔接部分,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体现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整个课程群的关系,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课程群在形式上弱化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围绕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强调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取合,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量。

3.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成为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商务英语专业结构是“英语+专业”,培养的是“英语+商务知识”的复合人才。要求学生能处理国际经贸的英语书面报道、报告,能与外商进行对话;能用英语讨论国际商务问题,用英语介绍国内外经贸动态;能阅读国内外经贸报刊英语文章、一般性商务文件和外商的来函来电;能用英语撰写与国外交往的各种商务函电等。由此可见,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成为职业基础和核心能力。英语写作课程本身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群内的各门课程也均为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群的建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有促进和引导作用。

三、课程群建设的项目

1.构建新的写作教学课程群,内容上综合化,结构上体系化、模块化

按照职业教育“理论够用、技能为本”的要求,确定了“以英汉对比修辞构建课程群理论体系,以实用写作、商务写作、毕业论文写作为写作教学的实践体系,以相关资格证书的写作和专接本英语写作课程为后续发展体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打造多证在手、技能熟练,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后续发展潜力,又有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1)理论体系。通过对写作理论的研究和学生写作中的错误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写作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由于词汇量不足,写作时会不自觉地趋向于依赖汉语思维,写出大量的中国式英语。我们运用英汉对比修辞理论和词块理论,综合原来单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并参照蔡基刚的《英汉写作修辞对比》(2003)和Laufer&Nation(1995)词汇频率概貌表,形成了2000高频词、200个常见搭配为基础的英汉对比修辞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体系。

(2)实践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课程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专业职业任务

岗位(岗位能力)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改革理念,针对写作课程群,我们设立了涉外文员岗、涉外秘书岗、外贸业务员三个岗位,再根据岗位实际工作流程,形成由实用模块、商务模块、毕业论文写作模块的实践体系。

(3)拓展体系。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各类资格证书甚至部分同学的专接本测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增设了如下课程群拓展体系。

2.自编教材和精选优秀教材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任务性、实用性、立体化

教学内容的改革必定带来教材的改革。课题组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结合英语写作教学经验相关理论于2008年编写了《实用英语写作》教材并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使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在兄弟院校中使用。教材编写的思路是:(1)实用性。教材由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不包含函电写作部分)两大部分组成,供两学期使用。理论部分体现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许多材料均来自真实的交际场景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有好多学生甚至直接背诵书中的佳句。实践体系中的模块更是体现了实用性。如私人信函模块中有家书、情书的撰写;社交信函中有结婚请柬的写作等;毕业论文写作模块中的内容有许多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范例;商务合同的撰写选择了外教与我院签订的中文聘用合同,并请学生翻译为英文。(2)任务性。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结构排序的章节方式,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以相互关联的任务载体来展开内容。教材中的每项任务都包括“情境设计(工作

任务)一判断决策(文体选择)一相关信息(知识传授)一行动实施(撰写练习)”四个部分。比如求职模块,教材首先是情景设计王林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王林很感兴趣并且符合启事中的要求,假定你为王林,如何办?第二步做出判断决定,写一份求职信,制作简历去参加面试。第三步教材提供相关信息,如求职信的写法并提供范例。第四步行动实施,教材提供已完成的错误较多(其实也是学生写作中常犯的错误)例子要求学生改正并完成类似任务。课程群内容中的拓展体系模块和理论体系中的词汇模块,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并计划在课程群建设后期编写成校本教材。对于实践体系中的商务函电写作模块,选取了尹小莹的《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同时,制作了相应课程群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并节选了录像供学生自学。

3.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根本宗旨

(1)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精品课程群建立后,我们根据新编教材,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实施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①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真实案例为情境,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搜集资料,并将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外语系聘用了几名外教,根据需要撰写聘用合同。课题组老师将外聘老师的信息和学院的要求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聘用合同的内容和写法。老师讲解后,学生完成合同第一稿,经过集体修改后,完成该合同的撰写并成为学院的文件,学生们很有一种自豪感。②创设访真情境,介绍职业角色和工作过程,学生扮演职业角色完成各自的任务。例如,讲授邀请信函和请柬的写法时,我们创设了学院邀请某著名学者来院讲学的情境,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了邀请者、被邀请者的角色并完成了邀请信(请柬)、接受邀请的回信、不能接受邀请的道歉信的撰写。③精选企业案例。如商务报告撰写模块,我们选择了一家企业为建立连锁超市而进行市场调查的商务活动的案例。教学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岗位紧密联系。除课堂注重实践教学外,我们还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节中,我们都有英文写作比赛这一项,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每年都会出现一些优秀作品。再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英汉篇章模式的差异,我们布置了一篇议论文,要求我们自己的学生和7名外教分别完成,然后再进行比较,学生对篇章模式的差异很快便掌握了。对于《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证书》考试,我们每年都请主考官来做讲座。更重要的是,我们充分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时机,不仅要求他们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心理预期,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习岗位中,并进行总结,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都与专业岗位有着紧密的联系。

4.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形成多维评价体系

课程群建立后,成立了教学团队。团队由专业英语教研究室9名骨干教师和5名企业行业兼职老师构成。经过有规划、有步骤的建设,形成了一支专业基础理论坚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和“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团队中教师相互协作、相互学习、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企业兼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程论文;课程考核方式;论文写作;制度建设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其善于思考、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考核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而考核方式的选择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侧重于记忆,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发现问题,深入地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并把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过程。” 因此,课程论文便成为一种新的课程考核方式。

一、课程论文考核的功能

课程论文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了某一门课程之后,专门探讨、研究与本课程相关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遵从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条理清楚地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议论文章。 课程论文考核,通常是任课教师给出一个题目或一系列题目或学生自己找一个题目,要求在课外时间完成论文的写作,以论文写作水平和论文质量来测定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在文科课程中论文考核使用得相对多些。

相对于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考核的功能在于,它不但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课程论文就是要求学生解决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一个小问题,而且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目,查找各种资料,然后写出一篇论文。可以看出,整个论文写作过程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而且在写课程论文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自己选题,让学生用其特有的观察力,去思考、去发现、去阐述自己的见解,从而为自己提供一个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的天地。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可以说,课程论文考核在更高层次上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是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尝试。

二、高校课程论文考核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课程论文考核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利的,但是,近年来课程论文在高校的课程考核中却很少被采用,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在课程论文考核中遇到的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生论文写作基础薄弱,没有很好地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而且对课程论文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过关即可,很少有学生对论文写作感兴趣并进行主动研究。

第二,学生比较容易敷衍这样的考试。由于论文考核的一个缺点是易于作弊,一部分不认真的学生则会利用图书、期刊、网络抄袭现成文章或拼凑他人论文,还有一些学生则是找高年级的论文。

第三,学生容易忽视平时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因为课程论文考核只要求写一篇论文,平时的课程学习显得似乎不重要,就有可能会使学生忽视平时对课程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干脆不去听课。

(二)任课教师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论文布置方式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大多是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向学生布置课程论文写作任务。由于临近期末,很多课程要闭卷考试或者写论文,学生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几篇有水平、有新意的学术论文,并且不耽误其他课程的考试,难度是非常大的,这也就很难避免学生的论文抄袭现象。

第二,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督导力度不够。学生在写作课程论文的过程中,不管是选题、编写大纲还是修改内容,都需要老师的个别指导,这对于当今大学里教学、科研任务较重的老师来说难免会增加不少的工作量,而且这些工作量是不计额外报酬的。因此,部分教师很可能会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指导也是敷衍了事,甚至从不指导学生。

第三,课程论文的批改评定比较困难,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与闭卷考试相比,课程论文考核没有唯一的答案,评定标准不易具体化,教师评分

时的主观性比较强,评定过程则更加模糊。而且,任课教师即使博览群书,也不可能将所有期刊、网络上的所有相关学术论文阅读穷尽。因此,这样的课程论文考核可能不仅起不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论文写作水平的作用,反而打击了认真学习的同学,影响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和学风的建设。

(三)高校教育评估和学校制度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受本科教学评估的影响,很多高校为了迎合教育部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强调规范教学的同时,也对考核方式作出了过多的限制。课程论文考核存在着学生利用抄袭、网络下载等手段做出的文章影响试卷观测点的评估等级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评估成绩亦使院系领导对课程论文考试形式的审批持谨慎态度。

第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一般情况下,学校对课程论文考核只提原则性要求,而缺乏较详细的规范,任课教师和学生操作相关规章比较困难。这就使得课程论文作为主要考核方式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学校的激励奖惩制度不完善。目前,不管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还是课程论文考核,学校一般都采取统一的计量方式,这就很难激励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和评定论文成绩。

三、应对思路

课程论文考核是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然而该考核方式实施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许多高校对此因噎废食。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任课教师和学校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应对这些问题。

(一)任课教师方面

第一,任课教师要改革课程论文布置方式,从头到尾监督和指导课程论文的写作。课程论文应该贯穿于教师讲授课程的整个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就要告知学生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论文写作,并找一些适合学生理解的典型论文给学生讲解该类论文的写作方法。其次,在学期初,任课教师就应该布置学生开展论文的选题。上课时,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知识点适当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新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再次,题目定下来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以进一步掌握该课程知识点,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时刻督促学生写作论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另外,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严格按照论文格式的要求完成论文写作并上交定稿。按照这样的安排,既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开展写作,比较有效地杜绝论文的抄袭现象,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第二,任课教师要完善课程论文评分程序,力求做到客观公正。为了避免学生在论文考核中出现的作弊问题,任课教师可以采取课程论文答辩的方法,并请所有学生担任答辩委员。一般的课程论文是没有答辩这一环节的,增加答辩这一环节,一是因为答辩过程更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认知深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平时好好听课,认真学习;二是从答辩情况一般可以看出论文是不是学生自己精心阅读整理材料经过反复思考后写出来的;三是其他学生当答辩委员会成员,在学生之间互相传阅论文也可以起到公示的作用,尽量减少论文的抄袭下载现象。最后,任课教师应从论文的理论性与科学性、论文的写作水平、论文答辩表现、学生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做到公正和公平。

第三,任课教师可以将课程论文考核与其他考核方式相结合,加强学生平时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平衡掌握该课程的所有知识,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其他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比如,每一章内容讲授完以后,可以通过习题、作业等方式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据此记录平时成绩,期末时将平时测试成绩和课程论文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课程总成绩。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加强平时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至于只顾论文写作而忽视对课程其他知识的学习。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为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课程论文考核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学校应针对课程论文考核制定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建立健全课程论文考核制度,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方便,增强课程论文考核的可操作性,促进课程论文考核的顺利实施。

第二,建立关于课程论文考核的激励奖惩制度。以上这些应对措施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在付出与报酬不对等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课程论文考核的效果,因此,学校应该对实施课程论文考核的教师相应增加工作量报酬。当然,不能对所有采取课程论文考核的教师都实行统一的计酬标准,因为这样一刀切对认真指导论文写作的教师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原本没有采取课程论文考核的课程也采取这种方式考核,使这种考核方式的效果大打折扣。学校可以对采取论文考核的课程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一是检查学生论文写作的质量,是否存在抄袭下载等现象;二是检查

论文成绩评定是否客观公正。最后,根据课程论文质量和考核成绩公正程度,相应增加和减少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报酬,以此激励教师认真对待课程论文考核,保证课程论文考核的公平公正。

第三,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制度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制度。要不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总之,要统筹好方方面面,建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制度,制定处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四,学校应加强校园学生文化建设。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文艺、音乐、书法、美术、文化、科教、体育、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以正面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形势报告、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专业导学、专家教授论坛等为多种形式和方法的长效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志向、科学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求学精神;学校可在已有学校学报和学校校报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立学生学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学术科研论文,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为学生课程论文考核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关系到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高校能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高校实施课程论文考核时,需要教师更多的精力和努力的付出,也需要高校相应制度的保障。希望实施者能够扬长避短,采取合理方式充分利用课程论文的优点,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善登.大学课程论文考试形式双刃剑作用的应对[j].科教文汇,2008,(29):33-33.

[2] 徐德培,刘楚群.高校本科课程论文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0):76-77.

[3] 李林浩.关于“本科生考查课程”学术论文写作布置的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3):128-128.

[4] 刘伟洋,赵会芝.课程论文考评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42(4):43-45.

[5] 周贤君.高校学风建设的制度思考与对策[j].教学改革与管理,2008,9(3): 65-66,76.

[6] 邓天杰.加强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07,(17).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程论文;课程考核方式;论文写作;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224-03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其善于思考、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考核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而考核方式的选择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侧重于记忆,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发现问题,深入地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并把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过程。” 因此,课程论文便成为一种新的课程考核方式。

一、课程论文考核的功能

课程论文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了某一门课程之后,专门探讨、研究与本课程相关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遵从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条理清楚地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议论文章。 课程论文考核,通常是任课教师给出一个题目或一系列题目或学生自己找一个题目,要求在课外时间完成论文的写作,以论文写作水平和论文质量来测定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在文科课程中论文考核使用得相对多些。

相对于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考核的功能在于,它不但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课程论文就是要求学生解决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一个小问题,而且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目,查找各种资料,然后写出一篇论文。可以看出,整个论文写作过程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而且在写课程论文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自己选题,让学生用其特有的观察力,去思考、去发现、去阐述自己的见解,从而为自己提供一个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的天地。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可以说,课程论文考核在更高层次上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是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尝试。

二、高校课程论文考核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课程论文考核对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利的,但是,近年来课程论文在高校的课程考核中却很少被采用,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在课程论文考核中遇到的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生论文写作基础薄弱,没有很好地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而且对课程论文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过关即可,很少有学生对论文写作感兴趣并进行主动研究。

第二,学生比较容易敷衍这样的考试。由于论文考核的一个缺点是易于作弊,一部分不认真的学生则会利用图书、期刊、网络抄袭现成文章或拼凑他人论文,还有一些学生则是找高年级的论文。

第三,学生容易忽视平时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因为课程论文考核只要求写一篇论文,平时的课程学习显得似乎不重要,就有可能会使学生忽视平时对课程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干脆不去听课。

(二)任课教师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论文布置方式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大多是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向学生布置课程论文写作任务。由于临近期末,很多课程要闭卷考试或者写论文,学生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几篇有水平、有新意的学术论文,并且不耽误其他课程的考试,难度是非常大的,这也就很难避免学生的论文抄袭现象。

第二,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督导力度不够。学生在写作课程论文的过程中,不管是选题、编写大纲还是修改内容,都需要老师的个别指导,这对于当今大学里教学、科研任务较重的老师来说难免会增加不少的工作量,而且这些工作量是不计额外报酬的。因此,部分教师很可能会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指导也是敷衍了事,甚至从不指导学生。

第三,课程论文的批改评定比较困难,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与闭卷考试相比,课程论文考核没有唯一的答案,评定标准不易具体化,教师评分时的主观性比较强,评定过程则更加模糊。而且,任课教师即使博览群书,也不可能将所有期刊、网络上的所有相关学术论文阅读穷尽。因此,这样的课程论文考核可能不仅起不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论文写作水平的作用,反而打击了认真学习的同学,影响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和学风的建设。

(三)高校教育评估和学校制度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受本科教学评估的影响,很多高校为了迎合教育部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强调规范教学的同时,也对考核方式作出了过多的限制。课程论文考核存在着学生利用抄袭、网络下载等手段做出的文章影响试卷观测点的评估等级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评估成绩亦使院系领导对课程论文考试形式的审批持谨慎态度。

第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一般情况下,学校对课程论文考核只提原则性要求,而缺乏较详细的规范,任课教师和学生操作相关规章比较困难。这就使得课程论文作为主要考核方式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学校的激励奖惩制度不完善。目前,不管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还是课程论文考核,学校一般都采取统一的计量方式,这就很难激励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和评定论文成绩。

三、应对思路

课程论文考核是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然而该考核方式实施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许多高校对此因噎废食。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任课教师和学校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应对这些问题。

(一)任课教师方面

第一,任课教师要改革课程论文布置方式,从头到尾监督和指导课程论文的写作。课程论文应该贯穿于教师讲授课程的整个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就要告知学生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论文写作,并找一些适合学生理解的典型论文给学生讲解该类论文的写作方法。其次,在学期初,任课教师就应该布置学生开展论文的选题。上课时,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知识点适当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新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再次,题目定下来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以进一步掌握该课程知识点,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时刻督促学生写作论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另外,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严格按照论文格式的要求完成论文写作并上交定稿。按照这样的安排,既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开展写作,比较有效地杜绝论文的抄袭现象,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第二,任课教师要完善课程论文评分程序,力求做到客观公正。为了避免学生在论文考核中出现的作弊问题,任课教师可以采取课程论文答辩的方法,并请所有学生担任答辩委员。一般的课程论文是没有答辩这一环节的,增加答辩这一环节,一是因为答辩过程更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认知深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平时好好听课,认真学习;二是从答辩情况一般可以看出论文是不是学生自己精心阅读整理材料经过反复思考后写出来的;三是其他学生当答辩委员会成员,在学生之间互相传阅论文也可以起到公示的作用,尽量减少论文的抄袭下载现象。最后,任课教师应从论文的理论性与科学性、论文的写作水平、论文答辩表现、学生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做到公正和公平。

第三,任课教师可以将课程论文考核与其他考核方式相结合,加强学生平时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平衡掌握该课程的所有知识,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其他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比如,每一章内容讲授完以后,可以通过习题、作业等方式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据此记录平时成绩,期末时将平时测试成绩和课程论文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课程总成绩。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加强平时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至于只顾论文写作而忽视对课程其他知识的学习。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为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课程论文考核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学校应针对课程论文考核制定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建立健全课程论文考核制度,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方便,增强课程论文考核的可操作性,促进课程论文考核的顺利实施。

第二,建立关于课程论文考核的激励奖惩制度。以上这些应对措施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在付出与报酬不对等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课程论文考核的效果,因此,学校应该对实施课程论文考核的教师相应增加工作量报酬。当然,不能对所有采取课程论文考核的教师都实行统一的计酬标准,因为这样一刀切对认真指导论文写作的教师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原本没有采取课程论文考核的课程也采取这种方式考核,使这种考核方式的效果大打折扣。学校可以对采取论文考核的课程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一是检查学生论文写作的质量,是否存在抄袭下载等现象;二是检查论文成绩评定是否客观公正。最后,根据课程论文质量和考核成绩公正程度,相应增加和减少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报酬,以此激励教师认真对待课程论文考核,保证课程论文考核的公平公正。

第三,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制度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制度。要不断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总之,要统筹好方方面面,建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制度,制定处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四,学校应加强校园学生文化建设。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文艺、音乐、书法、美术、文化、科教、体育、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以正面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形势报告、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专业导学、专家教授论坛等为多种形式和方法的长效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志向、科学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求学精神;学校可在已有学校学报和学校校报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立学生学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学术科研论文,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为学生课程论文考核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关系到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高校能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高校实施课程论文考核时,需要教师更多的精力和努力的付出,也需要高校相应制度的保障。希望实施者能够扬长避短,采取合理方式充分利用课程论文的优点,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善登.大学课程论文考试形式双刃剑作用的应对[J].科教文汇,2008,(29):33-33.

[2] 徐德培,刘楚群.高校本科课程论文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0):76-77.

[3] 李林浩.关于“本科生考查课程”学术论文写作布置的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3):128-128.

[4] 刘伟洋,赵会芝.课程论文考评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142(4):43-45.

[5] 周贤君.高校学风建设的制度思考与对策[J].教学改革与管理,2008,9(3): 65-66,76.

课程群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群;学生数学类社团;创新训练;实习实训

目前,数学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许多学生反映数学课程太抽象,并误认为数学课程没有应用价值,由此导致学习兴趣缺失。而且,数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认真分析归纳,寻找解决办法。经过调研、讨论和数年研究,我们认为:特别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Quality),抓好第一课堂,联合学工,创建若干数学社团(community),搞活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然后搭建若干平台,采取系列措施,通过有导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Innovation)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实习基地,开展实训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Practice)动手能力,在此基A上,进行延伸与拓展,完成有特色的毕业论文(The.sis)(设计)。以上模式我们简称为QCIPT教学模式。

一、数学类专业QCIPT模式中课堂质量(Quality)的提升

如何提高课堂质量是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目前我们努力在不更改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现状和现有培养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一课堂”建设的着力点是教师。对此,我们的思路分为两块:一是教师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加课堂吸引力;二是教师思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注重课程群建设,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定期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同时要求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比如微课程比赛,教案设计大赛。通过比赛,规范备课流程、教案的书写、课堂教姿教态、课堂组织等一系列教学环节。

鼓励教师每年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研讨会,观看相关课程的视频公开课,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网络培训,并撰写心得体会。

组织教师聆听名师讲座。名师们的教育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们对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还要求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取长补短,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同时定期开展数学系内部的教学研讨活动,特别是同一类型课程的老师(比如:分析类课程,上机实践类课程等)相互交流教学进度、学生作业情况、课堂纪律、学风等教学具体事务。

(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构建课程群

以课程建设为契机,提高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要特别关注若干在培养方案中的起着衔接作用的课程,构建课程群,实施联合建设。比如:我们注意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一方面,它需要扎实的数学理论,比如“数学分析”和“实变函数”的理论知识;同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应用性强,其中许多统计思想被用作数学建模的工具,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学建模”这4门课程可以构建成一个小的课程群,实施联合建设,相互促进。这种课程群,不是若干门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某门课程的系列课,而是按照课程之间的理论联系和理论应用联系而组建起来的若干门课程。以此“小课程群”为平台,将数学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拧成整体,搭建学生对这部分课程的知识网络,使其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对此课程群的课程实施联合课程建设,同时以此为经验辐射到数学类专业的其他课程。

我们开展课程联合建设的具体思路如下:

1.建设形式

在联合建设的组织形式上,除课程群负责人外,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均设置有负责老师,同时作为成员参加课程群中其余课程的课程建设。

2.建设内容

在建设内容上,特别注重各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联系,将知识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融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考试出题规范,制作教学课件和教案,编写教学辅导书等教学活动。具体来说:

(1)课程群中各门课程都要有详尽的纸质版教案,并且根据教学情况依据相应学科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完善。教案的撰写要注重两个联系:一是本课程内部诸多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本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关联课程中知识点的联系,比如分析中确定性结论和随机性现象中统计规律性之间的联系。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多媒体,就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特别注重知识点的直观背景和动画的直观展示,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要及时穿较课程群中相关课程的知识点。

3.课程群中知识点的融合方式多样化

(1)“引人”式:由已学关联课程的“旧知识”引入新学课程的“新知识”。

(2)“对比”式:将关联课程的知识点和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用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比如,讲述概率论中随机变量列的“以概率收敛”和“以分布收敛”,可以综合比较数学分析中“数列的收敛性”,实变函数论中的“以测度收敛”和“几乎处处收敛”等。

(3)“启发”式:通过现有课程的知识点,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提前感受并使用另一关联课程的思想方法:比如,学习完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之后,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高尔顿板的小球试验”,然后启发学生使用概率论工具和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来解释这一随机现象。

二、打造数学类社团(C0mmunity),搞活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搞好第一课堂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如何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种能动性的转变?我们认为,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开辟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思路如下:

(一)组建课程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

我们注意到当代不少学生思维活跃、热衷课外活动。于是依据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自愿报名,然后授课教师考核评定,组建相关课程的兴趣小组(通常由该门课程学习优异的同学组成),其中组长一名,负责平时的互助提高活动。

一方面,课程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定期讨论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或者补充教材,这些内容是课本中理论内容的拓展升级,或者是利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去动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类实际问题通常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中,让课程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概率论起源中的“分赌本”问题,课堂上讲完“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之后,要求兴趣小组解释“Galton板试验”中的小球的下落未知问题,并编程重新实现。课程兴趣小组开展的这些活动,使成员对课本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带有生活背景和趣味性的问题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程兴趣小组成员的辐射作用和所营造的氛围,带动全班同学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课程兴趣小组协助教师答疑辅导该门课程的后M生,减少不及格率,帮助更多的同学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

(二)组建数学类的学生社团,营造良好学风

在课程兴趣小组的基础上,课程建设负责人特别是课程群建设负责人和学工处的老师一起组建、完善数学类的学生社团。比如:组建大学生数学协会,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大学生统计协会,大学生科学计算协会等。每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主体是学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通过学生主动申请入会。协会的组织机构由学生构成,定期开展活动:如协会招新,老会员对新会员的经验交流会,数学类课题探讨,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竞赛和编程设计大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数学知识竞赛,并对往届竞赛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等。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院系会根据数学类社团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开展活动中,学生申请后,数学类专业在课余时间会面向数学类协会会员开放数学实验室,让学生动手使用数学软件,对实现问题进行数值分析和模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做统计分析,自己编程实现数学动画等。同时,指导老师也会定期和学生碰面,讨论问题,给予指导。比如,对定期开展的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的、北美的)、全国统计建模竞赛等,指导老师会在赛前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竞赛辅导,每年暑期,指导老师会对参赛学生集中培训。数学系教师和数学类社团负责人定期举办校级数学类竞赛(由指导老师出题,阅卷,讲评,选拔),比如学校的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

这样利用社团,在教师指导下,成员间开展互相帮助,通过“传、带、帮”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各种数学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的开辟,不仅巩固了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优秀生也部分实现了自我价值,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体现了“教书是为了育人”的理念。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Innovation)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数学类社团的负责人以及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展的基础上,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这些创新性项目是以学校、北京市或者国家的“大学生创新性训练项目”为平台来开展的。每个项目由5名学生组成,其中1人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选派指导教师1名,项目的研究经费1万元左右,期限是1至2年。指导教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讲师。

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我们的内容和思路是:先安排学生协助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然后在导师指导下过渡到对某个具体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布置不同层次的科研问题。在研究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参加研究生的课题讨论班、听取相关的课程讲座并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实施过程中,为加强过程的管理与监督:要求创新项目训练组每月至少交2次活动记录(内容为讨论的问题与方法),1次指导记录(教师指导的内容),每个学期提交1份项目进展总结;导师指导学生写出符合规范的学术论文,最后通过项目答辩的形式来考核项目能否正常结题。

四、开展实习实训(Practice)。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对于志在毕业后立即就业的学生,数学系为他们搭建与数学类相应的实习实训平台,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数学系教师联系企事业的相关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开拓数学类实习基地。先期组织学生接受实训教育:了解实习基地里相关项目中用到的数学类问题、需要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编程语言,同时在校内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中,也做好协调工作;然后根据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实习基地的项目开展情况,组建若干实习小组,进行分层次的实习。每个实习小组配备两个导师,一个是校外的实习基地导师,一个是校内的导师,学生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生实习基地与学校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工作。定期开展项目进展汇报加强督查,及时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实习工作也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找工作打下基础。

五、毕业论文(Thesis,设计)环节――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根据前期的大学生创新性活动以及实习实训的开展情况,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结合。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在意向工作单位实习的学生,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实习单位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实习内容和所学专业知识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参加了大学生创新性计划的学生或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实行大学生创新性计划指导老师、或者校外未来导师和校内导师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上一篇: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授课技巧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