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8 15:35:34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1

在民营企业里,CEO们十分重视企业的经营规划,但对人力资源规划有所忽略,甚至有的民营企业不存在人力资源规划。任何事情都是靠人去完成的,如果不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完成企业的规划和目标是很困难的。

人力资源规划以追求人力资源的平衡为根本目的,它处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统筹阶段,关注的是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的匹配,为下一步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制定对应的要求。它所考虑的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其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人力资源规划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成败。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一个企业或者组织对其所在环境的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作出科学的预测,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可行的政策和科学的措施,以确保企业在运营的具体情况中获得各种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使企业或者组织得到稳定的发展。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分析组织在环境的变化中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并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

2.在组织和员工的目标达到最大一致的情况下,使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最佳平衡。

3.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所需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使组织和个人得到长期的益处。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有预见性及系统性,它可以调整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也可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顺利效进行。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其具有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的作用。

2.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制订各种规划来满足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其具有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作用。

3.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由总体规划和各种业务计划构成,为管理活动(如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调整职务和任务、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进而保证管理活动的有序化。因此,其具有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的作用。

4.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持久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对自己可满足的东西和满足的水平才是可知的。因此,其具有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5.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检查和测算出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及其带来的效益。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组织人员的变化,调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是组织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其具有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我们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做具体的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充分地考虑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才可以科学地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内部的经营要素,如企业的经营项目、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状况、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目标等;外部环境是指企业外部的大环境,如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国际金融环境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我们要使得企业能够在这样的不断变化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就必须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做到科学决策。

(二)力求将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工作做到最好。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人力资源保障环节又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中的核心项目,能够有效地做好企业员工的引进计划分析、辞职概率预测分析、内部轮岗(包括晋升)分析、市场中的人才状况分析、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分析才能使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得以继续和发展下去。

(三)帮助企业员工做好其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的主体是员工,没有员工也就成不了企业。一味地强调企业的发展是不行的,我们还必须做到使得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得到发展。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员工的长期利益。因此,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做好其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只要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发展。

三、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是很高,很多企业难以用科学的方法去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继而使得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不明确。

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在制订的时候和国有企业不一样,国有企业的企业战略规划相对来说是比较清晰的,而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有时则显得有点模糊,运营目标不明确,发展方向不明了,核心竞争力不知道,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根本就没有落实,停留在口号上或者形式上。

(二)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

理论上来说,沟通的过程就是对企业运营目标理解以及相互传达的过程。企业在做运营决策的时候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才能够完成。决策的效果如何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效果。民营企业在做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往往表现出缺乏理性的沟通,仅仅凭借着以往的工作经验和运营总结就制定出方案。没有去认真地调研。这种方案缺乏可执行性的。

(三)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缺少专业的知识人才。

人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型国有企业在人才管理中经常强调人才的经营意识,他们往往通过精细的管理,为企业培养专门的人力资源专家,为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去服务。然而民营企业缺少这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所以在制订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时便无章可循。

(四)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缺少科学发展元素。

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民营企业要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许多民营企业没有认真总结过去,没有去认真地分析认识现在和规划将来,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这样做,而是民营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的时候没有加入科学发展元素,与此同时,在做人力资源规划时也就没有融入科学发展元素。

(五)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联系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四、相关对策

(一)明确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目标明确,并把企业的人力资源日常工作与目标加以对照分析,就会清楚地知道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如果我们再把企业的运营目标与之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企业发展的一个先决要素就是人力资源规划,而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则是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之后再去分析到人力资源方面的事项,例如:编制人员需求计划、员工考核计划、员工薪资福利计划等。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

所谓有效的沟通机制,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的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将所思所想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在团队里,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明确目标。对于团队领导来说,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办法。在目标管理中,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由于整个团队都着眼于完成任务,这就使沟通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即使团队领导不能接受下属成员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下属对上司的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如果绩效评估也采用类似办法的话,同样也能改善沟通。人力资源规划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三)注重引进接受过人力资源专业系统教育且有实战经验的人才。

具有人力资源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所谓人力资源人才,绝不是人力资源全才,只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知识是成为人才的基础。作为人力资源专业方面人才,首先应具备人力资源专业方面专业的基础知识。如果仅有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或者仅有实践经验而缺乏系统性的基础知识,都不可能成长为人力资源专业人才。我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进接受过人力资源专业系统教育且有实战经验的人才,这样才会使得决策者在编制人力资源规划时做到更准确。

(四)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要坚持与时俱进与科学规划。

有些民营企业认为人力资源规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工作,目标不明确,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虽然从大道理上知道人力资源规划很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总找不到切入点,感到很茫然。那么,怎样才能把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落到实处呢?我认为人力资源规划,应适应企业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在人力资源规划求实效上下工夫,始终做到坚持与时俱进与科学规划。

五、结语

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是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服务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民营企业应该把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赵步同,孙文祥,彭纪生.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差异实证研究――基于苏州地区企业调研的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

[2]陈海燕,王小平,赵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许昌学院学报,2009.

[3]刘美岩.浅析国有企业中绩效考评存在问题及原因[J].大众商务,2009.

[4]张志强.完善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考[J].才智,2009.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市场营销,企业销售,关系探究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促使下,企业对市场营销规划的重视度日益增加,同时在发展中会花费较多时间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策划,在大多数企业发展中,其认为市场营销是最为困难且最具影响作用的建设部分,同时营销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环节。对于企业而言,经营活动是营销战略的经营内容。而去市场营销属于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形态的不断变化,两者之间同时产生了一定的关系变化,本文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究,促进企业经济的更好建设。

一、制定区域市场营销战略的内外环境

(一)企业自身的特点

在区域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根本特点,与实际发展相结合,确保所制定的内容与企业整体市场营销战略相符合。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需要避免受企业发展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此外企业需要对内部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与完善,确保企业管理者工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强化,以此确保最终所制定出的市场营销战略,符合市场根本需求,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二)市场

市场作为营销主体,其规模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理位置,环境因素,人口规模以及年龄分布等会对市场整体发展形态起到决定作用。人口在地理的占比是消费者群体的划分,会对其建设规模产生影响,人口整体则对消费产品能力起到决定作用,此外年龄分布的不同,对产品需求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在市场战略营销制定时,需要对地理人口与年龄三方面因素做到充分结合,确保对市场定位的精准性,营销战略制定的有效性。

二、区域市场营销战略和企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的传统关系

对于市场发展下大多数企业而言,在与营销相关计划制定中是以整体目标为基础。以此为核心,对具体营销战略的制定,是受区域市场营销与市场经济下企业营销两者之间关系所决定。作为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企业市场营销作为整体,是以区域市场营销作为重要的构成。企业在营销战略的制定初始阶段是以企业整体市场营销战略为核心,之后则是对区域市场营销战略的细化。长此以往,受该观念的影响,企业会将企业市场营销放于核心位置,当总体战略方针确定之后则管辖之下各部分在总体发展方向的引导下,对具体计划进行明确。以总体引领部分的制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实施手段。但受总体战略,在发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区域市场营销在战略规划中仍旧是以企业为核心。去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属于从属关系,目标战略在制定过程中会有多方面因素受限。

(二)两者的现代关系

社会形态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建设同样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企业为实现长久稳定发展需要以市场根本需求作为发展目标,以此需要员工通过市场变化对营销策略做到细致规划,确保能够与市场需求相符合。通过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目标。受市场变化影响,企业管理者开始通过营销战略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企业为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根本了解以及客户的根本需求,则需要通过区域市场营销所实现。区域市场营销作为市场需求根本反映的方式之一,在不断发展下企业通过区域市场营销手段的有效实施,在营销策略制定中则会打破传统局限,不会受到总体规划下的市场营销战略的多方面影响。企业战略目标是制定到实现,整个阶段都需要区域市场营销作用的发挥,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需要秉持三点原则。其一,特点化战略。其二,利润化战略。其三,差异性战略。通过三方面原则的坚持,强化企业营销能力,改变传统战略制定方式,通过新措施的采取,能够使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一定的转变,确保能够适应社会的根本发展规律。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电网企业公司 发展规划工作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电网规划的定义

电网规划又称输电系统规划,其目的是寻求最佳的电网投资决策,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长期最优发展。电网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合理地确定今后若干年的电网结构,使其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电力安全可靠地输送到负荷中心的前提下,使电网建设和运行的费用最小。

二、电网规划工作的分类

电网规划分为近期(5年)、中期(10-15年)、远期(20-30年)。近期规划着重解决城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步满足负荷需要,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依据近期规划编制年度计划,提出逐年改造和新建的项目。中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相衔接,预留变电站站址和通道,着重将现有城网结构有步骤的过渡到目标网络,并对大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前期工作。远期规划主要考虑电网的长远发展目标以及电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进行饱和负荷水平的预测研究,并确定电源布局和网架目标,使之满足远期预测负荷水平的需要。短期规划建设周期短,规划方案制定后,调整裕度较小,如果客观条件或环境的改变将会对电网短期规划造成较大影响,后文会有专题分析。

三、电网企业规划工作的体系结构

电网企业规划工作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公司发展战略、电网规划(包含行业规划和电网规划设计等基础性工作)和公司发展规划等。

1、公司发展规划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关系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企业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总结。

公司发展规划是企业战略的阶段性实现方案,也就是说,要以企业现状为起点,在客观条件下,寻找一条通往战略目标的最优路径,并确定相应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与方案。根据国资委的规定,目前电网企业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力供应与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电网企业的公司发展规划就是针对其主营业务发展编制的公司发展方案。

公司发展战略是对公司发展的宏观管理;发展规划是对公司发展的中观管理。公司发展规划在整个管理工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发展计划的统一,是从宏观决策到微观实施的过渡阶段。

2、公司发展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关系

在认真总结以往规划工作经验和充分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今后几年公司系统各级电网企业的规划工作分为三个方面:电网规划设计、五年电网规划及远景目标展望、公司发展规划

电网规划设计和五年电网规划及远景目标展望是以电网为研究对象,以最小成本满足社会用电需求为目标编制的规划,主要追求的是国民经济效益最大化,二者统称为电网规划。其中,电网规划设计侧重于电网规划方案的研究,通过对多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推荐规划期内各水平年电网规划方案,电网规划设计是五年电网规划及远景目标展望制定的基

础。

五年电网规划及远景目标展望是在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以电网规划设计和各专题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输电网、配电网及二次系统、信息网发展思路、规划目标与重点,针对电网规划设计工作中推荐的网络结构提出输变电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资金需求分析和输配电价等。由于电网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垄断经营行业,因此要接受政府管制,电网规划作为电网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有可能成为政府管制的重要内容。

公司发展规划是以电网企业自身为研究对象,以资产良性运营为中心,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编制的企业规划,是在电网企业主营业务规划工程量基础上的价值量规划。公司发展规划主要追求的是公司效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电网规划和公司规划两者之间内容各有侧重,具有连贯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服务于电网企业的发展。对电网企业来讲,电网规划是基础,公司发展规划是重点。

四、公司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原则的探讨

1、以效益为中心原则

确保资产良性运营,不断获得经营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责,也是电网企业公司发展规划的重点研究内容〕因此,公司发展规划必须遵循以效益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电网企业的公司发展规划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为基础,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努力追求资产良性运营,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整体优化原则

电网企业的公司发展规划应遵循统一规划、整体优化原则,从公司的资产、资本运营和投融资的一体化管理出发,进行整体优化和规划;统一规划、整体优化应贯彻于编制规划的全过程,从投融资管理角度看,应从公司整体上进行统一投资竹理,将所有项目纳入总体管理,进行投融资优化;从资产运营角度看,将企业的增量资产与存量资产统筹考虑,进行总

体财务分析,评价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3、 量化原则

电网企业的公司发展规划应进行充分的最化分析,侧重价值量规划,保证价值量规划与实物规划相协调。所谓实物量规划,即公司主营业务的新、扩建和改造方案,是企业规模和运营能力的增量规划;所谓价值量规划,是指规划期公司价值的实现方案,是企业存量价值与增量价值的总体规划。只有在规划报告中对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统一协调的计算分析,

才能制定完整的、科学的发展规划。

4、风险防范原则

电网企业的公司发展规划应遵循风险防范原则,注重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各电网企业都在市场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风险是必然存在的。

遵循风险防范原则,进行风险分析,一方面可以正确评估企业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并事先制定好应对策略,做到有备无患。因此,在公司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充分估计和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分析和预测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五、电网规划的主要方法

1、负荷预测(需求侧预测)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重要的基础和前期工作,准确的负荷预测应能让电源点布置合理、能准确确定电网建设规模以及确定建设的合适时机。

负荷预测的方法有很多,中、长期负荷预测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电力弹性系数法、单耗法、、时间序列法、人均用电法、横向比较法等。但这些被广为运用的传统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如电力弹性系数法,只能对负荷进行大致预测;单耗法在产业进步比较快的时

候,对电单耗不能准确界定;时间序列法,需要对大量实时的负荷进行统计,而且计算量太大,造成在长期预测时难度较大;人均用电法,如果在这个区域内居民用电或者商业用电比例大,则负荷预测相对准确,若工业用电所占比例较大,则在这个网络内准确性就较差;横向比较法,若对负荷结构不同,经济水平差距较大的电网进行比较,会出现可比性不强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电网规划研究的深入,又陆续有新的负荷预测法被推广如:系统预测法、灰色预测法、模糊识别预测法等。但不论采用哪种负荷预测法,电网规划的基础都是准确的统计数据,包括某地全社会用电量,以及分片区、分变电站的负荷情况,和当地的负荷特性参数。

2、电源规划

需求侧预测作为电网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未来一段时间某地电源供应增长预测,确定某地电源供应与现有电网结构所允许承受负荷之间的缺口主要包括规划期间电源(现有和新增)的情况,包括电厂位置、装机容量、单机容量等;对水电厂,除上述参数外。还应有不

同水文年发电量、保证出力、受阻容量、调节特性等参数。

电力体制改革后,由于电厂和电网的分离,电源规划不再作为电网规划的内容,让电网规划在考虑电源侧供给时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另外,电力负荷增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电力市场影响,负荷的不确定性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为电网规划的重要技术标准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和《电力系统技术导则》,在市场条件下,将不再作为强制性标准,而仅作为指导性的法则,这种情况可能造成电网的可靠性水平在不同地区的参差不齐。又由于电力市场正处在发展阶段,规划水平年的市场状况如售电价格、国家相关政策、电价成本等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对电网规划产生重要影响,然后在规划项目的技术、经济等指标的选择上体现出来。过去在规划时电网和电厂没有分家,规划时更多考虑怎么把电由电厂送出,电网规划更多是为电厂服务。在厂网分离后电网规划的目标则需要考虑电网企业购电和售电

的价差,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电网公司效益最大化。

3、电力电量平衡

电网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电力电量平衡,其主要包括对丰水期电力电量进行平衡,主要是校验丰水期城市电力系统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送电能力和经济性;对枯水期电力电量进行平衡,主要是校验枯水期电力系统缺电情况及网络的适应性。

结束语:

在当前电力工业改革的形势下,电网企业开展公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十分必要,并几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完成该工作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各级电网企业应积极开展公司发展规划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各电网企业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循效益优先、整体优化、量化和风险防范原则,完成企业现状与发展环境的分析、规划目标的制定、发展方案与融资规划的编制、主营业务的损益预测、规划方案的分析评价以及对规划实施的建议等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中国电力出版社.Q/GDW156-2006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战略规划经营规划,统筹学理论系统方法

 

为了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中国企业都在积极研究制订发展战略和战略规划。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研究战略、制订战略规划中普遍存在着目的不清、模式化、报告内容雷同、效果不突出的情况。根据战略统筹管理理论,产生上述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区分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的差别,同时又没有把握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科学完整地结合起来。因此,从以下十个方面区分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是企业做好战略规划的前提。

第一,制订战略规划的目的与经营规划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其他方面种种区别。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都有指导性,然而战略规划要通过协调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促进企业实力和活力匹配,为未来发展创造机会。对企业来讲,未来的发展机会多为隐形的、不确定的,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风险(垄断性企业除外),创造条件、创造机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为了创造机会常常要限制企业某些环节的扩展,放弃某些眼前利益,调整某些对未来有影响的关系。而制订经营规划是要充分利用和扩大目前的机会,加大投资和竞争,扩张实力,以获取更多的收入和利润。不少企业为了做“世界500强”、要“实现双百亿”、要争“航母”,一味扩大规模、加强实力,仅仅是为了充分利用眼前的机会,这样很可能造成企业发展的不平衡,给自己留下更大的隐患。论文参考网。诺基亚公司提出“最大的危险就是太大了”,即是针对规模扩张的。所以,机会充分利用要与环境波动相适应,要有节制,要从战略规划上对经营规划予以指导。

第二,由于战略规划是针对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环境的变化,所以在研究制订战略规划时,必须以更先进的思想为指导,要对现在所持的思想方法予以改造提升。一些企业创业成功后又渐渐衰落,并非不注重管理,主要是囿于成功经验形成的思维形式不能适应新环境。因此,研究制订战略规划要对既定的观念方法进行冲击调整。战略规划一经订出,就要在实施中成为全体管理者改造思想方法、发展思想的思想指导工具。而经营规划则是明确各种指标和标准,成为管理的直接操作依据。

第三,战略规划要在未来不稳定的环境中使企业以不变应万变,因此要注重制胜,更关注防败,是制胜和防败统一起来。而经营规划使企业以变对变,在特定市场中取胜,不更多地考虑防败。前几年中国某大家电企业一再掀起价格大战,虽然取得了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取得了战术的胜利,却造成了自己战略上的失败。

第四,战略规划突出整体的合理协调,如同中医讲求调养,讲求整体的健康水平,使企业适应性增加。有的企业不考虑中国市场环境中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过度剥离虽不创造收益但可节约成本的“不良资产”,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环境波动中失去原有的优势。美国有些企业为了稳定和保留研发人才,专门成立托儿所、洗衣房,使科研人员可以在工作休息时看望自己的小孩,从而能更安心工作。经营规划则重视优势的塑造,对没有直接收益或扩大收益的部分尽可能减除。

第五,战略规划制订要运用关于未来的模糊信息和知识,因此要较多利用社会知识力量。经营规划必须通过掌握清晰准确的信息进行设计。不少企业的战略研究过分强调掌握现实与过去的数据或专业知识,这就使其丧失了改造思想方法的功能,混同于经营规划。

第六,战略规划是要创造发展的主动权,所以,要关注合理性创新投资。凡是尾随其它企业的规划,虽省力而由于缺少创新而失去未来的主动权。经营规划是要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加强优化竞争投资,应对同质化竞争趋势,更有效发挥主动权。

第七,战略规划强调战略合作要依据某个发展的共同目的,不一定要求直接增加收益。但经营规划强调合作中直接增加收益。许多上市公司发生多次重组且屡战屡败,实质的原因是为了追求增加直接收益,而不考察有无共同利益、目的。论文参考网。现在不少企业集团的规划既不像战略规划又不是经营规划,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各子公司与集团除了资本关系外并无共同目的。

第八,战略规划实施要采取战略成本监控,既不是生产成本的分析控制,也不是企业财务成本分析控制,而是针对未来的。经营规划是以收益指标为中心或者利润指标为中心,实行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控制,以求效率、效益最优。

第九,战略规划更多体现董事长的观念和水平,因此必须由董事长亲自主持研究并实施监控。凡是捉刀由外脑包办代做的战略规划,哪怕再好,也难以有效贯彻执行。因为董事长的思想方法没有得到新的发展。经营规划则是由总经理根据战略规划设计实施的。论文参考网。

第十,战略规划的研究制订绝不能单独使用系统方法,而主要使用统筹学理论,并在统筹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合理性要求,适当应用系统方法。系统方法的有效性限于在边界清晰、目标明确、信息准确等范围内才有效。而统筹学理论正是适应不确定情况出发把不可控因素尽量使之成为可管的,使发挥优势和保持平衡统一起来,以适应未来变化并争取主动。现在企业制订战略规划通常都用系统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一些现实关系,但并未解决对未来的思想方法问题。经营规划较多是用系统方法,但也必须有统筹思想来指导。

根据战略规划与经营规划的区别,在确立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体制下,选择相应的理论方法制订规划,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估规划,是企业制订规划并取得成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 中信出版社 浙江出版社 2007

[2]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M] 中信出版社 浙江出版社 2007

[3] 郎咸平整合[M] 东方出版社 2008

[4] 松下幸之助经营沉思录[M] 南海出版社 2009

[5] 马钧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6] 伍柏麟中国市场化二十年[M] 山西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7] 科特勒 营销管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5

一、研究的意义

河谷型城市往往受大江大山的阻隔,路窄、弯急、坡陡、道路网络性差、交通不便,而公共汽车一直是此类城市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随着老百姓对城市公共交通需求的日益增加,传统的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河谷型组团式的空间拓展要求,而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城市公共交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政府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手段。世界城市的经验表明,区域化经营应该在政府的监控下,实本文由收集整理行有序竞争,适当控制进入者的数量和规模,并逐步推行公共交通线路及区域许可经营。

二、国内外城市相关政策分析

新加坡、香港区域化经营模式。新加坡、香港的公共交通之所以能成为公交发展成功的典范,与其严格而完善的监管密不可分。新加坡、香港的公交法规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区域经营企业区域经营权的授予、线路开设规定、服务标准以及违规的处罚等细则。特别是对于违规的处罚相当严厉,形成了包括经济惩罚、警告、取消区域经营权、承担法律责任等一系列完整的措施,对于企业形成很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

区域化经营模式下新加坡、香港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工。新加坡的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工为:政府负责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在必要时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与管理;企业仅负责营运,并按要求提供服务。香港的政府与企业职责分工为:政府立法实现宏观调控、监督服务、负责道路设施建设;企业负责营运、按要求提供服务并负责运营设施的建设。

三、区域化经营的策略分析

(一)公交区域经营主体划分方法

公交区域化经营主体的划分是决定公交区域化经营效果的关键因素。企业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形成适度竞争的发展格局。

区域化经营企业数量确定原则与标准包括:体现规模效应。特许经营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实现规模经营的服务水平和效益。适度竞争。特许经营企业的数量应保证适度的竞争,避免企业因恶性竞争或垄断而导致公交服务质量下降。易于监管。特许经营企业的数量应便于主管部门对运营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进行有效监管。保证运营效率。特许经营企业的数量应保证公交行业的运营效率达到最大化,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

区域划分原则与标准:区域规模适中。一方面经营区必需具备一定营运规模,以实现规模经营的服务水平和效益,另一方面经营区域规模不宜过大,以避免出现因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经营区的划分应保证规模适中,满足区域规模经营和适度竞争的双重要求。土地利用一体化程度较高。经营区的划分应保证区内土地利用的一体化程度较高,社会经济活动联系较为紧密。交通需求以区内出行为主。经营区的划分应尽量使经营区产生的公交出行需求以区内出行为主,保证经营区70%以上的出行需求为经营区内部出行需求。与行政区划一致。经营区的划分应尽量与行政区划保持一致,以更方便有效地适应各行政区整体发展的公交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公交企业争取区级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资源搭配上优劣互济,合理配置。从中长期看来,经营区划分应使线路优劣互补,基本满足远期的收益盈亏平衡,以减轻政府负担,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补贴。

经营主体整合方案。公交企业整合的成功与否是公交区域特许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保障特许经营后公交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整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策略,积极稳妥地逐步推进。

分析现状所有企业的营运情况,按企业的注册地和线路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划定企业属地;当企业线路资源在不同经营区分布相同的情况下,按车辆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划定企业属地;当企业线路与车辆资源在不同经营区平均分布的情况下,将企业数量较少的区域作为该企业属地。

(二)区域化经营政府与企业分工

区域化经营需要在政府和企业良好配合互动下才能得到良好实施,政府与公交企业各司其职,具体分工可参考下表。

(三)行业监管

区域化经营模式下,因一个区域只有一个经营主体而容易形成垄断,为保证公共交通公益性,需有强有力的行业监管措施以使公交企业不以逐利为目的而是将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为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6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国民经济构成。现在中小型企业的产值占到我国GDP总额度的50%以上,出口贸易额占据贸易总额的60%以上,中小型企业就业人数占据着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75%以上。现在国家政策也开始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制定并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相关企业的后续发展将会提供坚实的保障。我国中小型企业多数是以低端产业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特性的历史条件和市场环境,没有注重品牌营销的重要性。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制度的转型,改变企业经营者的发展理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品牌打造和品牌营销策划,这也是受到国外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也会成为未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我国中小型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品牌营销的理念和实践渐趋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同的行业的品牌营销发展也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民族品牌国际影响力小,企业领导层对品牌营销不重视,高端企业品牌为数不多,品牌的市场定位模糊不清,缺乏品牌营销的长远规划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会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亟待解决。

2提升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的方法及策划

2.1方法

企业的发展是综合性的运作进程,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立体化的分析。再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找寻最佳的解决方式,下面针对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进行分析和探讨。①从企业战略规划层面,深入研究品牌营销理论。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品牌策划和品牌推广,这需要依托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和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品牌营销是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执行,才能够更好的显现出其效果。所以首要注重的事宜,就是企业的领导层要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专业化的研究。②对企业的品牌进行精确的定位,并进行针对性的市场延拓。现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品牌效应差强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现在企业对相关品牌的定位不准确,出现模糊定位、重叠定位以及不合理定位等现象。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找寻合适的企业品牌定位,这会为后续的品牌营销提供完善的保障。③充分发掘品牌的价值,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的品牌价值是从低端产业走向高端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在进行企业品牌营销策划时,要显著的提升品牌的内在价值,客观上增加其高附加值,产生低风险高收益的效果,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2策划

我国中小型企业涵盖着多种行业类型,现在以零售产业的中小型企业为例,分析相关企业品牌营销的发展和规划。能够将理论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也会对其他中小企业的品牌营销提供参考的依据。①中小型零售行业品牌效应。零售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也是和居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满足大众多元化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充分的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零售产业的品牌效应体现在商品和服务的两个体系中,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品牌的效应和价值。现在有很多知名的零售集团,正是依托于其品牌的打造,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理想选择,譬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最初发展时也是由小型企业渐渐的变成现在全球知名的大型零售集团。②中小型零售行业品牌营销策划。首先,是需要从管理层进行品牌营销理念的深化和完善,在企业在运作时充分融入品牌理念,打造出自主化的企业品牌。其次,是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现状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企业品牌的定位和规划。再次,是借助于多种宣传媒介,进行全方位的高效宣传,譬如使用网络等形式。接下来,是提升企业服务的品牌形象,让客户有购买的欲望,加强彼此间互信交流,为持续消费提供必要的前提。最后,是连锁加盟时,可以强化管理质量,提升加盟的品牌效果,这也是走向高端的有利方式。

3结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运营,中小型企业作为国家经济重要构成部分,在整体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深远的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企业品牌的打造,企业品牌的营销以及企业品牌的策划,可以显著的提升企业的形象,企业的知名度,增加企业的软实力,强化企业的文化理念和对员工的凝聚力,同时这也是企业走向高端发展的捷径。所以,需要通过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把握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和规律,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企业品牌的准确定位和精确把握,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以中小型零售企业为例,分析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并提出具有实践效能的建议,其他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借鉴,共同促进企业长远健康稳定的发展。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7

一、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四个特点:

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贡献份额幅度增加。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二。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高力集团的落户,科技、制药的崛起,铅锌银矿、金陵石化化工二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的加入,我区建设、房地产、方圆置业、苏星汽车修理厂的成功改制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全区民营企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上贡献突出,几年来共吸纳5400余人就业,成为吸纳征地拆迁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4、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去年,区政府按照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发展,做好服务,狠抓规范,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来抓,着力引导民营经济走规模发展的道路,走现代企业的发展道路,走改制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层次,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推动了民营经济增长速度的再加快,总量规模的再扩大,发展层次的再提升,使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走访、座谈、调查中,听到了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二、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民营经济在发展规模、质量、环境等方面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最佳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旧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计划经济时代民营经济就是私人经济、甚至个体经济的习惯思维普遍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私人经营者自己的事。虽然民营经济逐步上升为区位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过去有些管理部门职能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没有调整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作用。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由农业区转变而来,基础条件薄弱,传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差、资金少,客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当前政府部门往往重视大型的、高利税的民营企业,忽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为,不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致使我区民营企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2、产业规划滞后缺乏对民营经济总体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配套。目前,政府已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究竟如何推进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设计民营企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从哪里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抓落实、抓实效、抓成果,还没有可以遵循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作支持。

3、管理阙失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中,甚至存在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双重标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关心他们、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的收费和不应该甚至非法的乱摊派时有发生。职能部门之间的规范相互冲突,市、区的同性质部门重复收费、国有企业享有的有关国家政策优惠,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获得,政策的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使民营企业处在一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之中。

4、培训短腿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采用传统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知识匮乏和管理手段落后。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家迫切需要提高经营水平、管理创新水平,需要熟悉国际规范的知识和与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一些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劳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滋生社会矛盾;有的经营者同时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企业科学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经营状况起伏波动较大。

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也比较严重,引进人才难或引进人才留不住,用人只能降低标准。在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队伍中,不乏低学历者,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没有部门来管、来抓。因此,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和缺乏发展的长远眼光。

对劳动力的培训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没有能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合适合用的劳动力,大量的失地农民没有现代工业的劳动技能,就连基本的工作规范、法律常识、安全要求、企业制度都不了解,影响传统民资企业与现代工业的接轨。

5、服务不到位对引导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民营企业,缺乏独立运行的政策措施和优惠待遇,有一些优惠政策受到部分执行部门拖延、推诿不能落实而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区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还很少有能真正让科技人员动心并去创业的优厚条件,与杭州、苏州等科技园相比,我区民营科技园对高科技项目在资金、地方性收费、土地出让或批租、人才使用等方面力度不够,在政策扶持上还缺少吸引力。其结果,使我区的民营经济多数处在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之中,民营企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部门重结果、轻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形式、轻扶植的官僚主义作风。另外,在公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使这些企业规范化,理顺原有劳资、债务、产权等关系,缺乏一个公正的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帮助促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来规范运作。

6、没有特色产业群区一直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象以纺织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以五金为代表的家庭作坊--家族企业发展模式,广东(东莞)以外来加工业为代表的产业群。目前全区以整机装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字号的奶业、花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以汽车建材为龙头的商业、服务业起步晚,规模效益尚未体现,没有成为产业链。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阻碍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来嫁接公有企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我区整个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对民营企业进行定位,不断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扶植、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确保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入健康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解决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更多有知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加入民营经济的行业。同时,从地方政策上完善有关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规划要先行在我区发展规划中,将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请专家论证,通过人大作出决议,纳入我区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之中。还必须明确规定优先扶植的产业领域或高科技领域,作为镇街发展民营经济的依据。

第二,政策多扶持其一,加强民营经济的政策制定工作,将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地方法规的保护之下,使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放心,让计划从事民营经济的人才放心。同时规范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将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有关民营企业的有关规定、优惠待遇和优惠政策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于执行。打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界限,在科技项目申报、政府资金利用等方面应享受同等待遇。其二,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建议设立区长专项资金,同时配套专项政策和使用办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吸引高级人才加入到民营经济的创业中来,以此带动我区民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三,建立我区鼓励高级人才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工作的特殊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在市人才政策的框架内,建立人才储备制度,人事部门对民营科技园从事创业或工作的高级人才管理要提前介入。其四,鼓励有条件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的关注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招商局要引进投资少、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小项目,或者主动的牵线搭桥,围绕大企业设置一些加工点,组织联营性质的合作社,给与小额的贷款,廉租用地等,帮助他们创业,带动就业,维护稳定。其五,加大宣传与指导的力度,做到政策透明,执行规范,改变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建议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简报、电视台、广播电台辟专栏用于政策宣传、信息,节约民营企业管理、经营、交通的费用。

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遵守法律,规避税收风险。就目前而言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人力成本和税收成本是非常高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力大,融资难的问题,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如何科学规范的进行企业生产管理,提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税收法律的不断完善,税收制度越来越规范,企业偷税漏税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进行科学法制化的发展,在进行税收筹划当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之下进行合理的布局,减少税款,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税收风险规避,进一步防控纳税人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也能够实现纳税人财务收益的最大化利益。(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行为一般是发生在企业各项项目经营之前,所以企业为了减少纳税,必须具有前瞻性,对其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这就要求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必须了解相关项目的相关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追求筹划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合理的进行财务规划和税收筹划,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财务管理水平。(三)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经营成本。由于我国企业涉及的税费是各种各样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税、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费、临时工会经费等等,所以如何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重中之重,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延缓资金的压力,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现金流去更多项目。

二、当前企业税收筹划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税收筹划概念的误解。很多人提到税收筹划,总是将偷税和税收筹划联系到一起,及时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是在不违背税法的原则之下,运用税收的相关知识和对其经营业务的相关理解,进行合理的周密的安排,以减少税款,或者是延迟缴纳税款,税收筹划并不违法,这是税收筹划的前提。(二)税收筹划意识相当不足。就目前调查而言,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并非财务专业出身,企业税收筹划过程当中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求懂得会计知识,还要懂得法律经济知识,然而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意识相当不足;另一方面就是我国管理者对税收筹划认识的不足,大部分的人仍然靠走关系、做账的方式处理税收遇到的问题,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使得生产经营活动在发生之后才能够拿到税收单据,一旦相关部门查出了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财务部门的问题。(三)税法的完善缩小了税收筹划空间。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税法也越来越完善,并且随着政府行政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执法人员越来越专业,税收筹划的空间在不断缩小,这也给企业税收筹划管理过程当中增加了不少的难题。

三、解决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策略

(一)企业税收筹划必须贯彻到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企业成立的各个阶段必须考虑税收筹划才能够使税收筹划真正贯彻到企业发展当中,在企业成立的初期,要考虑公司的组织形式是否符合公司后期发展的需求,公司主要经营的业务是否属于国家当前鼓励企业发展的行业,公司的规模是否可以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政策优惠,这些都必须全方面的考虑,才能够为企业在后期发展过程当中减少税务负担;在企业经营的后期企业必须从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强财务管控,合理的规避税收,并且严格的遵守税法规定。(二)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制度。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对税法的不断重视,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国家一直在提倡降税减费,放宽政策,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一定要利用好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优惠,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2019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优惠的税收政策,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好国家给的优惠政策,建立企业税收筹划的实施机制,掌握最新的财税政策,明确财税政策执行的时间,财税政策的变动,要能够及时学习研究新的财税政策,对涉及到企业纳税事项进行相关对策和流程的执行。(三)提高企业整体的税收筹划意识。提高企业整体税收筹划意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要站在法律的高度下进行最终筹划从生产,经营,销售,财务,人力等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开展企业各方面的税收筹划业务活动,坚决避免财务部门重头戏;另外就是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的素质,由于当前综合素质较低,影响了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所以对于财务人员必须进行考核,让他们不断的进行学习,强化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上一篇:民法典建筑法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生防止校园欺凌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