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建筑法范文

时间:2024-04-18 15:35:34

民法典建筑法

民法典建筑法篇1

关键词:波旁王朝;古典主义建筑;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古典主义建筑(classical architecture),广义上指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而狭义上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也就主要是指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

一、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任何一种建筑风格都是和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从政治上而言,16世纪以前的法国处于内部封建割据,外部列强环伺的状态。特别是英法百年战争,使得法国始终未能跟上文艺复兴的步伐。直到14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之后,经历了将近又一个世纪的陆续混乱和发展,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继位,以及其开创的波旁王朝,为法国带来了一段蒸蒸日上的强盛历史。

从经济角度而言,十七世纪正是法国资本主义逐渐占据市场主体,传统贵族拥有的农业生产方式,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波旁王朝统治者在维护封建特权的同时,采用了重商主义政策,开办工场和贸易公司,保护关税和殖民扩张,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国库的充盈为王室大力营造宫室打下了经济基础。

二、路易十三(Louis XIII)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

1610年路易十三(1610年―1643年在位)继位时还年幼,由其母玛丽・德・美第奇摄政,她是意大利豪门美第奇家族的重要成员,以与意大利关系密切之便,将大量意大利艺术品引进宫廷。首席建筑师布罗斯设计了雷恩法院,并为麦迪奇设计了巴黎的卢森堡宫(1615年建)。路易十三时期的建筑形制结构坚实、敦厚,以雕凿精细和旋木工艺巧妙而著称。常见的装饰主题包括带翼天使、华丽的涡形装饰、漩涡花饰(图案雕花镜框)、花果垂饰图案和怪异的脸谱。

法国皇宫(Le Palais Royal)的宫殿主体及其花园庭院是应红衣主教黎塞留的要求建造的,采用当时流行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多重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福利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对比,显得庄严而不失灵动的气息。黎塞留去世时将宫殿赠给了路易十三(Louis XIII),此后取代卢浮宫成为法国的新王宫。

三、路易十四(Louis XIV)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

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在其亲政后的统治初期,以无比的热诚与精神治理国家,很快就成为全欧洲最优秀的英明君王,创立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绝对君主制,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和榜样。路易十四执政期间,不断的对外扩张战争和经济的发展,给王室大兴土木奠定了物质基础。逐渐膨胀的王权,使得路易十四成为法国最高的统治者和立法者,为了严密控制国家,他致力于在一切领域建立规则和标准,以及推崇能够巩固他君权神授形象的艺术风格。为此,路易十四设立了一批学院,其中就包括建筑学院。建筑学院的第一任教授布隆代尔,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由于其对古罗马建筑的崇拜,将君权至上的思想融合进建筑当中。法国在当时自比声名赫赫的罗马帝国,而路易十四也被比作古代最英明伟大的君主,甚至被比成希腊神话当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罗马神话称福玻斯・阿波罗),太阳王之称因此而来。因此,当时兴兴向荣的法国王室建筑活动,就致力于用古罗马那样庄严雄伟的形象来为君王建造纪念碑。

这个时期的代表建筑有:

卢浮宫东立面:由勒・伏(Louis le Vau),勒・布朗(charles Le Brun)和佩罗(Claude Perrault)共同设计,其全长约172m,高28m,上下照一个完整的柱式分作三部分:底层是基座,中段是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再上面是檐部和女儿墙。主体是由双柱形成的空柱廊,简洁洗练,层次丰富。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将立面分为五段。两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装饰,而中央部分用椅柱,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很明确。这种构图反映着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的社会秩序。它同时也是对立统一法则在构图中的成功运用。它总体简洁,法国传统的高坡屋顶被意大利式的平屋顶代替了,加强了几何性。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宫殿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的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的一座华丽的纪念碑,它不仅是法国王室宫廷,而且是国家的行政中心,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路易十四为了建造它,共动用了三万余名工人和建筑师、工程师、技师,除了要解决建造大规模建筑群所产生的复杂技术问题外,还要解决引水、道路等各方面的问题。凡尔赛宫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法国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艺术上讲,凡尔赛宫宏伟壮丽的外观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鼎盛时期文化上的古典主义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四、后路易十四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

路易十四执政后期,无计量的战争使法国的国家经济破产,激化了法国的社会矛盾,为资产阶级革命埋下了伏笔。这个时期的主要建筑活动,是其曾孙路易十五下令所建造的协和广场,以及各式贵族与商人建造的住宅和别墅。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十五广场”,中间铸造的路易十五的骑马雕像,显示着其在位时期的威势。雕像在大革命时期被革命人民推倒,并改建了断头台,广场也易名为“革命广场”,被法国人民当作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1795年又将广场改称“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à Paris)”,沿用至今。

协和广场始建于1755年,由当时任职于路易十五宫廷的皇家建筑师雅克・昂日・卡布里耶(Jacques-Ange Gabriel)设计建造,工程历经二十年,于1775年完工。卡布里耶首先为协和广场设计了一个长360米,宽210米,总面积84000平方米的八角形广场的雏形。为了得到一个远景透视效果,他选择了与当初建巴黎的那些皇家广场不同的方案。他将协和广场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广场。

到了十八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国家性的、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比十七世纪显著减少。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在这些住宅中,美奂的沙龙和舒适的起居室取代了豪华的大厅。在建筑外形上,虽然巴洛克教堂式样很快为其他建筑物所效法,但这时期巴黎建筑学院仍是古典主义的大本营。

五、结论

古典主义建筑影响深远,欧洲最早的建筑学院始建于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在这些学院里形成了欧洲建筑教育的传统,加上当时的法国不仅在欧洲最为强大,而且是绝对君权制度的典范,陆续建立起来的欧洲各国,他们纷纷学习法国的建筑形式,聘请法国建筑师去,或派遣留学生来,一时间,古典主义建筑成了全欧洲的新潮流,影响着欧洲国家的建筑形制和艺术风格。其影响之深远,一直延续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欧美一些国家中很多的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上,称之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潮。

参考文献:

[1] 张泽乾. 法国文化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2] 王其均. 永恒的辉煌--外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民法典建筑法篇2

关键词:民国初期;现代艺术;变革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动荡和变革仍然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20世纪上半期,中国人民不断地开展着救亡图强运动,主要表现在引进西学和革命斗争两个方面,因而民国初期的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背景也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学习西方的组成部分,现代艺术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艺术,两者在混沌之中彼此对抗而又相互融合。二是此时的现代艺术带有鲜明的社会化和政治化倾向。

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民国初期的中国,这样一个混乱时代不断展现着它的时代性特征。除了艺术思想和观念的变革,本文将主要通过建筑、美术、手工艺等方面来表现一时期的中国现代艺术。

在建筑方面,早在清末开始,西方入侵我国,在势力范围所到之处,渐渐出现了一些洋式建筑。民国初期的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一个缩影,尽管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各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又各不相同;一般都为砖混结构,这是一种混合结构,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机构体系。就建筑风格而言主要分为西方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民族主义三种,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的影响的建筑为模板建造的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的具有鲜明现实主义倾向的建筑风格,这正好符合当时的资产阶级民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新民族主义建筑是在民族主义大行其道的历史背景下,众多建筑艺术家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思想而发展出的一种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这三种风格的代表建筑有上海外滩建筑群、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原汉口南洋大楼和南京各类官员府邸等。此时的建筑艺术装饰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材料演变和欧式风格的再现与演变。在建筑材料上,从晚清开始,西方的建筑材料,如砖块、水泥、石材、玻璃等被引进到中国,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木材在建筑中的构造主体地位;此外红砖、钢筋混凝土也被大规模的运用,几乎在整体上改变了中国今后的建筑材料风格。在建筑形式上,民国初期建筑在汲取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上,保留了西方古典形式的装饰,结合近代工业设计思潮,并加入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构建出了大量的杂交建筑。

在美术方面,从19世纪后期开始,中国就有很多去国外留学的学生开始修习美术专业,到民国初期,一大批留学生回国开始致力于推动中国美术发展。清末中国美术依然主要秉承传统的一些技法,但也开始融入西方的元素,其代表人物有吴昌硕和徐悲鸿等人。作为“海派”绘画的创立者,吴昌硕的绘画以篆印入画,大胆使用西洋红,深红古厚,他生于晚清,卒于民国初年,但此时他的作品中已显露出了一些中西结合的元素。作为一位大器晚成的艺术家,吴昌硕却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的新纪元;他的艺术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远传日本、韩国,深受海内外学者的推崇,是那个时期中国传统现代艺术在历史条件下最美妙的艺术瑰宝。徐悲鸿的青年时代正处于清末民初,出国求学的经历使得他更能领会中西艺术差异,在之努力之下开创了民国初期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风格,并为后世确立了艺术基调,其代表作《愚公移山》用西方油画风格,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古典历史题材,成功地使中西艺术相结合,是当时中国现代艺术的经典之作。

在手工艺方面,以木刻版画为代表,出现了新兴木刻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版画作为中国手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能充分代表中国手工艺的发展方向和创作方法,木刻版画自古便有,由于其独特性使得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民国初年,欧洲资产阶级形形的艺术流派泛滥,并在我国艺坛上产生影响,鲁迅针对此情况说:“盖中国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欧洲19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因而鲁迅大力扶植木刻艺术发展,特别重视表现形式要切合内容的需要,努力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他既反对徒有其表而内容空泛的作品,也反对因艺术性差而致使不能表现内容的作品,更反对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东西。鲁迅先生为使木刻青年能在借鉴外国的进步木刻中吸取养分,更快地磨利木刻刀,刻出更好的作品来,经常在他并不宽裕的生活中挤出钱来自费精印画册,提供创作参考,就当时情况来说,尽管社会主体制度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但以鲁迅先生为代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木刻运动,却是反对资产阶级形式主义艺术美术领域里的重要斗争运动。木刻版画一直都以中流砥柱的艺术形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解放区还是国统区,木刻艺术都坚守正义,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世界和平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并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的发展往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特征。中国人在个人发展的潜意识中一直秉承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艺术领域的人也是如此,因而在民国初期的文人艺匠的艺术创作中往往带有鲜明的政治性,他们学习西方,却并不向西方艺术低头,或是摒弃自己的传统艺术,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西方艺术的先进性来实现自身抱负和民族抱负,无论是建筑、美术还是手工艺,都有崇高的自我抱负在其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在各方面都在不断开放,现代艺术的发展更是展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然而从深层次去思考,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走民国时期的路,政治上、经济上如此,艺术上亦是如此,就如乱世出英雄一样,民国初期现代艺术中所产生形成的理念与实践是历经动荡与沉浮而留存下来的,经住了时代的考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当代艺术工作者去好好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吴衍发.民国时期中国艺术史分期思想的考察与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86-91.

[2] 乔志强.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4-8.

[3] 陈静.论建筑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武汉民国时期金融建筑为例[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35-35.

[4] 吴昌硕.吴昌硕谈艺录[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民法典建筑法篇3

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认知是有一种整体效应的,这种认知是基于对特定的场所以及特定的元素的叠加,人的感受是通过各种表象元素的叠加形成的完整的形象。我们在游览紫禁城的过程中,宏伟的建筑以及精美的建筑细节让人倍感震撼,其中文物又给紫禁城添加了一层古典的艺术美感。其实城市中的建筑也是如此,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建筑的本身;建筑在市民心中的具体印象,就是自身的居所与繁华都市的最佳结合,结合的美是主体部分,其余的与自己无关的部分接近于模糊,与此同时,个人心中的城市建筑也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人对于城市的美的感受是“蒙太奇”式的。笔者曾经到过风光旖旎的滨海城市--青岛,青岛与内地的城市有所不同,这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街道建筑风格别样,道路蜿蜒曲折,区别于传统的直线式的道路,北欧式的建筑随处可见,街道旁边的餐厅都是一艘艘“渔船”,不时吹来的海风让人精神抖擞,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把自己与童话进行了夸张的结合。西安又是另一番情味,雄浑壮阔是它的基本特征,这座十三朝古都充满了古朴宏伟的色彩,站在城市的制高点向远处望去,一望无尽的灰色中点缀着斑斑绿光,使人很容易醉入历史往事的冥思之中。

二、建筑中的蒙太奇思维

的确,“蒙太奇”式的城市和建筑给人以独特的美的享受,随着建筑学的发展,这种设计思维以越来越专业的方式渗透到建筑中设计中来,现代的建筑将这种设计思维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蒙太奇是电影中的专业术语,但是用它来阐述建筑的思维以及创作技巧再合适不过了,自从有了这种思想,蒙太奇的设计思维就和建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这种设计思维在传统的城市的设计以及建筑的设计中都有所体现。人们的心理中也存在“蒙太奇”的思维方式,人们经常把自己的视觉听觉与建筑结合起来,用来获得总体的美感。建筑中的蒙太奇设计就是给予人们的这种思维方式,结合建筑学的设计技巧,利用人的视觉感知以及听觉感知,借助一些技术手段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要素的组合诱发人们进行大胆奇特的想象,这种设计的基础就是艺术中的控制论,就是对于整个的创作过程进行人为的定式控制,引导参与其中的人按照事先的设计定向进行思维。在众多的历史建筑中,很多都使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它们至今都是建筑的经典之作,其中有希腊雅典的卫城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小型建筑,蒙太奇手法能够帮助建筑设计者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人沉醉其中。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建筑并非单独存在的,它是和环境和周围的建筑一同存在的,同时建筑也是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建筑不应该作为一个孤立的审美个体存在,应该结合各种美的要素,应该结合人的心理特征,结合人的情感,应该考虑人的思维特征。运用“蒙太奇”的思维方法,就需要把握静态和动态的结合,把握真实和幻觉的结合,把握连续和间断的结合。要时刻注意蒙太奇设计本意是中心是人,演绎的是生活,蒙太奇的设计要使感受着感受创作者的创作美,同时又要产生超脱于创作者设计的美,实现美的升华。

三、建筑中的蒙太奇现象解读

设计者的思维通过建筑作品得以表达,建筑是会“说话”的,它传递着设计者赋予它的内涵,建筑中的每个元素都代表了设计者赋予它的独特含义,众多元素的组合则是一个绝美的意境,使我们沉醉其中,用自己的心慢慢解读……在大量的城市建筑中,蒙太奇的设计理念在建筑中表现出来包括两个过程:构成和解读;同时蒙太奇想表达的内容也分为两个方面:表现和叙事。蒙太奇的设计十分注重不同的时间段中物质的空间转变以及人物的特殊经历,使人仿佛经历了壮阔的历史。中国的古典建筑尽管变化不多,但是却给人无限的想象,它是很多小信息量的元素的集合,众多的古典元素集于一身,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与中国的建筑风格不同,西方的建筑注重建筑单体与建筑空间的完美组合,它所表现出的美往往是多层次的,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极大,在蒙太奇的技法使用上更为典型,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就是其代表作。建筑的设计者使用蒙太奇方法时,通常把建筑外在的形象转化为使用者内心的思维联系,营造一种独特的空间意境,使使用者在内心形成一种设计者所设计的一种美感,激发使用者的特定的情感、感受以及心理。矶崎新的筑波广场就使用了蒙太奇设计思维,椭圆形的广场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文艺复兴时代;凹陷的泉眼取代了旧式的代表王权的皇帝铜像,表明新纪元已经到来;月桂树的出现使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月宫之中...广场的设计综合运用了多种蒙太奇的手法,比如鲜明的对比、奇特的夸张、独到的象征以及隐喻等多种手法,诸多的手法让使用者早已置身于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美中去了。我们不放在欣赏一下日本的安藤忠雄的作品:水之教堂,简单的几何构造把自然元素进行了周密绝佳的安排,在我们的眼中他的设计仿佛一个世外桃源,是一座令人膜拜的圣地,这座教堂用自然的山水代替了人为的建筑,十字架置于粼粼波光的水塘之中,足以净化世人的心灵,这种蒙太奇的表现自然,但却丝毫不包含人工打磨的痕迹,可谓经典之作。不同于北京的颐和园,江南的园林则高雅别致,苏州园林就是南方园林的代表之作,它以精妙的布局以及精美的雕工见长,整个园林中“绿”是主题,园中的建筑要素做工细致,越是仔细观察,越能品出其中美,仿佛置身其中,久品不厌。

四、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与蒙太奇

我们不能否认,一切艺术手法的都是对现实物质的进一步改造,给真实的物质附上特殊的含义,经过对现实实物的高度概括,把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物象高度的集中概括,建筑中的技法就是蒙太奇的设计思维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古典园林就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者利用蒙太奇设计思维的经典之作,我国古典园林典型的特点是“园中园”“镜中园”,注重园林和自然的完美结合,利用此种技法来扩展空间,营造意境。我国园林建筑注重营造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文化中的经典意境,尤其是神话故事中的意境,园林中各个元素有机的连贯在一起,通过对比、夸张,平行等技法,营造出设计者独具匠心的意境设计,笔者曾去北京的颐和园游览过几次,其中的“园中园”风格十分典型,既给人一种皇家园林的大气宏阔的感觉,其中的园林的布景又十分精妙,从万寿山俯瞰,山水相间,错落有致,寺院中袅袅的香烟使人似乎置身于仙境,佛像姿态各异,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我国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如果在游人较少的时候踏入颐和园,静静的漫步其中,映着夕阳的余晖,仿佛穿越数百年,体会到大清朝的盛世,万千感受,直沁心脾。

五、结语

艺术是没有界限的,艺术手法可以和各个行业相互结合,建筑的创作也是如此,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美的元素,包括文学、图画、音乐等,从汲取精华,创造出更具美学价值的建筑作品,使建筑中的蒙太奇设计更加丰富多样。我国古典园林中也曾使用蒙太奇设计思维,把各种元素进行巧妙地调配,营造了各种各样意境,皇家园林宏煌壮阔,民间园林高雅别致,将中华民族的智慧发扬到极致。

民法典建筑法篇4

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早在一九九九年五月的全国物业管理工作深圳会议上,国家建设部宋春华副部长就已经尖锐地提出来,物业管理行业的业内人士为之进行了艰辛困苦的追寻和探索,但至今为止却没有寻求到一个解决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定位问题的根本良方。之所以没有找到这个良方的最根本的重要原因在于寻求方法上的偏差。部分人仅仅局限于从自身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提升和挖掘,还有一部分人也只是从经济管理的理论中探索和推敲;却恰恰忽视了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定位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法律的范畴,必须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从法律的基本规定以及立法原意中进行追寻和探索。因而造成了物业管理行业的业内人士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处于一个既感到定位问题很重要,又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找不到一个根本的出路来。本文试图从法律的层面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民法中建筑物致害的责任主体的立法原意的剖析,借鉴国外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成熟经验,运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从而依法准确合理地确立业主委员会作为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确立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服务人的法律地位,以彻底解决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

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是构成了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最主要的民事主体。那么,物业管理的这些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究竟为何呢?从全国人大立法机关正在起草和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中所设立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来看,物业管理的实质就是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很明确业主的法律地位就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但这个法律制度并没有直接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明确的法律定位,而设定了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人和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服务人这两个法律地位。那么,对于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究竟谁拥有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人的法律地位?谁又拥有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服务人的法律地位?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楚、准确、合理、科学地定位,因为这直接涉及到物业管理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到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清楚、准确、合理、科学地给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作出法律定位,我们不妨先从我国民法对管理人的立法原意进行如下的探讨和剖析。

管理人这个词语的法律概念最早是出现在我国民法通则之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这条法律将建筑物致害的责任主体确定为“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于建筑物所有人的法律地位是比较清晰的,这就是我们常在物业管理活动中被称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由于这条法律确立了管理人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因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里,管理人就被直接纳入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制度之中。那么,管理人的立法原意究竟是什么?只有明确了我国民法对管理人的立法原意,才能正确确立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才能依法均衡业主、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利义务,促进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对于这种建筑物致害的责任主体,各国的见解是不同的。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规定,只有建筑物的所有人才能成为建筑物致害的责任主体。例如,《法国民法典》第一千三百八十六条就只规定“建筑物的所有人”对于建筑物的保管或建筑不善的致害承担责任。此外,比利时、墨西哥、秘鲁、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国家均采用此立法例。而且,这些国家在规定所有人对受害人直接承担责任的同时,还赋予所有人对其他对于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人的追偿权。这种立法例的根据是,受害人通常无从发现和弄清事实上究竟是谁对于建筑物的失修或建造瑕疵负有过错,因此允许受害人直接对所有人起诉是公平合理的。

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少数大陆法系国家规定了建筑物致害的多元责任主体。依据《德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六至八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建筑物倒塌致害的责任主体有以下四类:1.自主占有人,即作为自己所有而占有物的人;2.前自主占有人,即倒塌或剥落是在土地的前占有人的终止占有的一年内发生者由前占有人负责;3.建筑物占有人,即因行使某项权利而占有他人土地上的建筑物或工作物的占有人,其代替土地占有人负责;4.建筑物保养义务人,即为占有人承担保养建筑物或与土地相联的工作物,或由于自己享有用益权而应保养建筑物或工作物的人,与占有人负相同的责任。依据日本民法第七百一十七条规定,工作物致害的责任主体原则上是占有人,但占有人对于防止损害发生已尽到必要注意时,则例外地由所有人负赔偿责任。不论所有人还是占有人负责,其承担责任后均可对实际引起损害的责任人行使追偿权。依据意大利民法,原则上只有所有人是责任主体,但当倒塌致害发生在用益权人的占有期间时,则由所有人与占有人负连带责任。

在英美法,建筑物致害责任主体原则上是占有人。根据是占有人直接地控制和监管着建筑物,因此,也有义务承担建筑物致害的责任。美国侵权法在建筑物致害方面的责任主要与财产的占有和控制相联系,而与所有权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占有和控制决定责任,谁占有和控制着房屋,谁就有责任将其管好。但也有例外:1.享有终身产权的人(相当于大陆法系上的用益权人)对其享有终身产权的建筑物致害承担责任,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些建筑物由他占有着;2.出卖人,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出卖人在丧失占有后对房屋的倒塌不再负责任,但当其另有约定或出卖人有欺诈行为时则由出卖人负责。

从各国对建筑物致害责任主体的法律规定,可以明确确定建筑物致害责任主体,应该是:1.建筑物的所有人;2.建筑物的占有人;3. 建筑物保养义务人。

我国民法在对建筑物致害的责任主体的立法中,借鉴了国外立法的成熟经验,采取了法国式的立法体例,实行了单一制的责任主体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中规定,建筑物及其他设施造成损害的责任主体是“所有人或管理人”。尽管我国民法的这条法律规定从字面上看是“所有人或管理人”,但所反映的实质仍然是属于“所有人”的单一制责任主体。

我国民法规定的所有人指对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人。损害发生时不管所有人是否直接现实地占有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也不管其成为所有人的时间长短,均不妨碍由所有人承担责任。即使损害发生于出借、保管、出租、出典等期间,所有人并未实际占有所有物,但仍由所有人承担责任。

我国民法在建筑物致害责任主体所规定的管理人是指依照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对特定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享有固定的带有永久性的经营管理权的人。管理人是依照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直接产生的,不同于当事人以出租、出借、出典等法律行为自愿设定的占有人(如承租人、借用人和典权人)。管理人的存在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两权分离的结果。我国国有的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一般授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机关团体进行管理,被授权的单位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甚至处分的权利。这种享有管理权的人就是我国民法中的所谓“管理人”。所以,管理人在我国民法立法的原意上应该是指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甚至处分权利的建筑物管理者,是指基于所有人授权或者其他法律事由而对建筑物取得法律上或事实上的占有,以及承担维护保养义务的人。从这个立法原意上显然管理人仍然是等同于具有所有人权能地位的,并且在建筑物保养义务的程度上也相当于占有人的法律地位。

我国民法在建筑物致害责任主体规定“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建筑物致害责任的立法根据在于,建筑物或其他设施致害的终极原因往往是建造或管理有缺陷。建造和管理往往又是一种复杂的过程。物业管理公司虽然承担有一定的管理服务责任,但这种管理服务责任是通过与业主委员会所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获得的,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且这种管理责任也是有限度的,是全部管理责任其中的一部分。因为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不能也不可能将建筑物致害的全部管理责任都囊括在内,例如,建筑物建造缺陷而造成的损害,其责任人可能是建筑物的开发建设单位,也可能是设计者、承建施工者或前所有人,过错情形可能是设计者设计不合乎规范,也可能是承建施工者偷工减料或者马虎草率,也可能是前所有人管理不善的缺陷形成的,甚至可能是占用人野蛮使用形成的,这些因素是根本不可能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约定由物业管理公司来支配控制,除了业主、业主委员会之外往往其他民事主体(如物业管理公司)是不可能左右控制或彻底解除的。何况,当物业管理公司违反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约定,没有尽到合同所约定的管理服务责任,就应该以合同违约来承担管理服务责任。但是,业主委员会的管理责任却是天生具有的,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服务是由其按合同约定的,而合同没有约定的管理责任显然仍然由业主委员会所保留,业主委员会有保留管理责任的权利,自然就要有承担管理责任的义务,理应成为合法的管理人。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谁有过错谁就应该承担责任。既然业主委员会没有将全部管理责任通过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交给物业管理公司,自然物业管理公司就不可能承担全部管理责任。否则,让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人承担责任,就有悖公平正义的民法基本原则,不符合我国民法对管理人的立法本意。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具有“管理”二字,而物业管理公司又从事的是物业管理活动,因此,通常人们往往都会望文生义地将物业管理公司误解为建筑物的管理人。其实这是“管理”二字给人们造成的一种错觉。从管理人的法律概念来看,物业管理公司首先不享有对建筑物的占有、使用、收益甚至处分的权利;其次,没有享有对特定建筑物的“固定的”“带有永久性”的经营管理权。相对比较之下,业主委员会则具有固定的带有永久性管理权的性质,因为建筑物存在,就必须对区分所有建筑物行使管理权,虽然业主委员会要经过换届选举,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业主委员会委员的人选更迭并不会影响业主委员会的存在,业主委员会作为管理团体是永久性伴随着区分所有建筑物而存在的。业主委员会是由全体业主选举产生的,代表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群众性自治自律组织,其民事责任由全体业主承担。而全体业主拥有对建筑物的占有、使用、收益甚至处分的权利,自然从责任与权利的主体都是一致。如果使管理人的地位空置,就会在司法实践中因管理人的真空,而错误地将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人,使物业管理公司代人受过。显然这样就将物业管理公司放在了一个权利与义务不均衡的地位上,势必不利于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反将业主委员会放在管理人的地位上,由全体业主承担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的整体责任,不仅直接体现了业主自治管理的权利,而且也平衡了业主自律的义务责任。

鉴于我国物权法仍然在起草和审议阶段,而且物权法所设定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因此,我们在此有必要对各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所涉及到的管理人以及管理服务人的法律条款进行借鉴和探讨。

各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条款通常都将管理人作为区分所有权人大会(即物业管理活动中的业主大会)的召集人。如《德国住宅所有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住宅所有权人会议,每年至少由管理人召集一次。”《瑞士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二条中规定:“除另有约定外,楼层所有人大会由管理人召集并主持;”《日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第三十四条中规定:“集会由管理人召集;”“管理人至少每年应召集一次集会”。实际上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区分所有权人会议、集会或业主大会都应该是由业主委员会负责召集的。因此,从管理人召集业主大会的职责来看,是等同于业主委员会的。除此以外,管理人的权利义务也等同于业主委员会。如《德国住宅所有权法》第二十七条中规定:“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如下:(1)执行住宅所有权人会议的决议并监督住宅规则的执行;(2)采取必要措施保存及修缮共有物;(3)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其他保存共有物的措施;(4)管理共有基金。”《意大利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管理人应当:(1)执行共有人大会通过的决议;(2)制定共有财产的使用规则,为公共利益提供服务从而使共有人能够更好地享有共有财产;(3)征收各种费用,分摊为建筑物共有部分的正常维修和公共服务支出的必要费用;(4)完成保全建筑物共有部分固有权利的行为。最后,年终时,管理人应当报告管理帐目。”

我国香港地区的《多层大厦(业主立案法团)条例》规定,依法成立了业主立案法团,大厦各分层业主在该大厦所享有的权利、权力、利益和所负的责任,便都交给业主立案法团去运用和执行。因此,当大厦周围出现山体滑坡,业主立案法团就应该承当维修和赔偿的责任。这实质上就是由业主立案法团担当着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人的角色。而这个业主立案法团就相当于我们物业管理活动中的业主委员会。在我国澳门地区,针对由楼宇或其他工作物造成之损害,《澳门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一、楼宇或其他工作物因建造上之瑕疵、保存上出现缺陷而全部或部分倒塌者,该楼宇或工作物之所有人或占有人须对由此而造成之损害负责;但证明其本身无过错,又或证明即使已尽应有之注意义务亦不能避免该等损害者除外。二、基于法律或法律行为而对楼宇或工作物负有保存义务之人,须代该楼宇或工作物之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完全因保存上出现缺陷而造成之损害负责。”《澳门民法典》的这条法律规定实际上明确了建筑物致害的责任主体是建筑物的所有人、占有人、以及负有保存建筑物存在义务之人。其中负有保存建筑物存在义务之人就是《澳门民法典》第三卷物权的第五章分层所有权中法律所规定的,由分层建筑物所有人大会所选举出的管理机关。根据《澳门民法典》第一千三百五十四条规定:“管理机关系由一名或多名管理人组成。”第一千三百五十五条规定:“管理机关系由分层建筑物之所有人大会选出及免职”。显然分层建筑物所有人大会所选举出的管理机关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大会所选举出的业主委员会。

在全国人大立法机关起草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也是按照各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上述法律条款的立法精神来设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区分所有权人会议由管理人召集。”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管理委员会和管理人的职责如下:(一)共用部分的清洁、维护、修缮及一般改良;(二)区分所有权人共同事务的建议;(三)区分所有权人和专有部分占有人违规行为的制止;(四)区分所有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维护;(五)收益及其他经费的收支、保管及使用;(六)区分所有权人会议决议的执行;(七)管理规约、会议记录等文件的保管;(八)管理服务人的委任、雇用及其监督;(九)会计报告、结算报告及其他管理事项的提出及公告;(十)管理规约的规定的其他事项。”因此,这其中的管理人自然就是业主委员会,而其中的管理服务人就是物业管理公司。

众所周知,我国的物业管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物业管理与传统的房屋管理的最大区别物业管理是遵循着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而不是像传统的房屋管理哪样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运作。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培育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的首要前提就必须科学、准确、清晰地为参与物业管理市场的民事主体进行定位。只有正确地解决了物业管理民事主体的定位这个根本性的主要问题,才能明确各个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否则就无法清晰的确立各个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容易造成这些民事主体相互之间的角色错位。事实上,近年来在物业管理行业所反映出的许多难点、热点问题,实际上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明确物业管理民事主体法律地位而产生的。

应该指出长期以来之所以没有能很好地解决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计划经济形成的“官本位”思想观念束缚的结果。一味地在强调和担忧人民群众的素质的高低,担心赏赐给人民群众民主权利之后,人民群众将不能正确行使这些权利,会出现权利滥用和失去控制的局面。在这种“官本位”的思想观念束缚下,根本就不可能来正确探讨、分析和解决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而总是隔靴搔痒在考量业主委员会权利给多、给少的问题,以致于有些物业管理公司还提出了“由业主委员会委托管理的‘二手项目’不接”的所谓“四不接原则”。业主委员会是社会主义民主肌体的细胞,克服和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思想观念的束缚,科学、准确、清晰地确立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通过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直接赋予人民群众应有的民主权利,对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具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长期困绕着物业管理行业的权利义务不均衡的难点、热点问题,将物业管理公司从无休无止的索赔纠纷中彻底解脱出来。

民法典建筑法篇5

案例2:抵押合同生效是否抵押权设定的充分条件问题 一个房地产建筑公司在经营中需要向银行借贷,银行要求债务人抵押担保,于是银行和该建筑公司订立了以建筑公司的三辆大型建筑车辆为标的物的抵押合同。抵押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并没有进行抵押权的设定登记。不久建筑公司将抵押合同指定的三辆车中的两辆出卖给了另一个建筑公司。但是后来发生了所谓的“抵押人”建筑公司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银行向法院提出要求以抵押的车辆拍卖还贷。法院判决认为抵押合同的订立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因而有效,于是法院根据这个合同将出卖的二辆车追回,偿还了银行的贷款。这个案件曾经被作为法官模范执行合同法的样板,在报纸上隆重介绍。但是在这个案件的讨论中,我们完全有必要问一下该审理该案的法官,他们是否注意到第三人公司的正当利益问题。第三人即另一个建筑公司在该案中并无任何过错,结果他买的汽车被追夺,不但经营秩序遭到损害,而且失去的车款事实上也无法追回。该第三人的这些损失,是否应该提醒我们的法官这样一个问题,即银行仅仅只是享有抵押合同规定的权利,而这一权利是否就是抵押权呢?本案中抵押权是否已经有效设定了呢? (二)法理分析 在民法的发展历史上,确实有一种依据一个债权法意义上的合同来确定物权变动生效立法模式,我们现在将其称为“债权意思主义”的立法模式。这种模式是法国民法典采用的,其理论来源于中世纪寺院法建立的“契约必须履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合同成立生效后,就具有要求当事人履行的法律约束力。这一立法精神后来被法国民法典采纳时,其含义得到极大的扩张——法国大革命时代,自由的精神高于一切,契约被当作当事人为自己立法的主要手段,是实现自由和摆脱等级身份制的手段,因此当时的法国出现了民法典的立法与高涨的革命热情相结合的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契约变成为社会的自然人和法人为自己建立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正当性根据,因此法国民法典在人类历史中第一次规定了“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个具有相当的精神感召力的原则。 依据法国民法典立法者的观点,既然缔约对于第三人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制定法律,那么契约本身就应该句有足够大的效力,以保障它能够得到履行;而契约在履行之后,就自然能够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比如,一个人通过订立买卖合同来购买一座房屋,那么,根据上述契约履行自然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的分析,买卖合同成立生效的时候,买受人就应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此法国民法典第1583条规定:“当事人就标的物及其价金相互同意时,即使标的物尚未交付、价金尚未支付、买卖即告成立,而标的物的所有权亦于此时在法律上由出卖人移转于买受人。” 应该是指出的是,法国民法典产生时,已经是物权、债权这些概念产生数百年之后,但是法国民法典并没有使用这些概念,因为,在法国当时的立法者看来,合同履行自然产生物权取得的结果,通过合同自然同时发生债权效果和物权的取得,因此,没有必要在物权和债权之间做出区别,也没有必要建立区分这两种权利发生变动的不同根据的法律制度,一个合同就能解决全部问题。这种一个合同包打天下的观点,现在我国被称为“债权意思主义”,但是在欧洲法学界,人们常常使用的概念是“同一主义”或者“合意原则”(Principle of consensus)。这是一种以其革命化理想对世界民法立法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模式。 这种仅仅依据合同就能够发生物权变动的规则,在立法思考方面,虽然似乎直接贯彻了自由的精神,但是在法律上却无法解决如下这两个问题:(1)在合同嗣后履行不能、甚至当事人有意识违约造成的履行不能时,这种立法模式不能说明为什么所有权以及其他物权的归属问题。一个合同的生效,事实上并不意味着它能够肯定地得到履行,在没有履行时,物权变动当然无法不能成就。比如一个人在订立房屋买卖合同时精神正常的人,在履行合同是可能会精神失常,因此就会发生合同履行不能的问题。因此虽然合同生效,但是无论如何房屋所有权不能转移。 一个企业,在自己的产品涨价时马上会发生不交付甚至出卖给他人的情形,因为即使他承担违约责任也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一物二卖”在现实中是常见的,在债权效果上可以成立,当时标的物的所有权却只有一个, 不能转移给两个人。(2)不能解决物权变动引起的第三人权利被排斥的问题。因为物权变动常常是以排斥第三人作为其法律目的的,比如,设定抵押权,其目的就是要给予一个特别的债权人优先受偿的特权,使其排斥第三人的债权,而优先获得偿还。如果合同的生效就能够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那么仅仅依据两个当事人之间合同,就能发生排斥第三人的效果,第三人的权利得不到任何保护,这一法律规则对于第三人没有任何的正当性可言。

民法典建筑法篇6

【关键词】传统建筑 特点样式 古建筑设计元素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景观艺术上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丰富。中国建筑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点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 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成为举世瞩 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 主次分明。 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 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 变幻无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 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 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炯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关于古典园林的研究对现代人而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古典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对现代人的启示;二是古典园林中的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人以警示。

三、中国古建筑设计元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 以放置平整的街道方格网系统最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 虽然 在江南、西南山区有着一些独特的地方特色。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黄河一带,以方 格网街道布局,使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相对独特独立所组成的城市数量最多。其中以 宋为例的城市规划,大多建筑采用轴对称的布局。沿轴线布置建筑空间序列,这是中国大到城市,小到宫殿、衙署、庙宇、民居常用的方式。这一方式融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的古代 哲学,符合古人讲求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庸之道。

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结合不同的组织形式。而且结合了古代城市规 划思想精华,采用轴对称手法,将地块分为井字型用地结构,运用规整的建筑组合充分体现 皇城的大气与尊贵。由于该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了体现城市的总体风貌,在建筑上采用了 宋朝的建筑传统元素, 使得建筑外观呈现出地方特色和历史感。

而在内部采用了现代化的风格。给人时尚的感觉。在建筑立面处理上采用新中有旧,旧里透新的设计理念。这种处理手法既向人们传达了历史的信息和地域文化的文脉,又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室, 有着潜在的设计元素可以挖掘并古为今用。

我们可以以传统文化元素为背景,吧富裕中国文化内涵夫人元素用现代简约主义的手法 表现出来。如贝律铭大师的香山饭店,设计中一白色为主调,并以此为基准把握现代设计。对传统的继承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而应该通过对传统的文化溯源, 探究中华民族共同的 审美取向的精髓。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物镜、情境、意境,现代景观强调视觉形态需要鲜明的形象,强调环境形态首先要有足够的绿地和绿化,强调群体大众的使用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空间设施。这三个点就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园林的差异所在。

四、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融合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拥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不论是谁,只要身临其境也必定会被其独特的景观艺术所感染。而如今,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深,纯粹古典形式的中式园林不复存在了。但是它的一些精髓却留了下来。而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式园林的营造过程中,逐渐地运用在所谓的现代园林之中。

例如:苏州西山恬园——将自然山水、文化底蕴、诗一般的山水田园生活和古典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向往文人生活情趣的人们再现纯粹古典园林。由于引用太湖之水修造运河水系使庭院的水景有了活的循环水源。在植物配置上基本应用本土植物采用满贯修枝的办法使园林植物快速成型。又如:芙 蓉 古 城——沿袭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改善整体环境。同时,吸纳现代建筑设计对居住的合理性要求, 带来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舒适感

五、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主张“天人合一” 。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属于自然式。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恶化。现在人们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丰富。

现代的园林要开敞性与植物造景并重,永远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机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方现代园林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事实证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既不能完全依赖境外风景园林师的作用,更不能照搬西方现代风景园林模式,只能依靠大量真正具有良知和职业道德的设计师的崛起,营造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而深刻认识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民法典建筑法篇7

【关键词】古典建筑艺术;传承特点;时空特点;集聚特点;当代建筑

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以汉族木构体系为主体的主流建筑,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建筑延续的历史最长、分布的地域最广。它不仅对我国当代建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早在8、9世纪,就已经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典建筑有过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还对欧洲建筑产生间接影响。至今中国的世界遗产数已居世界第三位,而其中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本文就围绕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影响和运用这一论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欣赏价值,笔者认为其不同于欧洲古典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传承特点;注重地域的空间与时间环境,表现出突显的时空特点;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表现出很强的集聚特点。

(1)鲜明的传承特点。就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整体环境而言,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史籍《周礼》中有关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的大区域规划构思。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已经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达相当高的水平。就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单体建筑而言,木构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构件走向规格化、模数化,保证了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多样化的并行发展。

(2)鲜明的时空特点。建筑时空观是建筑形态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二者是统一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具有鲜明时空特点,这里“空”是空间的概念,指万物的虚与空的部分;“时”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才使得空间有了流动的意义。我国幅员广阔,地域气候文化差异较大,建筑自身就会反映它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特点和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而中国古典建筑的造型大都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能突显震撼的艺术形象,故其艺术效果主要依靠建筑的群体空间的序列设计来取得。中国古典建筑室外自然空间与室内生存空间之间横亘着院落空间、檐下空间、廊下空间等各重屏障,两极之间的多层次性中性空间正是中国建筑群“空”的具体表现;而中国古典建筑群的布置总是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人在其中存在和活动就使得空间有了“时”的流动意义。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典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

(3)很强的集聚特点。在以西方教育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当代建筑教育中,我们习惯于把建筑看成为一门艺术。在西方文化历史上,建筑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雕刻、绘画、诗歌、音乐等经典艺术形式一起被归入艺术的发展系列中的。在中国古代,建筑则被纳入政治生活的领域,建筑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成为社会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主要表达方式,表现出很强的集聚特点。中国古代的任何历史时期,建造得最宏大、最华丽、级别最高的建筑都是宫殿。它代表了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在它身上也最能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特殊性格,宫殿不愧为中国古建筑的重心。[5]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时至今日,在中国各地,出于强化政治秩序的考虑,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建筑群通常是该地区所有建筑物当中规模最宏大、气势最威严的。

2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法式的大量输入,使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接触和交流,中国建筑风格发生急剧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在当代转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与更新。关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影响,已经引起从事建筑业、房地产业、装饰业及普通老百姓的日益关注。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典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规划学家吴良镛先生也指出:“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点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说’等理论有关。”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山水构图对城市当代建筑的重要作用。

3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

要实现传统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合理运用,最主要的还是要回归传统,只有从悠久的建筑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精华,从本质上重新寻求本民族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结合点,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就近年来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它选择以一个抽象的斗拱迭折来表达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对此建筑理论界褒贬争议较大,也就如何开拓性地继承传统建筑艺术开展积极地思考。中国古典建筑空间设计中凝聚着许多宝贵的建筑艺术经验,但当代多数建筑师往往将这种经验简单套用于建筑设计的实践中,缺乏借鉴和再升华,只注重建筑的外部造型和形式,而忽略了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建筑空间和形态的研究,由于没能做到取其意而忘其形,所以难以创造出有新生命力的建筑。在这种立体流动空间中,有四维空间的度量,类似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的园林空间,随着人们时间的游走,空间形态在不断的变换,步移景异,情景交融。

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是当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丰富,就会僵化;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作为建筑这样一门神圣的艺术,这种民族的特性越发突显重要性。地球上存在多种民族和文化,便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向度。

4 结语

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艺术文化,重视建筑理论在该方面的研究发展;应该积极地发掘和继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神实质,将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空间变化规律运用到我们当代建筑的空间设计中。

参考文献:

【1】余阳. 东西方建筑原型之比较分析[J]. 福建建筑. 2001(04)

民法典建筑法篇8

关键词:美学建筑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人们对世界、宇宙的认识和对哲学、宗教、艺术的看法的不同,中西方建筑,作为中西文化体系中的两种并行的艺术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其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

1 宗法文化和教权文化

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这是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中国也有宗教建筑,如佛寺、道观、祠庙等,但主要是为了给神佛的偶像遮风避雨,并不求建筑及雕塑的久远,所以,越是地位显、香火盛的寺庙,改建就越频繁,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屋一样。

而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它只有建造得宏大华丽,才配供奉伟大的神;神庙又是神人相通的地方,只有修建得巍峨壮观,才能讨得神的欢心,领受神的福佑,得到神的启迪。因此,在神的面前,人是渺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西方人往往会花上上百年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因为它是彼岸的,而不是现世的,建造者也就并不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成功。

因而,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而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结构;这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显著的差异。

2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在诸多影响建筑发展的观念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人合一”就是力图将人间的秩序模拟成通过天象观测所认识到的“天”上的秩序,以求合法与永恒。其在三个方面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一,远古的祭坛,明堂、坛庙,及地方社坛神祠的建筑功能是创造与“天”对话的场所,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二,把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三,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城市,尤其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与天同构的目标。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充分显示出华夏之民重宏观整体把握的思维特点。[2]

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也是中国古代颇具魅力的风水理论的源头活水。

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对的,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督教神学。教会是社会的中心,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建筑艺术,以致产生突出建筑本体、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欧洲古典建筑具有个体“崇高”的美学特征,在文化上,可以看做是张扬个性、崇尚个体形象的表现。西方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西方古典建筑为了强调神的权威或者为了体现人定胜天的气概,将塔楼、柱廊建造的高耸入云,远离人的尺度,震慑人的心灵。

3 中庸和平与崇力竞争

中庸,即在对立的两种选择中妥善把握,反对固执的一端,但对失于偏颇。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

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无论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天下大同与个人本位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这是天道精神的体现。中国人强调社会意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万物的融合。因此,中国的建筑观认为:一座单体的建筑物,或一个单独的建筑群,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既是一个更大的空间组群中的具有自身特定地位的一分子, 又是天地宇宙之间整体空间秩序中的一分子,任何一个建筑个体或群体的对于白身特定地位的愈越,或对于整体秩序的破坏,都是不能被允许的,于是中国的单体建筑在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整体形象保持了很好的延续性,却缺乏革命性的变化和创造。

西方的实用主义是功利的,他们追求个人的功利,也认为个人的功利追求最后和整体(社会)的功利是一致的。西方单体建筑的造型具有“原创力”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包括宗教建筑,虽然在型制上有一定的约束精神上存在共同的追求;纵观各时期,甚至同一时期的教堂,很少有立面处理和整体形象上雷同的建筑。 [3]

5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

中国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西方文化中思维的逻辑性是导致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使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注重从整体上观察事物,借助知觉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因此,中国的思维方式具有主体直觉性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西方传统哲学注重理性、分析、推理和实证,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物,重分析论证。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 ”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甚至于象园林绿化,经过人工剪修,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4]。

无论是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从建筑的文化内涵上,中西古代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各空间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等等,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观念相互融合的结果。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设计观念,民族自身特色与世界国际风格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它们完全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我们在利用世界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同时,兼顾到传统建筑的思想精华,从而达到它们之间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中西建筑的发展必须注重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会。

参考文献:

[1]潘西古.《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汪正章.《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6

上一篇:学生社会实践安全预案范文 下一篇:企业经营发展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