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4-04-03 15:37:00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1

关键词:装饰企业 信息化管理 分析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的整合与利用。近年来,装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其已经制约了企业运营与发展,如何构建装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积累,已成为装饰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装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出发,阐述了装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详细的分析了装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装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装饰企业具有三大特性:首先是规模相对较小,一般都是以“家装”业务为核心,“公装”业务相对较少;其次,装饰项目较为分散,施工地点多变;再次,装饰风格多样,操作存在不稳定性;以上三点确定了装饰企业效益的复杂性,只有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管理模式才能促使企业走向成功。

(一)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装饰企业存在着施工成本控制难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只有信息化管理才能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不同装饰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相同,准确的把材料价格进行汇总,并进行合理的采购,不但可以保证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缩减了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此外,装饰企业通过手工方法来控制原材料的价格,其随机性较大,人为因素干扰较大,通过信息化管理就可以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装饰企业的竞争力

装饰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信息化管理可以在内部管理、成本控制、业务开展、长远规划等方面增加企业的优势,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体现,装饰企业利用好信息化管理不但可以提升企业对项目的监管,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从装饰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构建出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二、装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装饰企业的从业年限较短,现阶段还处于发展初期,其资本、技术、人员的水平还相对落后,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思想落后制约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装饰企业的运作受社会关系和情感因素的影响较深,造成了信息化管理无从开展。对于时下的装饰企业来说,小型家装工程的业务流程都是以设计师与客户进行反复确认来完成施工的,而大型工程都是以项目经理为基础组织施工的,这极大的制约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对小型装饰工程来说,设计师都希望把客户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确保自己利益不受损害,而大型工程项目经理则希望控制材料价格信息,以提高项目部的效益。面对以上情况,信息化管理往往不容易被企业人员所接受,同时管理者也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好处,造成现在装饰行业信息化管理缓慢。

(二)人员与资金的不足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装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缺乏人员与资金的投入。装饰企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同时企业自身没有相应的人员结构和培训机制,造成了信息管理无从开展,甚至是有了相应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无人操作。信息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也受企业待遇的限制,因装饰企业都是以效益提成为基础,对信息技术人员的薪酬偏低,吸引不到称职的技术人才。企业自身受发展模式的影响,投入到信息化管理的资金相对较少,本身装饰企业自身的流动资金不多,在资金利用上企业不会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信息化管理上,所以信息化建设总是存在于口头上。

三、装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信息化人才的使用

装饰企业在信息化人才的使用上要以实际工作能力为基础,并通过相应的人才考评制度进行认真选拔,并建立出规范的信息化人才评定标准,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得到应用。同时提高信息化人才的待遇,充分的发挥出信息化人才的潜能。

(二)建立信息主管

装饰企业要想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建立信息主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外部和内部信息,帮助装饰企业发展。在国外信息主管就相当于企业的领导,其可以参与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同时信息主管还对公司的信息进行改善、监督、反馈,以此为企业领导提供参考性意见。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

装饰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人员的培训,使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安全等方面了解,并能够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同时,定期对信息系统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其了解信息系统最新发展,使其不断了解信息系统安全重要性,从而减少非制度性因素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茅颂伟.融入 WT0 后的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管理问题研究[J].建筑施工,2007,29.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2

关键词: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应对策略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缺少现代化的物流,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会得到快速的发展。现代物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将物流中原本分离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一、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1.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现状。我国企业物流信息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是配送中心,它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品种多种多样,数量比较大。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一些物流环节上应用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主要有两种自动化设备:一种是拣选自动化设备,另一种就是自动分拣设备。拣选自动化设备能够指导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拣选准确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自动化分拣设备能够帮助物品自动进入组货通道,节省人力资源。

2.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的交货期也越来越短,这就给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实时物流的理念。动态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对物流过程进行准确的掌控,移动中的货物本身就携带着有用的信息,所以,更加准确、快速地读取移动中物品的信息可以提高物流的速度。

二、阻碍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1.对信息化认识不足。我国物流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推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不少物流企业存在着保守残缺、拒绝接受新鲜事物的观念,对物流的信息化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企业内部一些高层领导对企业物流的信息化也没有充分认识,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是没有具体设想,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模式以及手段等认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有些物流企业认为只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就是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没有对物流信息化做具体的了解。

2.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的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阻碍了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也就不能根据市场做出快速的调整,各企业间的竞争力也降低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大多比较低,主要应用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的处理方面。信息系统也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另外,我国的物流设备也比较落后,一些先进的设施没有得到应用,如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系统等。和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相比有很大差距。

3.环境问题(信息化安全性难保证)。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我国政府还没有出面为信息化建设做出统一的规划以及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同时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也没有成熟的法律体系的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网上营销缺少必要的配套系统,如信息系统、支付系统、采购系统等,这都造成了企业间电子化难以实现。除此之外,我国的信用消费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应对策略

1.认真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物流企业在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时,一定要认真、慎重,所选择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应该在物流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具有对物流管理进行分析的专业人员。物流企业应该在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和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提高领导素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所以对物流企业信息化进行建设的相关领导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首先,应该具备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其次,还应该梳洗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有充分的了解。最后,对企业的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有全面的认识。

3.构筑物流企业的安全的信息化平台。为了保证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性,首先,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这是构筑我国物流企业安全信息化平台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这就为我国物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最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完善网络营销系统,完善信用消费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选择或开发更科学、安全和功能强大的信息化新技术。物流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EDI、GPS、ERP等,来开发更科学、安全和功能强大的信息化新技术。另外还应该把本企业的发展和全球的物流网络融合在一起,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物流企业应该尽快克服物流信息化技术的难题,选择更安全和功能更强大的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平台。这就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晓艳,张君英.建立和发展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探讨[J].物流科技,2011(05)

[2]贺彩玲,张玉静.浅析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1(15)

[3]公立.物流信息化发展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1(02)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3

关键词:煤炭 信息化 改善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随着煤炭 工业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逐渐增大,煤炭企业自身也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基本达成共识。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煤炭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的错误干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煤炭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正确的建设理念

许多煤炭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战略时,一味地追求技术高消费,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管理和内部业务流程的变革。其实煤炭企业信息化首要的是对企业结构、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了技术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将取决于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煤炭企业的具体实际良好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

(2)信息工作流程不规范

企业的工作流程大多是 自然 形成的,本身没有考虑到 计算 机和数字化的需要,存在许多不适合计算机系统处理的地方,给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造成了困难;另一方而,同类企业之间的工作流程不一致,开发的系统难以推广,因而导致低水平重复开发。因此,管理的 科学 化、规范化要由管理者来推动,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违背了这个 规律 ,期望通过一次信息系统开发,由计算机技术人员来解决技术、管理等所有方而的问题,这样的路是行不通的。

(3)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和设置专职领导

由于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但是,有些煤炭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由于没有领导进行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各个部门自行其事,仅从本部门出发,而不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已拥有了与本部门相当的技术和能力,造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4)现有信息化系统不完善,甚至脱离实际应用

现有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大部分使用的是煤炭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cerp。cerp是司马煤业技术人员与

二、改进煤炭 企业 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 经济 发展 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企业应当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跟上时展的步伐,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决不能将信息化停留在口号上,将信息化作为装饰花瓶。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体制与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企业彻底改头换面重新架构的过程,是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洗脑”工程。信息化建设只有“一把手”高度重视了,对信息化建设有明确要求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人力、资金才能很好落实。不是买了 计算 机、建了 网络 ,把日常工作简单搬上计算机就是企业信息化。

(2)认真选好信息主管

在实际工作中,业界通常把信息化建设称作为“一把手工程”,是因为对信息化建设只有“一把手”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了,对信息化建设有明确要求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人力、资金才能很好落实。企业需要一名掌握公司业务、熟悉经营管理、尽职信息化建设的副职来担任信息主管。信息主管必须既能够组织有关部门和业务人员,探讨研究相关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制度的调整,亲自组织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小组,共同研究各应用系统如何在业务处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3)加强技术支持,加快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完善

实际中,很多煤炭企业存在试图建立信息化运行系统,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科研部门加快信息化技术软件的研发,并对已有的信息化软件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造。

(4)培养和引进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根本。技术培训,无论对各级领导还是对参与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实施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煤炭企业要通过内部培训等手段,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理论知识和信息化新意识,从而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其次,要通过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等方法,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体组织实施的团队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新型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导煤炭企业的息化建设。抓紧培养一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精通 现代 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5)整合现有信息系统,逐步转向 电子 商务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主要完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自动化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并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探索。接下来,应当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市场情况,逐渐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最终进入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与生产的阶段,实现与国际运营水平的接轨。

参考 文献 :

[1]袁伟,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4

【关键词】企业 电子商务 信息化 现状 问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也成为各个企业与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电子信息化开始成为各个企业的发展平台。电子商务,作为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推动的跨越时空界限的商业领域的一场革命,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商贸交易方式,以其高效率、低成本、高收益、全球化等特点受到了企业的广泛重视,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电子商务作为新的战略发展目标。

1 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信息化技术的起步比较晚,对电子信息化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当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一些企业认为电子商务信息化只会加大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产出效果却比较小,不利于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目标。电子商务信息化在我国逐渐壮大,但是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化是大势所需,加强对电子信息化的认识,普及电子信息化是每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正要步骤。

2 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内部资源相对丰富,外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企业电子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内部资源的支持,还需要外部设施的相互配合。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资源已经满足电子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外部设施不足却成为一大制约因素。据调查,我国大部分的企业Internet国际端口数量与实际需求比起来过少,带宽过慢,不适应电子信息化的假设。

2.2 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低,发展相对缓慢

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化水平还处于低层次,企业参与电子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网上查询、网上消息的发生率较高,但是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电子信息基础构建缓慢,应用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法治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很多企业没有及时的建立电子信息设备。

2.3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电子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因此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因此电子商务建设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其次是行业差异,这与行业的发展特点有关。朝阳产业例如金融产业、信息产业,这些产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朝阳产业的电子商务信息建设比较完善。而那些夕阳产业的电子商务建设则比较缓慢。还有是大、中、小企业差异明显,大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2.4 对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据调查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电子商务设备的原因之一是对电子商务信息化认识不足,仅仅停留在产品宣传、知名度提高等较低程度,不明白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很多企业管理层对电子商务定位不清,认为只要使用计算机,使用网络就可带来高效率,不考虑管理、业务和技术的配套发展,因此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要提高认识。

2.5 市场环境亟待改善

3 实施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3.1 以ERP为核心,夯实企业电子商务基础

在推进电子商务过程中,企业要完善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以ERP为核心的内部信息化始终都是企业据以夯实电子商务基础的重要步骤。只有通过正确认识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才能把握问题的要害,也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3.2 通过EDI实现物流信息互动,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

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发出相应的EDI增值服务来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集成,所以EDI在现阶段还仅仅是一种通信技术而已。目前,国内已经有物流领域的先行者创新性地推出了基于Internet公共信道和XM L技术的、能够提供多对多信息互动和端对端服务的解决方案,较成功地实现了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极大地改善了物流过程,不失为推动物流信息化的一种有益尝试。

3.3 以人为本,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人才的短缺,人才不足限制了电子商务技术的提高。电子商务信息化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既要懂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又要懂得专业技术。企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人才之间的经验交流,企业要加大人才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以及分行业、分应用的针对性短期培训,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和更有力的支持。

3.4 加强立法工作,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完善的法律环境会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在法制保障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政府要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合理的制定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来确保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创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4 结语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久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结合是时展的潮流,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必然会越来越牢固,电子商务将会在更加安全快捷的环境中进行,成为未来主要的交易形式,使企业从信息化建设中获益。

参考文献

[1]常金玲.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01).

[2]李晓雷.电子商务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5).

[3]张小兵.电子商务中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策略[J].民营科技,2009(09).

[4]李晓.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5]韩杰.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J].知识经济,2009(18).

作者单位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5

【论文关键词】企业资产证券化;监管;信息披露

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现状和相关监管法律法规

截止到2007年5月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478.01亿元,涵盖了银行、电信、交通、电力、地产等诸多行业。产品期限从0.18年到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从2.29%到5%各异。从产品占比上看,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所占比例最大,其发行规模为263.45亿元,占到总规模的55.11%,其次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占到27.04%,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占13.91% ,另外还有占比较小的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准REITs产品和准ABS 信托产品。对于新长宁集团来说,可以采取的资产证券化形式基本上是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自2007年以来,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缓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美国爆发的次债危机引发了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以银行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莱曼兄弟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过去大量购买了此类产品并从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但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的下落以及利率的走高产生了大量的次级按揭贷款坏账,而这其中的损失主要由购买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承担,导致了许多大型投行的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受之影响,全世界的资产证券化市场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在2006年资产证券化的全盛时期,美国发行在外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额达到8万亿美元,仅次于国债成为了最大的债券品种。但是这两年市场大幅度的萎缩。受之影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以来先后12次升息,其中自2006年升息2次,2007年升息6次,这都大幅度的增加了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这也从负面影响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我国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对五类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第一,水电气资产,包括电厂及电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等;第二,路桥收费和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大型公交公司等;第三,市政工程特别是正在回款期的BT项目,主要指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市政项目,建成后移交至政府,政府分期回款给开发商,开发商以对政府的应收回款做基础资产;第四,商业物业的租赁,但没有或很少有合同的酒店和高档公寓除外;第五,企业大型设备租赁、具有大额应收账款的企业、金融资产租赁等。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政府将鼓励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化发展,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近来,监管层推行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脚步明显加快,这意味着停滞已久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即将再次开闸。该征求意见稿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管理者提出更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与此前业内讨论的旧版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的《企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计划管理人的职责,对证券公司的职责、宗旨、移交、风险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新版征求意见稿,计划管理人必须履行七项职责:发行受益凭证,设立专项计划;为受益凭证持有人的利益,受让、管理专项计划资产;按照约定向受益凭证持有人分配收益;按照约定召集受益凭证持有人大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聘请专项计划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约定的其他职责。征求意见稿还对基础资产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可以为债权类资产或收益权类资产;可以是单项财产权利,也可以是同一类型多项财产权利构成的资产组合;基础资产的收益可以来源于基础设施收入、交通运输收费收入、租赁收入、应收账款等。从征求意见稿对投资者的规定来看,该市场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但也不排除个人投资者。资产证券化产品最低认购金额为100万元。而此前该市场并未对自然人开放,也没有对认购设置较 高门槛。

与此前的只有创新类券商才可以开展此项业务不同的是,未来大部分券商都有机会开展此项业务,而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投资券商推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规定,受益凭证的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可以由计划管理人以市场询价等方式确定;同一计划中相同种类、期限的受益凭证,收益率和发行价格应当相同。而同一专项计划,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及收益分配顺序,发行不同种类的受益凭证。 根据征求意见稿,受益凭证可以通过担保等方式提升信用等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金融机构的,应当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最近一年AA级或者相当于AA级及以上的主体信用评级。提供保证的担保人为非金融机构的,评级机构应对其进行主体评级,未获得国内资信评级机构AA级或者AA级以上评级的,不得作为担保人。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应当设立专项计划,并担任计划管理人。专项计划资产为信托财产,专项计划财产独立于原始权益人、计划管理人、托管人、受益凭证持有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机构的固有财产。《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企业资产证券化是指证券公司面向境内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受益凭证,以管理人身份发起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按照约定用募集资金购买原始权益人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将该资产的收益分配给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专项资产管理活动。

二、监管和信息披露

根据《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对证券公司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情况,对原始权益人(新长宁集团)、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部门和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还可以查阅、复制与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电子设备予以封存;约谈证券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事项作出说明;要求计划管理人、原始权益人、推广机构、托管人、基础资产服务机构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就有关事项作出说明、在指定期限内提供有关业务资料、信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的《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在发生可能对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有实质性影响的临时性重大事件时,受托机构(证券公司)应在事发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向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提交信息披露材料,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重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事项:(一)发生或预期将发生受托机构不能按时兑付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等影响投资者利益的事项;(二)受托机构和证券化服务机构发生影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的违法、违规或违约事件;(三)资产支持证券第三方担保人主体发生变更;(四)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发生变化。

《工作指引》第四章“信息披露”规定,计划管理人应当指定一名信息披露联络人,负责专项计划的信息披露。

计划管理人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规定及计划说明书的约定,履行定期披露、临时披露等信息披露义务。

定期信息披露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自专项计划设立日起,每三个月披露最近三个月的资产管理报告及托管报告,每十二个月披露年度管理报告、托管报告、信用评级报告;受益凭证每次收益分配前,披露收益分配报告;计划终止时,披露清算报告等。

计划存续期间基础资产发生超过受益凭证未偿本金余额5%以上,或者当期分配金额10%以上的重大损失;基础资产涉及法律纠纷或者担保等重大或有负债,可能影响受益凭证本息按时足额偿付;基础资产现金流预期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形时,应当进行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6

关键词:医药流通 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竟争,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不仅成为医药企业管理发展和提高的关键,而且还将是企业通向现代化管理的必要工具,因此越来越多的医药流通企业都加强了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要实现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就要建立医药流通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与本企业经营目标相一致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响应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增强经营机制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全面提升医药企业加人WT。后的竞争力,是摆在医药企业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我国目前医药行业的特点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区分全国一级医药采购供应站、地区二级药品批发企业、县(市)三级批发单位及各药品零售单位。改革开放以后,这一逐级调拨供应体系被冲垮,被多渠道、少环节的药品购销体系所代替,且竞争激烈。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药品批发企业1. 2万家零售企业11.5万家,但覆盖全国性的公司极少,各自为政,分散经营,规模化不够,网络化不够,呈现“多、小、散、乱”的格局。

1. 1医药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药品经营企业多,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据统计的药品批发企业中年销售额最多为60多亿元,而年销瞥额达到5亿元的批发企业不到100家。而且,网点分布在城乡之间以及经济发达与落后地区间的比例也很不合理。

1. 2医药市场流通秩序较为混乱,无序竞争、过渡竞争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违规经营,一些地方开办或变相开办药品集贸市场,药品交易行为不规范,医药市场存在着地区封锁等。

1. 3多数企业市场开发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较弱。企业经营成本高,信息化水平低,流通效率低,导致经济效益差。据统计,全国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 ,销售利润率《1 %而国外大的医药公司一般年销售金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上,美国的医药零瞥企业通过不断兼并,历经洗礼,形成了Rite-Aid,Walgreen,CVS三寡头垄断的状况,这3个公司的零售额占全美的医药零售总额的600;批发企业业务则主要由Mckesson和Cardinal Health两大公司主导。全美批发商平均毛利率4.5%,平均费用率只有2:9%,由于采用配送制,实行统一的科学管理,效率高,整体实力强 “十五计划”以来,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许多医药流通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如上海龙头医药、北京医药、苏州“雷允上”药业、重庆华博医药等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2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2. 1医药流通企业内部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认识问题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医药流通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方面比人做得更好。有些条件较好的医药流通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2. 2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医药流通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未得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间题在于任何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3加快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 1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应纳人整个组织的战略范畴,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其成果应用于信息系统,其中经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当前以及长远的任务是普及企业信息化意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信息人才。

3. 2切实建设医药流通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企业应当花大力气,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做到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医药流通企业领导者应先充分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飞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3. 3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信息化建设资金80%的医药流通企业认为资金投人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并且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3. 4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关键,医药流通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7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主要对策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正迅速发生着巨大变化。对人力资本的经营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要将人力转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还需要充分借助技术性的手段来保障人力策略的有效落实。这样,专门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解决方案——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就应运而生了

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应用的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ehr.是将先进的技术力量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项目,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可以“dothingsbetter”.缩短管理周期.减少hr工作流程的重复操作,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使最终用户(员工)自主选择hr信息和服务。加速实现事务性工作和日常服务的外包。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可以“dobetterthings”.使hr部门从提供简单的hr信息转变为提供hr知识和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向hr专家提供分析工具和建议.建立支持hr部门积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体系。

企业信息化革命的飞速发展在于信息化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迎接管理挑战.并不断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我国,由于不同的企业背景、企业成长环境、组织人员结构以及文化的差异.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认清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以及更好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迎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

(一)降低管理成本

首先.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它能使企业实现办公无纸化,在办公用品等方面可以减少开支: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可以成功地通过软件和网络来完成一些原本需要大量人手来做的行政性工作.使企业减少行政性管理人员的费用开支;最后.对于一些网络及分支机构分布较广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通过网络实现hr管理.可以大大减少通讯费用。

(二)畅通信息传递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通过互联网使hr管理的触角成功地延伸到了每一位员工的身边.上级的有关指令可以直接传递给基层员工.使hr的信息传递畅通有效,更利于管理和政策的实施。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可以迅速、有效的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员工可以直接从项目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并根据相关的信息做出决策和相应的行动方案.使hr信息服务实现自助式。

(三)提高员工满意度

2l世纪.企业必须把提升员工满意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纠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软件项目.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传统的以权力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让所有的人事工作流程,如员工流动、工作调配、工资晋升及职称评定等都在网络上进行。这样能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也能提升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

(四)技术促进变革

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中.由干行政事务上的工作可以由电子化项目完成.只需占用极少的精力和时间.因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真正把t作重心放在服务员工、支持公司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以及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员工和员工的集体智慧的管理上,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为管理层提供咨询、建议上。

二、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在我国还属于一种新兴的技术,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要么是借鉴国外企业应用的经验,要么是盲目跟随大流.模仿其他企业,而没有联系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就照搬照抄.从而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企业文化

利用企业文化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而企业在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深入人心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之前.就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这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供应商而言,都没有真正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去进行宏观的规划。变革企业文化,就不可避免的要调整或者优化或者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如果在错的、有问题的业务流程上实施这种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情况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二)忽视组织因素

作为一个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技术是一方面,人员也是一方面。在启动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经理们经常在员工方面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员工并不喜欢变革。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却意味着众多的变革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组织和人的因素,寻求让员工参与进来负责业务流程变革的方法.处理变革的文化影响

(三)企业网络环境不完善

很多企业盲目跟随大流.妄图一步到位.而不顾及企业现宴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导致企业网络环境、服务器性能出现瓶颈现象.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运行效率.从而直接影响用户的应用.造成用户对此项目的抵触

(四)供应商选择失败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经营战略。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软件厂商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模仿和超越上.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最重要的经营战略体现.即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大多数是在实施产品.而不是在实施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围绕用户业务流程的经营战略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时.若不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相信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供应商天花乱坠的演示和近乎信口开河的承诺.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造成企业投资的失败.甚至影响到相关人员在企业中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对策研究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和不完善性.建立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对我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和优势来不断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此迎接来自各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一)建立深入人心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企业潜移默化的各个部门和员工都认可、遵循的经营战略,围绕这个战略.不同部门就不是在争论谁赢得客户.而是都一致的去想一个共同的目标:如何更好的服务客户!在此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向良好的方向变革、重组,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

(二)不仅仅是选产品,更是选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买来就用的软件产品。其部署过程是一个包含了系统规划、系统实施与二次开发、培训、系统维护与升级、系统应用管理等众多环节的复杂项目管理过程。从而决定了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时不能只关注产品本身的特性与价格等.还应该深入了解产品技术框架、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供应商业务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等关于供应商综合实力方面的因素选择一个实力雄厚、产品优秀并且许询实施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供应商.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不求一步到位。但要有长期规划与持续发展

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盲求一步到位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有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行为、流程以及网络环境.循序渐进的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建设首先可以从建立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手.降低事务处理的手工操作.将hr人员解放出来.然后进行专项的系统建设.如招聘、e—leanring、培训等系统.从而最后建设一个大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建设也要考虑到同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相连.如erp.形成企业高效运作与决策的数字神经系统

(四)选择ehr要从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着手。更重要的是要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结合起来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篇8

摘要: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科学系统的信息系统规划。本文的重点探讨了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以及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拓展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加速我国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适应国际经济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1]。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中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2]。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比率以及应用范围远远的落后于大企业。

并非这些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对企业的重要价值,而是信息化建设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让它们望而却步。这些中小企业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战略、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信息系统规划,而是盲目上马信息系统。这样盲目上马的结果导致了信息系统不但没有提高企业的效率,反而造成了企业的混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些先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案例也给其他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让许多企业从此远离信息化。

1信息系统规划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通过对建设信息系统的中小企业失败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企业现状分析不够,没有进行合理的信息系统规划,而是盲目的追求高新技术,购买了大量昂贵的不能有效利用或者根本用不上的信息系统设施,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应用失败,甚至造成了企业经营的混乱,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信息系统规划工作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对中小企业而言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在其信息系统建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温州79家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和满意度的一项调查中表明,企业信息化成功因素排名前两位的是领导重视和信息系统规划;而对信息系统规划不满意的比例高于满意的比例[3]。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规模相比大企业来说虽然比较小,但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规划。依照制定的科学的信息系统规划实施信息系统的建设能让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建设,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率。

2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

大规模终结论认为中小企业的劣势突出表现在规模较小、资本量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技术和人才、内部管理水平欠佳、组织关系不稳定等方面[4]。中小企业的上述特点也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实施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其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也就不同于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应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本着在适用实用、效益优先的原则,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同时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造成信息孤岛。要改变信息化建设中粗放投入和重复投入发展的现状,注重信息化的集约效益,走低成本信息化的道路[5]。

3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上一篇:供销社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微观经济学分析核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