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02 10:30:22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1

二、完成了XX年度工资计划的制定工作,制订了XX年度各分、子公司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或包干办法,并积极组织实施。

三、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宣传工作,完成了上半年政治和业务学习记录工作,在《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网》、《黄河网》、《黄河人事劳动教育网》、《黄河政工》等多种媒体上发表稿件40多篇次,积极宣传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

四、按时完成了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工资台帐的编制工作,按时编制、汇总和报送劳动工资月报、季报;建立劳动工资统计台帐,严格规定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及时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决策提供了准确的统计资料。

五、制定了《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年休假实施办法》、《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人事系统日常管理办法》,目前已送交有关领导审阅。

六、开始制定《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手册》,目前进展顺利。

七、完成了集团公司机关和各分、子公司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的审批工作;

八、完成了调入、调出人员工资关系的转移工作;

九、审核批准了三门峡明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三门峡明珠投资有限公司的工资改革实施办法;

十、按时完成了机关上半年工资、奖金、防汛津贴、肉蛋补贴和防暑降温费的审核发放工作。

十一、按时完成了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工效挂钩的工资结算工作;

十二、按时完成了明珠宾馆等单位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测算工作;

十三、健全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按时向各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了伤亡事故报表,组织参加市劳动局工伤残疾鉴定。

十四、按照《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规定》,要求审核办理了离退休人员的工伤医疗费报销。

十五、按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对集团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执法检查,规范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管理。

十六、及时为集团公司机关职工配发了劳动防护用品。

十七、按要求向市残联报送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报》报表。

十八、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配合法律事务部,积极做好陈运河案件的法律诉讼工作。

十九、协助综合管理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险科完

善了多份即将退休职工的档案材料,为这些职工的正常退休提供保障。

二十、按照水利部和黄委会要求完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XX-XX年度工资分配工作自查报告》、《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防汛津贴执行情况的报告》的编写与上报工作。

二十一、完成了部、委有关业务部门到我局的调研接待任务。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2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德国及巴伐利亚州职业教育法规选编》(一).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杭州大学德汉和信息中心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3

工作说明书岗位名称:招聘专员职等:五职等岗位编号:直线上级:人力资源经理

直线下级:无

工作使命:根据公司目标,在适当的时机为组织提供合格的员工,保证公司所需合格人员的供给,有利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联系:人力资源部各岗位人员

目的或作用:汇报工作、领会意图、沟通信息

外部联系:人才市场、大中专院校、猎头公司、招聘媒介、业内企业目的或作用拓展公司招聘渠道、获取市场人才信息

工作职责:招聘实施编写招聘制度化文件,报人力资源经理审核。编制年度、季度招聘预算,报人力资源经理审核。制定招聘计划,组织招聘实施。

负责应聘材料收集及应聘人员首次选拔。

组织各单位进行二次面试。

负责组织建立各岗位招聘题库。

招聘宣传计划及招聘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制作。负责校园招聘宣传演讲。建立后备人才库。

招聘渠道管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更多的大中专院校。

分析各大中专院校提供的员工整体素质表现,建立合作伙伴分级库。

建立与劳务公司的临时性用工合作关系。

拓展中层干部及核心骨干岗位的招聘渠道。

保持与各招聘渠道的持续性沟通。

招聘结果评估:核算招聘成本分析招聘周期

协助配合:协助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工作的开展完成人力资源部经理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任职资:学历及专业本科年龄24岁以上社会工龄2年以上

工作经历:2年以上大中型企业招聘工作经验,有招聘实施、招聘渠道拓展经验

英语要求: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器要求:熟练使用常用软件

关键绩效领域:

招聘渠道

招聘宣传

一线员工的招聘

招聘成本

岗位招聘题库

后备人才库

可以替换的岗位

人力资源相关岗位

【人力资源部经理工作说明书范文】

岗位名称: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上级:总经理

下属岗位:

岗位性质:负责全面主持本部的劳资、人事方面的管理工作

管理权限:受总经理的委托,行使对公司劳动人事工作指导、指挥、监督、管理的权力,并承担执行公司各项规程、工作指令的义务

管理责任:对所分管的工作全面负责

主要职责:

1.负责主持本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人员全面完成本部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任务;

2.贯彻落实本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密切与营销、计划、财务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3.负责组织《劳动法》及地方政府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4.负责组织公司人事、劳资统计、劳动纪律等有关管理制度的拟定、修改、补充、实施和考核评比工作;

5.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各部门的员工工作标准;

6.负责合理配置工作岗位。组织劳动定额编制,做好公司各部门人员的定编工作,结合实际需要,及时组织劳动额的控制、分析、修订、补充,确保劳动定额的合理化和准确性,杜绝劳动力的浪费;

7.负责编制年、季、月度劳动力平衡计划和工资计划。抓好劳动力调配的基础管理工作,严格实行岗位调令制度,抓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安排;

8.组织建立和健全人事、劳资统计核算标准。定期编制劳资、人事统计报表,及时择写劳动力利用、劳动报酬统计分析报告;

9.负责抓好公司劳动纪律管理工作。严格考勤制度,定期检查劳动纪律;

10.负责组织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合同签订、建档、辞退、考勤、差假、调动、考核、考查、推荐等劳动人事系列化基础管理工作;

11.负责核定各岗位的工资标准。认真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工作,负责对日常工资、加班工资的报批和审核工作;

12.负责组织公司劳动保护用品定额拟定、修改、补充、审批、实施工作;

13.配合做劳动安全教育,参与员工作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

14.组织培训教育管理工作。配合各部门做好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组织工作;

15.有权向主管领导提议下属人选,并对其工作考核评价;

16.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岗位要求:

1.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劳动人事管理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熟悉国家劳动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章程、各方针、政策;

3.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团结下属,既严格管理又讲究工作方法;

4.擅长做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

参加会议:

1.参加公司年度总结会、计划平衡协调会及其有关重要会议;

2.参加季、月度总经理办公会、经济活动分析会、考核评比等会议;

3.参加临时紧急会议和总经理参加的有关专题会议。

4.参加本部门召开的人事工作会议。

【企业管理部工作说明书范文】

部门名称:企业管理部

编制人数:8人

现有人数:1人

工作概要

负责CH管理大纲的拟订、修正、完善、落实、检查;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位基础管理制度、流程、效率的评估、指导以及基层、中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储备和发展;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

位内部管理的评估、诊断;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位经营管理计划、数据的汇总、分析;建议、参与集团及各下属单位的管理变革。

工作内容

1、CH管理大纲的归口管理。

2、负责拟订、修正、完善春和管理大纲;

3、负责督促集团下属各单位落实管理大纲各要点;

4、负责检查集团下属各单位管理大纲执行情况,并采集执行反馈意见;

5、负责组织、召集公司内外资源对管理大纲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二、基础管理的指导

1、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基础管理制度的指导建议;

2、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内部管理流程的指导建议;

3、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督导和检查;

4、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各单位基层、中层主管的培训发展;

5、协助人力资源部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各岗位工作定额的编制;

6、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选拔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

7、协助财务部及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各单位(子公司以上)目标考核相关工作。

三、内部管理的评估、诊断

1、负责对集团及下属各单位内部管理进行评估、诊断,并提交诊断报告;

2、负责组织、调动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对专项管理问题、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建议方案;

3、负责向集团决策层提交定期内部管理报告,并提供管理措施建议;

4、负责协助、指导集团及下属各单位设置管理危机预警指标。

四、经营管理计划及数据的管理

1、负责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经营管理计划的汇总,并提供分析报告和建议;

2、负责组织、调动、协调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采集基础管理数据,并提供分析报告和建议;

3、负责为决策层提供经营管理计划的数据和建议;

4、负责集团内部重要管理文档的存档、保管和索引;

5、负责集团内部管理沟通的疏导。

五、管理变革

1、负责指导、督促、评估集团及各下属单位员工投诉及合理化建议的落实处理;

2、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

3、负责向决策层提供管理变革的建议,并在决策层的指导下组织、参与管理变革;

六、其他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4

背景与过程

说起成立于1950年的美国nsb,我国科学界和科技管理部门应当并不陌生,因为它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决策机构,负有对nsf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与指导的职责。但是,其另一项同样重要的职责则可能是我们不太熟悉的,这就是作为独立的国家科学政策机构,向美国总统和国会对全国性的科学政策与工程政策问题提出建议和提供咨询。nsb共有24位成员,由美国总统任命并得到国会参议院的确认,他们的当选是基于其在基础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工程、农业、教育、科技管理或公共事务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根据法律,nsf在职主任必须是其成员。由于nsb成员全部为兼职,因此,其日常工作主要由下设的一些委员会来承担,其中包括一个执行委员会、四个常设委员会以及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设立的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安排与协调nsb及其各委员会的整体工作,而nsb常设委员会的设置则反映了其工作的重点领域——四个常设委员会分别是:审计与监察委员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资助计划与发展规划委员会、战略与预算委员会,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与人才政策在nsb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美国科学与工程人才政策作为nsb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的核心任务目标之一,也一直是nsb长期关注的重要政策领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还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人们耳熟能详的“硅谷”奇迹和“新经济”的产生都与美国科技和科技人才的贡献密不可分。特别是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不仅来自国内,而且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源源不断的优秀研究生和博士后队伍,他们共同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保证了美国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在美国刚经历了其“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长的经济增长期”进入21世纪之际,各方面关于科技劳动力供需关系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表明,威胁经济长期繁荣与国家安全的严峻的科技人才问题不可忽视。这些问题包括:(1)美国国内学生对于一些关键领域(如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工程与物质科学等)的兴趣在减少,或选择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未见增长;(2)未来20年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将要退休的人员大幅增加;(3)未来十年科技领域的就业岗位将迅速增长,是所有工作岗位增长率的3倍;(4)“911”之后,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工作岗位对具有科学与工程专业技能的美国公民产生了新的需求;(5)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未来科技人才教育方面的预算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科技人才的全球化特点既使美国一直是长期受益者,也给美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据统计,1999年,在美国产业界工作的持有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人员中有1/3是在国外出生的,在计算机科学家中则有一半的博士在国外出生,而在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师中这一比例更高达一半以上;在联邦政府的劳动力中,出生在国外的博士占其博士总数的16%;在学术界,每年向具有永久居民身份或持有临时签证的外国人开放的大学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位数占年总职位数的20%。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局面,美国在科技领域对外国学生和专业人员依赖性较高的状况将是一个潜在的问题。要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联邦政府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发挥积极作用,但首先必须制定有效并可行的科技人才政策。

因此, nsb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于2000年10月,组织了一个国家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政策研究特别工作组,开展了为期近3年的美国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政策研究。其任务是,评估国家劳动力的长期趋势与需求,分析这些趋势与需求和联邦现有政策的关系,提出国家解决这些需求应采取的政策取向。特别工作组成员由nsb成员、nsf工作人员以及nsb本身的政策专家与工作人员组成,主要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组织专题研讨会、委托研究课题、广泛征询意见等方式进行政策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的方式与过程将决定研究的结果,只有在详实准确的数据基础上,经过专家认真研究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政策研究,才能得出比较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并提出可靠的政策建议。该特别工作组的政策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数据采集与分析阶段、专家研讨与文献研究阶段以及公开征询意见阶段。

第一阶段是数据采集和分析阶段。在数据采集之前,特别工作组首先明确了该项政策研究的对象,即科学与工程劳动力的定义。由于考虑到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因此该工作组没有采用关于“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最常用的定义,即,其职业划分属科学与工程领域之列的人员,而是将拥有科学与工程技能、具有在此领域就业能力的人员都纳入到科学与工程劳动力的范围之中。根据这一定义,持有科学、数学或工程领域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持有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两年制学位和结业证书的相关领域从业人员以及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都可视为科学与工程劳动力。这一定义与我国通常所称的科技人才有相似之处,因此,以我们的观点来看,也可将该项研究称为美国科技人才政策研究。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在统计科学领域劳动力的数据时,将社会科学也统计在内,这一点与我国很不相同,因为我国的此类统计中仅有自然科学领域部分。

美国科技人才政策研究涉及到的数据很多,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部门和机构:(1)劳工统计局关于职业和就业方面的各种调查形成的数据库;(2)nsf科学资源统计处关于构成nsf科学家与工程师数据系统的三类调查;(3)美国教育部的教育研究与改进办公室关于信息技术劳动力与职业教育计划的统计;(4)乔治城大学国际人口迁移研究所关于移入美国的科学与工程领域学生与劳动力的信息源;(5)凤凰大学、全美研究生院理事会以及斯隆基金会关于大学的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及其如何面向市场需求的研究及相关数据。此外,特别工作组还委托乔治城大学的林德塞•洛威尔博士完成了《关于国外科学技术劳动力流入美国的研究》报告,邀请提供相关数据的上述部门和机构的专家就数据问题举行研讨会,并多次开会与nsf负责科学资源统计的人员讨论相关数据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专家研讨与文献研究阶段。特别工作组分别于2002年3月和6月举办了以美国教育体系和科技人才国际化为主题的专家研讨会。3月12日的研讨会主要讨论教育与培训问题,包括与国家科技人才政策相关的美国教育体系的问题,以及促进训练有素的科技人才数量增长的实现途径问题。其范围覆盖了从中小学、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问题、教师培养的问题、科技人才培养的多渠道问题、鼓励科技人才多样化问题以及科技教育的国家政策问题等,做报告的专家都是在上述问题研究中颇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6月28日的研讨会则主要讨论高级科技人才的国际化特征与美国国家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参会的专家不仅来自学术界,也有来自产业界、政府部门和专业团体的专家,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美国政府和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安全政策对科技人才的影响、影响美国国内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诸因素、影响国外学生到美国读研究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政策法规等等,会议还邀请了我国学者介绍中国的相关科技人才政策。

除了专家研讨之外,特别工作组还通过nsf科学资源统计处,委托在美国科技人才政策研究方面具有很强实力的国际斯坦福研究所(sri international)开展了美国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政策研究。斯坦福研究所系统整理与研究了自1995年以来与美国、其他国家以及全球科技人才政策相关的所有重要文件、政策报告、研究报告以及相关论文等170余种文献,于2002年8月13日提交了研究报告《国家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政策:文献分析与建议清单》。报告还选择了上述文献中最为重要的50份政策报告与研究报告,分别撰写其报告提要,并列出主要政策建议的清单。之所以认定这些报告重要,是基于这样几个标准:(1)文献在国际国内科技人才政策讨论中的重要性;(2)文献的学术价值(数据与分析的原始性与高水平);(3)资助和开展人才研究的组织具有很好的声誉与公信力;(4)文献反映了重要的相关各方的观点与意见。

第三个阶段是公开征询意见阶段。2003年5月22日,特别工作组的研究报告初稿经nsb讨论,得以批准全文上网,公开征询公众(包括个人和组织)对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在2003年8月14日正式报告发表时,所有为该报告提供具体意见的组织(共40个)和个人(共47人)的名单都一并附在报告之后,作为附件公布。提出意见的组织主要是学术团体、公司、大学、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私人基金会等等,而个人则至少有一半来自大学。

结论与建议

该特别工作组的科技人才政策研究首先阐述了美国的科学与工程领域面临的挑战,其次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当前科技人才的全球竞争态势与近年来美国国内科学与工程领域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最后从五个方面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科学技术一直是而且还将继续是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动力,而在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卓越发现和取得重大创新的力量,就是一支数量庞大、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面对影响美国未来科技人才政策的主要趋势,特别工作组做出了两个基本判断:(1)由于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不可能仅仅依靠国际科技人才市场来满足国家需求;(2)如果国家不采取措施鼓励和帮助所有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受教育的学生(尤其是该领域在事业上一直成功较少的群体)顺利完成学业的话,该领域在美国出生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可能会呈下降趋势。特别工作组认为,联邦政府在引导国家解决科技人才方面的长期需求方面负有主要职责,因此,联邦政府及相关机构必须采取行动,以确保美国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有足够多的劳动力,而且,全社会都必须做出努力,增加美国人学习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数。

特别工作组具体的政策建议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本科教育方面,建议联邦政府引导对大专院校及其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支持,以提高所有学习科学与工程专业美国大学生的毕业率。联邦政府应当:(1)确保高质量的学生能够得到奖学金以及其他形式的财政资助,以避免他们因为缺乏经费而不能全时上学攻读科学与工程专业;(2)针对全国范围内学位获得人数不足的科学与工程专业,鼓励大专院校扩大招生和改进其在这些领域的教学质量;(3)向社区大学提供财政支持,以提高其学生转至四年制大学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的成功率;(4)扩大大专院校对少数族裔和女性完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业的资助计划。

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本科以上教育方面,建议联邦对研究培训与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应当反映学生真正的经济需求,扩展学生根据国家所需的专业技能选择受教育机会的范围。联邦政府的战略应当:(1)确保联邦政府对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的津贴使他们自己真正受益,使他们感到做这种选择比做其他选择更有吸引力;(2)通过经费投入支持改进博士和硕士教育方法,使学生将来进入学术界、政府和产业界就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3)为科学与工程领域(包括单学科的和跨学科的领域)高水平的博士教育计划提供长期持续的支持。

在科学与工程劳动力信息与政策研究基础方面,建议联邦支持发展有效的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政策与战略。联邦政府必须:(1)在动态反映科学与工程劳动力国际趋势的信息收集与研究分析工作上保证有持续的投入;(2)引导国家努力建成反映劳动力信息的基础平台,这些信息包括科学与工程劳动力的现状、国家科学与工程技能的需求以及吸引高水平学生和专业人员进入科学与工程行业的战略。

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从事数学、科学与技术教学的师资方面,联邦政府应当与其他各有关方面一道从现在起就采取行动,吸引和保持充足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了使这一职业比其他职业更具竞争力,联邦政府这方面的资源必须用于下列用途:(1)使这些教师的待遇与在其他部门就业且有类似教育背景的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员的待遇具有可比性;(2)将这一职业提升为一项重要的且有价值的事业,并将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作为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员中一个主要的部分;(3)支持课堂培训,给从事教学工作之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放教师资格证书;(4)支持在成功地将大学工学院及理学院的课程和师资与教育学院进行整合的机构开展师范培训计划。为了使大学教育之前的教学更加有效,有关各方必须共同努力,支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教育中,以促进高水平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课堂教师知识的扩展,同时,支持研究如何提高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数学与科学课程设置与教育学水平。

在美国参与科学与工程领域劳动力的国际竞争方面,目前政府正在审查与科学家和工程师流动相关的签证政策及其他政策,建议未来美国的政策应该考虑以下目标:(1)加强美国研究性大学的能力,以保持其在科学与工程领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领导作用;(2)大力支持美国学生和教员参与国际科学与工程教育与研究;(3)在考虑国家安全的同时,继续保持美国对世界各国有竞争力的研究人员、大学教员和学生的吸引力。

机制与特点

国家政府部门的政策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利益,通过制定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全体国民的福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说,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将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由于各领域的具体政策涉及到专业性很强的各类知识,因此,美国联邦不仅在政府部门和有关专门机构内聘用了大量的专业人员和政策专家,而且与大学、专业团体、私人部门等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员与政策专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考察其政策研究的机制与特点,只要回顾一下对美国战后科技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万尼瓦尔•布什著名的科学政策报告《科学——无尽的疆界》(1945年)的形成过程就可以看到,今天的科技人才政策报告《科学与工程劳动力——实现美国的潜力》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二者都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都组织了特别工作组(或专门委员会)开展工作,都实行了专家研讨的机制,都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政策建议,等等。当然,由于时隔半个多世纪,今天的政策研究也有所不同,至少在条件和环境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公众参与的要求也更高了。综观nsb这次开展的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可以将其机制与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数据分析。离开了数据分析,政策研究只能成为空泛的议论。nsb在数据的掌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nsf自成立之初就成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与科学活动相关的数据,其主要目的就是为nsb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政策提供依据。nsf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与信息,还支持了许多关于数据分析的方法论研究,nsb每两年出版一份的《科学与工程指标》就以nsf的这些工作为基础。nsb特别工作组此次的科技人才政策研究不仅利用了nsf长期积累和掌握的数据,还涉及到多方面的数据,既有国际比较数据又有国内的历史数据,既有教育方面的数据又有就业方面的数据。为此,特别工作组授权nsf科学资源统计处负责数据的收集、协调与研究,而该处又以委托课题的方式,组织政策专家开展外国科技人才流入美国状况的研究,加强对所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第二,依靠政策专家。科技人才政策属于科技政策的一部分,而科技政策的研究与分析在美国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专业领域,有自己特有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也有一些公认的经典文献,还有相对较为稳定的专业研究队伍——他们常常参与美国联邦科技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在这项政策研究工作的参与者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在科技政策研究领域具有很高声望的研究机构与著名的政策专家,如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兰德公司、美国国家科学院下的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cosepup)、达伊尔•楚宾(daryl chubin)、保罗•罗默(paul romer)等。特别工作组委托国际斯坦福研究所对1995年以来的重要文献进行的研究与梳理是依靠专家的另一种方式,即,将该研究建立在该领域专家过去所做的大量工作基础之上,甚至报告中一些插块的内容就是过去相关研究主要观点的摘要。

第三,广泛参与机制。现代公共政策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因为一项充分反映社会相关各方利益的政策在其执行过程中可以减少相关各方之间的冲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合作。该报告在研究过程中广泛吸收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人员参与讨论,在报告初稿形成后又通过互联网征求更多方面的意见,并在正式报告后附上提供意见的机构和个人名单。这一机制充分反映了政策研究的公开与透明。

第四,政策建议明确。政策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形式之一是政策建议,而一项有效并可行的政策建议至少应当是明确的。无论是政策实施主体还是政策的受益者,无论是政策目标的可检验性还是政策手段的可测度性等等,都应当是明确的。以该报告对联邦政府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本科教育方面的政策建议为例。很显然,政策的实施主体明确,是联邦政府;政策的受益者明确,是大专院校(包括各类大学、学院和社区大学等)及本科学生;政策目标明确且可检验,是“提高所有学习科学与工程专业美国大学生的毕业率”(毕业率显然是可检验的);四项政策手段包括保证高水平的学生得到财政资助、在国家科技人才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支持社区大学提高其学生升入四年制大学的成功率、加强针对少数族裔和女性学习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资助,这些也是明确的并可测度的!

参考文献: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5

1.1本指南适用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风轮扫掠面积大于或等于40m2)中使用平行轴或行星齿轮传动的齿轮箱。1.2本指南根据中国船级社《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设计评估及制造检验的内容、方法及程序作出规定。2. 齿轮箱的设计评估2.1送审文件当申请我社对齿轮箱进行设计评估时,设计方至少应向我社提交以下图纸及技术文件:齿轮箱装配图、部件图、箱体图、传动轴和齿轮的单独部件图及附有材料数据的零件清单; 所有传扭零部件的强度分析报告,齿轮轴承尺寸及在功率传输过程中重要螺纹连接件的分析报告;(3) 润滑系统图及有关监控装置和辅助设备资料;(4) 防腐技术要求;(5) 采用该齿轮箱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规格书,其中应包括对齿轮箱的技术参数要求(备查)。2.2齿轮箱的设计原则应符合本社《风力发电机给认证规范》第6.5.2条的要求。2.3齿轮箱的设计载荷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地点的典型载荷谱是齿轮箱计算的基础。载荷谱既可以通过测量又可以根据本社《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第4章计算确定。 齿轮箱传扭零件在运行中,同时承受驱动力矩施加的静载荷和动载荷。动载荷取决于驱动侧(风轮)和被驱动侧(发电机)的特性,驱动部分和被驱动部分(轴和联轴器)的质量、刚度和阻尼值,以及外界条件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上的载荷。(3) 当采用实测载荷谱计算时,取动载荷放大因子KA=1。(4) 当采用本社规范计算载荷谱时,放大因子KA应按规范中相应规定选取。2.4 齿轮箱的极限载荷应按本社接受的规范/标准对轮齿进行极限状态分析,且应提供齿根抗断裂疲劳强度和齿面抗点蚀强度的计算报告。 应对抗断裂和抗点蚀进行静强度分析。2.5 强度计算2.5.1齿轮静强度计算:静强度分析应以作用于齿轮箱上的最大转矩为基础。静强度计算应按GB/T3480(或DIN3990)规定的方法进行。安全系数的选取应符合本社《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6.5.3条的要求。 疲劳强度计算:轮齿的疲劳强度分析应建立在轮齿应力分析和确定其疲劳特性(S-N曲线)基础上。前者可根据载荷谱采用应力分析程序进行,后者可查有关手册或通过试验获得。疲劳损伤破坏根据线性损伤累积理论来确定。疲劳分析可按GB/T3480或DIN3990规定的方法进行。安全系数的选取应符合本社《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第6.5.3条的要求。2.5.2 轴及其连接件所有的轴均应进行疲劳强度和静强度分析。对连接件(如键、伸缩接头)一般可仅进行静强度分析。 静强度计算应以最大转矩为基础,其最大计算应力相对于材料的屈服点应具有大于1.1倍的安全系数。(3) 疲劳强度计算应符合本社《风力发电机组认证规范》6.5.4的要求。(4) 在功率传输过程中采用螺纹联接时,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螺纹联接强度分析。(5) 如箱体要承受风轮载荷时,应对箱体进行强度或变形的有限元分析。2.5.3 滚动轴承轴承应按GB/T6391或轴承制造商的计算指南进行计算。 轴承在最大载荷下的静承载能力fs系数应不小于2.0。输入轴轴承的静强度计算须计入风轮的附加静负荷。(3) 轴承使用寿命采用扩展寿命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中所用的失效概率设定为10%。(4) 计算寿命应不小于130000小时。2.6 齿轮箱设计评估检验项目表在齿轮箱设计评估过程中,可参照以下检验项目表,逐项审查是否符合本社规范及本社接受的其它规范或标准的要求。表1 送 审 文 件 项 目 表① 设计方是否提交了下述图纸: 是 否 备 注 1. 齿轮箱装配图2. 箱体详图3. 齿轮详图4. 轴系详图5. 轴承详图 6. 零部件清单(包含材料数据)7. 润滑系统图8. 润滑系统材料清单 ② 设计方是否提交了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6

1.领导应该重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企业领导应该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予以重视,要指派专人来专职从事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机构,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应该跟踪收集企业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的劳动工资资料。严格遵守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确定了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把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纳入了领导工作议事日程。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该投入资金对劳动工资统计办公室进行改造维修,购置归档专用密集架以及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高温、防强光等设备,配备电脑、扫描仪及相应统计软件。

2.加大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企业应该设立综合统计室,配备专职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让熟悉统计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老同志一对一教会新上岗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人员,除了学到劳动相关工资统计法规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到统计台账登记、统计报表整理、原始记录整理、等业务知识,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工资统计员。企业要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制度,保证在频繁换人的情况下劳资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三个一致”:即综合表与基层表一致,基层表与企业台帐一致,台帐与实际一致。加强劳动工资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使其全面掌握“企业一套表”各项指标的涵义、范围、逻辑关系以及上报要求,使劳动工资统计的责、归、移、管、用等环节都做到依法进行,有章可循。

3.制定严格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

在劳动工资统计中,应该建立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行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同时,还应该对各基层单位在劳动工资统计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明确责任人。要严格按国家的有关劳动工资统计规定,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采用科学规范化管理,使劳资统计工作务必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4.加快劳动工资统计信息数字化进程

企业在继续认真做好纸质劳动工资统计信息的接收、登记、保管、归档的同时,有条件、有需要的企业可以逐步实行数字化,对过去的永久和长期保存的纸质劳动工资统计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并逐步纳入常态化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沟通,提高数字化加工效率,加强与统计局的沟通对接,特别是在劳动工资统计信息数字化加工进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统计局业务科室联系,确保数字化劳动工资统计内容规范、符合标准、成果有效。此外,为确保已有电子目录不被破坏、丢失,除对目录的电子数据进行电脑备份外,还可以购置刻录仪等设备,将劳动工资统计信息的电子目录全部刻录制成光盘,以利于所有信息目录数据的长期、完好保管。

5.严把审核关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存在漏报、工资总额少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劳资统计工作人员严把关、勤审核,对来自基层的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查和核实,加强对劳动工资统计专业与其他专业数据之间内在联系和可比性的分析,真正使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反映客观实际。同时,全面推行劳动工资网上统计直报系统。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网上直报,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中间环节、减轻了基层负担、极大地方便基层。

6.强化统计数据分析

要努力从大量的统计数据中找出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所关心的重点内容,同时采用行之有效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进而形成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例如,可以对企业职工年龄构成用结构分析法来进行分析,重点看“4050”人员所占比重及劳动工资情况,以便企业领导进行减员增效。再比如,可以对企业近几年来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变动情况基于结构分析法来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社会年平均工资与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差距,以便为企业深化工资改革提供参考。

二、结语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是一项重要及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劳动工资统计信息的实时性、时效性、准确性,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7

企业从事建设项目投资活动之前由可行性研究主体一般是专业咨询机构对市场收益技术法规等项目影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分析项目必要性项目是否可行评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项目投资主体提供决策支持意见或申请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文件这种报告可以涵盖整个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的整个建设过程在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总就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可行性研究报告要考虑的知识应该是全面性的

防雷设施

应根据项目区雷电活动情况结合生产生活用房水文缆道各类钢塔支架等水文设施防雷要求确定防雷设施型式尺寸材料及布设情况

其他设施

应根据工程形状与占地面积测算围墙长度庭院绿化与地面硬化面积按需要确定测站标志大门消防防盗等其他附属设施的型式材料选择与布设情况

技术装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水位信息采集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超声波水位计雷达水位计气泡式水位计压力式水位计浮子式水位计电子水尺等仪器设备性能指标确定和选型

2. 流量泥沙信息采集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水文测验缆道设备水文绞车测验控制系统吊箱铅鱼浮标投掷器等桥测车流量泥沙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仪器和防雷接地设备等仪器设备性能指标确定和选型

3. 降水蒸发等气象信息采集处理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蒸发皿蒸发器遥测蒸发器雨量器雨量计雨雪量遥测采集系统等仪器设备性能指标确定和选型

4. 水质监测分析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分析仪器设备水质自动监测站仪器设备移动实验室等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确定及选型

5 . 实时水文图像监控设备主要包括视频捕获单元设备视频信号传输单元设备视频编码单元设备云台控制等仪器设备性能指标确定和选型

相关设备

1. 测绘仪器设备主要包括GPS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工程绘图仪平板(淘宝平板热卖)仪工程复印机工程扫描仪等仪器的性能指标确定及选型

2. 通信与水文信息传输处理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其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程控电话电台中继站GSM终端卫星传输设备数据采集终端RTU无线对讲机基地台电源设备防雷接地等的仪器设备性能指标确定及选型

3. 生产交通工具主要包括巡测车交通车水质采样车采样船水质分析船等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及选型

4. 供电供水供暖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供电箱发电机水泵采暖等设备的性能指标确定和选型

5. 防雷设备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用房水文缆道各类钢塔支架信息采集通信网络等防雷接地设备的性能指标确定和选型

6. 其他设备主要包括防暑安全等设备的性能指标确定和选型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1]

第一部分 工程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 工程项目建设背景可行性

第三部分 工程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工程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工程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工程项目环保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七部分 工程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八部分 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一部分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劳动统计分析报告篇8

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 房地产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部分 房地产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房地产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房地产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房地产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七部分 房地产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八部分 房地产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房地产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房地产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房地产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部分 房地产项目财务效益

第十一部分 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上一篇:智慧冷链物流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商户经营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