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23 11:46:56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1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似乎不能“解释”现代经济、社会实践,各种发展、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纷起,引起人们思想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再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辩证发展及现实意义。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如果简单的以所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局限性及辩证发展人手讨论它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等首先提出。斯密系统地加以论证。他认为“劳动一般”是商品价值的真实源泉和尺度,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商品同商品的交换也就是劳动同劳动的交换;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他还开始明确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但因他把交换价值看作物与物的关系,不了解价值的本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社会性,所以在考察什么劳动决定价值时,陷入了混乱。李嘉图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斯密价值论的不彻底性和错误,批判了斯密混淆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以及价值决定于三种收入等观点,继承了斯密价值论的合理成分,坚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资产阶级限度内所能达到的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虽说由李嘉图创立.后由马克思完善的劳动价值论比起效用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是劳动价值论具有更大影响力,甚至西方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家也尊重马克思的原因之一。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科学的经济理论。从历史看,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工人阶级革命,获得解放,也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然而.正像真理也是相对的一样,今天来看,劳动价值论仍是不完善的,这是我们今天在坚持它的同时,又要深化对其讨论的原因所在。

当今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但却远远不能创造世界第一多的价值和财富,人均财富量就更不用说了。简单地坚持劳动价值论,只能导致不断地强化“劳动是最重要的”这种意识,而轻视、忽视非劳动要素;这种认识不仅与当今中国实际经济活动过程不符,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不符,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发展

针对上述原因。到底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存在局限性,还是人们对之认识肤浅所致。首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对客观世界作出的正确解释,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般性。同时,它又是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是对资本主义前期的经济活动作出的正确分析,具有具体性。马克思时代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分工较简单,物质生产部门比例较大,相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对经济影响较大,而劳动密集型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以体力劳动为主,科技水平不高,管理活动不普及,而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决定供给因素主导市场,基本上没有需求方面的制约。因此,马克思以当时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为材料,考察劳动侧重于物质生产方面考察价值侧重于价值创造方面。考察价值量侧重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揭示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盾。

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尽管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基本与马克思的逻辑推理相符合,但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崩溃的预言并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多年的经济发展、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匀速发展的阶段,这不同于劳动价值论形成时的生产力爆发性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是社会由动荡趋于稳定的前提。其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关系,工人阶级的谈判能力不断增强,缓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福利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劳动者的收入不再仅仅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水平上;第三,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和服务业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时代结束,社会不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极分化,而是多元化,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阶级关系复杂化,但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至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赖的几个基本的时代特征基本消失了,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逐渐丧失,现实性转化为历史局限性。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2

关键词:劳动使用价值论;快乐经济学;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03-02

在当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立论的根据。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是,重新建立一个能够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与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价值观上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就应该是研究快乐的快乐经济学。

一、劳动使用价值论的提出及其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时,他是最先从商品的分析入手的,他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分析劳动使用价值论基本内容前,我们必须概括一下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有关论述。

1.有人认为,马克思不重视使用价值,对此,马克思是坚决反对的。他说:“这位瓦格纳还把我列在那些主张‘使用价值’应该完全从‘科学’中‘抛开’的人中间。”“这一切都是‘胡说’”[1]。马克思把使用价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这不过是已经在单个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同一规律,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它的价值的前提。”[2]

2.从商品两重性也可看出,马克思是非常重视使用价值的,他把使用价值列为商品的两重性之一。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两重性是由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的,商品两重性是由劳动力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在马克思看来,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表现为商品具有的某种效用,这是实现交换价值的前提,“物品要成为商品,从而成为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一定要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因而一定要有某种有用属性。”[3]

4.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也认为使用价值具有社会性。“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对他本人即卖者的使用价值,而是对第三者即买者的使用价值。”[4]

5.马克思看到一种商品在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使用价值。“至于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情况则不同。按照劳动过程的性质,生产资料首先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或者更进一步地加以规定,它一方面是原料,另一方面是工具,辅助材料等等。”[3]

6.马克思认为,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是资本增值的手段,“……资本对采取任何特定的使用价值形式作为自己一视同仁的化身加以采用或抛弃。”[5]

7.马克思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使用价值,一方面他把使用价值看成是现实的具体物的属性,即“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他把使用价值看成是抽象的、类的存在,即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范畴,“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只有当使用价值本身是形式规定的时候,它才属于后者的研究范围。”[6]

8.马克思看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特有使用价值的作用,也正是主要由于这一点,马克思才把使用价值引入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之内。“……剩余价值本身是从劳动力特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中产生的……所以在我看来,使用价值起着一种与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中完全不同的作用。”[1]

9.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货币创造交换价值,创造比他本身所包含的更大的交换价值。”[2] 在这里货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作为资本来让渡,它的使用价值就是获得利润。

10.马克思认为,“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但是对买者来说,这些服务只是使用价值,只是他借以消费自己收入的对象。”他还认为,“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因为服务不是作为物而有用,而是作为活动而有用。”[1]

11.马克思看到了使用价值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平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应该强调的是,马克思认为,从总体而言使用价值对社会资源的分配起决定作用。“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我们在论述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分配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1]

以上我们简略地概述了一下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的论述,尽管上述的介绍存在着许多不周全之处,但本人认为,这基本上反映了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主要观点。下面本人就根据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的主要观点,对劳动使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做一下初步的概括和总结:(1)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商品的两重性。(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劳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3)使用价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外,它本身也具有社会性。(4)从整体而言,对使用价值的重视使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化。

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样,马克思主义的使用价值论也必然是劳动使用价值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根本要求。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所说:“从前的经济学,是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了。”[7]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当然也要以劳动和劳动者为本位。

二、确立劳动使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并不是忽视或不看重使用价值的,只是出于革命性的需要,他在构筑其理论体系时,必然选择最能证明其革命性的那部分概念和内容,作为其论述的主线。尽管如此,由于使用价值的特殊重要地位,马克思还是大量地论及了使用价值。从他的大量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现在看来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1.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商品的两重性。这说明,从商品两重性构成角度看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商品两重性的论述必然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同样也应是劳动使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我们明确这一点,其最根本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价值的研究,得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石;那么我们通过对使用价值的研究,即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石——劳动使用价值论。

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劳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这说明,从价值实现角度看,使用价值已经成为交换价值和价值的核心,离开了使用价值,也就无所谓交换价值和价值,因此,劳动的直接目的当然是创造使用价值。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企业必须首先注意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创造具有新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创造当然也包括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且这是使用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3.使用价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外,它本身也具有社会性。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必须明确,为谁创造使用价值,为谁创造价值?可以说,这一条标明了劳动使用价值论在价值观上的根本取向,从而也证明了劳动使用价值论,能够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逻辑起点。

4.从整体而言,对使用价值的重视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可以说,这一条是政府和企业重视使用价值的必然结果。政府重视使用价值,就必须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或过剩的产品,政府都应该在宏观上有所把握,政策的制定就应该以此为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即创造使用价值过程中,就应该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然后才能决定创造哪些使用价值以及创造商品的数量。

三、劳动使用价值论与快乐经济学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价值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狭义价值理论即指劳动价值论。根据前文的研究,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应该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使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最终要解决财富的公平、公正分配问题;劳动使用价值论最终要解决生产过程的合目的性问题。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快乐经济学,应该研究三大方面问题:一是生产领域的公正问题;二是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三是消费领域的合理化问题。生产领域的公正问题要解决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生产粮食还是生产,建楼堂馆所、豪华别墅还是修希望小学等等。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要解决利益分配的广泛化,避免利益向少数人集中。如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消费领域的合理化问题要解决如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明消费。如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跟风消费等等。

快乐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生产领域开始。我们还是借鉴马克思的分析方式,即从分析“商品”入手。马克思已经发现了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重性。通过对价值分析得出劳动价值论,并以此建立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当代,我们就要通过对使用价值的分析,确立马克思的劳动使用价值论。并以劳动使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建立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学——快乐经济学。

现实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随着现实的变革,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应该大发展。我们要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寻求新的生长点,使理论更好地为现实服务。编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8-716.

[2]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4-71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3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中的深化,认为劳动价值论在 现代 社会需要坚持,也需要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 政治 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赖以建立的全部基石。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既要坚持也要发展它是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

一、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必须坚持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劳动创造人类自身劳动创造物质文明劳动创造精神文明,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劳动人民的价值观。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这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和前提。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来看其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商品具有二因素,价值是商品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价值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内在转化形式等。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深刻剖析,建立起了完整 科学 的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

马克思一生的最大贡献是通过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论证了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过度的 历史 必然性,这一科学的论证是通过《资本论》来完成的。《资本论》论证的目的是为了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揭示资本制度的矛盾,发动和组织工人开展阶级斗争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灵魂就是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时所体现的方法论。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就是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考察价值的决定及本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要正确了解这些现象就要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其形成和变化的条件。作为价值理论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所谓价值决定说到底就是商品交换比例由什么决定的问题。只有深入具体地分析商品交换产生和演变的特定经济条件,才能真正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并不否认其他生产要素(土地、资本等)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否认 自然 资源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源泉。因为“创造“与“源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没有土地、植物、动物、水等自然资源,人类就不能生存,当然也谈不上创造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就是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时所体现的深层涵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不可抹杀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它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即价值的来源问题回答和解决了长期以来包括古典经济学家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指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从而成为动员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直接思想武器。一直到今天信奉和实行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的人口仍占到了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劳动价值论需要 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完整的 科学 体系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因而体现出时代性。在新的 历史 条件下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并且由于时展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各种挑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我们更应该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

1.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应该扩大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更偏重意味个体的体力劳动,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极大提高,人类的生产活动日益突破了个体劳动的局限,整个生产过程已经不是单个劳动者所能完成的,而是众多的劳动者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构成。可见,在新的历史情况下,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的直接劳动,而且包括一些间接劳动;不但包括简单劳动而且还包括复杂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生产服务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动而且包括服务的劳动这是马克思那个时代所不可比拟的。

金融 、保险,商业、电讯等服务劳动也应列入创造价值的范围之内创造价值的科技劳动应扩大范围,在 企业 之外的科技劳动包括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全社会范围内的科技劳动凡是进入市场交换的都应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在 现代 化大生产中经营管理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生产管理无论是由生产者本人进行还是由所有者聘用的经营者进行都是生产过程本身的需要,应属于生产劳动的范围。管理作为相对独立的脑力劳动,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是现代化大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创造的价值在商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在新时期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确立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对建设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 经济 的要求,也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运用。

(1)它符合等价交换原则。所有一切生产要素的付出都要得到相应的回报不允许无偿的使用生产要素。

(2)根据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凡生产要素的耗费低于交换价值的,就能获得盈利因而经营者尽量减少生产要素的耗费和占用以便减少付出,降低产品成本获得更多盈利。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4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创造;价值分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认清其科学内涵和本质,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价值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反对资本统治、反对剥削,追求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团结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因为劳动价值论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让资本家良心发现而放弃剥削,只是使广大无产阶级看到自己的处境,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自身的解放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资本剥削,争取自身的解放。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利益的理论体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理应拥有自己创造的价值,这是劳动者的利益所在,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代表了劳动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大趋势。

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反对资本统治的理论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它还是劳动者实现自由发展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劳动者的各种经济权利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的经济,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所在。只有坚持劳动价值论,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坚持作为社会文明创造者的劳动者拥有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劳动者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和自由发展。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劳动者争取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这一核心的内涵没有改变。因此,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断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把握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关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非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创造的主体是人,物没有意识,怎能谈得上创造?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商品的价值,物化劳动根本不能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没有别的任何‘物质”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地说到,“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这一理论无疑是科学的,因为物化劳动已经凝结在作为商品的物质中,是不可能再“活化”的,不会再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尽管资本和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但是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他们都不创造新的价值,仅仅转移了原有的旧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实际上回到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非活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的理论上。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所有权和资本,尽管会对它们的所有者形成收入的源泉,也就是,会给他们一种权力,让他们可以占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但决因此,便成为他们所占有的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批判资产阶级学家把劳动作为与资本、土地同等的生产要素,抹杀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而提出来的。企图把与劳动相对立的资本、土地都看成是创造价值的,这种观点忽视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劳动同资本、土地一样作为生产要素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在从根本上否定劳动价值论。

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一方面,经济学上所说的价值始终是商品的价值,即交换价值。所谓创造价值是指创造交换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指资本统治下、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中的雇佣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进而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因此,马克思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侧重点是指人类特殊的生产劳动。关于生产劳动,马克思既论述了生产劳动的一般,也论述了生产劳动的特殊。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马克思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并对此进行了补充,“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生产劳动的特殊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起的。“生产劳动只是这整个关系和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内借以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方式的简缩表现”。可见,马克思分析生产劳动,完全是围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围绕生产剩余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论,正是站在了生产劳动者的立场上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

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生产劳动只在很小的私有制范围内存在,私有制范畴内劳动者的劳动还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不宜再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因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社会的主人,而不再是“会说话的生产要素”,劳动不再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指合法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无形的商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创造价值的劳动一定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必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比如,公务员劳动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它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于这些劳动者而言,不过是用自己的劳动,从已经创造出的社会价值中为自己创造出一定的份额。

三、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是两码事,价值分配依据的不是价值创造,与劳动价值论没有关系,笔者不敢苟同。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密切相关的,价值创造是因,价值分配是果,有价值创造作用,才有价值分配权力。没有价值创造作用,是不能参与价值分配的。谁创造价值,谁就拥有价值,这是劳动者解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没有价值创造作用,却要得到分配的价值,那么这种分配关系或生产关系就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必然会被合理的分配制度所替代。

1.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是通过所有制走向分配的,与资本雇佣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是按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联系在一起的是按劳分配。马克思所处的年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按要素分配占主体地位。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本不应该参与分配,但站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背后的所有者,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下,凭借对生产要素的私人占有,分配了更确切地说是占有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这种占有关系正是由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来批判按要素分配的,进而揭露和批判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当然,这里提到的按要素分配,指的是与资本雇佣劳动联系在一起的,至于小生产者取得的要素收入并不在此之列。因此,与资本雇佣劳动在一起的按要素分配,是对价值创造者的剥夺,因此必须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让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获得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以,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毫无疑问是要求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在批判按要素分配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换句话说,如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含有批判当时的按要素分配的理论要求,就绝对不会形成剩余价值理论。当今社会,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公有制还不具有纯粹和完全的形式,商品货币关系依然存在,私有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且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也必然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按要素分配的问题。尽管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私有制占从属地位,社会主义又保证了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所以其对抗的程度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在现阶段存在的合理性,并不说明它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分配必然会被按劳分配所取代。

2.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

有的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也没有关系,理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当然也就不会认为还存在什么商品价值以及按劳动创造价值的分配制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马克思在提出按劳分配时的条件是商品和货币都消亡了,价值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劳动不再形成价值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以实物的形式表现的,而不表现为价值的形式,但是马克思仍然指出,消费资料的分配原则,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原则。可见,按劳分配的基础仍然是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5

[论文摘要〕一百五十年来经济社会与劳动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文章认为,要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基本理论内涵,即“两大基石”与“一个核心”。科学技术、资本、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都是物化劳动,并未创造价值。新时期应适当扩展生产劳动的概念,应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劳动价值论的传统认识已无法全面揭示今天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现象。我国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探讨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展开的,即什么是劳动创造价值,试图以此对现实生活作出合理解释,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在新地经济时代背景下,合理地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诊释经济现象、指导经济运行,就必须适当地扩展“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概念,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劳动价值论。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经济社会与人类劳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较,经济社会主要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演进。马克思所处的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所有素材都来自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人类社会时期。而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济体制,不仅相对于马克思生活的时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与马克思预言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尽相同。另外,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也不同于马克思的预期。马克思曾断言,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即将灭亡,但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资本主义经过不断的调整,不但没有灭亡,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显示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还在发展。并且,我国也正在融人世界经济。

其次,科学技术出现迅猛发展。马克思所处的是蒸汽机时代,我们现在正在迎来信息社会,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和电力技术之后,由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使得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物资资本。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造出的新型生产工具,使人类从事社会生产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像一般机器工具那样补充和延伸了人类的双手,而且更极大地补充和延伸了人类的大脑。生产工具变革改变了传统生产部门的技术装备,同时更带动了一大批新型产业群的出现,现代生产体系日益成为一个全盘自动化的机器大生产体系。

(二)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较,人类劳动主要在五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一,脑力劳动。在马克思时代,由于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价值总额中的比例很小,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后人一致认为体力劳动在价值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系统进人生产过程,劳动条件和劳动状况出现了很大变化,使经济发展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

其二,科学劳动。科学劳动是指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劳动者所进行的高级脑力劳动。科学劳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在不断的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客观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理论,这是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将科学应用于生产,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工具、手段、工艺,并培养劳动者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并运用它们来进行生产活动,这是由科学到技术再由技术到生产的应用过程,是由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科学技术正是科学劳动的成果。科学劳动对生产和经济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三,精神劳动。精神劳动是指“人们运用感官的感觉功能和脑器官的理性思维功能,依靠社会实践,从客观事物的现象深入到内在联系,对客观事物做出规律性反映,取得真知等一系列活动”。马克思在研究中对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涉及极少,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精神产品的极大发展,精神劳动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表现出跨时空、跨领域的穿透力,已经成为传承文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四,管理劳动。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

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的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活动,并执行生产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在简单手工生产状态下,不需要专人管理。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管理劳动就如同乐队指挥那样至关重要,企业规模越大,内部分工越细,就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当前的管理劳动既不同于旧式的监工劳动,而是科学的管理劳动;也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更高级的脑力劳动。管理劳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经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五,服务劳动。对于服务劳动,虽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迅速发展,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服务劳动,人们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企业的经营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流、物流、资金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财富就无法增长。显然,服务劳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总之,面对社会经济与人类劳动在一百五十年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升华和发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架起一座劳动价值论通向当今时代的桥梁。笔者认为,这种升华有一个首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全面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做到正本清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两大基石和一个核心。两大基石是指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一个核心是指价值的创造。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石和核心内容具备质的稳定性和内在的逻辑性,这与其开放和发展的理论品质并不相悖。任何一项积极而富有时代特征的因素的加人,都是建立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基础之上的。

(一)两大基石: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其一,商品的二因素。马克思从人们最熟悉的物的有用性开始论述,商品首先必须具备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产品,必须具有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那么,两种不同的商品相交换,这种量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确定的呢?这就引出了价值的概念。抛开千差万别商品的自然属性,就剩下了商品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凝结了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了价值。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因素。显然,这是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它不同于哲学的、社会学的价值概念,也不同于财富、效用等概念。

其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首先都要表现为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即具体劳动,从而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如果抛开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那就剩下一点,即都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正是这种抽象劳动(活劳动)在商品中凝结,形成了价值。马克思对劳动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等。虽然马克思侧重于研究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体力劳动,并以简单劳动为劳动量的计量基础,但这已经说明,马克思已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劳动结构的演进作出了初步的科学预测。

(二)一个核心:价值的创造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是由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属性决定的,显然不会成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内容。在前文所述两大基石的基础上,就必然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量的大小,而劳动量的大小是用劳动时间衡量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并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者成正比。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其他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只转移自身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两大基石之上,围绕价值创造的一个核心,搭建起逻辑框架和基本内容。两大基石和一个核心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形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假若肢解或变更其中任何一点,都可能导致这一理论走向反面。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既要注意这一理论建立的高度和抽象,又要看到现实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类劳动的新变化,无疑对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提出了责难。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二是直接生产过程以外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责难,笔者认为,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应适当扩展。

(一)物化劳动并不创造价值

1.价值质的规定性,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

价值的本质是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即形成价值的实体是活劳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价格围绕摆动的中心几经演变,从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价值量,发展成为生产价格,又演变为垄断价格。这些中心都曾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价格的直接调节者,但他们都没有脱离最深层的价值基础。价值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始终都是商品交换的最终决定因素,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

2.科学技术、资本、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都是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

科学技术、资本、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是创造价值的重要物质基础,但不是形成价值的实体或源泉。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各种物化劳动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比重相对于活劳动来说,越来越大;更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机器人、机器手的使用,生产要素所有者也参与价值的分配,诸多现象都很容易使人误认为物化劳动已经成为新价值的源泉。事实上,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物化劳动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结晶”,并以使用价值为载体,它显然是过去的、凝固的劳动。活劳动是劳动者现实的、正在使用劳动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这种劳动的性质是由劳动力这种“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的性质决定的。另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生产要素贡献的认定,是分配过程与资源配置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也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显然,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差强了马克思关于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本意,也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概念。

(二)适当扩展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概念

1.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

马克思从两个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一是从劳动的社会形式出发,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二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出发,认为生产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生产结果以非物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就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还认为,从物质性的角度看,劳动是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活动,它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是人类一个根本的、永恒的命题。然而,劳动的物质性有着不同的层次和内涵。首先一个层次是指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其次,是指随着生产力、生产社会化和企业内部分工的发展,有些劳动不一定是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而是间接的参加物质生产,是物质生产所必要的,因而也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就是说,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概念应适当扩大。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就曾提出过“总体工人”的概念。他写道:“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他的承担者及生产工人的概念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

2.劳动本身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6

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通过正确地剖析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以及价值实体、价值源泉、价值量和价值的社会本质等重要范畴及其运动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机理和它的基本矛盾,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离开劳动价值论,就无法理解剩余价值学说;离开剩余价值学说,就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体力劳动,资本家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生产力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发展引起生产力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生产越来越具有大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生产劳动的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进步、经营管理、信息咨询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都远远超过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所能够论及的范围。从我国当前情况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很大差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急需在理论上加以说明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如何看待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如何看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等等。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根据新的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使其不断吸收鲜活的时代内容,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新和发展中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应着重把握的两个问题

首先,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劳动、价值、价值规律的新发展、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各种经济资源愈益大量地跨越国界而在全球范围流动和配置。这意味着当今世界人类抽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了,社会劳动越来越超越国家界限而具有国际性,价值更大量地体现为国际价值,价值规律更多地在国际范围的生产和交换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愈益融合,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适用范围的界限愈益淡化,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耗费的劳动多于世界平均必要劳动的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不能体现为社会价值,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越来越不被承认为社会必要劳动,不能实现其价值。我们要积极适应劳动、价值、价值规律作用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努力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7

  论文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所以有必要对《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商品这一切入点着手,从《资本论》商品的伦理意蕴、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统一等方面进行梳理,力求挖掘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构建原则和内在逻辑。

  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中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与现代经济学是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的事实之间存在矛盾。”虽然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但在更深的层面上,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关,包括对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增进”。而在“经济学经常使用的一些标准方法中尤其是经济学的‘工程学’方法,也是可以用伦理学研究的”。由此可见,经济学与伦理学是不可分割的,而谈到马克思的经济学时,阿马蒂亚·森这样评价:“一些经济学家更重视伦理学问题;而另一些更重视工程学问题,……卡尔·马克思……更重视经济学中的伦理问题。”阿马蒂亚·森所言的马克思经济学的这种倾向最突出的体现是他的巨着《资本论》。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在其着作《读资本论》中这样写到:“把《资本论》归结为伦理学的构想是一种儿戏。这一论断看似有道理,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实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伦理学范畴。但这并不代表《资本论》没有伦理思想,可以说《资本论》通篇都充满着这些思想,尤其是经济伦理思想。从第一卷“道德和自然、年龄和性别、昼和夜的界限,统统被摧毁了”“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在英国经历了三代人,却吞没了九代纺织工人”等等,以及第二卷“资本家的道德和合理市场的等等的实质”等,到第三卷的“这种草营人命的情况,绝大部分是由煤矿主的无耻贪婪造成”。……

  阿尔都塞的错误之处在于只看到了《资本论》的文字表面,没能看到其深刻背后是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是隐性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包含历史的向度又佐以事实。在《资本论》中,这种统一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总的成书框架上,二是体现在具体的经济理论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正文一开始就这样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选用商品作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突破口,直接而明确。马克思以此为起点透视资本主义的同时,其经济伦理思想也由此展开。这一起点深含经济社会学的逻辑必然,但也包含建构和谐经济伦理关系的匠心。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的这种属性即它的使用价值。虽然它是一个外界对象,但却包含着人的主体性和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因为“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不同物的量只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能同名称,因而是可通约的。

  但这种通约性一旦超过了同种品的范围“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区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了”。“使用价值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可通约性,彰显了马克思对伦理主体的关怀。经济活动和人类活动得以生产和再生产决不是仅仅物(使用价值)就可以实现,需要的是一个“价值灵魂”,即人和人的劳动。

  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而我们继续剥离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那么,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物质消失了,其具体形式也消失了,这时商品只剩下“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这些“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的这些物,马克思指出,它们是共有的,是这个社会具体的结晶,即价值—商品价值。

  商品的价值有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它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共同”的东西。这些“共同”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有可通约性,是以商品为基础构成商品经济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分析为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研究找到了内在的根本性的起点,这个起点决定和影响了整个《资本论》的行文思路和基调,也是《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的前提之一。

  马克思指出,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而这种耗费的量是如何决定的呢?马克思把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当作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由此而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认为“只有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的价值量。社会劳动时间也就是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社会形式的概念。而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却只能体现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只能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也才能看到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可通约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来源之一,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那么,商品的价值则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形成了作为使用价值的要素,而同质的抽象劳动形成了价值实体。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对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不同时,指出:“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样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么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多少劳动,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

  商品好像是一个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但对它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个很古怪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怪诞。在马克思看来“它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木脑袋里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这种狂想就是马克思所言的商品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拜物教”。马克思有时也称它为“象形文字”。

  商品拜物教是同商品的生产分不开的,那么它来源于何处呢?马克思认为:“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样,也不是来源价值规定的内容。”因为“第一,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肌能,而一种这样的肌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际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的耗损,这是一个生理学真理。第二,作为决定价值量的基础的东西,即这种消费的持续时间或劳动量,那么,劳动的量可以十分明显的同劳动的质区别开来”。那商品拜物教来源于什么呢?商品形式本身。因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内容,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可见,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商品拜物教把现实世界在人脑中倒立过来,那么如何破除它呢?马克思认为:“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即消失了。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这种神秘纱幕就可揭开了。

  破除商品拜物教后,马克思给了我们一个设想,设想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当作一个社会劳动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在那里,劳动时间就有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马克思开出了药方,但也给出了这个药方治病的条件,那就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产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结构到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和如何破除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马克思给了我们一个以商品为起点来建构经济伦理关系的解题方式。

  商品交换虽然是简单的社会现象,但同时又是最普遍、最为丰富、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仅萌生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而且蕴含了作为调节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伦理原则。《资本论》以商品为起点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商品交换为切人点来研究资本运行过程,逐步深人地解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和一般社会伦理。由此来构建他的经济伦理原则。

  在《资本论》总的逻辑上的统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卷生息资本一章中这样写到:“……这个内容,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奴隶制就是非正义的;在商品质量上弄虚作假也是非正义的。”马克思在论述一个社会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时候,把它的基础放在了与生产方式的适应上,更为深刻的是马克思不仅如此,还对生产方式进行伦理考察,在对资本主义方式的考查的过程中,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和非正义性。而这些结论的得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从劳动构成价值的这一理论前提出发,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因为在这种社会中是以“资本的耗损”为标准,而没有看到“劳动的耗损”,从而使得“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基于此,马克思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生产方式,也从而否定了以此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性以及它的道德性,也从而有了马克思对重构社会经济伦理的诉求。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篇8

论文摘要:价值范畴具有商品价值和社会核心价值双重功能。本文认为,以往对马克思价值范畴的理解过于简单化;马克思价值范畴中的商品价值是演进的,它不仅包含劳动价值概念,而且包含劳动价值概念向生产价格概念的转形;马克思价值范畴中的社会核心价值是复杂的,它不仅阐明了劳动生产方式与资本生产方式的矛盾,而且阐明了前者向后者演化的必然。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的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热潮至今已悄然退去,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那些热门话题也从学术刊物上逐渐淡出。管理论研究并没有划上句号,但无可讳言的是,解释当今现实已成为劳动价值理论不堪承受之重,近期试图修缮劳动价值理论的种种努力也几乎都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解铃还须系铃人,摆脱理论困境的出路还是只能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除此别无选择。本文主张回到马克思,重新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真谛,以利于今天从基础理论上着手来解疑释惑。

一、价值范畴的双重功能—商品价值和社会核心价值

为了准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首先必须了解价值范畴的双重功能川。

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范畴一般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它指称的是商品进行交换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比例关系直接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额,也就是价格。价格是商品交换比例关系的现象,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价值。价值隐藏在价格背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有经过理论抽象才能够显示出来。经济学家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生活的规律必须从理论上抽象出商品价值,但由于每一个经济学家在抽象商品价值时的视角或方法不同,得出的价值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有劳动价值、效用价值、生产价格和均衡价格等等。这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

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后来被泛化到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领域,常常被用来说明人们评价事物的态度。评价社会现象的态度归结起来就形成了社会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中必然存在着一个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核心价值。社会核心价值是对社会现象的基本价值判断。其实,任何一个经济学家在界定自己的价值范畴时,不仅旨在说明如何从技术上对商品价值进行计算,而且也在表达他对特定社会现象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价值范畴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学家对商品价值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经济学家抱持的社会核心价值。当然,不同的价值概念暗含的社会核心价值也是不同的。比如,劳动价值概念暗含的是“劳动一元”的社会核心价值,它在褒扬劳动要素的同时贬斥所有非劳动要素;生产价格概念暗含的则是“要素多元”的社会核心价值,它承认各种要素(包括劳动要素)的社会贡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根据劳动价值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劳动价值理论,规划和建设了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经济生活。在这种社会经济生活里,社会核心价值是劳动要素至上,资本等非劳动要素遭到贬斥。自从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步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艰难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资本、管理和科学技术等非劳动要素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起来,因而在社会核心价值中必须承认这些非劳动要素的地位,这就与既有的社会核心价值发生了冲突。无法避免的冲突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再认识。

价值范畴的双重功能使基础理论研究陷入了尴尬境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劳动价值理论视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误以为原有的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经济生活是在马克思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正在向劳动价值理论提出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否定。虽然在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过程中,当下巫需解决的问题—即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似乎已经找到了根据,但是有关基础理论—价值范畴—的创新毋庸置疑地暂时搁浅了。

难道我们就不能摆脱这个困境了吗?其实,出现这样的困境,并不是马克思的错,而是以往人们误解和曲解了马克思所造成的。这种误解和曲解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误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或者说简单化地理解了马克思的价值范畴。下面让我们从商品价值和社会核心价值两个方面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价值范畴。

二、马克思商品价值的演进性

商品价值中的劳动价值概念最早是由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抽象出来的。在配第那个时代,自然经济日趋解体,商品货币关系日益发展,但当时的主导产业还是农业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手工业。因此在那个时代,劳动可以说是一切生产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的要素,其他非劳动要素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配第通过对实践的观察,在《赋税论》(1662)等著作中就已经提出商品价值取决于劳动、商品价值量要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等劳动价值概念原初的基本命题。

威廉·配第的《赋税论》发表一百年以后,亚当·斯密开始着手构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到了斯密身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也是市场经济成长时期,资本要素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以至于使得资本要素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劳动要素则逐渐转换到隶属于资本的位置上了,其他非资本要素(包括技术和管理要素)也都直接为资本的增值服务。这时劳动价值概念的局限性已初见端倪。所以,斯密一方面强调他的商品价值是劳动价值概念;另一方面他又模糊地意识到“资本一经在个别人手中积聚起来”,劳动价值概念就“失效了”,社会通行的将是生产价格概念。马克思指出:“我们在亚当·斯密的书中不但看到关于价值概念的各种‘对立见解的痕迹’,不但看到两种,而且看到三种,更确切地说,甚至四种尖锐对立的关于价值的看法,这些看法在他的书中相安无事地并存和交错着”因此,“他的确把后来的所有经济学家……都引入了‘歧途”’后来的经济学家们互相争论时,时而接受斯密的这一方面,时而接受斯密的那一方面”因而他的学说成了截然相反的各种观点的源泉和出发点”。

斯密之后,古典经济学领域中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流派:一个是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劳动价值学派;另一个是起始于萨伊、完成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生产价格学派。李嘉图学派拘泥于斯密的劳动价值概念,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实践,他们也曾经试图把非劳动要素的内容纳入劳动中去,但终究没有成功。李嘉图学派的解体直接导致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失败。生产价格学派则完全放弃了斯密的劳动价值概念,直接承继了斯密的生产价格概念。

如果翻阅一下古典经济学时期的著述,我们会发现那个时代争论的问题同现在我们所争论的问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许多问题在那个时代都已经讨论过,我们现在只是重复了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这也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与当时古典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都是市场经济成长过程中的实践对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所以同样需要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并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创新。比较遗憾的是,中国最近的研讨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事实,那就是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已经全面关注过他的前人所争论的一切问题,并且已经科学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当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欧洲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之斯密时代更加快了步伐,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资本、技术和管理等非劳动要素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马克思自然也要面临如何克服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危机。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概念有其科学成分,必须坚决捍卫,但是像李嘉图那样不顾实践的变化一味固守劳动价值概念是不可取的;当然像生产价格学派那样断然放弃劳动价值概念,等于放弃了对事物本质的研究,这就把政治经济学庸俗化了,正因为此,马克思称他们是庸俗经济学。

那么,马克思捍卫劳动价值概念与李嘉图的做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呢?马克思超越李嘉图的根本之处在于他既不是固守劳动价值概念,也不是放弃劳动价值概念。马克思把斯密的商品价值中的劳动价值和生产价格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有机地统一起来,并通过劳动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回答了实践对理论的挑战。这就是《资本论》著名的“价值转形问题”。这个问题自从《资本论》第三卷于1894年问世以来,在西方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已延续了一百多年仍未终结。对“价值转形问题”提出质疑的基本上都是从生产价格学派里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为“价值转形问题”辩护的大多数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这场大论战的实质内容来看,质疑的一方竭力证明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不能成立或没有意义,其目的无非是想彻底摒弃劳动价值概念。而辩护的一方理所当然地要努力证明,马克思在坚持劳动价值概念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价值范畴的革新。

我们以往并没有实行市场经济,对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感受不深,甚至体会不到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可以说,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最大的误解和曲解就在于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而把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简单化了。值得欣喜的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胡代光首开中国学术界研究“价值转形问题”的先河,后来又有许多学者纷纷加人这项重大研究的行列。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国内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转形”能否成立的水准上,还没有把“价值转形问题”上升到马克思革新价值范畴的高度来认识并阐释它的当代意义。

当我们重新辨认马克思的商品价值之前,暂且绕过“价值转形问题”能否成立的争论,先假定它是能够成立的。这种假定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在尚未定论的“价值转形问题”大论战中,肯定它能成立的一方所进行的论证也是卓有成效的。在假定“价值转形问题”能够成立的前提下,我们来看马克思怎样通过“转形”革新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价值范畴。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首先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197一198页上有这样一段十分重要的论述:“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劳动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劳动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178-179马克思的这段重要论述说明了从劳动价值概念到生产价格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劳动价值概念反映的是劳动要素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以下简称劳动生产方式)下呈现出来的经济规律,生产价格概念反映的是资本要素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以下简称资本生产方式)下呈现出来的经济规律。随着人类社会从较低阶段发展到较高阶段,必然要从劳动生产方式演进到资本生产方式,劳动价值概念也必然要演化为生产价格概念。劳动价值概念演化为生产价格概念之后,经济规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劳动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在社会经济运动中起作用的是劳动价值规律;而资本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在社会经济运动中起作用的是生产价格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主要阐述的是劳动价值规律,而到第三卷完成“价值转形”以后主要阐述的是生产价格规律。当然,从劳动价值规律再转向生产价格规律,内容更多,也更复杂,马克思对这些内容的描述并没有完成。恩格斯看到了这一点。他在《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针对马克思这段重要论述说道:“如果马克思来得及把这个第三卷再整理一遍,他毫无疑问会把这段话大大加以发挥。现在这段话,不过是关于这个问题所要说的内容的一个大概轮廓。”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同时又是一个逻辑演进过程。马克思在《导言》中说,他的分析过程中将会出现两个概念:一个是抽象概念,一个是具体概念;他的分析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落实到《资本论》中,就是从抽象的劳动价值概念上升到具体的生产价格概念。这个逻辑演进过程构成了《资本论》的整体结构,第一卷从抽象的劳动价值概念开始,通过第二卷的中介环节,第三卷上升到具体的生产价格概念。马克思的逻辑过程与历史过程是一致的。

马克思通过历史和逻辑的演进过程把原来两个相互对立的价值概念—劳动价值概念和生产价格概念—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可见,马克思的商品价值是复杂的,其中包含劳动价值概念,同时包含生产价格概念,以及劳动价值概念演化为生产价格概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具有演进性。

三、马克思社会核心价值的复杂性

应该说,马克思的社会核心价值与他的商品价值是一致的,因为这是一个价值范畴的两个方面。既然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具有演进的特征,他的社会核心价值肯定也具有演进的特征。马克思演进的社会核心价值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重意思。

马克思社会核心价值的第一重意思表达了历史演进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生产方式的必然性,劳动价值概念必然要演化为生产价格概念,劳动生产方式必然要演进到资本生产方式。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和撰写《资本论》的初衷,恐怕不是为了表达他贬抑资本的社会核心价值,他想要表达的社会核心价值应该是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资本要素,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资本生产方式。所以,他把书名定为《资本论》,而没有定为《劳动论》或其他什么“论”,这充分说明他写这本鸿篇巨著的用意。在《资本论》以及马克思的许多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待资本生产方式的科学态度和全面评价。从马克思复杂的社会核心价值来看,他不是简单否定资本生产方式,他首先是肯定资本生产方式,肯定这种生产方式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马克思的这种价值取向,在他批判那些自诩为无产阶级反对派的观点时也可以见出,当时莱文斯顿等人对资本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持否定态度,马克思针对这种态度深刻地指出:“在这方面他们(虽然是从相反的一级出发)也具有政治经济学家们的局限性,即把这一发展的对立形式和这一发展的内容本身混淆起来。一些人为了这种对立的成果而希望这种对立永世长存。另一些人则为了摆脱对立而决心牺牲在这种对立形式范围内产生的成果。”

马克思社会核心价值的第二重意思表达了历史演进过程中内在的社会矛盾。由于劳动价值概念与生产价格概念是相互对立的,这种对立是这个历史阶段上社会内在矛盾的根源。所以,马克思在肯定资本生产方式的同时又认为,否认资本生产方式中存在的矛盾也是不科学的,这是他批判庸俗经济学的关键之处。庸俗经济学的要害就是想抹煞或掩盖社会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生产方式中最根本的矛盾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这种对立有时表现得十分尖锐,比如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所观察到的欧洲工人运动就是这种对立最激烈的表现。当然有时在政府和社会强有力的干涉下,又表现的相对缓和,比如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所观察到的英国《工厂法》等法律颁布以后的情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

“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除去。因此,我在本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马克思深刻阐明了资本生产方式中社会矛盾的明显结果是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预见在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危机中再一次得到证实。其时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这个事实出发,提出了政府干预的理论。这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出现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并不承认他的研究与马克思有关,而且竭力反对马克思学说。凯恩斯的弟子罗宾逊却比较了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论,得出其中许多相似之处。

马克思社会核心价值的两重意思是复合在一起的,不能绝然分开。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生产过程的历史进程中揭示社会矛盾的根源,这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曾经明确表露过他的复杂的社会核心价值,他说:“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所谓“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因为这种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给社会带来了分娩的痛苦;而所谓“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又是因为这种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为人类通向未来的美好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可能有较大差别,随着社会变迁,人们已赋予这个概念更多的含义。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当时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应该是“资本的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应该正确地理解为“资本生产方式”,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生产方式”。

上一篇:音乐教学实施报告范文 下一篇: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