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专项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25 17:59:13

公路专项规划

公路专项规划篇1

1基站站址规划工作的总体情况

(1)已实施的基站站址规划为解决新基站选址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和旧基站的历史遗留问题,深圳从科学布局、共建共享、有序建设、规范管理的角度出发,从开展基站管理调研入手,已经完成一个总体规划、三个专项规划和一个滚动规划。①《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该规划自2005年开始立项,2007年8月由深圳无管局和市规土委规划局联合委托市城规院进行编制,2010年6月由深圳市大规委审批。该专项规划确定了基站预测模型,总结了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在“点线面”多种情况下的设置规律,确定了城市规划落实基站站址的具体方式,即城市建设区以法定图则为平台按地块落实站址,而郊野公园、市政道路等公共区域以项目落实站址。该规划结合《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针对深圳市5年内规划的重点片区、公共建筑、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干线等项目,同步规划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管线、电力、杆塔的基础设施,是深圳市基站站址规划的一个总体规划,是落实基站建设的一个指导性规划。②《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基站选址专项规划》该规划于2011年9月,是针对深圳后海湾滨海休闲带区域编制的一个专项规划,该区域沿深圳湾带型分布,长约9.06公里,面积48.3万平方公里。共规划8个大站,其中3个与现状成形乔木结合,两个与现状设施结合,3个与新栽乔木结合;共规划25个小站,8个挂在大站上,6个附在公园建筑物上,11个独立杆立在观光道路树丛中,上述站点目前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规划同步规划了管道和电力,与公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开通。③《宝安区绿道基站详细规划》该规划于2014年7月,主要针对宝安区区域绿道2号线,全长62公里,北起东莞与深圳交界处润龙山,南至白芒检查站。该规划考虑到绿道人群分布等因素,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共规划站址22个,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5个,另外7个根据绿道建设分期完成建设。④《华强北移动通信基站智慧路灯专项规划》结合华强北升级改造的规划,同步进行了移动通信基站智慧路灯的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开通,将建成100多根智慧路灯杆,智慧路灯杆涵盖移动通信基站、WiFi基站、各类视频监控、报警、广播、照明等功能,基站已经全部开通并正常运行,与街区整体环境协调、效果好。⑤《深圳市独立式基站站址滚动规划(2014-2015)》该规划于2015年12月,是针对深圳全市陆域的一个滚动规划。共规划站址446个,全部为独立占地建设的基站,规划了具置,与规划体系的法定图则和详细规划结合,是一个完全可直接建设的规划,不需另外选址和报批即可建设,现已经全部建设完成。(2)2017年启动编制的规划今年深圳无管局进一步加大基站规划的力度,主要完成如下的工作:①《深圳市独立式基站站址滚动规划(2017-2018)》该规划于2017年2月完成招标,由深圳移动、联通、电信提交需求,铁塔公司统筹,市城规院中标。这是一个针对深圳全市陆域的滚动规划,规划即可建设,不需再报批,拟规划站址近千个,计划于2017年内编制完成并。②《前海区域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前海是深圳未来重点建设发展的一个创新区,多数基础设施还处在规划和建设阶段。针对此情况,深圳无管局于2016年已经先行在该区域与业主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开展试点合作,移动通信基站规划由运营商负责,所有基础设施由业主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投资建设,验收后租给运营商。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建设效率,且与城市发展高度协调。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拟开展前海深港合作区基站站址规划,拟规划基站将和该区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租代建,若成功将是基站建设的一大突破。③《郊野公园基站站址专项规划》郊野公园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供人们游憩和健身的重要场所。通过对郊野公园发展概况、主要活动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与相关规划条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行站址规划。郊野公园等除节假日外通信业务量不是特别大,但事关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这类规划政府部门会重点推进建设。④《坪山区移动通信基站智慧路灯专项规划》在前期探索智慧路灯作为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建设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操作模式;特别在华强北地区成功实施后,可以明确智慧路灯是基站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今年拟开展坪山区移动通信基站智慧路灯专项规划,深圳无管局和铁塔公司已经与坪山区政府进行了多次交流沟通,初步选定坪山区步行街和深圳高新区坪山园区为重点区域进行规划;同时,为5G基站的管理和建设探索经验。

2基站站址规划的实现方式

上述规划都是由深圳无管局和市规土部门联合编制、共同实施的。总体规划还需经过市大规委批准,大规委主任由市长担任,成员由所有市直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通过后其效用等同深圳法规。其他专项和滚动规划由深圳无管局和规土委批准。各类规划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政府出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由深圳无管局申请立项和申请资金,《宝安区绿道基站详细规划》由宝安规土局申请立项和申请资金,都是由政府部门申请进行立项、报批,三家运营商参与进行编制。这种做法的缺点是规划从立项到编制周期较长,很难满足快速增长的基站建设需求。(2)企业出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大部分规划的编制都采取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受益方运营商或铁塔公司出资,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由中标方进行编制,深圳无管局和规土委审查、批准并联合署名,如《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基站选址专项规划》、《华强北移动通信基站智慧路灯专项规划》、《深圳市独立式基站站址滚动规划(2014-2015)》等,这种做法从提出需求到规划前后不到一年时间,能有效满足基站建设需求。

3基站站址规划的主要特点

(1)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基站规划过程中兼顾信号覆盖要求并尽量考虑减少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既满足市民通信需求又确保辐射强度不超过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全覆盖原则。基站覆盖尽可能满足不同用户在建设区、建设控制区、生态区的通信使用需求,力争做到信号全覆盖。尊重现状原则。规划以现有基站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规划,以控制新建基站的数量。差异化原则。在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制式、不同业务分区、不同覆盖形态预测基站规划模型,既满足通信需求又不造成浪费。共址共享原则。不同运营商、不同制式的新建基站全部进行共址共享集约化建设。结合深圳城市建设特点,共址采取一地多杆的实现形式,避免单根杆塔太过高大影响城市景观;若出现需求不同步的情况,先行建设的运营商需先建好机柜和线缆。景观化原则。新建基站必须满足城市整体景观要求,基站设置形式、外形、色彩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2)建立科学的基站预测模型在近10年的基站规划研究过程中,深圳无管局创新地建立了基站预测模型,以“法定图则片区”作为基本预测单元,将片区按业务密度分为高密区、密集区、一般区、边缘区,从城市建设的最终规模和人口规模出发,抓住总量不变的特征,估算有效用户数量,依据总量确定宏基站和室分系统的布局与数量,预留备用站址进行弹性补充,满足不确定性需求。(3)实地勘察站址,广泛征求意见在站址规划选择实施的过程中,深圳无管局和规土部门会联合规划编制部门和运营商对站址进行现场勘察,看是否符合建站条件,勘察比例不少于规划总量的30%;同时,征求各单位和受众人群意见,并在网上公示。最后根据勘察结果对站址进行确认或微调,以达到运营商需求以及城市景观、周边人群意见等因素的平衡。(4)创新建设模式,实现“三同步”对接传统的基站建设工程往往是在道路、隧道、绿化或主体建设完成以后,再进行基站建设,不但施工困难,而且势必对现有设施进行破坏,既浪费又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建设模式,深圳推行基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开工,并与基础设施设计方、施工方同步对接,在验收环节同步进行验收,既节约建设成本,又保证工程质量,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在重点规划建设区域(如红树林、前海等),在对基站站址进行规划的同时,也对管道、电力等设施同步进行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基站的通信管道、电力供应和机房、杆塔,节省人力物力成本。(5)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为加快基站建设步伐,深圳市协调各相关部门优化基站建设的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对于已纳入现行基站规划的站址,建设单位无须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批即可开工进行建设;对于未纳入现行基站规划的站址,按照“同时申报、并行审批、风险自担、事后补齐”的原则,由建设单位同步施工和报审,建成后需补齐相关审批手续并列入下一次的基站规划修订中;若相关部门审核意见不通过,即停止施工并恢复原貌,施工风险由建设单位自行承担。(6)专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如《宝安区绿道基站详细规划》属专项规划,共规划了22个站址,已经充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通信需求。在实施落地的过程中,考虑到近期的需求,建设完成了15个站点;日后待需求进一步增加时,再完成其他站点的建设。

4基站站址规划取得的效果

(1)群众投诉减少,基站建成率高由于市民对基站辐射的误解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在未对基站站址进行规划前,很多区域虽然信号覆盖薄弱但是基站却无法落地建设。基站站址规划启动后,由于做了大量的宣传、公示等准备工作,通过对拟选站址的微调,周边受众人群对拟选站址认可度高,建设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少,周边群众的投诉也少了。2015年的446个站址规划,仅有两个站址受到投诉。目前,已经的《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和《深圳市独立式基站站址滚动规划(2014-2015)》、《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基站选址专项规划》、《华强北移动通信基站智慧路灯专项规划》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落地建设。(2)解决选址难题,推动合法建设在没有对基站进行规划前,基站从选址到建设都缺乏必要的法律和规划指引,完全由运营商通过购买、租赁的方式进行市场化选址,导致部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基站选址建设的合法性产生质疑,阻挠基站的建设。由政府部门将基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从法律法规方面保障了基站建设的合法性,有效解决了新基站建设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顺利推动了基站的合法有序建设。(3)科学布局规划,协调城市景观基站站址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基站的景观化进行科学布局规划,对运营商设置基站的形式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得已经建设落地的基站能有效融入城市景观,与周边城市环境协调一致。例如在红树林公园,已建成的8个大站和25个小站隐匿在公园建筑和树林中,采用美化树、景观灯、建筑附属等方式,使基站同自然环境和建设环境融为一体。(4)落实“放管服”,优化管理措施为明确基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深圳市从立法优先的角度出发,于2014年颁布实施了《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将基站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由政府相关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组织编制基站站址专项规划,规范基站的规划、选址、建设、维护等管理措施,实现移动通信事业与城市发展的和谐。2016年3月初,由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各相关单位召开推进无线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并印发《会议纪要》,要求各基站审批单位积极推进基站建设,优化报建审批流程,已规划的无须审批即开工建设,未规划的同时申报并行审批,为基站建设扫清障碍。(5)结合法定图则,实现同步接驳深圳市在修订《深圳规划标准准则》时将基站建设标准纳入准则,明确独立式基站和附设式基站的占地面积和机房面积。基站站址在规划的过程中,针对法定图则片区提出基站规划的详细指引和近期建设计划,将基站纳入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明确基站的设计要点、建设标准,实现专项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接驳,推动基站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有效实现了基站建设的合法性,增强了基站建设的可操作性。(6)成立产业联盟,落实规划成果2016年10月,深圳无管局与市经贸信息委、市通信管理局牵头,与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深圳市公共WLAN及智慧点(智慧路灯)产业联盟。联盟的成立,为深圳市在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共享平台。通过联盟组织可以加强应用项目的成果转化与推广,推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树立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基础供给侧的改革标杆。在站址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智慧路灯作为4G、5G微基站的载体已是未来通信网络建设的必然选择。智慧点(智慧路灯)可以作为4G、5G微基站的载体,同时也是智慧城市的感知单元,既解决传统基站建设场地难的问题,又能够大幅度节省政府建设资金,加快推进通信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和共建共享。智慧点(智慧路灯)的建立,还可进一步扩展政府在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服务,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让民众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经过深圳无管局与规土部门、运营商、铁塔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在城管、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深圳市对移动通信基站规划建设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基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体系;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工作推进顺利,满足了市民的通信需求;基站建设与城市景观协调一致,得到政府、企业、市民等相关各方的认可。

公路专项规划篇2

市养公路改造以改造二级公路、提高公路等级为主。实行市、县(区)联合建设,原省养公路的国省道、县道、乡道合计331.922公里(其中:省道161.735公里、县道168.717公里、乡道1.47公里)从年1月起列入市养公路。贯彻“谁积极、谁先上”条件优惠、优先布置”政策,调动各县(区)积极性,加快公路改造步伐。

㈠市养公路的改造项目。由市公路管理局为业主。征求县(区)政府意见后提出建议方案,由市公路管理局与县(区)政府签订联合建设协议书,按协议书要求,报省公路管理局批准立项,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项目设计文件由市发展计划委审批,报省计委、省交通厅备案。

㈡市养公路国省道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㈢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由公路部门验收;合格后再安排大、中桥工程及路面工程。

㈣为解决按设计概预算审批投资与我市公路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依照省政府制定的规范,参照其他设区市投资包干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我市市养公路改造投资经费包干基数和补助标准。市养公路改造投资包干基数和补助规范如下:

项目公路等级规范

沥青路面国道二级70万元/公里

省道二级60万元/公里

省道三级45万元/公里

县道二级路50万元/公里

县道三级路40万元/公里

小桥涵防护工程二级路14.5万元/公里

三级路9.5万元/公里

中桥二级普通砼1.2万元/米

预应力砼1.4万元/米

三级普通砼1.1万元/米

预应力砼1.3万元/米

大桥、特大桥按国家预算包干

路基土石方土方8-10元/m3

石方16-18元/m3

工程丈量设计费二级路3.5万元/公里

三级路2.4万元/公里

四级路1.7万元/公里

大桥1800元/米

中桥1200元/米

监理费6000元/公里

工程绿化费3000元/公里

工程水毁按实际发生数

基本建设项目按国家有关规范参照执行。

其中由市本级负担的改造经费在公路专户”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中列支,市养公路改造所需经费。缺乏局部以市公路管理局的名义用“公路规费收入专户”作抵押贷款,贷款资金转入“公路规费收入专户”市财政局依照市养公路改造进度和规范拨付资金到市公路管理局,市公路管理局负责工程建设和质量。所贷款本金与利息列入市养公路年度支出计划中,由市公路管理局统一还本付息。

㈤收费还贷的公路改造工程项目。按征地拆迁以国省道二级公路5万元/公里、三级公路4万元/公里的规范,两项合并计算作为县(区)政府的投资。收费后按投资比例分成。

㈥国债项目、老区公路项目其政策和规范参照公路改造规范执行。原则上下拨项目所在县(区)

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挂线按省政府、省交通厅有关政策执行。

二、主要措施

㈠加强规划指导。

规划的制定必需尊重客观规律,公路规划是公路建设的前提和依据。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

1市养公路规划由市公路管理局负责。配合乡村道路规划、县乡公路规划,以保证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和市公路网的整体性。

2合理确定各层次公路网的发展目标、等级规范。公路干线至县城、县与县之间以二级路为主。

3加强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以期获得最佳规划方案,保证公路建设有序、快速、高效地进行。

㈡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1凡是列入计划的建设项目要提前做好各项前期准备。

2计划安排上要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布置和建设对我市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运输通道;优先安排地方有积极性建设的公路项目;优先安排利用民间资金和“三外”资金建设的公路项目;优先安排盘活存量资产建设的公路项目。

3所有建设项目都应按照规定的审批顺序和权限报批。对前期工作达不到规定要求和工作深度的项目不得审批。

4要坚持技术规范。

5精心设计。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工作深度,确保设计质量。

6严格前期工作管理。

㈢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1鼓励地方政府。社会各界,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各种方式投资公路建设。

2争取国家、省加大对我市公路建设的投入。抓好地方配套资金落实。

3加强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严禁挪用、挤占、截留,确保建设资金平安合理使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㈣加强工程管理。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把质量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不时提高设计、监理、施工质量和政府质量管理水平。

2建设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建设规范,保证工程质量和数量。需调整、变卦时,按设计文件审批权限报项目主管单位审批后实施。

3建设项目全面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公路专项规划篇3

“十二五”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时期,也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关系我市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为确保圆满完成编制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发改委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0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0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市“十二五”规划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衔接性、可操作性和规划编制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市政府成立**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胡东胜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直各相关单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发改委主任彭海涛兼任),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公路专项规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08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09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0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0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市“十二五”规划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衔接性、可操作性和规划编制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市政府成立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胡东胜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直各相关单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发改委主任彭海涛兼任),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公路专项规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交通发展为先行,加快*从“一线两点”经济布局向“一带二片”经济布局发展,促进*钢铁生产基地、能源生产基地、玻璃生产基地、电瓷和工业瓷生产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等规模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交通服务环境,为*城市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结合*产业布局、扶贫开发、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实际,科学布局交通网络。

2.预期均衡原则。根据社会运输需求变化快,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的实际,通过路网规划滚动管理,完善路网建设,优化路网布局,提升规模、等级,解决社会运输需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争取路网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3.层次体系原则。按照分层次实施路网管理的要求,分层次制定实施路网规划,解决复杂完备与简单清楚之间的矛盾,提高决策的效率与规划方案的有效性。

4.服从继承原则。*路网规划必须服从交通部和省交通厅有关规划,按下级服从上级的等级层次要求进行管理。

5.协调综合原则。综合*辖区内交通设施现状及线路规划,坚持与综合运输、干线公路、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交通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照顾特殊或个别的合理要求,实现全市路网规划与建设协调发展。

二、建设目标

到2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6517公里,公路面积密度达到171.8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人口密度达32.46公里/万人,实现通乡镇公路和重要乡道达到三级公路以上技术标准,出省市道路不低于邻省市标准。实现所有县区通高速公路。公路网和铁路网能整体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1.构筑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东西向和南北向高速通道。按照《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要求,实现*高速公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国家干线公路网相连,通过东连西出与两大城市群(南昌?九江城群圈、长株潭城群圈)相连接。

2.构筑以国省道及部分县道为支架的地方干线公路网络。以319国道、320国道和省道等干线公路为纽带,把市内重要节点与骨架公路和农村公路连接起来,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交通网络,满足区域交通运输发展需求。

3.构筑以县城为中心、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通过路网各功能层次的补充和完善及系统资源的整合,构筑基本现代化的农村公路网。一是将农村公路与上层次公路衔接,保证区域内公路网总体布局的协调和路网整体效益的发挥;二是建设若干连接线、支线、沟通线、联络线,构建全市农村公路网,满足多方需要;三是突出中心镇和中心村的交通节点地位,强化中心镇对广大农村集聚和扩散效应,发挥中心村在提高村庄建设集约化过程中的作用;四是实现农村公路路线规划与整个区域规划大格局的衔接,农村客运班车路线走向科学,停靠站站点设置合理。到20*年,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村村通水泥公路,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道路。

4.构筑运能充足、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铁路客货运输网络。建成杭州?南昌?长沙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简称杭南长高速客运专线)*段和吉安?衡阳铁路莲花段,力争实现全市县县通铁路,完善我市以沪昆铁路、杭南长高速客运专线为主,地方专用铁路为辅的铁路运输网。

三、布局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争取把更多的县乡道列入国省道,并适当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力争至20*年末,全市公路体系按行政等级分:国道5条,计378.9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主干道2条,65.3公里;地方加密高速公路1条,111公里);省道8条,计412公里;县道40条,计614公里;乡道及村道5112.1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76.3公里;一级公路272公里;二级公路631.5公里;三级公路1008公里;四级公路3451.5公里;等外公路977.7公里。

1.骨架公路。骨架公路由3条高速公路组成,形成“两横一纵”的“士”字形骨架公路网。即由东西向的沪昆高速公路49.8公里(已建成)、吉衡高速15.5公里和南北向的长沙至*高速公路111公里组成。

2.干线公路。干线公路13条,462.2公里。分别是:

宣风?老关(G320国道,66公里);

三板桥乡垄山口?金山镇东风界(G139国道,136.6公里);

万(载)上(栗)线上栗县境内段(S312省道,21公里);

金山?上栗?长平?福田?五陂?南坑?长丰?六市(S231省道,84.5公里);

东源?福田(S313省道,11.3公里,拟规划延伸至东源乡田心);

新泉东安里?张佳坊(S314省道,14.9公里);

麻山?腊市?排上(S314省道,17.5公里);

路口?坊楼(S317省道,18.8公里,拟规划延伸至坊楼镇蕉叶冲);

湘东?下埠?广寒寨(S232省道,32.2公里);

白竺乡李家冲?长长坪(S232省道,7.8公里);

路口?湖上?良坊?琴亭(S318省道,28.7公里);

上埠镇聂家店?新泉坑口(县道,11.7公里);

南岭乡垒里冲?荷塘乡九曲山(县道,11.2公里,拟规划延伸至荷塘乡山斗岭)。

同时,新规划建设152公里干线公路。

3.市中心城区进出口公路。市中心城区进出口公路以东西向的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和南北向的长沙?*高速公路、319国道组成“井”字型主通道。

4.农村公路。农村公路5726.1公里,其中县道614公里;乡道及村道5112.1公里。

5.与邻边省市出入口公路。与邻边省市出入口公路33条,共计235.8公里。

四、2009年建设重点

1.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争取萍洪高速公路尽早复工,力争2010年竣工;继续做好吉衡高速公路*段协调和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杭南长高速客运专线征地拆迁工作,并协助杭南长高速客运专线建设;积极做好湘东陶瓷工业园铁路专用线建设有关工作;争取吉安?衡阳铁路莲花段建设项目;争取将长沙?*高速公路*段列入国家骨架高速公路网。

2.工业园路网建设。加快建设319国道莲花县10公里绕城一级公路、湘东区陶瓷工业园南大道4公里二级公路和*经济开发区萍赤线4.2公里一级公路以及上栗县动漫城319国道彭高?清溪6公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

3.旅游路网建设。实现芦溪至万龙山18公里二级公路、市上至*9.8公里二级公路砂石路面通车。

4.农村路网建设。全面启动168公里县至乡(油返砂)项目公路改造工程。完成220公里农村公路水泥路改造。新建和改造宣风大桥、大江边大桥、浏市大桥、莲花毛林大桥、周江桥和王源大桥等大桥7座、中小桥10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以市发改委、交通局、公路局、建设局、规划局、各县区政府、*景区管委会等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交通局,具体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县区分别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切实加强工程跟踪服务和管理督导,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2.加强沟通,争取项目。市交通局与市公路局分别成立项目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争取、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快完成未改造国、省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争取将未改造的国、省道列入国家国省道改造计划。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

公路专项规划篇6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并认真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发展的影响,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着重解决关系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省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和分工

(一)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确定,以公开招标、直接委托等形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明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等。总体规划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起草。

(三)编制专项规划

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十二五”总体规划架构要求,组织编制重点产业、特定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专项规划领域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确定,省直有关部门负责起草。

(四)编制区域规划

进一步完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和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等发展规划,由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修编和起草。

(五)编制市县级规划

要强化空间布局和约束功能,突出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内容,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市县级总体规划由当地政府负责编制。[:请记住我站域名/]

(六)推进规划体制改革

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改革规划管理体制,创新规划编制方式,规范规划编制程序,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省发改委负责组织推进。

三、进度安排

主要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和前期研究阶段):4月至6月底。向省政府汇报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安排,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研究确定重大调研课题,通过公开招标、直接委托等形式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确定编制专项规划领域,初步确定各领域重大建设项目;做好“十一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7月至12月底。研究确定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组织召开市地、部门及企业家座谈会,征求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委托省科顾委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出具论证报告;听取省人大财经委和省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

第三阶段(纲要框架研究阶段):20__年1月至6月底。根据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和省委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起草形成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做好相应的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广泛开展咨询论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衔接等工作。

第四阶段(纲要起草完善阶段):20__年7月至12月底。认真起草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工作;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对纲要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审定,提交省人大审议。市县级“十二五”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度由当地政府自行安排

,原则上要与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进度基本一致并略有超前。四、工作要求

(一)突出规划重点

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规划重点要突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对一般的竞争性领域,规划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加强对重大工程的研究和论证

要研究确定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特别是需要国家审批、平衡和协调的重大项目,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需要国家审批、平衡和协调的重大项目,要搞好与国家总体规划的衔接,力争纳入国家总体规划中。

(三)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制度等。加强规划评估论证工作,除本部门、本系统的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吸收相关部门的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加强规划间的衔接协调

要搞好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与国家、相邻省区各类规划的衔接,衔接内容包括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重大项目布局和重大政策等。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作用。各市(地)总体规划草案在送本级政府审定前,报省发改委与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达成一致意见,经本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报省发改委备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省政府有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负责规划编制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各地要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规划编制中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组建专家队伍

依托省科顾委组建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全省“十二五”规划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草案及相关专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出具论证报告。

公路专项规划篇7

切块下达各县(区)各县(区)交通、财政部门应结合外地实际和拟立项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可行性,通达工程原则上只安排通乡(镇)公路和通行政村公路建设。通乡(镇)公路包括县城(或国省干线)通达乡(镇)或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包括由乡镇(或国省干线)通达行政村或连接行政村之间的公路及路网公路。市交通、财政部门根据省交通厅、财政厅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编制建设项目计划,按时上报市交通、财政部门;市交通、财政部门对县(区)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后,联合上报省交通厅、财政厅审批。经省交通厅、财政厅审批并下达计划的项目,应保质保量按期建设好。

二、建设等级规范和质量要求

㈠等级标准

1县道:路线平面和纵断面线形应达三级以上等级规范。水泥路面宽度不少于6米;交通量较少的线路按四级以上规范建设,路线平面和纵断面线形应达四级以上等级规范,路基宽度不少于6.5米,水泥路面宽度不少于4.5米。

2行政村道:尽量利用现有路基的基础上进行裁弯取直、拓宽改造。水泥路面宽度为4.5米;路基宽度为5米时,水泥路面宽度为3.5米,但每公里必需设置23处错车道,错车道路段路基宽度6.5米,有效长度15米。

3路网:乡至乡线路按交通量较少的县道标准建设;村至村线路按行政村道等级规范建设。

㈡质量要求

路基和垫层压实平整的基础上,县道和交通量较大、载重车较多的行政村道、路网线路依照交通部规范和工程设计的结构层施工。交通量和载重车较少的行政村道、路网线路。可以考虑做1215厘米厚级配碎(砾)石基层或钢渣基层,但必需严格控制其基层资料级配,同时必需压路机压实到位,经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强度达标后才干上水泥面层,水泥路面最少厚度为18厘米,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不低于4.0MPa即相当于砼标号不低于C30确保建设合格以上工程。

三、建设模式和实施管理

㈠建设模式

1县道和乡至乡路网线路由所属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2村道和村至村路网线路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或委托所在地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㈡实施管理

1建设项目计划立项并在下达年度计划后。农村公路一般采用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设计资料报市交通部门审批。

2依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方法》第五条至第九条规定范围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达到下列规范之一的必需进行招标:

⑴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项目50万元人民币或者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

⑵重要设备、资料等货物的推销。

⑶勘查、设计、监理等服务的推销。

⑷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⑴⑵⑶项规定的规范。

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施工并实施合同管理。交通、财政等有关部门参与和配合招标工作。

3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4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监督由市交通部门委托所属的质量监督站负责。施工现场应设立明示项目主要负责人,主要质量控制措施的告示牌,便于沿线群众随时现场监督和质量举报。

四、中央车购税投资补助资金拨付与管理

1资金拨付采取按进度的方法。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项目由县(区)交通部门组织实施。年度计划下达并开工后,先预拨50%工程完成50%以上,经检查合格后,再拨付30%资金;工程竣工后,经同级交通部门和财政部门验收后,再拨付剩余资金。

2项目建设单位必需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及时报送财务报表。

3市、县(区)财政部门必需设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专户核算。

4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及时了解、掌握资金到位、使用和工程建设进行情况。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有违规行为,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置:

⑴对项目建设单位弄虚作假、虚报项目骗取专项资金的将追回被骗取的资金。

⑵对各级部门、项目建设单位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由同级财政、交通部门负责追回已拨付的资金。

⑶对擅自变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违规调整项目计划、拖延建设工期的同级财政部门暂停专项资金拨付。

⑷对项目建设单位资金未专户存储、财会机构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资金使用不符合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虚列建设成本、未按规定上报项目用款计划和财务报表、未按规定作好项目年度财务决算的由同级财政、交通部门责成其限期整改。

⑸项目出现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由同级财政部门停拨专项资金。

且情况严重、性质恶劣的取消下一年度该县(区)通达工程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申报资格。⑹对检查中多次发现问题。

五、工程竣工验收

施工单位自检资料经监理单位签证合格的基础上,工程完工后。由项目建设单位报请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依照交通部公布的规范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并出具工程质量等级鉴定意见;县(区)交通部门在收到项目建设单位请验演讲和质量监督站出具的工程质量等级鉴定意见后,联合县(区)财政部门上报市交通、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市交通、财政部门收到县(区)交通、财政部门请验报告后,适时组织县(区)交通、财政等部门会同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到现场进行验收并作进项目验收结论;项目验收结论反馈给县(区)交通部门存档,并作为县(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的依据。

公路专项规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发展优先、民生优先、服务优先、效率优先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科学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充分发挥全县各项规划、建设的政策职能,促进全县城乡规划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瑶城,加快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一江两岸的道路、景观、绿化建设,将主要街道进一步绿化、美化。二是做好世界过山瑶风情园、民族文化传承中心、青少年宫及档案馆的建设;三是做好南水桥头公园、民族文化广场和城市广场的建设;四是推进“五彩瑶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五是加强房地产的管理,做好滨江印象、得源锦绣花园、亿华时代广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六是进一步整顿建设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和综合整治;七是继续做好建筑节能和减排的宣传和推进工作;八是做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公共建筑物的建设工作;九是加大县城亮化工程建设力度。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将举全局之力结合工作实际抓好以上工作的落实,把县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瑶城,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努力。到2020年,县城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5%;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均公园面积达到8.16平方米;县城绿地率达到38.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还包括中心镇)。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城镇规划方面

1.继续配合相关设计单位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桂头镇镇区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桥镇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生态控制线规划、县城排污排水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

2.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待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后,立即启动我县城区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争取完成大桥镇、洛阳镇及大布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工作。争取每年完成15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十三五”期间共完成75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4.发挥政府参谋作用。根据总体规划、财力状况,针对我县目前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期建设规划和当届政府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及时向县政府提出年度城镇建设规划建议,当好政府规划参谋。

(二)城镇建设和管理方面

1.市政建设方面

(1)完善一江两岸道路、景观建设。完成县沿江东路东段财政局至国土局市政道路建设,完成滨江西路西段民族桥至南水电厂道路建设,完成民族文化广场(财政局至国土局公园)建设。

(2)按县总体规划拉大县城道路框架,建设好与县城发展相适应市政基础设施。完成县示范农场至新一小段、新一小往北至323国道段、华景路天林小区至解放路、风华路第二小学至北环路段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3)完成县城雨水及污水规划,逐步将现有合流制管道改为雨污分流制,完善县城雨水管道改造和建设,整治好县城内涝问题。完成县八一小学前排水渠建设、完成县鹰峰东路排灌站段排水渠改造、完成鲜明北路排水渠改造等县城道路雨水管改造及建设。

(4)优化县建成区的市政道路,逐步将县城建设已成型路段的红白相间人行道,改建成花岗岩人行道。

(5)加强市政道路、排水设施等市政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城市的街道宽阔平坦无凹凸、排水畅顺。

2.燃气管理方面

做好县城管道燃气规划,加大燃气管网建设力度,完善管道燃气的管理制度,提高管道燃气的覆盖率;继续加强瓶装煤气经营和安全管理,规范燃气市场秩序。

3.园林绿化方面

完善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争取在2017年做好南水桥头公园、民族文化广场和城市广场等绿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江畔公园、宋田森林公园、罗屋森林公园、南环西路县博物馆后山体景观森林公园,完成环乳江河绿道10公里,外环绿道50公里的绿道建设;县城现有沿江东路公园、观音山公园、滨江东路休闲绿地增加4个休息凉亭及相关园林设施;按照《公园设计规划》要求,改造观音山公园、金狮公园、古墓群公园、南水公园,完善设施,丰富景观,突出文化特色,提高品位,使我县建成区的绿地率达38.4%以上,人均公园面积8.16平方米以上;坚持“建管并举”措施,以人为本,加强县城公园、绿地、行道树的养护、管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4.环卫保洁方面

强化卫生清扫保洁力度,协助抓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杜绝卫生死角;加紧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及生活垃圾水分选综合处理项目建设,并做好垃圾填埋场的运营和管理工作;新建建筑垃圾堆放场、改造桂头镇、游溪镇、一六镇转运站,购置收集车辆,不断完善城乡环卫设备和基础设施,提高环卫管理水平。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环境整治力度,全面开展自然村垃圾清运工作,并配置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村庄保洁员,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5.城建监察方面

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监察综合质量”为目标,重点做好占道经营的集中整治,依法查处违反规划建设的“两违”行为,加强巡查力度,采取坚决的措施,搞好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整治行动,在城建监察执法、长效管理机制、社会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都有一个新的提高。

6.房地产和住房保障方面

(1)抓好滨江印象、得源锦绣花园、亿华时代广场、虞塘坑、颐养园等房地产住宅开发项目建设。

(2)突出房地产市场管理重点,引导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把握国家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城镇化建设这一契机,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刺激房地产购房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十三五”期末,我县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3)大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进一步提高符合条件小区的组建率;开展我县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工作,积极搭建管理工作平台,落实平均收缴率70%的工作目标;促使物业服务标准市场化、专业化、综合化发展,放开物业服务企业年审制度,落实我县物业服务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

(4)抓住住房保障这一主线,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十三五”期间,要加大保障覆盖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等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与“三旧”改造项目相结合,让更多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稳步实施城中村和零星棚户区改造,逐步开展基础设施简陋、建筑密度大的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让更多人享受利好政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年均增长达10%以上的新增保障性住房房源,完成华昌纸厂改造项目、坝厂陈屋村改造项目等六个“三旧”改造项目的棚改建设。在日常管理方面,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完善保障性住房的退出和轮候的巡查制度,盘活有效房源。

(三)建筑业实现持续平稳增长

一是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引导建筑企业联合组建,壮大规模和实力,2020年增加市政、水利、公路专业承包各一项资质。鼓励施工企业向房地产、建材加工、建筑构件生产等领域拓展,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项目总承包转变,由承建商向开发商、投资商转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大市场战略,巩固县内市场,拓宽县外市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二是全面提升建筑业整体素质。以重点工程和高技术含量工程为主导,加快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尽快形成一批经营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和融资能力强的企业。三是抓好建筑施工安全,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着力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创新质量监督方法,从以实体监督为主,转变为行为监督和实体监督并重,并根据工程项目情况逐步实行预防性、服务性监督模式。同时,建立完善了企业、执业注册人员信用信息和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推进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统一的信用制度体系和统一的信用奖惩机制,完善市场主体行为动态监管机制。

(四)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管理,推动绿色建筑规模

新建公共建筑、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以及保障性住房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0年新增加四个建筑项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面积6万平方米,继续完善现有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阶段审查制度,规范建筑节能施工全过程管理,严格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

(五)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为基础,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20年力争完成改造面积7万平方米。将能耗较高的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改造重点,明确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多举措推动改造工作,着重引导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点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突出规划龙头,强化城市管理。

1、科学编制好县城规划。加强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规划水平。精心编制详细规划,提高规划覆盖率,特别要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超前做好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增强规划在实际操作中的科学指导性。

2、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审批制度,强化规划的权威性。要严格按《城乡规划法》和《乳源县城区总体规划》审批各类城市规划,把好“一书三证”的发放关,加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分级审批审核管理。

3、切实搞好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力度。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坚持综合管理下的分工负责制,实行地域管理与时间管理相结合,彻底进行“治脏、治乱、治差”;严肃查处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六乱”行为;严格道路开挖审批,健全跟踪服务。深入治理卫生死角,继续实行环卫清扫保洁承包责任制,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把城市管理纳入宣传工作的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宣传工具进行整体系统的宣传,形成“乳源是我家,城市管理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城市经营,强化城市经济。

1、进一步整顿建设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和综合整治,探索建筑市场治本之策。严格施工许可、合同审核等制度,严肃查处建筑市场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

2、开创一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住宅建设新模式,扶持部分有实力和开发经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从事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开发建设环境。同时,大力推行专业化物业管理。依照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省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抓好物业小区管理。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树立服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促进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上新台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中介咨询”的工作机制,促进施工质量验收企业标准的制订,加强对勘察、测绘、设计的源头管理,坚持以结构质量为重点,完善见证取样制度,规范检测行为,狠抓施工现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遏制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加强工业园区和山区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与安全抽查监管、巡查通报制度,力争建设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

(三)突出依法行政,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按照《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提高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水平。全面推行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制度,依法规范执法行为,认真抓好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切实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

上一篇:中班班级情况总结范文 下一篇:乡村工业旅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