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应急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17:00

公路应急管理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1篇

严格落实市公路局关于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应急处置的有关制度规定,立足基层、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联动、风险排查、处置评估、征用补偿、情况通报等8项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公路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控制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环境和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

分局负责公路应急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的组织指导,养护公司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活动的开展。为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分局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活动主题

健全机制、创新发展。

四、进度安排

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机制创新年”活动从2012年9月25日至2013年7月31日,共分5个阶段:

(一)对照分析阶段(2012年9月25日至2012年10月31日)

对照目标任务,对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和全面分析,摸清现状,明确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并制定“机制创新年”活动方案。

(二)完善提高阶段(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

按照“机制创新年”活动方案及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与质量要求,逐项建立完善应急管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联动、风险排查、处置评估、征用补偿、情况通报等8项工作机制。

(三)试运行阶段(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

实际运行已建立起来的8项工作机制,并与市局应急工作有效衔接。运行过程中要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记录试运行工作效果,并结合运行情况对工作机制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经验交流阶段(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

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总结,突出成效、经验、特点并形成文字总结材料,于2013年5月10日前报市局应急办,做好迎接市局、省局抽查准备工作。

(五)验收评估阶段(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

从方案制定和执行、活动组织开展、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实际运行效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组织对本单位“机制创新年”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进行全面自验评估,要认真分析研究机制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内在规律,建立机制创新和运行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机制创新年”活动是夯实应急管理基础,推动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确保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和个人。要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体系,加强跟踪督查和验收评估,将各阶段的工作落到实处。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急加油站 设备设施 技术管理

1前言

佛山市三水公路局顺峰加油站成立于1993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目前隶属于佛山市三水区公路局公路管养中心,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顺峰加油站历经公路系统机构改革、发展的风风雨雨,但其为公路系统所承担的公路抢修应急燃油保障职能一直未发生转变,顺峰加油站作为保障公路系统公路建设养护机械设备、车辆日常生产用油供给和公路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燃油储备的服务机构,确保了公路系统顺利度过2005年生产用油“油荒”,而且以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方便过往车主和群众进行对外营业。

作为发展规模不大的公路行业应急加油站,与那些大型企业的加油站亦有不同的特点和管理模式。对比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该油站更多的是考虑作为公路应急加油站带来的社会效益,更多的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公路养护事业服务。如何加强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是摆在从事应急加油站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2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的管理特点

公路应急加油站主要承担内部机械车辆与设备的生产加油任务,设备使用频繁相对不高,设备的安装环境、加油设备、储存罐区建设、环境建设、人员与标准化管理、受控条件等因受体制、效益等因素的影响,和大型加油站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

公路应急加油站因为早期规划的不到位,加油站设备产品技术指标和维护要求参差不齐。随着经济和功能的要求,各种电器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如液位仪、潜油泵、视频监控、电视等新设备陆续投入运行,电器线路原有设计不符合当今创新管理要求。

加油站人员属于抽调人员,对设备设施技术管理与适应能力相对比较差,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3如何有效加强公路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

针对公路应急加油站的特点,作为加油站设施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如何有效加强公路应急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主要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建立健全加油站制度管理

建立加油站全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作为加油站的首要保障之一。加油站要建立油站与上级部门、油站与加油班组、班组与当值加油人员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明确细化岗位职责要求,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岗位上,所有工作人员知道其职责才能明确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制度规范管理。

加油站应建立和执行完善的设备管理、维修保养制度。设施故障或不完备,就不能进行应急保障与服务工作。

3.2熟练掌握设备设施操作技能

作为设备设施技术管理人员要掌握加油机、油罐、闭路监控系统、电路与电器设备、应急发电机等各种设备的性能及简单维修、检测、养护等知识,规范加油机、发电机、燃油储罐等设备设施的操作管理规范。按规定坚持每日闭路巡检登记制度,对检查记录进行登记归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性能。坚持每天做好燃油储存罐储油量、设备性能检查监测,重点检查管路、罐体及周边土壤与排水设施有无存在漏油、渗油、混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3.3加强电力系统管理

加油站正常运行依赖于电力电源的正常供应,加油站要加强供电线路与电路的检修工作,确保满足加油站安全防范要求,保障加油站用电正常

应急发电机组因使用频率非常低,如果保养不善,其性能就会逐步降低,关键应急时候就不能充分发挥应急保障功能。当外电停止供电时,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就决定了站内各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作。因此,要做好发电机组的保养工作,防止长期不用,发电机组生锈等不良的情况的发生。

3.4加强罐区设施与加油站环境管理

及时清理加油站周边及场地内的各种杂草,完善各种消防警示标志与标识,及时更换失效过期的灭火器材,充分做好消防防火措施。

在加油机加油枪口、油罐透气口设置油气回收装置,减少加油站、油库产生的挥发性油气对大气的污染,加强场地含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管理,确保含油污水达标排放,为社会和公路系统加油提供洁净、舒适、有序服务环境。

3.5加强应急演练

加油站消防应急、公路突发事件燃油保障演练是加油站设备设施性能有效性、应急处置技能和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检验。有备无患,就是我们应急加油站应对平时日常加油供给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职能的重要准则,只有定期加强应急演练,才能不断提高加油站人员的应急保障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3.6加强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人是加油站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代表,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其安全与技能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加油站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要加强工作人员上岗前、工作中的教育与培训,积极进行操作技术培训、主动服务、应急能力与演练培训与考核,重点学习油站设备设施械的正确使用与保养的中心环节,了解设备的电路、管路与控制系统,掌握了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设备管理与应用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与综合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做好加油站设备设施技术管理是公路应急加油站的日常工作重点之一,是确保加油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做好设备设施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充分采用制度、规范和要求来积极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以应急保障社会效益优先,兼顾企业经济效益。随着加油站加油机油气回收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与油站营业功能的不断拓展,对设备设施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加强对加油站设备管理的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发荣.汽车加油站重点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维修[J].安全,2002.

[2]李发荣.汽车加油站重点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维修[J].安全与健康,2002.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1引言

“十二五”期间交通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提高公路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减少和降低因公路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建立现代化的交通安全监管预控体系和立体化的搜巡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交通预警应急反应机制。

我国地形复杂,高速公路的路况复杂、事故救援难度大,加之高速公路上的固定监控视频较少,覆盖面小。为了弥补高速公路监控视频不足、救援信息发送滞后、救援信息不全面等信息处置现状,建议依托运营商的3G和4G的网络技术配发手持单兵设备。手持单兵体积小,操作灵活,不受事故现场条件限制,通过应急人员可以全方位,多手段的拍摄现场视频信息,应急人员在车载视频无法到达事故现场的情况下,步行至事故现场将具体情况传输至监控中心,以便于领导掌握现场情况和及时决策,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完善高速公路全方位视频监控的有效补充手段,是及时有效处理高速路况的有力保障。

2业务需求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可粗略分为:应急响应、现场处置措施、信息报告与、评估总结等四部分的需求。

2.1应急响应

接到事件报警后,迅速详细了解事件情况,对事件的处置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作出研判。在确认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响应级别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明确向下一级应急单位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应急人员在车载视频无法到达事故现场的情况下,步行至事故现场将具体情况传输至监控中心,以便于领导掌握现场情况和及时决策。

2.2现场处置措施

需现场处置措施的情况分为:重特大交通事故交通应急管理现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交通应急管理现场、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现场、自然灾害交通应急管理现场等四种情况,根据公安部2008年12月下发的《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程序规定》通知要求和精神,需在系统中分别制定详细的现场处置应对措施。

2.3信息报告与

根据公安部2008年12月下发的《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程序规定》通知中对信息的信息报告与也有明确的规定,需在系统中制定详细的落实规定的方案。

2.4评估总结

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处置工作所涉及的公安机关应当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3系统介绍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由手机信息采集终端软件(应急救援管理人员使用)和应急救援服务平台(内部)两部分组成。手机信息采集终端,运行手机端程序,提供拯救服务。由于救援信息采集可能来源于多个渠道:交警路政电话上报、监控中心事件检测、路段监控中心事件检测上报、社会公众电话上报、手机AP吐报等,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繁多,现主要介绍系统的任务工单群建立、待办事项、拯救作业、救援进展监控、拯救工单补录、工单管理等部分的内容,如图1所示。

3.1任务工单建立

在APP中针对每一宗工单建立临时现场沟通群,类似QQ或微信的聊天窗口,代替只能按流程显示的工作流,显示故障报告时间、指派任务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结束等实时工作流节点,以便跟踪应急过程,同时各参与人员可通过语音、图片、文字等方式沟通设施处理进展和进度,如有新的消息时提示参与用户查看。沟通群需要有功能区,实现任务指派、进展报告等,并支持功能扩展。当事件流程结束后,记录在数据库,标记工作群结束。方便地发起群组通讯,群组内自由分配任务、组织会议、工作流跟进等,有效促进团队协作;不再仅依赖电话及邮箱,企业内同事之间可以随时沟通,方便地传递语音、文字、图像、文件等;明确的消息状态、完整的对话历史及重要信息的确认机制。

3.2待办事项

为通过后台发起的救援工单,并已经调配了拯救资源到某一辆车(一辆车有主办和副办司机,都会收到调度指令),同时只有收到调度指令的车辆才能看到该待办事项。司机收到指令后需要确认是否接受该项调度。点击待办事项进入到作业版面。直接作业:为拯救司机巡逻发现需要救援车辆,若事主尚未未有致电监控中心拯救电话,且同意由该救援车辆发起救援情况下进行。点击后进入直接作业版面。

3.3拯救作业

调度发出的调度信息可以设置是否下发给援救车辆(注:调度指令是一定要下发的,应急救援人员通过查看来决定是否能接受)。

接受:为应急救援人员通过查询拯救工单信息后,接受本工单的调度指令,上报一个接受指令的状态信息。

出发:为应急救援人员接受后,从巡逻状态或驻点出发前往拯救地。

途中:为应急救援人员从驻点或巡逻状态出发前往拯救地点,上报一个“途中”状态,同时也会上报当时的坐标信息。

到达:为应急救援人员已经到达救援现现场,上报一个状态和事故现场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为关键信息,代表准确的事件现场位置。

开始:为应急救援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开始作业,上报一个状态开始信息。

结束:为应急救援人员已经拖离事故车辆离开现场,结束现场作业。

返程:为应急救援人员已经完成拯救任务,处于返回驻点或巡逻状,本状态表示又可接受新的调度指令。

拯救跟踪:为应急救援人员与监控调度后台的一个互动窗口,司机可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三种方式上报救援情况。后台只下发文字信息。

3.4救援进展监控

救援人员在现场采集到被救援信息,上报被救援车辆的一些文字信息或现场照片(主要拍摄事故状态、车牌号、路况影响等方面)。对于现场直接作业,该项工作也是一定会指派给该拯救车辆完成(对于大的事故,可能还会需要别的拯救车辆参与)。可查询调度中心反馈回来的拯救进展和上下游事项。

3.5拯救资料补录

在监控调度后台有一个实录资料界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反映一手的拯救资料,系统提供资料补录功能,可充分利用救援人员时间碎片化、触控屏幕、基于位置寻找服务等特点方便录入拯救资料,并通过3G或4G通信通道上报到监控中心。终端需要补录的资料与监控平台保持一致,同时系统将标记是否是由救援人员补录。

3.6工单管理

工单管理主要分为:救援基本信息、调度信息、救援过程和服务反馈及评价等3部分组成。事件跟踪与协调调度界面分四个大栏目:

3.6.1救援基本信息

救援基本信息内容包括:救援事件编号、救援性质、救援救助信息来源、救援事件发生所在的地点、救援事件发生地的桩号及行车方向、救援事件涉及车辆情况、救助请求事项、救援现场联系人、救援需要特殊专业工具、救援队接收救助信息时间、监控中心接收到救助信号时间、监控中心通知救援队、路损情况等内容

3.6.2调度信息

调度信息的内容包括:调度单号、调度操作人员信息、调度救援车辆及车辆类型、设备来源及外部协同单位及联系人信息、救援队员信息、通知救援队员和救援人员出发时间和地点、业务性质、调度人员跟踪救援车辆情况、向交警或路政请求支持事项及回复信息等内容。

3.6.3救援过程

救援过程的内容有:调派车辆到达救援现场过程、中途道路阻塞情况的报告及处理、调度命令中途变动情况、救援车辆到达现场时间点、各项救援项目通知救援时间、离开救援现场时间、中途终止救援情况说明、救援作业项目具体内容、收费项目、在救援过程中交警要求事项、在救援过程路政要求事项、救援中有关单位建议事项等内容。

3.6.4服务反馈及评价

服务反馈及评价的内容有:救援质量指标、回访当事人意见、路政部门评价意见、交警部门评价意见、救援过程有关图片资料等。

4结语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4篇

保证一定的协调性,才能有效保证计算机的高速运行。因为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不能得到及时的交通,因此也就不能进行及时的整合。此外,加上交通安全、路政等方面的思想工作不能得到统一管理,在综合执法的情况下,一旦有交通事故发生时不能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处理的。

2高速公路应急问题的处理建议

2.1建立GPS全覆盖与监测系统

计算机最重要的一项发展内容就是实现“人机交互”,这里所说的人机交互主要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通过某种对话语言,用相应的交互性方式,为了对确定任务进行完成而进行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与计算机的这个特点相结合,对高速公路监测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就目前来说,基本上所有车辆都会使用GPS导航仪,但是我们都知道,GPS导航仪指挥为我们提供一些路线信息,换句话说,用户不能与该系统之间实现互动与交流,同时也不能对用户展开实时的监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可以将GPS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为有了即时信息的有效支持,我们就可以对监测系统进行建立,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可以将车辆看做是“人”,同时将监测系统看做是“机”,这样一来“人”与“机”之间就可以进行不断的信息交流,进而实现资源共享。

2.1.1GPS信息录入实际上每辆车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就是车牌,我们可以针对车的GPS进行编号,同时将编号与车牌绑定,将芯片植入到GPS中,对车主信息进行记录。2.1.2建立监测系统将车辆信息录入之后,登记的车辆就真正拥有了“身份证”,这时我们可以针对每一辆车进行监测,选择车辆驶出高速公路的点作为监测结束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信息录入点和监测结束点之间的距离看做是行车区间,这样就在无形之中为GPS看成了一个跟踪器。2.1.3应急机制的实现如果一辆车从一点驶入到高速公路中,那么这时我们就在这点开始录入车辆信息,并在这一点对车辆的GPS进行实时监测,那么车辆驶出高速公路之后就可以将监测系统中车辆的相关信息清空。如果车辆在一个区间中发生了交通事故,GPS将会反映出5分钟之内这辆车没有行驶,监测点将会对这点车辆的聚集进行反映,那么系统就会认定为这辆车在该路段出现了交通事故,这时系统就会自动将发生事故的车辆信息交给这一区间内的主管单位,这样一来主管单位就会进行现场处理,事故处理结束之后车辆的信息就会被清空。

2.2软件与硬件的协同统一

在计算机中并不存在软件与硬件之分,只不过很多人认为它们二者是分离的两个部分,从实际上来说,这样的划分是不科学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同时也是协调统一的,只有基于硬件开发的软件才能将计算机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高速公路监测的功能要想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对高速公路软件与硬件相协调。高速公路监测硬件的主要指监控设备,软件是利用GPS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监测系统。监测设备可以对路面车辆时速进行实际测定,但是并不会实现即时反馈。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我们可以对监测系统进行利用,通过监控设备对某辆车是否超速进行检测,这样一来监控设备就能在第一时间向监测网络进行报告,这时监测系统就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将具体信息传输给GPS导航仪,对司机进行提醒,注意车速。

3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相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但是一旦出现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建立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系统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这些内容从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速公路应急问题的处理建议两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突发事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也在迅速的修建。到2006年末,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数已居世界第二。高速公路的建设有效的缓解了交通的压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高速公路上所发生的突发事件也是不容忽视的。仅仅在高速公路上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往往带来了更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而相应的应急救援体制还不够完善,造成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更好的发挥着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着以下几点:

(1)对于应急突发事件往往是权责不分,统一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够进行快速高效的反应。

(2)一些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往往对于突发事件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造成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理能力不强,且所采取的救援措施不够及时和完善。

(3)对于突发事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提前的监测和预警,相应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造成了部分突发事件不能够提前预防,而且已经造成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不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控制。

(4)社会的群众意识不强,且自救和互救的能力不强,危机的意识比较淡薄,有待提高。

三、高速公路应急反应机制现状

(1)应急反应机制不健全。为了对高速公路进行加强管理,确保高速畅通,为此建立了应急机制。主要包括建立了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信息制度、恶劣天气情况下及时关闭高速公路制度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2)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对于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的影响。由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往往是有着多个单位进行管理如事业单位、社会投资代管和上市公司等模式。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限制了高速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

(3)联动机制的不完善。各个高速公路的管理单位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演练,但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往往还不够,且存在于表面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对待高速公路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会造成事倍功半的不利效果。

(4)各个部门彼此间的利益严重的限制了应急机制的完善。高速公路的建设往往耗费巨大,这就造成了在建设完成后各个部门和单位彼此间的利益冲突,很难再高速公路的建、养、管和收方面达成一致意见。由于观点和利益的不同,致使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进行预防和补救,造成了很大的突发事件。

四、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措施

(1)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进行提前预警和预防,而且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急保障以及后续的恢复重建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完善势必在高速公路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确保道路的畅通和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

(2)强化制度建设。安全隐患,哪怕是很小的安全隐患也会造成很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应该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的检查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本单位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处理和解决,防止矛盾的激化和扩大。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每一个人都有着参与处理突发事件的义务。因此,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和防范意识,提高社会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同时,要加强对于公路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等的宣传教育,争取做到一旦突发事件产生,可以全民参与的境界。

(4)整合资源,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演练。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并且对应急救援队伍要加强演练,提高其实战能力和协调能力。

五、结语

总之,我国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是还不够完善,还需要相关的部门多多加强对思想认识上的提高,还需要对目前的现状加以重视。要通过建立和健全高速公路的应急管理体制,对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并使之科学化和规范化,让全体应急管理人员都有着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强化管理人员对于高速公路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响应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和高速公路的畅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兴林,郑安文,孙泰屹,郭健忠.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动态应急管理机制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2]张洋,朱岩,程仁德,张丽红,朱俊汀.高速公路应急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4)

[3]李保华.关于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思考[J].管理,2011,(02)

[4]邓宏.湖南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J].湖南交通科技,2012,(03)

作者简介: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交通流;节点

对于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来说,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山区高速公路除了具备普通高速公路的特点外,还有地形地貌复杂、桥梁隧道较多、公路弯道较多、上下坡较多、雨雾天气较多、地质现象和自然灾害较多等自身特点。正因为这些山区高速公路独有的特点,我们必须加强应对山区高速公路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对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实施有效控制。本文从山区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控制、正线控制、远端分流控制、优先通行权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今后山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交通流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发展。

一、出入口方面的控制

出入口控制是最常用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方法,当发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或者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时,出入口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公路交通的情况,效果明显,具体实施工作也比较简单,是交通流控制中最易操作的一种。出入口控制的操作方式是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限制,保证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车辆控制在高速公路交通容量的范围之内,它的基本理论是最优控制理论,计算出最优的入口车流量,进一步控制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容量,同时,使特定高速公里的交通流量情况各种情况下的变量浮动维持在可控范围内[1]。山区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方面的控制具体操作流程比较容易,只需把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关闭就行,但是通过这一简单的操作,却可以完成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有效控制,从而完成对高速公路上各种突况的控制,加强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稳定性,有效减少交通拥挤情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正线控制

正线控制就是指在高速公路的正线上,对交通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调整,使正线上的交通流达到稳定、分布均匀的效果。该种控制方式主要有五种,包括控制左侧超车道、控制行车道、控制右侧应急车道、单幅双通、间接放行这5种通道控制方式,进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高速公路交通流,使交通需求和高速公路通道的交通能力维持在最佳的平衡点,达到高速公路交通顺利运行的目的,保证山区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2]。

第一,控制左侧超车道,该种控制方式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导致左侧超车道交通无法正常运行,或者中央隔离带的相关工作占用了左侧超车道这两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左侧超车道实施有效的控制,保证行车道和右侧应急车道能够正常运行。第二,行车道的有效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发生在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的状况下,或者由于隔离带的相关工作而导致行车道的无法正常运行,比如绿化工作、护栏维修工作等,同时,也与控制左侧超车道一同进行,只保留应急车道的正常通行。第三,控制右侧应急车道,该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的状况下,或者由于隔离带的相关工作而导致行车道的无法正常运行,比如绿化工作、护栏维修工作等,采取对右侧应急车道的有效控制,在该种控制方式下,左侧应急车道和行车道均可正常运行。第四,单幅双通,这种控制方式是指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或者相关作业的实施,使高速公路的单向交通停止,这时,应该采用另一条交通道路单幅双通的方式,及时处理突发的交通变化,在这种交通方式控制下由于一条交通道路上承受了双倍的交通容量,所以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第五,间断放行的控制方式,该种控制方式是指在由于发生了突况而占用车道的紧急情况下,对道路左右两边的车辆进行间断控制,保持车辆有秩序的进行通行活动,该种控制方式使交通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必须进行谨慎的交通管理。由于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一条交通线路中断,另一条交通线路不能满通需要,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分不同时间段对来自两个方向的车辆进行放行工作。

三、远端分流控制

当山区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或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发生紧急情况时,很可能会导致高速公路交通出现道路拥挤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在途径事故路段的远端点进行分流控制作业,应设立临时的分流点,相关人员组织来往的车辆绕道行驶,防止更多的车辆进入事发车道,造成交通拥挤的情况加重。通过远端分流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事发路段的交通拥挤情况,减小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保证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3]。但是,远端分流控制的方法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大量的人力投入、大量的车辆投入,远端控制点的x择是否合理,交通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否恰当。

山区高速公路的分流计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公路交通的具体情况和公路交通网路的条件,我们应该采用引导分流和强制分流相结合的计划方案,预先考虑好应急的分流措施。同时,当我们制定了分流方案后,不能只是按照已定的方案实施工作,应该结合具体高速公路的交通情况,即使对方案中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结合来往车辆的车型、运输特点、运行标准、地理地貌、交通网路实际条件等方面,选择分流的车型,比如货车分流、客车分流、客货混合分流等方式,进行方案的调整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在远端分流控制时的分流节点的选择一定要合理,要科学的进行分流节点的选择,要按照上游疏导、从远到近、地区之间相互协调的原则,设置引导方便、分流、控制合理的三级节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诱导点应选择在应急区域影响区的路网的关键节点处,积极引导交通,尽全力分割过境交通,充分发挥自身柔性,有效控制交通流的情况。第二,分流点应设置在应急区域的交叉口,发挥被动引导交通的作用。第三,在应急区域的互通入口处设置控制点,比如和地方普通公路连接的互通路口,起到强制引导交通的作用。

四、优先通行权的管理

在山区高速公路发生突发交通事故或紧急交通情况时可以采用优先通行权的管理控制方式来进行交通管控。上文中我们提到,为了保证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我们就可以采用对来往车辆车型控制的方法进行交通疏导,对进入相关交通路段的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车型车辆进行控制,等到高速公路交通恢复正常后,再放入该车辆正常通行,其中,要让警用、急救、抢险、客运等车辆优先通过。使用优先通行权的管理控制方法优点是目标清晰,保证应急车辆的顺利通行,缺点是工作投入的人员数量比较多,管理工作比较困难,以及相应的宣传、解释工作繁琐。

五、正线交通流控制节点的选择问题

正线交通流控制节点的选择问题是山区高速公路应急交通控制流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合理选择隧道交通、长大纵坡、弯道、桥梁等交通路段的控制节点,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下面,我们就隧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长大纵坡控制节点的选择、弯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隧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

山区高速公路的隧道是高速公路事故最容易发生的区域,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危险的路段,很多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都是在隧道中发生的,因此,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比整体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隧道的相关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也更加困难、更加复杂。在对隧道进行交通流的控制时,应该在隧道周围一些位置对交通流进行引导,隧道内与隧道洞口外都应有相应的设置隧道交通控制节点,同时,重要节点的位置应该设置在隧道入口外视线范围较广的平坦道路上。

(二)长大纵坡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

我国山区的地势情况比较复杂,道路的坡度落差非常大,地形波动较大,山区高速公路常位于高原、重丘、山岭地区之中,通常我们采用的方法都是连续升坡或者连续降坡展现的方式缓解地势的落差,在很多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们都使用了连续长下坡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符合现行的标准制度,但是,在该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较多、事故造成的损失严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很多山区的长大纵坡被司机称为“死亡之坡”、“魔鬼坡”等,该路段的管理也是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中的黑点之一。因此,当这些路段发生紧急交通事故或者突况时,合理、有效的交通流控制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司机的视野范围和视觉特点,对该路段进行交通流的控制时,控制节点一定要选择在山坡坡顶,在行车方向的上坡坡顶的位置上进行交通控制。

(三)弯道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

我国山区的高速公路弯道处的圆曲线半径比较小,这种情况导致车辆在转弯处通过时控制不当发生撞击护栏的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发车等事故,而在实际该路段的交通情况中,交通事故也比较多,交通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交通管理的需要,在对该路段进行交通控制时,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必须在车辆进入弯道前通过的平直路段,以便司机能够更好的发现交通控制点的位置,减少由于交通控制方式不当引起的交通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人民财产的损失。

由于桥梁、高边坡等特殊的结构框架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我们应该采用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流减小它的影响,交通控制节点的选择只与道路的线形有关,这就是说,桥梁、高边坡等结构的交通流控制,由该路段的长大纵坡、弯道等方面来决定,其本身并不影响节点的选择。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我国的山区高速公路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山区高速公路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也比较多,我们必须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保障系统,从更多的角度、方面出发,加强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及时预防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保障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行车辆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重视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问题,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其特殊性,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问题,我们应对自然灾害、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做好山^高速公路紧急突况时的交通流管理,我们要进行反复确认,选择出核实的交通流控制方法,根据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发现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保障系统中的缺点,并加以修改,对交通流控制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保障地区的平稳发展,进一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龙声,方勇,郭忠印.山区高速公路运行环境复杂路段行车安全预警系统[J].公路工程,2014,(05):54-58

[2]高岩,董宪元,田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0):110-115.

[3]张长生,马荣国.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及多发路段鉴别[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76-80.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7篇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时常会遭受洪涝、台风、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将呈上升趋势。民政部门统计,2001~2010年我国自然灾害及经济损失如表1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而其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各国所面临的一道难题。然而突发公共事件包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于突发事件尚无法避免及准确预测,那么应急管理体系和各类应急预案是减少公共突发事件损失的唯一手段。交通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各类应急预案顺利开展的基础。如何加强交通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交通应急管理机制,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从管理、运行、保障、善后处理等方面对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挑战。

2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关键环节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评价、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经验分析、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经过一年半的研究,本项目取得了以下代表性研究成果。

2.1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评价

部分地区在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公路应急管理体制、多部门协调机制、跨区域应急联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强化我国公路应急管理奠定了实践基础。

(1)运转高效的多部门协调和联动机制是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

(2)跨区域应急联动是保障公路网畅通的有力举措。

(3)加强信息采集与共享是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

(4)训练有素的应急保障队伍与合理的物资及装备储备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保障。

(5)创新性地应用了一些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长期以来在我国公路发展过程中更为关注速度和规模的增长,但公路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滞后,尤其是有效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尤为不足,公路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专项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2)应急管理工作尚未常态化,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

(3)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应急处置效率低下。

(4)交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应急处置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应急管理资金尚未保障。

2.2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经验分析

国外公路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体系的发展虽历经时间不算太长,且同其他成熟的应急体系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过程中仍表现出了相当特点。

(1)充分发挥相关应急立法的先导作用。

(2)注重交通应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建立健全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组织体系。

(4)普遍建立了以ITS为基础的公路交通应急系统。

(5)重视做好人力、资源、设施等多方面的保障工作。

2.3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从目前各省建立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来看,总体可分为应急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两个部分。应急保障能力主要指交通灾害发生前,交通主管部门所做的保障工作,包括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处置平台建设、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主要指交通灾害发生后,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灾害的及时响应和处理能力,包括应急灾害预警和评估能力、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和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如图1所示。图1公路管理应急体系建设内容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建设四个关键环节在应急管理管理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关系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关系到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是否快速有效,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救助。

2.4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公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专项预案(3)地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预案

2)公路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公路交通应急物资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公路抢通物资,第二类是架设桥梁所需材料,第三类是除雪所需材料。公路交通应急装备主要分为五类,一是公路疏通装备;二是公路修建装备;三是除雪装备;四是运输设备,五是应急保障装备。

3)公路应急管理与处置中心建设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由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和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场所、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其技术框架如图2所示:

4)公路应急队伍建设加大公路应急演练培训投入,提高应急队伍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制。

2.5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1)公路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根据发达国家的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必须包含四个因素,即预案、人、物和钱。因此,确定公路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框架如图3所示:

2)公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公路路网运行状态监测和协调手段,建立有效的公路网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省级“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省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从而提升公路网运行监管和服务水平,提高公路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3)公路应急演练体系建设根据我国公路突发事件类型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在平常工作中比较少碰到的应急情况,对于不同地区而言,有五类演练必须引起关注。隧道火灾、危险品事故应急演练,桥梁损毁应急演练,水毁路段坍塌应急演练和凝冻雨雪路面应急演练。

3主要结论

本研究从我国公路应急管理现状入手,分析总结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出总体判断和评价;借鉴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设计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确定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对交通应急管理关键环节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结论:

(1)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几乎每次突发事件的救援,都需要交通应急保障。而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建全,这方面工作积累经验少,薄弱环节多。这极大的制约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所以建立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2)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和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建设在应急管理管理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关系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关系到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是否快速有效,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救助。

(3)解决好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和经费保障、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问题,实现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4)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应对各类公路应急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公路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4政策建议

(1)完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辖区内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针对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分门别类地科学制定应对性较强的公路应急保障预案和专项处置预案,完善公路应急预案体系。

(2)完善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按照节约高效的原则,与交通战备物资储备和国家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相结合,适量储备应急保障所需装备、工具、物资、生活用品等。

(3)强化应急运行机制建设。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部门联动机制,跨省公路应急合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公路应急车辆管理制度,完善应急运输保障车辆免费通行管理制度,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建立灾情评估标准体系,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完善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建立事件总结和责任评估机制。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

我国高速公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加快发展,随着认识的统一以及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的新需求不断增加,高速公路建设呈现出跨越式的迅猛发展态势。随着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不断提升,社会对高速公路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近年来,一系列高速公路重大突发事件不时见诸于媒体,尤其是在今年初发生的五十年旱见的冰雪灾害中,高速公路应急管理能力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引起了业内人士、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深刻反思,更进一步凸现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种类及影响分析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是指包括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治安刑事案件、恐怖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事件。要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首先必须对高速公路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及预期影响具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综合多年来国内外高速公路运行情况,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1重(特)大交通事故:高速公路通行车辆发生碰撞或翻覆,造成多人伤亡或交通堵塞、中断的事件。

1.2自然灾害:包括出现冰雪雨雾等恶劣天气,以及发生洪水、泥石流、滑坡、塌方、地震等地质灾害。

1.3火灾、爆炸:高速公路设施或通行车辆发生失火或爆炸。

1.4危化品泄漏:高速公路通行车辆运载的易燃易爆物品或有毒化学物品,因装载不规范或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泄漏。

1.5公路严重损毁:高速公路路面发生坍塌,或公路桥梁、涵洞、上跨桥等构造物发生垮塌、损毁及承载能力严重下降等。

1.6:群体性组织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采取围攻、静坐、游行、集会等方式对高速公路正常通行和运营秩序造成影响的事件。

1.7恐怖事件:恐怖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破坏手段,攻击高速公路及其设施、通行车辆和人员,制造社会恐慌,以胁迫政府或社会满足其政治要求。

1.8治安刑事案件:高速公路上发生的如盗窃、抢劫、聚众斗殴、人身伤害等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危及高速公路正常营运的案件。

1.9共卫生事件:高速公路上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各类突发事件对高速公路的预期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最直接、最常见的是交通影响,如导致路面湿滑、能见度下降、高速公路通行能力降低,以及道路拥堵、中断、乃至封闭等。其次是经济影响,包括设施及车货损毁、人员伤亡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通行费下降、运输中断带来的社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体系趋紧等各方面间接经济损失。第三是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危化品泄漏、蔓延后,对公共水体和周边空气、农田、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重大污染。最后,还可能带来政治影响,对公众生活、社会稳定、政府形象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以上各方面的影响,有些情形下是单独发生,也有可能通过竞合后产生综合效应;有些影响是短期的、可测的,但更多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难以估量的。

2. 当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路政、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再通知急救、消防、环保、公安、安监等部门参与。在处置过程中,运营单位主要负责监控、报警、联络,路政部门负责保护路产路权和维护秩序,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秩序管理、事故责任认定和治安刑事案件,急救部门负责人员伤亡处理,消防则负责火灾、危化品泄漏的处置。环保、公安、安监则视情况分别参与环境污染、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以上单位或部门,主要是通过接警单位对信息进行处理,然后按照各单位(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相互通报信息,分别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单位(部门)之间主要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沟通。而涉及到跨路段的应急处置,尤其是跨省际路段的应急处置时,则往往要通过有关上级部门进行协调。

根据当前现状看来,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2.1预警监测力度不够。在应急管理的运作程序上,全国高速公路都不同程度存在重突发事件爆发后的现场处理,而轻事前预警和善后的现象,呈现出两头轻中间重的畸形资源格局。目前已建或在建的高速公路,大多数已配备了先进的监控、通信等机电系统,但这些系统大都服务于收费管理和内部通信,缺乏对如恶劣天气等各种交通异常信息进行有目的的监测、采集、整理、汇总和分析,提前预警信息,采取预防措施。目前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信息还是来源于当事人或目击者报警,以及巡查人员发现,难以做到有效的事前预防。

2.2统一指挥调度乏力。当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是由不相隶属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参与,没有权威部门(如各级政府)对各部门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和督办,各部门响应不及时,应急处置合作程度不高,施救协作不够融洽,导致施救效率较为低下等现象时有发生。只要有一个部门不能做到快速反应,所形成的“短板效应”就会对应急管理效率造成影响。尤其是发生如2008年初雪灾一样跨区域、跨省际、跨路段、影响范围广泛的突发事件时,各省分、各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更为困难。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512.3;X915.5文献标识码:A

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末,我国国家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快捷、高效、方便的高速公路运输需求的激增,使高速公路将进入突发事件的高危期。然

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应有的体系,这也成为了制约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的一个瓶颈,因而必须加快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的体系建设。

一、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与应急救援产业化

(一)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是指高速公路事件突然发生时,高速公路组织动用各种应急救援资源,启动预先准备好的各种软、硬件程序,实施科学的布局和应对,在对自身有威胁的环境中实施救援,减轻事件的破坏作用。对其内涵,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是高速公路组织有效地、持续地、高效地执行其社会应急救援的本领。高速公路作为施救主体,本身就处在一种对自身有威胁的变化着的环境中,不仅要开展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自我救援,在能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将会开展高速公路网、网际甚至是路网以外的地区进行紧急援助。这对应急救援资源,特别是公共产品的实时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是关键人员的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美国赔偿协会对能力的界定是:对组织成功起主要作用的职员的可观测和可评价技能、知识、绩效行为和个人素质的组合1。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更多地决定于应急决策指挥和决策者的个人能力水平。在紧急情境下,这些关键人员在关键环节发生的作用,对救援全体产生的影响,都切实地关系到应急救援综合能力的高低。

第三是资源配置的能力。资源理论认为,这一能力是为了达成渴望的结果而组合配置资源的能力。在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对多种资源进行组合配置,这包括社会资源,如高速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公司、交警、路政、公安、消防、医务救护、环卫、民政,等等;包括内部资源,如监控系统、物资储备、救援设施、相关规定,等等。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可被定义为执行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活动所需的资源,与部门间和部门内的各种关系的协调,其中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和特殊规划资源。

(二)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的含义和特点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是指以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为核心业务,以与之相关的业务形成业务链的高速公路企业群体及其商业化活动。这些业务包括物资保障、技术装备、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交通手段、法律事务等。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就是以满足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需求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和相关组织整合为一个产业,以产业运营的方式实现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品的供给。其特点为:

一是以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满足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需求为目标;

二是以促进应急救援的专业化、体系化与规模化为途径;

三是以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

四是以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提品与服务的各类企业与相关组织作为整合的基础;

五是发挥政府和行业的主导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

二、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的必要性

(一)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时间提出要求

公共产品是“所有那些其供给不是由个人的市场需求而是由集体的政治选择决定的物品,即任何由政府决定免费或以低费用供给其使用者的产品和服务”2。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要求政府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供给多种形态的公共产品3。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没有征兆,因而难以准确把握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造成的损害程度。突发事件爆发后,一旦预警系统失灵,为了避免事态急速恶化,必须在事件发生后进行公共产品的高效率供给,才能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此外,每一种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一个级别的突发事件,也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4,这就要求公共产品供给要根据突发事件的时间性特点进行适时调整。这就对应急救援资源保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应急救援产业化是突破救援保障瓶颈的一条高效路径。

(二)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保障工作的现状不尽人意

在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保障方面,交通部门做了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工作方式和效率上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对应急救援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客观要求,需要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目前各省(区、市)均成立了省级交通应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且各地还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应急演练,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运力和物资,但队伍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是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对施救资源配置和施救力量缺乏动态调节手段。这使得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中,既不能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现有的系统资源,也不能充分及时地利用社会其他救援资源。

三是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备不足。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应急物资设备的分级分类储备体系,现有物资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足。例如为满足高速公路重大事故应对处置的需要,科学配备的标准是每200公里高速公路配备2台50-100T的汽车起重机,但是实际配备情况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四是应急信息和通信保障能力不高。与紧急事件处置与救援有关的各个机构部门,由于存在权责交叉的问题,使得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路政、交警、消防、急救和沿线地方政府相关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难度很大。

(三)我国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体系尚未建立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应急救援产业体系,在高速公路体系中,更是如此。虽然2005年,交通运输部制定和了《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地交通部门也相继制定了地方公路交通应急预案,由此初步建立了我国公路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但是,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中,还缺乏专业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队伍,高速公路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体系尚未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及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能满足应急救援需要,应急信息和通信保障平台与应急管理资金的保障渠道均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三、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的可行性

(一)应急救援需求对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提出产业化要求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是针对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灾害现象,包括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交通事故、交通病害、人为破坏等引起的应急事件,进行施救、减损、安全评估、事故取证、责任取证、责任界定,建立高危应急平台,险前动态平安保障服务以及救援资金结算和善后处置等方面的工作。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需求,客观上催生了以满足此救援需求为目标的应急救援类的产品、装备、工程、技术、服务的提供者的市场组织。促进该类企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就是促使这些企业群演变为应急救援产业的过程。

(二)灾害救援有国际惯例可循

根据国际惯例,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可受政府部门的委托而进行有偿服务,如在特大的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中,提供局部或某种专项服务,包括通讯联络、事故协查、运载疏导、后援医疗等。一些发达国家除设立政府救援部门负责国家责任内的大规模救援工作外,同时设立按商业规则运作的紧急救援机构,作为政府救援部门的补充。如果将我国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中一部分救助减损工作从政府行为中分离出来,转化为可操作的商业化服务,那么将对紧急救援工作逐步走向市场化,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产业体系,那将会对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责任延伸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责任延伸,它将兼顾高速公路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并推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及其沿途的城市和地区更好地协调发展。现在各地许多不断创新经营与服务理念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已在服务区经营、旅游开发、物流园区运作、当地特产销售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特色,作为一个经营性企业,亦可以尝试进入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供应业务领域,开展突发事件紧急救助业务,从而将“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落到实处。

四、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的内容框架和阶段建设要求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将这些应用于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活动的所有产品、技术、装备、服务,按照专属类别进行划分。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门运用于应急救援的产品;第二类是既可以用于应急救援也可以用于常态领域的应急救援产品;第三类是为应急救援活动过程提供基础的关联性产品。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应以这三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为对象。

此外,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在应急救援活动的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处置、事后恢复三个阶段的内容和重点是不同的,不同阶段应急救援产品的需求特点和类别也是不同的,这给具有不同生产特点的相关企业提供了不同的产业发展机会。见表1。

表1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建设的阶段要求

阶段阶段需求目标对产业化建设的要求

事前预警阶段需要对高速公路灾害与突发事件安全进行全面的监测、预防与预警的装备和技术对高速公路应急预警技术进行升级,充分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的储备

事中处置阶段对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资源的需求最大紧急保障应急救援人力、物资、技术、专用装备、通信设施等

事后恢复阶段需要能够消除事件影响,妥善安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恢复正常秩序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物资、配套服务等

五、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的实现路径和策略

国外应急救援产业化的通行做法是,国家主导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平台,相关组织和企业按需将其可产业化的部分进行产业化运营。我国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产业化,要根据我国国情,在构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平台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健全和完善。

第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为核心节点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平台。目前,民政部中国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正在承担着“协调救援资源,促进我国紧急救援体系及相关产业建设” 的重任,并已成立紧急救援产业部专门负责应急救援产业化系列推进工作,但是该机构只是一个事业单位,亟需确定一个具有行政职能的政府机构来主导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的建设。另外,我国一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已经在尝试开拓应急救援产业业务,并积极寻求产业链的延伸和突破,但是企业个体力量毕竟有限,需要一个平台将单个优势联合起来,这样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才可能发挥出规模化、产业化的优势。

第二,建立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为中心的应急救援物资管理系统。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发展的物资基础,就是能够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灾害与突发事件时,实现充足的救援物资和装备的供应和分配。这就涉及到这些应急物资的标准化生产、集约化供应、快速化运输、协调化分配等管理问题。遇到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有限的应急救援物资应能通过快捷的方式,筹备、组织和运送到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第一线。

第三,建立和健全共享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信息网络和平台。应急救援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使得及时而准确地采集应急事件信息成为一个难题。同时,应急救援效率和能力的不确定性,使得应急救援处理和进展信息的实时获得和共享成为应急事件中公众最为敏感和关心的问题。对于高速公路而言,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会引发更大范围内的连锁效应,如连环车祸、道路拥塞和长时间瘫痪等,这导致了对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信息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省份的高速公路做到了省内信息联网,要做到省际互联的信息平台还待时日。可见,开发和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是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化成功实现的必要保障。

第四,建立多元化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产业的市场运作机制。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各地可以打破当前单一的专业应急救援设备供应模式和武警、消防等专业队伍的应急救援方式,给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以更大的发展空间。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可以适当拓宽业务范围,成立专业的应急救援公司,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向应急救援物资、设备与队伍的供应商角色转变,从而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应急救援需求端和应急救援供给端间的“桥梁”作用。这种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一,往往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亲临现场,对应急物资和设备的需求情况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其二,能够随时了解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市场信息,把握应急救援行业和技术的发展动态,能保证较高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物资保障和技术水平;其三,专业的公司制运作,企业除了满足本高速公路上的应急救援以外,也可以向社会上其他高速公路或其他服务对象输出专业化的应急救援服务,在不断地学习、培训、演练与积累现场救援经验的过程中,提升救援效率和能力,从而最大化地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可以采取合资、OEM、联合培训以及其他合作方式等,以满足专业应急救援公司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Zhou Qiwei,Stillman,Martin J.Design of an expert system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a chemical spill[J].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1995(6):956968.

[2]史卓顿,奥查德. 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 费朝晖,译.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8.

[3]赵军锋, 金太军. 突发事件中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01105.

公路应急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管理,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Abstract: in the road accident management system's construction, the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is to shorten the time, reduce accident rescue casualties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es of key, and highway emergency rescue evaluating the ability of accuracy directly affect the system can give full play to its func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evaluation index,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reasonable reflect the system's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effect,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afety, ensure expressways and driving safety.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way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building,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multilayer evaluation system in specific index weights analysis of science.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highway management,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建立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里程的增加和交通流量的增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较以往有所增长。一旦在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件,必然会对交通流的正常运行形成干扰,引起公路的长时间拥堵,严重时还可能再次引发恶通事故。因此,相关管理单位必须加强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与处理能力,通过现有技术和各级部门间的协调组织,对各种突况予以紧急响应,并针对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公路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以期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道路通畅和行车安全。如针对城际高速公路,应急处理主要以对事件参与者的救援为主,而在市内快速路段的行车高峰期,应急处理目标则应以尽快恢复交通为主。

在公路事故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应急救援体系是缩短救援时间、减少事故伤亡和降低经济损失的关键,而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系统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反映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安全对策。

2 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公路应急救援的合理性、科学性、高效性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公路沿线监控管理设备设施的实效性分析;对救援参与者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总结分析并提高应急救援处理能力。高效、合理的公路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系统,有利于公路应急管理指挥总体能力的提高。

2.1 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在选择指标时要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在选择定性、定量等其他方法模型时,都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

2.2 系统优化原则

应以较少的指标和较全面系统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并且应该兼顾到各个方面的指标,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优化。

2.3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是对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方法,可以对救援的效果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断。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可比性,只有坚持可比性才能实现评价体系的目标。

2.4 实用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简单,数据采集应容易收集,数据应保证准确可靠,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 建立应急救援指标体系的具体方法

3.1 应急救援指标体系的构建

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是在应急救援体系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选取直接影响救援系统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筛选分析的多层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结构见下表1),体系的评价标准可根据评价模型分为5级(评价标准见下表2),定量指标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等级,定性指标则根据分级打分确定,因此首先应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应急救援指标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描述系统功能或特征的递阶层次结构。最高层次是目标层,即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准则层,示按某种方式来论证解决问题所牵涉的中间环节,反映出系统的评价准则或衡量准则,二级指标要素在最后一层,即指标层,用于评价影响系统应急救援能力的主要因素。

表1多层评价体系

表2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系统评价标准

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进行分析,其具体步骤为:(1)分析各个指标的关系,并建立递阶层次的分层结构。(2)对于同一层次的各个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并且构造判断矩阵。(3)试算判断矩阵中指标的相对权重。(4)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准则层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步骤为:(1)判断矩阵。向一定数量的专家组开展调查,由专家打分后回收,根据打分表,构造判断矩阵。

(2)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Pi、Pi的4次方根、特征向量、最大特征根。其中,

(3)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得指标层的权重。

3.3 实例分析

根据已建立的公路紧急救援评价体系,以某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进行实例论证,验算指标的合理性及方法的实用性及可靠性。根据调查分析及邀请相关专家评分,可得各项的评价值,见下表3。该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综合评分为0.869,参考表2的评价标准,属于较好等级。

表3 评价实例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公路应急救援系统能力的发挥,降低突发事件可能给交通管理造成的损失,必须重视对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和评价,全面把握应急监测、应急响应、应急决策与实施救援、以及日常管理等四方面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真实反映应急救援系统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公路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以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为现代交通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林佳武, 赵新. 交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7).

[2] 支晓伶, 李绪龙, 李长城, 赵娜乐. 高速公路紧急事件管理系统实施效果评价[J]. 公路交通科技, 2010, (11).

[3] 耿殷, 杨柳, 王超深. 高速公路应急决策系统支持技术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09, (S1).

[4] 王清源, 潘旭海. 熵权法在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评估中的应用[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3).

上一篇:跨文化交流案例范文 下一篇:有机化学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