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及公路技术状况探讨

时间:2022-10-16 06:34:21

公路养护及公路技术状况探讨

【摘 要】现在高速公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其中公路的养护工作也是需要非常重视和加强的。同时要依据公路的标准做好公路的施工和养护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公路技术状况;养护措施

1、沥青路面传统养护方式的不足之处

在我国沥青路面传统养护维修过程中,普遍采用挖补和铣刨重铺的工艺,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同时每年需要消耗数千万吨的石料和上百万吨的沥青,这一方面造成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对于我国这种优质沥青极为匮乏的国家来说这种方式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从施工质量来说,采用传统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方法进行施工时,热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在冷的下承层上,而且和周围接触界面都是冷的混合料,这样造成层间薄弱界面和纵向冷接缝,施工时这些部位压实度较难满足要求,这样一旦接缝处治不当,雨水容易从纵向冷接缝处下渗滞留在路面结构内,同时层间接触不良导致路面抗剪强度低、整体受力性能较差,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2、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势

2.1 提高了路面修补质量。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病害处治时,由于对病害区域和周围区域都进行加热,实现了修补区域和四周侧面底面的热粘结,消除了原先传统处治方法存在的弱接缝和弱界面,极大地提高了修补后新旧路面的结合力提高了路面修补质量。

2.2 提高了路面养护工作效率。传统的路面病害处治方式工序比较复杂,有时候为了一个病害要调用多台大型设备,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一台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就可以进行全过程处理。对于较长段落的病害处理,可以使用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进行处理。其施工速度可达到3-10米/分钟,效率高于传统铣刨重铺的方法,而且施工时占用的工作面小,不受大的交通流量限制,施工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

2.3 实现材料的100%就地再生利用,节约环保。任何直接重铺或铣刨后再填补的工程都可以采用热再生的方法,就地热再生技术能够很好地保证骨料的尺寸大小不变,通过添加再生剂可以恢复沥青性能,实现了旧路面混合料就地再生利用,也就不再不需要运输废料及准备废弃物堆放场地,节约了能源材料和土地,保护了环境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4 可以缓解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问题。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是一个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对裂缝进行比较好的处理,通过再生罩面路面的裂缝宽度相比传统罩面施工大大减少,能有效的缓解或解决裂缝问题。

3、沥青路面日常病害修复

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而言,在日常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类:(1)变形类,如车辙、局部沉陷、桥头跳车等;(2)裂缝类,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等;松散类,如面层坑 塘、松散麻面等。针对这些病害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来进行修复是非常适合的工艺。

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病害修复时关键是设备。正是由于设备的创新带来了技术的进步。以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中推荐的系列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PM400-48TRK型号为例作简单介绍。该型号设备配有热再生加热墙、料仓、振动压路机、自动加热恒温乳化沥青喷洒系统,二组独立的液压疏松耙、废料仓、工具箱等其热再生加热墙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采用热辐射式加热方式,加热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加热温度区间智能化地实行间歇性的加热,在任何季节都可以确保在路面不烧焦的情况下将沥青面层加热至工作温度,是真正意义上的热再生式修补。

4、对于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处治工艺

4.1 对于沉陷和车辙病害。采用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对发生车辙或沉陷的路段进行加热,耙松重新根据标高要求整平后碾压即可修复病害。现场施工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对于桥头跳车病害,传统处治方式也是铣刨重铺的方法,现在也可以采用就地热再生的方法进行处治,即对桥头一定范围的路面进行加热,耙松根据标高要求增加一部分新的沥青混合料,整平后碾压即可恢复桥头的平顺线形。

4.2 对于裂缝类的病害。根据对裂缝的观测,高速公路通车一两年后,半刚性基层的干缩裂缝的宽度已不再发展,半刚性基层的温缩裂缝的宽度也是随温度的变化在某一个范围内变化。对于这类已趋于稳定状态的裂缝可以采用就地热再生的方法进行处治,其专门设备为热修补车。该修补车配备有可展开式加热板,可以在一个车道宽度范围内对裂缝两侧一定宽度范围内的沥青面层进行加热,然后将上面层和中面层上部1cm范围内路面结构耙松、整平后碾压,经过这样的处理,裂缝的发展得到很大的缓解,今后很可能就不再反射到表面,可以达到彻底处理的目的。

4.3 对于面层坑塘、松散麻面等松散类病害。采用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对发生病害的区域和病害周围一定范围的路面进行加热,耙松视需要再添加新的混合料,整平碾压即可完成修复工作。由于对病害周围区域也进行了加热,这样就保证了修补区域和周围区域的热粘结极大地提高了修补质量。

5、公路技术状况

公路技术状况用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描述和表示。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包含路面使用性能(PQI)、路基技术状况(SCI)、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BCI)和沿线设施技术状况(TCI)4部分内容。下面针对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用情况谈以下建议:

(1)JTG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是基于高等级公路上建立起的评定体系,数据的检测手段已逐步走向自动化快速检测法,而农村公路大部分等级低(四级以下),路面多以砂石为主,路况数据采集主要采用人工检测,在标准的把握上存在过多人为因素,势必造成评定指标上的差异性。建议加强对调查人员技术业务上的培训力度,确保对标准的把握上的一致性。

(2)由于农村公路线长、面广,长期以来养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养护形式多以突击性和季节性养护为主,部分路段失养、弃养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由于公路水毁资金缺乏,造成公路水毁病害不能及时恢复,危桥、涵洞等水毁病害较多,这样直接影响着技术状况指数MQI的提高。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落实养护主体责任,加大对农村公路水毁整治和危桥涵修复的投资力度,确保公路设施安全使用,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水平。

(3)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的检测和调查,养护单位每月应进行一次,县交通部门每年联合组织一次,数据调查评定工作量较大,而县交通部门人员缺、经费紧,工作开展困难较多,建议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的支持力度,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6、结语

交通部于2007年11月颁布了JTG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该标准已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给公路的技术状况和编制养护规划提供了依据。当前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已经步入了“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新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将朝着检测自动化、决策科学化、养护专业化、施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时梁.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04.

上一篇:航道护岸工程中倾斜基底护岸结构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建筑施工裂缝的产生及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