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危机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18 16:40:10

班级危机管理

班级危机管理篇1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建设班委、培训班委、监督班委,通过班委管理班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例如,在班委建设及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选用班委轮换制、班委工作岗前培训制和班委工作考评制等管理工具。班委轮换制是根据班级的总人数,安排每学期或每学年更换一次班委,尽量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次担任班委的经历,这样做既可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次接受班级管理的体验训练,又可以防止班委队伍固化,造成一部分人人浮于事的懈怠心理。学校教育的本质不是优胜劣汰,而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锻炼她们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她们的责任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班委工作岗前培训制是在新一届班委上任之后,组织系统的班委岗前培训,明确班委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教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分析班级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应对之策,提升她们的管理能力,使她们能更好地胜任班委工作。班委工作考评制是对每位班委的工作予以定期考评,做的好的在任期结束时给予奖励。给每位班委配发一个工作记录本,要求班委根据各自岗位的不同情况将自己工作的内容和成绩记录下来,班主任每隔一段时间予以检查并指导。

2打造德育双平台,帮助学生成长

德国当代社会学家——乌尔里希•欧维尔曼在他的论著中阐述了一个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经历四次危机,分别是出生危机、婴儿危机、朋友危机、青春期危机,人因为“危机”而成长。职业学校的学生正面临第四次危机,职业学校教育任务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克服第四次危机,帮助学生从未成年人进入成年人。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可利用班会或通过个别沟通交流来帮助学生成长。班会课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和组织高效的班会课,可以增强班主任的亲和力和全班同学的凝聚力,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成长。例如,对于刚从初中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一年级新生,往往不能适应职业学校相对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班主任可以组织如“每天一小时读书”活动、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大对比、学习方法大交流等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指导她们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于高年级旅游专业的学生,则可针对她们今后的就业实习方向,组织如“今天我做导游、绿博园一日游”等主题班会,以帮助她们尽快适应将来的岗位需求。对于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则可以组织如“卡拉OK大赛”等学生感兴趣的班会活动。对于一些经常违反班规的学生,班主任需要找她们个别沟通,向学生指出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问题的根源,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

3结语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成功就业。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应致力于班级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与贯彻执行,充分发挥班级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班级危机管理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之家

[作者简介]张瓅丹(1982- ),女,四川达州人,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罗玉华(1972- ),女,四川南充人,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重庆 40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重庆邮电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心理之家’建设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G111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85-02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

心理危机干预,简称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早期是指对暴露在重大创伤事件与正常生活压力源的人类进行评估、预防、减除及改善有害影响,促进成长与发展的干预。近年来,危机干预的内涵进一步向外扩展,理论与实践中更多地渗透进积极的、预防性的干预理念。与之同时,高校大学生因心理危机而导致的过激事件呈多发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淡漠,对心理危机的含义理解不太准确,危机警觉性偏低,当出现危机后自预的意识不强、求助范围狭小、干预手段单调等。因此,充分考虑个体、群体、学校各种因素,在思政教育的同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刻不容缓。

二、“心理之家” 四级构建模式

根据重庆邮电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建设“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学院专项建设—班级团体辅导—宿舍心理之家”,构造四级(校级、院级、班级、宿舍)、两线(学生线、教师线)组成的工作队伍,旨在通过心理之家的建设,促进学生“自助助人、互助成长”, 进一步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其主要建设如图1所示。

一级建设:学校大学生心理之家。由党政办、学生工作部、保卫处、校团委、校医院等单位共同完成。依托心理辅导中心,建立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开展大型心理健康活动及培训。全面规划和领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作出决策。

二级建设:学院大学生心理之家。在学工部的统一领导下,与各学院红星网路室共建,将心理之家建设纳入院红星网络室工作。成立学生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小组,实时对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协助制订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三级建设:班级心理之家。由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危机干预小组和校团委统一领导,团总支负责落实,各班团支部,心理委员具体负责。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社团骨干、班级心理委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四级建设:宿舍心理之家。以寝室为单位,设立寝室信息员,在学生管理科、心理辅导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宿舍之家的建设化解寝室矛盾,增加自我认识水平,促进寝室成员和谐相处,减少危机发生概率,增强危机应对意识。

三、基于“心理之家”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一)“心理之家”危机干预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如86页图2所示,我校依托学生组织的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危机培训系统、心理危机支持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同时,在咨询老师的管理和指导下,采用让危机当事人能立即确认、果断控制、迅速解决、逐渐恢复的干预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二)“心理之家”预警机制主要内容

1.确立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是依据对预警对象的情况建立一套有监测功能的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预警指标,利用某种理论与经验,分析确定预警对象与危机情势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进行危机早期预测。同时通过言语上的表现和行为上的征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一些特殊信号,洞察有异常行为的同学。

2.明确预警对象。自新生一入校,通过心理危机评估体系,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确定重点关注、帮助、预防和干预的对象,提高预防和干预的效能。通常我们所监测到的问题学生,从群体上来说,包括贫困生、优秀生、落后生、独生子女等群体;从个体来说指具有某些人格特征、家庭教养环境和行为表现偏常的不特定个人。

3.评判预警信息。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重点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发展程度进行判断、评价,分析、整理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判断预警对象心理危机严重的程度、可能的后果,危机警报,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建立动态心理危机数据。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在新生一进校时进行心理测评,但新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入学心理档案的时效性和精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有所变化。所以应该全面关注各类学生群体,不仅包含大一新生,还应关注毕业生、贫困生以及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同学,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其心理危机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

(三)“心理之家”危机干预的主要模式

1.自预。大学生自身力量的不足是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化解应该始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将其心理危机化解于无形,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避免危机所带来的伤害。主要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社会实践提升自预能力。

班级危机管理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三级网络 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41-01

近年来,高校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亦采取了各种措施诸如开设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是各项工作泛泛且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学生、与学生进行最及时最有效的沟通联系。目前,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三级网络体系,期望以此来预防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而该体系在现实中是否真的能起到作用?该体系又存在哪些不足呢?本文将进一步探讨。

一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现状

心理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在2001年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出了指导意见,指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和内容、原则、方法,要求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成体系。

各高校在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提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可大致分为三个级别,学校―院系―班级。旨在构建起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心理健康预防工作做到了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三级网络体系的工作任务。校级预防体系为第一级,一般由校级领导、学生工作负责人、心理咨询老师、医务人员等构成,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主要负责研究、规划和制定危机事件处置方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进行评估,指导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院系干预体系为第二级,处理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筛查问题学生,进行初步危机干预,并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班级心理委员为第三级,在二级干预体系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在本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简单的朋辈辅导,并及时发现、报告学生的异常行为。

二 目前,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危机干预的主体来说,更多是针对学生工作者即辅导员、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在危机中的工作任务的研究,例如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心理疏导、通知家长、医院转介、危机排查等。在这一系列危机处理步骤中,第一步:及时发现是危机干预的重要部分,遏制了源头危机也就能避免,但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就成了一个问题:处在第一级的学校领导层、心理咨询中心等因为与学生的接触有限,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第二级的学生工作者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也不太现实。大多数学校内,学生多由辅导员直接管理,一个辅导员往往要负责几百个学生的日常事务,琐碎而繁杂,因而辅导员很难做到完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这就很难及时发现心理危机者。个别院校有班主任辅助辅导员管理学生,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般班主任都是兼任,除了班主任之外还有其他工作任务,如教学、行政工作等,他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也很有限,做到完全了解很不容易。虽然有第三级工作体系――班级心理委员辅助二级网络体系的工作,报告异常学生的情况,但学生群体多以宿舍为单位而形成封闭的小圈子,心理委员不足以洞察全班的情况。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也有一定难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若不被班里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委员的工作开展便存在很大的阻碍,甚至不被人理解,认为他们是打小报告的人,更谈不上他们之间的朋辈辅导。

三 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方为解决之道,就像每个人都知道感冒是怎么回事,知道感冒了该如何处理,让心理健康知识尤其是其中危机知识成为每个学生的常识,以便学生在遇到危机问题时,大脑中有相关的知识储备,知道该怎么办,至少知道出现危机问题时应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者同学、老师的帮助,不至于任由问题发展严重下去。

虽然目前各高校都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现有的教材少有涉及危机应对措施的内容。没有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或情绪体验是危机前兆,没有告诉学生出现危机后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将心理危机常识以小手册的形式发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习了解心理危机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采用小手册的形式,简单便于携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率。手册内容可以以高校常见心理危机问题为主题,以心理危机发生前的行为、言语上的征兆为内容,告诉学生若周围同学有类似表现请及时报告老师。告知学生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例如危机发生时要及时求救、言语劝阻、急救办法,怎样和心理危机者谈话等。

通过该手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心理危机的常识,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危机,以便学校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危机干预措施,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另外,学生也可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更好的把握,当自身出现心理危机时,能及时寻求好友、同学及老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吕春明、王淑珍、黄宗青.大学生心理疾病三级预防与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关系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18)

班级危机管理篇4

关键词火电厂 班组 安全管理 工作要点

Abstract: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work team is foundation work of the safety production in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main points lie in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fulfilling responsibility, changing train of thought, refining measures, enriching forms, and strengthening assessments.

Key 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work team; safety management; main points

中图分类号:TL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引言

班组是火力发电厂的最基层组织,是火电厂实施管理、组织生产的基础单位,班组直接担负着火电厂的安全生产任务,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对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安全风险、电能质量、管理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电力市场形势下,规范火电厂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

1.1明确目标、强化组织

火电厂应当按照国家、行业和上级单位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制定目标明确的管理制度,成立责任明晰、分工明确的管理组织机构,使得班组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规范开展和实施。班组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应包括三级: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对于厂级的管理组织机构还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其他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职责。

1.2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规范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火电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将班组安全管理纳入企业全年的重点工作体系中,并将其提升到全厂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各级班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都应明确由一把手负责,并结合实际情况和火电厂季节性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适时出台操作性强的全局性指导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避免多头共管造成管理盲区。

2转变思路、落实责任

2.1认真调研、转变思路

厂网分家以后,火电厂的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大部分仍在沿袭原国家电力公司制定的一系列办法,针对当前日益紧张的电煤、电量市场情况,发电企业人才流动情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现象,这种情况在老厂尤其突出。因此,如要进一步规范火电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转变思路、与时俱进,建立适应当前发电一线生产班组的安全管理新机制、新模式,促进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如要确立正确的班组安全管理建设思路,就必须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了解当前班组安全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找准方向。一般来说,当前影响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

(1)班组整体建设工作停滞不前,班组管理职能弱化,进而对安全管理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2)班组的人力资源矛盾加剧,生产技能人才青黄不接,新建电厂的检修维护队伍相对力量不足,老厂的班组人员年龄老化,对安全管理工作均带来了不利影响。

(3)班组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发挥作用,对调动班组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发挥生产技能人才的能动性起到了制约作用。

(4)班组的非生产性工作任务较多,分散了班组管理者的精力,对强化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5)班组内部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落伍,仍停留在“导师带徒”、“台账培训”等传统方式,导致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2.2以人为本、落实责任

(1)班组是企业生产技能人才的汇聚处,是管理人才的储备处,是提升火电厂整体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动力和源泉,加强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行全面责任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坚持竞争上岗、以考定岗的动态管理方式,提高骨干人才待遇,让优秀人才扎根基层,为夯实班组的安全生产基础发挥积极作用。

(2)加强班组安全管理,要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既定的班组安全管理目标,从厂部到车间,要做到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责任到人,加大考核的力度,严肃考核纪律,确保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

3细化措施、稳步发展

3.1安全教育培训多样化

针对不同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和工作性质特点,制定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方案,逐月分解培训计划。

3.2“三讲一落实”活动生根化

让“三讲一落实”活动成为班组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实现百分之百“事事讲”、“人人讲”。同时,做好“三讲一落实”活动录音记录,发挥安全监督作用。

3.3“两票”执行轨道化

班组调用标准票,从开票、签发、接收、措施落实及核对、许可、延期、押票试转、终结八个重要环节实施轨道化管理。一是严格执行“两票”办理流程;二是强化作业风险分析,进行自我纠正;三是开展作业后分析,进行“两票”执行后评价。有效避免八个环节的人为失误,降低了现场作业风险。

3.4维护室定置化

根据6S管理要求,生产班组对维护室、库房要严格开展定置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维护室作业环境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3.5安全活动日常化

检修班组每周(运行班组每个轮值)开展一次班组安全日活动,全员参与,各车间结合安全生产形势,具体安排1—2个必须开展的安全学习内容,各班组对“三讲一落实”、“两票”执行、重大危险源管控、隐患排查等工作进行分析、讲评、小结。活动按统一记录格式填写,上报车间、厂部,层层审核把关。

3.6制度台账目录化

由厂职能部门牵头,统一编制班组必须配备的规程制度资料清单,明确班组应备的安全规章制度、规程、文件等,各岗位人员应备的规章制度与资料,保证班组文件资料的齐全有效。在此基础上,指导班组编写文件资料目录,建立文件资料目录树(电子版和纸质版),分类存放,便于查阅。

3.7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手册化

由厂部组织人员结合本厂实际,针对具体作业场所、作业环境、工器具、工艺流程、人员生理与心理状态等五个方面的危险因素,找出存在的危险点,制定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手册(分运行和检修两册),配发到班组。班组成员进行学习,并结合具体生产任务组织开展危险点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3.8班组长选拔推优化

班组长是班组建设的领头羊,对于班组长的选拔、培训、管理工作,首先要求班组长的安全素质要达标、安全意识要强;其次要懂生产、会管理,技术业务精、工作经验丰富;第三,民主作风好、思想觉悟高、工作原则性强;第四,文化基础和身体素质好。使班组长的选拔科学化、标准化。

4结束语

火电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实践中应稳步推进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还应总结经验,提炼推广,为最终提高班组的整体建设水平,提升企业的全局安全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贺伟,王淳忠,赵耀. 关于大唐安徽分公司班组建设现状的调研情况分析[J].时代报告,2011(11)

[2] 赵耀,陶煜,林宪法. 火电厂运行生产准备人员培训思路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3] 徐刚,李旭辉,赵耀. 引进型300MW机组配套凝汽器泄漏原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09)

班级危机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心理危机 后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41-0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危机干预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效。许多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得到关注和及时的干预。同时,绝大部分学生又回到校园生活学习。如何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和研究。我们暂且将帮助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后重新恢复学习生活的工作称为心理危机后干预。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后干预工作的必要性及初步界定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后,尤其是严重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对这类学生进行持续关注存在着必然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大学生是群体生活人群,心理危机干预后学生需要重新回到集体生活,这个过程需要合理的引导与关注;另一方面,严重心理危机干预后学生回到学校,一段时间过后会出现“反弹”或“周而复始”的情况。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后干预,即强化效果的问题,而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忽略了这一步。至于后干预的具体策略更是有待研究[1]。

本文中所谓心理危机后干预,是指群体生活或工作的人群尤其是高校学生,接受心理危机干预后,为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心理工作者采取的持续关怀、指导和教育措施。本文探讨的心理危机后干预工作主要针对如何帮助高校学生顺利恢复校园生活展开讨论。

2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后干预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环境适应问题、学习方式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等。但是心理危机发生后,尤其是学生有了明显表现并接受干预后,便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共同问题。这也正是心理危机后干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心理危机后干预需要完成危机干预的后续治疗和效果强化。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受干预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可能达到100%的恢复与健全,所以需要一个持续的干预和疏导;某些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持续的药物辅助治疗,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服药的必要性,保证学生合理用药也是后干预工作的重要内容。

心理危机后干预需要帮助学生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重新回到校园,需要消除学生自身的恐惧感、自卑感,从主观上引导学生勇敢走进校园生活;同时需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恢复环境,从班级、宿舍方面保证学生尽快被接纳。例如,对于某些躁狂表现为主,并发生过人身伤害倾向的学生,需要对其进行留级处理,为其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学习集体,这样既避免相同环境的刺激,也是对受伤害学生的保护。而对于有自卑、自闭症状的学生,重新回到原来班级,原有同学的关心与交流则有利于学生的恢复。

心理危机后干预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监控与预警,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情况的反复。由于学生对心理问题存在主观掩盖性,对受干预返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关怀也是心理危机后干预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合理监控既能有效把握学生恢复情况,也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反复。

3 心理危机后干预的实施方法讨论

针对心理危机后干预的主要内容,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心理危机后干预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归纳。在此,给出一套我们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希望能为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调查显示同学、朋友和家人通常是学生主要求助对象,而表示会向教师和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学生很少[2]。但是考虑到学生心理危机后干预的工作特殊性,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管理者,与大学生的联系最直接、最广泛,能够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点。当各种危机与矛盾发生时,辅导员能够获得第一手材料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使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也为辅导员成为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条件。所以结合工作经验,我们给出一套心理危机后干预工作体系。主要包括辅导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教育与管理,家庭成员的精神鼓励和生活关怀,同学朋友的朋辈教育与关心。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为学生顺利回归校园生活形成一个完善的工作体系。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在整个心理危机后干预体系中是组织者和策划者。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育者,我们需要为学生的重新生活进行全面准备和铺垫。辅导员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主要工作:(1)学生回校之前做好班级、宿舍的安排,为学生顺利回校做好准备。让学生回校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重视。(2)尽快取得学生的信任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使学生既愿意与我们交流又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安排,为后面对其进行管理和关怀打通通道。(3)组织协调家长和学生所在班级同学工作,及时调整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力度和方式。同时,随时通过学生朋辈了解其表现,实现对学生的间接关注。及时将情况反映给学生家长,以便家长及时的关心和鼓励学生。(4)辅导员和心理健康中心教师通力合作,结合学生心理普测、约见谈话等不断评估学生心理状况,做好相关的预警工作。

同学和舍友是学生平时一起学习生活的紧密伙伴,从班级和宿舍方面塑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是学生迅速恢复正常学习生活最好的条件。组织主要班委和舍长等学生干部对学生进行同辈心理辅导是心理危机后干预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同辈,助人者与受助者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因此在帮助和教育引导上有着教师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同辈教育,尽力吸引学生融入班级和宿舍,恢复正常的大学生活。

4 心理危机后干预研究展望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研究和深入展开,心理危机后干预必然将成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随着心理危机后干预概念的提出与完善,高校心理工作者也必然会对后干预进行更多的研究。可能研究的方面如下:(1)心理危机后干预的定义和内容完善。(2)心理危机后干预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辅导员如何应对这些要求。(3)心理危机后干预对心理健康(危机再次出现)预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4)心理危机后干预工作效果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哪些经验和新思路。

我们相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只要是需要的就是应该研究的,心理危机后干预必然有新的探索与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共青团网,2009,10(30).

班级危机管理篇6

逸盛大化建厂以来,严格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各项职业病危害预防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未发生职业病事故,保证了公司的安全稳定运行。

严把源头控制关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因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作为原料,并在氧化、纯化过程中释放出化学、物理和放射性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所以,根据职业危害分类,逸盛大化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石化企业。为此,逸盛大化设置了专门负责职业卫生健康的管理机构――安环部,负责公司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另设一名厂医,负责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监护以及事故初期紧急医疗处置。

为保证公司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和生产稳定,公司在装置工艺设计阶段,就对选用设备、材料以及工艺设计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设备、材料的选型中,选用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密封性能好的设备,杜绝化学性职业危害的产生。针对大型机泵、高压气体阀门等容易产生噪声的设备,经过充分考察和对比,选用进口机泵,并安装消声器、消声板、防护音屏等设施。

从现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从源头控制住职业危害毒物的产生。在日常管理中,有针对性地为员工提供相应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根据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对职业病危害用品的防护要求进行选型,并对采购的防护用品进行验收,审查特殊要求的防护用品认证材料等。逸盛大化还要监督检查员工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产生。

除此之外,员工的体检也丝毫不能马虎。每年七八月,逸盛大化对全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新入职员工和离岗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员工的职业健康档案由厂医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并对公司紧急医疗救护用品统一建档,制作日常检查表和急救药品使用记录,做到专物专用。

HSE体系助力职业卫生管理

为保证职业卫生管理落到实处,逸盛大化建立了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HSE管理体系。

公司级HSE管理委员会,由安环部负责开展工作和监督落实日常HSE管理,负责制定和修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重大职业卫生管理决策及公司级HSE培训等工作。部门级HSE管理机构,由部门主管和部门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组成,负责落实部门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统筹开展各生产单元级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的落实。班组级HSE管理主要由班组长以及班组兼职职业卫生管理员组成,负责指导和监督员工严格按公司职业病危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另外,逸盛大化每月编制HSE学习材料,用于指导公司各部门开展HSE学习活动。HSE学习材料是公司安环部培训工程师每月收集国家新的法律法规变化、新的标准规范、总结同行业企业发生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安全生产方面知识、OHSAS体系管理方面材料以及环保方面学习材料等,指导员工开展HSE学习活动。

落实职业危害检测工作

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方面,逸盛大化根据使用和产生的化学物质区域分布,在生产和储存区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可燃及有毒物质检测报警器,并将报警器显示结果实时连接至中央控制室,对现场运行及发生异常情况实时监测。

各区域部门负责对部门管辖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巡回检查、定期测试和维护保养,确保运行正常。公司安环部定期对作业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职业病防护设施故障、损坏,未及时得到修复的,将对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处理,确保运行正常。

逸盛大化每年定期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对生产、储存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在公司各区域重点位置设置明显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佩戴要点和要求,并将结果变化情况向属地安监局进行变更申报。

2014年,根据要求,逸盛大化进行了年度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并到大连金州新区安监局进行备案。在年度检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全部在职业接触值要求范围内,但噪声检测值(8小时等效)接近职业接触限值。为此,逸盛大化在重点噪声产生区,如空压机房内,要求员工必须佩戴耳塞和耳罩,确保满足噪声防护要求。

班级危机管理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危险源辩识;危险源控制;安全隐患排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32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164

1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许多施工企业都是管理型建设施工企业,没有自己专门的施工队伍。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未经过安全培训教育的进城农民工,施工队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知识缺乏。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企业对安全管理不主动,安全投入不足,心存侥幸,不能贯彻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安全规范和条例。

据住建部统计,2016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生产安全事故634起、死亡735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192起、死亡人数增加181人,同比分别上升43.44%和32.57%。从安全事故统计数据来看,建设工程事故频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建设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因素、管理上的缺陷四个方面的原因。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者、操作者。在工程建设领域,人的意识观念、行为举止无不关乎安全。人之所以会有不安全行为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个是缺乏安全意识。意识决定人的行为,如果没有安全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就会违章指挥、乱指挥,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就会毫无畏惧,为所欲为,没有安全底线;一个是缺乏安全知识。安全知识的匮乏,工程建设管理者和建设工程施工操作人员就会对安全茫然,不知道怎样做才能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建设工程现场有大量的材料、机械和安全设施,这些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对减少事故的发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当,机械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个人的安全防护用品失效;施工建材堆放的状态不安全等。

2.3 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主要分为气候、温度、自然地理条件等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两个方面。建设工程一般是野外露天作业较多,天气和地理条件对安全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如暴雨、滑坡等。另外就是施工现场的人工环境了,这方面就体现了一个建设工程企业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施工场地的布置和安全措施的运用等。

2.4 管理缺陷

管理上的缺陷是建设工程事故产生的根源。一个建设工程能否顺利地完成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建设工程事故的发生。如何消除管理上的缺陷除了落实安全责任和制度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隐患排查与治理,通过隐患排查,找出管理漏洞,然后针对安全管理漏洞制定和落实管理措施。

3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3.1 危险源的辩识与控制

危险源辨识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作用是找出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所存在的危险源头,找到危险源之后,再评估危险源造成风险的可能性和大小,对风险进行分级。建设工程危险源主要包括土方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临边作业、施工作业六大类。

危险源辩识出来之后就是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某一特定危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它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来分析风险的大小,分为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不容许风险五种;另一种是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根据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l繁程度和事故的后果三个变量来分析,评价结果分为极度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两种风险方法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无论我们用哪一种方法,评价结果都要与危险源一一对应。

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每一个危险源都要编制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表,制定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实施部门、检查部门、检查时间,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对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危险源,能有效地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3.2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安全隐患是危险源所处于的一种安全状态,风险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建设施工单位通常根据事故隐患在建设工程管理中能够整改、治理的部门,将隐患分为施工班组级、项目经理部级、分公司级、公司级。

3.2.1 班组级事故隐患排查由施工班、机长或施工队长负责组织。班组级检查非常重要,因为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发生在施工现场,所以班组是发现与排除安全隐患的第一道关口。

3.2.2 项目经理部级事故隐患排查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经理应检查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查处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和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行为;检查机械设备(电器)机具的运行状态;查找安全隐患,堵住安全“漏洞”,做到“自查自纠、随查随纠”;监督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制止私自拆除安全保护装置行为;根据施工环境和气候变化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

3.2.3 分公司级事故隐患排查由分公司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或经理负责组织,分公司应对工地的进场开工、施工及竣工三个阶段进行定期检查。具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项目、重要工序分公司应有专人带班或旁站监督。

3.2.4 公司级事故隐患排查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分公司及具有重大危险源项目的进行月度、季度、年度检查。对工艺复杂、危险程度较高及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比较突出的季节性施工安全,应及时安排专项检查。

对于一般安全隐患,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班组立即排除;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逐级或越级向上汇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不准强令施工或使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各级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3.3 建设工程安全教育培训

在安全法规及安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的今天,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成为了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各建设工程企业没有固定施工队伍的情况下更为重要。通过对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知道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从而达到消除安全生产管理上的缺陷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施工现场的每一名员工都要通过企业、主管部门、施工班级三级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有不同的培训要求和重点,对管理人员主要是培训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一线施工人员则是具体工作岗位的安全知识,主要是消除建设施工过程中人的十三大类的不安全行为。

3.4 生产环境的安全管理

良好的生产环境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照明、空气污染、作业环境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六种情况。

我们以这六种情况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作业环境。自然环境往往是不可抗力的,如高温、高湿、暴雨等。在这种环境下施工,工人除了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之外,最好的途径就是避免在这种环境下施工。人工作业环境就是通过现场施工规划、制度等管理措施和采取降尘、抑噪、照明等技术措施营造的生产环境。在建设工程中其实就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作业环境管理主要涉及人、材料、机械。包括劳务工人管理、安全施工、绿色施工、建材管理、施工机械管理。交叉运用各种管理措施,合理规划布置施工道路、机械运行位置路线、施工材料堆放,合理安排不同工种、不同作业面的施工顺序,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的安全作业环境。

3.5 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安全费用是建设工程消除事故安全发生的资金保障,是落实各项建设工程安全措施的重要保证。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不得列入删减。《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工程安全费用计提比例按照建设工程的分类以1.5%~2.5%不等的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是带有行政强制性的,任何企业都要按标准执行,并且不得列入投标竞争,为标外管理。

建设工程安全费用的使用也是有具体范围的,主要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应急演练,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安全生产检查、咨询、评价和标准化建设,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用,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方面。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是通过运用施工环境管理、危险源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人员培训教育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消除或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人、物、生产环境、管理缺陷等安全影响因素。近几年来,安全生产已被社会、政府、企业重点关注,成为了建设工程企业进入建筑市场一个前提条件。建设工程企业也在不断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总结运用一批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对降低我国安全事故发生率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住建部.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S].

[2] 黄伟.浅谈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J].企业导报,2012,(21).

[3] 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S].

[4]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S].

[5] 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S].

班级危机管理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班主任;心理危机干预;作用

一、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

1.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在遇到重大问题时,无法回避又超出个体的应对能力时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它强调的是危机事件给人的心理带来的巨大冲击。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1954年就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并于1964年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内心稳定协调状态,但当重大问题和剧烈变化出现时,个体会感到难以解决,内心平稳状态被打乱,紧张不断积累,感觉无所适从,甚至会出现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导致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下的个体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时会出现悲观厌世,甚至自杀的现象[1]。

2.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咨询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进行心理关怀和帮助,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以帮助这些心理危机个体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战胜危机,重新恢复心理平衡状态,降低或消除危机对自身或社会带来的危害。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化解危机,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最大限度的降低心理危机造成的危害,帮助心理危机个体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这也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目标;二是帮助个体或人群提高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掌握更多更好的危机事件处理策略与措施,使其达到人格独立和完善,这是心理危机干预更高层次的目标。有效的危机干预应达到这两个目标。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为人处世、价值观念等问题,再加上求职就业等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极易受挫,由此引发的自残、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大,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有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成才,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国家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呈上升趋势,多数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总体水平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且差异有显著性[2,3]。一些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3,4];来源于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来源于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而大二、大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2,3]。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闭塞、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恶劣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偏远闭塞的环境中长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乡土意识浓厚,社会视野较为狭窄,本民族认同感强,趋向于封闭保守的心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不善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和主见,依赖性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便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2.经济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偏远贫穷地区,家里兄弟姊妹多,加之大学里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给他们个人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社会上金钱万能思想的冲击下,贫穷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表现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人交往、沉默寡言,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孤独感和失助感,陷入抑郁苦恼之中。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冲突将使他们在人格上发生变化,处理事情比较极端,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

3.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指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冲击,文化冲击是指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状态,严重的将导致抑郁[5]。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大多面临民族融合和文化适应的共同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的中坚力量,他们一方面继承着传统的,另一方面又在学习着现代文化知识,接受着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影响。在两种文化的相互冲撞、相互融合下,民族文化意识非常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价值观可能受到严重的冲击,这种冲击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可能出现适应不良现象,甚至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新疆高校班主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大,因此民族班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班主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作用重大。危机管理理论指出,危机管理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预防阶段,即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管理行动;二是危机处理阶段,即当危机已经发生时针对发生的危机进行管理[6]。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危机的发生。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紧绷预防学生危机事件发生这根弦,防患于未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视。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班主任一般由本专业老师担任,一人带1-2个班,约30-60名学生,因此,班主任更易全面掌握每名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观。班主任还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的桥梁。在入校时,班主任即可对班里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能经常与家长沟通,针对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多些关心和帮助,多进行励志教育,对单亲家庭长大的学生,多些交流和帮助等。对学习困难学生,多指导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多种途径、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保健意识和自我心理调节水平,丰富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心理耐受能力。总之通过班主任方方面面的工作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2.班主任便于及早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等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要经常组织各种班级活动,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的老师。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体可分为警觉、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在警觉阶段,表现为遇到问题时茫然、抑制、不知所措等;在阻抗阶段,表现为寻找应对方法,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在衰竭阶段,表现为应对手段失败、心理崩溃,出现悲观、绝望等情绪甚至是自伤、自杀等行为。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就能避免进入第三阶段,避免心理危机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

在第一、二阶段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反常行为,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近的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表现出的反常行为,且依据掌握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和与学生交谈能鉴别这些反常行为。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作用,他们离同学最近,对同学最了解,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反馈信息,协助班主任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能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可做到心理危机的早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干预。

3.班主任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的全程参与者。班主任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发现问题后应针对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仅仅是学习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可通过找学生谈心等方法解决,但如果是学生出现了心理危机而表现出在学习生活上反常,就不能简单地视为思想态度问题处理,应及时上报,找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干预和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有别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快速地反应和处理,以将危机导致的危害减少到最小。因此,班主任在发现问题后,应避免同情心理,犯过度保护的错误,也要避免充当专业人员的角色,应及时地将问题反映到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由专职老师对其进行心理危机的诊断和干预工作。但并不是有专职老师进行辅导和干预,班主任就可以完全不管了,班主任仍应密切关注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及时掌握危机干预的效果,在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状态之后还应对其多些关心和辅导,并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身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心理危机处理过程中是全程参与者,需要有足够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

四、准确定位、重视心理学知识培训,切实发挥班主任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危机干预又是关键,其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2009年自治区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丰富了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内涵,并给予班主任10元/月/生的补贴,从制度上给予了强有力保障。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日常班级管理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联系最多,关系最亲密的老师,也是心理危机干预全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各高校都搭建了三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体系,其中辅导员和心理委员都是不可或缺的队伍,但是新疆高校单凭辅导员和心理委员顺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较为勉强。原因为:辅导员与学生比为1∶300,辅导员精力不够,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心理委员知识面较班主任窄、责任心不够,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汇报。班主任的准确定位,应该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位置。

要切实加强班主任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还需要对班主任进行系列培训:一是对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与调试技巧培训;二是加强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三是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咨询工作培训;四是加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修订,明确班主任职责。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切实发挥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爱明,江宁玉,王志琳,等.大学生自杀危机预警及

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6):145-146.

[2] 张静,何瑞玲,王凤琴,王洪军.1996名蒙汉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

677-679.

[3] 杨金江,秦庆,罗晓云.对新疆大学等九所院校少数民

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6(5):57-62.

[4] 胡发稳,李丽菊,李锐,梁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

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4(3):261-263.

[5] 李燕辉,李辉.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8,10(1):20-22.

[6] 高峰,燕文静.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J].

上一篇:燃气工程竣工总结范文 下一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法律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