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06 11:29:43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1

关键词:社区文化;现状;问题

社区文化是指共同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存有相近的价值观念、认同意识的社会群体,在物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因求知、求乐、求美、求安等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精神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对特定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一)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多方面促进社区建设。

1、促进社区和谐

广泛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加强社区居民之间人际交往和沟通,减少一些矛盾和摩擦,改善邻里关系。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提升人们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2、有助于国家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

社区文化在宣传国家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宣传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上。例如,在以行政机关、学校为主的社区,多采用座谈、讲座的方式;在以居住小区为主的社区,宜采用文艺表演、黑板报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知识。

3、有利于社区治安管理

社区文化是建立社区良好关系的精神纽带。良好的社区关系有利于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约束,有利于减少摩擦、减少犯罪。社区文化也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社区责任感是社区成员个人对社区的关心,是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一种心理,它形成社区群众的防范之网。社区治安主体的构成除了社区成员之外,还包括工厂、学校、机关、商店和各类组织及部门。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合理分工,构成共同的预防系统

(二)社区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社区中人们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收入不同等等,一系列差异性都会带来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同。在社区中就行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生活。大体可以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从表现形式看,有广场文化、楼群文化、家庭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集镇文化、校园文化、军旅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等等。

2、从活动内容看,有文化娱乐、科普宣传、体育健身、学习教育、卫生保健、计生宣传等等。

3、从参加人员看,其对象是以离退休人员为主要群体,少年儿童少量参加。

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表现出休闲性、业余性、自发性和松散性的特征。

(三)业余文艺团体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社区居民根据不同文化需求自发组成了各种文艺团体:合唱团、太极拳队、模特队、舞蹈队……兴趣相投的人组合在一起,排练、演出、学习、提高,活跃在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的舞台。

但社区文艺团队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这些文艺团队组成人员大都由离退休人员组成,虽空闲时间较多,但精力有限,一旦遇到大型文艺活动,精力、体力有时难以支撑。二是团队人员大都是业余文艺爱好者,专业水平有限,培训途径很少,有时很难满足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三是这些文艺团体都是自发性、松散性组织,活动经费都是成员自愿交纳的团费,仅维持团队日常运转,购买设备、聘请老师、参加演出比赛都需要团员自己支付费用,资金不足很难满足发展空间。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民主体性参与度不高

由于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仍是由政府的推动所造就的,这就使得社区居民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一是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单一化,老年人是社区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二是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上存在很大的被动性,往往居民最希望自己是“观众”而非“组织者”和“表演者”。

(二)社区文化建设设施不齐备

当前,社区文化设施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还不适应,社区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就近、就便进行文化活动的需要,社区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数量上还不能满足要求,文化设施的普及率与利用率还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领导重视、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设施建设好,活动开展的就好,反之则差。

(三)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目前社区的发展资金来源单一,主要靠政府拨款,导致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经费得不到保障,这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建设一大障碍。一方面目前活跃在社区文化舞台上的大都是业余文艺团体,靠团员们自筹经费、无私奉献,另一方面因得不到政府和其他途径资助,水平难以提高,举办活动困难重重,影响着整个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区文化的特点是以文“化”人,即通过良好的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小区特色文化、企业文化等许多方面对居民产生影响。社区文化的同化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的素质和整体人格的影响最大、最持久。所以,必须从塑造人的高度来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把握“以人为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加强社区文化的队伍建设,努力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级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1、积极探索社区文化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主力军业余文艺团队缺乏专业指导的困境,社区可以加强与市区文化部门联系,聘请有关专家、教授成立社区文化指导委员会,可以发动本社区高校教师、学生等专业文艺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义务辅导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2、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社区群众作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注重开展社区文化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针对社区群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既要发展高雅文化,也要发展通俗文化。在活动形式上,提倡多样化,努力做到富有情趣,喜闻乐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同时,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注重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领导起来,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注重把群众热爱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社区资源的管理和整合

设施不齐备、资金短缺是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最大困境。关于文化设施,有条件的应建立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建筑风格上应体现本社区文化的个性特征,在场地上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功能上应具备综合性的项目。

社区文化的管理需要软硬并举。社区文化的繁荣需要硬件设施,包括阅览图书的场所、体育健身的场所、文化娱乐的场所、展示交流的场所等,没有这些设施,就无法满足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社区文化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同时,社区文化还需要相应的软件。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社区文化方向的确定和引导,社区文化品位的培育与提高,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与服务,居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等,都是社区文化必须的软件。所以,社区文化要软硬兼施。

(三)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

通过健全和创新社区文化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前提和保证。各级民政部门可以广开用人渠道主动纳贤,把那些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社区居民工作的人才,通过法定的程序,吸收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

搞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队伍的建设;二是文化艺术队伍的建设;三是群众文艺骨干队伍的建设。

成熟的社区是文化的社区,社区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推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社区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成为顺应民心的核心因素。在这种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下,社区文化建设必将取得更加重大的成就。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2

【摘要】城中村的发展一方面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人口素质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切实了解社区居民文化基础和文化需求取向,继承和发展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习俗,发挥大学生和外来人口这些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的作用。并注意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共同探索和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城中村 社区文化建设 外来人口 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02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认清“城中村”现象,有助于把握我国城市化的特殊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探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城中村”的改造,进一步推进“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试以G市L街道的调研为切入口,对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体验观察与阐释,并对发展走向提出笔者的思考建议。

 

1 L街道及其社区文化的基本情况

L街道办事处管辖下的L中心居委和K居委两个居委会(即是原未进行“村改居”的L村,为考察完整意义上的“城中村”,本文尊重历史与现状,调研对象包括上述两个居委,并从表述方便上考虑,在下文将两个居委会按现行街道建制统称为L),是G市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城中村”之一,其所在地是规划中G市未来的城市中心——Z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G市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居住、办公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因此,其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 “城中村”的典型,更对“城中村”社区文化的如何发展提升具有启发性意义。

 

L街道现有本地人口约6300人,外地人约12600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人口比例是1:2。根据该社区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本地居民高中以下文凭占33%,中专或中技文凭的占25%,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占40%,研究生学历占2%。各种职业在这里广泛的存在,其中党政机构有关的从业人员占1%,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占8%,个体经商占25%,自由职业者占32%,其他占34%。

 

街道有一个文化站,文化站设站长1人(属街道办事处正式编制人员),另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聘用制)。文化站建有培训室、舞蹈室、旱冰场、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现有各种业余文艺活动团队12个。共建单位有G市聋人学校、某某小学、小区某某花园。文化站一直致力于整理当地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化遗产有乐社、醒狮、龙舟等,且此三者都在G市有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化站于2003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L街道是某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系的部分学生被街道居委会聘为“社区助理”。地域内的其它几所高校常与L街道联合开展“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讲、文化表演、志愿者活动等。

 

2 调研分析

在L街道党政领导和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笔者于2009年2-3月,通过采用访问、座谈、实地察看、抽样问卷、参加活动等方式方法,对街道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其中,发出当面访谈抽样调查问卷220份,调研对象为包括本地和外来人口的居民,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是90%;回收答卷中,本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72份,占36.4%,外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126份,占63.6%。

 

2.1 居民的文化基础教育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中村”的本地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房屋出租、集体分红等获利又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普遍缺乏在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上进一步提高的愿望。L街道近年来一直开设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提高本地居民的素质。在调查到的72位本地居民中,共有36位(占50%)参与过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有49%的人认为参与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对他的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31%的人认为帮助一般,20%的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被访者还是保留一定程度上的“村民保守心理”,对于“L街道的文化活动都只是L街道本地人的活动”,有42%的人比较赞同这一说法,有31%的人不太赞同这一说法,有27%的人不赞同这一说法。这一定程度反映出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所起的作用,只是还必须再进一步的加强。

 

2.2 居民的社区文化参与认同

调查显示:只有25%的居民在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有40%的居民扮演观众的角色,但是却有25%的居民很少或几乎没有去关注过。38%的居民认为其所在的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有29% 的居民认为太欠缺。有关文化站的使用,有21%的人表示经常去文化站活动,有27%的人表示很少去文化站活动,12%的人没有去过文化站。有关图书室的使用方面,有59%没有办理图书室的借阅证,有28%办理图书室借阅证,在办理图书室借阅证的人中,有45%的人经常或比较经常去图书室借书,7%的很少去借书,10%从不曾去借过书。有84%的人觉得图书室能够满足或一般能够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有10%的人觉得不是很能满足,有6%的人觉得不能满足。而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认同上,只有18%的居民认为L街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非常符合或很符合省特级文化站的称号,34%的居民认为一般符合,17%的居民认为不符合,25%的居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其获得省特级文化站这件事,这一方面由于其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省特级文化站的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

 

2.3 居民的文化需求取向

调查中显示,L街道居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有33%的居民表示基本上一整天都有空的,而有55%的居民在空闲时间主要进行户内活动,只有23%的居民表示在空闲的时候会参加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60%的居民表示他们是愿意参加社区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但是67%的居民表示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在选择文化活动方式上,有24%的居民表示喜欢参加社区举办的集体活动,有37%的居民更喜欢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24%的居民喜欢参加一些外来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至于L街道目前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其文化需求,有59%的人觉得完全或基本能够满足,有40%的人觉得不满足,有10%的人觉得很不满足。这些一系列数据显示出L街道现有的文化活动仍未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2.4 一个特殊群体——外来暂住人员的文化需求关注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3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博爱县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Boai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五级”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省定政策,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 本文主要从规划技术方面,对新型农村试点之一的七方社区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随后全面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七方社区位于月山镇南部,博爱县城北部,北临文化路,东接团结路,西、南均临县城支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临团结路现状用地为空地,西部大部分为两层民居,土地利用不经济,规划范围地势平坦,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度在0.3%左右,社区西部有运粮河南北向穿过。需要在七方社区安置的村庄有七方村、司中道村和苏寨村,其中七方村现状人口55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ha,司中道村现状人口为1054人,建设用地24ha,苏寨村现状人口12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66ha。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7000人。现状安置的村庄总建设用地82.66ha,七方社区规划用地11.33ha,规划后可节约用地71.33ha。

2 规划原则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③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⑤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3 规划立意和布局结构

社区规划结构形似一个“领结”。17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到19世纪末期,领结的末端变得越来越长,渐渐演变成领带,领结则逐渐变得不再流行,只有建筑师的社群继续佩带,因它是建筑师制服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方社区“领结”状的规划结构立意,预示该社区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以及拥有的锦绣前程。

图1 规划立意与布局结构

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两心、一轴、两片、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其中一心是指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中心;另一心是指水域绿化景观中心。一轴:是连接两心的景观轴线。两片:围绕两心形成东、西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西片区是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片区;东片区是围绕水域绿化景观中心的居住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由一条景观轴(一轴)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整个社区的视觉效果。一环:围绕两心的领结形状的社区级道路。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宅前路和静态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等)。根据人流方向及县城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由中部“领结”型的社区级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县城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团结路开口为步行道,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尽量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

社区道路分为二级:(1)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2)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社区私家车数量会越来越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利用社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东、西两边各规划一处,社区共规划1240个停车位,停车率为57%。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收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86m2。公共厕所均匀分布于社区中,左、中、右各设一处,社区服务中心北侧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合设型),环卫设施共计200m2。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2096m2,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14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并形成社区发展中心。

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社区景观设计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景观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社区景观。 社区重点强化“两轴一带”,“两轴”即从东入口一直西延至运粮河,和西侧南北出入口之间的南北向景观轴,“一带”即沿运粮河景观滨水带。

景观轴上设置有广场、景观建筑、公共建筑等设施,使景观轴得以强化,两条景观轴交叉为视觉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沿团结和文化路以及运粮河为向北部层层升高的居住建筑,建筑体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点联结合,创造出高低错落,错落有致和丰富的沿街天际线,沿文化路和团结路建筑底下2-4层为商业,商业氛围浓厚;社区内运粮河是社区内的一个自然生态绿化带,是社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滨河绿地。

社区环境小品规划集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各院落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院落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增强了院落的可识别性。社区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以博爱七方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 2010(10): 10-13.

刘峘,何邕健,夏青.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28(2): 63-67.

孙杨,代晓芳.新农村“迁村并点”村庄规划探究—以平地、香云庄新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2):15749-15750,15780.

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黑山村规划设计为例[J].门窗. 2012,(5): 130.

文灵亚,蒋祖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J].中外建筑. 2009,(2): 82-83.

方利原,傅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设计实践-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为例[J].四川建筑. 2012,32(4): 31-33.

Study on plan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Take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

ZHAO Fang-fang WANG Shao-hui

Jiaozu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4

生态文化,具有抽象与具象两重属性。前者可理解为意识形态,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后者可以表征为物质或非物质实体,即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体对生态文化内化(共同的生态文化认同)与外化(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的过程。生态文化载体作为社会主体与生态文化关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对一个具体地区,其资源与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多样性。立足社会背景,依据公众需求,对依托自然人文资源的生态文化建设载体项目进行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这一过程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它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在新形势下从生态文明角度对城市各项资源与建设的整合。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规划的范围体现在市域范围。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市域生态文化资源基础、公众需求和社会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制定契合于该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具体项目,兼顾资源优化和以人为本,保证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使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统筹有序地进行,实现生态文化被社会主体内化,引领社会主体将其外化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相关实践力。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两个时间段[3],长期规划时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符合,短期规划时间依据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度加以确定与控制。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四、结语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背景下的新热点。从其本身来看具有较高的综合度,需要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一个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协同其他项规划,也要把生态文化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工程项目当中,使其成为有形的实体。本研究提出了以公众需求为前提、资源基础为依托、社会背景为依据,组织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元素,确定生态文化建设的空间布局,拟定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工程的规划编制内容及方法,有助于把生态文化建设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当中,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5

【关键词】社会体育;服务体系;陕西省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作为一种能满足人们健身强体、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等需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其特有的方式逐渐走入城市居民的聚集地―社区。社区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发展的热点问题。社区体育按其活动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区居民以健身、娱乐、休闲等为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一类是由专门组织或人员对此提供的组织、指导、咨询等专业服务性活动。开展社区体育要达到目的应是前者的繁荣,而推动力量就是后者的兴盛,因此,加强社区体育服务对开展社区体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陕西省社会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于今后发展陕西省的社会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我们把西安地区内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状况的十个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和五个健身俱乐部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分别对社会体育服务体系的五大方面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有关社会体育服务体系方面的研究文献,为论文的调查与分析建立基础。

(2)实地调查法

根据论文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陕西省社会体育服务体系的具体情况设计出调查提纲,以便得到更加祥实的数据。

(3)数理统计分析

对在调查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比较分析法

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和陕西省社会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二、陕西省社会体育服务体系现状

1.陕西省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陕西省处于西北部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区域。社会体育的发展是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的,据调查反映,目前居民小区内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主要选择在小区的空地、花园或停车位,体现了居民健身活动就近、就便的特征。在多走访的10个社区健身场所中存在以下情况:(如表1所示)经济越发达,小区建设的功能越齐全,居民健身的条件越好,体育设施的数量越多;小区建设档次越高,公共体育设施越齐全,如西安市高新开发区的花园小区拥有全民健身路径、健身房和游泳池等设施。

2.陕西省体育社团组织体系

陕西省体育社团组织体系和我国体育社团服务体系大致相同,早已各成体系,体育组织形式现有社区体育协会、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体育总会、各单项体育协会、种人群体育协会、系统或行业体育协会等。在所走访的10个健身场所中,对其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发现,居民自己锻炼的占35.6%;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占30.2%;而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仅占1.6%,其他锻炼方式的占32.6%。由此可见,虽然陕西省内的各种体育社团组织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社区居民对体育社团组织的认识不够,参加体育社团组织的意识不强,所以造成以上情况的出现。

3.陕西省体质监测服务体系

2005年西安市体育局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成年人体质监测,由西安市体育局群体处承担了2880人国家体质监测任务。陕西省体育局十分重视全民健身运动的科研问题,由陕西省体育局牵头,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具体负责,组织部分学校,基层活动站,组成了全民健身的科研网络。陕西省部分高校长期承担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监测任务,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由陕西省体科所负责组建的陕西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地方检测中心几年来共完成了对陕西省10万余成年人的体质监测任务。

4.陕西省社会体育指导体系

陕西省在我国属于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区,社会体育系统也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指导指导行业的主力军,从目前所走访的体育锻炼场所,陕西省的体育指导员是远远不足够的。所调查的10个健身场所中,仅有2个健身场所无专兼职人员负责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办事处文体部门负责人员年龄多数在31-50岁之间,且男女性别比各占一半,大多数(79.3%)负责人学历属于非体育专业,仅有14%的负责人学历属于体育专业。(见表3)

5.陕西省体育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陕西省也在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信息服务体系应用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当中,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政府部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掌握最新的体育发展动态,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通过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掌握和分析陕西省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健身情况。

2)宣传媒体: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掌握最新的体育动态,并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社会提供最新的消息。

3)竞技体育: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自身和对手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竞技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4)大众体育:利用有效的信息手段向健身爱好者提供一些健身信息、指导信息、指导培训信息等。使群众更好的掌握有效的健身方法和手段。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由于社区间经济水平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不同经济水平下的社区的体育设施的配备也不尽相同;

2)各种社区体育社团组织发展比较齐全,已初具一定的规模,但主动参加体育社团组织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相对较少;

3)陕西省体质监测工作总体开展相对较好,在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能够跟上我国体质监测发展的步伐;

4)社会体育指导员在陕西省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比例相对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平均年龄较大,地区分布比例失调;非体育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相对较多;

5)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发展较好,能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满足人们对健身信息的需求;提供体育健身信息的形式多样,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比较单一。

2.建议

1)加快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合理配置场地资源,加强落后社区的体育设施健身,充分利用陕西省高校内的各种体育设施;

2)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加强社团组织领导,增强组织者的管理水平;

3)加强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宣传的力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科学指导体育健身活动;

4)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加强各社区体育健身场所的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对陕西省全民的体质监测情况进行现代化的分析和监测。

参考文献

[1]刘清黎.体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黄海平.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3~6.

[3]安平.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方案设计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7~10.

[4]霍建新.体育场馆健身消费人群现状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76~78.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6

关键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评价指标;建设主体

中图分类号: D262.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3000106

一、引言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决议》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经济社会和国民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共享价值观。为此,如何贯彻落实《决议》的精神就成为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时代课题。

目前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关的文献集中在五个方面:(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解读和实践经验总结层面,这方面的综述性论文较充分体现了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重点和方向[1]。(2)文化建设内容、体制及文化产业研究,着重把文化作为资源来开发,作为产业来打造[2]。(3)包括成都精神在内的城市精神和区域精神研究,如分析成都精神的形成、内涵、实质及意义[3]。(4)文化社区研究,着重从社区结构和归纳角度分析文化在社区中的地位、作用、呈现方式和建设路径[4]。(5)文化建设指标与评价机制研究,设计指标测评和谐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实现程度[5,6]。

可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深化。在《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中指出:“实施核心价值建设工程,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努力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是一项全新的文化建设任务,是对党中央文化建设精神和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落实成都市文化强市要求的具体体现,对于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文化强市的内在关联,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和区域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即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提供借鉴。

以典范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为切入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的社区载体模型,有助于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实在的经验指标,增强操作性,为典范区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估提供对策建议。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的内涵和特征

典范是指具有某方面特征而可以作为学习和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是一个褒义词,典型是指人或事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个中性词。典范区就是作为学习和仿效标准的地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就是在推行、传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功能方面可以作为其他城市学习和仿效标准的文化建设试验区。本文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归属为文化建设试验区,带有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的意图,即在文化结构的四个层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其结构要素包括典范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典范区的物质文化层面是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精神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由城市社会各类主体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实体;典范区的精神文化层面是指城市社会各类主体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精神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价值观念;典范区的制度文化层面是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信息沟通、激励等规范;典范区的行为文化层面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精神为取向的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的内在规定性和指南,要求典范区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把一般原理与成都文化的特质相结合,实现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既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性,又凸显成都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的特殊性。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具有五个特征:(1)价值取向的先进性,这是指典范区追求的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文化运行的基本规律;(2)物质存在的空间性,这是指典范区作为一种社区存在形态,具有以城市为依托的物质空间,城乡社区、家庭、企业、政府等实体部门均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要求;(3)直观感受的形象性,这是指典范区作为一个整体留给世人的良好印象;(4)对外显示的示范性,这是指典范区追求积极进步而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5)运行成效的显著性,这是指典范区建设取得的实际效果能够做出评估。

对于成都地区而言,典范区还具有自身的特色:(1)以成都文化为根底,具有区域特色;(2)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成都发展目标,具有时代特色。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的评价指标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体现成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规律,能够涵盖典范区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选择可以量化和可以得到的指标,能够通过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得到基本信息,并尽可能简约和实用,每一个指标都要有特定的评价功能,对总指标有一定的贡献率,用简单指标反映复杂的内涵。

3.引导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成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实践,以此提升成都的城市形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索新的载体和路径提供依据。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的评价本身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过程,借助定量和定性方法揭示典范区的内涵和本质。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首先确定总体评价维度。根据以上原则的要求,本课题借助文化结构四要素框架,建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维度的指标设计框架,构成四个一级指标,从功能分析角度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的意义和要求,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发展的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文化结构的四个要素上面,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通过成效大小衡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的水平,从中发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为改善和提升建设水平提供依据。文化的四个要素即指标设计的四个维度构成一级指标,在每个维度之下选取若干指标,指标是测量抽象概念的工具,是对概念内涵和特征的经验表达和揭示,具有具体实在和可感知的特点,结合成都经济社会建设和历史文化传统,设计测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的指标体系,每个指标权重相同。

其次,确定二级评价指标,典范区精神文化建设的二级指标有4个: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精神;挖掘成都传统文化特质以促进当代城市建设;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城市建设目标;以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促进社会和谐。典范区制度文化建设的二级指标有7个: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公共文化均等化政策,推进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系列政策,制定保障城乡居民住房的政策,制定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医疗政策,制定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政策,制定均衡配置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政策。典范区行为文化建设指标有7个:成都经济发展竞争力,服务型政府建设,企业诚信经营,教育、工商、公益等民间组织发育状况,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城市居民社区服务功能的开发和建设,城市治安状况改善。典范区物质文化建设指标有2个:宜居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成都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由两个层次的指标构成,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1个。

第四,确定评价模型及权重。本文对成都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程度的评价主要采用综合指标法,以I表示,综合评价指标I由等权重(均设为0.25)的4个一级指标累加合成。每个一级指标由相应的二级指标合成,二级指标的权重也均等,各级评价指标的合成计算式即评价模型如表1所示。

第五,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如表2所示,为了显示典范区建设进展,把指标体系进一步转换成量表,量表是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工具,根据表1所示指标的内涵,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把21个指标转化为21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由五个等级答案构成,分别是差、及格、中等、良好、优秀,分别赋予1、2、3、4、5分,总分的范围是21~105,把典范区建设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总分在21~41分之间者为低水平,总分在43~83分之间者为中等水平,总分在84~105分之间者为高水平,由国家、市场、社会等领域的行为主体进行评价,通过量化分数得出典范区建设进展,从中看到成绩,发现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努力提供目标和方向。

表2成都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水平测评量表

序号评价项目①差②及格③中等④良好⑤优秀

1成都的城市精神是“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你对成都城市精神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2成都的传统文化特质有“安逸之地”、“文采之城”、“天府之国”等说法,你对成都传统文化特质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3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按照《GN中国幸福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测出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成都排名第4位,你对成都幸福感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4成都制定《成都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基本指标体系》,你对成都市和谐社区建设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52012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文化支撑,惠及城乡居民,你对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6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你对成都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72003年,成都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2007年获批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你对成都市城乡统筹建设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8成都先后出台政策,建立起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为内容的梯级住房保障制度,你对成都市住房保障建设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9农村居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都市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制定《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你对成都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10《成都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你对成都市就业保障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11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区(市)县域内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意见》(2012)。成都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监测评价体系》2010年度监测评价报告显示,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入整体协调阶段,教育机会城乡一体化达到98.5%,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达到84.7%,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达到69.7%,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达到70.4%,教师队伍建设城乡一体化达到80.2%,你对成都市城乡教育统筹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12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294个城市竞争力进行排位,成都居第24位,列西部地区第1位,你对成都市竞争力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1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打造的“2011中国服务型政府”排名,成都居第10位,你对成都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状况的评价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的建设主体

指标体系和量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目标和方向,要实现典范区建设目标,就需要明确建设主体。建设主体是指推进典范区建设的行为主体,回答由谁来落实典范区建设的问题,这些行为主体分布于国家、市场和社会三个领域,其对应的实体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政府是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对社会进行管理的行为主体,企业是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部门,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积极功能。在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背景下,需要以善治理念为指引[7],加强三者的合作。对于典范区建设而言,需要发挥三者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典范区建设进程。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型实现社会和谐及公共管理的高效与廉洁,在典范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主用。

一是典范区建设意义的宣传者。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其意义和价值取向需要政府对社会进行宣传和阐释,使社会公众和各类组织明白典范区建设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为建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典范区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典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多,需要根据典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和实施细则,以此指导典范区建设实践。三是多元社会力量的整合者,典范区建设需要克服单靠政府部门推动而形成的主体单一、互动参与不足的缺陷,重视政府、企业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积极动员和在制度上保证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典范区的积极性。政府要为市场和公民社会表达利益提供有力的渠道,保障公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更加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提倡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程序和方式的多样性,除了立法机关代表制度外,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院外游说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请愿和公民投票制度都是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制度。这些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能够使公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的价值,增强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要转变职能,积极承担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住房、保险、福利、公共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创造安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秩序。

社会层面的主体包括社会组织、社区和公民,它们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典范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使典范区建设获得最广泛支持的积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各组织的积极性,才能使典范区建设的各项指标要求落到实处。这要求社会组织遵守法律法规,做到行业自律,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与此同时,社会组织自身也获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认可,为自己赢得适宜的生长和发展空间。公民是建设典范区的有生力量,要从我做起,做好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带动家庭、同事、朋友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提升幸福感,再进一步扩展到整个社会。基层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小环境,是典范区建设的抓手,要通过整合优化街道和社区服务管理职能,推进基层善治,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为典范区建设提供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基层。社会风气是典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舆论氛围,通过宣扬公平、正义、团结、互助、奉献等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为典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氛围支撑,以此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感染社会中的每个人。

企业为社会提品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能够夯实典范区建设的物质基础,成为典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从商人员要做到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企业家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2008年7月20日,总理在广东考察工作与企业家座谈时强调:“企业家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比较中外企业家形象,中国企业家形象得分为66.3分,低于外国企业家的74.5分,中国企业家较为缺少的是一种自律、公信力和个人魅力。企业在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在可持续发展与节约资源、在保护环境和维护自然和谐、在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在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在保护职工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等诸多方面都成为考量其是否健康经营发展的要素。珍惜企业荣誉与名誉;崇尚职业良知;自觉认同并承担道德义务;勇于抉择“小善”与“大善”[8]。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为典范区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燕娜.近五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1):125-128.

[2]张立伟.提升成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钻石体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174-178.

[3]涂绪谋.成都城市精神与中华天地大坐标之关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3):91-94.

[4]刘道明.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推进成都现代文明[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4):64-66.

[5]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文化强省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州学刊,2008,(1):55-63.

[6]许安心等.零售业企业的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1,(7):127-132.

[7]何增科.中国治理评价体系框架初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5):1-9.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7

关键词:安全社区;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推进

为了预防和减少公共社区各类伤害,2002年3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引进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安全社区理念,以期通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安全预防,提高社区人员安全素质,增加其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事故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全健康工作已从传统的部门、行业、单个组织和个人预防发展到社区、城市、社会、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事故预防已从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预防扩大到家居安全、学校安全、运动休闲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和青少年安全、自杀和自残预防等方面的全过程之中。安全社区建设、安全促进等概念已成为事故预防的理念,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区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社区建制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文化背景和全民素质不同,安全社区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存在着差异。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社区,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目前我国社区的现状

1、普及覆盖率低。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社会生存环境、安全生产状况也不尽相同,目前安全社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广大农村和乡镇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

2、社区资源短缺。安全社区作为新生事物,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几乎没有积累,大量的经济组织、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组织与所在的社区仍然存在游离状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出现安全社区建设中“供不应求”的现象。

3、社区资金缺少保证。创建安全社区投入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现阶段社区发展所需资金来源“底气不足”。一是社区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还没有成为政府财政体制性的安排,没有用于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社区筹集资金渠道狭窄,外部筹集和获得的资金很少,资金来源不足。三是企业型社区主要依靠企业的经营状况来投入,资金来源不稳定。

4、居民参与不高。不少居民认为,社区工作是街道、居委会的事情,与己无关,对单位的依赖性很强,对社区的依存关系较弱,缺乏对社区的归属和参与意识。社区活动主体还传统地依赖老年人、病残、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造成居民向心力不足,对社区认可程度不高,远没有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和力量。

5、安全理念狭义。在居民的观念中“安全”的重点主要是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家居安全、儿童安全等内容。“大安全”观念淡薄,还有待于提高。

6、社工素质参差不齐。社区建制起源或等同于居委会或家委会,其职能大多沿用传统的调解邻里纠纷、计划生育、卫生管理等内容,随着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扩充和膨胀,原有的社区工作者难以胜任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出现人员资源短缺的现象。

7、社区管理经验缺乏。社区目前大多处在服务功能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涉及到健康与安全的内容尚未规范化,缺乏安全管理经验,工作职能的扩大和膨胀,使原有的管理和服务不能及时适应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

二、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安全社区标准应中国本土化。各地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分批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安全社区建设思路,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社区、村作为安全社区建设的试点,使安全社区建设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推广面。

2、完善组织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支持、社区牵头、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多元组织网络架框,明确各方面在安全社区中的责任,紧紧围绕“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的主题,以降低伤害、事故为目的,建立项目实施小组,抓好安全促进项目的组织策划与管理设施,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

3、整合内外资源。大力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社区服务团体以及中介组织,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合理运用社区中的安全文化的带头人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找准社区安全工作中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以“共享”促“共建”,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社区安全工作,形成推进社区安全的强大合力。

4、扩展社区功能。扩大社区管理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安全管理和服务理念不只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还要将安全和服务的意义延伸至生命、科学、法制、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广泛意义之中,纳入构建和谐社区和维护稳定的总体工作中。依托社区平台,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满足社区个体化、个性化、多样化居民的安全需求。

5、加强队伍建设。随着安全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行,因此优化人才配置,广开用人渠道,吸收觉悟高、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工作骨干,凝聚集体的力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社区概念中社区工作者的形象。同时要注重社区工作者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才、人尽起用。

6、加大宣传力度。安全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社区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性的卫生、安全、健康、教育、法制、文艺等活动,引导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通过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用多种形式影响人、转变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提高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改善环境设施。切实消除社区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有计划地改善安全设施的配备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的发生,将安全社区建设落实到现场,使安全社区建设覆盖更多的领域,惠及更多的人群,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提升安全社区建设水平,形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和谐融洽的安全、和谐社区,健康社区。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篇8

一、宜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分析

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大部分25项指标,到2014年末,宜丰有多项指标达到或接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同时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仍有部分指标差距较大,需要加倍努力,才能确保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顺利实现。综合分析各项指标,主要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部分指标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如基层民主参选率(现状97%,小康指标要求≥95%)、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现状606.69O,要求≥400O)、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现状73.41%,要求≥60%)、恩格尔系数(现状29.16%,要求≤40%)、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现状2.12,要求≤2.8)、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现状48.01O,要求≥27O)、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现状98.73%,要求≥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状10.15‰,要求≤1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现状95.09%,要求≥75%)、单位GDP能耗(现状0.47吨标准煤/万元,要求≤0.6吨标准煤/万元)、水环境质量达标率(现状100%,要求≥70%)、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现状100%,要求≥9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现状100%,要求≥85%)等。

第二个层次:离目标值较近的指标。如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现状3602.28元,小康指标要求≥4000元)、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现状85%,要求≥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现状79.28,要求80%)。

第三个层次: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比有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现状28008元,小康指标要求≥57000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状28.2%,要求≥47%)、城镇人口比重(现状47.16%,要求≥60%)、社会安全指数(现状92.2%,要求=100%)、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现状79.22元,要求≥15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现状14867元,要求≥25000元)、卫生发展指数(现状77%,要求=100%)。

二、宜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

根据上述指标分析,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宜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是在第三个层次,具体来说:

(一)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指标不足。根据测算,人均GDP到2020年达到人均57000元,保持12.6%的年均增幅才能完成。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5亿元,增长26.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3亿元,增长36.7%,总收入全省排名47位,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但和全市兄弟县市比,经济总量依然处在中下游位置。

(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产比重偏低。到2020年宜丰三产比重达到47%的目标值,每年必须提高3.13个百分点,难度非常之大。一产比重偏高(20.5%),二产占据了“半壁江山”(51.3%),三产比重需快速提升。

(三)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人口比重偏低。2014年,宜丰城镇人口比重为47.16%,与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值(≥6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6年时间内需年均提高2.14个百分点才能实现目标。

(四)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需稳步提高。根据指标预测,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需达到25000元,6年年均保持9.1%的增幅,难度不小。

(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安全稳定任务依然繁重。2014年,宜丰社会安全指数为92.2%,按照全面小康要求,2020需要达到100%。根据指标组成,需要减少刑事犯罪、交通事故死亡、火灾事故死亡、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

(六)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是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14年,全县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79.22元,6年需保持11.23%的年均预算增幅,才能确保在2020年达到人均150元。卫生发展指数,按照全面小康要求,每千人口中需拥有职业医生1.95人(现状1.43人),每千人口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张(现状4张)。

三、宜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

问题就是答案,差距就是动力。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关键是靠发展,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小康社会建设难题。

(一)破解经济总量偏小、人均不足之难,着力推进工业主导产业发展。按照生态循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产业布局,围绕建设“全国优质矿泉水产业基地县、部级新型环保电源产业基地、部级竹加工产业基地”目标,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一是抓产业集群。扶持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及潭山纯净水项目、环保电源、鼎盛微晶玻璃、康替龙竹业、万国矿业、旭锂矿业、江特矿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发展,到2020年,环保电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亿元,利税40亿元;食品医药产业形成3-5个知名品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竹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12亿元;陶瓷及矿产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15亿元以上。二是创新帮扶模式。落实《宜丰县工业园区企业跟踪服务办法》,建立服务企业“日台账”、“服务事项销号”制度,全方位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电、用工、用钱、用水、环保、安全、纳税等方面的问题,让企业在优越的服务环境中发展壮大。三是帮助企业解困。对于一些因市场、债务、资金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出现困难的企业,应实行“一企一策”,采取市场、法律、经济、金融等多种路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可以由司法部门主动介入对企业债务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并灵活采取租赁经营或企业重组等方式帮助企业生产自救,同时全力给予困难企业政策倾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破解三产比重偏低之难,着力推进以旅游商贸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一是依托生态文化优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充分发挥与省旅游集团合资组建宜丰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的平台作用,推进省旅游集团投资开发天宝古村及其周边区域旅游项目,积极探索“旅游+生态文明+现代农业”的旅游新模式,走市场化的路子发展旅游产业。发挥洞山景区、双峰竹海、天宝古村、溪温泉、九天漂流等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引爆点”作用的宜丰旅游新创意、新产品。二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宜丰“五高一铁”(武吉高速、昌铜高速、昌栗高速、铜万高速、武吉铜万连接线,蒙西铁路)交通格局,主动融入武汉、长沙、南昌城市群,以红商城、物华综合大市场等项目为载体,聚旺城市人气,把宜丰建成赣西北新兴商贸物流重地。抓住“互联网+”机遇,着力推进电子商务和“智慧城市”建设。三是做大金融保险业。2014年,宜丰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1.26亿元。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赣州银行、南昌银行相继落户。下一步,在继续引进外埠银行进驻的基础上,支持设立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落户。支持保险业健康发展。

(三)破解城镇人口比重偏低之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着力提升城镇人气,确保城镇化率年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一是做大做强中心城。按照“东扩南移、扩容提质”的要求,以崇文中学开学和城东大道改扩建为契机,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和城南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支路、管网、路灯、游园、酒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将中心城区建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开放型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二是推进镇村联动建设。以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依托天宝古村景区、溪绿色长廊、九天旅游景区、景田百岁山二期等一批项目,发展山区生态经济,进一步强化潭山、天宝、黄岗山为一体的镇村联动这个县域次中心功能,跟进同安镇村联动建设,打造山区特色旅游小镇,实现山区集镇集群式发展。三是做美做靓乡村。以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公路沿线秀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全力将新农村、秀美乡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向纵深推进,并逐步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场),实现工作常态化、机制长效化。

(四)破解城乡居民增收难题,加快富民产业发展。一是发展农业富民产业。抓好“一园四带”建设,拉动一批农业特色富民产业发展。“一园”即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投资1.5亿元的北京融青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000人以上。“四带”即绿色有机农业带、油茶产业升级带、肉牛产业发展带、毛竹产业富民带,力争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达到75个以上,新增有机农产品基地1万亩。推进正邦油茶科技示范园建设,全县油茶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高产油茶5万亩以上。鼓励肉牛产业发展,培育养牛大户50户以上,全县肉牛存栏突破3万头、出栏突破2万头。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发展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工业园区企业稳健发展,保持鹰美制衣、中杰鞋业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稳步发展态势,加快工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确保2020年县工业园区解决就业人数4万人以上。三是发展三产服务业促民增收。突出旅游商贸服务业给居民增收带来的拉动效应,增加居民来自第三产业提供的收入。通过多措并举,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9.1%以上。

(五)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提升安全稳定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切实加强交通运输、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抓好人员密集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跟踪落实、挂牌督办、追究问责等长效机制,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化、常态化。加大基层平安创建力度,发挥“三网”体系作用,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上一篇:畜禽养殖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乡村财务一体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