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3 23:18:39

社区体育论文

社区体育论文篇1

通过职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理论和技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够进行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组织指导工作。而更为重要的是社区体育的硬件设施明显的匮乏,需要借助于职高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时,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要加大对社区体育的研究力度,促使社区体育具有教育性,而职高体育具有社会性。

2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资源共享策略

2.1将职高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开放

要将职高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开放,这样丰富社区体育资源。职高学校的体育教师和技术人员向社区输送,去培养和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弥补了社区体育的教练不足问题。也职高体育组织机构服务于社区体育,以便逐步构建社区体育的组织机构。要鼓励职高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创造活力,也为职高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也能够为职高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2.2加强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组织机构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应建立组织机构负责协调和制定发展方案,职高学校和社区选派代表负责进行资源共享的合作事宜,使双方的互动合作更加紧密和有更多的收获。

2.3社区体育为职高学校的体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社区体育组织机构可以动员社区内企业单位进行捐助,改善职高学校的体育设施,促进职高体育得到社会支持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够推广和宣传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如舞龙、跳竹竿等。这样能够丰富职高体育教学内容,提高职高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优化了职高体育教学内容。

3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两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定位的方向不同,其体育功能和结构内容也不同,这样造成对两者互动的体育功能研究不足,使得两者互动操作出现盲目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发展。这样的结果造成了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实践与理论上的脱节。另一方面,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紧密合作,缺乏社会公益性支持。

3.2建立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原则

为了能够确保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合作互动良好发展,必须建立两者的互动原则。一方面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原则,只有确保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作为参与的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另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原则。该原则是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合作的核心,双方的合作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互动促进。提高合作能更好地推广体育文化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使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都能够享受资源,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

4结论

通过对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分析研究,得出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具有现实性,职高学校为社区体育提供了运动的器材设施和运动场地,也培养了体育教练。而社区体育成为职高体育进行实践研究的平台。要共同促进职高体育的社会化发展和社区体育的教育化发展。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合作,需要一定的理论进行支持,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社区体育要提高教育的科学指导,形成适应社区体育与职高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为了能够促使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就需要得到社会支持,从硬件设施和软件、人力资源的投入,也需要从舆论思想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全社会的体育教育意识和健身的良好习惯。

社区体育论文篇2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传统教学与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传统教学大纲对体育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限制,针对新课程标准留给体育教师较大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提出帮助体育教师如何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课程和教学是内在统一的,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则是具有体育文化价值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就是向学生明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

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价值,是实现课程理念和性质,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需要,是实施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与世界潮流同步的需要,是发挥地方教育、教师优质资源、创新和发展体育教育的需要。

一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1过多的刚性“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对教学大纲全国统一,对全国所有的学生的要求一致,传统的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定,实际上忽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性这样的国情,由于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学校、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场地设施、体育经费等方面的差距很大,这样的刚性“控制”不能使各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有特色的开展体育教学。

1.2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发挥

1.3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积极作用

2.1弹性的“规范”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标准》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依据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这也就是说,《标准》考虑到了在我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各地区间文化传统不一(即便是同一地区内也存在经济文化等不平衡的情况),各地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器材条件不一,过于的统一只能局限了各学校的体育特色的发展。

2.2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它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若干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若干件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而不是规定,这样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提高基本素质就可。

2.3选择教学内容的自增大

《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更是强调了选修课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受过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一专多能”,学生按项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自身所长担任教学,进而可以自主的选择合适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专长,学生虽不能完全按照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但也是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的。

三体育教师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

3.1从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筛选、改造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体育工作者的几代人的劳动结晶,在体育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要以

传统的教学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种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对于那些一直沿用竞技运动的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这样都有助于学生的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论文关键词]社区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

[论文摘要]总结了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下沿袭已久的单位、行业、系统为组织形式的封闭格局,满足了人们在业余时间里就地、就近参加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的需求。当前的社区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体育普及性、大众化、全民参与的特点,人群以体育为依托,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密切了邻里关系,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期望对我国未来的社区体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城市中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是以城市社区内居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体育,其包含有城市家庭体育、老年社区体育、厂矿、团体、机构、政府组织的体育等,兼含有城市职工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是在一定城市社区地域内进行的体育行为的总称。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一个新兴的、非常活跃的活动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行业系统等的纵向关系,建立起新的社会体育横向联系,创造了社会体育的新模式。

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居民以单位为其社会空间的组织基础,单位是控制和调整整个社会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单位制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分化,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成为居民重要的社会空间。在此条件下,我国的社区体育应运而生,在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和全民精神运动的基层载体,尽管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区体育发展受到社区本身发展的制约。一是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影响着社区体育功能的发挥。二是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志愿服务活动少且不稳定等因素仍然制约着社区体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缓慢,提供的体育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存在体育服务水平和体育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同。四是社区体育建设工作合力不够,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培育。五是有些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知度不高,对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也缺乏积极性。

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体育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开展[2]。德、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开展的情况较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的。在我国,社区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组织职能调整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体育管理的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体育的发展应该与我国快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最后,我国的社区体育建设尽管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除了由街道社区体协等体育组织的一些活动之外,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社区体育活动无论从质量和服务上都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缺乏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况的、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二、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分析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社区体育俱乐部,唐建军等对国外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状况做了详尽的阐述[1]。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各国的发展轨迹不同,但是国外社区体育俱乐部都采用自主经营和政府的扶持相结合的形式;都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在有关社会公益事业运行的法律政策规定范围中进行其经营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采取自愿性和大众性的原则等。这些特点和经验对于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国作为经济增长迅速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社区体育的机制探索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2008奥运会的举办也给我国发展社区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始于2000年,我国的社区体育定位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自觉地行为为主,很少独立的开展活动。没有体现出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和我国体育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法律、法规的修订过程中应明确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职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相同的法律地位。

(二)困扰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社区体育设施相对薄弱。社区体育设施的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国家需要运用政策、法规使社区内的企业、学校等的体育设施公共化,并给予一些管理、维护的费用,以此来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难题。

(三)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应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政策和税收等手段鼓励社区体育俱乐部尤其是退役的职业运动员组建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能够带动社区体育的发展,为竞技体育提供大量的基础训练和人才储备,同时也是解决我国退役运动员出路的一个良好办法。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保证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区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和建议。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也将成为我国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唐建军,孟涛,李志刚等,英、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1,22(3):8-11.

社区体育论文篇3

1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钱学森等认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 Complex Uiant Systems)的主要性质可以概括为:1)开放性—系统对象及其子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复杂性—系统中子系统的种类繁多,子系统之间存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交互作用;3)进化与涌现性—系统中子系统或基本单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整体上演化、进化出一些独特的、新的性质,如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某种模式;们层次性—系统部件与功能上具有层次关系;5)巨量性—数目极其巨大仁’〕.由于农村社区体育是以社区作为系统单元,通过社区内的多元主体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多形式、多层次的交互作用与联动发展,以全民健身计划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实现物质、信息等多种资源开发与共享,将政府、私人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多元力量进行整合,有效供给社区体育服务及产品,满足农村社区居民多样化体育需求.因而具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性质,可以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此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必然涉及到内外部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促进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有必要弄清影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当前状态,从而能够有的放矢提出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文借鉴了李国(2012声〕、胡庆山与王健(2006等学者有关农村社区体育以及群众体育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区)标准》、《浙江省村级体育俱乐部标准(试行)》、《浙江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形成《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的初稿,咨询上海体育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7位群众体育研究领域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并依据专家所提出意见进行修改,随后选择杭州下辖的淳安县农村社区进行了小范围问卷调查,再根据问卷调查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修订,最后由课题负责人选择所在单位浙江省内籍贯本科生或研究生约30名,邀请省统计局有关专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技能培训,主要依据行政区域的划分并按照随机分层原则,于2012年暑期组织学生在浙江省内的淳安、象山、平阳、江山、庆元、浦江、海盐、安吉8县对农村社区居民、体育指导人员、体育社团组织成员以及政府体育组织机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6份,有效回收率为71.6 %.

1.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的信度,主要是运用SPSSl 9.0软件进行Cronbach's Alpha系数的信度检验.通过检验发现调查问卷中的21个解释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38,从而表明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即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比较可靠.问卷效度主要采用专家评判法,邀请上海体育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7位群众体育研究领域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以及内容效度进行百分制评分,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与内容效度.

1.3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分析框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分析框架(见图1),囊括了影响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生类变量从生个不同方面与角度描述了影响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互补又不冲突,较为全面.更重要的是,生类变量具有理论基础与李国(2012〕、胡庆山及王健(2006)等学者的现实研究成果佐证.该分析框架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影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条件:需要制度、文化、物质、组织生类变量条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甚至全部,否则浙江农村社区体育难以发展.此外,该分析框架引入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强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促进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要“制度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物质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配合.

1.4 影响因素分析

1.4.1 “物质环境”因素

对于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而言,由资金、体育场(馆)、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物质环境是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硬性保障.根据调查,目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资金扶持方面浙江体彩公益金提取比例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3000,但仍有部分县(市、区)体彩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比例,有些县(市、区)甚至还用体彩公益金来平衡财政预算,弥补财政投入不足川.根据调查了解,平阳、江山等体育强县(市、区)的私营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经常赞助支持所在社区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同时这些体育强县(市、区)在村级提留中设立了文体经费支出项目,从而能够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浙江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浙江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然而根据浙江省体育局数据,当前浙江省各地行政村设有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场的只占总数的8500,距离100%完全覆盖的建设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浙江农村地区原有的分散型居民居住形态向集中型城镇居民居住形态发展,农村居民人日日益集中于城镇社区,因而依托城镇公园、绿地、广场建设的体育健身广场、全民健身路径、体育文化活动中心等体育设施日益受到农村居民青睐,然而就本文实地考察的情况,目前这类体育设施配置率不足5000,不能充分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1.4.2 “文化环境”因素

对于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言,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各类健身文化知识、体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与推广普及工作是促进该系统发展的基本软性保障.著名社会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其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现代西方社会实际上是并存着三个不同的权力领域:政治、经济与文化川.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根据浙江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目前浙江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9.3年,农村居民中初中文化程度人日占总数的20.100,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日占总数20.30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日仅占总数1.300.农村居民中小农经济意识、封建迷信思想较为盛行,距离“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对农村社区体育观念、意识、知识的宣传、推广、普及形成较大难度,导致健身文化与体育消费理念尚未形成,阻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

1.4.3 “组织环境”因素

促进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并发展成为自我有序发展的自组织系统,有赖于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的良好通畅,从而不断从外界引入信息、资源促进系统自身发展.1991年浙江实施县级机构改革后,给浙江体育职能部门带来一定的冲击,浙江省一些地区的县级体育部门与教育文化部门合并,致使体育工作被严重削弱.根据本文实地调查走访,当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人员90%以上均是非正式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中接受过比较系统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专业训练的仅占30%左右,因而不能很好地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服务质量不够高,从而使得一些体育服务项目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并且由于受到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考虑,许多乡镇体育指导员在处理体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时思想波动大,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工作情绪和状态很不稳定.

1.4.4 “制度环境”因素

制度环境因素对于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进行介入和解决,提高各级体育职能部门以及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系统有序发展.就现实而言,当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的主体、职责、权利范围等尚未通过法律、法规条文予以明确,农村社区体育资源仍然按行政管辖范围予以计划性下拨的运行模式,如何调动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力量及资源来供给社区体育服务仍然缺乏制度规定和保障措施.其次,目前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要借助学校体育资源,然而农村学校体育与社会共享问题,虽然目前已出台多项建议和意见,但是各种实施操作层面的保障制度并未建立与健全,例如学校体育资源使用补贴制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社区成员的各项资源投入,如何对乡镇企业投入社区体育发展给予政策引导和实施税费减免仍然悬而未决.最后,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对于浙江农村社区体育而言就是需要摆脱与城市社区体育相比政策少且落后的不均衡状况,政府体育部门应加大政策投入,然而就现实而言,目前浙江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所获得的政策支持还是大于农村社区体育,例如根据本文所搜集的资料,目前浙江颁布的有关城市社区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文本数量之比大致为7:3.

2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所谓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农村社区委员会引导,将乡镇作为重点,自然村庄作为主体,在合理运用村庄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为增强农村社区居民体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就近开展的农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2.1 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所谓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就是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作用,引导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信息、资源流动与集聚,共同致力于浙江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离不开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规划目标,以及相关体育政策,以引导地方根据本地区农村体育开展现状,结合本地区体育资源优势,确立适合本地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方式.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体育事业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需要把体育事业经费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投资计划,将公共财政投入均衡发展运行机制作为物质支撑,构建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区体育的均衡发展运行机制,此外还应多渠道筹措农村体育发展资金,调动全社会参与办体育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建设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已建场地的管理与监督,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已经由既往的行政化治理模式演进到自治化治理模式,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也需要步入到自治化的发展道路,由此需要政府引导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协作,通过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激励政策来调整和理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多元主体各自的责、权、利.最后,为准确的确认社区居民体育需求,高效供给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要建立高效顺畅的需求表达机制,该机制的运行主要依赖于乡镇人大代表、农民体育协会及体育社团的交互作用与合作.

2.2 打造体育特色文化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基因,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并依据新型城镇化要求以及当前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开发和设计具有鲜明农村特色的体育项目,将能极大地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这是打造体育特色文化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内涵.由此,需要根据浙江农村社区的民俗体育资源、特色运动健身节庆活动、特色农民运动会(展)等体育特色资源,促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农村特色的社区体育事业,培育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特色体育文化之乡”(见图3).在内容开发和实施方面,首先,可以开发利用具有浙江特色的民间、民族和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如嘉兴的惯牛、船拳,平阳的六步拳等,引入现代竞技体育的理念和方法对民间、民族和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竞技化处理,在农闲和节庆因地、因时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民俗表演等活动.同时建立村级体育比赛制度,从而调动与发挥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并能在农村社区居民中有效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社区体育社会化和生活化发展.其次,从区域地理环境特色出发,合理开发极限运动以及新兴健身运动项目,例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浙东可以开展海钓等海洋体育项目,浙西可以开发登山、探险等项目.还可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交通网络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的契机,加强绿道体育建设.最后,目前浙江的义乌、嘉善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均已引入了C'BA和中国女子职业排球联赛,在当地引发了体育热潮,浙江其他县(市、区)也可考虑引入职业体育赛事或高水平企业邀请赛,活跃当地体育文化氛围,带动社区体育发展.

2.3 开发特色体育旅游的浙江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社区体育论文篇4

 

1.1从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社区体育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总体而言,社区体育理论相对地滞后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发展。尽管社区体育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社区体育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推进。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是加强理论研究,而且己经具备了研究的条件。

 

1.2.从社区体育面临的问题来看,需要理论说明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体育形态,它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给以理论说明,使之逐步完善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1.3从社区体育发展的态势和走向来看,需要理论指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框架体系,重视社区体育发展应用性研究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拓宽社区体育发展的学科视野。这种研究对于构建既能反映社区体育的实际,又能指导社区体育研究的社区体育学的构建,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1.4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来看,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实践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的途径,社区体育将融入小康社会的建设之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搞好社区体育建设,对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的重要实践意义。1.5社区体育自身建设与开拓发展需要理论基础不断揭示与深入地认识社区体育理论形成的动因,有利于加快社区体育理论的构建。社区体育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有内在的动力,又有外在的作用力。其内在的动力是直接萌发社区体育理论形成和促进其孕育、崛起及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外在的作用力则为社区体育理论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催发其胚胎发育成长。同时,外在的作用力又转化为新的内在的动能,促进社区体育理论的创建。

 

社区体育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亟需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加厚基础,开拓进取。加强基础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不断创新理论、技术和方法,拓展社区体育理论的研究范围,提高研究深度。在社区体育理论研究过程中,亟需对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加以探索研究,

 

2构建社区体育理论框架体系的主要原则

 

2.1基本国情与具体社情相结合的原则社区体育理论研究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理论模式,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又必须从我国城乡基层社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涉及到社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组织、行政管理、街区分布、服务系统、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的情况。当然,从实际出发而构建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不拒绝国外的研究成果。

 

2.2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原则在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构建时,从社区体育所涉及的每项内容做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结构、体育改革、社区变迀、体育生活化、社会化、小康社会建设等对社区体育有影响的做宏观的研究。2.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坚持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的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观点,在对社区体育组织、群体、社区体育制度、社区体育方法等做静态结构分析的同时,又要做动态结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区体育理论的全面性、科学性。

 

2.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社区体育理论研究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社区体育发展中的理论问题,揭示社区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二是研究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为社区体育发展服务,促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进程。

 

3社区体育理论体系的创建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是指研究社区体育的性质、特点、结构、功能、关系、管理、运行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社区体育的观点理论化和系统化,由六个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但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理论体系。

 

3.1社区体育建设理论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践的途径。社区体育建设论主要是对社区体育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体育的功能,解决社区体育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重点研究社区体育环境建设、社区体育服务建设、社区体育文明建设、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等,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地域性、计划性等特征。

 

3.2社区体育基本理论主要是从宏观角度阐述社区体育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方法、指导原则、运行机制等,以及社区体育在中国产生的必然。是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社区体育性质、特点、功能的高度概括。

 

3.3社区体育关系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今后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社区体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要继续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必须在工作中处理好社区体育与区域特色的关系、社区体育与社区规划的关系、社区体育与物业管理的关系、社区体育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等几个关系。即社区建设是物资基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发展的动力;政府的主导和投入是活化剂,全民参与是活动的主体。

 

3.4社区体育发展理论关于社区体育发展有很多理解,认为社区体育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社区体育变迀的目的。社区体育是实现一种目的的“方法”,凭藉这种“方法”完成社区体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特定目的。也有人认为社区体育发展由一个个项目计划,即‘方案”构成的,每一个“方案”都是根据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来的,通过完成这些“方案”来达到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的目标。甚至有人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一种“社会运动’,它致力于社区整体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学,涉及到不同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选择和社会理想。131

 

我们认为社区体育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社区组织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体育的问题,改善社区体育环境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加强社区体育参与意识,培育体育情感、体育人口确立新的体育形态、推动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和小康体育形成的过程。|4]

 

3.5社区体育模式理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在现阶段主要指在街道办事处和居住小区的辖区内,在农村是指乡镇和自然村,以自然居住生活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资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社会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可以从社区体育概念和社区体育发展概念中推断出来。从社区体育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区域模式;从社区体育发展概念出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可归纳为计划变迀模式、政府授权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文化创新模式。

 

前两种模式是从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模式引申出来的,所以叫存在模式;后四种模式都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所以叫社区体育发展的功能模式。小康社区体育理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既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机遇,又为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小康的体育方面实践,首先从社区体育开始的。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体育仍将是21世纪前5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热点。

 

社区体育具有多功能、多维度的社会文化现象,小康社会社区体育应以社会评价指标为衡量标准,主要包括资源配备指标、社区体育发展指标、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指标、社区体育社会功能指标等。

 

4小结

 

社区体育论文篇5

关键词:吉安市,社区体育,现状,对策

 

1.前言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由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吉安市吉洲区五所小区西苑小区、星港澳园小区、天龙小区、世纪花苑、创天丽景城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和知网等获得关于社区发展的期刊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国内社区体育方面论文20余篇,阅读了相关报刊资料和相关文件,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 对吉安市吉洲区四个社区的体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

2.2.3访谈调查法 针对问卷中设置的问题对部分社区居民、居委会干部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和个别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社区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和项目选择情况

我市吉洲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根据抽样调查(抽样数为200人),54.0%的人表示经常参加,28.5%的表示偶尔参加,17.5%的表示不参加。该调查表示我市吉州区居民追求健康的意识较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较大,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这可能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有关。另一方面,我市吉洲区居民锻炼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前几位依次是跑步,乒乓球(各占20%),散步,羽毛球,和篮球(各占15%),而参加太极拳、武术,健身气功,民族舞蹈,等传统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合计15%)。

3.2居民锻炼场所与体育消费状况

根据统计显示,社区居民多选择在公园(占25%)、广场空地(占20%)和公共锻炼场所(占25%)进行体育锻炼,成为社区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但是,在对社区锻炼存在的问题的回答中,40.5%社区居民认为可锻炼的场地太少,32.5%的居民认为场地器材设备满足不了社去居民的需要。为此,造成很大比例社区居民只能在自家阳台或街道路边锻炼状况。另一方面,我市吉洲区居民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有限,主要用于购买健身器材前六位的依次是羽毛球,跳绳,乒乓球,哑铃和篮球,跑步器材。在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情况下,居民购买一些健身器材,是满足自我健身锻炼的保证。

3.3社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和居民自主锻炼情况

调查表明,有40.8%社区居民认为所在社区从未组织体育活动。可见,作为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职能尚未充分挖掘;另一方面,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究竟何原因,社区居民普遍认为工作较劳累没有时间,或者运动场所条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论文参考。居民自选锻炼的时间一般选择早晨或傍晚,分别为73.4%和23.1%;在调查对“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对话中,有一半的居民每次锻炼在三十分钟以下,只有部分居民在六十分钟以上,在调查“每周锻炼次数”的对话中,只有少数的居民在三次以上。由此可见社区居民长期性和持久性锻炼缺乏,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普遍的不足,也表明我市吉洲区参加体育锻炼持久性的人口比例低。我市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是以行政为主导的纵向结构组织管理体制,是在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体育组织参与下的管理。论文参考。街道办事处设有文化站或其他人员来兼管社区体育,没有一个街道设立专人管理社区体育。我市吉洲区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上职责不明,是导致我市当前社区体育发展滞后最直接的因素。

3.4居民对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100%的居民认为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人际交往、改善邻里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生活方式、增进居民共同意识、促进社区繁荣、有利于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维护社区安全团结。这表明,我市吉洲区居民对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意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搞好我市社区体育工作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市社区体育活动主要有是群众体育活动点进行的日常性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项目和活动场所的选择相对局限;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数量不多,组织活动少,相互间缺少联系和交流。

4.1.2吉安市吉洲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而居民社区意识薄弱,对社区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感不强。

4.1.3我市社区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社区体育经费缺乏,场地设施不足,管理制度不全面,指导力量不足等,另外,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和健康投资观念不强。论文参考。

4.2 建议

4.2.1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市、区人民政府文化部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的工作中,要重视社区体育的开展。要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对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意义,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的正确导向作用。

4.2.2加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体育主管部门与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联系,共同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多考虑其综合服务功能,把一些体育设施建设到人流量大、居民乐于前往的公园、如在白鹭洲、仁山平公园等、广场、绿地中,使居民的休闲与健身融为一体,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场地公园化。

4.2.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使社区体育活动资金保障有力。根据《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吉洲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应制定全民健身与社区体育建设的投资规划。

4.2.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式,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我市吉洲区社区体育应建立一种符合吉安市吉洲区实际的,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变上级评价为主为社区成员评价为主是当务之急。形成“以全市体育主管部门为龙头,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社区体育组织为载体,以居委会为基础,以市民健身站为阵地,以各项群众健身组织为带头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管理制度,加强对社区体育人、财、物的管理,使我市社区体育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的轨道。从而更好的推动吉安市吉洲区社区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潭.社区体育运行简论[J].体育与科学,2002,23(1):17-20.

[2] 骆媛,张力.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07):898-900.

[3]杜雪峰.小康社会社区体育市场表现特征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 ,22 (3) :29-31.

[4]李井平.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12-15

[5]范国振,张宏,梁恒.广东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148-151.

[6]钱文军.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研究[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41 (3) :861

[7]魏争光,杨建设.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33-34.

 

社区体育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 体育 教师资源 体育指导员

80年代末,我国社区体育兴起,群众体育回归社区,这是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群众体育回归社会的变迁,必然带来社会内部结构的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正是在这种社会变革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社会职责是: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者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人们进行健身、娱乐、康复等活动;协助开展体质测定、监测、评价等活动;承担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

1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

近年来,群众体育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主要内容,以“我运动,我健康”为宗旨,紧扣“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水平”的目标,群众性体育活动蔚然成风,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锻炼意识、健身条件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完善,健身项目越来越丰富多彩。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已从小康水平向富裕型过渡,双休日、节假期日使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对良好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追求,对社区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区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在发展社区体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他在指导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活动者的身心健康、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稳定社区的生活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 体育教师充当体育指导员的主要优势

高等院校作为城市社区的组成部分具有人才、场地、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建设好高校这个文明社区,进而辐射其所在社区,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真正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更好创建科学、文明、健康的活动场所。因为大学体育教师运动经历较长,技术水平较高;文化科学知识较丰富;接触的东西是比较前沿的,更新能力更强;其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所以,体育教师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列,必然增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1 利用体育教师专业优势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整体指导能力

2.1.1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经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业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广西为例)1,调查表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48.5%,41~60岁的占39.1%,60岁以上的占12.4%。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中青年为主。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调查显示,在我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当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36.5%,中学学历的占52.0%,中学以下学历的占11.5%。表明了当前我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程度结构不甚合理,低学历层次的比重太大,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技术等级偏低。从事体育工作5年以下的占74.4%,从事体育工作5-10年的占21.3%,10年以上的占4.3%。工作资历浅、工作年限较短,缺乏组织与管理。总之,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年龄偏高,工作年限短,经历不足,缺乏组织与管理能力。学历层次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针对性地提供体育保健和运动处方等方面的能力较差,真正能够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作用的非常少。

2.1.2 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它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理论与方法的体系。社会体育的发展,既需要对社会体育客观规律概括而成的科学理论,也离不开社会体育目标和任务实现的各种有效方法。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掌握体育锻炼的理论与方法、体育比赛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体育比赛的原理、赛制、计划与编排、综合性运动会的组织以及比赛各环节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等、必须掌握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为体育活动者进行科学的指导,让活动者得以进行科学的锻炼。

2.1.3 高校体育教师的独特优势

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教学机构,体育教师在这个教学机构中学习体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各个体育项目等,努力成为优秀的体育教师。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基本上是体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育,而且在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从理论上形成新的教法体系。因此,高等学校聚集了大量体育专业人才,其人才不论专业种类及理论知识、人文素质等方面都会起到组织、引导功能以解决社区无人组织,人们余暇时间无事可作的问题。如果体育教师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中,这无疑弥补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水平低下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指导能力。

2.2发挥体育教师的教育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属当务之急。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具备了培训的能力和条件,且利用高校资源搞培训完全符合“社会体育社会办”的新思路。

2.2.1 加强大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极其重要的。在校期间,体育教师除了指导训练,更要深入到学生社团、协会,培养有体育专长的学生,发挥他们的作用。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组织他们深入到其它专业,负责指导其它专业体育活动的开展,以便使他们在个人能力和指导技巧方面得到锻炼提高。在促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同时,也为他们走向社会开拓就业道路。

2.2.2 加强大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

所谓体育综合能力,就是体育的理论知识、技能、智力、组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运用能力。体育老师在教学改革过程除了注重对大学生自身锻炼方法和技术技能的培养外,更加强了体育理论知识和组织指导及管理能力的培养,而且,现今大学生具有较全面的基本知识,在体育教师的培养下基本能满足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如能对大学生加以培养,势必能够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但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而且还具备指导社会体育的能力。

2.3 运用体育教师的组织优势传播文化、引导健身意识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术、技能、理论知识,课外进入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意识。随着学生走向社会进入社区,他们既成为体育的实践者也是体育的宣传员。通过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教育,引导其对社区体育的重视,并通过他们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动员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社区体育活动中,使学校里的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得到有效传播。文化知识的熏陶,可以刺激人的意识形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人的行为。学校内的“人文精神”在社区的广泛传播,将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除了职业体育指导员之外,应该有更多的体育教师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仅要走出课堂,进入学生社团,还要走出校区,进入群众社区当中。高校体育人才济济,是社区体育开展活动、培训、辅导最为理想的依托。高校体育部门与当地社区管理部门相互联系,派出优秀教师担任体育指导员,帮助他们策划、组织各种俱乐部或活动中心,开展适合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并帮助培养社区体育骨干,使大多数人从盲目锻炼走向科学锻炼。

3 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性和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推进作用,巩固和提升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鼓励给社会体育指导员适当的报酬,提高其待遇。

(2)拓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渠道。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体育高等院校的师资优势,联合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尤其是培养在校体育专业学生,使其加入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3)发动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学生社团活动,把科学的锻炼方法、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技能理论传播给社区居民,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健康、文明、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和交流、培训活动,积极引导更多的居民参加体育活动。

(4)利用高等院校人才、场地、教育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培训辅导。高等体育教师应研究如何在完成教学、训练的同时,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在完成对学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办各种培训中心、体育辅导站,引导社区体育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实行有偿服务、合理共享,使高校体育向社区体育延伸。

4 结论

由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既有利于造就一支大规模的、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以适应全民健身事业的需要;又有利于高等院校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的潜在优势,使之迅速转化为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实优势,使现有的人力、物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此,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造就一支大规模和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芳,温织琳,黄东等.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体育科技.2005(4).

社区体育论文篇7

关键词:健康素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社会学;健康管理学;社区教育

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与性质

1.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概念与社区教育学和健康管理学具有内在的联系。要明晰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概念内涵和性质,首先应明晰社区教育学与健康管理学概念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用的范围来看,它是专门研究社区教育过程中社区居民健康情况和规律的科学。因此,要探讨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就离不开探讨社区教育学和健康管理学的概念内涵及本质,以及探讨二者之间的本质性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社区建设所出现的教育问题成为崭新的课题。历经20多年的探讨,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概念达成了基本的共识。2006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社区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对“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概念内涵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叶忠海教授据此认为:“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是社区发展本位与社区人终生发展本位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2]国内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应该把社区教育的国际性概念与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教育实践相结合。他们认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社区为主体,面向社区全体民众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过程的集合体,是社区全体成员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拥有、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享有的一种教育体系。”[3]提出社区教育的实质,是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活动及过程。根据国家标准及目前国内外专家对社区教育概念的共识,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社区教育实践经验,社区教育概念内涵,应包括在各级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及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协同实施,充分整合一定区域内的文化、教育和培训资源,引导社区各类人群广泛而自觉参与的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活动及过程。健康管理是古老的教育活动之一。从中外教育史发展看,自人类教育现象产生,就存在着健康管理教育活动及健康管理教育理论。健康管理思想存在于众多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华佗说:“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健康管理思想也存在于众多西方古代医学文献中。希波克拉底说“能理解生命的人同样理解健康对人来说具有最高的价值。”古罗马医生盖仑说“健康和疾病与人本身的意愿和行动能影响的六个因素有关,即空气,运动和休息,睡眠和觉醒,食物和饮料,满足和疏泄,情绪性兴奋。”西尔斯是1世纪的罗马大百科全书式学者,他认为“医学实践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生活方式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通过手(术)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就是在营养,穿着和对身体的护理,进行锻炼和锻炼的时间长度,按摩和洗澡,睡眠,合理限度内的性生活方面提供健康方式的处方和建议。”那么,何为健康管理?何为健康管理学呢?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狭义的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是指基于健康体检结果,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处方),据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4]。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dCare),其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在我国,健康管理还是一个新概念,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服务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在我国,健康管理服务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健康管理师”来提供。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根据规划,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5]。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提出及发展是最近20多年的事。健康管理学,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的全过程[6]。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弘扬“治未病”传统思想,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即用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7]。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特有的健康情况与探讨健康教育规律的科学。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与健康管理学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健康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健康管理学在教育方面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教育学,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具有特殊的地域范围、特殊受教对象、特殊教育内容、特殊教育方式方法等。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研究一定区域社区居民终身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素养教育规律的科学。首先,它是一定区域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它不是对社区健康管理情况的全面思考,而是从健康素养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教育方面的健康管理分支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构成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来源于具体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反过来运用形成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指导社区健康管理教育实践活动和过程,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功能的最大化。其次,就其理论形态来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管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和综合渗透的结果。它是健康管理学的一个分支,遵循健康管理学的一般规律,但它主要探索一定区域居民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特殊规律,探讨社区终身教育与学习活动及过程的健康素养管理活动,社区健康素养水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不同类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中主动发挥社会作用的特殊规律,等等。最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又是教育学在社区健康管理教育领域的贯彻和运用。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作为特殊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样遵从教育学所揭示的一般规律,要根据教育学揭示的社区教育本质特征,贯彻社区教育目的,遵从教育学揭示的社区成员学习心理规律,以及社区教育教学规律等。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也要借鉴现代社会学的理论方法,现代社会学对现代社区的研究,及其对现代社区发展规律理论的探讨。然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并不是管理学、教育学与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机械叠加,它从当代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出发,把健康管理理论、社区教育学理论及现代社会学理论融合而生成新的理论形态,它既不是管理学的健康管理教育理论的再现,也不是教育学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复述,它具有全新的理论形态价值和实践意义。

1.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性质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健康管理学的健康素养教育与社区教育学相互融合的结果,它既涉及健康素养问题与教育的结合,又涉及健康素养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培养一定社区不同人群对于健康素养的认知能力,发展一定社区不同人群正确地获取和理解健康素养以及意识到健康素养重要性的能力;二是培养一定社区不同人群根据健康素养教育的规律创造或改善内外条件、主动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三是通过引导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生活的向往,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性质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它是现代健康管理学与现代教育学相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它必须借助于健康管理学的教育规律、原则、方法,将健康素养教育作为途径和媒介,遵从管理学的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对社区终身教育与学习活动和过程,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按照管理的规律进行创造的能力。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借助于健康管理学的理论、规律,解决社区终身教育与学习活动和过程的健康素养教育问题。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既是健康管理学理论在现代社区学领域中的运用,也是健康管理学向社区教育学领域渗透的结果。其次,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健康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健康管理学的子学科。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既要体现健康管理学的基本规律,也要体现健康管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但是,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以一定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和过程为对象的,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全面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如果离开了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对象与目的,就会把它混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教育学,也就不可能发现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特殊规律。但是,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绝不是健康管理学与教育学内容的机械结合,而是在促进现代社区建设目标下,在当前我国社区教育所提出的现实问题的催促下,对这两种学科进行深层融合所催生的、具有新研究方向和领域的独立学科。最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中介性学科。一方面,它以健康管理学、现代社会学和社区教育学理论为基础,它的理论源于健康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综合、深度融合,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它要研究健康管理学的健康素养教育方面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使健康管理理论受到社区教育实践的检验,使健康管理学的具体健康素养教育理论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得以拓展和成熟。

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特殊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得以确立的根据。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8]根据这一规定,何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活动和过程的特殊矛盾性?健康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在于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其核心是健康观念教育与健康情感的培育。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把健康管理学的一般规律,运用于一定社区范围终身教育活动,指导一定社区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及不同健康管理需要的人群,树立正确的健康素养观,培养社区居民正确获取和理解健康素养,主动创造或改善内外条件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从而引导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区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因此,紧密结合一定区域社区发展,培养社区不同类型居民正确的健康素养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健康技能,就成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特殊性的研究对象。可以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就是研究如何结合一定区域社区发展状况,通过引发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活动,引导社区人群形成基本相同的健康管理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健康技能,促进社区人群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从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既不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教学,也与一般的教育学有区别。一般的健康管理学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专业医护工作者,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对象是一定区域社区居民,通过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事物和人物进行健康管理教育。它也不同于一般社区教育学。因为一般社区教育学探讨社区教育对象、教育规律、学习者的动机和心理、社区教育课程模式和设计等,而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主要从培养一定区域社区居民在健康素养方面大体一致的正确的健康管理观的角度,探讨社区教育的各种文娱活动、日常生活修养,以及“谋生”和“乐生”教育培训活动中健康素养的观念渗透等问题。

2.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范围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发展概况、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实践应用等。一是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发展来看,正如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意义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也发端于西欧和美国。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作用的加大,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观上要求教育实现民主化、大众化、职业化、继续教育化和终身教育化。伴随这一客观要求而来的,是发达工业国家的教育改革。以美国为例,1902年,世界上第一所两年制初级学院在美国成立,也称作州立学院或社区学院。该学院全部由地方和州的税收经办,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的补充形式,为美国居民提供“人人能入学,为人人服务”的学习平台;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论的国际教育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该思潮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教育总署结合终身教育理论,提出“生计教育”理论,打通了普通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的阻隔。美国社区学院既担负着职业教育和为正规大学输送合格学生的重任,也担负着培育社区各类型、各年龄段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管理观念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概念内涵得以拓展和深化,其意义与实践活动越来越接近于国际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同时又带有中国特色。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与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9]。而我国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起源于我国政府在2007年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三个基本点之一。2008年1月,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以此文件为基础,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全面阐述了健康66条的主要内容,并于同年5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启动仪式暨《读本》首发式。2012年,我国卫生部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在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和领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及社区学院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主体力量。社区教育深入而广泛的发展,呼唤着社区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开发,以“谋生”和“乐生”为主旨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建设成为深入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现代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基本理论看,它包括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内涵、性质和特征: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与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关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与社区教育的关系,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社区健康价值观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目标任务,社区健康管理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社区健康管理教育重点和难点,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组织管理,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效果评价,等等。三是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具体应用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在社区终身教育活动和过程的应用,要遵循健康管理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一定区域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特殊规律。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现代教育学、现代社会学和健康管理学的观点,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中提炼带有普遍性的理论成果,并运用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使已形成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就广东省来看,要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首先,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搭建社区教育政策平台,进一步完善省、市县、街道和社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尤其要重视发挥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联合开展远程教育的作用;其次,要凝聚力量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结合各地市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开发适合地方应用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课程;最后,要加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队伍建设。

3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3.1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性质决定其研究的任务,既要遵从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揭示的有关社区教育规律和健康素养教育规律的知识,也要注重从一定区域社区终身教育活动和过程的健康素养教育实践中升华系统的理论知识,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经验提炼出某些指导原则和方法。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具有研究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的任务。具体来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有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对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现象描述。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现象不同于一般的健康管理现象,也不同于一般的社区教育现象。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形成了特殊的教育规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过程具有特殊的人群对象、特殊的健康素养教育目标任务、特殊的教育内容、特殊的施教过程、特殊的方式方法。它遵循健康管理教育规律,通过培育一定区域社区居民正确的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技能,促进社区人们身心全面发展,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管理教育活动中,不同区域、类型和年龄的人群,对健康管理教育的要求也必然各不相同。作为一门学科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通过描述一定区域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管理教育现象,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社区健康管理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提供详实的第一手经验材料。二是揭示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社区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它既遵循健康管理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具有特殊的规律。但是,这些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并非直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是被许多表面的健康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现象所遮蔽。因此,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需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一定区域社区终身教育中的健康管理的偶然性,揭示其中的必然性。三是需要建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作为健康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以及管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性学科,需要具有科学的成体系的知识系统。从一定区域社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研究青少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成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妇女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老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等;从社区终身教育不同活动类型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研究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教育学、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教育学、健康技能教育学等;从实施社区终身教育活动种类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研究职业教育健康素养教育学、文化教育健康素养教育学;从揭示社区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教育的心理过程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研究青少年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社区成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心理学,等等;从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社会效果评价角度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应该揭示健康管理教育在社区教育发挥作用的特殊性,以及构建科学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评价标准,形成促进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对一定区域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不同侧面特殊规律的揭示,就形成了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知识系列,从而构成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四是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回答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它包括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社区健康素养教育与其他社区教育的关系。五是指导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和过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作为系统化的知识总体,它是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区健康管理教育经验的理论结晶,它的理论带有普遍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意义。正如当代美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所言:“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是为了指导实践,就不能算是可靠的理论,也不可能提供真正的解释。”[10]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的产生既是为了科学合理地阐释社区终身教育的健康素养教育经验,也是运用系统化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理论指导社区健康管理实践活动和过程。

3.2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

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涵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经验性方法两大类型。从学科的研究方法看,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因其交叉学科和中介性学科的特点,它的研究需要借助与它密切相关的社会学方法、管理学方法及教育学方法等。首先,现代社会学倡导经验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的融合贯通,“把经验社会研究作为理论社会学研究的基础”[11]。现代社会学所谓经验研究方法,要求按照特定的研究目的科学地收集与分析社会实际状况的程序、途径与技术。从研究的整体程序看,主要包括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对象的确定、资料的收集及分析,理论的建立与报告的提出等过程。整个程序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不同的方法,例如,确定对象就具有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及追踪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社会测量法、实验法、统计法及文献法等。其次,现代健康管理学的方法,包括科学健康管理学的理论方法与实验主义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健康管理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健康管理现象,从实践观点探讨健康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生成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科学地实施健康管理教育,构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理论健康管理学方法论。最后,吸收现代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现代教育学研究的原则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类型性与一般性相结合等原则。现代教育学研究方法包括系统综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社区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等。社区教育既是社会教育大系统的一部分,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青少年德育和老年教育等是平级关系并与它们共同隶属于教育事业大系统的子系统,也是社区建设的一个方面。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的物质条件建设、社区活动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建设等,也包括社区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组织实施。因此,在考察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和过程时,决不能脱离社会教育事业发展大系统、孤立地开展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的研究。调查研究法对研究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理论资料可供借鉴,所以必须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经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中提炼出带有普遍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理论。此外,还有社区实验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社区健康素养教育学要借鉴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这些方法,通过对社区健康素养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形成富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4结束语

社区体育论文篇8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教学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即解决个体的需要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其本质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学过程受社区教育生存的场域环境、目的、任务、对象、教学支撑条件等显性和隐性因素影响。在社会学习理论和后现代的视角下,教学过程呈现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组织形式的泛组织化、主体关系的扁平化结构等特征。采取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的教学最优化。

一、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对社区教育本质及其属性、特征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模糊阶段,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社区教育功能与任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的观点和理论并没有很好地指导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这一概念在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被称为逻辑学上的“模糊泛化”现象,社区教育的实质应立足于社区还是教育也产生了分歧。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区性”,更为新颖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社会工作的新模型;另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是主要作用于个体的区域性、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和活动,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影响都被涵盖在社区教育范围之内。目前大部分人认同第二种观点。结合有关社会教育、社区工作的研究以及社区教育实施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观点存在重新审视的需要。社区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方式的补偿性、领域的广阔性的特征,都被广大理论研究和实践者所认同。这些特征就决定社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不是其教育的属性,因为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还不具备如此巨大的能量去调动社区教育所需求的资源和完成社区教育的目标,而且社区教育的参与主体尚缺乏教育的自觉性与自发性。因此,在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弱化和泛化了的教育。在全面考查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其本质的层次和递进性原则,结合社会工作的目标和特点,社区教育首先应属于社区工作或者社会工作范畴。在这一前提下,社区教育才是对个体施加影响和促进社区工作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基于上述的认识,社区教育教学分析范式就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奠定了本文分析的认识论基础。社会工作特性的本质表现是整体视角和尊重差异,关注人的整体性,包括环境和行为,因而社区教育教学的目标就不再局限于提高个体素质,以及职业教育、文化消费、生活教育等功能领域,而是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解决个体的需要,称之为个体生命意义的安顿;二是从社会本位出发,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社区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更多的社会制约性和实践性,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适应与平衡过程。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的目的、过程和方法与学校教育教学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其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也随之改变。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将有利于实现社区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二、社区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

在上文的分析中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解决个体的需要和促进个体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本质是其过程自身的实践性。在社区教育教学过程中,显性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仅是这一过程的部分影响因素,更为深刻的影响因素在于社区教育生存的场域环境、目的、任务、支撑条件等隐性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主体关系状况等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实践过程,要具体、准确描述这一过程的特征,社会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可以作为这一分析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个体不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且个体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社区教育教学的理论分析基础,并不是说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就不适应这一理论,而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符合这一理论的描述。个体积极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以及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影响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这一点在社区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后现代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多元化,而社区教育是一种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阶层和职业的个体经常性互动的活动,这也就决定了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1 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

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教学施加影响的达成度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习对象的需要和教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主体关系的多元化,就可能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多个教学影响。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是指学习对象可以选择接收何种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拒绝接受任何的影响,或者将自身的知识通过多中心的师生关系对他者施加影响,从而模糊、淡化施教者预设的教学影响,出现多个教学影响。这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结构特征和师生关系密切相关。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构建教学环境和反应,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与特征,都使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而淡化了社区教育教学的教育属性。在这里,施教者如何提高自身教学内容的影响水平并将学习对象自身观点、知识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变得十分重要。学习对象适当的自我表达有助于促进个体学习和完善教学目标,过分凸显则很容易造成过程的失控和教学目标的落空。

2 教学过程的泛组织化

社区教育教学及其过程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教师与教学对象的构成、课程内容的组织、评价等诸多方面。在社区工作领域,社区工作手段具备结构导向、集体参与和运用社区资源三个特性,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倡导者、组织者、联络者、策划者、教师等多种角色。而在教育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当中,上述角色由不同个体或组织承担,采用不同手段和方法以完成不同目标,甚至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首先,在社区教育教学的施与主体呈现着松散的组织特性。其次,在教学过程内部,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演进、评价、反思,都没有固定的可遵循的模式和路径。这一过程包括的要素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各个要素有不同的选择,且相互之间呈现网状交叉结构。再次,在教学活动之间,不同的教学活动有不同的目的,由不同的组织者和教师组织进行,缺乏必要的彼此关联性,这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异质性。因此,在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足和缺乏支撑条件时,社区教育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 主体关系的扁平化结构

主体关系可以分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扁平化结构主要是指主体间关系去中心化。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与自己气质类似的人进行模仿的倾向,行为具有选择性。因此,在社区教育教学中就可能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任何一个个体都更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而影响其他个体行为的选择,或者倾向于选择其他个体的行为,教师的权威在社区教育教学进一步趋向消解。其原因在于,首先,社区教育的教学对象多为社区内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和社会化的个体,其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结构、社会化过程、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对学习的自我选择,都影响着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以施教者扮演的角色和权威为前提,而是从自我认知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可能将施教者对其自身施加的影响的过程转化为自身对其他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原有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概念及其关系进一步变得模糊和难以辨别。其次,由于教师的来源和构成的影响,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由于缺乏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深入研究,其自身权威和组织、主导教学过程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减,从而导致主体关系出现多中心化。

三、社区教育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一般原理,即反映着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专门特点和规律性,并且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向的基本的指导原理,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和主要规律的体现。相对来说,社区教育教学没有独有的教学原则,但部分原则相较其他教学形态更适合于社区教育教学。它包括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1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满足学习对象的迫切需要是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因此,社区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遵循适切性原则。适切性原则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二是发展的阶段性。整合施教者与教学对象的目标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为社区教育不具有强制性,同时学习者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社区教育和教学随时可能被终止。因此,首先满足教学对象的需要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并且要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满足学习对象的现实需要,这一点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都显得更为重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一方面主动构建环境与反应,同时其自身的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和模仿质量。这就不仅要求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求它必须符合学习对象学习和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因此,适切性原则包含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

2 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

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杜威的五环节教学等其他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践。艺术性原则成为社区教育选择教学手段的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在学习对象对是否参与学习、选择吸收学习内容、以自我喜好作出评价等方面的高度自主的基础上。实践也表明,社区教育教学效果的缺失与采取的教学手段直接关联。社区教育教学对象的特征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身的主体性和意见,在与教师和其他个体的交往过程中更易于表现出自我实践的趋向。多个个体的自我实践便会造成教学影响上的冲突和淡化,因此,如何将学习对象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便成为考验施教者教学能力的重大课题。要实现教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施教者必须明了社区教育的教学目标、生存处境、教学对象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属性,从而将教学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体验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3 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概括起来社区教育教学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活动和生活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应体现灵活性原则,这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加强各种组织形式间的综合运用。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是社区教育教学保持活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学组织者明晰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其实践环境,有计划地组织推进,并制定充分的救济和应急措施,才能保障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总结

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的新的并且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本土化情境下,对如何发现和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试图简要分析教学过程的本质,指出教学过程部分结构,并尝试提出部分教学原则,以期能对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团,教育研究,1999(3),

[2]金辉,论社区教育的概念界说及其方法[J],上海教育情报,1994(4),

[3]顾东辉, “社区教育”的概念构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

[4]黄云龙,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9(7),

[5]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8),

[6]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2,

上一篇:市场营销认识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营销策划论文范文